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任务范文

时间:2023-10-27 17:43:08

高等教育的任务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1

关键词 西部高等教育 任务 挑战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er education of Western of China in new tim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western has new task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epoch.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Western either.

Key words new tasks and challenges

Higher education Western, harmonious society

一、前言

西部高等教育几乎是在零起点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前,西部高等教育几乎为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50余年的较快发展,从小到大,有些省区从无到有,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等教育。[1] 西部高等教育事业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部地区面积辽阔,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中国陆地边界线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的少数民族也主要居住在这里,整个西部地区集中了53个少数民族和8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这里土地面积辽阔,农林牧业、旅游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人口相对稀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速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对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推动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外相比,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滞后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的。突出表现为: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后,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扩展的发展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更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另外一方面,西部高等教育总体状况薄弱、发展失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不当等。[3]

二、21世纪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但同时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新时期的中国西部高等教育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发展的三重任务。

任务1:西部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由于历史、经济、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造成了西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迟缓、滞后且不平衡。但随着时代的要求,特别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西部高等教育要解决自身的问题,比如说学科设置、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发展等。

任务2:培养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清醒地看到,西部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杰出人才缺乏。因此,西部高等教育的任务已不再是简单的为西部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而是在培养人才基础上,考虑培养创新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问题。

任务3:服务地方发展。主要要解决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与西部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也就是说,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要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的改革与发展,其中突出问题是学科门类结构与西部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不适应。

简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部高等教育面临着新旧双重任务。西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会影响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而西部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又反过来会影响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形成一种循环关系。

三、21世纪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挑战

由于受历史的和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缓慢、整体水平还较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内小背景给西部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即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那么如何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处理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缩小区域教育间的差距,实现西部教育跨越式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国外的挑战:高等教育全球化。全球化已使我们卷入了一场宏大的教育游戏,这场游戏由我们自己来进行,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我们的控制。同时,在这场游戏中,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中心和霸权地位,致使世界范围及地区范围内的教育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性和不对称性,是一种前者支配和压迫后者,中心对实施霸权与后殖民的权力关系。[4]

面对全球化,显然西部高等教育对此并没有作好充分准备。首先,西部高等教育从总体上看还比较封闭,如工厂化的培养模式、科层化的管理体制、“工具式”的育人方式等比比皆是。虽然我们正在努力改变,然而由于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的束缚,我们还没有从封闭的教育模式中完全走出来。其次,教育管理方式尚缺乏足够的灵活性。目前政府的教育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尽管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到目前为止,管理观念、方式、效率仍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的节奏。再次,不断强化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基础上更加向效率方向倾斜。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与国际化,可能从某些方面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促进,但向上述情况的这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只能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最终导致教育分层、分化的加剧。对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而言,这也是在国外强有力的教育竞争下中国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国内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凡事均具有两面性,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不例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给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下面试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西部人力资源建设问题为例进行阐释。

(1)西部人力教育资源建设成本负担加重。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高等教育收费化。高等教育收费,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和政府教育投资上的不足,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由于经济不发达,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再加国家政策和扶持导向存在偏差,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西部高等教育成本负担加重。2005年我国农民年平均收入为2936元,以此计算,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西部贫困地区3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10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5]

(2)西部人力资源结构呈现两极化。因西部经济条件有限,高校教育收费又过高,导致西部报考国家部委重点高校的学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6] 同时,考到外地的西部籍大学生很少回西部就业。2003-2005年地区接收毕业生的总数看,上海、北京(不含国务院系统单位)、天津、宁波、深圳、广州接收毕业生数量之和占28个省市接收毕业生总数的35.2%;甘肃、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海南接收毕业生数之和仅占接收毕业生总数的2.9%。目前,西部地区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与人口的比率是1∶92,只有东部地区的1/10。西部十省区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9.79%。[7] 这样则导致西部地区外来高级人才得不到有效补充,本土化人才得不到有效培养,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社会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两极分化,弱化了西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动力机制,影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3)西部人力资源建设中人才培养比例失衡。高等教育大众化,给西部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大学生占主要部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为西部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为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西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为全国总量的15.5%,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9.79%。西部目前急需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企事业行政管理与决策人才,掌握现代化企业理论的企业经营与管理、工商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中小学与大学教师,畜牧业与农业技术管理和科技人才,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管理与科技人才,医药卫生与生物工程技术管理与科技人才,交通运输与通讯技术管理与科技人才,环境工程科技人才,法律高层次人才奇缺而有些专业人才。[8]

(4)西部高等教育存在浪费情况。高等教育大众化给西部大开发带来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却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情况。主要表现为有四:一是“大才不用”,好不容易引进和培养的高级人才,却放在那里当摆设,冲门面;二是“大材小用”,如有些部门单位的端茶倒水、学校的辅导员等之类简单的工作也要招研究生;三是“小才大用”,引进和培养的高级人才放置不用,却用些“小才”做高级人才的工作;四是“小才不用”,不注重能力,唯学历是举。

(5)加速了西部人才流失。西部人才流失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话题,这种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从高等教育扩招后东、西部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更趋激烈。2005年甘肃省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情况调研显示,其中133家科研单位近5年共调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86人,调入3054人,33户国有企业近5年共外流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120人,其中不乏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这些外流的人才,大多数流向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兰州大学为例,近5年年来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另据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王跟顺教授的调查,目前兰州大学在任的50%以上的青年教师有流向东部的意向。[9] 随着东西部差距的拉大,人才流失的速度将加快,特别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人才流失将更严重。

四、对策与建议

1、宏观:优惠政策是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数年的发展史,以及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所采取的一切政治的行政的措施都证明了政府在缩小地区差距中的绝对主导作用。由于东西部高校目前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国家应在诸如教材建设、学位点审批、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全国合理布局的需要向西部高校适当倾斜。同时,我们建议,国家和教育部出台的对西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必须以立项的形式,以法律作保障,进行大幅度调整,实行“西部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西部大开发中有关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

2、中观:东、中部加强对西部高等教育支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东西部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在日益深入,初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教育部2001年6月启动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去年年底,支援学校派到受援学校任教教师460多人次;支援学校援助500多万元资金、价值12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2500余台、市场价值1亿多元的软件以及13.7万册的图书;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共同承担了一批省级、部级科研项目。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很需要再加强和加大东西高校之间的合作和支援力度,利用东部高校在学科、资金、资源等的优势支援和扶持西部高校的发展,这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乃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很好的推动。

3、微观:西部高等教育应走特色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道路,是指西部高等学校在办学理念上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社会、工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创办新兴学科、设置高精专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在学科上不必追求齐全,在规模上不要追求庞大。

五、结语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西部高等教育在多方面存在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有些问题不能—一例举或深入剖析。有些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投资力度,可以逐渐得以缓解,有些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和差距,这是要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努力才能解决的。所以,用急功近利的办法是解决不了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近期的核心问题,就是尽量缩小西部高等教育与东部高等教育在数量(包括学生数)方面的差距,尽可能培养西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西部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足够数量培养,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王根顺,李静.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01,(9).

