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时间:2023-10-18 11:27:31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1

关键词:草原;传统;审美精神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在北方草原,北方历代各草原民族同样也创造了辉煌的草原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草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遗产蕴涵着北方历代各民族人民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想象力,体现着草原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蕴藏着巨大的、沉默的、绵延不绝的前行力量,包含着最原始、最真诚的因生命的萌动而迸发的激情,传承着民族本真而久远的情感历程。抢救保护和发展草原传统文化是我们新时代每一位艺术设计师的责任。

一、草原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北方民族所创造的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有很多创造可称为世界文化的精华。草原游牧文化几千年的文明发展绵延不断,在北方历代各族中,蒙古族是蒙古高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虽然蒙古民族共同体是在13世纪形成的,但组成蒙古族蒙古各部都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他们与阿尔泰系各民族,与我国历史上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与更早期的原始人类,都有着某种程度的渊源或亲缘关系,他们之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一脉传承的。历史上北方阿尔泰语系各部族普遍信仰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他们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文化元素。

“万物有灵”观念和“长生天”崇拜的产生,与远古蒙古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形成的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天赐衣食,谋生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天降灾难,生产生活极不稳定。在这种客观现实面前,人们只能靠天、拜天,对天神的崇拜成为北方民族和蒙古人的世界观,祭敖包、祭火、驱魔祛病等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到生活的各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原始的蒙古人无法解释周围的这一切,只能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来理解自然,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这种萨满教崇拜天的思想无孔不入地完整地积淀于民族民间生活中,积淀在各类民间艺术中。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基础,是萨满教的主要世界观基础。图腾观念是蒙古族萨满教最古老的宗教之源,动物图腾是蒙古族萨满教最古老的神祗,图腾礼仪是蒙古萨满教最古老的祭祀礼仪。蒙古族萨满教崇拜可概括为:以天地为代表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风雨、火崇拜等自然神祗崇拜,以及飞禽、走兽的图腾崇拜,还有祖先和祖先偶像“翁衮”崇拜,苏勒德崇拜和牲畜保护神、命运之神“吉雅其”和“保牧乐”崇拜。在古代的岩画中,在民间美术的各种符号中,在各种神像、唐卡、雕刻、禄马旗上,都反映了蒙古民族的这种哲学观念、文化意识和心理素质。生命和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存生命意识和繁衍意识也是蒙古族自古以来的基本意识,这种意识积淀在各类民间美术中,融于牧民的衣食住行中,它由原始社会到今天的蒙古族本原文化的延续,是蒙古族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民族特征最突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之一。生活中的阴阳鱼和生命树形象,龙、风、蛇、狼、鹿、马、鱼、蛙图案,盘肠、哈木尔、d字纹样处处都有,随时可见。这些图案都是由原始氏族社会图腾文化的积淀、发展演变而来,使我们进入了远古图腾文化世界。

16世纪以后对佛教的笃信,其中实际包含着对萨满教的信仰基础。佛教传入蒙古,与萨满教虽有斗争的一面,同时也有融合渗透的一面。蒙古人信仰喇嘛教是从元朝开始的。清代,呼和浩特成为蒙古地区的一座宗教城,即有俗传所谓“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随着召庙的大量出现,随之产生了为宗教服务的宗教美术。喇嘛教对蒙古民族意识和文化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蒙古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藏传佛教的影响。从明代始喇嘛教给蒙古族文化带来了化的强烈影响,喇嘛教迎合蒙古封建主的需要,宣传封建主的特权是前世修行的“善报”。这种政教联合的思想,因果业报和佛的创世、转生的思想,深入蒙古封建上层的意识,充塞于贵族文人的文、史著作之中。佛教从蒙古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很多文化特质,丰富了自己,改装了自己,形成了不同于原初的已经蒙古化了的佛教。喇嘛教哲学对蒙古族传统哲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最终导致了蒙古族传统哲学体系的形成,虽然这一体系还没有完全挣脱宗教神学的外壳,但佛教化的哲学思想的确立却是蒙古族传统思想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方面,从元代实用器具设计方面可见一斑。元代壶类器物出现了受藏传佛教器具影响的多穆壶、僧帽壶这类特殊的制品,内地生产的多为瓷质,有别于藏地多为金属、木质的面貌。晚期生产的青花多穆壶则摆脱了对原有多穆壶形态细节的刻意模仿,更加显示出陶瓷材质自身的美感,在设计上技高一筹,礼器、供器、漆器、石雕、碑刻、牌符表面图案常刻画与雕塑佛教八宝、七珍、金刚杵、瑞兽、佛陀形象。从元朝开始,蒙古族传统哲学同样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学成为国学,在上都建立孔庙,在各地建立学馆,崇儒重道。例如:忽必烈提出了“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蒙汉哲学思想互相影响的晟好例证。“应天者惟以至诚”是对蒙古族传统的“长生天”观念的一种继承,“拯民者莫如实惠”既是他的哲学思想,义是他的施政方针。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痕迹,也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务实精神。在成吉思汗开拓的开放型的思想文化影响下,元世祖忽必烈智慧和理智地吸纳了儒家文化。元一代多元文化共荣,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奇异的光彩!在艺术设计方面,日用品与陈设品的设计从产品结构和形态上看,金银、陶瓷制作的茶具、酒具等饮食器,一部分吸收融合了游牧民族及外来文化因素,一部分保持中原传统作风。元代文人画盛行,借助松、梅、兰、竹、菊等寄托文人情怀,除礼器、供器外,陈设品主要体现拥有者的审美情趣,在元代上层社会和文人士大夫持有的陈设品上得到突出反映,如用于文房陈设或供文人把玩的物品,更多地带有宋代艺术遗韵,寄托了文人内在的情怀。平面设计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点,儒、道、释、伊斯兰、基督教等不同文化元素的图形皆备,汉、蒙、梵、藏等字体并存,是元代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平面艺术设计多样性的风貌直接为明清继承。

