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10-10 17:06:17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战略;途径研究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新模式,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了让农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要不断的实施“互联网+”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最终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1“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效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完善了人们的工作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要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实施“互联网+”战略,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还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互联网+”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能够对农业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经济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农业发展的环境一直很闭塞,无论是技术还是信息需求方面都比较匮乏,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市场信息互通,还能够保障交易双方实现直接联系,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改善经营决策,从根本上降低了其市场风险,为农业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互联网+”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互联网+”技术作为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业中间环节,降低产品成本,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比如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农民获取更多的供求信息,增强了信息渠道,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具有更为广阔的销路,保障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收益;最后,“互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作为当代新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互联网本身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会对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同的作用和效果,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农业信息的传播以及农作物的实时监测,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及健康性。

2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有效途径

2.1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业便利销售渠道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业便利销售渠道,我国以往的农业交易不仅方式繁琐,而且也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要。随着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出现,将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业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平台,将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到全国乃至世界多个地方,为农产品提供了便利的销售渠道。这些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立既能够快速的聚集大量的消费群体,同时也能够凭借着专属的平台特征发挥农产品的市场特色价值,通过线上线下的双向产品销售方式,利用网络销售平台开创新的销售渠道,将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世界各地,不仅为个体农户的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动力,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精准化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生产水平是保证一个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想要提高我国农业水平,首先需要从根本出发,改变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农业发展的生产水平,运用高科技技术到农业发展中,在农业发展中改变传统观念,加大机械化的运用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深层次运用,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更加贴近需求,能够更加精准化,使农业生产者才能够实现更高的收入,缩小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2.3培养“互联网+”专业人才

要想在农业发展中更好的实施“互联网+”战略,就需要不断的为农业发展培养互联网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的互联网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各高校要加强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开设更多相关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此外,还应当培养更多互联网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养,使他们了解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加快当地的农业发展进程。

3结语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农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竞争。沿边各县(市)必须瞄准市场需求,从资源、区位等优势出发,抓紧培育一个或几个品质优、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建设一批有规模的专业化农产品基地。要因地因时制宜,用最好的资源发展最具优势的产业。沿边县(市)开发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发展绿色食品的条件得天独厚,要把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作为重中之重,培育全省最具特色、最有规模的优势产品;沿边县(市)多草原、饲料来源广,适宜发展畜牧业,要把畜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传统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开发“盘踞半壁江山”的优势产业;沿边县(市)多地处寒带,森林覆盖率高、山区半山区面积大,林产品、山产品种类繁多,要充分挖掘珍稀野生动植物及药材养殖和加工潜力,构建独具冷凉特色的优势经济格局;沿边县(市)与俄罗斯接壤,全省有3045公里左右的边境线和20多个边境口岸,要加快发展俄罗斯市场需求旺盛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扩张出口创汇的优势群体,特别是要根据俄方市场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调整和扩展具有竞争优势的蔬菜、水果、食用菌、药材、畜禽、绿色大米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从而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外向型优势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

(二)找准优势互补和共同利益的结合点,广泛开展中俄农业合作,提升外向化农业竞争力

##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同属于黑龙江流域地区,该地区开发条件得天独厚,不仅国家关系友好,经济要素互补,并且是东北亚区域中自然资源最丰富、潜力最大、后劲最强的地区。20__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未来几年也将加入世贸。入世后,两国都面临着一个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定位的问题。把我省与远东地区放到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中考察,加速、加强我省与远东农业合作,不仅有利于振兴两国经济,也有利于促进东北亚,乃至亚太经济的崛起。中俄双方在农业、牧业、林业、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很大的互补性。比如农业,俄远东地区不仅有丰富的可垦土地资源,而且有巨大的粮食、果菜、食品的市场需求,每年谷物缺口80万吨以上、饲料缺口300万吨以上,蔬菜、水果、肉产品缺口均在40万吨左右。而我方则有发展种植业的技术、经验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有大量的商品粮需要寻找销路,完全可以成为俄罗斯的“米袋子”、“菜篮子”、“果园子”。这就要求沿边县(市)要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通过区域合作逐步融入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大趋势中。加大对优良种苗、珍稀品种和农业生产加工技术设备的引进力度,建立跨地区、有特色的优良种苗培育中心。大力鼓励外商带项目、资金、技术、市场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农产品仓储、运输和贸易等龙头企业,借助外力改造传统农业,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认真贯彻“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组织和引导农民、民营企业家开展种植业、林业采伐合作,开发绿色食品、自然药品,实现集约经营,并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良种、技术、设备和劳务,全方位增强区域农业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

