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8 12:20:47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1

尖山村村委书记林瑞龙高兴地说:“这些变化,得益于市公安局牵头带领光大银行汕头分行开展的帮扶工作。现在,村里贫困户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环境优美了,山更青水更绿了,尖山村面貌焕然一新!真的要感谢公安局对我们村的真心帮助和支持,把我们带上脱贫致富的大道。”

警徽在这里熠熠生辉!

当我们怀着兴奋、好奇、疑惑的心情追随汕头市公安局党委领导班子的身影和驻村民警的脚步,重拾这一年多来市公安局对这片土地倾注的拳拳爱民情怀。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是朴实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感动。究竟蓝盾的光芒给尖山村带来了什么福荫?在村干部、村民乃至学生们天真烂漫的笑容背后,又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呢?

“双到”驻村工作队来了

位于潮阳区南山北面、西胪镇内八山区中央的尖山村,是二战时期的革命老区、省贫困村、扶贫村。全村户数290户1537人,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公益事业落后,以“靠天吃饭”的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当地党政不断努力但一直由于水源保护地的限制等缘由制约了发展。

2009年底,广东省扶贫开发“双到”的春风吹到了尖山村。根据汕头市政府的安排,尖山村被确定为市公安局和光大银行汕头分行联合帮扶的定点挂钩贫困村。一场帮助尖山村谋求发展的帮扶活动,在公安局党委的重视和光大银行的配合下拉开了序幕。

公安局分管局领导、政治处郑立波主任多次与局团委女书记洪映文到尖山村对接、启动帮扶工作,并最终正式将由洪映文为组长、由局青年民警刘洪川及光大行张伟文及许宇鹏为组员的驻村工作组介绍给村里。

“做该做的事情,是真正能帮助老百姓改善生活改变贫困落后的事情,就放手去做”,作为挂扶尖山村责任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郑通声对工作组提出了如斯要求。

尖山村的村情民生,牵动着汕头市公安局领导班子的心。郑通声局长坚持用实际行动说话,用模范带头作表率,通过精心组织动员,不断形成全警全员高度关注、直接参与帮助尖山村及贫困农户开展扶贫攻坚战的浓烈氛围。

“尖山村”这三个字,在全体民警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牵挂。

局里上上下下强大的支撑,驻村工作组干劲十足,在村委添置了日常生活用品,扎根尖山,事无巨细,做好各项扶贫开发事务性工作,率先在全市以4个100%的标准完成了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

2010年8月20日,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到尖山村检查调研时,对工作组连连提问,组长洪映文是如数家珍一一全面作答。朱省长满意的笑容,深深印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脑海中。10月22日,洪映文作为汕头市唯一一名驻村干部代表,参加了书记亲自出席的全省驻村干部座谈会。11月,洪映文又参加省召开的粤东西北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被指定做经验交流发言。

2010年底,全市“双到”工作实施派驻驻村干部,为保证尖山村“双到”工作连续性,局党委把已担任局经侦支队政委并兼任局团委书记的洪映文选派为驻村干部,并挂任尖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同时原驻村工作组员刘洪川等驻村工作组也继续派驻。接到继续留驻尖山村任务后,工作组毫不退缩,把局的信任扛了起来,倾力投入到未完成的工作任务中。

村里的学童开心了

由于历史原因,尖山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全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100人,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近60%。公安局帮扶队伍踏入尖山村那一刻起,尖山村小学重建工作成为第一个被确立的帮扶项目。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郑通声直接带领和具体参与下,局班子成员、工作组八方呼吁,四处牵线,除从不太宽松的办公经费中申请、拨出60万资金外,还努力从市区各主管部门、热心企业、乡贤筹资,共筹集到资金182万元,村民热切盼望已久的尖山小学重建工程得以启动开建了。筹建期间,郑通声局长带领驻村工作组事必躬亲。一棵百年橄榄老树矗立在规划的学校大门正中,站在重建现场图纸在手的郑局长,一眼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留树、挪大门”的决定,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和村民都鼓起了开心的掌声。

伴随着工作组在村一天天的工作,学校也一天一个样建了起来。一座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拥有7间教室,并配有教师房间、食堂、图书馆、电脑室等设施齐全的尖山小学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市实验中学捐了200套桌椅、省送来了图书、区送来了篮球架,学校配套设施正不断提前到位。

针对有贫困学生因为家庭无力供读而中途退学的现象,一个情暖尖山农户的民警捐款活动全面展开了,广大民警积极投入捐资助学行动中。2010年9月,民警第一期共向全村79户有子女在读的贫困农户和低保户发放助学金捐款3.16万元。面对村教育的帮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捋着胡须,连连说:“尖山有希望了!”

尖山村农户腰包逐渐鼓了

2010年,对于尖山村民林英杰一家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是充满喜悦的一年。

42岁的林英杰一家5口挤在一间昏暗的祖屋里,3个子女均为在读学生,经济来源仅靠林英杰农田耕种和打零工,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因为“双到”帮扶工作,因为郑通声局长的挂户帮扶,林英杰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这一年,林英杰告别了打零工的日子,他承包了村卫生队工作,拥有了平生第一份正式的工作,领到了第一份村发给的工资。“多亏了郑常委,现在我有了一份固定工作,每个月都能领到1600元的工资。”林英杰说到这时喜上眉梢。郑通声为他家买了两头小猪,还几次自掏腰包,资助他购买了杨梅种苗、肥料。

林英杰的大儿子林岳鹏去年初中毕业,因家庭贫困想辍学外出打工。在郑通声的真切关心和工作组积极奔走、市扶贫办协助下,林岳鹏成功申请了免费就读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当郑通声专程送来录取通知书时,林岳鹏及其家人激动万分。

局领导带头,全警参与帮扶氛围浓烈。市局机关各科室、分局、派出所主要领导都亲挂责任人,各出招数,为农户排忧解难,民警纷纷为帮扶工作出谋献策,捐款捐物。2010年各级领导和民警职工已先后超过3000人次到户开展帮扶工作,仅民警捐款捐物到户资金就有26万多,110户被帮扶贫困农户得到民警助力发展生产的捐款户均2500元。110户贫困农户已有79户申请确认脱了贫。

“双到”不仅助力了贫困农户的发展,也助力了村集体、全村村民的发展。由于尖山村地处西胪镇水源保护地,不能发展工业,因此,工作组很快找准了扶贫方位:推进产业化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作组邀请有关专家深入尖山村开展种养专业技术培训和宣讲活动,建设村200亩姜薯种养及自动喷灌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启动尖山姜薯品牌战略,设计“尖山姜薯”外包装,推动尖山特产姜薯的品牌商品化,发动民警捐款支持贫困农户扩大种植乌酥杨梅、姜薯等特色经济作物及土鸡养殖等等,有效地促进了农户增收。

尖山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但民警帮扶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

民警的捐款为全村挂扶贫困农户529人全部购买了新农合,实现100%贫困户家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村15户危房户改造计划顺利推进。3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尖山村民的心里是暖洋洋的。因为他们看到新生活的希望。

村容村貌绿了美了

踏入尖山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漂亮的治安岗,电动的大拉闸门。村路两旁婆娑的小绿荫。在村委会前,工作组设立的“爱我尖山美化环境,让青山绿水环绕你我间”宣传画尤为引人注目。

眼前的尖山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绿色田园生机盎然。与一年多前垃圾成堆、路面泥沙覆盖、路边柴草乱放的景象相去甚远。

为了尖山村能得到科学健康发展,郑通声局长多次召集班子成员、潮阳区西胪镇委和尖山村委有关负责人,邀请潮阳区规划局及设计院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尖山村未来发展总体规划设计,进行专题研究。一个未来山川秀美的新尖山,蓝图已经描绘就位。

村里的道路通了,顺了,也将更长更美了。在各级共同努力下,省、市帮扶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在乡贤的出资出力下,共投入320万元,2.81公里的镇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全面完成。帮扶氛围凝聚了力量,村里为数不多的吴俊平等几个外出成功乡贤,不仅出资250元万为村铺路,而且,把村的路灯也给安装了,把村的治安岗给捐资盖了……

村里即将拥有卫生站和便民药房了。在镇的协助下,经过工作组多方联系,得到了潮阳区大峰医院黄壮国院长的重视和支持,亲自参加村卫生站的建设。村民看病难这个一直困扰着尖山村民的问题,将成为历史。

村道和小广场绿化了。樟木、水溶、桃花心木等800多棵好树苗,在村中各处崭新矗立着。

系列帮扶活动进村了。共青团干部出身的洪组长,将青年业务骨干、专门技术人才、青年志愿者等引到了尖山村。大峰医院带来了义医义诊;市直团工委组织市各界团员青年带来了一系列志愿活动;广东医学院健康阳光团、青年民警、光大银行职工、农科所专家、农业局绿化专家、潮阳区规划局规划设计专家、潮阳区水利局水利专家等,也陆续出现在尖山村各处。

村里堆积的垃圾不见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了,村道宽阔畅通了。短短的一年,尖山村正悄然发生着崭新的变化。

尖山村处处散发着新农村的活力与朝气,

尖山村处处充满着希望,

尖山人民不会忘记,是人民警察帮助他们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栽下了新绿……

创新致富理念进村入户了

“要有创意扶贫的理念,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各项规定动作上,要创造性推进自选动作”,“扶贫一定要做到创意扶贫、长效扶贫、生态扶贫、爱心扶贫、科学扶贫”。驻村工作组对着我们把郑通声局长的帮扶理念如数家珍反复唠叨着。

有了明确的方向,工作组不仅在推进各项帮扶项目上下功夫,还花大力气在全力打造共建美好尖山幸福尖山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尖山村良好社会风尚、文化氛围和健康发展氛围,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上下功夫。

有了工作组,尖山村抗战遗址、民间四百年历史原汁原味古老尖山村英歌舞、最适合的土壤种植出来的尖山乌苏杨梅、尖山姜薯这“尖山四宝”被挖掘出来并大力发扬。

有了工作组,尖山村第一代村支书林宝如,1975年曾经赴北京接受主席亲自接见。接见时送给林宝如一支步枪作为礼物的历史故事,不再被尘封。林宝如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证书,被工作组寻找了出来,成为了尖山村委珍贵的“压村宝”。

在工作组筹划下,公安宣传骨干、汕头大学新闻学教授和学生及报社资深传媒人,多次深入尖山各处收集、采风,实地勘查抗战遗址,为未来尖山经济社会发展留下宝贵文化资源。“情系尖山革命老区,寻访身边抗战足迹”采风活动走进尖山,让村里老人憋在心头的抗战故事不再被尘封。

外出务工的尖山村民,利用春节回乡过节的空隙,抓紧进行了英歌舞排练。有400年的历史、至今还保存潮汕最原始的英歌舞步伐、保持着穿草鞋传统的英歌舞,在2011年公安局新春游园活动舞台上,舞出了村民对汕头市公安局真心扶贫帮扶工作的由衷谢意和对全市公安民警新年的吉祥祝福。

