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知识竞赛范文

时间:2023-10-07 17:15:04

全科知识竞赛

全科知识竞赛篇1

A.爱因斯坦 B.齐奥尔科夫斯基 C.罗伯特·戈达德

2.1991年10月,总书记代表国家授予(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A.王淦昌 B.钱三强 C.钱学森

3.物体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飞离地球,且未脱离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速度称为( )。

A.第一宇宙速度 B.第二宇宙速度 C.第三宇宙速度

4.航天器一般不会在距离地面200千米以下的圆轨道上绕地球飞行,这是因为( )会降低航天器的飞行速度,最终使航天器落向地球。

A.太阳辐射压力 B.日、月引力 C.大气阻力

5.相对地面环境而言,太空环境除有超低温、( )和高真空等特点外,还有高速运动的尘埃,( )。

A.强辐射;微流星体和流星体 B.低辐射;大气

C.低辐射;微流星体和流星体

6.长征系列火箭自身携带了( ),所以,火箭发动机在太空中也能正常工作。

A.高能量的燃料 B.燃烧剂和氧化剂 C.超低温的燃料

7.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时往往采用( )入轨方式。

A.直接 B.滑行 C.转移轨道

8.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的每一个位置都会在地球表面上有一个投影点,称为星下点,那么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轨迹的理想状态是( )。

A.一个点 B.一个“8”字形曲线 C.一条曲线

9.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秒,请问,神舟号飞船在35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它的速度为( )。

A.7.9千米/秒 B.小于7.9千米/秒 C.大于7.9千米/秒

10.人造地球卫星按其轨道高度可分为低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高轨道卫星,那么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属于( )卫星,它的轨道高度约为( )千米。

A.低轨道;450 B.中轨道;10000

C.高轨道;36000

11.一台质量为50千克的仪器设备,装在航天器里随航天器由地面升入太空的过程中,该设备所受的重力( ),该设备的质量( )。

A.不变;不变 B.变;变 C.变;不变

12.载人飞船从发射到完成任务返回地面过程中,航天员在上升段、轨道运行段、再入段分别处于( )、( )、( )状态。

A.失重;失重;失重 B.超重;失重;超重

C.超重;失重;失重

13.航天员离开航天器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无外力作用下会不会飘走?( )

A.会 B.不一定 C.不会

14.一件重达几十千克的舱外航天服,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并在舱外进行工作时能背得动吗?( )

A.能 B.不能,但可以用动力装置推动 C.不能

15.下列哪些飞行器不属于航天器?( )

A.通信卫星 B.空间站 C.高空无人侦察飞机

16.( )年由( )驾驶载人航天器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飞行。

A.1962;格林 B.1961;加加林 C.1961;季托夫

17.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 ),他是( )人。

A.阿姆斯特朗;美国 B.列昂诺夫;苏联

C.奥尔德林;美国

18.1963年6月,( )驾驶( )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称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女航天员。

A.索罗维耶娃;上升二号 B.波诺玛列娃;东方6号

C.捷列什科娃;东方6号

19.1994年至1995年3月,航天员( )创造了一次在太空居留( )天的纪录。

A.季托夫;365 B.波利亚科夫;438

C.玛纳罗夫;360

20.1995年6月,美国的( )飞船与苏联的( )飞船进行太空对接,把国际空间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A.阿波罗18号;联盟19号

B.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平号空间站

C.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礼炮7号空间站

21.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它是由( )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

A.实践一号;长征二号 B.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

C.风云一号;长征二号丙

22.我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由(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

A.长征三号甲 B.长征三号丙 C.长征三号乙

23.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是由( )运载火箭发射的。

A.东方号 B.大力神Ⅲ C.土星5号

24.我国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一个三级火箭,其第三级发动机所用的液体推进剂中氧化剂是( )燃烧剂是( )。

A.液氧;煤油 B.液氧;液氢

C.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25.多级火箭按级与级之间的连接形式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串并联混合型三种类型,我国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属于( )型多级火箭。

A.串联 B.并联 C.串并联混合

26.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采用的推进剂是( )。

A.液氧;煤油 B.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C.液氧;酒精

27.发射我国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按火箭级数的分类它是几级火箭?( )

A.三级 B.二级 C.三级半

28.从1975年开始至2013年3月,我国用( )系列运载火箭相继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A.长征二号 B.长征四号 C.长征三号甲

29.2011年9月,我国用(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天宫一号。”

A.长征二号E B.长征二号F/T1 C.长征二号F

30.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为了适应神舟号载人飞船的需要,是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你知道最初它主要作了哪三项改进吗?( )

A.加大火箭的起飞推力;增加了芯级的推进剂加注量;控制系统改进

B.加大火箭的起飞质量;减轻火箭各系统结构质量;调整火箭的级间比

C.箭上主要设备采用冗余技术;增加箭E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增加逃逸系统

31.我国的载人飞船是从哪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B.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C.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32.我国的探月卫星是从那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B.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C.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33.我国神舟号载人飞船的主着陆场设在什么地方?( )

A.内蒙古巴林左旗 B.内蒙古额济纳旗

C.内蒙古四子王旗

34.从1961年4月以来,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已有52年的历史了,到今天为止人类已成功地发射了( )类载人航天器。

A.2 B.3 C.4

35.我国的神舟号载人飞船是属于三舱构型,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和返回阶段,航天员分别乘坐在哪个舱段?( )

A.轨道舱;轨道舱 B.轨道舱;返回舱

C.返回舱;返回舱

36.我国航天员( )在2008年乘坐神舟( )载人飞船,进行了出舱活动,突破了我国载人航天三大技术中的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

A.翟志刚;神舟七号 B.聂海胜;神舟六号

C.景海鹏;神舟九号

37.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变轨后,运行在什么形状的轨道上,轨道高度是多少?( )

A.椭圆形轨道;远地点为460千米 B.圆轨道;900千米

C.圆轨道;343千米

38.在航天飞机、神舟号飞船和进步号飞船中哪个不属于载人航天器?( )

A.航天飞机 B.神舟号飞船 C.进步号飞船

39.请你指出右图是正在发射哪个航天器?( )

A.发射神舟8号

B.发射天宫一号

C.发射返回式卫星

40.在航天器太空自动交会对接过程中,两个飞行器中其中一个称为目标飞行器,一个称为追踪飞行器。那么在神舟九号与天宫—号交会对接过程中,( )为目标飞行器,( )为追踪飞行器。

