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3 11:16:47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1

关键词:国际投资;征收;“间接征收”;条约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64-04

引言

回顾其国际法的渊源,征收的概念一直以来都充满了矛盾。征收代表着对私人财产的最严重的侵害和国家权力最显著的行使。在国际投资法中,征收被定义为为了国家的或者国家指定的人群的利益而将财产权正式收回。①这一定义涵盖了直接征收或称正式征收,其一直被国内法认可并规定。然而,国际投资条约对此也认可,即国家措施对外国私人投资不利,这也可能被认定为征收,即使投资者形式上仍持有其投资。②这被称作间接征收,或“相当于征收的措施”。

因此就存在另一种类型的“征收”。第一种类型是直接征收,通常正式化为征收法令或法律。这种类型的征收针对一个或一些投资而采取。征收或国有化,也可以针对一个经济体中的一些投资。第二种类型是间接征收。这种类型的征收可能产生于一国在其领域内采取的经济管制措施,即使这种管制不是直接针对一项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的法律权利并未受影响。

虽然直接征收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然而间接征收的定义仍然有很多的争议。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明确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国家措施可以被认为相当于间接征收,同样地国家需要对因此而受损失的投资者进行补偿。换句话说,何种条件下一国的措施可被认为是相当于征收呢?事实上,一些仲裁庭③认识到,不是所有对投资活动造成损害的国家管制措施都构成间接征收,也不是所有的国家管制措施都赋予受损失一方请求赔偿的权利。

毫无疑问,间接征收的定义目前是国际投资法领域最重要的议题之一。④ 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NAFTA框架下出现了一批投资争端,证明了间接征收概念问题提出的程度。⑤自此,这些绝对数量的由投资者提出的间接征收诉讼案件证明,迄今为止间接征收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

间接征收的法律规则旨在保护投资者,不属于正式的和明显的对投资者权利的侵害。仲裁员和法官都被要求探究“措施的实质而不是其表面形式”,欧洲人权法院在Sporrong和Lonnroth诉瑞典⑥一案中如是说。由于事实上目前的国际投资条约为外国私人投资提供了实质保护,间接征收概念显著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对东道国保留其管制权及政策空间的问题。

一、间接征收与东道国的政策空间

在他国领域内进行投资的外国私人投资者目前被一系列投资条约所保护从而保障了他们的权利,包括一旦被直接或间接征收后得到补偿的权利。与此同时,国家可能采取对其领域内的投资者经济利益造成损害的公共利益管制措施。这意味着对外国投资有损害结果的公共利益措施可能承担东道国基于国际法的东道国责任。如案例所证明的,投资条约甚至规定了投资者挑战东道国政府采取在公共健康、人权及环境保护等敏感领域的合理措施的方法。

原则上每个国家都有征收的权力,对这方面的关注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国际公认的权力。因此,投资条约没有阻止国家采取征收措施。唯一的限制是任何征收措施必须本质上非歧视、为了公共利益且投资者必须因遭受的损失而得到补偿。

然而,对东道国而言,征收规则隐藏着各种复杂的张力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关键的领域当中。

第一,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对外国资本有特别的需求)不总是有财政资源对因公共利益管制给投资者造成损害而进行补偿。事实是一国不能补偿因公共利益管制对投资者的损害而进行补偿,反过来,可能意味着当有所需要时国家却不能修改法律。

第二,广义的间接征收概念的采纳可能导致所有对投资者有害的国家措施都被认定为是间接征收,不管这些措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① 然而,在国际习惯法框架下,东道国有管制权而无需任何补偿,为了保护或促进公共利益。一项外国投资可能因此遭到政府直接针对投资且不影响投资者对投资的合法权利的措施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投资者将诉称投资被间接征收了。与此同时,国家将争辩其管制措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没有义务对投资者的任何损失进行补偿,该损失可能是由上述措施的非故意造成的。结果是“间接征收”这一术语可能涵盖所有对外国私人投资有不利影响的政府措施,而不包括对任何其他因素的考虑。

第三,国家可能采取的对投资者有害的措施须服从于国家的国际义务。国家有义务保护森林,对跨境有害废物的运输进行管制,实施更严格的污水循环标准或提高社会安全标准,公司被要求代表其雇员进行支付,作为其国际责任。然而,这样的措施可能威胁到外国私人投资的盈利或生存能力。遵守其投资条约,一国可能因此而不得不为了履行其国际人权、劳动或环境义务而对投资者进行补偿。

简言之,东道国需要保护公共利益,通过维持一系列无需补偿的管制措施来履行其国际义务。因此具有挑战性的是识别一系列有关间接征收的标准,使国家无需对每个单独的受到措施损害的投资进行补偿而进行管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应当被赋予随意损害投资的自由并将这种措施冠以“公共利益”的头衔。目的是为了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获得适当平衡。

二、投资条约中的间接征收条款

绝大部分的投资条约都提到了间接征收的概念并规定了与直接的或正式的征收同样的补偿义务。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110条规定:“任何成员方都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国有化或对投资采取相当于国有化或征收的措施,除非:(1)为了公共目的;(2)在非歧视的基础上;(3)符合法律程序;(4)支付补偿。”

这些条款多数没有规定间接征收的概念,虽然最近的一些条约包含了更明确的条款。

(一)典型的间接征收条款

1.缺乏间接征收定义的投资条约

截至2011年底,国际投资协定共计3 164项,其中2 833项为双边投资协定,331项为其他国际投资协定。②几乎所有这些条约都包含征收条款,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对这些条约的回顾(包括双边投资条约和双边或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表明征收的规定基于使用的术语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规定直接征收或国有化与间接征收或相同措施或具有相同效果的措施之间的区别。这种类型的条约使用了三种表述中的一种来指出间接和非正式的征收,不包括另外两种表述。这种类型包括使用下列术语的条款:

——“征收、国有化和其他任何相当于征收或国有化效果的措施”③

——“剥夺投资者投资的措施,无论直接地或间接地”④

——“征收或国有化或相似措施”⑤

——“征收,国有化或有相同效果的措施”⑥

第二种类型的规定对三种形式的征收进行了明确的区分:(1)直接征收或国有化;(2)间接征收;(3)相同措施或具有相同或相似效果的措施。这种类型的术语存在于北美和拉美国家及瑞士所设计的条约中。在NAFTA中(上文所引用的第1110条)及在最近的北美与南美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适用,例如多米尼加共和国与中美及美国自由贸易协定(U.S-CAFTA-DR),符合这种类型的条款一般使用下列表述方式:

——“直接或间接征收或国有化,或其他任何与征收具有等同效果的措施”①

——“不应当直接或间接地征收或国有化或采取具有相同性质或效果的措施”②

这种类型的条款明确地区分了两种类型的间接征收。间接征收因此就与相当于征收的措施区别对待吗?因此就意味着每个这些术语都服从不同的标准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是”,那么仲裁庭将需要在三个阶段评定证据。第一,国家措施有直接征收的效果?第二,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它是否构成间接征收?第三,如果不是,它相当于间接征收吗?然而,一般而言,仲裁庭把这两种表述作为一个概念,其一是“间接征收”,其二是“等同于征收的措施”。