2.万明钢.“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的理论构想 ── 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J].教育研究,2002 ,(5) ,p 21 – 25.

3.王根顺./edu.cn/20010823/207963.shtml

4.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德清.从教育需求看西部高等教育的改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6.刘尧.西部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探析. edu.cn/20020121/3018157.shtml

7.王向红.借鉴美国经验推进我国西部教育发展.教书育人,2001;(3)

8.黄明东.刘光临西部高等教育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光明日报. 2004年9月30日.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2

摘 要 实训任务教学法能够以特定的情境将实训、实操和任务融合在一起,将其应用于实践性和开放性较强的高校体育教学之中是非常适宜的。因此,本文就针对实训任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从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实训任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应注意明确“练习”与“实训”之间的区别、应注意根据本校的实训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等两点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对实训任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普及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实训任务教学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应用价值 应用策略

训任务教学法,是将实训教学法中的实训教学与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经过融会贯通之后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在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实际案例进行环境模拟,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真实的学习任务,并将所设置的学习任务贯穿在整个实训过程之中,从而引导学生有目标、有计划的完成学习活动,并最终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由此可知,实训任务教学法能够以特定的情境将实训、实操和任务融合在一起,将其应用于实践性和开放性较强的高校体育教学之中无疑是非常适宜的。然而,由于实训任务教学法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均比较少见,所以,多数高校体育任课教师对实训任务教学法的认识和了解也非常有限,并因此影响了实训任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普及。鉴于此,为了加深对实训任务教学法的认识,促进实训任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就针对实训任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 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概括来说,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重复练习的固定模式,而是在任课教师对重点技术和技能进行精炼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投入到实训活动之中,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去应对和解决实训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和积累运动实践经验和自主学习经验。由此可知,实训任务教学法完全改变了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和模仿的状况,在教学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大的自由度,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在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但能够积累运动实践经验和自主学习经验,同时还能够发现和遇到关于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的各种问题,而在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均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所以说,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去完成任务或者是进行比赛。所以,为了完成任务或者是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团队内的成员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并在出现不同的意见或者是发生矛盾是积极采取妥善的方法来进行协调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会逐步得到锻炼与提升。因此,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 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在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明确“练习”与“实训”之间的区别。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练习”与实训任务教学中的“实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练习”通常指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体育能力所开展的活动,例如: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足球射门技术的练习,巩固的就是学生对足球射门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的是学生足球射门技术的水平;而“实训”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体育能力,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所开展的活动。例如: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设置“掌握10种足球射门技巧,射门命中率达到70%以上”这一实训任务,提高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足球射门能力,在完成这一实训任务的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由此可知,“练习”与“实训”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在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切忌出现将实训任务简单的等同于练习任务的做法,以免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其次,在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根据本校的实训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虽然可以参考其它学校的成功经验,但是却切忌出现盲目套用的问题,否则,由于学校之间实训资源和实训条件的不同,不但无法实现对本校实训资源和实训条件的充分利用,甚至还会因为本校实训条件的不同无法满足教学的开展需求或者是与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实际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实训任务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熠.实训任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3

关键词:工作流程;高职;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70-02

教材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之一,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纵观高职教育,虽然高职教育在不断改革,但仍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教材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必须进行高职教材的改革,基于工作流程教材的编写,正适应了高职教材改革的需要。

一、高职教育特色与教材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地方,职业性和高级性是他突出特点。

职业性说明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目标的差异,普通高等院校以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为主要目的,侧重研究(学术型人才)和设计(工程型人才);而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主,强调现场操作(技能人才)和管理加操作(技术型人才)。

高级性说明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在层次上高于初、中级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是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它使部分适龄初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高中阶段是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高级阶段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技术型职业教育是技能型职业教育的后续教育,技术型人才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当掌握适当的理论知识,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高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和教材不能沿用本科教材。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工程,有力地推进了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高职教材建设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符合高职特色教材不多。表现为:教材内容陈旧,脱离工作实际;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教材数量多,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读性强、引导学生自学的教材少。“教材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体系上来,不适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已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程时兴认为为:高职教育教材的特色应为:理论的适度性、应用的系统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的先进性。高职教育,主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因此,高职教材应该从应用方法和技能入手,理论以够用为度――即理论能够为实践服务,能够指导实践就可以了。基本知识采用广而不深、点到为止;另外,高职教材不应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但是要讲究应用的系统性,也就是应用的前呼后应;高职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知道,而是会做,高职教材中就应该包含指导学生真做、真感受,即具有实践的指导性;不用昨天的知识来武装今天的学生,这已形成教育界共识,因此,高职教材要紧密结合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换,随时更新教材内容。高职教材这些特色决定了高职教材编写必须彻底改革,基于工作流程的教材编写机制正满足了高职教材的特色。

二、基于工作流程高职教材的编写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论是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一体化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强调,由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整的工作程序进行的教学活动。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在这种教学理论中,典型工作任务是课程的载体、完成工作任务是课程目标。它的基本特征为“三个一致”,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这种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和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中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能力的训练,重视创造能力在职业构成要素的重要作用,成为21世纪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设置方法。

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是任务的设计,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认真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含到任务中。尽量降低各任务之间知识点的重复度,并且任务与任务之之间还要有关联性,所有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总量要等于该课程的知识总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应该从简单过渡到复杂,学生的能力也由此慢慢提升。

其次是创设学习情境。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之间的纽带是学习情境,要创设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必须使教室既是理论教学又是实验操作的多功能教室,同时还是采用多媒体的具有高仿真度的虚拟的实习场所。这种教室所构建的学习情境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于一体,形成了学习就是工作的氛嗣,师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教学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二)基于工作流程高职教材的编写体系

