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事管理流程范文

时间:2023-09-21 11:17:08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为完善公司经营管理及内部管理,强化公司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推进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力,保证公司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

第三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控的组织管理

1、董事长或(代理董事)是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最终批准人,主要工作职责:

(1)对公司各部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制定、修订、废止的审批权;

(2)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中出现制度、流程争议的最终裁定权。

2、行政人事部是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的日常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制订、修订各部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相关实施细则;(2)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与处罚;(3)根据反馈和要求,适时修订、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3、各部门是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者,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本部门或岗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组织及实施管理;(2)负责建立健全与流程配套的表单、管理制度、规章等文件的拟订、使用;(3)负责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进行落实、推行、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改进计划,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

第二章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制定、执行、检查、反馈、修订

第四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制定

1、由相关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拟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草本,对新拟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文字描述,并向行政人事部申请进入审批流程;

2、行政人事部根据草本及文字描述召集涉及相关部门及人员开会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由本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制订部门修正后报行政人事部审核;

3、行政人事部按照《公司管理规定》上报董事长或(代理董事)审核批准实施。

4、个人以及部门之间不得直接干预,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可提出意见或建议)

5、部门对部门之间出现工作流程质疑问题或建议,可通过文字报告形式,报送行政人事部。

6、行政人事部可通过行政会议方式研讨解决。最终裁定权(董事长或代理董事)

(7)各部门汇报工作要严格遵守公司制度流程,不得越权、私定。

第五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一经颁布,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得违反,违者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对已确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在没有正式修订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搞"灵活变通",不得借故不执行。

第六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检查

1、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颁布执行一个月内,行政人事部进行全面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2、行政人事部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每季度抽查不少于一次,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了解,并做好检查及访谈记录。

3、行政人事部会同各相关部门,对各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集中检查。

4、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形成文字性材料汇报行政人事部。

第七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反馈

各部门在月汇报中反馈,行政人事部检查反馈情况,并于10个工作日内拟定落实解决方案。

第八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修订

1、年度修订:原则上每年修订一次,由行政人事部根据全年运行情况,提出修订计划,递交行政会议批准实施。

2、特殊修订:根据公司需求紧急程度,适时修订,由责任部门提出申请,行政人事部审议后递交总经理批准实施。

第三章 规章制度的学习及工作流程的培训

第九条 规章制度的学习

规章制度经批准颁布后,各相关部门必须于1周内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新员工入职时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规章制度学习,落实规章制度相关内容,并做好学习记录备行政人事部检查。

第十条 工作流程的培训

1、流程培训由各流程主题部门实施,要求每年年初集中培训一次;新流程、修订流程在实施前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培训一次;新员工入职时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培训一次。

2、争议的解决

(1)、当各方对同一流程,出现不同意见,没有达成一致,可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公司行政会议仲裁。

(2)、当违反流程规定,对公司下达纠正措施通知单,存在异议,可在2个工作日内提交公司行政会议仲裁。

第四章 处罚

第十一条 未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口头批评、公开批评、警告处分,在按该部门相关制度进行扣罚之后,再处以100元以上(上不封顶)处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须承担主要责任。被处罚记录记入个人档案,并与公司年终个人及部门评优挂钩。

第五章 附则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2

关键词:内控手册;内控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023-02

引言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战略和经营目标,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财务信息的正确可靠,保证具体经营方针能得以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具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组织内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控手册是指在组织内部管理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内控审阅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对主要流程和子流程所涉及的关键业务风险、控制目标和关键控制活动进行表述,并用流程图、文字描述的形式列示各项关键控制活动。

一、理论基础和研究文献

现代意义上的内控概念,出现在20世纪。至今,已历经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第二阶段,是内部会计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第三阶段,是财务管理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第四阶段,内部控制阶段(20世纪80年代起)。

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文件强调了内部控制是一个由董事长、经营层和员工共同实现的系统;认为内部控制具有五大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该框架于1994年得以进一步修订。1999年特恩布尔报告在COSO的基础上,分析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所应具备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并于此基础上设计了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系列标准。2004年COCO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再度做了扩充,将有关风险管理的概念加入了其中,指出企业可以从内控管理升级为风险管理对原来的内控五要素也实施了扩展,风险评估被进一步细化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内部控制由此被包纳进风险管理的范畴中。

中国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96年中注协独立审计准则《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2001年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财政部《内部控制会计控制》。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章“风险评估”具体要求“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文《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进一步细化,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二、内控手册的基本架构和内容

内控手册是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固化产物。它参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模型,考虑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内部控制框架等五要素。公司流程的控制程序,都应该反映并集中在内控手册中。内控手册的特点是,能对涉及到的公司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和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内控手册一般应由流程图和流程描述组成。

(一)基本架构

1.流程图。流程图由流程名称、职能带及具体活动/决策图形等组成。(1)流程名称:是对流程图所反映活动的概括性介绍。(2)职能带:是对具体业务活动及控制活动责任人的界定,一般细化至岗位/机构。(3)活动/决策图形:是具体业务活动及控制活动的标识,由连接线衔接,依次编号显示顺序关系。

2.流程描述。流程描述是对流程图的文字性解释,由概括性介绍、具体活动描述和负责人组成。(1)概括性介绍:是对该业务流程的背景信息的描述,包括但不限于:流程涉及的职能架构、相关制度规定及以非活动形式体现的控制设置(如: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系统权限等)。(2)具体活动描述:对业务活动/控制活动的具体描述,描述原则应包含:时间、人员、方法、对象、原因/目的等。通过数字顺序编号,与流程图相应。(3)负责人:指每个业务活动/控制活动的负责人员,与流程图中的职能带相应。

一般用粗体文字突出关键控制活动。红色文字则用来表示当前公司相关业务流程尚未按照该流程描述进行,但管理层已确认将来会按照该流程描述相关内容改进现有内控措施。

(二)主要内容

内控手册应包含哪些内容?一般认为,应将企业的所有重要流程纳入内控手册,但并非所有制度都应纳入内控手册。实践中应考虑重要性和精简的原则。

从现有的实践来看,若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一个合格的内控手册,其必须纳入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和子流程,包括但不少于以下内容:公司层面控制;房地产投资或生产成本管理;股权投资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日常采购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所谓公司层面控制,是指从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公司架构高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的一套流程。与具体流程控制相比,公司层面控制显然具有宏观性与统领性。在构建公司层面控制时,也要从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三要素出发。公司层面控制要实现的内控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确保公司价值观、道德和行为准则得以贯彻执行。(2)确保对员工的能力要求符合公司经营目标。(3)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4)确保董事会对管理层及公司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5)确保公司管理理念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并在公司范围内被广泛交流与推广。(6)确保公司业务流程服务于管理质量,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7)加强公司制度建设,实现企业诚信目标。(8)确保公司组织结构符合公司规模及业务活动。(9)确保公司对员工的管理、各部门岗位的职责等人力资源政策符合公司经营目标。(10)确保公司风险,特别是关键流程的关键风险点得到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11)确保公司的举报机制有效运行,对举报的处理,反舞弊调查、执行和监督符合公司要求。(12)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符合经营活动的特点和公司发展的需要,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13)确保公司信息在各管理层次及业务环节进行传递,同时保持与公司外部的沟通畅通。(14)确保信息披露符合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的要求以及其他监管要求;向所有市场参与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及时、有序、一致、准确、完整、可靠和可信的信息。(15)确保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符合独立性要求,并有效履行监控职责。

