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策划范文

时间:2023-09-23 23:30:23

生态农业策划

生态农业策划篇1

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纵观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在有效均衡环境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关系时,均把规范法规、完善制度放在首位。美国近些年农业发展在吸取生态失衡的教训之后,面对农业生产和开发给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转向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农业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立法,强调农业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肥、石油的投放量控制在适合的水准,维护自然资源的自然繁殖性。美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1983年美国政府制定了有机农业法规,对有机农业进行界定,并要求所有农药都必须在农业部登记,在使用的州注册,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领证。州农业厅每年对农药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投诉违法的案件加以处理。对生产、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者,采用投资课税的方式,征收农药税和化肥税。特别是美国政府于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案》中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7.16亿hm2的农地纳入计划,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已经成为美国农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1990年美国政府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法》,成立了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1991年在原来《有机食品生产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有机食品证书管理法》。1996年,美国政府修改《农业法案》,增加了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办法。2000年12月,隶属于美国农业部(USDA)的农业市场服务处制定了美国《有机农业条例》(NOP),对有机农产品的定义、适用性、有机农作物等作了详细的界定。2002年,美国出台《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该法案规定,“农业部通过实施生态保护补贴计划,以现金补贴或技术援助等方式把资金直接分发到农民手中或用于各种生态保护补贴项目”。2010年美国政府颁布《健康、无饥饿儿童行动》法令,该法令提出有机贸易协会将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进行有机食品的试验计划,用于学校食品计划中有机食品的提供。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使该法案成为美国第111届国会第353号法律。《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不仅有助于加强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督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有助于保护有机农业生产者(丁溪,2012)。1991年6月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就制定了首个《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它明确规定了那些被确定为生态产品的农产品和食品应该或者说必须如何被生产出来,它不但对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作了具体规定,而且也对加工者如何加工和在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作了明确规定,并明确说明那些未在肯定可以使用的物质单列中出现的物质即为不允许使用的物质,这同样适用于那些非农产品的食品配料。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产品,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就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这一条对于那些向德国等欧盟国家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要,因为德国已经明确规定,只允许进口生态农产品和生态食品,而这些商品要进入其国内市场,就必须经得起严格的检验,不得出现任何德方认为可疑或不明的成分。欧盟各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都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管理,通过制定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和法规,为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瑞典政府早在1969年就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规,20世纪80年代,又相继出台了15个单项法规,在此基础上,1999年颁布了一部完整的《农业保护法》,对农药、化肥、水等的使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约原材料与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等,并在法律别强调了政府的监督作用。欧共体于1988年规定,为控制生产和保护环境,实行20%的农地不耕作,对恢复自然植被的农户损失进行直接补偿,农户有义务按一定比例将低产农地转为生态用地,用于野生生物栖息,保护生物多样性。政府就此与农户立下契约,最低期限5年,长期自愿者为20年。德国在2003年根据欧盟的《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涉及水、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生物多样性、农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英国的《控制公害法》,将污染物流入水中视为犯罪,实行严格的污染者负担制。2000年以来,WTO贸易谈判形成的新的《农业协定》,促使欧盟诸国要强化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主导的绿箱补贴政策,以代替原有的直接补贴政策。以可持续发展、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为目标指向的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正在逐渐成为德国最主要的农业保护手段。亚洲的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有4部,分别是《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其中,1999年7月12日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是在对1961年实施的《农业基本法》进行评估后制定的具有新理念的政策法规,该法规的核心在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振兴,确保食物的稳定供应,发挥农业与农村的多种功能,是21世纪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方针。

