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7 11:23:08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1

论文摘 要:搞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于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看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而开发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就是以开发学校为历史课程的编制主体,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开发供学生学习或选修的高中历史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笔者想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一般讲,基本教育资源通常只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而难以反映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和适应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变化。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还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学校适用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由学校组织的对适合当地需要的活动方案进行计划、设计、创编、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是学校师生自行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的自主行动。它尊重学校师生的首创精神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但为学校实现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提供了教育资源支持,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是教师个人或教师群体对历史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研发,也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选择和改造,既可以通过长期计划加以实施,也可以是对单独的具体项目的研制,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基于学校和教师自主的行动,要搞好这一开发工作,首先对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对学校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历史和教育理念等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历史课程资源确定开发主题。对一个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最有用武之地的领域是地方和社区环境。例如,我校结合当地历史资源丰富的特点,进行历史校本开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好的案例。因此,认真研究当地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不断地收集和积累相关的材料,并能够经常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就有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可供开发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来。

转贴于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

我们的国家是个地域广阔的人口大国,对完全统一的国家课程,我们在使用学习时,就不得不忽略其差异性而去寻求共同性。国家课程的存在,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时候和全国集中统一的体制下是适宜的,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今天,国家课程存在的局限性就显露无遗。正是在如此大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展被提上教育改革的日程,得到大了家的认可。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新的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证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促进变革的逻辑起点是实践者的问题而不是革新者的观念,真正持久的课程变革必须依靠实践者积极参与变革过程。

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实践者,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历史教师的参与和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就难以取得根本性的成功。正是由于大家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具体实践,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且渐次推进。作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本身,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也变得更加完善了,更加能够取得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不同于国家本位课程开发、地方本位课程开发的独特理念,这些可以概括为获得中央、地方、学校等各个层面的支持;国家只是把课改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和科任教师,而不是完全放弃这方面的权利,更不是完全断绝与学校、教师的联系。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要参与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全新的学校课程。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不断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环境的独特性。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广大的历史教师不断参与课程决策,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到开发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当地实际的历史教育环境,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突出学校的特色、当地的特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标志着课程开发主体从上到下进行了下移,证明学校可以也应该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成为课程开发中的一员。这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在整个高中学校形成更加成熟的研究性的氛围,可以更有效地拓宽校内外交流的渠道,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结合高中历史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在历史课程的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把握,实施积极的开发策略,促进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67-03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背景下,校本课程似乎成为了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而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潮流,今后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1]校本课程开发在世界范围迅速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领域。由于中学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的不足,所以在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也在世界范围引起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根据时展的要求先后制订并颁布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进行富有成效的改革。在我国的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推行可以进一步增强历史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扩大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的不足和理论研究的缺乏,以及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机制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兴起的背景和定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兴起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削弱,因此,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战后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另外,“新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知识、新成果的急剧增加,使原有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迫使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2]

“20世纪50年代末起,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都推行了由国家发起的大规模课程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运动采用了开发和推广模式,即从研究到开始再到推广的模式。”[3]专家负责的专业活动,教师没有任何课程决策权,他们在新课程中只是担任新的教学材料和学生之间的中介,是教师指南或教材中明确规定的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而到70年代,大规模的国家课程改革在推广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许多集中开发的方案并没有对学校教师及其教学产生任何影响。由此,专家开始意识到集中制课程开发和中心一推广模式本身的问题,它严重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具体条件与需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而且也压抑了广大师生的首创精神,使学校教育缺乏生机和活力,难以在学校教育中扎下根来。从而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从专家转向学校和教师,寻求一种扎根于基层的课程开发方式――校本课程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Development,简 SBCD)一词最早是在 1973年由学者菲吕马克( Furumark )和麦克米伦(Macmillan)等人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的。之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很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其做出界定,从而使得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极其多样化的理解。结合中外学者的各种阐述,我们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定义如下:即是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课程开发的决定或课程开发活动方式,其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学校自身。校本强调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由学校发起,并在学校中实施,学校是真正的课程开发场所。据此定义我们可以把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解释为:以学校历史教师或者历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或历史教师与其他机构人员合作,在具体实施历史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或者办学思想,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课程开发活动。

二、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历史教师发展、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

