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18 01:05:22

村镇银行前景

村镇银行前景篇1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村镇银行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组建难度大,发展缓慢,亟须从源头上加以调整和解决。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1月,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加快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到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发展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湖南省自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已组建村镇银行5家,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来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得到了银监部门的批准。但在组建过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

(一)政策失灵: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只能实行发起方式设立,且至少应有1家以上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规定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这一规定,需要试点县市政府从最基层的县域开始向上逐级寻找主发起人。当前我国银行业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分支行对机构的设置缺乏审批权限。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置处于试点阶段,既没有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数量规定,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特别指定。这样,形成部分试点县市“申请报告无处送,高层领导无法见,村镇银行无法办”的难堪局面。

(二)主体失落:路径单一>:请记住我站域名/<,一主难求。虽然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具备主发起人资格,但在欠发达地区,除农村信用社改制外,几乎没有地方性商业银行。泸溪县为组建村镇银行,成立了专班,明确专人,积极寻找主发起人,从起,先后与省内外1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联系协调,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条件,但都因经济总量小、地处偏远而被拒绝。一旦找不到主发起人,村镇银行便无法设立,致使这一惠农政策成为空中楼阁,试点县市十分失落。

(三)市场失准:低门槛,高杠杆。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村镇银行注册资金的门槛要求确实很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寻求一定的规模效应,一般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加之主发起人难找,形成了“低门槛,高杠杆”现象,导致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市场准入难。

(四)布局失衡:抓大放小,弃乡进城。按照村镇银行试点初衷,本应在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据对全国已开业的148家村镇银行调查分析,除先期试点的六个省份外,一般机构都设在相对较发达的县市一级,乡镇村镇银行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呈现出“发达地区多、欠发达地区少,县城多、乡镇少”的不均衡格局。

(五)价值失离:嫌贫爱富,弃农逐工。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高风险、低效益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受利益驱使,村镇银行在价值取向上偏离宗旨,追逐高利润、高回报的工业行业。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改“自下而上”为“自上而下”。建议完善村镇银行试点政策,调整规划,以地区为单元,坚持向欠发达地区、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将试点任务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扩张计划进行捆绑,自上而下指定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村镇银行发起任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时,要求其在相应的欠发达地区发起成立一家村镇银行,以打破试点乡镇、试点县市层层向上争取无门的难堪局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提高认识,勇于担当,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好社会效益。

(二)调整方式:改“发起成立”为“组建成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最终都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的。村镇银行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于农村贫困地区,支持的是弱势区域、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应当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在部分难以找到主发起人的欠发达地区,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定县市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必须达到5000万元以上,改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为地方财政出资组建成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不在于谁发起。因此,不能因为找不到主发起人而影响村镇银行试点进程,进而影响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架构和惠民政策的落实。

(三)优化布局:改“抓大”为“扶弱”。根据《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村镇银行布局,坚持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优先原则,充分体现“扶弱”的优惠政策,力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至少设立一家村镇银行。尤其是目前处于金融服务空白的乡镇,要设立村镇银行,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盲区”问题。

(四)坚守宗旨:改“弃农”为“惠农”。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 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能,坚守宗旨。一是量化考核。规定村镇银行对当地“三农”的信贷投入不得低于70%,吸收的存款原则上应用在当地经济发展上,防止“资金进城”和“农转非”现象的发生。二是价值回归。村镇银行要立足“三农”,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改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增加金融供给,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村镇银行前景篇2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 金融生态环境 村镇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73-02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消费显著升温,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需求旺盛,适应这种形式,农村金融机构加大了资金供给,增加了经营利润,同时,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也在增加。这其中,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实践已经造成巨大威胁。流动性风险是村镇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防范流动性风险对村镇银行来说非常重要。

一、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特点分析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流动性风险指银行因变现能力不足而导致无法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在极端情况下,会引发银行的挤兑风潮甚至导致银行的破产倒闭。银行的损失和在社会上的恶劣影响在较长的时间内将难以弥补和消除,因此,流动性风险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的金融机构,除了具有一般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显著的特点:

第一,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一方面,村镇银行地处农村,吸收资金以农村地区为主,资金来源地域范围小;储户以农户为主,单笔业务的存款金额小,这些情况必然导致存款数量少;另一方面,贷款对象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信用状况不佳,抵押物不充分,呆账坏账发生的可能性比一般商业银行更大。这样,一旦遇到突况,极有可能引起存款人挤兑,村镇银行可能因流动性不足而倒闭。

第二,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大面积同时爆发的危险性高。首先,村镇银行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摸索阶段。其次,农户由于信息分辨能力差,当一家村镇银行出现一点小问题时,有可能迅速在农户之间以扭曲的方式传播,最终演变成挤兑,导致村镇银行倒闭。另外,农村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状况差,政府支持少等原因,导致在宏观经济状况变差时,容易出现成片倒闭的现象。农村中小企业的倒闭直接使村镇银行的资产状况恶化,如果应对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村镇银行成片倒闭。