除公司层面控制,其他管理流程都可被视为具体业务流程控制。具体业务流程控制是从“控制活动”的要素出发,详细、具体构建制度措施,来实现控制目的。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为例,其建立的目标是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和流程,确保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的工作得到及时高效地开展,为公司管控和风险治理提供合理保障。其涵盖的子流程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管理、日常管理等。具体又可细分为员工招聘、员工调动、员工离职、培训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

三、内控手册的适用性及维护和变更要求

内控手册应该适用于公司各经营管理部门,以及各经营管理部门的具体控制流程。公司各部门对内部控制体系文件的实施负有完全的责任,由其负责依照内部控制体系文件的控制标准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并对内部控制活动设计和执行的结果和效率负责。

内控手册的修订执行应定期复核更新制度,复核频率为每年至少一次,以保证可适用性。然而在导致内部控制发生变更的情形出现时,有关负责部门应对变更作出及时的更新。变更情形包括:(1)公司新增业务/部门职能;(2)公司现有部门的业务流程/部门职能发生变化;(3)公司授权体系出现的重大变更;(4)其他重大变更(经公司领导授权审批)。

在公司内部,具体负责维护和更新内控手册的部门,若没有独立的内控部门,则可将内控手册更新和维护职责,委派给内部审计部门。

结论

内部控制应该固化在内控手册中。内控手册参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模型,考虑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COSO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供整体性的框架体系,从各个层次对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手册以此架构为基础,对涉及到公司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梳理,以完善和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手册在公司内部管理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内控审阅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对主要流程和子流程所涉及的关键业务风险、控制目标和关键控制活动进行表述,并用流程图、文字描述的形式列示各项关键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载体,也是实现内部控制措施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2] Anderson,S,W & Young,S,The impact of contextual andprocess factors on the evaluation of activity2based costingsystem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9,24.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3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展开,一批含有管理层激励的方案见诸于上市公司的股改计划中,引起了市场的极大争议。对此,2005年9月9日国资委正式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当前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规定如下:“积极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具体措施,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探索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至此,有关股权分置改革中实施管理层激励的政策问题得到了解决,即实现全流通的上市公司可以尝试实施管理层激励。这也使得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激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分析的问题。

一、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对管理层激励的现实需要

1、对于国有非流通股股东而言,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深远影响将是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导向。在原先的股权分置格局下,由于国有股权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股价的涨跌对于国有股东来说并无实际意义,有价值的仅仅是每股净资产的增减,而股价则根本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饥渴”。而在实现全流通后,国有股东将面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这势必会带动对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评价由净资产的评价体系转向以股价为核心的市场评价体系。如果这种体系得以确立,将从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主要是由经营者单方渴望的格局,国资监管部门就有可能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而,国有股东、管理层和流通股东三者的利益将会逐渐趋于一致,国际上通用的管理层激励势必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

2、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全流通将可能使其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进一步加剧。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一是表现在公司管理层与全体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表现在控股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信息不对称。因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特殊关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公司管理层和中小流通股股东才是真正利益对立的博弈双方。在无相应制衡机制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甚至可能与大股东“联合”起来利用其信息优势与公司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其利益诉求操纵股价,并通过二级市场直接获利,而相对应的便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损失。因此,只有让经营者也成为部分所有者,最好是强制性地通过股东大会迫使管理者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股权用于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

3、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境内沪深股市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的薪酬极不合理。表现在以固定收入为主,与公司经营绩效挂钩等短期激励比例很低,仅有少数上市公司实施了基于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这些不足使得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问题愈加严重。同时,由于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我们仅仅考虑的是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却忽略了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因此在对价空间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导致两类股东之间零和博弈的局面。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其管理人员,企业的业绩取决于他们的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所以,如果能及时利用全流通所提供的空间和机遇,积极推行管理层激励,将会使得各方在博弈过程中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实现零和博弈向正和博弈的转变,达到多赢的局面。这不但有利于全流通的彻底实现,而且也有利于实行全流通后的上市公司自身业绩的提高,甚至通过放大效应促成整个证券市场的繁荣。并且,在上市公司实现全流通后,对于管理层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所付出的精力、智慧和努力的激励也是对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确定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要求的具体贯彻落实。

二、我国股权激励机制发展现状

1、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正在或已经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已有近100家,但由于相关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及有关法规存在一定的障碍都被迫搁置。而且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正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这类业务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也难以对其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

2、在股权分置背景下,非流通股以国有法人股和社会法人股的形式存在,上市公司管理层不可能以自然人身份获得法人股股份;至于持有流通股,我国新股发行政策没有可以预留股份以实施公司股权激励的规定。在相关的法律中也有限制股权激励的规定,如《公司法》第78条规定公司注册必须采用实收资本制,《证券法》第68~70条规定高管不得买入或卖出本公司股票,也削弱了高管持股的积极性。

3、由于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以及缺乏自由竞争的经理人市场,所以股权激励机制发展缓慢,一些上市公司不得不采取“变通”手法。有些公司从净利润中计提所谓的股权激励基金,可是其数额和用途的透明度却很低。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高管层报酬偏低、长期激励机制缺位的问题,监管部门也在努力寻找解决途径。早在2002年初,证监会就有关修改《公司法》若干条款的问题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了专门报告。而目前的股权分置改革必将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首批改革试点公司中,很多公司之所以对改革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争取配合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

三、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激励的机制设计与具体措施

在全流通后我国上市公司具体实施内部激励,尤其是股权激励的过程中,仍会面临许多难题:

1、管理层激励实施中所存在的法律障碍及其解决方法。在美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时,其股份来源一般都是由企业回购本公司股票作为库藏股来提供的,但在我国却需要法律上的衔接。因为一直以来,现行《公司法》第149条是其最大障碍,该条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这实际上是限制了不以注销为目的的股份回购行为。因此,在实现全流通以后,由于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的迫切需要,有必要对现行《公司法》该项条款进行修改,例如允许在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员工时收购本公司股票,并考虑限定收购的股份数量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比例。而对于目前已经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则可以考虑通过转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方式来获得股权。

2、管理层激励计划方案设计的科学性。管理层激励方案设计要科学合理,除了加强对经理人员的奖金、分红等短期激励外,更应注重建立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长期激励的方案设计。在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时,行权成本、行权期限和行权所涉及股票的稳定性是主要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在管理层激励方案中,关于行权成本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管理层的持股成本与市场持股成本接近时,才能充分实现股权激励的“利益捆绑”功能。同时,如果行权成本太低,则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发生。而行权期限的设计也应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管理层通过提高经营绩效后再从股价中反映出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最后为了避免管理层激励所涉及股份被质押或冻结而影响股权过户,应保证其在行权期限内的稳定性。

