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6 16:48:36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1

【关键词】提高;低年级;课外阅读;实效性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综合性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获取信息。一个人在信息社会中优秀与否取决于他获取信息的能力,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技能。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开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第一学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阅读浅近的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低年级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5万字。那么,如何把低年级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呢?

一、转变家长观念,重视课外阅读

在农村家长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能读、能背课本的孩子就是爱学习的乖孩子。家长们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也很少去阅读书籍,他们全然不知,课内学习后还需要课外阅读。所以,转变家长们原有的狭隘的观念是搞好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为此,在孩子们踏进小学大门的第一天第一节课,我为孩子们展示了在他们书包中找不到的《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告诉他们,这就是课外阅读的课外书;在第一次对学生提要求时,我说“孩子们,你们的书包天天至少要带一本课外书。”在第一次家长会时,我告诉家长:“你们不仅要辅导孩子们的作业,还要督促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让家长们从孩子们一上学就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不久,识字量少,如果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读书的兴趣。教师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用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利用时间绘声绘色地为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鼓励他们自己也像老师一样自己读,自己讲,并把课外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分享,形成读书的氛围。为了让孩子们读得更有劲,我就在班上开展“课前三分中课外阅读交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除此,我还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如每周评选“阅读之星”、“小博士”、“智多星”等,使学生中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从书学到丰富的知识,才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课外阅读。

三、推荐课外读物,引导阅读方向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现在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们阅读。农村家长和孩子们的鉴赏能力、免疫能力差,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推荐课外读物的工作。我认为,凡是对学生有教育性、益智性、趣味性的,不管是漫画,还是小人书,只要学生喜欢,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如《睡前好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低幼版、《儿歌》、《日记起步》等等。

四、家校互动,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里进行,对于识字量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讲,刚开始阅读有些困难,这就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孩子们上一年级时,我就让家长每天带头和孩子一起阅读,定期和孩子一起上书店购买课外书籍。二年级时,我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课外阅读时间安排,保证每个孩子每天应有3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家长每天督促检查孩子的阅读情况。有些家长喜欢用提问抽查的方式,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不管哪种方式,只要家长做了,孩子们的阅读肯定就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落到了实处。为了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我专门设计了“课外阅读记载本”,让家长填写。主要内容有:读物名称____、阅读字数____、阅读时间____、家长签字____。在学校,除了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交流”外,我校还开设了每天20分钟的“读经典”,让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这样,家校互动,就把课外阅读做得实实在在。

五、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低年级孩子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让他们不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出去”。首先,我让他们学会看图阅读。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大多都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有配图,我就借助图画内容,让学生在看中读,看中思,看中明,看中悟,这样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形象,学生就用心地“读进去”。其次,我让学生读与讲、表演相结合。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如果让他们只静静地读,那就相当困难,他们读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后,总想表演一下。记得一次课外交流中,孩子们表演了《龟兔赛跑》,不管是语言,动作、还是表情,他们都表演得惟妙惟肖,表演了一次又一次,还意犹未尽。然后,我又让他们发挥想象,续编《龟兔赛跑》,孩子们思维活跃,编的情节曲折生动,结局各不相同。这样,孩子们不仅会“吐出来”,还“说出去”,提高了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我加强课内和课外联系,为孩子们设计了读书填充卡。如,我新读的书____,我新认识的字____,我新记的词语____,我喜欢的句子____,我想说的话____。让孩子们逐步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2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引领

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

笔者对我校6年级某班50名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际状况不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偶尔读课外书也是羊吃碰头草,拿到什么就读什么;部分学生也阅读,但阅读内容较为单一,只限于《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和课辅资料;还有部分孩子喜爱阅读,阅读的书籍只限于自己喜欢的,有的封面吓人恐怖,令人毛骨悚然,这些孩子显然缺少阅读选择的引领。这些孩子的共同问题是阅读时间较少,多数孩子做好作业之后,就与同伴游戏或看电视。阅读指导不够,存在阅读的选择,阅读的方法问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六年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从近几年小学毕业考试所选用的考题来看,课外阅读知识占到15%,试卷检测内容很灵活,除了字词更多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孩子综合素质高,知识丰富,也是源于爱看课外书的缘故。因此,把孩子引上课外阅读之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重大的意义。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走上阅读之路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够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技能。读书是一项静心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氛围。我们可以创设课外阅读所需要的安静氛围,幽雅的环境。通过环境改变人,让环境塑造人、发展人,走上自己的人生阅读之路。