(三)兴建产地市场,开辟境外市场,全力构筑辐射性强、开放度高的外向化农业市场体系

##省的邻国俄罗斯消费品市场进口商品占60,大都是轻工产品、生活日用品和各种副食品,这种互补性经济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其对接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边境贸易。沿边县(市)必须紧紧抓住同俄罗斯经济互补性强这一关键,及时获取国际市场特别是俄远东市场发展变化的最新信息,建立上下贯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构建外联市场、内结农户的区域性营销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结构整体升级。要转变观念,引导农民走进市场和适应市场,搞好服务,用更多的精力抓流通,使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出、卖得好价钱,实现增产增收。抓好现有市场配套完善,加强粮、果、菜、食用菌、畜牧等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并向跨区域、远辐射、大规模、高档次方向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对俄出口商品种类,加快市场多元化的步伐,在巩固俄罗斯远东市场的同时,迅速向西伯利亚及俄罗斯腹地推进。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订货会、贸易洽谈会,采取各种形式和措施把当地农产品更多地推向区内外、国内外市场。搞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参照国际惯例和准则,完善检测手段,实现与国际接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绿色通道,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发展大生产、大流通,通过市场来推动规模经济发展,通过扩大规模适应市场。在品种质量、贮藏加工、包装运输、营销策略上狠下功夫,使沿边口岸县(市)蔬菜、水果等比较优势尽快转化为竞争优势。要十分重视发挥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发挥各种各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作用,为他们创造、提供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育强育大龙头企业,延伸外向化产业链条

当前,国际农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大型的、跨国的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只有组建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才能与国际强手相抗衡。而沿边地区的经济要向深层次、广领域发展,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内地商品的“中转商”,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加快构造进出口产品生产的加工体系,为沿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我省沿边县(市 )多数是农业县(市),工业基础薄弱,要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就要把农村第二产业调整的重点放在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农产品加工业上,向精深加工延伸,向名牌产品拓展。要把创龙头、育龙头、护龙头作为重中之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广泛吸纳民间闲散资金和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先进人才,扶强扶壮龙头企业,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升,增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扩大农户经营外部规模,与本地农业的主导产业相衔接,重点开发高技术、高起点、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果蔬、肉制品、山产品、食品等保鲜、精深加工系列,实现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力开发出口创汇新品种,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扶持和鼓励组建农业企业集团,赋予优惠政策和进出口经营权,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建立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要把农产品加工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走工业依托农业、反哺农业的新型乡镇企业之路,创出一批优势农产品,带动沿边口岸县(市)农业的发展。

(五)优先安排资金,用足用活政策,为发展外向化农业提供支持保护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垦区农场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强场;建议

垦区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十二五”规划对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相对城镇工业来讲,农场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涉农企业为主,农场经济的相对不发达,影响到垦区的综合竞争力。对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场县共建 坚持工业强场

实施场县共建,加大工业生产能力。城镇工业可以发挥工业领头羊的作用,逐步退出一般资源加工业、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传统产业向农村的转移,选择自己的重点发展产业,减少在传统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与城市形成合理的结构分工,促进县域工业和垦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垦区工业有自己的结构:拥有比城市工业更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的供给,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离资源产地近,运输成本低。为此,农场工业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资源型加业工,生产半成品、初级加工品;尤其要发挥经营机制灵活、填补城市工业空隙。保持劳动替代资本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经研究显示,劳动密集型的一般轻纺工业、资源密集型的某些原材料工业、建材加工业、为城市工业配套产业、农产品工业、农用生产资料工业是农垦工业的重点选择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关系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种植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这些产业空间,农场应采取具体的优惠政策引导投资。

二、明确产业优势 转换工业结构

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也就是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换过程。调整的关键是选择主导工业,因为它代表农场工业的发展方向,决定农场工业的发展程度。

就农场工业而言,首先要正确认识农场工业的比较优势。若按大的行业类别划分,则区分不明显,比较优势不突出,小行业的比较优势往往被大的行业类别所掩盖。故行业的分类越细,行业的类别越小,则比较优势越明显。其次,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根据增加值所占比重、与场内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强度来筛选主导工业。但是主导工业是随着工业化阶段而不断变化的,当主导工业停滞时,整个农场工业也随之停滞。为了使农场工业持续发展,必须在现行主导工业出现衰退时,大力扶持潜在的主导产业,使之成为下一时期的主导产业。

三、调整工业新式布局 加快绿色产业集群

企业变邻居,可以共用水、电、气、通信、治污等基础设施,可以面对面地磋商管理经验和交流市场信息,还可以节约交通运输等交易成本。所以工业聚集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提高农场工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农场工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工业布局,走工业集中之路。曾有学者提出,在小城镇建立工业小区,很多城镇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但从农场工业的实践来看,成功的范例不多,千人工业区的企业很少,工业小区并未成为企业的聚集地,“星星”式工业布局不能改变现状,反而闲置了大片土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业小区本身选址不当,有的是基础设施不配套,或是收费过高、管理不善。为此,首先要对农场工业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工业小区要将有关联或基础设施共用性强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以增强外部经济效益,力图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国家将“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按照企业间的共生关系,将某企业产生的废料、废气、废水、余热等循环综合利用,形成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工业区,这些成功的例子应该多去学习借鉴。

