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

时间:2023-12-04 04:20:19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1

关键词:节日民俗 ;中医药文化;开发

作者简介:吴宪(1969-),男,山东淄博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5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5-117-02

传统节日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民俗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节日得以复兴并发扬光大,传统节日民俗,特别是那些和健康有关的民俗更是受到民间追捧。传统节日民俗与中医药文化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都有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问题的解读,借助传统节日民俗不仅可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使其焕发新光彩和新魅力。

一、传统节日民俗中中医药因素的文化解读

很久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结合岁时节日,集中时间进行一些突击性医疗卫生活动的民俗,这些民俗有的为了治病防病,有的为了强身健体,有的为了采集药材。总之,在我国传统节日民俗中包含了众多中医药因素,下面从几个传统节日民俗中可见一斑。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正月十六有“走百病”(有的地方称跑百病)的习俗。山东的“走百病”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祛病,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长在,永不衰老。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1]如果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民俗,我们会发现“跑百病”是一项调养身心,振奋精神,恢复体力,便于更好工作的一项年节良俗。人们经过春节的狂欢与放纵,很快就要转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走百病”正好可以起到放松、调解和衔接的作用。

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民俗中,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与中医药的关系最为紧密,因而端午节也被称为“卫生防疫节”。端午节正值仲夏,蚊虫孽生,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为了驱除邪气,预防疾病,保护生命,人们在节日中注入了很多中医药因素。端午节的标志性民俗是家家户户挂艾草,人们认为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可以辟邪除害,使人身体健康。现代生活的人们没有条件外出采摘鲜艾,一般是从集市买来,卖艾草的把艾草绑成把,每把有五六枝的样子,这一习俗至今经久不衰。此外,很多地方至今还流行端午节的早晨吃艾叶煮的鸡蛋,人们把艾叶洗净,与鸡蛋入沙锅内,加水煮熟。其实,从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消炎的。艾是中医治病时经常用到的药物,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此外,端午节时,许多地方有采药习俗。俗谣曰:“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一些用其根茎入药的植物,至端午时节已经成熟,可以入药,是采药的好时节。既然这个时节采的药好,自然制成的药也就灵验。在江西宜春北路一带,民间有端午节午时挖午时茶的习俗。所谓午时茶,实际上是一些清凉解毒的草药。如黄花草、车前草、夏枯草、过路黄荆、地茄子苗等。这些野生植物,在端午节午时前挖来,洗净、晒干备用。它对即将来临的炎热酷暑是必备良药,对暑热病和疮痛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2]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每到这一天,古人都有头上插茱萸登高游玩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除灾避害,求得生活的安宁、幸福。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树可以长到一丈多高,春天开绿白色花,秋天结紫黑色果实,入药或酿酒,都可以治病。中医在临床上常用茱萸治疗各种痛证,如治疗厥阴头疼、寒疝腹痛等。此外,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有驱蚊杀虫的作用,放在身上,可避蚊虫叮咬。重阳登高从中医学的角度看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秋高气爽,空气清新,出外爬山,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浓度,无疑登高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在传统节日民俗中包涵众多中医药文化因素并不奇怪,以往由于社会经济技术不发达,医疗水平有限,人们需要通过某个渠道缓解来自健康、疾病的压力,而传统节日大都处于季节交替的关节点上,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加入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表明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珍重,所以采取一些治病防病的措施,也是顺理成章的。随着传统节日的回归,传统节日民俗的升温,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

提到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开发,必然涉及中医药文化产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前景可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既面临发展机遇,又遭遇诸多挑战,要使中医药文化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提升其内涵,走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当前传统节日民俗逐年升温,民间利用传统节日治病防病的习俗仍在延用,这既是对中医药文化在现今节日民俗中的最好阐释,又说明中医药文化在中国民间大有市场,只要找准突破口,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提升指日可待。借助传统节日民俗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做好中医药文化游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据中国旅游报报导,广东将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养生资源,提供游览、度假、休憩、疗养、科考、科普、文化娱乐等多层面的服务项目,示范基地分为: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中医药人文旅游基地、中医药综合保健服务基地三类。其中,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以中医药自然景观欣赏为主,中医药人文旅游基地,以中医药人文景观展示为主,中医药综合保健服务基地,以提供中医药养生服务为主。[3]除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已取得初步成果外,其他一些地方也初见成效。单纯的中医药文化游很难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可以扩大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影响,并可找到依托,也符合人们出门旅游的时机,进而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

(二)有助于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把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加以挖掘,特别是那些有助于现代人健康的理念、方法和措施等进行宣传,尤其是要让年轻的一代人更好地加以学习和保护。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呢?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即是大众文化,为广大群众所熟知。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是建立在特色之上的“简、便、廉、验”,能为百姓的健康服务。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西方医学的发展依托全球化的背景,更容易进行交流,促进发展,而中医药的发展更多的需要我们自身努力进行创新。所以,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直接影响人们对中医药服务信任的程度,从而影响中医就医的选择率。目前,我们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先辈们在世世代代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它与中医科学紧密相连, 是一种文化,人们在享受节日文化的同时也在享受该文化带给人们的健康理念。借助传统节日民俗,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同时收集、整理和传播有关节日民俗中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及治病防病健身的常识和经验,并通过科普讲座、媒体宣传、亲身体验等途径加以宣传,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问题。

(三)有助于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

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那种影响着以数亿计民众的传统意识、文化积淀和生活习俗,将成为一种潜在力量。这就是民间的生存状态,包括民间的思想意识、民间的生产生活,即基本的国情、民情。对这种国情、民情的认识程度如何,将影响着转型期中国的变革质量和发展速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也逐渐被民间所吸收,现代化的步伐是挡不住的潮流。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这场大的转型过程中,做好挖掘、开发、利用、引导、服务工作。[4]诚然,借助传统节日民俗,不仅可以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有的地方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有的地方在旧城改造中通过建立中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遗址等方式保护老的中药店铺、作坊;有的地方通过开发中医药养生游、中医药文化游等方式,挖掘、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

总之,借助传统节日民俗,不仅可以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而且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传统节日民俗也得以提升,使人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更充实,更有内涵。

参考文献:

[1] 叶涛.山东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69.

