得知此消息后,蔡先生一家十分焦急,四处求医,可是得到的答案却一再让他们陷入无奈之中。后来蔡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肿瘤科,开始接受全身化疗。然而就在准备做第6次化疗时,蔡先生出现了药物反应,化疗效果开始明显减退。我建议蔡先生用“超声刀”治疗。
“超声刀”也叫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仪(英文简称为HIFU)。它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其原理类似太阳灶,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特别的超声发射器,把数百束声波通过超声通道从不同的方向聚焦肿瘤部位,局部温度可高达70℃,从而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但不损伤正常组织。这是一种无创的物理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经历20次“超声刀”治疗后,蔡先生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从CT片上看,肿瘤直径已经小于0.5厘米,而肿瘤免疫指标的分值已降到正常范围内。
自“超声刀”使用以来,我们一直对接受此疗法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数据表明,在已完成的近千例晚期腹、盆腔以及体表恶性肿瘤患者, “超声刀”与化疗配合使用,能提高化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约1/4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近期疗效可达70%~80%,能够明显帮助晚期肿瘤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为晚期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项新技术,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方法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被国内外肿瘤界专家们所认可。但目前恶性肿瘤治疗依然以综合性治疗为主,仅凭一项治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另外,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适合此项治疗,必须有严格的适应证(目前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乳腺肿瘤、盆腹腔复发及转移性实质包块,如胰腺癌、肝癌等的治疗)。肺癌等含空气的空腔脏器肿瘤患者就不能使用此技术。因为超声波在空气中会震荡,无法聚焦。
三叉神经痛的现代疗法
张宽平
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间歇、阵发性剧烈疼痛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多发于55~60岁的人群,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女略多于男,大多为单侧发病,仅3%~5%为双侧。该病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目前公认是世界四大顽痛之一,并按其疼痛剧烈程度将其定为“疼痛之王”。
在三叉神经受累分支分布范围内,常有一个或多个皮肤特殊敏感区,轻微触动即可引发疼痛,这样的区域称为触发点,又称扳击点。其范围较局限,大多数集中于鼻旁,上下唇、上下牙龈、颊部、眉毛等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刺激,如谈话、进食、咳嗽、洗脸、刷牙、打哈欠,甚至头部活动,都可能引发疼痛。故患者异常恐惧,对自己的行动十分小心。
以前,本病的诊断多依据临床症状,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生理检查,以及利用定量型感觉神经测试仪进行定量测定,以排除牙痛、鼻窦炎、三叉神经炎、舌咽炎、蝶腭神经痛等疾病,再配合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排除头颅内的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及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该病现在依然容易误诊误治,比如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往往被误诊为牙痛,以致于把好好的牙齿拔除,影响生活质量。
该病的治疗,早期以口服中西药止痛为主。效果不好者,可加用神经电刺激、神经阻滞或阻断疗法,或采用外科手术、伽玛刀疗法及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不过,每种治疗方法都只能治“有缘人”,即只可使部分患者能缓解疼痛。
射频热凝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由于当时机器性能有限,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和并发症较多,难以推广;近年来随着机器性能的不断改进和电子技术的监测水平提高,其有效率可达到96%。
我科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痛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引进世界前沿的最先进射频治疗仪和数字化C型臂X光影像机,结合红外热像检查,在高清晰度X线屏幕监视下,进行穿刺定位和穿刺过程监测。这样可使高风险、高难度的操作变得安全、容易,避免了定位不准确和穿刺的盲目性造成的并发症,提高了操作的精确性以及治疗效果。
“温暖中国”是2006年前由一位名为齐中祥的医疗器械商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一个贫困肿瘤患者治疗项目。近5年来,约100台报价近千万元的“超声刀”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进入到了全国百家治疗癌症的医院。据业内人士报料,上述号称价值千万元的“超声刀”其实际价值仅12万元。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由受赠医院以“管理费”的名义收回的近6000万元去向却迷雾重重……
创新:看似美好的慈善模式
“温暖中国”成立于2006年10月,全名为“温暖中国――贫困肿瘤患者救治行动”。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简称红基会)介绍:“温暖中国”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爱心企业和医院共同发起,作为红十字天使计划大病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贫困肿瘤患者提供援助。其中,企业为医院提供肿瘤治疗设备、相关物资,医院要承诺每年免费救治30~50名患者,而基金会则根据筹集善款的数量通过评审、对特别贫困的癌症患者予以资助。
这种“通过企业捐赠设备给医院,医院免费救助患者”的方式,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看作是一种慈善间接救助的创新模式,目前已在全国发展100多家定点救治医院,转赠价值5亿多元的肿瘤治疗设备和各类款物,并为25000多人次贫困肿瘤患者提供救治机会。球王马拉多纳、跳水女皇高敏、小品王赵本山等名人都应邀成为温暖大使;就连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也在16支队伍的主场上方,为“温暖中国”捐出了两块广告牌,人们不难看出“温暖中国”的号召力!