第三,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难度大。由于村镇银行数量众多,有很多地处偏远农村,监管成本较高。村镇银行银行资产规模小,网络化建设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一些监管无法通过网络迅速完成,监管时效性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村镇银行有较大的存贷款定价自,容易造成一些村镇银行违规高利率吸储,有效监管这种违规高利率吸储所需的监管技术难度较大。所有上述因素使得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难度较大。

二、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发生的成因分析

目前,村镇银行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在资产规模、内外部管理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成因与普通商业银行之间有类似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归纳起来,村镇银行利率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率市场化风险。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政府放宽对利率定价的计划控制,将利率定价权交给市场,由市场去发现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将随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目前,贷款利率控制已基本放开,存款利率放开正在推行试点,积累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业务以存贷款为主。其存款成本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其资金筹集能力,增大了其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其贷款发放利率也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在村镇银行资产定价能力不足与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其贷款收回能力将大大削弱,这也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头寸不足,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资本杠杆比率风险。适度的资本杠杆比率是村镇银行以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重要保障,是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控制资本金与存款保持一个较好的比率同步增长。现实中,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较差,只好以主动负债的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即以限制信贷投放、加大存款组织等方式应付流动性需求,造成存款刚性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负债过高,进一步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村镇银行的机会成本,减少了村镇银行的赢利能力,导致村镇银行资本金增长变慢。两方面同时作用,导致村镇银行的资本杠杆比率进入恶性循环,不断增大,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积聚。如果内部或外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造成人们对村镇银行前途的疑虑,引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将会造成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迅猛转为现实的支付风险,对村镇银行乃至整个农村金融系统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3.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索,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成为流动性风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贷款业务的发展,村镇银行必然要面对不良贷款的问题,不良贷款的增加必然会增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我国是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支柱产业资金需求一般会得到银行的有效供给,而县域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保证,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外延式扩张的发展阶段,资金需求较大。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资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一旦受到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小企业将难以及时偿还到期贷款,造成村镇银行无法及时收回现金,只能以换约和延期的形式收回贷款。甚至部分县域中小企业因为周转不灵面临倒闭,此时为防止形成坏账,村镇银行会被倒逼继续向中小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见,信贷质量控制是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4.资金分流风险。近几年,在基金、股市、房市不断趋热等因素的影响下,城乡居民保守的理财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存款吃息的单一理财方式,而是朝着投资分红的多元化理财方式转化。在大牛市期间,不少商业银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存款搬家的现象。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城乡理财观念的进步,村镇银行的存款将被分流到资本市场,由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不能象商业银行一样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这就造成村镇银行对于存款短时间大幅减少的抵抗能力差,容易引发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5.期限结构不匹配风险。目前,在高息收入的诱导下,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存在较大的到期日缺口,即一方面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流动性高,并且受到股票投资等影响,存款流动性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贷款期限以中长期为主,遇到不良的宏观经济环境,贷款流动性呈现减弱的趋势。村镇银行的储户主要是农户,存款期限相对于城市居民更短;贷款客户主要是县域中小企业,相对于城市大中型企业,贷款回收成本更高,坏账比率更高,贷款流动性更弱。因此存贷款之间的流动性缺口更大,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更高。考虑到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上对吸收存款依赖度更高,在现金流入方面则对贷款本息现金流入依赖度更高,相对于商业银行缺乏担保业务、外汇业务等现金流入。因此,一旦发生储户挤兑提现的情况,存款现金流入被切断,贷款现金流入不足,其他现金流入匮乏,村镇银行更难以化解流动性不足造成的危机,大量村镇银行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6.管理缺位风险。从经营管理来看,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新成员,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刚刚开始,对流动性风险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儿乎没有,一切还要借助于其他银行的理论和经验。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流动性负债管理,忽视了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负债平衡管理。习惯于被动地进行日常管理,缺乏积极主动的压力测试,没有形成村镇银行自己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和危机应对预案。

三、村镇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对策

1.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防患于未然。村镇银行应在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调查、统计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见性,不断强化村镇银行科学决策,统一协调能力。首先,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村镇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增加农村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增加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同时,由于存款利率降低,可能导致存款搬家,大量存款流向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两个方面同时作用,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压力加大,有效的流动性需求管理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村镇银行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研究,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测,提前储备头寸,化解流动性风险。其次,村镇银行要做好季节性、周期性等常规状态下的预测分析,如学校开学支取存款、养殖大户收储饲料资金需求增加、粮食加工企业收储粮食资金需求增加,这些资金需求有一定规律可循,搞好这些常规管理,可以以较小的资金成本获取利润。再次,村镇银行要搞好流动性危机管理。一方面,村镇银行应加强存款账户管理和借入资金管理,不但要确保存款规模增长,更要注重存款结构的变化,及时发现存款规模和结构的异常变动,分析其原因并做好应对预案。另一方面,要有村镇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动和危机处理机制,加强村镇银行的危机上报机制,一旦出现挤兑,村镇银行应及时上报监管机构,防止挤兑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目前村镇银行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以中长期为主,流动性较差,资金沉淀现象严重,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占比过高,成为影响整个资产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村镇银行应保持合理的贷款增速,防止贷款的盲目扩张,确保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避免为应付考核放贷稀释不良贷款的行为发生。村镇银行应积极优化贷款结构,增加贷款种类,提高贷款的变现能力。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业绩优良、产业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个人贷款的信用调查力度,开拓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搞好期限结构优化,切实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降低变现能力较低的中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水平。