完备的财政扶持体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2003年6月,欧盟确定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完全挂钩,形成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的环境保护功能改造完成。2003年欧盟出台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体系,并以此作为指导欧盟成员国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纲领性文件。欧盟各成员国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指标体系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国国情的农业生态环境最低指标体系。构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实施的激励机制,首先设置奖励机制,补贴标准以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额度为参照系。其次设立惩罚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农业生态补贴项目是必须承诺预期成果和保证措施,若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则不能获得农业补贴。欧盟各国所有的资助项目都规定,农民必须按照生态农业标准耕种5年才能得到资助,否则必须退还所领款项。最后,设置评估监督机制,成员国每年对本国农业生态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并向欧盟监测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欧盟监测委员会综合各成员国过的评估报告形成欧盟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通过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对欧盟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法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计划,目前,法国生态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从事生态农业的单位或农户达2.5万个。近年来,法国生态农产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了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这一规划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第二,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第三,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第四,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第五,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法国用于农业环境的资金,1992年为800万欧元,1993年上升到1.5亿欧元,增长近20倍,到2001年已高达3.7亿欧元。现在法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德国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扶持政策有3大方面:一是对生产的扶持,1999年德国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的补贴达1亿马克(1马克约合5元人民币,1999),在生态农业的范围内,转型企业每公顷农田和绿草地可得到300马克的补贴;在蔬菜栽培的土地上,转型中的生产实体每公顷可得到700马克的补贴,已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实体每公顷可得到350马克的补贴;参加州生态法案监控操作程序的生产实体,还将另外获得每公顷60马克。二是对营销的扶持。德国为帮助其生态农业尽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市场,启动了有机农业联邦计划,动用7000万欧元作为专项基金,用于生态农业的宣传、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科技研究与推广。三是对生产合作社的扶持。启动扶持补贴用于生态生产者合作社,最高可达建立生态生产者合作社费用的50%,最高限额为7.5万马克。瑞士支持将生态保护的费用支付问题综合纳入全面的税收改革计划,包括激励性税收应该与财政和公共开支的规定相一致、重要的环境目标应该被这些税收措施所支持、各类新旧补贴都不得与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相冲突等政策。针对农业发展中由于依赖高投入、求增产伴生的环境污染而导致的一系列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韩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着手促进亲环境农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幅扩充和完善促进政策,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亲环境农业政策促进计划,在政策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50-WorldAgriculture2013.1(总405)著成效。为了补偿实践亲环境农业的农民可能得到的收入减少,奖励农业、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1999年韩国政府开始引进并实施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制度。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制度是指政府向亲环境农产品生产者即获得亲环境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农民,直接支付补助金的一种支持收入的政策,与提高价格收购政策等形成对比。与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制度相配套,韩国政府为了通过发展亲环境畜产业改善农村景观、减轻环境负担等,构筑可持续畜产业基础,从2004年开始尝试亲环境畜产业直接支付制度即政府向参与政府的亲环境畜产业发展计划的农民补偿因参与而导致的收入减少,或支持所需追加费用。亲环境畜产业直接支付制度支持对象应在最近2年内没有因违反《家畜传染病预防法》、《有关污水、粪尿及畜产废水处理法律》而受到行政机关等部门的行政处分,没有因畜舍内及周边环境不清洁而发生民事纠纷,并且满足亲环境畜产业发展要求,即基础项目条件和激励项目条件。其中,基础项目条件为,以养猪和鸡为例,降低饲养密度,保证粪尿产生量比通常(允许)标准低20%~30%,同时把产生的粪尿按相关规定全部堆肥化和液肥化。另外,不论饲养何种家畜,都要在一定期间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参加并完成专门机构举办的环境、防疫教育。激励项目条件为在畜舍及粪尿处理设施周边栽植景观树。

国际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西方国家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都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例如美国各地农地、水等自然资源保护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各项法律和计划的实施使生态保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美国政府于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中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7.16亿hm2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中国的立法落后于生产实践,虽然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得到逐步的完善和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农业部门先后起草和实施了《农业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部门管理规章,法制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目前促进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仍主要出现在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工作报告和会议文件中,还是以行政规范和管理引导为主,缺乏一部促进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法律法规,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

农业补贴政策与环境保护功能紧密结合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发达国家在支持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其财政支持政策与环境保护功能紧密结合。例如,韩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倡导的亲环境农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幅扩充和完善促进政策,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亲环境农业政策促进计划,在政策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中国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出现了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功能相背离的状况,一方面国家对化肥、农业、除草剂等重要农资实行价格管制,对生产农资的厂商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提高厂商的供给意愿;另一方面,对种田农民给予农资综合补贴,在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农民购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完善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农业生产、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立了初步的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截至目前,国家制定和完善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近20余部,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行政法规30余部,许多法规和政策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了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扶持、补偿的要求及操作方法。但总体来说,中国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还相对薄弱,对各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的界定,对扶持内容、方式和标准的规定不明确。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部分法律法规条例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体制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到位。根据美国、、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中国应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适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农业法》,作为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法,并在中国《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纲要》已制定的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近期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指导具体实践。

逐步加强与完善农产品认证与监管体系在农产品认证方面,中国目前实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分别由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的下设机构承担认证职能。该认证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3类认证标准界限不十分清晰,不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认知和区分。并且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着重认证、轻监管的现象。此外,对认证机构的认证服务和结果缺少必要的评估和管理,容易造成有机认证机构执法不严和收费不合理现象。因此,要规范绿色、有机认证市场,加强认监委等相关部门对相关认证机构的监管,采取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认证机构的权威性,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降低认证的成本和费用。完善农产品认证与监管体系,形成认证机构、当地管理部门监管和农户自我约束的多重监管体系。

完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具有初始投资大、收效慢、环境保护外部性等特点,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撑。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的投入总量,在财政投入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注重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引进和推广等的投入;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对投资于生态农业发展获得的收益实行免税或减税政策;增加财政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根据WTO规则,将补贴的重点放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农村和生态工程建设投入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支持。为了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今后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一是在生态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设备方面,国家应将之列入相应的补贴名录,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二是国家对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方面,应设立部级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示范区、示范园、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并对有示范效应的园区、基地、企业、合作社等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撑。三是在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推介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开放一些公益性的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并帮助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者开拓更为广阔的营销平台。

生态农业策划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林业工作会,主要内容是安排部署我县林业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我县林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同志们认真领会,切实加以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分类区划与集体林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加强生态建设,培育生态产业,是新时期林业的两大基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即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根本前提是搞好区划界定,就是要把森林分类落实到山头地块。因此,林业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改革两项工作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一)做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集体林改工作是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前,我县进行过几次分类经营区划,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工作只停留在图纸上,一直没有落实到农户,没有落实到山头地块,给林业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障碍。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主要是集体商品林及其林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但是,由于集体山林产权不明晰、机制不灵活、权责利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地方集体林林木质量越来越差,与永续利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愿望相差甚远,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切实明晰产权归属,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让广大林农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进一步激发其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林业分类区划界定和集体林改工作是推动林农增收致富的需要。从林业分类区划来讲:一方面,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另一方面,要把公益林和商品林落实到山头地块,实行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和措施,实现公益林生态效益最大化,商品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来讲:需要通过明晰产权归属,使广大林农群众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公益林和商品林,推动他们把公益林管住,并享受到相应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推动他们把商品林经营好,实行集约经营,把山当田耕,把林当粮种,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林业产业。

