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资金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16 16:48:36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1

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财预〔2017〕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XX〕43号)等有关规定,为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逐步建立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对应的制度,有效防范专项债务风险,2017年先从土地储备领域开展试点,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促进土地储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逐步扩大范围。为此,我们研究制订了《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

2017年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已经随同2017年分地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下达,请你们在本地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内组织做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管理、预算编制和执行等工作,尽快发挥债券资金效益。

现将《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2017年5月16日

附件:

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建立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对应的制度,促进土地储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XX〕43号)等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是指地方政府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土地储备由纳入国土资源部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负责实施。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以下简称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一个品种,是指地方政府为土地储备发行,以项目对应并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或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以下统称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第四条 地方政府为土地储备举借、使用、偿还债务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地方政府为土地储备举借债务采取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方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下简称省级政府)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发行主体。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级政府(以下简称市县级政府)确需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由省级政府统一发行并转贷给市县级政府。经省级政府批准,计划单列市政府可以自办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第六条 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土地储备项目应当有稳定的预期偿债资金来源,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应当能够保障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实现项目收益和融资自求平衡。

第七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管理。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等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第八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由财政部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并由纳入国土资源部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专项用于土地储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第二章 额度管理

第九条 财政部在国务院批准的年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内,根据土地储备融资需求、土地出让收入状况等因素,确定年度全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总额度。

第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应当在国务院批准的分地区专项债务限额内安排,由财政部下达各省级财政部门,抄送国土资源部。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不足或者不需使用的部分,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8月底前向财政部提出申请。财政部可以在国务院批准的该地区专项债务限额内统筹调剂额度并予批复,抄送国土资源部。

第三章 预算编制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土地储备机构应当根据土地市场情况和下一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编制下一年度土地储备项目收支计划,提出下一年度土地储备资金需求,报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市县级财政部门将复核后的下一年度土地储备资金需求,经本级政府批准后于每年9月底前报省级财政部门,抄送省级国土资源部门。

第十三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汇总审核本地区下一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需求,随同增加举借专项债务和安排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的建议,经省级政府批准后于每年10月底前报送财政部。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本地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内,根据市县近三年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市县申报的土地储备项目融资需求、专项债务风险、项目期限、项目收益和融资平衡情况等因素,提出本地区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方案,报省级政府批准后将分配市县的额度下达各市县级财政部门,并抄送省级国土资源部门。

第十五条 市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省级财政部门下达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内,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具体项目安排建议,连同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建议报省级财政部门备案,抄送省级国土资源部门。

第十六条 增加举借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应当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案。包括:

(一)省级政府在财政部下达的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内发行专项债券收入;

(二)市县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转贷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

第十七条 增加举借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应当列入预算调整方案,包括本级支出和转贷下级支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支出应当明确到具体项目,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中统计,纳入财政支出预算项目库管理。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储备项目库,项目信息应当包括项目名称、地块区位、储备期限、项目投资计划、收益和融资平衡方案、预期土地出让收入等情况,并做好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的衔接。

第十八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还本支出应当根据当年到期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规模、土地出让收入等因素合理预计、妥善安排,列入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第十九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利息和发行费用应当根据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规模、利率、费率等情况合理预计,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统筹安排。

第二十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应当按照《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17〕155号)规定列入相关预算科目。

第四章 预算执行和决算

第二十一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调整方案,结合市县级财政部门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建议,审核确定年度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方案,明确债券发行时间、批次、规模、期限等事项。

市县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储备机构做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准备工作。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储备机构应当配合做好本地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准备工作,及时准确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做好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土地资产评估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交易场所发行和流通。

第二十四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应当统一命名格式,冠以年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或市、县)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期)年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专项债券(期)名称,具体由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确定。

第二十五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应当严格对应到项目。根据土地储备项目区位特点、实施期限等因素,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可以对应单一项目发行,也可以对应同一地区多个项目集合发行,具体由市县级财政部门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储备机构提出建议,报省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二十六条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期限应当与土地储备项目期限相适应,原则上不超过5年,具体由市县级财政部门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储备机构根据项目周期、债务管理要求等因素提出建议,报省级财政部门确定。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时,可以约定根据土地出让收入情况提前偿还债券本金的条款。鼓励地方政府通过结构化创新合理设计债券期限结构。

第二十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偿还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到期本金、利息以及支付发行费用。市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省级财政部门缴纳本地区或本级应当承担的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等资金。

第二十八条 土地储备项目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应当按照该项目对应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余额统筹安排资金,专门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不得通过其他项目对应的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到期债券本金。

因储备土地未能按计划出让、土地出让收入暂时难以实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券本金时,可在专项债务限额内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周转偿还,项目收入实现后予以归还。

第二十九条 年度终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储备机构编制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支决算,在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报告中全面、准确反映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还本付息和发行费用等情况。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本地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偿还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储备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储备土地按期上市供应,确保项目收益和融资平衡。

第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政府不得以土地储备名义为非土地储备机构举借政府债务,不得通过地方政府债券以外的任何方式举借土地储备债务,不得以储备土地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第三十三条 地方各级土地储备机构应当严格储备土地管理,切实理清土地产权,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土地登记,及时评估储备土地资产价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履行国有资产运营维护责任。

第三十四条 地方各级土地储备机构应当加强储备土地的动态监管和日常统计,及时在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中填报相关信息,获得相应电子监管号,反映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运行情况。

第三十五条 地方各级土地储备机构应当及时在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填报相关信息,反映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使用情况。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发行、使用、偿还等进行监督,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等政策规定的行为,及时报告财政部,抄送国土资源部。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财政部可以暂停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资格。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职责分工

第三十八条 财政部负责牵头制定和完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制度,下达分地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对地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实施监督。

国土资源部配合财政部加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指导和监督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相关工作。

第三十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管理和预算管理、组织做好债券发行、还本付息等工作,并按照专项债务风险防控要求审核项目资金需求。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审核本地区土地储备规模和资金需求(含成本测算等),组织做好土地储备项目库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的衔接,配合做好本地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准备工作。

第四十条 市县级财政部门负责按照政府债务管理要求并根据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建议以及专项债务风险、土地出让收入等因素,复核本地区土地储备资金需求,做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额度管理、预算管理、发行准备、资金监管等工作。

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按照土地储备管理要求并根据土地储备规模、成本等因素,审核本地区土地储备资金需求,做好土地储备项目库与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的衔接,配合做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各项准备工作,监督本地区土地储备机构规范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合理控制土地出让节奏并做好与对应的专项债券还本付息的衔接,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控。

第四十一条 土地储备机构负责测算提出土地储备资金需求,配合提供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相关材料,规范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债券市场 制度创新 立法规范

债券是政府、公司、国际组织、超国家实体、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为自己的活动筹集资金的需要而发行、可以兑换成货币的有价证券。资金筹集和交易的金融市场称之为资本市场。根据各组织筹集资金的方式, 资本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表明,债券市场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至关重要。在全球债券市场中, 以2002年末统计看,国内债券存量超过34万亿美元,占全部债券存量的80%左右。国内债券存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6%左右,高于世界gdp的增长速度。在国内债券存量中,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家是发达国家七国集团,合计近3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世界国内债券存量的47.6%,是其国内gdp的155%。迄今为止,债券市场仍然是世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主要市场,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债券在我国出现最早可以上溯至清朝时期,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但是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我国债券市场的萌芽阶段(1949年以前)。我国历史上首次发行债券,是1894年清政府为支付甲午战争军费, 由户部向官商巨贾发行“息借商款”,发行总额为白银1,100多万两。甲年战争后,清政府为交付赔款,又发行了公债(时称“昭信股票”),总额为白银1亿两。自清政府开始发行公债以后,旧中国历届政府为维持财政平衡、都发行了大量公债。从北洋政府到政府先后发行了数十种债券。

(2)我国债券市场建国以后的初步发展阶段(1949-1981年)。新中同成立后,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曾于1950年1月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实际发行额折合人民币为2.6亿元,该债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还清本息。1954年,我国又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到1955年共发行了5次,累计发行39.35亿元,至1968年全部偿清。此后20余年内,我国未再发行任何债券。

(3)我国债券市场在改革开放后较快发展阶段(1981年至今)。为平衡财政预算,从1981年开始,财政部开始发行国库券,发行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到2006年已连续发行了25年。其中,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国发行了3年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同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起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同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国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在同业内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此后,各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相继发行了人民币金融债券。1991年,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行了100亿元的国家投资债券。1994年,随着各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政府性金融债券也开始诞生。1996年,为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发行特种金融债券。

我国80年代初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1982年,当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士债券。此后,财政部、银行与信托投资公司、有关企业等相继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在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发行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去年,外国公司和机构开始在我国发行熊猫债券。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获准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壮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债券品种与期限结构进一步多样化。到2005年,债券市场中的产品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存量规模不断扩大,债券交易日益活跃,交易主体迅速增加,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截至2005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债券余额为7.26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40.61%,是1997年末的14倍,其中国债余额为35,568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量为20.63万亿元, 与2 0 0 4年同比增长78.58%,占我国债券市场总成交量比重已达90%;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从1997年的16家商业银行增加到5,227家,其中非金融机构投资者近3,500家。

