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小讲课范文

时间:2023-09-21 17:44:59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1

急诊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在现阶段,急诊医学存在着许多突出的弱项,特别是急诊医学教育的薄弱更加成为阻碍急诊医学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医院急诊科作为急诊医学的主体,肩负着急诊临床教学和研究的重要任务。而临床工作是急救医学的重点,在具体工作中,急诊医师需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因此对于急诊医师个人的综合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急诊医学教学方法以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学形式单一,互动性差,实践性不强,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拓展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培养急诊医师的创造能力和现代医学思维。另外,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在进行急诊医学临床实践学习时,因现实环境所限,缺少实践的机会。患者经急诊抢救后很快转至专科治疗,传统教学方法在这里受到限制。

2“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急诊医学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去面对临床急诊问题,应将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决策能力与综合抢救能力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来着重培养。因此,急诊教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在“急诊”这一特殊环境下快速判断病情、建立诊疗思路、完善相关检查、做出相应处理、综合急症救治的能力。

2.1以症状为纲

新的课程建设中,打破以病种为纲的内容编排,教学内容以症状为纲。设置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昏迷等。尽管学生已在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课程中学习了以急性腹痛为发病症状的相关疾病,但学生并不清楚在面对一位以腹痛为主诉的患者时,如何厘清临床诊疗思路,并运用所学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知识做出初步诊断,进而实施检查并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就以腹痛为教学内容,模拟医生在急诊室的实际工作场景,对上述症状进行引导性教学,以教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让学生在回顾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如何进行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快速判断能力。通过设置这样的学习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入式教学、PBL教学等,使学生在学习腹痛这一内容后,能够在临床、在急诊遇到腹痛患者时不至于感觉无从下手,并随着其临床经验的积累,对腹痛这一常见急诊病症有清晰的临床诊疗思路、准确的临床判断和正确的诊治处理。

2.2以疾病为重点

对与外科学、内科学重复的内容,在急诊医学课程设置中则不再重复,如气胸、急性左心衰、消化道出血等,而对于急危重症所特有的、多发的、常见的疾病则在明确了症状诊疗思路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述、学习。以休克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并无某一门课程系统、详细讲述其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急救措施,而休克又是每一位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经常需要面对的,因此对即将进入临床的医学生以急诊的角度对休克进行系统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这将使得学生重温休克的病理生理知识,联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所学的可能导致休克的疾病,进而明确休克的病因学,最后掌握休克的治疗原则。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视野将得到极大开阔,不但能将以往学习的知识通过“休克”联系起来,更能将休克的具体治疗方法带入到各专科的临床实践中。

2.3以急救技术为关键

在学习了急诊症状诊疗思路、常见疾病诊疗后,急救技术则是急诊医学的落脚点,也是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因此,与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相比,本教学将急救技术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例如将心肺复苏术、多发伤处置、气道管理(含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穿刺等急救技术加入到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操作能力。对基本技能的教学,我们以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教学场所,采取模拟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在模型上训练、掌握,最后设置各类急诊场景对其进行考核。以心肺复苏为例,以往学生通过大课学习了心肺复苏的知识,但由于并未真正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表现得手足无措。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心肺复苏理论课程中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细节讲述,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设置了心肺复苏实践课程,充分利用临床学院所拥有的现代多媒体模型,采取小班授课,教师手把手教,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我们科学制订了考核标准,以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为指导,编写了标准化的考核大纲,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急诊医学教学中,以症状为纲,形成急诊医学的诊断思路;以疾病为重点,掌握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急救技术为关键,掌握常规的急救技能。夯实急危重症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急危重症的诊疗思路、掌握急危重症的急救技能,以适应新时期对急诊医学专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教学模式也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综上所述,在急诊医学教学中采用“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以症状、疾病、急救技能为核心,与各专科形成互补。此教学适应现代教学和急诊医学发展的趋势,应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使医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能够培养其学习能力,提高其在处理临床问题时有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2

急诊医学是临床危重急症诊治的第一环节,强调第一时间的诊断正确率与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有效抢救直接决定着患者的转归与预后,这就要求急诊医学科医生具备特定的临床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临床技能,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利用各种临床信息得出结论并正确处置。医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各级医院间、院内各科室间、家属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必须的。

目前国内急诊从业人员普遍存在诊断思维窄、处置反应慢、动手能力差等问题,现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其需求。急诊医学迫切需要改革:急需构建与拓展与其发展匹配的知识体系,探索与建立相应的教学手段,锻炼与提高更符合临床实际的诊断与处置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为更好的促进急诊医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建立急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要满足以下要求:(1)拓展急诊医学思维,提高快速诊断的能力;(2)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3)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技巧,养成终身学习、自我学习的习惯;(4)提高满足急诊从业需求的综合人文素质;(5)以医学实践为导向,培养能独当一面的实用性急救人才。

因此需要对目前急诊医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整合课程,改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

1 交叉学科知识点的整合

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使知识点涵盖相关交叉学科,拓展临床思维急诊医学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个科室,病种涉及到呼吸、循环、消化、血液、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疾病发生发展时心、肝、肺、肾等多个器官可同时受到累及,表现出发热、腹痛、胸痛、呕血、抽搐、昏迷、休克等多种症状,加上对急救工作“快捷、有效、安全”的要求,需要急诊医生具备全面的临床各科诊疗理论、知识和技术。因此建议对急救医学的授课课程应采取以系统为模块,以症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改革。

1.1 纵向整合――以系统为模块,建立涉及多学科的急诊医学课程体系:以“系统为模块”是指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整合。每一个器官系统的教学都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将基础医学的内容与临床各种常见急诊的内容融会贯通,在急诊医学临床课程的基础上整合了相关基础医学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急诊医学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对急救医学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并使其对疾病有了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符合人们认识疾病和学习的规律,使得急救医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课程[1]。将急救医学的课程按照器官系统整合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急诊等多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除讲述每种具体疾病的诊断治疗外,简明扼要地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 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有机动态的融合,这就是所谓的纵向整合,重点在于对疾病的全方位的理解。

1.2 横向整合――以症状为主线,培养急诊特色的临床思维:打破原来教学过程中“内、外、妇、儿”的传统分科,以发热、心悸、呼吸困难、疼痛、出血、抽搐、昏迷、休克等常见急诊症状为主线,对课程进行整合,强调疾病诊断程序的逻辑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快速准确诊断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在以症状为主线的课程整合教学中联合运用基于问题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和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诊断思维的训练[2]。

2 教学方式的整合

目前国内对急诊医学的教学方式大多还停留在大班授课的阶段,部分大专院校有开展零星的PBL教学及临床见习,但受急诊医学本身特点的影响,学生动手机会少实践技能差,鉴于此建议可进行了以下的尝试:(1)以症状为主线,根据急诊医学特点,构建PBL教案库;(2) 在授课方式上,使用经典案例,进行情景教学,模拟临床场景,不断训练和强化学生快速病史采集、重点体格检查的能力;(3)引入标准化病人[3],对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并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协调能力;(4)利用电子模型人(如高级心肺复苏模型人、气管插管模型人等),锻炼各种应急状态下的动手能力,提高抢救的正确性及有效率。

