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0:39

人才培养建设

人才培养建设篇1

关键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旅游专业人才;教育

1海南国际旅游岛概述

国际旅游岛,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限定在旅游产业领域范围中,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

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主要内涵是:确立新目标,实现“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景区零距离、产品零距离”,把海南建设成为“旅游开放之岛、欢乐阳光之岛、休闲度假之岛、生态和谐之岛、服务文明之岛”;建立新体制,参照国际惯例,构建海南更新更特的旅游发展和管理体制,为中国旅游业整体转型提供一个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进一步扩大国际游客的免签范围,为游客进出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自由;在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全面开放市场,率先实行我国人世的承诺。

2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建设及运作离不开各个方面专业人才的参与,尤其是旅游专业人才。分析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内涵及目标。可以看出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旅游专业人才。

2.1旅游规划人才。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到2013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雏形;到2018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到2028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

在第一个阶段,海南省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高水平编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实施国际化改造,全面推进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因此,具有专业水准的旅游规划人才不仅可以参与总体规划的编制,对总体规划的细化及实施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旅游策划人才。

海南省具有不可替代的热带旅游资源,但如何进行海南省旅游形象策划、公关策划、广告策划、产品策划、服务策划及旅游节庆活动策划对海南省旅游资源能否国际化非常关键的因素。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研发、设计出适应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在高起点、高水准规划的基础上,构建融观光、度假、会展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格局;强化旅游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和开发豪华邮轮旅游、水上活动旅游、森林旅游、康体旅游、体育旅游等精品专项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深度策划、开展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增强旅游产品的国际性影响力。

2.3市场营销人员。

2007年,海南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外国人59万人次,同比增长27%,而同年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万余人次,海南省可招待2500万人次,因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营销人员正是针对细分市场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市场、不同产品进行不同营销方式。

对于海南省来说,主要是巩固港、澳、台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俄罗斯市场,逐步拓展欧洲、澳洲市场。用好用足现有的旅游优惠政策,加快开辟新国际航线,强化海南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提高海南旅游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国际高端游客到海南休闲度假。

2.4旅游管理人才。

国际旅游岛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旅游管理国际化。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要明晰政企职责,实行政企分开,把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力量集中到宏观产业指导上来;要改革和完善各级旅游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审批行为,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加强旅游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应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尽快建立一批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企业及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中介机构,为政府当好行业管理的助手。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使之成为加强行业自律的主体。

2.5旅游服务人才。

要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规范旅游服务质量操作流程,实行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人为本,围绕游客的需要,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要创新旅游培训工作思路,着眼于提高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起一支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旅游服务业行规、法规、操作模式的酒店高级管理人员队伍;结合服务需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全行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国际游客所占的比例也将从目前的不到30%上升到60%,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运营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

3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所需旅游专业人才教学内容

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形势,为其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对海南省旅游专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而作为海南省最重要的旅游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本人认为海南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较高的道德素质。

随着国际游客的比例不断增高,将会对海南省旅游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如果没有坚定正确的道德修养,将会产生很多的负面效应,因此,道德修养教育至关重要。道德修养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行为的准则,而且旅游从业人员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因素和手段,它对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一素质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没有对事业的责任感,就无法满足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需要。

3.2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技能。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对国际旅游岛的性质、特点、发展规律有一个系统的现代认识。除旅游学基本理论外,还应对与旅游密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可以使旅游从业者准确把握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趋势,有效地发现并解决国际旅游岛发展中各种关键性问题。目前海南省大多数旅游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较差,需要进行系统补充。同时,旅游业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旅游服务第一线的从业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技能训练和考核,这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有非常举足轻重的作用。

3.3宽广的知识面。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止设计旅游一个行业,同时对海南省的各个行业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是以旅游为契机,促进海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对各个行业的新信息的掌握对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旅游业又是以旅游者服务为中心的综合产业,它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特定的复合智能结构要求。

3.4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旅游岛人才建设要求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方法上的创造力,敢于否定和突破传统或落后的管理模式,能不断创新,改善现有不适应管理模式;理论上的创造力,探讨旅游学的新思想、新理论;学科应用上的创造力,积极大胆地把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最佳途径和最佳效益。

4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针对国际旅游岛对专业人才及培养内容的需要,其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种。

4.1课堂讲授方式。

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扎实的理论知识的要求,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大多数在室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完成。这种方式可以让从业人员对一个学科的概念、基本理论、架构等有非常系统深入的了解,对于具体实践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如何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培养培训的竞争力也对高校旅游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4.2课外实践方式。

