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06:15:37

住宅产业论文

住宅产业论文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住宅;产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国城乡住宅每年竣工面积达到12-14亿平方米,每年全国城乡住宅投资额约2万亿元左右,有效地拉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全球资源空前紧张,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的大环境下,我国住宅产业仍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住宅产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建设和消费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住宅产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我国住宅产业仍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施工周期长;施工工艺落后、住宅部品的系列化产品不到20%;住宅产业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5(我国为15%);建筑节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粗放等。

上述问题中最为紧迫的是我国的建筑能耗问题。住宅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巨大,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中消耗,住宅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如果与当前国际先进水准看齐,在不降低文明生活水准的前提下,根据我国住宅的物耗水平,住宅建筑至少还有节能30%~50%、节水15%~20%的潜力。因此,住宅业及其相关产业能不能切实贯彻“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简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2循环经济与住宅产业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行为原则(简称3R原则),其中又以“减量化”为首要原则。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见图1。

图1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住宅产业化是指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住宅产业,实现以工业化的建造体系为基础,以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为依托,以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以科学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为手段,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的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住宅产业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住宅建筑标准化;二是住宅建筑工业化;三是住宅生产经营一体化;四是协作服务社会化。包括住宅基础技术体系、成套的住宅建筑体系技术、住宅部品集成化体系、住宅质量保障体系、住宅性能评价体系五项目标体系。联合国提出的“住宅产业化”的6条标准是: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物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集成化,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生产的机械化,技术生产科研的一体化。

3发展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3.1住宅建设任务繁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和住房消费的上升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将大大加快,城镇人口的比重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住宅建设任务将十分繁重。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7亿,我国城市化将以每年1~1.5%的速率发展,城市人口会达到849亿。城乡人均住宅将达到38M2(城镇住宅的人均建筑面积达到35M2,农村住宅的人均建筑面积达到40M2)。照此推算,从现在到2020年,累计需要新建住宅130亿M2。3.2住宅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住宅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近年来全国城乡住宅每年竣工面积达到12~14亿平方米,每年全国城乡住宅投资额约2万亿元左右,且这样的势头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住宅建设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是巨大的,住宅的使用对环境的负荷也是相当大的(相关数据见前文)。可我国现有资源不可能长期支撑粗放的住宅建设生产方式,如果按目前住宅建设的资源和材料消耗水平发展,势必对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亦将成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障碍。面对巨大的住宅建设任务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途径,彻底改变目前的住宅建设落后的现状,走资源节约的道路,处理好我国人居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人类的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住宅产业是走资源循环型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载体。通过住宅建设的资源节约必定会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人居与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的影响和贡献。

3.3住宅产业化是发展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化形成的初期阶段,重点是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第二阶段是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期,重点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价格比;第三阶段是产业化发展的成熟期,重点是进一步降低住宅的物耗和对环境的负荷,发展资源循环型住宅。由此可见,利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生产手段是实现住宅建设低消耗、低污染,达到资源节约目标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住宅产业现代化,才能实现住宅建造达到资源节约,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

4发展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4.1完善住宅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政府管理和扶持:首先应进一步明确住宅产业政策目标、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组织政策、市场政策等,建立必要的工作推进制度和激励机制;根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要求,研究制定住宅产业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技术发展纲要。同时,加强政府管理与扶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要建立基于市场的财税、信贷、保险等经济政策保障;建立基于市场为主的推进机制。

4.2加大科技投入,夯实技术基础:加强对基础性、关键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为实行住宅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做好“三个体系”工作,即完善住宅建筑标准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住宅成套技术体系、推进以住宅性能认定为主的质量控制体系。二是研究开发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新一代资源节约、环保生态型住宅加大对资源节约、环保生态型住宅及其成套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投入,尽快使其科技成果产业化,逐步提高住宅建造的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水平。

4.3开展住宅产业生态系统建设:住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将整个产业链建立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使资源在一个循环的系统里充分共享,相关产业间协调运作,将一个产业的废弃物用做另一个产业的原材料,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进而形成“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的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董秀英,韩仰君,赵燕.对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思考[J].城市,2005(3)

[2]赵金怀.基于循环经济的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3]张建利,谷岷.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6(2)

[4]王宁.住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3)

住宅产业论文篇2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 钢结构

一、引言

1994年,时任建设部部长的侯捷对住宅产业化如是定义:住宅产业化,即让住宅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以住宅建筑为最终产品,做到住宅开发定型化、标准化、建筑施工部件化、集约化,以及住宅投资专业化、系列化,以大规模的成型住宅开发来解决城市居民的住宅问题。这一论述关于产业化的概念与联合国经济委员会之定义想吻合,即产业化包括: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物的标准化;生产过程各阶段的集成化;工程高度组织化;尽可能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生产与组织一体化的研究与开发。推进住宅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探索出适合住宅产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及其发展策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主要的住宅建筑体系有砖混结构住宅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钢结构住宅体系等。其中,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便于实现标准化、部品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符合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特点。这些特点与住宅产业化的内涵相一致,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较理想的住宅建筑体系。

从1994年第一栋钢结构住宅诞生于上海浦东的北蔡开始,社会各方面以产业化为战略致力于钢结构住宅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以企业开发为核心,科研机构攻克核心技术为支撑,通过大量的示范工程来推动的发展模式。但是,无论是系统的开发或是单个工程的零星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企业无一例外的遇到继续大规模发展的瓶颈。咎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对产业化概念理解的教条化,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会造成在很多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品集成上效率低下,方向偏离。从试点工程和国外的经验看,要发展钢结构住宅,需要以大型企业尤其是钢铁企业为龙头,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维修、管理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二、研究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

