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1 11:28:04

公司财务理论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财务治理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应当从定性方面、从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本文首先探讨支撑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接着阐述财务治理的概念、主体、客体等要素架构的基本理论,最后针对财务治理的机制、模式等重要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关键词: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一)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二)公司治理理论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三)公司财务理论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一)财务治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二)财务治理的主体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三)财务治理的客体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四)财务治理的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五)财务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一)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二)财务治理模式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参考文献:1.朱俊晶,纳鹏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等.涉及“现代企业财务分级管理问题”的系列文章[J].会计研究年会,1997(5)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治理 利益相关者 财权配置

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

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

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

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

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

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

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

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

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

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

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二)财务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

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俊晶,纳鹏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司财务理论;经济学依赖;伦理属性;范式修正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1-06

作者简介:范英杰(1970-),女,黑龙江依安人,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1WG07;青岛市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1-2-3-75-37-zhc。 目前,公司财务学已成为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门类中最具活力的学科领域之一,社会实践中的种种现象需要人们对公司财务理论所选择的传统分析范式进行思考。

一、反思公司财务的理论范式

(一)公司财务理论的经济学路径依赖特征

从20世纪50年资组合理论诞生,到MM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无关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和行为财务理论等,公司财务学的发展可谓成就卓著,现已形成相对完整体系内容。由于知识背景、认知结构及思维视角等方面的差异,尽管研究者们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公司财务理论依然显示出很强的经济理论依赖特征,财务学对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直至今天仍然延续,以经济学理论框架构建和诠释财务行为现已成为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范式。如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提出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从可能的风险资产组合中确定最小方差边界,通过对资产组合权重的计算找出斜率最陡的资本配置线,计算最优风险资产组合,再与无风险资产的权重一起得出完整资产组合,该理论与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具有一致性,即从理性经济人的个人最优化角度出发进行的证券组合才是最优的投资组合。米勒和莫迪利亚尼(Miller and Modigliani,1961)提出的股利无关理论,认为公司在投资决策给定的情况下,其股利分配政策不会影响股票价格和股东收益,公司价值或股票价格只受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影响。该理论是在完美资本市场假设、理假设和完全确定性假设三个严格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同样体现出经济学思想。可见公司财务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是在直接或间接地汲取了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

(二)公司财务理论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1962)指出范式是指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集合,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公司财务理论承袭了经济学研究范式,体现了经济学遵循的理念、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

1理性经济人行为的假设。假设是经济学的根基,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的行为方式做出假设,通常被经济学家所采用的人类行为假设“人是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尽管在经济学发展进程中,该假设后来被修正为有限理性经济人,但也只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推广和延拓,仍属于自利行为假设的一种。公司财务理论也是严格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展开的,财务行为突出的是最优决策的基本分析结构,即任何财务行为主体行为目的都是要达到最优决策:首先要确定需达到的目标,其次是发现约束条件变化,并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方式,最后是在进行理性成本和收益计算而决策,该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范式。在公司财务理论演进中,MM理论开创了从成本和收益角度研究资本结构的先河,后来破产成本学派的资本结构理论和税差学派的资本结构理论继续发展了该思路,最后形成了资本结构的静态权衡理论。目前,公司财务教材中仍然恪守着该假设,在构建财务目标时,理性经济人的财务选择和财务行为动机是实现收益最大化;在财务决策理论中,假定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在进行决策时,选择能够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并假定理性投资者是规避风险的,在已定的收益条件下,尽可能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或在已定的风险条件下,尽可能使收益最大化;在筹资行为决策时,需要在对比各种筹资方式和渠道下,从收益最大化出发进行决策……每项财务行为都要达到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收益。

总第437期

范英杰:公司财务理论范式反思与修正

····

商 业 研 究

2013/092个体主义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方法论(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是现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架构之一,它将一个大实体约化为许多小实体,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许多个人的聚集,主张群体只不过是许多个体的组合,以理性追求最高效益的个人作为研究实体和分析集体的行为。沿着经济学个体主义方法论路径,公司财务学在方法论上也信奉个体主义,即以公司个体作为独立的封闭式考察对象,并从公司个体内在属性和内部驱力出发来解释公司财务行为。因此,公司财务理论在个体主义方法论下主要解决:(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财务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王江,2006)。

在上述方法论范式下,公司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运营、分配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都是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考察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和效率问题,至于与个人相关的传统的、血缘的、生态的等一切社会关系都被剥离出去。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和机制安排去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势必会带来诸如财务关系中欺诈、舞弊、功利等道德风险,甚至体现出只有人类是道德权利主体,自然仅仅具有经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个人主义伦理逻辑;势必将整个生态系统割裂开来,认为自然是从属或是依附于人类的,不能成为道德意义上的关注对象,并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排除在财务决策维度之外。

3数理性的分析工具。经济学要界定每个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建立参照系和给出分析一般都需要数理分析和证实,数理性的分析工具在现代经济学中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田国强,2005)。经济学数理范式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数学模型,二是实证分析方法。经济学经典的需求供给模型、博弈论、委托理论、动态最优理论等都采用了数理性方法,作为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必要方法,分析工具遵循了经济学严格的数理分析模式。财务学越来越喜欢采用大样本数据和概率统计分析,通过逻辑严密的数量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一些会计现象和变量间的关系(陈良华,2011)。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主要是对财务模型进行价值判断检验和评估,或拓展原有的理论模型。财务理论研究普遍采用以假说为起点,以观察和实验为手段,对假说进行批判性讨论或尝试性反驳,进而完善假设或提出新假说。在遵循“问题-假设-检验-假设”的研究范式下,公司财务理论将价值判断等伦理道德因素驱逐出去,实证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在全部研究文献中独占鳌头。

二、公司财务的伦理属性分析

公司财务理论的经济学路径依赖,以及沿袭的经济学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说和数理性的分析工具,是否是公司财务学应该遵循的最优选择范式呢,未来公司财务理论研究是否仍旧要沿着经济学路径持续进行下去,这些需要人们进行反思,剖析公司财务的伦理属性。

1公司财务的双重属性内蕴伦理属性。作为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组织一系列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活动。一方面,作为经济行为的重要主体,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有着追求利润的经济属性,“赢利原则是竞争经济的一个历史结构性的预先规定,是任何企业所不可抗拒的,企业的任何战略规划都必须服从它”(霍尔斯·施泰因曼、阿尔伯特·勒尔,2001),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司财务的经济性,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确需要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另一方面,社会性也是公司财务的重要属性,公司财务在运营过程中必然要处理与投资者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在处理财务关系时必然具有为己性和为他性、服务性和牟利性对立统一的伦理属性,作出某项财务行为时必然要考虑伦理道德,公司要遵守反映和符合各方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公司财务对顾客、供应商、职工、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负有一定的伦理义务。