A.天宫—号;神舟九号 B.神舟九号;天宫一号

C.神舟九号;神舟九号

41.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一般分三个阶段: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那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过程中的远距离导引段,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相比有什么不同?( )

A.天宫一号比神舟九号低 B.二者高度相同

C.神舟九号比天宫一号低

42.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请问,手控交会对接是在交会对接三个阶段中的哪个阶段中进行?( )

A.在自主控制段 B.在对接段 C.在远距离导引段

43.神舟九号是( )发射升空的,在( )完成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的。

A.2011年11月1日;11月8日

B.2012年6月18日;6月26日

C.2012年6月16日;6月24日

44.神舟九号乘员组是由( )等三名航天员组成。

A.翟志刚、刘伯明、刘洋 B.景海鹏、刘旺、刘洋

C.费俊龙、聂海胜、刘洋

45.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过程中由( )负责实施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为飞船指令长。

A.刘旺;景海鹏 B.翟志刚;刘伯明 C.景海鹏;刘旺

46.神舟九号的飞行控制是由( )统一指挥完成的。

A.西安测控中心 B.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C.海外测控站

47.乘坐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时,经过多少时间可以看到一次日出?( )

A.12小时 B.2个时 C.1.5小时

48.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其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

A.突破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B.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

C.空间科学试验

49.如右图所示,火箭的最上端一个尖锥形结构件是( )。

A.避雷针

B.逃逸塔

C.激波锥

5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了德国V-2弹道导弹的研制,战后他又领导了美国弹道导弹武器计划的实施,在美苏载人航天竞争中,他又承担了土星5号运载火箭研制,请问此人的名字?(.)

A.科罗廖夫 B.布劳恩 C.哥达德

51.在南极或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可以通过哪一类的通信卫星与两极以外的地区进行通信联系?( )

A.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 B.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C.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52.航天飞机轨道器能够像在返回地球时那样在月球表面降落吗?( )

A.能 B.不一定 C.不能

53.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中,为了提高测控覆盖率,除了陆上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之外,又在太空增加了数据中继卫星,我国的数据中继卫星的名字是( )。

A.中星 B.天链一号 C.鑫诺

54.我国航天员在进行首次太空行走时,穿的是( )。

A.海鸥号应急救生服 B.飞云号舱内航天服

C.飞天号舱外航天服

55.我国从1988年开始相继成功地发射了4颗风云一号卫星,你知道它是属于( )。

A.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B.近地轨道遥感卫星

C.近地轨道科学试验卫星

56.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通过名叫( )的舱段进入太空的,这个舱段是由( )改成的。

A.过渡舱;返回舱 B.气闸舱;推进舱

C.气闸舱;轨道舱

57.我国正在研制新的大型运载火箭( )的发射场是选在( )。

A.长征7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长征5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C.长征5号;海南航天发射中心

58.根据月球探测发现,月球上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有一种核聚变材料,它的名称是( )。

A.氦-3 B.氘 C.氚

59.目前我国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是从哪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B.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C.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60.1981年4月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这架航天飞机的名称是( ),它的归宿如何?( )

A.挑战者号;已退役 B.哥伦比亚号;2003年失事

C.奋进号;已退役

61.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需要均匀的分布几颗卫星,就能实现除地球南北极地区以外的全球通信?( )

A.2颗 B.3颗 C.4颗

62.美国航天员约翰·扬是目前进入太空次数最多的航天员,截至到2000年,他一共进行了( )太空飞行,累计在太空停留了( )天。

A.5次;679 B.7次;607 C.6次;835

63.美国航天员格林,在1962~2月乘坐小型载人飞船升空,成为( )个进入太空飞行的美国人,1998年,他以( )岁高龄重返太空,成为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航天员。

A.第一;66 B.第二;70 C.第一;77

64.航天员穿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之前,必须吸氧排氮,主要为( )。

A.避免航天员的血管堵塞,形成气胸,甚至危及生命

B.减轻航天服的重量

C.做好准备工作

65.为了对抗长时间失重环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航天员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失重防护措施,在天宫一号中的航天员他们是采取什么措施的?( )

A.用哑铃锻炼 B.使用自行车功量计锻炼

C.就地跳跃锻炼

66.在进入太空并在太空运行的航天器,除遇到自然环境外,还会遇到独特的诱导环境,它主要包括极端温度环境、( )。

A.噪声 B.低气压 C.失重和微重力环境

67.航天飞机是一种( )的载人航天器。

A.垂直起飞,水平降落 B.垂直起飞,垂直降落

C.水平起飞,水平降落

68.航天飞机是一种以( )为动力并能在太空中飞行的载人航天器。

A.涡轮喷气发动机 B.火箭发动机 C.涡轮风扇发动机

69.1969年7月发射的( ),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登陆月球。

A.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B.联盟TM型载人飞船

C.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

70.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跨世纪航天工程,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航天合作计划,它是由( )个国家共同参与研制和运行的。

A.美国、俄罗斯、日本等3

B.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14

C.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加拿大、巴西等16

71.国际空间站结构复杂、规模大,它由航天员居住舱、实验舱、对接过渡舱、桁架、太阳能电池等组成,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总质量将达到( ),全长约( )。

A.430吨;110米 B.280吨;88米 C.510吨:120米

72.国际空间站是怎样送到太空的?( )

A.在地面组装完毕,由大型运载火箭整体送入太空

B.在地面组装完毕,由航天飞机整体送入太空

C.由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将各舱段分别送上太空,在预定轨道进行对接后组成

73.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分三步走,即“绕”、“落”、“回”,那么嫦娥一号成功地完成了其中的哪一步?它完成探月任务后的最后归宿是( )。

A.“绕”;撞月 B.“落”;进入深空

C.“回”;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

74.嫦娥二号除圆满完成绕月探测任务外,它还( )。

A.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 B.落到月球表面

C.到达地日拉格朗日L2点之后,继续进行深空探测

75.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将执行嫦娥工程的哪一步任务?( )

A.“绕” B.“落” C.“回”

76.右图是导航定位卫星轨道示意图,请你指出这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导航定位系统。( )

A.美国的“GPS”