但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企业债券的发行额度、发行企业的个数等进行计划分配,而不是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企业债的发行。如企业债的发行额度是由政府逐级分配的,国家分配到省一级,然后再逐级往下分配。在对企业债的发行额度进行行政分配时,往往按“济贫”原则,把企业债额度作为一种救济,分配给有困难、质量较差的企业。二是没有完善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无法给投资者一个准确的风险程度考量,不能向投资者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披露。三是行政性定价和对价格限额的管制。行政性要求企业发债必须要有银行担保。而一旦银行进行了担保,就不成其为典型意义上的企业债了。四是债券发行面向散户,而不是像国际上公司债的做法一一主要面向有分析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散户往往缺乏足够的市场分析能力,风险承担能力也较差。没有建立有效的市场约束。应该是由市场决定哪些企业的债发得出去,哪些企业的债发不出去,价格应该怎样,违约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没有进行足够的投资者教育。很多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把企业债券当作储

蓄产品的变种。五是在处理发行人违约问题上,行政干预更严重。对发行企业的违约行为通常不是通过市场约束原则来解决。没有正确定位承销商的角色。过去在承销兑付方面计划色彩和行政干预也比较严重,承销商必须代管兑付,而且兑付不了还要承担责任。六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如缺少一个完善的《破产法》。目前的《破产法》不能够在企业违约的时候由“破产”这个最后的威慑手段来对其产生约束,债权人在《破产法》中的权利也往往得不到正当保护。

凡此种种, 目前根本上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法制规范的问题。虽然立法体系初具规模,但缺乏立法的系统性;各种法律法规相互制肘,不能协调互动;现有法律法规成为制约债券市场发展的障碍;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这些问题不解决好,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就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二、债券市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完善交易、登记和结算体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逐步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其目的就是要积极拓展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债券市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统一、开放和高效的全国大市场。在全国大市场中起着重要金融支撑作用的资本市场的完善成为当务之急,一个统一高效、监管完备的债券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展和规范我国的债券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第二,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改革、创新和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需要。要进一步认清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作用和定位,把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升到促进我国金融根本改革和全面转型的重大举措之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对改变我国金融生态,解决传统存贷款业务在金融业务中占比过大和对金融发展的梗阻问题,改善投融资体制,促进利率市场化,强化金融资产流动性和风险识别能力,增加金融风险透明度,分散金融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是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的需要。政府要大力加强财政对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医疗、环保、失业、养老、农村建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充分体现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精神,仅靠财政的当期收入是不够的,而国债等债务工具就是很好的选择。同时,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筹资功能,还可以增加对交通、能源、原材料、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政府在合理范围内的举债,为政府对社会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新增银行贷款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达72%,股票、国债、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新增规模占比只有28%,其中公司债券比例更是微手其微。而西方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基本都在5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88%。长期以来,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强调“零风险”逻辑,要求企业发债需要由银行来担保。在发债额度管理模式下,企业债每年只有几百亿元的规模,近3年来,每年也就只有300多亿元的企业债面世。这显然不符合企业发展巨大的筹资需求。

第五,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是投资者拓展投资渠道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我国金融机构整体上已经出现存款总额大于贷款总额的情况,存差规模急剧增大。这些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渠道。从债券市场的功能看,其中之一就是管理风险,管理风险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特别需要债务性工具,在一个只有股票市场,而没有债券市场的市场上,要有效管理风险是很困难的。

第六,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融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这场全球化进程中独善其身,尤其是作为金融资本市场重要子市场的新兴的中国债券市场,无论从债券发行体、债券投资者、还是发行币种来看,都还只能算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市场。因此,与时俱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稳步推进开放水平,逐步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就成为中国债券市场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我国债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债券市场的发展,无论从债券市场的发行人、中间人、投资者,还是市场监管等任何一个角度看,健全的法律规范都是债券市场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离开了这个制度背景,债券市场就不可能正常运转和有效发展。

随着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先后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试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和法规,初步形成了债券市场监管制度与法规体系框架。但是,现实情况表明,由于债券市场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债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在政府债券方面,我国政府债券的立法现状决定了完善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如,90年代起我国建立国债市场以来,相继颁布了很多规范国债市场的法律规定。主要有: 国务院颁布的《国库券条例》、《特种国债条例》;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国债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审查与确认实施办法》;财政部每年颁布的《国库券发行工作若干具体事项的规定》、《到期国债还本付息办法》;中国证监会、财政部颁布的《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颁布的《国债托管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业务规则》、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跨地区证券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等。但这些法规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一是行政规章性质居多,法律地位低,法律效力层次低,同时也不系统、不规范。目前,规范国债市场的规定往往以“条例”、“通知、”“办法、”“规则”等形式,这些规定针对性很强,缺乏法律规范应具备的稳定性、严肃性、普遍性、权威性和规

范性。二是法律空白很多。政府举借债务的目的、原则、发行额以及发行主体的职权范围以及筹集资金的使用和偿还、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和违反交易规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债市场信息公开制度、国债交易市场体系及交易方式的有关法律规定、国债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监管权力等方面都欠缺明确、完备的法律规定。这导致国债市场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裁,权益纠纷由于无法可依。法规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之处,使司法部门无所适从,不能给国债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过度投机行为以有效打击, 国债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再如,作为政府债券性质的地方债立法尚处于探索之中; 以国家信誉作为担保的国际债券立法和制度建设也刚刚起步。这些都应该通过对政府债券的立法和立法完善来解决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债券方面, 目前企业债券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 993年国务院出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和修订后实施的《公司法》。前者由于出台时间较早,适用性已大大降低,某种程度上已经限制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有效发展。如,在对企业发债规模的限制上,《条例》规定“未经国务院同意,任何地方、部门不得擅自突破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并不得擅自调整年度规模内的各项指标”;在对企业发债条件的限制上,规定累计债券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这是一个过低的数量界限;在对企业债券利率的限制上,《条例》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等等。同时,境外没有“企业债券”的概念,只有“公司债券”的概念,发行公司债券的主体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应达到规定的条件),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等不拥有这一权利。内在原因是,后类企业一般实行无限责任制度,其资本金、净资产等难以确定,财务关系、信息披露等受到所有者取向的明显制约,缺乏必要的社会公众性。另一方面,在境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基本属民营企业,公司债券也基本由民营企业发行;国有企业因所有权归地方政府,地方财政是其债务的最终承担者。所以,其发行的债券主要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或“市政债券”范畴。与此相比,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国际惯例差别甚大。这种差别突出反映了计划经济的思路和运作机制,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在金融债券方面,我国现在债券交易量最大的银行间市场,目前主要的规定是《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已经跟不上现实市场的发展形势了。在交易所市场,现行《证券法》明确指出政府债券发行交易的法律、法规另行规定。所以,交易所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国债的约束力比较弱。对国债比较适用的法律、法规仅有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这个条例已经严重地滞后于市场发展,对市场的适用性非常有限。而刚刚修订并公布的《证券法》对已经发展8年多的我国债券市场主体一一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登记托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没有明确的描述和行为规定。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许多侧面凸显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债券市场的发展也犹如沙上建塔,迟早会出现问题,进而延缓我国债券市场的大好发展机遇。

四、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前景看,债券市场的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我们应该认真吸取股票市场发展中由于制度设计产生的先天缺陷,导致股票市场发展走了很多弯路、付出昂贵学费的深刻教训,在债券市场获得大的发展的起步阶段,就要搞好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明确债券市场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武器保证债券市场的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夯实制度基础。一要着眼于建立我国统一债券市场发展的立法。长期以来我国的债券市场一直呈现割裂的局面,不但流通场所分为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以及柜台交易市场,就连投资主体、交易品种、托管体系以及监管主体也都是割裂的。债券市场的割裂对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债券市场的割裂主要表现在交易主体的割裂、交易品种的割裂、托管的割裂以及监管主体的割裂。而改变这种现状的最佳选择,就是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债券法》立法进程,这部法律应该成为债券市场发展的“宪法”,其他的法律和法规,都应以此为据。二要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明文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现在事实上地方债变相发行的例子已经很多。与其转弯抹角发行地方债券,倒不如加快制定《地方政府债券法》, 明确规范地方公债的发债主体、债务收入的使用途径及偿债机制。可以明确规定,地方公债发债收入不能用于平衡财政,而只能用于发展公用事业和地方基本经济建设。三要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协调,解决法律法规之间相:中突的问题。如《公司法》与《证券法》、《担保法》与《预算法》、国内法律和国外法律等等,都存在一个相互协调问题,必须统筹考虑,相互兼顾。

第二,改革发行审批制度。改变债券发行的审核方式,变行政审批制为核准制。如,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比较慢,原因之一是当前债券发行仍采用行政审批制。推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提高发行核准中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核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逐步实现注册发行管理。