根据基于高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高职教材特色,笔者认为应建立基于工作流程教材的编写机制,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体制。首先,在教材编写中应按照岗位工作流程、以工作实践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其次,教材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第三,教材编写结构应为:学习情境――项目任务――知识点――巩固提高等;第四,教材应是立体化教材。

1.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课程实施方案,是按照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设计的学习单元。每个学习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同一范畴的事物;各个学习情境之间是平行或递进的关系。学习情境可为实际工作任务或设计的工作任务,另外,在学习情境设计时可将各情境均涉及的内容单列,设为“公共情境”。

《电子商务》是为企业营销管理者有效地实施电子商务活动而设置的课程。根据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活动流程,我们设计了十个工作情境:选择电子商务的模式、熟悉电子商务标准、进行网络贸易、创立网上商店、了解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保证电子商务安全、利用电子支付、进行网络营销、设计电子商务物流方案、构建电子商务网站。这十个情境时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时应完成的十项主要任务和工作。

2.项目任务的设计

项目任务是完成一项工作的流程、步骤、必须开展的工作或必须掌握的技能,例如在《电子商务》利用网上支付,根据“完成网上支付”情境中我们设计了:开设网上银行、利用第三方支付等任务。在“保证电子商务安全”中我们设计了了解电子商务安全知识、掌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使用电子商务协议等任务。

3.知识点的设计

知识点是完成各项任务或形成各种技能时应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在编写高职教材时,这些理论教材的编写应本着够用的原则,以技能形成为核心,而应强调学科的完整性。

4.巩固提高

教材中设计巩固与提高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检验学生技能和必要的知识掌握程度,另一个是提升学生技能。因此我们设计了理论测试题和实际操作题。理论题型主要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案例分析等。目的在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题主要给学生一个任务环境,让学生完成某项操作,以此来检验和提高学生技能。根据《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实际操作题主要设计两大类,在软件上仿真模拟(见例1)和实际环境操作(见例2)。

例1,贺清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图画册,经常把收集来的图画册在网上进行交易,这次他准备把一套全新的兰花图拿出来拍卖,名为兰花图***,放在“邮币/古董/字画/收藏”类别里,起拍价为100元,底价105元,在线3天,最后这套图册是被一顾客以130元的价格拍得。请在电子商务师实验室中模拟完成以上交易。

例2,将IE浏览器的“HTML编辑器”设置为“记事本”。要求:通过鼠标进行操作;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5.立体化教材

2002年国内首次提出“立体化教材”的理念,它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教材建设工作的新观念。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为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立体化教材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和学习解决方案,就内容而言立体化教材,除了纸质教材外,还应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引导文、企业作业指导书、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教学资源库、互动教学系统。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文件,是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学好课程的前提,主要对课程进行定位,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

教学引导文是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文件,每个引导文主要由学习目标、引导问题、信息来源组成,

作业指导书是企业实施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基于工作流程建设立体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时间。

电子教学资源库是立体化教材的重要部分,应包括所有纸质教学资源、电子课件、电子图书、图片库、影视文件、课程及相关教学网站等。

互动教学系统主要包括学习评价反馈为主要内容的互动式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环境,通过此种方法检测学生学习中不足。

参考文献:

[1]程时兴.高职教材特色及其编写[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2]陈湘,欧阳广.基于工作流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

收稿日期:2014-10-20

基金项目: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71205041010/020)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4

大学生受教育权是指已经与高校建立起法律关系的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包括要求国家提供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的权利,有权使用高校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所谓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问的权利义务关系¨J,主要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构成。大学生受教育权在实现的过程中,主体问结成了具有不同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其中被《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就是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关系。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据、执行职能、内容、主体地位等,又可分为不同种类。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是基于公民(包含大学生)的合法行为而产生,主要是调整性的法律关系。其主体包括大学生及其他公民个体、单位组织(主要是高校)、国家(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之问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存在地位差别,形成纵向法律关系和平向法律关系。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主体较多且权利义务不一致,因而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是多向法律关系,包括大学生与其他公民个体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与单位组织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其中大学生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第一性的。根据调整的法律来看,受宪法以及其他教育性法律法规调整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包括宪法层次、行政法层次、民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由此看出,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就是在以宪法为核心、具体的教育性法律为主体、其他相关的教育性法律规范为补充而构成的教育法律体系对大学生受教育权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法律关系。可以说,大学生受教育权既是宪法层次的受教育权,也是行政法和民法层次的受教育权。基于不同层次,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内涵不一样,其权利和义务主体不一样,其受保护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二、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分析

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可以说是多重法律关系的综合体。根据法律所属部门确立主体间的法律关系,有利于对大学生受教育权性质和内容的把握。

(一)宪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

在人类发展史上,公民受教育权首先不是以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基本权利)形式出现的,而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出现的,真正的宪法层次的受教育权是20世纪后期的产物。公民受教育权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出现,最早出现在《世界人权宣言》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应当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等。随后,各国将一般法律层次的受教育权纷纷写进宪法,上升到宪法层次,中国也不例外。如《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有受教育权利,一方面体现为公民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如非义务教育阶段享有受教育权需缴纳相应的费用;另一方面体现为国家的义务,如国家有义务举办各类学校,提供各种教育设施和条件,鼓励社会组织兴办学校,解决在教育领域发生的各种纠纷等。公民受教育权利,应该以国家义务为主,只有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角度思考公民受教育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其充分实现。虽然我国大学生受教育权没有在宪法条文中直接体现,但是《宪法》对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理应包含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只是主体在履行义务的量上存在差别而已,如在国家承担教育的成本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成本由国家和公民个人分担。如果从法律关系性质上加以区分的话,宪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是宪法所规定的对受教育权保护的调整性法律关系;大学生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实质是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在地位上不平等,是隶属性法律关系;宪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不依赖于其他法律关系,居于支配地位,是第一性的法律关系。所以宪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具有基本性、根本性的特点,对其他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

