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文化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7 17:18:09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1

入眼,是指企业文化的认知。梳理、凝练企业文化的核心: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写成体系(手册),让全员认识、感知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具有的,需要全体员工共同认知的。那么如何达到共同认知呢?

氛围营造

1、企业文化手册设计、印刷;

2、氛围营造、策划。

考核

组织全员进行企业文化考核,采取自下而上的考核。

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形成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涉及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奋斗方向、社会责任观等。

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企业宗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精神: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

奋斗方向:建设世界一流电网

建设国际一流企业

社会责任观:发展公司

服务社会

以人为本

共同成长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之入眼,就是把这些核心的价值体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达到人人感知、人人认知。

第二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入脑

入脑,是指企业文化的认可。通过培训、研讨企业文化核心,让全体员工认可、感觉自己的企业文化。入脑的主要步骤方法为:

宣讲与培训

1、为高层领导提供企业文化基本知识的宣讲;

2、为高层领导提供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培训;

3、为中层领导提供企业文化基本知识的宣讲;

4、为中层领导提供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培训;

5、为基层员工提供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宣讲培训

考试

1、借助一些活动,如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看板等方式;

2、组织企业文化考试。

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四统一”之入脑,就是把这些核心的价值体系,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达到人人感觉、人人认可。

第三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入心

入心,是指企业文化的认同,通过讨论、研讨企业文化核心,让全体员工认同、感受自己的企业文化。

1、讨论与研讨:分专题进行讨论,分层级进行研讨;

2、征文、演讲等比赛;

3、故事征集;

4、成果汇报。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之入心,就是把这些核心的价值体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达到人人感受、人人认同。

第四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入手

1、汇总讨论成果,形成行为规范;

2、汇总故事案例,形成故事集;

3、对照行为准则、规范,修正自己的行为;

4、理念变为行为;

5、长期坚持,慢慢形成习惯。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之入手,就是把这些核心的价值体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达到人人体验、人人践行。

通过以上的“四入”最终达到六个字“心、情、制、省、信、行”:

心:内化于心,恒记于心,用心领会,真正了解文化对工作心态、意识方面的要求。

情:融化于情,融化到情感中,溶进自己的血脉,融化成企业的基因。

制:固化于制,用制度把企业文化沉淀下来,用制度保证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

省:自化于省,每天反省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了文化的要求?是否遵守了企业的价值观?是否从中获得了提升?在不断地自省中,找到差距,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优秀的国家电网人。

信:仰化于信,坚信文化的神圣,她不容怀疑和违背。她源于我们的历史,基于竞争发展的现状,传承于未来。她在思想上界定了“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国家电网人”。所以,在国家电网,就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守她,践行她,把我们共同的信仰传承、光大。

行:外化于行,积极用文化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尤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去体悟、践行,凡事都要遵循我们的价值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文化来提升管理能力,让工作的效果更好、团队的合作更和谐。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省局(公司)企业文化暨人才建设会议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企业制度不断创新、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以焕发员工自求进取的内在动力、创造并践行新型企业价值观和加速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齐抓共管,求真务实,持之以恒,塑造有长春烟草特色的“和谐诚信、敬业创新”的企业精神。

二、目的意义

企业文化就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企业围绕以人为本而进行的各种精神文明建设。它是一种企业精神,是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广大员工认可的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定势、价值取向、主导意识、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烟草行业和企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体现;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烟草行业和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加速转变思想深化烟草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机制改革促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是端正风气振奋精神推动工作的需要;是加强三个文明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素质的必要手段;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三、目标任务

根据市局(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要求,用五年时间从企业精神文化、人才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和精神变物质等五个方面逐步展开。归结点是把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实现利税水平再登一个新台阶,人文环境提升新水平,员工收入达到新标准的目标。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三人”建设工作:就是继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解决干部职工做“好人”问题;重点开展思想观念教育以解决干部职工做“新人”问题;全面启动规范化培训,着手解决干部职工做“能人”问题。

四、方法步骤版权所有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建全组织机构,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毛元国

副组长:韩文学滕润吉王振伟

成员:王守东李静波张艳秋韩中建李秀英

刘向东张海军张中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办公室。主任:王守东。

2、完善兼职理论辅导员和通讯员队伍。

兼职理论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经审核培训后上岗;通讯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定期发表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文章。(人员待定)

3、召开职工动员大会。

于7月初召开职工思想动员大会,由主要领导作动员报告。讲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结合榆树烟草实际对企业文化建设开局年工作进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

1、学习讨论

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学习省局下发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点》;学习王建男、杨贵生局长分别在省、市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毛元国局长的动员报告等。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讨论,结合本单位实际讨论如何落实动员会议精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针对我单位现状,实事求是的发表意见:包括员工的精神面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对单位的印象及评价,商户对单位服务质量的评价及要求,员工对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理清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查找出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增强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版权所有

