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07 21:03:06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200-0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必要性

(一)时代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青春的法宝。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时俱进不仅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反映时代的主题和本质。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通过网络能打破传统教育方法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关系。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需要接受新鲜的事物,开阔其视野、增长其知识,满足其成长中多样化的需求,网络便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的,载体是联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一种中介,新的载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互联网络就是一种新的教育载体,网络信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形式。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这一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载体既可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网络上的图、文、声、像并存的形式营造出寓学于乐的环境,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走向动态。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使教育者能够利用最新的资源并能及时迅速地了解到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主动和被动的关系。[1]网络创新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等等。它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变得便捷而且多元化。这种新的教育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广阔的教育前景。

二、网络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

大学校园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社会大环境时刻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它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里产生共同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随着网络进入大学校园,受网络文化发展的影响,我们发现大学生是先锋意识很强的群体,由于网络是开放的、全球性的,同时它又具有虚拟性和创造性。网络的这种特殊性质不仅使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还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参差不齐。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引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同时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都相对弱化。这些就会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年轻,充满激情,追求个性,张扬、时尚、自信。从来不放过任何展现自我的机会。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教育民主性的提高,大学生获取知识更加便捷,这使得他们愿意把所获得的知识和别人分享,进行平等交流。近年来,高校中有近30%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学生利用电脑学习,许多同学在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连接个人的班级的,学生社团的、各种主题活动的网页甚至是网站。[2]这表明他们渴望独立、自主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有自己逻辑严密深刻的观点,思想早熟强迫自己在思考问题时用成年人的思维。

但是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长期在网络中的虚拟沟通,弱化了他们在现实中的沟通能力。个人情感封闭,形成了网络中的虚拟人格,脱离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孤独、冷漠、自私,严重者会引发心理疾病。又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使得有些学生摆脱了道德的束缚,变得冷漠放纵自己的行为,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失望,严重的更是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3]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利用网络加强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受教育的对象能有所接受,以辩证、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观察复杂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判断力、理解力、选择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这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有关。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硬性灌输,教育者要把大学生从改造对象的定位中解放出来,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没有长幼尊卑,没有地位的悬殊,没有身份的差别,懂得理解人、尊重人,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统一起来,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把人的价值、能力、个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教师运用网络深入到学生中去,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和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祈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信任这些老师,缩短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并使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自愿的接受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遵从者。

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借助飞信、QQ、学生管理系统等方式,在第一时间内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让他们能及早掌握学生工作的动向,了解国家、学校和学院关于学生工作的相关政策和通知。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BBS提供信息公告、信息搜索、交互讨论、等多种服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实时改善工作方发,更有利于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班级论坛等,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班级,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4]

(二)利用网络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先占领网络文化这块阵地,现在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和信息资料的优势,通过网络宣扬所谓西方国家的民主、人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等。这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立“校园文化红色网站”,把中国人民光荣伟大的历史、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事迹等等都要放在网上,畅想网上主旋律。以积极的态度,借助网络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感染力、吸引力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好利用好校园网络,来增强学生责任、纪律、集体、奉献等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校园里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三)利用网络加强自律性的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对上网师生的自律教育,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要通过必要的技术和法律手段,阻止有害信息进入对网络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判断,引导大学生自律,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引导大学生制订自律性公约,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和文化。或者引导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网页制作竞赛是大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开展网页政治标准、艺术标准的讨论,从而在活动中增强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网络自律教育。教育大学生要洁身自好,从自身做起,注意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努力做到网络公德意识,加强道德自律,增强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以此来规范网络思想信息的主导性和纯洁性。[5]

【参考文献】

[1]李飞飞.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9,8:238.

[2]姚帆.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大众科技,2010,7:191.

[3]高扬.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论文,2008年6月.