尖山村姜薯、尖山村杨梅,在工作组和西胪镇全力推广,有了品牌化包装下,名气越来越大,价格逐渐攀升,销量不断扩大,供不应求。

尖山村慈善会成立了,尖山村资源网即将开通了,尖山村的农家乐、乡村游项目也筹划起来了。

“帮扶工作要争分夺秒”,“很好、加快、跟进”,郑通声局长给工作组时时加压。他亲挂责任人,潮阳区委书记直挂责任人,市扶贫办给予直接指导,西胪镇镇委镇政府的直接参与,让工作组倍感动力与压力并在。当洪映文与组员刘洪川行驶在村与局之间熟悉的路上时,更多的时候,是累并快乐着。他们知道自己承载着局领导的重托,承载着局广大民警共同帮扶尖山的重托,他们是尖山村与公安局和光大行的桥梁,是尖山村民与民警的纽带。

在我们采访过程中,深深地感到,一种浓浓的感恩心情一直在尖山村民的心里流转……

结束采访时,我们经过了新开通的环山路,举目望去,成行的小树沐浴在阳光下,迎风摇曳,茁壮成长。天边,泛出了片片绿色。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2

一、领导重视,认真部署“拓展年活动”和“5.29”活动

《××省计划生育协会“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后,市计生协及时制定了《关于认真组织实施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活动的意见》,要求各级协会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扎实开展活动,确保“拓展年活动”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获得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帮扶计生贫困母亲活动受到了市委副书记朱文根同志的高度重视,他要求各地认真抓好帮扶活动,并作出批示请各新闻单位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各区县以召开理事扩大会议、制定活动文件、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普遍进行了活动部署。屯溪区、徽州区计生协召开了理事扩大会议,倡议区直理事单位开展计生困难家庭(贫困母亲)结对帮扶慰问活动。休宁县计生协名誉会长、县人大副主任韩庆鸣,亲自组织劳动、人行等理事单位筹集资金并带队深入计生贫困家庭中开展救助。徽州区、××区政府分管领导发表了“5.29”电视讲话,号召各级理事单位和会员积极投入到会员集中活动日中。

二、精心组织,慰问帮扶计生贫困家庭和贫困母亲

一是广泛发动,打造舆论基础。为把“开展帮扶万名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贫困母亲)活动抓紧抓好,让全市更多的计生贫困家庭(贫困母亲)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帮扶,各级协会采取召开会议、发出倡议、下发通知、媒体宣传等方式,向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是多措(来源:文秘站 )并举,打好经济基础。通过营造舆论、对内发动、对外协调,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各级协会理事单位、会员及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捐款行动中。按照帮扶对象市、区县不少于20户,乡镇(街道)不少于3~6户等活动要求,截止6月3日,全市共筹集并发放帮扶现金和物品价值14.42万元,帮扶对象733户。其中,帮扶对象超过20户的区县有屯溪区(26户)、××区(42户)、休宁县(25户);帮扶对象超过6户的乡镇15个,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13.5%。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在职干部职工也带头捐款了1450元,作为市帮扶资金的一部分。

三是上门慰问,扩大社会影响。“5.29”期间,各级协会纷纷开展帮扶计生贫困母亲活动仪式,组织党政领导、理事单位深入计生贫困家庭走访慰问,让计生困难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切身关怀,充分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优越性,营造计划生育光荣的社会氛围。这次帮扶活动是我市计划生育协会多年来开展活动最成功、捐助资金最多、收到效果最好、最受群众欢迎的一次活动,既帮助了计划生育贫困母亲,又扩大了计生协的社会影响。

三、突出主题,广泛开展四项活动

(一)开展计生系列宣传活动。为深化节日活动,烘托社会氛围,各级协会广泛开展宣传咨询、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集中活动。5月27日,屯溪区开展了“关爱家庭关注健康”计划生育家庭趣味运动会,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倡导全社会都来关爱每个家庭,关注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歙县统一了村级公开栏、宣传栏的标准,各乡镇分别制作了1~2个大型宣传牌,各村重新刷写不少于5条的规范标语,发放宣传材料10万份。屯光镇投入4万余元切实加强宣传、服务阵地建设,积极探索新型生育文化。

(二)开展生殖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服务活动。各地以“5.29”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理事、会员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医学专家举办生殖健康讲座,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服务广大群众。为了使在校学生接受科学的青春期知识,解除青春期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徽州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邀请市人口计生委的有关专家、干部采取以案说法、以理服人、师生互动的方式,在区人民大会堂为500余名女中学生举办了“为青春引航”人口与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获得同学们广泛好评!××区举办了四期生殖 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参训人员达400多人,区服务站医生深入乡村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惠及503人。

(三)开展计划生育“双优”村(居)评选表彰活动。以省、市“千村百镇”、“抓百村促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为契机,由市计生协部署,区县计生委、计生协会牵头,乡镇、街道协会组织实施的“计划生育双优模范村(居)”评选活动在全市深入开展。“5.29”活动纪念日前后,全市有119个村(居)被各区县评选为计划生育合格村、计划生育协会先进村的“双优村”荣誉称号。屯溪区、徽州区、休宁县、祁门县分别以区县党委、政府或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名义,对评选复核的“双优”村(居)进行了表彰。徽州区区委、区政府还同时表彰了两个计生先进企业,并给予受到表彰的村(居)、企业各奖励500元。通过评选表彰,一批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村(居)典型正在形成,全市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建设积极推进。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3

“为了山里的孩子,为了贵州的明天。”怀揣这样的梦想,像赵小亭一样行走在贵州山间的支教志愿者不计其数。丛飞、徐本禹、高岑岑……这些响亮的名字被贵州人民铭记在心间。扶贫先扶智,把爱心播撒在这片教育落后的土地上,用行动托起山区的“教育梦”,从中央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从人力到物力,一批又一批的教育支援渗透到贵州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贵州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年磨一剑,十年见成果。从1999年到2011年,贵州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71.6%提升到94.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8.9%提升到58.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2%提升到23.2%。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批批优秀的志愿者前赴后继。这些承载着无数爱心的帮扶在贵州山山寨寨开出了幸福之花。

“贵州的父老乡亲永远铭记,贵州的孩子心怀感恩。在贵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各界的支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说,社会各界从物资到人才,十年如一日真诚扶持、全力帮助贵州教育事业,倾注感情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帮扶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投入项目之大,在全国前所未有。

“软件”+“硬件”

帮扶促发展

“要举全国之力帮助贵州教育”。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吹响了中央和发达省份帮扶贵州的号角。2000年,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的决定,以福建、深圳、大连、宁波、青岛等省市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开始了一场对贵州教育事业长达十余年的真情帮扶。2004年,中办国办转发意见,要求开展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帮扶力度继续增强。

作为起步最早、力度最大的东部帮扶城市之一,深圳设立1亿元“深圳—贵州助学金”,使得每年1万—2.25万名农村贫困中学生受助。

2011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58所高校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47所贵州高校在贵阳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将在5年内帮助提升贵州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推动贵州高校跨越发展。

这些,只是帮扶贵州的一个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1年,中央累计向贵州投入教育资金1047.2亿元,较上世纪90年代的6亿多元增长160余倍;福建省及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累计投入贵州教育资金20多亿元,改扩建中小学700多所,救助贫困生25万余人;投入奖、助学基金1.6亿元以上;培训师资、教育管理干部8万余人;向贵州派遣志愿者3000余人。

2012年初,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彰显中央对贵州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文件出台前,教育部以及中央有关部委多次深入一线,实地考察,现场办公。

新建教学楼、宿舍楼;培训校长、老师;设立奖、助学金;无数的举动串联成中央到地方支援贵州教育事业的画面。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说,从政策到措施,从硬件到软件,来自各方的力量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筑起了坚实的基础。

“欠发达地区办教育,关键是要解决钱和人的问题,外界‘硬件’和‘软件’的双助力,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打造了强有力的双引擎,也为贵州人民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有力条件。”贵州省委常委、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刘晓凯说。

“内因”+“外因”

爱心聚“核变”

凭着一颗传播知识的爱心,河南姑娘王东灵瞒着父母只身来到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水塘镇中洞苗寨,为中洞的孩子“授业解惑”,而且一来就是一年。

在紫云搞教育近30年的施光宁说:“每年来紫云支教的青年志愿者很多像王东灵一样,他们的勇气对我也是激励。”紫云县原县委副书记杨开华说,王东灵启示大家,没有一种精神,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

是爱心让王东灵来到了中洞,是贵州人民的朴实无华让她选择了留下。在王东灵之后,30多名志愿者报名去中洞小学支教;美国的志愿者博德投资30万元架通了从山下到中洞的输电线路,上海交大师生捐款援建了中洞希望小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份爱心能点亮一片希望。行走在贵州各地,众多的“逸夫楼”让人记住了一位慈善家的名字——邵逸夫。黔东南州丹寨三中副校长潘玉林讲述了另外一名慈善家朱英龙的故事。现年72岁的宁波籍台湾企业家朱英龙从2003年开始到贵州贫困地区捐资办教育。9年多来,他已捐资近3亿元,为毕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4个市州修建学校1000多所,并资助了一大批贫困学生入学。盖楼、建图书馆、捐设备、资助学生,邵逸夫、朱英龙、王永庆、李国基等大批慈善家的名字在贵州教育发展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一份爱心午餐,让黔西县的师生们记住了邓飞等爱心志愿者的名字。这场民间发起的爱心活动,最终引发一场“爱的风暴”,从国家层面开始了一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在贵州省试点并下达营养膳食补助资金24.8亿元,惠及贵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的417万农村中小学生。

从捐钱捐物到义务支教,从企业家到平民百姓,来自民间的爱心力量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成为推动贵州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统计显示,2000年至今,民间资金支援贵州教育共计6亿元左右。

在贵州教育工作者看来,对外界援助最好的回报,就是自身的不甘落后、奋发赶超。贵州教育发展水平落后,是不争的事实。是否甘于落后,关键看贵州人的态度。在向发达地区迈进的道路上,外界伸出了援手,“外因”给力,“内因”更应奋力赶超。

“感恩”+“奋进”

图强谋跨越

三都水族自治县鹏程希望学校门口的大道,被当地政府命名为“深圳路”,校长韦国宏介绍,这条路让当地群众记住了深圳人民的情谊。在贵州的其他地方,像这样命名的教学楼、街道还有很多。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和帮助,感恩的情怀在贵州人民心中萌芽、生长。鹏程希望中学的学生自发组建艺术团,多次奔赴对口帮扶城市深圳演出。“是谁为我们建起一栋栋漂亮的教学楼?是谁为我们修建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是谁为我们送来可爱可亲的优秀老师?”在贵州的许多学校,师生们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抒发对援建大军的感激。

