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17 16:51:39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1

[关键词]地方院校 对外汉语 提高班 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郭志斌(1972- ),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19-02

“中国热”带来“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国际汉语师资严重不足,以培养对外汉语师资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汉语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院校相继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但因地处内陆、发展相对滞后、对外交流不够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不具优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扬长避短,加强特色教学。衡水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强技能、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为地方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衡水学院办学实际和社会需求,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对外汉语师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语言教学理论、文化思想和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手段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了解,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较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

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教学理念。以满足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精细化培养,将凸显专业特色的语言要素教学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别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结合实践,引入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教材,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提高;二是提高专业素养,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学生选修1~2 门感兴趣的文学文化课程;三是积极参与沿海地区专业见习、境外课堂教学实习等,通过真实的课堂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能力提高更好地结合,是提高班教学的核心理念。提高班课程分为核心课程、辅助课程、拓展课程。在这一培养模式中,核心课程包括语音教学、文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教学等课程,旨在培训和提高业务技能;辅助课程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概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等,旨在巩固教学基本技能;拓展课程包含文化思想、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指导、语言文化等课程,旨在提高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同时还要立足国际、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优化现行课程体系,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优化课程教学内涵,以计算机辅助环境为支撑,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开展中国语言文化专题教学。

提高班是精英教育,每年面向对外汉语专业二、三年级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围绕提高班选材,对外汉语专业本科4年的课程设置做了优化设置。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以语言和通识课程教学为主,形成了语言学概论、文学、写作、中国文化、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翻译入门等特色课程。三、四年级为特色技能阶段,分语言教学、跨文化商务两个专业学习方向,系统学习语言教学、对外商务交流等应用型课程。除了方向特色课程外,还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国外汉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世界汉语教学现状、汉语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多元化课堂训练

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点,建立以实践技能课、基地实践、留学生课堂实习和海外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基本链条的能力训练平台,实现从课内外走向校内外,扩大到海外的多元课堂联动的完整体系。

实践技能课主要是模拟课堂训练。为保证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语言类课程实施能力目标型教学,制定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能力要求,并以此设计模拟课堂训练。在组织模拟课堂之前应使学生明确课型的特征,通过听课掌握教学技巧,准备试讲材料时应注意交际性和科学性原则。提高班教师凭借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向学生提供教学模板,将模拟课堂模块化。模拟课堂实施分为说课、试讲、评价三部分,说课环节要求试讲者简介试讲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并说明教学方法;试讲时充分考虑学习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能控制课堂气氛,恰当使用媒介语和体态语,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最佳;评价环节采取提问、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主要评价试讲者对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把握,学习者特征与教材结合程度,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和媒介语使用是否适度等。

提高班的课堂训练是多元且连续的。模拟课堂实践在大一、大二阶段进行,在大三、大四阶段进行基地实践。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我校对外汉语专业在外语系,学生与外教在课上和课下有很多语言和文化交流,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学实习的机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留学生培训单位建立基地,联合培养汉语教师,学院负责学生的理论课程,实习由教学单位负责。基地实践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五学期可先听课观摩2~3个月,帮助教师改作业、管理学生等,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汉语教学。真正学习备课、写教案、上课,在第七学期完成。

进一步加强与权威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友好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参加暑期实践,在校外基地创造机会实现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职业”的身份进入留学生培训机构及其友好海外院校,实现学生在职业心理、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上与市场的零距离转化与对接。

四、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进行完善。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由五个模块组成: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师综合素质。语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汉语与外语两个标准,汉外语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对比贯穿汉外词汇、语法、发音、句型、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对比教学法能使外国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更为有效。双语对比能力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编写特定对象教材的能力对于汉语教学更需强化。在现代教育课程学习中,学生学习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使汉语教学形象化、立体化,使汉语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国外教学对象类型多样,需要教师自主编写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编写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课程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学生特点,临时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文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技巧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交际技巧,以减少文化冲突和交际失败,更要增强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和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汉语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和思维模式,学会把跨文化意识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汉语教学的难度视学生水平和年龄不同而不同,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可以借鉴各国语言教学法,汉语教学最好能与当地的教学法交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自身特长,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要与对外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可以借鉴国内外权威汉语教师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提供真实教学资源,以此作为教材,使学生在训练中感觉对外汉语教学国内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课程讲授由培训机构专业人士或本校有教学经验教师担任,可以是课堂讲授,也可以专题讲座,还可以借鉴培训结构的课程设置,再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不断适应不同国家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要求,促进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高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质量。

五、无缝对接的教学实习实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稳固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同时,发挥合作单位广泛的国际汉语培训背景,充分利用合作单位汉语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实习基地、合作单位教学机构,做到3个“无缝对接”。重点是把对外汉语教师职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职业技能评估纳入实训计划。

实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应用对接。在教学计划中,安排70%左右的课时作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覆盖面较广、针对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能力培养。开设教师资格证与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为真正走向对外汉语教师岗位奠定基础。注重学历文凭证书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用已获得国家认证和国际认可的证书来检验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成效,并通过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推动学历证书教育的改革,达成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选择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训单位举办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对外汉语教学现场,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学生在工作现场接触到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熟悉教学技巧,充实教学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人才培养中,必须把“研”做实,才能实现“学”和“产”无缝对接。积极实施“立足市场需求,以教学立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战略,确立以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研攻关目标。

让企业介入高校应用对外汉语研究,主要包括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知名留学生培训单位。校企共建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机构,全力推进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发展。企业和高校共同负责研究选题和研发人员调配,校企间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七、结语

在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中,应始终坚定“特色教育”的教学理念,密切与权威证书项目和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资格证项目、培训机构教学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坚持教学模式创新,让广大师生浸入真实对外汉语教学环境,直接获取实际教学经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走出一条科学的、可行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2

关键词:对外商务汉语;商务汉语教学;商务汉语教材;商务汉语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54-03

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目前虽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新热点,但因为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其自身尚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从需求和需求者、教学和教材现状、有争议的问题及存在缺陷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市场经济学、营销学理论对商务汉语教学及其市场的发展进行一些探索。