旅游行业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一个行业,仅仅只有室内课堂讲授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实践活动成为必须。目前主要方式就是在酒店、旅行社等地进行真枪实弹地工作,一般采用实习方式,时间大概在半年左右,这种方式对学生的锻炼培养和提高效果非常好,这种方式对于国际旅游岛所要求的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

4.3专业讲座方式。

国际旅游岛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时时补充旅游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只有在旅游行业第一线的人和旅游资深专家学者才会有非常快速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因此,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邀请旅游行业第一线的从业者和旅游资深专家学者给学生作讲座,这对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扩大知识面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5小结

海南省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将会对海南省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其中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又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为此,海南省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引进或培养旅游相关从业人员,同时,推广旅游服务标准国际化,完善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服务设施和环境,实现中、英文等多中语言标识,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旅游服务行业的国际旅游管理人才,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国际游客服务。

人才培养建设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必须要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进行合理的衔接,实现两者的整合。在当前高等教育环境中,各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形成具备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安排并不具备系统性和持续性,缺乏对全局的把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概念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界定。在高等教育当中,要想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注重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工作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基本运营职责的重要体现,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升高校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在学科建设的定义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般来说是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二,要想确保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不仅需要进行经验积累,还需要高校增加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三,学科建设在提升学生学业与教师学术水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承担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责任。其四,学科建设工作还影响着学科的长远发展,影响着社会人才的输送质量。2.学科建设有效性的判别。在学科建设有效性的判别上,我国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规定,其标准如下:(1)要能够准确判别学科的发展方向,并且要能够对学科建设内容进行精确的提炼。这就需要高校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本校学科目前的基本走向,从而确立未来准确的发展方向;(2)高校的师资力量必须要有所创新。这就需要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应当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3)要建立学科发展的平台,在学科建设投资的分配中,在学科平台建设上的投入应当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在建设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时,要注重两者之间的互相融合。

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有效的学科建设在进行高校人才培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专业人才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另一方面能够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其一,促进高校人才迅速适应当今社会。目前,高校都会致力于汲取社会上比较先进的理论知识,并且掌握社会较为前沿的技术知识,然后将两者进行融合,从而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人才培养完成之后是否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成为目前检验高等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有效的学科建设工作就可以保障培养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正常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专科培养系统,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培养系统,无论是哪一种系统,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进行建立的,因此,确保学科建设体系的有效性对于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保障高校学科理论发展的前瞻性,还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也达到了更好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其二,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当中,是储备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是确定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工作都与学科建设工作密不可分。学科建设不仅仅要建设基础课程、实验基地、实训基地,还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进行综合性理论建设,例如教师的学术能力。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不仅要让教师进行正常的学术科研研究,还要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虽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过来说,人才培养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水平可以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衡量,另一方面是在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其一,人才培养水平可以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衡量。学科建设属于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但是在自身能力的体现上,一般会呈现阶段性,第一阶段是以自身的师资队伍为基础,提高科学研究力度,第二阶段是通过科学研究力度的增加,抢占较为前沿的研究地位,第三阶段是学科知识较为领先的前提下,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课堂的教育资源,在传达给学生先进学科理念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科之中。因此,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升,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最终体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衡量着学科建设的有效性。其二,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从某种程度上出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并且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利于人才吸引。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高校发展的桥梁,也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不仅仅是人才对于高校的选择,在优秀人才的吸纳上,各大高校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因此,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对人才的培养,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必须要致力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三、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

1.学科结构。在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中,高校的学科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因素。高校的学科具有特殊的含义,承担着大学的职能,将知识分类作为基本依据,将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当成主要内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层次性。高校学科门类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在每科门类之下,又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依次排列,总体来说,高校中的学科结构属于多层次梳状结构。其二,变动性。高校的学科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高校学科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三,多元性。高校学科结构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如果是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下,学科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就可以分为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从重点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基础学科、重点学科等。2.学科文化。高校学科文化主要是体现的方面有几类,即在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高校独有的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等等。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科文化是营造精神氛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科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备教化培育和增加高校凝聚力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重视学科文化的形成,高校必须要确保学科的布局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学科文化。形成学科文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跨学科的研究,而且在学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提升学科基地建设水平,同时,要营造出一较为轻松、较为和谐的学术氛围。3.社会经济。社会经济是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外界因素,会经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其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提,高等教育的物质条件来源是社会经济,而社会经济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要求。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成为了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不仅决定着高校学科方向的定位,也决定着师资力量的汇集以及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等等。

