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01 11:28:03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一、安全控制目标:

1、群伤、重伤、较大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包括各种质量等其它重大以上安全事故)为零。

2、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3、预防发生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

4、财务资金安全、货物运输、业务风险为零。

5、现场违纪现象做到人见人管,形成一个群防群治,人人维护的安全管理格局。

二、安全管理职责:

(一)、严格执行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结合工厂实际,建立、健全本部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巡检制度、各岗位操作规程和物流管理程序);全面落实部门安全管理职责;组织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好辖区内的各种机械、电气设备和生产成品、物资;做好安全综合检查,彻底整改隐患事故、各种消防器材设施须保持完好状态;加强所属人员的思想、品质教育,注重作风和廉正建设;组织制定本部门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二)、认真落实公司2009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书,结合部门的安全生产特点,制订并落实部门年度安全工作计划,计划中有明确的安全工作目标和重点,同时落实公司日常的安全管理要求。

(三)、建立、健全部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实行“一岗双责制”,公司、车间、班组、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综合安全检查、教育、规范和隐患整改,确保各种生产成品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重大危险源及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车间周查、部门月检时,须对重大危险源和

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和彻底整改,对其实行登记、建档,并按公司有关制度要求及时控制处理,并上报公司安全监督主管部门。

(五)、外出业务人员加强对人身及财产的安全;财务、贸易、储运部门加强公司资金、财产、货物等物资流通领域的安全防护。

(六)、按照公司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报告安全事故,配合公司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并认真落实公司的处理意见和整改要求,形成教育和整改记录。

三、安全奖惩

奖惩原则: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

(一)、人事行政部与安全主管人员实施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并做好各种日常安全管理台帐,公司年终对各部门进行安全考核。

(三)、全面完成了“安全控制目标”,年终由公司进行通报表彰。

(五)、执行安全问题 一票否决制。对于隐患整改多次不及时、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的部门(包括车间或班组),年终取消评先资格,对其直接主管,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主管责任人: 安全目标责任人:

签字: 签字: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运行;安全管理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迅速增大,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建筑业历来都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虽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较过去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较其他行业,其管理仍然相对落后,频发的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和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运行及管理,全方位着手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的原则

建筑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体系,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涉及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政策、安全计划和安全措施,全面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影响安全的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1)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指的是人心理上的具有的能够影响安全生产的性格、气质和情绪等;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视觉、听觉、体能、年龄以及疾病等不适合工作或者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的知识技能、专业资格、应变能力等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影响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违规、违章操作等,包括错误操作,违章、违规作业,错误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工具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物体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物品缺少或者有缺陷,缺乏防护装置或者防护装置有缺陷,施工现场场地环境不良,现场场地布置杂乱无章,材料工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装置,噪声刺耳,粉尘飞扬等。

(3)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造成的不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在人员的管理上失误、在物的管理上的失误和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在人员的管理上的失误,是指在相关人的教育、培训、命令和角色的安排等方面的失误;在物的管理上的失误,是指在技术、设计、结构等的缺陷,作业环境缺陷,防护用品缺陷等;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失误,是指在工艺上、程序上、规程上的管理失误、以及在安全监控、事故防范、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失误。

4、安全管理的措施

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关系到广大建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为了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到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确保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免受损失。必须针对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认真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1)制定安全政策、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安全方针,搞好安全生产。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保证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企业的发展,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安全管理总原则下,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政策。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要努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要求组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安全预评价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权责分明。要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承包,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安全责任制落实。从严处理那些,严重渎职、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者,不得姑息迁就,从组织上入手加强安全管理。

(3)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在公司安全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严格按照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计划。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险环节及危险因素,从技术及管理上入手,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计划,做好应急预案。

(4)实施安全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实施包括常规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及公司章程,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既定的安全生产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突发应急事件,开展应急演练,保障应急措施的可行、有效,保证安全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5)考核安全管理成果。针对常规安全运行管理及突发事件处理情况,考查安全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将安全管理工作成果进行量化考核。

(6)评价安全管理绩效。通过量化考核结果,分析安全管理措施的优缺点,并对管理过程中的人员、设备、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管理效果,寻找管理漏洞,为下一步制定安全管理政策及措施提供指导。

5、结论

安全运行及管理,必须在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及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符合标准要求。要认真做好本项目各类人员的安全思想、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通过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召开安全专题会议等措施,认真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要落实隐患整改,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所必需资金的足额投入。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按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同事认真做好对事故现场的保护,防止现场破坏影响事故调查以及次生事故的发生,并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议[J].科技资讯,2007(12).

