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13:38:24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住院医师;全科医学;培训方案

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医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1]。1995年我国卫生部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成果显著。2007年,卫生部下发了“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3]。根据我国国情,参考发达国家全科医师培训的成熟经验,研究适合我国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的实施方案和策略,逐步提高我国全科医师的综合水平。本文通过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和主管人员的调查,分析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的实际情况,从中分析和研究改善培养制度的有效方案,进一步提高我国全科医师的综合水平。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今来自6家培训医院共45名参加了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参与培训的主管人员。

1.2 研究方法 ①采用问卷法、文献分析法了解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情况。②对主管培训的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分析学员和医院的培训需求。2 结 果

2.1 全科医师在我国的现状 当前我国全科医师数量严重稀缺,“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提出的配置标准”,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有一定的比例,2-3名每万名居民。城镇居民按6亿统计,城市社区约需全科医师16万人。按照1所社区卫生院每年需要2名全科医师,3年大约需要为卫生院培训12万名全科医师。根据卫生部对基层卫生机构的要求,在万名居民中大约需要护士4名,全科医师5名,公共卫生医师1名。

2.2 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教材质量较差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科医学师资的认证制度,我国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专职全科资源稀缺。很多师资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基础教学,指导学员无法用全科医学的方法和思维,经常不自觉地就会用生物医学的模式来进行讨论,而这与全科医学的整体观存在很大的区别。

2.3 全科医师培训需要大量经费支持 全科医师培训经费不足,限制了全科医师培训的质量。举办各种知识讲座,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比如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座,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医院不仅要负担这些费用,还要对学员的住宿,饮食,水电费,确实存在很大困难。我们分析,经费问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比如政府资助,个人赞助,药厂赞助,医院节源开流等等。3 讨 论

3.1 为了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继续再教育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很多全科医师平均学历非常低,分别为大专(30%)和中专(11%)学历”,全科医师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全科医学的培训与教育不是短期教育,而是一项长期政策。必须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规范培训大纲、明确培训的目标,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培训的教材师资要合格。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对于全科医师培训的制度逐渐完善,最终才能使得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一批优秀的全科医师。

3.2 完善培训社区和医院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建设 目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教材质量较差,还没有全科医学师资的认证制度,我国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专职全科资源稀缺。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参加全科医师的培训,导致培训中师资不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需要培训医院加强师资建设,这方面三级医院的培训师资优势限制,在医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基础深厚,但教师的教学意识还有待加强,为了提高培训积极性,社区和医院可以通过将带教成绩与奖金,与医师晋级等奖励制度联系起来,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对于培训基地或者医院的师资力量必须加强重视,将发展全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作为基地发展的重要任务,严格审核社区师资准入制度,对于培训基地统一管理,加强监督,定期考核,提高培训质量。”

3.3 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扶持 促进全科医师培训的发展必须严格规范全科医师培训相关配套政策,提高全科医师的待遇、地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减轻工作强度,降低医疗风险,考核标准、职称评定标准的制定要完善,对于优秀人才要提高福利待遇,以免人才流失,保证全可科医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全科医师的任职资格制度要改良和完善,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经费不足将会导致全科医师培训质量不高。举办各种知识讲座,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比如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座,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医院不仅要负担这些费用,还要对学员的住宿,饮食,水电费,确实存在很大困难。我们分析,经费问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比如政府资助,个人赞助,药厂赞助,医院节源开流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3.4 必须改善教育环境,逐步提高教育资源的投入 进行临床实践,受训者需要合理的临床设施和患者,良好的团队,科学研究资源,保证出色完成培训目标。

3.5 全科医师培训的教材的质量决定了培训的成败 很多研究机构,学校为了完善培训条件,组织很多相关人员积极编写全科医师的教材,但是我们研究分析,这些教材内容相似,结构单调,内容乏善可陈,可读性不强,水平不高。全科医师培训的教材编写成功与否事关重大,决定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质量的高低,将会对全科医师培训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全科医师的培训需要由专门人才、权威机构组织编写,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若蛟,高志宏.关于当前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几点看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11):738.

[2] 左云霞,刘进.建立我国麻醉学专业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108-111.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全科医疗;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妇女儿童保健及疾病康复服务而设立的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经济、综合、方便、连续、有效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疗的场所。

1 全科医疗概述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是一种照顾式的基层医疗保健专业服务,是以解决社区人群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它是由全科医师提供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1]。推行全科医疗摸式是实现who提出的“二十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公正,公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适宜技术,是以个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慢性病人、残疾人及低保人群为重点,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为目的。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为广大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要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必须先培养全科医师,而培养好的全科医师,必须要发展全科医学。

2 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是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在家庭、诊所、服务中心向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人性化,综合的连续不断的医疗服务的医生[2]。全科医师需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才能成为临床技能全面、医德医风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人才,要富有成效,有独立工作能力,为个人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3]。在社区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做坚实的基础,工作将缺乏生气和动力,那种以单纯的专科医疗为主的服务体系在社区是行不通的。全科医生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人们的心态,人际交往及疾病的来龙去脉,是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专家。全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有疾患的人,还包括广大的健康人群,我们可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解决居民的具体困难,根据疾病的需要就地治疗或将其妥善的转入专科或大医院诊治,全面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为人们负起全程的责任。

3 全科医生应具备以下特点

3.1 综合性的医学知识

全科医生应掌握全面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还应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政治、法律、经济学及宗教知识,以便解决各种个体的身心疾患和群体的卫生健康问题。

3.2 高尚的品质

全科医生肩负着对生命周期健康照顾的重任,对服务对象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每个问题需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遇到问题必须具备冷静的头脑、良好的思想境界,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相对的思想平静,生活安逸,工作舒畅,精神愉快。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医学才能外,还必须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养。全科医生一生需要不断进取。

