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16 15:23:55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1

[关键词]住宅区 用地规模 规划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810073-02

一、引言

住宅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住宅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住宅建筑因其在城市各类型建筑中量的优势而成为整个城市的背景,住宅建筑的集聚地??住宅区也就成了影响整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

住宅区的规划是我国规划师和建筑师做的最多的项目类型之一。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成为甲方青睐的对象,抑或是有更本质的目标??为居民创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们使尽浑身解数,规划出了许许多多形态结构各异、空间异常丰富的住宅区。通过对其中被认为是优秀作品的一个个规划总平面图进行分析时,我们会觉得所做的评价很有道理,其规划结构确实清晰明确,群体建筑布局富于变化,整个住区看起来个性鲜明。但是,当这些构图漂亮、创意独特的规划付诸实施建成之后,其效果怎么样呢?当你身处其中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城市的地域特色根本无从谈起,原有的城市肌理到此便被残忍地切断。许多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呈现出一种随意性,随意的弯弯曲曲、线形优美(只有在图面上才可看的到)的路网结构,以及与此对应的住宅群体的丰富布局形式,形成了令人费解的外部空间。整体规划结构的莫名其妙以及对外部空间的丰富性的盲目追求,使得公共空间丧失了应有的规律性和可识别性,从而使得很多住宅区规划从某种意义上丧失了个性。虽然住宅区的设计者竭力从其他方面如单体设计和(被脱节的)外部空间设计乃至标志物设计或者各个组团院落美丽的命名等等方面作了很多个性化的努力,但对于整体规划结构这个根本而言,这些都是次要的方面,并且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设计者对群体建筑布局的变化努力愈甚,所建成的公共的混乱就愈甚,住宅区的整体个性的削弱就愈甚,城市的整体形态的混乱也就愈甚。

影响住宅区规划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城市道路和住宅区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城市道路网是决定住宅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住宅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也与住宅区的用地规模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住宅区的规划结构。

二、住宅区用地规模的现状及其背景分析

住宅区的规模大小往往受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基本要素之一的城市路网是决定和制约住宅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我国的道路结构深受前苏联规划思想的影响,主要从城市交通的要求出发,规划出的现代城市道路的路网间距一般都在400米左右,由此形成了城市住宅区的用地规模一般均在十几公顷左右的规模模式。同时,现代邻里单位的规划思想和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也对这一模式化的规模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和人均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为这一模式化的规模提供了技术规范的支持。

所谓住宅区用地单元规模是指由城市主次道路(包括居住区级道路)围合的,并一次性取得土地,一次性进行规划设计的住宅区用地规模。自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的住宅区用地规模经历了一个从几十公顷到几公顷的发展过程,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二次大战后大量的住房需求导致了政府行为的大规模住宅区建设,但随着基本居住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大规模住宅区建设带来的问题的反思,发达国家的住宅区建设逐步小规模化,主要原因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对居住传统的怀念以及开发者对建设经济性的考虑,这种情况在我国也不例外。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已经从建国初期的几十公顷缩小到了今天通常采用的十几公顷。

而这么大的用地规模是不是就很合适了?随着我们在引言中描述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个提问也就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了。

三、住宅区用地规模的现状对规划结构的影响

经过仔细地分析众多的住宅区规划后,我们发现常见的住宅区用地规模对于目前的规划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以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住宅区的路网结构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住宅区道路规划应“使居住区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本着这样的原则,住宅区内的道路呈现出了与城市中常见的道路形态很不一样的状况,设计者运用自己的智慧规划出了各式各样、线形优美的道路,其形态曲折蜿蜒,很好地满足了规范中要求的“通而不畅”。

但是,这种变化多端的路网结构并不是在任何规模的用地中都能实现的,现在通常采用的十几公顷的用地规模正好使这种路网的变化成为可能,因为有足够大的空间任道路做各种曲折的变幻。这样的路网使城市道路一遇到住宅区就嘎然而止,住宅区的道路不能与城市道路形成一个很好的整体,也不能成为城市道路的延续,城市的肌理到此就被切断。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的生活氛围也就不能很好地延伸到住区中。

(二)住宅区的建筑群体空间布局

过大的住宅区用地规模造就了曲折多变的道路系统,而建筑群体的布局是必须与道路系统有着很好的呼应关系的。于是,住宅区中的建筑群体的布局方式就随着多变曲折的道路呈现出了“丰富”的形态,各种组合手法在这里被“灵活地”运用,使空间形态异常丰富,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外部空间。而大的用地规模为各种各样的群体组合方式提供了很好的施展的舞台。这样,在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手中,一张张住宅区规划的总平面图就好像一幅幅美丽的现代平面构成画一样,让每一个观看者都为之感叹。

这样的空间形态从图面上看好像富于变化而个性十足,可是实际的空间感受却因为整体的无序而觉得混乱,让真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觉迷茫。当然,那原先被设计师所宣传的可识别性也因为每个住区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而无从谈起。

(三)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

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对住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十几公顷以上的住宅区往往要求住宅区自身服务设施比较齐全,而又因为物业和保安管理的需要对外则用围墙隔离,最终形成了封闭式的“大院”。这类在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小而全”的独立居住地域现在看来有许多不合理之处。首先就生活服务设施本身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普遍开始讲究生活品质,小区内部的配套服务设施因服务规模的限制无论就其规模、服务水平还是其提供的设施项目本身都无法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因而也难以维持日常的经营,造成了住宅区内各种设施的低效能运转,这就是为什么原先服务小区内部的商店往往养不活自己,纷纷破墙对外开店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大量服务设施低效能运转的结果是一些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直接造成了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浪费。

四、缩小住宅区用地规模的探讨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常见的住宅区用的规模偏大的状况已经大大影响了住宅区的规划结构,从而给住宅区的规划带来了很多问题。

当我们徜徉在我国或者欧洲的某座古城时,往往会被那迷人的空间和闲适的生活场景所醉倒。经过分析这些街区的形态之后,我们发现它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路网密度高,地块用地规模较小,住宅区形成了很多以生活而不是以交通为主要功能的街道。众所周知,不管在我国还是在欧洲,街道在传统生活中一直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把现有的城市路网进一步划分,按原来的城市肌理延伸出新的生活次街,我们的住宅区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这些生活次街延续了原有的城市路网,使住宅区与整个城市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成为都市中的一个个封闭的“孤岛”。所形成的地块也相对比较规整,便于使整个城市有着一种统一感和秩序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五花八门,特色仅仅是混乱。与此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

其次,这些生活次街的建立,所形成的相对规整且规模较小的地块(一般4公顷左右)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建筑群体布局的随意性,引导其与更大范围的区域甚至整个城市保持统一性。同时也限制了设计者过分追求群体建筑形态的毫无意义的所谓个性。这就从宏观上对住宅区的空间形态进行了控制,以适应人们的共性需求,然后再通过微观生成,增加近人尺度(如院落组合空间、单体内部空间等)的细部空间的多样化,以适应人的个性需求。这样做的结果,使公共空间标准化,私密空间多样化,与人对公共空间的可识别的、有规律的、标准化的共性需求和对私密空间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相吻合,使公共空间易于被识别和认同,而私密空间则充分满足形形的个性需求。这样形成的住宅群体建筑就可以很好地成为一个城市的背景,使城市有一种和谐的美,就像那些中外的令人着迷的传统城市一样。

第三,生活次街的建立就可以使住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重组,重新布置。按住户的实际需求,将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沿生活次街布置,处在城市半公共空间内,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它可以提供给住户进行各类交往活动的可能,从而使城市街道的交往功能得以复兴,社区宜人的人文环境也随之建立起来。同时,各类服务设施由于走出了原来的围墙,而得以增大服务规模,增多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使围绕住宅区的街道生活得以复兴与发展,使住宅区的认知性、聚合性得以加强。

五、结语

现代城市住区的种种问题表明现有的十几公顷的住宅区用地规模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的需求。加密城市路网,缩小住宅区用地规模,形成生活次街,已经成为住宅区规划向良性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方法,它将促使住宅区形成良好的规划结构,使城市的整体性得到更好地体现,使城市生活也更加丰富且舒适。但是,这些规划方法能不能得到实现,并不仅仅是在做住宅区规划时才去考虑就行了,它需要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就应该加以考虑,从而规划出更加合理的道路网密度,划分出合适大小的住宅用地地块。同时,国家规范中的指导思想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新的住宅区规划结构才能得到实现,我们前面提到的美好的城市生活也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邓卫.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城市规划,2001(2).

[2]周俭,蒋丹鸿,刘煜.住宅区用地规模及规划设计问题探讨. 城市规划汇刊,1999(1).