[2] 邱国珍.中国民俗通志·医药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82.

[3] 冯新生.中医药文化旅游渐成新宠[N].中国旅游报,2012-04-30.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2

关键词:满族 传统体育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55-01

1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优势

满族的传统文化是从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生产方式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满族独特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形式,它涵盖了满族人民生产、狩猎、娱乐、服饰、餐饮的方方面面,贯穿着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1.1独特的名族特色

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是根据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它独特的民族特性是满足体育文化资源的主要吸引力之一。满族生存的区域环境和生活特点使该民族在自身文化背景下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满族人民的祖先在北方寒冷地区从事着狩猎和耕种等活动,在简陋的生存条件下,满族人民培养出了敢于挑战、乐观坚强的勇武精神,比如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类活动,都代表着满族人民的勇敢和顽强。北方寒冷多冰雪的气候特点为满族的滑冰车、轱辘冰、踢行头等冰嬉活动提供了独特的环境。这些满族体育活动和其他民族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满足活动的独特价值开发旅游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发展,还能丰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形式。

1.2满族体育活动不受年龄层次的影响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种类丰富,不仅有适合青壮年的赛马、摔跤、举石锁等刺激的活动,还有适合女性的秋千、雪地走以及其他有趣细腻的体育活动,此外,老人和小孩也可以进行射柳、抽冰猴之类的体育活动,将这类体育文化活动作为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可以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也有利于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播。

1.3开展体验旅游,投资少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有其丰富的活动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特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不论是哪一种体育活动都有很强的吸引力,结合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投资较少,经济客观的旅游投资模式。由于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样式灵活多变,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较小,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有适合进行的体育活动,再加上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民俗习惯的包装,能够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2 满足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发措施

2.1加大宣传力度

虽然满族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但是人们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较少,因此客源地的范围较小。要吸引游客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传播媒介将旅游产品设计、民俗风情、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打造丰富独特的满族体育文化特点。近年来文化部门逐渐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满族传统文化能够扩大文化传播范围。

2.2开发系列产品,提高满族体育文化的品位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虽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是开发过程中比较片面,缺乏科学有序的指导和安排。目前我们应该着手对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致力于开发完整、高品质的传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将传统体育旅游进行分区域、集中有序的管理,结合旅游区周边的民俗特色、生活环境,使传统体育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相贯通。同时还应培养专业的旅游指导性人才,将民族传统文化放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任务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知识型人才。在游客观赏娱乐的同时能根据当地的活动来源和民族风俗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宣传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样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形成综合性的旅游项目规划,提高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质。

3 加强体育文化节建设、开发体育旅游纪念品

体育文化节是当地民族旅游风情和深厚的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通过文化节能够加大不同地区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宣传当地的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在建设体育文化节的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参观学习、互动演讲等形式打造高品质的“满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一旅游品牌,从而扩大传统体育的知名度。

满足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发展旅游活动的同时开发旅游商品,能够加大文化吸引力,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比如满族传统的服饰、饰品、以及当地的比赛用品(珍珠球、冰车、冰陀螺等),都可以设计成精致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增加满足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附加值,也能将其作为满足传统体育的载体,起到宣传效果。

以冰嬉、珍珠球、赛马等传统体育文化形式为代表的满族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方面逐渐显出劣势,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从培养文化继承者开始,完善文化继承人教育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源泉。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经济等方面相融合,打造科学、创新的传统文化品牌,实现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浓郁的民族气息,大力宣传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继承满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关双富,李爱华,王建,李旭强.黑龙江省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

[2]温和琼.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研究――以古敢水族乡为个案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1).

[3]李明刚,胡贵勇,官琴.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与重塑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S3).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3

[关键词]南海传统文化;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产业开发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12

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来看,早在汉武帝时期,我国就已开辟出了与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以及非洲东海岸等地的航线,即“徐闻、合蒲南海道”,我们称其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唐代,由广州出发的船舶,航程已达14万公里,沿途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宋代,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元代又增加到140多个。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更拓展为全球性的海上交通大循环,使南海海洋文化走上了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东南亚以及西洋文化等世界各地文化交往的道路,为南海地区的传统文化注入了开放性、外向性、融合性、重商性和冒险性的海洋文化的品格。[1]在年深日久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与人员迁徙的过程中,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大背景对南海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与挑战,建设和发展南海文化产业正逢其时。

1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开发

在现代产业的背景下,有人甚至称21世纪为文化的战场,文化的输出、外交形象的塑造、资金与市场的争夺都在进行着无声的较量。美国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曾说用文化来征服世界是最为微妙,也是最为成功的政策,因为“其目标不在于征服领土、控制经济生活,而在于对人心的征服与控制”。[2]所谓“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产业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各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驱动力量,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对各国文化的输出和传递功能,及其在外交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亦不容小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形成的条件是,文化产业和服务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被生产、再生产、储存或者分销,也就是说,规模庞大并且同时配合着经济考虑而非任何文化发展考虑的策略。”[3]目前各国对文化产业的行业界定各有侧重,英国、新加坡等国偏重于“创意产业”,欧盟、日本将其称为“内容产业”,美国更多地侧重“娱乐业”或“版权产业”,韩国称之为“文化产业”,其中都有我们可资借鉴之处。在我国,一般将“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称为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资源”的界定,至今尚无定论,一些学者认为,文化资源是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4]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5]更详尽的定义还有:能够突出原生地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进步活动痕迹,具有地域风情和文明传统价值的一类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景观等。[6]总之,文化资源包含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科学和教育发展水平等丰富的内容。按不同的标准,文化资源可被划入不同的分类系统,如可度量文化资源以及不可度量文化资源;文化历史资源以及文化现实资源;物质(有形)的文化资源以及精神(o形)的文化资源等。[7]其中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基本载体。在南海区域,这些实实在在的有形资源应该包括南海的历史文物、南海历史文化遗址、南海历史建筑以及南海地方特色工艺及饮食文化等;可供开发的无形的文化资源则包括民间口头文学、神话、民歌、戏剧、语言、民俗礼仪、民间祭典等蕴含着南海人民深厚情感寄托的、融入南海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与习俗的资源。[8]