3.3 丰富的工作及生活经验

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多种问题,是医学知识与社会常识及人文科学边缘的结合。我们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距居住人群最近,我们不是在高墙内的专科医院,而是不时的介入个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个人心愿和家庭状况,从实践中获得和总结生活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头脑,使其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卓越的管理才能

全科医师应该以人为中心,维护公民的利益,站在高层次观察和管理社区内个人和家庭问题,并对整个社区卫生状态进行监测,随时提出干预措施,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共管。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更要进行细致的业务、人事、经济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施展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备这些才能,才能当好一名全科医生。

3.5 执着的科学精神

随着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我国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全科医师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必须对各门学科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具备谦虚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不断进展和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管理好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4 全科医师的业务范畴

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对危重急症进行院前处理后及时转院。

对平稳后转回的慢性病病人和急重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及定期随访。

社区卫生管理包括传染病,多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及监测,居民饮食卫生,生活环境卫生,公害的管理。

对个人及家庭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对慢性病人和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上门诊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方便服务。

为妇女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调疑难病人转诊,会诊,专家咨询以及对低保人群进行医疗救助和支持,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5 全科医师的培养

全科医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我们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来实现全科医师的培养。

参加省市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内容为《全科医学概论》、《全科医学基础》及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内部培训,在院内,由已取得国家认可的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对现有的医师队伍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通过国际互联网参与世界全科医学专业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生活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真正实现全世界信息共享。

全科医疗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等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后,特别是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里正式提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全科医疗。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开始起步。因此,全科医疗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全科医疗,无疑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完善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推动全科医疗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2.

[2]吴春容.全科医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8-10,12.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卫生服务深入、健康、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为切实落实文件精神,从2007年起湖北医药学院积极参与此项工作,经过湖北省卫生厅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组的初审和复审, 被批准为十堰市全科医师理论培训基地,至2011年已连续5年举办全科医师培训,本研究的开展正是基于5年来的工作经验。

一、研究目的

(一)效果总结,湖北医药学院已连续五年承担了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学员和社会的认可,然而仍缺少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以客观的数据展现出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

(二)指导意义,本研究从基本情况、目的和动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需求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培训学员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总结出培训实施的效果及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以完善今后的培训方案,更新工作思路,使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1年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三、主要内容(结果、结论)

(一)问卷结果分析。从统计结果上看: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应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态势,35岁及以下人群占主体;学员整体学历偏低,但职称构成上高职称者的比例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培训效果良好,大部分学员可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培训内容适应学员要求,契合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技能操作及临床实践方面的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二)今后工作新思路。针对问卷结果,今后培训工作需在提升学历、合理延伸、因需教学、讲究实用、学以致用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关键词】全科医师;培训;效果;工作思路

湖北医药学院已连续五年承担了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学员和社会的认可,然而仍缺少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以客观的数据展现出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本研究从基本情况、目的和动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需求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培训学员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总结出培训实施的效果及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以完善今后的培训方案,更新工作思路,使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一、简述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谓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此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理论培训结束之际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均是2011年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乡镇卫生院暨城市社区全科医师培训学员。据统计,共395名学员参加培训,发放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因学员的漏选、误选等情况,故每一选项有效答案均未达到356个,为保证分析的客观性,统计过程中所有比率的计算都是以该选项有效答案数为基数。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一)学员基本情况(见表一)

培训学员来自十堰市(神农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了年轻化态势,35岁及以下者228人,占总数的64.23%;整体学历偏低,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到了总数的23%;在职称构成上,以医师为主,占总数的60.3%,但具有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较高职称的人员也占到了1/5强的人数,体现了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人才建设上的进步。

表一:基本情况(如上表)

(二)学员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需求和目的

据统计,参加问卷学员中仅有46人曾参加全科医学教育,其中有3人具有全科医师资格(上岗)证书。学员基于工作需要(249人)、提高自己(89人)、领导要求(2人)等各种原因全部认为有必要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其中232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三)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从统计结果(见表二)来看,本次培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知识点均有接近1/2的学员表示已经掌握、另接近1/2的学员表示部分掌握,仅有极个别人表示没有掌握,未反映出难以接受的情况。这说明培训教学难度适中,可为大部分学员理解、掌握。

表二:全科医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及需求现状(如下表)

下面所列的是全科医师工作中相关的知识和有关技能,前半部分为知识掌握的情况,后半部分为希望掌握的部分,数字代表各选项选择人数。

(四)学员对各知识点的需求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见表二),整体来说学员们一致认为各知识点对其个人来说非常需要或需要,无一知识点有学员认为不需要。这充分表明了培训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契合了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工作需要。同时,通过对各知识点非常需要高于或低于200人为基点,可以发现学员们需求程度更高的知识点有全科医学基本技能中的妇幼保健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全科医学临床操作知识和技术。

(五)学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本次问卷调查最后一部分请学员写出有关培训的问题和建议,学员们对培训比较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总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1、更多的培训机会,大部分学员认为全科医师培训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希望以后举办更多的全科医师培训,让更多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有机会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和理念。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更多参加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的机会。

3、培训模式及内容较好,但是时间短,学习任务较重,很多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希望可以延长培训时间。

4、培训要更好的与当地实际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等紧密结合。

5、工学矛盾问题,特别是社区卫生人员不能够脱产学习,无法保障学习时间。

6、加强一些新知识及中医药知识的讲授。

三、今后工作新思路

调查结果表明,十堰市(神农架林区)2011年乡镇卫生院暨城区全科医师培训的教学内容基本满足了卫生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培训效果良好,大部分学员认为培训教学安排符合实际需要,培训知识易于接受,并且通过培训提高了自身能力,可为今后工作所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