[4]刘秀伦,陈怡怡.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5(3):119-122.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2

[关键词]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改进策略

[作者简介]唐洁(1981- ),女,重庆人,川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四川 南充 637000)邓渝(1978- ),男,四川南充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四川 成都 61003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47-02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最先于1996年6月由张建松在《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2000年2月,刘梅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法》一文中,最早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同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进一步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面。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阵营的传播地,应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的认识度,通过开设网上党校、建立网络时事评论平台、开设网络心理辅导咨询等途径,努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通过加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按照党委统一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教育背景和大学生成长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采用灵活多变的网络教育手段拓展学生思想政治事业,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四是高校在长期的网络化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师和学生上网学习的自律性教育。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教职员工进行网络文化和纪律性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建设。六是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切实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编制、必要经费以及教育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资金投入,做好合理规划,抓好落实和检查。

目前,随着国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以及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思想教育的专题网站,建立了网上党校和团校,设立了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心理咨询辅导网站,以及就大学校园内相关的生活服务类网站。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前,我们先分析一下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积极影响。一方面,网络提供海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信息的同步交流及检索、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的广泛运用,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多。由于网络进入门槛低,网络的版面不受限制,个人和组织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时事言论,同时网络也使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不同地区、国家的难以数计的电子杂志、报刊和言论,海量的信息使得网络作为学习和生活方式之一,越来越具有辐射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网络扩大了高校思想教育的空间。与传统课堂授课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作为一个跨越地区和国家的信息传播工具,传播效果更加便捷和实效。高校通过网络思想教育专题网站的建立,能够实现各部门、师生间的资源共享,扩大教育面和宣传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网上党规的宣传,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先进科技、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同时,感受党的教育。

2.消极影响。网络隐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威胁。目前,我国互联网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网络作为全球资源共享的途径之一,由于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容易造成谣言的迅速传播,引起政治恐慌。同时,国外“”也可以利用网络对我国政治进行渗透和心理蛊惑。大学生普遍处于价值观的发展和定型时期,对于某些政治谣言缺乏判断力,是极容易受到诱骗的一个群体。这些网络隐患容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外,高速发展的网络还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以下消极影响:不良信息与外来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冲击;市场化经济中的消极影响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网络匿名化造成不负责任的言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课堂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育。但是部分高校试图通过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弱化课堂教育,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些高校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定期和不定期地上传一些宣传资料,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不到位导致主题网站并未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它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协作完成。某些高校在思想政治主题网站的建设上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但在网站的日常维护和运行中由校学工处或者党委宣传部负责,其他部门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最初为学生开设的栏目流于形式,并未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网络思想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随着网络化教学的进一步普及,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但是由于网站内容过于空洞、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导致网站点击率低,学生和网站的互动性小,思想教育的宣传效果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正统性和教条性,通过严谨的文字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来教育学生,相比于娱乐网站、社区网站和聊天QQ等网站,显得枯燥和庸俗。有些高校的网站设立学生心理咨询栏目,很多学生考虑到个人隐私问题,羞于问答,使栏目并未取得预期的互动效果。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不健全,投入不到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其中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尤为重要。所谓专业化的网络思想政治团队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还要有网站建立和维护经验,还需要具备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推广宣传的创新性思维。此外,由于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资金不足,导致网站虽然建立起来却难以正常维持下去。

4.思想政治专题网站更新周期长。由于网络思想政治团队建设的不到位、流动资金短缺等原因,造成专题网站更新周期很长,网站的实效性很低,这样就失去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失去了对学生教育的吸引力,最终失去了部分网络思想政治专题网站的访问群。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策略

1.加强网络思想教育专题网站建设。这要求高校充分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求教育者尽快学会、掌握和运用网络化工作。高校思想政治专题网络的建设离不开一支专业的团队,这支团队既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为访问群体,如果想要吸引这部分群体,网站的建设势必要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大学的具体情境,设立新闻动态栏目,如当前时事新闻、就业信息速递、校园生活热点,主要体现网站的实效性和导向性;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如思想理论、经典书籍、党校和团校建设、校领导参与的各项思想政治会议的会议纪要等,主要体现网站的教育性;设立网上座谈、个人主页、互动讨论等栏目,主要体现大学校园多姿多彩的特点;设立勤工助学、考级考证、海外留学等栏目,主要体现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途径等。通过一系列有特色的网站栏目的建设和维护,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同时保持一定的更新率,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能真正服务于师生。