3、管理层激励应遵循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股权激励作为物质激励的一种形式,是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市场经济中,金钱也不是衡量经营成就的唯一标准。相反,越是有能力的经营者,越看重的是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等本身非物质性回报的价值。因此,在重视经营者物质激励的同时,应当避免矫枉过正,防止走向另一极端而忽略精神激励的倾向。例如,可以考虑对优秀的经营者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并给予适当的社会荣誉表彰。

4、管理层激励的实施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现状是:国有大股东主体缺失、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及监事会独立性不强等。这就造成了实施管理层激励的过程中,董事会对于管理层的权利制约失效,“内部人”控制现象愈发严重。因此,在实施全流通后,上市公司应积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是要明确国有资产的主体,强化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与监督,使之体现在对公司运作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全过程中。其次,要改善董事会的结构,提高董事会的质量。适当增加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的比例,甚至可以考虑引入部分职工代表,以充分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再次,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监事会应由股东大会选出,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营者,其业绩评价和收入应由股东大会决定,并且可在监事会中设置职工和债权人代表,以维护职工和债权人代表的利益。最后,可考虑在董事会下设立薪酬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和实施管理层激励的方案。同时,在股东大会上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委员会,以专门负责监督管理层激励的实施过程。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4

关键词:燃气安全;运营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city Gas Co security operation managemen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mprove the city Gas Co security operation management level,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gas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gas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

一、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备的应急救援预案

城市液化石油气、燃气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城市燃气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加强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应急救援预防是为了提高在燃气事故发生后,燃气应急体系和应急部门的反应速度与处理能力,通过反应快速、职责明确、处理有力、统一指挥的应急体系,把燃气事故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然而,一些城市燃气公司的燃气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在体系、机制等方面仍然欠缺系统性、协调性。一些城市燃气应急救援预案缺乏实用性,片面强调事故类型、救援队伍、领导组织等,忽视了应急救援的资源协调、外部力量、救援细节等,导致在应急救援中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有效的燃气应急救援综合体系。在实际的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着救援力量分散,组织不协调,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启动、运作机制,难以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的反应。

2.过于繁琐的安全运营管理流程

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需要公司中全体员工共同协作完成。在具体的工作中,一个步骤处理到下一个工作处理的连续步骤,就是工作流。将全部的工作环节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工作流程。在流程管理中,基本的流程与流程规范主要包括: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引、业务运作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流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提高公司运作效率,提高公司运营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然而,一些城市燃气公司的安全运营管理流程过于繁琐,组织机构庞大,官僚化程度加大,部门间合作不畅,决策时间长,流程执行不到位。这导致了有时即使发生的燃气事故较小,也会兴师动众,按照既定的流程将全部人员召集起来,导致权责不明,不利于及时处理事故。

3.人员配备不合理

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中,存在着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燃气公司缺乏燃气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有时有燃气专业的人才,却被安排在了公司的其他岗位,没有从事燃气工作。不合理的人员配备给城市燃气安全运营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弊端。人力资源配置的宗旨是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效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改善人力资源浪费和人力资源短缺的局面,实现人才、岗位、事情之间的合理安排,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主动性,让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是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应当重视的问题。

4.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发生城市燃气事故,一些城市燃气公司开始在燃气管网运营和安全监控中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高城市燃气公司的安全运营管理水平。例如,利用GIS系统、防腐层检测系统、客户服务中心系统、SCADA系统等,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燃气运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在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城市燃气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事前预防、事中保障的安全运营,并且提高了燃气事故处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提高了燃气运营管理的总体水平。但是,目前城市燃气公司的信息化系统仍然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缺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系统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关部分和管理人员仍然凭借经验预防、判断和处理燃气事故。城市燃气公司没有综合信息决策管理系统,不能有效地汇总来自各个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信息,从而制约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不利于及时、准确地制定决策。

二、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公理的对策

1.应急救援预案完善

安全性、系统性、戒备性、长期性、紧急性是城市燃气应急预案的特点,在制定燃气应急预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目的。应急反应需要准备充分,尽量降低燃气事故损失,避免燃气事故扩大,防止事故给环境和公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2)城市燃气事故预案应包括救援设备检查、维修计划以及实施程序等。(3)城市燃气应急预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应以良好的应急组织协调、指挥为基础,应急救援预案需要涉及预案的演练、修正、检查等,涉及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训练、考核等。燃气公司在供气区域、供气规模、燃气输配设施等出现变化时,应当及时地调整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程序制定时,需要分析区域资源的可用性,综合考虑地域管理,不断地完善城市燃气应急救援预案。

2.安全运营管理流程优化

优化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流程,能够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提高公司运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公司资源的利用率,能够集中精力处理燃气运营的核心业务,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公司利润。城市燃气公司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改善不合理的内外部流程,缩短公司运营周期,降低人为延误预差错,更加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针对存在的流程问题,适当地简化燃气安全运营管理流程,明确权责,确保城市燃气的安全运营,预防发生燃气事故,有效、及时地处理燃气事故。例如,可以将城市燃气的带气焊接流程简化为:带气申请、查看现场、制定方案、方案审批、方案下达、现场指挥以及整理档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均有相应的部门人员负责,做到了权责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清晰明了,从而提高了城市燃气日常运营效率,提高了城市燃气事故预防、处理的效率。

3.人员配备优化

城市燃气公司在安排岗位人员时,应当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尤其是对燃气专业知识有着较高要求的岗位。如果难以做到专业对口,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燃气知识、工作内容、燃气安全等培训。由于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的特殊性,员工需要掌握燃气安全使用检查、燃气储存配送、燃气管道安装、燃气经营等知识,避免应欠缺必要的燃气知识而导致发生燃气安全事故。通常,城市燃气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培训:燃气管道岗位、燃气检修岗位、燃气用具修理工岗位、燃气用具安装岗位、燃气输送工岗位、燃气化验工岗位、燃气运行工岗位、燃气调压工岗位等。定期的培训是优化城市燃气公司人才配备的重要措施。在具体的工作中,城市燃气公式可以现将一些员工安排到基层锻炼,从中选拔技术掌握熟练、有责任心的员工安排到燃气运营、管理的一线重要岗位。

4.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

为了改善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情况,城市燃气公司可以选用综合信息决策管理系统,将ERP系统、客户服务中心系统、防腐层检测分析软件、地理信息系统、微机监控和数据采集调度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生成燃气安全运营管理所需的分析报表,及时准确地制定决策。其中,ERP系统主要用于经营计划、设备管理、档案管理、工程管理、物料供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客户服务中心系统主要用于用户服务热线、业务投诉受力、业务申报受理、信息查询、业务咨询等;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燃气管网的围护和运行管理;微机监控和数据采集调度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供气调度、质量管理、燃气运营管理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为燃气公司的安全运营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三、结束语

城市燃气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城市燃气公司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还需要加强燃气安全运营管理。为了解决安全运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城市燃气公司应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优化安全运营管理流程,优化人员配备,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龚晓钢.加大对燃气安全的管理力度[J].劳动保护,2005,(l):96-97.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5