(一)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新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4]。历史校本课程具有多样化、实用化、以活动为主的特点。课程的丰富多样,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课程的实用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在活动中,学生会不断接受各种新的刺激,遇到不同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使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得到培养和发展。这样,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健康、学会创造、学会关心,获得为社会需求而学习的策略,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5]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而是“学生成长中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人、课程改革的研究人、教学艺术的探索人”[6]……。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历史教师在参与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专业水平会不断提升和发展,因为历史教师需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以及行动研究的素养才能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的质量。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历史教师对知识的不断构建和重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历史教师也将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

(三)有助于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形成办学特色

古往今来的知名学校,没有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后形成各自特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而展开的,基于这种为学校“度身订造”的课程,将更能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可见, 历史校本课程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而学校的办学特色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校本课程来加以保证。

三、我国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建国以来,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开发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相对而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较晚,长期以来严格执行中央集权课程政策,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情况逐渐改变。“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颁布,地方获得部分教育管理权力。”[7]“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8]到2001年,我国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2001 年在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情况来看,关于初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涉及到相当多的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美术等学科,但是关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当前,不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相当薄弱,理论和实践没有有效的结合。理论研究上多为一线教书的在职教育硕士,一些研究课题没有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内容整合。同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支持,认为身边缺少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到处都有可以开发的资源。

四、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一)大力开发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硬件部分,包括校园环境的建设、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以及教学、生活管理制度的建立等等;二是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园社团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校园历史文化资源可着手于以下三方面。

1.校史资源

学校的历史积淀是校本历史课程的重要资源。校史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所以,学校应该组织历史教师成立校史研究小组,创立校史陈列室,从本校历史中提炼出真实、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例来教育学生。

2.图书报刊资源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好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库。如:请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或者历史教师购买、充实有关历史通俗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图册、历史题材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读物,把校图书馆、阅览室作为教学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搜集乡土史教学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有组织、分步骤地进行搜集工作

调动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乡土史课程的开发中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乡土史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等人力资源。师生及社会人士在搜集乡土史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查阅历史文献

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字记载不掌握,要搞好乡土史教学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搜集乡土史教学资源时应当熟悉和掌握本省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中所存的书籍报刊,找出有关的方志、报刊、私人著述等书目。

2.参观考察

对本地区的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馆进行参观,对本地区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进行考察,这也是搜集乡土史料的一条途径,特别是实地考察,往往能对历史旧址有整体的了解,可以掌握一些形象的材料。

3.访问调查

利用多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如深入群众调查、登门拜访、组织座谈会、发函征询等等,向本地区一些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目睹者进行调查,搜集材料。这样能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云集在网络中,所以利用网络搜集历史资料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不可少的教学和学习环节,用最短的时间搜集到大量的历史资料,以供历史教学与学习之用。但是,历史资料的繁多,又给师生的搜集工作带来了不便。在此,推荐以下网站:中学历史、历史天地、历史之窗、历史时空、维基百科等。这些搜索网站和搜索引擎可以帮助我们轻松搜集所需要的历史资料。 历史教育属于国民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未来的公民人文素养,而历史校本课程是历史教育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从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7][8]丁学东.校本研修课改论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3][6]钱扬义.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贺建英.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3

一、 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学期历史组强调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本组老师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反映良好,没有不规范的行为。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写详案和教学后记,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对新教师注重思想的沟通交流,对他们的教学行为提出严格规范要求,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的检查和落实

    本学期历史组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每两周对本组5位老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每个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且有各自特色。每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题能力,高一备课组集体命制了七套供会考复习使用的练习卷。可见历史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是规范扎实的。 

三、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气氛,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结合本组的教学实际,每位教师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校本研修课题提供一节研究课,组织了全组老师听课、评课,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重点落实了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面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六月份教务处组织的校本研究汇报会上历史认真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做了一节公开课展示本组的校本研修取得的成果。此外,还认真组织了对新教师的听课,在这些活动中,备课组和教研组都是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都感到在这样的活动中,备课组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中坚力量,备课组长各尽其责,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四、积极参加省、市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扩大了教研组的影响

    历史组在市里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每次都是全组老师共同参加,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活动气氛,在各个学校老师心目中印象很好。在本学期召开的尚志市新课程引导会上初一历史教师代表我校历史组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对历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得到与会教师和教研员的认可。 