2.加强网络监管机制的建设。一方面要坚持“绿色”网络监管原则。通过专题网络宣传正确的“红色”思想政治,封堵“黑色”“黄色”言论,严格控制监管,消除网络中的政治谣言、黄色信息的污染,净化网络环境。同时网络监管手段要多种多样。高校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校内网站和专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统一管理,对论坛上不良信息严加监控,及时消除反动言论,严防其进一步扩散。此外,高校要从技术上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必要时要采取强制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阻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必要时,高校应对传播不良言论的学生实施行政管理手段,严肃处理不负责任的当事学生,同时追究有关领导的连带责任,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控提升到最高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监管队伍的建设。网络监管团队的建设对于有效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除了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挑选人才培养网络精英,也可以从大学生中挑选一部分合格人才,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3.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专职人员,也可以包括党校、团校的骨干师生队伍。高校通过加强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培训,提供其相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加强有关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努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4.加强上网师生的自律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加强对免费个人主页及其链接的审查。要将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师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自律性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之一。再好的监管体系都会有漏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想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势必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的努力和维护,因此对上网师生自律教育可以使网络监控体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堂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具有其独特性。高校一方面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专题网站的建设,使其具有吸引性,与学生产生互动;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培养合格的网络监管团队,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上网师生的自律性,真正落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杜爱灵.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开封大学学报,2005(4).

[2]唐加祥.浅谈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7(26).

[3]张瑜.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演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12)

[4]张红琳,张红卫.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5)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3

关键词:高校;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41-03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化信息时代,网络的触角已触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网络的应用也已遍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大学生是既是使用网络最频繁,同时又是在其中受益最大的群体,网络日益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德育知识传授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便应运而生。正确地理解、把握和领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的概括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教育,即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法如何发展、创新;从狭义上: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就是把网络作为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①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的研究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偏向于狭义层面的理解。

可以说,网络虚拟环境的形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拓宽了一个新的渠道,而且还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分析

在现代,网络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传播媒介,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益处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

(一)创新了教育模式,拓宽了教育渠道

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在教室或校园等一定的小空间范围内,采取的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面对面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使受教育者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该学科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的发挥。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也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从传统的“面对面”的模式,逐渐增至发展为“屏幕对屏幕”的交流模式。②

(二)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而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代大学生多以90后为主,90后是充满个性的一代,他们追求和展示个性的欲望尤为强烈。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死板、单一,过多的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切身感受,长此以往,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亲睐。在网络空间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状态、转载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等等,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希望求得他人认同的意愿,也满足了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关心和肯定的心愿。

(三)有利于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网络之所以具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还是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这种超时空性可以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一方面,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大学生更关注于社会事件,通过在网络上的广泛讨论,大学生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网络可以把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内容融合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劣势分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伴随着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弱了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现代信息工具,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上网,很容易使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减弱,陷入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随着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大学生更注重自我发展,他们常常在网络上发泄现实的压抑,常常出现积极和消极情绪交织的状况,在这一状况下,大学生精神上的追求往往容易为物质利益所替代,导致一些大学生追求个人发展和眼前利益,往往社会责任心缺乏甚至缺失。

(二)使大学生过多重视网络人际交往,而忽略了现实人际交往

网络虚拟空间扩大了人与人交往的范围,在网络里的人际交往无需考虑现实人际关系中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因素。在网络世界里也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与其他城市甚至外国人都能够实现沟通,使得大学生更亲睐于这种快捷式的网络人际交往,以至于陷入网络世界无法自拔。虽然他们在网络世界里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但一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人也许不知道怎么交往甚至会产生现实人际交往恐惧症,甚至导致与现实中周边的人脱节,与现实社会中的他人交往与沟通能力减弱,出现了人际交往上的异化现象。