B.俄罗斯的“格拉纳斯”

C.我国的“北斗”

77. 到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进展到什么程度?( )

A.开始正式向亚太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

B.向全球提供无源服务 C.还不具备服务能力

7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后,将是由( )组成一个庞大的星座。

A.分布在6条中轨道上的28颗卫星

B.分布在3条中轨道上的24颗卫星

C.包括27颗中勒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和5颗静止轨道卫星

7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后,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可靠( )服务。

A.定位、导航

B.定位、导航、授时以及“北斗”的位置、短报文等

C.定位、导航、授时

80.“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预计在( )年完成全球组网。

A.2014 B.2015 C.2020

81.我们常说的太空垃圾一般指的是( )。

A.运载火箭的末级和废弃的航天器及其碎片

B.工业废弃物 C.生活废弃物

82.航天员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表面上重力的( )。

A.四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六分之一

83.在月球上一个白天和黑夜的周期大约是多长时间?( )

A.24小时 B.12天 C.28天

84.地球同步轨道是指航天器在顺行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周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的自传周期( )。

A.不同 B.相同 C.不一定

85.火箭主要由( )、( )、( )等系统组成。

A.箭体结构系统,推进系统,控制系统

B.结构系统,测量系统,地面发射系统

C.测控系统,弹道测量系统,推进系统

86.火箭推进剂按其能量类型可分为化学能推进剂、核能推进剂、电能和太阳能推进剂,目前运载火箭所采用的推进剂大多是( )。

A.电能推进剂 B.核能推进剂 C.化学能推进剂

87.许多航天器在轨运行时要进行三自由度姿态控制,不允许任何一个轴的指向偏离预定值,这种稳定方式称为航天器的( )。

A.垂直梯度稳定 B.三轴姿态稳定 C.自旋稳定

88.( )卫星是一种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或电子探测以获取有关信息的( )卫星。

A.天文;技术试验 B.通信;应用 C.遥感;应用

89.航天员随载人航天器在轨运行过程中,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睡觉?( )

A.像在地面上一样睡在床上 B在舱里飘着睡

C.不要床,在睡袋里睡,但要固定在舱壁上

90.1998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对在( )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位科学家颁发功勋奖章。

A.武器装备;25 B.两弹一星;23 C.航天产品;20

91.航天员在( )过程中才有失重的感觉。

A.在轨运行 B.发射升空 C.再入大气层

92.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成为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2011年由( )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着陆器,携带了第三代火星车——( ),并发回了大量火星表面探测图片。

A.美国,“勇气号” B.俄罗斯,“机遇号” C.美国,“好奇号”

93.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多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三颗海洋卫星,包括海洋一号2颗,海洋2号1颗,其中海洋1号是属于( )监测卫星,海洋2号属于( )监测卫星。

A.海洋地形;海洋水色 B.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

C.海洋地形;海洋动力环境

94.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即风云1号( )气象卫星和风云2号( )气象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两种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A.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

B.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

C.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同步轨道

95.到2012年底,我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 )次载人飞行。

A.3 B.4 C.5

96.2012年12月13日,完成探月任务的嫦娥二号卫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以10.73千米/秒的相对速度与( )相遇,最近相对距离仅为3.2千米,对其进行了拍摄,嫦娥二号又向更远的深空飞去。

A.艾达小行星 B.“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 C.灶神小行星

97.航天员长期在太空失重的环境里生活身体会增高吗?( )

A.不会 B.不一定 C.会

98.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预计在( )年建成。

A.2014 B.2020 C.2015

99.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还包括( ),这是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不曾有过的。

A.进一步考核航天员出舱活动

B.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C.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组装活动

100.神舟十号此次飞行的乘员组预计将由( )名航天员组成,其中包括( )名女航天员。

全科知识竞赛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竞赛 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技能的人才, 还需要不断运用自身智慧更新原来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1科技竞赛重要意义

科技竞赛提供了一个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科技竞赛打破了以往的过分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推动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

大学生科技竞赛已经成为体现高校综合影响力和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正确认识新时期高校科技竞赛在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培养、教育及指导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引导性、竞争性和创新性,规避和减少错误的导向,将对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北电力大学经过 60 年的建设,形成了“厚基础、严要求、重实践、强能力” 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在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价、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实两创(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目标和规划,努力实现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一实两创”人才培养理念在学校课堂教学、课内外实践教学中的推行,赋予了学生能做事的基础――实践能力;敢做事的胆识――创新意识;做成事的意志和本领――创业精神。近年来,学校通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健全科技竞赛管理体系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以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为中心的长效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当前科技的最新进展,在科技竞赛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看到自己的潜能、优势和不足,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力量, 让他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衍生力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推动社会和谐繁荣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2科技竞赛实践

(1)扩大科技竞赛的影响力。对科技竞赛的宣传,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入学伊始,通过新生导学篇等相关宣传读本、小手册,对大一新生进行竞赛知识的初步介绍;竞赛通知下发后,对应届竞赛进行详细的宣传介绍,包括竞赛时间、选拔对象、竞赛活动方案等;通过科技竞赛专门网页对科技竞赛的激励政策、管理制度、历届获奖、竞赛即时报道等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宣传介绍;通过广播、校报、校刊、横幅、作品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竞赛的感性认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好的宣传,能推动科技竞赛的良好循环发展,使科技竞赛成为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广为关注的热点。

(2)开展CAD技能培训,加强二维绘图软件AutoCAD和三维软件UG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早期训练和选拔。对于选拔参加省级、部级大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训;学生进入实验室,由具有一定实践背景和竞赛指导经验的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保证参加竞赛学生的实力,提高竞赛水平。

(3)积极争取学校派出学习的机会,保证相对稳定的优秀的竞赛指导教师队伍。

(4)构建多层次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机制。每学年定期举办院级、校级基础课知识能力竞赛活动和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参加的主要大赛有:

①Auto CAD制图大赛:参赛选手每人一机,按指定图纸在2小时内完成绘制,评分组现场评分;

②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参赛选手组队参赛,利用三维软件自行设计作品模型,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作品,评分组将评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③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两年一次,主题各不相同。2015年主题为“服务社会――高效、便利、个性化”;内容为“钱币的分类、清点、整理机械装置;不同材质、 形状和尺寸商品的包装机械装置;商品载运及助力机械装置”。参赛选手组队参赛,优秀作品将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④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项目参加“吉林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今后努力方向