四、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

1.改变学科建设传统思维。高校之所以被称之为高校,是因为具有高校的特点,高等教育之所以被称之为教育,是因为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因此,进行学科建设的重点是要综合考虑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长久以来,人们的学科建设思维都较为单一和狭隘,认为应该是从学科再到高校,从学科建设的本身来进行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这就使得学科建设被深深的弱化,并且很难将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学科建设的传统思维,立足于大学之源,重新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审视,并且进行反思,转变从学科到高校的传统思维,变传统思维为从高校到学科,树立正确的学科发展观,将培养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积极发现学科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因子,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科建设可以立足于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上,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高等教育研究体系。高等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教育活动,涉及领域十分宽广。高等教育不仅要综合哲学学科、社会学学科、心理学学科等多种学科,通过这些学科的融合,构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体系,还要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必须要做到两者兼顾,在构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体系的同时,不可使高等教育的独立性丧失。在建立方法上,要以多个学科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进行学术问题的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来揭示高等教育的运动规律,整理和概括所有的学科门类,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建立起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多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很难独立进行,因此,必须要以高等教育研究体系作为基础,在高等教育研究体系的作用下,有效开展学科建设,同时还要确保高等教育的独立性。高等教育研究体系属于学科建设的外在条件,独立性属于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两者皆不可缺少。3.注重特色学科建设。特色学科的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能够使学习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高校如果想要占据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建造成一流的大学,必须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确立地方特色,并且确定出适应学校的学科特色,高校应当将自身的发展方向确立为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且实现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自己。例如长三角的苏州大学,就和苏州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实现了相互融合,并且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动力,进行特色学科的建设,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为苏州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比较典型的就是苏州的轨道交通学院。4.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共同体当中,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参与、有效沟通,这样能够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统一,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也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但是在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及时调整高校的学科结构,在进行学科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本校的学科结构进行合理定位,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提升高校的学科层次。同时,还需要调整学科的整体布局,尽量做到所有学科的协调统一发展。最后,还要注重学科群的建立,强调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同时,也要注重带动新兴学科的发展。积极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能够让师生之间加强探索热情和兴趣,促进知识创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高校的科研成果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还是提升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作用的,学科建设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也体现着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虽然影响学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要能够从根本上加强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的培养,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国瑜.科教融合:大学学科建设服务本科教育的切入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62-65.

[2]方泽强.走出一条独特、有卓越影响力的学科建设道路-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想述评[J].山东高等教育,2015,(8):87-96.

[3]朱丽,袁荣鑫.浅论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效[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54-55.

[4]孟琦.基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7):61-63.

[5]倪建伟.基于区域发展的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4(9):15-19.

人才培养建设篇3

(一)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

目前,黑龙江省本科院校中公共管理学科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很多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原来都是省内唯一,而随着高校不断扩容,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开始增多,其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等都很相似,结果就是虽然学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增多,但由于各校的培养机制不能充分体现学科背景特色,导致毕业生缺少优势和竞争力。由于新增专业的师资力量、培养条件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毕业生在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目前,黑龙江省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快,开设公共管理的学校较多,专业设置较为齐全。但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看,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虽然此分析是针对黑龙江的公共管理毕业生就业情况,但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映射出全国的情况。

(三)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协同度低

政府的人才发展规划及政策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要求是孤立的,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各级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也是各自为政,没有考虑到全省的整体状况,忽略了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因此导致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协同度较低。

二、跨部门协同理论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跨部门协同分为紧急状态下的协同和常态管理中的协同,后者是核心所在。跨部门协同强调的是通过部门间的协作提高效率。跨部门协同理念给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各部门间协调不够是产生供需矛盾的根源

导致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地方政府人才开发规划、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方面产生不匹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部门的出发点不同,都是围绕本部门的发展和利益做出各种设计,各部门协调不够导致供需矛盾。政府应结合地区发展需要拟定人才开发规划,提出人才培养的数量要求。学校根据学科发展、专业设置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制定招生和培养方案。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依据年度用人计划确定用人要求和数量。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对学校的喜好程度、录取的难易程度做出选择。因此,不同组织间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失衡,导致急需人才供不应求,而同时很多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二)通过跨部门协同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能够有效胜任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工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人才,因而必须梳理好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做好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通过跨部门协同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跨部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重视协调学科申报与审批的关系

无论是新学科点的设立,还是重点学科的申报,各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目的就是让学校的学科体系更庞大,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然而,任何学科和专业的建设都需要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以及社会需求,如果不能进行充分论证,即使通过了学科申报,未来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也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这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责任,学科审批部门不能宏观把握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仅根据一般性的评价标准去设立和论证新学科的申报,应当负有重要责任。从跨部门协同的角度出发,需要处理好学科申报和审批的关系。政府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要充分协商沟通。对新学科以及专业的设立应充分采纳不同部门的意见,在审批程序中要增加社会需求指标的比重,避免学科重复、专业雷同。