(三)易造成大学生的认识偏差,阻碍其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

网络中的信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在千差万别的信息中,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充分的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及时的引导和教育,会导致他们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的动摇,而且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易造成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有时候因缺乏常识或理性判断,这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对策

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表面的,而是全面的、深刻的。由于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所以更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都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和途径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网络在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发展机遇和积极作用的同时,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媒介才能进一步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一)提高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的空间。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的需要在哪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发展到哪里,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管理中去。其次,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劣势,但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是占主要方面的,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多种教育手段,因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信息网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最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先进手段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方法的弊端也逐渐凸显,为此,高校应着力探索和运用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和交往方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相应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则往往处于被动被接受的地位,鉴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弊端,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日益凸显,网络在教育教学中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和自由发表见解的平台,因此教育者的信息获取量与受教育者相比并无优势可言,所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其次,加强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当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容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影响,表现在政治立场不坚定,道德水平下滑。为此,网络环境下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较硬的政治理论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最后,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如今互联网已经遍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高校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为此,高校应结合本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计划,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有关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方面的专业培训。

(三)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管理

网上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都离不开网络这一传播媒介,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必须把对它的重要性认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首先,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极易受到挑战,而且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尚未形成,更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网上行为规范,规避自己的网络不文明行为。其次,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校园网络管理体制。学校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力度,实行校园网络实名登记制,使校外人员只能浏览不能随意下载,及时更新网络杀毒软件,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促进网络管理步入科学化轨道。最后,努力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为此,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予高度重视,坚持用积极、正确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校园网站,建立一些思想过硬、技术成熟、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

注 释:

①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5(7):80-82.

②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50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2〕.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学理论,2010(4).

〔3〕李伍峰.网络时代的舆论宣传工作[J].信息网络安全,2006(1).

〔4〕吴满意,曹银忠.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4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业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相伴而生的网络文化也越发丰富起来。网络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用之不当则会产生阻碍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越来越依赖网络文化的推动作用。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则是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对此足够的重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党和政府中长期教育纲要的重要内容。网络文化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如何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要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三观”教育,又要充分的发挥网络文化的优点。本文拟从网络文化“双刃剑”的功能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综合论述。

1 网络文化之内涵与特征解读

对于网络文化的含义的理解,学术界有分歧众多,在此不一一赘述。笔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在现有的计算机发展前提下,以信息输送和信息接收为核心,对周围文化产生一定辐射,并在虚拟的网络中所形成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因子。可以看出,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的发展为前提的,对与人们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征主要有虚拟性、便捷性、丰富性、国际性等四方面,较为通俗易懂,不一一阐述。

2 网络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对上述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况的了解可知,网络文化的价值是巨大的,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重大影响。可以说,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带来的快速便捷的方式获取教育信息、教育方法等,及时应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可以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巩固和深化研究成果,

(1)高校通过对网络的掌握和控制,加强校园网建设。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会想出多种教学方法,对于网络教育的巨大作用而言,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建立校园网,在校园网的醒目位置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让学生在了解学校信息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建立健校园网,该网络应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一些流入学校的消极消息过滤。在目前的高校网络建设中也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信息更新较慢时比较突出的问题;开始领导专栏,使得学生无法亲近学校的网站;专业信息匮乏,学生不能在其中了解到本专业的专业动态。针对上述的具体问题,学校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网页站点。在增加专业信息资源方面,可在校园网中多设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立一些有实在内容的专业学术主页。

(2)各高校利用网络普及计算机技能,通过竞争使得学生了解网络的重要性。普及使用网络的知识,是现在大部分大学生中呼声最强烈的内容之一。很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计算机活动中心,其中配置电脑等网络工具,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网络操作,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他们对网络的掌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的网络监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当的引导其利用网络,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3)网络课件进课堂。在现在很多高校中,网络课件已经非常盛行,老师利用网络制作吸引学生眼球的课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课件开发的较为明显,几乎可以达到普及的程度。教师通过网络课件的制作进一步了解授课的内容,同时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接受知识的平台,知识易于接受。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制作课件,下载一些早期关于马克思主义介绍的视频资料,这样就能吸引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能充分发多挥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引向“立体”,由“单向”引向“多向”,使政治教育更加生动。