自古以来以游牧经济为依托的蒙古民俗、民间工艺反映在民 间文化上的主要特征是传承性、自娱性、群众性、人民性、地域性、习惯性。所谓“人相习,代相传,今俗习古,古俗沿今”,反映狩猎游牧生产的习俗,居住饮食习俗。蒙古包、车辆、服饰等。自古迄今少有变化,其原始思维方法、影像、夸张、复合等造型规律和众多的图案符号,很多方面与东胡、匈奴、鲜卑、契丹的风俗和艺术传统是一致的。传承性的基本含义是历史的延续性。民俗文化、民间美术又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北方民族从远古(史前)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事象,必然影响到该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的构成和发展。这些史前民俗与神话传说类的艺术、巫术以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往往与萨满教有联系,其中萨满教祭祀、巫术构成了游牧狩猎民族史前社会的原始民俗之综合体,祭祀活动在蒙古各部氏族社会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中尤居重要地位。渊源于远古社会的祭祀活动、民间美术,无论除灾驱魔的咒语还是对诸神的祈祷、赞美,以及与神有关的形象如岩画等,无不反映了古代蒙古人相信他们的神秘力量的原始意识和心理,这种祭祀行为逐渐衍化成为一种民俗化的自发行动。

二、草原传统审美文化对现代民族产品设计的影响

蒙古草原广大农牧区不仅是物质生产基地,也是民间文化生产、传承的基地。民间美术的不同种类和造型,各种符号图案所隐含的关系,已成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骄傲,草原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蕴藏在其中。如果通过整个北方民族文化现象来观察蒙古族民间美术,就不难发现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在思维方式和造形意识上的相通之处,比如蛇纹、d纹、龙风纹、哈木纹图案及很多动物造型、人物造型等,其中那些远古的感性经验、原始幻想越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已经悄然沉积在民间艺术家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民间妇女很多刺绣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她们的一件件作品多数都已用抽象的传统纹样表现主题,这里说的抽象,只是对表现客观对象真实性而言。刺绣中的哈木尔、阿鲁哈、龙凤、d纹(图门贺)、交叉式的蛇纹、蛙纹、鱼纹等,都是原始社会彩陶纹样,很多画面组合得生动有趣而高深莫测,在这“意象造型”中,在牧民们感受到的极端地自由和臆构化的后面,有一股本能的原始灵魂在冲动,驱使艺人的双手塑造出一个个绝妙的造型。在民间美术创造活动中,往往在抽象之前就有了某种生长的神秘观念,对于许多形象来说并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切中形象本质的,这在蒙古族民间工艺美术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蒙古族民族产品在生产用具、劳动生产工具、宗教器具、工艺欣赏品、旅游纪念品这几方面都有着明显形式上的差别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体现在蒙古族日常劳动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往往兼具多种实用功能。比如马鞍具既是生活用具又在放牧中使用,它精美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又是一件工艺欣赏品:蒙古袍、首饰、蒙古靴、蒙古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还具欣赏价值;银碗、铜壶、供品碗、熏炉、佛龛、佛塔等蒙古族家具用品本身就是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精美工艺品。这些生产和生活用品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图案都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特点以及深厚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并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尤其是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统图案装饰古朴,比如广泛使用的回纹、各种云纹、“d”形图案、各种盘肠和交叉图案、卷草纹、犄纹、各种长寿(普斯贺)纹样等等,它们本身都体现着蒙古族的精神特质、审美观、风土人情和时代特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在各种服饰器物上广泛使用,传达着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精神。

三、结论

所以,对蒙古族民族产品设计的形式应该从一下几方面来研究。首先,应该深刻理解和掌握蒙古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精髓;其次,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并找到旧元素向新元素转换的方式使蒙古族传统审美精髓得以再造和升华。升华后的再造元素不仅能传递现代设计观念,还能够真正传递现代信息、符合现代产品的功用,从而摆脱传统审美风格在现代民族产品使用上的局限与语义上的偏差,也使建立具有民族个性的现代民族产品设计体系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蒙古族图案,阿木尔巴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蒙古族工艺美术,阿木尔巴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2

我国古代关于美的本质的界定并非是统一的,而是有着以下几种认识,主要有“以味为美”、“以心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和“以文为美”,这几个大的方面构成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精神框架结构。

(一)“以味为美”:从现代文字学的考证来看,我国古代中,“美”是和“味”这个词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的,总之凡是给人们带来的味觉享受的东西,人们均认为它是“美”的,后来,人们将视觉、听觉、和味觉并称,后来将心灵的满足也视为一种“味”,其后,大概在汉代以及魏晋时期,人们将“味”逐渐引入文学创作中,“味美”也逐渐不仅仅局限于口舌的,其意义逐渐泛化,意指能让人感到满足、快意的一种感觉,可以说,从人们将味觉和“美”联系起来到一切感官的满足都归结为“美”,再到以“美”为一切快适的感觉这一传统,奠定了我国古代美学精神关于美的本质的哲学基础。