(二)行政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

行政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是在教育行政法律调整大学生受教育权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大学生与国家教育行政机关、高等学校之间、法律法规授权教育性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大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利表现为:有权要求义务主体如行政机关、高等学校、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教育条件、设施和服务;有权要求其义务主体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其受教育权实现。行政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主要就是大学生与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与高等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与法律法规授权的教育性社会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般不会对大学生的受教育权产生直接或本质的影响。根据我国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是具体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主体。《教育法》第l4条规定,“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法》第13、14条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享有受教育权,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提供各种条件和采取各种措施予以保障。保障的主体包括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具体而言,就是由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各自职权、责任范围内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命令,采取行政措施,举办各类高等学校,保护其他社会组织举办高等学校的自,裁判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各种纠纷等。同时,此类法律关系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意思表示。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表示行为,由报考行为和报到注册两部分行为组成。大学生高考录取前的报考行为和录取后的报到注册行为都取决于本人自由真实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是教育机构的意思表示行为,由公布信息、招生、注册等部分组成。教育机构的这些行为必须是普遍和公认的。一旦两个方面发生作用,行政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就已形成。高等学校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3条都对高等学校学生处分权的实施做了具体规定。由此可以判断,高等学校在对学生实施学籍管理和处分等行为是由法律、法规授权或者是由行政规章确认的,所以高等学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行使的是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大学生与高等学校之间是一种特殊行政法律关系,适用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和行政机关的具体安排为大学生提供具体的教育管理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大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具体保障者。只要大学生行为符合招生、报到、注册等规定条件,就与高等学校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大学生可以享受高等学校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有权要求得到恰当的教育和公正评价等。

(三)民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

大学生受教育权也表现为民法层次的权利,他有权要求有关组织和个人协助其享受受教育权。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因而,民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主要包括:大学生与公立高等学校之间的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与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之间的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和与其他个人(组织)之间的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在大学生与公立高等学校之间的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主体由大学生和公立高等学校组成;客体由教育和服务费用组成;内容包括高等学校提供教育条件和服务的义务,以及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和交付服务费用的义务。在大学生与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之间的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主体由大学生和民办高等学校组成;客体由教育和学费组成;内容包括民办高等学校的教育义务、获得学费的权利、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和交付学费的义务。大学生与其他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受教育权法律关系,主体是其他组织和个人,如大学生的监护人(组织)、人(组织)等;客体是享受受教育权利的行为;内容包括保证大学生受教育权不被侵犯、不被剥夺,积极为大学生受教育权实现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条件。民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都产生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意思表示,而且这种意思表示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受国家规制。民法层次的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在内容上与前两种受教育权法律关系相比,其内容不仅是服务有偿,而且也是等价的。因而国家没有当然的义务保证民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当然鉴于社会发展、教育公平,国家也会帮助大学生民法层次的受教育权实现。这种性质的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有赖于收取学费、服务费用和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等。

三、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责任及保护途径

根据破坏法律关系的性质及所属部门法的不同,可以将大学生受教育权缺损的法律责任分为三类:违宪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基于不同的法律责任可以采取不同的法律保护方法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充分实现。违宪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责任,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言论或行为违背宪法的原则、精神和具体内容而必须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违宪通常是指有关侵犯宪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应该是一种直接违宪行为,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法规和规章违反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侵犯了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因此,宪法层次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主要是要求国家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保障其权利。首先,应当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制定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充分实现所需要的法律,如鼓励社会各种力量举办各类高等学校的法律、加大教育投入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法律等。其次,应当根据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内容层次,制定不同的保障性法律,如学校采取强制退学等剥夺大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即由立法者以法律规定;对于一般的间接影响大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法律法规可以授权行政机关或学校制定更加细致、更切合实际的规定。第三,应当根据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实质和形式,制定相关法律,如除了保障大学生实体权利之外,还应该针对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救济做出相应规定。既要注重实体立法,又要注重程序立法。当前我国大学生受教育权缺损救济,只在教育部颁布的效力较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有规定,应该提高其地位。最后,高等学校应根据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容,在遵循上位法要求的情况下完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或者某些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引起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从我国行政法理论来看,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不履行义务,侵犯大学生受教育权,应负的法律责任是侵权责任,应当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予以解决,若引起财产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行政赔偿。就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制度看,只对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违法行为造成的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实施救济。受教育权虽已被写入有关法律,但对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还是缺乏切实的法律保护(救济)途径,建议扩充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的受案范围,在行政救济制度的原有框架下,对受教育权利受损进行救济。首先要充分认识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高等学校是法人,也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何区分其民事行为和行政行为尤为重要。根据我国《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当高等学校对学生行使教育管理权限特别是行使处分权的时候,应该属于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若因此发生纠纷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其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行政合理的原则,当大学生受教育权被侵害时,利害关系人应当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切实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第三,大学生应增强维权意识,当教育行政机关、高等学校在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侵犯大学生权利时,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国家或者其他民事主体因为民事违法行为、违约或者特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民法层次的大学生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受损主要由于高等学校的违约行为、其他组织和个体侵权行为引起,造成大学生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民事权利受到侵害。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调整优化结构,着力扩大办学规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创建教育强市,加快融入珠三角,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区、*区和*高新区初中阶段学校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8%以上、其他县(市)达到97%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同时,其他各项指标达到《广东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督导验收指标体系》的要求。各县(市、区)和*高新区的目标任务详见附表。

(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改(扩)建为主,适度新建的原则,按照达标、安全、实用、节约的要求,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标准完成教学和实训仪器设备等配置,使生均校园面积、建筑面积、教学设施设备等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满足今年扩招需要。

(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办学规模和课程设置要求,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按编制标准配足配强教师;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提升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师资的要求。

(三)招(送)生工作。及时分解下达招(送)生任务,落实招(送)生任务包干制、升学台帐制、工作督查制和奖惩制,确保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招(送)生任务。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2009年3月前,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动员大会,层级签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责任书。宣传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意义、政策、措施和经验,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普及高中教育。

(二)组织实施,完成任务。2009年3月前,完成中职(中技)学校春季招(送)生任务;2009年8月前,完成高中阶段学校建设、设备设施配备、引进教师任务;2009年10月前,完成秋季招(送)生任务。

(三)整理资料,申请验收。2009年11月前,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市对各县(市、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验收;2009年12月,申请并迎接省对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办、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组成。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达标任务。

(二)健全机制,确保投入。各地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以县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制,设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落实公办高中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预算,按时拨付,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建立健全以“奖、助、补、减”为主体的高中阶段教育助学体系,全面落实高中阶段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政策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确保助学配套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引导更多初中毕业生报读高中阶段学校。

