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成本范文

时间:2023-12-05 11:37:09

公司财务成本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1篇

财务成本是任何企业都重视的要素,在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财务成本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这里,财务成本不仅是指由会计制度核算出来的,用于公司内部成本管理的成本,还应包括企业外部成本,以及非核算化成本。财务成本分析(下文简称成本分析)是寻求成本降低途径的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利用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揭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

一、引入公司社会责任的财务成本分析必要性

1.公司社会责任的界定

“公司的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2O年代以来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产生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社会贫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提出的。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目前世界各国并无划一的定义。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社会责任普遍被理解为公司对股东之外的利害关系人的责任。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盈利作为自己惟一存在的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些其它所有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公司职工)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当地社区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

2.引入公司社会责任下的财务成本分析的必要性

(1)保持企业持续生命力的需要。成本意识理念是所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必须具有理念之一。一段时期以来,成本分析多限于“以物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分析,未能重视“以人为中心”成本分析,如员工技术培训、员工素质教育、员工身心健康等投入支出分析。遵循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成本分析所获取的成本数据主要源自于业务形成,成本是显现的、看得见的,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而对非显现成本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程度,如环境污染、熟练员工流失、生产安全疏漏等造成的损失缺乏认识。由于上述这些现象在短时期内对企业获利影响并不显现,很容易被人忽视,但从长远发展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生存、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味成本分析是不仅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更站在整个社会利益人的角度来衡量公司经营活动的成果。这种做法对确立企业在社会地位,树立企业形象,以及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企业财务业绩的需要。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金融分析师发现,与那些毫不考虑社会和环境公司相比,那些充分负有社会责任的公司的股票业绩更佳。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乐的经营理念是“爱国”,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经营方向明确为人民大众,且企业战略走“公众品牌”之路。自1994年办企业开始,将未来企业设定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上。1998年改变了中国原料药——半合成青霉素不再进口的局面。产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价格设计首先计算一下患者用两天的药量的药费负担。其财务业绩由1995年销售收入2.6亿元上升到2001年度销售收入18亿元。

(3)维护顾客忠诚度的需要。许多企业将“顾客满意”作为评价企业声誉的标准之一,但很少考虑顾客满意度与生产、服务于生产这一产品的“人”的关联度。大量调查表明:企业越是注重社会责任,其产品和服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工作在一线的员工的心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维护工作一线的员工自身权益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因为顾客的满意度,来自于员工的满意度,员工能全身心地投入生产、服务,才能保证企业生产流程的安全、产品质量的安全。二、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成本分析的构想。本文认为应从构建公司社会责任财务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以及营造分析制度环境两个方面着手。

1.构建财务成本分析指标体系

建立在公司社会责任基础之上的财务成本分析体系应包括以下分析指标:

一是反映保护环境、资源力度的成本分析指标

(1)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指标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废料可以循环使用的程度,该指标反映公司对资源的珍惜和节约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废料利用率=可循环使用的废料÷物质消耗总额

(2)环保投资率。环保投资率反映企业投入环保资金所占总资产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其计算公式为:

环保投资率=环保投资额÷总资产

(3)单位收入耗能量。单位收人耗能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消耗水、电、气、油支出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反映生产经营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收人耗能量=企业水、电、气、油等能源消耗额÷主营业务收入

(4)单位收入排废量。单位收入排废量反映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与主营业务收人的比值,该指标表明了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所承担生态责任的一种态度。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收人排废量=公司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主营业务收人

其中:三废是指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

二是反映稳定员工、富有创新力的成本分析指标

①单位收入研发费。单位收人研发费反映企业每年投入研发费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对人类社会技术进步所负的责任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收人研发费=每年投入研发费÷主营业务收人

②人员培训支出率。人员培训支出率反映企业对不同层次员工基本素质、业务水平培养投入情况,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对留住人才措施履行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人员培训支出率=每年投入培训费÷主营业务收入

③工资、福利支付率。工资、福利支付率反映企业已付工资总额、福利支出与应付工资、福利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对员工自身权益利益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工资、福利支付率=已付工资、福利支出额÷应付工资、福利总额

④工作安全投放率。工作安全投放率反映企业对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应投入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工作安全投放率=员工工作环境安全投入额÷资产总额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司;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模式

公司财务管理不仅需要遵循财务管理一般制度,还应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下建立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通常认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局这样的组织结构,并切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下,财务管理内含有成本控制的要求。但就成本控制活动而言,其实则归属于工程领域范畴。由此,如何实现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间的契合呢。

关于上述问题可这样来理解,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都指向公司资本,其中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货币形态的资本,而成本控制则是实物形态的资本。这就意味着,二者实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罢了。那么建立二者契合的优势又是什么呢。优势主要体现在,可通过资金监管来推动公司成本控制的效果。从而,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就能较好实现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公司财务管理的认识

从理论层面来看,财务管理不仅包括对资金的监管,还涉及到公司投资等领域。但结合本文主题,以下将从资金监管方面展开认识。

(一)资金预算

公司资金预算可分为两个方面,即针对来年资金需求的总预算,以及针对某一项目的专门预算。对于前者而言,其实则建立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之下,并受到市场环境的直接影响。对于后者来说,则受到项目规模、技术水平,以及项目实施周期的影响。实践表明,公司财务管理中对于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管是较为乏力的。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现象,归因于:(1)项目本身的专业性,使得资金预算可能出现偏差;(2)在技术创新引领下,项目的经济价值又具有不确定性,使得资金预算难以做到准确性。

(二)资金使用

建立在规范的财务管理条例基础上的资金使用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然而,根据凭证进行报帐、冲帐的活动中,财务人员难以确认凭证后面经济事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真实性可理解为该经济事件是否已经发生,合理性则可理解为该经济事件发生是否必要。这样一来,就极易使得资金在流通中存在漏损。

(三)利润分割

作为经济性组织的公司,通过资金回笼将实现利润回报。由于它属于W—G`阶段,即属于流通领域。随着利润的实现必然面临着利润分割问题,或者说如何合理确定发展基金、积累基金、福利基金的比例结构。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仍与成本控制相联系。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可在下出二者契合的目标定位。

二、认识基础上的契合目标定位

那么二者建立契合的模式的目标又如何定位呢。该种定位将对下面的契合模式构建建立起路径指向。具体而言,目标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者的关系定位

二者关系定位取决于各自所面对的对象,由于资金表现为货币形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交易性,从而公司财务管理应成为成本控制的约束条件,而成本控制则成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知,资金先后存在于原料采购、生产和销售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将发生大小不等的成本数目。为此,惟有加强资金配置质量和监管力度,才能有效控制会计成本的无谓发生。而在三个阶段中,具体实施成本控制的人员则在资金约束下,建立起自主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构成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二者的手段定位

公司财务管理遵循一整套财务制度,并在对二级帐户管理和跟踪审计的推动下,完成对资金流量和流向的监管。作为监管的原始凭证而言,则构成了实际的监管对象物。上文已经指出,成本控制的手段依赖于工程领域的成就,但在团队生产模式中仍依靠团队成本的成本控制行为来实现。然而,这并无法建立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契合关系。实则不然,增强团队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需要通过激励来实现。而作为物质激励的奖金来说,则需要在绩效管理中受财务资金支付。

(三)二者的效果定位

结合财务管理是成本控制的约束条件,以及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来看,二者的效果应分别定位于约束条件的有效性和最终目的的可实现性。对于前者而言,不仅取决于财务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建设,还依赖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对于后者而言,最终目的的能否实现实则在于资金使用效益的达成与否,这也就形成了二者契合的基础。

三、目标定位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二者契合的模式构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提升财务人员的能力