不知不觉间,2020年即将过去,做好年终工作总结,总结工作经验,那么人事部门个人年终总结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人事部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人事部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一)时光流逝,2020年即将过去,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对于我们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来说,免不了会在年终岁未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行政人事部是公司的关键部门之一,行政人事?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彼淙簧伲谡庖荒昀锶卫腿卧梗呔∪飨罟ぷ魉忱瓿伞N俗芙峋椋绦⒀锍杉ㄍ币部朔嬖诘牟蛔悖纸?020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2020年行政人事部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事管理方面

(1)根据部门人员的实际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一批员工,以配备各岗位。

(2)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电子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

(3)_月份正式新使用考勤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二、行政工作方面

1、办理好各门店的证照并如期进行年审工作。

2、办理好公司车辆如期进行正常年审工作。

3、协助各部门做好菜牌、菜谱、点心部的点心纸的设计跟进工作。

4、对内做好办公用品的采购,严格审查各部门的办公用品的使用状况,并做好物品领用登记,以节约降低成本为第一原则,合理地采购办公用品。

5、加强员工宿舍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并在每季度末进行季度优秀文明宿舍评比。

6、加强员工饭堂管理,加强员工饭堂餐具卫生管理等

三、公司管理运作方面

1、顺应市场的发展,依照公司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完善公司现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和公司各个部门、门店密切沟通、联系,适时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

2、逐步完善公司监督机制。

有一句话说得好:员工不会做你要求做的事情,只会做你监督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个原因,本年度加强了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3、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

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公司新形象。

4、充分引导员工勇于承担责任。

逐步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并要求各人主动承担责任。

作为行政人事部负责人,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使公司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随着_的开业,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决心再接再厉,迎接新的挑战。2021年行政人事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完善公司制度,向实现管理规范化进军。

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优异、完善的制度。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搞好公司管理制度无疑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合理而科学的公司管理制度便迫在眉节,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2021年工作将以此为中心。

2、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公司各门店及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尤其是酒家各部门主管及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的管理,留住员工,留住人才,他们身肩重责。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从真正意义上为他们带来帮助。另外完成新员工入店手册。

3、协助部门工作,加强团队建议。

继续配合各门店及各部门工作,协助各部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2021年是充满挑战也是充满机遇的一年,我们拥有一支团结、勇于创新的团队是我们发展的保障。所以加强团队建设也是2021年行政人事部工作的重心。

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只要我们工作更加细致点、沟通多一点、责任心强一点,我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强。

人事部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二)忙碌而充实2020年已经过去,我来到公司也有一年的时间了,20_年_月我正式加入了公司,从事行政人事管理工作。一年来我围绕管理、服务、学习等工作重点,注重发挥行政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枢纽作用,为公司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经营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业绩

1、公司各类证照的办理、年检,与外部机构的联络与沟通

2020年我与相关部门合作,顺利完成了公司经营地址变更后相关证照的更换工作,按时完成了公司证照的年检,组织接受并通过了政府药监、社保、消防等部门的检查,更正了企业工商电子信息资料,与区工商局、社保局、劳动监察队等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2、行政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按照公司财务标准化制度规定,为合理控制企业行政费用支出,行政部每月底制定了下月的费用预算计划,尽量将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内。我对公司办公场地租赁费、水电费、办公及劳保用品、固定资产购进、员工及公司通讯费等项目建立了台账,逐月逐笔登记,年底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于来年能够更加准确、细致地进行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3、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

作为行政部,购进、管理和分配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是部门的日常重要工作之一,我在进入公司后,首先对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登记和贴标,然后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修订和制订了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管理制度,建立了增设固定资产先提申请相关部门和总经理批示后再采购,办公用品季度统计需求后统一采购分配的流程,规范了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公司印章、档案及合同的管理

2020年行政部起草和修订了公司印章管理、档案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制度,规范了公章使用登记流程,并对公司档案和合同进行了整理,鉴于不影响工作效率等因素,合同流转审批流程尚未完全执行,但将合同审批步骤暂时并入了公章使用审批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风险。

5、公司员工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管理

我自_月进入公司后接手了员工薪酬与福利的核算与发放工作,在过去10个月里按时完成了每月的工资核算,协助总经办根据外部市场行情及公司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了薪酬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员工月度工资、社保基数及公积金进行了调整,在保证了员工权益的同时,使得公司的薪酬管理更趋规范化。在年底按照集团总部要求,统计了公司20_年薪酬预算执行情况并拟定了20_年薪酬预算,保证了公司薪酬总额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同时,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6、日常人事工作及员工关系管理

2020年我按时保质办理了员工入离职、转正、续签、档案转移托管等工作,并制定和推行了公司员工手册,进一步规范了员工日常行为。另一方面与工会合作,积极倾听员工心声,及时解答员工疑问,并组织员工参加了运动会、集体旅游等活动,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提高了员工士气,使得员工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7、与集团总部的联络与沟通,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

作为_医药集团控股子公司,_与集团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行政部也承担着与总部人资、行政、法务、董秘、战略、工会等部门的日常联络与沟通工作。2020年我共收到和转发集团各类通知和文件_余次,认真细致的完成或组织完成了集团布置的各项任务,按时上报相关资料,保证了公司年终“总部配合力度”评分无任何扣分项目。

9、协助公司质量、销售等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以质量保证体系为主线,对各个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行政部作为枢纽部门,积极协助质量管理部进行了质量体系文件修订、培训及测试组织、仓库改造、流程优化等工作,并在日常协助销售、采购、财务等部门完成了资料的准备与报送工作,保证了公司的运作顺畅。

二、本年度取得的进步

1、通过日常工作和与部门间的合作,了解的人福诺生的整体运作流程,感染和学习到了公司的团队协作精神;

2、深切体会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对质量管理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了药品和gsp的相关知识;

3、通过独自处理行政人事各项工作,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本年度工作的三点反思

1、也许是因为之前缺乏在医药商业企业工作的经验,一开始对企业的运作流程和规则不够熟悉,没有能够很好的满足和提前预见其他部门的需求,今后要更加细致的了解各部门的工作,以利于更好的起到服务和监督作用;

2、个人对医药相关知识了解得还不够,需要加强对药品基础知识、gsp知识、药品法律法规、特别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

3、因个人所负责的工作较杂,有时会没有很好的分清主次和安排时间,以致有些计划实行的工作未能展开,2021年我将加强个人时间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更加有条理的完成手上负责的各项工作。

四、学习与成长

1、2020年参加了质量管理部组织的培训、药品制度和法规自学与测试,参加了集团总部组织的人才体系构建培训、e-hr系统使用培训、“团队执行力”专题培训、法律风险控制等培训。

2、本年度自我优劣势评价:

本人优势:外向开朗、乐于助人、工作认真、细心谨慎、态度端正、有责任心、比较善于与人沟通,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

本人劣势:专业知识仍需继续提高,宏观规划及统筹分析能力需要提高,看问题的高度还不够。

五、2021年本岗位工作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公司证照及公章的管理,保持与外部机构的良好沟通;

2、精细化行政费用的预算,严格控制费用的审核支出;

3、做好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优化采购计划;

4、加强对公司档案和合同的管理,在不影响效率的同时逐步细化流程和记录;

5、按计划执行薪酬福利预算,推行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部门和员工个人年度kpi指标;

6、建立员工沟通平台,通过招聘、培训、转岗、公司间交流等手段培养公司后备人才;