当前,钢结构住宅研发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主要问题有:(1)研发课题以点为中心,过分突出关键技术本身,而忽略其在产业化系统中实际的应用效果,由于很多关键技术完成的主体是高校等科研机构,其主要关注技术本身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可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企业却是应用的主体,两者之间发生了较多的矛盾。(2)产业化集成过程中,企业内部由于研发人力和物力的局限性,很难提炼出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课题。(3)从现有的建筑、结构专业的规范来分,钢结构住宅分为低层(1-3层)、多层(4-6层)、小高层(7-11层)、高层(12层以上)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技术参数要求不同,我们应该从这四大产品系列的集成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而不仅关注以点为中心的关键技术。 4)系统研发的企业已较少,后续科研和工程相互滚动进一步研发的企业几乎没有,这将使得已取得的研发成果没有传承性。

解决上述问题较好的途径主要依靠企业对研发的长期投入,并成立相应的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集合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负责部分自主研发工作,同时控制好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宝钢集团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

研发的关键技术必须落实到相关的工程设计中去,这是企业核心技术的应用体现。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设计模数化。要以建筑设计为主导,其他专业紧密互动配合。改变目前仅有结构工程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建筑师的声音。钢结构住宅建筑除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一般原则外,还要注重解决:如何发挥钢结构的优势?梁跨度可增大、开间更灵活、为住户创造更大的空间和面积;如何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建筑平、立面单调呆板的问题。目前在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建筑师的智慧和积极性发挥不够。要发挥建筑师与结构、水、电、设备等专业协调能力,如解决钢结构住宅建筑防火、防腐蚀问题,做到成本增加不多而效果较好。结构设计可以大胆的突破规范要求,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

这里主要讨论制作、安装、以及现场施工中的主要问题。产业化要求现场尽量装配化、湿作业少。目前主要问题有:(1)楼板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工厂预制、现场安装,这将影响施工速度,经研究解决的主要途径为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模板升降技术),同样可以达到产业化提出的工程高度组织化和尽可能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的概念。(2)钢结构构件可以完全做到工厂化,但是当前梁柱节点区为了满足力学的刚性节点要求,不得不施工焊接,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已经开发出全螺栓连接的刚性节点。(3)由于钢结构和墙体以及其他建筑材料性能不同,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容易在两种材料的交接面上产生裂缝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关构造细节的处理能够避免。

五、住宅产业化需要以住宅产业集团集成的产业链来支撑

住宅产业集团是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实施主体,是钢结构住宅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钢结构住宅属技术密集型产品,要实施产业化发展,需有一批具有投融资、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部品开发生产等综合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参与。也只有大型住宅产业集团才能担负起使住宅产业从当前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走向技术密集型,从分布式、外延型发展走向集成式、内涵型发展,从而完成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目标。大型住宅产业集团的参与是钢结构住宅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目前,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的模式可能有三种:(1)由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主构建的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2)由工程总承包企业为主构建的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3)以工业化住宅或部品生产商为龙头的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我们认为未来将以第三种为主流,特别是钢铁行业相关的企业最有条件集成相关资源率先实现产业化。

六、结论

随着以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带动下的钢结构住宅的研发、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产业链连接、滚动发展,必将促进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于春刚.住宅产业化一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及发展策略研究.同济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 2006,(01).

住宅产业论文篇3

关键词 商品房 价格 西安 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行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型的产业,它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完好运行具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房屋的价格也是全国各地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运作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所以,从房地产价格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与房地产价格本身的关系,对房地产的价格变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掌握房地产行业价格变动的趋势并根据其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相应科学的预测,这对于合理确定房地产的价格,更好指导我国的宏观调控,促进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1西安地区商品房价格变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房地产行业体系开始了大规模的产生与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理论的相关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属于我国的新兴行业,起步比较晚,发展历史也仅仅不到30年而已,所以对房地产价格方面的研究还不是那么全面,再加上我国对房地产价格的数据统计不够详细,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所以导致我国房地产基本理论不够完善。但是,由于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也都开始关注房地产领域。国内的学者还是突破这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做出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波动剧烈,各国各地区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早已引起许多经济方面学者的关注,在各地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其中最受冲击的行业就是房地产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众多国家的房地产的价格都纷纷下跌。大部分的外国学者认为控制房地产价格主要是依靠政府实施的土地政策,通过了控制土地供给量来控制房地产的价格。国外的房地产市场化的发展比我国要早,同时市场化的程度也比我国要高。从国外研究的文献来看,对于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这几个:

(1)供求对房价的影响;

(2)形成均衡价格的动力因素;

(3)政府宏观调控对房价的影响;

(4)人口数量、经济增长速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2研究结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近年来对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对西安目前的住宅市场及住宅价格进行简要分析,其次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住宅价格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接下来在此基础上结合两大房地产价格主导理论和自己的认识,从需求、成本、供给和环境条件四方面归纳了本文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对住宅价格的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1)从理论上来理解住宅价格各影响因素,初步认为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者价格预期、消费水平、建造成本、土地成本、人均GDP和通胀因素应与住宅价格同向变化,并且对住宅价格有较大的影响,恩格尔系数、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竣工住宅面积应与住宅价格反向变化,关联程度较低。

(2)研究的结果表明,消费者价格预期是推动西安市住宅价格上涨的首要因素,随后依次是市区的人口总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的交易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的总指数和人均GDP。造成西安市房价持续偏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其中由价格预期带来的投机需求不可忽视,住宅供给还没有完全起到平衡和解决强大住宅需求的有效作用,因此客观上仍然形成了住宅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也强有力地拉动了住宅价格的上涨。与前面定性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相比,实证研究基本验证了所做的推断。