提升财务人员的意识主要在于,建立他们跨岗位协同的能力。之所以需要这种意识,根本在于成本控制依赖于当事人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在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励和约束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针对财务人员应建立一对一的财务监管机制。那么如何建立这种意识呢。首先应建立跨部门的知识共享平台,从而能使得财务和生产部门人员获得彼此的知识信息。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则是了解成本控制下的人力和物力配置特征。

(二)创新财务管理的手段

创新财务管理的手段应从组织层面来展开,即建立跨部门的财务管理协同机制。这种机制依赖于各部门专业人员的参与来形成,因此,应在专项财务管理中建立由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财务管理团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在于提供成本控制的技术信息,从而为资金监管做出有价值的参考。除此之外,专业技术人员不应施加其它影响。从管理技术角度来看,引入ERP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完善财务审计的制度

如同思路中所提到的,应完善跟踪审计制度。跟踪审计制度的完善工作,需要公司管理者、财务部门管理者、各业务部门管理者共同实施。其中,公司管理者应提出跟踪审计的总目标;然后,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财务管理部门细化自身的分目标。但此时,财务管理部门应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从而掌握业务部门的技术经济特征。

(四)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否达到公司组织目标的要求,则需要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体系中的指标最为关键。如,以财务部门作为整体考核对象,将年度资金预算准确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物理元”原理建立指标体系。并在对上负责的机制下,进行人员绩分量化、考核。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给予财务人员年终奖励或是惩戒。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认为,建立二者的契合模式,将有助于推动公司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模式构建中可围绕着财务人员素质提升、财务管理手段创新、审计完善和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刘凡. 企业财务与业务信息一体化[J]. 经营与管理,2009.

[2]温晓翌. 流通性企业业务与财务信息一体化的方法[J]. 财会通讯,2005.

[3]王新玲.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规划与实施[J].财会学习,2008.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成本 财务困境成本计量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及其相关联的证券市场的规模与日俱增,但是在公司上市和证券市场的曲折发展中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最终破产的公司也不计其数。如1976年,北美农机业三巨头Massey Ferguson、国际Harvester和Deere分别占市场份额的34%、28%、38%。随后由于Massey Ferguson和国际Harvester 公司负担着沉重的债务而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最终宣布破产。2002年我国经济界重大事件之一的蓝田事件,是我国证券市场一系列欺诈案之一,最终蓝田陷入财务困境,蓝田股份被强制停牌。美国次级贷危机发展成全面的金融危机,给全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很多大型企业倒闭。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很多企业出现信贷配给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直接结果就是自身的资本充足率不足而导致杠杆率增加,很多企业由于业务的扩大发展,已经将杠杆率提高到了危险的程度,进而陷入了财务困境。基于市场经济的共通性,这些企业的破产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二、关于财务困境成本界定的研究

(一)财务困境成本的分类

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的MM理论,以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等一系列完美假设为前提,忽视了财务困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这显然违背了现实,但是MM 理论为Altman、Opler等学者研究破产成本与资本结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Baxter(1967)最早将财务困境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支付给律师、会计师费用、其他职业性费用,以及管理者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间接成本包括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后发生的盈利损失和销售额的下降,以及由于外部融资难度加大而增加的筹资成本,并且Baxter认为间接成本比直接成本更影响企业净经营收益流量。Altman(1968)比较倾向于Baxter的看法,但是Altman对财务困境成本的估计更加准确、全面,将难于观测的多方面的机会成本归属于间接成本。Robert W.White(1983)认为财务困境成本与破产成本紧密相关,将财务困境成本区分为事前破产成本和事后破产成本。Wruck(1990)认为财务困境成本包括三部分:一是管理者为恢复企业财务状况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潜在成本;二是支付给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的费用成本;三是企业损失的机会成本。Branch(2002)将财务困境分为四部分: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承担的成本,债权人、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对陷入困境的企业承担的成本,企业的竞争对手获益相抵,商业债权人、政府税务部门等其他社会主体承担的实际成本。

而国内学者对于财务困境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吕长江、韩慧博(2003)较倾向于Altman的观点,将财务困境成本分为直接困境成本和间接困境成本,并得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间接成本显著为正,负债率高的企业在困境期间将失去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损失较多的利润。吕长江、徐丽莉等(2004)认为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是两个不同的财务概念,上市公司应对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两种不同的财务状况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杨淑娥、魏明(2005)将财务困境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认为有时可能更多地发生间接成本,之后才有可能由于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而发生直接成本。

(二)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因素

Jensen 和Meckling(1976)指出,股东将公司委托管理者经营,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会导致委托成本,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财务困境公司摆脱困境支付的相关费用。Wruck(1990)认为一个企业资本结构越复杂,会引发利益冲突和搭便车问题,使得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资产的分割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会增加困境成本。Teresa(1993)、Opler和Titman(1994)选取了1972-1991年间处于行业下滑的高杠杆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用OLS回归分析不同财务杠杆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行业下滑的阶段,高财务杠杆企业会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且承受更多的损失。Andrade和Kaplan(1998)选取了美国31家高财务杠杆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资本结构的复杂性、杠杆交易总价值是否影响财务困境成本,结果发现财务困境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杠杆交易总价值均呈负相关关系。

吴世农、章之旺(2005)以1998-2002年沪深股市40家ST摘帽公司A股为样本,研究发现行业业绩和企业规模会影响财务困境成本。章之旺、张正堂(2008)从财务困境成本的形成机理分析得出资产特征、债务特征、产品特征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从资产流动性、资产专用性、资产担保价值的角度研究了资产特征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资产流动性与财务困境成本呈负相关关系,资产专用性与财务困境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资产担保价值与财务困境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债务融资能力与财务困境成本负相关,产品的独特性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成长性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李伟(2010)选取了沪深两市1998至2005年ST公司且截至2006年6月撤销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由于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担决策带来的后果,这会激励公司的管理团队,从而董事会股份持有率与财务困境成本负相关。二是由于董事会人数过多已被内部人控制,董事会规模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三是在财务困境期间,管理人员更迭即解雇不称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降低财务困境成本。

我国对于财务困境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成熟,由于对财务困境及财务困境成本的定义存在争议,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比较零星。通过以上综述,为今后研究财务困境成本问题提供了借鉴。

(三) 财务困境成本的计量

国外学者对财务困境成本的计量研究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Altman(1968)选取了19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经营业绩观”的角度出发,即从企业自身角度考虑,通过估计破产前三年的预期盈利,然后与实际值做对比,来确定间接成本。结果发现,在破产的前三年,破产成本估计占到企业价值的近20%,破产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举足轻重。Andrade和Kaplan(1998)从企业自身和权益投资者两个角度考虑,即基于“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对财务困境成本进行了计量,选取边际利润、资本边际效率和净现金流动边际变动率三个指标,对财务困境前后的经营业绩进行了计量。研究发现,从两种角度出发计量的财务困境成本均在20%左右。Richard B.Whitaker(1999)排除行业出售资产、管理行为和资产转让等经济状况因素对企业经营收入变化的影响,选取收益变动率这一财务指标,从经营收入的变化趋势来考察财务困境成本。结果发现,在行业调整后财务困境成本占企业价值下降了35%左右。

章之旺、薛野(2004)选取了1998-200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中42家特别处理公司为困境样本,以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为估计指标,从“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两个角度来考察财务困境成本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和投资者均承担了约4.91%的财务困境成本。李伟(2007)选取了1998-2004年间沪深两市78家ST公司为样本,以公司个股报酬率为指标从“权益价值观”角度研究财务困境成本状况,发现权益投资者承担了3.36%的财务困境成本。

三、简要评述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必然产生一系列成本,国内外研究者比较倾向于将这一系列成本划分为直接困境成本和间接困境成本,更多的发生间接成本。同时,研究者关于财务困境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零星、分散,现有文献的回顾提示我们在考察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因素时,应该从公司特征、公司治理特征和股权结构等多维视角展开分析。在研究财务困境成本计量问题时,研究者们从“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两个视角度量财务困境成本时选择的度量指标比较单一,但是财务困境成本占到企业价值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构建预期的财务困境成本指数模型对财务困境成本的计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破产案例稀少,财务困境直接成本的度量依据缺乏,国外有关文献的研究思路给我国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给管理当局就如何侧重管理一定的启示,以期为企业谋求正面效益。X

参考文献:

1.Whitaker R.B.The early stages of financial distres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9,(23):123-133.