2、职工培训

通过各专题的培训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学习的自觉性,除参加省、市局组织的培训内容外,本单位自行组织职工在2004年下半年进行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自行解决师资问题,进行两个专题的培训:一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二是以如何做一名“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员工为题,对全员进行培训,以转变和提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观念和三个文明建设的认识水平。

3、文体活动

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烘托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调动员工自觉参与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烟草专卖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书法、诗歌、歌咏、篮球、排球、乒乓球赛等)。

五、几点要求

1、要高度重视: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宏大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以求真务实,持之以恒的精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要转变观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目前,信息化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经济发展领头人的集团公司更是信息化潮流的必然波及者,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有着复杂机构、众多员工的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无疑对企业运作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完善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它的主要任务:一是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后者指的就是您在各项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归档,而且要做到齐全完整,真实有效。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将要实现四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二是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三是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四是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文档一体化,归档双轨制和确保网络安全。

文档一体化,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就是按照我国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将电子文件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因为尽管电子文件已经大量产生并在日常工作中应用,但是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仍然还没有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着。

确保网络安全,这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所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首先机密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应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等;其次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装防火墙和实时更新的杀毒软件,对归档信息定期进行下载备份等;同时还包括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等多项措施。

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有助于明确档案管理建设的目标,明确档案管理建设发展的方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政府、企业都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高效率的档案管理运作。

二、我国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中居绝对控制地位的控股公司,在企业集团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多种连接纽带决策、影响、引导众多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战略、产品类型、市场定位乃至对一个国家、地区、产业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作用。集团公司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庞大的机构必须依赖高科技水平的信息化来提升效率。

但是目前我国的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理论落后。这主要是档案信息管理理论的发展跟不上档案信息管理实践工作的现实需要,档案信息管理理论虽然来源于档案信息管理实践,但它同时又指导档案信息管理的实践活动。所以,档案信息管理理论必须面向应用研究和工作实践,能给档案信息管理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工作人员也应注重档案信息管理理论的研究,以便增强档案信息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的适应性。而一些集团公司常有这样的观念: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经验还是管理技术甚至管理理论,都是在具体实践形成的,即使没有理论基础,只要较好的模范前人的做法,工作也能够继续进行,而理论研究则是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但是在从事此理论研究的很多人中,很少或者无法联系档案信息管理活动的实际状况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发展,从而使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纯理论的演绎和归纳。

二是集团公司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不够重视。一些集团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和服务手段,有些档案工作者对这种原始工作程序的相对熟练,再加上一些领导者对于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的紧迫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政策上和管理上也不够重视。

三是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低水平重复运作。集团公司本身的机构庞大,甚至很多部门之间还有空间上的距离,因此作为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各下属机构之间,容易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意识,对于共同的问题各自为战,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和运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另外,在很多企业中,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也很匮乏。

四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不高,缺乏规模性。很多集团公司为了宣传效应也建立了一些象征性的网站,网站上也上载开放一些档案目录,并部分开放档案原文、照片、录音、录像等,但是往往是缺乏一定规模,能产生一定影响的更是微乎其微,而且各类档案信息的不平衡,某些信息贫乏而某类信息过剩,通常一些档案信息在加工处理和流通过程中失真;档案信息加工迟滞,使信息价值受损,甚至失去价值;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和预测性。

五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代化基础条件不足。档案信息管理体系是一个由先进设备和技术、管理、数据和人所组成的结构性综合体。尽管大部分集团公司掌握或者开发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在档案管理上的应用却不够,这主要与企业高层的重视有关。同时也缺乏相应的人才,目前许多单位档案管理操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专业素质低,缺乏对现代化管理科学和计算机功能的高层次认识,大多数单位还存在档案人员兼职或身兼数职的情况,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结构产生了严重的不合理的现象。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集团公司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等决定它们都有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和实力,所以相对与小企业来说建设成本较低。

总之,集团公司的档案管理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它引领着其他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对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首先从思想上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集团公司的档案是其重要信息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因此集团公司应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建立科学、适用的文件归档、保管和利用管理系统,正确处理循序渐进与整体提升的关系,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2.在战略上,集团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同时应加强对所属及控股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其次,集团公司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改革与流程再造相结合,与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研究,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

3.在管理上,建立健全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建立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根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的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归档、鉴定和销毁制度,利用和保密制度,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各项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电子文件的数据格式,实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

重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应与企业有关管理系统(如设计、生产、经营、财务、材料、管理、服务等)相衔接,确保档案部门对本企业各类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收集、整合、控制和传递。依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定、规范,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适应多种文件存储格式、支持实时浏览、具有互联网及内联网检索功能,能够实现收集整理、数据存储、检索浏览、借阅管理、权限控制、统计报表、鉴定销毁、数据输入(输出)及格式转换的控制与管理,满足集团公司文档一体化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4.在技术投入上,要做好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管理工作,做好对已有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为企业提供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全面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要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以管理统领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企业档案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和手段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果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整体要求。

