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范文

时间:2023-03-09 00:22:45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07)10-0062-02

【摘要】内镜超声是结合了内镜和超声两项技术,内镜超声能够更详尽地反映消化道管腔及临近管腔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无创伤性、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可用于评价良、恶性病变及分级。同时利用内镜超声作引导行细针穿刺活检,可确诊病变的性质。极大丰富了临床诊断技术,拓宽了医务工作者的视野。

【关键词】内镜超声;细针穿刺活检技术

In mirror supersonic

Chen Dan

【Abstract】in mirror supersonic in mirror and the supersonic two technologies,in the mirror supersonic can exhaustively reflect the digestive tract tube cavity and approaches the tube cavity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is one kind does not have the wound,the safe accurate diagnosis method,may use in to appraise good,the m alignant pathological change and the graduation. In simultaneously uses the mirror supersonic to do guides the good pintle puncture,may diagnos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nature. Enormously has enriche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technology,has opened up medical worker's field of vision.

【key word】in mirror supersonic; Pintle puncture technology

内镜超声(EUS)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逐渐被广泛应用到消化道以及消化道邻近组织与器官。由于结合了内镜和超声两项技术,内镜超声能够更详尽地反映消化道管腔及临近管腔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无创伤性、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可用于评价良、恶性病变及分级。内镜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可探测到消化道以外的器官,如肝脏、胰腺和纵隔,可应用到下列疾病的诊断、分级和取样:Barrea's食管、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淋巴瘤、黏膜下病变、胰腺癌、胰腺囊肿、胆管炎和肝外胆管疾病、直肠癌等。

内镜超声能够展示消化道各个层面,以及相邻器官的组织结构及形态改变,出于结合了内镜和超声影像,能更好的显示黏膜下结构(如息肉、血管扩张)和邻近结构(肝、胰腺和纵隔)的病变。内镜可以直视消化道管腔的结构,超声可显示管腔深层的及邻近器官的影像。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技术,使大多数发现的病变都能进行病理检查,进一步拓展了内镜超声的应用范围。现综述如下:

1 内镜超声的应用

1.1 Brrett's食管及食管腺癌:食管腺癌在过去几十年呈急剧上升的趋势,由于食管腺癌的分级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早期诊断与分级至关重要,食管腺癌的发展经过了Barrel's食管、低分化、高分化到腺癌的一系列的演变。根据一些研究,外科取材的样本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约16-30%的病例有高分化和腺癌两者共存的现象,因此,对于高分化的诊断,多推荐施食管切除术。但是,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而且,很多患者并不适合外科治疗。因此,对于高分化组织及黏膜内肿瘤,内镜治疗受到很大关注。内镜治疗时,因体表超声不能很好的显示食管,而EUS克服了这些缺点,能详细显示食壁影像,食管位于胸骨的后方,又与气管、支气管和肺紧密相邻,因此,内镜超声能详尽显示食管壁影像,预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达到100%和94%。

对于诊断为食管腺癌的患者,内镜超声对病变范围的定位极为重要。由于超声探头可置于食管和胃的腔内,获得的病变深部影像不会受到骨和气体的干扰。EUS对于早期癌的T分期,其总的准确率高于CT,可用于食管腺癌的术前TNM分期。Roseh等报道:EUS对T分期的不同亚期,准确率分别如下:Tl为80.5%,T2为76%,T3为92%,T4为86%。对于恶性淋巴结,据称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可达到92%,93%和92%。

1.2 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死亡率很高,是否侵犯纵隔淋巴结可作为一个分级标准,同时也是手术禁忌症的重要指标。CT和纤维支气管镜都有某些局限,内镜超声对上纵隔,主动脉和肺动脉间区、隆突下及食管周围区域的淋巴结的探测敏感度可达到90%,如利用细针穿刺活检,特异性近100%。

1.3 黏膜下病变:变对于来自消化道深层组织(黏膜下及平滑肌)的病变,常规内镜只能报告为非特异性的 “肿块或包块”。黏膜下病变的组织学分类很广,常规内镜和放射影像很难定性。而内镜超声通过对管腔深层组织显像,可发现包膜内实体的病变,通过辨别病变是否为固态和液态,以及位于哪一层,能更好的对病变定性(如基质肿瘤或脂肪瘤)。另外,内镜的细针穿刺活检也可确诊病变的性质,来自黏膜和肌肉组织的小包块(

1.4 胰腺癌: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后,手术切除不再是一个必然选择。即使早期切除和化疗,5年生存率也低于5%。因此准确的分级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据Yasuda对胰腺癌所做的多重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发现,EUS对胰腺癌的显示率,均高于目前常用于诊断胰腺肿瘤的其他影像学检查。内镜超声影像可清楚的反映胰管的改变、扩张,胰腺组织的纤维化、钙化。门静脉是否受侵犯,是选择胰腺癌手术方式的关键。以往常用血管造影和术中超声判断,对肿瘤及淋巴结的转移的准确度可分别达到80%和72%,内镜引导的细针穿刺可使敏感度达到92%。

1.5 胰腺囊肿:胰腺囊肿恶性变的可能性大于其他器官囊肿,胰腺囊肿从组织学可分为假性囊肿、良性囊肿、黏液囊肿、恶性病变。内镜超声能提供详细的胰腺囊肿图像,但无法凭此鉴别良恶性质。如果用内镜超声细针取样,检验囊肿内的肿瘤标志物,就可克服这一限制。其中,CEA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

1.6 胆总管和肝外胆汁病:由于十二指肠邻近胆囊和胆管,内镜超声是评价肝外胆管的理想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5%,接近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稍高于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由于内镜超声的并发症大大低于ERCP,所以一般应先行EUS,视情况再行ERCP检查。

1.7 直肠癌:EUS常规用于直肠癌的外科手术前分期,来选择适当的肿瘤治疗方法。尽管EUS也常用来治疗后的评价,但结果往往相互矛盾,因为放疗后的EUS评价的准确性就大大降低了。

2 结论

内镜超声是结合了超声和内镜两种检查技术的优势,能更清晰的呈现消化道以及邻近消化道的器官的病变情况,同时利用内镜超声作引导行细针穿刺活检,可确诊病变的性质。极大丰富了临床诊断技术,拓宽了医务工作者的视野。

超声内镜范文第2篇

作为一种介入技术,穿刺超声镜是近年来超声内镜临床应用的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通俗地说,穿刺超声镜主要是通过装在内镜头端的超声探头,在其实时监控下,使用专用穿刺针准确穿刺至病灶,然后通过穿刺针抽吸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或注射药物、置入导丝、安放支架等达到治疗目的。它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肺癌、肺结核和肺炎等疾病(也可见于正常人)。影像学,如X线 、CT 和MRI不能确定其良恶性质。例如,非小细胞肺癌癌灶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不可手术,穿刺超声镜在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方面高于CT,达98%,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 96%和100%。超声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对肿大的淋巴结进行定位抽吸病理活检,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使很大比例的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挽救或延长了病人的生命。