(二)处理好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跨部门协同强调“目标——执行——效果”之间的相互促进。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就是处理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和社会资源,为社会各种组织培养和输送公共管理人才。整合不同层次的学校、机构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紧紧围绕着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并有效执行,以达到预期效果。使学校及人才培养机构的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化,转变传统的培养理念,树立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校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因专业设置趋同而带来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三)建立“培养——使用——评价”长效机制

构建“培养——使用——评价”长效机制,建立组织间协同的标准、原则、机制,实现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监督和反馈。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有效使用和评价人才来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就需要学校与社会组织间进行必要的沟通;建立人才使用机制,就需要用人机构与学校间形成顺畅的联系通道,传递有效的人才需求和使用信息。

人才培养建设篇4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4]蒋洁,陈彦.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09(08).

人才培养建设篇5

关键词:游戏;专业建设;现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C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90-2

1 游戏行业发展的现状

游戏作为一个行业真正发展起来是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游戏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为游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众多的用户。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游戏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极大地推进了游戏教育的发展。全球首家游戏设计教育机构――DigiPen理工学院从1994年开始与任天堂联手创建游戏教育基地,培训电脑游戏技术和设计专业人才。随后各院校相继开展游戏教育,游戏逐渐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并进一步细分为游戏美术和游戏编程技术两大专业,提供从本科到博士的人才教育。

游戏开发不只是需要熟练的计算机游戏编程技术,还需要游戏开发者具有相当的艺术修养,比如说游戏背景、剧情、游戏美术、模型、游戏动画、游戏特效等众多的内容。这也对游戏开发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很早就在大学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游戏开发方向,专门成立以游戏开发为目的的相关专业却是在本世纪初的事情。2004年浙江大学成立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以游戏编程技术为主要培养方向。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技术力量特点,分别以技术和艺术为主要方向培养游戏开发人才,纷纷成立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事游戏开发的企业也纷纷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学员,为自己或者社会培养游戏开发专业人才。

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等各游戏运行平台的飞速发展,行业对游戏开发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对学校和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量上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如何改革游戏教育教学体系,为行业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问题。

2 游戏的特性

2.1 娱乐性和参与性

娱乐是游戏的天性。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让人获得快乐的感觉。参与性是让游戏的参与者以当事人的身份进入游戏,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玩家认为自己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创造。

2.2 交叉性

游戏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一款游戏从构思、设计到最后在计算机上用编程语言实现,直到最终在各种硬件软件平台上,需要文学、艺术、到建模、编程等众多学科的知识。一款优秀的游戏需要有良好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需要艺术方面的人才根据故事背景、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内容创造符合人物特征的图像、模型等素材内容,然后需要电脑编程人员编程实现。此外,还需要诸如动画、特效、声音效果等内容的知识。正因为如此,目前和游戏开发联系紧密的数字媒体专业在不同的高校分为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以便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向。而真正的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只能是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行业企业里潜移默化地融合。

3 高校在培养游戏人才方面的优势

游戏人才的培养从游戏制作流程上可以划分为游戏策划人才、美术人才、声音特效人才、游戏程序设计人才、游戏运营、管理和服务人才等。游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极强的学科交叉性要求培训机构掌握游戏开发流程所需要的各类人力、物力资源。不过考虑到游戏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要培养大而全的全能型人才,所以,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设置游戏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是结合本校的技术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特色,在游戏开发的某一个特定的方向重点培养,而对于其他自己不是特别擅长的方面只是做一个入门性质的简介。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游戏人才的培养上主要培养游戏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学校的特色在美术、动画、平面设计、影视特效、角色和道具建模等方面的特长培养艺术方面的人才。而像浙江大学等一些理工类的院校,借助理工科背景的传统优势,设立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于游戏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程序设计、动画、建模等方面培养游戏行业的专业人才,并与艺术学院合作共同开发游戏项目。

4 高校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

4.1 加强实践类课程的设计和建设

游戏专业人才培养大多数是要培养从事游戏开发的应用型人才,而对于游戏理论性研究人才的培养少之又少。但是在我国有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沿袭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这和游戏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从欧美发达国家在游戏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上来看,无不是非常看重实践类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充分地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便于更加适应游戏行业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从事游戏设计与开发工作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4.2 大力推进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文化的最高殿堂。目前,一所学校知名度的高低,主要看他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级别的高低和以该高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在高等级的学术期刊上面的论文的数量。因此,有些高校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大力支持学校的科研建设,允许这部分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论文的发表上,而不需要完成一丁点儿的教学工作。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但对于高校的另外一个职能,即为社会培养人才上却无多大益处。大力推进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项目推进专业水平的发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做到科研教学两不误。