第三,培育信用评级机构。根据国际经验,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信用评级结果成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企业信用评级观念淡漠,缺少公认的信用评级标准和权威信用评级机构。

第四,完善监管体系。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转变监管理念,调整监管定位,明确债券市场监管以功能监管为主,债券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市场准入和市场日常监管由相应的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避免出现多重监管或监管盲区。同时,为了提高监管效率,应该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加强市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实现监管协调机制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第五,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市场风险识别、承担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是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要发展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保险、基金等集合型投资工具间接投资于债券市场。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3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main problems in local treasury bonds management, this paper thinks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hat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articipates in the local treasury bonds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its spec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mainly including: participating i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clearing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管理

Key words: local treasury bond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53-03

0 引言

2011年,我国首次在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意味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正在加速推进,如何保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范、管理高效、市场有序发展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1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因此,在2011年以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由财政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通过这种方式,2009年至2012年,中央政府连续四年代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09年和2010年均为2000亿元,2011年为1781.6亿元,2012年截至7月31日为1358亿元。另一种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2008年到2011年底,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452支,募集资金6132.1亿元。2011年,国务院同意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深圳市四个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上述四个地区2011年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29亿元。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为114.5亿元,三年期的年利率在3.01%-3.08%之间,五年期的年利率在3.24%-3.30%之间,主要采取的是承销商承销和招标的方式发行。

在对地方政府债券的监管上,我国一直是财政部门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财政部制定并下发了《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规范地方政府债券收支预算管理。2011年,财政部又下发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上述两个办法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主要文件依据。人民银行主要承担的是资金收缴划转清算方面的管理。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完善的环节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组织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工作刚刚起步,相关管理工作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大、政府和相关部门等多方参与的多级次,全方位的监督和约束体系尚未建立。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做保证,就很难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并容易发生地方政府滥用社会资源,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导致全社会资源的不当配置,并最终影响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稳定。

1.2.2 制度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预算法》明令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因此,在我国法律领域,关于地方政府债券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内容几乎为零。2011年,财政部印发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随后,各个试点地区针对债券的发行、资金收缴入库等方面出台了相关办法,以作规范。一方面,这些管理办法大都是部门发文,法律层次较低;另一方面,现有的管理办法涵盖的范围较窄,在债券管理必备的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偿债保障和审计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几乎是空白,全国性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也还只是停留在探讨的层面,尚未建立。

1.2.3 管理经验不丰富 50年代初期,我国曾经发行过地方政府债券,但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地方政府债券退出历史舞台后,我国就一直没有恢复发行,并在1995年的《预算法》明文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直到2009年,我国才重新提出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启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但采取的是财政部发行的方式。2011年,又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进程,开始在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四个地区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因此,从50年代中期到2011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基本都没有直接面向市场发行过债券,没有直接接触过债券市场,对市场运行规律没有切身体会,相关管理经验十分欠缺。

2 人民银行参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产品,其发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开展对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监管十分必要。

2.1 有利于货币政策的科学制定和顺利执行 地方政府债券进入债券市场交易流通,会影响到市场资金的供给,从而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力。因此,人民银行要准确获得市场信息,科学制定货币政策,提高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必然要参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

2.2 有利于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对金融市场组成之一的债券市场也有着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而地方政府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债券品种,其运行发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债券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发展。人民银行通过参与地方政府债券的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对债券市场的管理,加速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2.3 有利于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责的全面有效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具体经理国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也明确提到,“各级国库在实现国家预算收支任务中,要充分发挥执行作用、促进作用和监督作用”。因此,负有经理国库职责的人民银行必然有责任跟踪、监测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以实现经理国库职责的全面有效履行。

3 人民银行参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可行性

3.1 人民银行具有开展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和资金监测职能 政府债券与其他金融产品不同,其交易价格产生的收益率曲线将成为整个社会利率水平的基准,其安全性会成为整个金融市场安全性标准的衡量基础。因此,政府债券市场需要政府的强力监管和深度介入,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政府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而我国的人民银行及各级分支机构的履职范围包括监测和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和金融市场形势,管理辖区利率,建设利率监测和定价机制,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指导、协调和督促辖区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人民银行在履行上述职能时,必然要涉及到对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监测与管理。

3.2 人民银行拥有参与债券管理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手段 我国人民银行具备参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人民银行具有多年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经验。自1997年6月6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以来,人民银行在其15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积累了大量债券市场管理经验。

②人民银行具有丰富的国债管理经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一直参与我国国债的管理,对债券的发行和日常管理经验丰富,而且,在多年的国债管理过程,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与当地的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些经验和关系的积累奠定了人民银行参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基础。

③人民银行具有参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先进手段。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在多年经理国库的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库会计核算、资金清算和统计分析工作体系,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3.3 人民银行拥有金融产品定价及市场化运作的科学机制 地方政府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其准确的价格定位将更加有利于其被市场投资者接受并顺利发行流通。90年代后期,人民银行一直致力于推动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市场化运作,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和市场化运作机制。人民银行拥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市场化运作的科学机制,使得人民银行能顺利开展对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地方政府债券的推广速度。

4 人民银行加强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相关建议

4.1 参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制度 从国际经验看,地方政府的融资大部分是通过发行市政债券而非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相当可观,但由于融资平台贷款存在负债总体水平高、模式不可持续、偿债主体不明等问题,导致风险不断累积,容易对经济产生扭曲效应和不利影响。而地方政府债券具有透明度高、预算管理约束性强的特点,因此,要强化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管理,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积极促进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由银行贷款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转变,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同时,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充分利用多年来国债管理的经验,积极主动与当地财政部门沟通,参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制度,从法律上明确地方政府发债的条件、程序和监管部门,建立起包括债券定价、发行、评级、风险预警、偿债保障以及审计监督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地方政府债券从发行到偿还全过程行为进行规范,提高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推动地方政府债券顺利发行。

4.2 明确人民银行管理职责,建立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机制 在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工作推进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和市场监督的重要性,合理划分地方人大、政府、财政、人民银行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人民银行则要以《人民银行法》和国务院“三定”方案的内容为依据,明确自身的管理范围和监管职责。①协调好与人大、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在发生职能交叉时,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协调实现监管权力的相对统一,通过共同努力,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地方政府债券监管机制,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②充分利用多年来参与国债承销团组建和管理的经验,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承销团的组建工作,并借助人民银行现阶段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考评管理的平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的改造,建立起适合本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团成员管理考评体系,在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团成员的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4.3 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提升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水平 对地方政府债券的管理涉及到人民银行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在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同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工作配合,共同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流通和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①要及时向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及时通报地方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科学预测利率变化趋势,协助财政部门科学制定地方政府债券利率,保证地方政府债券筹资成本合理及顺利发行流通。

②要监测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发行、资金使用及还本付息情况,妥善处置异常情况,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③要改进相关的业务系统,提高账务核算现代化水平和资金划转速度,提升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率,发现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保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筹集高效、使用合法合规。

参考文献:

[1]肖琼,钟帅.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与完善.中国金融,2012,(04).

[2]陶恒.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2,(02).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4

两所《试点办法》旨在规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拓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根据沪深交易所通知,试点期间,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人限于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且未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微型企业,暂不包括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据深交所人士表示,首批中小企业私募债品种有望6月中旬推出。

两所《试点办法》明确,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是指中小微型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私募债券应由证券公司承销。每期私募债券的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发行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期限在一年(含)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行人可以采取集合方式发行私募债券。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发行人可为私募债券设置附认股权或可转股条款。

两所《试点办法》指出,合格投资者可通过上交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深交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或证券公司进行私募债券转让。私募债券以现货及沪深交易所认可的其他方式转让。采取其他方式转让的,需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通过证券公司转让的,转让达成后,证券公司须向交易所申报,并经交易所确认后生效。

根据两所《试点办法》,私募债券的认购和转让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合格投资者在首次认购或受让私募债券前须签署风险认知书。上交所《试点办法》列出对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合格个人投资者具体条件要求。其中,合格个人投资者的条件包括个人名下的各类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资产管理账户的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具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理解并接受私募债券风险。与上交所不同的是,深交所《试点办法》对合格个人投资者的要求没有明确列示。

除合格的投资者外,两所《试点办法》表示,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可参与本公司发行私募债券的认购与转让。承销商可参与其承销私募债券的发行认购与转让。

在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两所《试点办法》在借鉴公司债现有受托管理人、债券持有人大会等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要求发行人设立偿债保障金专户,建立偿债保障金机制,规定发行人应当在募集说明书中约定采取限制股息分配措施,以保障私募债券本息按时兑付,并承诺若未能足额提取偿债保障金,不以现金方式进行利润分配。

深交所同日《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业务指南》,对深交所《试点办法》框架内容进行细化,明确中小企业私募债备案登记表、募集说明书及合格投资者风险认知书等材料的内容与格式要求,同时还明确备案、转让服务及信息披露申请的渠道和程序,其中备案申请拟采用全电子化流程,由证券公司通过深交所会员业务专区办理,备案流程公开,证券公司可实时查询备案工作进度,实现备案流程的公开、透明。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债券市场;商业银行;利率曲线