2公司财务契约不完整性决定了其需要伦理约束。企业要遵守投资合作形成的一系列多边契约(Freeman REdward、Evan William,1990),投资者之所以将自己的生产要素通过企业生产的方式进行组合,合作的目的是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互补,通过要素、资产与服务交易的合约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取得比不合作时更大的效益,实现各自要素的最大增值。所以,公司契约的性质体现在财务上,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和财务网络。但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客观存在,财务契约也存在着不完备性,它不仅体现在公司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动的系列理财活动和理财决策的非道德行为,而且体现在处理与顾客、供应商、职工、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关系时也呈现伦理盲区。财务契约不完整必然需要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相应约束,公司应在谋求价值最大化时保持理财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均衡。只有分析财务活动中具有的伦理价值,有效利用资源满足企业相关者的合理需求,才能在财务活动实践和财务关系协调中恪守伦理规制。可见,公司财务双重属性及契约性质意味着其具有伦理属性并需要伦理约束,正如道格拉斯·诺思所指出的,“财富的创造是一个道德过程的重要命题”,公司财务理论需要反映伦理的要求,并有赖于伦理规制,公司财务理论需要由经济学依赖向伦理学支撑范式变迁。

三、公司财务理论范式的修正

伦理学日益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不断展示的实践功能,使其思想的触须正在伸向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领域,公司财务理论也同样需要扩展仅仅依靠经济学视域的状态,更多地关注人文、价值、道德伦理要求。由于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是对财富的关注,二是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只是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伦理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被严重淡化了,如阿马蒂亚·森(2000)指出的,“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面临着非道德的财务行为和财务利益冲突,公司财务在追求投入资本的盈利性和价值增值的同时,迫切需要伦理学的规制和护航,以便对传统的理论范式进行合理修正。

1社会复杂人假设。公司财务理论的理性经济人假说,形成了对财务经济性效率和经济性规则的过分关注,以及对财务的社会属性的轻视。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已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质疑,道德等因素作为重要的内生变量现已纳入经济研究的视野。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道德的力量正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察的那些力量之内的”,而“‘经济人’实际上是一个怀有利人的愿望,甘受劳苦和牺牲以赡养家庭的人,是最能信任的,他的正常的动机常被默认为包括家庭情感在内”。亚当·斯密就已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其在《国富论》中指出:“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道义”。人不仅有着经济人人性的一面,同时不可忽视其具有道德的另一面。因此,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从实验角度进行了例证,著名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充分证明用单纯“经济人”假设来衡量人类行为具有局限性。正如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所指出的,“人既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道德人,即使是最典型的‘守财奴’或最伟大的圣人也不会如此”。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Maslow),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人类基本需求层次分为五个层次需求模型,更是清晰化地说明了人性的复杂性。既然人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有其道德性的一面,那么公司财务必然将突破理性经济人假设,将伦理道德等因素纳入理论依赖的视域。

2结构主义方法论。在个人主义的假定下,公司财务的投资、融资、运营以及分配行为,都是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强调个体利益优先,即公司进行决策时可以忽略社会、其他群体甚至生态环境等利益,将企业个体一般追求作为道德价值合理性的根据。任何公司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处在复杂的社会财务关系中,公司财务理论需要从集体视角研究公司个体,将公司财务嵌入到整个社会的结构之中,因此,结构主义方法论应成为公司财务理论赖以观察思考问题的最基本视角与出发点之一。一是在处理财务关系时,任何公司财务应看做是社会整体性的一部分,需要尊崇整体的社会利益;同时,社会共同体有其自身固有的内在运动、变化规则,强调社会共同体结构对单个公司财务的制约作用,在结构主义方法论下审视公司,财务决策就需要对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社会公众甚至自然都负有神圣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二是公司从事财务活动时,应突破筹资、投资及分配活动以经济价值为中心的个体方法,采用整体论的、长远论的思维方式,反对将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逐利与行善、企业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对立起来的两分法,充分考虑到伦理价值因素。

3全面的分析工具。在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中,不可否认实证研究分析工具具有科学理性,使财务问题的表达更为精炼和精确,且逻辑更为严密和严谨。公司财务在进行定量的经济计量技术分析的同时,不应忽略涉及价值准则的层次,要构建回答公司财务实践“什么是好的”、“应该怎样”的规范研究分析工具。因为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公司财务研究更重要的使命是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从伦理道德高度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关系。公司财务实践中经济价值的创造行为要兼顾道德价值,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顾虑,公司财务决策在获取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需要伦理价值的判断,公司财务理论研究需要摒弃目前推崇的实证研究范式,将规范研究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实现分析工具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C所罗门.伦理与卓越——商业中的合作与诚信[M].罗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德]霍尔斯·施泰因曼,阿尔伯特·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 刘媛媛.基于历史视角的西方公司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 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 陈良华,张昉.会计学是一门设计型科学[J].会计研究,2011(5):3-9.

[7] 李江.法经济学本土化研究范式与理论传承[J].商业研究,2009(7):160-163.

[8] 罗仲伟.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和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5(9):114-119.

[9]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治理 利益相关者 财权配置

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

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

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

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

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

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

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

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

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

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

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二)财务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

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俊晶,纳鹏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一、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

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

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

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

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

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

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

二、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

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

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三、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

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二)财务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

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俊晶,纳鹏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6篇

一、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

1.公司理财学在20世纪初期成为一门学科,尽管财务理论的部分比较单薄,大多是对实际经验的描述和总结,但是具有自己的学科内容。20世纪30、40年代,随着对公司理财理论研究的逐步展开,针对公司财务的各种分析方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各种不同观点不断碰撞与求新,以实践引导理论发展的规范研究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公司财务理论,是以定性的逻辑推理和语言描述为主,同时也采用定量化和财务决策模型化的研究和分析方法,所处理的是在确定性条件下的财务决策问题。对资本的控制需要借助于各种定量方法,因此在这一时期,各种计量模型逐渐应用于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管理上,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2.1952年,马科维茨发表的《证券投资组合选择》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开端。1958年,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成为现代财务理论和应用微观经济学的事实分界点。马科维茨、莫迪格里安尼和米勒的开创性贡献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找到了发展方向。公司财务研究逐步发展成一套完整的、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公司财务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以投资者理性、无套利和完全市场假设为出发点、以一般均衡分析为手段、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资产定价为核心,逐步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体系。