(三)做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需要。林业工程,特别是天保工程,随着工期期限逐步临近,如何顺利实现工程到期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和林业投资体制的对接,是全县必须面对,也必须切实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切实做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才能为争取国家和上级对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提供依据,才能为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及保护争取到所需的资金,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

二、严格把握政策,确保规范操作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集体林改工作都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要工作,一定要准确把握政策,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一)关于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第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生态优先就是要坚决把符合国家重点公益林划分条件的林地区划界定为公益林,并实施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负责。因地制宜就是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以及近两年的工程造林规划设计等资料,通过室内规划和实地区划界定相结合,确保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真正落实到山头地块,禁止闭门造车,图地不符。第二,充分尊重林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意愿。要充分尊重林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意愿,严禁搞强迫命令。对生态区位不十分重要,可以不划为公益林的,尽量不区划界定为公益林;对生态区位确实非常重要,必须划为公益林的,要向林农讲清政策和利弊得失,在林农自愿的基础上做好区划界定工作。第三,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维护生态屏障建设的大局,把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必须严格保护的林地区划界定为公益林,依法管住管好,提高公益林质量,充分发挥公益林国土保安的作用,如国有林、国社林、道路两侧、江河两侧、水库四周、风景区等地方,应尽量区划为工益林;另一方面,要本着有利于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原则,留足、留够商品林,确保林业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需要,保障林业产业原料供给,推动行业发展,农民增收。

(二)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1、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改革步伐。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县计划用二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改革任务,今年启动试点,明年全面推开,后年全面完成。具体来说,林业分类区划工作务于*年6月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务于2009年12月底完成。各乡镇在改革过程中要按照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范围和方法,先试点,后推开,有步骤、分阶段,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在改革中,最为关键的,一是要确保农民得实惠。这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改革,还山于民、还林于民、还利于民。二是要确保生态受保护。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守的一道防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绝不能牺牲生态,更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不能因改革放松管理,要严肃查处借发展经济为名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征滥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三是确保产业增效益。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宗旨。不抓生态建设,改革就会迷失方向,不抓产业发展,改革就会丧失活力。要积极培育带动农户多、综合效益高的林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木竹加工、森林旅游产业,真正使山头绿起来,产业活起来,林农富起来,农村经济壮大起来。

2、尊重农民意愿,保持政策稳定。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乡镇要把让利于民、权利平等作为改革的主要原则来落实,认真处理好尊重农民意愿和规范办事的关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山、耕山有责、务林有利、致富有门,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的成果。一是对过去已划定的自留山应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不得强制收回,不得随意调整;对已分到户的责任山,要保持承包关系;对责任山、自留山已“两山并一山”的,应稳定不变;自留山、责任山被集体以行政手段收归统一经营,三分之二以上群众要求归还的,应归还农户经营;对目前尚未确权到户的集体山林,要按现有户籍人口折算山林面积,确权到户。二是由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原则上要分到户,但应赋予农民以选择权。对经营效果好、群众比较满意且不愿再分的山林,可以继续实行集体统一经营,但要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原则,均股均利到户到人,明确经营主体,按股分配经营收益。在还山还林于民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断探索明晰产权的实现形式。三是对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的宜林荒山荒地,经大多数农户同意后,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的方式,依法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或其他社会经营主体。但在同等条件下,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享有优先承包权。四是对已经依法流转的集体山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切实维护,但对群众意见较大的,要本着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妥善协调处理。对借改革之机,违法强行流转山林、与民争利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严肃查处,绝不允许低价转让山林、造成林地流失、生态破坏以及严重侵害农户利益的情况发生。

3、严格改革程序,依法规范操作。一要把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在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制定改革方案,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山头地块,按程序、分阶段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各乡镇、村的改革方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方案,一定要大多数农民同意,并经报批、备案后,才能执行。二要把改革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三要严格按照《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和法定程序,规范操作。在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的前提下,做到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实现全过程的“阳光操作”。四要本着“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对发生的林权纠纷要依照相关政策和法规,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纠纷调处工作。对有纠纷的山林,应先调解后确权。对暂时难以调解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核发林权证书。五要切实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工作,把林权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要按照《档案法》和配套办法的有关规定,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同步进行的原则,做到改革工作进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到哪里,确保林权改革全过程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与系统。

三、加强领导,确保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牵动“三农”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各乡镇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这项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成功。

(一)落实工作责任。县上已成立了森林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坚持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做好方案制定、业务培训、实施指导、政策咨询、矛盾调处等具体工作。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县形成“乡镇组织、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部门配合。要按照各自职能,履职尽责,紧密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林业部门要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基础工作和服务工作,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财政部门要把改革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证改革所需。监察部门要对改革实施全过程监察,严肃查处改革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确保改革依法依规操作。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林权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发改、国土资源、农业、水电、司法、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服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我县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大量问题将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制定改革方案要把各方面因素尽可能考虑得周全一些,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估计得充分一些,把改革的配套政策、工作措施和应对预案尽可能准备得完善一些。同时,要加强对改革动态的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处理新矛盾。要鼓励基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吸收基层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更好地指导改革。