四、结论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4

一、个案分析

某企业是一家以航运为主业的跨地区、跨国、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营集装箱、油品、散货、旅客等运输业务。境外下属公司、、代表处超过100家,业务范围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该航运企业重新制订和完善了档案管理规范,建立了多全宗平台的档案管理系统,使企业档案管理水平总体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该企业在上海地区的档案管理采用属地化模式,即总部及上海地区各公司档案委托其上海一家一级子公司的档案管理中心进行管理。

(一)档案管理中心职责

该档案管理中心作为属地化档案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1.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和该集团有关规定,负责制订本公司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做好档案工作规划和总结;

2.负责该企业集团总部机关及本公司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

3.负责集团上海地区各一级公司委托的档案管理工作。根据该企业档案委托管理收费办法实行有偿服务;

4.负责对本公司及基层各单位档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5.负责集团及本公司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整合档案资源、做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根据上级档案馆关于档案移交的有关规定,定期移交永久性保管档案;

6.负责档案防护工作,确保档案安全。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并予妥善处理;

7.负责本公司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工作。

(二)档案管理新做法

从上述企业概况和档案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责可以看出,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采用了以下新的做法:

1.企业档案管理范围扩大:一级子公司的档案管理中心管理范围从本企业扩大至上海区域。该集团下属上海地区各一级公司的档案资源最后都汇总到档案管理中心,便于总部对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档案管理中心的业务量增大,软硬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2.设立有偿服务制:区域内的其他一级子公司委托档案中心管理档案,须根据档案数量和保管时间缴纳费用。这一制度使档案管理中心从一个完全依靠企业拨款的部门,转型为向企业提交利润的部门,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营法则。

3.建立档案管理系统:该集团建立了一套多全宗档案管理系统,包含了集团总部以及下属四个试点公司。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档案管理更加有效、集中、统一,系统管理下的档案整理还改革了传统组卷模式,全面实行“一文一件”归档法和企业档案“十大类”分类法,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精神。

二、企业档案管理新特点

企业档案管理在新形势下的任务,是要与现代企业制度不断相适应,不断求发展,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各项工作服务。笔者从上述个案以及相关调查发现,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在总体上表现出以下新特点:

(一)企业档案管理的自主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定,相应决定了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自主性。企业档案工作不完全按照政府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这一倾向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多元性。由于企业所有制、规模、技术水平等差异,企业档案管理的观念与方式上明显表现出个性化特征,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千企一面的管理模式。

(三)企业建档领域的动态性。传统体制下企业生产活动相对稳定,企业档案的内容构成基本上多年不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企业建档领域不断扩大,如企业董事会档案、资产管理档案、知识产权档案、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等,明显表现出动态性特征。

(四)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企业信息化促进了档案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呈现明显的加快趋势,在大型企业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五)重视档案工作的效益性。企业经营的自主性、营利性强化了档案工作的成本、效益观念。从整体上看,企业档案工作的规模与企业需求间是动态平衡关系,而这一动态平衡的基础是档案工作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三、提高航运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企业档案管理新特点,本文对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设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部门,加强企业档案资源整合利用。

1.大型企业将分散的档案部门撤销合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一个专业档案管理部门,有利于统一管理和降低成本。

大型企业档案管理通常是由各个分公司自己负责本公司的档案。档案管理各自为政、水平参差不齐。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情况发生,有利于集团自上而下形成标准化的档案管理体系。而各个分公司也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力和办公成本,减轻工作负担。

2.大型企业档案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大型企业档案集中管理模式,使得档案收集内容变得广泛,类型多样化。区域内的跨分公司档案资源整合,减少了从底层收集的环节,更好地保证了档案资源的完整性,也有助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建设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档案管理系统,发挥信息化手段优势。

1.选择合适的系统建设方案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组织架构、资金、硬件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建设方案。系统建设的模式通常有两种:分布式系统建设和集中式系统建设。

(1)分布式系统建设:代表企业上海建工集团。在总公司部署一套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内网来管理总部档案数据。下属一级分公司独立部署各自档案系统。总部和分公司各自互不干涉。此外,在总部再设置一个集中式档案目录中心。目录中心能够通过Web Service 接口或数据导入,收集总部及下属一级公司数据,整合数据资源,最终提供整个集团的查询利用服务。

(2)集中式系统建设:代表企业中国海运、 国家电网。在总部采用“物理集中、逻辑分离”的数据存储策略,部署一套多全宗的管理系统。下属分公司不再专门部署系统,而是通过专网统一登录总部的档案系统进入自己公司全宗进行档案管理。下属公司只能管理和查看本公司的档案数据及开放档案数据,跨权限的档案查看需由公司进行审批。总部与下属单位在一个档案系统中实现管理与共享。