2.胃肠道黏膜下肿物,如间质瘤、淋巴瘤、血管瘤等,常规内镜诊断困难,确诊率不高,常常需要反复活检甚至剖腹探查。如果为病人进行穿刺超声镜检查,则可一目了然。有些黏膜下肿物(如囊肿、血管瘤等)可同时在镜下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既可免于手术开刀,又可节省病人的医疗费用。

3. 胰腺癌的诊断是当前医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早期诊断相当困难,大多数病人一经发现,病情已到晚期,贻误了治疗的时机,病死率很高。超声内镜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影像技术中对胰腺显示最好的方法之一,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对胰腺占位(尤其是早期胰腺癌)具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例如,可分辨直径小于2厘米的癌灶,并进行活检。国外报道该技术可使约44%的胰腺肿块患者避免手术,57%的患者避免重复检查,并对临床处置产生决定性影响,节约了医疗费用。

4. 假性胰腺囊肿常为胰腺炎的并发症,传统上需要外科手术解决。超声镜引导下的假性胰腺囊肿引流术,经超声内镜检查寻找假性胰腺囊肿与胃或十二指肠壁紧密相连、且无血管的区域,穿刺并导入引流管。本技术创伤小,在发达国家基本取代了外科假性囊肿引流术。

5. 贲门失弛缓症的表现主要是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部疼痛以至于因不能进食而导致体重减轻,并发症为食管炎、吸入性肺炎,病程长甚至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利用穿刺超声镜定位并注射肉毒毒素,能最大限度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对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6.对于不能手术的肿瘤病人,可利用超声镜引导下的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介入治疗,如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免疫制剂、无水乙醇,导入微波、射频等,由于其探头距离病灶近、无肠气和肺气干扰、穿刺准确性高、损伤小,在消化道肿瘤和消化道毗邻器官肿瘤的介入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人为8例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超声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将淋巴细胞培养液准确注入癌组织内,结果3例肿瘤变小,无剂量相关性毒性反应,生存期延长。

7. 腹腔神经节阻断术。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引起的顽固性腹痛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利用超声穿刺镜向腹腔神经节穿刺注入物或无水乙醇,在晚期肿瘤尤其是晚期胰腺癌的止痛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超声内镜范文第3篇

正确的癌瘤术前分期对选择治疗方案、评价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胃癌当然也不例外。传统的胃癌术前检查包括胃镜、B超和CT,但均不能正确地进行术前分期。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在一些大型的医疗机构开展了超声内镜、螺旋CT、核磁共振、腹腔镜检查等,它们为胃癌术前分期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超声内镜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影象诊断工具,具备了内镜和超声的双重功能,它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包括胃镜、肠镜、膀胱镜、腹腔镜等)的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既可直视观察腔内的形态,又可通过超声扫描了解病变的深度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周围肿大的淋巴结。由于其受腹壁脂肪、肠腔空气和骨骼系统的影响和干扰少,进一步提高了分辨率,从而使胃癌的术前分期更加准确。

目前,临床上使用超声内镜包括超声胃镜、超声肠镜和超声腹腔镜等。它们可用来判断消化道肿瘤的侵犯深度,如已经侵犯到肌肉层了,还是仅仅侵犯了黏膜层,而后医生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及手术方法。超声内镜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有无局部的淋巴结转移。甚至医生还可以根据它确定某些转移肿瘤的起源与性质,并以此为线索找到原发肿瘤。此外,它还能帮助医生判断食道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治疗的效果;显示纵隔病变;判断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与复况等。

虽然超声内镜优点多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此项检查。像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处于休克状态者、疑有胃穿孔者、不合作的精神疾患者、严重智力障碍者、消化道急性炎症特别是腐蚀性炎症患者等,都不宜使用。

由于这项检查比较复杂,为了顺利完成,患者在检查前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空腹4~6小时,如有幽门梗阻者,应禁食2~3天,并用温盐水洗胃;术前15~30分钟口服去泡剂,以消除附着于消化道黏膜上带有泡沫的黏液,并且检查时患者尽量不要吞咽,以免带入新的泡沫;术前还要肌注镇静剂(安定)和解痉剂,咽喉部喷洒麻醉剂;如行超声肠镜,则术前应清洁洗肠。术后2小时内禁食。

其他的还有螺旋CT,能够发现内镜超声较难发现的远处(后腹膜和大血管周围)淋巴结和脏器转移,并提高病灶检出率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核磁共振对进展期胃癌瘤体的分期较准确,特别是浆膜外浸润的诊断,其敏感性达93%~97%,甚至高于螺旋CT。腹腔镜检查最重要的优点是创伤小,它利用小切口来观察肿瘤的局部浸润情况,尤其是胃后壁肿瘤,及是否伴有腹膜转移,对胃癌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率达91%~96%,有效地避免了那种开腹后才发现肿块已无法切除的情况发生。

超声内镜范文第4篇

老王因胃口差、排黑便去医院就诊,医生为其做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老王的胃窦部有一个大溃疡,溃疡表面凹凸不平,且有出血,高度怀疑胃癌。为明确肿瘤的浸润深度,医生建议老王做超声内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问:到底什么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有什么功能?它与普通胃镜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超声内镜?做超声内镜需要注意些什么?别着急,且听医生一一道来。

超声+内镜=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不是平常所说的“胃肠超声”,也不是普通的内镜,它是一种由内镜检查介导的腔内超声技术。超声内镜是在内镜前端安装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或在内镜检查时,通过活检钳道插入微型超声探头,同时进行电子内镜和超声检查的设备。它不仅能起到普通内镜的检查作用,还能将黏膜下的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超声内镜,医生神奇的眼睛

检查者通过超声屏幕可以直接看到胃壁的各层,了解肿瘤的全貌,因此超声内镜主要用于电子内镜和体外超声等影像技术难以诊断的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鉴别诊断、胃食管癌的病程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及邻近器官转移)、对胰腺肿瘤、胆总管下端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分期,对决定手术方式及预后非常重要。在超声内镜的引导下,还可做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

由于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胃癌分期、胰腺疾病的诊断灵敏度高、安全性好,目前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推广应用。