比如在讲述腹痛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先进行PBL教学。在PBL教学的过程中,设定一个老年的女性患者,突发急性上腹痛的病例。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思维发散,让其了解腹痛的疾病可能是腹部脏器炎症、穿孔、梗阻等原因导致,腹腔外疾病也可以引发腹痛。并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接诊状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对病史采集的训练。然后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利用EBM方法搜寻目前最合适的治疗手段,并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理论授课,将PBL教学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以及腹痛的相关常见疾病按病理病生发病机制治疗手段等进行讲授。最后在网络上留下一个新的病例分析,让学生自行查询相关资料,明确诊断及治疗方式,以独立报告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上交,作为平时得分。

3 考核方式的整合

传统的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中, 教师专注于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而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计划( Outcomebased curriculum)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是要紧扣毕业生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来进行[4]。建议①在笔试中增加涉及基础和临床多学科的多选题、以病例为基础的分析题,培养临床思维;②增加非考试考核:如自行选定学习内容,独立完成论文;通过文档、音像和多媒体自学,按时完成规定作业和实习获得学分;③增加能力测评: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互助完成制定学习目标;利用小组讨论表现获得学分;根据网络留言、评论给以不同程度学分奖励等;④利用网路平台及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利用QQ、微薄等网络资源或构建专业网络平台,定期教学计划、教辅资料、讲义或相关文献,组织网络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具有实践性的急诊医学人才,其特点为具备多学科交叉的临床思维,现场的快速反应,正确的诊断能力,恰当的处置手段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希望通过整合教学模式、考核模式,利用网络等新兴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以提高 实践技能为导向,着重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边采集、边诊断、边治疗的能力,提高第一时间诊断及处置的正确率。并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近年来,我科在进行急诊医学改革尤其是整合教学方面作了教案编撰、教学方法研究等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急诊医学教学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今后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努力提高急诊医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武,王庸晋,宋晓亮,等. 以急救医学为平台的课程整合改革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34-35

[2] Savery JR. Overview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Definit ions and Distinct ions[J] . 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2006(1): 9-20

[3] May W,汪青.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年文献回顾[J].复旦教育论坛,2009(6):92-94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3

【关键词】医学教育;神经科学;神经矩阵网络;丘脑皮层结构;本科教材;教学改革

随着神经科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在国际上蓬勃发展,它逐渐把神经系统各相关的学科融入进其中,极大的促进和引领了脑科学的发展,涌现了许多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值此机遇,我国也制定了“一体两翼”的中国脑计划,目的是以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为“一体”,融合神经医学及人工智能,共同促进我国神经科学体系的建设。为应对这些神经科学研究迅速发展的挑战和历史的机遇,许多院校设立了神经科学课程或专业,甚至独立的学院。而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对于医学生神经科学知识体系的正确构建,我们认为是非常基础及重要的,也是医学本科教育改革实践中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做了一些系统的思考和局部的尝试。

1目前我国医学教材的现状

我国的临床本科五年制或七年制教材设计中,有关神经科学的知识分布在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神经病学、外科学神经系统部分、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各科教材里面,教材总体上继承前苏联神经科学的思想,即谢切诺夫和巴普洛夫的反射理论。整个知识点的设置,基本围绕该观点展开。不可否认,巴普洛夫的反射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心理学的行为学派。但是,在涉及到丘脑皮层这个矩阵网络意识系统的症状学时,这个理论显得非常无力,用这个理论教育出来的医学生显得非常茫然。恰如陈宜张院士所说:“对脑功能的解释而言,此观点显然是不全面和不确切的”。

2目前神经科学体系的情况

其实,在神经科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模式处理、神经网络等观点一直被神经科学家们所注意,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早期赫布就在其著作《TheorganizationofBehavior》中提出了神经群体协同学习的理论,威廉詹姆斯也在其著作《Theprincipleofpsychology》中提出了脑的整体统一工作的观点。赞特高塞在解剖学上揭示了皮层网络的功能单位-皮质柱,休伯尔和威赛尔更是因为发现视皮层皮质柱[1]的生理特性而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奖。而KarlvonFrisch等更是揭示了生物行为的主动性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修正了反射理论。目前,随着神经科学各学科的发展融合及计算机模拟神经网络研究的进步,我们知道了中脑之上的丘脑-皮层网络系统负责产生意识和认知能力[2],而该系统属于等级构筑的矩阵网络系统[3]。另外,这个丘脑皮层等级网络系统的各层级矩阵间有着非常多的交互联系,特别是皮层与丘脑间的交互联系[4]。而巴尔斯提出的全局工作空间模型[5]和在其基础上发展的丘脑动态核心理论[6]是比较符合目前所知道的丘脑皮层等级矩阵网络的意识结构[7-8]的工作原理的。针对这些神经科学的发展成果,很多院校开设了神经科学专业,特别是欧美很多大学设置了Neuroscience专业,系统的教授神经科学的知识。由于教材的原因,我国医学领域被人为割裂了与最新神经科学的联系,神经医学不能有效地融合到中国脑计划的医学一翼中去,不能有效从脑计划的一体和另一翼中有效汲取养分而发展,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因知识体系的落后,使得目前的临床神经医学执业医生普遍对神经功能性疾病无从下手,诊治观念非常落后,基本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无法独立运用正确的基础知识进行思考。

3本科学生对神经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我们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中感觉到,五年制临床本科同学往往对脑叶的症状学无法理解。学生只知道解剖学教材曾提到皮层存在Brodmann分区(那是大纲中的了解内容),但是对皮层分区形成的原因是由细胞柱区域聚集形成神经网络的模块一无所知,对神经网络的构成及功能实现方式更是闻所未闻。在临床教学中,大脑的定位定性诊断思想和依据该思想制定治疗思路的道理很难正确教授给本科同学。上位脑干之上的丘脑皮层意识系统是神经矩阵网络的集大成者,网络结构非常发达,不正确理解该结构就不可能理解该部位疾病的诊治。而如果需详细讲解该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在完整且系统的教授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四年的本科课程,这是目前医学教育中不可能实现的。而根据我们的教学体会和学生的反馈,要了解基本的简单原理也需要1.5~2个学时。为了解决目前神经学科教育面临的这种困境,我神经外科尝试采取了穿插融合、有所取舍、有所突出的方法去改善学生的神经科学知识结构。

4我们的教学应对方法

4.1补充完善教材缺陷的构思

在我校的教学大纲中神经系统的外科各论安排了6个学时的理论课和9个学时的见习课。这些学时范围内需要讲述:颅内压力问题、脑疝问题、颅脑损伤问题、脑肿瘤问题。其中脑损伤和脑肿瘤中涉及皮层丘脑节段的病灶才会用到神经网络的知识去理解脑叶的症状学和丘脑在系统中发挥整合作用的核心地位。虽然意识和认知问题属于重大科学问题,而且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理解神经网络如何产生该功能有重要指导性作用,但是,由于大纲并没有太多要求,学生是否有兴趣去了解这些教材中缺失的神经科学知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60%~70%的临床本科同学对这方面是很有兴趣的,而如果提出一些特别的损伤病例,比如外伤中的闭锁综合征、嗅沟脑膜瘤的独特额叶症状表现等,去展示神经系统的局灶症状学,并说明意识和认知网络的并行处理结构和功能的网络实现方式时,由于症状的趣味性,会激发同学的广泛兴趣。因此,我们推断,只要我们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有趣的病例讲述和解释,并适当介绍一些神经科学的参考书籍的话,是有可能继发出同学对神经科学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神经系统外伤、肿瘤、脑疝等的局灶症状学的理解的。而我们反复思考推荐的神经学参考书目录是:《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神经科学探索脑》《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大脑和意识》《昏迷和意识障碍》《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推荐这些书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神经科学大体的理论框架,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到系统的整体神经计算,然后到临床的相关问题。可能被誉为神经科学圣经的埃里克.R.坎德尔主编的《神经科学原理》中文导读版知识更系统,但是毕竟本科同学推荐英文书籍会面临很大的语言障碍,我们没有选择。