(二)“以心为美”:以“心”为美,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区别于西方的极为明显的特色之处,所谓“以心为美”,就是指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并非在于其外在形象,而是在于其外在表象所蕴含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和人的精神是相联系的,这和西方美学走的是一种截然相反的道路,这种以“心”为美就是将外物之美转化为一种人化之美,中国古代文人在进行审美的时候,大多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审美路径,例如北宋哲学家邵雍在论及赏花时就有一段著名的话:“花貌在颜色,花妙在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才是花的最为美妙之处,而这种“精神”,恰恰就是一种人化了的精神,而中国古代美学处处论及的“神韵”,就是对这种“以心为美”的最好阐释,总之,中国古代审美,往往都将这种外物之美和人的“心”即人的审美感受和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以道为美”:“以道为美”是中古古代论及美的本质时的另外一种极为重要和常见的论述,这里的“道”,往往指向一种“道德”,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学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均从自己的主张出发,来具体论述这种“以道为美”的精神实质,儒家从“善”的角度来论述这种观点,《论语》中说“先王之道斯为美”、“里仁为美”,儒家认为以“道”为美的精神实质是“善”、“仁”;道家从其“无”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世间一切有形、有味、有用的均不是“美”的,相反,那些真正符合“无”精神的无形、无味、无用的才是“美”的,因此老子说“大声希声,大象无形”,道家彻底否认各种世俗之美,认为真正的美是不可感受的,其实质是以“自然无为”为特点;墨家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以“兼爱、利民”为美,这里的“民”指向社会下层的小生产者,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建立在保护和不侵犯普通大众的利益的基础之上,这种美才可以称得上是“美”的;佛教从其教义出发,认为真正的美是追求皈依佛道、追求涅槃,佛教亦否定了一切世俗之美,而认为真正的美就是佛道,是佛法,认为只有彻底根除各种世俗之美的感受,才能达到佛教那种真正的“无垢”“清净”的美。

(四)“同构为美”:“同构为美”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美学关于美的机制的普遍观点,从味觉之美何以发展到感官之美,从感官之美又何以扩展到“以心为美”,发展到将外物之美和人的精神相联系起来,这就是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各种感官之美在感觉上是“同构”的,而从感官之美和人的审美精神联系起来又是基于人和外物的主客观同化而形成的,也是“同构”的,即所谓“内外相与”,这正是我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独特体现。

(五)“以文为美”:“文”即外在,形式,我国古代美学一直强调内在美,但是并没有忽视事物的外在美,古人尤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在强调文学作品内在美的同时也极为强调文学作品的外在美、形式美,文学作品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讲究各种“章法”,讲究各种错落有致、努力造成一种视觉之美和韵律之美,就连我们的汉字,都无不体现出一种声韵调的美,例如音节的声韵之美,双声叠韵的存在,使得汉字处处体现出一种声韵之美,还有古人在进行诗作创作的时候所追求的押韵等,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这种追求“以文为美”可以在我国各种文学作品当中找到痕迹。

二、总结

总之,我国古代美学所蕴含的精神博大精深,其中集中体现在“以味为美”、“以心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这几个大的方面,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感悟,可以很好地对我国古代美学精神有一个很好地把握和理解。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3

论文关键词: 古代文学 人文精神 教学

论文摘 要: 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发掘与弘扬,有益于陶冶学生性情与塑造其价值信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文本为中心,使学生打好学识基础,引入性情领会,进而贯通历史蕴含与当下情怀,由此解读出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就面向过去的古代文学而言,其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对历史维度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以及内在规律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认知。而在这一历程中所面临的文本对象及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传承下来的深湛智慧精华。对于后来者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可以在其中寻找一个精神的栖居之地,进行个人心灵、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的洗礼与重塑。而这也就是悠久传统孕育的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之一。

但是,即使一个蕴含丰富的矿藏也需要开采者得其矿脉而入才能真正发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学人文精神教学传递的路途上,如何进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慎重思虑和实施的。面对古代文学文本,教学的环境与一般的读者阅读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个人化的阅读与随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种公共的语言环境中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其所面临的不单是一个个体对于文本的阐释问题,还需要在课堂的对话条件下对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进行适度和妥帖的传达,才能使其对学生主体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从而发挥出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以文为本

人文教育,因为其对于学生主体的道德完善与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而备受青睐。而对“人”的完善与培养,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标。但是所谓“人”的塑造实现不是理论的空谈,它是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凭依着“文本”所开拓生发的环境而衍生的。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成的教学环境中,无论是作为导引者的教师,还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他们二者对于人文精神的传达与领悟都离不开以“文”为本的立场。

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进程中要解读历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怀与艺术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触作品,浸入文本思路,与文本共同思想进而体会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便是围绕着一定的文本,以一种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与阐释贯穿始终。所谓“论从史出”,一切的阐释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应以文本语义为基础,以忠实于文本原意为基本原则。而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经典文本,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其与当下语言与文化存在一定时空落差,尤其所呈现的语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时候会成为学生理解文本语义的一重障碍。