五、教研组网站的建设

    在我校网站开通的基础上,历史组积极参加了网站的建设,现已将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的相关材料传至后台,等候管理员的审批。内容包括: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记录、校本研修的相关材料、业务理论学习的相关材料、研讨课、汇报课的教案和四评材料、科研工作计划、科研工作记录、科研工作阶段总结、历史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件等。今后历史组全体成员会继续在丰富充实我校的网站,使一曼中学网站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交流的前沿。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二、 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备课组负责教研组网站的一个栏目,把网站建设得更好。

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四、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国各学年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五、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准备实施结构教案,加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而2005年对学校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历史教研组一定会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尽职尽责,为学校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4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灿烂的历史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中国人。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是传播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有着不可忽视作用。但是在高职院校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阻碍了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本文通过对历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对负责历史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与重定位

2013年胡主席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提出了“中国梦”,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团结一起,为建设伟大富裕的中国而艰苦奋斗。高职院校的历史课程对于广大高职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有很重要的意义,也可以提高年青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意识,让大学生学会正确地审视、客观地评价历史。高职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必须对本国历史有深刻的了解,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1 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的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历史课程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其在教学中的必要性。由于教师们长期以来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他们偏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却忽视了历史课程教学。绝大多数高职教师认为专业知识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教学课时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对于历史课程教学的课时一件再减,把它当作一门选修课来对待。这就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偏低,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高职院校的历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过分地强调实践性的专业技术学习,导致学校的历史课程教学一直延续着老一套教学方法,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高职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2)历史课程的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3)历史课程内容不够新颖;(4)历史课程体系没有形成严密、完善的系统。

1.3 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积极性低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开展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教学不负责任,每次上课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整节课照本宣科,完全没有掺入自己的个人见解,没有把时间交给学生独立思考。这样的课程枯燥乏味,为了应付一下考试,学生上课也只是随意听听,根本没有兴趣去自学。历史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却不受重视,学期结束是以“论文”的形式交作业,教师也不查看作业效果,只是任意给个分数就行,而学生也只是为了能及格就好,没有更高的追求。

2 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人类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于历史教学,而历史课程教学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历史文化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历史课程教学是人文素质的起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素养、为人处世的方式,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用。历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让学生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和历史意识进行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其自觉的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3 促进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改革的措施

3.1 加大对历史课程的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多数高职院校内都把历史课程教学掷之一旁,认为这种课可有可无。要加大对历史课程重视,可以在学校内开展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定期为学生普及重要的历史知识,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动态。此外学校领导要对负责历史课程教学的教师设置严格的教学评价方案,督促他们按时保质的完成教学计划。最后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3.2 不断地完善历史课程教学体系

完善高职院校的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1)完善高职院校历史课程目标体系。高职院校应该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职毕业生”作为高职历史课程教学的目标,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2)建立多元化的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由于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又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建立多元化的历史课程教学体系是打破这一局限的必要手段。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使得历史课程教学举步维艰,多元化的历史课程教学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打破这种差异性。(3)建立完善的高职历史课程评价体系。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课程本身的评价,通过选择和分析有关信息确定课程决策方案,并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学者根据效果及时改进教学计划。文化素养程度的深浅表现着综合素质的高低,明确的教学体系可以为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

3.3 改革历史课程教学的方法

在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一堂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少课堂参与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低。为此可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方法。把课堂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其次,在课堂上采用分组研讨的教学,先由老师针对教学章节提出一个研究主题,简要讲诉所讨论的重点、难点,以及所需要查阅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充分准备,再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评选出优秀小组。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增强课外锻炼的能力,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4 结语

综上所诉,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利于历史课程的改革。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了的几点措施,以期望对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帮助。高职院校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使其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参考文献】

[1]霍峻.关于历史课考试中体现创新教育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6(03).