2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现状

国际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繁荣程度主要依赖于文化系统的开放程度与健康的社会运作机制。[9]将南海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产业进行开发,引导其进入经济活动,产生经济效益,扩大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除了理念上的开放、政策上的保证之外,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这些资源必须转化为消费者可视、可听、可感、可体验的物质形式;二是使其具有消费者可接受的市场价值;三是这些物质形式必有明确的归属权,即产权。[10]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资源都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经过社会的交易、流通、服务等领域,能够满足和引导人们需求的产品才能成为文化资本,进行产业化开发。文化产业重在创新、追求效益及整合,资本注入形式多样,产品竞争力强,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领域。南部沿海地区自古就有对外交流的传统,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南海地区沿海各省的传统文化均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南海丰富的涉海文化资源中,至今能引发周边国家共鸣的传统文化主要有南海海神崇拜文化、海外宗教文化、海洋饮食风俗文化及侨乡文化。总的来说,目前,南海诸省的传统文化产业开发具有以下的发展态势。

21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营养源泉

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产业要持续扩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断提升产品的品位与价值。文化资源也需要依托旅游产业的发展展示其内涵与魅力。两者之间水融、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灵魂”与“载体”“内涵”与“外显”的关系。由于近海诸省自古就享有“渔盐之利”,又得“舟楫之便”,因此可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如广州十三行,因其在近代中西文明交流史上所独有的地位和历史贡献,蕴藏着巨大的文化、旅游、商业价值。在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的远洋商船就曾三次远航广州,并满载中国货物返航欧州,使这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及起点。类似于广州十三行的开发案例还有南海神庙、D家民俗、徐闻大汉三墩景区、阳江“南海一号”景区、海南黎苗文化景区等,它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凸显了旅游景区的特色,也促进了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南海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厚,品类多样,特色鲜明,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省都在通过申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增强城市软实力,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来吸引海内外游客,围绕着传统文化大做文章,既重视经济效益的增长,也关注旅游品牌的创建。

22传统会展、节庆品牌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亮点

与旅游产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会展、节庆业,同被视为第三产业的优势部门。传统型节庆活动是当地人的一种自动自发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固定的主题仪式和风俗习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被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民族和历史价值。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会展、节庆业本身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也会起到聚集与带动作用。事实证明,举办一次成功的会展、节庆活动,能使当地的旅游收入在短时间内急速提升。以饮食文化为例,当地的特色饮食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与文物特产,游客们品尝的不仅是美食,还会于其中品味到独特的人文情趣。定期举办特色美食节能对增加旅游收入和树立旅游新品牌起到积极的作用。

23新兴文化业态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产业化发展

文化产业的产品是诉诸人类精神需求层面的符号系统,其源头或灵魂是浩如烟海的文化内容,其核心是富有个人色彩的创意。近年来,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都在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纷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努力培育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影视文化、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盘活传统文化元素,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产业化发展。新兴业态对南海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局限于南部沿海诸省,由苏州蜗牛公司开发的3D网络游戏《航海世纪》,就是以航海文明为背景,描述海上丝绸之路故事的经典网络游戏。设计者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航海精神植入游戏之中,赋予每个角色以传奇的身世,他们中有帝国远征军后裔,有商队成员,也有探险家,所有的角色都抱着寻找故园的坚定梦想,与海盗周旋,为理想作战。玩家可以随着游戏的深入,伴着角色们探访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的许多重要港口,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多样文化的气息。该款游戏一经开发,就成功地出口韩国,创下多项“第一”。

24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觉化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宣传与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文化视觉化。视觉产业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和保护,又有利于助其传播并带来经济效益,是精神遗产转化为经济动力的最佳途径。另外,以“非遗”的经济效益供给“非遗”的保护及推广,亦可促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对美、日、韩等国成功的视觉化案例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发展视觉化产业对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取得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的重大作用。视觉化的内容可以是上文已提到过的,符合南海传统文化主题的游戏、动漫、数字化开发等产业,也可以是影视剧、纪录片、音乐电影等影视文化产业,目前各省都已开始重视并有较大的投入用以制作影视剧作品,建设影视基地,发展衍生产品等。

3南海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南海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其开发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若要保证产业化开发的品位,调动产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健康有序地开拓产业化开发的渠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重视对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研究

走产业化开发的道路,应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文化品牌越多,它的文化竞争力就越强。文化品牌以特定的文化为灵魂,对文化资源进行内涵式开发并引起广泛的认可和共鸣。所谓内涵式开发,就是讲求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深度和高度,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发掘、整理、总结和提升,把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因子进行重新编码,将其融入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精神的需求和人生意义的体验。文化品牌的内涵式开发体现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并重。[11]南海地区的传统文化有着海洋文化的深刻寓意。海洋深邃而神秘,令人向往,也使人敬畏,靠海而居的人们,为表达心中的情感,乞求神灵护佑,创生出了形式多样的涉海文化,这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组织大规模的祭祀文化,所推动的不仅是单纯的旅游路线,旅游区周边的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图书出版等行业亦会从中受益。南海海神崇拜不仅作为地域性神o延续至今,而且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无论是神庙、妈祖庙还是冼夫人等其他神的庙宇,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在强调一种人文精神的归一,既可引起信仰的精神共鸣,成为旅游产品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源泉,同时亦可提升民族的凝聚力。

32加强对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南海诸省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通畅,一直是商业繁荣,人员往来稠密之地,不乏蕴含丰富人文符号和旅游资源的古建筑、古村镇。但是,如此大的范围,如此丰厚的文化资源,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现代经济和生活观念的渗透,正受到强烈的冲击。保护沙湾以及南海地区众多如沙湾古镇般的遗物、遗风,避免过度的旅游开发,致使传统文化主体产生转移和失落,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换言之,如何能科学有效地保护文化资源,对实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2]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损毁,很难恢复原样,必然降低其吸引力,影响经济效益。另外,文物古迹与其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它在历史长河中饱经沧桑,阅历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在原生的自然环境状态下,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旅游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13]除物质文化遗产外,南海地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亦不在少数,如流行于广东潮州地区的各类民间音乐,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在港台及东南亚各地亦有广大受众。此外还有雷州石多狗、陆丰皮影、涯州民歌、黎族锦等一批凝结着传统文化资源的遗产。但可惜的是如今传人日稀,不少民间艺术及工艺很难在市场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南海传统文化而言,故步自封的单纯框护、随波逐流的自生自灭以及牺牲内涵品位的掠夺式开发,都不可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当展。只有在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体系,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14],才是所应持有的态度。