(一)提升学历

全科医师培训是个系统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还必须与学历教育及其它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学历偏低,以大、中专为主,因此今后在进行全科医师培训的同时还要重视学员的学历教育。

(二)合理延伸

从知识掌握上看,大部分学员可以接受所学内容,而学员又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强烈需求,因此今后培训应适当增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内容。

(三)因需教学

根据学员需求,加强全科医学基本技能中的妇幼保健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全科医学临床操作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四)讲究实用

根据本地区及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培训真正可以为学员所用,从而使基层卫生医疗更好的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五)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学员们对技能及临床实践方面的知识需求最为迫切,故在今后需加强技能操作与临床实践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郭爱民等.全科医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李鲁,施榕.社区预防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杨秉辉,刘凤奎.全科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王茂斌,王红静.社区保健与康复[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 郭树榜,刘丽清.菏泽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0.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妇女儿童保健及疾病康复服务而设立的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经济、综合、方便、连续、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疗的场所。

全科医疗概述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患者、家庭和社区,是一种照顾式的基层医疗保健专业服务,是以解决社区人群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它是由全科医师提供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推行全科医疗摸式是实现WHO提出的“20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公正,公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适宜技术,是以个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慢性患者、残疾人及低保人群为重点,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为目的。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为广大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要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必须先培养全科医师,而培养好的全科医师,必须要发展全科医学。

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是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在家庭、诊所、服务中心向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人性化,综合的连续不断的医疗服务的医生。全科医师需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才能成为临床技能全面、医德医风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人才,要富有成效,有独立工作能力,为个人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社区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做坚实的基础,工作将缺乏生气和动力,那种以单纯的专科医疗为主的服务体系在社区是行不通的。全科医生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人们的心态,人际交往及疾病的来龙去脉,是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专家。全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有疾患的人,还包括广大的健康人群,可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解决居民的具体困难,根据疾病的需要就地治疗或将其妥善的转入专科或大医院诊治,全面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为人们负起全程的责任。

全科医生应具备以下特点

综合性的医学知识:全科医生应掌握全面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还应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政治、法律、经济学及宗教知识,以便解决各种个体的身心疾患和群体的卫生健康问题。

高尚的品质:全科医生肩负着对生命周期健康照顾的重任,对服务对象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每个问题需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遇到问题必须具备冷静的头脑、良好的思想境界,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相对的思想平静,生活安逸,工作舒畅,精神愉快。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医学才能外,还必须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养。全科医生一生需要不断进取。

丰富的工作及生活经验: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多种问题,是医学知识与社会常识及人文科学边缘的结合。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距居住人群最近,我们不是在高墙内的专科医院,而是不时的介入个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个人心愿和家庭状况,从实践中获得和总结生活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头脑,使其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卓越的管理才能:全科医师应该以人为中心,维护公民的利益,站在高层次观察和管理社区内个人和家庭问题,并对整个社区卫生状态进行监测,随时提出干预措施,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共管。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更要进行细致的业务、人事、经济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施展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备这些才能,才能当好一名全科医生。

执着的科学精神:随着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我国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全科医师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必须对各门学科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具备谦虚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不断进展和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管理好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的业务范畴

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对危重急症进行院前处理后及时转院。

对平稳后转回的慢性病患者和急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定期随访。

社区卫生管理包括传染病、多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及监测,居民饮食卫生,生活环境卫生,公害的管理。

对个人及家庭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对慢性患者和老年人进行定期随访,上门诊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方便服务。

为妇女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调疑难患者转诊、会诊、专家咨询以及对低保人群进行医疗救助和支持,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及时对档案数据进行录入上传,根据随访情况,随时更新、添加档案内容。

全科医师的培养

全科医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来实现全科医师的培养。

参加各级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内容为《全科医学概论》、《全科医学基础》、《公共卫生服务指南》《乡村医生手册》及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内部培训:在院内,由已取得国家认可的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对现有的医师队伍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通过国际互联网参与世界全科医学专业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活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真正实现全世界信息共享。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科医疗;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妇女儿童保健及疾病康复服务而设立的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经济、综合、方便、连续、有效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疗的场所。

一、全科医疗概述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是一种照顾式的基层医疗保健专业服务,是以解决社区人群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它是由全科医师提供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推行全科医疗摸式是实现WHO提出的“二十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公正,公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适宜技术,是以个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慢性病人、残疾人及低保人群为重点,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为目的。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为广大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要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必须先培养全科医师,而培养好的全科医师,必须要发展全科医学。

二、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是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在家庭、诊所、服务中心向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人性化,综合的连续不断的医疗服务的医生。全科医师需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才能成为临床技能全面、医德医风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人才,要富有成效,有独立工作能力,为个人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社区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做坚实的基础,工作将缺乏生气和动力,那种以单纯的专科医疗为主的服务体系在社区是行不通的。全科医生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人们的心态,人际交往及疾病的来龙去脉,是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专家。全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有疾患的人,还包括广大的健康人群,我们可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解决居民的具体困难,根据疾病的需要就地治疗或将其妥善的转入专科或大医院诊治,全面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为人们负起全程的责任。

三、全科医生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综合性的医学知识

全科医生应掌握全面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还应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政治、法律、经济学及宗教知识,以便解决各种个体的身心疾患和群体的卫生健康问题。

2.高尚的品质

全科医生肩负着对生命周期健康照顾的重任,对服务对象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每个问题需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遇到问题必须具备冷静的头脑、良好的思想境界,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相对的思想平静,生活安逸,工作舒畅,精神愉快。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医学才能外,还必须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养。全科医生一生需要不断进取。