3.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逐渐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融入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信号理论”等信息经济学概念以及“道德风险”、“委托”等理论概念,以理论创新与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财务理论研究占据了主流地位。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后来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财务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许多重要理论成果经过反复辩驳和大量的实证检验,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结果和一批应用模型,其中几项重要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财务学科的发展对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财务商业实践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深受业界重视和尊重。

二、公司财务理论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虽然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如果认为该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或达到完美则是一个错误认识。英国的Richard A Brealey教授与美国的Stewart C. Myers教授合著的《公司财务原理》一书作为公司财务原理方面的权威著作之一,对现代公司财务理论前瞻性提出了十大极具挑战性的领域。结合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以下领域将成为新热点。

1.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财务理论的影响

一切与企业存在交易关系的个人和团体都有可能成为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如果所有的交易契约都是完备的,则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会得到完备性契约的保护。但是,企业资本要素提供者之外的契约方很难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完备契约关系,契约的不完备是现实常态,他们的利益实际上很难得到保证,因此,企业无法避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企业与社会的冲突等,因而遇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最大挑战。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契约边界遍及包括政府、供应商、顾客等在内的所有利害关系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采纳利益相关者理论观点,公司财务决策应该是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有效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支持网络,这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强度是企业财务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公司财务研究不能忽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网络。因此,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冲突及其协调问题是公司财务研究的亟待开创的又一重要课题。

2.人力资本在公司财务中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不完备契约是企业契约常态,与人力资本不可分割的技术、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要素一道雇佣其他的生产要素,且人力资本要素日益显示出比较优势的地位,这也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变迁的现实状态。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企业,其主要资产是由人力资本而不是实物资本构成的(突出的例子是IT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这向公司财务理论家和实证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作为我们大部分的理论模型基础的范例是生产性企业。新兴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因为它们的主要资产是自治的人而不是无活动性的机器。

虽然人力资本具有机器等一般性资本的特征,但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它只能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企业可以对其非人力资本拥有占有权,而对其人力资本却只能拥有使用权,这种使用权由企业和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契约来规定。这种契约既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情况,也无法详尽地规定各种情况下契约各方的责任与权利,是一种不完备契约。

现代企业内部的权力制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控制力却在下降,人力资本的谈判力日渐提高。我们看到,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管理性、技术性的“人力资本”将日渐成为企业的所有者,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方案在众多企业中酝酿并相继推出,企业经营者所有者化的趋势正逐步形成。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企业不再倾向于垂直一体化而要求人力资本越来越集中,现代企业正由垂直一体化逐步转变为扁平化和专业化,正由物质资本密集型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价值不是简单契约价值的综合。

在人力资本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本密集,却无法控制这些专业化技能很高的员工时,企业很可能因为其离职而引起企业核心资产的流失,处于企业外部的股东名义上保留着剩余索取权,但是实际上企业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却被优势人力资本提前索取。人力资本攫取的部分企业价值就是人力资本租金。因此,此时讨论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索取权竞争比仅仅讨论剩余索取权或者剩余价值本身更加迫切。这就要求企业改变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等财务决策时要考虑到这种变化。

为了解决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辛格勒斯(Zingales,2000)提出“基于关键资源建立的特殊投资网络(web of specific investments built around a critical resource)”,即关键资源(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投资的互相补充而形成的公司特有投资组合,企业实质上是围绕关键资源而建立的投资组合,通过契约形式赋予关键人力资本以特权,明确其报酬。当然这种特殊投资网络联结的建立需要时间,体现在企业长期价值上。有很多例子证明给予员工股权不是为了筹资, 而是为了维护公司长远的生存能力。企业作为一个抽象的特殊投资网络,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的高度整合创造着公司的凝聚力和成长机会,企业价值正是体现了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高度整合。

由于当前无论是会计还是公司财务,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方面,没有过渡到实证的定量分析,因此,关于公司财务决策如何考虑人力资本的影响还没有很好的理论依据。

3.新的衍生证券对公司财务理论的冲击

公司财务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公司证券类型的迅速增加,虽然对于衍生证券的一般性认识和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好像还没有给出对这些证券和其他特制的证券的利益本质的系统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期,MM理论提出以后,基本上建立了一套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框架,它是以建立在比较理想的完备市场条件下的公司定价理论为基础,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投资、筹资、兼并和风险管理。这个框架,经过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十多年来衍生证券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企业在筹资及内部激励机制的设计方面有很多新的发展,发明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证券来进行筹资。这些现象的出现和原有框架不一致,传统框架认为这些东西并不重要,因此对企业中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等并没有加以考虑。这导致企业在解决激励问题时采用新的工具,并提出了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迄今已有很多新的构想和新的研究方向。现在的研究逐步从理论方面的考虑过渡到实证的定量分析。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整个企业机制的设计和从实证的角度进行分析,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但已经有很多的进展和探索。

4.决策心理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

传统财务理论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假定条件下推导出来的,由于公司财务活动所赖以存在的环境是非理性的,所以难以通过现实检验。有关研究已经证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是影响财务主体决策的因素之一,在财务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对人们的决策心理和理财行为进行研究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行为财务学试图解释决策心理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注重从投资者的心理特征、资本市场的条件、政府行为等来分析财务问题,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财务主体的实际行为。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努力。但是,行为财务还没有成为我们研究公司财务理论和实践公认的、毫无争议的一个研究范式。一方面,行为财务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虽然得益于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充分吸收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行为财务的理论体系。但是,目前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断章取义地从一些投资者的行为片段去组合对投资者行为的假设,虽然可能得出令人感兴趣的结论,但合理性却不能保证。

5.公司风险管理策略

公司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管理风险,Brealey教授与Myers教授合著的《公司财务原理》一书指出了四种情况下的风险管理策略:第一,当企业扩大生产时,管理人员经常通过权衡改变产品组合或剥离项目以降低失败的成本;第二,通过减少企业的举债,管理人员可将经营风险分散到更大的权益基础之上;第三,绝大多数业务取得保险以防范各类特定风险;第四,管理人员经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防止商品价格、利率及汇率的不利变动。