33增强对南海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集群开发

南海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各要素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进行产业化开发必须培养文化资源的整合观念,整合不同文化企业或文化产品,组成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不同的文化产业门类协同合作与协调发展。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文化资源在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文化产业分工的深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区域优势互补,有利于专业性文化市场的培育。[15]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化的经济现象,扩展到各种新兴工业化、半工业化经济体,扩展到旅游等服务业。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他的著作《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提出:“旅游业的集群效应十分明显,旅游业、纺织业、农业、化工产业是四大最适合进行集群化发展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应把旅游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与旅游资源及产品相比,提升地区旅游的品牌效益是增加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地区旅游品牌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的名片,是一个地区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与提炼,是旅游业集群最具市场驱动力的资源整合器。由于地区旅游品牌的共享性特征及其品牌导向、扩散效应,因此建立地区旅游品牌就相当于为当地的旅游企业搭建了一个地区形象平台,能不断扩大地区影响,增强本地旅游吸引力,同时当地企业产品、服务品牌形象的价值也能获得同步提升,带来比单一的旅游企业品牌更持久的品牌影响力。[16]

34切实为南海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是近些年才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的《宪法》中并没有关于“文化产业”的任何表述,所有与“文化”有关的宪法内容,都围绕着“文化事业”而规定。由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的与文化产业有关的单行法律也不是很完善,主要是现有文化产业立法不够系统、规范,各法之间缺乏相互照应和衔接。从各主管部门各自管理角度和利益倾向出发而制定的行业法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各部门、各行业、各层次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会给执行者造成困扰。为此,《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法制保障,要求“建立建全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文化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17]

强调法律规范的重要作用是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经验,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8]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引导,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促进和保障。因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精神性、意识形态性、外部性和版权交易等特别需要政府构建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制度体系。[19]因此,及时梳理已有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协调立法间的冲突,加以整合规范,使文化产业立法保持统一性、协调性和科学性,才能真正让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突破地域、行业的局限,发展成为以文化为纽带的、庞大、系统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结语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也是融合的纽带,我们与南海周边国家既共享资源,也有诸多文化传统上的交融,妈祖文化、移民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商帮文化等早就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随着商贸的发展渐渐融入当地的传统之中,沿途的风俗、古迹、戏曲、诗歌、故事传说源自历史,也属于未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挖掘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要注重研究、保护与融合,也要探索与周边国家共同开发的路径,随着产业化的推进,发挥文化特有的宣传与价值传递功能,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不是简单的经济过程、技术过程,而是文明的进步过程。

参考文献:

[1]司徒尚纪中国南海海洋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6

[2]孟晓驱中国:文化外交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5-11-11

[3]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化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5]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50

[6]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38-139

[7]周雅颂,卢润德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9(3):10

[8]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9]张生祥欧盟的文化政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地区统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53

[10]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74

[11]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150-151

[12]陆雯:文物建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地情研究,2008(2):56-60

[13]龚新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2):110

[14]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民俗研究,2012(3):116

[15]吕廷琳文化资源的集群特征与文化产业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7(6).

[16]程瑶海南旅游产业集群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W,2013:13-14

[17]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

[18]李小兵美国文化产业的四大特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1):64-65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660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这为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搭建了舞台。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需要。

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符合新课程改革“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的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课标要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课标要求,更是思想政治作为德育课的功能体现。

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继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无论教育、历史、哲学、道德,还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内容极其丰富,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还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应该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1.开发文学艺术资源。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学生的喜爱,许多诗词包含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如宋诗“以议论为诗”,以理入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富含哲理的诗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讲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时,我们可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乡音无改”。在讲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也可引用该诗,人从少小变成了鬓毛衰白的老人(绝对运动),然而乡愁仍在(相对静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再如,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的“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词都富于哲理性,颇受学生的青睐,在教学时因材利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激情,又能增加教学厚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夂裥巳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许多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牵牛要牵牛鼻子”等,语言简练,哲理性强,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恰当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这种影响,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人生智慧,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艺术课上学生学习、积累了许多音乐、美术知识,鉴赏了许多音乐、美术作品。如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但又保留了民族地域特色的乐舞;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性的中国戏曲;“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既继承又发展,各具特色的书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诗书画印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等等。无论是在文化生活中,还是在生活与哲学中,这些都是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耗时少、效果好,还能使各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发传统哲学思想资源。传统哲学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易经》中对立面引起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及“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五行说,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唯心主义思想及“良知”“良能”的先验论,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论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何晏、王弼的“有生于无,‘无’为本”,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无物、无事”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朱熹的“理在气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理”指形而上之道,“气”指形而下之器)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思想,王充的“精神依寄形体”的无神论思想,范缜的“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刘禹锡关于“数”(指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与“势”(指事物发展的趋势)的辩证思想,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等,都是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开发与利用的优质资源。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大力开发和利用传统哲学思想资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将传统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3.开发民间风俗习惯资源。这方面资源包括众多的传统民族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包含于生产、生活中的传统民俗及饮食、服饰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及“家族伦理”观念的古代建筑,外来宗教特别是佛教对中华文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等等。这些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将其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挖掘其中切合教学实际的思想精神、文化内涵、哲学道理,运用于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5

[摘要]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可以分为传统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和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两部分。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成就其未来职业梦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满足教师成就需要;打造学校品牌,塑造校园特色,促进学校发展和传承、创新地域文化,促进地域社会发展。

[关键词]湘西;美育资源;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是指湘西地域过去历史上形成、延续并积淀下来的,而且对现实及未来都有潜在影响的自然的、社会生活的和艺术美的,一切对形成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有用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是传统和时代的产物。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总是受制于整个传统文化,各个民族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因而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教育。因此,不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很难理解该国的教育。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制于整个传统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传统文化资源,也就有不同的传统美育资源。湘西地处中国西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绮丽的山水风光,不仅拥有美丽神奇的山水资源,更有绚烂丰盈的民族传统美育资源。

