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11 00:55:01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1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村镇银行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组建难度大,发展缓慢,亟须从源头上加以调整和解决。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1月,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加快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到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发展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湖南省自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已组建村镇银行5家,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来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得到了银监部门的批准。但在组建过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

(一)政策失灵: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只能实行发起方式设立,且至少应有1家以上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规定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这一规定,需要试点县市政府从最基层的县域开始向上逐级寻找主发起人。当前我国银行业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分支行对机构的设置缺乏审批权限。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置处于试点阶段,既没有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数量规定,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特别指定。这样,形成部分试点县市“申请报告无处送,高层领导无法见,村镇银行无法办”的难堪局面。

(二)主体失落:路径单一>:请记住我站域名/<,一主难求。虽然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具备主发起人资格,但在欠发达地区,除农村信用社改制外,几乎没有地方性商业银行。泸溪县为组建村镇银行,成立了专班,明确专人,积极寻找主发起人,从起,先后与省内外1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联系协调,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条件,但都因经济总量小、地处偏远而被拒绝。一旦找不到主发起人,村镇银行便无法设立,致使这一惠农政策成为空中楼阁,试点县市十分失落。

(三)市场失准:低门槛,高杠杆。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村镇银行注册资金的门槛要求确实很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寻求一定的规模效应,一般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加之主发起人难找,形成了“低门槛,高杠杆”现象,导致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市场准入难。

(四)布局失衡:抓大放小,弃乡进城。按照村镇银行试点初衷,本应在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据对全国已开业的148家村镇银行调查分析,除先期试点的六个省份外,一般机构都设在相对较发达的县市一级,乡镇村镇银行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呈现出“发达地区多、欠发达地区少,县城多、乡镇少”的不均衡格局。

(五)价值失离:嫌贫爱富,弃农逐工。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高风险、低效益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受利益驱使,村镇银行在价值取向上偏离宗旨,追逐高利润、高回报的工业行业。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改“自下而上”为“自上而下”。建议完善村镇银行试点政策,调整规划,以地区为单元,坚持向欠发达地区、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将试点任务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扩张计划进行捆绑,自上而下指定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村镇银行发起任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时,要求其在相应的欠发达地区发起成立一家村镇银行,以打破试点乡镇、试点县市层层向上争取无门的难堪局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提高认识,勇于担当,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好社会效益。

(二)调整方式:改“发起成立”为“组建成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最终都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的。村镇银行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于农村贫困地区,支持的是弱势区域、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应当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在部分难以找到主发起人的欠发达地区,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定县市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必须达到5000万元以上,改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为地方财政出资组建成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不在于谁发起。因此,不能因为找不到主发起人而影响村镇银行试点进程,进而影响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架构和惠民政策的落实。

(三)优化布局:改“抓大”为“扶弱”。根据《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村镇银行布局,坚持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优先原则,充分体现“扶弱”的优惠政策,力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至少设立一家村镇银行。尤其是目前处于金融服务空白的乡镇,要设立村镇银行,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盲区”问题。

(四)坚守宗旨:改“弃农”为“惠农”。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 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能,坚守宗旨。一是量化考核。规定村镇银行对当地“三农”的信贷投入不得低于70%,吸收的存款原则上应用在当地经济发展上,防止“资金进城”和“农转非”现象的发生。二是价值回归。村镇银行要立足“三农”,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改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增加金融供给,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2

从110家到1027家

廖声红是湖北省汉川市新河镇燎原村人,全家是燎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经营大棚种植,由于盖房投入过大,他经营的大棚种植出现了资金短缺,2009年4月17日到汉川农银村镇银行申请农业贷款5万元。

该银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廖声红贷款无有效抵押物,但了解到廖声红贷款的确是生产经营需要,个人信用良好,无任何不良贷款记录,且第一还款来源有保障。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决定用农户种植大棚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该笔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只用了一天时间,其中廖声红只到过村镇银行一次,其余手续都是该行上门办理的。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是农业银行在湖北联合5家企业法人共同发起设立的,除了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外,农业银行还在内蒙古联合6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

这两家村镇银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2009年6月末,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实现利润44万元。

2009年8月,刚满“周岁”的汉川农银村镇银行也交出了好看的成绩单:年账面盈利85万元,贷款收息率和到期贷款回收率均达到100%。

“我们的优势就是审批链条短,符合条件的农户能很快拿到钱。”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行长胡郡灵说,因为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在当地相当于总行,对贷款审批不用层层上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灵活的信贷措施成为村镇银行的最大优势。

中国经济建设中绝对不能缺少的是农村地区的发展,村镇银行恰好满足了广大农村地区急剧增长的信贷需求。

银行早就该抛弃过去完全依赖在城市里傍大户的策略,而应将业务往下沉到更基层的市场去,因此不论从银行自身发展需要还是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村镇银行未来都会面临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2007年3月首家村镇银行成立以来,目前全国已成立村镇银行超过110家,但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要求仍然相差甚远: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中计划到2011年末全国应设立1027家。

这意味着,2010年一年中村镇银行的设立必然迅猛发展。

《世界的人民币》作者、资深银行专家孙兆东更加看好村镇银行的发展潜力,他对《投资者报》表示,村镇银行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标志,农村要实现金融现代化,前提是要有村镇银行。