2.间接征收定义中有明确的例外法律标准之条约

虽然投资条约中一般没有对一国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的相关因素进行明确阐述,但是都明确表明了事实上哪些因素出现时不构成间接征收。投资条约通常阐述签约国不允许采取间接征收措施“除非”、“除了”或“假如”该措施全部符合下列三个法律标准:措施为了公共利益、措施本质上是非歧视的,投资者因遭受的损失而得到补偿。这三个因素确定一项征收是否合法,而不是事实上是否发生。因此,仲裁庭首先评估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如果是这样,再考察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规定。③正如仲裁庭在Fireman’s Fund保险公司诉墨西哥案中解释的,“将马车放在马前面。”④

这意味着确定一项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所使用的标准在这些法律标准之外。两个系列标准被解释为相互被排除。例如,当仲裁庭在认定间接征收是否发生时,不能因为存在歧视性就认为发生了征收。⑤反之亦然。同样的监测也适用于为公共利益的国家管制措施。有些人相信,恰恰因为一项措施是为了公共利益(合法性标准)而采取,这同样的措施就不能被认定为间接征收。

(二)投资条约中的新实践

最近投资条约中包含间接征收概念的条款可以分为三类。第一,重申了国家管制权的条款。第二,其他一些条款从间接征收的定义中排除了特定类型的国家管制(甚至是那些有害投资)。第三,有些插入在附件解释中的条款,规定一系列试图帮助仲裁庭在评估间接征收诉讼时进行解释的因素。

1.重申东道国的管制权

(1)条款的内容

最近的一些投资条约包含了明确重申国家有权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而进行管制权利的条款。这些条款,有些是受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0条的规定的启发,⑥一般表述了任何条约中的条款都不能阻止任何缔约国为保护特定公共利益而采取措施(例如:公共健康、环境、国家安全、维持和提高劳工权利等)。这是一个适用于投资条约中的所有法条的普通条款。同样地,这也适用于征收条款,除非另有指明。⑦

这种类型的普通条款首先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设计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中。⑧1992年12月17日的NAFTA第11章第1114条第1款中有这样的条款,题为“环境措施”。表述如下:本章的任何规定不得被解释为是阻止缔约方采取、维持或者实施任何与它认为适当的措施,以确保投资符合本章规定的在其领域内的投资活动是以对环境的强烈关注的方式进行的。

(2)条款的范围

这些条款的范围非常有限,虽然大部分都以“一般例外”命名,但它们没有真正地缩小国家潜在的征收义务。而是,它们仅仅认识到并确认国家在公共利益方面的管制权,这已经在习惯国际法中得到公认。而在条约中重申习惯国际法的这一规则并非无益。事实上,这些一般性条款对征收条款并无影响,这并不禁止国家实施有效征收投资者财产的管制措施,但需要补偿。这些条款重申了国家的管制权,并没有规定在行使时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是否减轻国家的补偿义务。

最后,一国管制权的重申对特定国家为保护人权或环境的措施赋予了更大的合理性。然而,这并不能充分地阻止仲裁庭将任何这样的措施认定为构成间接征收。

2.例外条款

(1)条款的内容

很少有投资条约涵盖直接的和特别明确的例外或者排除出间接征收的条款。然而,最近签订的条约明确地从间接征收中排除了特定类型的国家管制措施。这意味着这些措施可能不被认定为构成间接征收因而国家也没有义务进行补偿,无论该措施对投资造成了怎样的损害结果。

这种条款的第一个例子出现在2004年美国和加拿大BIT范本中。加拿大范本附件第三段规定:“除非在极少数情况下,当一项或一系列措施针对它们的目的来说是如此严重以致于它们不能被合理地认为是以善意的、非歧视的方式为了合理的公共利益目标而采取和适用,例如为了健康、安全和环境的,不构成间接征收。”①

2009年东南亚联盟综合投资协议附件第2条第4款也规定:

成员国采取的非歧视措施,被设计和适用于合理的公共福利目的,诸如公共健康、安全和环境,不构成间接征收。

这些新的条款规定一国以合理的目的,善意和非歧视的方式采取的措施不能被解释为构成间接征收的措施。换言之,如果相关措施的设计符合合理的公共利益,仲裁庭就不能得出构成间接征收的结论,除非该措施是歧视性的并且以恶意的方式采取和适用。“合理目标”可以涵盖宽泛的政府目的,包括与公共健康、安全和环境相关的目的。东南非投资协议明确的指出习惯国际法对警察权的原则来帮助解释本条款。

(2)例外的范围

根据这些规定,包含的国家措施不能被分析为需要补偿的间接征收,因为事实上它们是因为公共利益且以非歧视的方式采取的。这是否就意味着包含这种条款的投资条约破坏了合法标准和上述提到的标准之间的区别?换言之,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合法标准可以用来确定一项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

根据加拿大和美国条约模版的相似规定,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是肯定的。对这以条款的最近的分析表明,在“极少数情况下”,明确排除的措施可能不会被认定为间接征收。另外,加拿大范本规定了这种例外情况的例子,措施可能被认为“过度严格”。因此,该条款仅仅创造了支持合理管制的假设,可能被排除于间接征收之外。然而,这种类型的条款不构成实质的例外。

3.征收条款的解释附件

(1)附件的内容

对征收条款的解释性附件首次出现在21世纪初的一些投资条约中。这些附件规定了仲裁庭在评价一项国家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因素。

这些因素首先出现在美国和加拿大2004年BIT范本中,美国范本附件B第4条②和加拿大范本附件B第13条第1款几乎是相同的。这三个因素必须累加分析,虽然这些因素不够详尽,如“在其他因素中”这样的短语在文本中的使用。首先,投资者必须遭受了相关投资的不利影响。这是措施造成的经济影响。其次,是否构成征收还要将合理的投资预期考虑进去。最后,措施的性质也应加以考虑。

(2)条款的范围

事实上这些为仲裁员提供的要素的描述是对获得更准确的间接征收概念的积极进步。

通过对投资者明确的合理的预期(也称作“合理期待”)的考虑,征收条款所提供的对投资的保护因此被拓宽为包括纯粹的经济利益。事实上,“合理期待”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因为包含了来自当前的法律框架内在投资做出时给予投资者的保证(正式或非正式),以及基于此而做出的在该东道国的投资决定。然而,仅仅是合法的被保护的权利可以被征收。宁可采用“具有约束力的承诺”这样的术语,东盟投资协议也因此避免了考虑并非来自东道国法律义务的受挫“合理期待”的概念。

结论

间接征收的概念在国际投资法领域仍然很模糊。认定方法不同且仲裁裁决变幻莫测。因此,就存在一个一致性、确定性和可预见性的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起草投资协议中的条款及通过仲裁庭对这些条款的解释。

关于条约的规定,对间接征收概念界定的更加准确对投资条约的签约国来说是明智的,通过协议,对间接征收的概念更加精确细致化,尤其是当合理性管制的一般适用问题。事实上,因为间接征收的概念不够清晰因而出现这样迥异的解释也是可能的。很显然找到这样一个概念的固定的定义也是不容易的,其潜在的适用也是无止境的。然而,重新起草这些条款,明确损害“效果”标准的角色和定位及其他标准的角色和定位是有可能的。国家是否选择为条件的发展标准或创造例外情况,新的条款应当比最近签订的条约更加明确和有效。

“在国际投资条约及其仲裁机制中如何寻求投资者和东道国权益保护之间合理平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 国际投资法通过很多偏向于私人投资者的权利多于东道国管制权的标准被诠释着。然而,随着这个领域的发展,逐渐清晰的是法律需要重新调整,必须考虑平衡东道国公共利益与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2