一切看上去非常美好。但是,这种游走于商业与慈善之间的救助新模式,近来却频遭业内人士的质疑:所谓医疗设备捐赠,其实与商业营销行为颇为类似;运行5年之久,账目从未公开也遭到诟病;而商人齐中祥在这个公益项目之中的身份,更增添暧昧的色彩……
转型:“温暖中国”的发起人
37岁的安徽商人齐中祥拥有双重身份:一是中国红基会理事兼温暖中国项目(下称“温暖中国”)办公室主任,另一重身份则是北京两家商业公司的法人代表。
在发起“温暖中国”行动之前,齐中祥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位安徽枞阳人,在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念完玻璃专业。后在安徽工商管理学院进修MBA,并于2004年起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在职管理哲学博士,主攻商业伦理学研究。
齐中祥曾经销过保健品并欠下了几十万元外债。2002年,齐中祥转向医疗设备,创办了合肥瑞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合肥瑞锦)。3年后他转战北京,成立了中新瑞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新瑞锦),主营项目之一就是、销售医疗器械。齐中祥事业的转折点,在于他与中国红十字会直接管理的红基会接上了头。2006年10月20日,“温暖中国”项目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齐中祥本人出任“温暖中国”项目办公室主任,他公司的下属李毅出任副主任。两个月后,齐中祥被增补为红基会理事。
记者辗转获得一份由红基会2006年8月8日下发的“关于向各地医疗机构捐赠肿瘤治疗设备,实施温暖中国――贫困肿瘤病人救治行动的通知”的红头文件。该文件称中新瑞锦将首批向红基会捐赠30台总价值1.5亿元的高科技肿瘤治疗设备――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据齐中祥介绍,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的主体部分由上海交大新地实业公司(简称新地公司)无偿提供,非交大新地公司生产的部分,由中新瑞锦公司支付。至于中新瑞锦公司为此支付了多少钱,齐不肯透露,红基会也未予以确切答复。不过,在上述的盖有红基会公章的红头文件中,透露了些许秘密:每家受赠医院,以自愿原则,向红基会提供60万元的项目管理成本,用于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后续维修、人员培训以及活动宣传、项目管理等;并承诺实现盈利后向红基会捐赠一定比例的盈利收入,用于设立“温暖中国行动专项基金”,以开展肿瘤的治疗研究、国际交流、医疗救助、评选表彰等。
质疑:滞销的医疗设备
HIFU是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英文缩写。其原理将高强度超声波聚焦到人体的病灶区域,导致该区域温度升高,一般认为56摄氏度以上可烧坏肿瘤细胞。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牛凤岐2002年参与了新地公司的HIFU肿瘤治疗设备专家评审会。在牛凤岐看来,新地公司的设备并不出众,甚至较为粗糙,而每台成本大约在几十万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些医疗器械生产商,会将其原本滞销或急需推广的医疗设备,采用免费或医院预付部分费用,然后根据医院盈利情况进行分成的销售模式。
中国早在2000年就开始注册生产HIFU设备,但卖得并不好。根据红基会提供的数据,目前HIFU设备在国内外超过500家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而光“温暖中国”就在全国推广了100多家。如果上述数字属实,该项目帮助新地公司占据了全球约1/5的市场。
在牛凤岐看来,国内的HIFU设备未能解决测温问题,B超看到的病灶影像变化实际上是温度高到上百摄氏度后,人体组织中的水沸腾产生的小气泡的造影作用。而且,这种体内高温往往伴随皮肤灼伤,甚至达到惨不忍睹的地步。因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存在问题。而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肿瘤科大夫也说,这种设备有重大缺陷,他所在医院出现数起烧伤事故后已经停用。这位肿瘤医生和牛凤岐均表示,HIFU设备在国内多个地方滞销,已经销售或投放到医院的也有不少处于闲置状态。
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自2006年10月20日“温暖中国”项目发起时,“超声刀”治疗肿瘤就成为该医院的治疗项目之一。该院院长徐华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医院每年利用“超声刀”免费救治4例左右,收费和半收费治疗的约几十例。而与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类似,“超声刀”在国内一些医院的肿瘤科至今仍被使用。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杨飞月表示,每年通过“超声刀”治疗的病人在400~500例。
不过,关于“超声刀”的作用,业内人士看法不一。赵昌伦,一位自称是这批“超声刀”的升级服务商告诉记者,据他向近百家定点医院打电话了解到的情况看,由于后续服务跟不上,半数以上闲置。河南安阳某三甲肿瘤医院办公室主任李郭(化名)表示,该设备使用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治疗效果难以界定,无法进入医保报销,今年来还没有使用过。而河北青龙县医院超声科的医生称,从2010年起设备就没有使用过,原因是用了没效果。
迷局:同一设备三种价
对于号称价值千万的“超声刀”,有销售医疗器械的人士质疑称,该设备最低价大约在每台12万元左右,“过去他们采用以租代售的方式回收成本,就是收到12万元就不收了,其成本就是这些钱。”
对此,记者向红十字基金会、齐中祥和上海交大新地实业公司询问,他们都否定了12万元/台的底价。齐中祥表示,12万元肯定买不了一台机器,但拒绝透露具体金额。
在给记者的书面回复中,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认为上述设备报价是980万元;齐中祥答复的是该产品估价605万元,定价是500万元,目前销售价最低可做到150万元。
“我们公司给出的价格基本上是一台300万,这300万包括所有的设备安装、调试、培训和维护等相关费用。而第一年免费保修期过去后,维修费用需要另算。”上海交大新地实业公司市场部经理陆春贵日前向记者透露,“不同地区和医院售价有所不同,但大概就是这个水平。我现在给出的最低价是245万,当然还有谈的余地。有些贵的地方每台我们可以卖到450万。”
至于成本是否真如坊间所言的“只需十余万”,陆春贵笑而不答,只说:“目前市场上还有些人说这个成本只有30万呢,但我对这个产品的成本多少不清楚,也不好谈。”
此外,根据红基会的描述,定点医院有100多家,这意味着其所收医院捐来的管理成本高达6000万元。 但与红十字会及其旗下红基会的诸多公益项目一样,温暖中国行动的具体账目公众无从得知。齐中祥说项目设立后,前来申请的医院有300多家,最后确定了100多家,现在只有90多家缴纳了捐款。即便如此,其管理费也在5000万元以上。
熟悉“温暖中国”项目的人士介绍,“温暖中国”项目收取60万元管理费,实际上就包含了“超声刀”的进货成本,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得其中的20%,剩余的归中新瑞锦公司,其中包含了进货成本和服务、运输、安装等费用。
齐中祥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都对分成比例表示否认,齐中祥说,在“温暖中国”项目运作中,他的中新瑞锦公司账目“基本持平,略亏一点”。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没有透露用来做工作费用的金额是多少,仅透露将该款的部分用于日常工作,还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地方红十字会,原因是他们参与了定点医院资格的审核。不过,无论是齐中祥还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都表示,已邀请了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温暖中国”项目的管理成本进行了专项审计,结果将在其官网公布。
试问:“温暖中国”暖了谁
不管HIFU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温暖中国行动已为齐中祥带来了实际的好处。齐中祥表示,中新瑞锦同时也HIFU等医疗器械的销售,接受捐赠的100家医院和申请过温暖中国项目的医院,都是中新瑞锦公司潜在的客户资源。他曾经对媒体说,温暖中国行动引起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对提升公司形象具有极大的帮助,“也是一个企业花钱去做广告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中欧商业评论》2009年的一篇文章提到,齐中祥想要设计一种让企业、医院和患者三赢的商业模式。然而,中新瑞锦的民企身份是一大障碍,无法得到医院信任。于是,齐中祥与红基会共同推出温暖中国行动,在中新瑞锦CEO头衔之外增加了“红基会温暖中国项目主任”的身份,对推进其商业模式大有好处。对于这篇文章中的说法,记者向齐本人进行求证,齐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回答得很含糊,只说该文作者写之前没跟自己联系。
2007年,齐中祥注册成立另一家公司――沃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沃民公司),其主营业务之一是销售名为“力量TM多元复合调养素”的食品。该食品每盒含量450克,售价达298元。沃民公司宣称,这是由“中国肿瘤研究中心”监制的国际首款肿瘤病人专用健康品,有望使肿瘤患者带癌生存不再是梦想。
齐中祥以温暖中国项目办公室的名义,委托沃民公司执行名为“康无忧肿瘤康复计划”的子项目,由沃民公司给癌症患者捐赠所谓的肿瘤病人专用健康品,并要求患者承诺可使用其资料进行广告宣传。所谓肿瘤病人专用健康品,就是沃民公司生产的“力量TM多元复合调养素”。此外,红基会理事和温暖中国办公室主任的身份,也被他用来助力产品销售。温暖中国行动官方网站上,该产品的广告赫然醒目。