[2]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刘铁芳.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 历史教师 课程设计 理论基础 实施程序

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在应用层面上的必然过程,它是课程自身价值呈现的载体,对教学具有趋向性、引导性。课改是时展的需要,20世纪初期,轰动一时的美国课程改革运动,提出了课程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实证性原则,依据当时的“课程发展”、“社会”、“生活”等需要,首先明确了课程发展的目标,确定了研究课题,其次对各学派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的主体必须能够展现体现其必需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内容中涉及要素的确定、排序会展现出其特定的效果。鉴于此,我国历次课改,教育行政的指令性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其课程设计权往往不是很民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谁来设计课程、怎样设计课程,一线教师(或教师集体)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成为课程设计的主体。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文化和个性发展,新型课程模式会更具有实用性。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每一个历史教师(或教师群体)都有必要准确诊断、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探索新型的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做工作。下面我就历史科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程序结合一线教学感受谈谈思考。

一、历史教师应理解课程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课程设计主要解决课程论的思想内容如何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问题。学术界对其概念说法不一,一般都从四个层次理解。层次一思考的是开设哪些领域课程的问题;层次二思考的是在此领域课程中的课程行为和课程产品的问题;层次三思考的是具体到一门学科的课程设计的层面问题;层次四思考的是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的问题。一般认为,面对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课程设计层面主要包括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的设计。笔者认为,历史教师的课程设计不单单是教什么,怎么教的设计,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历史教师在拿到课程标准后,实施课程之前,对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即历史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自拟一些预期生成目标也是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历史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即使只有一个单元的课程设计,也要时刻考虑到教育目标,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析社会的需求等,而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教师只是把精力投放在活动的设计上,仅对教学内容做思考和变更,就会使课程设计大打折扣。

二、历史教师应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力军

课程设计虽然涵盖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环节,但其实施终极目标是统一的——学生主体,教师与学生无距离接触,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所以承担课程设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历次历史课程设计人员主要由教育行政人员、学科专家和课程理论家充当,这种主体结构是单一的,导致设计出来的课程无法兼顾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及知识体系需要,要么倒向知识中心,要么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内容显得繁、难、偏、旧。历史课程若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和社会性,就很难被学生认可,造成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低迷。可以说,历史课程的设计就是为学生所用,学生就是历史课程的主体,然而由于缺少一线历史教师参与,使历史课程设计很容易忽略对课程设计至关重要的主体——学生,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模式可能会使课程设计理想化。将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国家课程的执行者”,使历史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自,必然丧失参与课程设计与课程发展的积极性。新课标理论强调:“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有些人认为,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担当此任,唯有学科专家才有资格;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程设计工作,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要使原有的课程要求转向新的课程计划的过程,由于我国的课程计划受统编教材的影响,历史教师依赖教材的意图强烈,仅根据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组织课堂教学,没有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人认为历史教师是历史课程设计主体,但这种设计仅是转化历史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而不是主动地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学生兴趣和教学情景需要设计历史教学课程。21世纪,回归生活教育的呼声愈高,素质教育、教育国际接轨、创新教育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教师这一课程的直接实践者,参与课程设计将无可非议。

对于历史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从国外看,杜威最早认识到这一巨大资源,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范式中,“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种种说法赋予了教师教授者和研究者的身份。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开发者。此次课程改革强调给教师“赋权增能”,鼓励历史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引导他们成为历史课程的设计主力军,潜在地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水平,增强历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责任感,有效地促进了历史课程改革。

三、历史教师课程设计的行为准则与操作

一线历史教师成为了课改的主人,其行为应有哪些体现?需要遵循那些准则?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两项工作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是在对现有历史教材如何解读、如何改编(其间包含一系列课程开发的要素,包含教师的创造性思考),二是历史教师如何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无论哪一项工作,其前提条件都应该是准确理解历史课标,洞察社会需要,适应课堂教学实践;理解是相互的,不是一方抛弃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完全符合另一方,也不是一方说服另一方,而是通过双方对话不断生成新意义,达成共识。只有在这样一种开诚布公、和谐的氛围中相互沟通,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课程。鉴于此,下面就操作层面具体性问题举例剖析说明。

(一)现有教材的改编与重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而是课程的直接设计者,在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将处于关键地位。历史教师不仅是现有教材的实施者,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资源能力对现有教材进行改编。对历史教材改编包括既可以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组合,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安排的课程顺序进行教学,又可以根据自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或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由于现在新教材中为历史教师留出的教学空间和可支配因素增多,不一定非要严格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补充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设计多种教学策略等。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编写,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我们可以打乱章节,按照中国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等模块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代社会特点、近现代社会特点。