住宅产业论文篇4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住宅区位;影响因素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福利分房制度的终止,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的住房新体制逐渐成为新趋势,市场价格机制逐渐在住房分配中起主导作用。郭文刚等人研究发现建筑面积对住宅价格影响程度最高,并指出建筑特征对房价的贡献率达60%。谷一桢等人研究发现以轨道交通对郊区住宅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城市中心区。温海珍等人研究发现教育设施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的资本化效应,广场、山景、钱塘江等景观也对周边一定范围内房价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影响住宅区位的许多因素是定性的,其评价往往取决于评价者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和偏好,使评价不够准确。故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住宅区位的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使其量化,深入分析住宅区位的影响因素,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一、住宅区位概述

住宅区位,一方面指该住宅项目在城市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住宅项目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住宅不同于一般商品,具有固定性、耐久性、昂贵性等特点,因此住宅区位对于住宅项目本身具有深刻影响。

(一)固定性

住宅的固定性是指一旦开工建设,住宅的空间位置便具有了固定性,永恒不变。这一固定性源自于土地的固定性,一经建设便“房地一体”,不可移动。即使随着开发程度的加大,地块成熟度上升,住宅项目的通达性或者环境等发生变化,住宅项目的空间地理位置经纬坐标均不会发生改变。

(二)耐久性

就产权方面的法律规定而言,住宅项目房地产所有权法定期限为70年,土地使用权法定期限为50年。就建筑方面的安全期限而言,住宅项目法定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在正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住宅在达到其使用年限前,很少会被拆除。所以住宅区位对于住宅项目至关重要,一旦确定很难更改。

(三)昂贵性

住宅的昂贵性是指住宅从土地购置、开发到地上建构建筑,投资额巨大。就住房收入比而言合理取值范围为4~6倍,但据搜狐房产的数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很多家庭往往倾其所有还需按揭贷款,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

(四)社会性

首先,住宅是人们生活或生命活动的出发起点和归宿重点。无论是工作、上学还是购物、娱乐,均需要由此出发并返回归家,因此住宅项目的的交通通达性就十分重要。其次,住宅是人们生命中停留最长的地方。除去工作八小时以及外出娱乐的时间,生命中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因此住宅项目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越来越引人关注。

二、住宅区位理论

对于区位理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1850年杜能(J・H・V・Thiunon)提出的农业区位论,随后1909年韦伯(A・Weber)提出工业区位论,但对于住宅区位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伯吉斯(E・W・Burgess)提出过滤论,才可谓填补了住宅区位理论的空白。20世纪50年代,温哥和阿朗索提出“互换论”,又将住宅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

(一)过滤论

20世纪20年代初,伯吉斯在解释芝加哥住宅区位格局的时候最早提出过滤论。19世纪,美国芝加哥迅速发展,城市不断蔓延,新建住房常常远离市中心,高收入家庭住房升级换代搬迁至离市中心较远的新住宅中,而城内的住房则由收入较低的家庭来居住,最贫穷的家庭则居住在最靠近市中心最老旧的住房中。这样,伯吉斯的过滤论形象地说明了城市住宅区位格局的演化过程。

(二)互换论

20世纪50年代,温哥和阿朗索提出互换论,后来由墨思(R・F・Muth)、伊文思(A・W・EVANS)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假设城市位于大平原,交通系统以均等的效率运送工作者到市中心工作。在家庭总支出固定的情况下,家庭选择住宅区位时,考虑的是住宅支出与交通支出两者间的互换。远离市中心带来的住宅支出的下降与交通支出的增加相比较,综合选择家庭总支出最低点为最优家庭住宅区位。

(三)过滤论与互换论对我国的影响

由上文分析可知,过滤论与互换论都是在住宅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较为完备的条件下形成的。过滤论是从供给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是描述与解释已经发生的过程,未能对城市住宅区位的形成做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与此相比,互换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是从需求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较好地解释了住宅区位的形成。但仅从需求方出发的考虑也缺乏全面性,难以适用与我国复杂的房地产市场。在我国,住宅经济运行机制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并且具有保障性与市场性双重性质的运行机制。住宅区位的形成不单单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三、住宅区位指标体系

对于住宅区位的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朱菁从城市层面、板块层面、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层面包括经济与居民购买力、人口成长性以及住宅市场供求关系;板块层面包括板块规划前景和板块竞争优势;项目层面包括地价水平、基地概况、交通便利性以及周边环境;企业层面包括资金周转能力和品牌竞争能力。唐铭杰从住房的结构特征、区位特征和邻里特征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中结构特征包括建筑面积、建筑年龄、楼层、户型、朝向等,区位特征指到市中心、公交站点、购物中心的距离等,邻里特征则包括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与质量、景观视线等。综合考虑住宅项目地段位置的中、微观因素,从环境状况、交通条件、配套设施以及制度政策四个方面构建住房区位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四、住宅项目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一)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居民对住宅消费的需求已经由量的满足逐渐转变为质的提高,环境状况已经成为选择住宅区位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看,环境状况可细分为居住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灾害环境。若按景观学分类来看,城市环境可分为山景、湖景、海景、河景、公园绿地、休憩广场等。正是这些环境使得人们产生愉悦感、新鲜感,或者感受到特定的人文意义,购房者愿意为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所带来的正向外部性支付费用。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所带来的外部性的经济价值是隐形的,难以用货币价格直接衡量。