“这属于利益关联者,西方成熟的慈善组织立刻就能认清利益关联者,中国的慈善还处于很无序的状态,有些人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的做慈善,但慈善界还是照单全收。”红基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对此发表的评价发人深思……
[关键词] 乳腺癌;超声刀;电刀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1-117-02
DOI:10.11876/mimt20170104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乳腺癌常规手术方式以改良根治术为主 [2-3],手术中普遍应用高频单极电刀[4]。超声刀在腔镜外科领域应用日趋广泛,多篇文献报道其在止血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电刀[5-7]。为进一步观察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70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计划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7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年龄34~69岁,平均(57.2±6.4)岁;肿瘤最大径(2.7±0.8)cm;术后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33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对照组35例年龄33~69岁,平均(56.8±6.2)岁;肿瘤最大径(2.5±0.9)cm;术后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3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均为单侧单病灶,排除70岁以上患者及凝血机能严重障碍患者。患者均知晓研究计划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实施,切口选择改良的Stewart横梭形切口。对照组在分离皮瓣、全乳腺切除和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均采用电刀,小血管淋巴管直接电凝,对于胸内外血管、腋血管较大分支均采用丝线结扎。观察组电刀皮瓣分离和切除乳腺组织时;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采用超声刀分离切割,仅对于直径>3mm的腋血管分支采用丝线结扎。
1.4 观察指标与统计
记录两组手术总时间、全乳腺切除时间、淋巴结清扫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连续2日引流量低于10mL时拔管)、住院时间,上述指标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SPSS 17.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切口疼痛、切口感染、淋巴瘘、皮下积液(皮瓣出现局限性隆起或波动性肿块,穿刺抽出不凝固性液体≥2mL)、皮下异物感等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如表1所示观察组手术总时间、淋巴结清扫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瘘与皮下积液各1例,皮下异物感2例,3例疼痛明显。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淋巴瘘3例、皮下积液6例,皮下异物感4例。观察组发生皮下积液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8],其疗效与乳腺癌根治术相似,但在外形和上肢功能的恢复上要明显优于后者[9-10]。目前乳腺癌标准外科治疗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但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局部引流时间长,引起各种并发症[11-12]。超声刀是一种新的手术器械,其原理是组织中的细胞在刀头高频率振动产生的机械能作用下发生崩解,蛋白质氨基酸氢键断裂,蛋白质构象改变,蛋白质变性、凝固[13-14]。此种凝固相当牢固,不易再次出血或者发生淋巴瘘。当局部温度15℃~100℃时,超声刀热损伤范围约1mm。电刀的原理是当电流通过组织时,可以对蛋白质的氢键造成破坏,使蛋白质发生脱水、变性、炭化,从而形成焦痂使血管淋巴管闭合,但当管腔压力增大或者肌肉收缩时,焦痂易脱落而造成出血以及淋巴瘘[15];电刀切割时,局部温度快速升高,可达400℃,热损伤范围约4mm。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主要步骤包括分离皮瓣、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是术中操作最困难的步E[16]。本研究中电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易出现皮下积液和患侧上肢水肿,而超声刀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炎症性渗出量,降低了皮下积液和患肢水肿的发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是由于超声刀可以直接凝断直径3mm以下的血管和淋巴管,近端与远端管腔同时牢固闭合,不需丝线结扎,从而减少手术时间;此外,超声刀凝固断端无线头等异物,可以加快创面的愈合,肉芽肿的发生率也很低[17]。文献报道超声刀可避免在切除胸大肌筋膜时电流刺激胸大肌,引起胸大肌收缩,而导致血管断端回缩进肌肉内,发生术后出血[18]。
体而言,超声刀可以明显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但需注意的是不能过度迷信超声刀,如在凝断管径较大的血管、淋巴管时,可以行双道凝固,必要时可用线结扎防止术后出血和淋巴瘘[19],而不能只盲目的追求速度。目前超声刀购买和维护成本较高,收费也较高,可能限制了其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Marmot M G, Altman D G, Cameron D A, et al.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f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an independent review[J]. Lancet, 2013, 108(11):1778-1786.
[2] Sanger C K, Reznikoff M. A comparison of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breast\saving procedure with the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J]. Cancer, 1981, 48(10):2341-2346.
[3] Chintamani, Singhal V, Singh J P, et al. Half versus full vacuum suction drainage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BMC Cancer, 2005, 5(1):1-5.
[4] Freitas Júnior R D, Ribeiro L F J, Taia L, et al. Lymphedem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Submitted to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J]. Rev Bras Ginecol Obstet, 2001, 23(4):205-208.
[5] Holub, Zdenek, Voracek, et 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Randomized Study of Harmonic Scalpel and Electrosurgery[J]. Obstetrical & Gynecological Survey, 2000, 16(1):33-39.
[6] THOMASSON B, HEDENBORG L, WIKSELL H. Liver resection with the Sonocut ultrasonic knife[J]. Prog Pediatr Surg, 1990, 25: 48-57.
[7] BALOGH A, Z?LLEI I, VARGA L, et 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ultrasonic coagulation knife (“UltraCision”) in surgery of rectal cancer[J]. Orv Hetil, 2000, 141(8): 379-383
[8] SCANLON EF, CAPRINI JA.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J]. Cancer, 1975, 35(3):710C713.
[9] TURNER L, SWINDELL R, BELL WG, et al. Radical versu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J]. Ann R Coll Surg Engl, 1981, 63(4): 239-243.
[10] Horiguchi J, Iino Y, Koibuchi Y, et al.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 versu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in Japan[J]. Breast Cancer, 2002, 9(2):160-165.