3 规范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在实践中有巨大的应用市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如网络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文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复杂化;网络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现实的思想教育中趋利避害,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重视。

首先,优化高校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应对能力。

教学资源是高校教育的源动力。在网络环境下,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信息网络的新型教师队伍极为重要。这支队伍应具有深厚的政治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政治责任感,能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进行网络传播,进行网上思想教育,能及时发现问题,着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能力。

其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调控手段,同时还要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水平;注重“两课”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软件,以吸引学生主动使用。同时,面对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潮流,高校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净化网络空间。

最后,大学生应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应对网络诱惑。

大学生应当在网络文化的环境下进行“三观”修养,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网络诱惑。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浅薄,不能对网络进行有效识别,除了学校应该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加强自身修为,实现网络运用效益最大化。

4 结语

大学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现代化建设的灵魂。在网络环境下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得到了多数学者的重视,希望能进一步研究,共同完善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迪.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3(3).

[2] 甘容通.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4).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5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是接受网络媒体最迅速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群体,由于大学生价值观还没有定型,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误导。因此如何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全面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偏低

当前高校网络思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懂思政的网络技术不熟练,网络技术熟练的往往又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水平。网络思政队伍在理论修养、实践经验、网络技术、教育理念、工作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特别是师资队伍的教育水平难以跟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二)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在调查访谈中只有30%的学生偶尔浏览思政网站,多数学生表示对思政网站的内容不感兴趣,互动功能缺乏,难以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部分学生表示网络思政对自己的影响几乎没有效果,大学生对网络思政说教式的讲道理、知识灌输缺乏兴趣。

(三)对网络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机构设置,固定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主要是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分散进行网络思政,没有形成合力。网络思政工作被边缘化,对大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四)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不足

当前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建设比较滞后,多数高校没有思政教育的主题网站,部分高校建有专门的思政网络,但是主要是各类文件,时事政策,大学生不感兴趣。在学校的二级栏目中的思政网络教育也是长期不更新,流于形式。对微信群、微博、QQ群、论坛、贴吧等大学生网络组织中教育引导力缺乏。

二、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要进一步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把网络思政工作纳入思政工作总体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在师资队伍、办公经费、硬件设备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充分认识到民族宗教、人权等西方错误网络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要把网络思政工作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做,理清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在网络思政工作做出成效。

(二)高标准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首先,建好校园网站。加大投入,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把校园网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根据学生需要,建设服务强、辐射宽、效果好的综合性校园网站,提供学生学习网络资料,勤工助学申请、心理困惑答疑、社团活动、专家讲座等信息平台。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提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其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通过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加强思政教育。

(三)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首先,加强网络辅导员咨询活动的开展。通过每天安排网络辅导员在线解疑答惑,针对大学生实际问题或者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通过轻松的聊天、畅谈真正到达理论灌输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次,积极开展党团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网络将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班级骨干紧密联系起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开辟党团知识学习、交流互动,定期开展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理论学习。第三,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开辟心理健康知识专栏,普及心理健康调试方法,开展心理测评和心理异常症状测评,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调试和解除困惑。开展心理健康问题咨询服务,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咨询和追踪服务,帮助心理问题学生走出困境。

(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要建立网络思政管理机构。成立主管校领导为组长,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进行网络思政工作。其次,建设好网络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网络引导、舆情监控、师生交流的作用,要重视朋辈辅导员的培养和使用,发挥朋辈辅导员在互动交流、网络论坛中的榜样力量。第三,加强网络思政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定期培训,在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沟通交流技巧、政策舆论引导方法等方面加强培训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少平主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03).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6