3.丰富的工作及生活经验

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多种问题,是医学知识与社会常识及人文科学边缘的结合。我们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距居住人群最近,我们不是在高墙内的专科医院,而是不时的介入个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个人心愿和家庭状况,从实践中获得和总结生活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头脑,使其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卓越的管理才能

全科医师应该以人为中心,维护公民的利益,站在高层次观察和管理社区内个人和家庭问题,并对整个社区卫生状态进行监测,随时提出干预措施,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共管。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更要进行细致的业务、人事、经济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施展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备这些才能,才能当好一名全科医生。

5.执着的科学精神

随着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我国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全科医师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必须对各门学科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具备谦虚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不断进展和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管理好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四、全科医师的业务范畴

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对危重急症进行院前处理后及时转院。对平稳后转回的慢性病病人和急重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及定期随访。社区卫生管理包括传染病,多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及监测,居民饮食卫生,生活环境卫生,公害的管理。对个人及家庭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对慢性病人和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上门诊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方便服务。为妇女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调疑难病人转诊,会诊,专家咨询以及对低保人群进行医疗救助和支持,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五、全科医师的培养

全科医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我们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来实现全科医师的培养。参加省(区)、市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内容为《全科医学概论》、《全科医学基础》及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内部培训,在院内,由已取得国家认可的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对现有的医师队伍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通过国际互联网参与世界全科医学专业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生活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真正实现全世界信息共享。

全科医疗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等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后,特别是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里正式提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全科医疗。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开始起步。因此,全科医疗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全科医疗,无疑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完善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推动全科医疗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2.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 陈 竺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殷大奎

卫生部妇社司司长 秦怀金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 饶克勤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柯 杨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 曾益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张 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祝珠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杜雪萍

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印发,我国正式开始了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制度的创建之路。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师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建立全科医师与城乡居民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师,以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指导意见》将全科医师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

7月15日,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贯彻《指导意见》座谈会,就我国全科医学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指导意见》带来的变化、如何落实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联合发出倡议。认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和对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

全科医师素质不高未成为健康守门人

秦怀金 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服务水平不高、老百姓不信任等。而核心因素就是全科医师素质不高,还没有发挥理想中的全科医师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一个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执业全科医学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仅7.8万,距离《指导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30万的目标差距非常大。第二,对全科医师的认知度比较低。第三,有利于全科医师发展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形成。主要包括待遇、职称,医保政策等仍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现状

过去,我国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临床专业领域培养专科医师,而忽略了全科医师的培养。随着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全科医师的队伍建设也提上了日程,其人才缺口尤显巨大。而与此同时,现有的全科医师缺乏职业荣誉感,人才流失严重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基层医疗发展迅猛 人才缺口更显巨大

张愈 国际上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已有百年历史,医学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完善。这些国家全科医师队伍的人数占全部医师总数的30%~60%,他们活跃在家庭和社区,承担着80%以上的基本医疗和保健工作。

世界各国的医疗实践证明,发展全科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低成本、高效率医疗体系的基础,全科医师提供的可及性、综合性、协调性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全科医师服务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这两个体系的基础。(各国全科医师与服务人口比例,见表1。)

而2007年的一次调查却显示,我国注册的全科医师仅有6 321名,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我国仅有6万名职业范围为全科医师。

WHO和世界家庭组织共同指出,在新世纪平均每2 000人配备1名全科医师才能满足人们对基本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制度,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合格的全科医师十分紧迫。

缺乏职业荣誉感 成人才流失难言的痛

杜雪萍 我认为,人才流失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社区卫生服务应该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但目前还缺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长的土壤,这需要配套政策,更需要落实。

晋升太难也是人才流失的主因。在北京,一所200人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一个正高指标,中心主任是正高,其余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晋升正高,这种依据大医院床位核准的指标,极不适合人才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的晋升指标到底该如何核准,是按服务人口数量?还是六位一体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倡议书

为了推动《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7月15日向全国医务人员发出倡议。倡议书指出,全科医师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基础医疗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我国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关键环节。

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是对现行医生培养、医生执业方式、医疗服务模式实行的重要准则。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来审视统一规范化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积极投身到全科医师制度的创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践中去。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医务人员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的住、用的好”的全科医师。

医学教育机构要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医疗卫生机构要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卫生行业协、学会要积极组织全科医学的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宣传全科医师制度,引导人民群众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就医习惯,分级医疗、签约服务、首诊在基层。增强全社会对全科医学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医疗制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

行动

虽然全科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且没有受到高度重视,但我国仍有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全科医学的发展研究工作。他们默默无闻,为今天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年实践 盼来春天

祝珠 国务院关于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让我们觉得全科医师的春天来了。

从2000年开始,上海中山医院就开始了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目前,上海13个大学的附属医院都有全科医师的培训基地,培养出了500多名全科医师,已经分布在各地的社区岗位上。

总结上海多年的培训经历,可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人员的流失。而造成流失的主要原因为:①沿海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而全科医师的待遇与专科医师相比差别较大;②基于前景和晋升的问题,全科医师并没有像其他专科一样,拥有副主任、主任、医师的晋升机会,让全科医师看不到光明前景;③全科在公共卫生都有博士点,但临床方面并没有,希望能在卫生部的协调下,让优秀的全科医师尤其是师资,能够进入到硕士点、博士点接受培养;④缺乏国际交流平台,相比其他专科,全科医师无法通过国际交流的平台,跟上国际步伐。

专科医师一直在行动

胡大一 多年来,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分布非常不合理,一直希望能够在新医改中,看到重构分级医疗网络的举措。过去我曾经在阿里、河西走廊等多地探索医疗改革,对当年的赤脚医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自己也做过全科医师,虽然后来到了大医院工作,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对全科医学的关注。