(1)探索如何进行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和训练组织的改革,让学生从“被动竞赛”变为“主动竞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人格的形成。

(2)进一步研究和总结科技竞赛在老师、学生,以及普通群众中的影响力,使竞赛能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更新的成果产生。

(3)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加强教师科研育人的作用,关注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全科知识竞赛篇3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实践教学 应用创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08-01

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1号),其中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也在不断更新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1-6]所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很多高校普遍认可,也使很多高校把学科竞赛的水平作为评价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很多学科竞赛的题目背景都是来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对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竞赛的结果企业也非常认可,为大学生就业加重了不小的砝码。本文就如何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和搭建校企联系桥梁作出讨论。

1 学科竞赛对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和搭建校企联系桥梁的意义

1.1 学科竞赛对学校教学体系改革的意义

一个教学体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有反馈系统,不断地修正和更新,使教学对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学科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馈系统之一,通过学科竞赛,可以使学生和老师了解当前企业或社会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反馈到平时的教学过程,起到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以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为例,A题是关于房屋搭建太阳能装置的问题,它包含了建筑学、物理、数学、地理学、计算机等众多学科。如果单纯的学习某门课程,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衍生的很多交叉学科。当老师和学生对学科竞赛的总结和吸收,对后续教学工作和拓宽学生知识面具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1.2 学科竞赛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学科竞赛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创新、团队协作和实践等能力。以现在全国比较热的摄影大赛为例,通过对大赛主题的宣传,不仅使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激发同学的想象力,最终通过照片形式表现出来。

1.3 学科竞赛对拉近和企业联系的意义

以桂林电科技大学为例,通过机器人大赛为契机,组建一个由学生自主管理开放式的实验创新基地,吸纳本校的电子爱好者,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周围地区企业都知道了学校有这样一支队伍,很多企业都主动找上门,对当前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寻求合作,为探索校企合作举办学科竞赛提供借鉴意义。

2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作为一名应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作为准社会人的基本素质等两方面。其中专业技能包括基础知识的熟知、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际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准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包括团结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积极进取地精神风貌。随着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方面参加实践活的改革,其中学科竞赛的作用已被大多数学校的认可,学校高层对学科竞赛极为重视,特别是作为独立院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先天原因,普遍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理论知识不扎实,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很多独立院校的定位都是从理论研究型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生产问题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构建以IT文化节为院级学科专业竞赛为支撑,以省级电脑知识竞赛和全国性“ITAT”学科竞赛为重点的竞赛体系,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个竞赛体系中,借此构建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结果表明,这个人才培养平台效果良好,得到学院和很多企业的肯定。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赞助并以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学科竞赛。

参考文献

[1] 王勇.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初探[J].科技风,2010年.

[2] 张艳博,赵英娜等,服务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

[3] 孙爱良,王紫婷.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

[4] 彭华.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实践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2年.

[5] 邱显焱.基于学科竞赛的教学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

全科知识竞赛篇4

【关键词】学科竞赛 中医人才培养 作用 思考

一、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人才培养真正形成了规模发展。自1956年全国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成立以来, 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已经历了60年的发展。60年来,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转变, 逐渐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也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制约着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学科竞赛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着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l号)文件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部分就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近年来,中医类学科竞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育部、中医药高等院校以及众多相关协会(学会)会如此热衷于举办学科竞赛,正是看到了学科竞赛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以下几点作用。

学科竞赛是各参赛队伍之间实力的比拼,赢得比赛是所有参赛队伍的一致目标,竞赛的成绩关乎学生、教师乃至整个学校的荣誉。在这种驱动力作用下,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利用,打破了教育所面对的“要我学”的窘迫,转而向“我要学”的态势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到真正的自上而下的践行,学科竞赛让学校所担负的教育育人的原始责任得到更好的实现。

学科竞赛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别学校传统的考试,学科竞赛的考点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强调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在将来的临场实践中运用。例如在2014年的“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中医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就考查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中药学和急救技能等十大项的知识和技能。纵观整个大纲,考核的每一个知识点无不是临床常见常用,无不是每一个专科科室必须烂熟于心的内容。这样的竞赛内容,以临床为导向,以实用为前提,不同专业方向都适用,有助于为中医学生走向临床夯实知识基础,以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从容面对复杂的临床病症。同时,学科竞赛充分模拟临床实际,考查学生通过正确适当的医患沟通获取有效的病症信息,在医患关系严峻的当下,对增强中医学生安全意识也是十分有益的。在诸多的学科竞赛中,笔试已经不再作为评价学生整体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了,而更多地关注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技能操作当中的能力。学科竞赛这样的性质,有效地淘汰了高分低能的学生,迫使学生理论和实践全方位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医类学科竞赛的开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中医界优秀学子的一次大聚会。在这样的聚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都有展现自己的一方舞台,都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技能。无疑这对中医学学习方法、学术心得体会、理论成果、研究手段都是一个绝佳的交流平台。对参赛学校而言,学科竞赛也为推广自身的品牌优势、交流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沟通院校之间情感等方面提供了契机。任何参与的人员,都能获取到一定的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信息。另外,不少用人单位会将目光投向学科竞赛,旨在发现自身所需的人才。不少学生正是因在竞赛中的表现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毫无疑问,学科竞赛也为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带了利好消息。

三、对学科竞赛的几点思考

学科竞赛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首先,竞赛受众面小。学科竞赛归根到底是选拔性的活动,其受众面随着进程的发展呈现金字塔式的缩小,学科竞赛培养的是少数精英,在提升整个中医专业学生素质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欠缺。其次,知识技能局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的学科竞赛往往就中医学某单学科或者单一方向展开,如《黄帝内经》竞赛、针灸推拿竞赛等,这些竞赛仅仅考查了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对于学生中医各科整体的思辨能力和操作技能作用不大。最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其他学科学习。在学科竞赛的准备阶段,部分学校为了使学生取得好成绩,要求参赛学生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备赛当中,导致顾此失彼,甚至得不偿失,有违备人才培养的初衷。

学科竞赛检验的是教学成果的试金石,为使学科竞赛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客观地对待学科竞赛对于中医人才培养的利与弊,权衡发展,一切以提升中医人才培养质量为原则和导向。我们应进一步建立学科竞赛机制,确保科学的、健全的制度规范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提高师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我们应清晰地明白,学科竞赛对于中医人才培养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这把剑为人才培养披荆斩棘,是所有高等中医药院校不断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1.

