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07:23:00

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范文第1篇

《中华全科医学》(CN:11-5710/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全科医学》传播全科医学知识,推广全科医学技能、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

全科医学范文第2篇

《中国全科医学》(CN:13-1222/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全科医学范文第3篇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CN:11-9337/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全科口腔医学》以口腔医学及相关专业医生和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医学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及与口腔医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医学和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全科医学范文第4篇

1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的概念

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医学学科专业,面向社区与家庭,融合了各学科的综合知识,覆盖范围广,强调以人为中心,是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的社区服务的长久、整体的维护。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专门接受过全科医学训练的新型医生,能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全方位负责管理生命、健康与疾病。

2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正式地提出了全科医学的概念。1989年11月第一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召开并成立了北京全科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成为首家全科医生培训中心,并于2000年7月成为卫生部直属的第一个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广泛覆盖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培训网络。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协调运作共同制定了全科医生任职资格和晋升条例,至此,我国的全科医学步入正规渠道。总理于2011年6月2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要求在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个合格的全科医生。

3全科医学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是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其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病人要进行综合、持续并具有个体化的照顾,最大化的协调、利用一切有利于病人康复的资源。(2)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3)增强全科医生的责任感,加强对被服务者的长期照顾。由此可见,全科医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包括医学及医学以外的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以及高尚道德及情操、丰富的生活经验、卓越的管理才能、执着的科学精神,进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更加体现医学的公益性。

4我区全科医学的展望

内蒙古自治区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较为曲折,即便是医学专业人士也对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全科医生应该培养到什么程度,全科医生应该承担什么及如何开展工作等等。此外,由于我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速度等相关条件的制约,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较为落后,老年病、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尤其是近年来的SARS、甲型流感的出现再次敲响了人们健康意识的警钟,从而逐步提高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而全科医生缺乏必要的职业认同、难以从基础医疗中获得荣誉、收入低;有大部分群众认为全科医生不是专科医生,不是对某一专科精通,看不了大病,从而不愿意相信全科医生,这些直接导致目前我区全科医生人数较少,与医疗的快速发展严重不相符。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通过各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队伍。总之,在这个日新月异变革的大时代,我区努力顺应时展的大趋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加强全科医学的建设,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投身于自治区全科医学事业的建设中,促其蓬勃发展;此外,建立健全医疗网络覆盖范围,实施精准的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间的双向转诊制度,确保被服务的对象得到最满意的服务;加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临床联系,特别是在信息收集、病情监测、疾病系统管理等各方面业务的积极合作,从而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做到“大病去医院、小病在基层”。让全科医学真正的走到百姓身边,惠及百姓,让百姓对全科医学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加大经济投入的力度,给予相关的扶持政策,增加劳动报酬,提高社会地位,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健全全科医学的迅速发展。

全科医学范文第5篇

依达拉奉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女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分析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吸入舒利迭粉对血糖的影响

穿支皮瓣在修复足踝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功能障碍的临床回顾分析

自拟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394例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6例临床分析

系统护理干预在喉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社区老年人家庭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州中山两地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全程化药学服务干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分析

吉林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嘉兴社区高龄老人高尿酸血症状况分析

江苏省高邮市住院患者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调查

徐州市居民糖尿病的脆弱性调查分析

12例炎琥宁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

江苏省高邮市医疗单位门诊就诊患者现状调查

儿童专科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盐酸四环素眼膏对全麻手术患者的双眼保护调查研究

社区离休干部健康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调查

90例“滑板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

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问卷调查及分析

天长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成效调查

放射治疗职业人员的防护教育

英国全科医疗与初级保健制度初探

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新进展

喉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粘连的研究概况

骨组织工程血管化实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干预策略

脑挫伤及神经系统疾病与烯醇化酶活性的研究

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肩袖损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

肝血管瘤合并脂肪肝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胃窗声学造影剂在下段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螺旋CT一站式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诊断

院前急救安全性相关因素的探讨

急性百草枯中毒167例临床分析

标准化病人评价医学生问诊综合能力的公平性调查

多元化教学法在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

以示范教学的方式培养医学生的实习兴趣初探

护理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探讨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诱导性主动咳嗽在胸部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Pareto定律与PDCA原理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PDCI改进法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结肠造瘘术后早期两种收集粪液方法的比较

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

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体会

教学查房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临床和病理学研究

肺曲球菌感染1例报道

全科医学范文第6篇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

感染根管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

两种不同桩核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分析

研究正颌正畸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疗效

种植体龈沟液中骨桥蛋白的研究进展

氧化锆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齿错的疗效观察

超级粘结剂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的疗效观察

影响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状态改变的因素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