四、外引技术理念 内转业务水平

垦区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异很大,且受当地资源和财力的制约,需要引进和转化技术,以争取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对先进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农场自然资源、劳动力文化素质、工业基础等条件,选取适用技术。但技术选择要避免资金密集型,要发挥农场周边劳动力众多的比较优势,并与工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优先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其他产业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鼓励选择环保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从末端治理转为全过程控制,减少污物排放。逐步淘汰污染严重、高耗能的设备和技术,对那些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作坊要坚决查封。

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消除工业化的不利因素,促使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强化工业的后发优势。垦区工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管理水平。要有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持续的政策。过去很多农场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执行下去,随着领导班子的变更,便提出工业发展的新目标、新思路、新战略、新口号。这便影响了农场的发展。同样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给予企业的政策多少年内不变更,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再谱新章!

参考文献:

[1]黄镜天: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J];当代广西;2008年17期.

[2]李小三:努力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健康发展[J];江西政报;2002年22期.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4

关键词 农业经济;“小县大城”战略;浙江云和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16-01

云和县,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县,人口11.24万人,面积984 km2,辖169个行政村800多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90多人。2001年确立了“小县大城”的发展战略,通过10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县90%的工业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全县中小学生86%集中在县城就读;6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居住;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75%;森林覆盖率达80.8%,生态环境质量排全国第10位;城乡居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城市化水平呈“超前”之势;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

1 取得的成效

1.1 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全县生产食用菌7 000万袋;茶产业生产呈现产销两旺格局,茶叶总面积达2 533.3 hm2,总产值1.1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3%。果蔬面积3 920 hm2,猪、羊饲养量分别达3.29万头、0.45万只,牛饲养量0.38万头,家禽饲养量48.5万羽。

1.2 两区建设进展顺利

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 600余万元,已建成综合区农田水利项目14项、通村主干道项目10项。食用菌菌棒工厂化项目全面启动,完成两景区沿线菇棚改造内容;珍稀菌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已投产,茶树菇设施栽培项目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云和镇、大原乡、赤石乡、沙铺乡4个乡镇的9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共143.2 hm2的建设,并通过了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审核认定。

1.3 经营主体培育有序推进

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3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截至2013年12月底,在农业局登记备案的有202家,入社社员4 946人,注册资金9 373.7万元,固定资产5 164万元,带动农户23 685户,联系基地4 870.3 hm2。据统计,2013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实现累计销售额1.113亿元,农户累计增收约2 659万元。

1.4 农地流转日趋合理

到2013年全县流转耕地1 793.3 hm2,占承包面积的42.7%,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有386.07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21.52%,流向专业大户及农户的952.27 hm2,占53.10%,2项合计将近74%。流转方式上从传统的租赁为主向多形式的转变,合作制、股分制、整村流转等模式开始引入,流转合同开始规范,土地流转给业主和农户带来的实惠也开始体现。

2 存在的问题

2.1 从现代农业发展上看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带动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有限。食用菌、生态名茶、云和雪梨等主导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程度不够高,未能形成较好的质量和效益,农业落后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1]。

2.2 从农村社会管理上看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协调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民不是农民、市民不是市民的身份给进城人口带来的不仅是尴尬和办事不便,而是对成为城里人的生存信心不足,无法融入城市管理体系中,“农民”和“城里人”2个身份的认同依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尽管政府出台了有关政策,加强了对进城农民的管理,把南山小区纳入元和社区管理,对普光小区实行了物业管理。但在实践中,这些管理仅停留在对进城农民日常生活的服务和小区环境的管理,而象选举办证等还是要回原乡原村办理,身居城里,还是“暂住”的身份。

2.3 从农民就业增收上看

进城农民限于社会原因和自身条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干着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险工作,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甚至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除少数先富群体外,进城务工农民月收入普遍在1 500元以下。而生活成本却比在原住地大幅度提高。购房、租房利息或房租、粮食、蔬菜、水费等支出,虽然人均收入超过其他农民,但增收部分大多用于支付生活成本的提高,致使少数可能出现返贫的危险。