创造阅读环境。如学校建立学生阅览室、班级建图书角、班内倡议“走进教室,脚步轻轻”等。我们班每天中午都会要求孩子在教室内安静,遵守这一规定,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许说话,更不能打闹,在这一要求之下,孩子们或做作业,或休息,或捧起自己心爱的课外书,若此时你进入班级,你会觉得真有走入图书室的气场、味道。我们每周二下午固定有节课外阅读课,孩子在这种课里都会捧起书,静心阅读;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应遵循“断电阅读”,孩子回到家,家长要给孩子读书的氛围,把电视、电脑、洗衣机、游戏机等的电断掉,让孩子不受外界干扰,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亲子阅读,阅读是需要交流的,它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亲子阅读有利于家长孩子的交流,引领孩子正确的情感体验,也利于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如激发兴趣,家长看了某本书,选中其中的某个精彩细节描述,到关键处戛然而止,激发孩子阅读欲望,孩子会自己去探寻,也给了孩子一个读书的方向,有利于课外读物的选择。

二、 推荐书目,引领阅读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着力推荐一些小学生必读书目,如新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小学生经典诵读,还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另外推荐与教材相关联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课文《蝙蝠与雷达》可推荐学生阅读仿生学的科普书籍;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可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体会其伟人气度;学习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可推荐阅读杏林子的其它文章,进一步去了解她,走近她,学习她。学习了杜甫的一首诗可推荐阅读他的其它诗歌,体会杜甫的情感,与他当时生活的时代共鸣。还可以根据网上搜索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

三、 指导方法 ,促进阅读

人的勤奋很重要,但做事的方法措施是否得当更重要。张之洞曾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否则,钝刀砍柴越砍越糟,越砍越削其读书的信心、锐气。

阅读是有方法的,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重要的,或新鲜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通读,必要时还可以精度,摘抄,或根据专题需要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

泛读法。如那些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我们只需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时,即可采用此法,方便省时。同时,当我们的读书仅为了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或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时,也可采用泛读法。

精读法。对于那些语言清新、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情节生动的佳作、名篇名著,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法”。此法先是泛读,泛读基础上重点读,读疑问之处、喜爱之处、重要之处、有益之处。在上面的基础上,从头到尾再细细的全面阅读一遍,仔细推敲感兴趣的字词句、人物描写、语言、对白、感情刻画、内心描述等等,这样就能从本质上理解作者写此文的动机、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静心细潜读,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揣摩其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从而吸取所长。

批注笔记法。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作批注,动笔墨的习惯。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理解和感受。可以在关键词处作批注,精彩修辞处作批注,疑惑之处作批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精彩之处作批注。还可以做笔记,笔记方式有摘抄式、提纲式、读感式等。从中高年级开始,就可指导学生写好文摘卡、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从而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选读法。面对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书,我们要学会选择。不看充斥暴力的书,不看涂满狰狞丑恶画面的书,不看思想不健康的书,要看适合我们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书,看能让我们进步、发展、健康成长的书。男孩子不能只看科幻书或侦探书,还应拓宽阅读面,如科普类,故事类、诗词类,努力做到广度。女孩子也不能只看校园文学教学辅导类的书,还要看报纸的时事、科普等类的书。

活用法。即活学活用。阅读应与交流结合、与实践结合,任何知识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实践生活,让自己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更强。阅读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大同小异,学生要乐于总结概括,乐于相互交流,以求自己知识领域的圆半径更大,具体的实践应用源泉更广,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生活的本领。

四、 开展活动,巩固阅读

“赏识激趣法”。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善于保持孩子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非常重要,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正确做法进行支持、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开展“读书小明星”、“书香先生”、“书香小姐”“故事大王”等活动的评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树阅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这样,通过长期学生间的相互影响,能促进学生间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在家中,家长有目的的在客人面前展示孩子的阅读成果或知识,都是很好的激励。

“行阅读交流”。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班中可定期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每周可安排一次,每次为一节课,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内容为自己课后所读的各种书籍。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也可以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在家中,是亲子交流。