徐本禹是无数外省到贵州山区支教的老师之一,谈起支教感受,最让他不能忘怀的是山区孩子不时送上的野花,是家长特意留给他的鸡蛋,是孩子们齐声高喊“谢谢老师”的感动。10年过去,在徐本禹支教的地方,34名华中农大研究生志愿者先后接力,默默在大山深处奉献自己的青春。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教育事业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面提速,呈现了后发赶超的良好态势。刘晓凯告诉记者,贵州还将通过义务教育教师的均衡配置机制,使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县区或乡镇、流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地方。

“我们只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负外界的帮助。”这已成为贵州教育界的共识。这种干劲逐渐凝炼成为“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贵州教育精神”。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4

4月13日,我们__*办一行7人在市____*副主任____的带领下,深入____村进行帮扶工作调研。我们分别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听取各村民小组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发展经济的设想和建议;深入12家农户详细抽样调查,走访了渭北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印制农户调查表800份并挨门全部发放到户等方式,对上官村的具体情况有了比较详细准确的了解,为开展帮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调查中,我们感到干部群众对帮扶反映主要有“三盼”: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三盼把村小学建设好。我们调查发现,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村子较大,居住分散,基础差距较大,管理比较困难。村组无成型的经济发展规划,一些群众主动发展的积极性也不高。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经济发展。主要是路和水的问题。三是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四是农民怕担风险,不敢进行高效农业投资,投入能力也不足。如不敢发展日光温室,不敢养奶牛。五是一些农村基本政策未完全落实,一些农民对机动地的承包心理不平衡。六是一些困难户经济条件太差,去年住房因雨倒塌或成危房,与周围反差十分明显,需予以关注。

二、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帮扶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为了使整个帮扶工作扎实有序进行,我们根据调查的情况,详细分析了该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并结合人大机关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关于20__年帮扶__县东__*上官村农民增收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帮扶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措施,按月制定了工作计划和任务,确保市委下达目标任务的完成,争取超额完成。同时,我们认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展帮扶工作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个总体思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上官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具体工作上突出农户经济发展,酌力帮助上官村搞一或几件硬件工程,重在培养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这个总体思路,我们确定今年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四项:

1、向群众宣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调动农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

2、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发展和增收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3、围绕主导产业,做好科技培训和普及推广工作,重点发展以温室大棚为主的高效农业项目,同时积极推动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

4、积极与有关方面联系,尽可能帮助解决该村中心小学的更新改造问题。

二、认真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村组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使村组的发展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为了使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我们积极向农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重点向农民群众宣传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等,由市____办副主任、市__办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____同志亲自向__*村农民群众(包括__*乡的乡、村两级干部)作了宣讲。为了提高宣讲效果,真正让农民明白文件精神,我们还从办公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印制了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材料800份,由市人大办公室的同志挨家挨户亲自送到每户农民手中。为了使上官村的经济发展走向科学化的轨道,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帮助__村制定了三年经济发展规划,交村、组干部会讨论通过并实施。发展规划指出了上官村的现状,分析了制约该村发展的因素和潜力,明确了上官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村及各组发展的具体措施和产业发展>!

四、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和建立专业协会组织,增强造血功能,培养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我们认为,帮扶的关键就是扶智,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在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时,确定全年开展6次农业科技培训。具体操作根据农时季节,聘请有关方面的农业技术专家,适时组织讲课。现在已就土壤肥料、玉米栽培、蔬菜、果树以及畜牧兽医等内容全部完成了培训计划,群众反映很好。建立各种农业技术协会组织,对于提高农民自身发展后劲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农村工作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在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基础上,帮助__村农民建立起了上官村农民养殖专业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现已开始运作。

五、积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真正为农民群众分忧解难。这也是沟通和农民的感情,连接农民群众最直接的纽带和桥梁。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帮扶的重要方面,力争取得好的效果。由于该村小学建校时间较长,学校比较破烂陈旧,一部分已形成危房,更新改造学校设施,关系到__村教育发展的百年大计,也是上官村群众的共同呼声。我们在征求各方意见,做好论证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学校的立项工作。__*副主任也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两次亲赴现场察看,亲自联系教育局过问学校立项事宜。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国家教委立项审批,送国家计委统一下发文件。从省上争取的以工代赈10万元打井项目已经下来,即将动工上马。长期以来,上官村群众对他们赖以生存的耕地土壤肥力不清楚,一直盲目施肥,既浪费投资,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们当即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由办公室花钱邀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到村上各组采土样化验。化验结果,该村耕地含磷普遍多,专家向农民指出今年内可不施磷肥,以后要注意配方施肥,既使群众节约投资,又增强农民科学种田的知识。农民对此反映很好。

六、适时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工作更加适合农民实际。在起初制定帮扶计划时,我们根据__村的实际,经过分析研究,打算依托__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落户该村的优势,发展温室大棚,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我们也和该公司几次进行实质会谈,并把其负责人请到渭南进行洽谈,该公司也答应积极配合,但因为该村村民害怕担风险,不敢进行这方面投资,使得这项工作不能进行下去。于是,我们及时改变帮扶方向,适应该村群众对于养殖业的偏好,加强对养殖业的帮扶,聘请专家进行讲课培训,建立养殖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技术协会,还积极和土地部门联系论证建立养殖小区。从现在看,此项工作由于适应了群众要求,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七、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做好困难户的救济和危房改建工作。关心弱势群体,更能体现政府的关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我们工作一开始就关注这些困难农户的生活,__*副主任还带领大家亲自走访困难农户家庭,嘘寒问暖,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去年涝灾时上官村形成了不少危倒房屋,有许多家庭因为生活困难无力改建。民政部门虽根据政策扶助了一部分困难农户,但还远不能解决上官村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切实搞好帮扶工作,帮助上官村16户贫困危房户顺利度过今年雨季,我们经过详细调查了解,确定给每户补助人民币1000元,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渡过难关。现在16000元帮困资金已全部发放到贫困危房户手中。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5

××县启动“关爱女孩行动”以来, 广泛深入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文化,建立完善有利于女孩生存及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关爱女孩行动”的各项工作通过全面部署、大造声势、立体联动、狠抓落实,正在稳步推进,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社会效果并不显著,在工作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用“关爱女孩行动”平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初衷没有完全得到实现。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依然任重道远。为此,我局专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到5个乡镇10个村和4个县直相关部门,对我县几年来“关爱女孩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认真分析我县“关爱女孩行动”的现状

全县辖18个乡镇,805个行政村,总人口61.8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2.35万人。20世纪90年代,我县在出生人口数量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20xx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24.39。严重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成为制约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开展了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的专项治理行动。县委、县政府实行宣传引导、落实奖扶、优质服务、完善机制、专项治理五大举措,在全县全面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几年来,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也得到有效遏制,并逐年回落。目前,全县“关爱女孩行动”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一个倡导男女平等,全社会都来关爱女孩的社会舆论氛围正在形成。

但由于几千年来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养儿防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在一些群众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人们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不仅表现在生育子女的数量上,更突出的表现在对生育子女的性别选择上。对男孩的性别偏好造成出生婴儿性别比异常、女孩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低于男孩、甚至溺弃女婴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农民生育意愿的“量”,即农民生育孩子的个数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农民希望生育的孩子的个数在1—2个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仍然把生育男孩作为首要的意愿,很多人选择男孩的原因如下:

(一)“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旧思想仍然存在。对于超生超育,主要还是依靠一些宣传教育和事后的经济处罚予以遏制,但有些农村育龄夫妇为了多生一男半女,东躲逃避生育检查,砸锅卖铁交付超生罚款,即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由于计划生育涉及到农民“传宗接代”这头等大事,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成为农村各种矛盾纠纷的导火索之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做,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养老保险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农民老了以后只能依靠儿女来赡养。多一个子女就多了一份力量,就多了一份养老保障,于是很多农民夫妇生了女儿想要儿子,有了一个儿子还想生第二个。尽管很多农民并非不懂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也明知抚养多个子女力不从心,却依然千方百计地多生多养。

(二)经济需求。儿子可以从事更多的体力劳动。对于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村来讲,男性由于其生理原因,可以承担更多的体力劳动,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社会需求。儿孙满堂、社会地位高。在农村,生育儿子是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如果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则会被人称作“绝户”,甚至会被人们认为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农民最忍受不了的骂人的话就是“断子绝孙”,没有儿子的人在村中往往比较自卑,说话没有影响力,而周围的其他人也会对其不尊敬,甚至加以嘲笑。在很多人看来,儿孙满堂是人生最终的梦想,如果到了晚年,没有儿子,女儿已成人妇,孤苦伶仃,无人照顾,那么,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四)家庭财产继承。土地作为可被继承的中长期财产,除了土地外,在农村,可被继承的家庭财产还有钱、房子以及其他家具、牲畜等。在被采访地区中,大多数采访者认为,如果有儿子,家庭财产应该给儿子,也可以给孙子,还可以给侄子,不会给女儿,如果儿子坚持不要,那可以考虑给女儿;如果只有女儿,则给女儿。还有的被采访者认为,谁赡养自己,就给谁,毫无疑问。在被调查地区,如果有儿子,则都是儿子赡养老人的,财产最终还是给了儿子。当询问被采访者财产分配方式是否公平时,大多数都认为这是公平的,甚至很多女性被采访者也明确表示这是正常、符合常理的,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从父母那里继承财产。儿子是家庭财产继承人的原因:一是儿子就应当继承。很多人认为这是流传下来的,世世代代如此,儿子是名正 言顺的继承人,即使是个傻儿子,也要把财产留给他。二是儿子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责任。既然儿子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因此,家庭财产就应该给儿子。

二、正确认识我县“关爱女孩行动”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一)对“关爱女孩行动”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有些乡镇和部门少数领导对“关爱女孩行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及重大社会意义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差,配合意识不强,没有把“关爱女孩行动”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有利于女孩及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在落实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奖扶政策限于经济原因,只是体现在少数典型户上,兑现范围小。

(三)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计划生育女孩户的生活困难,如女孩上学、看病、其父母的养老等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决。

(四)综合治理仍需加大力度。近两年,由于打击“两非”的震慑作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由公开转入地下,终止妊娠药物从柜台上转入柜台下,通过人情关系便可买到。还有一些有b超的个体诊所,在夜间或隐蔽的情况下做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的非法案件时有发生,防不胜防,缺乏联合查处和严厉打击的有效措施。“两非”案件查处难度加大,“两非”行为控制难、调查取证难。

(五)“关爱女孩行动”需要强劲的社会合力来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由计生部门发起,而大量的工作也是靠人口计生部门来完成的。而计生部门受财力、人力、物力限制,拼力支撑,久之,必然影响“关爱女孩行动”的社会效果。

(六)宣传教育工作有待改进。形式上的东西太多、太泛、有广度无深度。铺天盖地地标语、口号、宣传画可能在启动阶段能起营造氛围的作用,随着工作的深入,形势的发展,这种形式已经让人望而生厌。