4.3 注重培养游戏行业的人文价值观

任何一款成功的游戏背后无不包含着艺术、文学、背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任意一款游戏都不是空荡荡的。通过加强对游戏开发方向人才的游戏文化方面的培养,探讨社会文化和游戏的本质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创作,将社会、文化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到游戏创作中,使人文价值贯穿于游戏教育的全过程中。同时,跟进前沿科技成果,把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特色鲜明的游戏教育学术价值观。

4.4 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我国的游戏教育起步较晚且教师队伍中大多数都没有社会工作经验,一般都是直接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即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基本没有什么行业从业经验。学校在建设游戏专业教师队伍时大多采用的是让教师进行转型发展,这对游戏专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借鉴欧美高校游戏教育的经验,建立多元化教师队伍,游戏方向的基础专业课程由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教师承担,另外,从游戏行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者和精英到学校来讲课,把从业者的工作经验带入课堂,使游戏教育贴近实战。

4.5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企业员工式培训

以培养游戏行业公司急需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企业员工式的培训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游戏开发行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他们所欠缺的是对整个游戏开发流程的切身体验和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认识和提高。通过最后的职业培训,可以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对游戏开发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让学生对自己毕业时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底是从事设计创作还是编程开发。

5 总结

游戏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学科,高校肩负着为游戏行业培养人才的责任,应实时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和人才需求,融合与游戏相关的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行业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朱滨,宋建文.欧美高校游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EB/OL].游戏产业数据http://.cn/,

2012.12.

[2] 张松波.中外高校数字游戏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J].艺术教育,2013(8).

人才培养建设篇6

【关键词】创新引智平台;水利工程;学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学科是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支柱性学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重要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同时,由于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水利学科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水利学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水利工程学科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区域性水资源严重短缺。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仅有1750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国家。随着区域经济、城镇化深入发展,未来水资源需求将持续增长。水资源分布的极其不均衡,造成我国区域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

(二)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水文事件频发。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导致全球气候变迁,因而降水型态发生变化,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大大增加。河流水文规律发生变异,极端水文事件频发,严重干旱与洪涝在不同区域并存且愈演愈烈。

(三)水质问题亟待解决。水体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当前,我国约40%的河床劣于三类水,三分之二的湖泊富营养化。不过,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当前,大量有关治水用水的新思维、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管理策略不断涌现,水利工程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丰富。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水利工程学科将依托这些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态。同时,水利学科发展的这些动向必然对水利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二、新形势对水利学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水利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下降。究其原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工程人才培养应随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为了应对水利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水利行业企事业单位期望引进适应学科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实施现代化生产和管理。

(一)作为水利学科新时期发展的重要特点,跨学科交叉融合要求水利人才具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传统的水利学科要求水利人才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和工程专业基础。新形势下,水利学科将不仅与传统学科密切相关,还将与生态学、信息科学、自动控制、园林景观、“3S”(遥感RS、地理信息GIS及全球定位技术GPS)技术等密切集成与融合。“3S”技术已在水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工程选址、防洪减灾、水土保持等工作中得以应用,并必将进一步集成和融合。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培养水文生态与水安全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水利工程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向生态水利和民生水利的转变,一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已不能仅从其带来的发电量、蓄水量等经济效益来评价,而更应该从生态、环境、民生等长期效应去全面衡量。因此,从科学发展观和永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水文生态与水安全、低影响发展(LID)、注重综合效应的水利及水工学必将是未来热点。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下属5个二级方向,即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设置并建设水文生态与水安全等新学科是适应水利学科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基于对前沿热点及难点问题突破的要求,急需能攻坚克难的科研人才。跨流域水资源、雨洪资源、中水甚至气态水资源利用、气候变化条件下水文系列变异和不一致性等方面的研究既是水利学科面临的重大问题,又是学科领域内急需突破的前沿课题。这些研究理念或方法上的突破将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水利工程学科因而必将从理论和技术上得以不断创新。因此,从科研角度,培养一批能攻坚克难的高端研究型人才势在必行。