[3]李兴钢.小区规划的结构设计方法探讨.建筑师(93).

[4]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2

梅江生态居住区是天津市首个以生态宜居为主的大型居住区,梅江川水园(15号地)是梅江生态居住区的最后一个开发项目,位于居住区的核心部位,是天津市唯一的3A级国家康居住宅示范项目、住建部广厦奖推荐项目、国家首个四步节能试点项目。

关键词:生态;舒适;人性化;简欧

Abstract: Meijiang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is the city of Tianjin first ecological livable consisting mainly of large-scale residential district, Mei Jiangchuan Water Park ( 15, Meijiang ) is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district last a development project, located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core part of Tianjin city, is the only class 3A national Kangju residenti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the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recommendation for the award of national project, the first four step energy-saving pilot projects.

Key words: ecology; comfort; humanized; Jan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项目由天津住宅集团自行设计、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产业集群和技术集成的优势,大量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体系,共120余项。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领先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住宅示范项目。

天津市梅江生态居住区华厦津典川水园设计方案

梅江生态居住区是天津市首个以生态宜居为主的大型居住区,位于天津市南部,自200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相继开发建设了16个住宅小区。梅江川水园(15号地)是梅江生态居住区的最后一个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友谊南路东侧,梅江生态居住区的核心部位,小区北至右江道、南至绥江道、东至白云山路、西至九连山路。梅江川水园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要求住宅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和高要求管理,认真研究解决住宅建设的关键技术,以科技进步促进住宅建设,使小区建设在提高住宅功能质量、施工质量、服务质量、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有所创新,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并以此为载体,研究产业化建造路径和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设计理念

设计中本着安全、经济、美观、合理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建设方针,结合该地块特点,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建筑空间, 综合考虑项目的周边规划情况。

强化建筑设计的总体调控职能,确保各项设计指标合理,并适应区域经济成熟程度及特征,创造一个具有强烈特色的完整的城市立体空间和舒适、高档、和谐的都市景观环境,实现一个现代生活功能化与建筑作品艺术化相统一的设计,充分尊重城市。

加强设计策划意识和建筑管理意识,强调规划结构序列感和空间想象感,强化归属性、识别性、标志性和有机性,创造一个极其安全、舒适、高雅、凝聚性强的生动多彩居住空间,满足业主生理、心理上的高层次需求,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营造都市型的园林环境,健全完整的社会配套,提供就近、方便的健身设施与场地,创造快捷、安全、高效的交通网络。人车分流、停车场地充足、居住舒适、面积适宜、室内外空间有效结合,景观丰富优美,便于开发建设。

设计手法

1、风格分析

简约欧式的建筑风格。在满足使用功能下,尊重城市规划,丰富建筑造型,简约通透整体,虚实对比,在建筑造型上采用化整为细的手法。

洋房建筑外形体现高雅,大气和温馨的亲切感,通过外墙材料结合,演绎时尚舒适的居住风景,加强都市居住形象的视觉美感。满足都市和居家人士的形象和居住要求及城市重点区域的景观塑造,高层住宅设计简约明快,高耸挺拔,对比感强,体形流畅生动,充分提升城市形象。

整体规划

整个规划试图创造一个独立完整的社区,将对社区的关怀和责任心融于住区规划中。地块之间以建筑语言、空间语言的对话形式完成整体居住区空间形态。各地块自成中心,但相互间交融贯通,绿化渗透到组团内部,社区内部主路网模拟规划路网自由的形态,将小区内几个组团有机地串连起来,组团路网采用枝状路,从而在组团中间留出空间营造局部的组团级景观环境,并且能够加强住宅的私密性和可识别性。

强烈的组团邻里特征是规划的着力点,通过明确定位小尺度组团关系,更加反衬公共绿化空间的公共性与主题性。组团绿地结构分为组团间公共绿地和组团内半公共绿地两级。每个住宅组团均有一个共享公共庭院绿地、公共活动场地,共同营造富有亲和力的小区活动场所。宅前绿地就近社座椅设施、小型树下庭院,引导居民更多的参与小区的日常活动,增进居民的交流,让小区焕发生机和动力。组团内的建筑尽量放宽宅间空间,布局体现均衡性原则。

项目场地平整,建筑布局满足周边城市道路退线以及各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日照、通风、视野和景观等要求。住宅以南北方向为主,部分住宅偏西15度以内。居住区分别由6栋8层住宅,2栋11层点式住宅,4栋18层住宅,2栋25-27层住宅组成,自然分配出三块相对完整的空间和建筑高度;在用地南侧为配套公建和商业,东南角为幼儿园,东北角设置停车楼,整个住宅小区形成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环境。

交通设计

交通组织严格采用人车分流形式:整个地块共设六个出入口,其中住宅区三个,商业区两个,幼儿园一个。出入口附近安排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机动车在地下形成连接每栋建筑的环行交通,小区内部只考虑临时停车,自然分隔各组团。中心庭园为纯步行街道和休闲健身,内有慢跑道及室外咖啡座、茶座式的景观娱乐休闲庭院,大树成林,是小区生活调剂的聚合点。

在符合人流出行轨迹的基础上,每个功能的出入口设置都经过认真的考虑,合理安排小区主次入口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联系:住宅区的三个主要出入口分别设在右江道、九连山路及白云山路上,其中主入口设在右江道上,安静方便;人行景观出入口设在九连山路上,消防出入口设在白云山路上;商业区出入口设在绥江道上;幼儿园出入口设在九连山路上。社区人车分流,安全经济,分区明确,出入互不干扰。同时充分扩大居住的临景观地面,让居住环境价值具有最大化和均好性。

户型设计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使用功能

住宅是一切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由于住宅就在身边, 所以作为初学建筑设计的入门课题是很合适的, 不过, 另一方面, 住宅还必须具备能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舒适和社会生活方便的最基本的, 同时是最复杂, 最多样化的条件, 使得住宅又成了内涵深奥, 趣味无穷的课题。世界上著名的和不知名的建筑师们投入毕生的精力去探究, 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杰作和拙作。2002 年设计的碧翠园住宅小区就是众多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又一次尝试, 与以往设计思路不同的是, 本次设计不仅关注室内私密生活活动空间的组织, 更注重了室外公共交往空间的布局和设计。结合本小区的人口规模, 绿化景观, 在所有住宅一层沿景观轴线的周边布置了一系列供居住者休闲、交流、购物、娱乐的场所, 既丰富了小区景观轴线, 又赋予了它们实际的使用功能。

1基本概况

碧翠园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碧翠园住宅小区于2002年10月17日开始正式动工,该小区位于新会东庆南路,一期占地30亩,规划建设10座商业楼,共168户,小区总体绿化面积超过总体面积的40%,区内有两大主体公园及环绕整个小区的文化长廊,8000平方米东庆南市场、银行、医院、学校均近在咫尺。

2总体构思

碧翠园住宅小区,以独特的外观设计和合理的室内布局以及别具一格的小区文化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其“错开式阳台” 设计理念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以专利为依托,在确保精心建造优质新颖专利楼宇的同时,还着力为业主营造出以“故乡水•邻里情”及“亲和苑•君爱庭”为主题的小区文化氛围,更为业主倡导出新型的邻里关系

(1)小区整体布局与楼宇设计为“一梯两户,座北向南,交互阳台,户户设有私家花园”。首层为架空层,为小车停放,高度为4.5m,二层以上为住宅,楼层高度为3.2m,确保家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另外,楼与楼之间距离为19m至30m,充分保护个人隐私。

(2)小区住宅单元面积为133至188之间,内设三房两厅至五房两厅。三个卫生间,一厨房,一储物间,一个私家花园,一个阳台。套型住宅布局合理,配套完备,充分体现了适度超前的设计理念。楼宇首层配置充足的小车位,确保每户业主都拥有泊车位及机动车停放,享受现代生活。

(3)建筑物用料精良,如楼梯间贴饰面砖,楼梯级步铺花岗岩石板,采用不锈钢扶手;阳台栏杆采用铁艺花制作;阳台及私家花园的门采用宽敞明亮的铝合金玻璃门;窗户采用绿色电泳铝合金玻璃窗。

3独特的建筑设计-错开式阳台

与其他住宅小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一般公寓楼宇的阳台高度与每层楼的高度相同(3m左右)。而碧翠园的住宅层高为3.2m,并拥有高达6.4m高的错开式超大阳台。这种错开式超大阳台设计获得国家专利,这也是广东省首个获建筑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的国家专利。

