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6 05:44:02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1

关键词:基础教育;师范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

贵州师范学院刚建立八年的普通高校来说,过去我校(贵州教育学院)长期从事成人教育,现在我馆随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断拓展,服务于基础教育始终是不变的主题。我校是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基地;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贵州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省级培训基地;贵州省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同时还被国家教育部授予教育部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部级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网贵州省总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学校等。学校教学辅助部门、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窗口,正从事构建基础型教育类有特色图书馆藏书。着手服务和致力于学校提出的“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服务,为贵州经济振兴服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目标。

一我馆围绕我校发展思路,较变观念,提高为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收集、整理、保存、传播知识文献并提供利用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场所。同时又肩负着保存人类文明成果、人类文化遗产、开展大众教育、传递科技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人才培养)、提供文化娱乐这些基础工作。是科学与知识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笫二课堂。我馆紧跟学校发展立足基础教育办馆,做好教师素质教育这一前提转变的大背景下,注重加强对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方面建设,服务方向与职能在不向前拓展。其原因是有大量在校普高生,他们学习与教育更需要掌握现代基础教育从而来加强自我的素质教育。如果不进一步向前拓展,学校师范性这一基础教育特色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与体现,教育潜在价值、教育的本质自然就不能很好的得到彰显,内部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就会停止不前跟不上学校发展要求就更谈不上转变。如果图书馆服务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会出现危机感,由此发展下去就会被自我边缘化,失去图书馆职能的价值与作用。最终会成为学校科技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旁观者,而不是成为学校发展的抬头兵和先行者。因此,笔者认为我馆要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服务因素。力求做到三个方面的思想转变。首先要在工作重心方面定位,以改过去主要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图书信息服务转变为向教职工、培训各类学员(国培班)提供优质图书和良好借阅环境的同时,主动积极为全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教师提供图书情报、新书导读、信息咨询、最新科研动态等服务方向的转变;其次馆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从传统的“请进来”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旧模式向以学校各类展馆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为焦点,积极“走出去”在师生里广泛征集和整理各类展馆文献与实物资料,努力做好建设基础教育类纸质与电子图书、期刊平台的转变;再次在服务内容方面,从深化采编管理制度严格各类图书报刊的订购,要围绕对基础教育特色馆有帮助能够提供与满足读者需求文献,同时又能为读者不断的传递基础教育信息、情报动态资料数据进行转变。通过思想观念转变,增强对基础教育特色馆服务认识,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的教学、科研、也为我校的基础教育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了这项工作对我馆的确在服务又更加上了一个台阶和上了一个层次,这样使基础教育有特色的图书馆。

二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做好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前瞻性

