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18 16:39:35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1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 药剂科; 合理用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抗高血压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内科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所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抗高血压药物在心血管内科的使用情况,目的是促进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减少滥用现象,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年来诊断为高血压病的住院患者,随机抽取60例作为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分析的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病案信息数据库。病例纳入标准: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前提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我国实行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新标准,血压达140/90 mm Hg即为高血压。该调查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方法 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计算公式为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将同一品种不同规格折算为DDDs后相加,同一品种不同剂型因DDD值不同分别计算DDDs。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DUI用来衡量药物使用剂量的相对合理性,DUI≤1.0,说明该药物使用剂量≤DDD,使用相对合理[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60例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6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男36例,占60.00%,女24例,占40.00%。年龄34~84岁,平均(57.65±8.23)岁。见表1。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发病总人数的56.67%。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2.2 用药合理性分析 60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的DDDs及DUI值见表2。DDDs值越大,说明药物使用频度越高[4]。由表2可知,占用药频度前3位的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说明这3类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肯定。由表2可见,内科住院患者大部分抗高血压药物 DUI≤1,仅有马来酸依那普利一种药品的DUI>1。从药物利用度指数的角度看,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3 讨论

根据新指南的精神,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5 mm Hg(17.3/11.3 kPa)以下[5]。HOT研究表明,舒张压达到较低目标血压组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病危险明显降低,故伴糖尿病者应把血压降至130/80 mm Hg(17.3/10.7 kPa)以下[6];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 g/24 h,至少应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17.3/10.7 kPa),甚至125/75 mm Hg(16.7/10.0 kPa)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 Hg(18.7/12.0 kPa)以下,且尤应重视降低收缩压[7]。

高血压病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的原则。应根据高血压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疾病等情况选择初始降压药物[8]。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由以上数据可知DDDs前5位的大多数是中长效的缓控释制剂。这与心血管疾病猝死的机率有关[9]。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均能平稳降压,较好预防清晨血压陡然升高引起的心血管事件[10]。

上述分析表明,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基本符合现代用药方式,能根据实际症状,选择安全、有效及价格合理的降压药,无滥用倾向。对于患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疾病的药品。

参考文献

[1] 焦艳会,高玉霞,刘丽丹.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 2009,22(11):22-23.

[2] 李瑞林,孙会仙,赵尚清.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药房,2010,21(6):544-546.

[3] 韩超,邓文彬,王蔚浩,等.高血压住院患者5267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9):1249.

[4] 张石革.抗高血压药治疗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房,2010,21(42):3947-3949.

[5] 王莉萍.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36-37.

[6] 谢瑛.高血压合理用药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09,(1):64.

[7] 华琦,刘力松.高血压的药物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10):9-11.

[8] 池迎迎.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分析[J].医药导报,2010,24(6):535.

[9] 吴向文,王强.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应用原则[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7):866-867.

[10] 余振球.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 [J].中国社区医师,2011,23(16):13-15.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2

【关键词】女性;健康;查体;疾病

Study on the health situation in the female medical staffs in the hospital

LIU Yan-xia,ZHU Dian-chun,DAI Wan-lin,et al.Internal Department,Zhuozhou City Hospital,Hebei 0727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situation in the female medical staffs in the hospital.Methods The routine health check-up data in 2877 medical worker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 ①The prevalence rate of female was 41.0%,which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male(36.8%,P=0.029).②The female with hyperlipidemia was31.9%(212/665)and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e male(65.9%,274/416).③The fatted liver prevalence rate in the female(32.6%,181/556)was also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e male(45.9%,151/329).④Among the diseases related with female,the mammary diseases were found in 4.8% cases,and 3.4% for hysteromyoma,20.2% for cervical erosion.⑤The prevalence rate ofthe female was 11.0%(77/702)for hyperglycemia and 4.6%(56/1229)for hypertension.Conclusion According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disease pattern,the gynecological and mammary diseases were the key points in the female staff health checkup,and the metabolic disea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Female; Health; Check-up; Disease

女性在医务人员中所占比例较大,且由于工作性质及生理状况等因素,使之成为医院内的特殊群体,其健康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1]。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2-3],但是,关于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研究,目前报道甚少,故本研究将对医院工作人员健康查体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特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加年度查体的医务人员共2877例。其中男1075例,女1802例,年龄18~78岁,平均(38.8±11.4)岁,40岁以下1655例,40~49岁750例,50~59岁422例,60岁以上95例。