1?郾观念创新。互联网络使我们面对着全球化的浪潮,这就要求我们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手段。由于网络发展时间尚短,许多人尚未完全体会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对网络的社会影响认识不清。这种网络观念将直接影响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应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方面,我们应该树立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观念,认识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有效利用网络载体,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几十年来,我国高校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政工队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的信息网络技术相对缺乏,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内容创新。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的同时,增加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和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高科技犯罪的不断增加,信息安全日显重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网络发展的趋势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通过校园网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及时、恰当、具体地进行网上指导,澄清网上不符合事实或是非不分的观点,培养学生从纷繁的社会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选择地收集、处理信息,提炼、汲取精神食粮的信息,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3.方法创新。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要使高校学生从“信息洪流”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针对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实现手段和方法的创新。(1)采用网络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速度慢且资料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5%,只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事物的65%。由此可见,集文字、图像、声音等效果于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大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2)运用网络渠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计主流板块,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增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方便学生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先进思想的教育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免疫力。集中力量开发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中文宣传教育软件,既坚持了正确导向,同时又体现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让先进文化在网络中发扬光大,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4.管理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有机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政工”局面。(1)政府要对网络信息做好入境防范,强化对网上信息的监控,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的信息。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惩罚网上犯罪。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网入口接点过滤技术的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充满色情、暴力或反动言论的网址进入校园网。(2)学校要发挥引导和疏导作用,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3)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约束,发挥其自律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网络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律能力,从而使他们能自觉地去抵制网上色情、暴力或反动信息的侵蚀,提高学生判断和识别信息的能力。

网络既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地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教育资源,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7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0 引 言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是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专项研究较少。

国内研究成果多涉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单项内容,但没有直接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作出界定,缺乏对管理机制类型的归纳总结,没有分析机制的优缺点,更没有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途径。

国外网络管理主要是网络运行主体对网络的管理。美国学者尼葛罗庞帝在《数字化生存》有相关的论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②注重对黑客行为的引导;③关注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就目前来说,国外网络舆论管理模式主要由4种: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用户的自律,市场规律的自行调节。本文从中借鉴并进行以下几点论述。

1 当前大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管理机制分析

2016年4月1日-4月26日,笔者在是否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所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拥有系统的管理机制等9个方面对大庆市6所高校共2 400名学生及300名一线教师进行了覆盖性问卷调查(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00名同学,每个学校抽取50名教师)。数据显示,大学生网络应用范围主要是社交购物APP,而很少有高校对论坛、微博等交流平台进行管理控制。从而导致了舆情无法得到控制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高校已经全部开始进行网络思想教育。其中23.25%的学生还不是很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72.9%的教师不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其中仅有两所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完善大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2 大庆市现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技术管理机制建设的不足

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存在许多严重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技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责任心不强,许多网络技术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不能够有效履行工作职责;二是网络操作系统存在许多漏洞,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单一、落后,没有及时更新升级,造成大量木马病毒侵入,用户隐私泄露,严重影响到用户正常的网络活动。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建设的不足

管理协同机制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两方面。目前许多人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只是几个部门的事情,与自身关系不大。同时,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作用,更谈不上与网络新媒体的联动作用。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足

目前许多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思想,没有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位置摆正,使其职能被弱化。同时缺乏相应的奖惩考评制度,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及主动性不高。

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管理机制建设方式

3.1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进行相应专业化培训

在现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的流动已经快到无法想象。而现如今大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很多都力不从心,即使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与处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网络的加入,所以要想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培训变得更加重要。

3.2 建立网络安全体系

现今社会网络已经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这个高素质群体,每天应用网络的时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从生活到学习、娱乐,每一部分都有网络的参与,所以维护网络安全是对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使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需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①定期举办讲坛,邀请国内外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作为讲师,全力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安全意识;②学生组织需定期举办相应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加入进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3 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没有一个科学的约束及奖励机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自古以来只要有团队的地方就需要奖惩制度。而约束与激励也正是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需要给工作者一定的约束条件,维护工作环境,提高团队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应用一定的奖励制度,使工作人员更有工作热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上,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当然,一定要采取科学化的约束奖励制度,掌握一个度,否则将适得其反。