[11] Bhatty I, Shaharyar, Ibrahim M, et al. Complications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early breast cancer.[J]. 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04, 20(2):125-130.
[12] ?zaslan, C, Y?lmaz K B, Dog?An L, et al. Effect of mechanical closure of dead space on seroma formation i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J]. Turk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0, 40(5):751-755.
[13] Salma K, Shaista K, Tabish C, et al. Harmonic Scalpel Versus Electrocautery Dissection i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4, 21(3):808-814.
[14] HUANG J, YU Y, WEI C, et al. Harmonic Scalpel versus Electrocautery Dissection i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5, 10(11): e0142271.
[15] LUMACHI F, BASSO SM, SANTEUFEMIA DA, et al. Ultrasonic dissection system technology in breast cancer: a case-control study in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requiring axillary dissection[J]. 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3,142(2):399-404.
[16] BAKER RR, MONTAGUE AC, CHILDS JN. A comparison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to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operable breast cancer[J]. Ann Surg, 1979, 189(5):553-559.
[17] Yilmaz KB, Dogan L, Nalbant H,et al. Comparing scalpel, electrocautery and ultrasonic dissector effects: the impact on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in wound fluid from mastectomy patients[J]. J Breast Cancer,2011,14(1):58-63.
[18] ARMSTRONG DN, AMBROZE WL, SCHERTZER ME, et al. Harmonic Scalpel vs. electrocautery hemorrhoidectomy: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J]. Dis Colon Rectum, 2001, 44(4):558-564.
【关键词】 超声刀; 淋巴结切除; 淋巴囊肿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in Pelvic Lymphadenectomy/LIU Chao-xia,ZHANG Ke-qi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041-04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nic scalpel in operation of uterine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One hundred and two uterine canc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2012 to March 2013.For lymph node dis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equipment of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ultrasonic scalpel group and the monopolar electrocautery group,5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ultrasonic scalpe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trasound pelvic lymph node,the monopolar electrocauter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lymph node dissection.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number of resected lymph,postoperative drainage tube placement and lymph cyst formation on the differ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ultrasonic scalpel group compared with monopolar electrocautery group,op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bleeding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pelvic lymph node resection and para aortic lymph nodes,tube indwelling time after drainage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postoperative Lymphocyst formation reduc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Ultrasound; Lymph node excision; Lymphatic cyst
First-author’s address:Tumor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20
新型超声刀具有切割速度快,凝血效果好等优点,在传统开腹手术中也逐渐受到青睐,尤其在淋巴结清扫术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本院于2012年9月份开始将Harmonic超声刀应用于子宫恶性肿瘤开腹手术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2例宫颈癌IA2-ⅡB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宫颈癌患者7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开腹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行淋巴清扫时根据采用手术器械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刀组各5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有病理检查证实,术后标本均送常规病检。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病例构成及手术方式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器械选择 GEN300数码超声切割止血系统。豪韵ACE(5 mm)23 cm刀头,Harmonic Scalpel 300主机功率输出设定为3档或5档。
1.3 手术操作方法
1.3.1 超声刀组 所有患者均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后,暴露盆腔淋巴区域,沿髂外动脉血管纵向剪开血管鞘,超声刀切断淋巴管,用撕脱法从髂总淋巴结开始,依次为髂总、髂外、髂内、腹股沟、闭孔区淋巴结连同血管表面周围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一起摘除,其中淋巴管及血管均用超声刀处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患者向上清扫至肠系膜下动脉水平。切除淋巴结时出血均用纱垫吸除,采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术后观察盆腹腔均无出血后,放置阴道引流管后关腹,术后引流管24 h引流量小于10 mL拔管。
1.3.2 单极电刀组 手术方法相同,全部使用高频电刀完成,较大淋巴管处予4号丝线结扎,所有手术均由同组医生完成。
1.4 观察指标 包括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淋巴清扫时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淋巴囊肿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超声刀组与单极电刀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明显增多,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淋巴囊肿形成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超声刀组有1例在术中出现右闭孔神经损伤,经显微外科缝合后术后未出现下肢功能障碍,单极电刀组术中有3例出现血管损伤,1例为髂外静脉损伤,2例为髂总静脉损伤,均修补成功。其余病例均未出现直肠、膀胱、输尿管及神经损伤。
3 讨论:
近几年超声刀应用于甲状腺、乳腺癌及胃肠道等手术的文献较多,但用于妇科肿瘤开腹手术的报道较少[2]。本科于2012年9月开始将超声刀应用于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中,以代替电刀操作分离方式。结果显示超声刀在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量,这与康宁[3]和陆维祺等[4]报道使用新型超声刀进行胃癌淋巴结清扫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 d引流量的结果一致。
超声刀在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有重要意义。单极电刀对淋巴管尤其是毛细淋巴管的电凝封闭效果差,术后盆腔淋巴切除区毛细淋巴管暴露致术后淋巴液流出量多,时间长,导致低蛋白血症,拔管时间延长,易致感染,影响术后愈合,术后淋巴囊肿形成引起下肢水肿、腹胀等压迫症状。而采用超声刀可以贴近动、静脉血管进行切割,这样既能有效切割又能止血和阻断淋巴管的通路,可以完整切除淋巴结[5-7]。笔者应用超声刀后,肠系膜上动脉水平的腹膜后巨大淋巴结也完整切除的患者达到近10例,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渗出明显减少。因此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明显缩短,淋巴囊肿形成比例明显减少,这与侯娜等的结果一致[8-10]。
因此,超声刀在妇科手术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有效切除淋巴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淋巴囊肿形成上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ossot D,Buess G,Cuschieri A,et al.Ultrasonic dissection for endoscopic surgery[J].Surg Endosc,1999,13(4):412-417.
[2]梁志清,徐惠成,常青,等.腹腔镜超声刀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2):1466-1468.
[3]康宁.超声刀和单级电刀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6):48-49.
[4]陆维祺,赵纲,陆巍.新型超声刀用于胃癌根治术的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3):203-205.
[5] Ramirez P T,Wolf J K,Levenback C.Laparoscopic port-site metastases:etiology and prevention[J].Gynecologic oncology,2003,91(1):179-189.
[6] Suzuki M,Ohwada M,Sato I.Pelvic lymphocysts following retroperitoneal lymphadenectomy:retroperitoneal partial “no‐closure” for ovarian and endometrial cancers[J].J Surg Oncol,1998,68(3):149-152.
[7] Lu H W,Zhou H,Peng Y P,et al.Influences of lymphatic vessel ligation in pelvic lymphadenectomy on postoperative lymphocyst forma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i Zhengr,2009,28(11):1193.