“制作手抄报”,在班内张贴,供阅读。随时提问,即兴回答。办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的评比活动。校内、班内经常开展此类活动,能有效促进课外阅读的量与质。

“以写作促读”。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勤于动笔能有效促进阅读内容的深化。在阅读的基础上,可定期举行一些读后感比赛等活动。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孩子终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技能,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真正走进阅读,给孩子一个浓郁的书香环境,只要坚持做了,孩子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参考文献]

[1] 柳夕浪;从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看课外阅读指导;江苏教育;1988年13期

[2] 陈霞.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初探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

[3] 束德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点尝试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4] 胡培培;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阅读的层面浅探及操作策略;江苏教育;2007年9期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3

【关键词】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可以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建立阅读生活,提高阅读能力。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个人修养的整体提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2012年《关于加强义务教育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则提出:“各校要设立课外阅读指导(欣赏)课,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各校要加强课外阅读课课型的研究(如整本书的欣赏评价课、高效阅读指导课等),形成阅读课的基本课型和操作模式。”可见,课外阅读课型的研究,是语文教师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学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由于年级的不同、内容的不同、阅读方法的不同,课的目标、内容和结构也会不同。本文根据笔者视野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践和探究,谈谈对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几点思考。

一、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让孩子喜爱阅读

我们眼下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有不止一个的教学目标,例如知识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再具体一些说,如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使他们有所收获;在阅读中懂得某个道理; 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等等。

笔者觉得这么多的教学目标,对于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首要的、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因为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己千方百计地找图书阅读,就会终身不渝地阅读,就会乐此不疲地探究,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就会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养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懂得好书中的人生真谛,就会受到书的启发,展开想象、思考,忍不住表达的欲望,就会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相比阅读兴趣的激发这个重要的目标来说,其他目标都是下位的目标,是相对次要的目标。倘若,课外阅读指导课目标繁多,教学任务复杂,学生课上得累,心中升起的不是浓郁的、强烈的阅读欲望,那么就算知晓了阅读的方法、习惯的要求,明白了某本书中讲述的道理等等,收获能够广阔到哪里去呢?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笔者窃以为“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可以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得到更好的体现,而“提高能力”可以在其他语文课和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落实。因此,课外阅读指导课,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培养阅读兴趣”这个重要的目标。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引领孩子一生阅读好书,而不是代替孩子阅读一本好书。

诚然,“读书备词典”“不动笔墨不读书”等阅读的好方法、好习惯,对于儿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效果,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在课堂上涉及,但是不应成为主要目标,不应该占据课堂过多的时空。

二、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内容:让孩子触摸好书的精华

低年级儿童的课外阅读书,内容相对简短,如果是绘本,一般可以介绍整本书或者删减版。如果是文字偏多的书,也可以挑选重要章节介绍。带着“让孩子喜爱书”这个教学目标,把好书展示给儿童,让他们触摸书的精华,让书的魅力震撼学生,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包括相关常识、书的主体内容、感悟的指点等。相关的常识有:书名、作者、书的样子、书的类属、人们的评价等。书的主体内容包括书的故事、插图、书的特色等。感悟的指点是指书中那些特别精彩、特别震撼人、特别能启迪人等关键之处,师生停下来进行阅读交流,指导学生感悟,感受书的美妙之处等。

例如在《爱心树》的阅读指导课上,老师将绘本故事的删节版一页一页展示给孩子们,在图文并茂的故事面前,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了。故事讲述了一棵大树喜欢一个男孩子,给了男孩爬树、捉迷藏、荡秋千、睡在树荫下的快乐;给了男孩苹果以及由此换来的钱;给了孩子可以造房子的树枝和造船用的树干,直到只剩下一截树桩。大树一直很快乐,只有在孩子不在,在不能帮助男孩的时候,她才感到忧伤和抱歉。老师在读到大树很快乐的时候,不时地停下来问问孩子们:“大树为何快乐?你读到这里是什么感受?”。读完后,老师问:“书中的男孩,后来长大,成了老人,大树为何还一直称他为孩子?”“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你身边有这样的树吗?”“这个男孩子一共来到大树边几次,每次来都是为了什么?”等。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问题孩子们能够回答;有的问题孩子们回答得不好;有些问题,部分孩子回答不出来。但是孩子们都被书深深感动,有的孩子眼睛湿润了,有的孩子在偷偷地擦眼泪。课后,他们抚摸着书,爱惜地认真地阅读着。