[2]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榈枷虻亩嗖愦稳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4:101-106.

全科知识竞赛篇5

关键词: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92-03

中图分类号:G642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由工信部和教育部指导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此竞赛是全国大学生公益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普及信息安全基本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综合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设计应用能力,开阔大学生的科技视野,推动高校信息安全学科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和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开发活动,为培育、推荐杰出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提供条件。“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舞台,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信息安全知识的传播和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途径。

目前,“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已成功举办了5届。第1届全国信息安全大赛决赛由电子科技大学于2008年10月举办,第2届决赛由北京邮电大学于2009年8月举办,第3届决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0年8月举办,第4届决赛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于2011年7月举办,第5届决赛由信息工程大学于2012年7月举办。此外,一些省级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也陆续在江苏、四川、山东等地举行。

目前,随着社会各界对创新实践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社会各界的需求与当代大学生培养方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了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好、团队精神强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要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和改革,而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和各省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 信息安全竞赛参赛时存在的问题

作为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安徽大学通信教师和指导教师,笔者全程参与和指导了近4年的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信息安全素养的学生。教师看到学生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通过比赛这个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辛苦之余也颇感欣慰。同时,在比赛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归纳整理,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安徽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学生基本上是大二和大三学生,所学的课程和专业知识有限,知识积累不足,知识面很窄,特别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书本理解的层次,实践应用能力严重缺乏,不能将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因而学生在选择参赛课题以后,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2)学生缺乏项目开发经验和设计能力。

在各高校开设的课程设计和实验课程中,各课程的实验项目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而设计性、创新性及综合性的实验项目非常少。即使是毕业设计,也很难系统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基本上接受不到完整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训练,从而造成学生缺乏项目开发经验、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在选择参赛课题后,很难在给定时间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给出好的设计方案,并依靠自身的动手能力完成系统的开发。

3)大学生的参赛精力不够集中。

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项目开发经验,因此他们在参赛队伍中往往是主力队员。但高年级学生又必须要面对自己的未来归宿问题,因此其中一部分学生要忙着课程学习和考试,期望自己能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一部分学生忙着参加各种考研培训班,期望自己能够考上研究生;一部分学生忙着参加各种招聘笔试和面试,期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各种大学生竞赛(比如ACM、大学生机器人足球赛、数学建模、信息安全竞赛等计算机类竞赛)面前很迷茫,不知道该选择参加哪个竞赛,甚至有同学同时参加多项竞赛。参赛面临的这些现实问题使得队员力不从心,精力很难集中。

2 信息安全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基于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在参赛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信息安全竞赛参赛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和组织机制,需要逐渐完善信息安全竞赛的保障机制,从而通过这个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安全竞赛的成绩,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对信息安全竞赛的选题深入研究。

我们要参考和分析往届信息安全大赛的选题,特别是优秀作品的选题,这样对我们选择题目具有很好的借鉴。竞赛内容以信息安全理论与应用设计为主,可涉及密码算法、安全芯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系统安全、VPN、计算机病毒等,但不限于以上内容。选题范围很广,覆盖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路、程序设计语言、密码学、防火墙、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系统等多门课程的内容,是对大学生所学各门课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等技术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考查,所需知识和技术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这就要求参赛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还要具有良好的项目开发和项目设计能力,善于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

信息安全竞赛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一方面竞赛要求设计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对在校本科生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另一方面,竞赛要求设计出的作品要具有工程实用性,也就是说能够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某个具体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此外,该竞赛面对的对手很强,据不完全统计,往届竞赛一等奖基本被军队高校和985高校的参赛队包揽,二等奖也基本被军队高校、985高校、211高校的参赛队收入囊中。

基于信息安全竞赛的上述特点,安徽大学成立了信息安全竞赛导师组,采取导师指定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选题(这些选题都参考了往届优秀作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学生自己组队,自己选择指导教师;先组队,再确定选题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学校为参赛队伍提供场地和设备。参赛队伍进行独立设计开发,按时提交参赛材料。学校提前对学生进行培训和选拔,让学生在比赛前能真实地体验到信息安全大赛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开展科研训练计划,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大学生创新性项目资助活动,从211三期经费中划拨专项资金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由教师申请,学校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师生互选。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和指导教师,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确定项目方案。指导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提供指导。这些都是传统实验教学做不到的。同时,安徽大学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这种项目由学生申请,并选择指导教师,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立项。项目的实施完全由学生全权负责,指导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和推广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建立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和学院建立了专用的创新实验室——“安徽大学创新实验室”,并拟建设创新实践中心——“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学生在创新实验室能够进行创新实验项目、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或者自己设计的小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这些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4)制定详细的奖励措施,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保障机制。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包括ACM、机器人足球赛、数学建模比赛、信息安全竞赛等),学校和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对竞赛获奖的学生在评先评优和保研中给予一定的加分。不同的获奖级别给予不同的加分奖励。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方案,获奖学生在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时给予优先考虑,优先资助。这些激励措施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赛热情和积极性。

我们通过上述机制和途径,可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社会急需人才。

3 结语

经过4年的摸索和探索,安徽大学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参赛机制,并逐渐发挥了作用,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代表安徽大学参加了第2届、第3届、第4届和第5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每年均有队伍在预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共获得全国三等奖3项,优胜奖1项。