1.2 方法 对医务人员进行例行健康查体,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及胸片、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腹部B超。全部查体资料汇总后由专人复核进行逻辑检查,并录入EXCEL中进行整理保存。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1802例女性医务人员中,患病率为41.0%。其中高脂血症为31.9%(212/665),高血糖为11.0%(77/702),高血压为 4.6%(56/1229)。

2.2 乳腺增生疾病 本研究有1275例进行了乳腺常规检查,触诊疑似病变者,进行B超和钼靶摄影检查等进一步检查,发现乳腺增生者60例(4.7%),乳腺癌1例(0.08%)。

2.3 妇科疾病 有506例进行了妇科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发现宫颈糜烂者102例(20.2%),无宫颈癌发现。发现子宫肌瘤19例(3.4%,19/506)。

2.4 脂肪肝情况 有 556例进行了腹部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患者181例(32.6%),其中轻度的56例(30.9%),中度124 例(68.5%),重度的1例(0.6%)。

2.5 与男性的比较 在2887名医务人员中,女性患病率41.0 %,略高于男性患病率(36.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而高脂血症男性患病率为65.9%(274/416),显著高于女性的31.9%(212/665);脂肪肝患病率男性为45.9%(151/329),亦显著高于女性32.6%(181/556)。

3 讨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妇女的健康状况及其保健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同的地域、环境、职业和人群,女性健康状况也有所不同[4]。本研究表明:①女性医务人员中,41.0 %的人员患有不同类型的疾病;②女性代谢性相关疾病虽然低于男性,但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也有相当比例人员发生;③ 女性相关疾病中,乳腺疾病和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分别为4.8%和3.4%;而宫颈糜烂为20.2%;这提示女性医务人员中妇科与乳腺疾病是健康体检的重点,代谢性疾病也应加以关注。

为了解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状况及疾病谱,有学者曾于2000年对某附属医院 928名女性医务工作者进行乳腺检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及钼靶摄影检查,标准统一[5]。检查出乳腺疾患 90例,占乳腺体检人数的 55.6 %,占全体女性医务工作者的 9.7%,宫颈炎及子宫肌瘤分别为 58例、29例,分别占妇科体检人数和全体女性医务工作者的 24.5 %,12.2 %和 6.3%、3.1%。据此笔者认为,女性医务工作者的疾病谱具有特殊性,性卫生知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随着生态环境的变更和生活质量指数的提高,严重威胁和影响着妇女的生活乳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年龄明显超前。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已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全世界每年因患乳腺癌而失去甚至丧生的女性人数正在不断上升,在生活和工作上造成了她们的心理压力,危害极大[6]。因此征服乳腺病,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在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肿块)是最常见的,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管壁细胞及乳腺间质细胞增生,改变了乳腺的正常组织结构和正常的生理,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或称乳腺小叶增生。本组研究中乳腺疾病的患病率(约为5%)略低于既往国人的研究(9.7%)[4,5],可能与近几年人们对乳腺增生等疾病的重视度增强有关。

宫颈糜烂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调查,已婚妇女发病率达50%,而宫糜又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7]。本组研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20.2%)与既往国人的研究相近(24.5 %),较一般人群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女性医务人员教育层次较高,比较重视个人卫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女性医务人员宫颈糜烂仍有较高的患病率,还必须引起重视。

另外,在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研究表明,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比体重正常者高4倍;肥胖者患高血压、高血脂症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而高血压、高血脂症又是冠心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肥胖者冠心病的患病率高;肥胖者易引起脂肪肝;肥胖者患胆石症的危险是正常者的6倍。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常合并存在,其共同病因可能是高胰岛素血症(HIS)或胰岛素抵抗(IR),称X综合征。吸烟者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吸烟对高血压、高血脂症具有协同作用。不合理的膳食易引起血脂升高以及肥胖,高盐摄入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8]。

总之,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有其特殊性,妇科与乳腺疾病是健康体检的重点,代谢性疾病也应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 蔡国新,朱先凤.现代医院体检中心的护理实践及健康教育.实用全科医学,2008(1):59-60.

[2] 刘子臣,杜宝军,叶宏光,等.北京山区农民健康体检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8(6):516,542.

[3]王菊香.针对体检中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2):66-67.

[4] 齐庆青,丁辉.北京市职业妇女保健工作的实践和体会.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1):44-45.

[5] 刘萍,史秋生,赵红梅.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体检及疾病谱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1,11(6):33-34.

[6] Erblich J.Psychological,health beliefs and frequency of breast self-examination.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0,23(3):277-279.