(二)交通条件

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经济时代,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工业化进程,城市蔓延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的交通条件并不令人满意,大城市中交通拥挤问题尤为突出。这就使得交通条件直接决定着居民的出行成本,该区位与工作地点、商业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对于居民进行住宅区位选择格外重要。具体来看,交通条件可细分为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距离轨道交通的距离、对外交通的形式。交通条件较好的住宅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

(三)配套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特征,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对于住宅区位的选择具有影响作用。近年来,以“学区房”为代表的房地产热炒概念,越发引人关注,成为投资者和适龄儿童家长的追逐对象。就医院而言,临近三甲医院的住宅更受银发老人的欢迎,可以为其紧急就医提供医疗保障,距离医院更短的距离赢来是生命的最佳急救时间。对于这类公共设施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性,住户愿意支付额外的代价以获得更好的配套设施条件。

(四)制度政策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调控为辅,因此制度政策对于住宅区位也具有深刻影响。建设用地的计划和规划管理制度将房地产开发利用者的行动空间进行了规定,约束着开发商的区位选取,如对不同用地类型的要求、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商的住宅区位选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管理制度对于地价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由此直接影响房价,受制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间接影响住宅区位的选择。以北京为例,限地价竞配政策性住房、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等土地出让方式的创新对于形成地价、构成房价以及消费者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五、小结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本文选取环境状况、交通条件、配套设施与制度政策四类指标对住宅区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究其内部运行机制来看,四类指标并非独立存在,而在交互影响。比如,交通设施对于住宅项目交通条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而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又属于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配套设施,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建设又受制于城市规划的制度政策安排,既交通条件、配套设施与制度政策三类指标相互作用影响。

就消费者来看,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因此对于住宅区位的影响因素侧重程度有所不同。比如,讲求生活品质的家庭更看重住宅的环境状况,职住分离的双职工家庭更看重交通的可通达性,尚有学龄儿童或高龄老人的家庭更重视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就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需要更多关注制度政策,需要严格遵守建设用地的计划与规划管理制度,遵守城市规划的各项控制性指标。并且,需要根据变动的房地产市场状况,结合自身融资能力开发实力,对目标客户进行精准定位,开发有质量有品质,人居环境和谐的优质住宅。

参考文献:

[1]郭文刚,崔新明,温海珍.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分析:对杭州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6(S1).

[2]谷一桢,郑思齐.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和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以北京市13号线为例[J].地理学报,2010(02).

[3]温海珍,杨尚,秦中伏.城市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公共品资本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01).

[4]温海珍,李旭宁,张凌.城市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2(10).

[5]董昕.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01(02).

[6]朱菁.住宅项目选址影响因素分析与案例论证[J].经营与管理,2014(12).

[7]唐铭杰,刘宣.城市住宅结构特征的居民偏好分析[J].经济地理,2015(05).

[8]李文斌,杨春志.住房价格指数以及区位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北京市住房价格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07(08).

[9]聂冲,温海珍,樊晓锋.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增值的时空效应[J].地理研究,2010(05).

*基金项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

住宅产业论文篇5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发展概况,优越性,问题,前景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建造住房的快速性、住房的个性以及住房绿色环保性都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论文参考。堪称“绿色结构”的钢结构住宅就是其主流产品。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如同装配一台机床、组装一辆汽车,这样的速度确实令人难以想象。但从目前形势来看,这种从工厂流水线上走下来的钢结构住宅将是中国住宅发展的方向。本文简要论述了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其优越性,并就我国今后发展钢结构住宅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2、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概况

钢结构住宅在欧美已经有百年历史,由于具备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钢结构住宅已给住宅建筑产业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从设计!施工!到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在国际范围内代表了未来的住宅发展方向。在美国普通的低层民用住宅中,采用轻钢结构,特别是采用镀锌轻钢龙骨作为承重结构体系应用于住宅建造所占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5%已发展到现在的25%左右。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国也早已把钢结构用于住宅,并研究开发出完整的节能环保型的轻钢住宅结构体系。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很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的轻钢别墅也进入我国,如上海龙柏饭店!大连桃园山庄!北京光明公寓等,这些别墅大都供外国人居住。近几年,苏州!广州又从美国!澳洲引进2~3层别墅,其房屋的承重骨架!围护结构的设备等全套从国外引进,中方只负责基础、地坪及房屋构件的组装。我国的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建筑还是近二三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地开展低层、多层和高层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已经建成30多万平方米,但还处于研究和试点工程阶段。

虽然,钢结构住宅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这种新型建筑体系有可能使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等行业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基于这一点,为了推进住宅的产业化,国务院于1999年在第7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钢结构住宅,扩大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钢结构住宅,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必将成为住宅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3、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

钢结构住宅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钢梁、钢柱为骨架,同时配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建造而成,其中主要承重骨架是由钢构件或钢管(圆管或矩形管)混凝土构件所组成。在住宅建筑中应用钢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体系轻质高强,可减轻建筑结构自重的30%,大大降低基础的造价;钢结构是柔性结构,有很好的抗震,同时结构安全度高,受损轻,而且由于钢材便于加工,灾后容易修复。

3.2功能区分割灵活

传统的砖混、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自重大,进深和开间相对较小,梁、柱粗大,空间利用率较低,而且拆除不便。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观的改变,使用功能要求的需要,因而开发坚固耐久、多功能、大开间、易于改建,便子拆除的新型钢结构住宅,则是住宅建筑和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钢结构住宅户内有效使用面积可提高6%一8%,寿命可达90年以上,成本可降低5%,建筑风格更灵活丰富,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 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工期短