3 对策

3.1 农业发展要做好优和精的文章

围绕“两区”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农业结构和产品品质,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特色特产、绿色精品、生态高效、专业规模、优质安全”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提升食用菌、茶叶、蔬菜、水果和畜禽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拓展云和县绿色精品农业,在做优做精上打造市场竞争力,利用“小县大城”的知名度,统一“来自‘小县大城’的农产品就是优品和精品”的宣传理念。以“扶优、扶强、扶大”为方向,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强的农业主体,着力发挥其组织、市场、管理水平优势,提高农户和市场联结的广度和深度[2-3]。在农地流转上要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觉流转;加大扶持,政策推动,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积极流转;通过培植主体,市场运作,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坚持一手抓主体培育,一手抓农地流转,让农地流转为规模经营提供市场主体,让土地流转为市场主体提供规模保障。

3.2 农村管理要体现活和新的理念

破除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取消非农户口和农业户口的设置,实行住地管理,进城农民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均在居住地进行,享受城镇居民的劳动、医疗、就学、就业和社会保障待遇,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农民的服务和管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统一的便民服务中心。继续完善进城农民子女就学“同城同待遇”等相关配套政策,方便进城农民生产和生活,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保留进城农民的村经济合作社社员资格,并严格贯彻长久拥有土地和林地承包权的政策,使农民安心。

3.3 农民增收要给予“鱼”和“渔”的政策

对于从事农业的群体,要从资金、补贴、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和范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水利、交通及设施农业的条件,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群体创造高产稳产和增收的条件。对于进城农民和外出劳务人员,特别是刚刚完成迁移的农民群众,对先进技术认识掌握能力差,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政府扶上马后更要送上一程,积极加强进城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在继续引导农民向县城转移的同时,加快推进中心镇、中心村下山转移小区建设,帮助农民实现梯度转移,确保惠农政策不变、帮扶机制不改、“三农”投入不减[4]。把下山转移工程与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劳务输出、来料加工、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不断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参考文献

[1] 刘莎.凉山州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11):75-79.

[2] 浙江省特级专家 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陆立军.小县大城:落实“两创”总战略的探索[N].浙江日报,2010-01-11(7).

[3] 杨志文.以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 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来自浙江省云和县的调查与思考[J].生活教育,2009(12):23-25.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43-0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建国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人均占有粮食和肉类量比建国前分别提高了两倍和12倍,小麦、稻谷、肉类、水产总产量居世界首位,满足了人口由5.4亿增长到13亿的需求和人民营养水平提高的需求,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1~2]。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代的过程中,更有效地依靠科技,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人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问题。

一、南通农业及其发展的主要特征与优势

南通市属长江下游、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北纬31°41′06″~32°42′44″,东经120°11′47″~121°54′33″,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滨江临海,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属亚热带温湿季气区,全年平均气温15℃左右,全年降雨量在1 000mm~1 100mm,常年平均雨日110d~130d,江、海、河贯通,水系发达,灌排方便。温光水土等自然资源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通农业具有集约化、高产出的农作特点,又有着滨江临海、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更面临着沿江、沿海联动开发的发展机遇,从而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功能、目标等方面诸多更迫切的需求。

(一)具有高度集约、多元高产的农作特点

南通人多地少,是全国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总人口约770万左右、耕地约710万亩左右,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2亩左右。南通市的东部沿海区域为旱作地区,西部沿江和里下河区域为稻作区,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多样,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多熟集约化的生产特点。它既是我省的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弱筋小麦和高品棉等大宗型作物的优势产区,又是中国的蚕豆、蚕茧和花木等特色作物的优势产区,同时也适宜多个类型与品种的特粮、特菜、特经及其果蔬作物的生长。通过精耕细作、间套复种等方式,农田的复种指数、耕地的产出率高[3]。蚕茧生产遥居全省领先水平,全市的蚕茧产量为5.34万吨,占到了全省的43.44%。以多元多熟为特点推进集约化种植的同时,南通市的畜禽养殖业也呈现集约化规模发展的态势,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1/4。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主要通过规模养殖的途径,近年来畜禽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的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年饲养50万羽蛋鸡、200万羽肉鸡、20万羽肉鸽、10万头生猪的规模养殖场。据初步统计,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户7 500户(规模占比达到45%),肉鸡规模养殖户6 050户(规模比重达到84%),蛋鸡规模养殖户12 600户(规模比重达到80)。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技术开发使其单位面积的产出显著提高,占江苏全省9.89%的耕地产生了占全省的11.36%的农业总产值。人多地少、而产出和产品要求又很高,突显出农牧业集约化生产、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