(四)加强宣传发动。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宣传发动工作作为第一道工序,并贯穿改革的始终。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方针和政策,把方案交给基层和农民,让每一个干部清楚,每一个农民明白。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发动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营造共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

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一下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工作和林业工程整改工作。

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工作。省政府﹝*﹞51号文件《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县政府已通过党政网转发给各乡镇。一是要求大家要认真组织学习、吃透精神准确把握《通知》内容;二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重大意义,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三是要以民为本,认真落实退耕农户直补政策,对业主转包农户耕地退耕还林的补助资金应全额直接兑现给原土地承包农户,各乡镇要按照文件要求做好大户与农户的协调工作,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在补助政策兑现给农户的前提下,乡镇政府、村、社的各级干部必须做好协调工作,使大户和农户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林业局、司法局、办已经组织了部分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希望大户依法办事主动与政府联系,与农户协商,处理好承包期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总之一条不能因为政策补助的兑现出现大户、农户到省、到京上访的事件,更不能出现群体上访。苏家湾、狮子、重龙镇是重点,乡镇可以先做一个村、社的群众协调工作,这个矛盾各乡镇必须面对,及时解决,凡是有到省、到京上访的,乡镇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接回来。保证资中社会稳定;三是因地制宜,切实抓好专项规划建设的摸底编制工作,今天下午要召开专题的培训会,乡镇要明确一名领导亲自抓,组织精兵强将,按照规划的原则和范围,即要尊重民意,又要量入为出,多方兼顾搞好编制规划,专项规划的工作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关于林业工程整改工作。为期半年以来的林业工程整改,在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开展正常,但个别乡镇主要领导重视不够,人员不到位,把林业站工作人员抽调到其它岗位,经费落实不够的等现象。按照整改方案,今年各项工作要整改到位,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在明年元月中下旬要到资中复查整改结果,一是要求各乡镇高度重视要加强领导,特别是党委书记要亲自过问,明确一名领导要具体抓,参加整改工作的人员要落实;二是整改措施要逐项落实,补植补造、工程档案整理、承包大户与农户合同的完善等工作都要抓落实;三是要栽植一片成活一片,县上筹集230万元资金采购的苗木必须补植在林业工程项目内,不能浪费苗木,要督促农户按技术要求栽树。今年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成果很好,但荒山造林、天保人工造林面积缺失很大,有个别乡镇怕麻烦,有面积也不上报,实施四、五千亩荒山造林只有几十亩的面积是合格的,其余都不合格,究竟是不愿意接受上级检查还是真的没有面积,今天会后,各乡镇回去要再次清理,实事求是的反映工程的现状,有面积就应该反映出来,全县面积差距这么大,怎样去迎接省上的检查;四是搞好自查,做好迎检的准备工作,各乡镇要按照林业工程整改要求,认真搞好自查,查缺补漏,年初县政府已把林业工程整改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如果检查中因领导不重视,造成检查验收不合格,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生态农业策划篇3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在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前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现有资源,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来规划建设。要种植就要考虑种植物的产品种植、灌溉、储存、运输,还有游客的观光、饮食、住宿等一些列设施的统筹规划设计安排。

(二)良种培植,营造主题

现阶段的生态农业园区普遍缺乏特色产品开发,很去延伸到深度现状的挖掘。因此,现今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应该以生态、农业、观光等主题作为开发农业生态的基础模式,形成独特的整体格局。

(三)效益兼顾,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园的指导思想就是规划设计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新型观光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计过程涉及环境技术、生物技术、生态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多方位的知识体系。在此体系的支撑下,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分析和规划设计,生态园区主要以生态农业的规划设计来实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

二、观光园规划的指导思想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要遵循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政府发展的引导下,突出理念特色,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原则,提倡“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设计策略方针,把握现阶段中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势头,将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发展。在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整体发展中,要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发展为目标,以对内、对外生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交流为重点,以丰硕的果园、优美的农田风景、自然景色等要素为依托,以生态、绿色、环保、自然为规划设计的主格调,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和艺术形式直接的衔接、融合。同时,也要重视多发问题,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发展策略。

三、观光园规划的目标

在科学技术与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化产物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应该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旅游园。要致力于规划设计具有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科研、教育、休闲、保健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同时融入知识性、艺术性、参与性的多元化要素,把旅游观光农业培植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片区规划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农业示范园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要体现示范园区的性质,体现生态农业多功能模式的整体格局,从生态、农业、旅游的角度,通过生态学理念,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好保护和挖掘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生产力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同时,能够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及其产业化发展起到带领示范性作用。

(二)观光农业旅游园

此区域可以根据当地现存的资源来开发,围绕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的理念,充分利用周边植被、水资源、地势、风土人情,在呈现美化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学、美学、园艺学等科学,开发更具特色的农业附属产品,供应游客进行观光、参与、品尝、购买、度假等多项活动,从而建立特色性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园区。

(三)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生产园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绿色、环保等话题成为热点。“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生态园的规划建立,是进一步加强绿色有机农作物从种植、生长、销售等多个环节的透明化,让人们参与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购买一体化模式中,把绿色有机农业产品推向更加亲民的环境中,形成产业品牌。