(二)直接参与校本课程设计。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强调每一个实践者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不仅仅是实施者。这给予了历史教师很大的课程设计空间,研发校本课程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要求校本课程可以研究区域性历史人物、社会发展、生活变迁、世事关联等,只要以育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把学生发展作为校本课程设计的核心就是符合课改要求的,这就给历史教师直接参与课程设计提供了平台。笔者在教川教版《世界历史》上册第19课《美国的南北战争》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设计如下内容: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美国的总统是怎样产生的?今年美国又要竞选新一任总统了,两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其中奥巴马是非洲裔,如果他当选,它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同学们都知道美洲本没有黑人,是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贩卖到北美洲的,这些黑人在北美被当做奴隶,称为黑奴。在一百多年前,因为要不要废除黑奴制,美国还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美国的南北战争》,也称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战争的结局如何?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样设计课程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导入了新课,还让学生了解了热点时事,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承担课题研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念赋予教师参与课程的权利,尤其一线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培养课题研究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题研究者。目前历史教师队伍中尤其中小学历史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教育科研能力、综合能力和素养较高,他们的课题研究成果对历史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川教版八年级《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时,为了便于教学,特让学生参与笔者主持课题《徐州淮海战役将领生平事迹调查与研究》,课前为学生提供了课题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网上或民间协助调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历史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舞台,让历史教师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促其成长。历史教师直接参与历史课程设计不仅将增强对教育和课程的归属感,而且将提高士气、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更多投入历史工作,在参与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研究,2002.(7-8).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3.

[3]代建军.课程运作中的教师权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6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于区分旧时期的应试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纠正的是过去的历史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将历史教育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中学的历史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无一不是让学生对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这些条件也证明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上,从而更加精确地阐述了在新时代的情况下从事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进程中,早期的课程设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带有主观色彩的偏差。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初中中学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草案)》中,强调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由阶级斗争而形成的。这时的世界史内容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意识,为的是要与帝国主义划清界限,导致学生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缺乏了全面客观的了解。那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极大的意义,但也同时片面理解了国际意识,与真正的国际意识还未能接轨。到了60年代后期,对于历史课程的内容出现了极左思想,导致了中学历史课程“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花”的狭隘排外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必须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历史的发展进行了解。随后中学历史教育的课程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认为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间里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成就,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时在中学历史中的世界史部分对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加客观的评论。学生在后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上更多的是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逐步面向世界、未来的意识。

二、国际意识教育推动了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

课程专家叶澜曾经说过“21世纪新人的培养,不对学校千百万教师天天进行着的教学实践作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在历史课程中,实现国际意识教育这一目标必须要从教学出发。每每问起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读书死记硬背”“、做题千锤百炼”为主。由此看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是单一的,守旧的,也很容易看出学生缺少自主的发现、了解问题本质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方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前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等都缺乏系统化的设计。在现今的21世纪,过去的备课式教学已被教学设计的理念所代替。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前拟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的结构、内容、节奏以及最终能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设计。因此,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设计都必须以国际意识教育为目标,都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体化国际意识。不同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历史人物及历史概念等,都要具体的按新课标分为不同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例如凡是课程内容的表述中出现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字眼,就为运用的层次。如上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多角度、多层次的联系古今中外,通过二战胜利原因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正义、合理性,体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等,让学生在中学历史教学阶段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第二、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教改后的历史课程教学注重的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三位一体的理念。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凸显了历史的学习是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探索性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看问题、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学习等一系列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

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其兴趣相关的课程内容。教改后的教学目标从以前的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变成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差距,以及学生的个人情感准备等,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出了时代的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枯燥的理论原理及概念,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国际意识教育丰富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来源

在校本教学提出以后,不同学校在不同的条件下,按照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更加丰富的有特色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也提供了课堂外的选修、课外时间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一部分的学校还纷纷开展一些主题日的活动,在特殊的日子里开展特殊的教学活动、举办重大历史的讲座等,形式多样,让学生用生活化的方式来记忆历史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等。另外,学生们通过学习的内容从身边出发,从校园出发,了解校园历史,提高校园文化。例如在某学校在对学校建校以来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每年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校园的风采。因为校园文化不仅包括了精神文化,还包括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学生在校园中成长,校园文化起到的作用则是潜移默化的。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而今,我们早已踏进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是个开放性的无国界的小世界,在这个更加便捷的国际交流平台上,只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便能促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历史。