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古老的一部诗集——《诗经》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义障碍,真正地解读似乎是很难继续深入的。就《诗经·豳风·七月》而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语义与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学习思维,文字的障碍就凸显出来。文字的困难性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这在许多时候显然成为了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一个问题。而更关键的是,在作品阅读中,如果文字意义的辩定与解析不明就会使得接下来文意疏通、诗意理解和精神升华等一系列的教学导向发生偏差与误读。譬如《诗经·豳风·七月》第二章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从前句可辩,文意说的是春季女子采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伤悲与担心忧惧又作何解呢?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注释曰:“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被公子们掳去。”显然这里是把“公子”理解为一种富贵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义。而学生往往会从自己习惯语言意识中判定:“公子”专指男性,再与“掳”字联系往往在脑海中解读成了一种强抢民女的意味。这时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为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悲伤,以其将及公子同归也。”[1]而“归”字之意也不是“回归”而是“女子出嫁”。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古代贵族嫁女必以侄娣从之”的媵婚制习俗。而在此语义与文化的背景上,再发掘“女心伤悲”的情感蕴含就会从直接的“社会冲突意义”进而向女子“恐远父母兄弟”,以及“伤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继续发掘。

上述所言的教学过程与思路作为一个例证突出的是对文本的解释与依赖,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有些趋于传统的知识性的辨析,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主张僵硬的知识灌输,而是着意表明一种“打好基础”的教学立场。毕竟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相对于其他文本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性,而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讲,文本识别与语义辨析不是教学的终点站,而是我们搭建的必要的脚下的桥梁,有了它的沟通,教与学才能自然实现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学始终都是人的文学,历代的经典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情感与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过文学作品接触与领悟凝结于其中的个人与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对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与人文素养,是有着显而易见的效应的。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效果,显然仅仅依靠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作品文本的语义和文献的考证讲析和概念传达是不够的,真挚地深入文学作品解读其人文情感,还需在文学课堂上引入性情来体验与主导。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方法解读文本,将学生带入古典语境,而且应在教学中“发扬真美,以娱人情”,[2]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学的生命力。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意象、深远的意境与不羁的想象,对于它的解读,理性的拆解与分析有时候往往会有损其情境的浑融和圆满,直接的结论宣导也无益于对作品真正的理解。而性情化的解读方式有时会对作品情志的传达起到一种直接的作用。 转贴于  所谓性情化的作品解读实质上是一种倾向于领悟式的体验阅读与理解,它重在实践一种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感召下,激发自身对作品情感体验的认同。引入性情主导的文本教学,有时可以通过对经典原著文本的熟读,先获得文本语感,然后在反复吟咏体味中,感知古文意象,领会情境,积累情感,从而深入到对文本的深层体会中。当然这首先要建立在语义畅通、文化熟悉的基础之上。以《诗经·周南·芣苡》为例,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文学史中多称其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苡的劳动之歌,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但是这一主题概要显然需要具体的阅读体会才能真正被消化。而对这首十分简短的作品,许多理性分析与探究似乎并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其审美之妙境。譬如从《诗序》说“妇人乐有子矣”出发考量“芣苡”的“治愈不孕”药用之途,由此来发掘先民对生殖的崇拜和狂热的诗歌主题。这显然是一条深入发掘诗歌内涵的有益思路,但是却似乎忽略了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情绪的直接传达。《芣苡》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形成了一种轻快的节奏,此时富有情感的诵读可以说是体会诗歌欢乐情绪的一种直接方式。而要体会整体的诗境,也不妨在理性解读与知识消化之后,以一种真实的心灵和想象来领悟《芣苡》的完整情境:“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3]这种心旷神怡的陶冶,也是涵养性情与品格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性情引入的主张,可以说是一种基于以“情”体“情”的思维,它虽然倾向于体悟性情感阅读,但却是应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的。它追求的应是一种有知有情的既朴实又富有性灵的教学过程。

三、当下重塑

古代作品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但其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效力,则需要跨越历史与当下的距离来形成最终的共鸣,从而能够走进当下,进入学生人格成长与培养的发展历程,彰显古代文学人文蕴含之于现实与人生的价值。

一般普遍认为,作品的意义和精神可以从很多层次上来理解,即作品创作时的原意、文本被作者完成之后流传中的阐释与当下对文本意义生成的理解。那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显然需要面对这重重意义解读。首先必须考虑的是作品酝酿与诞生时的本意,它虽不一定是解读作品的唯一准则,但确是不能忽视的生成起点。而在其完成之后于历史变迁中不同文化视野下的解读,作为曾经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作品共生传播了。那么处于当下环境的教学,明显在时间与文化空间上与其所面对的文本存在距离,于是作为诠释者的教师则需要沟通“彼”与“此”,将历史语境中的文本移于当下文化语境中,让学生形成与文本的沟通。

于是,古代文学教学的课堂中便似乎面临着两个方向的发掘与引导。既要引领学生走入过去,重新体验文学之作本身所指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意义境界。毕竟“解释传统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4]而古代文学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掘的意义也恰在于这种传统生命精神对现代生存的启迪。在教学过程中以当下意识阐释经典文本新的价值内涵与精神意义时,可以说既是对于它的重塑又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传承。但是含蓄蕴藉的古代文学本身,以及历代文论的繁复和时代的远离,使得当下教学环境中对古代文学文本的意义与精神的理解趋于复杂。那些文学之作中既有一种于历史流变中凝固的价值核心,又具有随文化环境不停变化的丰富的意义和当下的多重阐释可能。于是在教学这个公共语言环境中,面对着当下多元的阐释与趋向过度的解释,古代文学作品中新的精神价值的重塑在注重其走进当下进程、体现当下关怀的同时,还需在慎重选择中以一种适度性的立场来贯通古今。

参考文献:

[1]姚际恒.诗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鲁迅.鲁迅全集(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4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仅就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化常识来说,其丰富内涵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传统的农耕社会距离当下的高中学生越来越远,社会生活内容与现代有很大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古代社会的认知障碍。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农耕和读书仕进为主要内容。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王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土神“社”与谷神“稷”的祭祀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设立专门的祭祀场所,一般由皇帝亲自参与祭祀;各级政府也设有专门的社稷坛,由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祭祀。围绕对“社稷”的祭祀,还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如天旱祈雨、籍田之礼等,还逐渐兴起了“以社祀活动为中心内容的节日”[1]――社日。最终,“社”与“稷”的合称――社稷,就成为国家和政权的代名词。在农耕生活以外,读书仕进也是古代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要了解古诗文中的一些文人人生轨迹,就必须弄明白他们求学和做官的经历,因此学生了解古代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古代人才选拔方式、官职的设置等。以清代科举考试为例,读书人为取得科举考试的资格,需参加“童试”[2],录取后成为“生员”[2];其中在本省巡回考试中成绩优秀者方可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2],考中者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2];会试后第二年春礼部举行“春闱”[2],考中者称为“贡士”[2],第一名称为“会员”[2];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贡士参加殿试,其中第一甲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2]。了解了这些内容,学生才会明白古代读书人的仕进之路的艰辛和痛苦,理解在古人对功名执着追求的背后,有着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扭曲。

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含了古代社会的普遍情感。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与“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奉养”“恭顺”上,而且体现在对待父母丧葬礼上面。自上古社会起,我国逐渐产生了子女为过世的父母守丧三年的风俗,是为“丁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丁忧”逐渐由一种礼俗演变成制度,古代社会的律法对“丁忧”有着严格的规定,“凡有违‘丁忧’规定的各类行为,均被列为‘不孝’犯罪而被施以览鞯男搪沙头!![3]作为支撑封建统治的中间力量,国家的官吏更要恪守“孝道”,遵守国家对“丁忧”的规定,在古代社会对于“丁忧”规定的背后,是古代君王“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理念和古人“尽孝道”的普遍情感。

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的重视使得“别情”也成为古人的普遍情感。在古代,长安的灞桥是凝结着人们的离别之情的“黯然之地”。唐朝时,朝廷在灞桥上设立了驿站,灞桥两边杨柳依依,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送亲友东去的人们,大多在这里告别,折柳相赠,表达挽留之意。久而久之,灞桥也就成了著名的离别之地,诗人李白曾在《忆秦娥》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经过历代文人的渲染,灞桥也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独特存在。同样,以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划旱船等活动为习俗的上元节,在节日活动的背后,也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期盼和幸福团圆的向往。

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藏着古人的主要思想观念。

通过对文化常识的深入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认识。“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纪年方法,“天干”和“地支”代表着我国古代先民对于天地、星象、时间等自然变化最原初的认识。同时,“干支纪年法”也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循环”时间观念的反映,“天干”与“地支”搭配,六十年完成一个轮回,称为一个“甲子”,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好像时间只是在完成一轮又一轮循环,这种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哲学思想、乃至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古印度的佛教能够在古代中国大行其道也可能与这种“循环时间”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佛教中“因果循环”和“六道轮回”的观念也暗合了这种时间观念。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是以“和”为贵的,但在强调家庭和睦的同时,更强调家庭中的秩序和礼法。家庭是一个有秩序的整体,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要力争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如《礼记》对父母和长者的礼仪是这样规定的:“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在名目繁多的礼节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礼”为手段与以“和”为目的家庭观念。

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渗透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

有学者指出,“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中,有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整体思想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整体思想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认识论方面的整体思维;二是道德观方面的整体主义;三是历史观方面的整体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观方面提倡整体发展,强调“公” ,就是强调从整体出发,谋求整体利益,实现整体发展。”[4]这种观念表现在统治者的立国方略上,就是追求“大一统”国家观念。这一点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上就有明显的体现。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乱以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秦始皇嬴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他创立了郡县制、丞相、监察、九卿等规章制度,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郡),在各个行政区域实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律法和文字,这种统治方式,为后世的君主所接受。自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统一稳固的国家政权使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追求国家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在古代行政区划和官吏设置等文化常识之中,也隐含着维护国家统一,立足共同发展,追求中整体利益的民族精神内涵。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有论者指出,汉代的“儒家学说将介子推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孝而不求功利的隐士形象,这无疑将他推上神坛,成为民众修身律己的精神堡垒……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反映了人们对高洁之士的崇拜”[5]。在寒食节背后,则是古代社会主流思想对于舍生取义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赞赏。

综上所述,高中古代文化常识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深入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普遍情感,而且可以使他们更深入了理解代社会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体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当下的高中古文化常识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所以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是有必要的,因为:

一、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古诗文。以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拜、擢、迁”为例,其中“拜”为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为上卿”,就授予上卿的职位。“擢”指的是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而“迁”则是指调动官职,升级叫迁升、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常识的真正内涵,才能准确的把握一些仕宦人生际遇,才能更为准确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二、促使学生从古代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更为系统、深入地学习,使他们更为细致、全面地了解我们民族的生活内容、基本情感、价值观念和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能够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如“端午节”背后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十四节气”中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意识,儒家传统中“仁爱”思想与“入世”精神,道家传统中对“逍遥”的追求与“本真”意识,古代艺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精卫填海”的传说中蕴含的反抗精神;“大禹治水”故事里强调的“天下为公”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等。高中学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在苹果手机、好莱坞大片、万圣节、宫崎骏、“韩流”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很好地保有和继承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来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必须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强化自身的优秀文化“基因”,使中国的文化不断繁荣和发展。要使当前的高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只是其中基础环节。“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6]我们的学生只有很好地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文化。