全科知识竞赛篇6

化学竞赛的知识水平是否应当完全以中学化学教材一致?始终存在争论。我们的看法是,化学竞赛是一种课外活动,其知识水平应当源于中学化学及其他中学学习到的科目的知识,但要适当高于中学化学教材水平。高多少?这个“度”要大家共同来讨论,难以用一根固定的尺子来量。我们的基本思想是,参加竞赛的应当是优秀中学生,应当在中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细水常流的课外活动,加上自身的努力,获得超过中学课本的知识,因而竞赛知识不应局限于中学课本。例如,我们主张学生应当有常见元素的基本知识。所谓“常见”,不能拿中学课本来衡量。例如,铜,中学课本里连单独一节都未设置,但你能说它不常见吗?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当长的“青铜时代”,足以证明铜是“常见元素”。又如铬,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许多含铬的试剂,课本里说到强氧化剂时常提到重铬酸钾,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容量分析)里也经常用,说明它是常见的。因此,可以认为竞赛题涉及这些元素的基本性质与最重要的化合价和化合物及其最基本的性质是不过分的,不能被指责为“大学内容”。又如近年竞赛试题把I2+S2O32–的反应作为参赛者应当已有的知识,显然不是中学化学知识,但高考试题已经作为信息给出3次,许多中学教师在上课时都提到。而且这一知识是容量分析中最重要、最经常遇到的反应之一,即使中学老师在上课时没提到过,也应当是优秀学生可在课外活动里获得的知识。有的老师反映,对优秀学生,学有余力,适当、少量、有度地增加一些最常见最基本最主要的具体化学知识,对学生提高能力和今后求学成长确有好处,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绝没有要求中学生普遍地全体地大量地在课外活动里被“灌输”一大堆大学化学知识。近年有的试题在体现“学得多智力不高不能占到便宜,学得适度智力高才能优胜”的命题策略总体上比过去强,特别是降低了属于大学化学的原理性知识的水平。

当年试题的某些知识点是头年初赛题里出现过的。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有利于逐年调整试题的知识水平到“适度”,有利于老师们把握竞赛试题水平,更有利于抑制过度的纯知识灌输式的请大学教师对中学生在课外进行培训。但搞得太多不一定可取,最好新一年的试题有全新的思路和面貌,提高试题本身的新颖度和创造性。

近年初赛试题与过去相同,尝试了“思维容量大,应答书写少”的特点。我们的试题没有通常在高考中普遍采纳的所谓客观性试题的选择题。选择题具有预示答案的特征,较难考察学生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通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答案的自信心强弱和应变能力,也较难考察应试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一般而言不适合于作为竞赛试题的题型。我们不赞成在各省市自治区进行不符合全国初赛的命题思想、题型、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的“预赛”来筛选出参加初赛的选手,特别是“模拟高考”式的预赛,因为这种筛选并不科学,学生参加全国初赛离高考还有相当长时间,尚未进行“大运动量”的复习,不可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应试速度。教育部有关单位强调,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的人数要与该省、市、自治区参加明年高考的人数相关,也要与参加本次竞赛的人数相关,参加此次竞赛人数少了,等于自动放弃被保送上大学的学生名额。有的同志说,我们不稀罕这种保送,你给保送名额我们的学生也不去,即便这是实情,也与通过全国初赛吸引学生、促进教学、探索道路、选拔学生的竞赛宗旨向背离。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有一种试题可以称为“科学谜语题”。这是我们努力发展的一种题型。猜谜是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智力游戏。其实,大自然就是一部巨大的谜书。“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见《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北师大出版社,1993,第41页)我们制作的化学谜语赛题与通常的灯谜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灯谜的谜底都是猜谜人已有的知识,例如,一个灯谜的谜面是:“南面而坐,北面而朝,像忧而忧,像喜而喜”,谜底是镜子。镜子当然一定是猜谜人已有的知识,只是制谜人谜面做得好时,100个人同时猜谜,也只有几个人真正能理解谜面,猜出谜底。我们制作的化学谜语的谜底却大多是猜谜人未知的知识(当然也不排除已知的)。我们的谜面是构建这个未知知识的信息,猜谜人的智力强弱表现在能否用已有的知识(包括与谜底不一定直接相关的具体的描述性的化学知识、与信息相关的中学化学学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理解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加上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洞察力以及猜测能力,当然经验和学识也起作用,最后创造性地形成谜底。既然谜底是新知识,是猜谜人自己从信息得出的新知识,实质上就考察了猜谜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认为,这种题型是考察创造能力的好形式,值得深入研究。不过,我们认为,由于这类试题像通常猜灯谜一样,得出结论的人不会太多,恐怕不适合作水平性考试题,恐怕也不适合作选拔比例很大的高考题。

在教学过程中,贵在告诉学生,我们不能事事时时对事物的原因穷追不舍,似乎越细节越好。对许多事物的原因,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只能达到一定的层次,继续问下去可以,需要更宽阔深厚的知识背景,其中不乏尚未开辟的处女地。追究解释的试题学生们心中无底的应答情况,很可能正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对认识的层次把握得不好,没有把认识的层次说清楚。东方人的思维偏重抽象、笼统、整体、理性,西方人思维偏重具体、详实、部分、感性,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这是长期的文化传统的积淀。我们学习来自西方的科学,有些人误解为事事时时应对细节穷追不舍,而不顾自己的知识背景是否够得上继续深入细节,忘记对事物的认识抽象与具体、笼统与详实是相辅相成的。如今许多西方人反而对老子的《道德经》越来越感兴趣,这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今我国的中学科学教育,不是细节太少,反而是从细节上升到对科学通用概念和整个系统的认识过少。这不等于说应该满足对事物原因的笼统认识,对事物原因逐步深入是科学的根本所在,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对事物哲理化的笼统解释,但不应在尚未达到一定知识背景时就对事物更深入的原因穷追不舍,因此,分清认识的层次在教学上更应重视。教学中应将学生知识背景尚不足以深入的细节留给学生今后去达到,开个窗口,而不必作笼统抽象或者用过分哲理化的所谓“解释”来搪塞。坚持适度的“解释”才有可能使受教育者从此立下了深入探讨事物原因的雄心壮志,形成从事科学创造的潜质。相反,不顾背景知识的水平而过多地沉迷于似是而非的“解释”将使学生不知所措。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无可奈何地说:“真理掌握在老师手里”。这应引起深思。

我国中学化学与大多数国家专为培养上大学学理工科的在中学里的大学预科生的中学化学相比(请参见经过反复修订的国际竞赛大纲的三级划分),其不足处,笔者认为,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中学化学总时数较低(指对准备上大学学理工科的学生),基本化学事实少(无论元素化学还是有机化学),基本原理涉及的概念少(如动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电子云、立体化学、平衡常数、电极电势、定量分析原理等,有的根本未涉及,有的不要求定量表述),联系实际过少(我国中学生的面对社会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科学能力只处于国际中学生的中下水平,见中德中学生科学能力调查报告等资料),化学实验要求更低(时数和要求都低,许多学校极少做甚至根本不做实验,内容偏重验证,较少或根本无探究性实验),相反,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基本概念的要求过高(过多地追求严格的定义与相互关系),化学计算要求高(可能与我国学生数学能力十分突出,在国际中学生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文化传统有关),更要命的是,不论知识的重要与否,都过分强调其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价值,常常对一些于形成科学整体认识及基本概念系统不十分重要的知识,也要作思维训练的无谓“拔高”,大运动量练习,以至千锤百炼,早起晚睡,疲于奔命。我们化学竞赛力图在面对少数优秀学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改变这种面貌。