超声内镜不作为普通内镜使用

超声内镜虽然能直接观察胃壁各层,但并不是所有做胃镜的患者都要做超声内镜检查。因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用普通胃镜配合病理学检查完全能明确诊断;而超声内镜主要应用于内镜或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发现病灶后,需进一步了解病灶所处的胃壁层次、病灶侵犯深度,以及胃腔外脏器或淋巴结等情况时。临床工作中,由于超声内镜结构复杂,外径较粗,一般也不作为普通胃镜使用。

超声内镜检查注意事项

超声内镜范文第5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对102例疑为胃癌的患者进行EUS检查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胃癌(EGC)12例,浸润型胃癌32例,胃淋巴瘤3例,中晚期胃癌60例,类癌1例,Menetrier病1例,胃溃疡3例。结论:EUS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癌的浸润程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正确的术前分期对评估病情、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胃癌的可切除性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临床价值。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74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30%~50%[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疑为胃癌的患者102例,其中男61例,女41例;年龄22~82岁。平均53岁。其中上腹痛、纳差5例,厌食、体重减轻29例,早饱感、恶心呕吐7例,呕血、黑粪23例,贫血28例,上腹部肿物4例,腹水6例。

方法:检查前禁食12~48小时,检查时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超声内镜为Olympus GF-UM2000机械环扫式超声内镜。扫描视角为360°,扫描频率为7.5~12MHz

结 果

与常规内镜相比,EUS的优点在于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癌的浸润程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①准确判断胃癌的深度,超声内镜鉴别早期胃癌的正确率可达90%,判断癌肿与胃壁具体层次关系正确率>80%。②判断胃癌浸润范围,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7%。③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发现率(72%)。④有利于准确判断肿瘤的TNM分期,EUS对胃癌诊断准确率T分期达90%,敏感性为95%,N分期达78%。⑤有利于诊断Borrmann IV型浸润型胃癌。⑥早期发现胃癌术后复发、可切除性及预后的判断。微型超声探头对早期胃癌有较大诊断价值,对早期胃癌浸润程度判断的准确性为67%,其中隆起型早期胃癌的准确性最高为91%,凹陷型早期胃癌的准确性为56%[3]。

在这些病例中,因进行了EUS检查,治疗计划获得改变的患者占病例的51%(EUS检查前后,临床医生的治疗策略都用标准化的表格记录;内镜医生未被告知EUS检查前的计划)。治疗策略的改变与否与EUS检查的解剖部位无明显差别(食道56%,胃60%,胰腺49%,直肠40%)。在大多数的病例中(70%),EUS检查所导致的改变往往趋向于简单的或风险较小的治疗,已经计划手术的患者取消了手术计划。而EUS或EUS-FNA检查结果导致的更复杂或风险更大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治疗代替原来的观察随访,或是在外科手术基础上增加新的辅助疗法如先化疗或放疗待病灶缩小后再手术等。研究表明,即便内镜医生不参与治疗决策的制定,EUS仍可在超过半数患者的治疗计划中起到显著的作用。

讨 论

胃癌的超声内镜影像表现为不规则、不均匀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低于第3层高于第2、4层的回声强度)肿块影,取代了正常胃壁的数层或全层结构。超声内镜下的胃壁的五层结构中,第四层低回声带(固有肌层)是划分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的分界线。对于浸润性胃癌患者,尤其内镜多次活检为阴性结果的,EUS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超声内镜对胃癌的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5%,其中T1~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6.3%、85.4%、73.8%、89.5%对胃周浸润范围的判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9.8%,对腹水、胰腺及膈肌浸润的判断能力很强,而对结肠和脾门区浸润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1]。超声内镜能发现直径>5mm的肿大淋巴结,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50%[2],但对转移性淋巴结与炎症反应性肿大淋巴结的鉴别仍较困难,需借助细针穿刺技术进一步提高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受超声内镜探查距离的限制,对胃周围远处淋巴结及脏器转移的显示能力较差,故对胃周围1~6组淋巴结诊断较易,对7~16组淋巴结转移需结合体外超声、CT检查等手段加以明确。

一般的胃癌在EUS下显示为正常超声层次结构连续性的破坏,常出现胃壁结构的完全消失。弥漫性浸润性胃癌又称皮革胃(LP)则表现为超声层次结构的增厚,胃壁可以无层次结构的消失。皮革胃常常胃壁5层结构均增厚,尤其是出现胃壁超声第四层结构的增厚,最具诊断特异性。LP的另一特点为胃壁结构的回声强度的变化,有时增厚的胃壁使超声第3层结构有中断现象,第3层结构模糊、消失,病变呈不均质低回声,低回声区可见回声光点,常环胃壁生长。LP常累及周围组织,如侵犯胰腺,伴腹水和淋巴结转移。Menetrier主要为第3层结构增厚,有时超声显示第2层也增厚,可在增厚的胃壁内见到潴留性囊肿.如果出现第4层增厚,不考虑此病。其他胃壁增厚性疾病,如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淋巴细胞性胃炎是胃壁增厚的常见原因,EUS多显示为第1、2层结构增厚,一般不会出现超声第4层增厚。超声内镜在胃癌的诊断及分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EUS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计划的显著影响,是基于EUS对肿瘤及淋巴结分期的高度准确性。

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主要是胃壁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范围(即TNM分期),故正确的术前分期对评估病情、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胃癌的可切除性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临床价值。胃镜检查虽然能有效地检出胃黏膜病变,但难以判断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腹部超声、CT、MRI、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等在发现病变周围和远处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准确判断胃癌对消化道管壁浸润的深度。

参考文献

1 诸琦,主编.超声内镜.

2 孙思予,编著.电子内镜超声诊断及介入技术.