2.吕长江,韩慧博.财务困境、财务困境间接成本与公司业绩[J].南开管理评论,2004,(3).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成本;企业利润;分析方法

财务成本分析是以公司财务成本报表及其他相关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成本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和评价,揭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风险和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可靠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由于财务成本分析对于企业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其方法的全面性和规范性也直接影响到管理效果,因此,我将以财务成本分析方法为重点做以浅述。

财务成本分析方法要紧紧围绕财务成本分析的目的,而企业内部财务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无外乎三点:一是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衡量企业当前的财务成本相对状况,预测其变动趋势,为企业管理制定措施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资料;二是为企业投资和资产重组整合决策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三是为企业内部和员工业绩评价提供价值依据。

基于以上三点,财务成本分析应以分析报告的形式按时上报,其主要内容应首先就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概括的加以说明,然后就相关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负债、现金收支、增加值及其分配情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逐一加以剖析。以下就基本内容做以说明:

1、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体评价说明

包括企业本期产销经营情况、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货款回收和资产负债等财务风险情况,增加值及分配比例情况,并做出总体评价说明,指出不足,提出主要建议措施,使报告使用人对企业本期经营情况有整体的了解。此外,还要在总体评价说明中将预算的安排情况,本期数据与预算的差异及与上年同期的数据加以比较说明,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2、本期生产经营情况具体说明

(1)对企业利润的分析

主要分为与年度预算的比较分析和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分析来进行。其中与年度预算的比较分析如超过或低于年度预算分解目标的一定比例,要重点分析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与上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时重点说明规模变化、成本控制、产品结构调整对利润变动的影响。在对企业利润的分析中,应重点把握企业营业利润的分析,以主营业务利润为主线,对于影响企业利润水平的营业外收支,不可持续的其他业务收支产生的利润要加以特别说明,以免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

(2)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分析

主要分析本期收入与预算数据和上年同期数据相对变化情况。重点揭示销售合同执行情况、销售价格增降或高附加产品销量与低附加产品销量变动情况、地区或大客户销量变化情况、新产品(投放市场不超过三年)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变化情况。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分析无外乎销售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我们应能从量差与价差的变化中分析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乃至市场的细微变化,进而总结出趋势性的数据,以便未雨绸缪。

(3)成本费用的分析

主要分为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预算和上年同期的差异分析和对产品成本的分析。其中对产品成本分析重点是对全部产品总成本构成情况、对可比产品成本变化趋势、对重点关注产品成本构成的分析。

对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项期间费用的分析,我们应以预算为蓝本,将这三项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或半变动费用,关注刚性费用的增长,对于企业可自行调节支配的费用项目应重点关注其合理性,此外企业应将期间费用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费用的非合理性增长蚕食企业的经营成果。

全部产品成本构成分析主要是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构成项目,以按定额测算的预算值与实际消耗值进行对比分析,对产生的较大差异要特别予以关注。可比产品成本项目变动趋势分析要重点分析成本变化的原因是由产量变化还是由定额消耗变化或是人工和材料变动引起的。重点关注产品成本构成分析,一般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产量大且对收入影响大的,或者边际利润为负数的产品,对其消耗材料构成、废品损失情况、成本的合理性,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剖析。

(4)负债表项目分析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重点揭示债权变化和管理情况、存货变化及管理情况、债务负担变化及偿债风险情况。其中对于应收账款变动分析,重点揭示应收账款总体的变动情况是否合理,应收账款书面对账情况,逾期应收账款的增减情况和原因。存货变动分析重点揭示存货占用水平是否合理,存货周转率变化趋势,存货的盘点管理及主要材料价格变化情况。偿债能力及风险管理重点揭示工厂资金结余情况,对银行、对供应商、应缴各种税费等内部债务增减和到期情况,企业可能遇到的偿债风险,企业财产抵押和担保情况。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应以企业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为依据,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重点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与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并结合资产负债情况、企业损益情况运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表加以反证,力求将预算执行偏差全面反映。对本期有重大影响的筹资或融资活动影响到现金流量的,企业也需要专项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影响企业的营业外现金收支企业也要在分析中附带说明。

(6)增加值及分配情况分析

此处的增加值是财务增加值的概念,是指以营业收入减去外购成本后的差额,它是企业将各种要素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后形成的新增价值。财务增加值是企业可以自主决策分配的财富,它至少必须满足企业的以下需求:①缴付国家税费②补偿折旧③支付劳动报酬④支持企业长远发展⑤承担日常管理必要的支出⑥保证投资者的利润。

财务增加值的列报以营业收入为起点,扣除收入实现过程中不参与价值创造的部分要素,同时,在列报中体现了财务增加值的分配过程,从而引导企业注重分配过程的控制。

增加值及分配情况分析重点说明实现增加值有多少,在劳动分配、资本积累和收益分配、持续发展投入及各种运营费用支出等几大方面分配金额,以及这些支出占增加值的比重。

(7)其他重大事项特别说明

如果当期发生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例如重大合同变更、重大诉讼、重大生产调整等,企业除需要在分析中披露外,还应说明该事项对企业当期和将来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成本分析除以上基本内容和方法外还应进一步加强报告格式的规范性要求,企业内部各业务管理人员应按照各自分管的业务内容详细分析增减变化原因,包括与年度预算进行比较分析,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财务成本分析报告的规范性体应现在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和措施具体上。应用数据说话,务求评价客观,建议可行。财务成本分析报告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的原则并结合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及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

以上只是粗浅地对财务成本分析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做以介绍,由于各个企业所在行业不同,经营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具体的财务成本分析方法的运用还在于各企业的财务实践,但我们相信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财务成本分析方法会越来越科学,越越进步。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 公司财务 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市场中兴起了诸多行业,与此同时,电力施工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电力工程企业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电力工程企业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并不完善,无论是在公司财务的成本控制上还是在整体的运营项目中,都存在很大问题。要想使电力工程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1、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与作用

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包括的方面很多,首先是合同的成本,要知道,在电力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双方都会仔细研究合同的内容,针对相关条例进行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放心大胆的去施工。其次便是对进度的规划,进度的规划是电力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只有认真管理进度,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才符合公司财务成本的控制要求。对于材料、人员的成本都包含在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之中,材料在进入电力施工之中,受到严格的检查,人工成本,也包括了人员的工资,这一方面,是构成公司财务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认真做好相应的工作,避免出现磨洋工的现象,才能使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得到有效的发挥。

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控制是整个电力企业的核心,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成本,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利益,并且对整个的电力工程项目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指引我国电力工程公司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2、财务成本控制的主要作用以及相对的原则

2.1、财务成本控制的主要作用

财务成本的控制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电力企业在利用现代技术的原则之下,对企业中所产生的资金、人员进行控制,而其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财务成本控制具有保证的作用