7、保持与集团总部的联络与沟通,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关注可利用的共享资源;

9、协助质量管理部修订和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协作效率。

人事部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三)转眼间,来到_公司已经一年多了。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后,我了解到了公司的概况,包括公司的起源和发展,学习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现对今年人事工作进行总结。

一、对工作流程的认识

对公司的组织结构,日常工作流程等方面有了一些初步认识。而随后的人事专员岗位职责培训,在行政人事部主管的悉心教导和帮助下,我边学习边工作,从一个“门外汉”到现在对人事专员工作的熟练掌握,让我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报告,既是对我这样一个初次接触人事工作的新人的一种总结和积累,又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展开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以此文章来鞭笞自己,让自己更好的对这份工作全面具体的认识,也让部门领导看到我想做好这份工作的决心。

二、对人事部门的认识

行政人事部,这个开始让我感到陌生的部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后,现在的我已经充分认识了这个部门。作为为公司整体运行服务的一个基础职能部门,行政人事部主要对公司行政事务、后勤总务、人力资源等工作负有实施、协调、监督、管理的职责。而我担任的人事专员一职,主要负责员工的招聘、培训、社保、劳动合同管理等工作,配合相关领导制定、组织实施公司人力资源计划,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为实现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三、具体工作方面

招聘工作;结合各部门人员需求计划,并根据各部门人员的实际需求,通过各种招聘渠道有针对性、合理性招聘各类优秀员工以配备各岗位;参加招聘会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应聘,并最终满足了相关岗位的人员需求。建立、健全、规范人事档案管理;为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建立并完善其电子档和纸质档案;协助部门主管及时为符合转正条件的员工办理转正手续;为离职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督促其物品/工作交接的顺利完成;参与收集整理各类档案材料,将其按年份及种类进行分类归档,放置于档案室,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方便查阅;每月底对新进、转正、调薪、离职人员进行统计核对并发至相关领导。

员工培训工作;协助部门主管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司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公司各种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及社保保险的综合管理;社会保险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时与符合条件(通过公司考核)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及时为其办理社保保险的增加;及时办理离职员工的劳动合同的解除工作,并及时办理其社保的减少工作。值日及值班工作的综合管理;及时更新、完成公司日常及周末值日(值日人员)的安排检查评比;完成法定节假日的放假通知及值班安排工作。

人事部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四)人事部是公司人才开发和管理的核心部门,也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的重要部门。为总结经验,促进部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2020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公司工作

1、员工招聘和入职管理

(1)招聘管理: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和人员配置要求,及时做好人员招聘及现有人员潜力工作开发。

2020年公司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三个项目同时开工,等相关部门新招员工相对较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后期人员流动较大,本年度离职率高达47%,为招聘工作带来了难度。

(2)员工入职与转正

2020年下半年,人事部对新员工的入职与转正流程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对新进员工的监控力度:员工转正须通过理论考核,由部门领导再对其做综合测评,合格后上报分管领导审核。

2、绩效考核:人事部每月28日组织各分管领导对各部门提报的当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审和评分,再结合“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个人素质”三个方面对部门进行综合评定。

3、员工培训:由于人事部领导更换频繁,本年度未开展员工培训。

4、薪酬体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薪酬体系,没有明确的岗位工资,工资标准不统一。

5、社保缴纳、劳动关系管理:抓好社保工作,确保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打破以往年底统一缴纳的传统,实行每月按时缴纳。

二、人事工作

1、人事人事制度汇编和《员工手册》修订2020年人事部根据公司正在执行和没有文字说明的制度,开始进行制度汇编和重新修订《员工手册》,制度汇编已与9月底完成,《员工手册》修订仍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

2、加强考勤管理,规范员工行为

人事部在完善《考勤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了日常劳动纪律检查,严肃劳动纪律:检查各部门、各项目部工作期间劳动纪律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有违纪现象的,第一次对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将其行为计入绩效考核,使考勤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3、档案管理

人事部对员工档案管理进行了改进,由原来单一的纸质信息变为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并存,建立员工电子信息库,方便日常使用和查找,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对新进、离职、调动人员及时进行备注。并收集整理应聘人员简历做好统计,建立信息库,为后期人力资源开发储备人才,提高工作效率。

4、卫生管理

人事部制定了办公区和生活区卫生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卫生区进行拍照,并在0A上进行通报。

5、其他制度管理: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各部门岗位职责,使各部门岗位职责上墙,三个项目部岗位职责也上墙完成;车辆、会议、办公用品、饮用水管理等日常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6、OA系统管理及完善

2020年_月人事部对OA办公系统进行了改进,完善了各部门OA系统信息员网络,给各部门安装OA办公精灵,增添管理模块,充实了信息内容。

7、文化宣传

2020年_月底文化部开始简报制作,后期文化11月初共出版期简报,,通过简报促进了各部门间的交流,方便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发展动向,便于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下一步工作;2020年_月中下旬在公司前院门口安装多媒体电视机一台用于广告宣传,并坚持及时更新电视滚动屏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的文化宣传。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人事部全体员工在2020年的工作中,任何部门提出需要配合,部门人员都会通力协作,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值得表扬,但是在工作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加强改进。

1、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尽完善,下一步要尽快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按流程办事;

2、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

3、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

人事部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五)回望2020年的工作生活,感受到公司及身边的人这一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公司的项目发展得越来越多,身边的同事也都在不断进步着,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新的一年到来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们准备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时,也不忘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来所做的工作,现对我今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考勤管理

每日对员工考勤单及请假单的处理。出差人员根据公司传回的考勤数据对报销费用进行审核。根据考勤数据审核工作人员的车费及餐费补贴。每月根据考勤明细,认真做好考勤的统计,为造发工资带给依据,根据考勤统计状况,公布考勤通报。根据每月考勤状况进行统计并作为转正考评、年终评优和年终奖的计算带给依据。

二、人事档案管理

新员工入职时,告知准备所需的人事资料,根据员工带给的人事档案,建立人事档案。建立员工花名册和人事台帐,做到电子版台帐和纸质档案相符。负责管理和保管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建立人事档案借阅登记表。将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的离职档案进行整理,归入档案室。完成了人事台帐汇总表的更新,根据领导指标及要求增加了人员编制及增减比率等栏目,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员工花名册上也相应增加了人员编制栏目,为人员招聘核编带给了便利。

三、招聘及储备工作

了解各部门新增岗位的管理及各部门人员需求状况。根据各部门人员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合理性招聘员工已配备各岗位。透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广发招聘信息、网上招聘、内部员工推荐、现场招聘、贴招聘广告等各种途径招聘人才。为更好地适应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推进公司人才储备工作,满足公司战略目标及业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好公司人才梯队建设,为员工带给发展晋升的平台。集团公司下发“关于人才储备管理办法”,根据储备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建立人才储备库。

四、培训工作

为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执行力团队,使新员工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每月组织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为强化管理,加强各位同事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水平,满足公司的用人要求及员工个人发展,公司各部门开展了管理知识及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为跟进培训执行状况,我部门每月都到培训部门进行旁听。