一、对外商务汉语的需求和需求者

中国是吸收外来投资最多的国家,很多外国人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中工作,同时,中国本土企业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多地聘用外国人。无论是从中国的加入wro到奥运会的举办、世博会的成功申办,还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都揭示着世界对中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地位的认同和看重。这无疑无形中提升了汉语的市场价值,同时不断扩大着海内外商务汉语需求者队伍。

1.商务汉语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现有10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教学课程,有14000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在校学生达330多万人。近年来国外企业越来越多地提出培训汉语的要求,国内外的中文学校纷纷开设商务汉语课程,商务汉语教材也层出不穷。国内外几乎每个汉语教学机构都开设了商务汉语课程,商务汉语教学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第一热点。据颜婉琳(2006)对海外学习者调查,目前的汉语学习者不再仅仅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或仅仅是想掌握一门外语,其需求既呈现多样性,又趋于集中(如,很多都希望能尽早接触到商务汉语)。

2.商务汉语教学对象(需求者)。目前来看,有商务汉语学习需求的人基本上分两大类:在校学生和工商界职业人士,他们构成了商务汉语学习需求的主体。他们是已经从事对华经济活动的商务人员,或希望将来从事与中国有关的经济与商务活动的人。但他们对商务汉语的学习需求多种多样,学习需求的层次和类型也比较复杂。

3.关于学习者起点水平的争议。商务汉语作为特殊用途汉语的一种,是专门用于商务场合的特定工作与交际语言,它是一种交际能力的体现形式,既具有商务活动的专业性,又与基础性对外汉语的使用密切相关。基础性汉语在这里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听、说、读、写需要的语言。商务汉语的根本是汉语,其教学必须以基础性对外汉语为平台,在学生已掌握基本汉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商务词汇、术语、表达方式、交际技巧等方面的专业教学(万谊娜,2004)。持有相同看法的还有楼益龄(2004)、曾学慧(2007)、张晓慧(2005)、刘织(2004)等。袁建民(2004)、杨东升(2003)认为,商务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起点为中级以上。因此,“大部分人认同零起点学生不宜开设商贸类汉语课”(转自路志英,2006)。但也有学者持相反的看法,如李柏令(2006)认为,零起点商务汉语教学具有可行性,并建议设计包括零起点水平在内的商务汉语课程。

笔者认为,如果过分地从市场角度考虑商务汉语教学,而忽视作为一门特殊用途、专业性较强的第二语言的教学性质、特点和规律,是急功近利的。商务汉语是汉语的商用,“商务”只是在医学汉语、旅游汉语等等专门用途汉语中起着区别作用。学习就像小孩从爬到跑的过程,虽然受不同的先天和后天的影响而在成长速度上或快或慢,时间上或短或长,然而成长的过程是不能跨越和省略的。

二、商务汉语教学与教材

明确学习者的多样性学习需求及汉语水平,是为更好地研究教学和教材做准备。然而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都不能脱离语言的自身特点。

(一)商务汉语教学特点

商务汉语教学除了具备基础性汉语教学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1)商务汉语是商务专业用语与交际汉语紧密结合的专用汉语。教师应加强自身经贸知识的学习,根据商务专业用语的特点,及时对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及复习,把握课程性质,避免上成语言技能培训课,或单一的经贸知识传授课。(2)作为一种跨文化经济交际的载体,商务汉语渗透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教师应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建立商务汉语中的中国文化观念。(3)商务汉语具有庄重文雅的语体风格,教师要根据商务汉语的语体特征,牢固树立学生的场合意识(朱黎航,2003)。

(二)关于商务汉语教材

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商务合作的扩大,商务汉语日益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选择学习商务汉语课程,随之而来的是对商务汉语教材多样性和专业性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

1.商务汉语教材的现状。自1982年出版的《外贸洽谈500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第一本为留学生编写的商务汉语教材)后,中国开始出现专门的商务汉语教学。1988年的《外贸口语30课》和《外贸写作》,是最早的供长期进修汉语的留学生使用的商务汉语教材,至今仍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相继出版的还有张静贤主编的《汉语外贸口语30课》、李忆民主编的《国际商务汉语》。从200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数种新编商务汉语教材在中国国内或海外问世,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像近几年出版的《商务汉语提高》、《实用商务汉语》、《成功之道》商务汉语案例系列、《新丝路》系列等双语、配备多媒体教学材料、有针对性、融入中国文化的教材。新商务汉语教材的不断编写和出版,不仅清楚地表明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与出版界对商务汉语教学的重视和热情。同时,商务汉语教材的内容也开始从涉及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知识和谈判技巧逐步扩大到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商务合作、国际商法、国际商务策略、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等许多方面(蒋国权,2009)。

2.商务汉语教材的缺陷。结合商务汉语教学需求、自身特点和教材现状,以及笔者对近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缺陷:(1)商务汉语教材的种类少,针对海外的适用教材严重缺乏。据张黎统计,截至2005年,国内共有40种商务汉语教材出版。商务汉语教材的数量大约是对外汉语教材数量的6%~8%。即使商务汉语教材种类不断增加,也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国外学习者对商务汉语教材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加之海外教育对象差异极大,而专门的针对某一地区、某些特定需求的研究少,“对路”的教材就更少。(2)商务汉语教材内容缺乏时效性。许多商务汉语教材的内容都是依

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商务活动编写的,却仍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作为教材使用,其内容常以某种商品的进出易作为主线,包括合同条款的谈判、议价、交货、支付、运输、保险和合同的签订等,内容仅涉及商务汉语的基础性常识,且会话用语过时,又缺乏对现代企业特征与现代商业运作基本特点的普及性介绍。对于与商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制度等的描述也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差异。(3)商务汉语教材的“汉语与商务”关系问题,其实还是基础性汉语与商务知识的融合问题,诸如语法、句法与商务知识的轻重和词汇的出现顺序与重现率。老教材轻商务重语法,而新教材轻语法重商务。若轻了商务,则实用性不强;若轻了语法,那么学习者就成了满口套用句式的鹦鹉。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大多按功能编排,每一课都是独立的,前后部分联系不大或没有任何联系,这就减少或失去了词汇的重现率,不符合二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4)商务汉语教材中缺乏文化介绍,或是融入得较生硬。一些新教材为了融入文化,而在每一课最后增加了文化常识。但有些文化与课文内容联系并不大。(5)运用现代化科技的商务汉语教材还较少。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难以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难以进行真正的交际活动,所以教材应用现代化声、影像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显得尤为必要。(6)商务汉语教材普遍缺乏趣味性,不够灵活、新颖。