[8]韩丽萍,侯娜,高美,等.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盆腔淋巴囊肿预防探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2):202-205.
[9] Lin J,Zhang X,Xu K.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scalpel in gynecologic operative laparoscopy[J].Chin Med J,2001,114(12):1283.
[10] Kos M,Engelke W.Advantages of a new technique of neck dissection using an ultrasonic scalpel[J].J Craniomaxillofac Surg,2007,35(1):10-14.
一年前,马大爷因直肠癌接受了直肠切除手术。但到了年底,在他的肝脏上又发现了一个大如鸡蛋的转移性癌灶。身体虚弱的马大爷此时已承受不了再一次的手术治疗了。故肿瘤科的医师决定为他使用“超声刀”治疗。马大爷在连续接受了5次的“超声刀”治疗后,其肝脏内的病灶在逐渐缩小。3个月后,癌灶已缩至黄豆大小。马大爷的食欲较前明显好转,面色也变得红润了。
据武汉总医院肿瘤科高建飞副主任介绍,马大爷使用的这种“超声刀”全称叫“高能聚焦超声刀”。由于用“超声刀”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故它又被称为“医学绿色治疗工程。”
为了进一步体验“超声刀”的“威力”,笔者来到了武汉总医院肿瘤科,亲眼目睹了一名胰腺癌患者接受“超声刀”治疗的全过程。在这间手术室内没有无影灯,没有麻醉机,更看不到各式闪着寒光的手术器械。只见62岁的胰腺癌患者刘先生趴在治疗床上,一边接受手术治疗,一边与医生聊天。医生先将B超的探头贴在他的中腹部,经操作电脑对肿瘤进行定位后,这台“超声刀”便开始自动进行“蚕食”肿瘤的工作了。
刘先生此次做的是整个疗程中的第5次治疗。由于刘先生的胰腺癌瘤较大,故需进行7次超声刀切除治疗。刘先生在接受超声刀治疗前,肿瘤已压迫到了胆总管。当时他全身重度黄染,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以致无法进食。刘先生的前三次手术,是被人抬来的。在他进行第4次手术时,不仅黄疸已经消退,而且可以正常进食了。这回第5次手术,他是自己走来的。约一小时后,刘先生走出了治疗室,丝毫看不出他是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的病人。笔者问他在接受治疗时有何感觉。他说:“在治疗时只觉得患处有一点酸酸的胀痛感。”那么,“超声刀”对癌瘤何以有如此大的威力呢?为此,笔者采访了前面提到的高建飞副主任。
问:“超声刀”是怎样杀死癌细胞的?
答:超声波是“超声刀”的能源。数百束的超声波经过体外聚焦技术,再经过水介质的耦合作用,集聚在人体的肿瘤组织上,瞬间便可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70℃―100℃。肿瘤细胞在0.25―1秒之内,即被“烫”死。这个聚焦点如同一个切割肿瘤的手术刀,使焦点区的肿瘤细胞全部被杀死,而其周围的组织却不受损害。患者经短暂的休息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问:“超声刀”治疗与传统的射频、微波等热疗技术有何不同?
答:“超声刀”应用于临床,掀起了肿瘤治疗的革命。与传统的热疗相比,“超声刀”有以下优点:
1.可使肿瘤组织在瞬间达到较高的温度,并杀死肿瘤细胞。而传统的射频、微波等热疗技术使治疗部位升温的速度较慢,所能达到的温度也较低。故用“超声刀”技术治疗肿瘤明显优于传统的射频、微波等热疗技术。
2.使用“超声刀”治疗肿瘤,病人一般没有疼痛感,手术前也不需要进行麻醉,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低。而用传统的热疗技术治疗肿瘤,手术前需要进行麻醉;病人有疼痛感;在治疗过程中热疗的部位约有7%―20%的皮肤会被灼伤;而且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
问:用“超声刀”治疗肿瘤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相比,有何优点?
答:用“超声刀”治疗肿瘤,在保持肿瘤周围组织完整的情况下,可对肿瘤细胞进行彻底的杀灭,并可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而用传统手术的方法治疗肿瘤,要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则必须扩大切除肿瘤组织的范围;用放疗和化疗的方法治疗肿瘤,要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就要扩大放射线照射的范围,增加用药的剂量和用药的时间。故手术、化疗及放疗与“超声刀”技术相比,副作用较大。但“超声刀”技术与化疗、放疗又不能够相互代替。
问:用“超声刀”治疗肿瘤与用“γ刀”治疗肿瘤有何不同?
答:“超声刀”与“γ刀”主要有两点不同:1.能量来源不同:超声刀靠高能超声,“γ刀”靠γ射线;2.适应症不同:“超声刀”主要适用于治疗腹腔与盆腔内的实体肿瘤,“γ刀”主要适用于治疗头部肿瘤。
问:哪些肿瘤患者适合用“超声刀”治疗?
答:“超声刀”适用于治疗生长在盆腔、腹腔内的各种实体肿瘤,如胰腺癌、肝癌、肾癌、腹腔软组织肉瘤、子宫肌瘤等。另外,因为用“超声刀”治疗肿瘤具有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故它不排斥化疗与放疗。如果病情需要,病人在进行化疗或放疗的同时,也可采用“超声刀”治疗。
问:哪些肿瘤患者不适合用“超声刀”治疗?
答:胸腔内的肿瘤和有广泛转移或伴有腹水的肿瘤不宜采用“超声刀”治疗。
问:在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有哪些?