村镇银行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引进,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在提高村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增加村镇银行现金流入,提高村镇银行流动性。

3.积极参与货币市场的运作,增强外部融资的能力。银行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通过出售短期债券或从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又可以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赢利。村镇银行应大力拓展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优化存款结构。积极进入证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增加国债经营品种和数量。同时也要努力开拓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有效参与上述货币市场对于提高村镇银行外部融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搞好风险预警,建立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范屏障。村镇银行应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对不同的财务指标在赋予适当权重的情况下,得到一个简明综合的流动性风险指数。一旦该指数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向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性警情报告,便于管理人员作出及时决策,启动相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案。目前,主要的可用于监测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贷存比率、贷款和有价证券及投资与总资产比、存贷款期限结构、持续期缺口等,这些指标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用较广,村镇银行应借鉴商业银行的风险参考值,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相应的流动性风险警戒值。

村镇银行应建立定期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制度,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变动趋势分析、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财务指标分析、流动性储备设计,除了要建立现金及超额准备金等流动性常规准备外,还要建立以应急备付金、同业拆借、系统内资金调拨等应急准备,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压力测试等加强演练,提高村镇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5.加强外部监管,强化内部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应该根据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整个村镇银行上报后汇总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既能够从整个村镇银行系统的宏观角度又能够从某个村镇银行的微观角度及时对村镇银行存在的流动性不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在必要时给村镇银行发出警报。

银行监管部门应要求村镇银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如存款来源稳定性、贷款回收状况等内容作为月、季度报告的必备内容,同时加强这些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村镇银行进行沟通。

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村镇银行建立其内部的流动性风险日常操作机构和内部控制机构。加强日常的风险监测和账户头寸清算,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保障足够的资金及时支付清算,实现流动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本文是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山东省新型村镇银行试建及运行机制”研究子课题,项目批准号:08jdc056]

参考文献:

1.郑也夫.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现代经济,2008(8)

2.谢春根.邮储流动性风险不得不防.中国邮政,2008(3)

3.周卫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措施.金融纵横,2008(9)

4.谢丽红.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7(4)

5.王家传.中国农村金融:观察与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

村镇银行前景篇3

日前,银监会颁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显示,只要发起人或出资人有一家银行业机构,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村镇银行就可以建立。“这意味着村镇银行市场向单个个人和非金融机构有条件开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主任高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解释说。

实际上,面对这个新的投资领域,一些实业资本早已是垂涎三尺。温州宏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雷透露,他们已经和襄樊市政府达成了到当地参股村镇银行的意向。吉林银行副行长程松彬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吉林银行目前已经成立了两家村镇银行,其中参股的实业资本有五、六家。”

对此,高伟向《中国联合商报》分析:“投资金融领域可以获得很稳定的收益和分红,更重要的是,参与乡镇银行股份而获得的金融牌照将是很稀缺的资源。这对那些本来就很难融资的实业资本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参股村镇银行

“企业挤破了头想参股村镇银行,虽然考察询问的占了一大部分,但我们还是做成了好几桩生意。”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下设的一家村镇银行服务咨询机构如是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准备一份‘村镇银行投资运营指南’,向企业解读政策以及申请投资村镇银行的流程和运营方法。”

对此,正在四处奔波的温州宏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雷颇有同感地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实业资本想参与村镇银行股份得首先找到发起行,而这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毕竟村镇银行并非缺了企业就不行。银监会相关的规定也决定了这一投资市场离不开银行。”

对邱雷提出的问题,江苏银行副行长顾心铭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回答说:“江苏银行对村镇银行的建立还是很支持的,目前也正在研究相关的决策问题。毕竟村镇银行对广大的农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项投资,对农业大省来也显得尤为重要。”

“吉林银行很看好村镇银行的投资建立,目前总行也正在进一步制定村镇银行的建立办法,并由专门的部门操作。根据目前已经建立的两家村镇银行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投资参股的企业也乐观其成。”程松彬表示。

与仍把核心战略定位在城市和企业理财产品的大银行相比,各专业投资机构已经开始着手村镇银行投资可行性的分析,并积极的寻找可投资项目。

“投资村镇银行是一个很好机会,尤其是当村镇银行准入门槛还没提高,银监会还没决定停止扩张之前。企业在投资村镇银行的行动则应全国渗透,把点布好,参股后做资本运作,走上市的道路。”招商和腾创投合伙人刘宏彬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说。

对此说法,深圳创新投资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李夏很认同:“很看好村镇银行的投资,深圳创新投资已经在关注这个领域的项目,具体的投资动作相信也不会太远。”

看好“软实力”