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效果分析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3M粘结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观察

不同材料制作全口义齿基托的疗效观察

影响口腔种植修复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探讨牙齿外伤后种植牙即刻修复的疗效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抗炎作用观察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分析

口腔疾病患者常规检验指标应用价值分析

无痛口腔麻醉仪在拔牙术中的应用观察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分析

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运用于C形根管的研究现状

口腔修复实习中加强微创美学教育的思考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及相关因素研究

桩核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干预作用分析

复合树脂充填后牙敏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可吸收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不同药物治疗乳牙根尖周病的临床体会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疗效观察

探讨纤维桩在牙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研究口腔正畸治疗时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

慢性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人性化护理对口腔颌面损伤者口腔功能的影响

探析右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三根管治疗后的疗效

个体化设计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临床分析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口腔仿头模系统在牙体牙髓病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颌间牵引钉在粉碎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综合性医院门诊口腔科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现状探讨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口腔麻醉助推器与卡萨尔必兰麻注射器的临床应用对比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情的检验结果分析

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牙周牙龈联合病变患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

探究快速镶牙修复与烤瓷牙修复对牙周的危害因素

全科医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1前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逐渐成为目前我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更是科学规划社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2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2.1国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全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70年初正式被确立,全科医学这门学科被北美的一些临床上的医学专家提出。最初,全科医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在1968年,医学专家们正式提出了一门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它就是家庭医学学科。之后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都陆续开始了与全科医学人才相关的一系列培养项目。1990年,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进行了关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现今,全球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方案的建立以及一些住院医师学习全科医学技能的培训。

2.2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我国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独特的中国特色,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事业从改革开放到可持续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建立和弘扬以及发展,随后又经历了改革、 调整及复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部分。

3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全科医生质量有限 因为我国对于开展全科医学的教育比较落后,全科师资严重缺乏,培训基地和教材不完善,还有一些培训的工作不合理,规范化的培训宣传和普及很艰难,困难重重[1],社区全科医生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很少,导致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师寥寥无几。虽然有一些通过转岗和规范化的培养,培养了一些专业的全科医生,但目前,仍有较大差距,对于社区卫生发展的要求及居民的需求来说,这很难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2]。

3.2全科医生培养方式不完善 目前提高全科医生医疗质量的先决条件是继续医学的教育,我国在积极实行的"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模式只解决了这门学科的入门问题,但目前全科医生只能通过参加专科医生举办的继续教育课程来进行继续学习,继续教育还是严重的缺乏,即使到更好的医院进行进修,也还是专科医生来指导全科医生,这样对于那些全科医生来说就缺乏了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所以,对于提供针对全科医生的培训师资和平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管理能力和诊疗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4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全科医学又叫家庭医学, 是一门新兴医学科学,是医务人员直接进入社会向群众提供医疗协助、 预防疾病的发生、保健身体,还有病后康复这一系列的指导与服务。全科医学人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工作,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5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5.1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全科医学教育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必要的途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临床、预防、康复和人文等为一体的教育。近年来,学校大力发展全科医学的教育进程和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情况,积极的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加强对教师积极探索和了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的鼓励。

5.2加强临床实践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环节,医学生即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的操作技能,还要有熟练清晰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建立有利于医学生的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和学校医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加强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融合。

5.3培训基层在职医疗卫生人员 当前制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高职称的人员较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整体学历不高,专业不突出,年龄结构严重老化,重要的是居民普遍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服务和医学技能不信任和不放心的缘故。因此,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在职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诊疗技术[3]。建立全面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和培训人才的实习医院,为一些比较底层的医院的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提供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以及资质认证等,进一步为岗前培训做好准备,推进对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可信度。

6结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不断推进,在全科医学的发展和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科教育和医院人才培养方面有了充分的提高和显著的成绩。随着我国提出的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的服务事业,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庆文,唐红梅.在校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现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0.

[2]林民强,邢聪艳,蔡怡嘉,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2863.