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5-0003-03

一、中美债市的结构差异

债券市场是通过债券和票据的金融工具将长期资金融通给借款人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深化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债券资本市场对于改善国内融资结构,减少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依赖,消除对外部融资过度依赖造成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现象,增强一国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自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国内本币债市的发展,对于增加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金融发展和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部门的促进作用,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2004年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为GDP的32%,同期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债券化比率分别是192%和163%;2005年我国债市发行量为41791亿元,市场规模为72172亿元。与资本市场发展先进的国家美国相比,除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美国债券市场结构还在以下几个万面,存在着明显差距。

(一)债券种类数量差异

由表1和表2可知,截止2005年9月末,按照债券发行主体分类,我国债券市场上的债券品种只存在着3种类型:财政部发行的政府债券(国库券)、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包括企业短期融资债)。虽然各发债主体由于发行债券的期限、发行方式、付息方式以及期限等债券具体条款存在差异,从而具体不同债券有不同的叫法和名称,但发债主体类型单一化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不同债券发行主体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差异,其融资目的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政府债券主要为调控货币体系的整体流动性,金融债券为补充金融机构资本金,只有企业发债才对建立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间的联系通道最为直接。而从美国债市品种数量上看,债券发行人的种类要多得多,就官方发债主体而言,就有财政部(国库券)、地方政府(市政债券)、联邦机构(federaI agency,联邦机构债券)等;同时,主要为管理基础债券风险的衍生债券品种种类也很多,这些表外债券的发行人多为市场中介机构,这些债券的发行也并出于发行人的融资需求,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出于管理债券市场风险的需要。

(二)债券品种结构差异

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不但单一,而且分布比较集中。从发行人角度,我国债券市场只存在着3种类型,且基本分布在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上,企业债券的占比很少。由表1可看出,企业债券仅占了债券市场的2%份额,而国库券和金融债分别占了58%和40%的市场份额。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本就有限,因此,从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看,债券市场的一大融资功能是为金融机构自身服务的,金融债券比重大的结果是造成了资本在金融体系内部的循环,而非便利资本流向实体经济领域发挥直接的生产功能。我国债券发行主体的单一化和企业债券比重的过少,说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通过债券资本市场从金融体系融通资金的能力还很有限,债市的基本功能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比较有限。从表2看,美国债币的品种分布就比较平均,国库券、市政债券和联邦机构债券三者合计的政府债券市场占比为35%,抵押债券和公司债券两者合计的企业债券市场占比为44%,剩下的市场份额则基本上为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特殊类型的表外衍生型证券。可见,美国债市上的品种结构分布比较平均,企业债券占主要比重,表明美国债券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比较直接和紧密,对真实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自然也就较大。

二、中国债市结构单一化的原因

(一)缺少利率形成曲线

利率曲线反映了市场对不同期限资本时间价值的评判和未来经济走势的看法。与美国债市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品种单一、分布不均态势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利率非市场化和债券市场不发达造成的利率形成曲线(yieIdcurve)缺失。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由于风险较少,流动性较大,本身就是利率曲线的构成基础和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缺少利率形成曲线,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发行影响较低,因而也容易发行成功。但单个企业和财政部、金融机构相比,大多发行规模较少,因此,没有利率曲线的定价参考作用,企业债券发行的难度大大增加。利率曲线对不同类型债券发行影响的不同作用,造成了我国债市品种较为结构单一和分布不均的根本性因素。造成我国利率曲线缺失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债币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资本市场不发达,货币市场不完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两者间的发展不配套等金融领域的深层次原因。

(二)债市发展开放程度差异

债市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意味着债券发行门坎的降低,市场决定发行的成败:对外开放意味着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币的便当,它需要资本项目的开放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债市的开放与债币的市场化进程是直接联系的,债市市场化程度越高,债币的开放程度也就越大。债币对内开放要求发行进程中的备案制,而我国当前债券发行仍实施核准制,说明我国债市对内开放程度较低。比如,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虽然规定了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实行备案制,但融资余额仍须由中央银行核准;《证券融资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同样也规定有相同的内容,并且券商也不具备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时机选择,只能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安排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时间。由于我国资本项目的管制和资本市场的不对外开放,债市的对外开放更是程度较低。

(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资本化

入世使我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加速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轨道。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增强我国金融机构抗击金融开放后带来的国际资本冲击和风险增加能力,依照国际惯例改善资本结构,我国各种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资本的发行力度。如为了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增加证券公司的流动性,我国与2004年颁布了《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为了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2004年9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为了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我国与2001年颁布了《商业银行长期债券管理办法》。各种规范金融机构债券发行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金融机构债券的发行速度,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2004年和2005年,我国政府债券(包括中央银行债)的发行量分别为44333亿元和69253亿元;同期金融债券发行为5123亿元和7117亿元;同期企业债券发行仅为326亿元和2078亿元。金融债券大多期限较长,可见金融机构重资本化和重组需要进行的债券发行,造成了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中金融债集中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发展我国债市的措施建议

(一)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债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债市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增加稳定性,促进债市有效性的发展。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的资深参与者,吸引其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债券品种的数量,改善我国债券市场结构;而且由于国际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示范作用,可在规范我国债券市场运行,完善债市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除投资者多元化尤其是国外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的政策和管理障碍方面,起到一个“催化剂”(catalytic roIe)的作用。国际金融机构对新兴债市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从2000年到2005年,各多边发展银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MDBs)在24个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债券市场进行了534次债券发行,发行规模达52亿美元;中国也在2005年首次发行了国际机构债券,但数额仅为21.3亿元。要能有效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除了需要完善我国的债市基础设施外,还需要在以下儿个方面下工大:公开、透明、健全的管理框架;完善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运转高效的结算安排体系;投资基础多元化,发展机构投资者;非歧视性的税收和汇率控制体系。

(二)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

与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一道,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市,对于改善我国债券品种单一化局面,促进债市深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国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市可以起到增加我国债市流动性的作用,外国机构投资者的雄厚资本实力和在固定收益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可以在我国债市上发挥主要交易商和做市商的功能;外国投资者不但拓展我国债市投资基础,还可通过示范作用引入国外债市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当前我国债市对外国投资者是基本封闭的,阻碍国际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市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资本管制、债市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债市管理体制不透明,财税体系不配套等。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有效开放的前提下,外资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渠道有限,只能通过QFII单一渠道进入。而我国QFII过渡设立的初衷,是允许国外投资者投资国内股票市场,目的是为股市“开匣放水”,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股票。截至2006年7月底,我国共批准了45家QFII,74.95亿美元外汇额度QFII共汇入本金约合人民币511亿元,基本上用于股票投资。QFII投资相对稳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只要我国能够开发出合适的债券品种,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市,应该难度不大。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对于改善我国债券投资者的组成机构,扩大我国债市规模,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包括相关金融立法,完善监管和自律组织机构,培育债市发展的中介组织机构,如评级、法律、会计、审计中介机构,健全会计体系和信息披露体系等。债市发展带来债市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化程度提高要求增强债市运行效率。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严格的会计和审计标准,以及良好的政治环境。制度环境与市场纪律间显然存在着强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强的制度环境总是对应着强有力市场纪律约束;另一方面,制度环境完善总是可以增强市场纪律的约束作用。市场纪律(market discipline)包括市场监测(market monitor信贷已成为银行最重要的消费信贷业务之一。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促进银行市场体系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姚玲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06

2、《中国住宅金融报告》中信出版社2003-11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6

1997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紧急数个通知1,要求商业银行一律停止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各地证券交易中心的证券回购和现券交易2;各商业银行统一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开立证券集中托管账户,其在交易所托管的证券转至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商业银行的证券回购业务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网络中办理。通知在1997年6月6日公布于众,撤出交易所首日也是这一天,银行间债券市场于斯成立。

此番通知颇有彼时国务院雷厉风行之风,数箭齐发,措辞强硬,要求十分直白明确,要求10日之内必须到位,违者金融机构负责人面临撤职。一时间市场为之镇肃。

人民银行为什么会断然采取措施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什么不早不晚是这个时候?为什么决策层不怕市场有阵痛?这还得从政策背景说起。人民银行通知中所引的上位法依据是1996年11月的国发45号文件,这也符合惯例,从形成共识到实际实施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可见银行间债市的设立虽然急迫,却非一时冲动。种种迹象表明,设立银行间债市的政策条件应是最先具备高层定调,当属绸缪既久。

此前的1996年4月,由于通胀水平持续回落,国家取消了储蓄保值政策。居民储蓄开始“蚂蚁搬家”,分流到金融市场,股市逐步升温。银行资金基于逐利也违规进入股市,进入9月,股市更是暴涨。经披露的这些违规行为包括:银行直接或间接从事股票交易;为所办经济实体提供资金炒股;c证券经营机构串通,将拆借资金用于证券交易;为证券经营机构提供证券交易资金清算透支和新股申购透支等。在此情况下,国家连下“十二道金牌”,抑制股市过热。国务院副总理朱F基震怒之下,撤掉了两个放贷炒股的银行行长。