三、基于市场角度对商务汉语教学的展望

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为商务汉语教材出版、音像社、语言培训机构、网络教育等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1.供求关系决定市场方向,我们在商务汉语教育“供”的方面,还远满足不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习者的需求,质和量方面都有待提高。为了商务汉语教学市场的健康发展,出版的教材不仅要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还要兼顾实用性、针对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并且不局限于书面形式,与现代教育科技相结合,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发挥互联网的网络学习功能,如音频、视频、电子图书、人机互动的方式,将语言文字、文化和交际情景化、真实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2.利用媒体宣传的方式是市场营销的手段之一,我们应加大对海内外商务汉语的科普和宣传,汲取国内英语传播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像新东方、华尔街、英孚等成功的语言培训机构的营销方式、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等等,巧妙地利用汉语的市场价值,拉动外国人对商务汉语的消费。同时,还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打造优秀系列教材品牌和优秀培训机构品牌,形成品牌效益。

3.营销学理论告诉我们,把了解消费需求并满足消费需求作为安排企业生产和营销活动的出发点,把整个市场按需求进行细分,有利于企业分析、发掘和捕捉市场机会,选择最有效的目标市场,制定最佳营销策略,集中有限资源,经营紧缺商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张黎(2006)已分别从教育目标级别、学习时间安排、教学组织方式、学习者自身汉语水平和语言学习内容的范围五个方面,把商务汉语教育分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入门学习与提高学习、单项语言技能学习与综合语言技能学习,并指出商务汉语教学应该针对这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需求,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开发。这为未来商务汉语市场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对员工的学习性、业务素质要求的提高,企业对教育培训的投资也开始增加,而员工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增加了教育支出。不仅员工如此,企业管理者也如此,几乎所有来华的外企、跨国企业、海外分公司等,其高层都是从本土总部过来的外籍人员,如三星的地域专家、SK公司技术人员等。所以,语言市场的细分不仅要求商务汉语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和多样性,也要有根据企业特点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

4.无论推广什么语言,都受该国的政治力量和经济波动影响。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为例,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截至目前留学生人数就减少了30%,居住在有“小韩国”之称的望京的韩国人就走了大半。因此,我们的教学及课程设置也应审时度势,时刻注意供求变化,使课程设置富有弹性。

5.商务汉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缺乏商务专业知识,商务类专业的教师又没有二语教学经验,所以,开设针对教师的培训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还能吸引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师从事商务汉语教学,促进商务汉语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对外商务汉语教学仍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且面临挑战,但相信在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和市场的驱动下,商务汉语教学必将以飞快的速度趋于完善并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张 黎.商务汉语教学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3).

[2]倪传斌.外国留学生汉语需求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2004.

[3]朱黎航.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3).

[4]王志刚.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3).

[5]郭 力.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状况[J].世界教育信息,2006,(5).

[6]国家留学基金委2005:200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摘要『EB/OL].国家留学网.

[7]路志英.商贸类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基本情况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8]李柏令.从商务汉语的本质看零起点商务汉语教学[J].商场现代化,2008,(8).

[9]蒋国权.商务汉语教材的出版现状与对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11-23(006).

[10]颜婉琳.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针对海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总体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6.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3

关键词:对外商务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文化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经商,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求学交流,“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近4000万,据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人。根据这一形势,我国政府制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五年规划,提出了“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战略”,加快汉语的国际推广已是大势所趋。

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学科,是近二、三十年的事,而对外商务汉语的教学更是最近几年才有探讨。这些年来,大都处于摸索和探路的过程中,虽然不少高校和研究人员做出了种种尝试和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为成功的教学法理论。而这个学科本身有很强的包容性,涉及到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对教学和学习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笔者任教的重庆医科大学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留学生,至今已有五年,学生主要来自部分南亚国家,如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等。由于英语在这些国家都是官方语言,也是师生间日常交流的主要渠道,故本文中所说的外语即是指英语。本人已担任了近三年的留学生及外国在华经商人员的汉语教学和培训工作,现把在这期间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及所思所想做一个总结。

二、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对外商务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商务汉语教学”的简称,英文直译是the teaching of business Chinese to foreigners。因其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所以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跟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其他语言的教学,例如第二语言和外语的英语教学、法语教学等,属于同一性质。在商务汉语的教和学的过程中,更涉及到一些和普通汉语教和学的不同之处——以商务活动为汉语学习内容为导向,掌握一些中国商务活动方面的知识、信息,为更好地促进中外商务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奠定一定基础。在整个过程中,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外国人进行一般外语(即本文的汉语)的“教”和“学”。

目前,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结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探索汉语教学的规律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过去那种忽视语言学理论,认为只要是中国人就能教好汉语的错误观念必须加以纠正。

汉语有着其特殊性,它是一种集:形、音、义三位为一体的文字,与印欧语系的拼音文字,本来就是南辕北辙,汉语是一种以表意文字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著名作家、文字学家王蒙先生指出:汉语是字本位的。吕必松教授也指出:一种语言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路子,要根据这种语言及其文字的特点来决定。汉字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也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拼音文字与其所属语言的关系。因此,汉语教学的路子应当有别于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的教学路子。

著名语言学家徐通锵先生对汉字和汉语的特点有更全面系统的论述:“字”实际上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单位,仅仅把它看成一种文字的书写单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字”在汉语结构中的地位,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它的性质和作用,使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推进汉语研究。把“字”看成为汉语句法的基本结构单位,而把“词”置于一边或置于次要地位来考虑,这是汉语语言学观念的转变。

而多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沿袭着西方拼音文字的路子,没有立足于汉字和汉语的特点,走自主创新之路。往往西方语言学出了一个什么流派,我们就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照搬”,硬套国外语言学家的观点,把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三、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贯穿始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汉字的重要性,尤其是汉字和汉语关系的重要性。由于汉字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们大多数常用的双音合成词的创造是不受语音的转换影响,而是根据汉字的意义进行创造的,我们只强调语音教学而不注重汉字教学,那么一个完全没有汉语文化背景的外国人, 对词的理解会产生很大的困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度。