超声内镜范文第6篇

9月-2016年3月本院拟诊为胰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主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入院接受检查,经胰腺癌肿瘤标记物检查、临床症状检查疑似为胰腺癌。随后入选患者均给予单一的内镜超声检查、常规超声检查以及内镜超声联合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单一常规超声检查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79%、58.82%、72.00%,与单一内镜超声的75.76%、52.94%、68.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超声联合内镜超声检查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4.12%、98.00%,均明显单一常规超声检查或内镜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内镜超声; 常规超声; 胰腺癌; 诊断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其发展急骤、病情十分凶险、死亡率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早期胰腺癌发病具有较强的隐匿性,缺乏典型的症状,但恶化程度较高,危害性较大[1]。因此,及早诊断胰腺癌对抑制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指导临床选取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目前,胰腺癌诊断的方式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临床Y状观察。因胰腺癌临床表现多与其他胃肠道疾病重叠,特异性不足[2]。CA19-9(糖链抗原)是一种胰腺癌肿瘤标记物,血清内水平高于37 KU/L,则提示为阳性,但在胆管癌、结直肠癌等患者血清内均有较高水平,故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仍较缺乏[3]。超声作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之一,因其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常用于诊断疑似胰腺癌,如常规超声、内镜超声,其中常规超声可清晰显示较大体积的病灶边界范围,但在检查小胰腺癌、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周围浸润情况等方面较内镜超声明显处于劣势,而内镜超声诊断较大病灶时准确度较低[4]。鉴于两种超声各有优缺点,此次研究对本院疑诊为胰腺癌患者采用常规超声、内镜超声及联合两种超声检查,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内镜超声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经本院拟诊为胰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14例,年龄54~78岁,平均(62.35±5.72)岁。入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检查、B超、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检查、血清CA19-9检查、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疑似为胰腺癌,其中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消瘦、黄疸等。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通过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常规超声 选用Siemens S2000彩色超声诊断仪,配有4.0 MHz的4C1凸阵探头。超声检查前患者应保持空腹>8 h,采取半卧位、平卧位、左侧卧位检查,如有必要可行站立位检查。给予上腹部多切面检查,严密探查胰腺形态、边界、体积,观察主胰管是否扩张,检查癌肿大小、位置、形态、边界及其与周边结构关系,记录回声特点。测量胆总管内径,并观察其是否扩张,判断胰腺癌病灶是否转移至肝内,获取清晰的声像图,若胰腺声像图无法清晰显示,嘱咐患者饮300~800 mL水,再次检查。

1.2.2 内镜超声 患者空腹8 h后,采用日立小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机与PENTAX EG3670UR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将超声内镜常规插入胃内,对局部胃肠壁情况展开观察。将消化道气体排空,启动超声系统,依次探查胃底、胃体、胃窦等部位。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时将镜身取直,检查十二指肠、。于十二指肠下方放置内镜,采用水囊法扫描,以拉出法检查胰头、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胰管、胆总管、胰体尾等病变情况,详细记录肿块形态、位置、大小、边缘及回声情况。若超声内镜或常规超声探及病灶,予以超声内径下穿刺活检,采用PENTAX EG3630U超声内镜为穿刺镜,穿刺针选用美国Wilson-Cook Medical生产的ECHO19/22G穿刺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管及血流声像图,穿刺时注意避开血管,选取适当位置固定超声内镜,行穿刺,经内镜活检孔将穿刺针与针芯一同刺入病灶内,连接10 mL针筒建立负压,上下提插靶病变区,穿刺期间,超声严密监测针尖位置,将穿刺针拔出,病理检查穿刺所得切片与涂片。若病理诊断为阴性,则反复活检三次,对三次活检均仍未显示阳性,但仍存在较大的可疑性患者,剖腹探查,结合手术病理诊断。

1.3 观察指标 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单用常规超声、内镜超声及常规超声联合内镜超声检查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其中灵敏度=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漏诊)、特异性=病理诊断/(病理诊断+误诊)、准确性=病理诊断/(病理诊断+误诊+漏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50例患者中,胰腺癌33例,胰腺良性肿瘤17例。常规超声检查与内镜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字2=0.086、0.119、0.190,P>0.05);而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一常规超声与内镜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831、9.103、6.291、7.884、13.255、15.946,P

3 讨论

胰腺癌是一种发展快速、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故早期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胰腺属于腹膜后器官,生长部位较深,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易与胃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混淆,从而造成较高的误诊率,增大临床诊断的难度,导致多数患者于病情进展至晚期才可确诊,带来严重后果[5-6]。因此,探寻及时、安全、有效的胰腺诊断方式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临床症状、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检查均是目前常见的胰腺癌诊断依据,由于胰腺癌临床症状相似于其他消化道疾病,故特异性较低,胰腺癌确诊较为困难。至于肿瘤标记物CA19-9亦存在与观察临床症状诊断胰腺癌类似的问题,其在其他恶性肿瘤中同样具有较高的表达,如胃癌、结直肠癌等,故CA19-9诊断胰腺癌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仅用于判断预后及监测治疗过程[7-8]。影像学技术是临床诊断各类疾病的主要方式,如CT、常规超声、内镜超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上述影像学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临床确诊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为检查者展示清晰的肿瘤形态、大小、位置,较好的区分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之间的关系,甚至有研究认为,CT动态增强扫描在判断胰周血管受侵方面效果要明显优于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某种程度上可取代术前胰腺癌血管造影[9-10]。但由于胰腺正常状态下胰头至胰尾逐渐变细,头颈体层部位间具有一定的比例,故仅在异常状态下(局部隆起)方易发现;癌肿衰减值近似于胰腺实质,只有客观存在的大小能够将胰腺轮廓改变时方易鉴别。另外,胰腺癌呈弥漫性生长时,多数胰腺表现为不规则肿大,但有少数病例胰腺肿胀程度较轻,并保持相对正常的各部分比例,因此,螺旋CT诊断胰腺癌存在诸多困难[11-13]。

常规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同时还具有经济、简单、重复性强等优点,是临床诊断胰腺癌等疾病的首选方式。在胰腺癌诊断中,通过将胰管、胆管扩张与胰腺实质内低回声占位清晰显示,较好的反映出胰腺占位病变,尤其是检查体积较大的病灶时,可清晰显示病灶边界范围,并可对远处转移进行良好的判断[14]。但临床应用发现,由于在后腹部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十分复杂,检查结果易受腹水、肠气、脂肪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常规超声检查体积较小的病灶时常出现漏诊、误诊现象[15]。而经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可直接观察病灶,进行穿刺病理活检;同时超声探头深入至人体胃腔及十二指肠,对胰管、胰腺实质、胰周组织等组织进行直接的观察,从而避免腹壁脂肪与肠道气体的干扰,进而能够有效弥补常规超声检查的缺点,在检测小胰腺癌中显示出较高的敏感度,尤其是直径

综上所述,内镜超声联合常规超声在胰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克服彼此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明显提高早期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便于临床及早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改善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郭晓钟,刘旭.胰腺癌早期诊断难点的思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8):734-736.

[2]覃山羽,姜海行,李萍,等.细胞块结合免疫组化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胰腺实性占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6):312-316.

[3]卢颖,黄光亮,谢晓燕,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超声表现及与胰腺癌的鉴别[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4):308-311.

[4]于航,杨爱明,姚方,等.内镜超声检查术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2):77-79.

[5]黄平,张筱凤,吕文,等.术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可切除胰腺癌诊断之安全性和准确性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7):5-9.

[6]何强,徐有青.超声内镜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7):1280-1282.

[7]黄祥辉,郭伟斌,冯嘉俊,等.多排螺旋CT与MR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45-48.

[8]张小红,朱丽萍,王如瑛.超声联合CA19-9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3):337-339.