那么,加强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优取哪些具体措施呢?笔者认为:

一、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和讲解。课堂学习是当前高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进行细致深入地讲解,不要只做简单的解释,要力求挖掘文化常识背后的深层内涵。

二、在文化常识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编写古代文化常识校本教材,为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组织古代文化常识社团,定期开展小组或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同时,还可以创办诸如“兴趣班”“特色班”采用“大讲堂”之类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教师要放眼课外,鼓励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在课余时间,运用丰富的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那么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07-108

[3]黄修明.中国古代仕宦官员丁忧制度考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罗恒宇.从儒家思想的影响看寒食节从汉到唐宋的兴衰[J].宜宾学院学报,2014,(8)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5

[论文摘要文章从古典情怀的内涵以及培养学生古典情怀在当今社会尤其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入手,通过古典情怀所具有的“博大的仁者胸怀”、“执著的沉静思想”和“永恒的追求精神”三个方面的内涵,对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典情怀进行分析阐述,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内和美的感染,并且使学生通过阅读背诵、积累和鉴赏文言文来培养其古典情怀。

一、古典情怀的内涵与品质特征

《辞海》对“古典”这一概念有如是界定:“①古代的典章法式。《后汉书·儒林传序》:‘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②古代流传下来而被后人认为有典范性的或代表性的。据此,现今流传下来的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曲、文、赋、小说等古代经典的文章都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典”之内。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一脉相承的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了时代淘洗,富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八条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基于这种理解,笔者把这种民族精神定义为古典情怀,即具有博大的仁者胸怀,对人类、自然、宇宙的人文关怀,并以沉静的思想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以坚韧的意志力进行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和追求。古典情怀不仅存在于有形的实体(诗、词、曲、文、赋)中,而且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中,积淀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和民族成员的思想灵魂之中。而中学语文文言文不仅是古代文章的精华,也是现代人学习传诵的佳作。其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也蕴含着深厚的古典情怀,沉浸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浓厚的民族精神。因而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可使学生具备古典情怀的品质,从而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塑造成新时代的综合性人才。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使学生具有古典情怀的品质包括:博大的仁者胸怀、执著的沉静思想和永恒的追求精神。

(一)博大的仁者肺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言文作为我们民族历代优秀文化的载体,历经了时代的淘洗,以其广阔的胸怀和视野向我们展示出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丰富的古典情怀的魅力。其中仁者胸怀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使中学生具备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从而能对丰富的情感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并建立起准确而又客观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例如: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讲“仁政”(《孟子·尽心上》)。无论是孔子的“杀身成仁”还是孟子的“舍生取义”,都已经深深融人到了我国传统的思维和胸襟中。两位古代哲人对于生命哲学和人生价值的深刻体验虽然只有八个字,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以博大的胸襟去追求正义。

此外,文言文的仁者胸怀还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从哲学上说,人文关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况,及对人类权利的尊重和对人类的历史存在和发展的深切思考。具体来说,“它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概念。它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而文言文中这种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中。例如:《劝学》中“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的勤学专一、反省修身的态度,《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人格。通过学习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并感受其人文关怀,使学生怀有一颗滚烫的心,以天下为己任,去发掘和发挥自身价值,锻炼出充满关怀和爱心的灵魂,培养自己充实的内心和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态度。

(二)执著的沉静思想

古典情怀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沉静的思想。就像落叶只有化为尘土才能孕育出崭新的嫩芽一样,只有经历了冬天的沉寂,才能换来春天百花齐放的喧嚣和绚烂。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沉静中才能细心聆听内心的声音,只有在深沉的思考中才能够克服浮躁的心理,才能获得心灵的回响和精神的提升,也才能获得一次次思想的升华和情操的提高。在语文学习中,对于文言文本身所具有的深邃的思想、豁达的情怀、凝练的语词以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精神,通过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和体验中,在对古代经典的耳濡目染中,必定会受到深刻的影响,在沉静中充分体会那些经久不衰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精华,进一步获得灵魂的提升。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能言善辩的烛之武不卑不亢、沉着冷静,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以挑拨离间之法最终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秦军,派兵保卫郑国,从而取得了游说的胜利。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从中体会和感悟到“说客”烛之武冷静的思维、豁达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而且通过不断地扩展学习进一步理解一代贤士们的深邃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情操。

(三)永但的追求精神

《周易·乾卦》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正是人要有远大而坚定的理想,有不安于现状、持之以恒的精神探索和追求精神,而这也正是古典情怀在精神品质上的表现。孔子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本人明知“道之不行”,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仍一如既往地去积极奋斗、努力追求和探索。这种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无疑给后人树立了榜样。而正是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培养中学生为理想和抱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能力,尽管遭遇许多曲折和坎坷,也要具备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将自我塑造成有勇、有谋、有智、有识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例如在文言文中,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追求“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而饱受同僚的诬陷和迫害,但“明于治乱”的屈原仍心系楚王和楚国的兴亡,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