【关键词】 超声刀;胸腹腔镜;食管癌
食管癌是我国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国内有多项报道称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手术较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有明显优势[1];超声刀具有切割快、止血好等优点, 近年不断被学者认为是行淋巴结清扫的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一线设备[2]。本研究拟观察超声刀联合胸腹腔镜切除食管癌手术的临床效果, 并与手术中使用电刀的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诊断为食管癌的56例患者, 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电刀组, 各28例。超声刀组:男23例、女5例, 平均年龄(60±5)岁;食管癌上、中、下段分别有5例、16例、7例;电刀组:男21例, 女7例, 平均年龄(61±6)岁, 食管癌上、中、下段分别有6例、15例、7例。两组均为鳞癌, 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在性别、年龄、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手术禁忌证及未见远处转移征象;知情同意。
1. 2 超声刀设备 强生公司GENERATOR300, 频率55.5 kHz, 刀头ACE36E, 振动幅度50~100 μm, 5 mm外径刀头, 可使用快、慢档途径对不同组织切割、凝血。
1. 3 手术方法
1. 3. 1 超声刀组 联合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是在胸腔镜下右胸做小切口入路, 用超声刀钝性和锐替分离胸段食管, 闭合奇静脉弓后以慢速档位切断。游离胸膜顶到食管裂孔段食管, 绷紧纵隔胸膜, 以锐面刀快档位切割, 游离食管清除纵隔淋巴组织。改平卧位后在腹腔镜下分离胃大、小弯处网膜至十二指肠球部。剑突下及左颈做小切口离断食管下段, 经剑突下切口拖出, 离断贲门部, 制作管状胃, 经皮管牵引将管状胃拉至颈部, 以食管床途径重建消化道。颈部手术取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做切口, 并选择性清扫淋巴结, 离断颈部食管, 将管状胃经食管床送达颈部, 胃底部与颈部食管端端吻合。
1. 3. 2 电刀组 用单极高频电刀及电钩游离食管和胃、奇静脉, 两端结扎加缝扎后切断奇静脉弓。电钩分离胸段食管, 结扎食管固有动脉。游离食管及清扫纵隔淋巴结;上腹部及颈部手术:电灼切开网膜及韧带的浆膜层, 血管钳离断血管。术中大的血管游离后予钳夹、切断、结扎止血。其余步骤同超声刀组。两组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小组进行。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等指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对比研究。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术中术后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对比发现, 超声刀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还是术后胸腔引流量、疼痛程度上, 均较电刀组有明显优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术中、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 虽然两组患者在术中、后几种并发症方面分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从并发症发生的总例数上看来, 超声刀组也明显少于电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与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相比, 胸腹腔镜下切除食管癌手术虽然所耗时间无差异, 但具有相对创面小, 胃肠道恢复快, 近期疗效好、术中出血少等优点[3]。超声刀是利用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刀头产生机械振荡, 带动组织振动, 使蛋白氢腱断裂、重组, 组织水分被汽化后凝固后并易于切开。超声刀的能量传播不超过0.5 mm, 热损伤极小, 因而具有精确的切割作用, 可安全地操作于重要的脏器和大血管旁。此外, 其高频超声波造成局部升温, 促使凝结封闭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其能够封闭3~5 mm粗细的血管减少术中出血量[4];电刀则是利用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电阻增大引起高达200℃的热能使组织坏死、皱缩、碳化、焦痂以便切割、止血。因其能量传播远, 可误伤周围器官而不宜做精确切割。由于电刀只能封闭较细血管, 对于需要网膜、胃脾韧带、中段食管床等组织, 其凝固效果并不理想, 耗时较长, 且更易导致损伤[5]。
本组研究结果证实:超声刀组在术中及术后各项临床指标上均优于电刀组, 说明着眼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及近期疗效判定上, 超声刀具有明显优势;而并发症发面, 患者在术中、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 但是从并发症发生的总数上看来, 超声刀组明显更好, 出现这种结果估计是由于本组研究样本例数较小而上述并发症发生率本来就不高, 致使无法切实表现两组各项并发症上的差异, 但是并发生率的比较可以看出超声刀组确实低于电刀组。那是因为超声刀较电刀具有以下优势, 直接优势:①减少手术中反复钳夹、结扎操作, 缩短了手术时间且减少了术后粘连的发生;②超声刀凝固止血效果好, 术后创面渗血少, 从国内同类研究[6]及本组研究术后引流量显著较少的结果也可以看出;③超声刀刀头温度低, 副损伤一般可逆, 且术中产烟少、术野清晰、焦痂少、不会出现如电刀切割后结痂脱落二次出血发生的情况;无电流反应, 故可用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④超声刀切割精确, 可紧贴组织器官分离, 或行淋巴结清扫, 不仅减少了副损伤发生率, 还能及时封闭淋巴管, 避免淋巴漏, 且由于能将后纵隔骨骼化, 故其清扫淋巴结更彻底。间接优势:食管癌手术范围广、创伤大, 术后常呈高度的应激和炎性反应状态;超声刀通过机械振荡分离组织, 对局部损伤小, 引起炎症及机体应激反应较轻, 对于术后疼痛及恢复影响大;其方便快捷的操作性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 减少相邻组织器官副损伤, 从而减少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上述两项又对手术预后有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 超声刀联合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 较单极高频电刀联合电钩行食管切除术优势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菊平, 傅俊惠.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20):3207-3209.
[2] 贺洪亮, 展晖.超声刀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1, 3(5):312-317.
[3] 田明发.胸腹腔镜联合治疗与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9):1268-1270.
[4] 曹彬, 周勇, 言翊光, 等.超声刀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现代医学, 2013, 41(11):825-827.
[5] 刘胜中, 曾富春, 丛伟.超声刀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西部医学, 2012, 24(9):1702-1704.
[6] 邵中夫, 徐岗, 王远东, 等.超声刀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11):2177-2179.
近年来,超声刀技术深受广大求美者的热爱,其功能一度被“神化”,那么超声刀到底是如何做到逆龄修复的?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超声刀技术全剖析
超声刀技术源自美国,是一种专业的无创紧肤、除皱、塑形设备。它采用最先进的超音波能量,深层穿透,产生近万个凝结点,令胶原蛋白产生立即的收缩并刺激胶原大量新生和重组,构建全新的胶原蛋白纤维网,从皮肤底层给皮肤增强弹性,从而实现紧肤、除皱、塑形三大功效,是目前最新一代除皱抗衰美肤项目。
专家简介 李青峰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教授、主任、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整形与重建外科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主委、上海市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超声刀技术的作用原理
超声刀是目前微整形领域里非常特别的项目,它的效果可以媲美传统大拉皮手术。其主要针对的是筋膜层的松弛下垂做提拉和紧致,是目前医疗美容临床应用设备中作用最深,可以直达对紧致提升最有效的筋膜层,利用聚焦超声刀(HIFU-Knife)高强度超声波治疗装备,无创恢复皮肤弹力及改善皱纹的新概念紧颜术。将超声波热能直接传导到皮下脂肪层下部(SMAS层),让SMAS层产生收缩,皮肤加热温度可以达到60~70℃,诱导深层胶原蛋白再生,进而产生拉提的效果。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不开刀的治疗达到开刀后的治疗效果,一次治疗只需60~90分钟,除皱紧致效果大概能维持1~2年。
超声刀的功效
重塑年轻轮廓:提拉松弛部位,祛除面部多余脂肪,柔顺线条,重塑立体紧致V脸。
瞬间抚平皱纹:消除额纹、眼纹、法令纹、嘴角纹,淡化颈纹,防止颈部老化。
提拉下垂组织:收紧眼袋、双下巴、松弛脸颊、下垂眼角,提升眼眉线条。
回复皮肤弹性:刺激胶原蛋白重组和新生,令皮肤细致光泽、有弹性。
Me note
在使用超声刀进行治疗后要避免出入高热环境,如蒸桑拿等;要多做补水保湿的护理,尽量不要化妆;治疗后数小时内可能会有轻微的泛红、小刺痛等,这属正常、温和的暂时性反应,无需担心;对于美肤部位有开放性伤口或严重的青春痘的、孕妇等人群并不建议使用。
超声刀美容是非手术医学美容手段,是通过巧妙利用身体的自我反应来实现抗衰目的的,主要用来提拉除皱。超声刀技术是多种超声素的聚焦,它利用聚焦消融深部脂肪,超声手柄兼有检查和治疗作用。从已有的文献和治疗的效果看,它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近年来,超声刀的功能几乎被神化了,那么它到底能不能行呢?