3.4 科学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

现在,大庆市很多高校都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执行者一定是教师,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最了解学生的也无疑是学生,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中一定要有学生的加入,并且要以其思想为大纲来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合理、科学的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5 建立完善的组织协调体系

健全组织协调体系建设协同机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要追求共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协同需要方向指引,需要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②要加强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是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交流各种管理力量可以形成一个动态组合发挥管理合力,从而创建一支高效的工作队伍。

4 结 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系统科学的工程。笔者提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进行相应专业化培训、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组织协调体系等5点建议,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瑜.“网络思想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建军.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韦吉锋,陆忠进.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张光慧.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控管理机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3).

[6]曹良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7]钟志锋,廖扬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探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

[8]姜晓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徐秀勇认为,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长期上网易导致心理变异.网络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已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健康人格的塑造和正确三观的形成。主要表现在“网络道德心理异化、网络恋爱和性心理异化、网络人格心理异化、网络文化心理异化、叛逆心理效应放大、网络民主意识错位、网络成瘾”等七个方面。

汪灿德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角度提出: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脱节;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不够”。

张纪霞认为,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心理中存在的影响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孤独,上学厌倦,情感迷失,人格扭曲,淡化情感,人际简单化”。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网络文化、网络心理等一系列伴随着网络出现的新情况,不仅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新问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

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的研究

孙丽丽认为,网络环境下呈现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认知评价盲目化心理倾向;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倾向;道德选择庸俗化心理倾向;意志控制薄弱化心理倾向;际交往放纵化心理倾向”。大学生网民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人的密切关注,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既涉及社会因素,又包括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文明冲突、情感宣泄与情感失控的心理冲突、网上与网下的心理障碍相互强化、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的诱发与影响”。

杨志坚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网络心理问题,究其根源,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既与网络的特性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关,又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相联系,主要有“网络传播信息的高速性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时效化的个性;网络的自由性正好符合大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上网的时尚性符合大学生的追求心理;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广泛性符合大学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几个原因。

综上学者的观点,网络,尤其是网络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亦有大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网络环境是潜在的客观环境,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的努力加以改进;而大学生主观方面,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及工作方法等的创新。

三、关于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研究

蓝新华认为,网络心理为“深入了解教育客体,增加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提高教育客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提供了机遇。同时,他认为在网络的巨大冲击下,传统的信息单向传播和信息资源优势不复存在,教育方式的相对滞后和教育权威的日渐削弱已成为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心理对“教育理念主导性、教育方法单向性、教育模式滞后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陈选杰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是有利于青少年独立个性的形成;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几个方面。同时,又对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精神方面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晌。

曾涛认为,网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是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性的、跨国界性的,其内容特别丰富,有信息类的,有游戏性类的,有互动交流类的等等,不同的上网内容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然而负面影响的反应日益凸显,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不良的网络文化、网络成瘾诱发心理问题两个方面。

可见,学者们均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抓住机遇,将网络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风险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课题。

四、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对策

孙跃平认为,应该从四方面入手,即第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第二,加强网络内外部环境建设;第三,加大网络立法制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第四,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干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第五,构建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

张洋认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三方面引导和激发大学生网各群体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第一,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二,构建网上预警机制,建立一支既懂心理又有过硬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第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网民的网络心理素质。

汪灿德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三个方面对策,第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以应对互联网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现代信息素质,掌握网络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入手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第三,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不断增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生机和活力。

于钦明,崔国红认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面对挑战,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对待网络。首先,利用网络开展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思潮的冲击;其次,制定网络政策法规,加强道德教育,营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绿色网络环境”;再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引,提升心理关爱程度,提高大学生个体免疫力。

五、结论及建议

上一篇:工程管理计划书范文 下一篇: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