全科医学范文第8篇

1.刊登范围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主要刊登国内外全科医学、临床医学、行为医学及社会医学等多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

目前开设的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研究、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慢病管理/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分析、急诊急救、临床诊疗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

刊登的主要研究类型:综述、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现况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个案报告、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等。

其他具体要求见本刊稿约(详见2013年第1A、2A期;)

2.投稿和审稿

2.1稿件质量要求 文稿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稿层次结构严谨、清晰,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

2.2投稿方法 请使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官方网站的电子稿件系统进行投稿,使用该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登陆《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网站(http://):登陆后点击“投稿查询”专区。

(2)注册:点击“注册(Register)”后按要求填写注册信息,请务必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否则会影响稿件的处理流程,红色叹号标注的为必填项目,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请记住您的用户名和密码。

(3)再次登陆:注册成功后,点击返回,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后直接登录即可。请不要重复注册,否则可能导致信息查询不完整。

(4)上传稿件:点击“论文提交”,填写信息,选择科目分类,填写作者邮编和单位(按第一作者排序不超过5个),详细填写稿件信息。上传稿件流程:

①点击“浏览”在浏览界面选择打开要上传的文件。

②打开后“文件地址”中出现文件提交地址,点击“上传”,等待文件上传(小于5M的doe、rar文件)。

③成功后,会提示有文件上传成功,“上传”按钮右侧出现“预览”、“删除文件”,点击“预览”可以看到上传成功的稿件,点击“删除文件”可将上传的文件删除。

④上传成功后填写验证码,点击“提交”,提交稿件信息成功。

⑤因2007版word文件后缀为docx,还有其他文本编辑软件的文件后缀不同。请尽量用WinRAR软件压缩文件为后缀rar文件;对于文件中含有过大图片的,请用软件压缩图片。

⑥稿件提交成功后,如需修改,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请勿擅自修改,以免影响稿件的处理速度;修改后的稿件需重新上传才能将原稿件覆盖。

⑦文稿应附有详细的作者信息:投稿时务请附第一作者资料,包括姓名、职称、最高学历、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E-mail等,以便于联系和发展有学科特长的作者担任本刊的审稿专家。

2.3至编辑的信(投稿函) 建议每一位作者给审稿人提供关于文章的详细信息:

2.3.1说明研究目的;

2.3.2研究或设计的背景;

2.3.3国内外同类研究水平与本研究比较;

2.3.4本研究的创新性、先进性及特色说明;

2.3.5查新报告;

2.3.6基金资助复印件;

2.3.7专家推荐信;

2.3.8利益冲突说明;

2.3.9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

2.4同行评议 每篇稿件初审后都要经过两位以上审稿人评审,所有发表在杂志的论文都经过严格的双盲同行评议,编辑部会在投稿后8周内通知作者审稿意见,编辑部决定稿件返修、再审、接受和退稿。

3.论文撰写指南

报告医学研究的强化标准(CONSORT)系列声明的对规范临床医学科研报告起到了很好作用,建议投稿作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参考: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声明:适用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报道。该声明遵循不同类型医学研究又有不同的报告体例,主要针对两组平行的随机对照试验、整群试验、非劣效和等效性试验、实况试验、中医药和草药干预、非药物治疗、针刺、不良反应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该声明采用25条清单和1个流程图以随机对照试验文章的撰写进行规范。另外,文章应将随机对照试验的试验登记号和登记处放在摘要的最后一行。详见:http:///

——Equator Network(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Transparency)声明:增强健康卫生研究的质量与透明度,提供了有关论文撰写标准的所有指南。详见:http:///

——MOOSE(Reporting Checklist for Authors,Editors,and Reviewers of Metaanalyse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声明:适用于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声明:适用于诊断的精确性研究。详见:http://www.stard—/

——STREGA(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Genetic Associations)声明:适用于基因疾病关联性研究。详见:http:///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agy)声明:适用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详见:http:///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 Designs)声明:适用于行为和公共卫生干预的非随机研究。详见:http:///asp/

——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the PRISMA Statement)声明:适用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详见:http:///

4.发稿重点及绿色通道

4.1全科医学领域 WONCA国际研究课题和国内的全科医学相关课题研究。

4.2其他临床基金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

请来自基金的课题论文提供详细的研究信息:

基金声明: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作者贡献:注明每位作者如何参与本次研究。

利益冲突:一经接受发表,每篇文章均需有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要共同认可利益冲突的表述。

伦理要求:实验需获得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如个别情况下没有申请伦理委员会批准请注明原因。

(1)知情同意:参与试验的患病个体及其家属应自愿参加,所有供者、受者均应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在充分了解本治疗方案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及治疗方案要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基础实验: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应符合2009年《Ethical issues in animal experimentation》相关动物伦理学标准的条件。