[2]龚梅.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

[3]刘伟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

作者简介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投保 财产险 误区

一、免赔额(绝对免赔额)越低越好

一些企业在投保财产保险时,认为免赔额越低越好,有的甚至认为没有免赔额最好。这是对保险的错误理解,同时还会引发保险成本增加、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等问题。

第一,免赔额存在的原因。免赔额是企业自担风险额,或者称为风险自留。企业购买保险的目的决定免赔额的存在。企业购买财产保险是为了在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后企业能继续生存、稳定经营,即为了转嫁那些企业不能承受的、一旦发生便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或严重影响公司财务稳定性的物质损失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损失的严重性是衡量风险程度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讲,较小的损失可以不必要保险,而程度严重的损失是适合于保险的。在购买保险前,企业应该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可能的损失程度有多大。如果是企业可以承担的损失,就不必购买保险,可以通过自留来解决;当这个可能的损失是企业所不能承担的时候,可以将企业能够承受的部分以免赔的方式进行自留。

由企业来承担一些小额的、经常性的损失而不购买保险是更经济的,自留能力越强即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免赔额就可以越高,因为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那些重大的、企业无法承受的损失。

第二,免赔额过低会使保费成本升高。保险公司制定免赔额是为了能消除许多小额索赔,减少因理赔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理赔费用,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的保费。所以,当企业投保财产保险时免赔额过低,会使保费成本大量上升。通过确定免赔额的大小,可以使得被保险人调整保险费的支出。

第三,免赔额过低使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利。保险公司设立免赔额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促使其加强防灾防损工作,增强安全管理,强调对小额风险的控制。因为有免赔额的存在,企业要承担免赔额以下的小的风险,企业会更注重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总所周知,小的隐患是引起大事故的根源,小隐患不除大事故难绝。企业只有在细枝末节上加强风险的管控,才能预防大的事故。如果免赔额过低,或没有免赔额,企业会对保险公司产生依赖,不论什么事故都有保险公司兜底,不做防灾防损工作,导致企业安全管理的放松,形成安全管理漏洞,终将酿成大的事故。

二、赔付率越高越好

有些企业在投保了财产保险后,便希望赔付率越高越好,最好是高于所交保费,才感觉保险没有白买,都赚回来了。其实这也是企业的一个投保误区,这可以从保险的社会职能、风险管理的最佳状态、保险成本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保险的损失分摊原则是其社会职能的一个体现。简单来说,保险就是集合全社会的力量,集中救助个别遭受灾害损失的个体,即互助共济,将受灾单位的损失分散到众多单位分担。表现形式为以多个单位缴纳的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当少数成员发生损失时从保险基金中得到补偿,这样,发生灾害损失的社会成员都能继续生存下来,这也是保险存在的意义。如果社会中每个参加保险的成员都想每年将自己交出的保费都拿回来,那么这个保险基金就不复存在,也将失去其救助遭灾损失严重的个体成员的能力,保险在社会中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当企业在遭受不能承受的事故损失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赔付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时的赔付将远超过企业所支出的保费。当然,保险保的是偶然事件而不是必然事件,企业很可能多年或者更久不发生这种灾害、意外事故,那么保险赔付率将会很低。