目前我国乡镇级机构有4万多个,从长远看,假设一个地区建一家村镇银行,至少还要设立4万家才能满足需求。

中外银行忙圈地

目前,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由工、农、建、交5家组建并开业的村镇银行有7家:工行2家,农行2家,建行2家,交行1家。中国银行目前在村镇银行领域还是空白。

工行虽然去年12月才开始涉足村镇银行,进入较晚,短短一个月内,浙江和重庆相继成立了两家村镇银行。

最为雄心勃勃的是建行。其董事长郭树清今年1月13日表示,建设银行正向监管机构积极申报设立一个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村镇银行超过百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态势也非常积极。其中,动作最迅速的当属浦发:已成立5家村镇银行。今年1月份又筹划设立资兴、华西、甘井子三家浦发村镇银行。

此外,去年12月29日,华夏银行董事会已经同意该行出资1亿元发起设立,北京大兴华夏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而民生银行正在成立“村镇银行集团公司”。

外资银行反应甚至比中资银行还要迅速。

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都已经成功在中国内地成立了若干家村镇银行。

据了解,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就开始进军村镇银行业务,在湖北随州设立第一家村镇银行。

至今汇丰在内地拥有了7家村镇银行,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地区网点最多的,仅次于国家开发银行的7家,也比大多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村镇银行要多。

外资银行发力农村市场的方式手段各有不同。汇丰银行以密集开辟网点建立村镇银行为主打,花旗则主要以贷款公司的模式为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提供包括抵押及无抵押贷款在内的多种贷款。

毫无疑问,中国农村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可持续的盈利和市场占领动因是让他们纷纷积极挺进农村市场,加速在这一领域投入扩张的主要原因。

孙兆东很看好村镇银行强大的获利能力。在利差方面,中小涉农企业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30%以上,利差高于城市。这恰恰也是诸多银行看好村镇银行的所在。

目前大型、中型城市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利差越来越少,银行亟待开发新的市场。

村镇银行绝大部分客户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的问题。那些在中小企业客户经验积累较多、基础比较好的银行,与村镇银行的客户对接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

乡路的隐忧

十年前,由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绩效欠佳,商业银行家族纷纷从县域以下农村地区撤出;如今,又开始一场集体回归农村运动。这很大程度归功于国家政策和村镇银行的获利能力。

2009年全国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累计盈利4074万元。像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两家村镇银行在一年内均实现了盈利。

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南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则在半年内就实现盈利,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快进入盈利期的村镇银行。

只要经营得当、具备创新意识、抓好风险控制,村镇银行是可以实现快速盈利的。

但回归乡村之路并不容易。农业银行该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村镇银行经营目前还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一是汇路不畅。人民银行目前还没有出台关于村镇银行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有关具体规定,导致村镇银行汇路不通畅。村镇银行只能主要靠营销公关来吸引存款,造成存款集中度较高。

二是村镇银行还欠缺相关的技术支持。像村镇银行不能加入银联,使得银行卡业务无法开展,给客户支付带来很大不便,导致高端客户流失。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3

村镇银行产生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新农村建设需要村镇银行。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要达成该目标,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据初步测算,截止到2020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需要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的新增资金。这么大的资金需求,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根本无法不能满足。因此,引入村镇银行,缓解农村资金供求失衡局面。是大势所趋。其次,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功能缺陷,使得村镇银行有建立的必要性。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上述金融机构均存在功能缺陷。农业银行.县域以下网点较少,放贷权限不高,业务范围也比较窄。农村信用社,其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不良贷款比率较高。邮政储蓄则不能发放贷款。因此。大力发展和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村镇银行,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所必须的资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村镇银行得以设立并得到了发展。

二、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村镇银行尚属于新生事物,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极易偏离办行宗旨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本应以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其根本宗旨。但是,由于村镇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农村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影响巨大.风险很高。村镇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宗旨。

(二)资金来源不足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不足:—是资本金不足。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最低注册资本仅为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最低注册资本金仅为100万元人民币。因此,村镇银行的资本金较低。二是存款吸储能力有限。新设立的村镇银行。由于网点少、成本高、品牌认知程度低等问题,吸收存款的能力远不能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

(三)贷款受到诸多限制且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大第一,村镇银行贷款业务受到如下三方面的限制:(1)资本限制:对同—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2)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仅限于当地。(3)村镇银行必须首先服务农业经济。在农业经济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得向其他产业发放贷款。第二。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大。(1)贷款发放对象主要是当地农民。目前,农民主要以从事农业为主。该产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抵御灾害能力弱.很容易形成自然风险。(2)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形成市场风脸。(3)很多农户认为村镇银行的贷款是国家对农民的一种扶助行为。借贷可以晚还甚至不还.容易形成道德风险。