有关公司风险管理,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了财务风险分析的框架,但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直至后来1998年长期资本投资公司引起的金融风波,以及最近次贷问题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理论界和企业界都意识到以前对风险的认识是不够的。所以这就向各方面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成为现在很热门的问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和设想,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DeMarzo and Duffie(1991)说明投资者对公司风险暴露的不知情足以证明公司套期保值的合理性,但是不幸的是,他们的理论并没有丰富到可以详细说明最优的风险暴露。

以往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降低风险,但是风险并非越低越好,风险管理的关键不在于降低风险,而是增加价值。

在这里,我们不能超前预测公司财务理论未来发展的细节问题,但是未来财务理论的发展将呈现出多研究视角和多研究维度的趋势,利益相关者财务、人力资本、衍生证券、行为财务、风险管理等可能代表公司财务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7篇

一、财务失败及成因分析

在财务管理理论中,财务失败(financialfailure)是指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从财务预警的角度看,财务失败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失败是指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质性减弱,公司的偿付能力丧失,它涵盖了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各个阶段,其表现形式包括:拖欠短期债务、拍卖变现短期甚至长期资产、无力支付债务利息甚至本金等。狭义的财务失败仅指公司丧失偿付能力的最严重状况,即公司的资产市场价值总额小于负债市场价值总额,也就是所谓的“资不抵债”,最终导致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发生破产。

财务失败的原因分析是进行财务预警的必要理论基础。从公司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着手展开的财务失败研究认为,财务失败源于风险主体对风险控制的不力。风险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竞争者,其损失主要是指经济利益的减少和丧失。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财务失败主要研究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当财务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化解措施或采取的措施有效性不够,公司就会陷入财务失败的困境。基于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和计量,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的一个方向是:以风险测量技术为基础,建立风险估计和监测模型。

从财务实际应用研究层面展开的财务失败研究认为,财务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内部管理能力和外部经营风险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最终都会体现到公司的财务状况上。对于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除了行业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以外,最主要的分析内容之一是公司会计信息的分析。财务与会计理论认为,主要由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根据公司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研究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等,从而分析公司的安全状况,进而对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做出判断。因此,这一方向的财务预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是关于会计信息的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的财务分析方法包括比率分析、结构分析和比较分析等,而财务比率分析是其基本分析方法。这样,对各方面相关财务比率的单项和综合研究,也就成为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当然,财务预警的这一研究方向是建立在财务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由于公司内控制度不健全、外部监管或第三方鉴证不力等原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财务预警将毫无价值。

二、财务预警理论与方法

从第一部分的论述可知,财务预警研究基于基础理论的不同,主要有两大方向:一类是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主要采用风险监测系统的方法。另一类是以财务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公司的资金存量和流量分析人手进行的多因素分析方法。目前应用比较成功和有相当研究基础的是后者——基于财务比率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又可以根据财务预警模型中选用的变量多少不同,分为单变量模式和多变量模式两种。

(一)单变量模式,是指运用单一变量,用个别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失败。从一般企业来看,主要的运用比率包括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总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一资产负债率)等。按照单变量模式,公司发生财务失败是由长期因素而非短期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长期跟踪这些比率,注意这些比率的变化,借以预测公司的财务危机。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个别比率只能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且当这些比率彼此不完全一致甚至传递出相反的信号时,指标的警示作用就可能减弱甚至被抵消,因此,单变量模式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多变量模式,是指按照多变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形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比率进行加权,然后以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来预测财务失败。这种模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由美国学者奥特曼(Altman)于1968年提出的“Z记分模型”。这一模型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计算步骤是首先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计算出一组反映公司财务危机程度的财务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对财务失败警示作用的大小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再将这些财务比率按照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一个公司的综合风险总判别分Z,最后将其与临界值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公司是否存在财务失败及其严重程度。“Z记分模型”的具体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中: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越大,说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财务状况越理想。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留存收益相当于我国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X2越大,说明企业筹资和再投资的功能越强。

X3=(税息前利润÷资产总额)×100,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X3越大,说明企业不考虑税收和财务杠杆因素时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

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4越大,说明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判断越乐观,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该指标尤其具有说服力。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X5越大,说明企业利用现有资产获取销售收入的能力越强。

根据对财务失败企业的统计分析,奥特曼得出一个经验性的临界值,即Z=3.0.如果企业的Z记分高于3.0,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无破产可能。低于3.0,则存在财务失败的可能。如果低于1.8,则表明该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财务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将很难走出破产的困境。

“Z记分模型”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其主要特点和优势在于它客观准确,简单易懂,所有数据均可直接根据财务报表得到,可操作性强,不仅有利于公司管理当局进行财务分析,及早发现潜在的财务危机,改善财务状况,而且可以用来作为投资者(或者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或潜在的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以及监管机关实施监管措施的参考依据。

三、建立我国保险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思考

虽然“Z记分模型”适用于上市公司,奥特曼当初得出的公式也是基于制造业公司的财务资料。但是,这一模型的应用已扩展到非制造企业及企业债券评级等领域。我们可以借鉴其基本原理构建我国保险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当然,保险公司具有不同于工商企业的业务特点,反映其财务状况的指标也不可能与工商企业相同。2001年1月,中国保监会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试行)。2003年3月,又对其进行了修订。在借鉴国外财务预警理论与实践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规定中的某些监管指标并加以改造来构建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由于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应分别建立各自的财务预警模型。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警模型

Z=W1X1-W2X2W3X3W4X4W5X5-W6X6-W7X7

其中,Z为判别分值,W1、W2……W7为各比率的权重,X1、X2……X7为相应的财务比率,笔者提出的这些比率分别为:

1.X1(速动比率)=速动资产÷认可负债×100%,反映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可以迅速变现来偿还负债的能力,这一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大于95%,指标值越大,表明保险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以及应付突发性保险责任事故的能力越强。

2.X2(认可资产负债率)=认可负债÷认可资产×100%,反映保险公司利用认可资产偿还认可负债的能力,这一指标的正常值为小于90%,该指标值越小,表明保险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

3.X3(资产认可率)=资产净认可价值÷资产账面价值×100%,反映保险公司资产的风险状况,这一指标的正常值为大于等于85%。

4.X4(自留保费增长率)=(本年自留保费-上年自留保费)÷上年自留保费×100%,反映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加上分保费收入减去分出保费后的自留保费的增长率。一般来说,保费收入的增长表明保险公司业务的发展,这样有利于保险公司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这一指标的正常值为-10%~60%。