2.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专业系统的数据对接

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系统的作用,必须对前期生成的文件进行管控。企业文件形成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要使档案系统能够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必须实现档案系统与专业系统的数据对接。如,将OA系统中办结的文件通过数据接口,传输到档案系统内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档案系统作为文件办结后的归宿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对OA生成的文件提出要求,使文件在生成之初就能符合归档要求,实现,档案系统对文件的前端控制。档案系统与财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对接,不仅便于档案的收集完整性,拓展档案的业务能力和多样性,更让档案与公司的主营业务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渗入到企业工作的核心体系中。

3.纸质档案的数字化

对于企业以往形成的纸质档案进行整理,数字化是主要手段。数字化使企业传统纸质档案摆脱了地理位置的束缚,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利用和编研,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实际工作当中,应作好统筹规划,对企业“珍贵档案、重点档案、特色档案、利用率高的档案”优先数字化,力争做到数字化的企业档案应该是高价值、高利用率、有序、标准、有特色的信息资源。

(三)档案服务品牌意识建设

品牌是无形资产,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但企业档案工作因多在企业内部,为所在企业服务,从而忽视了档案服务品牌的建立。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一项服务性工作,也应当有品牌建设。企业档案服务品牌的建立,可以从服务理念、硬件设施和专业人员三方面入手。

1.服务理念:企业是档案部门的最大而且唯一的“顾客”。档案部门面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应该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将“以顾客为中心”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

2.服务设施:要树立起档案服务的品牌,档案库房管理硬件设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库房的规格、温湿度控制、“八防”措施等是否完善都影响到档案的安全保管;利用网络将档案服务便及企业的各个角落,数据库及软件建设将为档案服务提供便利。

3.专业人员: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应让档案人员了解企业文化和发展愿景,激发档案员工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结合在一起。应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时参加岗位培训,培养一批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力的档案人才。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5

关键词:公司从属机构设置;所得税影响;企业利润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14-02

公司制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在设立从属机构时,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既可以设立独立法人的子公司,亦可设立非独立法人的分公司。由于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和非独立法人的分公司的法律地位不同,其在企业所得税上的征管方式亦不同;同时,不同的母公司、子公司基于是否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产生较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额及享受到较低税率的优惠税收待遇;加之公司新设立的从属机构在开业之后生产经营盈亏状况的不同,都会使企业整体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产生较大的差异。遵从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分析光洋公司设立从属机构的不同选择方式带来的企业所得税纳税影响,引导有关企业优化从属机构设置方式,达到企业整体合法节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终极目标。

一、企业所得税法对公司、分公司纳税的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50条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25条规定,企业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当统一核算应纳税所得额。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第28条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二、对从属机构设立方案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初步分析

【案例】光洋公司是一家机床生产制造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光洋公司2006年投资设立的一家子公司光明专用机床公司,主营高精度专用机床的生产经营,2009年度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10年,光洋公司预投资兴办一个机床数控装置公司。经技术经济调查测算,预计拟新设的机床数控装置公司开业初期将亏损,且其前四年是一个亏损逐渐降低的过程。经测算的机床数控装置公司开业后八年利润总额(以下各公司均假设应纳税所得额同年度利润总额相等)分别为(见表1):

光洋公司2010年预计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今后几年每年可增长10%;光明专用机床公司2010年预计利润总额为800万元,今后几年每年可增长15%。准备成立的机床数控装置公司有三种公司形式可供选择:一是成立一个隶属于光洋公司的子公司;二是成立一个隶属于光洋公司的分公司;三是成立一个隶属于光明公司的分公司。三种公司组织形式分别产生三种不同的企业所得税税负情况:

1.成立一个隶属于光洋公司的子公司,三个公司分别各自纳税

光洋公司2010年应纳税额=1 000×25%=250(万元),今后每年递增10%,2010―2013年合计1 160.25万元。

光明公司2010年应纳税额=800×15%=120(万元),今后每年递增15%,2010―2013年合计599.21万元。

机床数控装置公司头四年没有应纳税额。

三个公司2010―2013年合计企业所得税负担1 759.46万元,明细见表2。

2.机床数控装置公司成为光洋公司的分公司,和光洋公司合并计税。光洋公司税收负担为:

2010年应纳税额=(1 000-600)×25%=100(万元);

2011年应纳税额=(1 000×110%-400)×25%=175(万元);

2012年应纳税额=(1 000×110%×110%-200)×25%=252.50(万元);

2013年应纳税额=(1 000×110%×110%×110%)×25%=332.75(万元);

2010-2013年光洋公司合计需纳税860.25万元。两个法人公司整体纳税1 459.46万元。明细见表3。

3.机床数控装置公司成为光明公司的分公司,和光明公司合并计税。光明公司税收负担为:

2010年应纳税额=(800-600)×15%=30(万元);

2011年应纳税额=(800×115%-400)×15%=78(万元);

2012年应纳税额=(800×115%×115%-200)×15%=128.70(万元);

2013年应纳税额=(800×115%×115%×115%)×15%=182.51(万元);