一、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构成

湘西,俯仰之间皆文化。面对湘西如此丰厚、博大的传统文化资源,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将湘西传统文化资源整理为传统物质文化资源和传统非物质文化资源两部分,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亦可以分为传统物质文化美育资源(自然名胜古迹等)和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工艺、戏曲、故事、谚语、童谣、服饰、建筑、传统饮食、民族民间节日、民族代表性典型人物)两部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传统美育资源构成为例,具体内容如表1。

二、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当代价值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一般资源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成就其未来职业梦想

教育的根基在于立人。美育的本质就是以美化人。湘西不仅有自然资源为湘西人提供财富,而且有传统美育资源为湘西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滋养。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能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帮助学生成就未来职业梦想。

利用传统美育资源施教能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在“探寻家乡传统文化的美”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戏曲、服饰、建筑、传统饮食和民族民间故事、谚语等家乡传统文化美的形式和特点。摆手歌、苗鼓、毛古斯舞、土家织锦……这些都能使孩子们了解地域的历史,感受家乡悠久的文化、朴实的民风、民情、民音和当地老百姓的审美追求,体验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进他们对祖国、对家乡及对人民的积极情感,激励他们将来为家乡创造更大的辉煌。让学生独访民间艺人,了解民间工艺流程和编写《家乡名人、民风、民俗、民情》小册子活动,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人格品质。让学生合作进行土家打溜子器乐演奏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互相协作与配合的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合作的精神。

利用传统美育资源施教能成就学生未来职业梦想。学生在学校进行舞苗鼓、剪窗花、绣鞋垫、演苗戏、跳跳花、打飞棒、荡秋千等课内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动手劳作的能力。学生们周末到旅游景点和民族博物馆进行导游或民间艺术展示活动,既能锻炼他们的职业劳动技能,又能勤工俭学,以自己的劳动服务社会。而所有这一切都能或多或少地“孕育”或“催生”出学生的职业意愿和职业兴趣,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理想及职业选择,培育和成就学生未来的职业之梦。因此,利用传统美育资源施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职业的预备教育和提前训练,对成就学生未来职业梦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对教师发展的价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满足教师成就需要

众所周知,任何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无不是经过教师得以践行和实现的。所有教育改革的成功实践都以教师自身理念与方法的更新和专业的发展为前提。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思考课程教学、教学手段和方式上面。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集结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涉及到的种种知识与能力,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教师作为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都有专业发展和成就需要。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从以下维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其成就需要。

首先,教师是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者。开发传统美育资源能唤醒并激活每一位教师民族审美的教育意识,增强其教育的敏感性,能使教师关注的视角从书本转移到湘西人的生活,从知识转移到民风民俗民情,从校园转移到家庭、社区或村寨,从民族未来转移到现实等等,要求教师以民族审美的眼光去审视、研究、挖掘周围过去就存在的、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的一切美育资源,并把它们整合纳入民族审美教育之中,最终完成由美育的施教者到美育的开发者的角色过渡,实现由埋头教书的“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其次,教师是学生探究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引导者。围绕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在游览湘西自然名胜古迹中发现美,在观赏湘西民俗节庆活动中感受美,在考察湘西风情景致的城寨建筑中鉴赏美,在参与湘西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活动中表现美和创造美。如引导学生“解读湘西美”的活动,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我看来,湘西的美,因为山,这里有景色壮观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陵源。湘西的美,因为水,这里有可以进行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湘西的美,因为城,这里有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湘西的美,因为镇,这里有一座拥有土家族民族特色和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王村古镇又称“芙蓉镇”。湘西的美,因为寨,这里有民族风情极具特色的德夯苗族古村寨。湘西的美,因为人,这里有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纯朴美丽、热情好客的湘西民众,有一批又一批飞扬激情,用艺术撰写人生,用生命撰写湘西的名将、文人……那么,在同学们看来,湘西又美在哪里?”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传统美育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家乡美的能力。

再次,教师是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利用者。利用传统美育资源施教能全面而系统地培育教师对资源利用的能力。从湘西民族地区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制订到其美育资源的筛选、转换,从其内容的组织、实施到评价等等,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展创造性极强的专业教研活动,以便把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激活”,创生出“有血有肉”“有生命”的美育课堂和有效的美育活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并没有现成或统一的模式借鉴或套用,几乎是在“做中学”“教后改”。开发利用每一传统美育资源都会有难点、难题,都将给教师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锻炼,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挑战,更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机遇,鉴于此,教师成就需要的满足在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中获得。

(三)对学校发展的价值:打造学校品牌,塑造校园特色,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学校以品牌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个性求发展。当今学校发展趋同化、模式化导致了“千校一面、万生一面”的现状,与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这是学校的悲哀,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学校的生存危机源于多样性和个性的丧失。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学校进一步挖掘办学潜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有用的传统美育资源,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各种活动形成师生民族审美认知,丰富其民族审美情感,引领其民族审美实践,打造立美育人品牌,塑造校园文化特色,以使学校成为具有鲜活生命力和美的感召力的精神家园。事实上,打造立美育人品牌,塑造校园文化特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过程。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式丰富多彩。学校课表中设有“传统文化美育”课程,使传统美育资源在学校的开发利用从制度上得到了保障。各科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美育资源的渗透,班级活动中各班编写《家乡艺人》《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等小册子。制作苗族服饰、土家族风味小吃及手工艺品,学唱土家歌和苗歌,展演土家摆手舞和苗鼓,全校同做土家族摆手课间操,进行山歌、苗鼓比赛,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校园民族民间艺术节活动……进一步深化了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民族审美认知不断提高,民族审美情感得到升华。学校创设的如诗如画、独具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使身处其中的师生受到民族文化美的感染,触景生情,因美而爱。学校营造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如制作的“越是民族的,越是美的,越是世界的”宣传牌,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园精神环境的熏陶,由此调节和激励师生的美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美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对美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这种校园精神和文化的引领,可以打造学校立美育人品牌,促进学校的整体提升。凤凰县民族第二中学和张家界市第一中学就是在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中受益的。