向国家申请的专利是:阳台交错分布的公寓式楼宇。这种交错分布的阳台,二、四、六层楼的阳台位于楼宇的中间,三、五、七层的阳台位于楼宇的两侧。由于阳台是隔层相互错开,这样就形成了住宅室内高度为3.2m,而阳台却高达6.4m空间,这种全新的建筑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而且每个错开式阳台面积达30多,给业主一个更具广阔视野和户外空间的享受。

在常见的建筑设计中,公寓式楼宇各层的外阳台均为上下对应分布,即一般情况下,其俯视正投影外轮廓重合。其不足之处为:每层阳台的高度空间只相当于每层楼的高度,显得较矮和压抑,特别只在目前公寓楼层普遍低的情况下(许多楼层的高度在3m以下)更为明显;阳台空间高度较低,直接影响与阳台相连房间的采光和空气流通。

但碧翠园错开式阳台设计作为一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一般阳台空间压抑的缺陷,提供一种改善阳台空间高度的阳台交错分布公寓式楼宇。为了提高阳台的强度和受力状态,在错开式阳台的悬挑端部设置一根独立圆柱,建筑物两侧外阳台的悬挑端部的两个端角同时分别设置各一根独立圆柱,从而使建筑立面更具韵律,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强烈。既达到建筑设计效果,又满足了结构的要求。错开式阳台的设计,大大增强了室内的通风和采光效果,并能在有限的外墙空间增大阳台面积,为阳台成为空中花园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了户外活动空间。

4绿色设计

小区的园林设计遵循健康、环保、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小区绿化率达40%。大型喷水池,长寿台,葵树林,健身径……以“故乡水,邻里情”的小区文化为居住者和睦相处,笑对人生,健康长寿营造了心灵沟通的桥梁。楼宇首层的架空层,给居住者提供理想的休闲活动场所。

5节地, 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土地资源不断从严控制,别墅将成为真正的稀缺产品,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间里打造更多,更好的“别墅型”产品。我们在碧翠园第二期工程精心营造出公寓式叠加别墅,介于复式与别墅之间的设计,它不仅延续原先第一期错开式阳台的建筑风格,同时为了提升居住品质,采用上下两层合二为一个单元住宅,使整栋楼看上去就像叠加的别墅,且前后设有大花园。这种叠加式别墅的好处在于它既有别墅的功能,又比一般的复式公寓要高档得多。尤其是两层之间别树一格地设计出高达6.4m的空间,宽敞明亮的豪华客厅。因此,不像普通墅那样简单的两层叠加,从人气指数上讲,叠加式别墅比普通别墅更高,它是具有不脱群体,节省土地资源的理想设计。

6道路布置

本次设计环路宽度为6. 00 m, 并在小区主次入口附近道路设置特别警示标志, 以减慢车速, 保证行人安全。路面结构采用C30混凝土基层,面铺砌40厚花岗岩石板,使区内路面显得格外洁净雅致,其品味也得到大大提升。 通过小区入口的机动车直接进入首层架空层停车位, 然后再由楼梯到达各层住户。 通过垂直划分将小区内的车流和人流完全分开。最大限度的把地面空间和景观还给居住者, 这也是本设计“ 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7结束语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4

作者简介:王盈(1983- ),女,汉,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汪永平(1948-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设计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师学会秘书长,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

摘 要:民国建筑一直是南京城市文化的一大亮点。随着1929年《首都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南京在1930年至1946年间,除抗战期间外,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住区营建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近代住区,梅园新村历史街区即为其中之一。2008年6月,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要求,我们对梅园新村进行了实地走访、测绘和调研,收集了梅园新村、雍园和桃源新村三个片区内的各栋近代住宅建筑的相关资料并逐一整理记录在案。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和分析梅园新村、桃源新村和雍园的建筑质量及保护现状,同时也对其保护和利用的方式作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南京;梅园新村;近代住宅;保护与更新;建筑设计;文化遗产;调查

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

一、梅园新村的建设背景

梅园新村历史街区位于南京市中心地段长江路上,邻近南京图书馆新馆和总统府,总占地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主要由梅园新村、雍园和桃源新村三个近代住宅较集中的片区组成。这些近代住区的规划与建设有两个重要的历史因素:即国民政府定都后南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近代房地产业的兴起。

1、近代南京的城市化建设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后,通过大兴土木地建设住宅区,影响并改变了旧南京的城市面貌,使城市逐渐地由传统模式向近代模式转变。根据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南京的住宅区分为四类, 第一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 第二、第三住宅区为一般住宅区,第四住宅区为棚户区。其中,鼓楼区功能被定位为文教区、高级住宅区及商贸区,北平路(现北京西路) 两侧被辟为第一住宅区,主要为政府官员居住,故称“公馆区”;下关、汉中门一带为贫民住宅区,即“棚户区”;而玄武区的板桥新村、复成新村等均被划为第二或第三类的一般住宅区,处于同一区域的梅园新村亦以中高档住宅为主。除了对住宅区进行的等级划分,规划中还论述了当时公营住宅的资金来源与营建方式等各方面问题,制订了较为详细的建设体系。

由此可见,在这部规划中,住宅区的建设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南京最初的城市化进程。

2、近代南京房地产业的兴起

据史料记载,近代南京房地产业的兴起,主要集中在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到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这段时期。与上海、天津、厦门等其他城市比起来,南京近代房地业的发展,更依赖于首都城市的政治地位。其特点是土地多为军政要员、官僚政客抢购,或被中央政府机构的办公用房迁入征用,供求关系紧张;同时,也造成了城市居住条件较大悬殊,两极分化明显。

从近代住宅建筑的营建特征上看,梅园新村属于由政府机关直接推动建设的住宅区之一。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负责出资建设平民住宅,另一方面也出台了许多积极鼓励、奖励修建私营住宅的举措,包括减免私人新建房屋税款、为私人建筑提供贷款担保、奖励建筑私营住宅等。这也是南京近代房地产业在抗战前短暂繁荣的一个重要背景。桃源新村和梅园新村的开发商是当时“实力雄厚、运作方式也十分西化”的“乐居房产股份有限公司”。而业主则多为政界人士、部队人员及工程监理人员等中级阶层。不少业主都是先出资从房产公司买下土地使用权后,再请设计师按自己要求设计住房的。因此该住宅区内的建筑形式、用地面积和居住标准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

与择荒而建的颐和路公馆区不同,梅园新村住宅区选址在旧城中心地段,是因为这些片区的开发规模都相对较小,必须尽可能地依托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以达到节约开发及运营成本的目的。各片区内的民国建筑多数建于1930年至1936年间,梅园新村的总体格局也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并保持至今的。

二、梅园新村的现状

2008年6月,因全国文物普查的要求,我们对梅园新村进行了实地走访、测绘和调研,收集了梅园新村、雍园和桃源新村三个片区内的各栋近代住宅建筑的相关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对该地区近代住宅建筑的现状作出大致描述并分析归类。(见表1)

2.1规划现状

从行政区划上看,目前的梅园新村社区居委会由原来的汉府街居委会、梅园新村居委会、大悲巷居委会合并而成。社区范围东起龙蟠中路,西至东箭道,南延至中山东路261-305号,北至珠江路,占地面积约0.38平方公里。根据2009年1月的新闻数据,社区内总计人口为3296户,共8654人。除居民住宅外,社区内还有南京军事医学研究所、南化集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毗卢寺、空军后勤部和教导队、逸仙小学、梅园中学等大小单位100余个。社区党总支部下还设有珠江路、裕德里、雍园、太平桥南、梅园、汉府街、竺桥7个党支部①。

从街道范围上看,我们所调研街区也可以简单的划分为梅园新村、雍园和桃源新村三个主要片区。梅园新村片区由于是中共谈判代表办事处旧址所在地而闻名,其范围南起汉府街,北接大悲巷,面积约16900平方米,中有梅园路贯穿南北。片区内共分布了25栋民国建筑,以独门独院的西式洋房为主。其中包括曾作为中共代表办公、住宿用房的17号、30号和35号住宅,现均为梅园新村纪念馆的一部分。雍园位于梅园以北,西至大悲巷,东至雍园巷,北与桃源新村相邻,面积约16500平方米。片区内尚有建于民国时期的住宅建筑19栋,大多为两至三层的独立或联排住宅。其中雍园1号住宅即为著名的白崇禧公馆。桃源新村开发建设的时间比梅园新村早,其大致范围北至竺桥路,东至雍园巷,南与雍园仅一路之隔,面积约11000平方米。片区内尚存民国住宅15栋左右,其中包括5栋公寓式联排住宅以及多处带有院落的独立住宅。(见图1)

