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时间:2022-03-21 02:13:38

古代“”

“”这一行当虽不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但历史之悠久远超你我之想象。

史上最大的团队

战国末年,吕不韦受封秦国丞相,独揽朝政十年之久。但吕不韦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想象孔子一样流芳百世,于是便让自己的三千门客共同,写成一部《吕氏春秋》,然后挥笔署上自己的大名。他还命门客把全文抄出,贴在城墙上,并张贴布告——谁能在书中改动一个字,当即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万人争相阅读,但仍然无人来改动一字,“一字千金”的成语自此问世,《吕氏春秋》也一炮而红。

哥哥怀疑弟弟有“”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对才高八斗的弟弟曹植既猜疑又嫉恨。曹后,曹丕得势,欲杀曹植。曹丕说:“当年老爸在世时,你小子很不老实,常写点小破文章炫耀于人,我怀疑有人替你,我出个题,七步之内必须作出,否则你就到黄泉路上送老爸一程吧!”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曹植含泪作出七步诗,证明并没有替自己。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曹植死罪可免,但还是被亲哥哥贬到乡下终老此生去了。

儿子帮老爸“捉刀”

明代奸相严嵩臭名昭著,他为官专擅跋扈,窃权媚上。当时的嘉靖皇帝正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热衷用青词(祭神的文书)向上天祈福,渴望得道成仙,而善于投机的严嵩却写不好青词。幸运的是他有个聪明儿子严世蕃,儿子帮父亲写了几篇青词,讨得嘉靖欢心,严嵩竟被授予内阁首辅大臣之位,时人讥讽其为“青词宰相”,自此权倾朝野20余年。之力,不可谓小。

被揭穿的后果

乾隆皇帝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一生痴迷于写诗,总共留存4万多首,这一数量空前绝后,然而质量上乘的却寥寥无几。其实,乾隆的许多诗作都由他人,一些质量不错的诗作也多经御用文臣润色。其中大学士沈德潜的功劳最为突出,因此沈德潜生前备受乾隆宠爱。沈德潜死后,其门人整理他的作品时把他为乾隆的诗也收录了进去,令乾隆恼羞成怒,下令把沈德潜的尸体挖出来鞭打,还查抄了沈德潜的家,可见找“”这种事是不足为外人知道也。 (摘自《文史月刊》)

上一篇:红色特工驻我村 下一篇:不谈政治,不评判决,不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