银行违规入市为何为高层所不能容忍?因为当时中国的银行体系十分虚弱,银行搞混业经营已经捅了不少篓子。1996年8月北戴河会议的重点之一,就是排查金融风险,由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亲自作了汇报。“截至1996年6月底,我国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币贷款余额为3.4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8400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75%,有的银行实际上已是资不抵债3。”国有银行是中国金融在微观运营层面的最后防线,而当时中国的银行体系整体到了技术性破产的悬崖边上。情势触目惊心,银行资金还在东搞西搞,漫乱何及。这次会议虽未当场决定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但摸清了家数,统一了思想,无疑为高层痛下决心的开始。1996年11月下发国发45号文。1997年2月,中央召开会议,再一次听取财政部、人民银行有关化解金融风险主要措施的汇报。差不多在此前后,坚决遏制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实现最彻底分业经营的系统性计划措施已经形成。

决策既成定局,只需要一个出台的时机。将银行的债券业务从交易所市场平稳切换到一个陌生未知的新市场是有难度的技术活儿,在外人看来,多少带有一点儿赌运气或者实验的性质。所幸,实践工作基础已经打下,这为主管部门带来很大的信心。4月8日中央结算公司成立前后的成功实践,4月9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顺利开展,反复验证了中央托管结算基础设施的有效支持,也初步明确了以银行为主体的机构市场参与者基础。制度建设也在快马加鞭。4月18日,经过世界银行技援项目成果的论证,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托管管理暂行办法》(财国债字〔1997〕25号),明确了“国债托管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财政部授权中央结算公司依该办法按照不以营利为目的原则主持建立和运营全国国债托管系统,并实行自律性管理。

整顿与重建、清理与规范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交易所回购成为矛盾交织的焦点,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方面,清欠的老问题还正在解决。央行组织相关部门苦苦鏖战,加大证券回购债务清偿工作力度,以求加快清偿进度。1997年4月,央行等三部委杀一儆百,对证券回购债务较大、清欠进展缓慢的29家证券回购债务拖欠机构暂停部分业务经营资格4。另一方面,违规入市的新问题又在暴露和蔓延。证券交易所的回购市场成了银行资金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渠道,在股市旺盛特别是新股发行时,短期回购利率涨幅惊人。同期,国债回购市场买空卖空形成债务链,与此纠缠在一起,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最终,政策、基础设施、初级规章各就各位,终于迎来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令枪响。

卧薪尝胆

新生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名副其实的“银行间”,成立之初只有16家商业银行和2家城市合作银行参与交易,1997年底增加到61家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后,主管部门高度协作,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在规范资金融通行为、防范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6月9日,财政部批转了《实物国债集中托管业务(暂行)规则》,根据此前的《国债托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中央结算公司根据财政部授权,负责全国国债的统一托管和结算服务,实物国债通过托管人送交中央结算公司指定的保管库入库保管,由中央结算公司指定的机构登记入账,并由中央结算公司对债权统一注册。鉴于1997年无记名(一期)国债已经发行结束,财政部、人民银行对其统一托管做了妥善的衔接安排。6月13日,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办银行间国债现券交易的通知》(银传〔1997〕44号),规定商业银行办理国债现券交易的债券托管与结算,统一通过中央结算公司进行。6月23日,财政部、人民银行重申各商业银行退出证券交易所后,对其持有的可上市国债在中央结算公司直接开立托管账户,由中央结算公司统一办理债权的过户和结算业务。

很显然,市场建设没有魔法。简单地把银行从交易所搬到银行间,不会必然带来成功和繁荣。银行间债市启动后,非银机构和个人等社会投资者仍然在交易所市场参与债券交易。中国债券市场再次进入场内场外两市并立的格局。初期,银行间债市在与交易所市场的对比中仍然处于弱势。1998年是银行间债市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年,全年交易结算(包括现券和回购)2052亿元,占债券全市场交易量的不到10%。当时,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弱、国债发行容量也有限,因此一部分记账式国债的发行筹资计划改为凭证式国债。1997年凭证式国债发行量为1643亿元,是同期记账式国债发行量的4.78倍;199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45倍。

穷则变,变则通。机遇很快到来。1998年5月,人民银行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逐步显现出来,有力地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公开市场业务恢复初期,市场资金需求不旺,市场持观望态度,反应较为迟钝,操作量也不算大。进入9月份,随着政策性金融债的大量发行,资金需求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逐月增加。10月开办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交易。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和引导25家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在市场的交易,并传递和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结算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进债券和逆回购投放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活跃,初步形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为核心、一级交易商为骨干、广大银行与农村信用联社参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回购利率,成为银行间同业回购利率的指标性利率。人民银行利用快速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货币政策传导日益游刃有余,公开市场操作量从1998年的不到2000亿元发展到2001年超过1.67万亿元。当时的货币政策司司长曾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5,“高度发达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促使公开市场业务成为中央银行日常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也直接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活跃,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大有可为。”

立市之初,交投清淡,据说当时引发了“银行间债券业务的红旗能扛多久”的疑问。中央结算公司当时尚未向市场正式收取服务费用,咬着牙节衣缩食压成本,用资本金扛,默默坚守。其实,银行间债券市场一开始并无明确定义,出现过像银行间同业市场债券业务、银行间货币市场等多种提法,中央结算公司可能是最早提出“银行间债券市场”6这一称呼的。直到这个市场爆发增长,2000年才正式定名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尽管如此,与交易所市场相比仍处下风。

银行间债市起步规模不大,比较“小众”,由于具有场外询价谈判成交的特点,人员交流很密切,市场骨干经常围绕为市场发展献策、新业务探索、业务操作等交流心得,为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是在2000年,为了答谢市场成员,振奋士气,也是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建设各项工作的飞跃发展,中央结算公司举办了首届市场表彰活动,共评出1999―2000年度优秀单位10个、优秀负责人10名、优秀业务员18名。

海纳百川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监管者、市场中介和市场机构都憋着一股劲,要把市场搞起来,不但要稳,还要活。而场外市场的最大活力来源于多样化的市场参与者。与交易所市场数以亿万计的社会投资者相比,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早期参与者明显较为单一。一场浩浩荡荡的对内开放市场运动开始了。

大力推进市场参与者建设的第一步,是投资者基础从银行向多种多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1998年,人民银行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入市。1999年初,325家城乡信用社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8月,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开始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这些机构虽然家数不多、交易量不大,但无疑属于投资偏好更加多样的投资者,因而影响深远。2000年,财务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至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不限于纯粹的银行之间,而是成为金融机构间的市场。

随着投资者类型的丰富和数量的日益增多,银行间债市的投资者分层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银行间债市设立之初,规定“非金融机构、个人不得参与银行间债券现券交易业务。”2000年首次以中国人民银行令的形式《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俗称“2000年2号令”,该办法在规定“债券交易以询价方式进行,自主谈判,逐笔成交”的基础上,引入双边报价和结算等两项核心制度。

其中,双边报价商,后来也称“做市商”,系指在进行债券交易时同时连续报出买卖双边价格,承担维持市场流动性等有关义务的金融机构。2001年4月,人民银行就规范和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业务出台措施,进一步明确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商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双边报价商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双边报价商必须遵守的业务规范,以及对双边报价商的政策支持等。7月,9家商业银行获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双边报价商资格。双边报价商的推出对培育市场做市商制度、完善债券交易系统建设、活跃债券现券交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所谓债券结算,系指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受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委托,为其办理债券结算等业务的行为7。在此安排下,对于中小型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事业机构投资人,由信誉较高、有业务能力的商业银行为其提供报价和结算服务。这一安排坚持了市场参与者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直接持有的一级托管账户,保护了市场参与者的权益;同时依托结算人,在债券结算系统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和投资者便利性,降低了操作成本,也提升了中央托管机构的系统安全性。中央结算公司为此进行了大量的业务技术准备,为农信社等小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法人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便利渠道。自2001年6月起,部分经主管部门同意的商业银行开始提供债券结算服务,有20多家人与200多家被人建立了委托关系。在结算制度推出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者类型相对有限,局限于存款机构、保险机构、少量基金和证券公司,其它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事业单位不能入市,这限制了市场进一步活跃。结算I务的推出引起了市场很大反响,既便利了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也为农信社等小型金融机构以安全、便捷和低成本的方式进入市场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改善了这些机构的资产管理及流动性管理境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了初步的“甲乙丙”分层概念,其中,甲类投资者既可以自营并自行办理结算操作,也可以其他机构办理结算操作;乙类投资者可以也只能自营操作;丙类投资者只能委托甲类机构办理操作。

200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又实现了机构入市的两大变化。一是金融机构入市更加便利,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使得后续机构投资人开户数量快速增长。2001年新开户165个,2002年新开户332个,2003年新开户迅猛增长到3300余户,是2002年的10倍。二是非金融机构法人陆续加入,大大容纳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多层次需求。2002年还带有尝试的性质,到2003年,非金融机构已占新增开户数量的56%。