(四)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园

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是从种植、培育、销售等环节实行透明化展示过程,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生长过程的知识学习,又能展示生态园区高科技的运用,更能充分地开展对游客和学生的教育及科学普及。同时,可以把生态园区的种植流程科学化,形成一个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供学生实践学习。

四、发展策略

当前,中国休闲农业生态园产业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特色。由于城市的大力发展,拥堵的城市让人们想要逃离都市繁杂生活的欲望,去寻找一片静寂的田野。所以,在当今旅游业急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开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趋势。在政府大力扶持旅游和农业发展的时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区是现代新型产业的发展开端,同样也是农业、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小分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衍生出的观光旅游业,在游客观光的过程中会产生农副产品的销售,从而形成一个以农业和旅游业带动起来的产品销售经济效益环节。这样的一个产业链是在顺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保护和完善的前提下,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态农业策划篇4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土壤中的有机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增进水的渗透性,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土壤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造成农地的荒漠化。

生态农业策划篇5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土壤中的有机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增进水的渗透性,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土壤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造成农地的荒漠化。

生态农业策划篇6

一、 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历史回顾

针对不同时期农村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不同的环保政策,本文主要着力分析我国出台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中涉及保护环境的部分。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本文将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划分为5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49年~1977年) 以水土保持、农业资源保护为主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尚属起步阶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实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政策,和以工业化为中心、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发展观。这一阶段对环境保护有了初步的紧迫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受到关注。

建国初期(1949年~1957年),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土地改革,提高粮食产量。农村政策以农业农村服务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这一阶段的农村环境政策以水土保持、农业资源保护为主。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提出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立场。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暂行纲要》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政策文件。

大跃进及文革时期(1958年~1977年),我国农村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及围湖造田等举措,对农村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要素造成极大破坏。为此,国家围绕自然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出台的相关环境政策都涉及到农村环境保护。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召开,通过这次会议,我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次年8月,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2. 第二阶段(1978年-1991年)以农业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污染控制为主的强化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时期(1978年-1985年)和农村市场化改革时期(1986年~1991年),在农村产业结构上,鼓励发展多种经营、非农产业活动和乡镇企业,提出了城乡同步发展的新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超常规的高速增长。农村环境问题从一元的农业环境问题过渡为农业与乡镇企业并存的二元环境问题。这一阶段农村环境政策围绕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展开,农村环境政策密集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新的高度。

1979年我国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要求“节约农业用水”、“发展和保护牧草资源”、“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我国必须坚持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基本国策,并要求城乡同步发展。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并针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明确规定。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重申保护农村环境,并明确要求制止城市向农村进行转嫁污染。1986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工作、1987年之后实施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1988年部分地区开始实行的乡镇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都对这一时期乡镇企业污染防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第三阶段(1992年~2002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转型阶段。1992年~2002年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差距持续扩大。1992年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国内经济全面复苏;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高速发展带来了更严重的生态破坏,从这一阶段开始,农村环境政策开始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观。政策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综合,政策实施手段也更加细化和具体,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1992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随后我国出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强调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必由之路。同年,《中国21世纪议程_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颁布,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细化有关部门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对乡镇企业进行管理。199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追求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出台,对“十五”期间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具体提出了农田灌溉水质、农村饮用水水质、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等农村环保指标。

4. 第四阶段(2003年~2012年)以生态补偿和村镇综合整治为主的多元化阶段。2003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农业农村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阶段。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6年,我国政府推出了可谓农业改革壮举的农业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启动了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政策架构。这一阶段,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国政府从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角度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布局,农村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004年,《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全民环保的新阶段。2006年,《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新目标。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以奖促治”,加快用财政手段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方向。2008年我国召开首届农村环保会议,提出综合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把农村环保放到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4年开始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集中于“三农”事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提出了“六小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等项目;2005年增加了测土配方施肥、农村饮用水安全和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内容;2006年新增了节约型农业、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若干规定;2007年强调了节约集约用地、制止污染企业向农村扩散,并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作出具体规定;2008年新增完善小城镇规划的内容;2009年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集约用地制度,并将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具体到各地方政府的职责内;2010年提出了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的要求。2012年提出了把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并特别强调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执行,有效的控制了农村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以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综合治理阶段。2013年以来,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资源要素更加紧缺,生态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现象频频发生。党的十八大召开,把生态文明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目标。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成为此期间关注农村环境政策的重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是这一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同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相应的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号文件指出通过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等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八项重点工作。同年,《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又有了新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201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水土资源保护、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把促进节约高效用水,防治农田和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这一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主要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总体部署,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二、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进程,农业已被证实为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出台的很多政策也在现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现有政策仍面临诸多挑战。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制约,使得农业政策与环保政策面临取舍矛盾。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相关数据,1978年~201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由1 397亿元增长到96 995.3亿元,年均增长5.8%,飞速的增长与国家的农业政策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仅仅或者主要顾及农业自身的发展而没有或较少考虑农业政策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相脱节,出现“政策真空”。

我国过去施行的一系列农村环境补贴政策,短期内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但长期来看,不合理的要素价格必将会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最终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化肥、农药补贴的施行,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刺激农民使用更多的化学品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5%造,造成环境污染;我国畜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畜禽养殖总量不断上升,禽粪便有效处理率极低,成为困扰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此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活打破了过去的“循环经济”。