由于钢结构构件可以实行工广化生产、尺寸精度高,现场安装方便,所以现场作业量小,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同时,由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加快了施工速度。另外,钢结构除基础外,构件全部由专业工厂标准化生产,建筑质量容易保证,各构件运抵现场组装,施工现场文明 ,噪声少;施工作业受天气及季节影响较小,并且可以工厂制作与现场安装平行进行,甚至一些标准的住宅体系,可以随订货,随建造,大大缩短建造周期和有时间。

3.4便于住宅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化

钢结构构件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并且能将防水、保温、节能、门窗等先进成品集合于一体,成套应用,同时还能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提高住宅产业化的水平。论文参考。另外钢材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率

高。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且改建和拆迁容易,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钢结构住宅面临的问题

钢结构住宅具有以上的综合优势,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视。但目前,中国的钢结构住宅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需要解决。论文参考。

4.1钢结构住宅技术问题

首先,全国已兴建了部分钢结构住宅,基本上是等效采用外国标准,缺乏有针对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钢结构住宅规范,所以应该有计划地建造一批试验工程,逐步使该技术在国内成熟起来,同时中国已加人WI'0,编制规范考虑与国际接轨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二,钢结构住宅建筑要以建筑设计为主导,其他专业紧密配合。不但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一般原则,还要特别注重如何发挥钢结构的优势。一方面考虑钢梁跨度可增大、结构开间更灵活、尽量为住户创造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平、立面单调呆板的问题。这两方面都要处理好。第三,为了更好地推广钢结构住宅,设计和制规范时,要保证构件制造实现工厂化生产,便于运输,还要保证现场安装连接方便,施工迅速。第四,关于施工资质问题,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审核力度,实现资质审核规范化、程序化。

4.2设备配套、原材料供应问题

建筑设备应与钢结构住宅配套,是住户首先关心的问题。要选用和开发适合钢结构住宅的各项配套设备,如:室内装修、高档厨卫设备、室内生活配套设备以及室外管线、绿化环境等。目前,大部分钢结构住宅需用原材料都可以在国内配套,但仍有一些高档材料需要进口。因此尚需加大材料研发力度。

4.3降低成本问题

从原材料角度看,现阶段红砖的价格肯定比钢材和其它新型墙体材料便宜,造成钢结构住宅的主体结构造价和内墙造价略高于砖混结构,即使这样,如前所述,考虑到多方面因素,钢结构住宅的综合造价仍然是有优势的。另外,使用红砖,意味着要丧失大面积优质的田。因此,国家已明确限制使用红砖。所以关于钢结构住宅的造价问题,应结合中国国情,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修和管理等环节着手,加强管理和协调,以降低成本,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

4.4钢结构防火、防腐蚀、抗冲击问题

建筑用钢是否耐腐蚀、耐火,直接决定了钢结构住宅的质量。有资料显示,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普通钢材一旦遭遇腐蚀或火烧,15~20分钟便会软化,丧失其承载能力。因此,研究新型的防火、防腐蚀材料是当务之急。除此之外,虽然钢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但去年的“9·11”事件使人们更加关注高层钢结构住宅的抗冲击性能。

4.5实用性人才缺乏问题

目前,具有钢结构住宅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施工技术工人较缺乏,致使一些开发商不敢轻易采用钢结构形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4.6钢结构住宅的宣传和国际交流问题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属于一支新生力量,大部分用户对其缺乏了解。因此要广泛宣传开发钢结构住宅的益处,完善不同类型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建立一个能与传统建材相竞争的钢材供应网,研制新型的轻质保温墙体材料以及与之配套的辅助材料,做好示范工程,加强信息交流,行业动态,寻求国际间的广泛合作。另外,中国的钢结构住宅产业不能完全局限于“自力更生,自主开发”一条路,应该打开大门,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先进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其产业化进程,满足中国住宅市场对住宅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5、钢结构住宅前景和方向

5.1钢结构住宅前景

从以上分析来看,钢结构住宅以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发展趋势来判断,我国钢结构住宅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基础上,我国的钢产量早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从1996年开始,我国钢产量已经连续几年突破1亿吨,2001年高达1.5745亿吨,钢材产量和质量持续提高,钢结构的造价也相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钢材供过于求的新形势,为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创造了良好的局面。更何况,随着中国进人W'I'0,我国建筑钢材品种将更加丰富多样,价格也将更加合理。这为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必将促使钢结构住宅得到快速发展。

技术条件上,随着我国高科技的发展,针对钢结构的高新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比如高效的焊接工艺和新的焊接、切割设备的应用以及焊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都为钢结构住宅的高效制作和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政策方面上,建设部于2001年底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该文件为规范和促进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并且于今年年初,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联合组织建筑用钢技术协调组制定《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此外,淘汰粘土砖等强制性政策、措施的推行,也将为促进钢结构住宅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5.2发展方向

由于钢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使得住宅体系除了高层建筑外,低、多层住宅也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发展别墅在低、多层住宅中,可采用轻型钢结构如冷弯C型钢或者小型热轧型钢组成龙骨结构体系;高层建筑则可采用热轧H型、焊接H型、焊接箱型、冷弯薄壁方钢管内灌混凝土、圆钢管内灌混凝土等组成钢框架体、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等;而建造别墅和农村建筑则可采用墙柱体系。

6、结论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房屋产业化生产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钢结构体系住宅正适合于产业化生产。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创新,为住宅的标准化!多样化!个性化,特别是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部科技研究攻关计划中也把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纳入其中,开展全方位的系统开发研究和试点示范,又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技术导则,在国家的有力推助下,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建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态,其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随着建筑技术!工艺和材料的不断进步,钢结构住宅将成为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设计选择类型。

参考文献

[1]姜学诗.钢结构房屋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结构,2003,33(6):3-5

[2]张庆风.钢结构住宅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3]雷宏刚.21世纪建筑钢结构的应月及展望.山西建筑,2002(2)