[7] 张志胜.阴道镜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45.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3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慢性病联合门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3-0228-04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6.03.22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常伴有较严重的靶器官损害,预后较差。据国外一些资料,如ALLHAT和VALUE研究报道,难治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15%~18%。根据美国2003~2005年的全国居民健康和营养状况调查的资料分析,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难治性高血压的比例约为12.8%[1]。国内难治性高血压的现有患病率估计为5%~30%。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其治疗上的瓶颈在于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2]。而综合性医院的心内科或者高血压门诊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往往缺乏有效的随访管理措施。本研究分析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慢性病联合门诊就诊,并由协作医院专家定期诊治,全科医师进行全面综合管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在下城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306例,年龄34~82岁,平均(61.26±10.28)岁。纳入标准为:(1)符合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以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2)现有的降压药持续使用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为: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7例,其中男89例,女68例,年龄38~82,平均(62.43±9.32)岁,定期在中心慢性病联合门诊就诊。对照组149例,其中男85例,女64例,年龄34~78,平均(59.65±11.21)岁,在中心全科门诊及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人群均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全天(24h)≥130/80mmHg,白昼≥135/85mmHg,夜间≥120/70mmHg,全天24h监测的有效次数达85%以上为有效检测[3]。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全科医师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生活方式依从性调查。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1)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2)吸烟、饮酒、限盐、运动、控制体重情况。服药依从性的调查采用MORISKY依从性量表进行评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之平均血压参数用于比较两组人群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

1.2.2干预方法: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由全科医师安排定期慢性病联合门诊就诊,由协作医院专家和全科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建立个人资料库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包括生活方式指导、督促服药、定期监测血压、预约下次联合门诊时间等),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转诊和联系住院治疗。全科医师需参与转诊后住院患者的查房,熟悉诊治经过。经过转诊的患者待血压控制平稳后再转回联合门诊后续治疗和长期随访。对照组在中心全科门诊以及综合医院心内科或高血压门诊就诊。全科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适时提出转诊建议,由患者自行前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全科医师进行后续随访管理。

鉴于难治性高血压的特殊性,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即至少半个月随访一次,监测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技能指导。

1.2.3效果评价:(1)显效: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mmHg,或舒张压下降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干预前后及两组干预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病因构成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24小时平均血压参数的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24小时平均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难治性高血压干预前后临床疗效观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的比较:半年后,经过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除吸烟外,观察组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均有明显改善,限盐、运动、控制体重者增多,饮酒者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两组患者不同转诊方式,药物联合治疗的种类和剂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转诊标准:(1)需进一步检查治疗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经调整治疗方案治疗6个月后血压仍不能达标;(3)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通过慢性病联合门诊转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较常规门诊转诊的患者血压达标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主要形式为分级随访和管理,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实施群体和个体的社区干预。而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强调通过个体化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逆转血管重构,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危险及并发症的发生[6]。难治性高血压由于服药种类多,病因复杂,依靠常规管理手段效果通常并不显著。本研究通过单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这一类人群,由全科医师按照高血压三级管理的随访频率,细化管理内容,依托专科-全科医师联合诊治管理的模式,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作出有益的尝试。熊安胜[7]等曾提出综合医院-社区医院高血压病双向管理模式的理念,通过双向转诊、举办讲座、专科和全科医师工作例会等形式进行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并取得很好的成效。张立恒[8]等也尝试以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形式为每月定期组织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进社区对患者进行访视,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对下一步的治疗进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与常规门诊治疗相比,可以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

影响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治疗依从性。包括生活方式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本文中观察组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由全科医师从这两方面着手,通过慢性病联合门诊这一平台,在协作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定期指导下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治和随访。并依托双向转诊以及后续随访使部分需要转至上级医院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和有效管理。和以往的全科医师管理随访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方式不同,在慢性病联合门诊就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引入通畅的会诊、转诊机制,由全科医师从全科到联合门诊,从社区到医院,全面熟悉患者病情和诊治经过,全程参与管理。通过“慢性病联合门诊”这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有的资源,可以将专科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全科医师娴熟的慢性病随访管理技巧有效结合,从而提高社区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达到降压治疗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平进,李华.难治性高血压诊治对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8-11.

[2]王明虹,冯毅,汤仕忠.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2):1358-1360.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4]张兆国,甘静雯,张福云.社区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18(2):108-111.

[5]李坤,梁会营,李恂.Morisky问卷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067-1069.

[6]徐新娟.社区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分析和治疗对策[J].上海医药,2012,33(24):7-8.

[7]熊安胜,方力争,梁海斌.基于双向管理理念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3):241-243.