除了2006年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整个街区在解放后从未做过较大的改造,因此现在仍然基本完整地保存着当时的街道尺度(6-10米的车行街道宽度,8-10米的建筑高度)、绿化植被(主要为行道树)以及建筑风貌等。

2.2建筑现状与实例分析

《首都计划》在“公营住宅之研究”一章中曾明确阐释了住宅的社会功能:“居住为人类生活之大端,生活之大部,实在住宅之内。故住宅之良否,其影响所及,不仅在于生理方面,而经济方面、道德方面、及至种胤反面,亦复直接、间接、缘之而发生莫大之变化。”这种近代住宅建设在认识上的历史进步,也直接影响了当时的设计理念。因此,笔者按建筑形式、居住标准和所处区位,将梅园新村现存的民国住宅实例粗略划分为西式洋房、独立式住宅和联排式公寓三种类型进行分析。

2.2.1西式洋房

西式洋房即所谓的“花园洋房”,特点是独院独户、带有明显的西式别墅风格,立面装饰精美,内部空间多样,设施齐全,一般有两至三层,单栋建筑面积在300-700平方米左右,属于高档住宅。梅园新村的西式洋房大多为政府官员的住宅,基本集中在梅园新村片区内。如的梅园新村17号、30号和35号住宅、雍园1号的白崇禧公馆等都可划归为西式洋房。

1)梅园新村17号住宅北楼

梅园新村17号住宅是带有独立院落的西式洋房,位于梅园新村片区梅园路东侧,占地面积725平方米,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国民政府某高官宅邸,后曾作为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办公和居住所在地,现在属于梅园新村纪念馆的一部分,于2005年新近维修过。住宅北楼建筑由两层主楼与三层附属楼组成,两者之间由位于二层的楼梯相连。整栋建筑为木质楼板、砖墙承重,最大开间达5.7米。其立面采用砖墙拉毛处理,上有一系列的长条形水泥装饰。该住宅在场地设计上充分贴合利用了梯形地块,造型简朴,内部空间划分明确,体现了当时力求简洁实用的建筑设计思想。

2)梅园新村30号住宅

梅园新村30号住宅院落位于梅园路西侧,是一栋典型的西式洋房。国共谈判期间,这里曾作为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是梅园新村纪念馆的重要展厅之一。其院落面积为480平方米,园内植有圆柏、桂花等古树名木,主要建筑有南侧传达室和北侧主楼,均为二层。其中,传达室位于院落的东南角,平面贴合院墙角度设计为弧形,立面入口处有仿古典柱式。主楼建筑面积约为360平方米,入口处设有门廊,北侧设有后院,二层房间并不完全连通,有两处木质室外楼梯,平面空间比较紧凑。其立面为红板瓦屋顶,清水砖墙面,山墙为陡坡顶。据说原房主是日本人,因此该建筑虽然整体上采用了西方别墅设计理念,在立面细部处理和室内装修上还是体现出了浓郁的东方风情。(见图2)

2.2.2独立式住宅

独立式住宅一般是由单位或私人建造的中高档住宅,大多分布在雍园片区内。其建筑面积由70平方米到340平方米不等,建筑格局则是按不同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十分自由;有多联、双联、独户等多种平面形式。

多联的独立式住宅类似于现在的低层公寓,例如梅园新村1-4号、9-11号和43号都是由私人兴建、计划用于家族成员居住或出租用途的,因此其建筑空间的划分基本上都是平均统一的。

双联的独立式住宅则类似于双联别墅,在平面和立面上都呈现出中轴对称的形式。其中,平面布局为左右一门一户的住宅占大多数,如雍园23号、29号和大悲巷9号、11号等;但也有像雍园21号这样共用楼梯与入口的特例。

独户住宅与西式洋房布局相似,通常为多栋共用一个院落,也有单栋带有独立院落的,区别在于建筑规模较小,内外装修设计也比较简洁,西式风格不明显,档次稍低。如桃源新村1-4号的四栋相同小别墅,49号、51号、57号小住宅以及55号院落等。

1)雍园25号住宅

雍园25号为一栋民国时期的三层双联住宅,平面呈“凹”字形,有两个对称的居住单元,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该住宅入口处设有欧式风格的半圆形阳台,北侧建有一栋加盖的二层小楼,两者之间由位于二层的木质连廊相接。建筑外立面重经整修过,外观较新;室内墙壁则有所损坏,空间因住户的分隔和改建而变化较大。

2)雍园29号住宅

雍园29号是一栋典型的双联式住宅,占地面积为23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有两个对称的居住单元,因此入口也被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现在该住宅的室内空间也已被分隔成3至4户人家居住,改动较大。整栋建筑连阁楼共有三层,采用了荷兰风格的双折坡屋顶,上有露台,北侧利用两层附属建筑形成屋顶平台。(见图3)

3)雍园23号住宅

雍园23号独户住宅位于雍园片区内北侧,无院墙和院门,南侧和东侧都面临区间空地。由于属私人住宅,房屋质量保存较好,内部功能完整,格局清晰,外观基本保持民国风貌。该住宅楼高两层,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平面呈规则长方形,内部空间划分平均而简单。从立面处理上采用了中轴对称设计,清水砖墙面,并砌出装饰线脚;四坡屋顶,设有阁楼和老虎窗;入口处也设有半圆形的挑出阳台,下以仿古典式的立柱支撑。与西式洋房相比,整栋建筑风格较为简洁规整,内部设计上也多以经济实用为主。

4)雍园33号住宅

雍园33号院落中有两栋二层小住宅,南北两楼均为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的矩形平面,室内由卧室、厨房、楼梯间和卫生间这四个功能空间组成,设计十分紧凑。在外观出新之后,立面上采用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四坡屋顶和清水砖墙面。当时经济型住宅的建筑形式由此也可见一斑。

5)桃源新村13号住宅

桃源新村13号是同一院落中的两栋两层住宅,据说建于1928年,曾是高官郑介民的公馆,现作为民居使用。其中,北楼为四坡屋顶,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南楼住宅也为四坡屋顶,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两栋楼的外观现均已出新,饰面以青砖、斩假石铺贴,除门窗有一定的破坏外,其它基本完好。其室内则由卧室、卫生间、客厅和储藏室四个功能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间都由门洞互相联通,从而减少了公共交通空间,这在当时住宅的设计中较为常见,但在今天看来则缺少了私密性。

6)桃源新村50号住宅

桃源新村50号是一栋矩形平面的单层独户小住宅,建筑规模较小,面积仅为73.5平方米。该住宅为砖墙承重结构,最大开间4.9米;外立面采用了坡度较缓的两坡屋顶,南山墙面还做了折尖处理。其外观现在虽然已经出新,但仍可看出后来改造的痕迹:如平面上东侧房间被分隔成两个小房间,南侧山墙上增开了一个入口,从而立面上的门窗数量也增加了。

7)桃源新村55号住宅

桃源新村55号院落位于桃源新村最南端,面北座南。院内建有南北两栋二层小楼,占地面积分别为62平方米和52平方米,其中北楼占地面积为62平方米,一层由3户人家分住,二层为某餐馆员工宿舍;南楼则上下两层由两户分住。两楼之间原来通过位于二层的走廊和平台连接,现在南楼二层的平台已被改为房间,原来走廊的位置也被改建为通向北楼二层的室外楼梯。虽然多年来改建颇大,但其主要建筑结构仍得以保存。

8)梅园新村43号住宅

梅园新村43号位于梅园新村北梅园路西侧,是一栋多联式住宅。原房主姓陈,曾是下关发电厂的机电工程师。他于1934年买下了这块面积约480平方米的土地,同时聘请了一位土木工程师设计了一栋占地约180平方米的住宅,并于1937年建成,当时因为家中儿女较多,所以这栋住宅共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入口和楼梯,供儿女们成家后上下楼居住。该住宅功能明确,经济紧凑,原有建筑格局仍基本保持完整,是业主自行建房的一个典例。

9)梅园新村1-4、9-11号住宅

梅园1-4、9-11号位于梅园新村片区最南端,是两栋典型的多联式住宅。据说原房主姓卓,也是买下地后自行设计建造的,用于家族居住和出租。该两栋住宅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占地面积各为340平方米。建筑平面与联排公寓类似,设计有四个居住单元,分一梯两户和一梯一户两种户型,内部空间划分较为规整;立面上则采用了拱券、山花等民国时期常用的装饰手法。

2.2.3联排式公寓

联排式公寓在建筑形式上由数个居住单元重复排列组成,因此平面多为长条形,规模一般在平方米左右。桃源新村片区内的联排式住宅尚存5栋(5-12号、19-23号、24-34号、35-42号、43-48号)目前均已完成了立面出新改造。