(四)业务模式单一。服务不完善。导致盈利能力有限目前,村镇银行的业务局限在小额信用贷款、储蓄存款、质押贷款以及票据转贴现。由于村镇银行业务模式比较单一、业务经营范围较小。加上服务尚不完善,导致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有限。(五)村镇银行人才缺乏。导致自身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农村的经济环境与工资水平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经验不足及业务素质不高的从业人员存在着很大的操作风险。由于业务量较大.每笔业务金额较少,村镇银行的人力、物力又有限,贷款业务中的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后跟踪管理等工作很不到位.容易出现信贷风险。I六)监管力量薄弱,金融监管难以到位村镇银行成立后.县级银监办面临复杂的监管形势。由于各地县级银监办普遍存在人员少、监管任务重的问题。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难以到位,难以取得好的效果。I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总体来看.村镇银行发展比较缓慢。如果与小额贷款公司做—个比较的话。差异就更加明显。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已有小额贷款公司3366多家,比去年年底时增加了752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较去年年底时增长了近900亿元。无论从已设立机构数量,还是业务发展规模上看,后者发展速度都决于前者。

三、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

针对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人民银行应当积极研究办法,帮助村镇银行加速完善结算渠道。二是放松利率管制以及经营区域的限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并允许其跨区经营.以提高盈利能力;三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壮大;四是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多方开源。解决村镇银行的吸存问题要解决村镇银行的吸存问题,可以考虑以下三个途径:第一.对村镇银行发放国家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或支农再贷款我国通常是以直接发放扶贫贷款的形式进行扶贫的。许多贫困户在得到扶贫贷款后。不是将其投入到扩大生产和脱贫致富中,而是用于维持生活所需。如果将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专项款或者支农再贷款转变为向村镇银行提供的贴息贷款,就可以缓解村镇银行后续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该措施还可以为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一举两得。第二。通过市场机制从邮政储蓄中拆借邮政储蓄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由于邮政储蓄贷款手续繁琐、期限单一.其在信贷方面的经营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差。村镇银行可以通过支付较低的拆借利息,向邮政储蓄拆借资金。第三.鼓励村镇银行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多种渠道融资村镇银行的宗旨就是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村镇银行的股东通常是资金充裕的企业或自然人,因此,村镇银行可以考虑债券、票据融资,拓宽其融资渠道。

(三)适当放宽对村镇银行贷款的限制.同时加强对贷款的风险控制为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银监部门应适当放宽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以及对其运用资本金发放贷款的定量控镧。支持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壁发放贷款.以提高其盈利能力。为控制村镇银行的贷款风险。村镇银行要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内拉柳度、风险管理系统。尤其是要成立专业的资信评定机构,并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使得相关人员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

(四)提高业务创新,创造多样化产品村镇银行应正视农村金融产品较少的问题,积极探索和发展农村金融产品。村镇银行还要不断地规范创新业务流程、缩短业务管理链条,积极探索并重点发展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小额贷款以及住房贷款等业务。以满足农村实际的金融需求。

(五)引进金融人才。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村镇银行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要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建设.就必须大量引进金融人才.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

(六)加强监督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督管理:(1)在市场准入上严加控制。严格审查村镇银行的股东成分。(2)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指标体系,并按照体系内的各项监管指标,对村镇银行实施动态监管。(3)督促村镇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对偏离该市场定位的行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七)加快发展步伐国务院2010年5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应以该意见为指导,加强宣传力度,充实存贷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形成规模,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城镇化 农业银行 机遇

一、引言

农业银行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2009年1月15日,农业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在2010年完成“A+H”两地上市,正式成为大型上市银行。与其他国有银行相比,农业银行的特色主要在于其农村网点广泛遍布全国,由于历史定位,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者,也是未来农村金融深化的最大参与银行,在县域金融业务上具备绝对优势,中短期内难以被同业取代。近年来,农业银行紧抓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大信贷投放,积极探索运作模式,创建服务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至2009年,农业银行共投放农村城镇化县域法人贷款327.4亿元。而在未来三农贷款获得国家政策的鼓励,农业银行受惠于该类贷款增速将有望高于其他大行。

随着我国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农业银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路径。近来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宅基地换房、土地增减挂钩等新动向,地方政府通过实施撤村建居项目,既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又增加了耕地面积。在此背景下,农业银行分布各地农村的多家分行开展了增减挂钩和撤村建居项目等有关业务,为在新形势下金融支持新农村城镇化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城镇化建设的涵义和基本现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是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得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据《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进入城市社会。

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居民化都需要大量资金的积累和投入,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由于分散、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业经济的低回报率,与商业性金融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矛盾,使得农村城镇化的建设面临着诸多资金困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供给总量不足,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效率偏低,金融支持结构单一以及农村金融机构不足。

根据有关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方面存在若干金融问题,主要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需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窄,筹集企业资金比较困难,根据有关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初始资金有74%是自由资本,来自商业银行贷款的比例几乎为O。而城镇化建设中筹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集体积累以及农户的自有资金。资金严重缺乏导致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设十分的缓慢。

三、城镇化建设给农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作为长期服务于农村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国有银行,农业银行的三大支农任务之一则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将是农业银行未来发展业务的新领域。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各项业务活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有县城2000多个,乡镇有3.4万个,在未来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今后每年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金融方面的信贷需求,从而给农业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

第一,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给农业银行带来机遇。首先是房地产建设产生的贷款业务;其次,基础建设产生的信贷需求。这两方面的信贷需求都需要银行大量资金的支持,农业银行可以通过放贷为城镇化建设中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信贷,结果必然是双赢的。