(三)齐抓共管,营造氛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社会参与,实行齐抓共管。教育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推动技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督导中技学校完成招生任务。财政部门要研究制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宏观政策、法规及其配套政策,增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规划管理部门要把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对包括民办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学校新建、扩建、改建用地,原则上要按行政划拨的方式提供。人事、编办、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和指导学校人事、分配、职称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闻媒体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为我市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达标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调整优化结构,着力扩大办学规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创建教育强市,加快融入珠三角,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端州区、鼎湖区和*高新区初中阶段学校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8%以上、其他县(市)达到97%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同时,其他各项指标达到《广东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督导验收指标体系》的要求。各县(市、区)和*高新区的目标任务详见附表。

(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改(扩)建为主,适度新建的原则,按照达标、安全、实用、节约的要求,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标准完成教学和实训仪器设备等配置,使生均校园面积、建筑面积、教学设施设备等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满足今年扩招需要。

(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办学规模和课程设置要求,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按编制标准配足配强教师;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提升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师资的要求。

(三)招(送)生工作。及时分解下达招(送)生任务,落实招(送)生任务包干制、升学台帐制、工作督查制和奖惩制,确保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招(送)生任务。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2009年3月前,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动员大会,层级签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责任书。宣传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意义、政策、措施和经验,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普及高中教育。

(二)组织实施,完成任务。2009年3月前,完成中职(中技)学校春季招(送)生任务;2009年8月前,完成高中阶段学校建设、设备设施配备、引进教师任务;2009年10月前,完成秋季招(送)生任务。

(三)整理资料,申请验收。2009年11月前,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市对各县(市、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验收;2009年12月,申请并迎接省对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办、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组成。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达标任务。

(二)健全机制,确保投入。各地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以县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制,设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落实公办高中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预算,按时拨付,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建立健全以“奖、助、补、减”为主体的高中阶段教育助学体系,全面落实高中阶段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政策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确保助学配套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引导更多初中毕业生报读高中阶段学校。

(三)齐抓共管,营造氛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社会参与,实行齐抓共管。教育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推动技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督导中技学校完成招生任务。财政部门要研究制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宏观政策、法规及其配套政策,增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规划管理部门要把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对包括民办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学校新建、扩建、改建用地,原则上要按行政划拨的方式提供。人事、编办、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和指导学校人事、分配、职称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闻媒体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为我市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达标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7

自从欧美国家率先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普及初等教育以来,义务教育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今天,当人类迈入21世纪之际,全球的192个国家或地区,已有170个宣布实施义务教育①。世界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涉及义务教育投资制度、教师工资制度以及特别扶持制度等三大方面。各国在长期的推行义务教育的实践中,逐步积累了经验,并且形成了各自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本课题在对各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个案研究和较为深入的综合比较研究之后,认真总结了各国义务教育投资的一般经验或曰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相信这些经验或原则对于认识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对于完善中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对于推进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义务教育一般均由政府直接投资,但投资体制的基本模式有所不同在世界各国,以全民性、平等性、普及性为特征的义务教育作为各国公共教育制度的基石,一般均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和投资,不过,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政治、财政和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各国政府干预和投资义务教育的具体方式又有所差别。从总体上看,各国义务教育投资虽然大多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参与,但投资主体却并不相同。本课题依据不同的政府投资主体,把当代各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集中模式、相对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

1.集中模式所谓集中模式,是指一国政府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投资主体是中央或联邦一级的最高行政当局。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国家中,法国、泰国、韩国、埃及均属这一模式。从世界更大范围看,根据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希腊、捷克、匈牙利、土耳其等国也属于这一模式。在上述各国,在各级政府对以义务教育作为主体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资中,中央或联邦政府的投资比重,在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前均在53%以上。在某些典型的国家,如葡萄牙、新西兰和土耳其,中央投资达到100%。

2.相对集中模式所谓相对集中模式,是指一国政府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投资主体是省、邦、州、都道府县等高层次地方当局。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国家中,美国、德国、印度、瑞士、日本属于这一模式,在世界其他国家,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澳大利亚也均属这一模式。在这些国家,高层次地方政府的投资占各级政府初等和中等教育公共投资的比重高于中央和基层地方政府投资的比重,一般均在40%以上。在某些国家,如比利时占到90%以上,德国为76%,详情见表1。

3.分散模式所谓分散模式,是指一国政府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投资主体是市镇、县乡、学区、市町村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国家中,中国属于这一模式。在世界其他国家,根据表1经济合作组织对24国统计,英国、丹麦、挪威也属这一模式。在这些国家,基层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资占各级政府公共投资比重超过50%,成为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在一些典型国家,如英国占92.5%。

(二)政府公共投资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的绝对财源

各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一般均是多元的,除政府公共投资外,还有各种非公共投资的渠道。但是,在对义务教育的投资上,各国经费来源却表现出基本单一的共同特点,即政府公共投资构成了义务教育的绝对财源。不仅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俄罗斯等发达国家,而且在印度、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来自政府的公共经费一般均占义务教育投资总额的85%~90%左右。这种作法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应由政府举办,其经费应由政府公共经费承担的基本原则。以政府公共经费负担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通过政府公共资源的再分配,排除各种因素对义务教育的制约和干扰,切实保证一国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均衡发展,并为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较为平等的机会。至于各国政府公共经费的来源,不言而喻均主要来自于各国各级政府的税收。但在筹措方式上却有所不同,主要存在三种不同模式: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印度、泰国、埃及,当前均不开征用于教育的专门税种,而是从政府财政总收入或财政预算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一些国家如韩国则把某些项特定的税收作为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来源;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和中国,上述两种方式兼而用之,即义务教育部分公共经费来自于财政预算,另部分经费来源于专门税收。综合研究表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不少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泰国,在实施义务教育的最初阶段,曾经采取了由地方当局独立开征教育税的方式筹措义务教育公共经费。但是由于这一方式要求政府必须适时地调整和改革税制,以使教育税的税种、税基和税率不断适应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有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中,愈发成为各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业。因此,在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多采用第一种筹措经费的方式,即将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教育经费直接作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之中,从而使教育财政成为政府普通财政的组成部分,使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全部来源于普通税收。

(三)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并非一定遵循“主管者负担”的原则,而是多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