目前各部门对培训的重视不够,力度不足,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不强,因此存在着各部门为应付培训随意安排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单一,均为课堂讲授为主,效果不明显;期望明年公司能设立专门的培训专员、培训讲师队伍,使员工有外出培训及外聘讲师培训的机会。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6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是美国GartnerGroup公司于1990年提出的,是MRPⅡ(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除了MRPⅡ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核心目标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满足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企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提供有效的服务。

一、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二)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思想;

(三)体现事先计划与事前控制的思想。

二、ERP实现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企业实施ERP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这个过程就是将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根据新的管理需要并结合ERP软件的功能进行重新划分和制定,最终在系统中分配不同的职责权限,以完成业务流与信息流的同步运行。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过程也是部门职责、工作任务的重新分配。

首先,由于业务流程的重组,财务部门不再负责对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确认和核算工作,这项工作分别由商务管理部和生产运营部来完成,而且此项工作是在ERP系统中随着“发货”指令的发出而自动完成的。商务管理部将销售合同的信息输入系统中,创建销售定单;系统运行市场资源计划(MRP)后就会由销售定单自动触发生产计划(生产定单),生产计划又会触发采购计划;生产部门按照生产定单上显示的物料需求进行领料和生产;每个产品被发货后,系统都会自动生成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财务凭证,无须财务人员做凭证。

ERP系统的这一功能不仅严格保证了收入和成本的相互匹配、业务流与财务信息流的高度统一,而且使从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的财务人员有精力仔细检查:每个销售定单的毛利率是否正常,偏离预算毛利率的原因是什么;每个生产定单的完工状态有无问题,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产生在哪个环节;客户和供应商的库存状态是否正常,有多少存货是处于滞留的状态,对采购量和采购价进行分析;查询应收款和应付款的动态、账龄状况等。这从根本上实现了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三、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ERP系统的实施

(一)公司背景

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泰公司)成立于1997年,公司主要经营原料药、无菌原料药的生产,医药中间体生产及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

公司的核心文化是“业绩文化、创新文化、效率文化”,以此为经营理念,从而实现公司的愿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阿莫西林生产基地,销售量在国内市场居于首位,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其另一主导产品氨苄西林钠在国内市场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在8%左右。

随着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法则,以强势胜出,已成为现代化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先泰公司从2003年开始与北京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合作推行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系统,成为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最终达到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二)ERP实施前管理背景

先泰公司以往的物流管理不到位,例如库存产品的流程监管及日常进销存管理上,管理部门即是库存商品的“会计”,同时又是“出纳”,其物流工作没有处于其他任何一个部门的有效监管范围内,而且手工记账繁琐,各项信息数据不能共享,很难分析问题。在日常工作上,各部门汇总上报的进销存数据口径不一,库存管理的“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互混杂在一起,使得领导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怀疑,可比性差,无法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的决策依据。更有甚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误导。另外,在成品、原料及备品备件等管理流程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有待去规范和解决。为此,多年来先泰公司一直尝试和摸索着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2003年公司成功开发和上线实施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系统,才将以上所面临的问题逐一加以解决。

(三)公司实施ERP系统

就企业内部而言,ERP系统是企业范围内进行预测、计划及制表的一套工具。它能够将客户与供应商完整地连接在一条供应链上,先泰公司通过应用,已证明了销售、市场、生产、采购、财务、新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的整体协调与运作。

1.ERP系统的逐步建立。先泰公司进行了基本信息、管理维护、自定报表、物流管理存货、订单、采购、应收、应付、会计总账、自动分录、工单、物料需求等共15个子系统的上线实施工作,形成:

(1)物流监控体系包括:原材料从计划到采购、检验入库,再到车间领用等一系列监控流程;产成品从车间生产出来,经过检验、入库直至销售等一系列监控流程;原料库、成品库、备品备件库等库存数量随时查询。

(2)资金流监控体系包括:客户信用控制;应收款项账龄分析及回款考核;应付账款账龄分析及采购付款控制。

经过近三年的实施,先泰公司已基本实现对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机结合运用,使企业具有了现代企业应具备的管理水平。

2.ERP使各项信息及时、准确汇总,达到查询共享

企业实施ERP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打造一个集成的、实时的信息平台,打造 “整个公司是一个整体”。所有可公开的业务信息,经逐级授权后可在公司内部充分交换和共享,公司员工(包括决策层和执行层)在可获得信息后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及时响应,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的工作效率及反映能力,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就像大多数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状态一样,先泰公司在实施ERP系统之前,业务系统、账务系统、办公系统等多套不同的系统在支撑各职能部门的运作。就职能部门内部而言,这些系统运行得不错,但由于这些系统不集成,每月业务系统与账务系统的对账工作量很大,而且无法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决策层所需要的各种管理报表。同时,由于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扩张,企业的管理者明显感觉到各部门信息孤立,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统一的信息平台是企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三年的实施,公司内部成功建立了ERP系统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生产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合理安排生产;销售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公司的生产状况,确定市场开拓的节奏;财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种业务信息,转化为数字语言为决策层提供支持。

3.借助ERP的实施,流程得以优化

ERP的上线过程,其实也优化预期流程的过程。ERP系统正式应用以前,企业的流程不顺。应用及根据公司管理现状,对领料流程、销售流程、出库流程等进行了优化。企业管理开始由强调流程管理向以流程管理为技术约束条件方面的转变。

4.ERP实现了公司信息的整体管理与控制

为遏制新增逾期应收账款,防止“坏账”给企业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通过在ERP系统中完善和细化信用管理制度,明确销售流程,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了市场管理体系,规范销售员的工作职能等。针对公司销售控制点预测出的问题,在建立健全信用、服务、考核政策的基础上,强化逾期应收的管理,逐步由事后追讨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将重点放在产品销售的事前和事中,以达到预防为主,控制为辅的目的。同时,借助ERP账龄分析系统监控应收账款超期情况,以天为计算单位,超出合同约定时间的款项,ERP自动预警并停止发货,进入催收程序,由业务员或专职人员负责清欠,取得了显著成绩。

5.ERP促进了传统管理思想的转变

ERP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要求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有明晰的职责,权责分明,强调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流程节点的每一个环节都实施ERP对整个企业所有资源的计划管理。通过ERP系统流程得以优化,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行为起到约束和控制的作用。

(四)实施ERP取得的效益

经过对ERP管理系统三年来的摸索、开发与深挖其潜能,先泰公司已取得显著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1.管理效益

(1)规范并加大物流管理力度,理顺公司物流管理流程,使得物流库存成本处于最佳成本底限。通过有效的日常监管,以达到节约资金,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杜绝了物流方面违章、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效果。

(2)通过ERP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相互核对、补充,不断寻求物流与资金流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了产品周转频次,加速了流动资金的周转,并通过ERP系统的信用控制模块,加强了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与考核,加速了资金周转,杜绝“坏账”发生,减少坏账近500万元。

(3)随着ERP项目的开展,尤其是ERP流程的不断完善,克服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随意性,促使员工逐渐改变以往处理事情的逻辑思维,明白自己的作业不仅把现有的操作流程要引入系统,更重要的可以发现原有工作的不合理处,把ERP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融入到流程中,并通过“为下道工序”着想,使为“创造客户”服务思想的宗旨不断巩固。