三、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一)突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要继续利用媒体和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关爱女孩行动”的重要意义,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生育观,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女孩、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风气。宣传要突出重点,力求实效。在宣传内容上要重点宣传关爱女孩的奖励、优惠政策、宣传在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建议组织先进典型在全县范围内巡回演讲,也可制成光碟或印制小册子发给育龄夫妇,让典型的现身说法起到宣传教育群众的作用。在宣传对象上要重点突出农村育龄夫妇,特别是应当把农村富裕户和极贫户这两大超生危险人群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富裕户有钱想的是传宗接代,极贫户越穷越想生,且由于自身素质差,难以控制生育。可以组织“关爱女孩行动”宣传队,深入乡镇村组,对育龄夫妇特别是重点人群和危险户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进行心贴心的思想工作,让宣传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二)突出落实,加大利益导向力度。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含金量高而又切实可行的奖励优惠政策,对独女户和二女户家庭进行全面有效的帮扶。一是生活上帮助。由民政部门和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在每年的新年、春节和换季时,通过一帮一结对子和多帮一的方式,对生活贫困的独女和二女户给予生活上救助。二是生产上帮助。由涉农部门和当地政府通过资金项目的支持,帮助独女户与双女户家庭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使之尽快脱贫致富。三是医疗上帮扶。通过帮助独女户和二女户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扶贫病房”、“爱心医疗卡”,减免诊治费用等方式,解决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四是教育上帮扶。通过教育部门减免学杂费如妇联开展“春蕾工程”等活动那样帮助辍学女童重返学校,帮助所有女孩顺利完成学业。经调查,我县在这一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

实际上,要落实上述政策措施,关键是解决资金问题。建议采取财政挤一点、企业捐一点、社会募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立“关爱女孩行动”基金会,户头设在县人口计生局,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各项优惠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突出管理,加大综合整治力度。要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必须依法行政、综合治理、严管严罚。一要加强b超、染色体检测和强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个人或个体诊所的b超管理。禁止个人或个体诊所实施计划生育手术。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要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市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二要切实抓好终止妊娠的药品管理。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不得把终止妊娠的药品销售给未获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和个人,药品零售部门不得销售终止妊娠的药品。计生、卫生、工商、药监等部门要经常开展药品市场检查,对违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处罚。三是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和遗弃、溺杀女婴及拐卖妇女儿童等行为,公安、计生部门要严肃查处、严厉打击,为妇女和女孩创造一个安全的生育成长环境。四要把管理服务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全面推行孕产期一条龙全程服务,推广孕妇保健登记卡,计生人员入户访视服务,开展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咨询,做好孕妇健康检查,胎儿发育等情况的监测,防止因选择性别的非法人工终止妊娠。

(四)突出责任,加大领导力度。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的要求,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上每年力争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一要实行一把手责任制,由各级政府一把手负总责,把这件事紧紧抓在手上,并作为计生工作一号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各部门要把“关爱女孩行动”纳入年初工作计划,进行总体安排,真正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多办实事。三要加大督办检查力度,跟踪问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要有计划地搞几个有影响的活动。如选择活动搞的比较好的乡镇召开现场会,推广典型经验;组织“关爱女孩行动”为主题的义演募捐活动。另外还应组织专业人员和统计部门作好统计学分析,寻找性别比变化的深层次原因,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对策。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6

为保障广大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促进避孕节育措施,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利用单月康检工作,特聘请原市三院妇科专家对全区所有持二胎证的对象以及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常见疾病、妇科病普查。通过普查,发现患阴道炎、附件炎、附件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常见疾病者117例,约占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8.7%;患乳腺疾病472例,约占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35%。新乡市凤泉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对此十分重视,特请专家对患病者提出了治疗方案,并决定对她们的治疗效果跟踪随访,竭尽全力为她们提供全面优质地技术服务。此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葛伟丽)

民情月报“直通车”

8月25日前,随着河南省正阳县雷寨乡等育龄群众反映的3起案件的妥善解决,该县依靠计生民情月报制度建起“干群关系直通车”,已累计妥善解决育龄群众的各类纠纷和便民维权案件20余起。

从今年5月份开始,正阳县计生部门把稳定工作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大事来抓,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施意见》,建立了“育龄群众民情月报”制度,组织80多名业务骨干不定期对育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排查和梳理。对疏理后形成的意见或建议,通过“计生民情月报”的形式上报给分管人口计生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为领导了解和掌握育龄群众的基层信息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县委、县政府研究解决基层计生工作提供了依据。

目前,县人口计生委按照计生民情月报向县委、县政府上报计生民情信息的意见和建议18条,内容涉及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基层计生干部依法行政、社会抚养费征收、基层干部包庇违法生育等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如外出已婚育龄妇女反映的在外权益受侵犯问题,经县政府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在县人口计生委设立了“流动人口便民维权服务中心”,共帮助外出流动人口开展便民维权服务47次,深受流动人口的欢迎。(徐泽钧)

“网”来财富共分享

为给计生模范户搭建一个致富信息平台,近日,河南省鹿邑县计生协会与县网通公司联手,为全县1500多计生户安装了宽带,免除上网费用,让他们及时掌握致富信息,轻轻松松闯市场。

该县计生协会还与政府网站携手,建立了致富信息平台,定期向计生户及外地客商种养、劳务、加工、贩运等信息,建立起准确、灵活的致富信息网络。今年6月份,该县张店乡的计生模范户刘兴富买来一台电脑,装上了宽带,在鹿邑政府网站上的“计生户致富信息专栏”里,查到了南阳客商常年大量需求尾毛制品的信息后,组织人员开始从事尾毛加工,仅两个月时间,就赚了两万元。

据统计,目前,该县已有1524计生模范户家里买了电脑,装上了宽带,昔日他们握惯锄头的手开始握起了鼠标,如今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尝到了网络信息的甜头。

(全力 新焕 文杰)

开展“爱心帮扶”构建和谐计生

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计生协联合医疗卫生、教育等部门在独生子女困难家庭中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使独生子女家庭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经济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提高了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为构建和谐计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缑氏镇计生协利用农闲季节从偃师市人民医院聘请妇科专家同镇卫生院医疗骨干共同组建“爱心帮扶”医疗队,为独生子女父母进行了免费体检,对患病者还亲自登门进行检查。通过3天的系统检查,共查出患病人数40余人,并为每位患者提出具体治疗方案及建议,在镇卫生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还将享受到医疗费用减半的优惠待遇。医疗队为每个独生子女家庭建立了详细的保健档案,缑氏镇计生协表示“爱心帮扶”医疗救助活动将长期坚持下去,对每位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每年至少要为独生子女父母免费体检一次。 (刘枫丽薛玉转)

献爱心温暖计生家庭

高小东、李巧云夫妇是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石桥村的独生子女领证户,夫妻二人均有残疾。李巧云身高不足90厘米,丈夫腿有残疾不能正常行走,4亩责任田无力耕种,生活来源仅靠高小东开三轮车拉客,夫妻二人还要侍奉91岁瘫痪在床的养母。

今年高小东的儿子高超被交通技校录取,但其学费、生活费无着落。惠济区委书记张俊峰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曾先后两次登门看望,表示不能让计生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并拿出2000元钱资助孩子上学。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在对该户进行困难救助的同时,还在全委干部职工中进行募捐活动,主任王宝玲首先拿出了500元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共筹集捐款3250元,及时送到高超同学手里,激励他认真学习。区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资助,目前,高小东一家已收到资助7000余元,他们逢人便夸党和国家的政策暖人心。(哈玉红)

“俺种的红薯要上北京奥运会餐桌了”

“俺种的红薯要上北京奥运会餐桌了!”连日来,得知光友粉丝厂的产品被北京奥组委评为推荐产品的内乡县赵沟村计生户赵玉良,逢人都这么嚷嚷。

赵玉良今年52岁,大女儿出嫁了,小女儿招了个上门女婿,现有一个6岁的男孩。小女儿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每月能按时领到10元奖励费;今年8月,县计生部门又给两位老人办理了双女户父母养老保险,为他们解除了养老之忧。这几年他家依托内乡光友薯业公司的技术指导和订单合同,仅种植高产脱毒红薯一项,年收入就在15000元以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该薯业公司是县计生部门和湍东镇政府成功引进的一家从事红薯淀粉深加工的高科技农业企业,生产的光友牌全薯方便粉丝、无矾精白粉丝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美国、加拿大、南美洲的秘鲁等国家。近日,方便粉丝和全薯粉丝被北京奥委会评为奥组委推荐产品。

三年来,该公司与县农业局、科技局和县计生部门密切合作,与16个乡镇的16000多个计生户签订了红薯种植合同,无偿向计生户提供高产脱毒红薯种苗,定期对计生户开展技术培训,为计生户提供了化肥补贴,形成了“公司+基地+ 计生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对订单红薯,收购价格从建厂前的每公斤0.40元,提升到去年的0.72元,使计生户每亩增收480元。 截止目前,该公司已在内乡设立红薯淀粉加工基地4个,带动283个计生户从事红薯淀粉深加工,安置17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为计生户增收5000万元以上。实现了以“一块红薯”形成产业,以“一根粉丝”带动薯业发展的富农、惠农目标。 (岳铭道)

利益导向机制惠民

去年以来,郑州市金水区祭城路办事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新机制新添四项举措:一是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年120元的奖励费延长至子女18周岁;二是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500元及一次性5000元的救助;三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人每年120元的绝育奖及一次性500元的绝育重奖;四是计内双女家庭每人每年120元的绝育奖及一次性500元的绝育重奖。

今年经审核,共新增102人享受到以上四项奖励,其中15~18周岁新增73人,独生子女死亡新增1人,独生子女绝育新增13人,计内双女绝育新增15人。

截至目前,存折已全部发放到位。(姚金霞任丽霞)

家庭乐队使人“乐”

“……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循着戏曲声,走进退休教师李爱方的家,感受到的是浓郁的艺术氛围,书房里摆着二胡,锣鼓等乐器,客厅的音响放着河南豫剧《花木兰》。

今年62岁的李爱方是河南省泌阳县赊湾乡中心中学的退休教师,也是赊湾村计生协秘书长。早在2000年,喜爱戏曲的李爱方就将单位里有着同样爱好的同事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艺术团,业余时间在一起吹拉弹唱,不亦乐乎。可后来,由于同事们家务缠身,也有调走和退休的,就离开了艺术团。

2005年,正式退休的李爱方将同样喜爱戏曲的妻子刘金叶及儿子、儿媳召集在一起,商量重新成立艺术团。年近90岁的老母亲知道后也要参加,重孙女说她老了,扭不动了,可老太太清清嗓子认真的唱到:“老太君今年我一百单七岁,眼不花来耳不聋,先王爷夸我是个长寿星,长寿星啊嗬。”无奈,大家鼓掌叫好,同意。几年来,每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李爱方就带领他们这个一家人的乐队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义务演出,为老人们送上精神慰籍。一到周末和闲暇日,他们就到街头或社区为居民们演唱,得到了居民们的赞誉和欢迎。因此,哪家喜得“千金”或有个啥喜庆的事,人们都请李爱方的家庭乐队前来助兴。