关键词外国投资 外国投资者 国籍标准 资本来源标准

2006年8月颁行、2009年6月修订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使用了“外国投资者”的概念来指称外国投资。那么,何谓“外国投资者”,如何界定?“外国投资者”概念是否能够能够涵盖所有的外国投资?“外国投资者”的形式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立法并未明确规定,理论界也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明确“外国投资者”的概念,不仅是外资并购中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而且关系到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国策是否能够落到实处。鉴于外资并购在我国愈演愈烈,对“外国投资者”的概念进行辨析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

一、外国投资与外国投资者

(一)外国投资的认定

笼统地说,外资即外国输入之资本,其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一个比较模糊的经济学概念,是一个通俗的提法,后来外资的概念被引入法学领域。但是由于外国资本的复杂性,世界各国对于外资的认定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从投资者国籍来认定。这种标准主要是从投资者的所属国来确定外国投资,凡是非东道国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所有的资本都属于外国资本,不论其是否来自东道国境外。此种标准只考察投资者的国籍而不管资本的真正来源,不能从实质上对外国投资作出正确的认定,实践中往往会引起适用法律的混乱。

第二,从资本的来源认定。这种标准注重资本的属地,只要资本来源于东道国境外,不管资本的所有者是否外国人,均视为外国投资。比如,《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关于合格投资的规定即采用此标准。

第三,混合标准。这种标准把资本的来源地和投资者的国籍结合起来,只有具备了“外国投资者投资”和“资本来源于境外”这两个标准才被认定为是外国投资。比如《安第斯共同外资法典》规定,“直接外国投资系指来自境外由外国自然人或法人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或其他实物向企业进行的投资,并有权向国外汇出其资金或利润。”

(二)我国对外国投资的认定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投资(即外资)的提法开始进入法学领域。最早对外资进行规定的是1979年7月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但该法并未对外资的概念进行明确的规定,仅在第2条笼统的提到“允许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个人(以下简称外国合营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合营者)共同举办合营企业。”其后颁布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沿用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2000年以后颁布的外资法规中,逐渐出现了“外国投资者”的提法,这其中主要的是调整外资并购的相关法规。从立法上看,在外资并购中我国并未明确规定外资的界定标准,虽然使用了“外国投资者”的概念,但却缺乏详尽细致的规定。

(三)外国投资与外国投资者的关系

根据《规定》,在外资并购中外资的概念是从主体角度来界定的,即外资是指外国投资者,也就是说外国投资与外国投资者的概念等同了。但是,实际上“外资”的内容要比“外国投资者”宽泛的多,二者并没有等同性。之所以使用“外国投资者”的概念是因为其更符合外资并购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对并购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规制。实践中,我们应从广义上理解外国投资者,以便于正确的适用法律。《规定》及相关法规在外资并购中使用了外国投资者的概念,但对于外国投资者的内涵、界定标准及表现形式等问题并未予以明确,需要进行必要的辨析。

二、外国投资者之“形式”界定

《规定》中并没有就外国投资者的形式进行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2条的规定,外国公司、企业、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人是四种常见的外国投资者的表现形式。但是,上述四种形式的规定是针对“绿地投资”,是否适用于“褐地投资”呢?

(一)褐地投资中无需限制外国投资者的形式

外资并购又称褐地投资,与绿地投资不同,其并不产生新的经济增量,只是涉及资产所有权或股权的主体变更,并购完成后通常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来说,并购法规通常会从国家经济安全、垄断、上市并购和外汇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制,因此对褐地投资进行规制的重点在于并购过程,并购完成后所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可由三资企业法来调整。无论是使用自身的资产并购,还是采用杠杆方式并购,外国投资者只要具备相应的并购能力即可,无需附加其他条件。另外,世界各国主体立法各不相同,如果对外国投资者的形式进行限制,可能会将资质优良的投资者拒之门外。综上所述,褐地投资中对于外国投资者的形式无需进行过多的限制。

(二)《规定》对外国投资者的形式并未限制

《规定》虽然没有明确外国投资者的形式,但却分别在第28条关于境外公司、第39条关于特殊目的公司的规定中涉及到了外国投资者的形式问题。根据第28条规定,境外公司是指合法设立并且其注册地有完善的公司法律制度,且公司及其管理层最近3年未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除特殊目的公司外,境外公司应为上市公司,其上市所在地应具有完善的证券交易制度)。根据第27条规定,境外公司的股东可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对于股东是法人还是自然人,《规定》并未明确,这意味着对于此类外国投资者并无形式上的限制。根据第39条规定,特殊目的公司系指中国境内公司或自然人为实现其实际拥有的境内公司权益在境外上市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特殊目的公司是特殊的境外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为中国的法人或自然人,根据规定,特殊目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可以外国投资者的身份来并购境内企业。可见在外资并购中,外国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和法人。

(三)从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看对外国投资者的形式也无限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签订了大量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这些协定中都对“投资者”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从对投资者形式的界定来看,虽然不同的协定有不同表述,但并未限制投资者的形式。比如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文莱达鲁萨兰国政府关于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中规定,“投资者”一词,系指国民和公司。“国民”一词系指:(1)在文莱达鲁萨兰国方面,系指根据适用文莱鲁萨兰国法律取得文莱达鲁萨兰国国民地位的自然人;(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系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公司”一词系指正当设立、组建或组织的,具有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任何实体,包括合伙、公司、个体业主、商号、协会或其他组织。另外,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政府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规定,“国民”一词,就缔约任何一方而言,系指具有该缔约一方国籍的自然人;“公司”一词系指依照缔约国任何一方的现行法律在该缔约一方领土内设立或组成的公司、商号和组织。

三、外国投资者之“外国”界定

对外国投资者非国内性进行判定是适用外资并购相关法制的前提条件,但是《规定》并未设定明确的界定标准,根据我国相关立法及投资法理论,我们应当分别对自然人和法人进行界定。

(一)外国自然人投资者之界定

1.国籍标准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的法律资格。一般来说,外国人是指根据东道国的国籍法,没有取得东道国国籍,并且投资时以及整个投资期间,没有自愿取得东道国国籍的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国籍标准来认定“投资者”,比如,如前所述,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政府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规定,“国民”就缔约任何一方而言,系指具有该缔约国一方国籍的自然人。实践中,对自然人国籍的认定往往会出现消极冲突和积极冲突。就消极冲突而言,如果当事人无国籍或国籍不明,以当事人的住所地为其国籍国。就积极冲突而言,如果当事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则有以下解决办法:(1)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准;(2)以当事人的住所或惯常居所所在国国籍为准;(3)以同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为准。

2.住所标准

住所是指一个人以久居的意思而长期居住的处所。世界上有一些国家采用住所标准来界定外国投资者,比如我国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第1条第3款规定,“投资者”一词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方面系指,在本协定有效范围内有住所的德国人。

综上,《规定》中虽然没有明确外国自然人投资者的界定标准,但从我国签订的相关投资协定看,可以用国籍标准和住所标准来认定外国投资者。但是,在外资并购中仅采用这两个标准,难以反映真正的外资流向,甚至会影响到外资并购法制的正确适用。目前,我国仍给于外商投资企业以优惠待遇,很多内资的投资者为了享受此种优惠,往往加入外国国籍,以外国投资者身份来进行返程投资。因此,除国籍标准和住所标准外,我们还应当采用资本来源标准对自然人外资国投资者进行认定,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外国投资者的涵义,从资本流动的本质上界定外国投资者,防止规避法律和滥享优惠政策的情况的出现。