[8]张立恒.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4

【关键词】 慢病 现状 管理 措施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慢性病在居民当中的发生呈现发病率高、年轻化等特点,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社会的经济、医疗负担。社区是进行慢病防治的平台,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场所。为了解我社区慢病的发病和诊治情况,制定社区慢病防治规划,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力量,我社区2011年初对60岁以上居民进行了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将具体情况浅析如下:

1 当前社区慢病现状

1.1 对象及方法

我们采取对辖区60岁以上居民以免费健康体检方式发放体检单,共有2559人参与了此次体检,其中男性1231人,女性1328人。对调查对象进行了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听诊、血脂血糖检测、心电图、以及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家族史、生活习惯及相关医学常识的知晓情况。慢病调查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同时对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等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2 相关诊断标准

1.2.1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诊断标准,以三次不同日平均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对初诊血压高者进行三次非同日随访后确定。

1.2.2 根据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1.2.3 使用酶联法进行血脂测定,凡甘油三酯高于1.7mmol/l或胆固醇高于5.8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低于0.9mmol/l视为高血脂。

1.2.4 心电图异常:左室肥厚、劳损、心肌缺血、传导阻滞、频发期前收缩等,排除其他原因心血管疾患

1.2.5 冠心病及脑卒中因社区缺乏条件,以既往在其他医院明确诊断过为依据。

1.2.6 目前仍在服用慢病药物治疗,或经明确诊断过慢病的,虽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仍归入慢病范畴

1.3 结果

在本次调查的慢病中,患病率排名依次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病患病人数共计1341人。其中高血压患病人数1018人,男性498人,女性520人,糖尿病患病人数292人,男性131人,女性161人。通过询问病史对老年人所患疾病的知晓率及服药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247人对自己患有慢病不知晓,占患病人数的18.42%,有229人不规律或间断服用慢病药物,占患病人数的17.08%。血压、血糖控制良好者851人,占患病人数的63.46%。1018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升高而无明确并发症者428例,占患者总数的42.04%,合并高脂血症者378例,占患者总数37.13%;合并心电图异常242例,占患者总数的23.77%;合并脑卒中者45例,占患者总数的4.42%;同时存在有糖尿病者185例,占患者总数的18.17%。患者中同时患有两种慢病者408人,占患者总数的30.43%,112例患3种及以上慢病,占患者总数的8.35%。

慢病中有明确家族史者230例,占患者总数的17.15%,有不良生活习惯者213例,占患者总数的15.88%。对其进一步整理发现,社区慢性病呈现一些特点:a、慢病患病率随年龄递增而上升b、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慢病c、慢病呈现三低现象: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

2 总结 社区慢病的管理措施的探讨

综合慢病的发病及现状,具体分析其发病因素有不良的饮食(高盐高脂)及生活习惯(抽烟,酗酒),缺乏持续性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心理压力、遗传因素等。其中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改善慢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就为社区加强慢病有效管理提供了可能性。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慢病管理上可以发挥有效、经济、方便、综合和连续的优势。现在我就社区慢病管理谈几点个人体会:

2.1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慢病患者的防治理念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健康和疾病观念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日益增长的慢性病,满足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促进居民树立良好的健康理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慢病患者、高危人群、健康人群有计划的开展专项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出宣传栏、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义诊、主题日宣传、专家讲堂、居民健康知识答题等多种形式对慢病进行宣教,使居民转变现有的不良观念和习惯,积极支持和配合慢病防治工作,从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进行有效干预,从而达到可以降低慢病的发病率及疾病的致残、致死率。

2.2统一服务模式,努力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转变原来的专科医生的概念,对社区医生进行统一的全科规范化培训。慢病是一个多器官、多系统的疾病。原有的专业限制对社区医生管理及治疗慢病存在很大的缺陷。另外积极和大中型医疗机构结对,按照隶属、就近、方便、有效的原则进行双向转诊。定期选派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派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社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逐渐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性疾病防治模式。

2.3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

慢病重点是防,防治结合才能有效的控制慢病对居民带来的健康危害。将预防、治疗、康复科学有机的结合,形成慢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的健康导向型疾病预防模式。积极转变服务模式,加强主动服务,贴近居民健康需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以亲情化服务为切入点, “让医生进家庭、让家庭有医生”。在每个社区居民的健康卡片上印制社区医生的电话,方便居民及时、方便获得社区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医生对患者常年定期巡诊、随诊、回访、跟踪服务,深入家庭为居民开展社区巡诊、家庭出诊、急诊转诊、专家会诊等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使患者体验到亲情化服务。

2.4转变服务重心,强化居民慢病管理

为增强服务实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开展健康入户调查,为居民群众进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并运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疾病分类,梳理慢病种类和多发病序列,了解各户家庭及个人健康状况、体检情况、慢病治疗情况,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患者建立专项个人健康档案,建立辖区慢病管理台帐,有针对性地进行慢病干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每年组织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门诊对首诊35岁以上患者免费测量血压,从而及早的发现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减少慢病的发生率和不良转归。

参 考 文 献

[1]左惠娟,姚崇华.北京市社区慢性病健隶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2):1017—10178.