第二,城镇化建设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信贷支持。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尤其是很多个体私营企业,对于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资金需求较大,也更为迫切,它们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信贷支持。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之下,越来越多的银行将重新回到农村,解决资金需求的矛盾。农业银行可以充分把握这些新的机遇,开拓其业务空间,把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需要。而且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建设,政府和有关部门将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各方面吸取内外资金,作为根基在农村的农业银行则获得相对更多的机遇,这些资金将会成为农业银行的大量存款,为农业银行扩大规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城镇化建设中的生产生活对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给农业银行带来机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将直接为农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商机。加快农村城镇建设的进程,会为农村释放出潜在的消费能量,促进农村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0.9%。同时,城镇化建设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减少自给消费,而提高商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对购置大宗生产、生活用品和精神方面的消费都产生巨大的需求。这个将带来相应的银行消费业务。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农民由农村迁移到城镇,其生活习惯,消费意识都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金融服务需求明显增强。目前,在新农村规划的城镇地区,不但是存、贷款和结算业务量成倍增长,银行卡、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个人理财、第三方存管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认识城镇化建设对农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应该正确认识到在新形势下,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农业银行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大银行加大其在农村的网点建设,包括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支农政策的引导下,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银行在2010年推出了在“三农”服务定制化产品“益农贷”,而建设银行则积极开设村镇银行、创新新农村建设贷款等十余个支农特色产品,据统计,截至2010年,建设银行村镇银行贷款余额达到13.4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比例达到87.86%。加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直都拥有农村的“黄金客户”,使得农业银行面临着激烈的业务竞争。如果农行不加强自身的经营策略,则有可能面临资金和客户流失的风险。第二,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农业银行的贷款占比过高,若城镇的产业经济没有发展或者发展缓慢,则可能会加大农业银行的未来信贷风险成本,甚至会造成农业银行大量的政策性亏损。此外,如果有关行政政策干预和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缺失、还本付息意识差等原因造成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话,则会使农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经营陷入困境。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

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县域工业化的趋势明显、进程

加快的背景下,对农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而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应注重加强其在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经营机制、监管机制、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提升,争取进一步满足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其金融服务的需求。

第一,农业银行应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农业银行应该加大创新的力度,及时开发适合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业务新品种。农业银行应加快推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有创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能够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个人和乡镇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农业银行应该因地制宜开发、推出一批金融创新产品。应根据当地的“三农”金融需求,把握好创新的重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发多样化小额信贷产品,努力满足农民多元化信贷需求和企业信贷需求。

第二,农业银行应该防城镇化信贷风险。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信贷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又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城镇中小企业不计其数,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可能在两三年内就会被淘汰。因此农业银行应该强化其信贷监管,从而确保农村城镇化贷款投向合理、风险可控。

第三,农业银行应该加大其业务和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力度。农业银行应该根据小城镇建设信贷市场的特点和客户需求,加大宣传的力度,提升营销理念,为农业银行在同业市场的竞争中发展创造新的活力,有效拓展农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市场,把小城镇建设信贷业务延伸到居民建房零售业务以及小城镇建设用房开发等消费贷款等方面,满足市县级支行业务发展的需求。

第四,农业银行应该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为了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业务的综合效益,有关业务部门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客户的需求,为相关业务尤其是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有关金融咨询和个人理财服务,满足农村客户多元化的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

总之,在城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银行一方面应当转变观念,主动创新自己的产品,优化工作流程,提升银行的服务,不断拓展其业务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商业银行意识,理性地思考、科学决策信贷,稳健经营和管理。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支持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实现互利多赢,在今后能得到更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云河.农村城镇:信贷支农新平台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18)

[2]卢若夫,何山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劣势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DI.西安金融2001,(2)

[3]农行黄冈分行课题组欠发达地区农行加快发展的对策[D]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3,(8)

[4]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三峡分行课题组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4)

[5]王全达,王华龙,黄勇,万金农村城镇化发展与银行服务能力建设现代金融2010,(11)

[6]刘芸芸,张辉,胡卫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提高农行经营效益~对农业银行走出经营困境的调查与思考『D1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农业经济

一、引言

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大部分农村金融问题都围绕如何向“三农”提供促进其发展的金融服务展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配套发展,而村镇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安排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破解了这一系统难题。

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止2011年6月底,黑龙江省已开业14家村镇银行,这14家村镇银行在增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减少借贷壁垒,促使农村融资规范化,创新农村金融业务,满足农村金融多层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进行介绍,重点选择桦川融兴村镇银行进行研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指导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08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东宁远东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目前黑龙江省已组建成立了14家村镇银行(如表1),这14家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与发展。

表1 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一览表

三、制约桦川融兴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可认知度底

“三农”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三农”问题复杂多变,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解决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所以国家和政府要积极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而做好宣传是第一步。但是目前国家整体对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却不够。相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村镇银行的广告很少,政府没有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给予广告支持,广大农民没有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重要性和服务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另外,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本应该充分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目前经营规模小,金融供给能力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打广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目标定位不清晰,村镇银行贯彻支农宗旨难