[4]肖亚明.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5]童悦仲.中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2002

 

住宅产业论文篇6

关键词:商品住宅;价格走势;预测;宁乡县

1基于回归模型的宁乡县商品住宅价格预测

2宁乡县商品住宅价格走势灰色预测

2.1灰色预测模型简介

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14],适合小样本数据模型,一般以5-8个样本数据为宜,灰色理论建立的是一种生成数据模型,而不是原始数据模型,所以灰色预测的数据是一种通过生成数据的GM(1,1)模型所得到的预测值逆处理的结果。生成数据方式主要有累加生成、累减生成、映射生成。

2.2基于灰色模型的宁乡县商品住宅价格走势预测

3预测结果分析

综上所诉,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平均得到2013、2014、2015年宁乡县商品住宅年平均价格分别为4122、4482、4814元/平方米。这一预测结果是在忽视政府政策的前提下得出来的,考虑到政府提出的相关调控政策,包括全面推行保障性住房分配、激活二手房市场、提高购买多套房的税收标准等降价政策,都会促使住宅市场需求的减少。再者,宁乡县隶属长沙市,其住宅价格增长水平不应高于长沙市,而长沙市现有住宅价格增长水平为7.7%,根据以上原因,可见2013年预测结果比较合理,但2014、2015年增长幅度过大,所以将把宁乡县2014、2015年的住宅价格增长水平分别定为7%、6%,得到2013、2014、2015年宁乡县商品住宅年平均价格分别为4122、4410、4675元/平方米。

结果表明2013年商品住宅价格虽较2012年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而且2014、2015年仍是上涨,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商品住宅价格持续上涨,比并不利于房地产住宅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和开发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调节价格及运用市场规律调节供需是有必要的。

4宁乡县房地产住宅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4.1宁乡县房地产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

(1)住宅市场呈现饱和,供过于求

2003-2012年宁乡县商品住宅竣工总面积要大于住宅销售总面积,而且近年来住宅竣工面积大于住宅销售面积的年份也居多。2011年宁乡县房地产住宅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特别是2012年供需比相当大,差不多达到1.6,可见住宅市场已达到饱和,供给已大于需求了。

(2)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不及住宅价格增长速度

2003-2012年宁乡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十年的平均增幅为14.27%,而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的年均同比增长幅度18.91%,而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比较平缓,而住宅价格的增长幅度变化比较大,可见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不上住宅价格的增长速度,也比不上其价格的变换速度。

(3)住宅价格上涨过快,住宅投资过剩

2003-2012年宁乡县商品住宅价格与住宅投资额在整体上都是上涨的,年均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8.91%、34.87%。住宅竣工面积在整体上也是上涨的,年均上涨幅度达到95.27%,而住宅销售面积的年均同比增幅只有22.95%。其销售的面积比竣工面积少,空置的面积增多,可见其投资过剩。

4.2房地产住宅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1)运用货币及税收政策推动住宅市场,扩大住宅需求

2011年宁乡县房地产住宅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特别是2012年供需比相当大,而2013-2015年住宅价格仍将持续上涨,扩大需求控制供给已是迫不及待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方面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利率以及增加购房的信贷资金等方法来扩大需求,而在税收政策方面可以增加卖方的税收、减少买方的税收,以此来扩大需求减少供给。

(2)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高居民购房能力

由2003-2012年宁乡县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宁乡县大部分居民并不属于高收入人群,部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无法支付起购买住房的资金,为了满足宁乡县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应当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家庭购房困难的提供住房公积金来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

(3)房地产企业应保持平常心,谨慎投资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会增加其对市场的信心,而2003-2012年宁乡县商品住宅价格与住宅投资额在整体上都是上涨的,而涨价营销是房地产开发商常用的销售手段,但消费者的需求会受到价格的影响,过高的房价会减少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房地产企业应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出发,合理安排住宅价格,谨慎投资。

(4)房地产企业需尊重购买者需求,合理规划住宅项目

2003-2012年宁乡县商品住宅竣工总面积要大于住宅销售总面积,而且住宅竣工面积大于住宅销售面积的年份也居多,因此,要改善这一情况,可以在住宅项目开始时,合理规划住宅项目,选择良好的区位条件等方面来提高住宅条件水平以吸引消费者来购房,各房地产企业还可通过良性的竞争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5)消费者应理性购房

消费者在面对当前宁乡县商品住宅价格高于自己的期望,在未来三年将会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也不要产生恐慌心理,足够多的去了解房地产住宅市场信息,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房价的上涨,不要压抑自己的需求,但也不应该产生投机心里,把住宅买进卖出,造成虚的住宅购买需求,甚至造成价格的继续上涨。

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未来三年的宁乡县住宅价格进行预测,得出了以下结论:

需求因素中可支配收入对宁乡县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城市人口数,而住宅销售面积、银行利率对价格的变化不明显。供给因素中由GDP、住宅投资额、住宅竣工面积以及物价消费指数共同影响价格,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通过预测得出2013、2014、2015年宁乡县商品住宅年平均价格分别为4122、4410、4675元/平方米,这一预测结果是由多元回归预测与灰色预测综合得出的结果,两个方法预测的结果都经过了检验,预测结果较科学。

最后,针对宁乡县住宅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政府,房地产企业、消费者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宁乡县住宅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为居民购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红,李文诞.北京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实证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1(3).

[2]吴群,高慧琼.供求关系对大都市商品住宅价格作用机理的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6(2):51-56.

[3]胡建兰,高洁.从供求角度研究商品住宅价格高涨问题[J].研究与探索,2006(11):57-59.