“汉字(语)难学”,恐怕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接触到汉语的第一印象,四个不同的声调、汉字的结构安排、笔划顺序都会使他们望而生畏。不少汉语学习者,甚至已经到了谈字色变,惧写汉字的地步。他们中有不少人,把“听说领先”变成“听说即止”,只求能听会说就行,完全放弃了对汉字的辨别和书写。这种“汉字难学论”越演越烈,对汉语的推广,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怎样可以避开难点,不让他们觉得繁琐,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汉语教学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一直是“以汉字为本位”的。汉字教学,作为学好汉语的基础,及汉语教学的突破口,一直被放在汉语教学重中之重的位置。历朝历代,在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都是以识字教学为中心。

虽然词汇教学如此重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词汇学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可能是最为薄弱的部分,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词汇学理论能够用来指导词汇教学并获得显著效果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常常碰到以下的问题:汉语的构词法;词频控制下的义项分析;以及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其中最后一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刚刚”和“刚才”;“非常”和“相当”;“后来”和“以后”,以及用于句尾的语气词,如 “吧”、“啊”和“嘛”,这都要求教师在句法分布和使用条件、词的搭配组合规则、色彩区别、语体分类上去加以区别。

而在目前的教材及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依然是老师教学生说什么,同时就教学生写什么,但日常对话中常常包含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汉字,如:“谢”、“晚”、“宿舍楼”等,如果在学生还没掌握好笔画、偏旁的情况下,开始就学写这些字,只会使他们望而却步,产生畏惧心理,这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固有规律,即: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众所周知,中国儿童在学习汉字时,也是按照先笔画少的、后笔画多的;先简单的、后复杂的;先独体字、后合体字的顺序来学习掌握汉字的,我们在教授留学生时,为什么不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呢?先让他们熟练掌握汉语的约30个基本笔画和100多个常用的部件,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4

关键词:汉字教学;初级水平;汉字教学法;汉字教材

一、学生以及教材情况介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近年来致力于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我于2016~2017秋季学期任教该校初级班汉字课,班级实行小班教学,班上共有7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所用教材为《汉字速成课本(第二版)》。

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品类繁多,但汉字相关教材相对较少,《汉字速成课本》为目前国内各高校所采用的较多的汉字教材。《汉字速成课本》不依赖于任何综合教材,可以独立学习;注重教授学生掌握汉字构字规律,以利学生从形、音、义三方面迅速掌握800个基础汉字。它是专为零起点欧美学生编写的汉字教材。①

《汉字速成课本(第二版)》全书共20课。每课分为“汉字知识”、“奇妙的汉字”、“学习建议”和“复习”四个部分。针对学习的难点与可能出现的偏误,设计了“奇妙的汉字”与“学习建议”。另外,课本中的练习数量较多,类型丰富,按照记忆原理,将每课较多地生字分成利于记忆的小组块,提高汉字的记忆效率。课本中笔画分为基本笔画与复合笔画,基本笔画包括基本笔画和基本笔画的变形;复合笔画包括依附笔画及其他笔画。

《汉字速成教材(第二版)》所用的处理汉语、汉字关系的方法是字本位的方法。这是一种把汉字作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的方法。此方面的教材,最典型的是法国巴黎狄德罗第七大学白乐桑先生和北京语言大学张朋朋先生合作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教材开卷就介绍了汉字的概貌,其别突出了汉字的笔画。教学顺序则是:字、词、句、文。作者以“字”为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和教学的起点。白乐桑的字本位教学思想贯彻教材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在字的书写、字的理据、字的扩展三个环节上。教材抓住了汉字的特殊性,较好地认识到汉语和汉字的特殊关系,在以词本位为主旨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独辟蹊径,很有研究价值。

二、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是从文字的形体直接显示语义信息的。它经过了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并且持续不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沿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有着严密体系的表意文字。从字形的特点来看,汉字是在两维空间的平面上进行构形的,因此也被为“方块字”。汉字在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对外汉字教学,是“以外国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汉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讲清楚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读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

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至今有60年的v史。1983年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学学会对外汉语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1984年正式确定学科的命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各国同中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速度在逐步加快,汉语逐渐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语言之一。王力先生在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五周年题辞中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会长柯彼德在国际汉语讨论会中说:“汉语教学今天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一方面是文化和语言教学的融合, 另一方面是汉字的教学。如果不接受这两场挑战并马上寻找出路, 汉语教学恐怕没有再向前发展的可能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相对困难,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侧重听、说、读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文字书写训练。作为书写形式符号系统的汉字,既是认识汉语文化世界的工具,也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是汉字具有的认知和交际功能。

乔姆斯基曾说过:“语言教学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国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汉字,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古老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向往,汉字的学习是了解中国文化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通过汉字使用频率的统计,常用字在三千到六千之间,通过对这些文字进行分析发现:汉字有一百六十多个的基本部件组合而成,每个部件就是一个独立的象形字,由于文字的演变,字根的增减变形,每个象形字的背后都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所以,对外汉字教学作为外汉语教学的重要而困难的部分,其教学研究是重中之重。

三、教学实践所用的汉字教学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在汉字课汉字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部件教学法

就是利用汉字的部件拆分开来,进行汉字结构分析的教学方法。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的分类:根据能否单独成字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例如“门”“目”“厂”为成字部件, “氵”“犭”为非成字部件。

汉字拆分原则是:首先,字形结构符合字理的,按字理进行拆分。例如:“分”拆分为“八、刀”,“晴拆分为“日、青”。其次,无法分析字理的,或字形与字理矛盾的,依字形进行拆分。如:“朋”拆分为“月、月”,“执”拆分为“扌、丸”。 最后,笔画交叉重叠的,不拆分。如:“串”不拆分为“中、中”,“东”不可拆分为“七、小”;拆开后的各部分均为非成字部件或均不再构成其他汉字的,不拆分。如:“非”不可拆分。因构字造成基础部件相离的,拆分后仍将相离部分合一,保留部件原形。如:“裹”拆分为“衣、果”。部件教学法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通过分析汉字的内部构造,将音义形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种方法并非依据汉字的字理加以分析辨别,无形中割裂了汉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无助于外国学习者汉语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声符教学法,又叫音符教学法