(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传承创新地域文化,促进地域社区的发展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地域的也就越是民族的。地域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便利,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美育资源,一方面对学生的民族审美教育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企及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调查研究表明,湘西境域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祭祖仪式类、民族习俗类、民族史诗类、民族舞蹈类、稀有剧种类、民族音乐类、民间文学类和民间工艺八大类。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湘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丧失其生存和传承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阻不畅。显然,保护、传承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更为必要与迫切。教育能使新生一代经济而高效地获取自己的传统文化,将教育导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域,从教育的视野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传承地域文化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学校离不开社区,教育更离不开社区。每一个社区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对学生产生教育功能的资源。湘西的社区亦是如此。在开发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时,一是我们充分利用社区人力教育资源施教。如湘西的很多少数民族家庭都收藏有民族服饰、乐器和用蜡染、扎染、织锦等工艺制作的生活用品等;还有的家庭有蜡染、姜糖、锉花、银饰加工、织锦等作坊。学校在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施教时,请家长配合学校为学生提供其相关的民族审美教育的材料和工具。请家长带学生到自己家中的作坊观看蜡染、扎染、姜糖、锉花、银饰加工等工艺流程。另外,还邀请社区的土家族打溜子、苗族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到学校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请民间蜡染艺人、刺绣和剪纸行家等到学校表演授艺。二是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物力教育资源施教。如让学生到当地文化局或文化站查阅、收集与民族文化艺术相关的图片、照片、音像、实物和书面资料。带领学生深入民族博物馆和苗寨等进行观察、探究和体验活动等。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一经学校开发,便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他们考察、梳理、体验地方文化,提高了他们对地域文化特性的认识,明确了地域文化的由来和历史,从而形成了其民族文化品格和人文修养,增强了保护和建设地域文化的信心,最终筑构了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行为,为传承创新地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6

关键词:甘肃 传统文化资源 知识产权保护

一、甘肃省传统文化资源概述

(一)概述

甘肃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具有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所不可比拟独特优势,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多样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其中,经典民间文化、民族风俗、历史遗产、旅游观光这四类资源排名全国第五位。

甘肃传统文化资源特征明显,类型各异。古文化遗址、石窟寺、古城遗址等遍布,其中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气息厚重,珍贵文物、革命文化遗址众多,拥有多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及独具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丰厚;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享誉全球。

(二)甘肃省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之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标志的文化资源,是其赖以存续的必要条件,而传统文化资源则是生态平衡、文化繁荣以及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带来高度物质文明时,原有的一些民俗文化、传统资源却逐渐被遗失或被掠夺,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以避免因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现实所导致的传统民族文化和遗传资源被掠夺。甘肃以其独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遗存,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意义重大、任务迫切。

二、甘肃省传统文化资源之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对甘肃省的传统文化资源,在重视申报注册商标权和商业秘密等权利的同时也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开发,将现有的知识产权充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保护路径。

(二)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思维

发挥现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观光景点等资源优势,在巩固原有文化资源产业的同时创新文化产业,融入新的理念、观念,创新资源功能,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引入会展、演艺、休闲娱乐等新兴产业,鼓励知识产权的投资、许可等经营性活动,发挥最大的经济文化效益。

(三)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适时引导资源所在单位和民间投资的知识产权意识,鼓励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申报,尤其重视开发甘肃省所特有的一些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发挥甘肃政府在文化资源方面的引导作用,吸引民间投资,促进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甘肃省传统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传统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表现为:知识产权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问题;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权利对象、权利归属及权利内容的具体范围不明确;传统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渠道与方式不够完善;知识产权客体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僵化等。

四、甘肃省传统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方法

(一)商标

(1)商标的设计

注册商标的设计要合理,传统化资源使用文字、图形、英文组合的商标,突出优势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尽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在文字方面,可使用易辨识的领导人题字作为商标或是商标组成部分;在图形方面,尽可能使用典型图案,增加商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英文方面注重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

(2)商标注册与品牌延伸

对甘肃省的知名传统文化名城、典型景区、石窟等资源,根据其服务的领域与所起到的功能作用,实施多件商标注册和多类别注册的全方位防护,重点关注与旅游服务关系密切的商品商标注册。同时要注重商标品牌的延伸和扩展,注册主副商标,充分发挥主商标的知名度,推动副商标产品的销售,从而推动甘肃省各特色民族、各旅游线路的文化产业经济。

(二)名称权的保护

对与甘肃知名企业,要重视对其名称权的保护,加强名称权价值开发。在信息网络时代下,尤其要加大对网络域名权的保护,建立起完善的域名防御体系。发现名称权侵权行为时,企业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著作权、邻接权等保护

加强与甘肃传统文化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对公开发行的与甘肃文化资源有关的著作,需注明来源、出处。对甘肃的传统民间美术、戏剧、舞剧等文艺作品,重视传承人的署名权保护和展示、演出等商业收益权的保护。另外,要加强著作使用权及邻接权的保护,拓宽使用权及邻接权范围。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保护

重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保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和宣传资本投资,谨防任何人恶意改编或歪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充分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资源的本质与内涵。

(五)产权运作

促进甘肃省传统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盘活闲置商标,竞标许可使用,开展商标投资等产权运作手段。

通过自由洽谈方式、挂牌方式或是委托商标机构代办方式,将生效商标投入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营造和谐、规范、法制化的市场秩序[3];

通过转让方式,将不常用的、闲置的注册商标,转化成货币,并且在转让的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预转让的商标,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采取招标、投标方式,竞价拍卖方式等,追求传统文化资源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价的最大化;

允许注册商标的有偿使用,即允许他人通过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使用商标。商标所有人对于拟定许可其他人他人使用的注册商标,通过招标形式确定许可给出价高的企业、个人使用,最大限度得发挥甘肃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

另外,拥有甘肃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企业、个人可充分利用知名度寻求合作伙伴,用股票作价投资。

参考文献:

[1]李小杰.数字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现代商情,2005,(1).