[2]程疑链.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服务及成效 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587—1589.

[3]张欣,陈政,戴依群,等.上海市嘉定区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496—498.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5

关键词:高血压病;白细胞介素6;心脑血管事件;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9.001 文章编号:1672-1349(2014)09-1033-03

Correlation between IL-6,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Infarction

Events,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in Hypertension

Wu Aiming,Zhang Dongmei,Zhai Jianying,et al// 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 6 (IL-6),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infarction events,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26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collected.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IL-6 was detected by ELISA.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L-6,infarction events and TCM syndrome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infarction even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IL-6 (P

Key words: hypertension;interleukin 6;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高血压病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高危人群。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风险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降低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方面,中医证候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1]。在病理上,炎症反应是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多种炎症因子参与其中。白介素6(IL-6)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主要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有报道证实,IL-6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医证候之间密切相关[2,3]。本研究检测2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6的浓度,分析其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及中医证候之间的关联,旨在探讨IL-6对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风险和辅助中医辨证的参考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3例,男女比例为1.19∶1;年龄62.41岁±11.18岁;高血压病程9.87年±9.17年。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78例,未发生心脑血管梗死事件148例。

1.2 诊断和辨证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4],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诊断参考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5]和中华医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医血瘀证辨证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年11月修订的血瘀证辨证标准[7];虚证辨证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和老年病专业委员会1986年5月修订的虚证辨证标准[8];风证、痰证和热证的辨证参考1988年卫生部药政局高血压中医诊断的辨证分型[9]和1994年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眩晕[10]中的辨证标准。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纳入本研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急性创伤和手术以及孕期和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1.4.1 临床资料收集 使用统一调查表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参照诊断和辨证标准进行疾病诊断和中医辨证。

1.4.2 变量赋值和数据管理 当某中医证候的诊断成立时赋

值为1,不成立赋值为0;有心脑血管梗死事件赋值为1,无心脑血管梗死事件赋值为0;定义性别女为0,男为1。由专人录入数据库,使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管理。

1.4.3 IL-6检测 空腹静脉采血4 mL,离心分离血清。IL-6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IL-6 ELISA试剂盒为R&D Systems公司产品,检测结果上限为100 pg/mL,检测仪器为奥地利CliniBio 128c酶标仪。

1.4.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样本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以P

2 结 果

2.1 无事件和有事件亚组间临床情况 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将患者分为无事件和有事件两个亚组。与无事件组比较,有事件组男性比例偏多,年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无事件和有事件亚组间临床情况

2.2 血清IL-6浓度与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偏相关分析 无控制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血清IL-6浓度均与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当控制性别和年龄因素后血清IL-6浓度仍然与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P

表2 血清IL-6浓度与高血压并发

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偏相关分析

2.3 不同中医证候亚组间血清IL-6浓度比较 根据患者中医辨证情况,按风、热、痰、瘀、虚5个基本证候是否成立划分亚组,分别比较血清IL-6浓度的差异。血清IL-6浓度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经非参数检验,痰证成立组的血清IL-6浓度显著高于痰证不成立组(P

表3 不同中医证候亚组间血清IL-6浓度比较 [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pg/mL

2.4 血清IL-6浓度与中医证候的相关分析 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L-6浓度与痰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1,P

表4 血清IL-6浓度与中医证候的相关分析

3 讨 论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病。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亿人,约有45万人死于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超过660亿元,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3.4%[11]。由于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防控形势不容乐观[12,13]。加强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符合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的医疗重心前移战略。并且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既包括“未病先防”,也包括“既病防变”。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符合中医“既病防变”的思想。