“虽然现在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降低了50%,但获取一个金融牌照,参股村镇银行并赢利,获取投资回报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我非常看好村镇银行的投资价值。更重要的是,相比较于一年才放开1~2家贷款公司业务,对于实业公司来讲,参股村镇银行可以间接吸收存贷款业务是个太大的诱惑。”高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说。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投资村镇银行的行动才刚刚开始。目前,在全国仅有的60家村镇银行投资中,开业的只有20家,涉及的企业也只有二、三百家。这相对于广阔的中国农村市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单个自然人和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不得超过10%,我们也希望银行最好占股不要超过20%~30%,剩下的我们希望自己运作。”邱雷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如是说。

说到底,各路资本投资村镇银行不仅因为投资村镇银行前景广阔且有政策支持,更多地是看中了参股银行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尤其是实业资本,之所以挤破脑袋也要参股村镇银行,无非是看中了当地的资源,以便和当地政府有广泛的合作。如果不是银行股东的身份,可能永远也接触不到政府,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时候,可以调整信贷的方向。这在以前对实业资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高伟在分析投资村镇银行的优势时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记者观察:警惕把投资村镇银行作为“圈钱”工具

尽管村镇银行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而且发展空间也大。但这并不等于一切就会顺风顺水。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投资村镇银行必须由金融机构发起且持股不得低于20%。关键的问题是,各大银行对村镇银行并不是很热衷,毕竟对于城市和企业理财产品来说要比农村和农民的收益大的多。如果仅仅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银监会政策上的附和,或者处于当地政府的表态,那么投资村镇银行的事情将成少败多。自然建设和投资将会面临很大的发展瓶颈。

村镇银行前景篇4

关键词:村镇银行;银行效率;DEA方法

一、银行效率综述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银行为了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力求实现有效经营,即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银行的效率只是一个相对值,应该在同一背景和基础上来比较银行之间的效率,没有绝对的有效,也没有绝对的无效。

银行效率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非参数分析和参数分析两种。参数分析方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估计前沿成本函数的未知参数,主要包括自由分布法(DFA)、随机前沿法(SFA)和厚边界函数法(TFA),其中随机前沿法运用最广泛。非参数分析方法包括自由可置壳法(FDH)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早在1978年由Charnes,Cooper和R hodes提出。由于参数分析法需要给定效率方程的函数形式,而一旦函数形式定义错误,就会影响所计算的效率值。相比之下,DEA的特点使得其在研究银行经营效率方面更具有优势,因而被广泛运用。

国内对银行经营效率的研究开始得较晚,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的银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少学者运用DEA方法对村镇银行进行了研究:吴少新、李建华和许传华(2009年)分别利用DEA方法的超效率模型和CCR模型对四家村镇银行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存款规模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差、资本实力较弱的村镇银行经营效率低的结论;田欣(2013年)基于DEA超效率模型对湖南五家村镇银行两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全峥嵘(2015年)运用DEA分析方法对Z省的村镇银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产质量、银行规模、服务创新能力、存贷比与效率显著正相关。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差距大,金融机构的发展更是各有千秋,因此,想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对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针对某一地区的村镇银行进行研究很少。

二、CCR模型

CCR模型(规模报酬不变模型)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 hodes在1978年提出的一种非参数方法。该方法度量的效率是技术效率,在假设规模固定的基础上,运用银行的实际投入产出数据,以线性规划估计法估计生产边界来度量相对效率。

三、DEA超效率评价模型

CCR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隐含着银行的规模不影响其效率,在现实的银行经营中并不能满足这一严格假设,银行受到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在该理性假设下运行。因此,现实情况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的差距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1984年,Banker Charnes和Cooper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提出了可变规模报酬下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度量方法,即VRS(规模报酬可变)模型,又称BCC模型。然而,BCC模型和CCR一样虽然能对每家银行进行效率评价,但无法对多个经营有效的银行继续进行排序和对比。为了克服此缺陷,Per Andersen提出了能够对多个有效的银行进行对比的超效率评价模型,具体数学表达式如下:

四、村镇银行经营效率的DEA方法分析

(一)决策单元选择

课题组通过对4家村镇银行进行调研,走访了黔东南州银监分局和人民银行收集相关数据,下面将对这4家村镇银行进行比较分析。

截至2014年,黔东南州仅有4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总数达14000万元,员工人数102人,贷款余额为59187万元,共有农户贷款笔数984笔。

(二)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参考了其他银行经营效率的研究文献,考虑到数据取得的有限性,决定选用生产法进行研究,选取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X1)、员工人数(X2)作为投入指标选取,选取贷款笔数(Y1)、贷款余额(Y2)作为产出指标选取。注册资本金、员工人数能够反映村镇银行的规模,贷款笔数、贷款余额能够反映村镇银行对“三农”的服务能力。通过这4家村镇银行的比较分析来评价村镇银行的经营情况。

(三)结果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调研资料整理。均采用2014年年度统计数据。

1.效率分析。根据4家村镇银行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方法的CC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我们用DEAP2.1软件分别计算各村镇银行的总体效率(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到,黔东南州4家村镇银行中两家银行的DEA超效率值均大于1,表明这两家银行是有效率的;而另两家村镇银行DEA效率值小于1,表明非DEA有效。另外,超效率值还可以比较有效率的两家村镇银行的效率大小。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第二家村镇银行在员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注册资本、贷款笔数和贷款余额达到DEA有效。第三家村镇银行可以在保持注册资本、员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放贷笔数和放贷余额达到DEA有效。