一是在经营目标方面,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运作,在市场开拓与客户选择时首先考虑资金的盈利性。二是在政策目标方面,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真空”,引进农村金融领域竞争。但农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巨大,加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新产业、龙头企业较少,村镇银行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存续前景不乐观。在目前难以找到切入点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势必以防范风险和自身效益为前提来培植客户,这样极易动摇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甚至违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

(三)不得发放异地贷款,限制了村镇银行规模的扩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要求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不允许跨区域经营。 中国农村范围广,各地差异大,跨区域经营的信贷风险难度也将加大,不允许跨区域经营对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一些村镇银行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对于某些有良好信誉的银行机构创办的村镇银行,应该将标准适度放宽,如此在统一法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四)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目前,村镇银行名义上开办了存款、贷款、结算三大类业务,但由于加入过程繁琐、成本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镇银行基本上没有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对账、账户管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银行卡跨行支付、同城票据交换等系统,不能充分享受到现代化支付体系带来的便捷服务,办理业务困难重重。在村镇银行开户的法人客户很少,大多只是个人储蓄客户。除此之外,银联对各大金融机构办理银联卡“一视同仁”,对于村镇银行这样业务量较少,银联卡发放较少的金融机构要与业务量大、银联卡发放量大的各类大型商业银行上交同样的费用,这无疑加大了村镇银行的成本,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五)贷款业务受限大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6

之前,从这家银行贷款购买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又要开工了,开工前机器要做维修保养,购买柴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些都是急需要用的钱,一时半会儿手头上还真凑不足。

像这户村民一样,这一两年来,从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贷款的人越来越多,钱的用途也五花八门。有一个村里的十几户村民,都做粉条生意,采购原材料红薯的钱,基本上用的都是贷款。还有开鱼塘的,开养鸡场的,乃至购买种苗的,急用钱的时候,都会考虑是不是去这家新开不久的银行做个申请。

除了面向农户发放几万元的小额贷款外,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也面向农村小微企业,发放一些数百万元的“大笔贷款”。例如,将贷款发放给土地整理公司,用于沙滩地、河床湿地的耕地整理。

对于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来说,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2011年刚开业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怀疑这家银行的资质,在办理业务前,会要求看一看营业执照,拿到存折后还要与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的存折做个比对。当初,村镇银行在石家庄地区是个新鲜事物,算上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仅有两家。

到现在,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存款额达4亿多元,贷款业务发放额达到了2.3亿元,其中,仅“农机贷”业务就超过了2000笔。

建立在公有云之上的信息化系统,以及对农村金融环境的准确把脉,保障了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快速成长。

该银行是由衡水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发起人,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念一念农村经济

马伟国是这家银行的董事长,她说自己的经历十分简单,毕业之后进入河北银行,一呆就是20年。2011年从支行长的职位上辞职,带着一干人马,组建了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这个小微金融机构。除了她之外,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其他几个负责人,也都是从各家银行辞职而来。元氏县有42万人口,金融机构很少,村民存钱往往需要骑车40-50分钟才能到达网点,市场需求前景看好。

聚焦于农村经济的村镇银行,可以说是我国银行金融体系中最小的金融机构。

村镇股份制商业银行拥有全银行牌照,功能齐全,决策灵活,经营范围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银行业务。三四年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受资金、人员、经济环境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村镇银行还在为生存打拼。已经在本地中小企业及农户贷款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的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无疑是佼佼者。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还主要限于存贷,其他大量的金融产品还没有去开发。

元氏县离石家庄市仅有40公里,马伟国扎根到这里之后,发现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人的观念,或者是行为模式,与城市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就像上个世纪90年代的城市,大多数人对金融的理解,只限于将钱存放到银行之中。”她说,虽然互联网、电脑、智能终端等在农村地区已经普及,但人们对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产品接受度很低,甚至是银行卡的使用,也需要指导,更何况其他金融产品。

马伟国分析道,当地农村离城镇化还有一段距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这些金融产品的好处,农村还处于“现金为王”的时代。农村的市场交易形态仍旧停留在最传统的庙会和赶大集,人们买种子、化肥或者日用品等,完完全全是现金交易,在城市里广泛使用的银行卡,在农村没有用武之地。

在信用观念方面,普通农户和部分小微企业处在硬币的两面。一般而言,农户建房、装修、买车等相对大额的支出,均不会选择银行贷款,因为他们不愿意付给银行利息,只有那些迫切需要的支出,如秋收的机械费用等,才会选择贷款,在贷款过后,也会很快还款,避免支付更多的利息。

至于一些小微企业的信用观念,在马伟国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特别是10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的贷款,风险较大,一些企业即使在贷款期间,遇到了经营问题,也不会与银行沟通,到了还款日,更是无动于衷。

马伟国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当地业务往来企业时间观念的淡薄,缓慢的工作节奏意味着较低的效率。

拓一拓乡村金融

落后的金融业务发展环境,在预期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如果放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大范围来看的话,村镇银行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大的创新。“毕竟市场环境决定了经营方式――是20年前的。”马伟国介绍说,元氏信融村镇银行面向农户提供了各种农业贷款项目,大都是对已有的金融业务品种的稍加改动,以适合农户的需求。