应该呼吁大医院的心血管专家走出医院,到基层、到西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或者带着基层医生和三级医院专家共同做慢病防治工作。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基层医生也有更多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基层医生,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这是专科医师能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实践与探索中前行

柯杨 北大医学部做全科医学教育虽然已经3年,但学科还不成系统、教师队伍尚不健全、知识和国际化接轨程度也远远不够。因此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并在今年5月正式成立了全科医学系。对全科医学的考虑和设想是,建立既有国际借鉴,又结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学科和基地,培养师资,探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的改善。首先,让学专科的医学生,在成为专科医生的同时具备全科的思维理念和能力,减少因为专科无限细分出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专科弊端。医学生通过对全科医学的了解,毕业后在择业时也能多一种选择。其次,希望在硕士博士学位的获取上,探索和专业学位培养接轨的。最终让全科医学拥有和其他专科一样并列的位置。

建议

正如多数专家所说,《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全科制度的建立,完善卫生体系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样才可能为医改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如何做,各位专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杜雪萍:

应为社区医疗机构增加社会工作者编制

应适当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并尽快对全科医师岗位进行明确的定位,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面临留不住全科医师的尴尬,是因为全科医师觉得自己不像个医师,倒像个干杂活的。因此,我们呼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这样,全科医师的工作才能下沉,其综合服务和临床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祝珠:

医学院校需设置全科学概论必修课

以我所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为例,全科学概论已经上了好几年,但都是选修课,并没有成为必修课。我认为医生不是简单的理科生,尤其是全科医师。不但需要专门的技术,更需要加强人文素养。

当年,为了招到优秀的全科医学生,我们放宽了政策非常宽松,即凡是愿意到上海来工作的,都作为紧缺人才留在上海落户。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招到优质的学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医学生大学阶段没有接触过全科医学、全科医师的概念,这些学生也没有做好成为作科医师的思想准备。未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医学院校的学生要投身到全科队伍中,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设置全科学概论等必修课。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

建议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理由如下:

1.以上海为例,患者一旦生病会变得不知所措。他们看似可以自由选择医院治疗,但绝大部分都无法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即使到了医院也不知道怎么办。加之因为历史的原因,有的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并不认可,因此大都拥到了三级医院。此时,如果三级医院设置有全科,就可以将发烧、腰腿痛等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流,缓解其他专科的就诊压力。

2.在岗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应该以医疗为切入点,以临床技能的培训为重点。为了保证全科的教学质量,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各个临床专业专家的介入。而三级医院大学的附属医院,往往是知识密集、多学科学者、专家集中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能够担负培养全科师资的重任。因此有必要将各专科的规范、常规引入到全科的培训。

3.我国各个专科的发展都很好,全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非常落后,将会影响到我国医学的整体发展。因此,我认为应该集中有能力代表我国全科医学水平的人才,开展对临床师资的培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以此推动我国全科医学的研究工作。

4.希望建立一批热爱全科的各级教学人员组成的小组。因为历史的原因,虽然目前上海有13家三级医院承担了培训全科医师的任务,但都是挂在老年科、干部科和急诊科,这些专科医师本身对自己的专科更感兴趣,很难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培训全科医师上。

如,全科医师到心脏科轮转,同时也接受内科培训,培训老师讲的内容可能和平时一样,但反映到全科医师那里,他们在心脏科轮转时看到的、学到的,到了基层工作就看不到了,甚至连简单的心衰都看不到了。所以我们觉得在三级医院没必要成立普内科,应该成立全科,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秦怀金:

完善全科医师制度 落实政策是关键

无论从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来看,还是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方面来看,真正完善我国全科医师制度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认为需要重点抓好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全科医师的培养,尽快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第二,落实能够稳定全科医师在基层工作的政策,满足全科医师的全面发展;第三,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加快建立调动全科医师积极性的用人和分配制度;第四,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和方式的转变,为全科医师提供一个理想的职业平台。《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行全科医师制度、家庭医生式服务,并鼓励全科医师和居民签署契约式服务关系。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师制度。

陈竺:

必须赋予全科医师岗位足够的吸引力

全科医师是综合能力较高的医学人才,是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转诊、病人康复、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主要力量,我们要善待自己的健康“守门人”。如何善待,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从人才培养、工资待遇、晋升机制,尤其是荣誉感和成就感方面给予关注,赋予全科医师应有的地位。一定要深信,只有赋予这个岗位足够的吸引力,才能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建议全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后,从3个方面为全科医师争取待遇:全科医师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全科医师还可以多点执业,为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项目收取服务费;另外,为签约居民提供非约定的服务,也可以按规定收取服务费。这才是全科医师比较理想的收入模式,绝不能吃大锅饭。

曾益新:

通过建立全科医师队伍改变一边倒现状

纵观世界各国全科医学发展,再结合我国出台的《指导意见》,我认为通过全科医师队伍的建立可以带动整个医师队伍的完善和发展,改变目前专科一边倒的现状。

通过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可以把我们原来想做的事情,如专科的培训,亚专科的培训、认证等制度全部建立起来,而这些都是国际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有幸参加了重庆市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全科医师的全科医疗思维和社区服务理念、管理经营技巧和应变能力,通过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现代全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全科医师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沟通技巧,塑造和谐、向上的全科团队精神和工作氛围。培训内容从全科医学概论、全科意思实践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以浅显而富有说服力的举例和互动教学。让学员真正参与并积极思考,使这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使我受益匪浅。