2.经济效益

(1)库存下降30%-50%

这是人们说得最多的效益,因为它可使企业的库存投资减少40%-50%,库存周转率提高约50%。

(2)延期交货现象减少50%

当库存减少且很稳定的时候,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了。企业的准时交货率平均提高25%,误期率平均降低25%,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信誉。

(3)采购提前期缩短40%

采购人员有了及时准确生产计划的信息,能够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源选择,研究谈判策略并了解生产问题,从而缩短了采购时间,节省了采购费用。

(4)制造成本降低12%

由于库存费用的下降,劳动力的节约,人员和采购费用节省,支出减少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正向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7

1.1 股利、股利政策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股息和红利是股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愿意支付给广大股东的公司剩余利润。股息分配是按照固定的预先确定的分布像公司股东分配之前公司的盈利;此外,公司再通过公司利润额来派发的公司盈利叫红利。

股利政策是对于公司要不要分配股利,打算分配多少股利以及在什么时候分配股利做出全面的策略和规划,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公司打算对收益进行分配还是为了进一步投资而保留收益的策略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又叫做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2.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基本特征

2.1.1 股利分配形式多样

各种形式的股利分配,是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不同结构的影响的一种重要形式。一般地,股利分配形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有各种各样的股利支付,有几个主要的:

(1)现金股利

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是现金股利,就是用现金支付给股东,因为现金股利发放的多少直接对股票的市价产生巨大的影响。

(2)股票股利

这种股利主要是根据股东原来持有的股份比例来进行股利的发放,它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额以及留存收益。

(3)财产股利

财产股利就是除了用现金之外一切财物发放的股利。主要有实物股利和证券股利这两种股利。

(4)负债股利

负债股利,公司用负债来放股利,发放形式主要有应付票据。公司以这种方式的形式派发股利,让股东及既是公司的所有者又是公司的债权人。

2.1.2 上市公司的不分配现象具有普遍性

中国的上市公司一般不愿意股利分配,一些公司通过超额提取法定公积金以及盈余公积金,使得公司保留更多的公司盈余,以此作为不支付红利的理由。

2.1.3 股利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具有短期性,且既不稳定也不连续,公司管理者没有长远的目光,只一味地满足当下股东发放股利的意愿,却没有对公司股利的增长率做出深远的规划。

2.2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股利政策

2.2.1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

股权结构是指公司的总股本的比例和他们的关系彼此不同的性质,它们主要是指股权集中度指标,对控股股东的性质和内容上的股?嗔魍ā9?司的大股东所占公司的股份的比例的多少即是股权集中制。布洛赫(Bloch)等人认为,当公司里面有多个大股东时,他们会为获得其他小股东的支持,会充分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制约彼此,并且为了拉拢小股东,积极维护小股东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公司的“掏空”行为。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现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下,非国有控股公司具有更强的盈利实力、更高的企业价值以及更灵活的经营效力。国内有些专家认为,国家作为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其的控制链条过于太长,不利于国家以股东的身罗洪认为,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是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用的手段,因为他们不喜欢现金股利的方式使其他人可以受益。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对控股股东与现金股利的倾向性,但具体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核实。

因为公司大股东手上做持有的非流通股票并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交易,所以该部分股份没有公允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部分股东获取利益的机会,而流通股票在市场上普遍流通,流通股股东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流通股的套现行动,所以相对于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则表现得更愿意以现金股利的方式来获得收益,在股权结构二元制下,由于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收益率低,但投资成本却高,所以流通股股东的权益被侵占了,总之流通股股东可以有效阻止非流通股股东的套现行为。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流通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负相关关系。

2.2.2 董事会特征与股利政策

董事会的两个兼职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结构,董事会结构包括独立董事的地位和战略作用和对董事会主席领导的控制功能。罗宏认为8到9人是上市公司董事会人最佳的人数,董事会规模太小,不能维护各方股东的利益。因此一方面董事会人数的增加会提高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平衡好各个有关方面的利益,从而会缓解公司内部矛盾。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董事会规模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正相关关系。

国外有专家指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日常经营效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独立董事要想有足够的“话语权”,那就得有比较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舍林格(ScheHenger)和苏珊(Susan)发现,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比例呈正相关关系,是有关系的。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独立董事规模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正相关关系。

当总经理与董事会主席是同一个人时,那么总经理将会倾向于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一来,会使公司董事会的监督功能下降,所以公司董事必须保持独立性。通过增加代理成本等方式,会让公司的留存收益增加,从而公司会更倾向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6:二职合一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负相关关系。

2.2.3 管理层激励与股利政策

简森(Jensen)等人认为将管理者的工资与其的经营业绩相挂钩,会促使公司管理层更加卖力地为公司服务,所以这可以保证公司管理层以公司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有效缓解长期以来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所有者存在的冲突,解决了公司的代理问题。

假设7:管理层激励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正相关关系。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建立与样本选择

本文构建二元选择逻辑(Logit)模型检验公司治理因素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具体检验模型为:

Logit(Dividend)=∑αGovernance+∑βControl+C+θ

为了将研究对象以单一指标衡量公司治理特征状况,本文构建公司治理特征CG指标。根据公司治理特点和各变量中位数区分高低程度,其中理论分析与现金股利分派倾向正相关的变量,采取程度高赋值1,程度低赋值0的方法,而负相关的变量,则采取程度高赋值0,程度低赋值1的方法,最后加总求得各公司的治理特征程度变量(CG)。具体检验模型为:

Logit(Dividend)=αCG+∑βControl+C+θ

2000年证监会提出上市公司只有在满足三年派发股利的条件下才能申请配股和增发股票,否则不予批准。2001年8月,证监会又出台了一项新规定:直到2002年6月30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人数不可以少于两个人,为了更好地衡量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及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状况,最终本文选择2007~2013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研究。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将公司的特殊情况或极端环境的不利影响去除,其中数据来源为CCER数据库和THFD数据库。利用Eviews6.0软件模型处理。

3.2 变量设计

3.2.1 因变量

现金股利分派倾向: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2002年以后我国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不断增多,但是许多公司税前现金股息每股低于0.05元,只是为了满足中国证监会要求的配发及发行。在本文中,超过0.05的股息的现金股利,每股0.05元的年度现金股利=1,否则=0。具体见表如下:

表1 因变量指标描述

因变量 符号 指标计量 定义

Y1 Y1=1表示Y2>=0.05;Y1=0表示Y2

Y2 每股现金股利 每股现金股利

3.2.2 自变量

解释变量:由于公司治理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所以在本文中挑选了具有代表的几个变量来代替公司治理变量,如表1所示。

控制变量:本文加入公司财务特征因素的控制变量,如表2所示。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在进行回归检验结果的过程中,该模型与学校价值观(霍斯默-Lemeshow,HL)将在1%的水平上通过测试,是实际值与预测值并没有显着不同的解释变量,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所以模型计算结果的回归信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下面的解释变量的测试结果:

(1)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现正相关关系。在股权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各大股东之间有着彼此之间的利益权衡,他们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