反响较好的“农机贷”本质是城市中推行的循环贷业务。相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马伟国更关注的是信用体系的建立。

元氏县的村民们,并非申请就可以获得贷款。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对村民进行细致的背景调查,一方面,通过村委会、邻里考察贷款人的财务情况,过往信誉,是否孝敬父母,是否与人和睦等。

对个人品行的调研,是无奈之举,确实没有更多可以参考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会考察贷款人或企业在所贷资金投入的行业,是否有市场资源和过往积累。

背景资料调差完毕之后,会在村委会公示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如果没有人对贷款的信用提出异议,授信才会最终发放。

马伟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客户群体,建立客户的信用关联和信用体系。“至少村民知道按期还款、按期还息,此后贷款将更容易,利息也会越来越低。”

在过去的两年里,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马伟国和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近两年的举措,更多的是向传统农业社会传递一种思想和理念,希望村民能够逐步接受现代金融理念。

一个IT技术上并无太多创新,而且近似“异想天开”的“半自动柜员机”,帮助元氏信融村镇银行建立起了约200人规模的基础营销队伍。

目前,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银行卡业务还没有开展,村民手中只有存折。该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一些超市和修车店等地,设立了信融银行便民服务点,一些原来在村里担任过会计或者在信用社工作过的年长者,通过“半自动柜员机”为村民提供服务,并根据交易笔数和交易额提取佣金。

在他们的指导下,村民可以在柜员机刷存折,输入账号、户名等信息,确认并存取货币。不同的是,货币的交易在村民与上述人员之间完成,取款上限为日5000元。

上述人员在元氏信融村镇银行开有账户,并存入5万元保证金。这也意味着,这些人员的日交易额上限为5万元,一旦超过限额,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会派员工到现场提供服务。

在柜员机和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置于公共云平台之上的IT系统之间,开发有一个中间平台,管理交易,并控制可能的风险。“相当于是在工作人员和村民的账户之间做交易。村民存钱,元氏信融村镇银行在后台从上述人员的账户中提取相同金额,存入村民账户,村民取钱,反之。”马伟国分析道,村民再也不用因为支取一些小额的日常生活费用,而赶很远的距离到银行来办理业务。

每天下午,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押运车都会非常繁忙地辗转于各个便民服务点。目前,这些便民网点的平均日交易额在300单左右,便民网点人员的月收入平均在2000元左右,有的服务点一个月的存款余额会达到7000万~8000万元,该服务点人员的收入也在7000~8000元左右。

便民服务点的快速发展,也为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扩张提供了保证。马伟国计划在效益好的服务点新建支行,而原有服务点则继续向下延伸,深入到更多的乡村中去。“从大镇到大村,再到小村。”

目前,这些服务点暂时不提供转账业务,村民都需要学习和熟悉的过程,相关业务会逐步展开,在更远的未来,这些网点还会放置POS机,并最终将村民手中的存折换为银行卡,那时,他们已经是忠实的用户群体了。

公有云上的村镇银行

不论是小额贷款,还是快速增长的存款业务,保障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快速发展的,是其放在公有云上的IT系统。

自建、使用股东行系统以及购买成熟IT运营外包服务是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三条路径。

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大都较少,多在3000万~5000万元左右。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最初的注册资本是3000万元,后来追加到了4000万元。这些投入资金,筹措周期短,用来建设机房、采购硬件设备、选择核心业务软件,从而自建IT系统,难免捉襟见肘。

马伟国分析道,除了资金限制之外,自建的另一个挑战是后期运营的人力成本。“有技术专长的IT人员很难招,也很贵。”她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障机房和系统的安全。

使用股东行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一般而言,村镇银行的业务形式与股东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不一定适合业务的发展。

在筹建初期,马伟国和他的团队考察了各种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慎重的考虑,选择使用了国内的一个具有相应资质的金融公有云平台,信融村镇银行无需建立数据中心,只需将柜面设备通过专线网络与位于该公有云数据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连接起来即可。该公有云向其提供全套核心业务系统,并全面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日终操作和运行监控及维护。

目前约有70余家村镇银行的IT系统在该公有云上运行。

深圳龙岗鼎业村镇银行的IT系统也在此公有云上。与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不同,由于地处经济发达的深圳地区,客户群体城镇化程度高,要求也比较多样化,鼎业村镇银行开业的第一年,就发行了自有品牌的借记卡,并开通了网银服务,去年开发了短信平台。目前,鼎业的资产规模超过了10个亿,成为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之一。

相比深圳龙岗,元氏县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马伟国希望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IT能一年上一个台阶。“5到8年后再看,将是另一番模样。”她说。