在另一堂介绍童诗集的课堂上,老师从展示一首小诗《明天去远足》开始,让同学们在指名朗读、想象中感受童诗的美好和亲切,进而介绍一本诗集,让孩子们自由朗读其中的几首童诗《快乐佛》、《发呆》、《孔雀先生》。老师的问题很简洁:你知道要去远足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快乐佛》中的快乐佛快乐吗?《发呆》中写的发呆是怎样的?有趣吗?你喜欢《孔雀先生》中的哪几句?孔雀先生眼睛在看什么?短短的课,简简单单的方式,让孩子们忍俊不禁,喜不自胜,使他们萌生了对童诗的喜欢和对童诗集的亲近愿望。

在介绍童话故事集《没有彩虹的怪兽村》的课上,老师通过语言渲染,激发孩子们一探没有彩虹的怪兽村秘密的阅读兴趣。然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起老师准备的童话故事《小乌鸦的故事》,他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老师介绍了花婆婆名字的来历,播放了花婆婆讲的故事《鳄鱼和长颈鹿的故事》,使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这本童话故事书。

三、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特征:美丽的、智慧的、立体的、延伸的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内容的本质特征,产生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影响力,它是让学生产生不同感受的根本原因。研究和把握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内容特征,有助于提高它的课堂效能。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是美丽的。提出这个要求的依据是好书是美的。一本公开出版受到公认的好书,就是因为人们被书的美吸引。所以,上这类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应该尽量捕捉书的美丽,展示出来。好书的美主要有文字内涵美、文字形式美、插图美、书的外观美等。教师在阅读中,领略了书的美,将它们择要展示出来,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和欣赏,就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过一种美好的语文生活。这个要求看似很高,其实不高,只要老师去阅读,去体会,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展示出来,吸引孩子们也来思考和感受,就达到要求。老师找得是不是全面、合理,孩子们思考、感受得准不准,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被引领过来了,他们关注到了,感受到了美。因为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阅读中孩子的认识深度和层次是孩子们自主的天空,我们不应也不需要强求,开卷了,喜爱了,就是成功。对孩子们是这样的要求,对教师也不应提过高的要求。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是智慧的。这个观点的依据也是因为好书,好书一定是智慧的。说好书是美丽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因为好书内涵上的智慧。智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首先,在内容上,老师应该发现书的智慧之处,选择书中有趣的、感人的、睿智的内容展示给孩子们。其次,在引导学生读懂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感悟、深思的地方,引导孩子们体会、思考、交流、甚至思辨,从而感受好书的精彩。例如,在《爱心树》的阅读指导课上,老师的提问:“大树为何快乐?你读到这里是什么感受?”“书中的男孩,后来长大,成了老人,大树为何还一直称他为孩子?”等。这些问题,是书传达爱和奉献精神的过程和方式,这种过程和方式是智慧的,深深地打动了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智慧的,使孩子们停在感情的节点上,深受震撼。第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师评价应该是智慧的。课外阅读的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采取多种评价方式。1.重结果,更重过程。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收获的多少深浅也很难一样,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阅读水平低的孩子,要注重他们阅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方法、习惯等,有点滴的进步就是成果,就应该给予鼓励。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如开展“好书推介会”,每个学生推介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先自我评价一下推介是否成功,然后让大家选出推介最成功的人,最后教师做总体评价,引导大家评选班级“小小读书迷”、“故事大王”、“小小博士”、“小小作家”等。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正确认识自己、敢于大胆质疑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阅读中去,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是立体的。“立体的”意思是这类课,应该是与孩子们的生活链接的,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之外的一个象牙塔。课外阅读指导课就像带领儿童出去旅游,看着风景,指指点点,谈笑风生。在旅游景区,是什么风景都可以欣赏的,同样,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有丰富的风景。立体的要义之一是,这类课,应该让学生了解相关书的各方面情况:书的样子、文字、图画、书的特色、书的作者、书带给读者的思考、人们的评价等。立体的要义之二是这类课,要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书,走近书,走进书: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身体感受,用心体会,用大脑思考,用创新的思维去解读。总之是让学生像在生活中得到一样好东西那样,尽情体会、品味、享受,感受到好书的魅力。立体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孩子会得到更直观、更亲切、更丰富的感受,从而更爱阅读。