4.2具体的教学实践实施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在颅脑损伤和颅内肿瘤共4个学时的理论课学习阶段,反复在课堂讲学中穿插运用神经网络的知识帮助同学理解脑叶的症状学,使学生对该结构的功能实现方式有初步的了解,让同学基本认识到皮层的功能单位是细胞柱(cortexcolumn),并且相同功能的细胞柱聚集形成模块即布雷德曼(Brodamn)分区,而且皮层网络模块间、皮层与丘脑网络间有广泛的相互联系。经过这样的介绍,同学很容易理解了运动或感觉区随精细运动或感觉的程度增加,细胞柱增多,代表区面积增大的道理。并且通过介绍突触汇聚修饰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如辅助运动区等次级联络皮层的细胞柱群参与编码更复杂功能的方式,并学会推断其他联络区细胞柱群可能的电生理反应特性从而理解可能出现的症状学。通过如此简单的讲解,有效解决了学生在阅读《外科学第九版》中讲述肿瘤影响脑叶功能时无法理解而死记硬背的问题,迅速引起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及兴趣。然后,在课程结束时列举可以参考的神经科学文献,让感兴趣的学生自行学习,丰富其知识体系。而后,在理论课后的临床见习课中,结合病例的症状、体征,穿插讲解该神经网络的知识及临床应用,适当重提大课提到的神经网络知识,观察学生的表情反应,适当延伸或者不延伸。如果见习讲解时发现有的见习组神经科学知识丰富的同学和感兴趣的同学较多,则适当延伸讲解丘脑在意识和认知系统中的重要整合地位,让同学理解神经外科手术中保护丘脑的重要性。而如果小课课堂发现对重提这些知识感兴趣的同学较少,则不进行知识的延伸讲解,仅仅重点强调皮层网络的分布式计算原理及实际应用中如何通过该原理去理解教材的论述。在所有批次的见习小课中,我们都形象的比喻:丘脑皮层矩阵网络系统是用“丘脑去感觉,而用皮层去思考”。碰到合适的病例,而且小课课堂反应较良好,大部分同学具有强烈的兴趣时,可以让学生使用心理学的“内省”的方法去体会这个过程,理解脑的症状学。但是,我们教学中始终在讲授者心中强调重点突出的重要性。因为系统的学习神经科学知识必须要四年的完整本科教育,而更深入的研究与理解神经系统中最被广泛关注的丘脑皮层意识与认知系统则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如果幻想仅仅通过几个学时的简单讲解就让临床本科同学非常精通神经科学的知识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我们曾在部分见习组中试图更加详细讲解神经网络的知识,这种冒进的做法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到神经学是一门高深的理论,收不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始终以让学生能理解教材中脑叶症状为重点教学目标,如果课堂反应好则适当延伸讲解皮层下中枢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教学改革的尝试,同学们普遍反映,从原来的对神经网络和神经科学的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并能开始对脑叶的症状学有所理解。这些效果使我们非常欣慰。我们总体的感觉是,1~2个学时的讲授,且见习中穿插病例的解释,就能让学生对神经科学和神经网络有初步的概念。并且课后介绍的参考书籍,作为神经科学的知识系统的主干,提供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的机会,那些立志向临床神经学发展的同学利用这些参考书籍能迅速形成更加系统和丰富的知识体系。

4.3实施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当然,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了很多的困难。主要的困难仍然是医学教材中基础阶段神经科学知识的编写不够完整,同学对皮层丘脑网络几乎一无所知,而我们临床阶段教学在介绍一些简要的知识后立即讲解其应用,很多平常没有一定课外知识积累的同学开始会觉得课堂内容跳跃过大,无法理解,在课程进行到最后的两个学时时,学生才开始有所领悟。但是,教学中也发现有些有兴趣的同学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知道一些皮层细胞柱结构和网络工作模块的知识,很快接受了神经网络的知识并理解了其症状学,还能进一步提出一些学科前沿的问题。针对课堂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之道还是在进一步于课堂教学中凝练穿插融合、有所取舍、有所突出的思想和课堂技巧,正确认识临床本科同学目前的神经学知识体系,才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总结和思考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4

1儿科典籍宜强化

在绪论教学中,儿科典籍以一般介绍为主,历代儿科著作也以列表形式予以简介。这样,学生对儿科发展史只能有浅显的了解。纵观儿科名家,无不对儿科著作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古籍的学术内涵。因此,儿科教学应该对儿科古籍做较深入的讲解。如对《小儿药证直诀》、万全学术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对宋医家钱乙的学术思想、脏腑辨证、组方特点等方面作讲解;对明医家万全提出的“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做诠释。对其他如《幼幼新书》《幼幼集成》等,也尽量多做讲解。对于一般性儿科专著,也可以做简介式的说明,比如介绍其朝代、医家名、著作名、主要学术成就、学术源流等,使学生有些印象即可。儿科典籍是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内容,虽然对典籍强化教学的效果不会短期显现,但对今后儿科的继续深造,将发挥潜在的作用。今后中医儿科教材的编写若增加典籍导读作为附篇,将使学生获益匪浅。

2优势病种宜深讲

中医儿科存在许多优势诊疗病种,如外感、咳喘、泄街、腹痛、厌食、积滞等。对儿科优势病种的讲解,宜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多层面讲解。(1)讲解优势病种的一般辨治规律;(2)讲解优势病种的小儿特点;(3)讲解优势病种的诊治事例;(4)讲解优势病种的个人用药体会。授课者都应是儿科的临床专家,与其说是讲授儿科课本知识,还不如说是以自己的专业经历去感化学生,使学生对儿科学有感性认识,增加对儿科的兴趣和探索。这种临床课的病案教学法是非常必需的。笔者结合自己脾胃专科的优势,详细讲解小儿厌食症的特点、用方、用药以及调摄,使学生加强对中医儿科教学的临场感和优势感,十分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

3实践技能宜多练

临床课教学见习带教十分重要。目前,由于存在医患关系、教学资源、师生比例等矛盾,中医临床见习带教的质量亟须提高。见习带教是考察临床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依托儿童医院丰富的教学资源,脱产进行病房见习带教,使儿科实践技能训练得以落实。见习带教首先是识病,选择典型病例进行床头带教,使学生对小儿常见多发疾病有感性认识。其次是望闻问切四诊,素称“哑科”的儿科,必须训练基本的采集病史技能。第三是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所见的病症,如何转化为中医学的临床思维,需要调动原先所掌握的知识,即辨证论治思维。中医高等教学已经渗透着现代医学教学,学生的思维模式也表现出现代医学的临床思维,这种交叉融合的临床思维是无可疑义的。但是,在见习带教中,发现学生的中医学临床思维欠缺。如见习“紫癜”这一病症,如何对应投以犀角地黄汤,许多学生思维没有着落点,这种“中间过渡思维”,即关键的“理法方药”思维过程,需要在临床中不断练习。第四是书写病案,要求写出四诊概要,通过老师指导和学生间讨论,完成病案,是技能训练的强化。实践说明,有实际病例可看、师生互动的规范化见习带教,是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