[4]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住宅产业论文篇7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eel structure residenti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complexity analysis, on the one hand to address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on the other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Mainly use the standard steel residential design,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factory, the scene of the assembly and organiza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to simplify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关键词:复杂性标准化 构件化 工厂化

0引言

钢结构住宅作为一项新兴发展的产品,不仅具有一般项目建造和管理复杂性的特点,同时由于钢结构自身的特点,使其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具有复杂性。体现在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的技术复杂性、现场装配致加工工艺的精细化导、作业人员的钢结构建造专业性不强等。因此对于钢结构的建造与管理应了解其复杂性,并在充分认识复杂性的基础上改变过去的生产和管理模式,采取适合复杂系统的方法论及方法解决建造和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1钢结构住宅建造管理系统的复杂特性

钢结构住宅是一种特殊的工程项目,既具有一般项目所具有的复杂性特征,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复杂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目标复杂性。

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复杂性特点之一是多目标,而有时目标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目标的复杂性可以从目标的多元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多个方面来理解。目标的多元性表示钢结构住宅项目目标体系的复杂性,它既有管理层面上的目标(成本、质量、进度等)、又有功能层面的目标(经济、技术、运营、政策等),同时钢结构住宅建造管理过程中各主体基于自身利益

也会有不同的目标。因此目标具有多样性。项目目标一般可以通过项目目标分解形成目标的WBS,表示项目总目标的实现是基于分目标的实现,即目标具有层次性。目标的动态性表示钢结构住宅在长期的建造过程中,部分目标会发生改变,目标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造成了钢结构住宅建设和管理的复杂性,例如工程的变更【1】。

(2)工程活动的复杂性【2】。

工程活动包括工程的建造活动和工程管理活动,其复杂性特性表现在:工程活动的内容众多且互不相同;各工程活动之间联系密切,构成网络,以某种或多种方式发生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工程活动对初始条件、环境和参数的微小扰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积累效应(蝴蝶效应)显著。钢结构住宅建造和管理中不同于一般结构体系项目的活动增加了钢结构住宅的复杂性。

(3)技术的复杂性。

钢结构住宅技术的复杂性体现在所需技术的种类和数量多,技术间交叉的程度高以及技术的创新要求高。钢结构住宅是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它是传统建造业于工业的结合,所以钢结构住宅不仅需要以往的施工技术,也需要加工、吊装等技术。同时钢结构住宅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技术都还不成熟,使得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和管理的复杂程度提高,影响钢结构住宅综合效益的提高【3】。

(4)组织的复杂性。

组织的复杂性体现为组织的差异性和依赖性。在钢结构住宅的组织中,同时呈现三种类型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局面。组织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导致了组织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例如钢结构住宅建设过程中,材料的供应商、加工厂、现场装配方等,他们彼此之间必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而这本身就很复杂[4]。

(5)信息管理的复杂性。

钢结构住宅体现了工业化与建造业的结合,而工业化的技术和经验是建立在高效的信息共享上的,因此钢结构住宅不同于传统建筑业产品,对信息

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结构住宅的工厂化制作业、部件的配送、现场的装配必须紧密合作,通过沟通协调,才能实现现场的零库存,部件配送的及时和准确。这些都必须依赖于高效的信息管理,也是钢结构住宅建造管理系统复杂性的体现[5]。

2钢结构住宅建造管理中系统复杂性的应对方法

对于钢结构住宅建造管理系统的复杂性,首先应认识到它的客观存在,不能摈弃系统的本质属性去追求理想中的简单化;其次,应该采用有效的方法来驾驭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一方面可以采用有效措施降低复杂性,另一方面采用复杂性科学方法研究系统中的复杂性。

2.1设计的标准化

实行标准化可以降低系统活动的复杂性,降低管理难度、标准化对于以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的钢结构住宅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是现代工业化的基础,所以对于钢结构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标准化来有效地阳氏钢结构住宅建造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是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建立必要的程序和秩序,使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遵循其必要的准则,使相关工作程序系统化、规范化、简单化。

2.2构件生产工厂化

钢结构住宅体现了加工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融合,它的建设理念改变了传统住宅现场建造的方式,实现了住宅的工厂化制造。工厂化钢结构住宅提供了一个在工厂里制造房屋的住宅建设新模式【6】。构件生产的工厂化标志着住宅建设由房屋建造转变为房屋制造。这既是钢结构住宅的特点,也是钢结构住宅复杂性的体现。

2.3现场施工装配化

钢结构住宅是通过构件的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实现住宅的建设,因此施工现场的装配化程度对于体现钢结构住宅特点,实现住宅的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钢结构住宅的装配化程度偏低,一般只是住宅结构体系的现场化装配,而维护结构、设备、管线、室内装修等还处于实验阶段,它们的实施和钢筋混凝土住宅没有很大的差别。这种装配化只是体现在结构体系,并没有真正体现住宅由建造转变为制造的理念。

2.4组织管理科学化

钢结构住宅系统具有不同于一般住宅和一般加工制造业的复杂性,对应的钢结构住宅建造管理系统也体现出复杂性。由于管理活动涉及到项目设计、加工和装配等各个环节和各种工作,所以管理的复杂性是多种复杂性的综合,是更广泛的复杂性。对于管理过程中的复杂性,本文认为无法通过某一种或两种方法就可以解决的,这是因为管理对象具有复杂性,同时它还涉及到认识方法、方法论、理念、人性、环境等。因此在组织管理中采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还原论与非还原论,定性与定量等的综合集成实现组织的科学化,达到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降低管理中的复杂性。