二、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典情怀的必要性分析

在日益浮躁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精神逐渐走向失落和荒芜。一方面沉迷在光怪陆离充满诱惑的现实世界;一方面追求“洋味”,忽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民族文化,以至于一些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一个千年文明古国一旦以实用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的人文精神,虽然它可以一度人文治国,但在现代化的变迁中会比其他国家更加势利地否定自己的人文传统,比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功利化、物欲化,最后整个文明毁灭在一片糜烂的之中。在中学教学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烈,而且对庸俗文化的接受不断增多。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一种文化精神,忽视对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的咀嚼和学习、继承和发扬,一些狭隘的思想、冷漠的眼光和颓废的态度影响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生活,因而呼唤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从古人的“仁者爱人”的宽广胸襟与“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反思,再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无不体现了古典情怀的内涵和魅力以及古典情怀对于中学生感情的濡染、人格的熏陶所发挥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由此,在今天中学生过于追求书本知识和学习的功利性与实用性,而相对轻视文化精神培养的情况下,要使中学生具有古典情怀的品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其中中学语文文言文课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而中学语文教师无疑应当在教学中发挥文言文所蕴含的对学生古典情怀培养的重要作用,批判性地发扬和继承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咀嚼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通过文言文教学,使学生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的古典情怀,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典情怀的途径

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美的感染。而培养中学生的古典情怀具体说来有以下的途径:

(一)阅读与背诵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反复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代汉语既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从古代汉语演变、发展而来的,通过阅读去深人学习和了解文言文,不仅有助于培养具备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能力,而且对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也有着极为有益的促进作用。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有关的文言文既要加强阅读又要注意背诵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九条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把文言文中的重要篇目熟记在心,不仅能够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以及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运用方面的要领等,从而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越强;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背诵可以逐渐领悟到文言文中蕴含的古典情怀,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著名古代文学专家程千帆先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因而背诵能力的培养能增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积淀深厚的古典情怀,进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和欣赏的情趣。

(二)积累

文言文的积累必须建立在阅读文言课文的基础上,在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培养学生对文言的热爱,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古典情怀。

文言文中蕴涵着许多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而且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还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刻舟求剑”(《察今》),“钩心斗角”(《阿房宫赋》),“四面楚歌”(《坟下之围》),“愚公移山”(《列子》),“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劝学》),“完璧归赵”(《蔺颇蔺相如列传》),“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等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古典情怀的内涵都蕴涵在古代的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当中,学生通过积累不仅能丰富知识,而且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古代汉语虽然在结构上追求完整严谨,但却充满意蕴和美感;虽然在语言上力求精练简洁,但又充满丰富的哲学意味而发人深省,同时能使人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篇目中的丰富知识,不仅对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不仅培养学生的古典情怀品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陶冶学生的品性。

(三)鉴赏

古文具有深厚的能让人反复咀嚼的情感价值和思想价值,是经过了时代淘洗的经典文本。它们凝聚了丰富真挚的情感,其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以及深邃的思想,发人深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六条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挖掘文章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的审美意识,主动去发掘文章背后所蕴藏的情感美、形象美和思想美。例如:(虎丘记》生动描绘了虎丘山中秋月夜游人聚饮斗歌的场面,那“倾城阂户”、“靓妆丽服”、“重茵累席”、“檀板丘织,蹲套云泻”、“唱者千百,声若巨蚊,不可辨视”的场景描写极为细腻,苏州市民热爱生活的情态也跃然纸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方面的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出学生对文章进行自我理解和分析的表达欲望。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情的深人理解,让学生自由鉴赏和畅谈自己对刘邦、项羽等人物的形象的理解和把握等等。通过对文言文的鉴赏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赏析能力,而且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陶冶了性情,获得了品位的提高和思想的升华,进而塑造出自己独立的人格。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6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精神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92—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国古代园林承载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伟大中华名族精神。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价值必须深入探讨中国传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其一是追求“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的世界观。其二是追求“仁德性善”的人性观。在人性的探讨上,主流思想为“人性本善”,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观念,遵守“礼、义、廉、耻”行为规范,倡导“忠、孝、仁、悌”道德修为。因此,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内涵也就是突出地追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仁德性善”的人性观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园林建造结构上力求表现“人天同构”观念。其二,是在园林建造设计上力求实现“天人融通”的构想。其三是在园林建造理念上力求表达“人天合一”的思想精髓。其四,是中国古代园林充分表明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其五,是中国古代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

一、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代园林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天人合一”,也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中国古代园林精神中“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热爱自然”的自然观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基础和前提。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深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园林这些思想和精神,大力弘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用长期以来全民族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愿望和追求来团结全国人们、来凝聚全民族人心。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精神,用中国古代园林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来助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有助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国民教育,有利于开展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开展全社会的教化、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崇尚文明”、“共同富裕”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从而建起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中国古代园林精神“倡导和谐”崇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名族团结”的和谐文化一致,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深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园林这些思想和精神,大力弘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积极通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大量宣传中国古代园林的“倡导和谐”、崇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精神,对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社会正气、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寓意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艳丽的奇芭。中国古代园林精神及其价值集中的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学习宣传中国古代园林精神有助于全国人民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新时代的新文化,有利于在发展与繁荣中华文化过程中保持民族性,先进性、体现时代性。充分利用中国古代园林精神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中国古代园林精神这一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有利于加强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综上所诉,中国古代园林精神,就是引领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就是倡导社会和谐的精神、就是崇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精神。弘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国古代园林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乔永强,周曦,陈元欣.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3(3).