5.X5(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认可资产×100%,反映保险公司利用认可资产产生利润(包括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的能力,保险公司除了要保持保费收入的不断增长外,还应该提高承保业务和资金运用的收益水平。本指标实际上包含了承保利润和资金运用收益两个方面,利润率越高,表明保险公司运用现有资产的效益越好,保险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6.X6(自留保费规模率)=本年自留保费÷(实收资本金公积金)×100%。《保险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财险公司相对于其自有资本来说保费规模越大,因而其最终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越弱。计算该指标时,当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为负数时,应在“实收资本加公积金”项目中予以扣除。

7.X7(估计的当期准备金缺乏对盈余比率)=(估计所需的损失以及损失理算费用准备金-当年的损失及损失理算费用准备金)÷当年盈余,其中,估计所需的损失以及损失理算费用准备金=当年的保费收入×准备金对保费的平均比率。该指标的正常范围为小于或等于25%,超过盈余25%的准备金缺乏说明保险公司明显没有得到恰当的管理。

由于Z记分值越大,则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越强,因而模型中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成正比的速动比率、资产认可率、自留保费增长率、资产收益率为正权重,而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成反比的认可资产负债率、自留保费规模率、估计的当期准备金缺乏对盈余比率为负权重。在具体计算Z记分时,也要剔除非正常因素,比如对于刚开业的公司,自留保费增长率等指标就会出现异常。另外当保险公司自留保费增长率超过60%时,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这时要结合自留保费规模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二)人寿保险公司财务预警模型

由于寿险公司大部分业务具有长期性和储蓄性等特点,因此选取的财务指标并不与财险公司完全相同。笔者提出的人寿保险公司财务预警模型为:

Z=WI‘YI-W2’Y2W3‘Y3W4’Y4-W5‘Y5W6’Y6W7Y7

其中,Z为判别分值,Wl‘、W2’……W7为各比率的权重,Y1、Y2……Y7相应的财务比率,分别为:

1.Y1(投资收益充足率)=资金运用净收益÷有效寿险和长期健康险业务准备金要求的投资收益×100%。其中资金运用净收益: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冲减短期投资成本的分红收入一利息支出一卖出回购证券支出一投资减值准备,但不包括独立账户中各项投资资产所产生的资金运用净收益。有效寿险和长期健康险业务准备金要求的投资收益=∑(不同评估利率的有效寿险和长期健康险的期末责任准备金X相应的评估利率),其中有效寿险和长期健康险的期末责任准备金按照认可负债表中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相同口径计算,不包括计为独立账户负债的那部分准备金。本指标的正常值为125%—900%。

2.Y2(认可资产负债率)=认可资产÷认可负债×100%。该指标与财险公司相同,指标正常值为小于90%。

3.Y3(资产认可率)=资产净认可价值÷资产账面价值×100%,该指标与财险公司相同,这一指标的正常值为大于等于85%。

4.Y4(保费收入增长率)=(本年保费收入-上年保费收入)÷上年保费收入×100%。本指标的正常值为-10%~50%。指标值过低,说明公司业务增长过慢,业务拓展能力不足。本指标值过高,说明公司业务增长太快,可能因责任准备金的相应增加而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

5.Y5(短期险两年赔付率)=[本年和上年的赔款支出(减摊回赔款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分保赔款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之和-本年和上年的迫偿款收入之和]÷(本年和上年的短期险自留保费之和-本年和上年的短期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之和)×100%。本指标主要反映寿险公司短期险业务赔款支出状况。根据精算规定,短期险附加费用率为35%,因此,本指标的正常值为小于65%,否则短期险的承保利润有可能为负,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

6.Y6(净盈余变化率)=(当年净盈余—上年净盈余)÷上年净盈余。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寿险公司净盈余的变化情况,也是衡量一个寿险公司财务状况在一年里改进或恶化的根本标准。本指标的正常值为-10%~50%,使用50%的上限是因为某些濒于倒闭的公司在无力偿付债务之前有盈余剧增的现象。这种剧增可能是财务不稳定的迹象,有可能涉及到所有权的变化,诸如业务转移等。

7.Y7(准备金变化率)=(当年准备金-上年准备金)/当年净保费收入-(上年准备金—前年准备金)/上年净保费收入。该指标的正常范围为-20%~20%,它主要考核寿险公司业务经营与准备金提取的稳定性。准备金突然变化,说明保险公司产品总量或结构发生变化,也可能是准备金计算方法改变。一般准备金突然减少,说明保险公司业务经营有较大变化,也可能说明该公司财务出现困难。

以上指标中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成正比的投资收益充足率、资产认可率、保费收入增长率、净盈余变化率、准备金变化率为正权重,而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成反比的认可资产负债率、短期险两年赔付率为负权重。在具体计算Z记分时,也要根据寿险公司成立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四、本文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构建我国保险公司财务预警体系是摆在我国保险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也是保险监管机关实现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环节。本文遵循财务预警理论提出了保险公司财务预警的初步模型。应该说,这一模型还不健全,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1.模型中的指标是否具有线性关系,这是模型能否建立的一个关键。从奥特曼以及其他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这一线形关系在制造业以及部分非制造业公司是成立的,但就国内外保险业来说,尚无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结论。

2.笔者根据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了反映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预警指标,这些指标对于保险公司的财务预警作用有待于实证检验,这一指标体系也需要随保险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而加以完善。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8篇

1.公司财务监督的基本理论

财务监督是事业单位、机关、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通过组织财务活动来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各项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工作。财务监督的范围主要分布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班子之间以及经理班子与其下属的部处科室和子公司之间。从广义上来说,财务监督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资金流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由于财务监督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因而其监督方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股票期权、业绩报告与分析、考核指标体系、审计、人员控制、内控制度建设以及资金管理模式的整体规划等,其中资金管理模式的整体规划是公司财务监督的重要方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均比较低,普遍存在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例如,我国一家大型航空企业集团,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将集团内部的许多车间和分厂都划分成了独立的核算单位,并且向每个核算单位发放了银行帐号,集团的资金分散在各个核算单位的账户上,最终导致资金分散且账面和账户资金出现不统一的情况。这样的资金管理方式连基本的资金集中掌握都无法做到,更谈不到资金的高效使用。面对各种各样的资金管理模式,公司应该充分集合自身的实际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充分保证公司的资金流得到有效控制。如中海油目前在资金管控上就做了大胆尝试,借助财务公司的平台将资金集中统一管控,利用闲时资金进行一些短期理财投资,真正用好每一分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投资增值活动的开展,更要有一套严密的内控制度把关,以防范投资活动的高风险。财务的监督职能,不光在资金领域,还更广泛的体现在其他领域,如成本管理领域,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认识到产品设计在产品成本管理当中的重要性。相同的产品,如果有一个好的设计,便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相反的,产品设计不好,则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