3结论

钢结构住宅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的复杂系统,也是住宅系统是复杂自适应系统,解决钢结构住宅系统复杂性问题,一方面要正视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系统的复杂性。本文通过科学的分析、严密的论证得出的主要措施如下:

(1)采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和方法;

(2)利用钢结构住宅设计标准化;

(3)构件生产工厂化;

住宅产业论文篇8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发展

 

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钢结构住宅,扩大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钢结构住房的需求,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中国钢结构协会住宅钢结构分会成立,并陆续召开了多次住宅钢结构研讨会,各地投入大量人力探索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途径,并试验性的建造了钢结构住宅。新型的钢结构住宅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就我们国家的情况,钢结构住宅必将有一个快速发展。

1.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的特点与钢材的特点相联系,那就是强度高,因此,钢结构自重轻,承载力高,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因而钢结构对动荷载的适应性强,使钢结构住宅具有大空间和布置灵活的特点。钢结构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钢材的强度为235N/mm2(A3),是混凝土强度的11倍;钢材材质均匀,而混凝土的材质不均匀;尤其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非常低,所以普通混凝土适筋梁的承载力设计阶段均为带裂缝工作阶段;钢材的容重为7850kg/m3,是混凝土容重的3.28倍;钢材的弹性模量为206×103N/mm2,而混凝土,比如C30的混凝土变形模量为29.5×103N/mm2。因此,钢结构住宅自重比传统住宅结构要轻30%,构件小,便于工业化制作、运输、安装和现场装配,大大降低了基础施工的强度,施工场地也大为缩小,工期相对比传统住宅缩短约40%左右,开发商更容易降低市场风险。从建造市场、客户终端市场和市场来看,都利于钢结构住宅的未来发展。

2.钢结构的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中的钢结构一般指的是轻钢结构,大致可分为两类,即:以冷弯薄壁型钢为承重构件的轻钢龙骨建筑体系和以轻型钢梁、钢柱为承重体系的轻钢框架建筑体系。如:取代格构式截面的H型钢和用于楼盖层中可代替模板和抗拉钢筋作用的亚型钢板的应用;结合跨度、高度和结构形式,选用网架、悬索、预应力钢结构的应用;组合梁的应用,混凝土板和钢梁在构造上形成整体,共同抗弯,充分发挥混凝土板的受压和钢梁的受拉作用;钢管混凝土柱,受纵向压力作用时,钢管的应力状态为异号应力场(纵向、径向受压,环向受拉),纵向应力比单向受力时屈服强度低,塑性好;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承载力比单向受压棱柱体强度高,且极限变形大大增加,塑性提高,同时由于钢管的约束又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承载力。相对于其它材料结构,钢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符合力学计算的假设状态,计算结果可靠,使用更安全,而且抗震性能好。

3.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

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最早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4年11月建于上海北蔡的8层钢结构住宅,采用的就是冷弯成型矩形钢管砼和U形冷弯薄壁组合梁组成框架,外墙采用稻草板。建造该试验住宅的上海现代房地产公司,1999年还在新疆和上海分别建造了8层和5层钢结构住宅,并试用错列桁架体系的结构形式,使小开间取得了大开间的效果,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免费论文。期间较为引人注目的有长沙远大公司,他们在1999年建成了8层H型钢框架、压型钢板组合结构、配合整体浴室、中央空调等先进设备的集成住宅,全部工期为3个月结构,2个月装修,充分体现了预制、集成、装配的特色,展现了钢结构住宅的良好前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的轻钢别墅也进入我国,先后从日本引进几百栋轻钢结构低层别墅。之后几年又从澳洲、加拿大引进了轻钢龙骨住宅体系构件在国内组装。免费论文。随着国家《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和《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的出台,鼓励新技术、新体系的应用, 在理论上疏通了对钢结构住宅的发展限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出台,为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中国的钢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钢结构在住宅中的应用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4.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快速发展应解决的问题

钢结构住宅的快速发展,抛弃了原来难以逆转的混凝土,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建材,减少了对自然的破坏,而且施工场地小,对环境的破坏也少,如果大规模采用钢结构,将很大程度上减少灰尘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到当前存在着几个制约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的问题。一是价格高的问题。我国的钢产量虽有较大提高,但人均产量仍然较少,钢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属较贵重材料,相比较而言,混凝土价格要比钢材价格低。二是设计力量薄弱。设计中采用钢结构时,应注意结构的功能要求是否属于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较高的承载力使钢结构设计时,要考虑以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巨大变形为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准则。钢结构存在着许多节点,每个垫板、螺丝、焊缝都需要精确计算,各专业必须一次到位。因此,钢结构的设计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要复杂,钢结构的图纸量也远多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三是钢结构生产体系还未形成,市场比较混乱,只有进行大规模生产,才能体现出钢结构的优越性。免费论文。同时,钢结构住宅采用的复合材料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复合材料的选择余地很小。此外,目前进入国内的钢结构生产商很多,产品的标准、价格和质量都不统一,而国家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制约,使得开发商、设计师还很茫然。四是钢结构的使用年限。砖石混凝土号称永不损坏,钢结构不行,一般使用寿命只有50年。一想到自己要买的房子不能住一辈子,这会阻止一部分客户的购买欲望。其实,砖石结构房屋的使用也很少超过50年,而且,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房屋寿命问题应该很容易解决。

5.结束语 钢结构住宅与钢筋混泥土等住宅相比具有抗震、环保等诸多优点,是世界各国倡导,我们国家提倡和人们所迫切需要的,这些年经过实际应用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居住舒适、安全节能、有益健康等方面的要求,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必将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科学.

[2]建筑材料研究.

[3]探索.

 

上一篇:主要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资本成本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