[9]党军强,廖江泰,任彦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9):1287-1291.

[10]贺军,曹金敏,陈国栋,等.miR-103a-3p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6):1-4.

[11]赵聪,黄建平.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难点及对策[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6):482-484,501.

[12]王宏.胰腺癌与局限性胰腺炎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医药,2014,9(9):1327-1329.

[13]葛振远.超声内镜联合CA242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评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115-116.

[14]董磊,沈晓青.超声造影和内镜超声弹性成像在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4,14(4):269-270.

[15]徐明,徐作峰,沈顺利,等.超声造影在胰腺囊实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10):869-874.

[16]钱银锋.影像学检查在胰腺癌诊断及临床决策中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1):7-9.

[17]王平,黄镇,崔彦.早期胰腺癌的影像诊断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2):958-961,970.

[18]顾小燕,吴昌平,金建华,等.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6,11(2):163-166.

[19]姜淑英,李秀云,寇红菊,等.胰腺癌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5):427-429.

[20]刘欣.超声内镜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6):607-610.

超声内镜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内镜超声;介入;现状;进展

在目前消化医学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就是内镜超声,线阵超声可以随时对存在于超声影像平面活检孔伸出的穿刺针进行观察,内镜医师也可以针对消化管道的病变部位用细针进行抽吸,对胰腺囊肿引流与腹腔神经丛阻滞进行介入操作,也使得内镜超声的适应证范围扩大。

1 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

从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的适应证来看,主要包括胰腺肿瘤、食管癌、粘膜下病变、腹腔淋巴结、非小细胞肺癌、肝脏肿块、腹水、左肾上腺包块、直肠周围淋巴结及包括等[1]。不管是内镜超声检查或其他检查方法,都能进行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进行细胞学检查,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内镜超声对病灶能够显示的更为清晰;穿刺路线能够避开气管、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如果有组织条,能够做病理切片,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做电镜、免疫组化、微生物培养等。

1.1胰腺实质病变 针对小于2cm的胰腺肿瘤,内镜超声影响比其它影响更加的敏感,经我院多次实践验证以及采用细胞学验证,对2cm大小的肿瘤,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的效果非常好,在内镜超声的引导下,介导细针抽吸能够更加接近病变部位,可以童工临近肠壁对病变取样,并且这部分病变也可以被切除,降低了肿瘤经过针道种植的风险[2]。

1.2囊性胰腺病变 新生物是胰腺囊肿病变的主要来源,约占据10%。针对胰腺囊肿,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可做生化、液体细胞学、肿瘤标志物分析等,有效的提高了内镜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但是,与胰腺实质病变的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相比,囊性胰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高,可能与抽吸液体中细胞含量少有关[3]。

1.3食管癌 在食管癌患者的处理中,应该先采用CT及正电子射线扫描检查将远处转移排除以后再考虑用内镜超声检查。如果单纯采用内镜超声诊断恶性淋巴结,其敏感性为49%~99%,特异性为33%~99%,而采用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检查,其敏感性为85%~93%,特异性为93%~100%。针对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采用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进行局部区域分级,在对腹腔淋巴结及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面,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要不CT扫面的效果好,能够有效的防止对患者进行无效的手术,在实际诊治过程中,最经济且获取高质量信息最多的方法是CT扫描结合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4-5]。

1.4腹腔淋巴结 对腹腔淋巴结的诊断,采用内镜超声引导,介入细针抽吸的方法是最适用的,该方法可以全面观察从任何方向靠近肿瘤的淋巴结并从中获取样本。从某报道研究中可以看到,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诊断腹腔淋巴结的准确性达到96%[6],而与胰周淋巴结诊断准确性(77%)相比,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诊断腹腔淋巴结的准确性要高。

1.5粘膜下病变 针对粘膜下病变,尽管内镜超声能够确定病变的位置,但是对病变的性质不能确定,如果病变大于4cm,且腔外边界不规则,存在囊性空间及灶性回声,那么就可能与恶性有关。从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单纯采用内镜超声诊断恶性粘膜病变的准确性为78%,而采用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与免疫组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恶性粘膜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达到91%。

1.6肝脏病变及肿瘤转移 通过内镜超声,能够对肝左叶与部分肝右叶进行观察,可以先采用内镜超声对肝脏肿块进行探测与发现,然后采用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对其进行评估。相关报道显示,针对574例有肠胃、肺肿瘤或相关病史的患者采用内镜超声检查,其中14例被查出存在肝脏病变,后经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证实全部为肿瘤,而经过CT扫描则仅仅检查出3例。经过对比发现,针对直径小于1cm的肝脏病变,CT扫描不能发现,而内镜超声检查则能够发现。

2 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并发症

在临床诊断中,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诊断术后的并发症相对比较少。有报道称,在对256例患者诊断后,有5例出现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其中3例十二指肠穿孔,并发症无死亡案例。在另外一项报道中,在对458例患者共557个肿块进行活检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囊性病变抽吸后出现发热、2例内镜造成穿孔、1例假性囊肿壁出血。因此,在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诊断中,要注意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7]。

3 内镜超声介入应用的最新进展

3.1内镜超声介导的Trucut针活检 从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技术的本身来看,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①在操作中,必须要有细胞病理学医师在场,对细胞快速进行固定、染色及诊断,达到指导穿刺次数及穿刺效果的目的;②受穿刺后病灶出血的影响,对细胞学诊断的结果产生影响;③依靠单细胞学检查,很难对分化好的肿瘤正确的进行判断,如淋巴瘤与消化道间质瘤;④对完整的组织样本很难采集到。而在内镜超声引导下,采用Trucut针穿刺活检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活检针采用19G,能够切除完整的组织条块,提供给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诊断与内镜超声介导的Trucut针活检的准确率分别为65%和85%。朱小英等人在对12例粘膜病变病灶进行内镜超声介导的Trucut针活检穿刺共36次,其中30次成功取出组织条,成功率达到83.3%[8]。因为Trucut针的构造比较特殊,在适应证上可能对直径大于2cm的实质病变诊断效果较好。

超声内镜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超声胃镜;胃肿瘤;TNM分期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b)-168-02

Clinical stud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 in gastric cancer preparation staging