[2]赵玉忠.文化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与法律,2005,(3).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7

关键词:口述传统 资源整合模式 少数民族 云南

1.背景介绍

11 研究背景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是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带,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许多少数民族尚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某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传承,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对本民族文化及习俗有很好掌握的民间艺人、土司、巫师等人通过口头叙述来传播的,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口述传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保护并发展民族口述传统并且利用民族口述传统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称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1.2民间口述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民族口述传统指的是人们通过口头的、声音的方式对人们的特殊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的传统。早在19实际40年代的,美国历史学家就对口述历史进行了研究,口述传统渐渐受到了国内媒体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并得到发展。

在中华民族文化环境破坏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落的情形下,针对民族口述传统的资源整合模式探究,对于传承口述传统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口述传统所承载的文化传承、历史传统、民族民风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今,国内尚没有针对口述传统资源整合模式问题的系统探讨,本文在借鉴并吸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关模式建立的建议。

2.民族口述传统资源模式现状

如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趋势使得少数民族口述传统逐渐失去其传承与发展的有利环境,很多宝贵的口述文化也面临着失传或者濒临失传的危机。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的纳西族口述传统为例,通过对纳西族口述传统的研究,结合丽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程度,探究影响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主要因素,并且调研少数民族口述传统资源合理构建的现状。

2.1资源零散分布,整合难度大

虽然现在少数民族大多都采用聚居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对于口述传统的传承有着很大凝聚力,但传统资源在区域内的分布仍然比较零散。如丽江口述资源主要是以个人或者组织的形式来进行整合,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较少,且零星分布于区域内。资源零星遍布民间导致民族口述传统传承的市场化程度也较低,口述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亦收到阻碍。其次,资源的分布的无规律性亦加大了整合资源的难度,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口述资源的分散化。

2.2各项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开发

民族口述传统载体多元,口述传统也包含着许多内容,如口述方式、民居构造、衣着服饰、商洛、村落、婚庆、饮食习惯、技术技艺、社会习俗等。这些内容有机联系,融为一体,对于口述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发展大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单一的传承方式,各项资源之前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

2.3现有资源模式流于形式

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传承一般是通过人的口述来进行下去的,而口述表演者经过长年累月的口述表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呈现一种简单而又粗放的形式。如舞台设计、衣着服饰、口述方式等方面都倾向一种简单地重复。在日复一日的口述表演中,艺人一般重复着最初的口述方式,着装、舞台设计大都不轻易改变。这种简单粗放的口述资源模式无疑不利于口述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口述传统要想要更发的发展壮大,必须经过一系列较为复杂而精密的专业化设计,这样才能在汹涌现代潮流里取得生存的一席之地。

2.4口述艺人资源匮乏,缺乏大批传承载体

少数民族口述传统一般是通过口述艺人将其亲历、亲闻、亲视的历史事件或民族人文趣事的方式来传承下去的,可以看出口述艺人在民族口述传统中的重要核心地位。随着时展,人们也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化、现代化潮流中逐渐转变思想,且价值观也发生转移。一些少数民族口述传统艺人亦是,且想要继续延续口述传统文化的人也呈减少趋势。少数民族口述传统如果缺乏传承载体,这很可能导致口述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甚至没落。并且,民族口述艺人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利益回报或者社会尊重,可以预见将来愿意从事口述传统的人将会越来越少,这对于口述传统的传承更加不利。

2.5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协同问题

民族口述传统资源是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的有机统一。有形资源主要指的是在口述过程中借用的建筑背景、服装服饰、表演道具等有实体形式的实物资源。相对于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是一个相对抽象且广泛概念,主要指的是说唱方式、口述艺人才能、民族习俗如婚庆、节日等。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在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的协同问题。有形资源因为实体原因,有可能会偏离无形资源正常轨道,造成脱节;而无形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有形资源以在原有基础上发扬口述传统文化。可以预见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如果有更好的衔接,这对于口述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3.民族口述传统资源整合模式建议

3.1“零散归总”整合模式,合理布局资源

针对民族口述传统资源零碎资源的问题,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合零碎口传资源过程中,政府应该采用一个“零散归总”的资源整合模式。首先,政府可以寻访少数民族村落聚居点,对口述艺人进行档案记录,对口述艺人所传承的具体内容,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然后根据具体口述传统保护策略,合理安排口述传统资源。其次,在整合过程中还应贯彻不破坏原有口述传统的原则。“零散归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联系口述传统的各项资源,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合理布局的系统。

3.2协同各项资源整合,共同开发资源

在深入调查口述传统文化的同时,应注重各项资源的发展程度,应建立一个协同各项资源开发程度的机制。在口述传统的传播过程中,各项资源的作用需要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条件。所以政府在整合各项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力求一个相对均衡的资源整合模式。协同各项资源整合将会推动和向资源的共同开发。

3.3简单粗放向复杂精密转变,注重消费者感受

如今的口述传统大都采用一种简单的粗放的形式。在发展传承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由简单粗放的形式向复杂精密的形式转变,要推动口述传统的专业化、精密化。在转变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需切合消费者对口述传统的需求,这样会更有利于口述传统文化的更好发展。在转变过程中,我们应防止口述传统过度商业化,这不仅磨灭了少数民族口述传统文化原有魅力,并且也违反了切合消费者需求的初衷,甚至会产生更大反向效应。

3.4增进对口述艺人社会尊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口述传统文化要传承,需要一辈一辈口述艺人投身其中。我们应该增进社会对口述艺人的尊重,提高口述艺人在社会中的认同度。并且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青年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为口述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后续基础。可以组织定期开办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口述传统色课程培训,如民族歌曲、乐器、礼仪等课程的培训对于培养青年传承人有着重要的作用。

3.5实体资源与无形资源有机结合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8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结晶,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百色革命老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使我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得以更好的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自己在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十年的实践中,就我市本土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开发利用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提高对非物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大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社会宣传,社会各界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的意识逐步增强,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逐步提高,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多民族传统文化共容共存各具特色共发展的良好格局。