“我要买国债”

2001年6月6日,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5年长期国债。由于是首次发行超过10年期的国债,没有现实的参考对象,定价分歧较大,财政部比较谨慎,做了计划发行量完不成甚至取消发行的心理准备。结果却出人意料得好,120亿元被认购一空。该期长期国债发行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人士和专家高度一致的肯定,认为这是我国国债市场的重大突破。

15年长期债券首战告捷,鼓舞了财政部再做尝试,面向社会百姓发行更长期的国债。7月29日上午10时30分,财政部发行20年长期国债,也称2001记账式(七期),原定计划发行160亿元,58家承N商投标量高达700多亿元,超额投标倍数超过4倍;投标利率区间设定为4.25%至5.25%,最后中标确定的票面年利率为4.26%,贴近下限。11时45分,财政部依规则所允许的最大限度增发80亿元。原本打算承销数十亿的券商只拿到零头,不少机构中标拿到额度后又到二级市场挂单收购。

招标结束后,财政部立即发出2001年第6号公告。本期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240亿元,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发行期为2001年7月31日至8月7日。在发行期内,本期国债由承销机构通过沪、深证券交易所以场内挂牌分销和合同分销方式,按面值向社会公开销售。社会各类投资者可凭证券账户、基金账户委托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的营业网点申请购买。发行结束后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7月31日,发行首日一大早,许多个人投资者迫不及待地拥向券商柜台去购买本期国债,但不少人却扑了个空。58家承销商中,只有8家证券公司挂牌销售,且是有价无市。到8月7日发行期结束,分销金额不到10亿元,约占发行总额的4%,且绝大部分被机构和少量大户持有。国债难买,百姓想买居然买不到,此事经《人民日报》、《财经》等媒体报道,迅速传播,一时哗然,据说还惊动了朱F基总理。

那么国债热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一是在当时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国债逐步成为居民投资的热点。2001年4月人民银行开展的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显示,以储蓄存款为最主要金融资产品种的家庭占比继续下降,当期占61.2%,较上年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而以国债为最主要金融资产品种的家庭占比呈上升趋势,当期占12.7%,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3.5个和1.8个百分点;认为“提款购买国债”最合算的人数占比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二是社会高度关注。前期15年期国债的成功发行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但毕竟只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年期是我国国债恢复发行以来发行期限最长的债券,而且面向社会投资者发行,因此一经宣布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三是债券积累了赚钱效应。国际市场的连续降息,国内通胀的持续回落,使国债市场弥漫着浓厚的降息预期。适逢股市大跌,投资资金分流。在此推动下,国债发行利率连续走低,二级市场的各国债品种持续上涨,投资者尝到了甜头,早期收获的丰厚回报迅速激发了示范效应。20年期票面利率4.26%,与1个多月前 15年期4.69%的票息相比,已是明显低了不少。但市场预期利率仍然会降,这意味着上市后有交易溢价,是真金白银。

四是与保险公司的负债投资需求匹配。由于期限够长,利率也合适,保险公司预期利率下行,迫切要锁定回报,降低再投资风险。原本保险公司准备“大啃一口”,没想到2001记账式(七期)是有史以来中标最平均的债,除了少数机构中标不足1亿元,其余都是4亿元上下。所以保险公司的投资计划填不饱肚子,不仅将中标额度全部持有,还要从市场上购买长期持有。

面对百姓买债难的舆情汹汹,财政部国库司紧急采取措施。一面安抚大众,通过媒体表示,个人投资者将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国家将推出一系列国债改革的措施,让普通老百姓能够便利地买卖国债;一面限制炒作。财政部调查发现,部分券商打着到缴款日用该券质押融资交款的主意,无形中抬高了价格,遂召开座谈会,要求国债投资者特别是券商保持理智,不要炒作。8月9日,财政部下发通知,宣布该期债“上市后暂时不得进行回购交易”。暂停单只国债回购尚属首次。上述短期措施仅为救急,又不免受讥。

2001记账式(七期)多年之后仍被市场大佬津津乐道,称为龙头品种。与其他品种相比,该期国债先天条件优越,注定成为那一轮债券牛市的旗帜。它的期限超长,价格对利率变化的反映更加敏感,幅度更大;处于降息通道,而票面利率较高,很有升值的想象空间;单期流通量大,便于资金进出。该期国债那么令业内怀念,部分原因在于它在被暂停回购的压制下仍然尽显“王者风范”。该券因没有先兆地暂停回购交易,被一少部分投资者看淡,但更多的人看中了机遇。暂停回购虽然增加了机构的持仓成本,但当时股市缺乏投资机会而债市资金面充裕,机会成本是微不足道的;有暂停回购的掩护,胆大心细的主力还捡到了低位筹码。此外,股市萧条,偃旗息鼓失去许多炒作题材,该券既然暂停,就有重启,竟然成就了新的题材。上市两个月,该券最高涨至111元,相当于年涨幅70%。暂停回购的禁令持续了4个月一直没有放开,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也在一定程度打压了企图投机的机构投资者,但到年末传来暂停禁令遭诉讼的消息,禁令终于还是放开了。

亲民之举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因无法买到国债而心有所忿。问题出在哪,急需治本之策。在发达国家,市场投资工具极度丰富的条件下,仍有许多老百姓特别是保守投资者愿意购买国债。当时购买国债的三大渠道是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柜台以及交易所。其中,交易所是个猴市,经常上蹿下跳,并非所有普通群众能接受,在行情剧烈上下时,买卖达成的可能性也低;银行间市场是个机构市场,门槛太高,个人投资者进不去。思来想去,老百姓买债最方便最信任的还是银行柜台,但当时银行柜台发售的是凭证式国债,无法交易转让,不利于群众随时投资,特别是在非认购期间的投资;又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8。因此,应当积极尝试通过银行柜台向群众发售可交易的记账式国债。财政部、人民银行两家也早有此意。2000年初,人民银行最早提出“创造条件开通银行柜台交易业务”的设想,后向国务院请示获准。同年9月,中央结算公司急市场所急,想政府所想,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债券柜台交易的相关技术开发准备和制度草拟工作。人民银行组织了相关管理规定的讨论。2001年财政部表示将继续推行国债市场的一系列改革,选择部分商业银行试点开展记账式国债的柜台交易业务,与人民银行共同推进国债柜台交易的发展。8月,中央结算公司完成了债券柜台交易相关系统开发。由于人们推测银行柜台交易记账式国债进展顺利,也推动了市场交投的活跃。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投资者对20世纪早期的柜台市场记忆怕是有些斑驳了,它被关停已有16载。新的柜台市场能否避免重蹈覆辙?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在司局层面就通过银行柜台卖债进行了反复商议。为了改进国债发行方式,促进老百姓购买可流通国债,有关部门2001年请示国务院同意记账式国债在商业银行柜台网点进行交易和销售的试点。2002年1月,人民银行先行一步,在行务会议通过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积极推动银行柜台交易业务。3月系统通过财政部、人民银行的最终验收。经过协调,4月该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开办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业务。这次管理办法仍以中国人民银行令的方式,俗称2002年2号令。为了配合商业银行柜台交易,2002年6月6日,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02年记账式(六期)国债,试点银行为北京、上海、浙江三地的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这期国债于6月17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及试点银行柜台同时上市流通。这样就诞生了新的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

债券柜台买卖的基本业务模式为“联网运作,两级托管;银行承N,双连报价;实时交易,双重查询”。

一是安全性。新柜台市场有着严密的托管体系,柜台交易债券实行两级托管体制。其中,中央结算公司为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债券一级托管人,为承办银行开立债券自营账户和总账户,分账记载承办银行自有债券和其托管客户拥有的债券;承办银行为其客户开立明细账户,用于记载投资人拥有的债券。债券托管账户采用实名制。柜台交易实行债券和资金的实时交割结算。承办银行和中央结算公司通过专线联网运作,按规定将柜台交易数据传送至中央结算公司,中央结算公司对其有关账务进行复核。承办银行将柜台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自营业务“三分开”(即经办部门、业务人员、账户管理均分开),不得混合管理与操作。

二是透明性。为增强市场透明度,承办银行在柜台营业网点挂出全行统一的债券买卖价格和对应的参考收益率;承办银行按买卖双向连续报价,并承诺按公布价格与客户进行交易;为投资人提供进行账务复核查询的手段;同时,为清楚揭示投资人面临的利率风险,要求承办银行在柜台营业网点的明显位置标有以下声明:“本行根据市场变化制定债券买卖价格,投资人自担风险”。中央结算公司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与监督功能。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及时向社会公布柜台交易报价行情等信息;建成客户账务语音查询复核系统,为投资人提供第三方独立查询渠道。