三、发挥创新引智优势,推进水利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上述形势下,新型水利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学科建设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近年来,长安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立足我国西北,放眼全球,牢牢把握水利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依托于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111”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及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全力推进水利工程新学科的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11”引智计划又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是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其目的是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的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作为国家首批“111”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及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项目2008年获批,目前已完成了一期的建设并获滚动资助,全面开展第二期基地建设进程。通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第一期的建设,长安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11年获批。为了保证新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专业人才,创新引智基地时刻以“研究型、国际化、强实践”和体现“学生主体性”为导向,以“引智交流,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和共同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建立起水利专业人才“基础─实践─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与德国土宾根大学、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国际上一批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或联合培养机制,引进海外专家23人,其中,国际知名学术大师3人。基于引智特点,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一)以学科引智为基本手段。组织师生广泛开展与海外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师的交流座谈,探讨学科领域内的疑难问题,听取答疑,吸取本学科最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依托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平台,引进的外籍专家来华工作时间平均223.6天/年,其中学术大师累计工作天数39.6天/年,其他人员累计时间达184天/年。

(二)以派出培养为必要补充。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和学术骨干,派出进修教师、访问学者与留学生,有针对性地向大师跟踪深化学习。依托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近年来,派出赴外交流教师8人,赴外留学学生7人,且派出人员和比例逐年上升。通过进修访学,培养了一批精通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人员。

(三)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相互促进。设立水文生态与水安全相关科研攻关项目,锤炼自身科研队伍。通过与境外专家学者合作,落实合作研究内容9项,通过一期建设,在本专业领域获得了五方面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四)注重实践落实,巩固创新引智成果。近五年来,与协作单位合作先后建立“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产学研三结合实习基地”和“新疆石河子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产学研基地”两个“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外籍专家、本校科研教学人员、研究生、本科生通过在“产、学、研”三结合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和联合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新学科建设之前,长安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相对较弱,与国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也相对较少,相关的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和科技奖励缺乏。在学科引智基地迅速发展的这几年里,实验室建设等各项软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客观上有力地推动并促进了各项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开展。依托于水文生态和水安全新学科建设,创新引智基地成员承担的部级科研课题数量逐年攀升,基地建设前期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年均不足3项,近年来已攀升至每年6-7项。人才队伍、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日新月异,在短短几年建设期内,新增国家“”专家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吸收博士后工作人员11人,博士10人,硕士24人(其中5人作为联合培养出国深造)。通过“基础─实践─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均上升了一个台阶,每年约有50%以上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共获各类奖项10多人次。上述这些成果表明,通过引智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专业人才的培养向前迈了一大步。总之,水利学科是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新形势下,为了应对日益紧迫的水问题和水危机,建设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学科,必须培养与时俱进的水利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11[R].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2

[2]李正.“大工程”背景下的研究型大学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3]杨学军.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

[4]李明忠.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15(10)

[5]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6]刘镇,周翠英.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

[7]张洪波,钱会,卢玉东.特色人才培养与行业精神培育的角色定位[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人才培养建设篇7

1.创业型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驱动力。创业型大学兴起于欧洲,1965年创立的英国沃里克大学,在建校初期的20多年为走出发展困境,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创新之路,后被高教专家概括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和经验。①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亦日渐兴起。应该看到,创业型大学建设将会是未来高等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创业”也将继“教学”、“研究”之后成为大学的第三个中心。如同“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个中心一样,“创业”成为大学的第三个中心,其真正的驱动力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组织转型的一种实践,也是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变革共生的产物。②只有从这个层面来认识,才能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创业型大学代表着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2.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要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探索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③创业型人才培养将教学、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是协同育人机制的有力举措。培养目标上,创业型人才培养定位于更新教育理念,强化自主意识,激发创业潜能;知识应用上,创业型人才培养更注重理论知识向经济财富的转化,体现知识内在价值;培养方式上,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倡校企合作,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3.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突破口。就业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寻求就业,并逐年递增,2014年已达727万。如此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涉及民生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尽管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相适应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客观因素,但不可否认,实现就业的关键还是大学生个体的综合实力。对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实现就业的根本保证。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在开发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潜在作用。④毋庸置疑,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快和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确保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4.创业型人才培养是提升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炼金石。培养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大学阶段是个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已趋于成熟,有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具备实现自主管理的基础条件。⑤在这一阶段,强调并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不仅仅对于拓展大学生个体的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让大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瞬息万变的社会实践中去,将创业意识和技能投入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与学习活动中去,使大学生们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更具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效提高对融入社会的适应性。