YANG Chi1, HUANG Mei1, PENG Lidong1, DOU Liqiong1, HU Xiaozhen2

1.Department of Special Medical Service, the Four Hundred and Twenty-Two Hospital of PLA,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00, China;2.Department of Special Medical Service, the three hundred and three Hospital of PLA, Nanning,Guangxi Zhuang Autoumous Region,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examination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assigned to preoperative EUS examination and TNM staging,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to calculate the accuracy. Results: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staging, 70 cases of T staging and 59 cases of N staging assigned to EUS were consistent, and the accuracy of which were 89.7% and 75.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endoscopic ultrasound for TNM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is of greater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Ultrasound gastroscopy; Gastric cancer; TNM staging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肿瘤的TNM分期是采取何种手术方案的主要依据。超声内镜结合了内镜与超声检查的优势,可较好地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78例经超声内镜检查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在胃癌术前分期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经活检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28~71岁,平均(55.6±8.3)岁。患者在行超声内镜检查1周后行胃癌根治术或姑息性手术治疗。按病变部位:贲门胃底11例,胃体13例,胃角16例,胃窦28例,弥漫浸润性10例。术后病理主要为腺癌,其中,低分化癌21例,印戒细胞癌9例。

1.2 方法

超声内镜为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UMIR型腔内微型超声探头,频率为7.5、12.0、20.0 MHz。检查前准备同胃镜,开始前15 min服二甲基硅油5 ml,用4%利多卡因对咽峡部位作喷雾麻醉,超声内镜进入胃腔后吸净胃内容物,在胃镜检查发现病灶的部位注入脱气水500~800 ml,立即行超声检查,对不易蓄水的部位采取变换的方法注水检查。扫描并记录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依次探查胰、脾及脾门淋巴结,左肝、肝门区淋巴结,胃网膜左、右淋巴结,胃左、右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贲门淋巴环及隆突下淋巴结。

1.3 TNM分期标准[2]

T1:肿瘤侵及黏膜和(或)黏膜肌或黏膜下层;T2:肿瘤侵及肌层或浆膜下;T3:肿瘤侵透浆膜;T4:肿瘤侵犯临近结构或经腔内扩展至食管、十二指肠。N0:无淋巴结转移;N1:淋巴结转移仅限于肿瘤边缘3 cm内;N2:淋巴结转移超出肿瘤边缘3 cm外。

1.4 统计学方法

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2.1 超声内镜对胃癌浸润深度的检测

在78例胃癌手术患者中,超声内镜对胃癌浸润深度检测与术后病理检查相符70例,准确率为89.7%,见表1。

2.2 超声内镜对胃癌浸润深度的检测

在78例胃癌手术患者中,超声内镜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检测与术后病理检查相符59例,准确率为75.6%,见表2。

3 讨论

胃癌的术前诊断目前仍以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为主,可早期发现多数肿瘤病变。但有些患者胃镜下观察倾向癌变,而活检结果阴性,造成患者漏诊,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这可能是由于内镜下取材部位不准确所致。此外,部分胃癌起源于黏膜下层,早期常不累及胃黏膜,即使在胃镜下反复活检阳性率仍很低[3]。超声内镜可在胃腔内直视胃黏膜的基础上,对胃壁及周围淋巴结进行断层扫描,对胃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作出较好的判断[4]。在本组资料中,通过与胃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内镜对胃癌T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89.7%,对淋巴结转移的N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75.6%。早年有研究综述了超声内镜对胃癌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达到78%和72%[5]。近年来超声内镜对胃癌TN分期的准确率有了较大提高,国内有报道分别达到88.9%与75.5%[6],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超声内镜设备水平及医师的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超声内镜对胃癌T分期的判断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浅或过深,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①较深位置的肿瘤微小,不易于超声内镜发现;②肿瘤组织周边出现炎症反应、瘢痕组织,使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而难以识别[7];③操作者经验欠缺,超声探头未能与病灶垂直,扫描出现偏差导致影像模糊,影响病灶的识别。超声内镜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通常低于T分期,且难有大的提高,反映出超声内镜对远隔组织探测的局限性。这可能与超声小探头穿透力低有关[8],加之肿瘤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以及影像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定性困难,使其难以替代术后的组织病理检查。

总之,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胃癌N分期有所欠缺,可作为胃镜加病理检查的有益补充,如结合PET/CT、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将进一步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Ingram M, ArreguiM 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J]. Surg Clin North Am,2004,84(4):1035-1039.

[2] 于皆平,沈志祥.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48-449.

[3] 郭文,张亚历,张振书,等.Borrmann Ⅳ型胃癌超声内镜诊断价值的研究[J].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8,3(4):37-41.

[4] Willis S, Truong S, Gribnitz S, et al.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cancer: accuracy and impact on surgical therapy [J]. Surg Endosc,2000,14(10):951-954.

[5] Grimm H, Binmoeller KF, Hamper K, et al. Endosonography for preoperative locoregional staging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J]. Endoscopy,1993,25:224-229.

[6] 徐永居,朱海杭,王正兵.超声胃镜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54-255.

[7] 奚维东,赵聪,任国胜.术前内镜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1):45-46.

[8] Lightdale CJ.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follow up of esophageal and gastic cancer [J]. Endoscopy,2002,24(suppl 1): 297.

超声内镜范文第9篇

[P键词]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诊断;超声内镜

[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5-10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submucosal lesions combined with pathology.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submucosal lesions detected by routine gastrosco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ry 2015 to December 2016,who were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resection or surgical resection,were selected as our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underwent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tests,the specific operation was selecedt.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gold standard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conventional gastroscopy and endoscope ultrasonography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endoscope ultrasonography was 85.19%,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conventional gastroscopy was 62.0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2.0cm stromal tumor showed that intratumoral patchy hyperechoic tumor echo was slightly more.The uneven internal echo of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endency was more obvious with irregular edge,and the serosal layer was invaded.Among them, 7 cases originated from the muscularis mucosae,and other 35 cases originated from the muscularis propria.In the 10 cases,the serosal layer was invaded.There were 5 cases of lipoma,which showed uniform and high echo,and the posterior part was often accompanied by acoustic shadow.There were 5 cyst patients and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no echo area.The echo behide the cyst was slightly enhanced and the boundary was clear.There were 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ctopic pancreas and the endoscope ultrasonography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inhomogeneous high echo.Most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unken pits under the white light,and no ehco tubular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under endoscopic ultrasound.The lesions generally originated from the submucosa and the muscularis propria,and the boundary was not clear.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s high.It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origin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submucosal protrusion.Before operation,the nature of eminence lesions can be judged,and it can be used as a guid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Submucosal lesions;Diagnosis;Endoscope ultrasonography