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病理机制与长期血压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高血压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在炎症因子参与下,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脂质浸润,泡沫细胞形成,进一步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破裂、出血,最终诱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多种炎症因子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特别是IL-6在斑块炎症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IL-6由18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1~26)kD,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产生。IL-6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2,14],IL-6参与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表达,刺激巨噬细胞摄取LDL,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此外,IL-6还能刺激其他炎症因子的产生,加剧血管炎症反应。IL-6能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促进单核细胞趋化和黏附。IL-6还可作用于肝脏和下丘脑,促进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合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IL-6能通过刺激单核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使纤维帽变薄,降低斑块的稳定性。IL-6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失稳、破裂直至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IL-6浓度均与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显著相关,当控制性别和年龄因素后血清IL-6浓度仍然与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提示除性别和年龄这两个传统危险因素外,IL-6浓度的变化也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中医证候方面,痰证患者的血清IL-6浓度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血清IL-6浓度与痰证的出现呈正相关。中医的“痰”既是病理性代谢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IL-6可能是与痰证密切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之一。IL-6除有助于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风险外,对辅助痰证的辨证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爱明,张冬梅,翟建英,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血管危险事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32(4):248-251.

[2] 赵卫新,苏国生.白细胞介素6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44-245.

[3] 袁长武,王建清.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白介素-6相关性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8,26(2):24-28.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全文)[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1-37.

[5]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6]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7]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血瘀证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

[8] 沈自尹,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9] 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28.

[10]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编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23.

[11] 李镒冲,王丽敏,姜勇,等.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5):409-413.

[12] 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67-469.

[13] 刘晓婷,李镒冲,姜勇,等.2010年我国居民脑卒中疾病负担[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2):1121-1123.

[14] 张丽丽,刘晓静,王会奇,等.白介素-6、白介素-10和MMP-9与不稳定斑块的关系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513-1516.

作者简介:吴爱明,男,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现工作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暨中医药管理局心脉病证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邮编:100700);张冬梅、娄利霞、赵明镜、高永红、聂波、王硕仁(通讯作者),工作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邮编:100700);翟建英,工作于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6

【关键词】 专科健康教育; 延伸护理; 高血压; 综合健康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大部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血压控制不理想[1]。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开展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服务,在血压控制方面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1~79岁,平均(56.9±11.5)岁;病程2~15年,平均(9.2±4.0)年。纳入标准:(1)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6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2)未合并精神类疾病,具有一定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内科疾病、失明、失聪及随访不到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5.2±12.4)岁,平均病程(10.1±4.4)年;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3±10.8)岁,平均病程(8.6±2.1)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按心血管内科中高血压常规护理,同时住院期间由病房护士进行专科健康教育(主要方式为集中讲解等),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危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血压检测的重要性、常规血压测量方法、有益于疾病控制的生活习惯及运动方式等。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给予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服务,包括:(1)由科室护理人员及医生成立专职小组,共6人(各成员均需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熟练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1名主治医师、2名护师和3名护士,其中护士长为组长,小组在患者出院前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收集患者信息(名字、年龄、病情、地址、联系方式及后续治疗情况)并建立个人病情服务档案,并详细备专科、专家门诊时间、科室联系方式、可联系的医护人员姓名等;(2)根据医嘱,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教育措施,控制好其生理学危险因素,嘱咐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每月于固定时间里举行健康讲座,小组成员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安排和发放教材,讲课内容主要为血压控制措施、咨询答疑,同时可相应结合多媒体材料;(3)根据患者病情及用药效果为其制订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帮助其改正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果,减少食盐摄入,多补充蛋白质,减少脂肪摄入,戒烟戒酒,适度运动(如每天步行3公里,每周要锻炼5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 min);(4)家庭指导:在患者出院后半个月进行一次电话或家庭访视,随后每月1次,主要内容为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掌握情况,监督患者的饮食及运动习惯,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定期提醒患者来院复查。

1.3 评价指标 分析干预前、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比较两组干预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采用水银血压计检测患者安静状态的坐位上臂血压,最终结果为连续三次的平均值。血压控制的标准:收缩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血压以(x±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行 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 两组干预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的血压均低于干预前(P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为“佳”的分别为15例和42例,对照组分别为17例和33例,两组干预前服药依从性为“佳”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干预后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

2.3 两组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情况 观察组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率为86.0%(43/50),高于对照组的68.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干预前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 观察组干预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92.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影响全球的慢性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2-3]。高血压不仅伴有高压,而且可引起靶器官损伤,是致残致死的危险因素,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4]。目前,常采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但长期效果较差,易反复,大部分患者通过更换方案或增加药量来维持效果,故总体上的血压控制情况较差。近来,提倡通过健康生活习惯及加强运动来维持降压效果[5-6]。

高血压与环境、人的饮食运动习惯及卫生服务水平有关。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的关键是为患者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调整饮食结果和运动方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不良生活习惯[7],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胡宇鹏[8]指出饮食疗法对提高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闫开华[9]的研究提出限盐饮食益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性高血压的控制。

本研究发现: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在血压控制上效果显著,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此外,该种护理模式的治疗依从性较好,同时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遵医行为较优,进一步表明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在高血压控制上的作用,主要与其加强出院后监督及健康教育有关。张春英等[10]发现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对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也较好,表明该种护理模式有一定的适用性,可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综上所述,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在高血压综合健康治疗中的效果较好,不仅有较好的血压控制效果,而且可提高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参考文献

[1] 曹位平.青年高血压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16):1900-1902.