从管理体制上看,世界上无论是分权国家还是集权国家,各国对教育大多实行分级管理。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义务教育,通常多由基层地方政府主管。但是,各国当前的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并不遵循“主管者负担”的原则,而是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摊。即是说不仅负有主要管理责任的基层地方政府负有投资责任,而且中央或较高层次的地方政府亦负有投资责任,甚至负有比基层地方政府更大的投资责任。例如美国将初等义务教育交给地方学区主管,但当前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则主要由州和地方学区共同分担。法国的初等义务教育由市镇主管,对其公共投资则由中央和市镇政府共同分担。德国初等义务教育由市镇管理,对其公共投资由州和市镇政府共同分摊。日本的初等义务教育由市町村主管,对其公共投资则由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财政共同分担。一般讲,属于集权模式的国家,中央财政分担较多的投资责任,属于分权模式的国家,高层次地方政府分担更多的责任。中央或高层次地方政府与基层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合理分摊公共经费,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经验证明,这一共同投资的体制对于促进一国内不同地区义务教育能够比较均衡地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至于各级政府分摊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具体办法,从国际经验看,在一些成功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瑞士、俄罗斯等国,一般的分工是,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由中央或高层次地方政府负担,学校基建费和日常运转的公用经费则由基层地方政府负担。

(四)义务教育政府公共投资主体的重心不宜过低

欧美许多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的早期,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体制多采用分散模式。美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在19世纪末推行义务教育之初,都曾将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全部交给基层地方政府。如初等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在美国曾是地方学区,在法国和德国曾是市镇,在日本曾是市町村。当时出现的普遍问题是这种低重心的投资体制给基层地方财政以沉重压力,甚至使地方财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义务教育的推进则困难重重。面对困境,各国采取的对策是适时调整和改革公共投资体制的内部机制,加大中央和高层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使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上移:法国义务教育政府公共投资主体从市镇上移至中央,德国从市镇上移至州,日本从市町村上移至中央和都道府县,美国亦从地方学区上移至州。总的趋势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主体从原来的三级行政当局上移至一级或二级行政当局,使中央财政和州、省、邦等高层次地方财政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负有主要责任,成为投资主体。在当今世界,虽然各国财政体制差异很大,但是大部分国家当前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上选择了集中模式或相对集中模式,投资主体或是中央政府,或是高层地方政府。而完全采取以基层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分散模式的国家却为数较少。根据经济合作组织1993年对世界24个国家的统计,采取集中模式、相对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的国家分别为12个、9个、3个。③国际经验表明,义务教育政府公共投资主体的重心不宜过低,这是因为相对于低重心的分散模式,集中或相对集中模式在适应和保障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和均衡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五)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责任应适当集中

通过立法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其工资由中央或较高层次地方财政承担,这是许多国家解决教师工资问题的基本经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而且有利于政府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质量的提高。在世界各国,教师工资经费即人员经费,历来是各国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最主要支出,一般达到80%左右。许多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之初,曾将义务教育视为基层地方的责任,并将教师工资经费的支付责任也一并交给了基层地方政府。这种做法不仅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负担,而且无法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相继调整了教师工资的管理筹措体制,采取的基本办法是将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上移或适当集中,由中央和高层次地方政府分担了主要责任。当前各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责任的承担主体大体可以分为以下4种:①由中央政府独立承担;②由高层次地方政府独立承担;③由各级政府联合承担;④由基层地方政府独立承担。大部分国家选择了前三种比较集中的办法。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各国,大都把教师工资经费或者列入中央预算,或者列入州、省的预算,或者各级预算共同分担,从而将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集中在中央政府或高层次地方政府。

(六)充分关注处境不利地区和群体的义务教育,并在经费上给予特别援助

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其国内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与此同时,一国之内由于经济条件、种族、性别、语言、宗教等社会问题造成的处境不利人群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义务教育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推行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在一国范围内实现基础教育基本均衡的发展,在于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提供接受这一教育的较为平等的机会。为了实现上述宗旨,各国政府均十分重视普及义务教育中处境不利地区与群体问题。许多国家在长期实践中根据具体国情和实际需要,形成了各自的针对处境不利地区和群体的特别财政支持制度。总结各国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国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的全部费用支出均由政府公共经费承担。这一措施使义务教育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特别是为处境不利儿童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当一国的财政能力不可能承担全国范围内的免费义务教育之时,一些国家的免费义务教育首先从经济落后的处境不利地区开始,并遵循社会贫弱阶层优先,初等教育优先的原则。第二,国家建立有效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帮助处境不利地区达到一定的义务教育财政水平,以使义务教育能够在不同发达地区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第三,国家为处境不利的贫困学生就学提供直接财政援助,主要包括设立政府助学金,免费提供课本和学习用品,提供上学交通补助、午餐补助等。

(七)注重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内部效益,建立严格的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制度和合理的学校设置制度

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支出是各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最主要支出,因此义务教育教师人力资源的配置直接决定着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效益。许多国家对义务教育配置实行严格的编制管理,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层次十分简洁。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一般规模的小学,除设一名校长负责学校行政工作外,其余全部为专任教师。小学实行包班制,每个教师负责一个教学班的全部教学工作。在中学,国家对各类教师的周工作量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格地根据学校学生人数配置教师,要求所有教师满负荷工作。此外,许多国家建立了教师合理流动制度,以提高教师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当某所学校或某个地区学生人数减少时,教师岗位设置亦相应减少。此时,作为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的义务教育教师则必须服从调动和分配。一些国家如日本还建立了城市与农村、偏僻地区与内地之间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实践证明,上述措施避免了教师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在义务教育学校设置方面,各国普遍遵循的两条原则是,既要提高投资效益,又要满足学生实际需要。考察各国对农村处境不利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在北美一些国家,多选择规模办学的模式,但条件是政府有能力为学生上学提供校车等交通工具或交通补贴,为学生提供午餐补助等。采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向学生提供较为规范的现代化学习条件和环境。在西欧的许多国家,则选择了分散办学的模式,例如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一村一校的做法十分普遍,而且在这些国家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比例的超小规模的单班学校(类似中国的复式教学点)。采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方便学生入学,让学生在本村即能接受义务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当政府没有能力承担学生上学交通和食宿的前提下,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农村处境不利地区学校设置数量的多少对义务教育的普及十分重要。如果政府能在学生徒步距离区内开办学校设施,减少儿童到最近学校上学的距离,那么义务教育就易于普及。