(程瑞军 曹兴广 郭建)

收获的季节用上 “爱心优惠卡”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的387户计划生育贫困户家庭又多了一份收获,他们从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领到了2份“爱心农资超市优惠卡”,凭着这张卡,他们可以到镇里的计划生育农资超市优惠购买化肥、复合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使种地再一次降低成本。

为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在“三秋”生产中的经济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计划生育家庭,该镇开展计划生育“农资助困”活动,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每户发放2张“商酒务镇爱心农资超市优惠卡”,凭卡可在指定的“商酒务镇计划生育爱心农资超市”优惠购买化肥、复合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持卡人在农资超市购买化肥等农资时,持优惠卡可抵20元现金。发放对象主要是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女方年龄在40岁以上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潘运明孙跃斌)

俺给协会起“外号”

俺叫何全欣,是河南省宜阳县城乡铁炉村七组村民。近年来,计生协会多次帮助俺和众多计生户,俺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年来连续送给计生协三个“外号”,得到了全村老少爷们的一致赞同。

真情关爱的温暖协。2004年的春节俺妻子生育孩子时因出大血死亡,望着哇哇直哭的孩子,俺不由得泪如雨下,这今后的日子可咋过啊!正当俺感到特别无助的时候,村计生管理员领着乡计生协的同志带着慰问品来到俺家,还没等俺张口,乡计生办主任苗绍锋同志就问起了办理保险的事。大年初五那天,乡计生协的同志将9000元理赔款交到了俺手中。想到这里俺的心总是温温的,不由得送给计生协一个外号:真情关怀的“温暖协”。

无私帮扶的致富协。现在都知道生猪价格高,养猪的人可是发了家,没错俺今年是凭养猪挣了钱。2005年乡计生协给俺5000元的小额贷款帮扶,终于今年以来生猪的价格一路攀升,俺可是小赚了一笔,不但还了5000元的帮扶款,还盖起了三间大上房,买了摩托车。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想想计生协对俺的无私帮助,俺打心眼里说,计生协真是无私帮扶的“致富协”。

传经送宝的科技协。计生协不但对俺一家全力帮扶,对其它计生户也是一视同仁。俺村的何老三是个双女户,前年种植大棚蔬菜。心想年底他可要大赚一笔了,谁知辛苦了一年,也没落几个钱。原来他种菜不得法,俺告诉他何不找找计生协的同志,请他们出出主意。没过几天,何老三高兴的来找俺,说是村人口学校要开农业养、种殖实用技术课,想和俺一起去听听。晚上俺和何老三来到人口学校时,教室的人已坐得满当当了。如今的何老三成了种菜的高手,年收入达2万余元,日子过得可美了。每当俺和何老三说起这事,何老三总说这得感谢计生协传经送宝啊。我听后心头一乐,计生协不就是传经送宝的“科技协”吗!(赵越冠张利徽)

拓展服务 群众致富

今年以来,河南省舞阳县莲花镇吴李村计生协积极开展五关爱活动,为了使计生家庭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四处联系,积极协调,以热情的服务、优惠的政策,招引漯河客商来村办厂,村计生协和村委共同协调厂房24间,2007年6月珍珠刺绣串珠厂落户该村。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入厂,经过半个月的集中培训,使她们很快掌握了技术,厂里建立了奖惩制度,大大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月收入多者可达800多元。现已发展职工130多人,解决了在家劳动力农闲无活干的困境。如今走进吴李村,年轻妇女打牌、闲聊的没有了,协会会员白海花说:“现在农忙干农活,农闲上班挣钱,不用出远门,就能挣到钱,估算着俺今年在家串珠也能挣上6000多元,这可是计生协给俺开拓出的一条致富路呀。”(史惠)

真情服务 惠及百姓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7

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总结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一】按照全市脱贫攻坚行动统一部署,xx树村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点军区xx乡xx树村距城区35公里,由原和平、xx树、彭家坡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70户,1498人,耕地面积1980亩,人均耕地1.32亩,山林面积20542.5亩。基础设施落后。村内公路里程58.5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14.5公里,余下44公里全为土石公路。农民居住条件差。全村现有砖混楼房户168户,土坯房户302户。村民饮水困难。属半高山区,原村民吃水全靠修建天河水窖收集雨水饮用。20xx年白云山建饮水工程项目,五村联动,20xx年村内管网部分安装完成,但未常年供水,遇大范围干旱高温天气,造成村民、牲畜饮水困难。产业基础薄弱。彭家坡、xx树片区以柑桔、茶叶为主,但近些年由于病虫危害和效益下滑,部分农户自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景观苗木;和平片区现仍然以粮油种植为主,部分农户进行少量的山羊、生猪养殖。20xx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845余元,远远低于全市9121元的平均水平。

二、20xx年工作进展

1、公路建设进展顺利。

20xx年度计划硬化公路6.5公里。目前村委会到一组仓库2.2公里、花乌路3.3公里按标准完成硬化任务(硬化标准3.5米);由于公墓的建设,余下花乌路1公里由于路基标准的提高,现正在进行新的方案设计。新修土石公路1.5公里,正在进行招投标工程。

2、集中建房、危房改造稳步推进。

本村19个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户按照集中统建的方式,采取农户申请、集体承建、政府兜底的办法,予以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05万。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1月下旬全面竣工。危房改造已按标准、按要求改造到位92户(20xx年度改造指标65户)。

3、集中供水有序铺开。

供水设计方案已由区农林水局出面聘请长阳清江设计院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一处从落步淌龙洞引水,一处从三涧溪河提水),土建工程9月25日开标,10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阴历年前完成。

4、电力保障基本到位。

目前以增容变压器1台(由100千伏增至200千伏),增设台区(青龙峡)1个点,还需增容变压器8台、增设台区2处。目前部分设备已经到位,预计20xx年全部完成。

5、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一是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柑桔、茶叶、花卉苗木和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部分成员到五峰、夷陵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合作社成员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企业帮扶力度较大,“三宁”化工帮扶10个困难户:(1)送资金(每户600);(2)帮扶3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每人3000元);(3)为10个困难户送柑桔、茶叶专用肥6.2吨;(4)对新建房屋的贫困户每户帮扶20000.00元;(5)对新发展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帮扶苗木资金1000.00元。三是为提高现有茶园、桔园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响应号召,新建精品果园500亩,高效茶园300亩,为柑农、茶农增加收入约20万元。四是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引进“大华园林”“轩辕公墓”等单位组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新建精品花卉苗木120亩。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是公路问题。花乌路4.3公里由于原来路基宽平均不到3米,需增宽到4米路基,加上堡坎、涵洞等工程项目,另外还有1公里提高了建设标准,资金缺口大,村级无法解决。

二是房屋问题。由于20xx年度危房改造的指标我村只有65户(不含19户无力建房)指标,而我村今年安排危房改造150户,指标缺口大。19户无力建房在原计划基础上提高了建设标准,场地平整难度大,尚须上级酌情解决。

三是饮水问题。按照规划用于安全饮水资金共需144.16万元,目前土建工程招标完成,现已开工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正在筹划政府采购。

四是电的问题。还需增设台区2处、增容变压器8台,需请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特别是在三涧溪河马红营段增设一个提水台区,迫在眉睫。

五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比如灌溉用水、田间生产便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六是项目资金问题。目前资金到位少,现到位资金只有“一事一议”50万元。

四、20xx年重点工作

1、继续深入扎实的抓好产业发展,完成200亩的红乳蜜柚发展任务。

2、按新标准、新要求完成花乌路1公里的硬化任务。3、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安全饮水建设项目,确保年底村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4、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集中统建、危房改造任务。5、积极争取农网改造项目工程,确保农民正常需求。

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二】20xx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驻**乡**寺街1号,距**县城75千米。下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xx〕13号)、《**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xx〕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五、扶贫解困项目扎实推进。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xx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xx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xx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六、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七、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

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三】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扶贫办的指导下,滁州市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尤其是视察xx重要讲话,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精准,查找不足,按照《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努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力争超额完成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20xx年工作举措

(一)精准识别对象

1.扶贫对象识别关口前移。

采取“农户申请、四邻签字、组级评议公示、村级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复审公告”的方式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工作,做到了程序更加规范、结果更加精准,有效解决了“群众公认”的问题。

2.开展“回头看”。

全市统一安排“回头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办、市扶贫办成立联合督查组,于2月5日、16日,两次开展 “回头看”大督查;4月中旬,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开展了建档立卡精准核查月活动,进行了再次”回头看”。共计剔除一般农户人员5.1万人,补充贫困人口5.4万人,目前全市贫困人口5.3万户13.2万人,实现了贫困人口基本精准。

(二)精准脱贫目标

我市现有123个贫困村、13.2万贫困人口,我们双眼紧盯50个贫困村出列、4.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共计安排55个贫困村预出列、4.8万贫困人口预脱贫的年度计划,预留了10%机动空间。

(三)精准技术扶持

1.精准指导。

市、县两级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行业专家“智囊团”,指导“四项清单”编制,解决一般帮扶干部入户后帮扶措施拿不准问题;解决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项目选不准问题。市农委制定《滁州市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方案》、“一村一品”实施方案,成立9个工作组,9位党组成员任组长,分片包保,对全市123个贫困村进行到村指导。各县也都抽调人员组成专家“智囊团”,分赴各镇、村落实精准指导。

2.分类施策。

各地根据贫困人口的属性和实际情况,编制“四项清单”,对全市5.3万户、13.2万贫困人口中,拟开展产业扶贫户、就业扶贫户、健康扶贫户、教育扶贫户、危房改造户、建户用光伏电站户、通自来水户、政策兜底户进行分类汇总,制定帮扶方案;对贫困村“一村一品”项目、光伏电站项目、道路畅通工程、八小水利、农电改造、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梳理,挂图作战,逐个销号。

(四)精准项目帮扶

1.实施产业脱贫工程

一是帮助贫困村确立主导产业。全市共安排“一村一品”产业项目61个,对55个预出列贫困村全覆盖,已经全部完成并进行生产。市扶贫办在5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轮流召开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每月1次,通过现场会倒逼产业发展,既带动贫困户脱贫,又增加村集体收入,部分贫困村既有主导产业,又有特色产业。

二是产业帮扶贫困户。全市2.2万贫困户发展产业,其中,今年预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10171户,产业覆盖贫困人口4.9万人,确保今年预脱贫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线标准。

三是发展光伏扶贫。全市123个贫困村实现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保障,同时,采取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的方式,建设了3026个户用光伏电站,稳定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