2010-2013年光明公司合计需纳税419.21万元。两个法人公司整体纳税1 579.46万元。明细见表4。

三个方案对比,设立分公司的方案可以汇总纳税,有利于企业节税。其中方案二,即机床数控装置公司成为光洋公司的分公司,和光洋公司合并计税,可以使光洋公司本部的盈利与机床数控装置分公司的亏损互抵,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节省所得税纳税支出,分别比方案一、方案三节税300万元、100万元。

三、对方案选择的综合性考虑

1.围绕机床数控装置公司设立的三种方案,分别构成的母子公司、公司与分公司整体产生三种差异较大的企业所得税纳税额,究其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有二:(1)税率影响。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25%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5%,相差10个百分点的税率差影响。而且无论是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税率差的影响始终是存在的。(2)新设立公司成立后盈亏状况的影响。这一点主要是从分公司和其法人本部公司合并汇总纳税的角度考虑。若新设立公司成立后亏损,当其附属于某盈利法人企业成为分公司时,汇总纳税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若新设立公司成立后即盈利,其附属于某低税率或者亏损的法人企业成为分公司,汇总纳税又可以减少所得税纳税支出。结合案例综合分析,当新设机床数控装置公司成立后亏损,其附属于税率高的光洋公司,企业整体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相对大;当新设机床数控装置公司成立后盈利,其附属于税率低的光明公司,企业整体应纳税额相对较小。

2.新设公司的节税利益要服从于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上述三个方案中,方案三企业四年总税负1 579.46万元,比节税效果最好的方案二多出100万元所得税支付额。但若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三设立机床数控装置公司,其在成立后第四年即可盈亏持平,从第五年起每年利润均为正数且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数控系统本身就是机床产品的高技术装置,其同专用机床公司一体化,可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水平,扩大我国高精度机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还应该考虑企业开发数控装置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影响。

采用方案三,尽管新公司开业前几年企业可能会给国家多缴纳了所得税,但企业扩大了高端产品的生产,逐渐减少压缩普通机床产品的生产,新设公司后期发展会给企业、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更符合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的终极发展目标。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采取机床数控装置公司在开业之后的亏损期附属于光洋公司,计入盈利期后再进行重组,转让给光明专用机床公司,以获取节税利益和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发展目标两不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年12月6日,国务院令第512号.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6

关键词:郑州;档案中介公司;发展对策;发展模式

1 引言

档案中介公司是档案中介机构发展分化而产生的一种类型。我国档案中介机构最早的形式是1992年6月沈阳市成立的沈阳市档案信息开发服务中心[1]。此后十年,国内陆续出现了档案事务所、档案寄存中心、档案信息咨询中心等档案机构。其中档案中介公司通常以档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档案管理有限公司的名称出现,以出售档案用品、档案业务服务为支撑。

郑州地区档案中介公司这些年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档案中介公司的现状,本文选取郑州10家档案中介公司作为样本,采取实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实地调查法主要对郑州地区10家档案中介公司现场走访,并通过工作参与的方式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了解了研究对象的工作环境、公司规模、员工数量以及工作内容等直观情况。网络调查主要针对调查对象的人事选聘情况展开。

通过调查,笔者对档案中介机构的定义以及郑州档案中介公司的现状与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2 档案中介机构的定义

学术界主要出现了两种档案中介机构的定义。第一种以“中介组织”为属概念,将档案中介公司定义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之间沟通桥梁、联系纽带。如黄力、李圭雄认为:“档案中介机构是专门提供档案管理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是社会化档案管理的’商’”[2];宗培岭认为:“档案中介机构是介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之间提供档案业务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3]。第二种以“服务公司(经济组织)”为属概念,强调档案中介机构的法人地位,认为档案中介公司是提供档案业务服务的独立组织。如刘勤认为:“档案中介机构,是依法运用档案专业知识,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或程序为委托人提供档案事务、档案业务培训、档案技术咨询服务、档案工作标准认定等服务的经济组织。”[4]

因此,基于对郑州档案中介机构的实地调察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档案中介机构定义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档案中介机构是指联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提供档案信息咨询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微观的档案中介机构是指依靠软硬件、人才、管理以及技术优势,面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实体档案整理与寄存、档案信息咨询与加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档案人才培训的档案服务机构。

本文采用档案中介机构的微观定义,并提出档案中介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档案中介机构,符合郑州地区的档案中介实践。

3 郑州档案中介公司现状调查

本研究选取的10家档案中介公司名称有三类,如表1所示,主要调查的是公司发展规模、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以及人才状况。

表1 十家档案中介公司名称

3.1 档案中介公司的发展规模。“从业人员数”是重要的企业规模划型指标,它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因此笔者对郑州档案中介公司的人员规模进行了调查,结果(见图1)显示,有60%的公司人员规模处于1-49之间,20%的处于50-99人之间,另外有20%的处于100-499人之间。

图1 郑州档案中介公司人员规模

根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郑州档案中介公司大部分属于小微型企业。

3.2 档案中介公司的服务内容。调查研究发现,郑州档案中介公司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档案信息技术类。主要内容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数字档案软件开发、档案数字化加工与处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维护等。