二、中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剖析

当前,中国在义务教育管理和投资方面逐步形成了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的长处在于增强了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感,缓解了许多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特别是在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这一体制已经显现出其优势,许多地方的义务教育已经受益于地方雄厚的财政能力,率先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但是,中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亦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严重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尽管15年来各级政府努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但距离法律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政府公共投资不足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公共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严重短缺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仍然没有突破3%,离4%的目标更有很大距离。在全社会义务教育总投资中,政府公共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一直偏低,以1996年为例,仅为74.58%,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只占55.28%。④

(二)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分担主体的重心过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缺陷

中国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属于低重心的分权型体制,它把行使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几乎完全交给了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的公共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基层地方财政。在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分担责任主要在县、乡、村三级。但是村并不是一级政府,村一级没有财政。而乡一级财政是各级财政中最薄弱的一级,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资金的能力都很弱,许多地区的乡财政只是县财政的“过路财神”,本身并没有独立的财政收入来源。至于县级财政,全国相当一部分以农业为主的县缺乏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源,财政不能自给。而地处边远、偏僻、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区域的贫困县财政更为困难。在中国现行财政体制中,虽然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能力相对较强,但其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却微乎其微。凡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承担责任的一级政府,均应具有相应的财政能力,这是其履行投资责任的基本条件。但在中国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中,由于投资主体的重心过低,更由于投资主体的责任与其财政能力不相称,导致农村许多地区特别是部级与省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举步维艰,处于缺少政府足够财力保障的境况之中。

(三)义务教育公共资金分布不平衡,对贫困地区和处境不利群体的特别支持不力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条件、生态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分布极不平衡:当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以地方雄厚的财力作保障实现“普九”之时,中西部农村地区以及边远、少数民族等处境不利的贫困地区却因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政府财政困难、吸收民间资金能力弱等原因而使义务教育处于财力、物力、人力全面匮乏的困境,相当数量的学校甚至没有有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最低程度的师资与设施条件。这些地区更没有财政能力对处境不利群体实行经费支持,从而造成众多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辍学。总之,义务教育公共资金分布的严重的不平衡以及对处境不利地区和群体特别支持措施的不力,正严重地威胁着贫困地区的教育进步,也在总体上严重困扰着进一步提高中国业已取得的义务教育成就的前景。

(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中国当前实行分散型的教师工资管理筹措体制,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全部由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负担,从而使得教师工资完全属地化,完全取决于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的恶劣,造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在此背景下,当地地方财政处于贫困状态。由于贫困地区自身财力严重匮乏,由于现行体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地方教育财政不具有宏观调控的责任,因此中国至今未能建立起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有效的财政保障机制。

(五)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利用效率不高

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有限的公共资金并未被有效使用,主要表现在作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最主要的使用者的教师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存在某些严重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比率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明显偏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1995年中国小学学生/教师比率为23,中学为16,国际比较的结论是,中国的这项指标不仅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小学为30,中学为20),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小学为27,中学为17),而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接近(小学为16,中学为14。)⑤这一情况说明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总体利用效率不高,义务教育教师的配置在总体上不是短缺,而是过于奢侈,处在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经费的支持能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义务教育没有建立或者没有认真实行严格的教师配置制度和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其结果是造成教师分布极不平衡,各地均出现了一方面城镇教师普遍超编,另一方面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一方面尽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另一方面大量招聘代课教师等各种矛盾现象。在教师的合理流动方面,缺少严格而又可行的制度,在许多地方教师的余缺即使在县乡内部也不能有效调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严重影响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个问题是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层次过多,机构设置繁杂。其结果是行政人员超编,专任教师中不任课或基本不任课者为数众多,造成许多地区学生/教师比率并不高,而班额规模却偏高的矛盾现象。它不仅造成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使相当比例的学生不得不在大班或超大班的恶劣环境中学习。

三、完善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和重构义务教育公共经费来源的格局,强化政府责任,重点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和财政供给水平在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因国家资源的不足而受到限制,这是事实,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公共教育投资战略重点的选择问题。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普九”这一国民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当前亟需完善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强化政府依法保证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和行为,重构义务教育公共经费来源的格局,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在义务教育这一层面上,建立起义务教育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担,非义务教育由政府、社会、个人分担的机制。为达此目标,必须实现两个指标的转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义务教育总投资中政府公共投资(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内经费和教育费附加)所占比例过低的状况,使义务教育总投资中政府公共经费所占比例由当前的72%(1998年)左右提高到85%以上的国际一般水平。其次,在中央、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必须重点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资责任,改变当前上述两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作用过微的状况。为了实现上述转变,建议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最低财政标准的县乡,则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以此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全国义务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供给水平,使中央和省级财政在义务教育投资中发挥实际作用。

(二)对农村贫困地区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调整,建立一种有别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的相对集中的新的分担机制中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人均GNP在县与县之间可以相差数十倍。在广大农村地区,当前统一实行的县乡村三级负担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体制,显然无法有效保障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可靠来源。鉴于此,建议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进行调整,建立一种有别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的相对集中的新的分担机制,即实行中央、省、县、乡四级共同分担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新机制。新机制的核心是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分担责任,可以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比重,从而减轻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财政压力。新的分担机制的具体分工责任是,对列入“普九”规划的部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建议由中央、省、县、乡四级政府共同分担公共投资的责任。根据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超出贫困县支持能力的义务教育事业费部分,部级贫困县可由中央财政保证,省级贫困县可由省级财政保证。基本建设费则由县、乡两级按比例分摊。对未列入2000年“普九”规划,2000年只能“普三”“普四”或“普五”“普六”的全国最贫困县,即全国15%人口地区,建议义务教育事业费全部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以彻底减轻最贫困县的财政负担。县级财政只负担基本建设费。

(三)以正税替代教育费附加在中国现行义务教育公共经费来源中,教育费附加是仅次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的第二大公共经费来源渠道。但是由于教育费附加只属于准税性质,故其征收、管理、使用规范强度不够,不仅征收率较低,且被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建议以正税替代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及其他类似项目。可供具体选择的方案有两种。其一是开征独立的目的税——教育税,专门用于义务教育的需要,以补充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不足。其二是将教育费附加并入新的农业税中,并从新的农业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乡、村两级义务教育的需要。目前第二种方案正在酝酿之中。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面临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之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对农村进行税费改革试点时,应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在税费改革背景下即将受到直接冲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即将面临严重萎缩的情况。因此,应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的改革进行试点和论证,以便建立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适应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合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至于新机制,建议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按照全国与省、省与县人均财政收入的差额以及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通过转移支付补足下一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资中的财政供给水平,发挥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满足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