四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坚持“宜游则游”的原则,凤阳县、全椒县、定远县、来安县、明光市各确定了3个村为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各地分别按年度完成1个村目标。推荐上报来安县张山乡仰山村、明光市张八岭镇柴郢村、定远县藕塘镇回民村3个村为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举办“中国·滁州桃文化旅游节”、“滁州·章广红色文化旅游节(桃花篇)”等节庆活动近20场次,吸引长三角周边及本地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带来旅游收入约5亿元。凤阳小岗村被省旅游局列为十大乡村旅游推荐线路改革探源之旅,明光八岭湖生态旅游区、滁州神山-皇甫山休闲区等被评为合肥都市圈“十佳休闲线路”,给一产与三产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仅明光八岭湖旅游区就吸纳36位贫困人口到景区工作,实现就业脱贫。

五是探索资产受益扶贫。定远县定西村、凤阳县余湾村、明光市柴郢村、来安县仰山村、全椒县复兴村成立合作社,贫困户抱团入股,利用扶贫资金集中建设连片大棚,进行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等,贫困户可以选择自种或者委托合作社种植,委托合作社种植的贫困户干活挣工资,另外领取保底分红。

2.实施就业脱贫工程

发挥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劳务培训基地13个,通过240个镇村户外电子显示屏,企业用工信息2.3万条。举办各类招聘会和劳务对接会65场,累计转移就业岗位1.2万个,实现转移就业7332人。完成贫困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278人,组织贫困人口创业培训15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5名,创业带动就业139人,开发公益性辅助岗位129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67人,通过就业扶贫,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3.实施生态保护脱贫工程

贫困户或其他造林主体流转贫困户土地造林的,每亩按500元标准一次性给予补助。今年全市17.94万亩造林中,贫困村造林3.19万亩,补助资金达1600万元。创建47个省级森林村庄(其中贫困村9个),建成24家“森林旅游人家”。安排贫困人口从事管护、保洁、保安、绿化、服务员等相关工作,已落实贫困户就业317人;聘用护林员、森林防火专业队员110人,月均收入1200元。

4.实施智力脱贫工程

一是教育扶贫。出台了《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构建教育精准脱贫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实施资助,为1633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园幼儿发放资助金156.65万元;648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676.03万元;1634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及免学杂费补助547.31万元;49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免学杂费及就业补助165.87万;218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在校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646.05万元;98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790.8万元。全市未发生因贫辍学现象。

二是科技扶贫。制定了《滁州市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截至11月底,我市55名科技扶贫特派员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447人次,解决实际科技需求113个,服务带动贫困户275户,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技能。

5.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程

一是提高保障标准。低保和扶贫工作有效衔接,数据共享,全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26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240元,增长22.7%,实现了低保线高于贫困线。

二是加强对特殊人员的关爱服务。制定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对儿童福利院、救助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

6.实施健康脱贫工程

一是加大医疗救助。我市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并且免交新农合保险费用,各地都出台了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建立了因病致贫数据库,确认20022户因病致贫,患病人口28883人,开展了贫困人口签约服务。从“先诊疗后付费、降低住院门槛、免交住院押金、设立住院报销封顶标准、大病救助、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和政策兜底”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是加强卫生计生服务。实施对口帮扶,全面实施对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公共卫生项目。

7.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脱贫工程

一是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376个3291 公里,其中:县级公路畅通工程21个187.7公里;乡级公路畅通工程81个895公里;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408个1042公里;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568个843公里;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298个322公里,目前全部完工。

二是八小水利与安全饮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24266个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八小水利”向贫困村倾斜,完成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1126处。

三是危房改造。符合标准且自愿申请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4220户,已全部完成。现正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前安排、实施20xx年危房改造计划,并且出台特惠政策,对贫困户增加补助资金,解决危房改造资金缺口问题。比如,来安县对贫困户危房改造维修户再补4000—6000元,对新建户再补10000—15000元。

四是电力设施改造升级。实施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基本解决了农村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和光伏发电接入电网需求。

8.实施金融支持脱贫工程

一是加大对县、村、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对定远县农村商业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7100万元,支持扩大扶贫信贷投放;建立贫困村金融扶贫主办行制度,主办行对贫困村的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金融需求进行摸底、评级和授信;创新“银行+帮扶企业+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模式,发放企业产业扶贫贷款17960万元。

二是加强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为贫困户评级授信,提供“两免”贷款,对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全市共授信贫困户19519户,已为3594户发放贷款1.24亿元。

三是开展政策保险。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对贫困户保证保险费给予补贴,共计为3470户贫困户购买保险,保险费用13.6万元。

9.实施社会帮扶脱贫工程

一是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工作队制度。123个贫困村都有包村单位和驻村工作队长,全市共派出17134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现“县、乡、村、户”包保帮扶四个全覆盖。

二是建立“1112”定点联系帮扶制度。1名市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1个贫困村、包保2个贫困户,39名市级领导落实了包保制度。

三是解放军参与脱贫攻坚

5个县(市)的人武部全部参与所在地脱贫攻坚行动,滁州市军分区、东营房、南营房包保全椒县西王镇夏集村、来安县半塔镇高山村、定远县藕塘镇冉周村,领导干部带头包户,全程参与脱贫攻坚,帮助地方发展产业,多次组织送医下乡、慰问、组织企业帮村,其中,军分区潘晓一次性带领12家企业,为夏集村捐资12万元,帮助建设光伏电站;南营房资助冉周村15万元,解决基础设施问题;东营房资助高山村20多万,帮助村里建设基础设施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部队各单位直接出资102万元,帮扶物资折算人民币126万元。

四是副科级以上干部帮扶联系贫困户。全市186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不含39名市级领导),每人结对联系1个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每人每年入户不低于2次。

五是百企帮百村。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全市146家企业结对帮扶116个村(其中贫困村103个),帮扶到位资金5426万。

六是扶贫日活动。10月17日上午7:20—8:00,在滁州市广播电视台开辟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风行风热线》扶贫日专栏,通过政策解读,群众热线电话现场咨询,向全市人民传递更多精准扶贫方面的知识;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免费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扶贫日公益宣传短信400余万条;在公交车及出租车电子显示屏“全国扶贫日”宣传标语;10.17日当天,各地在城市中心区广场,组织机关单位进行扶贫展板、政策宣传、现场咨询及义诊、公益募捐等活动,全市共募集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总额2084.3万元,现场发放扶贫宣传资料5万余份,接受咨询8000余人次,认领扶贫项目162个。

(五)精准措施保障

1.政策支持。

我市已经出台1+18个脱贫攻坚文件,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政策保障。

2.队伍建设。

市扶贫办,配备3名县级专职副主任,从相关单位抽调了8名同志,机构单设、集中办公。各县(市、区)全部独立设置了扶贫办,均由1名县级领导任主任,人员5-15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所有乡镇都设立了扶贫工作站,配备4—6人,由乡镇科级领导兼任站长,全市846个村全部配备了扶贫专干。

3.加强培训。

2月28日至29日,滁州市召开市级领导干部、相关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扶贫办主任等400人参加的扶贫工作培训会,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永春、xx农业大学教授授课;各县市区也先后多次对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村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市扶贫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全体驻村扶贫工作队长进行了脱贫攻坚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训。

4.资金支持。

一是财政专项资金。省市县共计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6亿元,其中,省级9157万元、市级7421万元、县级1.98亿元。二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全市共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8亿元,其中,市级5000万元、县级2.3亿元。三是小额信贷。为贫困户评级授信,对发展产业的3594户贫困户发放“两免”贷款1.24亿元。

5.压实责任。

市、县、乡、村逐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四级书记抓扶贫,一级抓一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实行“双包”制度,贫困村不出列,帮扶单位不脱钩,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扶贫开发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6.督查调度。

建立扶贫工作季调度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脱贫攻坚调度会;市扶贫办会同市纪委、市效能办、十大工程牵头单位定期对扶贫阶段性工作和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立行立改。

7.强化考核。

制定考核办法,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和班子成员的考核,对县域经济考核,对市直相关单位扶贫工作的考核,对县市区日常扶贫工作考核和年终考核。

8.评先评优。

开展“十佳脱贫村”、“十佳脱贫村干”、“十佳脱贫户”、“十佳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十佳帮扶单位”评选活动。对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佳脱贫村干”的择优提拔到乡镇任职;对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佳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优先提拔任用。

9.加大宣传。

在政府网设立滁州市扶贫网站,在滁州日报、电视台开辟扶贫宣传专栏,在国、省干道设立扶贫宣传高炮,在醒目位置悬挂粉刷标语,现场宣传发放资料,在各级新闻媒体投稿,共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登报道扶贫工作信息680余条,其中部级197篇。省电视台于4月27日专题采访凤阳县余湾村、东陵村产业扶贫经验做法,市电视台和报社5次对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旅游带动等典型进行了专访。大力营造脱贫攻坚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工作成效

(一)整体工作

1.评定程序规范。

经过上半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精准核查月活动,各地均履行了“三公示一公告”评定程序,抽查精准识别贫困户申请和评议情况,规范率100%。

2.档案资料齐全。

各县市均建立了一户一档,分类管理,各村均留存了申请、会议、评议、帮扶等文字、照片资料,做到了识别、帮扶、脱贫有据可查。对档案资料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3.结对帮扶到位。

各地均落实了联系帮扶制度,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3月份以来,全市帮扶责任人入户平均达15次,做到每月上门帮扶在1次以上。

4.群众满意度高。

从抽查情况看,贫困户均得到了一项或几项帮扶,对帮扶干部的工作比较认可,满意度100%。

(二)贫困户

1.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通过发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增加了贫困户收入,4.8万预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全部高于3100元,解决了不愁吃不愁穿问题。

2.解决了三保障问题。

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今年预脱贫贫困户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三保障。

(三)贫困村

1.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通过建设“一村一品”、每村1—2个村级光伏电站、盘活村集体资产等手段,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市55个预出列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1个,超过10万元的村11个。

2.确立了村级主导产业。

55个预出列贫困村全部建设了“一村一品”,有一个主导产业,部分村有特色产业。

3.改善了基础设施。

通过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水利工程、危房改造、农村电力设施改造升级、基层组织建设,55个预出列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

4.降低了贫困发生率。

55个预出列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全部低于2%。

我市4.8万贫困人口符合脱贫条件,55个预出列贫困村符合出列标准,今年能够完成4.5万贫困人口脱贫、50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目标任务。

三、存在问题

(一)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

贫困户的四项清单中,发展产业补助均已落实,但就业培训、健康扶贫等措施有的还没有兑现。健康扶贫的方案虽然制定了,但还没有具体实施,大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还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实惠。危房改造工程由于部分地方没有出台额外补助政策,部分有危房改造需要的贫困户因为资金缺口而放弃危房改造申请。部分帮扶干部没有帮扶措施,以上门走访慰问替代帮扶工作。

(二)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因为在实行干部包户时,明确规定:“贫困户不脱贫,包保干部不脱钩;在奔小康的征程上,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导致部分贫困户躺在温暖政策的怀抱中,什么都不做,等着天上掉馅饼,反正他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三)贫困户产业规模较小