(二)外国法人投资者之界定

1.注册成立地标准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通常以法人的注册成立地作为判断其国籍的标准。凡是在内国设立的法人是内国法人,凡是在外国设立的法人为外国法人。采用此标准主要是因为一个组织之所以成为法人,主要是其依照一国的相关法律进行设立,并经过该国行政机关的核准登记。实践中,我国也采用此标准来判断外国投资者,如前文所述,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政府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规定,“公司”一词系指依照缔约国任何一方的现行法律在该缔约一方领土内设立或组成的公司、商号和组织。采用此标准,虽然易于判断但也存在弊端:(1)无法判断实际控制人的国籍;(2)当事人通常会选择登记地,到限制较少的国家进行登记,以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

2.住所地标准

法人的住所一般是指其经营管理中心或经济活动中心,在内国有住所的法人是本国法人,在外国有住所的法人是外国法人。大陆法系的国家大都采用住所地标准来确定法人的国籍。由于实践中,对于此标准的界定尚存在争议,且法人可以随意选择住所规避法律,因此各国往往将此标准与其他标准同时使用来确定法人国籍。我国也没有采用单一的住所标准来认定外国投资者

3.资本控制标准

资本控制标准又称成员国际标准,是指以法人的资本控制人的国籍作为法人的国籍。也就是说,法人国籍的确定,要看法人的资本控制在哪一国民手中。但是此种标准也不易判断:(1)弄清法人的资本控制人并非易事;(2)控股股东有可能会不断变动;(3)股东国籍相异,不易界定。我国曾采用资本控制标准来判断法人国籍,但已经改用复合标准。

4.复合标准

采用上述任一标准来确定法人的国籍,判断法人的外国投资者身份,均存在着一定弊端。因此,各国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标准结合起来确定法人的国籍,是为混合标准。我国在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大量的采用复合标准来对外国投资者进行界定,如根据2009年5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规定,“……法律实体,包括根据缔约任何一方的法律设立或组建且住所在该缔约一方境内的公司、协会、合伙及其他组织。”另外,2007年11月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关于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第1条第2款规定,“投资者一词,系指……(二)依照缔约一方法律在该缔约方境内组建,且在该缔约方境内有总部或者由一缔约方法人或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法人……。”前一个协定采用了注册成立地和住所的混合标准,后一协定中采用了注册成立地加住所或注册成立地加资本控制标准。

综上,采用混合标准认定法人外国投资者更能反映出外国资本的本质,且符合我国对外国投资者的规制目标。

四、结论

根据《规定》第2条规定,“资产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也就是说,采用资产并购方式,“外国投资者”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我国三资企业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另外,根据《规定》第39条的规定,我国自然人和法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即特殊目的公司也视为“外国投资者”受《规定》调整。可见,《规定》中所限定的“外国投资者”与我国相关法律和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中的界定,存在着冲突和不统一,我国应尽快出台《外国投资法》对外国投资者的概念进行统一的界定,以解决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争论和冲突。

注释:

从投资的整体概念出发,一个完整的投资概念应由投资者、用于投资的资本和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资行为三个方面构成。(郭载宇.外国投资的界定及我国立法完善.政治与法律.2000(3).)外国投资者的概念则仅从投资者角度进行界定。

比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通过股权并购举办外商投资广告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2003年颁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股权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等。

资料来源: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7897.访问日期:2010/9/7.

资料来源:北大法宝数据库.访问日期:2010/9/7.

参考文献

[1]肖冰,何鹰.国际经济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孙效敏.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3

一、全面收益概述

全面收益这一概念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3)中正式提出的。http://1985年,fasb在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6)中对全面收益和全面收益构成要素进行了规范的定义。全面收益被定义为:全面收益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由源于非业主的交易、事项及情况所引起的业主权益(净资产)之变动。它可以简单解释为一定期间内除业主投资与分派业主款之外所有的业主权益变动。全面收益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四个要素。

虽然全面收益与净利润在会计确认上都使用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四个要素,全面收益比净利润涵盖内容更丰富,全面收益除包括企业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经营成果以外,还包括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经济交易或物价变动所带来的未实现的资产变动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即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从全面收益概念来看,其反映的是一种损益满计观,按照损益满计观,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项目(不包括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属于当期业绩组成成分,尽管一部分项目被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但应该作为其他全面收益进行报告。

二、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及收入费用的全新解读

新会计准则体现了资产负债观以及全面收益的理念。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业绩报告的影响源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并体现在新增加的“利得”和“损失”要素上。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诸如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项目进行后续计量,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两个概念的引入,使得传统会计收益的范围得以扩展。利得和损失又进一步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部分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

新会计准则尽管引入“利得”和“损失”两个要素,然而在利润表中并没有单列这两个项目,利得和损失项目包含的内容也只是在各项具体准则中进行规范。其中包括:(1)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各项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减值发生的损失;(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3) 投资收益,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处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4)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罚没项目产生的利得和支出,以及政府补助利得、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按照新会计准则,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而这也仅仅是在利润表中体现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会在会计期末结转到所有者权益项目当中,然而并不代表企业全面收益。根据新会计准则报告要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属于全面收益的一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又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转贴于 http://

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和其他项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体现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关注企业净资产的变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属于没能在企业净利润中反映的价值变动。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业绩报告的新释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根http://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信息,可以得到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综合收益信息。然而由于综合收益的信息仅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其有用性可能会受到质疑。

2009年5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征求意见稿)》,从2009年1月1日起,企业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项目。“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这意味着,我国企业报告综合收益项目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利润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将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企业的全面收益情况,投资者不必借助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去分析企业当期的综合收益。另外,在利润表中报告综合收益将突出综合收益的理念,投资者在评价企业当期和未来业绩时,会更加关注未包含在损益表中的其他利得和损失项目。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仅当其被出售时才能将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企业通过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报告当期直接确认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利润的金额,将提供给投资者这一金融资产价值变动对当期以及未来业绩影响的信息,将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企业当期全部已实现收益的构成成分,进而提高业绩报告的有用性。然而,也应意识到,由于其他综合收益全部都是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因此报告这一信息可能会增加企业业绩报告的波动性,对投资者评价企业业绩带来干扰。 四、新会计准则的要点

1.规范性。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从而使会计行为达到规范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权威性。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权威性。

3.发展性。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会计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准则也要随之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实和淘汰。

4.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性。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依据,同时会计准则又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五、结束语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4

在上海世博会的促动下,上海本地股热了一阵又一阵。

5月1日,世博会即将开幕。3月5日,上海本地股再次集体放量大涨,上海梅林(600073.SH)午盘前涨幅只有1%,下午开盘后巨量直线拉涨停。受此带动,上海新梅(600732.SH)封于涨停,上海物贸(600822.SH)、 上工申贝(600843.SH)等纷纷大举跟进。