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是指普通胃镜下观察到食管、胃黏膜表面光滑的隆起,大多由消化道黏膜层以下的肿物或消化道壁外组织、脏器压迫消化道管壁所致[1-2]。由于病灶起源于黏膜层以下,胃镜活检取材表浅,对大多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性质诊断困难。即使结合CT等影像学方法,诊断准确性仍较差[3-4]。超声内镜将胃镜与超声检查的特点相结合,能够对病变的大小、起源层次、浸润深度等予以明确,从而判断病变性质。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病理结果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治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通过胃镜检查初步诊断为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51例,年龄18~82岁,平均(57.5±12.4)岁。纳入标准:年龄≥18岁;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黏膜下隆起:同意行超内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超声内镜检查后提示可以治疗的病例,患者及家属同意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消化道狭窄、消化道穿孔、休克患者;消化道急性炎症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肺、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病历资料不全者;有手术禁忌症无法行治疗的病例。

1.2 方法

患者常规胃镜提示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随后行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选用富士能SU-7000超声内镜胃镜系统,EG-530UR环扫超声电子内镜,探头频率5~12MHz。患者检查前禁食6h以上,术前10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咽喉予以局部麻醉。若无法耐受普通检查,请麻醉医师评估后行丙泊酚静脉全麻无痛检查。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首先将内窥镜置入食管,对食管隆起性病变予以寻找,洗净黏液后,采用脱气水浸泡法、水囊法或两者联合进行检查,待病变所处位置食管腔被水充盈后,开始扫查。对病灶形态、回声、边界、大小、起源层次、与周围脏器关系等予以记录。

根据超声内镜检查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对起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直径≤2.0cm的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高频电摘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等治疗,考虑恶性或直径>2cm的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胃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比较

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5.19%,常规胃镜诊断符合率为6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97,P

2.2 超声内镜下表现

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38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其中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见图1。间质瘤52例,≤2.0cm者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局部可见点片状稍高回声,边界清楚,见图2。≤1.0cm者回声信号低,部分与平滑肌瘤鉴别困难。>2.0cm者,瘤体内局部的点片状高回声稍多,具有恶性倾向者内部回声不均匀更为明显,边缘不规则,侵犯浆膜层。其中7例起源于黏膜肌层,35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例侵及浆膜层。脂肪瘤5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回声,后方常伴有声影,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均起源于黏膜下层,见图3。囊肿5例,表现为表面光滑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边界清楚,起源于黏膜下层,见图4。异位胰腺8例,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回声,大部分白光下可见脐样凹陷,内部管状结构,边界不清楚,无明显包膜,常累及黏膜下层、固有肌层,见图5。

3 讨论

常规胃镜对消化道黏膜表面进行观察,并结合活检病理对上消化道疾病予以诊断[5-6]。由于黏膜下隆起的病变病因通常位于黏膜层以下,常规胃镜较难对其病变起源及性质进行准确判断,诊断准确性差。相关研究指出[7-9],超声内镜可对管壁层次予以清晰显示,并根据回声特点、病变大小、起源层次以及同周边脏器组织的关系,对病变性质予以判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以内镜或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达到85.19%,高于常规胃镜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显示,食管、胃黏膜下隆起中平滑肌瘤与间质瘤所占比例较大,由于两者均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均为低回声,易误诊。>2.0cm和恶性倾向的间质瘤与平滑肌瘤超声内镜下鉴别不困难,但是小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超声内镜下的图像非常相似,有时鉴别困难。两者均为低回声,均可位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边界清楚。本研究根据内镜下切除后病理分析误诊的原因,总结了以下鉴别要点:(1)平滑肌瘤大部分位于食管中下段,少数位于贲门、胃底,黏膜肌层多于固有肌层;间质瘤大部分位于胃内,固有肌层多于黏膜肌层。如果胃镜提示黏膜下隆起位于食管中下段,活检钳可以推动,则平滑肌瘤的可能性极大。(2)平滑肌瘤整体的回声要比间质瘤要低,在图像上表现为颜色更深些,放大图像后观察平滑肌瘤比间质瘤内部回声更均匀。

普通胃镜下如果胃窦大弯侧见一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且有脐样凹陷通常考虑异位胰腺,与脂肪瘤的鉴别并不困难。但本研究中2例术前普通胃镜和超声内镜考虑脂肪瘤的患者,ESD术后病理诊断为异位胰腺。我们回顾了术前的胃镜及超声内镜资料,发现误诊的病例普通胃镜下观察表面无脐样凹陷,位于胃窦大弯侧,活检钳无法推动。超声内镜下可以看到黏膜下层的高回声团块,但其形状比脂肪瘤扁平。放大图像观察,内部的回声不均匀,与黏膜层和固有肌层的部分分界不清楚。虽然超声内镜仍存在漏诊、误诊,只能作为初步定性诊断手段,但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4]。本研究根据超声内镜结果选择手术方法,对起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黏膜下病变,直径≤2.0cm的患者行EMR、ESD等内镜手术治疗,考虑恶性或直径>2cm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另有学者指出[15],超声内镜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因此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超声内镜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准确性较高,且能对病变性质术前予以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少,结果还需更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小安,赵奎,李晓辉,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7):1255-1257.

[2] 束庆文,叶献词,钱爱玲,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1412-1413.

[3] 陈广侠,姜葵,王邦茂,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55-58.

[4] 邵红征,王桂玲,胡志勇,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61-63.

[5] 姚俊,许亚平,周春锁,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3):555-557.

[6] 黄业斌,张泰昌,年卫东,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94-95.

[7] 李学彦,郭道光,邵晓东,等.超声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应用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11):1190-1191.

[8] 江雪梅,黄晓曦,郑秀芳,等.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18):2688-2690.

[9] 邱丽,丁祥武,谭诗云,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5):293-295.

[10] Linghu E,Feng X,Wang X,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 for large esophageal neoplastic lesions[J].Endoscopy:Journal for Clinical Use Biopsy and Technique,2013,45(1):60-62.

[11] 周正斌,成宏伟,周瑞,等.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治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1):663-665.

[12] 刘涛,杜平,梁仲惠,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5):453-454.

[13] Thosani N,Singh H,Kapadia A,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EUS in differentiating mucosal versus submucosal invasion of 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2,75(2):242-253.

[14] 卫国,李胜保,郜元军,等.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学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8):523-525.

[15] 于洪波,戴林,李爱萍,等.超声内镜对288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价值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12):1437-1439.