以某县地域民间传统文化为例:凌云泗城州府、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首先:有着近千年州府建制的凌云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据考证,从母氏社会起,凌云泗城地域就开始形成壮族巫术文化的存在。随着历史的的变迁、使这一民间艺术物种得以不断丰富、演变成为当今享誉海内外、被誉名为“*壮族巫歌音乐长诗活化石”的“凌云泗城壮族七十二巫歌调子群体系”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地方戏剧的活化石”的“朝里北路壮剧及吼瞰歌圩文化”至今保持着古代民间戏曲的原生态,成为中外各地研究民间戏曲艺术和古朴的乡土传统民俗和谐民风,不可多得的活教材。始于明末清初,极具震憾力,体现游牧少数民族的玉洪蓝靛瑶族长号礼仪铜管民乐,以及体现瑶民族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的铜鼓舞、龙凤舞、蓝靛舞、丰收舞。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布柳河漫歌”的古声乐民歌套曲,为研究古代壮族轮歌、比歌、蛮歌、“普蛮”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轨迹提供了最为可靠详实的资料。

第二,艺种丰富、类别繁多,涵盖面较为广泛。__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地,民族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及了凌云各地,几乎涵盖了民族民间手工艺制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民族民间风俗活动,宗教艺术,民间故事,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礼仪传承等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以及民居、服饰、器具等实物文化形态,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二十个品种。一是民间工艺制作。主要有刚柔并济、纹饰巧致、巧夺天工、循势而建的“__古石桥群” “石刻工艺技艺”;有色彩葱翠、色泽柔和、温润精细、丰富多彩的“壮族蓝靛染织”民族服饰与格栏棉布纺织工艺;有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形象逼真、书画并驾齐驱的“涯石刻群”;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泗城土司文化”;等。二是民族文化风情。主要有两大风情:第一是流行于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壮族风情”,目前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壮、瑶族民间艺术有编织彩带、纺织工艺,瑶族巴岩香酿酒演绎、壮族夜婚、瑶族男嫁表演等;第二是“客家风情”,即“高山汉族文化”,集中反映客家汉族生产、生活和风俗情形,由__等客家人迁徒至__后,经长期繁衍发展而成的汉族民俗文化。三是地方戏曲歌谣。主要有流行于泗城、朝里、下甲等地,以演奏传统北路壮剧曲目的“平那祭祀古乐”;有清朝时期颇为兴盛、流行于泗城州府辖区等地的“依过街小调”;有源于耕农们生产生活、牧牛场景的“沙里牛王节”;有茶农们为庆祝茶叶丰收和期盼来年好收成而自发组织的“茶文化节”等。四是民间风土习俗。凌云民族民间风俗古朴丰富,主要有祈求风调雨顺、祭祀祈福所需的“舞龙”“舞狮”、“河灯”、“马灯”、“牛角”;有边走边舞的“瑶钱它”、“踩高跷”、“打托罗”、“关胜游祈”、“门神”、“ 正月初五抢头鸭”等。

第三,技艺精彩纷呈,各种民间艺术推陈出新。凌云的民间艺术风格独特、精彩绝伦,尤其在工艺制作、地方民歌、戏曲和民间民俗等方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在泗城境内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县城地域范围,有大小不一26座石桥,类型丰富。从建筑材料来看,凌云石桥从造型上划分,又有石拱桥、石板平桥、水中桥、风雨桥。尤其是各种石桥结构独特,造型优美,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地方特色鲜明。还有各民族民间业余剧团多达36余家,完全依靠民间自发组团,长年活动,久兴不衰,民歌类别多达二十一种,__成了省、市艺术院校、艺术团体各门类艺术的采风创作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凌云各路民间艺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__各艺术门类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体裁上、品种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本区域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第四,以活动传播影响深远,各种民间文化艺术享誉海内外。在__民旅民间艺术的代表中,北路壮剧、巫调音乐、长号艺术达到了民间艺术的巅峰,成为__走向世界的文化纽带和桥梁,也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生态文化品牌,朝里吼澉歌圩文化是北路壮剧的发祥地之一,是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生态和谐文化,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物种,延续传承数百年成为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支柱,也成为区内外一年一度民俗朝圣的地方,20__年被自治区授予“民族文化艺术之乡”。被誉为“壮族民歌音乐长诗活化石”的泗城巫歌调子群音乐。以其丰富的音乐形式和象形听觉独具特色个性,赢得国内外音乐友好人士的赞誉,上世纪50年代一首以泗城七十二巫歌为原素的《水源洞》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唱进了中南海紫光阁,从中央广播电台向世界传播,用__壮族七十二巫歌音乐素材原创派生的许多作品,经过汇演、赛事、茶文化节、传媒等各种平台宣传,赢得越来越多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喜爱。

二、存在的困难

以__县现状为代表的个案来看,民族民间传统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共识还未有效形成,成效还不明显,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当前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自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传承形式单一;三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资金严重缺乏。

三、对策和建议

(一)用科学发展观着力深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思想认识

首先是充分认识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特有价值。保护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不仅是保护区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需要,也是重建区域人文形象与精神内涵的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正确看待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品牌,作为全市文化建设和品位提升的重要突破口来抓,认真做好抢救,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以及发表推广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抓紧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传统文艺,热心扶持民族民间传统艺人的各种高雅优秀的传统艺术活动。

二是充分认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特色地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又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艺术价值。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越有地域性就越有全国性,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要从浓郁的地方风格、鲜明的艺术特色、较大范围内流传、在同一艺术门类中具有代表性等方面入手,科学合理确立一批我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类保护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各级抢救与保护范围,并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开发、保护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凸现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特色和价值。

三是充分认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独特规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流传和发展。要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合理利用,扩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继承发展,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二)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机制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建立健全全市以及各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工作机制。一是积极建立领导责任机制。要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城乡文化发展纲要;加强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二是积极建立工作运行机制。要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及时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传承开展情况,以市文化主管部门迁头,整合全市及各县各民间传统艺种的“土专家” 组成的专家组,深入各县基层调研挖掘整理统一操作,同时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形成共同推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艺术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三是积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制定实施一些地方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项目,由市政府落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并纳入全市年初经费预算计划加以落实。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引入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机制,合理使用并管理好资金。广泛吸收民间资本,投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四是积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发挥各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各种文化活动展演中心、文化馆、艺术院校、艺术表演团体,科研等单位人才队伍和资源优势,加强资源综合集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三)着力强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队伍建设

上一篇:农牧业的发展范文 下一篇:社交媒体的属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