2. 资金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农村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2008年起,环保部推出“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专项财政资金,到2013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共投入135亿元,支持2.6万个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5 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然而,2010年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中国环保方面城乡差距非常明显,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都需要财政资金大力投入,应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市场化、项目制等举措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此外,我国农村环境政策执行大多依赖于行政手段,在监管方面,我国针对农村环保问题由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交叉治理。我国出台了多部农村环境政策,然而具体到农村层面,实际执行率却不尽人意,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很多农业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违背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3.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要求政策体系更具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我国的农业环境政策早期多集中于水土保持、农业要素保护、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几个方面,1992年之后逐步增加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等多方面内容。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的污染物排放量还将不断增加,这些污染既有从工业和城市转移而来的,也有农村自身产生的。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亿耕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在某些领域,农业已经成为超越工业的主要污染来源。随着农村环境的继续恶化,要求我国农村环境政策更加专业,更加系统,政策工具更加多元。

三、 几点展望

历史、现实、未来从来都是相通的。基于农村环境政策历史发展脉络,针对上述面临的现实挑战,本文有如下几点政策展望。

1.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实现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目前,我国已经整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可以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对农民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不但不会取消,而且会加大力度。将惠农政策与农村环保挂钩,发挥政策间协同效益。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必须评价其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实现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针。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监管体系,重视农村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利用多种手段来刺激农民环保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在:充分运用公共财政政策,实施财政补贴,对农业进行低息贷款等经济手段,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此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继续大力推行“以奖代补”等手段,推动一系列农村生态示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环境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管体系,专门负责环境执法机构。地方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在发展规划中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范围,对各级环保机构的设立、职能分配、隶属关系做出明确规定,统一监管、分工负责,避免权力交叉或者权力真空。加强农业环境政策执法,不断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

生态农业策划篇7

关键词:天津;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3.012

Some Though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ianjin

HUANG Xuequn

(Rural Economy and Zoning Institute of Tianjin,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we must set up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 and share development, with agriculture as the present, and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Based on the obj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ianjin, a new approach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ianjin was proposed. The basic resources included tamp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and planning guidance abilit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of the main brand influence, enhanc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Key words: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休闲农业作为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新业态。截至2015年,天津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达到3 000家,带动农民就业人数28万人,接待游客1 600万人次,实现农副产品及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1],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实力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的重要渠道,是推进全域化旅游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加发〔2016〕3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

1 休闲农业发展以五大理念为指导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全市“一减三增”的结构调整部署和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经营主体开展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Y源、休闲观光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都市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激励机制上多管齐下,以农为本,统筹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1.1 创新发展理念

必须把创新发展摆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核心位置,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不断推进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创新经营机制,围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农业园区、休闲景点、经营户(点)品牌建设,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休闲农业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民居、农事节庆、园艺农技、生态教育价值,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积极培育休闲农业合作社,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休闲农业规范标准的普及应用,引导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提高休闲农业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创新服务方式,推动互联网与休闲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服务体系,依托信息网络,实现休闲农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上传下达。

1.2 协调发展理念

休闲农业要与全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旅游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强规划对接、协调用地空间,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发展休闲农业必须以农为本,要保障耕地性质不变,严格控制非农建设过多占用耕地,落实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设施配套用地指标,适当配置休闲设施;所有休闲农业项目和活动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文明,与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水库、盐田、滩涂、湿地、海岸线等特色自然资源相结合,与人文资源和地方文化相结合,与生活方式多样化需求相结合,将识农教育、学农体验、乡土农情、康体养生、艺术创作等作为开发重点,将农耕体验、民风民情、饮食文化、曲艺艺术、庆典活动等融入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活动、环保包装、乡土文化和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商品,策划最有地方特色、民俗民风特征和参与性强的休闲农业活动,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1.3 绿色发展理念

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综合考虑所在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构建前后衔接、合理高效的休闲农业产业链条;坚守水土资源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底线,科学谋划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加快土壤修复、水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根据农业链条各环节的生态保护要求,同步进行农业标准化、绿色化生产与绿色环境美化、农田景观营造,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要根据全市山区、平原、沿海三类旅游区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设施接待能力,合理规划产业融合发展的规模,确定休闲农业重点发展的空间区域(三板块三带九区);依托“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农业园区、种养基地”统筹安排生产和休闲服务项目,推广低碳、循环、节能、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低碳休闲模式,营造静谧自然的休闲环境,促使休闲农业建设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1.4 合作发展理念

根据《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总体要求,按照“平等协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宗旨,京津冀地区的农业、旅游、文化、餐饮等产业合作交融的时代已经到来,通过平台交流互动,加强与北京、河北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和项目联合开发机制,在休闲农业规划创意、人才培训、经营模式、活动策划、旅游交通、网络营销等方面拓宽合作领域,逐步深化合作成效,促进休闲农业上档升级。

1.5 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包括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平台共享、交通共享等,但共享发展的重点是利益共享。利益共享的着力点是要让参与休闲农业建设的主体获得公平合理的收入,从而使休闲农业更具活力。发展休闲农业要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为载体,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科学构建农民利益分享机制,增强农民自主发展意识,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发展休闲农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公司+员工”“合作社+农户”等方式等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发经营休闲农业项目或精品线路,让农民分享休闲农业增值收益。