4考核重点宜侧重

临床课考核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可以有所侧重。首先侧重病名考核,即以病名作名词解释。儿科病名是构成这门学科的基本要素,比如“积滞”“疳积”“麻疹”“五迟、五软””胎黄”等。通过教学和考核,强化对儿科内涵的掌握,并区别于其他学科。“释名”教学包含儿科疾病谱概念、病症特点、古今认识异同等信息,宜讲细讲透,达到即时记忆和长久记忆的效果。比如:积滞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甚至吐泻酸臭乳食或便秘为特征。这个名词包含多层含义,为儿科所特有,并区别于厌食、腹痛、腹泻、疳积。以这些儿科名词为知识点加以考核,能充分体现中医儿科的内涵。其次是实践技能考核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总分,既能减少学生的记忆量,也能突出临床课特点。以儿科优势病种的辨证论治为考核内容,试题模拟实际案例,以正确灵活、符合法度的作答为要求,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求照搬书本。实践表明,在优势病种辨证论治考核中,学生会动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作答,是可取的。

5重复内容宜简略

在中医儿科教学中,遇到重复内容如何讲解是值得思考和把握的。在临床分支科目中,中医内科学和儿科学的关系密切,内容之间可资互参的很多,辨证思维很相近,辨证分型重复较多,使学生倍感倦怠乏味。现代中医儿科学教材优于以往的教材,在阐述辨证论治体系的同时,隐藏着某种疾病自身转归的内在规律性。教学中,应当讲明这种疾病的转归规律性,以便理解掌握。比如泄拷、麻疹、痄腮的变证,其分证论治比较符合现代医学对这些疾病的演变规律。这些显著区别于中医内科学的地方,宜提醒学生掌握。对于重复内容,比如一些病种的辨证论治,避免照本宣科,代之以回顾和提问的形式,以启发为主。

儿科传染病多从温病论治,宜以温病的理法方药予以揭示。因此,温病学的温习和规律的揭示,对儿科时行疾病的教学大有裨益。可以说,学好温病也就能学好儿科时行疾病。儿科时行疾病方剂难以记忆,比如“宣毒发表汤”“清解透表汤”“透疹凉解汤”等,但是不难理解,因为其理法均遵循温病治法。因此,对于中医儿科学中的“陌生”方剂,要拆方分析,重在理解而留有印象即可。比如“肥儿丸”,了解其组成包含消导的神曲、麦芽和驱虫的槟榔、使君子等,就可谓达到要求。

6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中医儿科学教学实践中,以把握详略为指导,其目的在于强化中医临床分支学科的内涵特性,对中医儿科教学做有详有略的教学探讨,充分调动起师生双方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达到牢固的记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5

关键词:见习;儿科;病历书写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10-03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1]。儿科教学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重要途径[2]。病历书写的内容和质量不仅直接记录患儿的病情,同时也反映出医院的医疗质量、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医疗、教学和临床科研工作的基础[3]。由于儿科病史采集和查体方面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及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性,小儿时期的死亡率远远超过成人时期[4],所以儿科一直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自2002年4月1日我国对医疗纠纷施行举证倒置以来,病历成为医疗诉讼中医师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故写好病历在医疗工作尤其在儿科医疗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教授医学生写好病历也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问题。

在我校,见习期间医学生开始接触儿科病历书写,学生书写病历经常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项目填写不全。(2)主诉描述有缺陷。(3)现病史描述主要症状不准确,发病诱因、主要疾病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情况叙述不清,缺乏必要的鉴别诊断病史资料。(4)缺乏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或上述四史记录过于简单。(5)体格检查:遗漏系统或主要阳性体征;缺乏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体格检查记录描述不规范。(6)必要的辅助检查空缺。(7)初步诊断不确切、有缺陷;诊断主次排列颠倒,主要疾病漏诊或缺乏鉴别诊断。(8)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描述不全面[5]。此外,还有的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书写不认真、随意涂改、错别字、笔误多等问题。

根据以上问题,我科对2012级见习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以提高见习学生病历书写水平,并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提高见习学生对病例书写的重视程度

部分学生不重视病历书写,认为“医师只要能看好病就行,病历书写是无聊的烦琐的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故病历书写态度随意、马虎,涂改、错别字、笔误多,甚至出现“6岁儿童无改变史、双侧瞳孔直径3cm、女孩体检无水肿”之类的笑话。故我科教师在见习学生入科教育时就从医教研、医院管理及法律等方面充分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同时告知学生病例书写占总见习成绩的30%,这样,学生不仅从思想上重视了病历书写,而且从计分比重上也能体会到写好病例的重要性。

二、见习开始第一天讲授儿科病历书写小课

见习学生入科第一天,我们就安排小讲课讲解儿科病例书写规范,包括儿科区别于内科的特点及儿科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入科第一天初步形成儿科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基本思路。

儿科患者表达困难,对陌生人存在戒备心理,体格检查经常不配合。故儿科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病史采集方面,从就诊开始就要和患儿及家属建立和谐的交谈气氛以消除他们的负面心理。此时,可从家属熟悉的问题如一般情况的询问使家属平静下来。对家属耐心、细致,将医学用语替换为家属明白的生活用语来确保医生和患者谈论的症状为同一个症状,以保证病史叙述的准确性。

现病史是病历书写存在问题最多的部分,故作为讲述重点,强调现病史内容包括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演化、伴随症状、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诊疗经过及全身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起病的具体时间、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要与主诉一致。病史记录要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情况按顺序做好记录。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帮助鉴别诊断的阴性症状、病人的诊治经过及一般情况亦不能遗漏,即让学生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询问:症状何时发生?出现症状多久?症状具体的表现怎样?诱因有哪些?怎样可以减轻症状?症状持续多长时间?发病的周期和规律怎样?有无伴随症状?症状出现时孩子正在做什么?孩子发病时有无采取何种措施?诊治经过如何?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及体重怎样改变?而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方面则要突出儿童是在不断生长发育变化中的特点,详细询问儿童喂养史及生长发育史。

体格检查方面,建立和孩子的友好关系是成功进行体格检查的第一步。体检时不拘泥于卧位而是让患儿在舒适,如母亲怀中体检以免患儿哭闹影响结果。检查顺序亦可先做受哭闹影响最大的项目,如测脉搏、呼吸,摸肝、脾,听诊心肺;然后做不受哭闹影响的项目,如淋巴结、头部等的检查;把引起患儿不适的检查,如角膜反射、看口腔和咽反射等放在最后做。体检时动作轻柔并注意手的卫生。体格检查内容方面主要关注的重点包括:生长发育与营养情况,如身高、体重、头围等;有无遗传性疾病导致的面容异常;等等。另外应注意不同年龄患儿血压计袖带的选择。

通过小讲课让学生熟悉儿科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不同于内科的特点,初步掌握病史询问的思路及顺序,熟悉病史询问的流程,同时初步掌握儿科体格检查的特点与检查方法。

三、提高见习学生问诊水平: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itent,SP),让见习学生对儿科常见症状进行问诊