(二)具有滨江临海、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

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发展轴和沿江经济发展轴“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的北翼,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使得南通具有着丰富的沿海土地资源、渔业资源、风力资源和水资源(长江年均提供淡水达50余亿t),全市的海岸线433Km,其中江岸线227Km、海岸线206Km,分别占全省的28.1%和21.3%。海岸带面积13 240平方公里,其中潮上带面积近30万亩、潮间带270万亩(含0m以上的辐射性状沙州近100万亩)、潮下带(-15m等深线内浅海)400万亩。在长江入海口有永隆沙、兴隆沙两个岛屿,面积30.31 Km2。全市沿海有近海鱼类约130多种,多获性鱼类75种,优势种有七至八种,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虽然天然苗种优势已不复存在,但人工繁育成为新的优势。滩涂贝类资源仍居全省沿海各市之首。适宜藻类生长的面积有30多万亩。海岸带内还有较为充足的林业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有14科48种之多,栽培植物及药用植物有100多种。森林覆盖率4%~5%,林木蓄种量达10万m3,其中防护林占28.6%。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具有上海经济向北辐射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经济的广阔腹地,随着沿江三大过江通道的建设,使南通与上海、苏南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苏通大桥的建成,一个小时的车程将使南通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一小时产业圈和一小时核心圈,使地理优势突变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瞄准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的战略目标,突显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找准资源型特色农业与外向型农业的连结点,在海洋渔业、滩涂农牧业、鲜食果品业、创汇蔬菜业、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等方面谋求技术突破。

(三)具有沿江开发、沿海开发的发展机遇

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南通市区和如皋、通州、海门、启东4个县(市、区)拥有长江岸线的沿江地区成为江苏沿江开发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前不久国务院第六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随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南通位于长三角北部沿海经济带,作为江苏省的海洋大市(6个县市中除如皋之外的5个县市具有沿海岸线),其独特的优势决定了南通在江苏省沿海开发和“两个率先”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沿江、沿海开发的战略布局,给通江达海的南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农业将面临着新的问题并承载着新的功能。在人口不断扩张的同时,农村人员将向非行业转移,导致务农人口减少、素质下降;以耕地为主的农业资源将减少,在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不减少的情况下(甚至还要求持续性的提高与改善),对土地产出的要求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将面临着来自非农和农业内部两个方面空前的压力,来自工业和生活的点源污染可能引起面源化,而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因素以及秸秆、畜禽排泄物等废弃物)势必不断加剧。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在南通快速推进“大港口、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发展形势下,农业在就业增收、农民致富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实际功能越来越偏向于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安全保障作用。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延伸,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开展基于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农业功能拓展领域的技术创新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中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以科技进步引领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农业作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与社会功能。由于农业科技战略重点一直集中在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而对农业生产发展至关重要的整体技术和基础环境条件创新投资不足,致使目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田水利、农机等配套率不高;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土地锐减和劳动力质量下降已成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必须发展多路径、多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以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二)提升产业质量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品质低、品种单一、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是导致农业效益低下的关键性因素,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落后、产业不发达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至3.72元、日本为2.20元,而中国只有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2.0~3.7)∶1以上,中国在2002年该比例才达到0.60∶1。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中国农产品供给过剩乃是农产品结构趋同和精深加工不足而引起的结构性过剩,市场对高质量、高水准的新型农产品仍表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2007年7月产自日本新县的“越光”和宫城县的“一见钟情”大米在北京、上海销售,两千克包装的售价分别是198元和188元,可视作一个例证。而有赖于粮棉油等传统作物的生产格局,适应市场的能力弱,种植效益难有突破与提升,以南通如皋等地为例,通过对如皋的17个行政村、总面积11.07万亩农田的调查显示(2006年),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效益处于较低状态,上述一茬作物每亩净收益分别为450.4元、338.3元、328.9元、674元、366.6元、426.5元和490元,而桑园、花卉苗木、蔬菜等作物效益较高(净收益均在2 000元以上),分别达2 902.4元、2 864.3元和2 228.6元。因此,要实现农民增收,仅靠传统式的稻麦棉油等作物的增产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大区域优势高效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延长农业生产的价值链,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食品安全供应体系。

(三)改善生态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农业生产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结果以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解决了10多亿人的温饱。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的化肥、添加剂、塑料薄膜等被投人生产过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处于优势产业和主柱产业的畜牧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畜禽粪便总排放量逐年增大,在非用肥季节随意露天堆积,臭气四溢,蚊蝇乱飞,导致疾病传播。作为农业生产主要副产品的农作物秸秆,每年大量地就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地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新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出现,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渐趋恶化。据叶飞、卞新民等(2006) [4] 对江苏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地区差异评价结果,南通的非点源污染源的等标排放量分别是化肥污染2.304万m3、畜禽粪便2.222万m3、生活污染1.741万m3、精养鱼塘1.740万m3,可见化肥污染、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染是制约南通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污染源,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多种有助于各类农业要素投入的平衡的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以迅速遏制农业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恶化的势头,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人居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改善等都迫切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污染土壤的修复、农业废弃物无公害与资源化利用及其各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创新。