四、总结

总之,国际意识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的成绩是显著的。理想的美好铸就了我们为其努力在不断改革的路上发展,中学历史的教学促进了国际意识教育的发展,国际意识教育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构建我们的和谐美好世界的梦想。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7

(一)现有历史文化课程内容设置不健全

乡土历史又称地方史,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在内的国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设置有《中国历史与文化》等类似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涉及宗教、建筑、艺术、音乐、文学等板块。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述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内容过于宽泛繁杂,十分缺乏乡土历史的微观教育。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服务方向与旅游规划方向,是为地方服务,并和地方文化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方向。因此,各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结合本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这样有助于弥补现阶段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健全的缺憾,有助于让他们深刻的了解本地的乡土历史文化,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学生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充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受中等教育的背景大多由普高和少量职高组成,且文理兼收。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考应试教育影响,理科生和职高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涉猎,更不用谈及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课题申报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调查统计认为:对于和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必要补充基础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完善其知识结构。

(三)现有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与行业实践脱节

设置文化类课程的作用,不仅在于从源头上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同时也要和行业实践相结合。现有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因为乡土历史文化部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以致和行业严重脱节。例如,乡土历史文化几乎是各省市导游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从拓展学生就业途径来看,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有助于立志做导游的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和提升其内在素质,但是,由于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的缺位,以致于学生都要通过上各类补习班来获得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开设该门课程,学生就业后往往要经历很长的二次培训过程。笔者前期已对部分在校导游服务方向的学生,及毕业后仍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和必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门课程对于在校生的学习和毕业生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四)现有历史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类课程多以课堂“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较少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方法,因而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内容多停留于枯燥的文字上,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教学的新变化,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文化共识。如,笔者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课程教学中,率先改革性的增设了“大足石刻”、“三峡文化”等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收效甚好。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材框架的搭建或以该地区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纲,或以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板块为纲,也可以该地区所辖范围内的更微观地域为纲。总之,要根据教学需要,清晰地梳理出该区域的地方特色。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理论性课程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性课程提供指导[1],不仅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使空泛的理论知识能够“落地”,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景区实地教学、行业精英专题讲座等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切身经历,才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验性与科学性原则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教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也相对匮乏。因而,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只有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的编撰、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多做尝试,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加以调整,以期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多元化原则

1.不同的专业方向要实现多元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2.在课程性质上实现多元化,根据不同专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两种类型的课程。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和策划方向可将该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他方向可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需打破理论与实践断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四)市场导向性原则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为首要目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只有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旅游行业对于人才能力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实现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名称及内容――以重庆为例

为更好地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问题,本文在下列论述中将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为例。

(一)课程名称

根据重庆地区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将课程名称暂定为《巴渝历史文化概论》或《重庆地方文化》。课程体系主要依据重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设置。

(二)课程性质

重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置有旅游策划、导游服务等专业方向。在进行课程性质的设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联系紧密程度,分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如,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方向主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它们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十分密切,因而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而其他专业方向相对于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而言,则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不那么密切,故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计

1.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首先,可以按时间脉络厘清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搭建一个宏观的知识网络;其次,选取重庆地区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分章节详细讲解,使学生感受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其主动和创新学习能力。

2.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可针对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开展,选择贴近现实、易于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项目。例如,以“游客眼中的大足石刻历史文化价值”为题,以分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深入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期末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社交能力。毕竟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主张学生更多、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丰富人生阅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而不是死读课本知识。

(四)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一是,旅游策划和导游服务方向是专业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3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54课时。其中,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42课时,即1-14周均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12课时,即15―18周均为实践课程教学,这段时间用来完成分组专题讨论、期末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二是,其他方向为专业选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2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36课时。36课时均为理论课程教学时间,期末以课程论文或者试卷考评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分组专题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枯燥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以课堂归纳、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着重强调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从项目选题、相关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修改、实施和评估方案全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教师只起着答疑解惑、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3]。例如,关于巴渝历史的大体演变过程,以及“重庆”一词的由来可由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再着重补充教学,该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专题知识讲座

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邀请从事相关研究或工作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给学生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同学们从中既能获得比较纯粹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了解更多实用的职场信息。这样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

(三)景区实地教学

景区实地教学法,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经过一定的课堂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磁器口景区进行实地教学,结合景区实物给学生讲解距今1000余年的文化知识,实现枯燥的课堂教学向生动的现场教学的转变。