[中图分类号]R619+.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b)-154-01
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良性肿瘤,中青年女性发病较高,手术切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切L1较长,术后瘢痕明显,近年来,如何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成为外科专家关注的热点。超声刀小切口手术,其优点是创伤小,切口相对美观,操作简便、安全、适应证广。本院于2005年7月-2008年8月应用超声刀小切口完成甲状腺手术64例,切口长2.0~3.0 cm,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男29例,女35例;年龄22-57岁,平均43岁。均以颈部肿块收入本院,病史1个月~20年,平均7年10个月、术前均行彩超和CT检查发现为甲状腺肿瘤,肿瘤位于右叶26例,左叶27例,两叶15例,峡部1例,上极(左、右)5例。结节直径1.5~4.0 cm,平均2.5 cm,术前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34例,甲状腺囊肿16例,结节性甲状腺腺叶14例。手术行腺叶部分切除20例,单侧腺叶切除17例,腺叶切除加Ⅵ区淋巴结清扫的3例。
1.2 手术方法
1.2.1 麻醉与 双侧颈丛麻醉22例,2例全身麻醉,头微过伸,
1.2.2 手术切口 59例在胸骨切迹上方1.5 cm处做横向弧形切口,切口长2.0~3.0 cm;5例在环状软骨水平、皮肤皱褶处做2.0~3.0 cm的弧形切口。用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分别向上、下游离皮瓣平。用弹簧拉钩悬调暴露,纵行切开颈白线,分离颈前肌群,打开甲状腺外科被膜,暴露甲状腺,用手指探查甲状腺,确定手术方式。如行腺叶切除或部分甲状腺切除,则先切开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前壁;如行腺瘤摘除为主的甲状腺部分切除则无须切开峡部,直接用超声刀紧贴甲状腺固有被膜离断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套线结扎上端后用超声刀切断,再用超声刀切甲状腺上极,寻找并暴露喉返神经后,用超声刀切断甲状腺下极及甲状腺下动脉,用电刀沿气管前游离甲状腺至甲状腺峡部切除甲状腺。标本常规送冰冻,本组66例有2例冰冻为甲状腺状癌,均为年轻女性,加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闭放置皮管引流,缝合切口,不可吸收扣线缝合皮下,“三M”粘贴,完成手术。
2 结果
本组6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手术时间25~70 min,平均55 min,未发生切口感染。术后2~4d拔除引流管,扣线4d抽去,无并喉返神经、低钙等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常规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术后病理:甲状腺瘤30例。甲状腺囊肿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状癌3例。住院3~5d后痊愈出院。全组64例随访2~3月,平均12个月,无一例复发,均对切口满意,其中5例环状软骨水平切口。愈合患者尤为满意。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尤其是良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术后颈部的美观要求显得更为突出,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术后切口瘢痕对患者的美容影响,成为外科医生必须直面的问题,甲状腺手术方式较多,有常规切口手术,小切口手术,小切口腔镜辅助手术,腔镜手术。各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常规手术简单。但术后瘢痕明显;腔镜手术。手术后美容效果最佳。但适应证较窄。超声刀辅助下的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且在基层医院容易推广的手术方式,是基层医院的最佳手术方式。
手术的切口选择,在本组中5例甲状腺上极的甲状腺肿瘤,采用环状软骨水平的颈横纹切口,手术后切口较胸骨切迹上,手术切口美容效果尤为满意,但对于环状软骨水平的颈横纹不明显的患者,此切口美容效果笔者认为不及胸骨切迹上切口。
甲状腺肿瘤80%以上为良性肿瘤,如疑为恶性或手术冰冻为恶性的患者最好中转小切口手术,改作甲状腺腺叶切除加Ⅵ区淋巴结清扫手术,如颈部有手术史或放疗史的,及颈部局部有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也不宜采用小切口手术。
【关键词】会厌囊肿;超声刀;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47-02
会厌位于咽喉要道,较小的会厌囊肿有明显的异物感,较大的会厌囊肿易导致急性喉梗阻危及生命,传统的的手术方法是在支撑喉镜下用喉钳会厌囊肿,因难以完剥除、创面大、出血多、复发。我科自2007~2012年间选取50例会厌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刀治疗和喉钳治疗相对照,术后均随访6个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法选自我院2007年至2012年的50例经临床确诊为会厌囊肿患者,病程0.2~8年,平均2.2年,年龄27-71岁,平均49岁,男性19例,女性3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咽部异物感者占48例,另外2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喉镜检查单发囊肿46例,多发囊肿4例,位于会厌舌面的38例,会厌缘的6例,会厌与舌根交界的6例,囊肿最小的0.5cm×0.5cm,最大为1.5cm×1.5cm,,囊肿为灰白色、淡红色、黄色,表面光滑,多数囊肿基底部较广呈球形突出。均行病理活检,其中粘液囊肿44例,会厌囊肿并感染3例,表皮样囊肿3例。将病例随机分为A组(超声治疗刀组),B组(喉钳治疗组),每组25例。
1.2治疗方法
超声刀治疗法: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仰卧位,头尽量后仰,支撑喉镜下暴露会厌舌面囊肿后支撑架固定,取德国强生豪韵数码超声刀(主机型号GEN04),安装直径5mm的弧形WAVE刀头(型号ACE36P),超声刀的功率设定为50HZ,支撑喉镜挑起舌根,暴露会厌囊肿,置显微镜调整焦距,使囊肿清晰地暴露在视野中,用喉钳钳夹囊肿表面,暴露囊肿根部,用脚踏板控制超声刀,一次性切除囊肿,并凝固会厌、舌根受累处粘膜,术中出血约5-10ml,手术时间约20分钟,术后三天患者会厌囊肿切除面粘膜有轻度水肿,不影响患者呼吸道通畅,且都可随时间推移逐渐消退,患者平均住院1周,
2结果
超声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粘膜水肿程度、术后愈合时间及病人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喉钳剥离法,1个月后复查,50例患者中25例超声刀治疗法均是囊肿消失,创面愈合良好,粘膜表面光滑,无瘢痕,;2例喉钳剥离法的患者在原发囊肿部位再次生长出较小的囊肿,遂再次以超声刀治疗后囊肿消失,随访6个月,原来囊肿发生部位组织正常,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一次超声刀治疗后治愈率为100%。
3讨论.