(四)将保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责任适度集中为从根本上解决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亟需改革现行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的发放体制。为此,建议除某些发达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应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的责任适度集中,即由乡一级上移至县一级。与此同时,教师工资应与地方公务员工资同步,实行财政统一发放的办法,年初即从县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对于贫困县,建议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扶持力度,将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进一步上移。具体地说,部级贫困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超出当地支持能力的部分,建议由中央财政负担;省级贫困县教师工资当地负担不了的部分,则由省级财政予以确保;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15%人口地区,建议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全部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负担,以彻底减轻最贫困县的财政压力。

(五)建立健全的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鉴于家庭贫困仍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辍学的首要原因,建议尽早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至于各级政府对政府助学金的分担办法,可以根据各级财政的能力和在义务教育投资中承担的各项责任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实施《义务教育法》,强制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向贫困学生提供资助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政府应当同时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高等教育的任务篇8

1法律法规的定义

1.1 什么是法律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要求有各种规则来调整社会关系,舆论、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规则,相比较之下,法律的调控力度更强。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条例、规章等。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1.2 什么是法规

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之所以是规章,是从其制定机关进行划分的。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3 法律与法规的主要区别

法律和法规的区别,主要在于制定机关的不同,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个是国务院或地方人大等机构。再次,其效力层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过法规的效力。综观法律条文,可将其呈现的内容根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二是鼓励或提倡公民履行某些行为;三是禁止公民的做出某些行为;四是对公民没有履行义务或者做了法律禁止的事件的教育和处罚方式和措施。

2我国主要教育法规的特点和在教学中的特效作用

在社会发展中,我国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些教育性、教育类法法。教育法规是关于教育的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教育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约束力。教育法规对宣传教育理想,动员人民关心教育,防止和克服领导人的主观随意性,促进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建立和改革教育制度,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区域性发展的不同,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情况以及文化传统不同,因而各国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等也各不相同,但也有许多共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法规是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水平的具体体现,对我国教学将起着积极的推进和促进作用。各国的教育立法都是把本国的基本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的各方面、各时期的重大政策,通过立法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而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政府实施教育政策的有力保证。教育法规能保证教育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有效性。

(2)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和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对高等专业教学将起着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根据法律实施教育行政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后的产物。随着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全面崩溃,国家逐渐控制教育并用法律规定了教育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各国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并在法规中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教育立法是限制教育行政首脑独断专行、命令主义的重要措施。

(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所以教育法规具有显明的时代性,对中小学及职业教学将起着普及和导向作用。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开始推行“两免一补”,部分经济发展的省市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全免费和12年免费教育。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也加大投入鼓励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育质量。以前我们侧重于精英教育,现在我们大国推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众教育,禁止分重点校、重点班,在培养的重点上,以前我们只强调知识和技能,现在更多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重视教育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

3在教学中应把握的主要法律法规与重要条款

教学法律法规已成为职业教育阶段一个独立的科目,主要内容由法律基础理论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效率呢?这是任课教师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效率。

3.1 法律法规任务教学法

教学法律法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时,采用任务教学法非常适宜。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建立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法律法规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法律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2 教学法律法规教学中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可行性

教学法律法规是与教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例如职业院校物流法律法规的教学,它不但涉及运输、仓储知识,还涉及保险知识,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培养方向的定位而开设的法律课程。它既不是单纯教法律理论,也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掌握在专业领域中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法律开展工作的能力,满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需要,而任务教学法正符合教学法律法规实用性特点,因为利用任务教学法可以把培养教学法律法规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不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工作能力。由此可见,任务教学法特别适用于教学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易于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3.3 任务教学法在教学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以前,在没有掌握任务教学法时,教学法律法规课程都是纯理论的灌输,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没有兴趣,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任务教学法启发我对该课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的知识,分别对待,增强每个环节的可操作性。任务教学法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任务设计要与教学内容相符。

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法律法规课程中的任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教学的内容之一。因此,就要求“任务”与教学内容相符,要包含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那么,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涉及的知识点的学习。如果任务与教学内容不符,与知识点脱离,那么这个任务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完成某个任务,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目标有大有小,可以是一节课的目标,也可以是总目标。要求教师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将总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综合的任务,再考虑到这个任务涉及的各个知识点,然后把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完成。从而保证教学总目标的顺利完成。任务的分解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注意包含的知识点的多少与大小,一般一个任务包含的知识点不要超过3个,前后任务之间最好能有一定的联系。

(3)任务设计要难度适宜,要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就达不到训练的目标。如果任务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使学生有挫折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故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别设计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需求的任务。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对于这类学生,只要求达到基本教学要求。设计的任务只要在教材或教师演示的任务的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变换。大部分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前提下,还有一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要求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这类学生,设计具有综合性能力,加以变换和创新的任务。有少部分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他们喜欢尝试多样的变化以获得更丰富的效果。对于这类学生,设计的任务要有特点、有创新、有一定难度。

4对教学中法律法规教学的建议

(1)学习教育法规是参加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随时查阅本文所列举的13部法规,特别是前6部法规,不仅是新教师岗前要学,老教师也要坚持学,因为时间长了有些做法难免产生惯性,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以前法律未禁止的,可能现在法律规定不能做了。

(2)学习教育法规与加强师德建设相互促进。加强师德建设与加强教育法规学习并不矛盾,正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互促进的。教育是育人工程,在职来道德层面,要求我们老师敬业爱岗,忠诚教育,要有爱心、童心和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高的境界是言传身教、无为而教。可以这样说,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是不会轻易触及法律的禁忌的,而是处处维护法律的尊严。

(3)及时学习、深入领会党和国冢的教育方针、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教育法规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化,如果我们及时学习,深入领会,就能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走在发展的前列。如党的十七大有关教育的表述中,特别提及教育公平及均衡化,相应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马上加大了执行力度,具体到深圳市,学校均衡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全免费就是最好的实践,因此,退费就是一个政策性非常强的间题。

5当前学校教育中在法律法规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在法律层面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学生受教权的保护与保障。管理好学籍,不能随便拒绝或开除学生。

(3)尊重学生,讲究教育方式、方法和技巧,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保障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异常情况或危机事件要第一时间联系学生的监护人。

(5)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参考文献

[1] 思想品德政治教材委员会.思想品德[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河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重要教育政策文献.

[3]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亚健康的现象范文 下一篇:亚健康改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