其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对风险的控制最重要的是事前预防,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风险管理的最佳状态是在风险处理环节将风险事故预防和避免,即不发生事故才是最好的。虽然保险作为风险处理的一种方法,将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但当风险事故发生后企业所遭受的损失除了直接物质损失外还有很多保险所不能覆盖的间接损失,例如企业的市值、企业的声誉、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的客户关系等损失。也就是说,一旦发生灾害、意外事故,企业能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补偿与真实的损失相比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企业应严格控制风险,杜绝灾害性事故才是最重要的,与此相比,赔付率应是越低越好。另一个方面,从风险管理的预防控制风险方面来讲,保险公司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做出一定的贡献。企业在投保以后,保险公司都会免费为企业提供现场查勘及防灾防损服务。一般的保险公司都有专门的风险控制部,主动或按企业客户需求,通过为客户免费进行现场查勘,并根据查勘中发现的风险隐患提供书面的《防灾防损建议书》、安全管理讲座、安全技能培训、提供《安全管理服务手册》等多种形式促进被保险企业整改安全隐患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而这些服务,都是未投保企业所不能享受到的。所以,企业应更加注重保险公司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专业防灾防损服务,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而不是保险赔付率有多高。

再次,从维持企业的保险成本稳定来讲,保险赔付率不能过高。保险赔付率过高保险公司将会提高保险费率,使企业保险成本增长,持续的高赔付率还可能引起保险拒绝承保导致企业的风险无处可保。保险公司在承保企业财产风险时,通常会让企业提交历史损失数据等投保资料,以考察企业的风险管控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对于损失记录较好的企业,保险公司会认为该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水平很高,定性该企业的财产保险为优质业务,承保时会给企业开出较为优惠的费率,同时会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保险服务。相反,对于损失记录较差赔付率较高的企业,保险公司会认为该企业没有很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会认定该企业的财产保险业务质量较差。对于这样的企业和业务,保险公司没有过多的费用和意愿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同时为避免亏损,保险公司会大幅提高保险费率,使企业的保险成本不断提高。

三、保费越低越好

很多企业对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和控制很严格,这就使企业为了保证保费成本的稳定在投保财产保险时片面的追求保费越低越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为降低保费成本,调低财产保险价值。调低保险价值固然能降低保费成本,但引发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足额投保。从目前保险市场所提供的财产保险险种来看,通常使用的都是重置价值条款,即重建或替换、修理或修复受受损财产,受损财产应达到等同或基本近似但不超出其崭新时的状态。重置价值条款要求:一是被保险财产若发生部分损失,需进行修理或修复的费用不能超过该财产全部损失应赔偿的金额。二是若受损财产重新修复或重建所产生的重置费用高于该财产发生损失时的保险金额,本保险的赔偿按该保险金额与受损财产重置价的比例确定,计算方式如下:

受损财产保险金额―――――――――×损失金额-免赔金额= 赔偿金额受损财产重置价值

也就是说不足额投保的最大弊端是发生损失后,只能获得比例赔付,即只能获得部分赔偿。如果这样,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没有正确合理地转嫁企业的财产损失风险,等于企业过多地自担了风险。

第二,为保证保费成本不变,投保价值多年不变。企业的厂房、资产设备从建成投产以来投保价值就一成不变,从来不做投保财产的价值调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引起了原材料等成本的大幅上涨,也就是说,经过这样高速的经济发展几年后再建造同样规模的厂房、资产设备所需要支出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与几年前相比都已经大幅的上涨,个别费用可能已经是倍数增长,再用当年同样的费用建厂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对于始终以资产原值投保的企业,相当于使企业的财产贬值投保,同样是不足额投保,一旦发生全损即使是不执行重置价值条款,那企业所获得的保险赔偿也已远远不足重建一个同样的厂房或资产设备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应正确分析评估企业所面临的财产损失风险,合理转移风险,即正确评估财产重置价值,确定合理的财产投保价值。所以,企业应对投保财产进行定期的清产核资,重估资产价值,以保证投保财产的保值增值。

企业为求降低或稳定保费成本所采取的低投保金额策略,这种降低费用成本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企业若想降低保费成本,可以采用提高免赔额等策略,以保证企业在遭遇巨灾风险时得到最合理的赔付。

责任范围越宽越好

一些企业在投保财产保险时,认为责任范围越宽越好,对保险险种的选择挑责任范围最宽泛的,对附加条款的选择,似乎是只要有的就全都加上。很多保险责任被附加上是需要附加保费的,这样会使保费成本无形中增加不少,并不是企业投保财产保险最好的方式。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管理;创新;法律制度