要知道,财务成本控制是对企业中空间以及时间上所产生的费用进行监督与控制,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这种保证作用,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差异性进行解决。在财务成本控制的保证作用下,能够在企业的实际成本在预先的范围内进行实施,从而在第一时间内形成对企业目标的事先,因此,财务成本控制中的保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务成本的发展。

2.1.2、财务成本控制具有促进作用

财务成本控制在整体的运用中能够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过程中出现各种耗费进行计算,与此同时,财务成本控制还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调节与监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财务成本的控制还能及时发现比较薄弱的缓解,能够挖掘具有潜力,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从而在原有电力企业的机制上进行改变,变传统机制为经营机制,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强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财务成本控制具有促进的作用。

2.1.3、财务成本控制具有监督的作用

财务成本控制作为一个全方位的监控系统,能够对企业的耗费程度进行监控,与此同时,企业系统资料能够把违法企业纪律的行为反馈给领导人员,从而进行制止。财务成本控制步进对企业进行监督,并且通过内部的结构对企业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制度,从而进行监督。而对于投资者以及债权人而言,在财务成本控制的监督下,能够履行相应的义务与责任。

2.2、财务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则

2.2.1、结合重点进行发展的原则

在财务成本管理中,不仅要对财务成本进行监督与控制,并且要结合重点,对财务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监督。由于财务成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因此,在原有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的重点,对企业进行控制与监督。

2.2.2、结合日常与定期,促进企业发展

在财务成本控制中,要对日常与定期进行结合,才能促进财务成本的控制。企业定期对员工以及资金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还能制止浪费现象的发生。而对日常的控制中,可以知道,日常的工作量比较大,在人员控制上有所难度,因此要对两者进行结合,变不足为优点,变繁琐为简单,从而加强财务成本的控制,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3、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要知道,电力行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行业,电力行业不仅维持了社会的发展,还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但是,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浮出水面,特别在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上,问题格外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公司财务成本管理意识浅薄

我国电力企业现在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管理者并没有相应的公司财务成本管理的意识,很多员工会认为公司财务成本管理与自己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这些事情只是上级领导所属的。正是员工的这种思想,才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在很多时候出现了问题,都是出于先发现,后救火的状态,要知道,这种状态如果控制不好,很大程度上就会阻碍电力工程的发展。除此之外,很多时候,电力企业对公司财务的成本控制具有局限性,这种性质容易造成资金的损失,比如会在资金核算的时候出现问题,出现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企业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产生影响,要知道,公司财务成本是整个电力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电力工程的整个进程之中,财务成本控制都会起到指引与监督的作用,在工程结束的时候,财务成本控制也理所应当的起到考核的作用,正是这种作用,公司财务成本的控制对整个电力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3.2、电力工程企业中公司财务成本的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有着很多问题,但最普遍的问题便是财务成本控制体系的不完善,财务成本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工程的合理性,也影响了整个电力工程企业的整体发展。比如说,在对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时候,很多管理者并没有对财务进行分析,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往往只是凭着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从而使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与预想的资金产生冲突,从而无法对电力工程起到监督与指引的作用,无法使电力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3.3、物资管理不够严格,浪费现象居多

物资是影响财务成本控制的关键,很多时候,财务的盈亏可以导致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产生诸多问题,电力企业要想协调、有序的发展,物资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原料,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企业在施工过程会出现物资浪费的现象,有些地区特别严重,甚至达到80%的浪费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可以了解到,我国电力企业在财务成本控制上并不完善,无论是物资的回收还是材料的浪费,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的控制。

4、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措施

我国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中存在诸多问题,要想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公司财务成本的控制,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4.1、加强对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宣传

加强对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宣传,是解决其问题的关键措施。企业中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要树立财务成本控制的意识,并且要加大宣传,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清楚的认识到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这样,员工与领导便会在意识上具备相应的成本控制思想,并且会在企业的不断宣传中,提高相应意识,从而使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4.2、大力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是,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国电力企业还处于比较粗放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只有如此,员工在提高素质的时候,对公司财务成本管理有所了解,并会以具体的行动促使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有效发展。因此,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素质,是促进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指标。

4.3、建立完善的财务成本控制制度

要想解决我国电力企业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完善的财务成本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公司要对采购进行成本控制,采购员在进行采购时要货比三家,购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产品,初次之外,采购员还要具备相应的沟通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促进采购的顺利。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各种成本进行控制,无论是接待费用、接待开销都要控制在预算之中。

5、结语

综上而言,我国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存在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就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解决,无论是对人员的培养还是对成本的控制,都要进行解决。从此财务的角度看,成本关系到我国电力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企业要想转变自己的经济效益,那么就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新角度中研究了电力工程财务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并且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分析与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可以了解到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成本控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不仅防范了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达明.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J].工程管理,2012(9).

[2]肖立.关于电力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0(4).

[3]楼德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19―24.

[4]程新生.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15.

[5]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15―18.

[6]夏博辉,刘铁煌.企业财务成本控制[J].辽宁:东北财经大学,1997(2):123―129.

[7]刘桂艳,鲁永唯.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0(14),

52―55.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6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保障体系;完善措施

引言

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建设步伐加快,通信工程领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近些年所开展的通信工程数量非常庞大,但是市场竞争环境越发恶劣。所有通信工程公司很有必要对通信工程造价做好科学的管理,成本得到控制优化,提升质量,做到利润最大化。通信工程造价管理是在质量和工程保证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方法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探讨通信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保障体系的完善具备显著意义。

一、通信工程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无论是任何企业,其存在的意义都是基于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通信工程企业也不例外。通信工程造价对项目的收益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目前市场情况看来,通信工程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激烈,在此情况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实现成本控制,造价管理是重点。通信工程造财务成本控制能够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要求,有效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财务成本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无用投资,较少投入,增加收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财务成本管理有利于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推动我国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价存在于通信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的调节改变都有可能改变工程造价,为了减少影响,有必要优化管理,能对工程起到指导作用。通信工程造价的财务成本控制与成本优化控制能协调质量、工程进程和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造财务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有重要意义。

二、通信工程财务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整个工程周期内控制原则。通信工程在整个建设周期内的造价控制是指通信工程初始到项目截止为止的所有成本的综合,包括项目前期投入项目准备,建设过程中的材料投入劳动力投入,后期项目结束成本。在实际项目工程进行过程中,其成本体现在各个方面,通信工程造价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性,因此在工程周期内要实现一个造价最低原则来指导管理工作,正确实施工程投资决策方案设计和施工等等的选择。2.全过程控制的原则。现在许多通信工程造价只是进行项目开始之前的预算和结尾的结算,虽然在控制造价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是起到的作用微小。许多潜在的问题不能确定,就不能很好的控制成本,造成损失。故而对工程实施中的每个细节做到精细化的控制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主要的目的是控制投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预算的作用要突出,造价考虑因素也更加全面。全过程控制造价就是采用各种办法,将计划值和实际值对比检查分析,确保造价的控制。3.全方位控制原则。通信工程造价较高,要想对工程造价实施预期控制就要从耗材、劳动力费用和机动耗费以及其他耗费等等入手,全方位考虑,做好市场调查分析,实时监控,做到财务成本控制。对工程造价要及时反馈,对发现的不合理支出的增加要严格对待,尽可能消除,各个工作部门协调协助工作,形成严谨有序的工作机制,达到最终目的。