二是档案劳务工作类。主要指档案领域的劳务性工作,包括档案人员管理与培训、档案实体整理与托管、档案制度建立、档案管理咨询等。

三是档案用品售卖类。主要指出售档案活动中的各种耗材如档案盒、卷皮等,档案设备如装订机、除湿机、号码机等。

3.3 档案中介公司的服务对象。调查结果显示,郑州档案中介公司的服务对象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服务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内部设有专门的档案业务部门、明确的档案规章制度、规范的档案办理流程,但由于力量有限,往往需要档案中介公司的辅助。

第二,服务于企业、组织和个人。企业对象涉及能源、电力、建筑工程等行业,主要是大型企业。它们能够意识到档案管理带来的巨大价值,同时有能力支付档案业务外包的费用。组织和个人则是因为偶有出现档案管理需求但无力实现,可以求助于档案中介公司。

3.4 档案中介公司的人才状况。人才状况是衡量一个公司实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郑州档案中介公司员工学历的分布状况,可以直观地判断企业资质优劣。

图2 郑州档案中介公司招聘要求学历层次情况

调查结果如图2,50%的公司要求最低学历中专以下水平,40%的要求为大专以上,10%的要求为中专,没有公司要求最低学历为本科。这反映出目前郑州档案中介公司的人才构成结构缺乏合理性,高素质档案专业人才不足。

4 郑州档案中介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业务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服务。档案中介公司可以提供档案管理任一环节乃至整个流程的服务,但郑州档案中介公司服务内容的调查显示,目前业务开展的情况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小型公司多从事档案劳务工作,大型公司着眼于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开发工作。公司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作为用户很难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最合适的公司;作为商家,也难以在竞争激烈行业内凸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中小型公司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4.2 企业规模较小,行业规模不足。从业人员数量的调查,显示出郑州档案中介公司在规模上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郑州八成的档案中介公司从业人员数量都不足百人,缺乏一定的规模,既无法满足消费者各种档案管理的需求,也无法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郑州档案中介行业规模不足,相关企业数量少,从业人员总量低,同时缺乏规模相当的企业作为领军人,没能形成规模经济,发挥行业性的规模优势。

4.3 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匮乏。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郑州档案中介公司的人才构成模式往往是“专业领导+非专业员工”,即少数档案专业出身的高级人才居首,统筹公司规划,负责业务开展;底层雇佣大量非专业的廉价劳动力,经过简单的上岗培训从事一些基础性、重复性的劳务工作。这导致了三个问题:缺乏专业背景人才,人才水平低和“唯技术主义”倾向严重。首先,许多档案中介公司的大多数员工都不是档案科班出身,难以站在专业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阻碍了企业的升级与发展;其次,低水平人才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劣势,效率偏低;最后,大型档案中介公司在招聘中更加偏向IT、编程等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才,一如档案学理论研究领域出现的“唯技术主义”,偏离了档案的本质。

4.4 宣传营销工作薄弱,社会影响力有限。市场推广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郑州档案中介公司中存在大量不重视宣传营销工作,导致社会影响力十分有限的情况。首先,以“档案中介”为关键字在互联网中通过Bing、Baidu等搜索引擎检索,命中相关网站极少,而且有些网站设计粗糙、数据更新滞后,无法吸引访客。其次,检索已知的档案中介公司,发现大多数公司没有官方网站,即使个别公司建立了主页,其也被大量招聘信息所湮没而难以找到。

5 郑州档案中介公司发展对策的思考

5.1 着力打造优势服务项目,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是落后者超越领先者的唯一途径[5],打造优势项目就是这种创新。在行业同质化的背景下,首先,小型档案中介公司应侧重特色项目,提升该项目的服务水平,获得效率以及价格优势,打造一张独具特色的企业名片,同时依靠优势技术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其次,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小档案中介公司可以结成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技术,优化重组结合成前后紧密相连的整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获得集聚效应,实现部分功能相加大于整体的效果。

5.2 优化公司运营,拓展服务领域。基于“档案利用”为核心,笔者提出两种档案中介公司发展模式。按照中介连接对象的不同,分为“企业-决策者”和“档案馆-公众”两种模式。