针对学生在病历书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主诉描述有缺陷,有症状(或体征)而以诊断代替主诉;现病史描述主要症状不准确,发病诱因不清,主要疾病发展变化过程、诊治情况叙述不清,描述不准确;缺乏必要的鉴别诊断病史资料;缺乏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或记录过于简单;等等,我科为见习学生开设了标准化病人问诊培训课。

标准化病人指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培训后能够扮演病人,并充当评估者和教师,在设计好的表格中记录及评价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6],目前被广泛应用于t学教学中以培训学生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等能力。因儿科患者年龄小,语言能力有限,正常儿童较难成为SP,而且患儿的体征变化快,能够培训的病种有限,而儿科许多疾病诊断相对简单,故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及简单的体格检查多可得到初步诊断,我科既往研究亦证实,教师模仿家长进行SP问诊培训具有多方优势:有利于针对儿科学特点达到问诊的完整性,明确问诊思路以表达出疾病的特点及培养医学生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5]。

我科见习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水肿、惊厥、腹泻、黄疸、贫血等制作成标准化病例,如支气管肺炎、肾病综合征、秋季腹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营养不良性贫血等。见习学生进入儿科后,安排2个单元共6小时时间进行SP问诊培训。每组4―6名学生,教师模拟患儿的家长,接受学生病史询问。每名学生问诊15―20分钟,其余同学补充问诊5―10分钟,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主要着眼于指出学生病史询问当中的优缺点、传授病史询问的技巧及如何对各种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等。

通过教师模拟SP问诊培训,见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儿科常见症状的具体问诊方法,学习到与各种家属正确交流与沟通的技巧,为进一步采集客观、完整的病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见习学生体检及生长发育评价水平

学生入科第一天教师进行体检示教,并将学生分组,互相检查,再带领学生至幼儿园体检正常孩子。见习学生进入儿科后,即刻安排2小时进行体格检查示教,先集中由教师讲述儿童体检与成人的区别,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学生担任模特,按系统进行体检,教师指出体检不足之处。次日再带领学生至幼儿园,给正常儿童体检并进行生长发育评价。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体检培训,学生在病历书写过程中体检遗漏项目明显减少。

五、床边示教典型病例,安排多次病例讨论

针对见习学生缺乏初步诊断或初步诊断不确切、诊断主次排列颠倒、主要疾病漏诊或缺乏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描述不准确、不全面及处理原则不全面的问题,在见习期间,安排带教教师至床边示教典型病例。由学生询问病史,教师加以补充,之后教师示教主要体征检查方法,如水肿等的检查后,学生进行体检。然后小结该患儿的病例特点、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并做出诊疗计划。此外在见习课上就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安排5次病例讨论,师生共同讨论病例特点,提出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并做出诊疗计划。学生初步形成临床思维并体现在病历书写上。

六、学生分组,独立到床边询问患儿及家属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经过密集的上述训练,见习学生已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儿科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的特点。之后我科安排见习学生3―4人一组,独立到病人床边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然后书写完整病历。此时教师密切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七、制订统一的病历书写评分标准,减少不同教师评分标准不同所致的组间差异

不同教师修改学生病历时因评分标准不同可引起学生病历书写组间成绩差异显著,直接影响见习学生病历书写的积极性,亦难以进行成绩比较与统计。故我科按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制订统一的病历书写评分标准:按总分100分计,其中格式5分,主诉10分,现病史20分,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15分,体格检查20分,病历摘要10分,诊断、鉴别诊断、诊疗原则15分,其他占5分。这样减少了各教师修改病历的组间差异。

八、病历修改与讲评

学生经过3―5天的准备后,将完成的病历交给带教教师,由带教教师统一修改,每份病历修改处不少于5处,并对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点评。见习结束前组织学生统一讲评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

九、注意人文关怀

在问病史及体检过程中时刻牢记特鲁多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保持仪表整洁、举止大方,尊重病人,具有同情心,认真倾听家属及患儿叙述,多鼓励以消除患儿及家属焦虑和紧张的心情,病史询问耐心,适当加以追问和引导,病情严重时更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待病情平稳后补充询问病史。注意保护家长和孩子的隐私,使学生能更好、更完整、更客观地采集到患儿的病史。

通过上述的综合举措,见习学生对儿科病历书写好评度达95.2%,在儿科病历书写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机抽查100名见习学生病历书写成绩为90.5分,较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分提高了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病历书写基本规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刘春玲,邓英梅,肖蓓.探讨病历书写对实习医师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病案,2008,(8):14-15.

[3]潘志刚,楚恒群.以病历书写为切入点,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病案,2008,9(8):23-24.

[4]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5]余慕雪,蒋小云,岳智慧,等.标准化病人问诊培训对儿科实习医生病历书写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607-609.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6

一、领导挂帅,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实施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确保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院党委及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2006年5月8日,成立了由医院党政领导、党办、院办、医教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亲自抓,党委书记等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具体抓,分工负责,责任明确。

二、及早行动,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一)深入受援单位调查了解情况

2006年5月6日至12日,由院长率领对口支援工作考察组一行6人,先后到我院对口支援的灵山县石塘镇卫生院、凌云县人民医院、凌云县逻楼、加尤两个中心卫生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受援单位的情况。我们所支援的四个单位,一是边远山区,路途遥远,工作、生活环境均较艰苦;二是点多分散,;三是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与设备落后;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五是观念落后;六是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七是各受援单位发展不平衡,除凌云县医院基本建设和环境条件较好之外,其他三个乡镇卫生院均较差,要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二)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狠抓落实

调研组回院后,根据受援单位的情况,并结合我院的实际能力,制定了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帮助受援单位加强门诊、急救、检验、感染性疾病、产科等建设,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让受援单位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轨道;提高受援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

(三)三方共同签订支援协议,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为明确各方工作目标与任务,2006年6月3日、7日,我们分别与四个受援单位及其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三方共同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协议提出七大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重点。自签定协议以来,各方履行协议,尽职尽责,加强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工作配合协调很好。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三、克服困难,扎实实施支援计划

(一)派去业务骨干,帮助受援单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2006年6月15日,我院从内、外、妇、放射、检验科精心挑选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普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妇产科主治医师,放射科主治医师,检验科副主任、主管技师5名技术骨干组成医疗技术小组,派到凌云县人民医院工作一年。随后,我们又先后派出两批共10名医师长期驻凌云县人民医院。他们是:等。他们都是高年资的主治医师以上,其中科副主任5名,副主任医师(护师)2人。医疗技术小组人员,通过开展坐诊看病、查房、会诊、组织抢救危重病人和手术演示等技术指导,帮助受援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如,主治医师在妇产科工作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平时在病房认真带教查房,一丝不苟,详细检查与讲解;还定期举办科内业务小讲课,并率先在凌云县医院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输卵管开窗术、卵巢肿瘤清除术等适宜新技术,使凌云县医院妇产科诊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十个月来共完成手术近百例,得到了医院上下以及病人的一致好评。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到内科后,与科主任一起严抓病历书写质量,完善三级查房制度及危重病人抢救、会诊制度。经常在科室开展业务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而且承担二线值班任务,遇到急危重病人时,随时到病房参加抢救工作,指导科内年轻医师进行各种内科常见临床操作;并且平时还接诊慕名而来的内科门诊病人。对病人耐心、细心,业务技术过硬,得到了县医院领导及患者的一致好评。十个月来共接诊门诊病人数百人,而且使内科如高血压急症、心率失常、心衰、糖尿病酮症、脑血管意外等急症重症抢救成功率较前大为提高,亦使凌云县医院内科整体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主治医师在放射科工作是最辛苦的,因为县医院放射科人手较少。郭主治为凌云县医院建立了晨会阅片报告制度,并且多次在科内为年轻医师进行业务讲课,配合看x光片,使他们业务水平提高较快,郭主治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凌云县医院放射科纠正了多份漏诊的x光片,为病人解除了痛苦,同时也赢得了县医院同仁的尊敬。