1)桃源新村35-42号

桃园新村35-42号是一栋建成时期较早的联排公寓,与19-23号住宅同时建造。住宅共有三层(其中有一夹层),外立面再出新改造中采用了拉毛处理,刷黄色涂料;室内共分八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开间4米,进深14.5米,其平面形式类似于“筒子楼”,采光较差,在当时非常典型。(见图4)

2)桃源新村43-48号

桃园新村43-48号的产权在解放后被收为集体所有,占地面积为556平方米,共有6个单元,平均每个单元住有2到3户,各单元入口现都有独立院落。该住宅为两坡顶,楼高两层,北侧利用楼梯平台高差设计为三层。外立面刚经粉刷出新,维护较好。该公寓的每个单元内都被分隔成若干房间,面宽6米,进深15米,与35-42号比较起来,使用面积更大,采光和通风条件也更好一些,由此可见当时的住宅设计也在逐渐地走向合理化。

由此可见,从建筑形式上看,由于建造时间不同、使用和设计的主体也存在差异,该住区内的近代住宅建筑呈现出风格各异、规模与标准也不统一的特点。但总的来说,其整体的建筑风格均以简约和实用为主。这一特点不仅反映在紧凑的建筑平面设计中,也在屋顶、檐口、墙面砖饰线脚、阳台栏杆与柱式等立面细部处理上体现了出来。

三、历史住区的保护、利用与更新

3.1更新改造现状

在2006年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工程开始之前,这里存在着许多不协调因素,主要表现在:多数建筑年久失修,室内外破损;违章搭建现象严重,交通条件差;公共设施条件差,街巷空间和视觉效果凌乱等。因此,根据2003年出台的《长江路文化街景观规划》,梅园新村近代住宅区被明确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特定意图区,并于近年进行了整体改造。梅园新村片区改造工程是整个梅园历史片区改造的第一部分;改造内容包括对沿街26栋楼宇进行立面出新、拆除破旧和违章建筑、街道整治等,共历时三个多月,于2006年10月基本完工,总体投入达2100多万元。雍园整治出新工程完成于2007年,内容包括对14幢民国建筑立面出新,修旧如旧,沿街围墙、门楼整治出新,雍园25号等5个院落内的拆违拆旧、下水道整治等,总耗资在450万元以上。桃源片区的整治启动于2008年初,工程内容则着重于片区内各近代住宅(尤其是5栋联排公寓)的立面出新上②。整个工程中都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上达到了恢复街区原貌和改善街道环境的目的。(见图5)

3.2保护利用理念探析

虽然街区的改造和整治工程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近代住宅的保护和利用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引起的:

1、建筑本身设计上的问题。通过分析三个片区中的近代住宅的现状,可以看出近代住宅在某些方面已不再完全符合现代居住标准。例如,在平面设计上,卫厕面积明显不足或较小,普遍都在2-3平方米左右;室内功能划分虽然紧凑,但连套房间存在着使用面积减少、私密性差、不符合疏散规范等明显缺点;还有一些室内空间已不符合民用住宅的采光通风标准。另外,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大都采用了砖和木,尤其是屋顶、天花、楼板和楼梯等多为木质,再加上长年使用失修,建筑内部的返潮、漏雨、腐朽现象也比较常见。

2、管理上的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大多数住宅都建于20世纪30年代,住区刚建成就遭逢抗战,业主纷纷迁往外地;南京沦陷后,这里曾被日军占领作为办事处;抗战结束后,部分住宅还曾作为国共谈判办事处和中共代表驻地;解放后又经历、房改等政策变动,很多住宅早已几易其主。种种历史原因使住区内私产、军产、房管所产权等几种所有权同时存在于同一时期的建筑甚至同一栋住宅中(如梅园新村43号,户主仅从房管所收回一个单元的产权)。这也造成了一栋独户住宅或单元中往往由2-3户人家同时居住的现状,不但居住质量差、环境拥挤,私自改建和加建现象严重,而且由于维修责任不明,房屋也未能得到妥善修护。

面临如此现状,对这些近代住宅的保护和利用也需要不断探求新的理念。首先,应根据对象的保护价值决定保护方式。例如,对于建筑质量保存较完好、建筑形式较典型的近代住宅重点保护、修旧如旧;对于建筑质量一般、风貌一般的局部维修、整体保留,在不破坏建筑整体结构和风貌的前提下,适当改建能使建筑更适合现代居住生活;而对于已经破旧不堪、难以居住的近代建筑则也可以在不破坏街区风貌的前提下原址翻建。另外,通过合理的功能置换也可以对其中一些历史建筑进行利用。例如,梅园新村片区内几处作为纪念馆展厅的西式洋房等。

四、结语

梅园新村近代住区建成于南京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因成为著名的历史事件旧址而闻名,住区内的近代住宅分布集中,建筑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建筑质量和风貌都得以较好的保存。通过对梅园新村近代住区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其作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更加明确,因此更需要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保护与利用。(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梅园街道梅园社区基本情况,都市圈圈网,日期:2009-01-06.

② 参见《金陵晚报》2006年07月24日、2007年3月21日、2008年03月31日的相关报道。

参考文献:

[1].(中华民国)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首都计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陈伟.南京民国建筑的分布结构及其生存策略[J].南方建筑,2006,(10).

[3].蔡睛,姚Z.南京近代住区的营建特征与保护观念初探[J].华中建筑,2006,(11).[4].蔡晴,姚Z.南京近代城市住宅评述:1930-1949[J].南方建筑,2004,(5).[5].王昕.近代南京城市住宅区块研究及保护利用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05,(4).[6].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回溯[J].中国房地产,1994,(9).

[7].邓庆坦,徐力,邓庆尧.房地产业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演变[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3).[8].张宏.近代南京的规划和居住形态特征[J].华中建筑,2003,(2).[9].刘宁旗.南京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保护改造纪实――兼谈历史街区出新中不变、可变、善变的辩证关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7,(1).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Residential Area Built Before 1949 in Meiyuanxincun,Nanjing

WANG Ying, WANG Yong-p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rn planning, Nanjing 210009)

Abstract:As the capital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still exists much architecture built before 1949, which form an important part of Nanjing Urban Culture. During the year from 1930 to 1946, a series of modern settlements were built because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n Nanjing city. The residential area called Meiyuanxincun was one of them. In June 2008, we did some research on this area, including Field visiting and surveying. A lot of base data were collect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protection status in this area, and also analyses the way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e future.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5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安居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规划布局

(一)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 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小学位于东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 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针对小区现状,适应房地产分期开发的需要,将小区规划为6个居住组团,东部三个居住组团作为第一期开发用地,西部三个组团作为第二期开发用地,开发程序由东向西形成滚动开发模式。

(二)道路系统

根据人流方向及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小区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 小区对外设有六个出入口, 其中小区的主入口开向历山路和南外环部,另外四个为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1)、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12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6米。(2)组团级:路面宽6米(3)宅前小路,路面宽3米,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

根据小区内公建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要求和分期建设开发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片布置。

小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小区的出入口处沿街布置,这样既方便居民上下班顺路购买, 又使商业建筑对外临街布置,提高经济效益。小区配套的社会利设施,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布设在小区内部,这样既有较好的小区环境质量,又有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四)住宅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

为满足“安居”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住宅设计采用二种类型,建筑面积分两个档次,分别为55M2/ 户─80M2/户和80M2/户─90M2/户。 住宅单体设计在内部功能、空间利用、外部造型、 经济节能方面都力求有所创新,并考虑远期发展改造的可能性,方案均采用大起居厅(明厅,使用面积>2M2),并兼有小餐 厅。卫生间考虑三套组合式,即浴缸、面盆及一个蹲式或座式便器,住宅层高采用2.8米,日照间路为1.5H,住宅横向间距不小于5米,建筑层次以四层为主,少量五层。小区住宅按照“三大一小一多”和“三明”的要求布局, 内部功能,动、静分区,管道集中。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新科技成果,运用推广的新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运用新建材,用生态住宅原理,设计改造新型的适用的住宅,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住宅群体组合充分利用多层条式住宅通风好,朝向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庭院组合主要采用院落式,一般每院落50─60户,设一个主要出入口,并设置标志,这种围合式院落空间,给居民以领域感和归属感。