最后,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是延伸的。延伸的要义之一是,这类课,要延伸到书,延伸到学生直接与书的接触,去读书。延伸到课外生活。由这本书延伸到那本书,由一本书延伸到一类书,由这类书延伸到那类书;由书的内容,延伸到生活的内容,由书中的发现,延伸到生活中的探究,不管是读前的阅读推荐课,是读中的“高效阅读指导课”,还是读后交流课,都要回到书中,读书,感受书,整理自己的感受,融合到生活中去。延伸的要义之二是,读书要留点痕迹。这个痕迹可以是书中的经典词语、句子;可以是自己为书中人物创作的肖像,可以是记录自己的感受。读书留下痕迹,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提升素养的过程,所以值得做,应该做。读书留下痕迹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个有趣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要让孩子们选择,用他们最乐意的方式留下痕迹,和大家交流,在交流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有位老师,让二年级孩子们读完书画一幅画,可以是书中的插图,可以是自己创作的图,写上一两句话,说明画的意思。老师将同学们的画放到网上,给大家看,孩子们获得了莫大的成就感。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4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45-02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谈谈自己的薄见,给同仁们以抛砖引玉之用吧!

1 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1 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1.2 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1.3 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2 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3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的读书,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这一期开始我在二年级就让孩子们专门制定了一个“精彩句段”本,在每一页上我设计了几项有:“我的收获——总结一周来你的学习、生活或者观察到的一切”“好词佳句——20个”“格言警句——摘抄三、五句”“我背诵的课文”“老师的话——老师评价”背面就是孩子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写下的周记,还可以是孩子们喜欢画的画配上一段话,形式多样,学生很有兴趣,这样改变了一往学生不喜欢写日记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们积极参加,例如我教关于名人的一组课文时,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语句,第二步,叫学生读一本关于写名人的书,第三步,谈谈你喜欢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不但要找书,还要读、抄、同时还要思考,这样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活动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协作交流、绘画等各种能力。如果长此以往的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他们的实践能力,阅读能力会明显提高。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5

一、指导思想: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并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对一年级孩子的重要工作。班级读书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开展的。

二、读书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三、读书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

四、建立书香家庭:

1、让孩子闻到书的香甜,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

告诉孩子书是香甜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必须先点亮儿童阅读的心灯。让学生学会用眼睛阅读、用耳朵阅读、用嘴巴阅读、最终达到用心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为孩子建立小书柜,配合孩子的成长尽可能的充实相关图书。(选择以下图书)

先图书要有内容明确的画面,下方配有简单的一两句话,字要大一些的。不一定要有拼音。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谐。内容不确定,可随孩子们的喜好,自行选择,科普、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均可。

然后是儿歌、童谣、谜语、古诗,这都是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如果孩子喜欢卡通,家长要帮他们选择健康的内容,但不鼓励阅读。

3、指导阅读方法,让家长有法可寻。

向家长推荐好书,家长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教室的学习园地里经常介绍关于阅读方面的小知识,如阅读节的来历,阅读小贴士、保持阅读时的正确姿势等等。将读与说紧密结合,不赞成一年级的孩子做读书笔记,或带着其他任务,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爱上阅读。

每天早读前5分钟,我为孩子们大声地朗读优美的篇章,或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五、建立书香班级:

1、每周一节阅读课,与学生一同阅读,把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特点的图书推荐给他们,与他们同看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

2、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来学校做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推广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在班级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绘本阅读。

4、一、二、三、五,4个早自习有指定的晨诵领读员带领孩子们背诵校本教材《小学生经典吟诵》。

5、充分利用图书室,班级学生定期从学校图书室借到图书阅读。今年全校重新统一制作借书卡,到图书室借自己最喜欢的书,利用午间阅读时间在教室里读。

六、评比汇报:

学期结束进行优秀书香家庭、超级小书虫等评选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1、家庭阅读记录评比。比一比谁读的书最多,谁的收获最大。