一、明确了全科医师的位置和任务

全科医师、全科医学、社区中心在以前,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以为全科医师只是在基层看看小病,开开药品的低水平医师。但通过了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我对全科医学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全科医学和临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一样,都是临床二级学科;社区服务中心同样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地方,而且是更具有人情味、更尊重人的卫生服务机构。社区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病人,而且还有没病的健康人群。全科医师不单要会高超的医术,还要懂得与患者沟通,进入患者的世界,不能像临床专科医师一样以被动和以疾病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开展工作,而是要主动对社区居民开展卫生服务、进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以预防为导向的诊疗理念。通过这半个月的培训来,我对全科医师的理解从当初认为的:只要会看“发烧、感冒”就可以的赤脚医生,提高到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人性化、持续性与综合性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的经过专业医学训练的高素质医师。

二、提高了医患沟通的能力的认识

现实社会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闹也越演越烈,医生越来越难当。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医生与患者在沟通方面出了问题。20XX年恩格尔(G.L.Engel)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体,因此,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渐被“以病人为中心在培训中,通过授课老师不断给我们灌输“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为导向,加强沟通”的社区服务观念。使我在潜移默化中对医患沟通有了新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患者在工作、生活都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与问题,躯体的疾病只是患者健康问题的一部分。目前大医院的门诊医师的每日诊疗工作十分繁重,每天可能需要看30-40位病人,试问大医院的门诊医师怎么可能花大量时间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而全科医师则不同,全科医师管理的病人数及范围相对专科医师少且固定,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方便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跟踪随访,甚至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自己诊疗方案的制定或调整,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主”的服务理念。这些都可以大大改进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三、增强了对全科医学的未来的信心

只有通过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的就医场所,才可能解决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通过近一个月深入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本人感到确实使全体学员从理论层面上进一步对全科医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各科目老师在教学风格上各具特性,凭扎实的理论和风趣的讲座,不仅增强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友谊,更使大家深深体会到这一次深有收获。

对于我这个在临床工作有20多年经历的学生来说,切实体会到目前全国确有发展全科医学的必要性,而浙江等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有承担和加强实践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推广、落实的责任。通过我省在温州和杭州地区培训1000名全科医生师资骨干培训计划如期展开,必将为我省建设和发展全科医师制度,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

现在我从各科老师教学风格和各科的学习内容谈起,谈一下个人的对本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谈一下魏晋才老师教学《社区卫生服务及管理》特点和学习心得。

魏老师对本科的教学,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有针对性地做了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通过课堂教学做出了全面的阐释。尽管本届班级的学员从入学到现在,本次教学大纲和培训讲义没有发到手,但凭魏老师老到的教学方法,使广大学员通过教学,认识了到社区卫生服务体制及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组建等相关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医院全科工医疗发展状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建)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管理等知识。在教学全科知识的同时,魏老师结合自己的一些多年来在本专业的深得体会,向全体学员解释了我国全科医学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魏老师说,全科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注意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要掌握熟练的各项技术和过硬的本领;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验;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开展研究,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推动全科事业的发展;要积极努力学习和了解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听了魏老师的相关课后,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本次培训的目的,每个学员不仅要将全科医生相关知识认真学习,更应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优点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最好能在本地区全科医学教学时,能得到提高和发扬。

接着谈一下学习柯奔老师讲授《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授课特点和心得体会。

柯奔老师说,医生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医生也同样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医生要有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积极为医学的未来作出贡献。

我是一名医生,在临床上工作了20多年,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本来总以为,作为一名医生,必须一切为病人的病情着想,一心只想到给病人的疾病治愈,就算是做好了一名合格的医师。但在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在心头。比如我碰到过这样一个老性男性病人,经过多次MRI检查及多家医师会诊,作出“晚期肺癌全身广泛转移”的诊断。病人家属对医师作出不与病人告知的决定。经签字后予以同意。病人在我院继续住院治疗,并且病情逐渐加重,各种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每天查病房时,病人明确要求医生告知,如得肺癌,必须与他本人明白告知,不要让他死不瞑目。如得了“癌症”,他要出去转一圈,到一些亲戚家中走走。但因为病人家属签字在先,在病人病情告知同意书中,病人家属已作了相关要求,不得告知病人真实情况。结果病人病情一段时间后变得十分危重,出现昏迷不醒,家属要求将病人抬到家中送终。经签字后同意。这样这个病人到死都不知自己得了什么病,留下了终生遗憾。之后我苦苦思索,是不是应该在病人病情危重但还清醒时告知病人实情?类似的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时常出现,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使医生感到长久困惑。经过本次柯奔老师的几节课的授课、短期培训,特别是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明白了一些其中道理。

在课堂教学时,柯奔老师例举了古今中外、上下历史中,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史,针对时弊批评有加,敢讲实话、真话。敢举实例,在课堂上讲解了包括既往发生全国各地医院发生的有违背医患关系与伦理学的事件,既使发生在本地各级医院的各位医生失误、医疗差错事故,一一同我们学员作了交流。在课堂教学时,我听到有一位龙游学员说,柯奔老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上,有些类似鲁迅先生的作风。我深有同感。鲁迅先生生存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能够针对时弊作出尖锐的批评,以求社会进会,是一位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文学大师。柯奔老师以个人学识才干,针对时弊,结合当前医疗环境,声情并茂的向学员们讲解了医患关系和医学伦理学的相关教学内容。确实是一位好老师。

接着谈一下听潘景业老师授课的心得体会。正如潘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一样: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什么病更重要(希波克拉底名言)。做为一名医师,应对本身职业价值取向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否则糊涂一生。通过本次潘老师讲授《全科医学导论》相关内容的学习,使我对全科医学这门新兴的一级医学科的认识更深刻。在课堂上,潘老师结合本身从事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全科医学这门课程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认为,专业知识只是解决病人的一些身边疾病,更多更实在的工作需要我们社区掌握丰富全科医学知识的全科医师去完成。你们今天是浙江省全科骨干师资培训班的成员,明天你们将是我们浙江发展全科医师培训的中坚力量和基础。