三、通信工程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保障体系的完善措施

1.做好施工成本预算管理,保障成本控制效果。通信工程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保障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在项目开始之前的成本预算以及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工程开始之前,必须做好项目具体施工计划、成本控制实施方案设计、招标等环节。方案优化设计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考虑施工的具体细节,不断优化方案。最优的方案体现在控制了工程消耗,但工期和质量依然得到有效保障。招标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底标价格,对招标单位的信誉和能力全方位的考量,选择合理合适的单位进行工程建造,从源头上控制了成本,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保证。除此之外,对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成本控制实体,项目的负责人需要按照现代项目成本的管理方式,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预测以及控制,并控制好整个项目的施工成本,实现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2.落实财务成本控制措施,保障成本控制效果。施工过程中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存在大量的投入,所以对工程造价的财务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控制显得尤其重要,不可松懈,必须谨慎对待,统筹兼顾,有效协调各方面。工程建设中建设耗材、设备、人工劳动费一般而言占比相对比较大,这也是控制的关键项目,在杜绝和检查偷工减料等恶劣的行为的基础上,对劳动费用层面给予适当的成本控制,尽量按照国家标准,保证劳动效率。在材料方面,材料耗材的选择必须是基于对市场的全面了解基础上,在和供货商签定合同的同时,需要备注材料的数量、质量以及验收结果等信息,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材料供应,同时,还需要对供货商给予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预防材料不合格的风险出现。合理的工期安排也至关重要,绝不能出现工期的滞留,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同时增加了成本,所以工期是不容耽误的。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施工企业要严格把控,有效降低成本。3.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成本控制效果。在通信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在造价结算过程中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成本控制,这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末一个环节。竣工需要收集建设过程、建设前期准备等阶段的资料,认真最好相关的结算。建设项目最后利润的多少与最后的结算是否正确完整有很大联系。在竣工阶段的管理优化控制包括中标价和各种签证费用录入,包含不符合要求的索要项目。要对各项目的结算严格审核,最终为单位呈交结算时,要进行成本分析,分析对比实际的工程资金耗费与决算是不是有出入,有问题要查明。最后需要对工程实施中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寻求经验,对以后的造价和成本控制起到有效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财务成本的角度来看,通信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的盈利以及亏损分水岭主要是基于成本。在一定的层面上看,在收入相应的情况下,通信施工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就必然需要最大化控制成本,这也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信施工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改善经济成本控制环境,并强化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真正做好成本控制,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获得更大的经济优势,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玲.成本控制视角下通信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0:79+55.

[2]张宝忠,施坤华.浅论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J].信息系统工程,2010,10:62+126.

[3]支正.通信工程行业财务管理与控制问题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07:154-155.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营成本强化;热力公司;财务管理;控制;完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45

热力公司是典型的中小型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在经营成本强化的基础上,对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此,将热力公司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在经营成本强化基础上的财务管理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控制与完善措施,以期为中小型企业未来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具体指的就是内部人员的规模、资产与经营规模都与同行业大型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劣势十分明显的经济单位。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重点是在质与量两个方面考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对企业基本组织形式予以深入地分析,重视其融资的形式与行业中的基本地位。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企业雇佣工作人员的数量、实际经济收入与资产总值等进行全面衡量与考虑。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财务管理工作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从本质上来讲,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与企业最终目标存在紧密的联系,也就是企业的盈利。通过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其提供了所需的服务。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部分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实际成本很高,甚至处于亏损的状态,致使其难以在调控经济与扩大就业中发挥自身的功用,严重的还会对政府财政带来负面影响,致使纳税人负担不断增加,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而且规模并不大,控制制度尚未健全,对于内部控制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生产效率也不高,最终增加了其经营成本与财务风险。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现阶段热力公司成本管理工作问题解构

热力公司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成本管理工作始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制约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新时期背景下,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表现出来,对其自身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实际研究与探讨,可以将热力公司成本管理工作的问题归纳成以下两点。

2.1成本管理思想落后

国内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同样也包括热力公司,都属于家族私营企业。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来说,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而且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知识也严重缺失,难以构建相对完善的时间与风险价值财务管理经验。相反,管理工作人员仅根据个人经验采取决策处理措施。除此之外,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内部仅仅简单设置财务类型部门,所安排的工作人员也尚未接受专业化与系统化的知识教育,甚至还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无证上岗。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财务管理职能仅仅交由会计工作人员亦或是企业主管工作人员兼职处理,致使责任划分模糊,且内部管理工作混乱性问题严重。

2.2成本核算方式简单

第一,中小型企业在成本核算处理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选择计算方式。科学合理选择计算方式进行核算,而品种法的使用比重是55%,分步法使用的比重是42%。现阶段,批量生产多样化品种产品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其所需采用的就是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而在国内,计算法的使用比重只有6%。

第二,即便已经提出构建集中多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贯彻和落实。

3基于经营成本强化的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完善路径

基于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想进一步推动其全面发展,就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与完善措施。下文将经营成本强化作为重要基础,提出了完善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以期有所帮助。

3.1全面建设工作人员素质队伍并增强综合管理素质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是重要的基础,但同样需要重视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而在现代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提高了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必须要在具备丰富经济与财会理论能力的基础上,站在多个角度对理财策略予以深入地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理财策略。在此基础上,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全新的知识,了解前沿信息,对知识内容予以有效地吸收,针对信息变化的情况,应对企业运行实际情况展开综合性评估,进一步拓展企业的业务范围。除此之外,定期组织热力公司内部会计从业工作人员参与职业道德与业务技术等专业培训,尤其是对于《会计准则》、《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尽量保证对传统的管理原理与方法进行掌握,并且更灵活地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式,推动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2贯彻并落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并构建财务管理制度

现阶段,国内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并不大,而且在管理方面十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高度重视工作分工处理工作的作用,并且严格要求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管理。以成本会计核算槔,需要始终遵循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开展工作,而在成本会计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且仔细地盘查产成品与半成品等多种存货。在此基础上,应对相关账目予以严格地核对,确保成本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使其完整性不断增强。

热力公司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建立并健全财务成本管理机制,对相关规章制度予以有效地完善。与此同时,公司财务规划与财务预算工作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成本管理机制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基于经营成本强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严格监督生产经营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而且应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样一来,才能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达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预期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热力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得理想的经济利润,为自身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此,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当正确认知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控制与完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热力公司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凤波,娄跃明.热力公司经营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6,(3):231.

[2]马燕.探究国有热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2016,(18):238238.

[3]杨静.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4,(1):2828,30.

[4]唐颖.现金流量管理与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与意义[J].中国商贸,2015,(14):1617.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成本管理;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商品房交易市场的不断深化改革,房地产公司数量和规模以及效益不断提高,同时房地产公司相互之间的行业竞争也不断加剧。现阶段我国新型产业房地产公司一路走高,房价居高不下,当前政府各种调控措施和限购令的颁布使得房地产公司面临这房子降价的趋势,房地产界的利润开始缩水,为了面对这些正在以及即将威胁到房地产公司利润的政策的形式下。财务成本的控制和减少开支成了房地产公司最大最重要的问题,同样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成本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仍然有些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成本管理不完善,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财务人员水平管理意识不高、控制薄弱、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等,公司需要及早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

1.房地产公司财务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

1.1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且管理办法老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公司管理意识薄弱,大多数房地产公司只注意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后的成本管理。一些房地产公司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房地产投产建设时财务成本管理的盲目性。不能全方位、全要素的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至于财务成本管理的手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随着我国房地产公司发展速度的加快,房地产公司必须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今后行业发展的要求。

1.2.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近年来房地产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壮大,作为房地产公司必须建立与自身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而相反现在的很多房地产公司并没有做到,发展速度远超过了管理体系的改革速度,财务成本管理一直处于粗放状态,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一部分公司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执行不到位,无法发挥其作用。房地产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员工的使用不合理,职责不明确,造成管理体系混乱,并没有建立一定完善的奖惩制度,没有真正的激发带动起所有员工的积极心,很难在新型财务管理体系中使所有员工发挥其巨大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度。