小区设三个居委会,内设收发信报、传呼电话、取奶站等综合服务设施,在组团中心设置组团绿地。

小区景观设计

(一)绿地系统

小区绿地共分四种,即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 庭院绿地,沿道路绿化带。小区级绿地设在小区的东入口处, 结合现状水塘和洼地进行改造,利用水塘自然水面,周边铺以不同颜色的铺地, 两侧设置精美的花坛、座椅,配合种植花草树木。后期开发建设中,在小区中部结合文化站,中心幼儿园等公建设施,另开辟一处中心绿地,并按不同服务对象划分不同活动场地,设置老年儿童等活动设施。组团绿地集中设置在组团内部,以花架、坐椅、硬地、小品、儿童活动设施等设施,安排老年人休息的场所和儿童活动设施,是组团内居民交往,游憩的主要场所,属半公共空间。

宅前院落绿地主要以草皮、乔木、石桌、石凳、花架、沙坑、常绿灌木为主,为院落邻里交往创造一个好的室外活动空间。沿路绿化带以乔木为主,可结合沂南山城特色,种植观赏树木,住宅山墙建议用藤蔓植物半装饰。

(二)景观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和道路走向, 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小区景观与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小区景观。

结合曲折变化的小区道路,形成丰富、有致的道路对景点;沿路通过住宅单元的错列围合,形成路移景变的沿街景观效果。(以小区主入口向北延伸,形成贯穿南北的小区景观主轴线;在小区公共绿地与扬州路三角绿之间,形成一条绿化轴线,使三角绿地与小区绿地贯通、增加了小区中心绿地的开放性)。

建筑风格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手法、 在细部处理上借鉴和吸引青岛地区建筑的风格,形成典雅、别致、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以白色为基调,坡屋顶以红瓦为主色调。沿城市道路和护城河的建筑,充分考虑城市街道景观要求。沿街建筑要求丰富、连续、形成高低错落、 进退有效的街道景观界面。小区公建力求建筑形式丰富、活泼,采用较为浓重的色彩,与居住建筑典雅的色彩形成对比,使整个小区建筑色彩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三)环境小品

小区环境小品面广量大,规划从环境小品融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设计要求出发,对小区中心绿地及各组团绿地的建筑小品,从指示标牌、柱廊、雕塑、灯柱、围墙、花台、地面铺砌、座椅、儿童游戏等提出规划要求。各组团地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组团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围墙、灯具、坐椅等每个组团各具特色, 增强组团识别性。小区步行道采用有别其它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结语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6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build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man's survival has a special meaning. Especially in today, it has already become affect nat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important factor. This paper combining author's experience,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word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desig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1住宅建筑的重要性

1.1住宅建筑对人居的重要性

随着住房政策的改革,住房商品化使城市住房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重点。特别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居住用地紧张;中小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居住建筑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和效果。

1.2住宅建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住宅建筑,特别是良好的居住环境,将使城市的发展更具活力。它能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结合文化环境的法制管理,吸引和容纳更多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住房市场化的情况下,良好的居住建筑和居住环境,能加快建筑资金的市场周转,从而扭转当前大量商品住房积压的被动局面;同时,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建筑,还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旅游业和居民的社会凝聚力,增加居民的社会参与感和推进民主社会生活,为解决环境生活恶劣、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提供了物质解决出路。

2增加居住生活的舒适性

⑴住宅内功能空间序列的合理组织,是确保居住舒适性的第一要素。目的是使不同的功能空间既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住宅内空间通常被划分为三类:一是家庭成员的公共空间,如起居室、餐厅、厨房,活动内容包括团聚、会客、娱乐、就餐以及饮事行为,是对外开放的空间,应布置在入口处,便于家人与外人接触,也方便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出入;二是家庭成员的私密空间,如卧室、学习工作室等,活动内容为休息、睡眠、学习、业余爱好等,具有较强的私密性,是内向性空间,应布置在住宅的静处,以保证个人行为的私密性不受外界影响;三是卫生活动空间,活动内容为沐浴、洗面、化妆、洗衣等,其私密性极强,应设在前两类空间之间,使活动在这两类空间的人都能方便地进行独立活动。如果进一步细化分,则将家务室、厕所靠近公共区,浴室、化妆室靠近私密区,如此布置更为理想。总之三类空间应按其特定要求进行布置,这样生活就有规律,相互不致干扰。

⑵功能空间的尺度是影响生活舒适程度的要素。现今不少住宅面积无限扩大,各个功能空间大而失当,表现在:1)起居室大到50~60m2,犹如公共建筑的厅堂,卧室也大于20m2,高宽比例失调,完全失去了家的温馨感觉。2)不少房间比例失调,为了增加建筑容积率,房间进深任意增大,造成内部空间得不到有效光照,有的房间长宽比超过2,狭长而不好布置家具。3)厨房过分狭长,会引起因重复单向往返而感觉疲劳。目前,市场上80~120m2的户型之所以畅销,就是因为它为用户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数量和面积。

一般来说,不同功能空间的房间应有一个最小的净尺寸,这在国家规范内早已有具体要求,如起居室的开间为3.7m、主卧室3.4m、次卧室2.8m、厨房1.5m,以保证家具布置得当之余,用户可活动方便。面向不同的消费类型的住户时可适当扩大尺度,但不应盲目扩大,造成浪费。

⑶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独立性也是获得舒适度的必要条件。住宅内按居住行为划分了动、静二个分区。但对外部环境而言,各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私密性要求,从跨入一个家庭的门开始,就希望内外两重天,户内一切均应不受外部干扰,所以入户玄关的设置十分必要,确保不会开门见厅,厅内陈设不至于一览无遗。视线干扰是另外一个经常困扰住户的烦恼,尤其是外廊式住宅靠近走廊的房间,往往受交通影响较大,失去了私密性。此时可将走廊降低半层,窗口做小花园或者做成凹口,使走廊与房间适当分离,减少干扰。居室里,由于客厅是接待客人的空间,因此卧室的门尽可能不向厅开或少开向客厅,同时,卫生间门也不应面对客厅或餐厅开设,这些在设计中都应有所考虑。

⑷在住宅楼内适当设置交往空间,促进融洽的邻里关系、创造舒适环境的重要手段。别让高楼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障碍,具体措施是:在单元入口适当增加面积, 设置座椅,配以绿化,形成居民交往、会客和休息的公共客厅,这在人流集中的高层住宅尤为重要;扩大的电梯侯梯厅也可为居民增加联络的机会,提供交流的平台;底层架空可为居民提供半室外活动空间,增加相互交往和区域归属感。不管哪种方式,都应在这种交往的空间里设置座椅,配以绿化,甚至安排游乐设施,使居民在这附加的空间里享受到温馨、祥和的大家庭气氛。

3增强居住建筑的适应性

居住建筑的适应性要求,一要能持续发展,二要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三要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

⑴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命题,住宅的可持续发展要能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譬如:高科技智能化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家庭不仅是生活空间,同时也是工作的场所的延伸。人们使用网络、传真电话、电视复合终端装置实现管理工作自动化。在装有电子装置的住宅里,人们可以使用信息设施直接参与到企业办公室的工作中去。

⑵当前住宅供需已从福利分配转变为商品行为。为适应不同类型、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生活模式家庭的需要,应该向社会提供不同面积标准、不同平面布置的住宅,不同类型的住宅,如老年人、残疾人、多代人以及单身居住住宅。

⑶居住建筑的适应性要求房屋平面布局可满足多样化要求,随着生命周期变化或家庭居住模式的改变可进行相应调整。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大柱网的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或无梁结构体系,砖混体系因其布局单一,分隔不可改变已在淡出住宅的历史舞台。

4多样化的住宅单体的设计

在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中,建筑师根据不同标准和不同对象设计出了许多构思巧妙、平面合理、空间灵活多变的功能性住宅,为了迎合市场要求,许多造型新颖、色彩独特,风格各异的住宅单体为住宅增加了相当大的附加值,住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的城市形象和建筑艺术增了添绚丽的一笔。

4.1平面形式多样_____转角式住宅、板式住宅和点式住宅

高层住宅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设计的。转角式住宅是将朝向不同的单元围合起来组成封闭的内庭院,并形成丰富的建筑体形;后者则是利用平面的紧凑布置,在较小的基地上建起造型美观的建筑单体,具有良好的朝向和通风。

4.2功能分类的细化______单身公寓,多室多厅家庭,公寓式老年住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住宅从功能上细分出多种分类:1)外来单身打工者,都市白领,可以独自拥有单身公寓,享受私密的各人空间。2)两口之家、幸福三口,两代同堂,可以选择从一室一厅到多室多厅的多户型住宅。3)都市生活别墅享受可以选择花园洋房,复式等高端形式的住宅。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4)为了给独居的老人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老年公寓应运而生。这种公寓均按无障碍建筑设计,每户老人有一间居室和卫生间,每两户老人合用一个起居室和厨房,以便于相互照顾和人际交往。另外,在数幢公寓中间设置含有洗衣房、浴室、餐厅、书报室、社区医疗卫生室等配套功能的用房,为老人提供服务。这种住宅在我国出现较晚,但相信在几年之内必将引起建筑师的重视。