三是便利性。除金融机构外的各类投资者,均可凭有效证件在试点银行柜台开立账户购买国债,还可办理质押贷款。试点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全国城乡拥有大量的营业网点和广大客户资源,促使广大居民个人和各类企业成为国债的投资人。投资人可在承办银行之间办理债券转托管。2002年当年开户近4万户,其中99%以上都是个人投资者。

柜台市场的新生带来了多赢。首先就是解了买债难的燃眉之急,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使普通老百姓和中小企业在银行存款之外,多了一条比较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其次,柜台交易吸引了众多的增量投资人,促进国债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投资群体规模的扩大,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也有助于一级市场发行成本的降低。此外,在柜台市场中,承办银行充当了债券做市商的角色,有利于商业银行加速市场化转型,也为开展银行理财和相关综合服务带来更多机遇和良好铺垫。

更为重要的是,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的推出,加快了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的发展。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使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有机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柜台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债券场外交易市场的一部分9,使债券场外市场的内涵和层次更加丰富。前后两个2号令,搭建了场外债券市场的基本架构,其中银行间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进行批发易,柜台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进行零售交易,互补互融,使场外债券市场至少从投资者结构上已经不输于交易所市场。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债券市场首次出现并日趋形成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柜台市场在内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

有了中央托管结算基础设施,有了银行间、有了银行柜台,有了一级交易商、做市商、结算行,仿佛一瞬间,场外市场残破的记忆密码得到了修补,断裂的基因部件获得了重组。曾经被击倒在地、昏迷出局的场外市场花了两年时间苏醒过来,又经过6年满血回归,活力迸发。

注:

1.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银发〔1997〕245号)、《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银发z1997{240号)。

2.通知要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撤出,之后其他存款类机构也陆续撤出。

3.见戴相龙:《回顾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国金融》2010年第19-20期。

4.见《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暂停29家证券回购债务拖欠机构部分业务经营资格的通知》,1997年4月23日。主要内容是暂停或不予批准29家金融机构的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和股票主承销商、副主承销商资格。

5.戴根有在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会议上表示。

6.见中央结算公司1998年1月公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97年综述》。

7.债券结算业务具体包括:以委托人名义为委托人在中央结算公司办理债券托管账户开户、销户等手续;根据委托人的指令,为其办理有关结算手续;在债券利息支付和本金兑付中,为委托人办理相关事宜。

8.在遇到通胀和利率上调时,持券人集中提前兑付需要银行垫付资金,此时往往是央行紧缩银根的时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

9.此前经过整顿残存下来的柜台市场,只有债券一级市场,发行不能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和企业债,而没有二级交易市场。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7

摘要:我国于2005年7月1日颁布实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然而,保护基金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仍须不断完善,以求发挥保护基金维护投资者信心和证券市场稳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筹集;使用

为维护投资者信心,进而稳定证券市场,我国于2005年7月1日颁布实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以下称保护基金)。保护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是保护基金制度中的关键环节,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保护基金功能的发挥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着力予以完善。

一、对保护基金筹集问题考察及完善建议

(一)保护基金筹集途径及风险评级的问题考察及完善建议

《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基金按照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的原则筹集。”⑴按照这一原则,第十二条规定了基金的来源。根据保护基金公司2007年-2009年年报可得到如下数据(从各筹资途径所筹资金数额及占筹资总额的比例)⑵: 交易经手费(亿元)证券公司上缴基金(亿元)申购冻结资金利息(亿元)捐赠利息、投资和受偿收入(亿元)

2007年20.338(19.063%)28.403(26.623%)56.593(53.046%)1.352(1.268%)

2008年15.784(13.8%)44.026(38.73%)44.257(38.94%)9.596(8.44%)

2009年28.518(29.85%)40.810(42.71%)13.490(14.12%)12.731(13.32%)

    作为市场化的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举措,保护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证券公司所上缴的费用。从表中数据可知,证券公司上缴费用在保护基金筹资总额中所占比例正逐年上升。根据《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证券公司按其营业收入的0.5-5%缴纳基金,具体的缴纳比例由保护基金公司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状况确定后,报证监会批准,并按年调整。缴纳的费用在证券公司的营业成本中列支。由此可知,我国是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的高低采用浮动费率制,这种收费机制有利于促使证券公司自觉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然而,《管理办法》对证券公司的风险评估及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费率标准的具体办法未作规定。目前,保护基金公司已经有证券公司在缴费方面的评级方法,并根据评级结果,对证券公司确定不同的费率。

对证券公司通过评级分为a,b,c,d四类,a类再分为aaa,aa,a三个级别,b类分为bbb,bb,b三个级别,c类分为ccc,cc,c三个级别,d类只有d级,aaa级的证券公司的缴费费率为0.5%,aa级为1.0%,然后依次增长0.5%,d级证券公司的缴费费率则为5.0%。⑵虽然保护基金公司运用了风险评级,但是在实践中,证券公司为了少缴基金,可能会隐瞒问题和风险,以增加讨价还价的砝码;甚至以商业贿赂收买基金公司工作人员,以降低名义风险值,监管机构即便能查出来,也会多花时间和精力,导致风险延后和加剧。⑶对风险评级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根据前一年的证券公司的收处置情况,投资者诉讼案件的数量,证券公司的盈利水平等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使进行风险评级所依据的信息尽量客观透明,从而让风险评级的结果更加公正,更好地发挥风险评级机制对证券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证券公司缴费费率的问题考察及完善建议

《管理办法》对证券公司的缴费费率规定为0.5-5%,所缴费用从营业成本中列支,在实际操作中,风险高的证券公司缴费费率也会达到4.5%以上,从2010年11月份的月报显示,缴费费率在2.5%以上的证券公司为42家,占统计范围内的证券公司总数的39.6%。⑵然而,美国每家证券公司只需交纳150美元的年费,香港则是证券买卖双方各缴付成交金额的0.002%(每宗50,000港元的证券交易,双方分别须缴付1港元会费)。由此可见,我国所规定的费率较高。这会给证券公司造成较大的经营负担,证券公司则可能将此负担转嫁给证券投资者。从各国(地区)的收费情况来看,费率是逐渐降低的,如美国将以前的浮动费率改为很低的固定收费。此外,加拿大投资者保护基金每年收缴的费用比率以不超过全部成员单位总收入的1%为限,这样从总体上降低了证券公司的缴费负担。因此,在保险基金达到一定规模且证券公司的整体质量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我国也应逐步降低收费,并可对保护基金公司每年对证券公司的收费总量作出限制,这样既能保护投资者利益,也有利于证券公司的发展。

二、对保护基金使用问题考察及完善建议

(一)对保

编辑整理本文。

护基金使用对象的问题考查及完善建议

   《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基金的用途,然而对保护基金的使用时机及可以获得赔偿得债权人的范围均未具体规定。作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保护基金的动用应有其他保护机制予以配合,否则保护基金将难以承担重负。对此,证券监管当局应将出现风险的券商所的客户账户转移到监管当局设立的特别清算账户中,避免券商做小委托理财账户的亏损,做大挪用客户保证金的行为,监管当局在条件适宜时应当促使券商建立专门的缓冲基金账户,作为投资者赔偿得备付金,最后方可动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⑷

这里的“债权人”指向的是证券公司,对保护基金公司而言,称为“证券投资者”更为恰当。《管理办护基金的保护范围,对投资者信心的维护也是不利的。因此《管理办法》有必要对“债权人”的范围界定清楚。对此,在界定“债权人”范围之时,可以不区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而主要采取排除的方法,将对证券公司倒闭负有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关联人及其他过失方排除在外。

(二)对保护基金使用限额的问题考察及完善建议

关于保护基金对每位投资者给予赔偿的限额,《管理办法》没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则对投资者的损失分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个人债权,对两者采用不同的赔偿标准,对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的本息予以全额赔偿,对个人债权则将资金额段按不同比例予以赔偿。对个人债权的分段赔偿是为了防止部分投资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规购买高利金融产品,从而防范道德风险,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然而,个人债权中包括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股票、债券而形成的债权,对该部分债权,投资者不可能预计到高风险,因此不应成为打折赔偿的对象,而应该将该部分债权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归于同一类,获得全额的赔偿。对于个人债权部分进行赔偿的上限,可以参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定,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作出具体的规定。比如对单个投资者的损失进行赔偿的最高额为30万元,对10万元以下部分全额赔偿,对10万元以上部分90%赔偿,并可以采用现金和有价证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补偿,对现金部分所占的比例予以明确。只有作出区别对待和对赔偿限额予以规定,才能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谨慎投资。

总之,保护基金的筹集和使用事关保护基金的生存和发展,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发挥保护基金维护投资者信心和证券市场稳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z】;

[2]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2007年年报,2008年年报,2009年年报,2010年11月月报.;

[3]张敏聪.关于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若干问题的思考【n】《金融市场》2006年第4期第25页;

法》如果对“债权人”的范围不加以界定,必然会影响到赔偿工作的展开,投资者也不能确定其是否属于保[4]钟伟.多管齐下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n】上海证券报2005-03-19。