二、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人才培养应注重把握的几个要点

1.坚持党的领导。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党带领人民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既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又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借鉴了千百年文明的优秀成果,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首要前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站在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突出意识培养。卢梭认为,每个自由的行为都是由道德上和物理上的两种原因使其产生。道德上的原因,即是决定行为的意志;物理上的原因,即是执行行为的力量。⑥创业行为亦是如此,对学生个体而言,要实现创业这一行为,首先必须要具备创业的意识,这是前置必要条件。不难看出,创业是一个主动行为,是机会驱动的,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意识,需要捕捉和把握住机会。更应该看到,创业型人才只是一个潜在的创业人才,其区别与创业人才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还未创业或者说是即将创业。因此,高校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创业人才,其着力点应该是培养即将创业的人才,或是准备创业的人才,关键点即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培养的重点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打开视野,将创业作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选择,并激发创业热情和坚定创业信念。

3.重视创业引领。创业是一个具体而又复杂的过程,既依赖于创业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富于挑战的勇气,敢于决断的魄力,把握机遇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等等;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包括前期的市场调查,企业注册流程,进驻孵化器等等。特别是实际的具体操作过程,需要进行创业引领。做好创业引领,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创业教育。教育是引领创业行为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启发性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等各种创业基本素质,使其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安排有实际创业经历或有企业兼职背景的教师来开展创业教育,注重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抓好经验传承。既要注重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到创业课堂上来宣讲,进行创业实际问题的答疑、解惑,为大学生打开创业的新视野;也要注重安排已创业成功的毕业生,重返校园,进行现身说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坚定创业信心。

4.强调因地制宜。服务地方是高校的一大职能,无论是高校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还是学生个体创业的成功,都极大地依赖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每一个实际创业行为的出现,都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休戚相关。因此,切实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注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紧密结合地方区域政策,以地方经济政策为指导,深入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寻找创业机遇;二是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关注当地产业行业的发展状况,顺应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中不断产生的商业机会,选择正确的产业行业进行创业。此外,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并深入研究总结大学生创业成功新的做法与经验,实现创业过程的与时俱进。

三、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

1.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这一表述进一步阐释了我国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基本导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创业型人才培养,即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4年一贯制的做法,采用联合培养的模式,在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体系4个方面上进行创新。在培养理念上,要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出真知的教育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浓厚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创业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上,要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将启发性的创业教育作为教学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促进,着力提升学生自主研究、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在培养制度上,要抓住关键环节,建立起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突破传统学术型基础型人才培养,转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培养评价体系上,要以是否具有创业潜质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作为评价的首要因素,突出社会评判、市场选择。

3.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通过向产业转化知识成果取得经济收益,同时对经济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的大学。⑧知识成果通过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是创业型大学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也决定了高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培养出适应产业行业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是要注重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依靠高校一方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与产业行业进行联合。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产业行业内的创新型企业进行联合培养,采用“3+1”或“2+2”的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培育应用能力的有机统一。二是要注重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积极依托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等方式,与产业行业共同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共同组织教学团队、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平台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与需求的对接,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4.打造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实践是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一是打造校企互动的创业教育系统。充分开发和运用高校、社会、企业等多方创业资源,通过“派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探寻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的最佳模式,让大学生既能在课堂教学上汲取创业的成功经验和心得,又能到企业实境中去感受创业的奋斗历程与成就。二是打造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打开“围墙”,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争取产业行业内企业的支持。实训基地重在突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教学环节,是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出台文件明确提出,从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角度出发,各类院校有条件的应单独设立创业实训基地,也可以几个院校联合设置,共享一个创业实训基地⑨。三是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以与企业联合建设,也可以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立。重在引导大学生将研究成果和创新项目带入孵化基地进一步研究开发,转化为经济效益,使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摇篮;并建立“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示范效应,激发后来者的创业热情。

人才培养建设篇8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在我国兴起而在近几年蓬勃发展起来的,虽然它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丰富教育体系结构、顺应人民群众等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自身的体系框架,但总体看来,由于发展时间短、投入不足、自身基础薄弱等多方面原因,其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团队建设更是处于启步和探索阶段。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设置和管理一般分为系部和专业教研室两级,但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的教学团队结构比较松散,长期以来沦为学校和院系自下而上对教师进行行政管理的基层组织。涉及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教研室则缺乏教学工作的指挥权和决定权、教学资源的分配权、教师资源的调配权,难以组织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教学改革任务,因此,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有效运行的教学团队。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领导的意味比较浓系部主任对其所负责系部所有专业的教学进行总体管理和协调,直接管理对象为教研室主任。而教研室主任则对本专业的教学直接负责,并担负着对本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职责。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较弱,团队内部和外部存在明显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教学目标或任务是上传下达的方式,削弱了教学团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除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外,更主要是“双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人数较少,质量不高,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或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较缺乏。而有的学校把“双证书”、“双职称”作为判断和界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而忽略该教师是否真正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或企业工作经历的作法也是不正确的。