目前广泛开展的产业帮扶,大部分还是贫困户在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返贫现象,需要企业和大户带动。

四、20xx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加大“一村一品”建设力度,建设45个左右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以村级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合作社带动、大户带动、贫困户捆绑入股、自我使用、委托生产、劳务用工、坐地分红等方式,增加贫困户、贫困村收入。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拓展生产加工、饮食服务和贸易流通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二)大力推进就业扶贫

大力发挥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利用13个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第三产业技能培训;利用240个镇村户外电子显示屏,广泛企业用工信息;举办贫困劳动者招聘会和劳务对接会,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开展贫困人口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就业;开发公益性辅助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通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大力推进健康脱贫

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完善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加大对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力争实现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和签约服务率100%,进一步细化各项配套政策、方案,有效执行贫困人口合规医疗费用3、5、10制度,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扎实开展教育扶贫

认真执行《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进一步构建教育精准脱贫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所有学生进行助学,力争让贫困户家庭所有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消灭因贫辍学现象,杜绝贫困户家庭子女教育输在起跑线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全力提供资金保障

按照扶贫专项资金配备4、2、1、5的原则,足额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并且,提前谋划,一季度就下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便于各地产业扶贫项目早实施、早见效。同时,严格按照《xx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各地的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

(六)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

强化十大工程牵头单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对照“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十大工程项目落实、“双包”工作措施成效、驻村扶贫工作队履职尽责、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年度计划制定落实等方面,根据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情况,加强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七)严格相关单位部门考核

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突出精准、突出实干、突出脱贫成效,加强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和班子成员、县域经济、市直相关单位扶贫工作的考核,加强对县市区日常扶贫工作考核和年终考核。

(八)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和现场宣传,提高宣传频次,深入细致开展贫困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发生在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让贫困群众知道可致富、能致富、必致富。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去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正确观念。弘扬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浓厚的社会大扶贫氛围。

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总结报告【四】一、取得的成绩

(一)旅游扶贫

1、培育四大乡村旅游文化节。

根据各乡镇种植情况,我县打造了酒店乡万亩西瓜采摘节、黄河故道观光采摘节、苗山千亩葡萄采摘节、孙圩子徐里石榴采摘节等“四大”乡村旅游文化节。酒店乡万亩西瓜采摘节:共有酒店乡西部7个行政村2000余户(贫困户110户),种植西瓜2万多亩,每亩净产值5千元,平均每户增收5万元,贫困户年增总收入550多万元;黄河故道观光采摘节:共有2千余户(贫困户180户),栽植6千多亩水晶梨,每亩净产值7千元,平均每户增收2.1万元,贫困户年增总收入378万元;苗山千亩葡萄采摘节:共有130余户致富(无贫困户),种植葡萄1500多亩,每亩净产值1.2万元,平均每户增收13.2万元,年总增收入1716万多元;徐里石榴采摘节:依托孙圩子徐里生态园,引导该村45家贫困户,利用土质较好的荒山坡地,种植优质石榴500多亩,每亩净产值1100元,平均每户年增收1.21万元,贫困户年增总收入54.45万元。

2、打造休闲农家乐。

我县已打造刘套鼎茂、白土镇费村、孙圩子徐里饮马泉山庄、天禾农庄3个5星级、1个4星级农家乐,招收农村剩余贫困户劳动力3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1700元,每人年增加收入2.04万元,总计年增加收入61.2万元。

3、皇藏峪户贷企用资金扶贫。

全县共有1200户贫困户共计办理6000万元贷款资金,用于皇藏峪景区建设,共享发展红利,每户增收3000元。

4、旅游扶贫村扶贫。

全县13个旅游扶贫村的“八个一”工程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景点、农家乐、标牌标识、旅游讲解词、讲解员)全部完工。其中,每村10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全部下拨到位,13个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13村的讲解词完成撰写,讲解员全部到位,停车场全部完成划线,13座旅游厕所全部建成,所涉及的旅游景点、农家乐完成提升,标牌标识完成制作并安装。

5、景区用工扶贫。

皇藏峪景区共与12户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其中,6户每月工资200元,每户年增收2400元,6户每月工资1300元,每户年增收1.56万元,带动6户脱贫。孙圩子徐里饮马泉景区共与13户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每户每月工资2000多元,每户年增收2.4万多元,带动13户脱贫。

(二)文化扶贫

1、送戏下乡。

我局紧紧围绕扶贫工作,积极创作排演扶贫大戏,聘请张效玉等一批戏剧创作乡土专业人才,深入生活,挖掘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有针对性地编排了《天门山下》扶贫大戏,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道出了基层扶贫干部的心声,激发了其工作激情,尤其让贫困户倍感振奋,增强了他们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了扶贫戏扶贫扶智、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观众反响强烈,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被推荐于11月18日在xx大剧院的演出,并录制了高清光盘,在电视台及网络媒体上播放宣传。目前,我局已将原创扶贫大戏《天门山下》制作成光盘,免费发放到各个乡镇党委政府及各扶贫工作站、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旨在充分发挥扶贫戏剧扶智扶志的积极作用,振奋精神,增强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12月,我局新编现代小戏《情暖农家》参加xx省优秀现代小戏会演,在xx市文化中心戏剧大舞台上隆重演出,该剧通过戏剧艺术来反映xx县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2、县直四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文化民生。

3、建设丁里镇丁里村、白土镇白土村等十四个农民文化乐园。

4、全县所有行政村配置农家书屋和音响电视等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驻村帮扶

1、我局委派孙晓丹、赵华同志常驻酒店乡酒店村、石林乡崔阁村,负责日常帮扶工作,确保专人抓落实。

2、酒店村总面积

12.25 平方公里,耕地5194亩,总人口1410户4662人,下辖9个自然村,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61户1339人,其中未脱贫户43户92人,20xx年预脱贫9户19人,20xx年脱贫19户61人,20xx年脱贫21户76人,20xx年脱贫469户1074人,清退10户17人,酒店村于20xx年出列。

3、建立“一对一”帮扶责任机制,文化系统56名职工在酒店乡酒店村共结对帮扶贫困户224户。

4、酒店村20xx年共落实扶贫项目

8 个,投入资金 545.84万元。落实教育、健康扶贫政策3456人次,投入资金60.9万元。

5、精准识别。

先后深入贫困户家中及田间地头进行调查核实,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并对核实后的贫困户的人口劳动力、住房、耕地、人均年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帮扶台账、做到户有卡、村有册。根据省、市、县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局协助酒店村认真扎实开展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漏登补 11 户20人,清退贫困户10户17人。不再享受政策标注43户155人。

6、精准帮扶。

除了落实普惠政策帮扶外,我局帮扶人员针对具体贫困户的特殊情况,分别制定了特色种养殖、光伏、申请低保等不同帮扶措施,大大提高了帮扶成效。

二、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贫困户基数大,贫困面广。

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严重。现在的农村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青壮劳动力流失严重阻碍的农村经济,特别是本土农村经济的发展。

2、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

新型农业转型中性技术性指导力度不够,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在项目投入时更加准确和有效。

3、农民收入不高,帮扶户基本上年龄偏大,致富手段少。

4、村道路、路灯、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5、特色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西瓜每年价格不稳定,老百姓丰产不丰收。

6、养殖产业遇到环保治理风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7、个别贫困户存在识别不精准,通过20xx年数次大排查,已经排查出来。

8、20xx年新增个别帮扶责任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业务不熟练,造成扶贫手册填写不规范。

三、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点建议

1、结合xx县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整合乡村闲置土地资源。

把散居的村民集中安置,开发闲置的户与户之间土地,扶持小型农场、种粮大户及特色农业发展。

2、各扶贫项目资金能均衡使用。

现在项目资金大多靠跑、靠争取,能不能由县政府统一调配,根据各乡镇和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合理安排,让扶贫工作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实施项目中。

四、20xx年工作计划

一)、旅游扶贫

1、指导我县景区、农家乐、旅游示范村,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为贫苦户提供公益性工作岗位,并优先采购贫困户家中的自产产品。

做好旅游与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商务游、康体游、生态游、工业游等特色旅游,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旅游格局,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积极争取国家、省旅游扶贫资金,完善已有的13个乡村旅游扶贫村的旅游景点建设,提升村级基层服务水平,为村民提供干净、优美的生活环境。

3、积极配合县农委做好休闲观光农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可靠平台。

二)、文化扶贫

1、持续加大党的精神和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结合正在进行的“宣传,文艺进基层”活动,县文化馆、县剧团、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文化乐园都正在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开展精神和扶贫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鼓足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干劲。

2、继续抓好县直各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等民生工程,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免费的精神食粮,落实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3、继续完善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近年来,我县陆续在全县农村建起农民文化乐园近30个,实现农民文化乐园贫困乡镇全覆盖,丰富了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精神生活。20xx年要在建好的基础上,管好用好,持续发挥作用。

三)、帮扶酒店村工作

1、做好第三方评估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一步压实包扶干部脱贫攻坚责任,强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强化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管理,加强督查和考评,自我加压,切实提高帮扶责任感和工作实效。

2、按上级要求,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包保干部走访慰问贫困户工作,制定活动计划,帮助贫困户美化居住环境,实现“五净一规范”;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扶贫知晓率;认真调研核查,核实家庭情况;开展送戏、送文艺下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送春联活动,发挥文化部门优势,组织书画家进村送春联。

3、提供15万元,资金支持酒店村“革命”和美化坑塘、村庄环境建设。

4、20xx年投资30万元,把酒店村建设成为高标准农民文化示范中心,按照农民文化乐园“一场、二堂、三室、四墙”高标准打造,用先进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5、计划投资10万元,为酒店村建设高标准路灯,完善酒店村基础设施建设。

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五】一、基本情况

xx乡幅员250平方公里,全乡辖贡考、夺呷、翁穷、虾雄、火然、果然6个行政村,人口914户3993人。草场面积21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03万亩。20xx年,xx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9086540元,人均纯收入4780元。截止目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207人(贡考村235人,夺呷村177人,翁穷村180人,虾雄村225人,火然村184人,果然村206人),其中纳入医疗救助1127人,其余80人未上户;易地搬迁636人;低保兜底503人;产业扶持540人。其中20xx年脱贫324人,20xx年脱贫172人,20xx年脱贫100人,20xx年脱贫231人(翁穷村33户104人、果然村25户93人、夺呷村5户34人),20xx年预计脱贫271人。贫困村3个,20xx年果然村摘帽、20xx年贡考村摘帽、20xx年虾雄村摘帽。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为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我乡召开了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动员会,对轻钢结构房屋进行推广宣传,截止目前,我乡286户贫困户中,93户纳入易地搬迁(虾雄村37户,火然村28户,果然村33户),根据施工方进度报表,今年底全部能够改造完毕。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固提升改造25户,已于7月30日前改造完毕,全部验收合格。