4.3注重住宅立面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美观在住宅建筑中给开发商带来越来越多的附加值,建筑立面形式的发展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实用、经济、美观被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住宅建筑也一改往日单一的造型,新形式层出不穷,美式、简欧式、西班牙式、新古典形式通过细部的变化装点着新住宅,住宅小区已通过对小环境建筑的品质提升,对城市的新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从一个方面体现着时代的新风貌。

5居住区环境建设

居住区环境也是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准的提高。当人们有能力自己选择购买居所,按自己的品味装修家居,改善自身的近身生活环境之后,自然也对自己居住的户外环境、小区环境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建筑师的目标是在保持必要的生态平衡、基本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展示户外环境的迷人魅力和高尚品位。

5.1组织不同功能的空间环境

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小区空间环境可细分为:1)集中绿地和中心游园,配置绿化、水景。2)室外活动场所,配置健身器材,健身场地等。3)组团空间,宅间小憩场所,楼幢间的院落空间,方便邻里交流。4)住宅底层独院、阳台和露台等。自用的同时为楼层用户提供远观的美景。

5.2设置配套完善的社会服务环境

小区社会服务设施是解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他们的配置与设计必须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停车场、公厕、物业会所、室、茶室等均在其中。

5.3创造洁净和安静的卫生环境

小区内的卫生环境包括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卫生环境可借助自然气候条件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来获得,如利用太阳高度角与范围角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妥善处理建筑墙体质地、色泽和在地面铺装植被等,以改善日照的辐射。提高绿化覆盖率;设置水面,以调节气温和湿度等。小区的环境保护主要是作好生活污水的排放、收集、清运和处理,以及噪声的防止和隔离。

5.4建立秩序井然的安全环境

安全环境来自有效的小区规划和小区管理。1)要充分考虑居民能获得较强的领域感和归属感,先进监控设备的利用,物业巡岗制度的建立,软件和硬件配合建立可控的安全系统。2)要合理组织小区道路,达到安静与安全的目的,适当设置地下的机动车库,控制车辆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的行驶,道路走向上要做到人行与机动车道分离。配合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使机动车的发展不要成为小区环境建设的阻碍。让居民行的方便、住得安全。

5.5塑造景观宜人的视觉环境

小区视觉环境既有物质内涵,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美好体验。住宅小区造型美观,色彩和谐,空间丰富,开敞得宜,布局严谨活泼,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可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在现代化的住宅社区中,道路系统、绿化系统越来越被重视。道路设计在考虑交通功能的同时重视了它的景观功能,组织好道路两侧的景观以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景观绿化系统已成为建筑师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季见绿,三季见花,月月见新绿,季季见新彩,引入小品、引入流水、引入风、引入心中的天堂,才能成就高品质的居住生活。

6结束语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7

关键词:住区发展居住空间 邻里空间 工业化

1 概念解析

1.1 住区包括住宅及与其相关的道路、绿地,以及居住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等,因此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其范围可大可小,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等。

1.2 住区建设侧重于区域范围内居住功能的实现以及居住环境的形成。

2 中国住区发展历程

2.1从建国初期到目前,已经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城市住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着“封闭-开放”的循环变化过程

2.2从单纯模仿国外模式到结合国内实际逐渐探索出符合我国现状居住文化的住区

2.3建国前:

(1)周代:里(密集而规整的道路网格分隔)

(2)唐代:坊(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坊墙、坊门,实行宵禁)

(3)北宋:商业街、坊巷(集市、商店、夜市,住宅面街、商住混排)

(4)明清:与北宋住宅形式相比变化不大

2.4建国到70年代中叶 :

(1)居住空间基本呈开放性,边界仅采用树木或绿篱分隔

(2)居住空间营造主要以改革内城区居住环境及在城市边缘区新建“工人新村”为主

(3)出现由单个企业兴建的大批分散而平等的城市边缘居住区和企业职工住宅,城市居住空间被划分为以工作单位为基本居住单元的居住空间,即所谓“大院”。

2.5后-80年代末:

(1)出现大片工业区、商贸区、职工单位大院等,居住建筑呈现出一种朴实简约的风格

(2)过于模式化:统一的设计、统一的材料、统一的技术,居住区内的环境设计基本上无从谈起

(3)建筑外观: “方盒子”的特点,裸砖外墙,混凝土外墙

(4)环境特点:行列式布局方式,缺乏绿色空间

后-80年代末:

2.6 90年代:开放性

(1)单位大院逐渐瓦解,出现的封闭住区很少,除了一些社会名流和富有的私人企业主的别墅和高级住宅区。(如广州一直保留下来的新河埔别墅群)

(2)建筑被复制,住区被复制,城市变得缺乏识别性,没有生气没有特色

2.7 90年代后

(1)“大盘时代”“造城运动”,以广州为例,“华南板块楼盘”、“东部板块”,新建住区的用地规模不断打破纪录。

(2)风格开始多元化 :西班牙风格、现代风格、英伦风格,新中式风格等等。

(3)对住区的环境要求也开始提高,园林景观行业蓬勃发展 。

3 西方住区发展历程

背景:西方发达国家19~20世纪,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激增,特别是城市产业工人的增长,导致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从而出现了新的居住区。这些居住区改变了城市面貌,使城市达到了新的规模和体量。

3.1二战前的发展

(1)截止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城市建设是没有社会学家的参与的,城市建设主要围绕技术问题的解决和考虑城市景观。

(2)大家庭的解体以及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和单人家庭的出现,许多小型住宅被兴建。

这一时期在新居住区出现了新的现代住宅平面,如外廊式住宅、两跨住宅、住宅阳台、全套住宅(带厨房卫生间)以及并联住宅等。

这些新式住宅结构比先前更为合理,而其所在住宅区环境优美,有着大面积的绿化。

3.2 50年代

(1)重点在重建被战争破坏的住房和新建被战争毁坏的城市。

(2)建设以分散开放的形式为指导思想。在规划设计上,打破了以往的周边围合住宅模式、街道塑造和轴线传统布局等手法,呈现自由流线格局。

3.3 60年代-郊区化

(1)除了市区内重建住宅外,开始在市郊建造大型的居住区。

(2)大型居住区由国家资助,居住区的大小以相应的“学校区”居民为单位,大约7 500人。居住区内主要是3~4层条式住宅,在居住区中心有个别高层住宅作为标志。

(3)私家汽车迅猛发展,满足汽车使用”成为居住区规划的要求。

3.4 70年代~80年代(1)住宅和居住区发展的分水岭,大规模的住宅建造开始减少。内城旧居住区的更新和现代化改造开始成为住宅发展的重点。

(2)开始注重环保和保护历史传统建筑及街区,城市发展方向更多地转向了已存的旧建筑的小规模更新改造,更在小范围尝试设计建造节约用地、生态型和节能住宅。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工厂改造的住宅

3.5 90年代以后

(1)城市扩建有了进一步发展,住宅区设计更强调个性和城市性。功能混合和限制汽车交通以及发展公共交通和通讯成为主要手段。

(2)延续80年代城市改造更新的建设重点,人们提出了新的住宅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口号,如“安静交通的住宅区”、“混合居住区”、“生态型住宅”以及“城市个性和气质”等,这些想法和要求都在城市更新改造和城市扩建中得到了体现。

4 二者的相同点

4.1 从发展方向上,两者都是由功能需求转向功能与环境共同需求的过程。

4.2 从建筑结构、空间形态、交通模式、配套设施等功能要求看,两者都是从单一形态向复杂形态发展。

4.3经历了建筑技术从粗放向精细的转变。

5 二者的不同点

5.1 由于国情不同,中西方住区形态存在差别

(1)西方:在居住郊区化的过程中,国外发达国家以卫星城发展模式为主,住宅多是独栋别墅。

(2)中国:人口众多,且多向大城市集中,在居住郊区化的过程中,中国多以高层住宅结合少量别墅区为主.

5.2 国外住区发展理论研究较先进

(1)西方:在1929年已经提出邻里住区理论,后来又提出新城市主义(美国)等。

(2)中国:在我国前期住区开发中,经常是生搬硬套外国先进理论,而没有进行深入了解。而中国则把公共设施简单的理解为住区中的中心商业街道.