超声内镜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护理随着超声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其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不再仅限于国内几家大的综合医院。吴斌等[1]将超声内镜的运用总结为三个部分:单纯图像诊断、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注射(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EUS-FNI)。我院为地方性三甲综合医院,目前主要开展前两部分,其中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又以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最具难度。为进一步做好胰腺肿物EUS-FNA 的护理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避免发生并发症,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3月共50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9~67岁,中位年龄42.3岁。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B 超检查、CT、MRI或X线造影,发现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获取病理资料明确诊断。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凝血功能正常。

1.2方法患者均行常规胰腺超声内镜检查,采用PENTAX EG3670UR超声内镜和日立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机;穿刺镜使用PENTAX EG3630U超声内镜,美国Wilson-Cook Medical生产的ECHO19/22G穿刺针。将超声内镜探头送至十二指肠,在行穿刺时通过彩色超声的图像避开血管;穿刺针到达胰腺后,抽出针芯,用超声内镜专用注射器将穿刺针抽为负压,然后在病灶处来回穿刺10次左右,拔出穿刺针,取下注射器,将穿刺针对准组织固定液,放入针芯,将组织推入固定液中,再将其中有形物取出置入甲醛溶液中, 送病理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2,3]。

1.3结果47例患者穿刺成功,43例获得足够标本量,病理结果明确;4例未获得足够标本,且未行第2次穿刺;2例患者不能耐受和惧怕,自己强烈要求停止穿刺;1例因呼吸道疾患操作过程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停止穿刺;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基础状态,有无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药物过敏史、出凝血时间,以及近期是否使用抗凝药物,为手术麻醉提供依据。

2.1.2术前禁食8h,禁水6h,签署手术同意书。护士参与术前讨论,熟悉病案、操作流程,熟悉内镜、特殊器械的使用。

2.1.3心理辅导检查前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紧张情绪。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检查的方法及优点,并根据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的不同, 向其讲解成功的经验。讲明该方法安全简单, 痛苦少, 使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本检查的安全性和优势, 消除其心中疑虑和紧张情绪, 提高患者主动配合意识。

2.1.4术前10min予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10ml, 以麻醉咽喉部;口服西甲硅油乳剂,减少胃内黏液附着, 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

2.2术中配合及护理

2.2.1操作方法

2.2.1.1患者全身放松,取左侧卧位,双腿弯曲,取出假牙 松开衣领和腰带,摆好检查。固定咬口, 头稍后仰, 以增大咽喉部的间隙, 利于插镜和分泌物流出;肌注杜冷丁50mg,保持呼吸道和静脉通路通畅。

2.2.1.2常规准备直视环扫超声内镜,预装水囊,医师进境观察病灶及周边,超声显示病变图像后,用多普勒显示血流和血管声像图病变周边有无血流回声。

2.2.1.3更换穿刺镜,医师进境,准备穿刺针,使用美国Wilson-Cook Medical生产的ECHO19/22G穿刺针,经内镜活检孔插入穿刺针。

2.2.1.4另一护士准备液基细胞学保存液瓶及甲醛溶液瓶各一。

2.2.1.5医师测量穿刺针外鞘进入内镜的长度,并锁定。确定穿刺位置,解除锁定,推进穿刺针约1cm,后退针芯数毫米,使用"执笔式"穿刺;护士拔出针芯,连接负压注射器;反复提插穿刺针10次左右。

2.2.1.6护士拔出穿刺针,采集标本,做病理及细胞学检查。

2.2.2术中操作配合要点EUS-FNA术检查过程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而穿刺针的应用是关键,因此需要护士对穿刺针的结构和操作原理都非常熟悉,术中配合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2.2.2.1进行操作前,必须预先做好穿刺针外鞘进入长度的测量。方法是将穿刺针送入超声内镜,松开滑动鞘调节器上的指旋螺丝锁,滑动至所需长度,参照刻度将会出现于调节器的窗口,然后拧紧滑动鞘的调节器。一般为1.5~2.0cm较适合。

2.2.2.2在引入、推送或退出穿刺针之前,针头必须退入外鞘,安全环上的螺丝必须锁定,将活检针固定在位。如果活检针未退入外鞘,将有可能损坏内镜。

2.2.2.3穿刺时观察针尖进入病变区域,以防偏移、漂移。

2.2.2.4穿刺完毕,在退出穿刺针之前,将注射器缓慢停止负压,回拉手柄杆,将针退入针鞘,并把安全环上的螺丝退至0cm刻度处锁定,松开穿刺针与内镜连接后再退出。

2.2.3术中护理观察 操作全过程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部体征变化。缓慢向解释操作过程各步骤及意义,有利于患者配合及情绪缓解。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 加大氧流量(6~8L/min) ,及时抽吸口腔分泌物, 防止呛咳、误吸。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监护与观察要掌握和了解患者的术中状况,及时安置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等,每30~60min测量1 次血压、心率,平稳后2h 测量1次并记录。检查后有8例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声嘶, 呕吐少量胃液, 经过对症处理,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后症状缓解。

注意测量患者体温变化,及时处理感染的发生。检查后有1例患者术后第2d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0℃~38.5℃,予输注广谱抗生素后第4d体温恢复正常,体表B超监测未发现脓肿灶形成。

2.3.2休息及饮食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24h,如血尿淀粉酶结果无异常可进流质;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后, 逐渐过渡到普食。

2.3.3专科护理该检查完成后, 立即行实验室检查患者血常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 以便与穿刺前结果比较, 判断有无继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予善宁0.1mg,皮下注射,q8h,连续2d,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不常规应用抗生素。

3小结

胰腺肿物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较易获得合适的活检穿刺路径,避开血管,由于内镜超声定位准确,较其他手段下的穿刺更易获得标本,其已成为这类肿瘤重要的诊断手段。该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其安全性已得到多个研究报道证实,已逐渐在临床中展开应用。对护士也提出相应的要求:配合的护士必须要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相关护理专业知识,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方法,熟悉超声镜及穿刺针的结构,除医生熟练的操作外,护理人员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密切监护和熟练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和细致观察病情,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的关键[4,5]。

我们的穿刺体会是:①由于胰腺位置特殊,位于十二指肠C形攀内侧,超声镜能够到达的末端,屈曲较其他部位如纵膈等严重,使用抬钳器后穿刺针弯曲更加明显,穿刺针前端容易弯曲,穿透力下降,且使用的穿刺针均为一次性的穿刺针,多次穿刺容易变钝,而且可能偏离EUS监视范围,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穿刺,提高成功次数[6];②提前做好下一步操作的准备,密切配合,做好超声穿刺活检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周密的评估与严格护理,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失误,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③肌源性肿瘤质地较韧,采用改进的提插加切割式穿刺方法,获得高于传统提插式穿刺方法的穿刺阳性率。

参考文献:

[1]陈小良,吴斌.超声内镜技术的应用:新的热点[J].新医学,2010,02(41):71-73.

[2]金震东,许国铭,李兆申,等.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与治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9):534-536.

[3]金震东,李兆申.消化超声内镜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1-61.

[4]钟运莲,罗伟香,李银鹏.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 (09):1047-1048.

[5]罗艳红.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03(20):31-32.

上一篇:超声波传感器范文 下一篇:超声波焊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