形声字的声旁也叫做声符,是结构中表音的部分,无论是声韵调相同还是不同,声符的表音都有一定的规律。声符教学法就是运用形声字声旁对于汉字读音的识记,以声旁字与由它所组成的形声字之间的读音关系,以及以声旁字与由它所组成的形声字的常用程度之间的联系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的方法。

例如:“迷、咪、谜、眯、脒、Α保这些字都有共同的声旁“米”,声韵相同,声调不同。“芳、坊、防、妨、肪、房、仿、访、纺、舫、放”等这些字是以“方”为声符的形声字,教授一个“方”字,就带出了 10 多个以“方”为声符的形声字,这对于教师进行汉字教学或学生们来学习汉字都是十分方便的。又比如,以“旁”为声符的形声字有“滂、螃、、耪、膀、s、磅、蒡、纭镑、”等。这样“以声串字”的方法,对于学习者识别汉字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声符教学法对于初级水平的外国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尽快的克服汉字的畏难思想,使他们尽快掌握所学的生字,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关于声旁的归纳还没有一个较为合理和科学的分类,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独体字没有明显的声旁,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存在一定弊端的。

(三)义符教学法

义符又叫意符、形旁,是通过形旁与汉字之间的意义联系进行的教学方法。汉字系统中有大量的有规律可循的形声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收录小篆形体 9353 个,其中形声字就有 7697 个。②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形旁与意义都有一定联系。比如“提、抱、揣、握、抓”等字都有共同的形旁“扌”,表示的都是与手部有关的动作。“吃、叫、呼、吸、吐”等字都有共同的“口”,表示的都是与“口”有关的动作。而这些表示意义的字符追根溯源,都是可以独立成字的整字。对外汉字教学中,义符教学法着眼于整字,利用象形字中的形态联想来帮助学习者记忆。字形的右旁是“又”,“又”是手的意思,表示人用手旋转纺锤。这样详尽生动的解释,不仅让学习者记住了同一形旁,不同意义、不同读音的生字,还了解了跟这些汉字息息相关的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

四、总结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许多留学生而言,也是不易克服的“难关”,然而要想获得全面的汉语技能,系统的学习汉字是汉语学习中的必经之路,这就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让留学生听得懂汉语,说得出汉语,更重要的是通过适合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帮助留学生透过汉字背后的中国文化全面解读汉字,真正使留学生把汉语言运用自如,真正理解汉字的含义,领悟汉字构形的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通过不断创新实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掌握汉字的表面,更能理解汉字所蕴含的巨大魅力,做到既知其然有知其所以然,为自己的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柳燕梅.《汉字速成课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14.03

②许慎(东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012.04

参考文献:

[1]S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6.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1.

[3]柳燕梅.汉字速成课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14,03.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语;本体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得到真正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是以汉语为中心的两门学科,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

一、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互区别

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虽说都是与汉语紧密相关的学科,但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一)目的不同

汉语本体研究的目的是对汉语本身各要素以及与汉语相关的各种现象、事实作深入研究,总结出语言事实的规则。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和用汉语进行交际。

(二)内容不同

汉语本体研究的内容是对汉语本身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要素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做全面深入的描写和解释。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包括汉语本体研究的内容,但二者侧重点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更注重对语言现象、语言事实规律的归纳总结,并把这种规律教给学生,让他们运用在实际的汉语交际中。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针对外国学生,因此教学内容不如汉语本体研究的内容难。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还包括中国文化风俗等内容。

(三)方法不同

汉语本体研究采用语言研究的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描写分析、对比分析、实验分析等。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主要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操练,不同言语技能的训练方法不同。

二、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彼此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语言,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因此,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二者密不可分。

(一)汉语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

对于汉语本体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潘文国先生提出“对外汉语学”,认为对外汉语学学科内涵是为“以对比为基础、以教学为目的、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汉语本体研究” ①。

陈昌来先生认为“汉语本体研究在目前我们对汉语研究还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核心部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所需的汉语汉字本体研究,是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关键”,“汉语语言学研究是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中的基础部分和核心内容之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教什么’是关键,‘教什么’就属于汉语语言学本体研究的领域”②。

熙先生在谈到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时,就特别强调汉语本体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上课许多问题说不清楚,是因为基础研究不够……应该强调汉语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③。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性学科,包括汉语本体、汉语习得与认知、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内容,包括“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学”等几个方面。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关于“怎样教”、“如何学”的研究固然很重要,但这两方面的研究都应当在“教什么”的基础上展开。“教什么”也就是指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若对外汉语教师没有扎实的汉语语言学理论基础,不能正确地认识、运用汉语,不能科学地分析汉语的各种语言现象,就无法制定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无法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也就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因此,我们认为汉语本体研究是保证对外汉语教学有序高效进行的基础。

(二)对外汉语教学推进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汉语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也能够推进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正如陆俭明先生所说,不能只是认为汉语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支撑,对外汉语教学有赖于汉语研究成果;事实上,二者是一种互动关系: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汉语本体研究的支撑,但同时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而且对外汉语教学拓展了汉语本体研究④。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能够检验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汉语本体研究重在总结归纳语言现象、语言事实的规律,而对外汉语教学则是在运用这些规律。外国学生在运用某些规律成词造句时,常常犯错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总结归纳出的规律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检验。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促进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汉语本体研究的某些成果没能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这就要求我们更细致地重新推敲总结出的规律,以归纳出更为严密的成果。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学对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促使语言学家们结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及难点展开语法研究。例如,“把”字句是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问题,不仅因为“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更是因为现代汉语语法针对“把”字句的研究还不能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足够的、现成的成果。

实践证明,汉语本体研究还远远不够,许多语言现象还没有解释清楚。这需要语言学家们进一步加强汉语本体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同时,由于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性较强,不易为对外汉语教学吸收,这还需要语言研究者不断努力,探求二者之间的“桥梁”,让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更好地“互动”起来。

【参考文献】

①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②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③熙.在纪念《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3).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6

关键词:汉语教育;汉语教材出版;特点

21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为维护共同利益、应对共同挑战,人类需要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合作与沟通主要靠语言,这就使21世纪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大发展的时代。汉语和英语的教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成为人们关注、研究和讨论的主要课题。