(1)企业-决策者模式。目前主流的服务模式是公司单向面对企、事业单位提供档案服务。本模式设计将企业档案信息同企业决策者相对应,档案中介公司居中处理、加工档案信息,再将具有价值的内容反馈给决策者帮助决策,提升企业效益。这一模式流程的关键变化在于,中介公司的业务重点从档案管理流程的前端转移至后端,从侧重实体整理与保管,转移至侧重档案信息的开发与提供利用。这对档案中介公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的信息分析、深度的信息开发以及清晰的信息表述。信息的价值是巨大的,该模式下档案中介公司的社会价值、认可度都将得到提升,必然有着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2)档案馆-公众模式。这一模式是为了解决文件数量指数级的增长规模与公共档案馆管理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该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档案中介公司可以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劳务工作,减轻档案馆的负担,推动档案馆转变职能,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档案服务;第二阶段,中介公司可以承担一些不档案的编纂开发工作,承包档案陈列展、城市记忆展等档案展览,参与档案有关纪录片、宣传片的拍摄,与档案馆共同向公众提供更加优质、及时的档案信息。既提升了档案事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提升了档案中介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5.3 完善人才结构,提升服务水平。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针对郑州档案中介机公司现有的人才结构,笔者提出三点措施:一是加强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公司应定期开展培训,聘请大学教授、档案局(馆)专家授课,指导在职档案人员系统学习国家有关档案法规和规章制度,掌握档案业务标准,用理论指导档案工作实践。二是重视新员工上岗培训。上岗培训不仅要注重讲解实践操作方法,也要兼顾理论知识讲解;既要学习单项具体操作,也要熟悉整个业务流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与部分相结合。三是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信息化时代,档案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计算机网络知识是每一个档案专业人才所必备的,既要满足信息化时代对档案从业者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又要以档案知识作为主体。因此,企业可以招聘高学历的档案专业人才,他们专业知识丰富,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是发展档案事业的主力。

5.4 重视宣传工作,挖掘潜在需求。档案中介公司的业务开展不能局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公众也是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郑州档案中介公司应该抛弃忽视宣传工作的错误观念,积极宣传公司业务,开发新的客户群体,挖掘潜在需求。

(1)多渠道宣传企业业务与服务。多渠道包括平面广告、多媒体广告以及网络途径。企业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公司的发展历史、业务内容、服务优势,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2)重视客户反馈,挖掘客户潜在需求。郑州各档案中介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应当注重和顾客的交流,及时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在平时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留言等媒体服务,搜集社会大众的反馈意见,分析不同的需求方向,挖掘服务对象。

6 结束语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档案中介公司既满足了企事业单位保管、整理档案的需要,也实现了对档案高效、系统的管理,是档案事业大家族的重要成员。尽管作为新生事物,郑州档案中介公司也存在业务内容同质化、企业和行业规模小、人才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但仍不可否认档案中介公司的价值,并且笔者相信,今后郑州档案中介公司一定会不断完善自身,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葆霞.商业性档案中介机构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2]黄力,李圭雄.业务外包:档案中介机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档案,2004(05):26~28.

[3]宗培岭.档案中介机构的社会定位[J].浙江档案,2005(07):10~12.

[4]刘勤.环评中介机构对档案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6(02):77~79.

[5]万维刚.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M].山东: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65~172.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来稿日期:2016-06-28)

[1]海,刘晓丹.2008年~2012年河南省档案学作者期刊论文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3(5):58~61.

[2][4][6]李文以.《档案管理》1995~200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J].档案管理,2006(4):48~50.

[3]方太强,周蓉,胡英.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作者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1):69~73.

[5]廉清.《图书情报工作》核心作者群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55~59.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文件;人工智能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企业也积极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的报表、合同、图纸、数据等等的保管问题,比起以往的纸质档案更加方便查阅和调动整理。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下也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有效的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而现代通讯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为了适应和跟上这种发展趋势,档案部门所面临的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前景。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是将原有的管理体制与大量的实体数据应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转换为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使档案管理融合进时代的现代化改变。

2、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

现今的许多数据因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生成为电子文件,而这些文件就需要应用新型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传统的固有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完成电子时代的需求。而且电子信息相较于原有的档案管理更为方便、清晰,更有利与档案文件的管理,数字化的简明弥补了原有的纸质档案过多、查找困难的缺陷。

3、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

社会经济与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积累,作为信息资源的一种,档案在其中也有一定的重要作用。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可以使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获取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档案信息化可以将繁多的信息系统的整理出来,开发信息中所具有的作用。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档案的信息化逐步提高,这对我国大中小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走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的建设已经逐渐变得规范系统化,在一些企业中,档案信息化的进程都有不错的进展,应用电子文件进行处理与收集已经日渐完善。第三点,管理系统已经逐渐的走向新型的适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配合电子科技与人工智能进行档案管理上,档案管理部门逐渐增添新型人才,制定合适与信息化管理的规划。以上这些都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探讨

虽说档案信息化是一个跟随时代潮流的决策,但是对于固有的管理模式的改变使这项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存在与产生的原因有内在与外在的,而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

1、缺乏统筹规划,盲目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企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脱离自身的实力条件去盲目建设。很多公司在不顾自身技术水平、资金流动和公司实力,未充分意识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以及对人才队伍的高要求,盲目跟进,结果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这是得不偿失的。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建成了档案信息数据库,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进行更新和维护的工作人员,使得企业的档案信息系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无法实现公司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资金等投入不足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信息化程度低和基础条件薄弱等问题。一些面临转型的公司由于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或者考虑到自身经济的实力,往往不愿意在这方面增加额外投入。从硬环境看,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技术设备,企业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质量良莠不齐,数字化信息资源缺乏。从软环境看,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可行性研究开展不够。