经过近一个月的全科医学理论学习,深切体会到,本次教学任务繁重。因为学习内容相关广泛。各学员的基础水平各不相同,好的学员有浙江大学毕业的也有,差的学习可能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因此要想将这一批学员带好、学好,是相当难的事。

理论学习是一种相当枯燥乏味的事,要想我们这些临床、公共卫生工作一线职工,一天到晚静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而要想将老师讲课内容认真听进去更难。因此只能凭各授课老师的能力发挥。这一个月来,尽管讲课内容繁多,学员又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各位授课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一个老师马虎了事,比如教〈实用卫生统计〉的钟崇洲老师,在课堂上更上尽力和尽心。因为学员们在听实用卫生统计时,平时实在是没有多少基础,听不懂、听不明的学员几乎占50%,个个学员一脸迷惑不解,但钟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厌其烦的对内容一讲再讲。其它如教《生命周期保健》的陈素秀老师、教〈康复医学〉的刘一苇老师、教〈社区精神卫生〉的戴开磊老师及教〈社区肿瘤学〉的刘浩凡老师,个个在本身工作业务非常繁忙的情况,都能够在课堂教学时,一丝不拘的为我们全体学员,认真讲解。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们对待教学工作认真的态度,深有感触。正是在如此情况下,全体学员几乎个个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课,既使限于个人基础水平太差,有时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仍然不缺勤,做到在课堂上不掏乱。态度积极的跟随老师的授课思路。

本次学习,确实能为我们这一届全科医师骨干师资培训打下良好基础。结合以后在临床科室轮转时再学习师资培训课程的学习,使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在学习完成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骨干师资。

有幸参加本次培训,学习后更加认识到全国有发展全科医学的必要性,而浙江通过本次1000名全科医生师资骨干培训计划如期展开,必将为我省建设和发展全科医师制度,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我们这期学员,必会成为建设和发展浙江全科医学的主力军。最后,感谢郑雅班主任、感谢蔡年高老师、感谢徐天士主任,在本次教学中,淳淳教诲全体学员,认真学习,为确保本次理论和实践等各项学习任务能如期开展和完成,确实化费了不少心血。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省情的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省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突出整体设计,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着眼长远目标,兼顾当前需要,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突出培养质量,注重服务能力,统一全科医生的培养和管理。健全激励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1培养模式。实行“5+3”培养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依照国家规定。(省卫生厅、省教育厅分别负责)

2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3执业准入条件。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卫生厅负责)

4参加规范化培养人员的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培训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规范化培养期间原则上不得向个人收取培训(学)费。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

5大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加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公共卫生工作等内容。(省教育厅负责)

6研究生教育。从2012年起,逐步扩大全科方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省教育厅负责)

7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省教育厅负责)

8继续医学教育。做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并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与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挂钩。(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二)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1转岗培训。选拔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转岗培训合格者,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省卫生厅负责)

2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对2010—2014年入学的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可注册为全科医师。(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3偏远农村定向培训。对到偏远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经2年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但要严格控制比例。(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4提升学历层次。基层在岗医生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符合注册条件的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

5城乡帮带。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省卫生厅负责)

(三)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1鼓励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多点注册执业。鼓励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2推行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具体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3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4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全科医生服务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定期公布,并与劳动报酬挂钩。(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四)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

1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由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省物价局、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2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省物价局、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3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签约服务及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等获得报酬。具体激励和考核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同时要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

4拓宽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必须有合理数量的全科医生岗位。各地可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和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流动机制由相关部门专门制定。(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四、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

1完善政策,制定办法。2011年底前,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物价、财政等部门组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工作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报省政府审定。(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负责)

2开展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宝鸡市作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试点单位,于2012年初正式启动。宝鸡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尽快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并报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宝鸡市政府、省卫生厅负责)

3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选择我省现有五所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作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具体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

4继续实施“万名医师培训计划”,转岗培训全科医生。(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5启动“千名待业医学生规范化培训计划”。从2012年起,通过制定特殊用人政策,每年从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或大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聘200—400人,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2—3年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到2020年前力争为偏远艰苦地区定向培养约1000—2000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具体办法由省卫生厅牵头制定。(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6完成阶段目标任务。到2012年,每个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5年12月。

1延续第一阶段启动的工作。

2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2013年对宝鸡市开展全科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省卫生厅、宝鸡市政府负责)

3推进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力争到2015年底前在全省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全科医生队伍和基本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起首诊在基层和双向转诊服务模式。(省卫生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

继续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全面实现总体目标。(省卫生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工作由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卫生厅牵头负责,各设区市和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中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责任,设定专人负责。

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调研论证、积极稳妥推进,务求实效。

省医改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地实施情况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二)完善政策法规。各相关厅局要加强制度研究,注重政策衔接,形成口径一致、便于操作的全科医生制度政策体系。

(三)落实经费保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设立奖学金、基金等形式为全科医生培养贡献力量。

(四)科学规划使用。省卫生厅会同编办、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我省全科医生需求数量和使用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公布全科医生岗位。教育部门在制定医学全科方向招生计划时要与全科医生岗位需求相衔接。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省情的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年,在我省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突出整体设计,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着眼长远目标,兼顾当前需要,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突出培养质量,注重服务能力,统一全科医生的培养和管理。健全激励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1培养模式。实行“5+3”培养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依照国家规定。

2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

3执业准入条件。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

4参加规范化培养人员的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培训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规范化培养期间原则上不得向个人收取培训(学)费。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

5大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加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公共卫生工作等内容。

6研究生教育。从年起,逐步扩大全科方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

7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继续医学教育。做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并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与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挂钩。