市场上,投资者把世博概念股划分为世博前概念股、世博中概念股和世博后概念股3个阶段。

世博前概念股由基建、房地产和涉及世博动拆迁的企业组成,目前,这类个股已随着世博园场馆建设的提前完工而归于平淡。

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越来越近,市场已将目光聚焦于世博召开后受益的世博中期概念股。预计世博会期间上海要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同时,世博期间还有2万多场国内国际的相关活动在上海举行,据此测算,将有600-1000亿元的消费额会被直接拉动。

世博中期概念股中,排在首位的是酒店、餐饮业,受益程度将达34.3%。故以经营酒店、餐饮的锦江股份(600754.SH)和金枫酒业(600616.SH)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其次是商业零售类公司,据国泰君安测算,世博会期间将拉动上海零售行业收入14.8个百分点,新世界(600628.SH)、友谊股份(600827.SH)、益民商业(600824.SH)、老凤祥(600612.SH)等上海本地商业股都将受益。

排在世博中期概念股第三位的是交通运输类公司,上海证券预期,轨道交通、机场、出租车行业收入增长分别为37%、30%、28%。相关上市公司上海机场(600009.SH)、大众交通(600611.SH)、海博股份(600708.SH)、锦江投资(600650.SH)等将相应增厚利润。

而世博会闭幕后,世博园区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轴等大建筑将永久保留,这将成为上海的新旅游景点,拉动上海旅游业。

除了世博概念,上海国资重组则是上海本地股投资的另外一条强劲主线。分析人士指出,2010年上海国资将掀起又一波整合浪潮,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上海市国资委相关人士则指出,2010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由2009年底的25.4%提高到30%以上,资产证券化规模达200多亿元。

国海证券的研究指出,上海的投资机会要从两个纬度来寻找。第一纬度是产业政策和产业成熟度。未来几年,上海的“两个中心”建设将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强力拉动,上海区域优势将得以凸显,譬如旅游酒店、文化传媒、 商业零售、物流业的国资整合带来的效益。受益上市公司重点包括锦江股份、百联股份(600631.SH)、友谊股份(600827.SH)、新世界(600628.SH)、长江投资(600119.SH)。

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都是区域优势构建的重点。

另外,上海的金融类和航运类上市公司整合将提上日程,这是上海区域投资的第二纬度。目前,上海已基本完成制造业(汽车、电气、食品等制造业)的整合,下一步整合重点将转向现代服务业。

在“两个中心”建设的长期大背景和上海市产业政策的布局之下,应重点关注6大整合产业,即金融、地产、商业、物流、传媒、医药。这6大产业是“十一五”期间上海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国有资产布局最集中,但是资源配置却相对不够集中,相关集团将得到更多的政策资源倾斜。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有中华企业(600675.SH)、新华传媒(600825.SH)、东方明珠(600832.SH)、锦江投资(600650.SH)。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5

【关键词】 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 产业静态集聚指数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西方标准的对外直接投资(fdi)理论在解释工业化国家跨国投资动因及其行为特征等方面,为研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系列重要依据。但是,这些理论基本上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厂商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发展路径问题,而是一种以“企业选择”为重点的理论范式,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上并没有提供多少有价值的建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既关系到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微观经济收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不断扩大。制定合理的产业选择方案,是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提高中国对外经济活动质量的必要理论前提。从深远意义说,中国fdi产业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直接决定着中国对外开放总体发展战略的政策绩效,决定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江小涓(2005)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是中档加工组装制造业、纺织与服装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油田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聂名华(2001)总结了我国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决定因素,并提出应将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列为境外投资重点,同时要有选择地投资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宋伟良(2005)在分析与产业选择相关理论后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支持资源开发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另外赵春明(2002)、邢建国(2003)等学者也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成果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定性研究,对于产业选择的依据和基准也只停留在理论表述,没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提供可参考的指标体系,对于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也较少见到。

鉴于此,本文将以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等指标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深入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潜力。

一、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

1、投资竞争力与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的提出

卢进勇(2003)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时,首次提到投资竞争力的概念。他认为,目前存在的一些企业竞争力或企业国际竞争力概念基本上都没有考虑投资或对外投资问题,所下定义仅仅顾及了贸易或对外贸易方面,应当说,在当今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方式日趋多样化,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样的定义是不全面的。

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将企业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国际投资竞争力两个方面,正式提出企业国际投资竞争力的概念。国际贸易竞争力类似于已有的关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国际投资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展对外投资过程中较其他投资者更强的投资决策、项目运作和企业管理能力。国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投资竞争力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的侧重点是产品、价格、质量、服务、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力,后者则侧重在项目投融资、技术、管理和品牌竞争力等方面。但是卢进勇在界定概念后,没有在文章中对于国际投资竞争力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使用,无法领略到它更深层次的意义。

由于国际投资竞争力与国际贸易竞争力有相似之处,只是侧重点不同,笔者认为可以模仿现有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指标,创造出国际投资竞争力的分析指标,对中国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更好地指导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为了方便进行产业选择,也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模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创设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revealed investment advantage,ria)进行分析,即:

riaia=(xia/xit)/(xwa/xwt)

式中,xia是国家i在a产业上的对外直接投资额,xwa是a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额,xit是国家i在t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xwt是世界市场上t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世界平均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相比而言的相对优势。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不同产业投资的相对优势。一般而言,若riaia<1,则该国在该产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若riaia>1,则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

2、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分析

(1)数据选取。中国各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来自于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3年关于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数据是目前能够查到的最早数据,使用的是各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比例。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和各产业数据使用的是《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并购(m&a)的销售总额和各产业的并购额,选择流量进行计算。由于中国产业统计口径在2006年以后基本一致,而这之前的数据产业划分不尽相同,本文进行了适当的整理,但仍有部分数据缺失。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分产业数据是在原数据基础上根据中国公布的产业分类进行了合并整理所得。另外世界投资报告中没有公布批发零售业的并购数据,虽然中国该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较大,但无法计算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所以无法用该指标界定中国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力。

(2)指标分析。表1对数据基本齐全并且有实际意义的若干产业的ria指数进行了具体分析。

从各年度的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可以看出,在以上的各产业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农林渔业,ria值基本在12以上;具有一定优势产业的是商业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ria值在3—8之间;只具有微弱优势的产业是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的ria值波动较大,投资竞争力不稳定;其他产业的投资竞争力不明显。

从各产业的年度变动来看,商业服务业和农林渔业的投资竞争力处于增长状态,采矿业和制造业有所下降,交通运输仓储业虽然指标值有波动,但总体呈上涨的趋势,建筑与房地产业以及电力煤水生产和供应业指标值跨度大,趋势不明显,但也有下降的变动。

因此从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标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竞争力总体不强,优势产业仍集中在农林渔业和商业服务业,采矿业的优势也存在,但2007—2008年的产业投资竞争力与前几年比较起来已经明显下降,这与现实情况基本符合。制造业对外投资比例不高,只占总额的10%。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静态集聚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si表示投资国在i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静态集聚指数,ai表示对外投资国在i产业上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ai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总体规模,i=1,2,…n表示n个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该静态指数反映的是投资国在一个产业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全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比重,是衡量目前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产业分布的存量指标。其数值等于各产业投资额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率。

根据这个计算公式,笔者依然选取2003—2008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作为计算对象(数据选取来源同上),得出中国近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水平,如表2所示。