他们还配合当地卫生局到逻楼镇、加尤镇及沙里镇开展了义诊活动。热情、耐心为1000多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2、2006年,当我们

得知凌云县医院承担凌云、乐业两县的白内障复明工程任务而眼科医生不足的情况时,医院领导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把它视为我们分内的事,于2006年9月20~28日、10月13~16日,先后两次派出眼科主治医师、医师、主管护师3人组成支援白内障复明手术医疗队,赴凌云县支援该院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任务,期间共完成手术80例。在这次支援行动中,我院眼科黄光初主治医师,把经他改良的电凝环形撕囊仪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新成果毫不保留传授给凌云县医院眼科医生。该技术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效果好、操作简单易学等特点,手术效果相当满意。黄光初主治医师精湛的技术得到了当地县政府、民政局、县医院和病人的高度赞扬。

此外,根据本我院的实际能力,对派去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采取以短期工作为主,灵活安排的办法,以缓解受援点多,安排人员困难的矛盾。据统计,我院先后派去专家或业务骨干到凌云县人民医院、凌云县加尤中心卫生院和凌云县逻楼中心卫生院工作共8批26人次;到灵山县石塘镇卫生院工作的专家有9批43人次,累计派去专家或骨干17批共69人次,其中属短期工作有12批50人次。

(二)帮助受援单位培训人才

我院采取“走出去,请过来”的办法,通过派出业务骨干到受援单位传、帮、带,开展学术讲座或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安排业务骨干来我院进修,收到了较好效果。

1、开展学术讲座或举办业务培训班73次(期),培训医务人员3000多人次。

2006年5月8日,我院院长在凌云县考察期间,给凌云县卫生系统各单位的正副职领导、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职工约300多人举办了一期关于“医院管理与改革”的专题讲座,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更新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6年7月15日,医教科谭宗群科长再次到凌云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时,又给该县卫生系统医务人员举办一期“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专题讲课,约有300名医务人员到场听课。2006年11月8日,医院党委书记,到凌云县检查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情况时,还给凌云县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举办一期“如何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专题讲课,使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得到了提高。2006年7月,我院康复科主任、名老中医施显美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前往凌云县进行中医养生保健讲座,受训人数近500人。

两年来,我院派去的技术骨干到凌云县医院工作至今,结合临床工作,给该院医务人员举行各种专业知识讲座,共52次。其中,(1)内科主治医师在科内讲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病的诊治、高血压病的鉴别诊断、难治性心衰的诊治、甲亢的诊治、肺心病并心律失常的诊治、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抢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病历书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2)外科主治医师黄新讲了“急腹症的诊治,肝胆疾病的手术方法,肛肠疾病的处理原则,外科感染、败血症的处理”等。(3)妇产科主治医师讲了“孕妇监护、胎膜早破、慢性宫颈炎、宫颈癌、葡萄胎”等诊断与处理。(4)放射科主治医师郭李军讲了“肺癌的x线诊断及其鉴别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获得性心脏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ct检查对肺小细胞癌诊断的帮助、ct对脑内脑外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应注意的问题、数字化x线影像的发展及展望、糖尿病性骨病的x线表现”等等。(5)检验科主管技师讲授了“有关仪器故障排除的常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及检测、乙肝病毒pres1及抗pres2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室内质控失控和室间质评不合格项目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标准化体系及其在血细胞分析中应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实验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等。

2、根据受援单位选派骨干进修计划,我院安排凌云县医院、凌云县逻楼、加尤两个中心卫生院和灵山县石塘镇卫生院进修25人(其中,凌云县医院12人,凌云县逻楼中心卫生院3人、加尤中心卫生院4人,灵山县石塘镇卫生院6人),到我院进修人员全部免收进修费、住宿费;凌云县三个受援单位选送的进修人员还免收伙食费。

(三)协助受援单位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医疗管理规章制度

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协助、指导受援单位建立医院主要医疗核心制度,修订已过时的制度,补充新规定有关内容共计87项。

(四)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帮助受援单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部分医疗设备赠送受援单位。

1、2006年9月20日,为了支援凌云县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任务,我院赠送两套电凝环形撕囊仪,价值约1.8万元。

2、帮助灵山县石塘镇卫生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由我院出资5154.00元进行产房改造装修,加强了该院的产科建设,于今年4月通过了市卫生局产科建设质量评审;还给该院赠送医生工作服50件、病床、床垫各12张、担架车1张、心电监护仪1台,总价值34250元。

四、取得显著成效

(一)受援单位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主要的医疗质量指标如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同比提高。病死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比降低。医技科室出具的诊断报告准确、书写规范。

(二)通过对口支援,推广适宜新技术48项。如凌云县医院在我院的帮扶下,开展了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抢救危重高血压,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皮下注射胰岛素(三短一中)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混合痔、环状痔的手术切除方法,复杂性肛瘘的处理,胆石症内引流术,各种疤痕整形矫治术,双眼皮、眼袋等整形美容手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阴道紧缩术、输卵管开窗术、卵巢肿瘤清除术、无痛人流术;十二指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测定,c3、c4含量测定,心肌酶谱测定等。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7

根据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学时安排和具体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了更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整合、增减等处理:(1)目前使用的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儿科学》,该教材由汪受传、虞坚尔主编。教材具用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适合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2)一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必讲内容,如肺炎喘嗽、哮喘病、泄泻病等。安排学生自学临床少见病、罕见病如寄生虫病、胎怯病、硬肿症。(3)个别疾病虽然常见,但与其他疾病相似或学生较易理解,如咳嗽病、奶麻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学习。(4)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内容和疾病,如腹泻病涉及的小儿液体疗法、小儿惊风等作为教学中的难点进行讲解。(5)“多发性抽搐症”这一节多年来在儿科及针灸学均有讲授,为了避免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节省教学时数,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将此节定为自学内容。通过精简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减少重复,进一步拓宽了医学生的专业培养口径。