(3)医生资质:临床实验参研人员应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有从事某领域工作的经验。课题的实施者应是临床医师,经过相关培训,具有从事某项技术工作所要求的资质。

(4)文章概要:包括3个方面。①文章要点:关于研究课题的描述或提出的假设。②关键信息:体现研究信息的特点或重要性。③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可≤3条。

4.3绿色通道 申请进入绿色通道的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指导性,该论文的尽快发表将对临床和科研产生重大的影响,且为部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论文。作者投稿时应提供需通过绿色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两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为非本单位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对符合绿色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的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就论文审稿结果(绿色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作者答复,对于符合绿色通道要求的稿件在收稿后3个月发表。

5.接受、出版与版权

5.1接受与出版 稿件被接受后,作者可登陆“投稿查询”专区随时查询稿件的处理进程。一般稿件6个月发表,部级基金资助文章及抢发国内外首发权的优秀文章可提出申请4个月发表。对于三审后可以发表的论文,编辑部会将交纳版面费的通知和作者承诺书发至作者邮箱,同时打电话通知作者接收电子邮件。作者承诺书需作者填写好后发回编辑部。

5.2版权 发表于《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均可在上获得永久免费在线阅读的权力,作者保留文章的著作版权。编辑部对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具有全球以下专有使用权: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印刷权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展览权、发行权及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的收录权。如果原文被正当引用,被用于非商业以及遵守许可的其他情况时,其使用、传播和复制是允许的。

5.3已出版文章的复制许可 他人或机构复制已经出版的任何材料或说明均应获得作者和出版社的许可,需提供书面材料证明其为非商业的学术用途或商业用途。

6.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

邮编:100053

电话:(010)83525550

传真:(010)63052088

手机:15711057314

邮箱:

网址:http//

全科医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70-02

全科医学是一门融疾病医疗、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多种临床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医学,其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为家庭、病人、社区、健康人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需要解决13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非发展全科医学莫属[1]。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全体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几十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办法和具体要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编写出版和翻译了多部国内外有关教材,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全科医师培训,加强了全科医师队伍建设,使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就改进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发展谈几点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改进全科医学培训模式

根据卫生部规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须是脱产学习方式,需要经过3个月的集中理论学习,33个月的医院大科轮转,12个月的社区实践,培训合格后经报考成绩合格者方可晋升为全科医师。这就是说培养一个全科医师除在校系统学习外,大约还需要4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对于一个从医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站点来说,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实在太重了。为了有效缓解这种矛盾,作者认为应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采用多途径、多模式培训全科医师,下面几种思路值得思考和探讨。

二、本科生式培训

高等医学院校应将本科生作为将来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来重点培训。所有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公卫等特殊专业除外)均应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按照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案进行系统的理论和临床实习的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者在毕业时除发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外,还应发《全科医学理论、临床培训合格证书》。毕业生结业后无特殊情况者,应由劳动就业部门一律安排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站点工作,同时接受社区基地为期一年的实践培训,经省(区)统一考试考核合格后发给《社区基地培训合格证书》,经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将上述各有关证书报省(区)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就可颁发给《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有效地减少了重复授课、重复实习、重复考试,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减轻了学员压力,节约了教育资源,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并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基层社区输送大量人才,有利于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1.在职免费式培训。浙江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他们在理论培训方面安排了以自学为主、短期集中培训为辅,由省学计划与大纲,材建设、统一命题范围,考试实行自由选择方法,考教分离,全省统考;临床实践在标准培训基地完成,4年一周期,其中大科轮转2年,专业培训2年,临床能力采用统一综合水平测试。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广大社区医生在本地区就近接受到全科医学的规范化培训。

2.自学考试式培训。这是学习借鉴国家自学考试的一种模式,对现有执业医师采取学大纲、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实践标准、统一命题考试,每年报考几门,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不受年龄、学历限制,每3-4年一周期,各门考试都过关合格者,可发给《理论培训合格证书》。在此期间,根据临床实习要求,分期接受严格而规范化的临床培训并取得《临床培训合格证书》,学员结业时,上述有关证书报省(区)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颁发《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以自学为主,不影响正常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工学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门槛,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给所有相关执业医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参加培训及学习提高的机会和平台。

三、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发展

全科医学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产物,要想建立和实施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合格师资。要聘请高校和临床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分别参与全科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带教。选聘经过规范化培训,并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全科医师担当社区实践的带教师。建立师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各类师资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成绩突出者应受到表彰奖励,考评不合格者可随时解聘;加强全科医学学术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交流,不定期组织师资骨干到外地参观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全科医学理念和方法教学,同时要加强针对性教学,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失地进行培训,保证学员学一点、一点、用一点。(2)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要注意灵活多样,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课堂讲授,尽可能调动学员的兴趣,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成人培训特点,教学方法应充分涵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自助培训、播放录像等多种教学形式。