在她的心中有一个宏大的蓝图。目前,元氏信融村镇银行已获批,可在年底前开业两家支行。她的规划是在元氏县开设10家支行。

由于受经营成本限制,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人员架构,与大的股份制银行相比,还没有最终完善。马伟国说,“很多新招人员需要培训。同时,也要晋级自己的研发人员,研发自有的金融产品,而不是仅仅对已有产品的修改。”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村镇银行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村镇银行在其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三农”和涉农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机制,银行发放贷款的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所以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就全省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金融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与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农村和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不匹配。对此,本文分析了我省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我省村镇银行现状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安徽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安徽省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省,但是其农业根底较为薄弱,农村金融的发展比较落后,并且城乡金融二元化,农村区域相关服务的缺乏,抑制了农村地区金融业的成长,显然新农村经济增长需要新的金融机构体系。在此种背景下,农村的金融机构必须真实的为“三农”服务,因此扎根在农村的专业银行产生。2008年2月2日安徽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一一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成立,这代表着我省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试点,也标志着安徽农村金融改革的开端。截至2016年2月,安徽省共有66家村镇银行成立,组建数量居全国第六位。从2008年第一家村镇银行创立后,村镇银行在全省快速兴起。2008年,当年开业2家,2010年年底增至17家,增加了15家。2011年新增16家,然而2012年6家的增量远低于上年。2013年新增了10家,增速略微上升,但在之后的两年间,增速却大大放缓。此外,截止2016年2月已营业的66家村镇银行之中,主发起人为农商银行的有40家,农合行有3家。然而在安徽设立村镇银行的大型金融机构比例却很低,截至目前,五大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仅为2家,其中,繁昌建信村镇银行是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和控股股东,绩溪农银是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其余的21家,多数由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起。安徽省村镇银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完善了农村金融的市场体系。

三、我省村镇银行现阶段出现的问题

村镇银行是我省新出现的一种金触机构,主要为当地“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的建立,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我省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和供给不足的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但是随着这些试点银行管理和业务经营的逐步加深,也出现了一些特定的问题。

(一)村镇银行服务的中心偏离了“三农”

村镇银行的实质归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村镇”也意味着其设立地点在农村,为当地农民和农业所服务。由于农户具有一些“天然弱点”:没有充足的抵押物、农业弱质含的还贷危机和非生产性借贷等,所以各种金融机构都不乐于经营农民相关的业务。同时,在很多村镇银行中,其最大的股东为商业银行,很多发起行的持股比例超过了50%,这些村镇银行几近于他们的分支机构,商业银行显然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这些村镇银行也难以改变其一贯的经营理念,深受商业银行的影响。

安徽村镇银行的经营,部分已偏离了为当地“三农”发展提供服务的初衷。例如从安徽省已经建立的村镇银行看来,它们的总部绝大多数都是设在县城,并没有下沉到贫困村、贫困县,其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都比较好,服务客户大多是有固定收入的群体,而非农民。并且,很多村镇银行本应该专注与“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却因为利益的驱使,而更倾向于利润回报更高的项目及客户。

(二)吸储难度大,可贷资金不足

村镇银行与其他的商业银行相比较,它是为农村服务的新生金融机构,成立的时间短。所以,社会的认知度较低,百姓难以有认同感,并且L险控制的能力偏低,没有品牌网点等优势,仅仅依靠本地的机构和储户存款,所以想要吸收储蓄就比较困难。并且,由于近年来我省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的供给显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像村镇银行这样的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不足却因为当地的快速发展,有着大量的贷款需求。例如安徽省长丰科源村镇银行,依据其2014年年报,银行下设4家营业机构,资产总额是258200万元,各项存款余额22114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0545万元,资产规模较小,存贷比较高。

(三)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人才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村镇银行受到其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制约,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并且,由于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小,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银行的员工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锻炼,很难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水平。人才招聘困难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在这一点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类型的银行。现有的村镇银行人员,部分是来自其他商业银行,其余都是通过招聘等方式选拔进来的。然而,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大多分布在现有的大型金融机构,虽然部分村镇银行员工来自当地其他的村镇金融机构,他们熟悉当地市场,但却不具备专业知识,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发展。例如安徽省的凤阳利民村镇银行,从人员数量来看,其一共有19名职员,人员较少,不利于业务拓展。并且只有董事长,行长,副行长三位,对于金融管理方面具有较为丰厚的经验,其余的员工为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公司职员等,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部分没有金融的知识背景,难以进一步深造,严重制约了该行的创新与发展。

四、关于对安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找准市场定位

村镇银行想要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就必须找准市场定位。因而,安徽村镇银行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为“三农”所服务,利用好区位特点,从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I务主体与业务范围。想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发面展开:深入农村当地市场,在各乡镇布局其分支机构,能够真正为农民带来便利;合理地与当地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发挥其为“三农”服务的特色,树立比较优势,扬长避短;专注于特定领域、地域,做精细化、专业化、本地化的银行,服务于农村客户、农业生产领域及与农业相关的小微企业,推广农户的小额贷款,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产品与服务;与此同时,要积极地寻求当地政府的相关支持,并且发展好与当地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努力吸收其存款,以提高自身的资金实力。

(二)积极吸收存款,拓宽资金来源

村镇银行想要吸储,必须要提升相关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融入区域经济。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提供特色的服务以及优惠的政策。要根据区域的特点,为当地农民和相关的小微企业,提供特色的业务种类。同时,村镇银行应加强自身的建设,贯彻落实银监会的相关规定,遵纪守法,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另外,村镇银行应正确利用当地的媒体,积极宣传其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服务内容等,营造良好的口碑、形象。并且,村镇银行要主动融入当地的政府、社会和村镇社区,开展各类的活动,为百姓带来实惠,以此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认知度。