2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世纪对医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具备广泛的专业技能、扎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自学、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及较广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创新意识。为此,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特点,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1)自主学习:对于教材中要求熟悉和了解的部分章节如便秘病、鹅口疮等以此种方式要求学生自学,教师采取答疑、总结等方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2)小组讨论。分两种情况进行。(1)对学生不分专业的给予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如“你如何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儿科有何特点?”、“对小儿推拿疗法有何认识?”。(2)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如第七章肝系疾病的第三节癫痫,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并解答:①本病除与晕厥、癔病性发作鉴别外,还可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其鉴别要点有哪些?②本病治疗上有哪些单方验方?而对于针推专业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①癫痫发作期和缓解期取穴有何异同?②《千金药方》中的“十三鬼穴”为哪些穴位?3)病例分析。教师结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予学生典型病例,各小组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如肺炎喘嗽和咳嗽病通过实际病例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疾病诊治的理解和区分。4)情景模拟。借助大学实训室、模拟人系统,模拟儿科常见急症如高热惊厥、哮喘持续状态等,检验学生对急重症处理的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中医儿科学作为临床主干课程建立了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度,在学生科室轮转学习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配备1~2名临床教师,对学生技能、临床思维和职业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同时,聘请老中医工作室成员担任“中医学专业优秀本科生个性化培养计划”临床导师,并在基础学习阶段就予介入。学生经实训考核后,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教学中采取:入科告知—实际讲解—学生侍诊或独立操作—出科考试的程序模式。通过实习,带教老师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利用教学录像、典型病例讨论等方法强化和锻炼学生的临床能力,使学生在采集病史、查体、书写病历、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及独立分析处理病人等方面得到提高。

4建立网络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通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提供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实验指导、练习自测、参考文献、外文资料及现场教学录象等,开辟了中医儿科学的专门网页,补充和丰富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定期予以更新。(1)将相关教学资料上网公布,如教案、教学幻灯片、网络课件、参考文献等,以供学生自学或深入学习。(2)编写了中医儿科学相关病证的思考题和病案分析题,供学生讨论、练习,提高其辨证思维能力和对中医儿科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3)公布部分教授上课、查房、讲座的录像,以供学生观摩学习。开设教师E-mail与学生交流,加大互动力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进行解答,并反馈回课堂教学作为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网络沟通,使教学变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成为课堂问题教学的内容,使教学水平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提高。

5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采用理论课考核形式和临床实践成绩评定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理论考试除在期末考试中采用闭卷考试、机考等形式外,还加强了中医儿科实习中的临床操作、诊疗技能、论文撰写等考试改革,注意考察学生解决临床基本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体现课程系统整合后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特点。临床实践成绩评定分为岗位准入、职业态度考核、出科考试、毕业考试等几部分,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技能实践部分标准为蓝本,既考察学生的操作熟练度,也注重考察对操作意义的理解,并使用模拟人进行实际的单人考试,保证公平公正。总之,“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必须由学生配合,其结果也主要由学生来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基本技能反映了“教”的质量。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改革能够打破教师和学生既往对自身定位的桎梏。学习是学生的责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规划负责,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和扶持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自主的学习者和探究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从旁辅助、引导。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结合临床病例将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资源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篇8

技术的真与假,您可以实地考察。

鼻炎班没有鼻炎困扰,空气自然清晰。由6项国家专利发明人蔡胜华主任亲自为您讲解鼻部的生理解剖、诊断和鼻内镜的临床应用及鼻内闻药法。采用鼻内闻药(20分钟)一次性治疗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及下鼻甲肥大患者,获国家专利申请受理(申请号:200710176980.0),配方公开。闻药法经专家组鉴定使用安全、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治疗患者最小3岁,最大78岁,每天都有病人见习。

对患者承诺:一次闻药保终生,如有复发者,全额退款。蔡胜华主任已提出申请,把“鼻内闻药法”列入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新技术。另外传授学员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小儿多涕症的最新治疗方法,1周治疗各种鼻息肉及各种鼻炎水、鼻炎粉的制作技术,并向学员传授5天治疗鼻窦炎的特色方剂,愈后不复发。并向学员免费传授鼻炎膏的配方及使用方法,中药煎汁保存180天不变质的方法,每月1日、15日开课,学期3天,学费1 500元。

咽炎班由孙老师讲解咽喉的生理解剖和蔡胜华主任研制成功的系列药物,此药已通过临床试验,并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申请号:200610113091.5),轻者1次,重者需3次治疗的特色方法,现在全国转让本技术,全部秘方毫不保留,倾囊传授。每月4日、18日开课,学期3天,学费1 000元。

颈肩腰腿痛班学习中华神针疗法,是由蔡胜华主任历经5年研究发明的一种新型针具,是治疗疼痛疾病一步到位的新方法,中华神针配合手三针、足三针中药内服外敷,3项已申请发明专利(外用申请号:200610113093.4,内服申请号:200610113090.0),是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证的新疗法。治疗时安全无痛、准确、治疗周期短,主要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质增生、筋骨麻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各种软组织损伤,尤其针对慢性疾病和疑难病,确有独特之处。本疗法是从事风湿、疼痛专科人员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开全部配方技术和中华神针的使用方法。每月7日、22日开课,学期5天,学费1 500元。

前列腺炎班学习治疗前列腺炎的最新配方“前列必康汤”,已申请国家专利(申请号:200610113092.X)。现已批复。由发明人蔡胜华主任亲自讲解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治疗,轻者2次,重者3次治疗的特色方剂,愈后不复发,另外传授前列腺注射法、直肠灌注法、尿道灌注法。每月12日、25日开课,学期3天,学费1 000元。

静脉曲张、腋臭班学习由本校独创注射术一次性治疗静脉曲张,不再复发的特色药物注射术,1次注射平坦如初,无任何不适感、不影响工作、活动。腋臭微创术是采用毫米微创术,成功解决腋臭患者的苦恼,愈后不复发。此方法完全解决了手术痛苦大、费用多、有瘢痕等缺点。学费1 000元,每月14日、27日开课,也可随到随学。

新特膏药制作班学习传统黑膏药、黄膏药、红膏药、白膏药、发热膏药的最新制作方法及特色配方,同时传授无铅无丹无油无松香新型特色膏药的制作方法和配方,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各种骨质增生,风湿骨病配方特色和几十种膏药配方。使每位学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膏药的制作技术,让学员实际操作,配方全部公开。新型膏的优点:①载药量大,所采用的药方均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的特色秘方。②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的破坏,无铅毒、火毒。③采用特殊配方促进透皮吸收,使药物穿过人体皮肤屏障,深入腠理,易被人体吸收,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治疗效果。④药物成分可控释,缓释,对皮肤无刺激、无瘙痒、无过敏。⑤与皮肤的亲和性、保湿性、稳定性好,柔软舒适,可反复揭贴。并赠送新型实用的涂敷机。使用时,省时,薄厚均匀,日产2000~3000帖。本中心供应膏药布,膏药基质。每月16日、28日开课。也可随到随学,面授1 000元、函授400元。

痔疮班讲授最新疗法――抹药法、挑痔法、割痔法及消痔灵的注射方法,一次性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无不适感,不影响上班、活动,可随到随学,学费800元。厂价直销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每台3000元。

好消息 应广大学员的邀请,本校决定于2010年3月20日,在广州市京源宾馆,3月2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贵信宾馆,4月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虹光酒店,4月1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空军宾馆,4月16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天香宾馆,举办“中华特技名医培训高级班”。培训科目:鼻炎,咽炎,颈肩腰腿痛,前列腺炎,静脉曲张、腋臭,痔疮,新特膏药制作。届时由发明人蔡胜华主任亲自授课带领实习!发明人电话:13869975712。望报名从速,每期只收20人。届时学员带病人治疗免费!