[2] 陈璇,范传峰,王玉,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3,29(1):86-88.

[3] 葛迎辉,栾献亭,石高举,等.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4-25.

[4] 王莉,蒋学义.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生活干预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97-199.

[5] 胡玉冰.高血压病前期人群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60-161.

[6] 卢君英,陈亚珍.家庭医护责任制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药物利用与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8):13-16.

[7] 张清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4-65.

[8] 胡宇鹏.饮食疗法对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127-129.

[9] 闫开华.限盐饮食与老年高血压合并性高血压的控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06.

[10] 张春英,曾国勇,戴文娟,等.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服务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1004-1005.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7

患者,男,48岁,主因反复溢液2年就诊。入院诊断:高位复杂肛瘘(马蹄瘘)。常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于局麻下行高位复杂肛瘘挂线治疗术,术中将瘘管全部打开发现瘘管呈蹄铁型,遂于后位挂线,主管、支管全部打开,充分引流,术后紫草油纱条换药,半月挂线脱落,两侧创面生长良好。术后1个月支管(右侧)愈合,主管(左侧)创面缩小,换药3月,后位残余创面2cm,分泌物较多,创基欠红润,肉芽水肿,呈紫红色,无异味,触之无新鲜出血,创面生长停滞。经中医辨证,患者舌红,苔厚燥,喜冷饮,脉洪滑,属肺胃湿热,给予中药白虎汤加减,具体用药:石膏30g,知母15g,玄参20g,滑石20g,乳香、末药各15g,内金10g,连翘20g,皂刺10g,中药口服3服,创面创基生长迅速,苔润薄,继续服用6服,创面愈合。

2.体会

高位复杂肛瘘病程长,管道走行复杂,手术难度大,愈合时间长,患者心情易烦躁。本例病人因病程时间太长,出现易怒,喜凉食,故本病例采用清热、利湿、凉血组方,效果显著。经此病例治疗经验,对于复杂肛瘘术后经久不愈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愧为一个良好的途径。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的体会

翟华勇1 李 进2

1.山东曲阜中医药学校,山东 曲阜 273100;2.山东曲阜中医院,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目的:对发病率最高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疗效的分析。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的治疗疗程最短为15d,最长的达50d。其中38例为治愈,占76%;6例为显效,占12%;3例为有效,占6%;3例为无效,占6%;总有效率是9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最高,本研究采用中医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治疗;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3-0231-02

1.前言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是一种伴有多种类心血管疾病因素的高危综合症。在祖国医学方面研究,结合该病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为中医的“头痛”以及“眩晕”的范畴之内[1]。近年来,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中药治疗为主,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且可以有效保护人体的相关脏器,中药作用较为温和,毒副作用少,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如下,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下半年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相关的中医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现做具体报道如下:

2.临床资料及方法

2.1 临床资料: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下半年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都是在35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岁;病程最短的为5个月,最长的为8年。

2.2 中医辨证的标准: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标准主要是以《中医内科学》为参照。结合病患具体的情况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肝阳上亢:主要表现为头部胀痛、眩晕、脉弦、耳鸣、面潮红、舌质红、暴躁、口苦、苔黄。②痰浊中阻:主要表现为头重、眩晕、胸闷、少食、苔白、恶心、多寐、苔白、脉滑。③气血亏虚:主要表现为眩晕、面色白、心悸、失眠、少食、舌质淡、脉弱。④肾精不足:主要表现为眩晕、失眠、精神不振、健忘、耳鸣。劝阻病患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疾病、肝肾功能异常、1型或者2型糖尿病、已经妊娠期[2]。