2、介绍我的小书架。学习整理书籍,并与其他孩子进行图书交流。同时,将优秀家庭的图书信息传递给其他家长,以促进书香家庭的建设。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6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年龄小,家长又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那作为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各种习惯都没养成,为了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讲故事入手,每天利用二课时间,选一些精彩生动的,符合低年级年龄特点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故事的,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发光,听得津津有味。而我却故意吊学生的“胃口”,经常在他们听得入迷时嘎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不是讲不完整,就是讲头留尾……留下一个个悬念。看着孩子们那焦急的眼神、急于了解全局的样子,我就将故事的出处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孩子们,而他们则会回家后央求父母买书,或想尽办法找来书去仔细地读。第二天,他们会神气地告诉我故事的全部内容,并在同学们面前炫耀。就这样,孩子们有了阅读的欲望,读书的兴趣自然就有了。

二、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

因为低年级学生兴趣的持久性较差,所以教师还应该努力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

(一)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上好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是保证学生有效阅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在指导课中老师将“趣味”与“方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获得方法的同时,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结合学校读书活动,我们每班都设有图书角,老师鼓励每个学生都捐出课外书籍,放在班级图书角里,班中设立图书管理员,利用午休及课间时间开放让学生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三)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墙壁等写一些儿歌、谜语让学生阅读,并定期更换。在黑板设置一个角落写 “每周一诗”,每课开始让学生阅读,让教室带有书香氛围。

三、推荐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

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再结合他们的兴趣导向,为他们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看的书,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感动小学生100个故事》、《成语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伊索寓言》、 《儿童小百科》、《世界童话名著 》、《 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 365夜童话 》、《 天方夜谭 》、《百家姓 》、《千字文 》等课外读物。这些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书籍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同时我还让学生自己推荐书籍,把所推荐的书籍的好处与全班同学交流,然后进行推广。这样,不仅那些读书多的同学有了成就感,更加喜欢读书,而且那些读书少的同学也被带动起来了,整个班级的读书氛围就会更浓的。

四、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进一步调动阅读兴趣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中我还开展了讲故事比赛、朗读故事比赛,并评选出“故事大王”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所学到的展示出来,使他们有成就感,就会对阅读有进一步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五、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但与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培养低年级孩子的默读能力,有一开始的小声读,到只张嘴不出声的读,到心里读即默读,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鼓励,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这样孩子们才会掌握得更快些。另外培养孩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也不可忽视,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实物投影给孩子们示范,在示范时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教给孩子们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如用直线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段;用小圆圈圈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最后还要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每当孩子们拿着书过来问我时,我总是让他们站在边上继续读,反复读,在真正读不懂时才告诉他们,这样可让孩子在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

六、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更新观念,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并不重视 ,所以,我们就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讲明课外阅读重要性,要求家长也要更新观念,明确要求家长保证孩子阅读时间,为孩子购买几本课外书,要求家长多抽时间陪孩子一同阅读课外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总之,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书为友,与读相伴,在读中增知加蕴,在读中炼智锤思,为成就孩子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7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92-01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整本的书。”然而,部分学校或学生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强迫孩子“一心只读教科书”,使得孩子未能获得大量课外阅读书籍,从而导致其知识面狭窄、积累不足。那么,如何有效的让学生重拾课外书本,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阅读水平呢?笔者想谈谈几点初浅的想法和做法。

一、转变观念重视“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的确,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二、激发兴趣我要“读”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真正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1.亲情阅读,点燃课外阅读的兴趣。亲情阅读,在这里指家庭父母子女之间,学校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的共同阅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可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从小为孩子心灵播下阅读兴趣的种子。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我发现学生对苏格拉底特别崇敬,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苏格拉底的其他哲理小故事。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让学生收集如《智劫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水浒传》中其他的许多经典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为学生推荐好书美文,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方法和体会,能潜移默化地为孩子点燃课外阅读兴趣的火焰。

2.营造氛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毫无疑问会对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产生很强的感染激发作用。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都要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温馨的角落,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图书小屋”。“图书小屋”里放满了孩子们带来的最喜欢的书籍,很多学生往往对家中藏书束之高阁,而对在班级中所借之书却读得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三、创造条件促进“读”