因版面有限,向学员免费赠送方,上网址查看详情。

招生办电话:0539-5285712

13869975712(蔡胜华手机咨询)

邮政账号:604734019200024077

农行卡号:6228481820449153915

户名:蔡胜华

邮编:277700

联系人:蔡胜华

地址:山东省苍山县城区分院耳鼻喉科

网址:省略

郑州中原医学特色专科技术培训中心招生

一、松筋针、齿钩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高级研修班由著名针刀医学专家、松筋针、齿钩针发明人朱国庆教授主讲:松筋针、齿钩针与针刀巧妙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1)松筋针疗法:是集中医针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种中医微创松解新疗法(针眼外科)。松筋针用于软组织钝性分离,点面结合,松解范围更广,更彻底,使肌筋膜减涨、减压,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粘连、使肌筋膜卡压的肌束、血管、神经,恢复正常的解剖生理状态,达到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目的。此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针头为圆头,不伤血管、神经),操作简便,应用广泛。专治久治不愈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三横突综合症、强脊炎、股骨头坏死、手术瘢痕、粘连。特别对广泛性肌筋膜变性所致颈背腰骶部酸痛治疗效果好,需1~3次治疗。2005年朱国庆在南京国际针刀学术大会上提出松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规范定位(朱氏金三角),1~3次治疗腰突症,一次性治疗冻结肩,已在临床上被针刀同仁广泛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诊率。(2)齿钩针疗法:此疗法是通过齿钩针直接作用于病灶,通过钩拉、松解病灶的肌筋膜、肌腱、韧带及其附属组织,解除粘连、使卡压的肌束、血管、神经,恢复正常的解剖生理状态。专治膝骨性关节炎、膝慢性滑膜炎、网球肘、跟骨刺,腱鞘炎、痛风。脊椎相关疾病(胃病、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特色治疗,简单易学,安全可靠。(3)特色治疗:①挑治针治疗面瘫。②二针一罐泉水效应法治疗带状疱疹、丹毒。③二针一罐奇穴治疗痛经。④奇穴治疗小儿遗尿症。(4)影像学诊断:如何看X线片、CT、MRI。(5)浮针疗法:无需经络穴位解剖基础,是一种操作简便、易学的新疗法, 1~2分钟疼痛减轻。(6)最新疼痛注射疗法:最新骶管冲击疗法、椎间孔注射、一针灵注射。(7)药线植入法:治疗顽固性颈椎病、腰椎盘突出。

二、银质针、强刺激推拿、整脊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高级研修班①银质针疗法:由汪忠主任主讲: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手术失败的腰突症诊断和治疗。本疗法具有以针代刀的功能,银质针尖而不锐,不伤神经、安全、无痛苦、疗效持久,集百家之长、独特诊治,已突破目前治疗腰突症的恶性循环:治疗―缓解―再治疗。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好,不易复发。②软组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由汪忠主任主讲。依据软组织外科学治疗原理,软组织压痛点全身分布规律、传导痛途径,压痛点原发痛和传导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强刺激推拿松解紧张、僵硬、粘连的软组织,恢复人体正常的软组织力学平衡,特色治疗颈肩腰腿痛。重点讲授颈椎六项活动、腰椎三项试验结合压痛点推拿检查,对治疗颈椎病、腰突症、肩周炎等有特色。现场病例操作,简单易学,安全可靠。③整脊疗法:讲授三维定向正骨、美式整脊及经筋疗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特色治疗。治疗颈椎病、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膝骨性关节炎、头痛、头晕及脊柱相关疾病。

三、新特膏药制作班此膏药无丹、无油、不火烤、含药量高、皮肤无残留、无过敏、有特色。颈复康、腰复康、风湿膏、骨质增生膏,一贴可减轻疼痛。

四、鼻炎、咽炎班①抹药一次性治疗肥厚性鼻炎。②鼻腔引流散及特色中药6天治疗鼻窦炎、小儿流涕。③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④七针疗法7天治疗咽炎。

五、最新直肠滴入班此法彻底解决了小儿口服药难服、肌注疼痛、头皮针难输的困难,治疗小儿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小儿腹泻。

开学日期:每月8日开学,9日上课。承诺:包教包会,临床操作,保证疗效。

地址:郑州中原医学专科培训中心(经七路15号);邮编:450002;电话:0371-68752868;手机:13203728186 ;联系人:齐新华。

网址:省略

邮政帐号:604910102200008783

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 各类特色技术班招生通知

高级按摩师职业资格取证班特聘中国按摩界泰斗臧福科教授、全国著名推拿专家刘焰刚教授等联合传授颈肩腰腿痛、内脏病的手法治疗精华;成绩合格者颁发劳动部门高级按摩师证,及中英文专业证书。时间:4月3日~15日;学费:2 380元。

针灸科医师取证班本班与地方劳动厅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针灸治疗、康复、减肥美容、亚健康调理等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报考。

儿科病中医辨证论治与直肠滴入疗法班本班聘请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的儿科专家团队,重点介绍小儿疾患的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授课内容:①介绍京城小儿王--刘弼臣教授治疗小儿哮喘、肺炎、腹泻病、紫癜、肾炎肾病、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②介绍小儿液体疗法,儿科常用的外治法;③系统介绍儿科抗生素的用药规律和使用原则;④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感冒、便秘、腹泻、疳积、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发热、咳嗽、惊风、呕吐等疾病的经验;⑤直肠滴入及直肠栓剂技术应用、特色经验方剂;避免腹泻、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发明人王洪才教授主讲;时间:4月6日~13日,5月26日~6月2日;学费:1 200元。

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级进修班本班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们联合传授:①药线植入、穴位注射、平衡针灸、中药四联疗法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②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脑血栓后遗症;③直肠点滴治疗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等症;④特色无防腐口服液配方及制作技术;⑤心脑血管病弱轻中重四层康复法;⑥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率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短暂性脑缺血等症的中西医特色疗法;时间:4月13日~20日;学费:1 200元。

药刀靶向治痛新技术与针刀、注射粘连点定位、走出误区学习班全国著名专家药刀疗法发明人、《中国药刀学》一书作者陕俊平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已成功举办55期药刀靶向治疗新技术班,它以稳定的远期疗效、临床教学为主及成熟的诊疗常规和简便、易学、实用、微创三大特点深受新老学员的欢迎。本班由创始人陕俊平教授全程实用新技术授课,现场病例操作,亲手教会学员:①病变粘连点、痛点检查及准确定位,一次性针、刀、药(磁、药栓、电、气靶向微创同施,治疗疼痛疾病;②痛点检查探查定位系统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③药刀靶向注射术及药液配制;④药刀靶向松解术及调衡术;⑤药刀臭氧靶向治疗术;⑥磁疗药栓具体制作方法及靶向应用;⑦如何开展和提高针刀、注射、磁疗药栓植入、药刀针灸四序列的治疗效果,预防针刀治疗后的创伤再粘连和注射治疗的复发;⑧针刀、注射治疗十大误区剖析及如何走出误区。本班重点讲解颈腰椎病、腰突症、骨质增生症、肩周炎、腱鞘炎、跟骨痛、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神经卡压综合症、软组织疼痛、脊柱相关性疾病、内科等百余种疾病的治疗。本班可同时学会针刀、注射、磁疗药栓植入、药刀针灸四序列靶向治疗。时间:4月17日~23日,6月9日~15日;学费1 680元(含刀具费)。

以上各班第1天均为报到时间,带身份证及2张照片,简章备索。

咨询电话:(010)84064076、84064077

联系人:刘老师、王老师

报到地点: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401室

上一篇:经济文化的统一范文 下一篇:水旱灾害的防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