5.3 空间形态的区别

(1)西方住区

打破了封闭式小区管理模式,提高中心城区的人群混合,提高中心城区的可居住性和多元性,提高郊区住宅区工作的可能性,使得人群住在郊区同时工作在郊区。

(2)中国住区

目前还是十分强调功能分区,再加上“封闭式小区”的通用管理模式,使得街道空间的功能正在向单一的交通功能退化,城区局部的多元化受到影响,由于社会福利水平低,商品住宅受市场左右一般都是“人以群分”,“择邻而居”。

5.4 建筑结构的区别

(1)西方住区

建筑层数发展由高到低,密度由低到高。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城市整体绿化环境提高了,这为城市中心地区空间的连续性,城市郊区居住建筑的亲切宜人提供了条件。

(2)中国住区

建筑密度目前控制在25%-30%,(特别是中心城区住宅建筑)开发的强度决定了高层低密度的住宅建筑方式是经济的。

5.5建筑风格的区别:

(1)西方住区

在同一个住宅项目中鼓励存在多种设计,催生集合住宅个性化,从而获得丰富的建筑景观。

(2)中国住区

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受销售的顾虑因而突破不多,限制了个性化的发展。住区建筑风格追求相对统一。

5.6 保护意识的区别:

(1)西方住区- “谨慎的城市更新”

不仅针对文物建筑,而且那些普通的旧建筑,都是构成地方特征和维系原有社会经济文化延续的载体。在住宅改造上,最突出的要点是:“旧如旧,新如新,控制体量,改善功能,保留居民,公众参与”。

(2)中国住区

脱离保护意识,把旧建筑改造当作商业开发而不是城市文化的多样化建设来看待。

重视旅游和仿古,不重视使用中的利用,往往把居民全部动迁,改老建筑为商业设施和高级住宅区;

重视单独的物质性保护,不重视居民的保留和对原有社会生活关系的尊重和发展。

5.7高技术利用的区别

(1)西方住区

运用高技术,是以文明的居住观念作为引导,而不是以单纯经济效益为引导,以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为措施。

(2)中国住区

高技术利用往往带有以经济效益为先导的动机。

6 结语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比中国早了一个多世纪,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中国居住区发展的前景。西方政府对城市福利住宅、内城改造和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缓解了城市郊区化的蔓延趋势。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篇8

关键词:规划设计;交通布局;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30亩(约220000平方米),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总建筑面积为60983平方米,共分为A、B、C、D四个区块,项目一期主要为C区和D区一部分房产的建设,现已建成,建筑面积为26500平方米(含会所7000平方米)。项目二期A、B区,位于整体项目主入口处,总用地面积为106666.3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29084.6平方米,由67幢独立住宅和一处会所,以及一处物业用房组成。

二、规划设计目标

1、充分利用规划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风格独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的休闲度假区,提升环境品质和土地开发利用价值。

2、规划和建筑布局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提高土地利用率,摊抵单位面积开发成本。

3规划和建筑布局充分结合山地地势与湖景资源,旨在创造出乡村风味浓厚的休闲度假住宅。

1、功能布局

根据规划红线将园区分为南区和北区。整体布置通过基底高差和平面错开两种方式保证了园区内湖景视线共享。

(1)南区在靠近湖边绿地景观西侧布置了5幢G型大户型独栋住宅,使其拥有最好的绿地景观资源。随着山势的提升在南区中间及南北两侧布置7幢C型和11幢D型独栋住宅,并与G型住宅交错布置。错落有致,聚落空间丰富,尺度宜人。南区东侧靠近园区干道处布置了18幢A型双拼联排住宅,远眺千岛湖湖景,别有一番情趣。

(2)北区北面朝向千岛湖,在此布置了5幢F型独栋住宅,充分享受到了湖景美色,是一湖景与山势结合的别墅典范。西南侧紧邻湖边绿地。此处布置了3幢H型大户型独栋住宅,北看千岛湖湖景,西南侧面向景观绿地,拥有全方位的景观视线资源,是整个园区的最佳位置。东面交错布置了5幢E型独栋住宅和2幢D型独栋住宅,宜人的尺度,围合的空间,环境品质极佳,空间感觉流畅的建筑群。在北区中间修整的坡地上布置了10幢B型双拼联排住宅。随着山势的不断提升和马路的蜿延曲折,体现了山地建筑的味道。

(3)会所布置在地势最低处,位于园区住宅的背坡面,减少其对园区内住宅的干扰。

(4)地块最南端设置了一处物业用房,以满足物业和办公的

2、交通组织

(1)外部交通:

项目用地主要为陆路交通,通过万向公路与千岛湖大道和杭千高速千岛湖出口相连接,外部交通十分便利。

(2)内部交通:

a,入口设置:园区东侧有毗邻城市干道,主入口设置在园区中部,与城市干道链接以保证南北区块等同的服务距离。入口处视野开阔,湖景与绿地景观尽收眼底。为保证车行的顺畅,在园区最南端设置了一个次入口。

b,园区内部南北区各设一条沿着山势贯穿园区的5米的环形机动车道,有效解决了园区内部各区的通达性及消防问题。

c,各级道路均以流畅平滑的曲线穿插,使各功能区及各组团细胞般紧密相连,而在道路系统交叉形成的节点,则成为园区内不同位置的标志点,这些标志点通过视觉形象的不同设计,使整个园区的各区域界面成为居住着可明确识别的来往空间。

3、景观绿地

景观绿化目的在于减少建设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以现有的山水景观为基础,在满足组团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柔化沿湖驳岸,结合景观设施,达到生态美化的目的。

①主次入口,以及中心景观带,通过坡地、水榭以及喷泉等各种高档景观设施以其规模成为全区最跳动的元素,真正起到统领全区的核心作用。

②在各居住单元内,尺度适宜的公共绿地布满全园区,把环境绿化资源分散至家家户户,达到每幢住宅都能窗前见景,出门入园,形成非常有亲和力的生态环境。视觉的延伸在宅间、路旁、水系相跳跃,形成多层次、多变化的效果。

③各居住单元均有自身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化景观空间;而彼此之间的绿化景观空间相因连接,形成覆盖全园的生态景观系统,这样各住宅细胞单元既有自身的独立性而相对内向,较少干扰,同时又参与进园区的各类空间构成中而不显孤立。

④组团沿湖区域以不破坏原始景观为前提,并以植物景观营造为主要手段,在108高程以下具备种植条件的区域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和耐水湿植物,如芒、菖蒲、黄菖蒲、芦竹、野栀子、池杉、落羽杉、水杉、水松、乌桕、枫香等;在108高程以上20米区域内则种植各类生态性和观赏性兼顾的乔木、灌木和各类地被,力求营造有层次、有纵深、有四季变化,能满足观赏和生态保育功能的沿湖景观环境。

4、亮灯设计

作为一个高端住宅区,位置又处在千岛湖镇东南方门户杭千高速千岛湖出口和千岛湖畔,其夜景和亮灯工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本案的灯光设计中,主要由应用了路灯、草坪灯、地灯、水景灯、植物泛光灯及各类景观灯等灯光设备。这些灯光设备与项目组团内的硬质景观、绿化植物、雕塑等结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形成点线面逐级展开的灯光布局,为住宅区营造出温馨、浪漫、神秘、优美、安全、节能的夜间景观环境。

五、建筑设计

所有住宅均朝向景观面,并结合山地走势,营造一种浓浓的休闲情趣。三层的独立住宅,层层退让的建筑立面,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情境露台,拉近了住宅与园景的距离。通过庭院氛围的营造,和立面细部节点的处理,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居住品质。通过院落空间的设置模糊了室内外的界线,使庭院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联排住宅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园景住宅模式,室外的天井,高深的客厅,增强了室内外的融合和流通。

六、风格设计

(一)来自千岛湖乡间格调

蓝天象宝石般纯净,艳阳普照着大地,绵延的丘陵上布满绿树与青草,白墙与红顶的小屋散落路边。所有的景物与色彩搭配不着痕迹,从容、坦然而优雅……

风格多体现为乡村风情主体,通过天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和灰泥来表现建筑的肌理。尤其是红色陶土屋瓦及灰泥墙面涂层,都是非常具有乡村风格的元素。

(二)来自千岛湖的手工精神

细致致的线脚、优美的拱门、美丽的铁艺演绎纯正的手工建筑神韵。标志性的拱门,简明的符号,张扬着来自乡村的建筑之美,淡雅的色彩传递着某种更为自由活泼的精神指向,在千岛湖,享受充满艺术的建筑美感,享受手工建筑的人性体贴。建筑,将时光的密码悄悄刻入建筑,刻入城市的灵魂深处。

七、结论

上一篇:医疗卫生现状范文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