债券资金管理办法篇8

一、中国债券二级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二级市场交易的基本模式

目前中国债券二级市场交易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二是交易所市场交易;三是商业银行柜台交易。这三种模式的交易方式不同,服务的对象也有所区别。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机构投资者进行大宗批发交易的场外市场,大部分记账式国债和全部政策性银行债券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场外交易的特点是以询价的方式进行,自主谈判,逐笔成交。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是依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簿记系统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债券交易系统进行的,也就是说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交易系统提供报价信息、办理债券交易,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办理债券的登记托管和结算。

交易所市场,是各类投资人包括机构和个人进行债券买卖的场所。交易所市场是场内市场,投资人将买卖需求输入交易所的电子系统,由电子系统集中撮合完成交易。

商业银行柜台交易,是商业银行通过其营业网点,按照其挂出的债券买入价和卖出价,与投资人进行债券买卖,并为投资人办理债券的托管和结算。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工作,从今年6月份开始,柜台交易业务已在工农中建的部分分行进行试点。

根据国际经验,债券交易主要通过场外进行,场外交易的债券及其衍生工具数量也往往数倍于交易所中的交易。在我国,1993年至1997年6月间的国债交易主要在交易所进行。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目前形成了交易所交易、场外交易和商业银行柜台交易三种方式并存的格局。从债券的发行量和交易量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部分。

(二)二级市场交易品种及交易增长情况

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主要为现券买卖和回购两种。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债券交易的品种设计选择了最简单的产品,尚未开展债券期货、远期等衍生产品。

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券种目前主要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券种为国债和企业债券。近年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可交易的债券逐年增加。2002年8月末,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为22462亿元,其中国债为13115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为8926亿元。在交易所托管的债券约为1800亿元。

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逐年上升。市场成立前两年现券交易很少,1999年现券交易仅为37亿元,2001年现券交易增加到840亿元。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各项措施出台实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截至2002年7月末,现券交易为2977亿元,同比多增2747亿元,增长了近11倍。

200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交易超过了交易所市场的回购交易,特别是2001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的回购交易量成倍增长,2001年银行间回购交易为40133亿元,是交易所市场的2.6倍,2002年1至7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交易为55925亿元,是交易所市场的4.7倍。从两个市场的交易情况看,交易所市场的现券交易比银行间市场活跃,现券交易量一直大于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量,但银行间市场的回购交易已大大超过交易所市场。

(三)债券的交易、托管和清算制度

债券产品由于种类不同,定价较为复杂,因此传统的债券交易大多采用电话询价的方式进行。从欧美发达的债券市场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透明度的不断提高,通过电子系统进行交易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有关规定,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是借助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交易系统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簿记系统完成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利用覆盖全国的数据网络为债券交易提供电子平台,投资者在该平台达成交易后,再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办理债券结算。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为债券的登记托管机构,债券交易的债券结算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簿记系统进行;债券交易的资金结算以转帐方式进行,商业银行通过其准备金账户和中国人民银行资金划拨清算系统进行,商业银行与其他参与者、其他参与者之间债券交易的资金结算途径由双方自行商定。债券交易的结算方式包括券款对付、见款付券、见券付款三种。具体方式由交易双方协商选择。

(四)债券市场的参与者

自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市场参与者。

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初期,仅有16家商业银行总行成员。由于交易成员有限,因而交易不活跃。根据各类金融机构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陆续批准了各类金融机构加入市场。2002年4月,为了继续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银行间市场准入制度。从4月15日起,凡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只要持有效证件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开户,并在规定时间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即可从事债券交易。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将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效率,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参与者。

截至2002年8月末,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交易业务的金融机构已达817家,其中包括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中外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和农村信用社联社。从机构种类上看,已包括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参与者。

市场参与者的类型丰富多样,具有不同的资产负债结构,对经济、利率、通货膨胀的预期不同,都会促进二级市场流动性提高。目前银行间市场参与者还仅限于各类金融机构,今后,应创造条件吸纳非金融机构包括大型企业、各类社会基金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将成为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进行大宗债券批发交易的场外市场,市场参与者的范围覆盖到境内的所有机构投资人。

二、中国人民银行在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方面所做的工作

近几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交易量增长较快,同回购相比,现券交易不甚活跃,债券的流动性较差。衡量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标准是,当投资者买卖大量债券时,能够在较短时间成交,同时不引起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因此,无论是银行间债券市场还是交易所市场都不具备较好的流动性。中国债券市场缺乏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债券供给不足,目前发债主体主要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第二,债券期限结构不合理,发行的债券大多在5年期以上,1年以下的短期债券非常少。第三,长期以来,商业银行资产以贷款为主,资产结构很不合理,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正处于资产结构的调整阶段,对债券的需求量较大。第四,尽管近年来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种类不断丰富,但从本质上讲都是国有单位,存在相同的价值取向,对债券投资的需求比较集中。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提高了筹资者的成本,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为了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近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提高市场透明度,通过结算业务和双边报价等方式,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一)开展债券结算业务,帮助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交易

由于银行间市场采用交易对手逐笔谈判、成交的方式,因此信息对交易双方至关重要。随着大量中小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如何提高市场透明度,帮助中小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中小金融机构顺利进行债券交易,需要在专业人员配备以及设备配置方面达到一定水准。为了解决中小金融机构缺少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缺乏信息等问题,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从199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工作,由一些规模较大、经营状况好的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交易。2000年为了进一步推动结算业务,规范业务行为,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办债券结算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325号)。目前,已有近30家的商业银行开展了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债券结算业务,商业银行在帮助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交易、提供交易信息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中小金融机构在债券市场的活跃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末,中小金融机构回购交易量占全部交易量的比重为9.27%;2001年末,这一比重增长为10.02%,到2002年8月末已增长为14.04%.

(二)调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准入制度,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准入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为了进一步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简化行政审批程序,2002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第5号公告,规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准入备案制,即金融机构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有关材料办理联网手续,同时向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提供有关材料开立债券托管后,即成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市场参与者,所办手续完毕后三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配合准入备案制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重新修订了《债券托管账户开销户规程》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交易联网管理办法(暂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第5号公告精神,分级落实备案管理。

(三)批准9家双边报价商,开展双边报价业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今年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工农中建等9家商业银行成为债券双边报价商。双边报价商可以自主选择报价的券种,在交易时间内连续地报出这些券种的买卖双边价格。其他市场参与者如果认为报价商的报价合适,可以即时点击成交。这样,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

三、进一步发展债券二级市场的政策措施

发展具有高流动性、高效率、公平、统一的债券二级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债券市场今后的发展目标。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管部门,将加强同财政部、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协调和配合,积极采取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建设高流动性的中国债券二级市场。

(一)积极扩大债券市场参与者,丰富投资人结构

为了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必须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参与者,允许具有不同的资金需求和资产负债状况的机构参与债券市场,丰富市场交易主体。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开展了中小金融机构买卖债券、办理债券结算的业务,但该项业务还未扩展到企业。应尽快通过开展债券结算业务,吸收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二)增加债券交易品种

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有步骤地增加可供交易的债券品种。目前,发债主体只有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商业银行没有发债权,债券发行市场的广度显然不足。可考虑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住房抵押贷款债券、企业债券以及市政债券等,丰富债券品种和交易工具。

(三)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不联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参与者无法自由选择交易场所,自1997年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后,政策上还不允许商业银行到交易所买卖债券,而非金融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二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在交易所发行的债券在交易所的登记公司托管,除少数券种可以转托管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外,绝大部分债券不得相互转托管。

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分割阻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解决中国债券市场的分割问题,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市场准入政策上已进行了调整,备案制实施5个月以来,已有近100家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了备案手续。因此,跨两个市场进行交易的参与者会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衡两个市场价格和收益率的作用。另外,在适当时机,可尝试允许部分券种在两个市场进行转托管,从而为下一步两个市场之间债券的自由流动摸索经验。

统一的债券市场并不意味着交易方式、交易场所和托管系统的统一,交易方式和托管系统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也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统一的债券市场应是指交易主体可以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资金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市场间流动。

(四)进一步加强债券托管体系建设

债券托管体系是债券市场风险防范的核心环节,有关监管部门特别加强了对于债券托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交易所市场的交易、托管系统不断升级,其价格发现机制效率高,市场的流动性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对中央债券簿记系统、债券发行系统、公开市场业务系统等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以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目前,债券簿记系统以及债券交易系统都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债券簿记系统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接口工作也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预计明年可实现债券交易的券款对付方式。今后,为了适应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对债券的交易系统、托管系统不断地进行升级,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债券托管结算体系,以加强市场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五)加强市场监管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非常注重法规制度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严格依法管理市场。在市场建立初期,中国人民银行就颁发了《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暂行规定》、《关于开办银行间国债现券交易的通知》等有关办法,随后又制定了《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银行间债券交易结算规则》。在证券公司和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前,起草并《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和《债券回购主协议》,以及《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由于操作和管理都有法规可循,近几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和回购交易从未发生重大违规行为。

上一篇: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