五、提高村镇银行经营效率的政策建议

从上面分析结果可见:在区域经济基础相当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经营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注册资本、贷款余额员工人数等方面存在差距,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较高的村镇银行更容易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结合我州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从以下几点进一步提高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率。

(一)扩大资金规模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发展缓慢,缺乏资金投入。首先,可以吸收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闲置资金;其次,通过政策驱使,让更多大型商业银行出资参股村镇银行,提高其经营效率,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最后,合理扩建分支机构,吸取更多社会资金。

(二)改善村镇银行服务的深度

首先,目前黔东南州仅有的4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没有深入到乡镇中去,因此,首先可以适当扩大网点建设,随农户和农村的产业链延伸服务;其次,村镇银行应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发挥服务方式灵活、自身决策效率高的优势,让每一笔贷款更高效地解决“三农”客户需求问题;最后,创新金融产品,弥补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涉农贷款笔数

为预防村镇银行背离服务“三农”的初衷出现逆向选择,政府应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如免3-5年的税收优惠,从而提高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帮助其迈过风险大、成本高、开业吸储难等难过,以期可持续服务“三农”,增强其涉农放贷能力和笔数。(作者单位:凯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4贵州省教育厅课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项目“基于供需视角下黔东南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研究”(14ZC166)研究成果。

凯里学院应用经济学重点扶持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瑞洁.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2013.

[2] 吴少新,李建华,许传华.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村镇银行经营效率研究[J].财贸经济,2009,(12).

[3] 叶雪芳.基于DEA的村镇银行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Z省为例[M].浙江工商大学,2015.

[4] 任长青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村镇银行前景篇5

【关键词】村镇银行 制约因素 改善 对策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新型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进的发展历程。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有214家,正在筹建的村镇银行有52家,但这与银监会的规划目标仍相差甚远,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其中,外部因素制约是阻碍村镇银行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与内部因素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制约。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相关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尽管银监会已陆续了村镇银行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支持力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完全出台,很多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表现在:一是大多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执行的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农村信用社的标准要高;二是村镇银行没有享受到税收政策的优惠待遇。根据我国银行业营业税率的征收情况,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率基本都是3.3%,而村镇银行和商业银行一样都是按照5%征收;三是再贷款利率没有享受优惠待遇。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利率一直以来都低于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表现了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而村镇银行作为新兴的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机构,却没有享受到和农村信用社同等的政策待遇,把村镇银行同商业银行同等对待,这对村镇银行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

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过度和不足。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模式采取的是“低门槛、严监管”,其中“低门槛”指的是国家对村镇银行的设立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求较低,这对于快速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覆盖面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严监管”指的是监管机构实行比较刚性的监管措施,这有利于村镇银行设立初期的规范化操作,避免出现失控现象,造成金融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很难实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如村镇银行设立时的持股比例要求就不尽合理。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同时监管的力量还略显不足,监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社会公信度比较欠缺,村镇银行的信用认可度较低。村镇银行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在社会认可度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它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短期之内很难建立起来,直接结果就是刚刚成立的村镇银行很难吸纳到农民的个人存款,而想要贷款的农民却很多。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原因:一是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建立的网点较少,农民不敢将钱存入;二是村镇银行没有国家背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都具有国有和集体背景,这些金融机构经营多年,深受农民信赖,让农民感到放心,而村镇银行却没有这样的背景。

地方政府定位不清,经常存在不当干预。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应该体现在: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积极促成和协调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不断提高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农民存贷款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内农民的资金需求和还款能力,这样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村镇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但是,实际操作中,一些设有村镇银行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府对村镇银行的组建、管理和监管干预过多的问题,尤其是对村镇银行的放贷业务干预过深。

新型社会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建设滞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制度、信用体系还是传统占据主要地位,很多农村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观念,很多农民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都是国家开办的银行,小额贷款就相当于国家发放的扶贫款、赈灾款和救济款,这些贷款不贷白不贷、贷了也不用还了,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傻子才还。这样的信用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民借贷不还,没有信用约束,因此,尽快建设新型农村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改善村镇银行发展外部环境的对策

为了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改善村镇银行外部发展环境。

加大政策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不断拓展其生产空间,给予其足够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其健康快速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一是适当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确立贷款利率;二是在一定年限内对村镇银行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初期不断壮大;三是央行要像支持农村信用社一样,支持村镇银行,给予其同等支农再贷款的优惠政策,以帮助村镇银行解决资金难题,扩充其资金实力;四是监管部门应出台促进村镇银行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竞争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帮助村镇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此外,还要建立一定的政策协商机制,针对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难题和实际困难,协商统一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帮助村镇银行尽快发展起来。