1引言

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居住环境趋于复杂、多样,频发的消防安全事故使得消防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在应对新社会、新生活产生的问题上存在诸多不足,必须不断创新消防安全管理理念及方法,创新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杜绝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2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近些年我国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消防安全管理存在如下问题。(1)我国消防安全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面对新时代、新问题时捉襟见肘。学校、居民住宅以及公司企业等虽配备了消防设备和器材,但不会及时更新和维护,当面对消防安全事故时,很可能延误救灾的最佳时间,造成损失。(2)社会整体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安全重在防范,消防事故之所以频频发生,主要是由于社会整体的消防意识薄弱。①政府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不足。政府处于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及监督的领导位置,需要加强公共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为工作的出发点,不能单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在实际工作中走形式主义和投机主义,而弃公共消防安全于不顾。②公司企业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公司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对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意识薄弱,态度轻浮。a.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为缩减成本未配备具有消防安全资质的安全负责人,消防安全部门多为其他部门人员兼管,缺乏专业素养,管理水平低下,消防安全部门如同虚设。b.部分企业缺少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没有应急方案或措施,监督也不到位。对于安全检查,企业领导敷衍了事,没有榜样观念,同时对消防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也疏忽大意。c.部分企业无视消防安全法规,生产中占用安全通道、破坏消防设备的现象屡禁不止。③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我国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对于火灾的引发原因、火灾的扑救以及自保方法知之甚少。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源于公众的侥幸心理及对消防安全事关人人的认知不足。另外,消防安全知识及消防安全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公众未意识到维护公共消防安全设施的责任义务。为杜绝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务必加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知识素养。(3)我国消防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建设上,我国仍有许多不足,在涵盖范围及标准方面需要逐步完善,并法德兼下以解决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3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

3.1对区域进行分类监督管理

利用大数据将各区域按照居民居住环境复杂程度、企业生产规模及特点、火灾发生频率等进行分类,赋以不同影响因素不同的权重绘制热力图,通过热力图直观反映出各区域火灾发生的概率。并根据不同区域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和消防安全警备人员,建立“重点突出、监管有序”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针对区域的不同分类,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等级划分,书面化、标准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可行的高效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大数据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得对不同区域的消防安全综合评价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和合理性,公安消防机构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形成消防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做出科学预判,防范于未然。

3.2公众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事关人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人有责。消防管理工作任务繁重,我国消防力量薄弱,如果仅仅依靠消防机构必然监管不足。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社会的支持,要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公众化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公众化消防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公众的安全隐患意识,提高公众的消防知识水平。消防机构、公安部门、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居委会及消防志愿者要相互配合,将消防知识的传播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消防机构作为消防监管工作的主导者,对日常检查到的及其他部门或组织反馈的火灾隐患,应该及时以法律文书或以函的方式告知相关单位并要求其整改。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在消防监管工作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检测机构定期对区域消防设施进行效能检测并及时将检测报告反馈给消防部门,同时告知相关单位存在的消防隐患,协助社会单位进行设施整改以清除安全隐患。居委会要充分利用职务之便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社会个体要配合各部门工作,加入消防监管的大军中,及时举报、反馈身边存在的消防隐患。

3.3网络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便捷。消防监管工作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消防监管平台,共享消防监管信息。消防监管的网络化告别了奔走相告的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消防监管的反馈信息会更具时效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更顺利、更高效,同时,消防监管网络化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3.4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将消防法或其他相应法律法规纳入企业单位平日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责任中,与其他部门协同监督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状况。比如某娱乐场所长期缺失消防安全管理,员工缺乏消防安全培训,防火巡查不到位,且消防设施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消防部门可联合工商部门、文化部门等视娱乐场所管理者整改态度对其给予年度检查不合格,到期不予办理执照,甚至是停业取缔的处罚。

4结语

城镇人口日益密集,消防安全越来越来重要,一旦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消防管理工作,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政府机构需要完善与消防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社会团体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监管消防工作;个体要加强消防知识的学习,加入消防监管的队伍中。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消防监管模式,提高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晓峰.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96.

[2]杨边江.浅议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山东省消防维保监督系统的信息化监管[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9):24~25.