(三)引进优秀人才,培养人才机制

村镇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机制的培养。从银行的内部来讲,首先要建立健全银行内部人员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加强村镇银行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其次,要加大员工的绩效考核力度,应注重控制风险,防止业绩考核脱离实际。为员工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以适应当地的经济环境发展等。同时,实行奖励机制,使优秀的人才获得好处,增强其认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从银行外部方面看,要改善人才的引进机制,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招聘的机制。可以采取校园招聘等方式,适量地选拔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大学生。重点是大力引进本土化的精英人才,可以通过提供丰厚的待遇或者福利政策等,以此吸引同业金融机构中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建.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4.

[2]谢金楼,万解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

[3]徐鹏.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探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2.

[4]耿梦媛.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河南:河南大学,2013.

[5]柴瑞娟.村镇银行发展研究[J].理论探索,2012(4).

村镇银行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农业经济

一、引言

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大部分农村金融问题都围绕如何向“三农”提供促进其发展的金融服务展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配套发展,而村镇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安排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破解了这一系统难题。

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止2011年6月底,黑龙江省已开业14家村镇银行,这14家村镇银行在增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减少借贷壁垒,促使农村融资规范化,创新农村金融业务,满足农村金融多层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进行介绍,重点选择桦川融兴村镇银行进行研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指导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08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东宁远东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目前黑龙江省已组建成立了14家村镇银行(如表1),这14家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与发展。

表1 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一览表

三、制约桦川融兴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可认知度底

“三农”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三农”问题复杂多变,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解决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所以国家和政府要积极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而做好宣传是第一步。但是目前国家整体对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却不够。相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村镇银行的广告很少,政府没有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给予广告支持,广大农民没有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重要性和服务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另外,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本应该充分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目前经营规模小,金融供给能力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打广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目标定位不清晰,村镇银行贯彻支农宗旨难

一是在经营目标方面,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运作,在市场开拓与客户选择时首先考虑资金的盈利性。二是在政策目标方面,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真空”,引进农村金融领域竞争。但农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巨大,加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新产业、龙头企业较少,村镇银行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存续前景不乐观。在目前难以找到切入点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势必以防范风险和自身效益为前提来培植客户,这样极易动摇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甚至违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

(三)不得发放异地贷款,限制了村镇银行规模的扩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要求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不允许跨区域经营。 中国农村范围广,各地差异大,跨区域经营的信贷风险难度也将加大,不允许跨区域经营对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一些村镇银行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对于某些有良好信誉的银行机构创办的村镇银行,应该将标准适度放宽,如此在统一法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四)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目前,村镇银行名义上开办了存款、贷款、结算三大类业务,但由于加入过程繁琐、成本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镇银行基本上没有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对账、账户管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银行卡跨行支付、同城票据交换等系统,不能充分享受到现代化支付体系带来的便捷服务,办理业务困难重重。在村镇银行开户的法人客户很少,大多只是个人储蓄客户。除此之外,银联对各大金融机构办理银联卡“一视同仁”,对于村镇银行这样业务量较少,银联卡发放较少的金融机构要与业务量大、银联卡发放量大的各类大型商业银行上交同样的费用,这无疑加大了村镇银行的成本,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五)贷款业务受限大

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的75%,而且村镇银行的资本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如果没有资金来源,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无从做起,这样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例如,某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上交存款准本金400万元,购置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100万元,剩余资金500万元按规定只能存储,不得用于发放贷款。而由于该村镇银行建立之初,知名度不高,得到当地村民的存款很少,所以按规定该行可以用于发放的贷款就很少,这严重制约了该行的贷款业务,使当地农民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建议

(一)加强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

公众形象是银行信誉的外在表现,村镇银行应当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地做好自身的形象宣传工作,让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了解在农村地区设立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意义、目的与经营特色,正面引导社会公众认可村镇银行。除此之外,政府及村镇银行的母行及金融监管机构都应在在宣传舆论方面大力支持。应当在电视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将村镇银行的相关政策、组建背景、经营原则、服务对象、效果与作用大力宣传,扩大村镇银行影响。

(二)坚守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

面对成立之初的困难,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不能变,应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宗旨。同时,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在战略上可以实行“三先三后”分步进行,即按照“先生存、后发展”、“先基础、后提高”、“先集镇、后辐射”的步骤制订发展计划,在追求自身利益与服务农村经济之间找到切入点和平衡点。

(三)优化村镇银行的经营环境

一是要大力改善当地信用环境,增加违约者的机会成本,科学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和打造一批忠诚于村镇银行、愿与村镇银行打交道的优质客户群。二是要建立农村风险补偿与转嫁机制。按照“银行+保险公司”模式,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或者按照“企业+农户+银行”模式,开办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签订协议,农户给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贷款做担保的贷款品种。三是要对村镇银行实施分类监管。对村镇银行进行风险评级,按等级高低合理配置监管资 源,做到分类定位、注重实效、提高监管效率。

(四)调整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上一篇:艺术审美价值范文 下一篇:生态农业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