2.3 临床治疗方法:全组病患均是进行单纯的中药治疗,以中医辨证的标准为根据进行治疗。①肝阳上亢型:主要是以20g熟地、20g天麻、9g枸杞子、15g山药、20g生石决、12g山萸肉、15g茯苓、15g钩藤、9g丹皮、9g泽泻、12g桑寄生。②痰浊中阻型:主要以15g半夏、20g白术、20g天麻为主,如果是痰阻气机,则应以化热为主,加服温胆汤。③气血亏虚型:主要是以25g生地黄、16g山萸肉、25g枸杞子、15g天麻、20g山药、15g何首乌、25g珍珠母、20g桑寄生、20g泽泻、15g丹皮、26g杜仲、20g白芍、16g川牛膝。④肾精不足型:如果是偏肾阴虚的应以滋补肝肾为主,12g山萸肉、20g龟板、12g女贞子、10g当归、12g元参;如果是偏肾阳虚的主要以右归丸加减治疗[3]。

3.效果判定的标准

①痊愈:头晕头痛、失眠以及心悸等全部消失。②显效:病患头晕头痛、失眠以及心悸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舒张压降到正常的范围。③好转:病患头晕头痛、失眠以及心悸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舒张压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④无效:病患的头晕头痛、失眠以及心悸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血压没有下降,甚至升高。

4.结果(见表1)

5.体会

5.1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记载如下:“风火均为属阳,一般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后,则为之眩。”认为该病和风火有关系。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病机,当前诸多学者表示多是认为肾阴亏虚,由于水不涵木,造成肝阳上亢,使得虚火炎上引发眩晕头痛。本病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而以风火痰瘀为标,由于阴亏于下以及阳亢于上,内为风动,外为火炎外,造成痰瘀阻碍经络进而导致本病。

5.2 原发性高血压宜及早发现与治疗。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在早期无明显不适症状,有少数出现轻度症状,易忽视进而导致延误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加重此病对各类脏器的损害程度,因此必须及早发现病治疗。在本研究中,以病患的相关临床症状为根据,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等证型,并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全方中的相关中药,具有降压、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滋补阴液以及利尿渗湿等作用。例如:钩藤以及生石决等起到平肝潜阳之效;当归以及丹参等具有血化瘀之效;何首乌、白芍等起到滋补阴液之效等。在中医治疗上,给予病患合理饮食起居、调理情绪等。通过临床观察以及疗效显示,本研究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耿云涛.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10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20).

[2] 郭艳艳,方显明.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02).

全科医学高血压病例分析篇8

对照组51例高血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工作,在观察组中的60例高血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具体的健康管理内容如下:

1.1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把资料备案以作后期核对和病理分析,由于患者数量较多,在建立档案时务必对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因素进行仔细的检查与记录。

1.2建立健康管理团队:对102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建立一支人员配置全面,相关医疗设备齐全的健康管理团队。整个团队首先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对病因、病史等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便于后期健康管理的分类,这些资料都需建立详细的个人电子档案并上传到本院总资源库作为备份。然后对患者的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的身体指标以及血脂、肝肾功能、血糖、血尿酸、血尿便等生理指标进行常规检查。

1.3管理内容:①分类: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由于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在高血压的情况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进行健康管理时,所用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个人情况来进行细致的分类,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②习惯管理:高血压的发生与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会使高血压患者发病陷入危险,所以管理团队的首要任务是对高血压患者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的管理,实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为主要的预防措施,结合其他辅助管理手段,从根本上保障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

1.4效果分析指标:根据国家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对于服用药物或者进行非药物保健之后,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所降低,这个降低的程度有具体的医学标准:①显效: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②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mmHg,舒张压降至正常,但下降未到10mmHg;③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水平。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51例,其中显效41例,有效7例,无效3例,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率94.1%;对照组患者51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11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医学常见病,由于潜伏期较长,也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是由身体机能老化之后对于血压的控制能力下降,所以在老年人中,高血压有一定的普遍性。而高血压有许多并发症,常见的伴随疾病有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因此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将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由于病死率和发病率较高,逐渐成为近年来难以根治的病症之一。高血压的发生除遗传、年龄、饮食等因素有关外,也离不开社会、心理及个性因素的影响。根据对一些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跟踪调查及资料分析,如果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工作,如健康管理,将会极大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效遏制和减缓高血压患者死亡,对于保障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健康护理工作也逐渐引起医疗人员和患者的重视。对于健康管理工作非常的看重,所以如何实行正规合理、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一直是医疗机构重点研究的内容。对本院所接收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临床试验,让高血压患者都深刻意识到健康管理对高血压重要性,通过对生活习惯的纠错,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而通过规范服用和有效的降压药物治疗遏制了高血压的病死率,为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重要保障。

上一篇:乡村旅游建设背景范文 下一篇: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