三、策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与重点

(一)动植物新品种研发领域

重点研究具有区域特色的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应用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以及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等进行培育(或是引进筛选)动植物新品种。对于优势农作物,如迟熟中粳稻或早熟晚粳稻、饲用或青鲜食特用(糯、甜)杂玉米、双低油菜、春性弱筋或中筋小麦、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大粒型蚕豆等应注重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的协调;应注重特粮、特经、特菜等作物地方优异种质保纯、新品种引进和新种质的创制;对于出口创汇型经济植动物,高效外向型的果蔬、桑蚕、花木以及适于滩涂等边际农田生长的盐生作物、能源作物等,应注重新品种引选和种质创新;应注重猪、羊、禽等畜禽和水产等优质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二)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研发领域

重点突破(引进集成)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和环境中化学污染物快速在线检测等检验检测技术。以农产品的优质、安全为目标,引进筛选或研制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研究以“阻隔、诱杀防虫和设施避雨、控湿防病”等为途径的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沿海、沿江和里下河三大生态区农业生产物质要素、技术优化组合及科学配置模式及基于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态的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设施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研究开发不同饲养规模畜禽和水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养殖高效节粮、节能减排新技术。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领域

研究新型高效分离、分级、杀菌、防腐、保鲜、干燥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引进(或开发)利用酶工程、生物工程、现酵工程所开发的新型、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引进(或开发)超高压加工、脉冲电场杀菌、微波真空干燥、超微粉碎等新型加工设备,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研发领域。

注重研究和推广节约型(节水、节地、节肥、节能、节工)农业技术,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高效施肥技术,病虫草兽禽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粪便安全资源化技术。集成和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农牧农渔农林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秸秆粪便安全资源化的产业化开发模式,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化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探索基于基地和信誉的安全农产品销售模式,加快推进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控体系和农产品安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推进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发展,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五)农业装备研发领域

引进或开发园艺设施用微型耕整机械,开发渔船节能机械、助航、捕捞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加强对水产品加工和船网机具修造耗能设备节能技术改造。注重引进和开发在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设施农业、设施渔业、渔业节能、农产品加工与贮运等成套技术装备。

(六)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领域

引进或集成研发动植物虚拟表达和数字化设计、作物生命过程信息探测、农业遥感等数字农业核心技术以及一批农业信息采集、农情监测、耕地质量测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软硬件产品,逐步形成并完善我市主导性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建初,高旺盛.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

[2]郑建初,刘华周,黄俊,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J].江苏农业科学,2006,(1).

[3]刘建.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现代生态高效农作制度[J].南京农专学报,2001,(2).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6

1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

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并非可以随意进行,它通常需要细致分解战略规划目标和任务,有效规整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内外环境资源,充分调动和增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和竞争力。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只有将这些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基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来设置战略目标体系,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关系链。在战略目标的统摄作用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结构层面和职能部门之间能够形成畅通有效的沟通纽带和交互机制,有利于进行目标落实程度、任务完成水平的交流对话。经过分解、落实、协调、整合的动态过程而催生的战略目标体系一旦形成,就具备了较强的实施能力,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7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有利于促进云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必将有助于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010年,云南省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220.11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5.8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3.93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0.10亿元,增长11.5%。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人均GDP达到15749元,比2009年增长11.6%。但不容忽视的是,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下来的矛盾日益显现,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一种新的增长路径与发展模式,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竞争优势强的特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成为云南省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科技和高新产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长期重要战略措施;成为云南省实现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省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总体上来看,云南省产业层次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很多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完善,云南省产业结构所暴露出来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链条缺失,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保持云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依托资源、能源、土地、政策等优势,集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为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留发展、腾空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支撑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强调综合改革,强调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对支撑和保障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云南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也随之凸显:一是云南省城乡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二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具有“山区、民族、边疆”三位一体的特点,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性差异较大;三是云南省的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依然是云南省经济建设中长期艰巨的重要任务;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大;五是在云南省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产业化和产业化经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3]。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战略上加以深入的研究。从根本上讲,中国的“三农”问题并不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造成的,而是从深层次反映出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一种经济、社会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的问题。“三农”只是表现问题的载体,而不是问题的根源。不跳出这种认识局限,不可能解决好“三农”问题。要真正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减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因为农业效益低、保障力不强等问题的更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比重太大,要解决农民的分流问题、减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最关键的是要从农业领域中寻找、开拓新兴产业,需要从中衍生和派生出一系列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特色优势产业,这样才能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三农”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制约云南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云南省有着“提升空间大,资源集聚,优势明显,发展基础好,支撑作用强”的优势条件。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投入渠道单一,制约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从需求提出到推广、应用,再到转化成产业的全过程,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而云南省的经费投入一直依赖政府拨款。由于低层次运行和对科技认识的不足,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比例明显偏低,非公有制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就更为有限[4]。而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头,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活力不足,正是云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难以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群众,就不能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现阶段,农业发展并不是缺少技术和科技成果,而是缺乏有效的推广途径和手段,科技人员与服务对象,科技成果与产业提升,一直是难以突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成果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科技人才的匮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的障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高新技术的应用,而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主要依靠科技人才。已有的科技人员面临知识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加之缺乏高新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断档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深入农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这些都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农业科技服务形式落后,制约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云南省地处边疆,相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科技人员服务农业的体系更显单一和落后,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服务方式相比没有太多改变,依然采用州(市)、县(区)、乡(镇)“三级农科服务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仅局限于原有的行政管理范围,专业化水平较低,只能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脱节,严重影响了农艺措施和物化技术效益的发挥。农业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机制不灵活,观念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更加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5]。