加强监管,完善政策,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村镇银行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政府应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商业银行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检查考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镇银行的支农指标的考核。监管部门要对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和资金用途严格控制,保证村镇银行对农民的适当的贷款比例。要适度控制村镇银行的担保额度和担保行为,尤其要控制村镇银行与控股银行、重要关联人的相互关联授信。要适度控制流动性风险,要求村镇银行建立与控股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互支持机制,保证控股银行在流动性方面对村镇银行的支持。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应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加强宣传,提高自身公信度。创建初期,村镇银行应加强宣传工作,不断地利用各种广告和公关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将村镇银行的性质、服务宗旨和自身特点,以及开展的主要业务介绍给广大农民。村镇银行还要充分利用接近农村腹地的地域优势,坚持深入农村经常拜访客户,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对农村的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文体活动比如庙会提供赞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度,随着自身公信度的提高,广大农民逐步熟悉其性质和业务后,就会打消顾虑。这势必会有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储蓄能力,不断地增加存款。

政府明确定位,减少行政干预。政府要不断推进农村的金融市场化建设,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利用市场规律,规范行政行为;要正确落实各项地方政策法规,努力提高自身的金融市场调控管理和服务能力;要从逐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不断扶持金融产业,处理好村镇银行、政府和企业三者的利益关系,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减少破坏金融生态行为;要建立起包括工商、税务、金融机构、公安、财政、检察、法院和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在内的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协调统一的工作体系,要坚持从制度上、体制上和机制上逐步改善村镇银行生存和发展环境。努力减少和杜绝政府的拉配郎行为,以负责任的态度减少不符合要求的融资需求,做到支持发展但不干预具体业务,努力为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经营环境。

村镇银行前景篇6

一、案件基本情况

票据掮客“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在江浙一带招揽需要银行承兑贴现的客户,持票人为伪造贸易背景将承兑汇票背书给杭州当地关联的贸易公司;该公司接洽中国某银行武汉分行等转贴现银行,谈妥转贴现票数量和利率后,将承兑汇票交与后者鉴别真伪与合法性并保管,持银行承兑汇票的复印件及票据贴现清单向村镇银行申请贴现。村镇银行收到转贴现银行汇入的转贴现款后,与贴现申请人签订贴现协议,将贴现款转入杭州当地贸易公司在村镇银行开立的账户,再于当日转入公司在厦门的银行机构开立的账户。资金交割完成后,村镇银行再补做相关的业务手续。

二、该案件存在的问题

1.贴现和转贴现的操作不规范。案件中的村镇银行在既没有接触贴现申请人和转贴现银行,也没有审查银行承兑汇票和增值税发票、实物的情况下,仅在收到转贴现银行的款项后,凭福建××投资有限公司经办人员提供的有关票据复印件和票据清单就向贴现申请人支付款项,贴现和转贴现的操作均不规范。

2.票据查询业务不合规。该行办理贴现业务的查询,大部分都是委托福建××投资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代为查询。

3.票据贴现未审核真实贸易背景。承兑汇票所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交易量、单价与购销合同不符;贴现申请人与其前手所持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杭州市国家税务局核查确认,均为虚假发票。

4.办理票据贴现、转贴现的业务流程倒置。村镇银行是先办理转贴现,待收到转贴现款后再进行贴现与转贴现有关业务账务处理,违反了正常的业务办理程序。

5.村镇银行在办理贴现业务时未能认真审核贴现企业注册资本金和经营规模情况,所办理贴现业务与企业注册资本金和经营规模不匹配。

三、启示与建议

持票人之所以不通过正常的渠道办理贴现,而是选择将票据背书给福建××投资有限公司这类票据掮客,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规避管制。例如,票据本身的真实贸易背景可能就有问题,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也就无法进行贴现,只能通过将票据转给这类公司,获得资金。二是更易获得资金。在银行信贷收紧、票据贴现利率较高的情况下,这些票据掮客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寻找可办理贴现或贴现利率较低的银行,企业可又快又便宜获得资金。这种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转让模式在业内又被称为“光贴”,这些票据中的大部分又通过伪造贸易背景的方式贴现给银行。《第一财经日报》援引有关“票据行业权威人士”的说法,在2011年全国约二十五万亿元的银票贴现总量中,至少有30%是通过这种“光贴”方式进行的,监管部门对此应高度关注。

转贴现银行转嫁票据审查责任,应当引起警惕。如果单凭村镇银行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大额资金量的贴现,转贴现银行的配合是关键。按照现行规定,贴现银行要对贴现申请人与其前手之间的真实贸易背景进行审查,而转贴现银行则无需再对此进行审查。在本案中,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完全可以将票据直接贴现给转贴现银行,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其之所以选择村镇银行作为贴现银行过渡,正是因为一些银行本身对票据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查较为严格,在应知或明知这些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有疑问的情况下,利用某些中小银行机构对票据业务不熟悉的情况,将审查的责任转嫁给这些中小银行机构。

1.进一步加强商业汇票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大商业银行商业汇票业务检查力度,定期对商业银行执行票据监管部门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促使各商业银行规范经营、有序竞争。规范商业汇票产品创新管理,明确创新产品备案制度,引导商业银行合规创新,满足企业合理需求(田奇慧,2012)。要进一步强化银行内部票据业务流程控制和管理。