1.3.房地产公司在整个项目周期过程中财务成本管理不够健全

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整个周期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项目的投资决策,然后到设计阶段,项目招标和投标阶段,施工阶段,投入使用阶段,维护与修理阶段。房地产公司财务成核算具有时间的滞后性的缺点,所以在着每一个阶段财务成本管理都必须始终全面贯彻执行,而实际上有些房地产公司对此认识不到位,使得把财务成本的管理重点放在了项目设计阶段,而没有足够重视立项和施工阶段,忽视了在项目立项阶段的投资决策对控制财务成本的基础性作用,以及项目施工阶段对财务成本的严格管控工作。2.加强房地产公司财务成本管理的措施

2.1.财务成本管理过程中加强系统管理意识和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

房地产公司要加强财务成本的管理意识以及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要把企业的财务成本管里视为一个全面化的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而不是某个阶段性的工作。必须坚持以“对象、内容、方法”全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公司不同的成本采取相应的财务成本管理策略和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公司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要从实际出发,做到综合全面的管理包括服务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兼顾物质成本和非物质成本,才能真正的做到科学合理的财务成本管理目标。

2.2.建立合理的公司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热情提高积极性。

降低成本对于一个公司员工其工作态度也十分重要,不能单纯的依靠管理制度,还要依赖于房地产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配合以及执行程度,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员工激励制度是十分需要。当前很多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奖惩制度还不完善有些甚至还没有正在建设当中没有实施执行。这需要各个房地产公司根据自身的企业规模和企业特点,开发并制定出一整套相关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绩效考核办法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2.3.通过制度强化项目财务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

首先房地产公司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要以提高企业效益

为出发点,以市场主体为导向,以销售和利润为起点,采用倒推,预测的方式对年度及未来经营战略的精确规划。其次是要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房地产公司要实行资金预算及信息化管理和合理筹集及加强资金的日常管理来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所有资金收支都要纳入公司预算管理,应该企业将年度资金预算、月度资金预算、月度资金预测、月度资金计划、日现金流量有机结合。再就要改进财务管理体系,改进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在于完善公司财务成本审批制度和改进财务核算体系,各级审批人需基于合理授权,对合同评审,成本费用支付等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责权利合理配置。

3.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公司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竞争激烈,在这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如何做好财务成本的全面管理将是房地产公司未来面临的长期问题,但也在不断的完善管理体制,更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实践创新不断挖掘,结合自身的房地产公司特色和优势制定好相应的管理对策,才能保证公司长久高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袁斌.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3)。

[2]钱剑.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0,(02)。

[3]田林永.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15期。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营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指人员规模、资产的规模以及经营的规模与其同行业的大企业相比都具有比较明显劣势的经济单位。我们主要是从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两点上进行考量。不仅要分析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融资的基本形式,所处的行业基本地位,还需要认真考量企业雇员的基本人数、实收的大致成本以及资产的总值等。

我国的中小企业无疑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一环。其成本控制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从根本上而言,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还是取决于企业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盈利,成本是费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性途径,也是直接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基本需要的。一些不完全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国有企业,成本十分高且处在不断亏损的状态中,其生存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威胁,因而很难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公共事业等方面发挥其基本的作用,有些甚至还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加重纳税人的基本负担,对于国计民生十分不利,同时,针对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比较难、规模相对比较小、控制的制度不够健全等造成内部控制程度比较差、生产效率低、运作流程混乱等自身的缺陷之下,经营的成本以及财务的风险都是十分大的,因而,加强成本的管理有着十分切实的重要性[1]。

二、热力公司目前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热力公司在目前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思想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

我国的许多中小型企业,包括热力公司,都是家族性的私营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及经营权并没有完全得到分离,企业的管理者们也缺乏比较专业的管理知识,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方面的财务管理经验,只是一味的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相关的决策处理。更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只是简单的设置了一个财务类的部门,里面的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还有许多财务人员是无证上岗的,因而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只能够由会计人员或者是企业的主管人员进行兼职处理,最终导致了责任的不够明确,内部的管理也相对比较混乱。

(二)热力公司在成本的核算过程中往往采取比较简单的方式

一方面,中小型企业进行成本的核算处理都需要选择相应的计算方式,根据科学的计算方式,我国企业中使用品种法的企业占了百分之五十五,使用分步法的企业占了百分之四十二。但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还是在于批量生产的多品种产品,这种生产方式所需要的计算方式还是分批法的产品成本计算,但是在我国,使用这种计算方式的企业仅有百分之六。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我们提出了建立起囊括了成本的预测、成本的决策、成本的核算、成本的计划以及成本的分析在内的各种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很难兑现[2]。

三、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解决办法分析

(一)要不断加强人员的素质队伍建设,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是我们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也会比较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但是现代的财务管理对于财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拥有比较丰富的经济及财会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出相应的理财策略。同时,这些人还需要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具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能够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以及根据信息的不断变化,及时的对企业运行的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综合的评估。同时,要经常对本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等方面的重点培训,特别是加强诸如《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做到掌握传统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的同时不断对现代的成本管理进行熟练的运用与分析。

(二)要不断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建全各项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我国许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比较小,在管理方面还是很混乱的,因而,我们更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工作的分工处理,在成本控制人员的管理方面要更为严格,譬如在进行相关的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具体要求,办理成本会计方面的相关业务,还要对产成品、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等存货进行认真的盘查,仔细核对相关的账目,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的基本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最终的完整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建立起财务成本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建立起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规划以及财务的预算,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努力做到在生产经营中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以及内部的审计等,唯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达到最终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家清.浅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2009,11(2):23-26.

公司财务成本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困境成本;度量;商业信用;ST制度

一、引言

商业信用,是供应商在商业交易中提供的融资,是一种常见的短期融资来源,是非金融性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且广泛地为企业使用。Peterse和Rajan(1997)以及Atanasova和Wilson(2004)研究指出约有70%的美国公司和80%的英国公司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在中国,赊销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始于先秦时期,广泛发展于宋代(孙智英,2002)。现在,我国的金融体制尚不健全,商业信用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扶持作用很大,可能超过银行信贷(Allen et al.,2005;Ge and Qiu,2007)。

Stephen A.Ross在《公司理财》(原书第8版)一书中将财务困境定义为:一个企业处于经营性现金流不足以抵偿到期债务,而被迫采取改正行动的情况。财务困境最终的危机是破产。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通常都面临“融资饥渴”,但我国严格的银行信贷约束却使得困境企业向银行取得信贷融资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困境企业很可能会转而向其供应商寻求商业信用融资,以期尽快走出财务困境。

本文拟运用实证研究法度量出财务困境给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使用数量带来的变化,接着再度量这种变化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在我国,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有现实意义的,能为企业尽快走出财务困境,降低财务困境成本提供有益的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一)商业信用的存在动机及影响因素

回顾以往文献,主要将商业信用的存在动机分为两类。经营性动机是商业信用存在的一个动机。经营性动机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1)降低交易成本动机;(2)价格歧视动机;(3)质量保证动机;(4)促销动机。

另一方面,融资性动机是商业信用存在的另一个动机。然而,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在银行信贷融资存在的情况下,商业信用融资为何仍然存在?现有文献围绕这个焦点问题主要有两种理论来解释:商业信用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融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之所以银行信贷不能完全取代供应商向其下游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是因为供应商提供商业信用具有比较优势。Petersen和Rajan(1997)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比较优势做了系统而全面的总结,主要有信息获取优势,对客户的控制力优势以及财产挽回优势。信贷配给理论则认为对于有些借款者来说,无论他们愿意支付多高的贷款利息,都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银行贷款。信贷配给理论不仅解释了商业信用在金融机构作为专业的信贷供给组织存在的条件下为何依然存在,而且还能解释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相对昂贵的融资方式为何仍为许多企业所使用。最早提出“信贷配给”概念的是Meltzer(1960),他认为信贷配给对大企业有利而不利于小企业,并推测这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