2.公司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督体制不完善且监督力度不足。在我国,企业的财务监督并没有明确的制度与法规保障,企业中财务部门的定位通常只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使得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无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从而使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监督力度不足,相关监督部门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往往无法充分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如某些长时间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连续性活动,就可能是公司长期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但这些问题往往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长时间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公司经济方面的严重损失。(2)公司财务监督人员的意志比较薄弱。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监督人员,首先应该肩负起维护公司利益不被侵犯的重任,换而言之,财务监督人员必须秉持廉洁奉公的思想态度,坚决抵制诱惑、拥有超越常人的意志。这些对于常人而言,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想要坚决抵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部分企业由于缺乏严格的把关,导致某些意志薄弱人员加入到公司的财务监督行列,当这些人员受到贪污人员的诱惑时,往往会与他们同流合污,最终造成公司的资金亏空。(3)财务监督制度中存在许多可操作性差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财务监督制度中,往往存在着诸多可操作性差的环节,比如现场验收,该环节是在理论中不断强化财务监督的职能,在理论上有效防止虚假业务的发生,但是由于验收制度、职责及权限的不明确,使验收工作有名无实。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验收的货物量大且内容复杂,造成验收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因此就更需要集思广益,破解验收难题,真正建立起符合实际、科学合理且便于操作的验收方法,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明确验收职责与方法,真正让验收工作落到实处,使验收人员明白如果自己监督不力,会承担什么责任与后果,从而增强监督的积极性。同时只要按照制度规定履行了验收职责,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也能合法保护验收人员的权益。

3.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监督的有效措施

3.1不断完善企业道德建设

要想使我国的公司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首先必须不断完善企业道德建设。一个企业除了需要重视经济效益以外,还应该充分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只有当企业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时,才能够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监督的根本在于自我道德的约束[1]。而一个企业的道德观是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道德观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拥有着最高的权利,因而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公司的决策人员就是整个公司的引导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各个层面的执行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决策人员是否能够严格恪守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修养问题,同时还关乎到公司的兴衰存亡问题。因此,只有公司的全体人员都严格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能充分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3.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使我国的公司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还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无疑会使资金的审批、下拨以及运营等业务流程出现混乱,从而使得整个管理过程模糊不清,出现管理漏洞,增加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和流程,将各项漏洞风险关进制度的牢笼里。内控制度、流程的制定与设计,要以基层为根基,中层来协调,顶层战略设计与监督管理,最终使公司在周密严谨的内控管控下规范运转,让各项工作有制度可遵循,有标准可参照,有规范流程引导。

3.3积极推行财务总监制度

要想使我国的公司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执行财务总监制度无疑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公司的财务总监是由公司董事会决定聘请的,其主要职责是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之下,严格检查被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充分保证公司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并确保公司经理人员能够实现任期内的所有目标。具体而言,积极推行财务总监制度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财务总监负责对公司的各项重大经济支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能够有效避免公司资金的流失。第二,财务总监必须参与公司经济计划和业务预算等重大活动,能够在源头进行监督,防患于未然。第三,由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使公司各法人、相关利益主体以及治理主体在财务管理上的权利受到限制,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权利过于集中而造成经济失控的现象。第四,财务总监职业明确,拥有参与公司经济决策的权利,监督过程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大大增加了监督的力度[3]。例如,某国有企业在建立财务总监制度之后,在财务收支管理标准方面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入分配以及日常经营活动,实施了监督控制,取得了良好的财务监督效果。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财务监督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监督体制不完善且监督力度不足、公司财务监督人员的意志比较薄弱以及财务监督制度中存在许多可操作性差的环节等。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想使我国的公司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则必须不断完善企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以及积极推行财务总监制度。

公司财务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供应链;公司财务;营运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5-0109-06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个全新的概念——“供应链”被引入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及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领域。迄今为止,学术界和实务界尚未认识到的是,这一变化正挑战主流财务学理论的建构模式,并冲击业已成熟的实务规则。

一、供应链: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

在主流财务学的逻辑和范式框架内,供应链概念是被作为外生性变量设置的。所以如此,主要是缘于主流财务学理论的分析与建构模式:新古典。说到新古典,人们自然会想到形式主义、个体主义、经济人、理性、均衡、边际分析等术语。按照新古典的分析范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独立利益驱动的个体,每个个体的利益都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了个体效用最大化,每个个体只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和设计行为,完全不需要考虑和兼顾他人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的内核。依照新古典和经济人的逻辑,即使现实中存在供应链并且供应链的上下游成员企业间是彼此兼顾和协调的,主流财务学也应当视而不见,假设它们是不存在的。新古典和经济人所关心的只是“自己”而不是“供应链”,所关注的只是“利己”而不是“利他”、是公司“个体”而不是供应链“群体”,因此,在主流财务学框架中,体现利他性的供应链只能被设定为“外生性变量”,只能被排除在主流财务学体系之外。这也说明,任何在主流财务学的逻辑框架内试图想嵌入供应链概念的做法,都是不懂财务学的表现。

然而,现实并不像主流财务学所主观设定的那样纯粹,供应链不仅现实地存在着,而且对公司运营的价值越来越大,在公司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在金融经济危机时期。从2007年开始并延续至今的这次国际性金融经济危机期间所出现的状况来看,资金链断裂是企业破产倒闭的最大杀手,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最致命的原因正是供应链崩溃。鉴于这种现状,忽视或轻视供应链的财务学注定是有重大缺陷、远离现实的财务学。

令人欣慰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学界开始了新的觉醒,默默地挑战起供应链外生型的财务学理论及其所指导下的财务实务规则,陆续把供应链概念嵌入到整个财务学体系中,包括主流财务学公认的财务学的四大模块:营运资金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利润分配。

二、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

随着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公司财务的营运资金管理领域首先得到响应,实践中纷纷构造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学者们也陆续突破主流财务学的界限,倡导将供应链关系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美国学者Juan Colina(2002)提出,全面的营运资金管理计划应包括收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资本支出管理,从而将供应链嵌入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新变化,标志着一种新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模式的出现。