最后需要讨论的是:如果初赛的知识水平基本上维持在《化学读本》的水平竞赛基本要求作相应修改),各省、市、自治区从初赛优胜者中选的选手(4-6人)在约2个月的业余省级培训期间能否达到决赛试题对知识基础的要求,能不能在决赛中取得优胜,并进入国际集训队,乃至出国,更期望出国必拿金牌荣归?对此问题要从四个方面思考。一是初赛后的各级竞赛(包括决赛)的知识基础定位在哪里?二是这些竞赛的试题是否确实体现这种定位,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三是大家对这些竞赛的试题的知识基础如何理解?四是初赛优胜者能否在各竞赛前不长的时间里从初赛的知识基础发展到它们所需的知识基础?这需要大家都从实际出发,共同来讨论协商,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

我们一直坚持,国内的各级竞赛必须注意给自己定位,一级比一级高,不要混为一谈。初赛得优胜者再根据决赛的水平进行备战,有2个月的时间,决赛试题原理水平尽管高于初赛,如热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电化学基础等,竞赛文件里写得很清楚,只是大学一年级上学期部分内容的水平,对初赛优胜者而言,仅比通常大学生早学半个多学期,决赛试题中的描述性化学知识,仍然以基本知识为度,而且考察重点仍然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原理的初步应用能力,因此,2个月的备战时间,肯定是来得及的,大可不必提前学习。本书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专为化学竞赛的初赛学生备战编写的,不涉及决赛的知识点。过去的某些决赛试题确实存在要求过高的现象,随着竞赛的发展必将调整过来。决赛试题的水平在于,考察出决赛优胜者有能力去参与国家队的选拔,有能力去学习国际竞赛预备题来备战国际竞赛,并非意味着不经学习和培训就能参加国际竞赛。决赛后我们将根据国际竞赛预备题组织决赛优胜者进行学习和备战,时间长达6个月,完全没有在此前达到这些该学习的知识和该达到的能力。

全科知识竞赛篇7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常规教学 课程建设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南京邮电大学是信息类重点高校,通达学院立足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雄厚的教学资源,保持与通信信息行业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批信息产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在这得天独厚的大环境下,本文针对该院学生对学科竞赛和常规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求一些在常规教学中引入竞赛理念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竞赛的创新意识,为推进该院各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将该院的学生培养成大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型的应用人才提供一条途径,也为其他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的学生参加了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比如: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H3C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TI杯模拟电子系统设计竞赛、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等等,可以说通达学院近几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但由于学生入学的成绩差异很大,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平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意识非常薄弱等原因,各类竞赛的参与人数、参与力度和影响力都不是很大。加之大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墨守陈规,很少弹性地引入了竞赛活动的相关内容,几乎没有做到根据竞赛的需要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没有进一步改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为了能让独立学院的学生最大程度地利用所学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研究如何有效地将学科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是必要的。

2 学科竞赛和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1)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该院设置的许多专业是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交叉专业,部分学生觉得专业基础课太枯燥、理论性太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太少, 因而在平日的教学里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刻板教学方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和发现式灵活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以便为学科竞赛提供先决条件。

(2)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教学中应该弹性地引入与竞赛相关的内容,根据竞赛的具体要求和需要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开设各类竞赛的辅导课。同时还要针对竞赛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改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教学。在教学中要将创新理念全面地由课外向课内教学内容渗透,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使教学之内与课堂之外的竞赛活动、创新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型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其它教学形式所不能取而代之的。平时应加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倡生产实习实践采取与校内其它专业横向联合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在实验室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到实习基地的工厂公司去感受,这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将为各类学科竞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高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指导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各类学科竞赛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指导教师要密切注意和跟踪学科竞赛的发展动向,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们来共同完成探究式的教学。指导教师要及时做好竞赛后的总结和分析工作,指导教师自身要具备自觉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和途径,只有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和指导任务,为学科竞赛的成功提供保障。

3 学科竞赛的作用

3.1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

学科竞赛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目的是激发学生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科竞赛能够引导各大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科竞赛侧重于考察参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意识和思维上的亮点,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通达学院为各类竞赛设立了专项经费,保证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立和健全了各类表彰和奖励机制,同时针对学科竞赛活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由专门人员负责,提供专用场所场地,把学科竞赛办成常规性的活动。实践表明,许多竞赛优胜者在升学方面、就业方面和科技创新、团队意识方面表现非常出色,这说明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3.2 对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推动作用

通达学院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为载体,在学生中开设了《数学建模方法》、《高等数学解题方法》等选修课,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要课程的教学中,以此推动了该院数学类课程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该院每年主动参加竞赛活动学生的人数倍增,获奖数目和比例也不断加大。教师们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教改项目立项数目不断增加,教师们编写出版了《高等数学》教材、编写了《高等数学同步练习册》等。在2010年、2011年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组织的全省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抽检中,通达学院被抽检的专业均以名列前茅的优势通过抽检。实践证明,学科竞赛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中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总之,学科竞赛是一个整合课内外的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将学科竞赛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可以大大地推动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用型独立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曾庆军.浅议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活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

[2] 闫舒静,张兴会,李辉,等.“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互动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16(4):3-4.

[3] 鲁保富.构建系统、高效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5(8):37-38.

[4] 邹丽华.规范学科竞赛管理促进竞赛健康发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12-13.