一、汉语教育与出版: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的、成规模的汉语作为外语的教育和出版事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于50年代后期正式出版,在国内外曾产生很大的影响。该书除英语、俄语等语种的注释本外,还出版了越语、印尼语、缅甸语等小语种注释本。这一阶段尽管中国出版的汉语教材数量还不多,但当时的一些精品教材,除《汉语教科书》外,70年代由北京语言学院专家和教师编写的《基础汉语》《基础汉语课本》等,已逐步走向世界,为很多国家的汉语教师和学习者所采用,标志着中国作为汉语的母语国为外国人学汉语提供帮助的开始。从世界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来看,这二三十年正是结构法教学盛行的年代。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从汉语教学实际出发,借鉴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理论和经验,积极探索汉语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在西方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实践性的原则。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时出版界对出版对外汉语教材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对外汉语教学和出版事业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这一学科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承认,教学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进一步展开。这一时期在西方语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中,以功能为导向的交际法、任务法已成为主流。由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原则的《实用汉语课本》,成为八九十年代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基础汉语教材之一。1985年,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的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正式成立,从此,北语社担负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资源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和研究中心的使命。

21世纪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和出版事业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很多地方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力度,中方与外方合办的850余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遍布世界各地。汉语教学的需求和教学资源出版的需求日益增长,汉语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参加到这项事业中来。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有120多家出版社出版对外汉语教学资源,2005年以来出版的汉语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已达数千种,其中北语社出版的汉浯教材3000多种。可以说,汉语教材出版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探索适合汉语特点的教学体系和出版之路

60多年来,中国的汉语教育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一直密切关注世界外语教学理论和语言教育出版事业的新进展,认真研究并汲取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努力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与世界第二语言教学相接轨。我们认为,英语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样适用于汉语作为外语的教育。中国传统的语言教育思想,如“语文合一”“学以致用”“因材施教”等与今天所提倡的语言教学要体现多元文化,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上的互动、“用中学”等教学理念是相通的。这些理念既是汉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汉语教育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

另一方面,汉语作为一种与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的母语没有谱系关系、而且距离很远的目的语,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因素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特点,特别是还有汉字这一独特的文字系统。这就使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体现出较大的特殊性和一定的难度。以语法为例,不论是西欧、东欧、北美、南美还是中亚的学习者,其母语都是形态变化的语言,他们习惯于性数格时态体的变化。当他们学习彼此的语言时,由于目的语和母语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已有的母语知识与习惯有利于、甚至会帮助他们掌握目的语,也就是能发挥语言习得理论所提出的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而学习汉语时则完全不一样,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它主要是以虚词的使用或词序的变化作为语法手段,这却是来自上述地区的学习者所不熟悉的,他们的母语知识和习惯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学习汉语,而且很多时候还起着干扰作用,甚至成为偏误的来源。正是这种特殊性和难度,要求我们在借鉴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汉语的特点和汉语学习与教学的特殊规律,从而找出适合汉语特点的教学体系和出版之路。这样做,也能为丰富第二语言教学和出版理论宝库作出我们的贡献。

三、新形势下汉语教学资源出版的思考

随着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以及学科体系的日趋完善,从教与学两个角度上,都对汉语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体现汉语特点和地域特点、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水平的汉语教材。

1.汉语教材出版的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石,教材是教学理念的具象化。不同的教材体现了编写者的不同教学理念。汉语教材只有做到编写者的教学理念与出版社的出版理念有机融合,才能编写、出版精品的汉语教材。为适应今天国际汉语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因此而出现的对汉语教学、教材和对教师发展方面新的需求,汉语教材出版应致力于满足教学需要,满足学生需要,努力使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与教材设计相结合,使汉语教材研究与教材开发相结合,使汉语教学实际与教材编写相结合。

2.对汉语教材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的研发规划

一是调查了解国内外汉语学习者的情况,密切关注对外汉语市场动态,即时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汉语教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教材难以称得上是好教材,衡量一套教材的好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看教材的销量和覆盖面。

二是调查现有对外汉语教材品种,理出教材等级、技能、品种等的结构框架,构建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教材全品种开发框架。

三是密切关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构拟新的教材体系,推陈出新,实现教材的更新换代。

四是密切关注新的媒体形式所带来的新的教学模式,探寻如何使汉语教材尽可能在不同媒质上充分延展,如何充分利用新媒质的优势实现汉语教学方法的革新,为开发新型教材提供思路。

3.海外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发出版

国家汉办许琳主任曾说过:“教材经过市场检验才是根本,教师要脱离本体,要贴近外国人的思想、贴近外国人的习惯、贴近外国人的生活来编教材,组织教学。要把中国式的教材变为当地本土式的教材,出发点是他们要学什么,而不是我们让他们学什么。”

按照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海外本土化汉语的研发出版应充分体现以下几点:

一是以目标学生为主体。研究国外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研究国外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以适宜的内容、科学的活动和有效的编排方式编写符合国外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汉语教材。

二是要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语言结构、功能、文化、话题、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对比的效用。

三是要结合目标学生的自身语言和实际生活,教材教学单元的内容、话题、活动等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四是课文选材要体现趣味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的消费者。要抓住学生,使学生对教材感兴趣。

五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充分关注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结合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班级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六是纸质教材研发与多媒体教材、网络版教材开发同步进行。充分发挥不同介质教材的功能和优势,为汉语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

4.建立出版社前期参与,作者、专家、编辑共同策划研讨的教材研发机制

一套优秀的教材,除了需要优秀的作者,还离不开优秀的编辑。我们要改变通常作者编写完教材再交给出版社编辑加工的传统教材出版模式,出版社应与作者先联合立项,参与教材项目的前期策划与大纲的初步制定,组织国内外一流教学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对项目进行研讨,最后确定教材大纲,并进行项目的中期和终期评估,提出修改意见。教材成稿正式出版前,还要进行1-2个学期的教材试用与评析,从而保证教材质量。这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出版方式,也促进了作者编教水平和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

5.汉语教材出版应集教学研究、教材研发、教师培训为一体

出版社首先应是研究机构,要积极参加到有关语言教学的前沿课题、紧迫课题的研究中去,掌握汉语教学的发展动态,加强与海内外汉语教学单位和汉语教师的交流,以学术研究、教学及信息的增值服务促进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掌握和分析,从而使教材研发出版更加有针对性。只有站在这一学术高度,才能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才能使出版物起到引领学术潮流的作用。