供应链概念首先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实务中得到应用,主要的原因和背景是:(1)营运资金是公司财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司的首要目标是生存,而生存的底线或红线是营运资金。公司的两个基本目标是生存和发展,利润决定发展,资金流决定生存。国内外众多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流或现金流断流,金融经济危机期间频发的营运资金危机是企业最致命的杀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启示也是现金为王、资金至尊。(2)营运资金流转或周转依托公司的供应链关系。营运资金顾名思义是依托“营运”或“运营”的资金,实际上也就是依托业务经营上下游或“供应链”的资金。按照通常的解释,营运资金是公司的短期资金,与报表上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关联,因此营运资金的短缺或断流,主要原因应该是短期资金“沉淀”过度(以应收账款和存货形态沉淀)和短期资金使用过度(主要用于偿还短期负债和投资),对大多数单纯从事商品经营而不涉足资本经营的公司来说,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供应链的上下游资金流动不畅形成过多的应收账款挂账和存货积压,即使是短期负债过多,也大多与这两项资金占用过多有关。

把供应链概念纳入营运资金管理框架,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开始从“财务”到“业务”、从“资金”向“营运”转移。在国内外的传统公司财务管理教科书中,财务与业务是分离的、资金与运营是脱节的,处于“两张皮”状态。“两张皮”的形成,与主流财务学对公司财务的本质定性及功能定位有关。按照传统财务管理教科书的表述,公司财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国内教科书的解释)或“金融市场与公司经营之间的现金流转”(西方教科书的解释),基本问题是解决投融资问题(具体包括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类决策”)。这样的功能定位,使财务与“资金”建立了血缘关系。体现在运营资金管理上,重心自然就放在“资金”(也就是短期的资金筹措与运用)而不是“营运”(业务运营)上。观察国内外财务管理教科书不难发现,涉及到营运资金的管理,从头到尾很难看到“营运”或“经营”的影子,很难发现真正的业务“营运”,营运资金管理成为脱离业务或经营的封闭的资金循环,由此导致“资金”与“营运”、“财务”与“业务”的断裂或脱节,这也许是主流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最致命的缺陷之一。然而事实上,财务与业务的关系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面”,既相异又相关联,既不相容又相容。其次,就营运资金而言,始终是依附于“业务运营”的资金,并且直接由“业务运营”所决定,而“业务运营”又是在“供应链”关系中展开的。在营运资金概念中“营运”与“资金”的关系应该是:“营运”是因,“资金”是果。尽管现实中常常是结果导向,但决定营运资金管理效果的仍是业务的“营运”。供应链断裂是经营中断和营运资金周转受挫的致命原因。国内外许多企业破产倒闭的事实显然能够支持这样的观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显然应该是业务的“营运”而不是财务的“资金”。因此,把供应链纳入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并借此实现财务与业务、资金与运营的整合,实际上是恢复营运资金管理的本来面目。

构造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框架或体系,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新型模式的结构和运作规则。可以肯定地说,传统教科书是没有这些规则的。总结那些因营运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企业危机的案例,可以发现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最重要的规则应该是:核心企业与从属企业资金协同、从属企业依附与独立并举,以此来避免供应链断裂及由此而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核心企业来说,选择“两头沾”的运营资金管理模式(即对上游供应商“先货后款”、对下游客户“先款后货”),一旦遭遇财务困境,结果会加速“霸主”企业的死亡,并产生强大的供应链资金危机冲击波,形成显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次,处于从属地位的中小企业也应避免借助供应链关系“傍大款”带来的风险。对实践的观察不难发现,许多中小企业在设计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时选择供应链式战略联盟,形成所谓的“寄生性”公司,但是过度依赖的“寄生性”公司,效果有时也会适得其反。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实际的情况是这恰恰是资金变脸的重要成因之一。

三、嵌入供应链的投融资管理

财务学的核心问题是投融资决策问题。主流的投融资理论是借助“经济人模型”建立起来的,因此是排斥供应链的。

供应链外生的投融资理论有三大主要特征:(1)以单个组织作为财务主体。经济人的特点是“鹤立独行”,不需要合作与联盟,因而也就不需要考虑公司企业间的联盟及企业集团,这也是主流财务学立足个体主义方法论来建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重要原因。主流财务学始终是从单个公司企业的自身追求来设计投融资理论模型和实务规则的。(2)以个体价值作为决策标准。经济人的核心特征是“利己主义”,反映在投融资决策标准的设定上就是单个个体的价值最大化,并且对个体的关注只是体现“效率”的“价值最大化”,不考虑甚至排斥与效率具有密切联系的“公平”问题,而“公平”概念是在考察供应链问题时无法回避的概念。(3)以非合作博弈作为基本分析模型。经济人的另一特征是不合作性。经济人假设人都是精明、自私、利己、机会主义的“坏人”,即使不能对抗,也不能合作,只能采取措施防范与控制风险。经济人具有互不相容的特性,在利益相互影响的格局中始终坚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策略。詹森和麦克林的成本模型是典型的非合作主义模型,该模型的前提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做出理时,知悉所有其他订约关系人的动机,并能采取措施,防止其他关系人对契约的可能违背,以维护自身利益。按照威廉·L.麦金森(2002)的观点,“这一模型为投资者如何分配资本、公司经理如何做出决策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模式”。

引入供应链概念将会使财务学的理论模型和实务规则更加复杂化。一方面,供应链并没有彻底改变人的“经济人”属性。在现实中,供应链的形成,成员企业应该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并且供应链运作中频繁出现的核心企业在定价和资金上的“两头沾”模式、核心企业的“中转库”物流模式、成员企业间的“恶意拖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利益“侵占”、处于终端的大型零售商的“乱收费”、日趋恶化的“零供关系”、一方财务出现困难时他方纷纷“堵门讨债”等等现象或做法,正是“经济人”本性的充分展现。进入2012年,光伏业界纷纷扬扬的“江西赛维LDK破产”案例,就是典型的经济人本性作怪导致供应链断裂而引发的资金链断裂及“蝴蝶效应”的案例。在这里,经济人依然“健在”并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嵌入供应链的财务学体系不应该抛弃主流的“经济人模型”。

但是,另一方面,供应链又“修正”了单一的经济人属性。供应链的产生和存续,显然是成员企业具有合作、协同、联盟等意识的表现。在供应链关系中,任何一个成员企业不管它的地位如何,都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供应链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利己与利他、竞争与合作的并存。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的经济人模型又难以完整解释供应链关系,需要对经济人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