(2)董事会特征。董事会的规模和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的增加会提供更多资源优势,增加董事会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有效控制代理冲突,减少“搭便车”现象及因为协调和沟通所增加的损失,因此其分配现金股利的倾向也会增加。

(3)管理层激励。管理层激励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增加管理层成员的工资薪酬,会让公司管理者更加拼命地为公司的经营做出努力,有效避免了公司管理者攫取公司利益,有效降低了公司的代理成本。

(4)公司治理程度。公司治理程度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优秀治理程度的公司会以发放现金股利的形式降低代理成本,从而说明代理理论对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具有一定解释程度。

4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利分配行为的建议

4.1 发展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显示股权越集中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利益问的权衡会降低代理成本,大股东希望以现金股利的形式获得收益,分配现金股利的倾向较高。所以本质和公司控制股东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显著正相关。由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在运用关联交易操纵公司盈余时受到的监督和约束更复杂,因此从公司获益的方式也较少,发放现金股利成为其获益最佳方式。

4.2 完善高?管理人员持股制度

股东对经理人的努力水平进行测度时,可将股利政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股利政策是衡量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公司管理层应得到相应的薪酬和激励。对公司管层实施股权激励措施,有利于管理层个人利益与上市公司整体利益的共同维护。

5 结论

公司人事管理流程篇8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控制 价值链 资金控制 物流

中图分类号: F27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在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中,虽然迅速组建了一批集团公司,但其管理水平的提高明显滞后于组建速度,财务现状令人担忧: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总公司对各级子公司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缺少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集团总公司无法监控其各级子公司的财务状况,集团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财务与业务相互脱节,集团成本失控,供应链周转率低下等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财务管理缺乏一体性。财务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集团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促使与财务活动有关的各方面按照财务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集团公司自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机制,财务控制各自为政,母公司不能从集团公司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融资活动,整个集团盲目扩大规模,投资结构欠佳,对外举债失控,财务结构极为虚弱,集团整体利益受损,使集团内部财务政策不能达到一致。

资金运作不规范。目前,集团公司的资金运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集团公司资金条块分割严重。二是集团公司存量资金盘活效果差。三是集团公司内部聚积大量的沉淀资金。四是资金散乱。五是监控乏力,许多企业的资金流向和控制脱节,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财务资金变动情况,资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财务风险极大。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导致财务控制不力。在我国,相当多的集团不是以产权联结起来的。即使有产权关系的集团,也大多是通过行政划拨形成的,产权只是一个很少被提及的概念。所以,许多集团并未依产权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股权的人格化未形成,公司不设董事会,致使股权代表缺位,失去实际控制权。

信息系统不完善,财务信息虚假。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内部人监控的困难是内部人取得事实控制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集团中,多层次的企业结构本来就拉长了信息的传递行程,不完善的管理体制进而增大了信息虚假的可能性。

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监督。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滥收乱支、国有资产流失等与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这表明我国现实企业管理中财务监督十分薄弱,内部会计监督乏力,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外部监督乏力,国家审计“讲人情”现象严重,社会审计总体有限。

总之,在集团公司财务控制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切实做好财务控制已是集团公司管理的当务之急。

按照控制论原理,只有控制了关键性环节以后,才能更有效地对全局进行全面控制,所以,本文主要选择了对集团公司财务控制起决定性作用的资金控制进行重点论述。

二、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思想的集团公司的资金控制

参照波特价值链分析学说,价值链管理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也就是说,价值链管理就是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它们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真正按照“链”的特征实施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系统形成一条珍珠般项链―“价值链”。

通常集团公司可以划分为纵向一体化、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集团公司。这里我们重点阐述相关多元化集团公司的价值链活动。

由于相关多元化集团公司内部的价值链是相互交叉的,这说明集团内部的价值链活动是可以共享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流程来整合整个集团公司的资源,不仅可以减少集团内部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将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对资金的集成控制。

第一, 实现过程:

业务流程重组。集团公司改革的方向首先应该是真正按照“链”的特征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使集团公司的供、产、销系统形成一条珍珠般项链―“价值链”。尽管财务部门涉及到企业的每一项活动,但传统上它只对财务的收支进行管理,对财务收支的源头―业务活动很少涉及。要以价值链管理的思想对资金进行控制,势必要对企业工作流程按照价值链活动进行重组。首先要打破企业部门内部界限,重组集团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建立流程型群体,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和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集成;然后集团内部的业务流程重组推广到整个供应链,集成从购买原料到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减少供应链中不必要的不增值活动,实现集团内部资金控制和价值链的结合。

组织结构调整。流程重组后就要按照价值链活动流程对整个集团公司的原有职能型结构进行调整。现在许多大型集团公司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虽然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集权与分权的矛盾,但是究其本质,它仍然是包含很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实行纵向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难以协调。在资金控制方面,其典型的特征是资金的调度和协调只通过母公司的财务部与子公司的财务部之间进行,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就资金运动展开。这种资金控制模式与公司的业务流程、价值链的形成及外部的经销商脱节,使得整个集团公司的资金不能从源头进行控制、大量资金沉淀在非增值环节。因此,要彻底打碎传统的垂直式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建立一种全新的水平式的流程化的组织结构。

集团内部财务集成化管理。为了实现集团公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管理,在集团内部必须实现财务的集成化管理,也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将财务与业务、与价值链集成起来,追求整体效率的提高。实现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到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演变,要经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实现集团内部财务上的集成。将所有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统一核算、集中管理,下属机构成为一个财务报账单位,从而可以节约基层单位财会人员和会计费用支出。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网络实现在整个企业内调度资金只是一瞬间的事,使暂时闲置的资金随时可以找到用途,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步,实现集团内部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实现对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的管理,为此,需要对企业内部工作流程进行重组,精简中间环节,建立跨职能型群体。

第三步,实现集团与整个供应链的集成,这是集成化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

ERP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它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集团的资源整合,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其实质是对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使用。所以说,ERP可以实现集团集中式管理,实现集中控制,实现集团规模经济。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如联想、海尔、华为等在近几年内大规模实行ERP,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二,资金控制效果预测:

与传统的资金集中控制模式相比,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思想的资金控制模式预计可以达到以下的控制效果:

整合集团内部各价值链活动后,实现了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减少了重复投入,节约了资金的支出。

按照价值链活动流程调整了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使各个价值链活动流程处于整个集团的价值链链条上,可减少资金沉淀在非增值环节。

通过把基本流程与支持流程集成起来,将集团公司的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达到最终集成,形成了一个最大限度共享集团公司资源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资金控制的最高层次的集成。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志刚等.集团公司理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89-92.

[2]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J].会计研究,2000,3: 19-21.

[3]沈秀荣,吴浙.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01,20:26-28.

[4]王成等.企业财务内控精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56-160.

[5]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49-53.

Group Company Fund Control Manages Which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Li Rui

(Shengda economics and Trademanagement Institute;Zheng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Group Corporation is the development-led forces in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The fact which the parent and subsidiary companies of The Group Corporation are independent corporate entitydetermines it is difficul that the parent company control the subsidiary’s finance, which is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the Group Corpo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China Group Corporation issues related to financial control.

上一篇:机械密封原理与设计范文 下一篇:对项目管理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