与发展历史较久、理论基础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不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时间还不长,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为了解决教学和教师培养中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提倡教材研发中的创新,出版社需要加强自己的研究力量,创建一批一流的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专家,与国外的汉语教学专家和汉语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获得第一手的教学资讯,直接听取教师对教材的意见,从而保证教材的质量。

出版社还应以学术为先导,开展以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和汉语教材使用培训会。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促进汉语教学的研究,提升汉语教学研究水平;帮助年轻教师了解和掌握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安排等,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军校汉培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53-02

一、外军学员汉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汉语语言教学是外军学员预科阶段及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它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有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知识和一定的文化知识; 二是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的言语技能,即能做到听说读写四会;三有运用上述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的能力。军校汉语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就是在教学内容上要通过对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文化项目的训练,打好学员的语言基础和技能基础,从而为其他专项技能课(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更广泛、更深入的训练提供必需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各门专项技能训练更丰富、更自由、更有成效。

(二)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就是要围绕限定的词汇、语法、功能、文化项目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能用汉语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立场。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可以跟当地人进行无障碍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交流。

(三)长期性

外军学员汉语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预科阶段,而是要贯穿整个四年的本科阶段。是一种不间断的长期性学习。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不断提高学习难度,不断输入中国文化、军队文化、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二、外军学员的特殊教学背景

(一)“汉语热”的国际背景

近年来,“汉语热”持续升温。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华留学生的数量的快速增长。学习目的和学习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二是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它给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了一个平台,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孔子学院不仅仅教授汉语语言,更主要的是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而军队院校汉语正是在这种“汉语热”的国际背景下应运而生。让外国军官、学员力图在跨文化对话中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认同。

(二)“厚植资源”的军事交流背景

军校的汉培工作有别于地方的汉语培训。其教学对象为各国军官和学员;教学任务是以汉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为主、中国文化及军事背景为辅的教学任务;教学特点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文化因素相结合、以基础知识为重点的集中强化教学;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外军军事人才,加强中外海军交流,广交朋友,培养亲华力量。

(三)“千差万别”的文化背景

军校的外军军官或学员具有所在国高中学历或高中以上学历,均来自不同的非发达国家,所在军队指挥军官科技素质要求相对偏低,他们的军事背景、体制编制、教育程度、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有诸多不同。这些“千差万别”的文化背景造成外军学员之间交流存在一定障碍,教员在授课时也有相当的困难。

三、军队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语言要受到各种社会文化的制约,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孤立存在,更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而流传下来。事实上,每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就会表现出文化差异。正由于文化因素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出现困难,交际双方无所适从,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特别是军队院校中文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军队汉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在向中国人民各战区授旗并训令时强调,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所作的深邃思考,而军事院校的对外汉语培训是在“服务大局、厚植资源”军事交流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对外汉语教员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处理好军队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即对外阐释好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阐释好当代中国国防、军队的发展成就,引导外军军官、学员全面客观认识中国、中国军队,塑造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四、军校汉培中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外军学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外军学员来华刚开始接触汉语时,对汉语和中国并未构建起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框架。有较强烈的不适应感,会因为自尊心、紧张、不适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汉语学习兴趣不浓厚。要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春节的时候,可以带领外军学员感受浓厚的过年气氛,一起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把跨文化意识渗透到每节课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用中国文化进行交际。

(二)丰富文化教学的方法手段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比如直观的一幅画、生动的一段视频等。还可以适当进行语言实践,比如带学员看茶艺表演,功夫演出等等。

在文化教学中要突出军事文化教学。用一个真实的军人故事、一段感人的军事新闻向外军学员说明中国、阐释中国军队,增加中国国际话语能力。

(三)提升军队汉语教员自身素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对外汉语教员必须有正确的跨文化意识,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才能顺利进行教学。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有“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有优化国家的国际舆论环境的能力。面对一些国际热点问题,要立场正确、政治成熟,引导学员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在外军学员培训任务中是关键一环,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是否可以消除外军学员初到中国引起的汉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还有助于提高对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军队院校对外汉语培训工作是军队外事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外交新途径。军校中的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处理好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向世界说明中国,增加中国国际话语权。突出中国对外军事培训的独特魅力,不断促进中国与别国之间军事友好往来,提升中国军事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139.

[2] 高小燕.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着力点[J].红旗文稿,2011(3):24-25.

[3] 苏梁波.全球化时代军事文化安全与文化传播探析[J].军事记者,2011(9): 19-21.

[4] 陈友谊,申天松,周承顺.军事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0(19):400.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篇8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定位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54-02

随着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国的逐渐升温,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本科和硕士专业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从1993年首次确定对外汉语这一专业至今,社会形势的变化始终影响着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同时,针对各地某些院校新设立的“对外汉语”专业是出于市场的需要、招生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自为政、因人设课的做法等问题,应及时着手解决,否则会影响对外汉语专业的正常发展。笔者就近几年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来分析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在当今社会的定位。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形势

(一)教学对象构成的多元化:由以前的两大类(出生于非汉语区、没有汉语背景的华裔和非华裔)到今天的多类教学对象(出生于汉语区并接受了一定汉语教育的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但接受了一定汉语教育的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没有汉语背景的华裔;出生于汉语区并接受了少许汉语教育的非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但接受少许汉语教育的非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完全没有汉语背景的非华裔 )。①

(二)教学对象学习目的的多元化:由以前的三种(完成外语要求,寻根与汉学)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实用的目的:商务,法律,新闻,艺术,科学,工程,政府及公共事务;汉学;汉语情结;完成外语要求等等)。

(三)教学层次的多元化:由以前的两头(大学和中文学校)到现在的多层次(中文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孔子学院,私有教育企业等面向社会的机构等)。

(四)教学模式及手段的多元化:由以前的单一课堂讲授教学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海外学习与在华学习的结合,本校学习与跨校学习的结合,课堂学习与工作实习的结合,课堂学习与远程教学的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科技手段的结合等等)。

(五)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由以前单一由学校为绝对主体的教育机构教学到商业机构的介入,如东方教育,新航道,新干线(办学及出版教材等)。

(六)教学课程的相应调整: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的细化及教学内容的调整:

1.从学生的分班上来看:现在多不按照族裔分,而以是否有汉语背景来分班。有背景的又分普通班和提高班。世界各国的交往都在日益频繁,所以对来华学汉语、海外授课等,用国家来区别学生已不适用。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留学生根据学校的汉语程度入校考试被分为1~6阶段的班级,在每学期过后,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学情况随时调整班级。

2.为具体专业用途而设的汉语课程:如商务汉语、法律汉语、医用汉语等。而这种专门课程也常见于驻华公司,他们往往专门聘请教师去给自己的员工讲授有针对性的科目。

3.增加学生实习的内容:如上海商务汉语项目及北京法律汉语项目。

在对外汉语教学出现的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的几个不同:语言本体研究与语言教学的不同;描写语法与教学语法的不同;第一语言获得与外语学习的不同;外语学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目的语环境中的语言教学与非目的语环境中外语教学的不同;成人与非成人语言学习的不同;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不同,汉语学习特别注重的方面即难点就是声调、汉字、书面语的教学。

二、学科定位

根据当今对外汉语教学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国家的一些政策也在调整。比如汉办改为汉语推广办公室,所主办的活动和项目也更加多样化;各国孔子学院的大量兴建;对外汉语专业硕士项目的启动;对外汉语教师考试的兴起等。这些都是在世界汉语大市场的变化下国家做出的相应更为科学的政策调整。那么,高校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一定要随时掌握最新动态,紧跟时代脚步,准确定位,这样人才培养才能更有效。

对外汉语专业应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在学科定位中体现培养目标的指向性与多元化。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以学习汉语言理论知识为主,培养从事语言文字教学、研究及管理人才”,②但从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来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也应走多元化的道路。因此,在专业共性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在专业方向设置上的多元化来适应毕业生就业或深造的需求。既可有偏重汉语言教学研究方向(为毕业生进一步考研深造做准备),也可有偏重应用性强的汉语交流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外国人的中短期强化培训工作);既可有涉外高级文秘方向(可在独资、合资及涉外部门从事文字工作),也可有涉外文化传播方向(在涉外传媒机构、翻译、涉外导游,甚至日后从事涉外家政服务工作)。这些在课程设置上都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需要和本校学生的就业等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为例,他们是这样定位的:如果对外汉语专业回到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并作为它的一个二级学科出现,它大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研究方向。1.汉外对比研究。这种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规律,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落脚点是回到汉语研究和教学中来,以指导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汉语。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这种研究应该有别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比如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碰到的语法规范以及语音、词汇、汉字等问题,还有课堂教学的技巧、测试等问题。3.中介语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4.跨文化交际研究。这个定位是较为准确并一以贯之的,即从对外汉语的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的研究都基本可以按照此分类方向来进行的。

南开大学汉学院院长石峰认为,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非常缺乏,即使是博士毕业,但讲课并不一定受学生欢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刘乐宁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机遇与危机并存,师资质量是成败的关键,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应理论与技能并重,当前应该特别加强语文学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从培训的角度讲,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全才”。③这就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目前急功近利办此专业的学校的警示。那么,什么样的师资能适应当前的形势?首先,前提是要有外向热情的个性及教学技能,因为对外汉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表演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肢体、表情语言丰富。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基本上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主。再次,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储备,比如相当的中外文史修养,对学生所在地社会政治时事、文化体育生活的了解,商务及法律常识,最好再有1~2门特长,如中国传统乐器、国画、书法、中国传统曲艺、传统手工艺、中国武术等等。最后还要有出色的外语能力和一定的电脑技能。

三、课程设置

2003年“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上,35所设立这一专业的院校代表认为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12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英语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和礼仪、写作等。④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学知识和技能,系统深入地掌握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培养他们对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论批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母语和外语交际能力。虽然认定了一些主干课程,但不同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在课时把握上、在自己院校的特色专业上都应有所凸现。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的课程设置应处理好基础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为目标的专业学习者在业务上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个结构的构架和布局与人才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将对外汉语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模块的方式来构架考察,它起码可分为四个模块:即“语言模块”(汉语、外语的学习)、“文化模块”(知识性文化、交际文化)、“文学模块”(古今中外文学)和“教学法及其他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以基础性课程为主,各院系在课程设置上相差不会太大,区别是在每个模块所占的百分比上。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其中语言模块约占77.5%(外语约为50%,汉语课时约为27.5%),文化模块约为8.5%;文学模块约为14%。

而最后一个模块以应用性课程为主,各院系可能会根据本校的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设置的课程差异非常大。如师范院校可加大教学法课程的设置,财经学校可加大对财务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外语院校可加大对第二外语课程的设置,艺术院校可加大对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农业院校可加大农业科技知识课程的设置等等。在这个模块的课程设计中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一定要将平时所学体现在实践当中。学校可根据课程特色安排较多丰富的实践性课程。比如让学生给留学生上课,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模拟留学生上课,或者在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等。这样的实践课程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学生学以致用。而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将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学生也可根据不同高校在这个模块的课程设置来选择自己是否报考此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

这四个模块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它们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不同侧面。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注意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上的关系;汉语教学与外语教学之间的比例关系;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内在关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与通的关系。总之,它是为实现既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又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有相应的语言学知识,又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语言教学法技能,又有相应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服务的。

在保证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主干课学习的基础上,各个学校再可以考虑兼顾其他,如体现应用特色或体现学校背景的东西。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和人才特色上,一些地方院校或单学科院校,应与综合大学的人才培养有所区别。其特色应是在语言文学与实际应用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所培养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应是带有一定的专业应用色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对外汉语专业知识以外,还具备较充分的一定学科的素养,具有对此学科的理解力。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会在将来的人才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注释:

①③第一届国际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专题研讨工作坊.陕西师范大学举办,2006年6月24日.

②张映光.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师资型人才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5,P35.

④罗小东.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J].武汉大学学报,2005.4,P13.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in the light of characteristics position in New period

Lv Yunge

(College of Humanities,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 The major of external Chinese language is a younger major, which is influenced by quickly changed social situation. So how to position this major is giving rise to controversy. This paper is in the light of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analyzing posi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setting up courses.

上一篇:农业干部教育培训范文 下一篇:医疗纠纷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