(二)产业扶贫工作

为了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乡因地制宜,大力抓好产业扶贫工作。

1.果然村(20xx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1)太阳湖便民超市 面积52平方米,共计投入23万元,截至11月初,经核算,超市三季度销售额达3.5万元,季度利润9000元,力争年利润达到3万元以上。10月底,果然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2600元。将利润部分按平均分红到25家贫困户93人,促进贫困户增收。

(2)果然村科学化畜牧养殖基地 首先新建牦牛暖棚1270平方米;围栏疫苗注射区400平方米;杂物房50平方米,牧场管理人员生活用房7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所。再次投资产业扶持周转金20万元,购买50头待孕母畜(牦牛),促进母畜繁育滚动,增加牦牛出栏率,逐步转向小牧场牦牛商品化发展,实现“养—销—养”盈利模式。按持股方式聘请村里牦牛养殖能人负责牦牛存栏、出栏、酥油、鲜奶、疾病防治、拓展市场销路等经营管理。截至10月底,牦牛科学化养殖牧场零售牛奶达1.56万元。然后人工种草1000多亩,主要种植燕麦和披肩草,将该草料专门用于蒙沙三村牦牛标准化养殖牧场牦牛饲料,作为牧场的饲草种植草场。

(3)蔬菜大棚 一是敢于创新,投入2.122万元,引进种植3000只平菇菌棒种植于多鹏大棚点,15天生长周期内长出平菇,第一生长周期全部菌棒产量1200多斤,价值约8000余元。采摘完成后继续生长,进入第二生长周期,销售2000多元。但因为石渠县城市场规模小,有效需求不足,牧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文化知识浅,造成平菇收益未达到预期估算价值。二是牧户投工投劳与农办扶持资金12万元新建翁穷沟蔬菜大棚,种植白菜、萝卜、土豆和香菜,蔬菜长势较好,成熟的蔬菜,前后采摘几次,估算价值预计25000元左右,全部分给47户贫困户自食。

2.虾雄村(20xx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投资31.6万,新建蔬菜大棚220平方米,种植蔬菜估算收益1200元左右;投资100万,新建太阳湖旅游接待点,构建买传统手工艺术帐篷7个,黑牦牛绒编制25组帐篷1个,游牧生活工艺品,提供本地牧民游牧生活体验。覆盖全村村53户贫困户,现已全面完工,已经试营业。营业收入已达8000元左右。

3.贡考村(20xx年示范村、20xx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充分利用农办帮扶1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金、组织部帮扶2万党员精准扶贫扶贫示范金、产业周转7万元,共计10万元在乡附近建设粮油销售店,粮油店预计11月中旬开业,保障村集体收入,保障贫困党员分红,解决牧民群众购物困难问题;二是用周转金5万元与牧民群众自筹资金2350元,投资入股xx乡太阳湖接待点,充分发挥地方旅游特设,帮助牧民群众增收;三是,通过与果然村的交流学习,通过本村村“两委”商议决定,拟定投资30万元左右,购买代孕母畜,组建贡考村科学畜牧养殖基地,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增加牦牛出栏率,提高农牧民收入。

(三)教育扶贫工作

解决好子女上学问题,确保本乡贫困户子女无辍学情况,目前我乡贫困户子女233人,其中大专一年级1人,中专高中7人。一是通过县文教局申请教育扶贫基金,预计申请金额23.5万元。二是帮助在读大中专生在线申请,现全部在审核当中。

(四)医疗卫生扶贫工作

为完善对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服务,乡政府安排卫生院医生进村入户做好贫困户的免费健康体检和建立贫困户健康档案,从4月开始,乡卫生院3名医务人员分别对3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进行免费健康检查,特别是包虫病防治方面,乡卫生院医务人员,陪同乡包虫病专干及6个行政村月月开展驱虫工作,截止目前已经走访 人次。所有建档立卡人员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完成果然村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

(五)文体惠民扶贫工作

实施了“广播村村响”。目前,我乡的3个贫困村实现广播全覆盖,远程教育设备全覆盖。

(六)基础设施扶贫工作

完成贡考村通村硬化路18.2公里修建,完成果然村通村公路3条,其中支路三 公里,支路四 公里,支路五

公里,新建柳根沟通村公路 公里。使用村维修运行费15万元,改造翁穷沟河道,改造时间长达1个多月,改造长度3公里左右,减轻下游牧民因水灾致贫。修建6月洪水冲毁便道500米,解决牧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七)精准保障复核工作

通过六月份精准识别回头帮、回头看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保扶持对象精准,通过此次工作,全乡清退不符合条件贫困户2人,整户新增1户8人。非整户识别300人,其中新生儿80人。完成死亡与户口迁移动态管理减少32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牧民群众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已经根深蒂固,积极性不高,乡党委已经通过思想宣传多次,正在逐一改变。二是由于以上产业成立时间较短,在管理和运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短板,造成产品在上市或销售方面较为缓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超前谋划,为我乡贫困村摘帽工作做准备;二是要求每名包村领导、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及家庭收支状况,让贫困户能够说清楚、算清楚;三是严格按照甘孜州脱贫攻坚业务基础知识明白册善内业资料。四是加大合作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培训,扩大畜产品销售渠道,力争20xx年度贫困户分红翻一番。五是加大抓党建促进脱贫工作。

超声科帮扶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结构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我镇在全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出生二孩率控制在26%以内、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95%以上、政策生育率达到95%以上、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避孕措施落实率达到98%以上、避孕及时率达到9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到70%、独生子女领证率达到10%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达到100%、流出人口办证率达到96%以上、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寄回康检证明比例达到95%以上、流入人口管理率达到95%以上。

三、具体措施:

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解决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计生干部队伍,积极探索高标准的服务模式,科学规范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高质量的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以创建优质服务为载体,抓班子、带队伍、抓基础、搞规范、抓特色、出亮点、抓薄弱环节、强优质服务,突出四个重点,七项工作。

四个重点是:

(一)深入推进优质服务的开展

按照“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工作方针,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开展,搞好面对面“十到户”活动(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思想教育深入到户、生殖保健服务到户、知情选择指导到户、受术对象随访到户、避孕药具发放到户、流动人口管理到户、生育节育访问到户、办证签约方便到户、优惠政策落实到户)。作好“三宣”、“三调”、“三查”、“三办”工作(三宣:宣传政策法规、生殖保健知识和优生优育知识,并将集中培训和入户教育相结合,使计划生育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调”:上门调查结婚人员、育龄对象情况和流动人口情况;“三查”:查环、查孕、查病,为育龄妇女进行环孕情检查的同时开展妇科病普查服务,并对常见的妇科病进行免费治疗;“三办”: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证明和村民自治与知情选择合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计生理念,把服务贯穿于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过程。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1、成立组织

①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公室,配备6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镇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②村(居)委会、非公有制企业,要明确专(兼)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待遇落实。

2、明确职责

①依法为流出人口免费办理国家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出前应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一次健康检查服务,与其签订一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

②督促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每三个月寄回一次现居住地的合格有效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③每月组织一次对本辖区流动人口的清查清理活动,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④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

⑤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⑥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

⑦对违反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员依法进行社会抚养费征收。

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全面启动计划生育城镇化管理,达到流出(入)时间清、办证时间清、签订合同清、婚育状况清、节育情况清、档案资料清、联系方法清、从事职业清。

(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好“关爱女孩”行动

1、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打造新的亮点,把“关爱女孩行动”做大叫响。

2、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救助贫困女孩活动,设立“关爱女孩人口基金”,确保贫困女孩不失学,受照顾。

3、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有利于女孩家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制度,教育部门对实行计划生育相当困难家庭的女孩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民政部门在同等条件下对特困条件的女孩户的待遇再提高15%的救助,劳动保障部门优先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孩家庭给予扶贫开发、劳务输出、进企务工等。4、在计划生育协会中开展“一帮一”帮扶救助活动。镇有关部门和单位实行对口管理,重点挂钩。发动先富裕起来的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同女孩户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一帮一的挂钩关系。

5、成立“城关镇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人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非法为他人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进行专项治理。

(四)推行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以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为契机,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制度,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奖、优、帮、扶。

1、严格落实法定政策,加大奖励力度。严格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及晚婚晚育的奖励等,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足额发放,大力表彰奖励符合二胎生育自愿放弃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夫妇,结合实际实施“重奖”,倡导婚育新风,引导他们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并提供优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上门服务。

2、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实行《家庭优惠服务证》制度,积极为独生子女户开“绿灯”,真正使他们经济上得实惠、养老上有保障。

3、落实“三结合”与扶贫救助,把“三结合”帮扶与计划生育“三生”服务融为一体,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为群众提供生产、生育、生活,全方位的服务。

4、积极推进以社会供养为主的发展路子,做到老有所养。

七项工作:

(一)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计生工作新机制

立足长效机制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领导决策,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流动人口管理、行风建设、政府和社会团队合作等机制建设上,推动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改进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二)利用多种形式,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1、要进一步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在主要街道、交通要道、闹市区等主要地点设立固定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各行政村都要设立阅报栏,户户都要有宣传品。

2、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文艺宣传,多出精品,努力提升宣传品味。

3、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大院建设,注入新内容,增添新活力,发挥示范村带动作用。

(三)加快人口与计生电子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坚持走以信息化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道路,加快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我镇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网点这一良好基础,加强培训、开发管理和应用,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工作方式、管理方法和领导决策方式更加科学化,发挥网络优势,整合信息资源,抓好信息系统培训开发应用工作,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上下之间的信息交流,并通过完善的制度,强化保障,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版权所有

(四)狠抓网底工程,促进基层计生工作规范化建设

严格按照省级文件要求,全面规范建立村级17种台帐资料,11项工作制度及2块工作版面和1个政务公开栏,强化村组计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加强管理,建立业绩档案,兑现工资和奖惩,采取综合措施,调动村级计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前沿阵地的优势,推动全镇计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通过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

1、加大计划生育案件的查处力度,按照法律程序及时立案,快查、快办、严处、及时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拒不交纳社会抚养费的,坚决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继续狠抓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联合对拥有B超的单位进行监控,对非法进行性别鉴定、非法接生及引流产的个人和单位,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3、计生、公安、工商、市场发展中心等部门联合对大型市场沿街门店和家属小区的流入人口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办证率和管理率。

(六)搞好单月健康检查,做好经常性工作

切实加强对单月健康检查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康检制度,通过康检责任制,严格把关,采取漏检责任追究制,做好补检工作,深入清理四术遗留,坚决堵塞漏洞,保证不走过场,防止流于形式,切实解决好漏检、漏管、漏档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认真落实生育、节育政策,坚决制止以罚代管,彻底整顿二胎生育秩序,全面禁止多胎生育。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继续深化基层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队伍结构,在村级计生队伍建设上采取举措,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培训,重视作用发挥,抓好待遇落实。计生办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要求,加快节奏,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和机制,强化计生干部全心全意干工作的观念,培养吃苦精神和发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蓬勃向上,富有朝气的工作氛围,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

上一篇:胸外科帮扶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医疗帮扶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