2.落实完善有关配套政策。(1)做好全科医师晋升工作。全科医师仍属于卫生技术职称系列的一个学科,所以应和现有卫生技术系列衔接配套,并及时认真地解决好他们的技术职称晋升工作。(2)重视和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这些地区工作艰辛、环境恶劣,缺医少药状况相当严重。所以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对这一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扶持力度;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快这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加快全科医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彻底改变这一地区缺医少药、因病致穷的落后状况。

总之,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深信,只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支经过规范化培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一定会飞快地遍布全国城乡各地。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的全与专[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6).

[2]虞建荣,邓文海,张华达.以“在职免费”方式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创新思路[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0,13(4).

全科医学范文第10篇

1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历程与现状

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初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1997年,根据全国卫生改革发展形势和山东省医疗卫生工作现状,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卫生厅决定将我校作为省内全科医学教育试点单位,探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当年,我校在省内率先设立了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大专生。根据全科医学的培养目标和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技能,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制订了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不断根据实施情况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基本满足了地区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1-2]。为了达到全科医学教育的预期目的,我校建立健全了全科医学教育组织和机构,成立了“滨州医学院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该中心下设一室三部,即办公室、教学部、科研部、实践训练部,整体负责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教材讲义编写、师资培养及全科医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为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与水平,同期我校还成立了“滨州医学院全科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以监督指导全科医学教学工作。1998年,山东省卫生厅在我校成立了“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根据上级要求,我校以“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依托开始探索尝试全科医生在职岗位培训工作,制定出了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短训班、专业证书班所需要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并将其付诸实施[3]。1998年与1999年2年间我校连续举办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管理干部培训班3期,共有163人结业,这些学员学成后返回原单位,现已成为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区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骨干力量。2000年,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当时,全日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三年制)在校学生已达362名。至2002年,已先后有5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共计808名。自2003年开始我校又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学制为5年,其中3年基础课,1年临床课与全科医学方向专业课,1年实习课,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主要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全科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学生所学的课程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总论及各论、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共计近50余门。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我国大中城市正在蓬勃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疗工作,也可以在综合医院从事专科医疗或在科研机构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4]。为适应全科医学教育教学需要,我校于2003年组建了全科医学教研室。该教研室主要担负本科生和成人培训的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工作;2004年7月,我校又成立了全科医学系,以推动全科医学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此后,我校又陆续组建了社区医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教研室,以发展壮大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硕士为主体,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满足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要求,保证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质量。2008年我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程,学生选修率几近100%。许多临床、预防、口腔、麻醉等专业的学生选修《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后对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表现出全科医生职业认同及从业选择意向。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了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迄今为止,我校已形成了在校学生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转岗培训、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较为完善的立体化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2认识与体会

2.1“提高认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前提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扭转“看病难,看病贵”困难局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恶劣的社会策略。推行实施全科医疗,就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居民们信得过的全科医生,就必须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各级政府与组织,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医药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这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思想前提[5]。2.2“领导重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保障在各级政府和组织以及高等医药院校内部,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就很难能够真正开展或进一步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因为全科医学教育需要各种资源,没有领导的重视就不能获得这些资源,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了引起各级领导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全科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要积极向领导者们建言献策,向各级领导宣传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启发各级领导决策层对于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识与积极性,主动做好领导的参谋,帮助各级领导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6]。我校历届各级领导均十分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校党委、校长班子多次研究商讨全科医学教育事项,为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策划布置、排忧解难。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2.3“科学组织与实施”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筹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借鉴学习美、英、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把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医疗卫生实际相结合,对于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十分重要[7-8]。对外国的全科医学理论与技术要合理的学习、消化、吸收并结合国内实际进行再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要不断地总结全科医学教育经验规律,科学的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教育规律尤其是按照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受到城乡老百姓欢迎的全科医生[9]。2.4“师资队伍”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基础发展全科医学必须要有一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各门课程的教学、学生的教育以及各项技术技能的训练均离不开教师[10-11]。我校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策略,建立起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学历、年龄、知识、学缘等各方面结构均较合理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为我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拥军 丛建妮 胡西厚 盖立起 工作单位:滨州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全科医学教研室 滨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上一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