根据各年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情况看出,商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值最高,两者之和在50%左右,这种趋势在5年内都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商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势产业,虽然2007年两者所占的比例小于50%,但主要是因为有部分数据被分离出去单独计算,因此并不影响它的总体趋势变化。另外,近两年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已经远低于10%,总体水平连年下降,可以看出制造业优势产业的地位逐渐消失。制造业对外投资平均比例不高,只占总额的8.1%,而出口贸易的90%是工业制成品,其中近60%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产品,可见我国贸易投资行业一体化程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相对于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而言,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做后盾,如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就占有很大比重。与制造业相对比,最近几年交通运输与仓储业、采矿业和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逐渐增加,都超过10%。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度表示为:

其中di(0-t)为时间段(0-t)内在i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态聚集指数。bi(0-t)为时间段(0-t)内投资国在i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bi(0-t)为投资国在时间段(0-t)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

若bi(0-t)>0,则表明时间段(0-t)内投资国对i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该产业为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性产业,若bi(0-t)<0则表明时间段(0-t)内投资国在i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不断减少,该产业为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缩性产业。

当i(0-t)>0,若di(0-t)>1,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向i产业集聚,若di(0-t)<0,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i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若0<di(0-t)<1,则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i产业纵向比较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小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相对来说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由该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

当bi(0-t)<0时,若di(0-t)>0,则bi(0-t)<0,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i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di(0-t)<0,则bi(0-t)>0,表明在时间段(0-t)内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向i产业集聚。

与静态的集聚指数不同,动态的集聚指数是反映在一定时间内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集聚和转移的流量指标,体现了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间转移方向和速度。使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可以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测量产业的集聚趋势和转移方向,体现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面的潜力。

根据计算公式,笔者依然选取2003—2008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作为计算对象(数据选取来源同上),在表2数据的基础上,求出2004—2008年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与产业平均增长速度,最后得出15个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如表3所示。

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动态集聚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中国各产业多年来基本保持增长的趋势,连续四年产业平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2004年的平均增长率甚至高达46.7%;第二,从单个产业来说,每一年都基本体现出正的动态集聚指数,可以看出每个产业都能连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只是增长的速度有所不同,只有采矿业在2007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表明了明显的发散趋势;第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在2007—2008年向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以及农林渔业聚集,从纵向比较看,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以及农林渔业四大产业基本一直保持di(0-t)>1,出现明显的产业集聚;第四,在采矿业出现转移的同时,制造业的di(0-t)由大于1转为小于1,这表明制造业的集聚趋势不再明显,增速减缓,已经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发散的迹象;第五,金融业的增长从无到有,虽然与数据统计有关,但也可以看出金融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逐渐占有一定位置,增长的势头逐渐显现出来。

四、实证分析的结论总结

对于上述三个指标的计算结果,本文对于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和产业选择方向进行了总结,如表4所示。

第一,具有投资竞争力、在投资总额中占有较大份额并且具有一定产业集聚趋势的产业有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它们是中国较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保持了较高的投资优势,对中国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外向型发展思路的实施起了很大作用,符合我国总体的发展战略方向,因此应当继续重点扶持和发展。

第二,具有一定的投资竞争力、明显的产业集聚趋势,目前在投资总额中占有份额较小的产业有农林渔业和建筑及房地产业。它们有非常强的产业组合区位优势,有极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还没有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主流地位,因此国家应加大在农林渔业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上的支持力度,加快这些产业的跨国经营,更好地显现出它们所蕴含的竞争优势。

第三,不具有投资竞争力、但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趋势,目前在投资总额中占有份额仍较小的产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这些产业是中国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顺应国际分工趋势,寻求和培育产业要素优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选择,以后也应该着力发展,并逐渐培育各产业的投资优势和竞争优势。

第四,具有微弱投资竞争力或没有竞争力,目前在投资总额中占有较大份额,具有产业分散发展趋势的产业如采矿业和制造业。我国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这些产业对国内产业的关联程度进行细化,引导两个产业选择合适的区位进行投资,获得“相对优势”,规避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壁垒,也必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鲁格曼着,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8).

黄静波、张安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类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7).

杨润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j].求实,2004(12).

聂名华:论中国境外投资的行业选择[j].当代亚太,2001(8).

宋伟良: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

项本武: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

张为付:国际直接投资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6

北京奥运可谓百年一遇,而随着奥运会进入倒计时,奥运板块也借势汹涌澎湃。以天鸿宝业、首旅股份、北京城建、中体产业等为首的奥运概念股走出了连续拉升的态势,甚至在5月30日印花税突然上调的消息打击下,相当多的奥运概念股却拒绝调整,成为了“万众绿中的一点红”。

那么,时离北京奥运会尚有一年又一个多月,奥运板块的喷薄而出,究竟是题材炒作,还是价值发现?

奥运会:一国经济的发动机

举办奥运会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历史上,现代奥运会举办100多年来,28届奥运会中,除了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在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举办外,其他全部是在发达国家或较为发达国家举办。而奥运会则往往紧随着“奥林匹克效应”,为举办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1964年,东京举办第18届奥运会,日本一举投入30多亿美元,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运输、通讯等行业的强劲发展,使日本出现了经济的持续繁荣。GNP从奥运会前的年增长10.1%猛增到16.1%,史称“东京奥林匹克景气”。

1988年韩国借申奥成功良机,推动经济超高速发展,1981~1988年,筹备奥运会共带来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果,经济增速年均达12.4%。1985~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至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

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发展阶段类似韩国与日本。

根据估算,北京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8年间直接和间接总投资大约2800亿元,占中国2001年GDP总量的2.5%,每年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左右。如果进一步考虑奥运会带动的消费和服务需求,预计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每年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预热奥运概念股

奥运所带来的经济景气度提升,会在股指趋势上得到印证。如今,北京奥运会距今仍有1年多时间,但围绕这一概念的投资盛会则已然提前到来。从去年的北辰实业,到今年的中体产业、北京城建、首旅股份,等等,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热潮在股市中此起彼伏。

事实上,根据亚特兰大、悉尼、巴塞罗那、汉城等多届奥运会的投资经验,相关奥运概念股将会提前1年至1年半开始爆发一轮奥运主题投资热潮。

从近6届奥运会来看,发现多数国家举办奥运前后股票市场都有所表现,最为典型的是韩国(1988年)。韩国KOSPI指数从1985年二季度136点一路上涨到1990年一季度903点;奥运当年(1988年)KOSPI从515点涨到679点。

美国(1 998年)、澳大利亚(2000年)、希腊(2004年)在奥运举办当年股值分别上涨19%、12%和23%,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因此,对奥运这一投资主题,投资者应当提前作好布局,对奥运相关龙头企业要积极关注。

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奥运催生的奥运经济规模确实庞大。据分析,至2008年,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相关的投资总规模将达280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1340亿元,为历届奥运会之冠。而如此庞大支出的获益最终将花落谁家,值得投资者去细细深究。

掘金三大板块

究竟谁将从奥运会中受益?