全科知识竞赛篇8

关键词:智能车竞赛;实践创新;培训锻炼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25-03

随着国家不断推行“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更多的企业对高校工科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造就实践创新型人才这个任务则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高校的身上。

实践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学科竞赛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强学习的兴趣以及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大学生学科竞赛重点考察大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准备学科竞赛的过程就是对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灵活运用的过程;同时,实际的参赛过程还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考验和培养的过程。因此,学科竞赛成为提高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各类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也是学生成长为企业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径。

“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简介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分教指委)主办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该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原则上由全国有自动化专业的高等学校(包括港、澳地区的高校)参赛。竞赛首先在各个分赛区进行报名、预赛,各分赛区的优胜队将参加全国总决赛。每届比赛根据参赛队伍和队员情况,分别设立光电组、摄像头组、电磁组、创意组等多个赛题组别。该竞赛由竞赛秘书处设计、规范标准硬软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的创意性比赛。该竞赛规则透明,评价标准客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向健康、普及、持续的方向发展。

该竞赛以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为协办方,得到了教育部相关领导、飞思卡尔公司领导与各高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已发展成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近300所高校广泛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2008年起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中科技人文竞赛之一。

智能车竞赛引导、培训、锻炼过程

目前,国内教育部门和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均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其中适合电子类专业的竞赛有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信息应用大赛等。我们以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子类专业学生为教改试点,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以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为平台,进行一系列的引导、培训、锻炼等实践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做动员宣传工作。通过汇报、讲座、座谈等形式,向新生介绍智能车竞赛的内容以及参加的意义和参与锻炼的重要性。通过宣传历届智能车竞赛成绩、作品展示和参赛学长们目前的工作现状、现阶段用人单位的要求等一系列手段营造和树立起良好的学科竞赛氛围,形成班级之间的学科竞赛之风,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往实验室跑,去实验室动手实践锻炼,而不是去网吧等娱乐场所。从而使将要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从数量上形成一定规模,积累一定的后备力量。

第二步,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参加学科竞赛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钻研,同时也离不开高素质指导教师的指导。在配备指导教师时,应注重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综合素质和研究成果,同时注意优秀年轻教师的培养,保证指导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此外,应根据不同学科竞赛的特点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参与指导,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以保证竞赛工作稳步有效地进行。通过指导学科竞赛,加大知识储备量、了解技术前沿、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

第三步,培养梯队力量。将积极要求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专门集中起来到我校专门成立的学生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培养。一般说来,二年级至三年级期间是培养关键期。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结合各自专业特长,组合成科技小组。前期由指导教师分配给每个科技小组一些基础任务进行基础性质的实践锻炼。例如,给每个科技小组配备单片机实验开发板和相应软件,让学生掌握单片机I/O口、PWM模块、定时/计时器、串口通讯等基本功能;正确连接单片机和外部电路,通过编程实现电源模块、电机模块、显示模块、键盘模块等不同单元模块的驱动;通过三极管等IC器件组装不同参数的放大电路或滤波电路。后期让小组成员充分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省(市级)、部级别的创新实验项目等具有一定经费的实际项目来进行实践锻炼。通过这些带有经费的实际项目的激励,再加上前期学生进行实践开发的积累,学生往往可以开发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科技作品,如车载音乐播放器、篮球比赛无线遥控计分器、危险环境智能搜救车、无线遥控打印机传输系统、智能避障搬运车、旋转LED景观灯、室内智能停车场等科技作品。同时在这些科技作品中不乏优秀之作,一方面,我们可将它们推荐到更高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中进行比赛交流;另一方面,其设计思路、创新点已经被企业看中,正处在进一步的交流合作阶段。这些实践锻炼培养环节既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锻炼,又可为学校储备教学人才,形成梯队建设做好充分的保障。

第四步,参加智能车竞赛。经过一系列科技活动或者科技项目的培养锻炼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对进入一个高峰期。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好爱、所学特长,从中挑选学生分组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由于该竞赛涉及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图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软件编程、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不同专业背景组队效果更好,所以一般在自愿原则下实行跨专业组队。组队之后就进入了正式的竞赛筹备阶段。在该阶段,团队成员通过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来完成车模组装(按照组委会要求组装A、B、C三类车模)、软件编程(飞思卡尔单片机控制各个模块)、传感器控制(通过激光、RL电路、摄像头识别道路路径)、电机驱动(直流电机控制速度、舵机控制转角)等工作。这些团队定期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可以相互促进、启发,集思广益。在智能车竞赛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总会有赛车参数调不好、速度上不去的情况,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学生不能进行自我调控和心理调节,一味地着急蛮干,反而会适得其反,赛车越调越慢,甚至在真正的竞赛中,在激烈的竞争气氛下,由于紧张或疏忽大意而自乱阵脚,最后造成操作失误等,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通过定期举办校内竞赛,不但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高竞争意识,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模拟比赛场景,感受紧张而激烈的大赛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智能车竞赛的准备过程是一个非常繁琐的流程,不可能一个人大包大揽。每个成员都应承担相应的任务和职责,成员之间也应保持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和相互信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合作开发出有竞争力的赛车。因此,在日常培训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营造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的良好团队氛围,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体现集体荣誉感,形成团队的合作精神。当学生在实践创新基地相互组队进行智能车的备战时,遇到不同的参赛队伍,更多高水平的对手,通过彼此的竞争、交流,学生的实战能力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同时,当他们站在真正的竞赛现场,学生比拼的不仅仅是理论和实践能力,更多的时候是临场应变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等。每当一轮完整的智能车竞赛周期准备下来,参赛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而这种跨越更会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智能车竞赛成绩及效果

我校已把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作为学生参加的主要学科竞赛之一,至今已连续参加五届比赛,并且连年增加资助额度。截至目前,我校已有多名学生在智能车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智能车竞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考研方面的竞争力,尤其是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参赛学生在参加研究生复试时,由于参加过竞赛,实践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较强,更能得到导师的青睐。这些学生的“竞赛、就业或考研”经历又吸引着下届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智能车竞赛的锻炼之中,从而形成学科竞赛的良性循环。

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堂内教学与课外实践锻炼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智能车竞赛“选拔—培养锻炼—参赛”的完整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冬,运高谦.新时期下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9).

[2]张瑞成,陈至坤.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0-132.

[3]韦文祥,李勇成.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8(10):11-13.

[4]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官网.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介绍[EB/OL].[2013-04-23]http://.cn/.

[5]王超.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谈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6]夏百战,吕炎炎.学科竞赛对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167-169.

[7]赵书朵,周云旭.浅析学科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1(12).

上一篇:关于营销的培训范文 下一篇:水环境治理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