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就要大力支持设在云南省的部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云南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服务;省级及部分州(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要着眼于全省或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开展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区域性重大应用技术、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州(市)级、县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开展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咨询服务。加快云南省农业科研机构的结构性调整[6]。社会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及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科技服务类农业科研机构:以科技服务为主要手段,为农民、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中介服务;技术开发类农业科研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技术研发,逐步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加快农业教育机构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方向[7]。高等农业院校在开展好高层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其他农业院校在重点培养好推广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及农村专门人才的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科技示范户,拓展服务功能,积极创办经营实体,提高其技术引进、试验、应用和推广服务的能力。农业龙头企业要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提升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以及为农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农村技术市场,大力开展社会化的技术中介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市场机制把科技知识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供给千家万户。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要采用多种途径造就一支高素质、精干、结构合理的科技队伍,特别是要大力培养科技经营型人才和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高科技人员回省服务,为云南省农业和农村科技注入新的活力;重视在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形式,逐步建立以中等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为主体,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多渠道、多层次、网络化的培训体系,培养一批较高水平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农民技术员队伍,大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8]。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加大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研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独立或合作创办农业科研机构,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或合作研发等形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广辟农业科技经费来源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元化、社会化的投入体系,广辟农业科技经费来源[10]。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科技三项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费用等科研专项经费要向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倾斜;每年明确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区域的科技发展基金,重点用于该区域开展相关产业培育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引进;明确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企业年经营的一定比例收入用于相关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并把企业研发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加大科技投资风险基金对农业高科技的支持力度,对其开发的高技术产品在出口信贷和贴息等方面给予优惠;严格管理农业科技经费的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及其他涉农部门组成的农业科技协商制度,强化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加快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与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相适应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11]。健全农业科技政策法制体系,为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法制保障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政策法制保障体系,使农业科技机构、队伍、经费、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等得到有力的保护,为农业科技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2]。同时,要在国家整体科技法制框架内,制定和完善符合云南省农业科技特点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为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发展农业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篇8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垦农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环境;目标

黑龙江农垦农场自1947年开始建立,建立发展近七十年以来,共经历两段创业时期:第一次创业经历艰苦创业、快速发展和曲折前进三个阶段,第二次创业经历试验探索、深刻变革和开拓前进三个阶段。1947年响应“关于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第一批垦区开拓者来到黑龙江垦区,开始垦区艰苦创业阶段;1957-1966年掀起黑龙江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农垦农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67-1978年,由于“” 的影响,农垦农场进入曲折前进阶段。1979-1984年:实验探索,调整经营模式,改革经营管理制度,为实验探索阶段;1985-1995年: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体制,黑龙江农垦农场生产力明显提高,为深刻变革阶段;1996年至今,黑龙江农垦农场进一步进行改革,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称为为开拓前进阶段。黑龙江农垦区经历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熟,其农场企业每年为我国提供大量商品粮食和农畜产品,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被称为“中华大粮仓”。

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是指黑龙江地区使用农耕机器进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活动的农场企业单位。黑龙江农垦农场经过大批中国知识青年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不断艰苦奋斗,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现在共包括113个农牧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出产基地。由于黑龙江农垦区下的农场属于国有企业性质,并且自1990年以来,逐渐改变以城镇为单位,使用农耕机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生产活动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部分农场还包括旅游业。正因为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财政收入的复杂性使得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而决策者在财务战略制定过程中也要面对很多问题。

农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指农场决策者在理性理财和了解理财环境的基础上,在服务于并且为了实现农场企业战略的前提下,对农场财务资源的筹集和支配活动进行的全局性和长期的谋划过程。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黑龙江农场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特征

(一)动态性

由于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不断变化而需要不断改进,从而具有不定性,即是动态性特征,正是企业的具体理财环境和企业战略的这种特征共同决定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动态性。由于企业从创业初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发展,到逐渐走向成熟,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农场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是以农场的发展战略为基础,所以农场的财务战略管理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农场财务战略的发展成长过程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具有适时性;但是在我国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许由于市场需要,而制定循环的财务战略管理措施,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制定相同或相似的的财务战略管理制度,具有循环性。