[3]王强,包晓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7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古文背诵 发扬传统 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古代汉语教学是文史方向的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如何发挥古代汉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就需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古代汉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和研究能力,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能力。

1体现培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古代汉语是现今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自20世纪60年代,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出版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大体达成一致,即“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而在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则认为:“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目的也是为了增进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总而言之,从两位《古代汉语》编纂者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汉语研究的深化和教材的编写都对古代汉语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文言文掌握并能应用于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古代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学生进一步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得对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等方面的理性知识,从而培养语言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当代大学生将来从事语言研究及其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意义”引发的“情境性教学模式”,“协作与会话”引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意义与经验”引发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与反省”引发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具有相当的难度与深度,这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心耐心教育,更需要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了解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

研究表明,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古代汉语的学习同样如此,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会真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类型,一种是被动接受知识,一种是活学活用提问题。而面对古代汉语这门比较深奥的课程,想要学好,就要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都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尝试构建以问题为起点,以过程与方法为轴心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勤抓古文背诵,增加文化修养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文学和基本理论知识两大部分。只有既重视文选教学,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文学支持理论,理论总结文学,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阅读古书的能力,并且熟能成诵,做好古代文学作品的积累,在平时生活中多体会、多运用,才能真正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

另外,以古代汉语为基础,以古代文学史为拓展。构成了大致的古代文学部分教学内容,以古代汉语为基础联系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再进一步的延伸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并以中国文论为辅助深化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并接触相关理论,形成独立见解。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英语学习,对网络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古代汉语学习还要不要在语文学习和终身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大学教授和语文教学专家表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古代汉语对学生的文化积淀、思想修养和表达情趣乃至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影响。

4弘扬传统文化,傲立文化竞争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入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代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另外,在文化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代,承袭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的古代汉语课程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古代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主要表现为诗歌、辞赋、散文等艺术形式,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在文学史上呈现绚丽的图景。因此,随着近几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发展,中国古典文学在文化创意人的创意制作下,与广告、动漫、影视等结合,使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学在高科技的支持下,让人们领略到更高层次的艺术美,并为市场带来了高附加值产品,创造出更高的财富价值。

5激发文化动力,彰显中国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具有其独特性和特有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先生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精神”,也可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导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大学生是现在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加强现代高等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远离大众文化的不足层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1)刚健有为和刚柔相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时期对大学生来说讲求的是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毕业之后也许很多人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在这个时候,自强不息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生活的规律并不惧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作为建设社会的重要的力量,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也是未来社会的指向标,倘若他们追求至善至美,社会也必将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2)人本主义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的社会根基,是大陆型、小农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而影响中国最大的儒家也实行忠恕之道。在这种文化传统中大学生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不受商业经济利益化的影响,以达到至善的程度,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只有重伦理,倡道德才能让大学生不只是在意自己的利益而更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这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不以利益为纽带的人际关系才更加纯洁和坚固,才能以德服人,这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在商业社会中形成相互谦让宽容的社会氛围。

总而言之,社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细分到最后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过程。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社会理想和现代的知识修养。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很多,但对于中国而言,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中国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关于对他们的培养,更是需要传统文化的帮助。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不仅能激励现在的现在的大学生奋发图强,更让他们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来迎接全球化的到来。现在的中国是由传统蜕变而来的中国,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新定位和回归,世界的东方将再次站起一位儒雅的巨人。正如东北师范大学张世超教授所讲:“我们的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我们更要通过《论语》《古文观止》、教材中的优秀篇目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了解我们华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并要将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2]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M].商务出版社,1999.

[3] 全,宋乃庆.建构主义的全息性概念与数学经验性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5(5).

[4]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篇8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与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同时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因此“培育人文精神,涵养人文品格”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但是高校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文教育与培养过弱问题,所以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尤其古代文学课程是关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课程之一,因而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着“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为切入点”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营造文化氛围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构想。

?一、更新教学理念

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古代文学更新传统模式的重要内容是更新教学理念,既成观念应做开放性拓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既要熔文学专业的考据、词章、义理于一炉,又要集文思、史思、哲思、艺术、审美等方面于一体。在教学中,教师以人文的视角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人文知识教育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教育、濡染与培养,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内化涵养过程,最终才能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所以教学理念作先导,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

二、完善课程体系

依据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无需另建一套课程体系,而是使新增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原有的课程相互照应,融于同一个大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使课程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具体如下:一是在通识课程中增设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人文素质教育通论、现代社交礼仪、美学与美育、中国通史、古典名著导读与鉴赏、实用书法书写与欣赏、世界名曲欣赏等,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二是结合学科课程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在教学中对文学院以及全学院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在专业必修课中增设相应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如开设哲学史、戏剧史、教育史等。

三、调整教学内容

这是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关键。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代文学披露的是华夏民族的精气神、炎黄子孙的奋斗史、华夏江山的正气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财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要彰显人文素质的精华。既要固守文化传承,使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还要强化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古代文人提出众多创新思想:“守旧无功”“质疑问难”“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不泥古”等。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精神上的根基和文化价值取向,古代文学把创新作为新型人文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更要关注情商教育,培养现代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发展健康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学生面对社会压力、人生挫折的动力源泉。

四、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师者深厚的人文素质储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师者应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审美、天文、地理等各领域为一炉,以敏锐深邃的时代感受,形成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体悟。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师资来源,应尽量从本校现有的授课教师中挑选,个别的可外聘;师资培训,可采取校内、校外两种方式。从事必修课和专业课讲授的教师可参加校外举办的高级培训班或培训中心的学习。一般的授课教师要参加校内普通培训班的学习,以了解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知识,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水平。

五、营造文化氛围

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空间。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如请专家学者作系列人文讲座或学术报告,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开设人文教育专栏,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楹联、艺术等协会或社团;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包括开展古典名著读书报告会、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老师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美化心灵、娱乐身心,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有效途径。

总之,当今社会在古代文学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古典的精华力量在现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具备良好的心智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与社会。

上一篇:对网络的理解范文 下一篇: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