要强化申请人和票据审查,不仅应审核贴现申请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还应核实贴现申请人提供的票据原件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证明资料,特别要认真核实交易合同等相关材料,确认存在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了解其交易目的、交易性质和资金来源。商业银行业务人员审查客户提交的发票是否真实,是保证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前提。为此,建议通过以下措施予以完善:一是实现商业银行商业汇票业务处理系统和税务机关税票查询信息平台的联网,商业银行办理商业汇票业务可通过税务系统查询企业纳税情况,提高辨别税务发票真伪和有效性的能力;二是开放全国各地税务发票网上查询功能,为商业银行业务人员尽可能多地提供辨别发票真伪的相关信息(田奇慧,2012)。

2.密切关注票据贴现业务异常交易。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异常交易(行为):(1)不同贴现申请人委托同一家中介公司代为办理业务;(2)汇票开出后短时间内即申请贴现;(3)贴现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与公司实际经营规模极不匹配;(4)贴现企业往往为贸易公司或者投资咨询公司,注册时间一般不长;(5)不同票据贴现资金集中流向某企业或个人。

3.规范业务办理流程。一是完善票据贴现、转贴现的业务流程规定。现行制度仅仅要求贴现银行审核贸易真实性,而转贴现银行则无需审核,此为转贴现银行违规操作、规避责任留下漏洞。建议今后加强对转贴现银行贸易真实性审核的规定,并在操作上对转贴现银行从严要求。二是完善票据业务背书和相关规定,禁止申请企业将票据承兑、贴现等业务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人员办理,杜绝票据掮客四处招揽企业实施违法贴现、转贴现活动。

4.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降低操作风险。相对于纸质商业汇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能提高票据业务的透明度和时效性,确保票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抑制假票、克隆票犯罪,有效规范商业汇票业务行为,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以来运行稳定,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票、承兑、贴现、转贴现等业务呈快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受到企业网银覆盖率低、流通渠道不畅通、系统功能不完善、客户接受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推广使用率仍较低,其优势很难发挥。因此推动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应用,有效防范商业汇票丢失、诈骗和银行内部人员作案的风险已经迫在眉睫。

5.强化村镇银行等小型银行机构的业务管理和指导。村镇银行作为我国目前的一种新兴、小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管理制度等方面尚不成熟,且村镇银行大多设立在县及县以下地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建议:一是针对村镇银行等小型银行机构的特点,在业务准入和管理方面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例如对票据贴现等业务设定必要的业务准入门槛等等;二是强化对村镇银行等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村镇银行的业务和风险管理能力。

6.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的监管职责需要明确。《票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票据的管理部门”。但随着银监会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商业银行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中部分原由人民银行实施处罚的内容已转给了银监部门,如压单压票等。

对商业汇票贴现的真实贸易背景审查是商业汇票管理的重点内容,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都十分关注。《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四条规定,“金融机构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贴现、付款或者保证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造成资金损失的,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在,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都按这项规定执行处罚。而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因此,执法机构票据监管的职责重合势必造成票据监管工作的缺位或被动局面。建议按照《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中的“中国人民银行是票据的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统一票据业务的监管权责,尽快确立人民银行票据市场的监管主体地位,加快票据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为经济师)

参考文献

村镇银行前景篇7

首先令人担忧的就是村镇银行被限定于所属县市或乡村的地域范围内,不得发放异地贷款,市场狭小,并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这样是否能保证其商业利润的实现是个问题。就目前来看,这一举措的地域性仍然很强,商业化的道路更适合于较先进的农村。

其次则是诚信问题。从村镇银行方面来看,由于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设立的股份制银行,破产倒闭的风险必然存在,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所以吸储难度较高,但小额贷款却相对容易。一旦贷多存少的情况出现,村镇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都会发生问题,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状况较之城市并不乐观,经济基础不足,农民少有资产抵押等等都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瓶颈。

再次则是内外部风险管理问题。投资资本的注入、农村银行案件的频繁发生、信用制度的不完善都将使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决不会低于现有各类银行机构。村镇银行虽属于一级法人,但与农村商业银行的5000万注册资本相差甚远,其抗风险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规模的影响。

在掌握村镇银行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监管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在贷款方面,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如果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司投资控制村镇银行的经营权,同时也将有效防范信用风险,防止投机资本的进入。《规定》还强调,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使其有了坚强的“后盾”,诚信度也得到增加。

尽管问题依然存在,但我们仍然有理由看好村镇银行的发展前景。只要有效益优良的企业入股,严格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风险监管,村镇银行应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村金融市场的升值潜力,促进农村融资和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摘自2007年3月2日《中国城乡金融报》)

相关链接

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监管方式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村镇银行的概念,特指经银监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根据规定,村镇银行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等。有条件的村镇银行今后要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并根据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向其发行银行卡。对部分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少的村、镇、村镇银行可通过采取流动服务等形式提供服务。