2 天津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将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休闲农业载体建设,依托科技手段和创意策划,促进形成休闲农业聚集区、发展带、特色村点、星级农庄及经营户点,不断提升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乡村旅游在行业管理、接待能力、发展规模、品牌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形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与北京、河北共同探索休闲农业合作发展模式,联合推出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围绕滨海玫瑰香葡萄、滨海大港冬枣、宁河七里海河蟹、西青沙窝萝卜、滨海海珍品等特色农产品资源,融合区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推出津味民宿系列、特色镇村系列、农业园区系列休闲农业品牌。

3 探索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围绕天津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加强几个能力建设,包括增强政策落实及规划引导能力、提升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品牌可持续影响力、增强休闲农业管理服务能力,促进休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休闲农业的可持续性注定了与生态保护、农田环境、种养模式等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无污染的农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休闲农业提供了优质的休闲观光资源,而休闲农业的发展反过来刺激经营主体保护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要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要注重改善农业种养的基础条件,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开发破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畜禽粪便、农膜、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甚至要投入资金来恢复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建好各种基础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着力改善休闲农业载体附近的道路、给排水设施、信息网络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合理配建停车场、厕所、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等休闲辅助设施,因地制宜改建乡村民俗展览馆、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

3.2 增强政策落实及规划引导能力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休闲农业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及意见。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此后,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4年“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2016年“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出_,要求我们结合天津市农业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津党发[2016]8号文件(津党发[2016]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细则,并推进这些政策的落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对于天津这样的大都市地区,发展休闲农业首先要结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制订好本地的休闲农业用地政策。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用地规划,结合天津已有的农业园区、农家乐、特色村点、特色镇的实际用地情况,抓紧制订休闲农业项目用地指导意见,重点解决休闲农业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同时,由政府牵头不断完善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培训交流、活动展示和信息服务等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注重休闲农业专项规划与10个有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的有效衔接,注重休闲农业项目规划与原有农业园区规划、基地规划的对接,实现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打造多点覆盖、相对集中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

3.3 提升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经营机制和组织模式,推进“合作社+农户”、“示范户+农户”、“村集体+农户(经营户)”、“公司+集体+员工”、“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户”等多种模式,积极培育休闲农业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农家乐、农庄、农业园区、特色村镇等休闲农业项目,能否盈利关键在于经营主体的人员结构、营销策略和运作模式。建立乡村旅游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引进和培育休闲农业的带头人、职业经理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集聚休闲农业各类载体,引导各类规划设计、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人才参与休闲农业的项目规划、策划和推广,与京津冀各类休闲旅游门户网站对接,建立集信息服务、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创建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和微信推广服务平台,提高休闲农业顶层设计和品牌创建水平。加大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相关高校开展合作,开设休闲农业旅游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着重培养复合型、创新性的高级管理人才;利用企业或专业培训机构,对各类技术和服务人员定期进行专项培训,高度重视对民间艺人和民间技艺的教育与培养,将休闲农业讲解员、导览员、民俗表演人员等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逐步推动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对一产转三产农民的技能培训,在礼仪礼貌、餐饮服务、菜肴制作、旅游纪念品开发、包装宣传等方面给予行业指导,使农民由单纯的种植业者向服务业人员转变,有效解决农民就业。

3.4 强化品牌可持续影响力

建立和打造天津休闲农业品牌,要以地域农产品品牌为基础,与特色名镇、魅力乡村、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相融合,以乡村文化景观、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环境及农村民俗风情为资源基础,开发融观赏、参与、休闲、度假、疗养、科普、美食、娱乐、购物等方式于一体的系列活动,推出休闲农业特色资源观光产品、农情农事体验产品、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农村民俗节庆产品和精品线路。由休闲农业协会牵头组织开展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示范村(点)、示范经营户认定、星级评定等系列活动,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全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等活动,紧密围绕天津大旅游品牌整体形象定位,整体打造蓟县山野农家游、滨海渔业体验游、北运河生态观光游、七里海湿地风情游、团泊湖养生度假游等一批休闲服务品牌,通过节庆会展、主题活动、形象设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推介,结合品牌线路的特色,不定期举办绿色美食文化节、农事体验节、丰收节、书画节、戏曲节等节庆活动,塑造一批精品经营户点,提升休闲农业品牌影响力。

3.5 增强休闲农业管理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市区两级以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管理体系,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安排专人从事休闲农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级主管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各区结合旅游服务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成立休闲农业旅游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各区休闲农业旅游的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及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指导镇街村调整休闲农业旅游布局和产业项目开发;建立健全休闲农业旅游建设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发挥天津市休闲农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会同农业、旅游主管部门,宣传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行业标准,参与等级划分与评定、示范点的评定复核等工作;组织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评定活动;协助主管部门办理课题立项、成果评定和项目推广中的具体事宜,引导休闲农业的有序发展和规范经营,为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和完善休闲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场地、接待设施、活动项目以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的安全规范管理,推进休闲农业标准化建设。对海上、水上以休闲渔船为载体的休闲农业项目,要明确管理主体,严格审批制度,落实业主的安全责任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器材,严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渔船从事经营活动。严格依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要求,以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功能区达宋前提,通过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完善环保措施、控制区域污染排放总量等措施,确保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会文.天津打造休闲农业升级版五个提升扮靓乡村旅游[N].天津日报,2016-04-05.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刘社,张发民,张承.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10,27(6):1-4.