[3]刘磊.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消防界:电子版,2016(6):11.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1)不同于传统的消防管理模式,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减少了管理的流动性和盲目性,从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到现在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说明网格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方式主动性强。

(2)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信息管理机制,对划分的网格进行管理。对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管理方法,保证了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管理手段。

(3)在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关于消防安全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将火灾的发生、确定火情、出警、结束救援形成封闭的环路,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机制的完整性。

(4)通过信息采集装置实时收集、快速传递、高效处理消防安全信息,解决信息传递不及时、或错误信息在网格单元之间传递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5)创建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消防主管部门随时掌握社区消防安全现状和管理能力,使新模式呈现动态性、实时性、阶段性和科学性,彻底解决了传统评价模式中的人为因素,使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的流程图

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强化了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的功能,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革新手段,将传统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下的部门分割、各自为阵、资源零散等问题综合起来,实现街道消防安全的综合管理。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流程图见图1所示(图略),相关部门责任分工见表1所示(图略)。

网格化在社会消防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加强哈尔滨市社区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黑龙江省消防条例》、《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等法律、法规,笔者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关于哈尔滨市的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以民政部门社区网格化管理一网N格管理模式为基础(N为下级网格数),划分为消防管理“四级”网格。其中,将哈尔滨市115个街道划分为一级“大网格”,684个社区划分为二级“中网格”,3 765个居民小区(庭院)划分为三级“小网格”,11 235个楼道(居民小组)、38 717个驻区单位划分为四级“微网格”。每个街道有1个消防安全委员会,每个社区有1个消防安全工作组,每个居民小区(庭院)有1个消防安全管理小组,每个楼道有1个消防安全楼长,每个驻区单位有1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管理网络。格格相连无缝隙,实现消防管理无盲区。

“一格、两会、五员”和“66810”管理

“一格”,就是将所有的社区家庭、单位都纳入网格管理中;“两会”,就是社区消防工作重点依靠两个基层组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五员”,就是社区消防工作要重点依靠5大类27小类人员。消防管理员:街道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专职工作者、庭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居民小组负责人;消防监督员:消防大队干部、公安派出所民警;消防协管员:社区治安巡防员、物业公司保安员、居民小区保洁员、煤气公司收费员、电力公司抄表员、自来水公司查表员、驻区单位保安员;义务消防员:在社区居住的大学生消防志愿者、离退休民警、离退休党员、在职军官、退伍官兵、居民志愿者、驻区单位义务消防队队员;消防联络员:在社区居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主委员会成员、驻区单位负责人、消防安全楼长、居民代表等。

“66810”,就是规定社区消防工作要做到“六个必到、六个必访、八个必报”,融入“十条为民服务线”。

“六必到”,是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委员会要包点包片,做到:接到隐患举报必到场核实,发现火灾隐患必到场督办,清理消防车道必到场组织,遇到高火险天气必到场巡逻,接到消防求助必到场帮助,发生突发事件必到场施救。“六必访”,是指针对消防重点人群,市消防支队要做到:困难群众每月必访、独居老人每月必访、残疾家庭每月必访、流动人口每月必访、失业人员每月必访、重点帮扶人员每月必访。“八必报”,是指社区干部要做到:消防设施损坏必报、消防车道堵塞必报、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六小单位装修必报、外来人员就业必报、新增残障等帮扶人员必报、有消防安全不稳定因素必报。“十条为民服务线”,是指消防工作要有效借助平台、节约资源、整合力量,融入社区“十条为民服务线”:党员先锋服务线、环境美化服务线、平安秩序服务线、医疗卫生服务线、文体教育服务线、帮扶救助服务线、居家养老服务线、助残扶残服务线、就业指导服务线、公共危机服务线。

建立高科技消防管理平台

(1)社区火灾隐患直报平台。依托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社区火灾隐患直报平台。消防楼长、消防巡查员在巡查中发现隐患及时通过3G网络上报服务器系统终端,服务器通过平台将信息传送给相关人员(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社区管理人员、社区警务队管理人员),通过完善的业主联络系统(楼宇智能对讲、电话、QQ群、手机信息等),督促业主整改火灾隐患。