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任何时候都不得低于8%。监管机构还将根据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采取分类监管。对限期内资本充足率降至4%、不良资产率高于15%的,可适时采取责令调整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停办部分或所有业务、限期重组等措施进行纠正;对在规定期限内仍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及2%以下的,应适日寸接管、撤销或破产。

村镇银行前景篇8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农业经济

一、引言

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大部分农村金融问题都围绕如何向“三农”提供促进其发展的金融服务展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配套发展,而村镇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安排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破解了这一系统难题。

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止2011年6月底,黑龙江省已开业14家村镇银行,这14家村镇银行在增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减少借贷壁垒,促使农村融资规范化,创新农村金融业务,满足农村金融多层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进行介绍,重点选择桦川融兴村镇银行进行研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指导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08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东宁远东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目前黑龙江省已组建成立了14家村镇银行(如表1),这14家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与发展。

表1 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一览表

三、制约桦川融兴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可认知度底

“三农”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三农”问题复杂多变,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解决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所以国家和政府要积极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而做好宣传是第一步。但是目前国家整体对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却不够。相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村镇银行的广告很少,政府没有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给予广告支持,广大农民没有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重要性和服务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另外,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本应该充分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目前经营规模小,金融供给能力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打广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目标定位不清晰,村镇银行贯彻支农宗旨难

一是在经营目标方面,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运作,在市场开拓与客户选择时首先考虑资金的盈利性。二是在政策目标方面,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真空”,引进农村金融领域竞争。但农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巨大,加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新产业、龙头企业较少,村镇银行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存续前景不乐观。在目前难以找到切入点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势必以防范风险和自身效益为前提来培植客户,这样极易动摇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甚至违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

(三)不得发放异地贷款,限制了村镇银行规模的扩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要求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不允许跨区域经营。 中国农村范围广,各地差异大,跨区域经营的信贷风险难度也将加大,不允许跨区域经营对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一些村镇银行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对于某些有良好信誉的银行机构创办的村镇银行,应该将标准适度放宽,如此在统一法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四)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目前,村镇银行名义上开办了存款、贷款、结算三大类业务,但由于加入过程繁琐、成本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镇银行基本上没有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对账、账户管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银行卡跨行支付、同城票据交换等系统,不能充分享受到现代化支付体系带来的便捷服务,办理业务困难重重。在村镇银行开户的法人客户很少,大多只是个人储蓄客户。除此之外,银联对各大金融机构办理银联卡“一视同仁”,对于村镇银行这样业务量较少,银联卡发放较少的金融机构要与业务量大、银联卡发放量大的各类大型商业银行上交同样的费用,这无疑加大了村镇银行的成本,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五)贷款业务受限大

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的75%,而且村镇银行的资本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如果没有资金来源,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无从做起,这样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例如,某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上交存款准本金400万元,购置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100万元,剩余资金500万元按规定只能存储,不得用于发放贷款。而由于该村镇银行建立之初,知名度不高,得到当地村民的存款很少,所以按规定该行可以用于发放的贷款就很少,这严重制约了该行的贷款业务,使当地农民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建议

(一)加强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

公众形象是银行信誉的外在表现,村镇银行应当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地做好自身的形象宣传工作,让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了解在农村地区设立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意义、目的与经营特色,正面引导社会公众认可村镇银行。除此之外,政府及村镇银行的母行及金融监管机构都应在在宣传舆论方面大力支持。应当在电视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将村镇银行的相关政策、组建背景、经营原则、服务对象、效果与作用大力宣传,扩大村镇银行影响。

(二)坚守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

面对成立之初的困难,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不能变,应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宗旨。同时,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在战略上可以实行“三先三后”分步进行,即按照“先生存、后发展”、“先基础、后提高”、“先集镇、后辐射”的步骤制订发展计划,在追求自身利益与服务农村经济之间找到切入点和平衡点。

(三)优化村镇银行的经营环境

一是要大力改善当地信用环境,增加违约者的机会成本,科学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和打造一批忠诚于村镇银行、愿与村镇银行打交道的优质客户群。二是要建立农村风险补偿与转嫁机制。按照“银行+保险公司”模式,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或者按照“企业+农户+银行”模式,开办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签订协议,农户给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贷款做担保的贷款品种。三是要对村镇银行实施分类监管。对村镇银行进行风险评级,按等级高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做到分类定位、注重实效、提高监管效率。

(四)调整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一是股本设置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对当地农村龙头企业与大中型养殖户的实际资金进行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注册资本金,减少资本金比例对单户企业或个人的贷款额度限制,做到既能留住优质客户,又能切实支持“三农”的发展。二是在调整股本总额时要调整股本结构,尽量增加企业的股份比例,增强企业参与的热情,促进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与管理改进,从而推动村镇银行健康稳定发展。三是鼓励地方政府的资本股权介入村镇银行。一方面,政府参股有利于村镇银行迅速融入当地政商环境;另一方面,尽管政府只是参股,但是对村镇银行信誉度的提高将起很大作用;再者,政府若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存入村镇银行,更可以极大地缓解村镇银行的吸存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恺萌.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运行初期的障碍与启示.人民网,2008-12-16.

上一篇:劳动教育理论报告范文 下一篇:土木工程科研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