第一大板块与奥运会基础性建设直接相关的建筑建材、交通运输、节能环保、通信电子等行业。

建筑建材:从行业来看,建筑建材类公司率先从奥运巨额投资中受益。水泥、钢铁等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将受到奥运投资巨大的需求推动。不过,对于大多数承接奥运项目而获利的公司,奥运集中投资带来的盈利是一次性的,奥运之后难以持续。只有那些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参加奥运建设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才能获得长期的收益。

交通运输:北京奥运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为1800亿元,其中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

根据北京奥组委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会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万的运动员、游客、观众参加,以及大量的物资需要运输。北京巴士等北京地区的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2008年的业绩将非常可观。

节能环保:北京要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承诺,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巨资。奥组委计划投入100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包括首都圈防沙治沙、污水治理与节水、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洁净能源技术等。

通信电子:为了实现“科技奥运”,投入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初步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社区和远程教育。3G通讯系统是国家申奥承诺必须建设的通讯系统,所以对于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3G设备生产商,奥运的通讯建设将是企业提升品牌和技术从而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机会。

第二大板块北京商业零售板块。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会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万的运动员、游客、观众参加。

商业零售:据统计,到京游客25%的旅游支出用于商品和餐饮,消费服务业整体行业增速有望迅速提高。奥运纪念品的销售、奥运赞助商的后期营销投人都将带动商业部门的发展。相关上市公司有王府井、西单商场、天水股份等。

旅游酒店:北京奥运将带旺中国旅弊行业,并且并不局限于北京附近的旅游景点和自然景区,也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产生积极的影响。

传媒文化:奥运对于国内传媒和广告业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商业良机。

据预测,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有超过40亿的电视观众通过电视直接参与、体验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的魅力加上电视传媒的辐射,为传媒和广告业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

第三大板块从奥运经济中长期受益者一地产和奥运赞助商。

房地产行业:得益于奥运所引发的价值重估效应。

根据近几届奥运举办的情况,奥运期间举办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都会出现大幅上涨。借助于2004年举办奥运会的契机,雅典房地产价格在1995-2002年的7年间,涨幅达到了65%,在雅典新建的两条地铁沿线以及几个主要的奥运设施周边地区,房价涨幅超过了110%。

在北京奥运会,北京城市中心随着奥运规划开始向北移动,北郊的房产得到重新估价。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备、绿化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北京市的生活质量,国内外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促使北京地区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规模持续上升。

奥运赞助商:奥运的广告效应十分显著,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开发世界市场的绝佳机会。对于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来说,一个类别只有一家赞助企业,排他性的原则体现了奥运赞助的稀缺性和宝贵价值所在,有助于赞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7

关键词:SFAC8 财务报表使用者

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为现有的普通股东还是为更为广泛的使用者服务,这一问题在 IASB和 FASB 开发联合概念框架初期就被认为是有待解决的交叉性问题,是不同准则项目中反复出现、复杂棘手的概念性问题。SFAC8明确界定了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是继2000年FASBSFAC7 10年之后又一项概念公告,它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产物,对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规定

SFAC8目标段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很多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并不能直接要求报告主体为他们提供信息,他们必须依赖于通用财务报告来获取他们需要的财务信息。因此,他们是通用财务报告直指的对象,是主要用户”。“通用财务报告对其他组织,除了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例如监管机构和普通大众,也是有用的。但是,通用财务报告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的。”

概念框架(1989)中的用户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债权人,供应商和其他贸易债权人”,,还包括其他潜在的用户,如客户,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由于投资者是企业风险资本的提供者,财务报表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也将满足其他使用者的绝大多数需要”。因此,概念框架(1989)致力于满足以投资者为代表的广泛群体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并没有详细地区分这些使用者的主次。FASB 第1号概念公告服务于“当前或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以帮助其做出合理投资、债权交易和类似决策”。因此,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同样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信息需求者。概念框架(1989))强调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在这一点上第1号概念公告有所不同,它倾向于追求安全投资的投资者和那些甘愿冒风险以获取高收益的投资者。然而,同概念框架(1989)相似,第1号概念公告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同样也包括证券分析师和顾问,股票经纪人,律师,监管机构和其他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咨询或致力于满足他们利益的人员机构”。SFAC8则将财务报告信息主要使用者限定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

SFAC8与概念框架(1989)和第1号概念公告存在区别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为了消除概念框架(1989)和第1号概念公告之间差别;二是为了更为直接关注那些为企业提供资源的做决策的信息使用者。

二、主要使用者

SFAC8明确提出了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群体,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债权人。一些意见征求稿的受访者表示,那些没有也不打算向企业提供资源的其他使用者出于多种原因也会使用财务报告。对此FASB做出的解释是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体用户,概念框架将有可能变得十分抽象和模糊。一些受访者认为,指定的主要用户群的范围太过广泛,这将导致在财务报告中的信息过多。对此FASB则认为信息过多是一种主观的判断,FASB将会依靠质量特征,有用的财务信息的成本约束,这些原则来避免提供过多的信息。FASB认为主要的用户是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理由是:

a.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最迫切需要财务报告中的信息,而且很多并不能直接要求报告主体为他们提供信息。

b .FASB和IASB的职责是要求把重点放在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上,不仅包括现有投资者,也包括潜在的投资者、现有的和潜在的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

c. 满足指定的主要用户需求的信息,同样能够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三、用户层次划分

一些征求意见稿的受访者建议组成主要用户群,还建议FASB应建立一个有层次结构的主要使用者,因为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然而,FASB认为,每个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期望是不同的,还可能与在报告实体中拥有相同利益的其他用户的信息需求是相冲突的。通用财务报告的目的是给用户提供公共信息,无法满足每个人的信息需要。FASB将寻求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来满足最大数量的用户的信息需求。

四、不属于主要用户群的其他用户

一些成员质疑通用的财务报告和管理层的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FASB则表示,一些定向到主用户的信息可能会满足一些管理层的需要,但不是全部需求。然而,管理层有能力询问额外的财务信息,因此,通用的财务报告不一定要明确地定向到管理层。

另一些成员认为,在资本市场维护金融稳定应该是财务报告的一个目标。他们表示,财务报告的重点应该放在负责维护金融稳定的监管机构和财政政策决策者的需要上。FASB认为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往往与其监管者的利益相重叠。如果扩大财务报告的目标,FASB目前还没有解决目标与目标之间冲突的办法。

五、结论

FASB第8号概念框架中关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规定消除了概念框架(1989)和第1号概念公告之间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界定差别,明确的定义了财务报表主要使用者是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使“联合概念框架”避免过分抽象和模糊。

FASB站在准则制定者的高度对通用财务报告主要信息使用者的界定,能够更好地驱动报告实体更加相关的和如实的反映企业财务信息,能够更好的达到决策有用性目标。FASB第8号概念框架中对主要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界定值得肯定与借鉴。

参考文献:

[1]FASB·1978. Concepts Statements No·1

[2]FASB·2010. Concepts Statements No·8

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篇8

在当代会计发展中,“财务报告”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不但有些场合与“会计”相提并论,而且有时取而代之,成为所讨论问题的中心概念。联合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曾先后组建过一次专家工作组,每次都以“会计和报告”(AccountingandReporting)并列命名;诺贝斯和帕克主编的《比较国际会计》用“财务报告”作为中心概念,论述“会计”的国际协调和各国的会计环境(NobesandParker,1998);英国1990年重新组建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将其的准则直接称为“财务报告准则”。

如果在“会计”的概念中包含着“报告”的涵义,将会计和报告并列使用,就不合逻辑。在国际范围内这种并列使用现象的存在,促使我们对会计和报告的概念须进一步研究。一般来说,并列使用中的“会计”是指财务会计;若将财务会计分为确认、计量和披露等过程,“会计”就是指确认和计量的过程,而“报告”则包含着披露的涵义,这种并列使用改变了“财务报告”的地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并根据财务报告的地位,认为国际会计协调的核心是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