3、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部分企业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而有一些则没有,尤其是一些中小公司。即便是在已经开展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中,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规模大且效益好的企业,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多,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一些规模小且效益差的企业,其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往往效果也差强人意,很多信息化建设项目比较落后或一直停留在原计划中。

四、加强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领导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带领,要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便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成立一个专门领导机构,由这个领导机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规划,同时合理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控制资金、技术和人员的调配。此外,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领导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够真正地投入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

2、加强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加强企业档案基础整理工作,为做好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加强对反倾销档案、公司文化档案、信用档案和知识产权档案等公司核心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加强公司电子文件的管理归档;注重公司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开发,致力于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司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保存的公司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是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公司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较少,因此,必须加快传统载体公司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增加数字化公司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公司档案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必须从法律法规、技术保障、组织管理、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统筹考虑,构建强大的公司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相关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加强管理,运用先进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来保证公司档案信息的安全。

3、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

标准规范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无论是企业电子文件接收,还是企业馆藏档案数字化,都要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按照统一的规范对公司电子文件进行归档,传统纸质企业档案的数字化及数字化档案的保管、利用都需要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避免互不兼容、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让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

由于企业档案信息化设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人才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自身素质和专业的培养,注重法律、管理科学、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招聘一些计算机技术同时,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方式,主动去了解掌握企业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实现从企业档案管理者到企业档案信息开发者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 唐丽萍.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信息化》.2012(22);

公司企业文化方案篇8

[关键词]新时期;医药公司;滇虹药业;档案管理

医药公司的竞争力多数依赖于新技术的采用,而档案管理正是这些新技术的基础内容。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消失,很多大型企业发生了改变,但是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却没有得到变化,这正是它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悖,导致大部分的企业档案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在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决定了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作用。特别是生产型医药公司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目前大部分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大致以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体现的。外部管理体制是指国家队企业档案工作进行管理行政体制,包括一些行政机构的设置、职能分工、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内部管理体制是它包括企业内部档案工作的领导与隶属关系及企业档案的管理形式。

1.企业内、外部管理结构和方式的改变

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部分企业由单一的法人变成多法人的企业集团,产权出资主体多元化。因此,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方法发生了改变,不会再像以前,参照政府、其他企业的组成形式来设置企业内部机构,形成企业档案部门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存在。加上企业集团规模大,加上自身成员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导致档案管理处于不同的环境,带来的管理标准、组织形式也所有不同。

2.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的要点

2.1针对加强生产型医药公司档案的统计分析,能准确掌握档案的利用价值

企业可以利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对档案统计数据施行归纳和分析,从而掌握已保存的档案的数量、质量及管理和利用状况,保存好统计结果,为档案管理的科学组织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为后期完善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提供参考。

2.2企业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条件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在已知的档案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优化档案管理,编制企业档案索引、目录、摘要等,逐步建立或完善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提高档案查阅的信息化水平。

2.3企业档案管理应该促进企业进步及成果的转化,并不是存在于形式

生产型医药公司这种高新技术企业,档案应该作为它的重要资源,应该为企业科研、生产服务的,只有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体现出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2.4档案的利用与保密需要相互兼顾

档案作为一种宝贵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对企业可产生良好的效益;此外,档案通常会涉及到科研技术和商业机密,具有内部性与保密性要求,特别是生产型医药公司(GMP),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根据《保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划分档案开放与保密范围及使用方案。

3.医药公司药品生产技术档案的一体化

我们了解,药品与其他产品是不同的,以药品的特性就决定了其质量必须合格,它关乎着人的生命安全,这是药品的根本特性。因此,药品在研发、注册、生产、上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来控制其质量,这个过程就属于药品的一体化。

我们在药品研发阶段,应该把与药品相关的资料与文件都记录在案,归类至档案中,这份档案就是相对完整的药品注册档案。它是药品生产企业的研发标准、生产技术等相关重要项目的综合体现。药品生产技术档案的工作内容大致分为:1)药品的介绍,例如药名、规格、配方、工艺等方面;2)审批和申请药品的相关文件,例如药的证书、药物使用标准、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3)生产质量标准及药品成分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最终实现药品具有源头可追溯性,同时也是满足GMP医药公司的基本要求。

结合上述,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档案一体化管理模式,使药品档案进行一体化管理。药品一体化档案内容应该具备:药品注册时登记的信息、批生产时的记录、GMP检查及系统数据、不良反应测试结果、药效稳定性测试结果、药品质量文件等。只有实施一体化档案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发展速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郑云,舒爽.关于企业档案工作改革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通讯,2000,2

宗培岭.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档案,2005,2

林园子.论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7).

陈智为.档案行政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22页、21~22页

上一篇:施工临时用电管理范文 下一篇:营销宣传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