(2)消防弱势群体智能监控平台。在社区内所有消防弱势群体家庭推广使用消防呼叫器,呼叫器采用无线网络传输信号,在社区警务室内设置信号接收器,一旦接到求助信号,立即通过对讲系统通知附近的消防巡查员查看,并将查看后的处理结果通过手机3G网络上报服务器系统终端。

(3)社区消防动态管理平台。依托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建立三维动态管理平台,对小区内所有建筑及消防设施进行三维建模标注,实现对火灾报警及火灾隐患的实时监控。一是在小区内发生火灾报警时,立即通过三维模式切换至报警点,展示相关信息,并通过已经建成的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对现场情况实时查看;二是通过集中控制中心实现实时监控和综合调度指挥,将发现的火灾隐患第一时间预警相关管理人员,对火灾隐患的整改进行跟踪,并通过定期分析判别信息平台汇总的火灾隐患信息,建立社区消防隐患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发生,更直观、更全面、更迅速地管理小区消防安全工作。#p#分页标题#e#

哈尔滨市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的效果

以哈尔滨市实施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为例,对哈尔滨市近两年发生的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四项火灾基本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图略)由图2可知,2011年上半年,哈尔滨市共发生火灾377起,死亡3人,受伤8人,直接财产损失227.4万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34.5%,死亡人数增加1人,受伤人数增加6人,直接财产损失下降62.7%。由图3可知,截至2012年上半年,哈尔滨市共发生火灾144起,死亡0人,受伤0人,直接财产损失258.4万元。同比2011年,火灾起数下降了62.1%,死亡人数下降了100%,受伤人数下降了100%,直接财产损失上升了12.9%。四项火灾基本指标三降一升。

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

为了加强哈尔滨市社区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切实地在社会消防工作中实施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黑龙江省消防条例》、《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市政府下发了规范性文件《哈尔滨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已纳入市政府2012年度政法文卫正式立法项目,将全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规范和调整社区消防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适应全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1)明确单位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社区组织建设的管理;各级物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社区物业管理单位的指导;各级消防机构要加强对社区消防工作的指导,辖区公安派出所要加强对社区的消防监督管理。

(2)合理管理无物业服务的居民住宅。无物业管理单位的居民住宅应由其产权单位实施消防监督管理,既无物业管理单位又无产权单位的居民住宅由收取物业管理费的单位或者部门实施消防监督管理。无物业管理单位或者产权单位且无人收取物业管理费的居民住宅由社区统一管理。

(3)保证社区消防经费。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社区消防工作小组应当结合辖区消防安全情况、人员配备、地域特点,制定本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并报上级政府批准。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管理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保证相应的消防经费。

(4)落实考评奖励制度。各级综合治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综治办”)负责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考核评比。综治办开展社区消防工作考评,应当结合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议工作一并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考评。综治办对评为优秀的下级单位通报表彰;连续3年考评为优秀的,对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和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嘉奖。

结论

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一直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对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实施,结合哈尔滨市开展的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在政府统一领导部署下,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部门的统筹下开展的,为了加强社会消防安全的积极性,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全方位发展,提高群众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将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充分体现了“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有效地提高了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通过对哈尔滨市实施的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可知,目前的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为了保证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从技术、经济等角度去证明。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6篇

一、安全控制目标:

1、群伤、重伤、较大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包括各种质量等其它重大以上安全事故)为零。

2、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3、预防发生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 4、财务资金安全、货物运输、业务风险为零。

5、现场违纪现象做到人见人管,形成一个群防群治,人人维护的安全管理格局。(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

二、安全管理职责:

(一)、严格执行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结合工厂实际,建立、健全本部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巡检制度、各岗位操作规程和物流管理程序);全面落实部门安全管理职责;组织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好辖区内的各种机械、电气设备和生产成品、物资;做好安全综合检查,彻底整改隐患事故、各种消防器材设施须保持完好状态;加强所属人员的思想、品质教育,注重作风和廉正建设;组织制定本部门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二)、认真落实公司2008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书,结合部门的安全生产特点,制订并落实部门年度安全工作计划,计划中有明确的安全工作目标和重点,同时落实公司日常的安全管理要求。