(三)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均较强的教师缺乏由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理论知识过硬,但实践经验欠缺。另外,在很多高职院校,来自学校的教师不了解市场,来自企业的教师不了解教学,因此出现了“一条腿走路”现象,即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实际操作经验丰富却不知如何驾驭讲台。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高水平教师的缺乏,也影响了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遴选。

(四)教学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团队意识不强,没有整体概念,只顾个体教学,相互间缺少沟通协作,无专业教学分工,把教学看成是个人的工作,造成教学重复和矛盾。还有的教师由于长期固守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团队缺乏凝聚力,不愿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墨守成规,教学团队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和采取统一的行动,表现出来的只能是个体发散而非团队凝聚,大大削弱了团队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团队缺乏激励竞争机制从整体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很难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由于培训渠道不畅、培训计划不当以及培训经费的短缺,教师无法及时“充电”和更新知识结构,只能“坐吃山空”啃“老本”。还有一些教师不求进取,只是应付工作,混日子。长此以往,教师无法受到应有的激励而参与教学改革和竞争,导致整个教学团队的效率大大降低。

二、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就是要以推进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教学团队建设是学科综合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既进一步分化、细化,又进一步综合、交叉。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由多学科协同解决。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密切相联,而社会职业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职业系统的变化更加快速和频繁。高职院校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引导教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根本改革,打破传统的单门课程大而全、深而难的体系,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个人无法胜任这类课程的教学,必须依靠教学团队的方式来进行。

(二)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点是积极推行工学结合,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承担教学任务的团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工作经验,不具备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虽然有些院校引进了一些具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但在教学团队中所占比例太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教学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只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才能促使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实施。

(三)教学团队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专业建设是龙头,课程建设是关键,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依靠课程。因此,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在改革中取得突破,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尤其是专业实践技能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些任务的完成,必须依靠教师。因此,只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四)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随着课程之间、专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团队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强调的是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的配合与协作,有利于有效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但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张,师生比低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问题。从效率角度看,教学团对建设可以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以及成员之间的交流共享技巧和经验,在有限师资资源下提升整体效率。同时,教学团队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能够充分实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多重关系共存的团队内横向互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则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在办学条件之首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职业素质、就业质量、就业率和岗位适应性被放到了决定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决定这一切的关键因素则是教师队伍的质量。集知识、技能、精神、信念于一体的教师团队有利于教师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合乎学校期望的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能力、人格魅力,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高职教学质量的生命线。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有利于制订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石。一支结构合理、训练有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洞察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专业的市场需求,能在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地进行专业面向的岗位定位,能科学地分析岗位的主要工作过程,进而提炼出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并能科学合理地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从而制订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形成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以推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与教学方案的形成,进而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地分析出相关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而有效地把握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合理地策划实践教学与专业素质教学,推动学生个体创新能力、知识掌握能力与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良好的教学团队建设能够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高水平的教师在其教学与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的良好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高水平的教师通常知识渊博,教学理念先进,且教师一般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责任心较强、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良好,因此,其学生也更有可能形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做人做事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做实事、讲真话。因此,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关键,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三)良好的教学团队能够促进优秀教材的编写与应用高职人才培养靠“三材”,一是人才,二是教材,三是器材,其中,人才即师资力量是关键,有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高职教材,从而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但中国高职教育受传统高职教育发展经验的影响,很多教材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职业化明显不足,很多教材是本科教材的浓缩和翻版,教材的实践价值不明显,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基层岗位的需求。教师应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调查专业面向的岗位,熟悉专业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专业学科及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熟悉高职学生的特点,从职业岗位上总结知识,形成技术和方法,最终编写教材,真正做到教学内容职业化,与相应职业岗位对接,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由此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科学合理的教材编写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四)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架构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熟悉专业教学规律,知道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点、技能点的取舍与衔接,知道各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熟悉各门课程的知识架构,知道哪些内容应重点讲,哪些内容可以少讲,从而有利于学生课程知识架构的形成乃至专业知识架构的形成。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师资队伍,有利于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架构,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质量和发展后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有效培养之间具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建设一支具有严谨治学态度、科学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理念、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踏实肯学、积极进取的学生。教学团队并非教师个体的简单集合,需要精心组织、加强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熟。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动教学团队建设,打造高水平的高职教学团队,从而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上一篇:无线通信技术实验范文 下一篇:文物安全保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