(二)财务困境成本理论及影响因素

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困境成本的研究,目前就财务困境成本是否存在尚存在争议。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财务困境成本无足轻重。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财务困境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Jensen,1986)。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财务困境成本是存在的,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会作出损害债权人和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决策(如顾客、供应商以及雇员))。关于财务困境成本的分类,大多数学者都赞成将其分为直接财务困境成本和间接财务困境成本。直接财务困境成本包括清算或重组的法律成本和管理成本,而间接财务困境成本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根据财务学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供应商、客户、雇员和债权人等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这些维系企业生存的财务利益相关者无疑会受到损害,从而产生间接财务困境成本。

Altman(1984)是首位对财务困境间接成本进行全面、精确计量的学者,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而言,破产前三年的财务困境成本达到了企业总价值的11%-17%。然而到底是经济困境导致了财务困境,还是财务困境导致了经济困境却仍旧令人困惑。随后,Opler和Titman(1994)的研究剔除了经济困境对财务困境的影响。他们按照样本企业所处的行业将其分成经济困境和非经济困境行业,研究发现,行业不景气时,高杠杆企业会被低杠杆企业竞争者抢占大量市场份额。具体说来,业绩下滑的行业中高杠杆企业的销售额相比于同行业低杠杆企业有着26%的超额下降。这些研究结果符合间接财务困境成本显著存在的观点。

在我国,吕长江,韩慧博(2004)以非预期业绩损失来衡量财务困境间接成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间接财务困境成本显著为正,且高达企业总价值的25%-36.5%,此外,他们还发现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业绩进而影响企业财务困境成本。吴世农,章之旺(2005)在“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两个理论框架下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的存在性,基于1998-2002年间沪深股40家ST摘帽公A股为本进行经验研究发现:从企业开始陷入财务困境直至走出财务困境期间,在“经营业绩观”理论框架下,经行业调整后的企业平均主营业绩有一定的上升;然而,在“权益价值观”理论框架下,经市场调整后的权益市场价值表现出了2.04%的下降,说明这种经营业绩的提高未能提高权益的市场价值,其检验结果还表明,财务困境成本与企业规模及行业经济状况显著相关。章之旺,张正堂(2008)进行了基于公司特征的财务困境成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流动性、债务融资能力与财务困境成本负相关;资产专用性程度、债务结构的复杂程度、成长性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

然而,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被我国上市企业广泛使用的短期融资方式,其使用数量变化会对财务困境成本会造成什么影响?已有文献尚缺乏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拟就此问题做初步尝试。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Petersen和Rajan(1997)对美国3404家小规模企业的研究表明,不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企业会使用更多的商业信用。Danielson和Scott(2002)的经验研究发现银行信用约束水平与商业信用的使用数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Atanasova(2007)发现有信贷约束的企业会更多地使用商业信用来代替银行贷款。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有较高的破产风险,在我国,银行信贷约束十分严格,财务困境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很可能面临信贷歧视与信贷配给,故我国财务困境企业通常存在“融资饥渴”。当银行信贷无法获得时,困境企业很可能转而向其供应商寻求商业信用融资。由于供应商提供商业信用时拥有比较优势,故与银行相比,供应商会更愿意向困境企业提供融资。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一:

H1: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会增加使用商业信用。

若融资比较优势理论成立,当提供商业信用的厂商之间完全竞争时,商业信用的价格应该低于银行信贷的价格。从使用信用的企业角度来说,商业信用的使用成本应该低于银行信用的使用成本。Summers和Wilson(1999)基于英国655家样本企业研究发现大多企业把商业信用作为一种便宜的融资来源,这个结果支持了融资比较优势理论和上述观点。因此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增加使用商业信用很可能会降低财务困境成本。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二:

H2:财务困境公司增加使用商业信用会降低其财务困境成本。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02~2011年作为研究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沪深股市行业代码为A-H的2193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剔除了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传播与文化产业以及综合类行业。行业的划分采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制定并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单字母加两位数字编码的大类分类标准,共获得21930个公司年度数据初始样本。本文通过对所有连续变量计算Z得分来探测该变量的奇异值样本,并对Z得分显著大于3的样本进行了处理。本文所用的财务数据均来自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本文的数据分析工具为专业统计分析软件stata12.0。

(二)假设一的检验

1.模型建立

本文参考了Molina和Preve(2009)的模型来检验假设一:

TCit=αi+β1financial distressit-1+β2sales growthit-1t+

β3F_yearsit+β4ln(TA)it+βit (1)

其中,模型中下标i、t分别表示公司i和年度t,后文模型(2)与此相同。模型(1)中变量设计及说明如下:

(1)商业信用(TC/TA)。模型一中被解释变量商业信用已用总资产标准化。商业信用具体计算方式为:商业信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总资产。

(2)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该变量是虚拟变量,用来标识一个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中。财务困境定义方法并不唯一,本文依据我国ST制度来定义财务困境企业。由于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保证ST确系财务困境所致,本文限定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①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即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③(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若符合以上条件的ST公司,则该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另外,考虑到在我国ST的实施和解除在时间上滞后于相应的会计年度,因此我们将ST前一年定义为财务困境开始年度,将摘帽前一年定义为财务困境解除年度。后文模型(2)中与此相同。

此外,模型(1)还加入了四个控制变量:

(3)销售收入增长(sales growth)。当公司销售收入显著增长时,它们可能会被供应商视为正在快速成长的客户,这可能导致它们的商业信用使用增加。当公司销售收入显著下降时则情况相反。因此,我们将销售收入增长也作为一个控制变量,用(本期营业收入-上一期营业收入)/上一期营业收入来计算。

(4)经历财务困境年数(F_years)。随着公司经历财务困境年数的增加,其融资饥渴加剧,同时信贷歧视和信贷配给的存在可能迫使公司转而使用更多的商业信用。因此我们将经历财务困境年数也作为一个控制变量,从公司被ST的前一年为第一年开始计算。

(5)公司规模(ln(TA))。Wilner(2000)指出大公司以及那些处于能够自主选择客户行业的企业通常会在商业交易中行使自己的市场势力并且拥有谈判优势。故供应商更乐意向这些大公司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以促使其商品尽快销售。因此我们取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替代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2.描述性统计

表1提供了模型(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财务困境公司平均商业信用使用数量高于非财务困境公司,且通过了0.01显著水平下的均值差异分析,表明财务困境公司商业信用使用数量显著高于非财务困境公司。相对于非财务困境公司而言,财务困境公司商业信用使用数量的波动性较大(从两类样本中TC的标准差可以看出)。

3.相关性分析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自变量存在高度相关性会影响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本文采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法检验模型(1)各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检验结果表明,商业信用与财务困境、经历财务困境年数以及公司规模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此外,本文还应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和容许度考察了模型(1)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各自变量VIF值均小于3.3,平均VIF值为2.12,说明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并不显著①。

4.实证检验

表2展示了模型(1)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从整体上看,模型(1)的F值为36.94,在0.0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整体回归效果较好。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使用数量显著增加了2.8%(由financial distress的系数在0.0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基本证明了假设一: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会增加使用商业信用。

(三)假设二的检验

1.模型建立

我们参考了Opler和Titman(1994)的模型来检验假设二:

Performancei,t-2t=δit+λ1financial distressi,t-1+λ2(increase TC)i,t-2t+

λ3((increase TC)i,t-2t*financial distressi,t-1)+λ4ln(TA)i,t-2

+λ5INDPERt-2t+εit (2)

模型(2)中变量设计及说明如下:

(1)公司绩效(Performance)。本文在两个理论视角下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一方面,从经营业绩观出发,我们通过测量公司在一个两年期内(从第t-2年至第t年)的营业收入增长来衡量困境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具体算法为:(营业收入t-营业收入t-2)/营业收入t-2;另一方面,从权益价值观出发,我们通过测量在一个同样的两年期间内公司权益市场价值增长来度量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具体算法为:(权益市场价值t-权益市场价值t-2)/权益市场价值t-2。由于不同公司所处的行业差别会给结果带来影响,因此应对单个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以及权益市场价值增长进行行业调整,具体调整值等于单个公司的对应指标减去对应指标行业中值。

(2)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该变量是虚拟变量,用来标识一个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中,若公司处于财务困境中则取值为1,否则为0。具体定义方法与模型(1)相同。

(3)增加使用商业信用(increase TC)。这是一个虚拟变量,为了与上述公司绩效变量保持一致,我们在一个相同的两年时间区间内(从第t-2年至第t年)来度量商业信用使用数量的变化量。若公司显著地增加使用了商业信用,则这个虚拟变量的值取1,否则为0。那么何为显著?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增加使用商业信用的量超过了同行业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增加使用数量的第95百分位数时,我们就认为这家公司显著地增加使用了商业信用②。由于每个行业的行业性质和商业运作模式不同,不同行业间商业信用的增加使用量情况定会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只将单个上市公司商业信用的增加使用量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之间进行比较。

(4)增加使用商业信用虚拟变量与财务困境虚拟变量交叉项(cross)。为了考察财务困境公司显著增加使用商业信用的成本,我们还构造了financial distress*increase TC交叉项,这个交叉项度量了财务困境企业显著增加使用商业信用对财务困境成本的边际影响。

另外,我们还加入了两个控制变量:

(5)公司规模(ln(TA))。取第t-2年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替代变量。吴世农,章之旺(2005)实证研究表明在权益价值观下,财务困境成本与企业的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

(6)行业经济状况(INDPER)。本文参考了吴世农,章之旺(2005)选取的行业经济状况虚拟变量,若行业的平均ROE从t-2到t呈上升趋势,则该变量值取1,否则取0,其实证结果表明财务困境成本与行业经济状况显著负相关。

2.描述性统计

由于模型(2)中被解释变量要经过行业调整,且行业业绩将用来度量经济状况的变化,因此我们将剔除上市公司数量少于四家的行业。表3列示了模型(2)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3显示,财务困境公司经行业调整后的销售收入增长低于非财务困境公司,说明财务困境很可能造成了企业业绩下滑,从而带来财务困境间接成本。但财务困境公司经行业调整后的权益价值增长却比非财务困境公司更高,有可能是因为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信息并没有有效反映到证券市场中。相对于非财务困境公司而言,财务困境公司经行业调整后的销售收入增长以及权益市场价值增长波动都较大(从两类样本中sales growth以及value growth的标准差可以看出)。

为了检验财务困境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是否显著低于非财务困境公司,其权益市场价值增长又是否显著高于非财务困境公司,本文对财务困境公司和非财务困境公司的销售增长及权益市场价值增长分别进行了均值差异分析。均值差异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财务困境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并没有显著高于非财务困境公司,而财务困境公司的权益市场价值增长也没有显著高于财务困境公司。

3.相关性分析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采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别检验模型(2)以销售收入增长和权益市场价值增长为被解释变量的各研究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检验结果表明,销售收入增长与增加使用商业信用虚拟变量、公司规模以及行业经济状况虚拟变量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权益市场价值增长与财务困境虚拟变量、增加使用商业信用虚拟变量、公司规模以及行业经济状况虚拟变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本文还应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和容许度考察了模型(2)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结果发现无论是以销售收入增长为被解释变量还是以权益市场价值增长为被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8,平均方差膨胀因子分别为1.27和1.31,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

4.实证检验

表4展示了在经营业绩观下模型(2)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从整体上看,模型(2)的F值为47.03,在0.0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整体回归效果较好。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陷入财务困境时销售收入会显著下降119.6%(financial distress的系数在0.0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这个结果再一次验证了财务困境成本理论。另外,显著增加使用商业信用公司的销售收入呈现出41.6%的明显增长(increase TC的系数在0.0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陷入财务困境并增加使用商业信用公司的销售收入显著上升了273.5%(交叉项cross的系数在0.0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相比于增加使用商业信用的非困境公司来说更是有了231.9%的额外上升。这个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虽然财务困境会给我国上市公司带来成本,但困境公司增加使用商业信用却能改善企业业绩,从而降低财务困境成本。在经营业绩观理论框架下,假设二基本得证。

而在权益价值观视角下,整体回归效果不太好,故在此未列出回归结果表。从整体上看,模型(2)的F值为1.26,未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因此本文未能从权益价值观视角下通过实证研究测量出困境公司增加使用商业信用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

五、结论与启示

作者认为,本文只是一个初步尝试,发现问题的过程远比结论更生动有趣。基于财务困境成本不同理论基础可能导致不同的实证测量结果,这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就我国实情来看,涉及到会计政策调整和资本市场政策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统计和分析更长时间区间的样本及分阶段样本。此外,在权益价值观理论框架下,财务困境公司增加使用商业信用对资本市场投资业绩造成的影响仍然是一个“谜题”。

注释:

①一般来说,判断多重共线性的标准是(两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1)最大的VIF大于10;(2)平均的VIF大于1。

②本文还使用了同行业上市公司增加使用商业信用数量的第90百分位数作为衡量是否显著增加使用商业信用的标准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并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孙志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吕长江,韩慧博.财务困境、财务困境间接成本与公司业绩[J].南开管理评论,2004,

3:80-85.

[3]吴世农,章之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3:101-105.

[4]章之旺,张正堂.基于公司特征的财务困境成本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51-57.

[5]Allen,F.,Qian,J.,Qian,M.“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5,28,pp.595-614.

[6]Altman,E.“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Bankruptcy Cost Question”,Journal of Finance,1984,39,pp.1067-1089.

[7]Atanasova,C.“Access to Institutional Finance and the Use of Trade Credit”,Financial Management,2007,36,pp.49-67.

[8]Atanasova,C.,N.Wilson.“Disequilibrium in the UK Corporate Loan Market”,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4,28,pp.595-614.

[9]Danielson,M.G.,Scott,J.A.,2002,“A Note on Trade Cred it Demand and Credit Rationing”,SSRN working paper:236-260.

[10]Ge,Y.J.Qiu.“Financial Development,Bank Discrimination and Trade Credit”,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7,31,pp.513-530.

[11]Jensen,M.C.“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pp.323-329.

[12]Meltzer,A.H.“Mercantile Credit ,Monetary Policy,and Size of Firms”,The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1960,42,pp.429-437.

[13]Molina,C.A.,L.A.Preve.“Trade Receivables Policy of Distressed Firms and its Effect on the Costs of Financial Distress”,Financial Management,2009,38,pp.663-686.

[14]Opler,T.C.,S.Titman. “Financial Distres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Journal of Finance,1994,49,pp.1015-1040.

[15]Petersen,M.A.,R.G.Rajan.“Trade Credit:Theories and Evide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7,10,pp.661-691.

[16]Summers,B.,Wilson,N.,1999,“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rade Credit Use:A Note”,Mimeo,Credit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上一篇:心理学常见理论范文 下一篇:中职线上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