从供应链角度来修正经济人模型,有三点需要充分考虑:(1)个体与集体的兼容。经典的经济人模型是个体主义的产物,而供应链是在认同个体独立性的基础上的一种企业联盟,内含集体行动的逻辑,这就需要将集体行动嵌入财务决策分析模型之中。不过,模型的构造应考虑供应链结构或模式的差别,联盟式和集团式供应链关系的分析模型也许会有差别。联盟式供应链纯粹是一种带有短期性的商业契约关系,而集团式的供应链通过产权关系凝结成一个长期稳固的命运共同体,二者的松紧度及个体独立性程度还是有所差别的。(2)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共生。嵌入供应链之后,财务学所设定的决策标准也不应该只是单个成员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而应该是“合作剩余”或“合作盈余”及“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基础上的个体价值最大化。供应链的“合作盈余”得益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协同效应。普遍认为,供应链是一种能够减少企业间交易成本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成本的减少取决于信息交流、相互信任与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因素能够降低供应链企业间的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与制造成本之和)。其次,供应链还能产生“1+1>2”的效果,从而增加合作价值创造能力。亿博物流咨询数据库提供的资料显示,实行供应链管理后,总供应链管理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降低超过10%,中型企业的准时交货率提高15%,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25%-35%,中型企业的增值生产率提高超过10%,绩优企业资产运营业绩提高15%-20%,中型企业的库存降低3%,绩优企业的库存降低15%,绩优企业在现金流周转周期上比一般企业保持40天-65天的优势。鉴于此,供应链的投资决策应以供应链整体价值为决策选择标准,供应链的融资决策应统筹考虑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和风险控制,避免出现供应链断裂风险。(3)冲突与合作并存。在分析方法和模型构造上,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两种模型并存。非合作博弈强调互不相容和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合作博弈注重合作盈余及其在分配中的效率、公平和公正。非合作博弈追求个体理性,而合作博弈强调团体或集体理性。供应链关系不管是采取联盟式还是采取集团式,都是一种合作或妥协的关系,都符合合作博弈的基本条件或要求。

引入供应链的投融资理论还需要解决一个共同的决策和治理机制问题。对成员企业来说,供应链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个命运共同体的维持和合作盈余的增进,需要有协同化和一致性的决策和行动,这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决策和治理机制,这个共同治理机制能够解决成员企业间的投融资战略协同、相关信息共享、投融资决策同向等问题,共同的投融资决策机制还需要有一个共同决策治理机构:供应链决策委员会,并且力争使这个委员会的决议能够对供应链成员企业有约束力。供应链决策委员会由独立人士构成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填补分配理论在公司财务学中的空缺

按照经济人模型建构的主流财务学理论是关于效率的理论,通常把财务目标函数设定为“价值最大化”,就是说明财务学所关心的是“做蛋糕”而不是“分蛋糕”的问题。财务学家们试图将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函数结构,但稍加观察不难发现,结果仍是徒劳无益的。一方面,没有哪一类财务决策的标准中融入社会责任,因而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另一方面,无奈的添加所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反倒引起财务学教科书前后逻辑上的矛盾。

其实,在主流的财务学体系中,分配理论是缺位的,股利理论不是分配理论。在主流财务学的框架中,基本的问题通常被归纳为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类决策”。其中:投资决策解决公司发展所需要的项目选择问题,融资决策解决项目所需要的资本如何筹措的问题,股利决策解决项目运行所产生的净现金流或净利润如何分配的问题。股利决策是针对股东这一类经济主体的利润分配,不是通常意义的“分配”范畴,以致在很多传统的教科书中,股利决策被纳入“融资决策”体系,被作为融资问题来看待的。

实际上,主流理论是容纳不下“分配”范畴的,与分配概念具有互斥性或不相容性。分配概念在主流财务学框架中找不到位置的原因是:(1)财务学被认定为从属于经济学的科学,而按流行的解释,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科学,侧重点是效率问题而非公平问题。财务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本资源如何有效配置和使用的科学。(2)主流财务学的分析范式是经济人模型,而经济人就是讲究效率的人,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效率。对经济人来说,分配的公平问题不在视野之内。(3)是由财务学研究对象决定的。关于公司财务的对象,美式财务带有普遍性的观点是“公司与金融市场相关的资金流转”,内含公司个体、股东和债权人,不包括政府和员工等非金融市场主体,财务学的体系自然也就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类的问题。分配理论缺失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公司财务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以及分配实践的无序性。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司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严重失调和无序,“两种侵蚀”(税收侵蚀工资、利润侵蚀薪酬)现象严重,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科学的初次分配理论指导。

供应链概念的引入给我们填补分配理论的空缺提供了一个契机。在对供应链的研究中,学术界既关注了供应链在价值创造(特别是合作盈余)中的积极贡献,又重视了利润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合理分配问题,也就是既关注了“做蛋糕”又兼顾了“分蛋糕”。学术界对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关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供应链利润分配理论,从而为填补财务学的分配理论空缺奠定了基础。供应链既然能够产生“合作盈余”,就存在一个内部的分配问题,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维持供应链关系、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的重要条件。从理论上说,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对象是“合作盈余”,但在实务中,从总体盈余中单独测算出“合作盈余”是很困难的,于是学术界的关注点就转向“总体利润”(供应链上所有各点所获得的利润总和)或“利润库”(ProfitPools)的分配问题。针对供应链的利润分配,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模型,比如Shapley值模型、Nash协商模型、分配因子模型、讨价还价模型、相同利润增长率模型、资源及贡献率模型、供应链契约模型等等,这些模型是建构基于供应链的财务分配理论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关系毕竟还是市场化的契约关系,即使借助产权关系将供应链固化为集团关系,供应链的利润分配也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则。其次,不管学术界设计出何种分配模型,这些模型的运行都必须以“交易价格”为基础。实际上,供应链结构中的成员企业在“利润库”中的分配和占有份额,是通过定价机制来实现的,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各个成员企业在“利润库”中的份额。这也许会引起歧义,认为这是定价问题而不是分配问题。而事实上,经济学中论述的分配问题,也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机制来实现的。在微观经济学中,分配理论不过是价格理论的应用而已。

值得说明的是,供应链利润分配理论只是财务学分配理论的组成部分,完整的财务学分配理论的内容要更加宽泛,并且其核心内容仍是公司企业个体内部的新创造价值(V+M)在各种要素资源提供者之间的分配问题,这些资源提供者至少包括财务资源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人力资源提供者(经理和员工)和公共资源提供者(政府和社区)等。基于要素资源提供者的“初次分配”理论,再加上基于供应链的“利润库”分配理论,共同构成了财务学中完整意义上的财务分配理论。

五、结束语

上一篇:家校合作机制范文 下一篇:隧道防水工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