(二)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1转岗培训。选拔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转岗培训合格者,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2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对年入学的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可注册为全科医师。

3偏远农村定向培训。对到偏远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经2年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但要严格控制比例。

4提升学历层次。基层在岗医生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符合注册条件的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5城乡帮带。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

(三)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1鼓励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多点注册执业。鼓励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

2推行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具体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

3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

4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全科医生服务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定期公布,并与劳动报酬挂钩。

(四)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

1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由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

2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

3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签约服务及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等获得报酬。具体激励和考核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同时要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

4拓宽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必须有合理数量的全科医生岗位。各地可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和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流动机制由相关部门专门制定。

四、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年10月—年12月。

1完善政策,制定办法。年底前,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物价、财政等部门组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工作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报省政府审定。

2开展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宝鸡市作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试点单位,于年初正式启动。宝鸡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尽快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并报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

3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选择我省现有五所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作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具体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4继续实施“万名医师培训计划”,转岗培训全科医生。

5启动“千名待业医学生规范化培训计划”。从年起,通过制定特殊用人政策,每年从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或大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聘200—400人,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2—3年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到年前力争为偏远艰苦地区定向培养约1000—2000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具体办法由省卫生厅牵头制定。

6完成阶段目标任务。到年,每个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第二阶段:年1月—年12月。

1延续第一阶段启动的工作。

2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年对宝鸡市开展全科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逐步在全省推广。

3推进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力争到年底前在全省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全科医生队伍和基本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起首诊在基层和双向转诊服务模式。

第三阶段:年—年。

继续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全面实现总体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工作由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卫生厅牵头负责,各设区市和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中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责任,设定专人负责。

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调研论证、积极稳妥推进,务求实效。

省医改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地实施情况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二)完善政策法规。各相关厅局要加强制度研究,注重政策衔接,形成口径一致、便于操作的全科医生制度政策体系。

(三)落实经费保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设立奖学金、基金等形式为全科医生培养贡献力量。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继医学基础教育后,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是院校教育过渡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桥梁。我国目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对初级临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毕业后医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环节。通过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目前实行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内容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临床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一般五年为一个周期,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2~3年),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医学理论和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第二阶段(2~3年),为专业定向培训,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定向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专科工作的各种技能,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

(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是对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进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培养合格全科住院医师的重要途径。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支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主力军。培训内容主要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业务培训和全科医学理论等培训,一般四年为一个周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个月)为理论学习;第二阶段(33个月)为医院轮转:第三阶段(12个月)为社区实践。通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

二、毕业后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经验,但由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培训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制度尚不完善

由于对医学教育这一特殊的、必要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区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没能按照各专业学科人才的实际需要,确定统一的人才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由于培训体制的影响,缺少行业的权威性认定,评估机制不完善,导致培训质量不统一的问题比较严重。在人事制度上,虽然设置了全科医师系列职称,但没有具体的细则,使全科医师队伍不稳定。

(二)培训对象概念模糊

由于我国医疗体制的缘故,各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医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级医院,在选择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和全科住院医师培训时还存在着盲目性。例如,一些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模式为主的医疗卫生单位的住院医师,也进入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他们没有机会接受全面的、符合二级学科要求的住院医师训练,引起住院医师培训流于形式。

(三)实践环节不扎实

毕业后医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临床能力培养的培训,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医院后,没有机会接受严格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例如,毕业生分配到专科医院,无法接受全面的、符合二级学科要求的临床相关科室轮转培训,从事全科医疗的住院医师由于本单位人员不足,医疗工作无法脱身,难有机会到上级医疗单位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另一方面,虽然卫生部制订了临床基地管理办法,但对基地的管理、评估没有制度化地进行,临床基地、社区实践基地管理不规范,带教指导医师缺少严格规范的培训也影响实践培训的质量。

(四)培训经费问题

毕业后医学教育均在本专科毕业生进入单位的最初4~5年里进行,一般医疗单位没有专项经费,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卫生院,经济压力更大,而政府又难以提供全部的培训经费。经费难以落实,给毕业后医学教育带来很大的阻力,特别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许多内容需要到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培训,更是矛盾的焦点。

三、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

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中,法制和行政手段是核心,对毕业后医学教育运行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具有强制和约束力量。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要运用法制和行政手段,以保证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培训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使培训的每个环节达到预期的效果。毕业后医学教育应该与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相结合,实行培训、考核和使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明确界定培训对象,营造教育支持环境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参加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每个住院医师应有的权利,也是必须经过的教育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分别是对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住院医师和从事其他临床二级学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根据所从事的二级学科不同,分别进行严格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其他二级学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此同时,必须建立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外部支持环境,例如,要建立全科医师专业设置和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的具体条例,使进入不同培训的住院医师有奋斗目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三)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科学研究,寻找适合我国医疗模式的毕业后医学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及相关学科整合的综合教育,因此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必须根据医学教育规律,结合我国现行医疗服务模式,加强科学调研,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业后医学教育不仅在医疗实践方面,而且在理论方面都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才能促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同时,要围绕培训标准的制定、相关政策、培训基地的标准与认定、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进行研究,为制定政策、计划和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按照专兼职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原则,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要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导作用,同时对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社区全科医师实习基地的带教指导老师进行统一培训。使他们熟悉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严格要求培训对象,完成培养计划。

(五)增加投入,保证经费

国家要设置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建设培训基地、支持毕业后医学教育各项培训项目,住院医师个人及所在单位也要承担一定的培训经费。同时,要制定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的工作报酬、工资待遇的相关政策,并加大力度监督其实施过程。只有合理地解决好住院医师参加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待遇问题,才能保证住院医师安心学习。

上一篇:幼儿园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专科护士培训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