(四)分组专题讨论

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知识点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最后做出引导性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多向流通”。

五、结语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实践性作业;作业布置

一、综合其他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如何实现综合其他课程呢?想来,这应该并非一件难事。第一,依据作业内容进行课程横向联系。例如,在讲完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课时,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语文课本所学的同志关于长征题材的诗歌,跟音乐老师学习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结合地理知识画出长征的路线图。此项历史与社会实践性作业便是将地理、政治、历史等学科内容融合为一,并借助语文的写作能力予以呈现的。这样的综合其他课程的历史实践性作业设计,加强了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作业内容与形式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了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的能力和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第二,依据作业内容进行角色定向联系。就某一历史内容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之时,可以通过角色定位的形式予以开发。如可以让学生以当时人的口气就所学历史内容作为当时报纸的头条予以刊载。这便要求学生既要了解历史内容的相关资料,背景、评价、影响、意义等;同时,还要能够掌握当时的写作文体;而自己对该历史内容的思考自然也便孕育其中了。通过这种角色定位形式,可以有利的锻炼学生的写作、搜集材料的能力;并促进其对相关学科内容的掌握。这也反应了在历史与社会实践性作业开发中,对相关不同课程的综合。

二、采用多样形式

第一,殊途同归。所谓的殊途同归是指,在实践性作业开发中,教师应对设计目的把握的前提下,设计尽可能多的不同的形式去实现;进而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历史实践性作业。例如,为了了解红军长征的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性作业来促进学生对这一历史的认识。比如,搜集资料,以老红军的身份讲述相关历史的“演讲会”形式;或者,分别扮演与王明,就长征的应否、得失、功过进行辩论的形式。

第二,因人而异。作为学生个体来说,每个人之间都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在学习能力、速度、风格、方式以及动机等是不相同的,老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考虑这方面的不同。在教学中,聪明的教师也应设计“选购作业”,适应每位学习者的独特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权和优势,获得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进度,为其获得成功创造机会。以《中国历史》课文“贞观之治”为例,我们学校在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关于武则天的不同层次实践性的作业。其一为,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除了课本所讲述的内容外,你还能找到更多的关于她的故事吗?其二为,武则天的墓碑最初空无一字,如果请你来撰写碑文,你会怎样行文?其中,第一题主要适合于对于武则天了解较少而又有兴趣了解她的学生;而第二题则难度较大,主要适合于对武则天有较多了解学生回答,通过人物生平事迹的概括及评价来锻炼理性思维能力。

三、挖掘学校资源,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1958年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这便是缄默知识。可见,作为与显性知识相对的缄默知识无疑在人类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那么缄默知识到底为何呢?所谓的缄默知识主要是指“人类所能认识的远远多于他们所能够告诉的,个人的知识如此深深地植根于那些不能充分表达经验之中”。而历史实践性作业所指向的“自我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也正与缄默知识相合。缄默知识的重要特性“文化性”,决定了缄默知识比显性知识具有更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那么,长时间生活于学校的学生,其缄默知识(以及自我体验的生长)深受学校文化体系的影响。学校的资源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历史实践性作业的开发中,应该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使之更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所谓的学校资源,其包涵的内容较为广泛,如学校的校园环境、学校的校训(精神传统)、班级班风建设、学校图书馆、学校网络资源、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如此多的资源,无疑可以在学生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同时,学校资源还应“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在关系到教学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时,学校的各项资源也可与之呼应。总之,历史与社会实践性作业的开发需紧密的关注学校资源,并善于合理的开发运用。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内容时,我们学校是这样做的:将校园环境布置方面与抗日战争相联系(如图片展、雕塑等),以及开展“红歌会”,“抗日情景剧”表演、“抗日读书周”以及班级班风的培养、班貌的设计等德育培养相联系,让学生在正式开始实践性作业之前,便早已有了一定的内在的缄默知识基础。如此,在完成历史与社会实践性作业时便可获得积极的效果了。

四、结语

历史与社会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是实现学生个体自我体验的重要形式,通过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及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人也是希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践性作业布置的现状分析,对于优化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设计及布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盛飙.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的设计原则[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2]张国富.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

[3]贺亚敏.《历史与社会》作业评语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上一篇:公司管理细则范文 下一篇:放射诊疗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