二、财务报告的概念和地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五十七条)将财务报告概括为:“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本身具有传递财务信息的涵义,但“财务报告”从会计中“独立”出来被提到重要地位,具有了市场经济的色彩是在股份公司产生之后。股份公司产生之前,会计的重心在将经济业务记录清楚,侧重于对内报告;股份公司产生后,如何向目前的和潜在的股东“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逐渐地在会计系统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财务报告日益重要的地位是导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最终分道扬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西方国家中,有一个无形引证的公认说法:财务会计就是对外报告会计。

在会议文献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一个图示说明会计和报告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如图1(FASB,1980,P.30)该图并非准确地表达了会计和报告的概念,但可从一个角度促使重新思考会计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报告”概念的讨论和理解。见下图:

会计报告

要素财务报表/报告形式

目标——确认盈利状况

计量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质量特征

财务报告的重要地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财务报告是联系报告关系各方的纽带

对外报告会计已不仅是公司内部事务,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英美等国,直到1929年以后才从经济大崩溃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这一点。股份公司发展以后,在财务信息披露领域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市场”,公司是财务信息的提供者,股东等有利害关系各方是财务信息的接受者,财务报告是这个市场上的“产品”,信息使用者对“产品”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可比性和可靠性,因此,“公认会计原则”和审计制度应运而生。财务报告成为了连接财务信息提供者、接受者、规划制定者和审计人相互关系的纽带。财务报告上市场上有关联各方关注的“焦点”。美国政府开始干涉公司事务是从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3开始的,1933年和1934年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责成证券交易委员会具体负责“财务报告市场”的运作。

2、财务报告是会计准则规范的核心

西方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围绕着财务报告进行的。美国1973年成立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财务报告的中心地位上升到理论高度,目标、要素、质量特征、确认和计量等会计的基本概念实际上都为财务报告服务,颁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旨在为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提供一种统一的基础和指南。第一号公告是“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用大量的篇幅直接论述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如其中第34段、第37段和第40段(FASB,1978),而不是泛泛地讲会计的目标,这就明确了财务会计准则的目标,并将财务会计准则限定在规范财务报告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日本企业会计审议颁发的“企业会计原则”内容包括:一般原则、损益计算书原则和资产负债表原则,可知会计原则直接用于规范财务报表。此外,企业会计审议会还制定有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等与公司财务报告有关的准则。英国1990年新组建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准则定名为“财务报告准则”,使用了一个非常准确的术语,反映了英国人制定会计准则从“推荐最佳会计实务”到“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转变”。

3、财务报告成为公司法规规范的对象

各国的公司法或公司条例一般都对财务报告作了规定。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是调整财务信息提供者和财务信息接受者之间法律关系的规范。财务报告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不断出现的法律纠纷,促使财务报告法规日臻完善,在荷兰甚至促成了专门解决这种争端的法庭的建立。荷兰1971年开始生效的《年报条例》(theActonAnnualAccounts)对荷兰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定了基本的法律要求,适用于荷兰的所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条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般要求、披露要求和关于“企业庭”(theEn-terpriseChamber)的规则。“企业庭”是阿姆特丹法院特高的一个法庭,专门负责解决公司和与其财务报告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出现的争端。根据《年报条例》与一个公司财务报告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和组织,在该公司财务报告公布日或批准日之后两个月内可以对该公司财务报告的虚假和失误等问题向企业庭提出控告。通过“企业庭”解决财务报告争端构成了荷兰会计环境的一大特色,据说美国也有人提出过建立“会计法庭”的建议(Klaassen,1980)

4、财务报告是证券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财务报告在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中居于重要地位,缺乏财务报告提供的财务信息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和给证券流通带来障碍的经历在许多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当然,财务报告在决策者的决策过程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仍是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必将进一步成为证券市场政党运转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各报告公司均与如Internet之类的计算机网络联网,通过网络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明细的以及综合的财务信息,将可能在定期报告的基础上实现适时报告。适时报告系统的实现将大大提高财务报告在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为适时报告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使财务报告真正成为证券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三、财务报告国际协调的原因

对各国财务报告进行国际协调的原因,首先产生于对国际性财务报告的需求。国际财务报告是指为满足两个以上国家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编报的公司财务报告,它是与国际融资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扩大紧密相磁的。一个公司在不同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等进行的各项活动中,需要向国外有关方提供本公司的财务报告,这是完成投资、融资和国际经营活动等各项任务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保持将其证券的正常流通、满足投资者物代款者的信息需求,在投资和筹资活动完成以后,每年还要向有关各方提供年度财务报告。因此,国际财务报告是跨越一个国家国境、为多个国家信息使用者的一种公司报告。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发展是财务报告国际协调的直接动因。一个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私营企业是不会产生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问题的,它依据什么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一个闭关锁国、经济封闭的国家不需要进行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当一个国家采取开放政策、该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该国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在国际资本市场筹资融资的时候,该国财务报告内容和编报规则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就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会计问题。

目前各国的财务报告往往采用本国的会计原则或准则编报,不能完全满足国际财务报告需求者的一般要求。各国公司到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一般都要按当地证券交易所的要求重新编制一套财务报告,耗费往往是巨额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重编财务报告的支出一般都需几百万到上千万人民币。从降低这方面的费用支出看,也需要进行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目前会计的国际协调,实际上就是在协调各国的财务报告。版权所有

四、财务报告国际协调的途径

1、相互交流、增进理解

进行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首先在有关国家之间应有一种共同的认识,通过有关的国家之间不断地相互交流、逐步地增进理解来达到。国际上的各种团体和组织对会计和报告总是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学术交流、宣传教育等活动都可以促进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

联合国在会计和财务报告协调方面的主要活动是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各国间的相互理解。

1992年组建的“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一直活动至今,引起了各国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在国际性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的努力对国际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协调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各国会计实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制定准则、共同遵守

在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方面,英美等国由民间机构制定财务会计或财务招待准则,由国际性会计职业团体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并促使其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承认和遵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一个致力于国际会计协调的民间会计职业团体,25年的成就已经奠定了它在国际会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委员会的第一目标是,根据公众的利益制定和公布编报财务报表时所应遵循的准则,并促使这些准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守。1989年了《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1997年又了《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协调和努力正在使国际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统一性得到改进和提高。

3、协调法律、促进统一

比较理想的协调途径是协调各国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规章制度,若各国有关公司财务报告的立法能够走向统一,这是最高层次的国际协调。目前在这个层次上进行财务报告国际协调的典型代表是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其协调的目标,一是制定“指令”(Diretives),这些指令必须并入成员国的法律,使其成为成员国的法律后予以贯彻执行;二是制定“条例”(Regulations),这些条例可以不经过成员国立法程序通过就可以成为欧盟范围内的法律,第4号和第7号指令是协调财务报告的主要文件,第4号指令提供了2种资产负债表格式和4种损益表格式,可供欧盟各国的公司选用;第7号指令对合并财务报表作出了规定。这些指令的招待使欧盟各国公司的财务报告逐步走向统一。

五、小结

财务会计就是对外报告会计,重心是财务报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财务报告日益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发展产生了国际会计协调问题,会计的国际协调实际上是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

上一篇:监理安全控制措施范文 下一篇:哲学基本概念汇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