1.保证读物。保证读物的做法就是上文提及的让学生将图书暂时借出或捐出来设置班级图书角,在班里选出负责任的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将借阅范围扩大到各班级之间调换借阅。这样一来,图书角就灵活增容,有了源头活水了。

2.保证时间。为使学生在校能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天中午安排30分钟自主阅读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会因为教学任务紧张而排挤。

3.评价保证。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我们的检查评价跟不上,就容易造成学生的怠慢心理。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每周一都要检查孩子的阅读记录卡,并针对孩子们的阅读情况评选一周的阅读明星。获得表扬的孩子,不仅能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小奖励,而且在心理也会更加坚定阅读的信心,从而会更加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四、介绍方法引导“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而没有科学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这里笔者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朝时的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把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篇8

关键词:孩子;课外阅读;阅读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78-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六年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从近几年小学毕业考试所选用的考题来看,课外阅读知识占到15%,试卷检测内容很灵活,除了字词更多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孩子综合素质高,知识丰富,也是源于爱看课外书的缘故。因此,把孩子引上课外阅读之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重大的意义。引导孩子的阅读之路,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请随笔者一起探讨。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能够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是一项心静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氛围。我们可以创设课外阅读需要一个适宜环境。通过环境改变人,让环境塑造人。

创造阅读环境。如学校建立学生阅览室、班级建图书角、班内要求倡议走进教室,脚步轻轻等。我们班每周二下午固定有节课外阅读课,孩子在这种氛围里都会捧起书,静心阅读;在家中,遵循断电阅读,孩子回到家,家长要给孩子读书的氛围,把电视、电脑、洗衣机、游戏机等的电断掉,让孩子不受外界干扰,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主张亲子阅读,阅读是需要交流的,它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亲子阅读有利于家长孩子的交流,引领孩子正确的情感体验。也有利于孩子读书兴趣的形成,如家长看了某本书,选中其中的某个精彩细节讲述,到关键处戛然而止,激发孩子阅读欲望,也有利于孩子的选书。

2.推荐书目,引领阅读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着力推荐一些小学生必读书目,如新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还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另外还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联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课文《蝙蝠与雷达》可推荐学生阅读仿生学的书籍;学习了的《七律·长征》可推荐学生阅读的其他诗词,体会其伟人气度;学习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可推荐阅读杏林子的其他文章,学习了杜甫的一首诗可推荐阅读他的其它诗歌。家长朋友可根据网上搜索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

3.指导方法 ,促进阅读

精读法。对于那些语言清新、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情节生动的佳作、名篇名著,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法”。此法先是泛读,泛读基础上重点读,读疑问之处、喜爱之处、重要之处、有益之处。在上面的基础上,从头到尾再细细的全面阅读一遍,仔细推敲感兴趣的字词句、人物描写、语言、对白、感情刻画、内心描述等等,这样就能从本质上理解作者写此文的动机、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静心细读,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揣摩其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从而吸取所长。

批注法、笔记法。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作批注,动笔墨的习惯。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理解和感受。可以在关键词处作批注,精彩修辞处作批注,疑惑之处作批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精彩之处作批注。还可以做笔记,笔记方式有摘抄式、提纲式、读感式等。从中高年级开始,就可指导学生写好文摘卡、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从而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选读法。面对林林总总的书,学生要学会选择。不看充斥暴力的书,不看涂满狰狞丑恶画面的书。男孩子不能只看科幻书或侦探书,应全面读如科普类,故事类、诗词类,努力做到广度。女孩子也不能只看校园文学类的书,还要看数学、科普等类的书。

活用法。即活学活用。阅读应与交流结合、阅读与实践结合,任何知识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指导行动。对于平时一些好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应着力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概括,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求得具体的实践应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

4.开展活动,巩固阅读

“赏识激趣法”。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保持孩子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开展“读书小明星”、“书香先生”、“书香小姐”“故事大王”等活动的评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树阅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这样,通过长期学生间的相互影响,能促进学生间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行阅读交流”。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班中还可可定期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每周可安排一次,每次为一节课,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内容为自己课后所读的各种书籍。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也可以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看课外阅读指导;江苏教育;1988年13期;

上一篇: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方向范文 下一篇:债券资金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