(二)全局性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要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面对企业内外复杂、不断变化的理财环境和市场环境,从长期企业战略管理的全局出发,在考虑财务战略管理相关问题时,需要考虑包括企业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各种有形、无形资产在内的广泛的企业资源的总体支配,影响了企业的全局发展。

(三)长期性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决策者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财务决策者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具有长远财务目标,从企业战略角度制定长期的理财管理目标,管理企业财务,充分发挥企业理财能力,制定长期理财目标,加强企业的资金风险应对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四)外向性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外向性是指企业通过理财分析将企业财务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平衡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企业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对企业内部资产的估价,在外界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理财活动中抓住企业发展的机遇和发现阻挠企业发展的威胁,提高企业应对外界多变的理财环境的应变能力。

二、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类型

(一)快速扩张型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快速扩张资产规模为目的。在这种财务战略中,需要大量流动资金,使得农场企业要预留绝大部分利润,同时向外部筹备大量资金,利用负债弥补因为扩张导致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农场规模不断扩张,生产链不断增加,使得农场的净收益在一段时间内相对较低。这适合于新建立、规模较小的农场,对于已经相对成熟,规模较大的农场并不适用。

(二)稳健发展型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主要是以提高农场现有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率和农场净总收入为目的,为防止外债利息过重,不再扩大规模,农场负有外债低甚至没有外债,收益高,适用于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已经发展成熟的农场企业。

(三)防御收缩型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发展为目的。主要是以减少现金投入,降低成本,集中农场所有力量用于主导项目,并不扩大规模或其他项目开发,负债低,但是由于投入低,项目少,收益也相对较少,适用于农垦农场企业中曾经遭受过重创或是已经经历过快速扩张的农场。

三、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影响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表示一个企业逐渐走上正轨,达到了规范化经营,但是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依然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依附国家存在,受国家法制法规的制约,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更是如此,它们是在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建设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国家所有的农场企业,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影响。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经营组织,而是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为一体的的特殊经济组织,在2016年上半年国家政府提出农场改革方案,坚持社企分离,农场也将响应号召进行改革。

(二)市场环境影响

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发展,对于农场企业来说,市场需求与供应更是影响农场的最大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农场企业的发展,同时市场环境也影响着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农场企业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场的粮食、奶制品或肉制品等农产品,少量农场还包括了旅游收入,农场的这些收入绝大部分取决于农场的供应量与市场的需求量,只有当市场需求大于农场供应量时,农场企业才能获得可观的收入。所以,农场企业只有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的条件下,按需求量控制农场各种农产品的需求量,正确分析农场企业理财环境,制定正确的财务战略管理策略,才能使得农场获得最大利益。

(三)农场企业财务环境的影响

正确的农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关系农场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能够起到避免农场遭遇风险的作用,为农场决策者的判断和决定提供有效依据,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场企业有效的财务战略管理制度是对农场有效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分析的依据,起到监督农产生产成本合理性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农场的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降低农场的生产成本是实现农场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农场企业中,农场财务环境是影响农场利益的重要因素,根据农场自身的财务环境制定适合农场的财务战略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四、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选择

(一)农场利益最大化

在企业中,制定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制度,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从而达到满足企业工作人员生活保障的目的。而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其性质属于国有企业,是政府参与投资、控制的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国有企业中,工作人员所得酬劳按劳分配,只有实现农场的利益最大化,才能保证工作人员最终所得最大化,因而制定准确的财务战略管理制度,实现农场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场价值最大化

有资料数据显示:2013年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粮食总产量为424.2亿斤,比2012年增加3.2亿斤;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436.1亿斤,比2013年增加11.9亿斤;2015年黑龙江农垦农场粮食总产量达到441.3亿斤,比2014增加5.2亿斤,直到2015年,黑龙江农垦农场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12年喜获丰收,总产量连年增加。黑龙江农垦农场企业每年向我国市场投入大量绿色、无害商品粮食,满足了我国市场中的粮食需求,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此外,在黑龙江农垦区的大量农场以实现完全机械化操作,需要购买大量农耕机器,同时也需要大量技术操作人员,因此,农场企业不仅向农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好的工作提供培训机会,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所以,为了推动农场自身发展,农场企业也间接带动了其他经济发展,实现了农场价值最大化。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都要面临复杂的环境情况,农场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准确的财务战略管理对于农场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农场企业应选择正确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实现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添翼.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5(02).

[2] 刘君芳.基于EVA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研究[D]. 技术经济及管理, 2013.

[3] 包天铭.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 天津商学院, 2006.

[4] 陈兵. FH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上一篇: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 下一篇:公共行政的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