会厌囊肿为发生在会厌黏膜内的常见良性囊肿。由于咽喉的慢性炎性反应、机械刺激或者食物的不良刺激引起会厌黏膜黏液腺管阻塞,黏液潴留而形成囊肿[1],由于会厌舌面、会厌谷处粘膜下组织疏松,故囊肿易发生于此处。随着囊肿的增大,患者会出现咽部异物感、梗阻感,进食不畅通或吞咽困难,如果囊肿较大还会影响呼吸及进食,讲话还有含糊不清。对于会厌囊肿,明确诊断后以尽早手术切除为宜[2],发生于会厌的喉部囊肿,多数属粘液潴留囊肿,有少数见胚胎发育时鳃裂残余上皮所发生的鳃裂囊肿,还发现表皮样囊肿,这与临床上取得的病理结果一致。会厌囊肿手术治疗的关键旨在摘除彻底,防止复发及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麻醉方法可选择全麻气管插管麻醉,尤其对于咽反射亢进、颈短、舌根肥厚、配合不好的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有喉钳剥离法、圈套法。随着新开发的医疗器械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文献报道有激光、微波、射频、冷冻、电灼等多种治疗方法,大都有周围组织损伤大,出血多的缺点,会厌囊肿复发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囊壁残留,而本组使用德国强生豪韵数码超声切割止血系统(GEN300),此超声刀的特点是最小热损伤下的精确切割,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而周围正常组织可不受影响,且基本不形成组织焦痂,避免了术后出血的风险,其次超声刀快速凝血,刀头以55500赫兹振动,与组织蛋白接触,蛋白氢键断裂和蛋白结构重组后,蛋白凝固闭合小管腔;蛋白受振动产生二级热量,可深度凝固闭合较大的管腔。超声刀在使用中轻便,灵活,与脚踏开关配合使用,使得操作方法简便、易学,但超声刀治疗毕竟也是一种有创治疗,术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外科精细手术的操作熟练性,在喉腔这样相对狭小的空间内精确把握超声刀的能量大小及治疗点的准确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避免损伤囊肿以外的组织,进而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超声刀是外科手术的必备工具,操作较为方便、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凯,李雪芬,林煌,等.显微镜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术122例临床分析 [J] ,临床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杂起,2012,26(12):566.
【关键词】超声刀;腹腔镜;异位妊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临床治疗中,它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而腹腔镜手术中切割和止血是一个重要方面,此时超声刀孕育而生,它具有切割和止血的双重作用,因此在腹腔镜手术中得到较大的应用,现将本院异位妊娠病人在腹腔镜下手术时运用超声刀取得的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因异位妊娠需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00例,年龄20~36岁,平均28±1.5岁,未产妇56例,经产妇44例,病情均较平稳,无休克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和)阴道流血。血HCG阳性,B超示附件有囊性包块。
2 方法
2.1 麻醉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2.2 手术器械 腹腔镜器械、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超声刀。
2.3 和切口 病人取仰卧位,在脐孔直接插入气腹针,输入CO2气体,形成良好气腹,取脐轮下缘切口1cm,穿刺10mm套管针,置镜,明确诊断后,取双侧髂前上棘内侧3cm,用5mm和10mm套管针行第二、第三穿刺点。
2.4 手术方法
2.4.1 研究组在助手用无损伤钳固定患侧输卵管后,主刀用超声刀从输卵管伞端开始切割和凝固输卵管系膜,直至近端宫角处,切断输卵管,取出输卵管及内容物,标本送病理检查。生理盐水盆腔冲洗,止血。
2.4.2 对照组在助手用无损伤钳固定患者输卵管后,主刀用双极电凝凝固输卵管,之后用剪刀剪断被凝固点,从伞端到宫角,一段一段的进行,最后切断输卵管,其他同研究组。
2.5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
2.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计量以(χ±S)来表示,组间比较则采用t检验;P
3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情况比较见表一
4 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但是从目前临床效果来看,保守治疗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异位妊娠最为常见的发病部位在输卵管,大约占总病例数的95%,建议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超声刀在手术中应用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通过超声波转化为机械能的方式来实现组织的切割,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刀头产生高频振动通过组织间的摩擦将组织切除,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使蛋白氢键断裂形成凝块而不会发生出血[ 1 ],在腹腔内不产生烟雾,手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而且与电刀相比而言,超声刀振动产热少,对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少,不会形成组织焦痂,无电流经过机体,术者和患者都很安全,不会被电击伤[2]。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和其他金属器械发生碰撞造成刀头的损伤,在钳夹物品时也应当用力适度不要让组织过于紧绷,这样能够加速切割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进行组织切割时应当注意每次切割部分不要过多,用2cm/s的速度即可,待组织完全变白之后再进行组织中央切断。而双极电凝是靠发热使组织干燥,碳化致蛋白变性,易产生大量烟雾而模糊手术视野,热损伤周围组织容易形成焦痂,且组织凝固后又不能直接切断,使用时不方便,必须更换组织剪将凝固处组织剪断,增加了术中出血的几率[3]。采用超声刀进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时能够有效的将一些小血管避开,准确性较好,很好的规避了在术中造成周围组织损伤的风险。
综上所述,与电凝相比,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中应用超声刀具有明显的优势,使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安全可靠,组织损伤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腹腔镜设备。
参考文献
[1]沈怡,闵洁,熊宙芳,等. 超声刀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 10) : 1061.
[2] 殷美琴,马红云,沈爱武. 超声刀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2,18(11):1628-1630.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