(三)、建立、健全部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实行“一岗双责制”,公司、车间、班组、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综合安全检查、教育、规范和隐患整改,确保各种生产成品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重大危险源及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车间周查、部门月检时,须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和彻底整改,对其实行登记、建档,并按公司有关制度要求及时控制处理,并上报公司安全监督主管部门。

(五)、外出业务人员加强对人身及财产的安全;财务、贸易、储运部门加强公司资金、财产、货物等物资流通领域的安全防护。

(六)、按照公司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报告安全事故,配合公司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并认真落实公司的处理意见和整改要求,形成教育和整改记录。

三、安全奖惩

奖惩原则: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

(一)、人事行政部与安全主管人员实施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并做好各种日常安全管理台帐,公司年终对各部门进行安全考核。

(二)、发生“安全控制目标”第1、2条和第4条损失重大的安全事故,按照公司《员工奖惩管理规定》或依据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对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实施处理,取消评先资格,记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全面完成了“安全控制目标”,年终由公司进行通报表彰。

(四)、未发生“安全控制目标”第1、2条和第4条损失严重的安全事故,以部门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最低率和日常消防器材设施完好率及安全隐患整改率的高低,作为部门评先的综合依据,被评为安全先进部门的,公司通报表彰,并进行奖励。

(五)、执行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对于隐患整改多次不及时、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的部门(包括车间或班组),年终取消评先资格,对其直接主管,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主管责任人: 安全目标责任人: 签字: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7篇

一、安全控制目标:

1、群伤、重伤、较大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包括各种质量等其它重大以上安全事故)为零。

2、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3、预防发生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

4、财务资金安全、货物运输、业务风险为零。

5、现场违纪现象做到人见人管,形成一个群防群治,人人维护的安全管理格局。

二、安全管理职责:

(一)、严格执行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结合工厂实际,建立、健全本部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巡检制度、各岗位操作规程和物流管理程序);全面落实部门安全管理职责;组织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好辖区内的各种机械、电气设备和生产成品、物资;做好安全综合检查,彻底整改隐患事故、各种消防器材设施须保持完好状态;加强所属人员的思想、品质教育,注重作风和廉正建设;组织制定本部门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二)、认真落实公司2009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书,结合部门的安全生产特点,制订并落实部门年度安全工作计划,计划中有明确的安全工作目标和重点,同时落实公司日常的安全管理要求。

(三)、建立、健全部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实行“一岗双责制”,公司、车间、班组、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综合安全检查、教育、规范和隐患整改,确保各种生产成品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重大危险源及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车间周查、部门月检时,须对重大危险源和

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和彻底整改,对其实行登记、建档,并按公司有关制度要求及时控制处理,并上报公司安全监督主管部门。

(五)、外出业务人员加强对人身及财产的安全;财务、贸易、储运部门加强公司资金、财产、货物等物资流通领域的安全防护。

(六)、按照公司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报告安全事故,配合公司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并认真落实公司的处理意见和整改要求,形成教育和整改记录。

三、安全奖惩

奖惩原则: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

(一)、人事行政部与安全主管人员实施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并做好各种日常安全管理台帐,公司年终对各部门进行安全考核。

(二)、发生“安全控制目标”第1、2条和第4条损失重大的安全事故,按照公司《员工奖惩管理规定》或依据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对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实施处理,取消评先资格,记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全面完成了“安全控制目标”,年终由公司进行通报表彰。

(四)、未发生“安全控制目标”第1、2条和第4条损失严重的安全事故,以部门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最低率和日常消防器材设施完好率及安全隐患整改率的高低,作为部门评先的综合依据,被评为安全先进部门的,公司通报表彰,并进行奖励。

(五)、执行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对于隐患整改多次不及时、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的部门(包括车间或班组),年终取消评先资格,对其直接主管,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主管责任人: 安全目标责任人:

签字: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物业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物业公司指的是建成和投入使用后的建筑房屋等相配套的设备、设施以及管理等。物业公司可以根据其服务的对象进行分类,包括住宅服务物业、商业服务物业、写字楼服务物业、酒店物业以及工业物业等等。这也使得我们的生活与物业公司息息相关。安全指的是人、物品、环境等不会受到危险、事故的威胁。而物业安全指的是在物业公司的管理和防护下,物业公司管辖范围内的人、物、环境及物业公司本身都不会受到安全威胁。物业公司的安全服务能力决定于其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应对安全威胁的紧急制动措施等,从当前的物业公司安全管理来看,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安全防护落实上还存在一些疏忽,所以还需针对物业公司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物业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范围窄

传统的物业管理中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犯罪、火灾等,而且这些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比较低,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小,这也使得物业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缺乏应有的重视,对管理的范围限定的也比较小,主要负责抓治安以及消防方面,其他的安全管理问题被忽视,使得物业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的漏洞。

1.2物业管理涉及多方事物,安全问题难以落实

从当前物业管理的情况来看,其中存在多方的问题和矛盾,物业与销售商、房产开发商、业主委员会以及业主间都具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在这些关系的划分中往往不够明确,虽然随着法律的完善,对物业管理方面的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过于笼统,使得真正发生纠纷时无法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使得司法机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无从下手。同时物业是受产权人的委托来为业主实行管理服务,因此这项服务需要在产权明确的基础上来进行,但是从当前建筑房屋的公用位置来看,其中的配套设施、绿化、场地以及道路等在权责利等方面都不够明确,进而使得物业在物业管理费的收取中存在很大的困难[1]。部分项目在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遗留下很多的问题,使得物业管理的基础不牢,工程质量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及为销售而做出的不合理承诺都为物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问题使得物业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获得的回报少,所以导致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性不高,导致物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彻底。

1.3安全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关于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比较少,缺乏对法律的细化和解释,导致物业出现安全问题时无法根据相关的法律进行追责,所以一旦物业公司出现重大的安全问题,物业企业以及相关负责人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进而使得物业公司在安全管理中有恃无恐,降低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管理本身是一门科学,但是当前物业管理中却忽视了管理的科学性,在安全管理上不注重对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同时安全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进而使得物业安全管理问题频发。此外物业公司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隐患等没有及时的排查和预防,而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小,所以对其中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进而使得物业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

2物业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物业公司安全管理是物业服务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对管理服务区域治安、火灾以及突发事件等安全事故的管理和防治。为了提升物业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区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体系[2]。在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制定中必须要能够根据实地的特点,考虑的更全面和完善,并注重人性化。同时将制度与体系进行有效的结合,使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在遇到安全事故后,能依据管理制度与体系采取行动。如果只有制度那么工作人员的工作必然会刻板,限制了工作的灵活性,所以在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体系的建设。比如根据物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在发现突发事件时,需要及时上报,同时在事件的处理中需要遵从上级的指示。但如果地下室发生大量渗水情况,而巡逻人员先上报,再等指示,然后采取行动,那么将会使渗水情况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也会逐渐加大。由此可见,除了制度外还需有完善的体系建设。在体系中规定出在遇到安全事故时,需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过预案的制定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高效。

2.2强调服务的人性化

物业公司的安全管理还需要遵从人性化的原则,首先需要在员工的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物业安全管理是一个比较繁琐、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经常与业主打交道,同时安全服务的效果也是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度的认同感。物业管理层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消除员工在工作中的消极心理,提升对物业安全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提升安全意识,并采用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与业主进行沟通,为业主提供安全管理服务,从而保证物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2.3建立科学的安全观

科学的安全观,能够使物业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防止因为对安全的片面认识使得安全管理存在诸多的漏洞,进而更加全面、系统的解决安全问题。在科学安全观的指导下,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认真的找到事故中存在的原因,分析出潜在的危险因素,了解当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发生危险的程度,从而制定相对应的安全预防措施。通过对物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的评价,使得安全管理实现最优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业的安全管理关系着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物业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物业行业的兴起比较晚,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权责划分不明确以及物业费用收取较低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物业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还需物业公司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加强对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为业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住宅小区物业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8.

[2]李斐斐.我国物业管理安全保障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

上一篇:小学家校合作范文 下一篇:家校合作机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