[4]张力越,马俊.加快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30-132.

生态农业策划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无锡创新精神;五大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53-0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无锡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一个基本的战略部署,就是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坚定不移地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

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分析,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潜力在农村。就区域来看,无锡农村包括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锡山、惠山、滨湖、新区等4个城郊区;有59个镇、1061个村;户籍人口16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5万人。无锡农村地域总面积3007.6平方公里,占全市的62.8%;耕地面积228万亩。农村的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是无锡全市的“大多数”。无锡农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虽然仅有2.2%,但几乎承担了城市全部的生态环境、生活保障等功能,意义重大,地位重要。农村既是今后无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所在,也是希望和潜力之所在。

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差距和难点也在农村。尽管近年来无锡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2004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已达到5021亿元,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比例超过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5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相比,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仍然在扩大。可以说,这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演进,无锡农村与城市的时空距离在缩短,而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距离在拉大。农业建设滞后、农村生产退后、农民生活落后,农村与城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1.45,到2000年,这一比例扩大到1:1.65,2004年则达到1:1.88。这一核心指标,从一个侧面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农村与城市在发展上日益拉大的差距,生动地表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本和关键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离不开“三农”稳定发展这个重要基础,离不开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共进,必定应该是努力建设一个城乡利益关系和谐、发展布局和谐、生态环境和谐、制度体系和谐、文明素质和谐的社会。因此,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实现“两个率先”的大目标,根本之策和关键之举是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的迅速发展,无锡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具备了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特别是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农村,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完全有可能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上先行一步,率先示范。从无锡来说,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以创新精神全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第一,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建设。把规划编制作为实施统筹战略的龙头,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特大城市的要求,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统筹布局,扩散城市能量,集合农村资源。一是城乡结合统筹规划。打破“市、县级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科学编制并不断深化、完善体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一中心、二副中心、十二城镇组团”的“1212”三级城镇体系规划。二是总分结合统筹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好城乡统筹的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城镇组团规划、“三个集中”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快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区域范围,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三是远近结合统筹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着手编制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镇村布局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第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发展的目标,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与生态湖滨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现代商贸中心、国内外旅游胜地・促进三个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一是努力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农业发展融入到生态湖滨型城市建设之中,全面实施《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工作意见》,加快建设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唯琼四季阳光生态园等一批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加大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的工作力度,促进农业布局进一步调优、水平进一步提升、功能进一步显现。二是努力构建工业发展新格局。按照“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乡镇工业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工业企业“进区入园”,增强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提高集约利用土地的水平。三是努力构建三产发展新格局。加快重点镇片区商业中心和一般镇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构建城区、片区、社区城乡一体、功能错位的商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无锡综合物流园区、口岸物流中心和长江港口物流园区,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加大环太湖乡镇生态休闲游、阳山水蜜桃观光农业游、吴地民俗文化游和荡口水乡古镇风貌游等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推介力度,开发和利用农村旅游资源。

第三,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建设。城乡政策的不平等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最根本原因。要立足城乡统筹,结合地区实际,积极搭建城乡平等、和谐的政策平台和制度框架,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一要加大政策配套力度。要制定并不断完善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农村政策,破除传统思维定势,突破部门利益束缚,切实做好各项政策的配套细化工作,真正把上级的政策落实到位。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在积极做好对上争取支持的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持政策,真正使政策向“三农”工作倾斜。三要加大政策激励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激励农村基层和广大干群的创新创造,探索新

的建设机制和推进办法。要突出制定和深化完善有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股份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增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

第四,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富民体系建设。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继续做好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同时,以贯彻实施“富民工程”为主线,在完善保障、实施帮扶、创新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增长。一是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在低保、医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以土地换社保逐步到位、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加快推进的基础上,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大力推进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的“纯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一方面,继续组织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进行全方位、多途径、强力度的帮扶,加快贫困村脱贫转化。到今年底,全市103个经济薄弱村累计脱贫转化比例将超过50%,明年将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对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低收入农户,组织实施“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努力使农村低收入户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三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推进“三大合作”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增收活力,创新增收机制。今年基本完成村级年可支配收入在200万元以上村的改革任务,累计完成改革村增加到230个左右。明年力争使村级可支配收入超150万元的村全部改革到位。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加快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今年底,每个乡镇建成市级“四有”示范组织2个,全市将建成100个以上。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预计今年使全市农民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并取得收益的比例达到30%。

第五,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建设体系建设。坚持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要求统筹城乡建设管理,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统一平台,奠定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是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实施“绿色无锡”三年行动计划,以绿色通道、河道防护林、环城绿带、森林公园、滨河绿地、林业产业基地等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现代化城乡绿化体系。二是统筹城乡住宅建设。全面启动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居住集中的建设工作,把农民公寓纳入城镇建设规划,积极倡导集中连片建设农民新社区,促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与此相配套,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行政村撤并整合工作,计划到2007年基本完成3000人以下、尤其是2000人以下行政村的撤并工作,到2010年全市行政村平均人口将达到4000人以上。三是统筹城乡基础建设。城乡同步推进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上一篇:村镇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下一篇:当前劳动教育的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