图书馆应该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校园文化内涵和积淀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图书馆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开展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我校作为贵州师范类普通本科院校,又肩负着以师训、干训为主的省级培训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其特色图书馆的基本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服务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与科研。笔者设想在构建基础教育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在“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紧紧把握“特色”这个主线,在实现可操作的长征路途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基础教育方面的内涵和外延,用管理方法的模式切实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前瞻性,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这应该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1)首先资源建设上要采集选择丰富的基础教育文献资源,筹建富有基础教育特色的馆藏结构体系。大家知道图书馆其主要职能就是“藏和用”。“藏”又是“用”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所以收藏质量高与否是建立特色基础教育馆藏的重要保障。我馆针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服务对象与内容与同其它普通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有一定的差异和区别。之所以有区别,是从收藏而言,笔者感到近几年来为了突出基础教育又配合素质教育这个方面藏书,搜集了丰富的境内外文献信息资料,我馆还特别搜集了中文英文种类繁多的图书、期刊、报纸和电子文献等,对这些文献进行有序加工整理保存,促进师生读者经常性、长期进行查阅与使用。近年,我校根据办学思路的发展需要,对我馆在资金上加大了馆藏文献的投入,尤其在对基础性教育方面的文献。比如现在各省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教材、教辅类书籍、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理念类书籍、教育教学、中小学学校管理以及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类书籍、班主任访谈录、适合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刊物和报纸,以及各种基础教育类电子图书,音像制品、期刊数据库等收集与采购力度。是对我馆做到全方位进行基础教育类文献覆盖。笔者感到一是主要覆盖中小学应用型的全部学科;二是覆盖全国大多数基础教育类文献和报刊;三是覆盖适合中小学教师、学生等读者群阅览的各种类别的纸质文献和电子类图书。从而最大限度在各方面满足读者阅读、教学、科研的需要,让学校与读者满意办符合需要有较强实用型图书馆。(2)从根本上立足与服务于校内校外读者,强化做好基础教育图书信息服务。俗话说没有读者或者是读者稀少的图书馆是没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换句话说就是无法提供有效服务的图书馆是没有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就根本失去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因此图书馆对一个学校存在是非同小可,不仅体现在读者也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辅助学校办学的基石与后盾。然而提到图书馆的“藏”是为了“用”,应该从“用”字的功能上发挥到最大限度。这应该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与体现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标准。即文化立馆藏,环境肓人。作为“用”,笔者认为首先要大力改善和健全我馆服务措施,从手段上要为读者创造优质、丰富、快捷的借阅条件,我馆目前做到了自助借还、自动查阅系统大大方便读者,快速检索大大节省了读者时间。我馆在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上,读者在我馆是否用得舒心、用得满意、用得留恋又检验我馆管理理念水平和服务品质的重要标准与尺度。笔者认为这应是环境育人内涵所在。因此,这方面我馆目前还需进一步努力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我校改制的成功,我馆对基础教育逐步重视,这部分藏书规模在逐年递增。目前针对贵州省教育厅的计划安排,我馆积极配合学校教学单位在培训基层的中小学校长、各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各类委托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给予保障用书和所需的文献资料。但是作为短期培训流动性大这一特点,据贵州省基础教育统计注册有几千名用户,具有在培训类型(项目)多,参训人数少(高峰期间300左右人)在网络用户多的情况,因此我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必须分了两个层次,一是在正常开放各类藏书和报刊的借阅以外,我馆自建为读者专门开设有丰富藏书的基础教育类特藏图书阅览区域。包括准备考研究生的学习室。方便读者为开展课题调研、培训学生的课余阅读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同时又专门设置了一个读者读书讨论区,方便读者进行学习交流。二是我馆密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书香中国”数字图书馆、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等机构合作,订置有关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数据库。目的是为了完善基础教育文献资料。同时我馆还自建了馆藏书目数据库、中国山地民族数据库、贵州基础教育辅助决策平台3个数据库(平台),基本上建有较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对提供一站式文献检索和移动图书馆服务打下了基础。同时我馆为贵州基础教育注册用户提供更广阔网络信息服务空间。我馆基本上实现了“藏、借、阅、咨、展”一体化的大开架体系以及大流通服务模式。我馆还承担由参考咨询部编的《图情通讯》定期的内部刊物,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把做好基础教育的资料进行汇编为教学部门献计献策。如宣传与报导基础教育类文献资料、传递学校教育热点、学术研究成果、向师生介绍我馆基础教育馆藏体系、读书心得、以及全国各地基础教育信息进行收集。读到《图情通讯》笔者感觉到有这样几个特征:内容突出、新颖性、时效性和可借鉴性。为学校教师做好基础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成为联系学校教学与行政部门的桥梁。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丰富优质的基础教育资讯,成为读者喜爱的基础教育文摘类读物。(3)我馆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管理研究,积极参与教育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笔者曾深入到中小学校,了解和调研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使用、管理、服务等实际情况,作为一个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拓展服务基础教育文献资料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笔者利用工作之机加大了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联系,实地走访调研了重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基本情况,为深化服务基础教育的内涵奠定基础。我馆经常把业务骨干“送出去”参加各类培训培养,同时又把省内外图情专家“引进来”,目的是提高业务能力与内部管理水平。近年来,我馆就培训了贵阳市乌当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人员近百名,又派我馆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贵州省实验中学进行图书加工入库上万册。笔者有这样的考虑与措施,我馆应该专为筹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技术人员计算机远程培训平台;应该组建全省中小学校图书馆(室)管理人员交流互助平台(QQ群),实现网络注册图书馆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建立基础教育特色展馆是全面提高我馆

服务质量与服务内涵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又是教育文化欠发达地区。虽然如此,但是明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曾在贵州办教育、讲学。创立了“阳明心学”,使儒学发展到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高峰,也可与正统程朱理学平分秋色,一争高下。从他做官从政起,就开始了教育活动。早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王阳明就开始讲学、授徒,倡言“身心之学”等教育思想。王阳明教育学生特别注重培养其独立人格。王阳明的教化赢得当时民众欢心。于是为王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贵阳文明书院。当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授“知行合一”之旨,培养了众多弟子,使贵州在晚明以后,思想、教育、文化有比较大发展与进步,也迅速地赶上了中原文化收到了显著效果。为弘扬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起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王阳明是贵州基础教育的奠基人。这是我馆重点要展示这一发展历史成果取得的一大亮点。我馆要在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里,要在全省基础教育中起引领示范作用。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增强做好基础教育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在我馆创办一个基础教育史展室的构想。它应包揽贵州省中小学、进修院校风貌和它们的办学成果展尤其是办学的宝贵经验与值得我校推广学习的地方。开展对古代书院展,增添文化的内涵。同时了解古代文化思想精髓拓展知识视野对做好基础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举办贵州基础教育名校展。学校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名校的办学思路与经验来发展自已。举办贵州名人展、贵州杰出优秀教师展,馆藏古籍展,贵州院士风采展、贵州基础教育著作展等。要做好这几项工作就应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走访获取笫一手材料,理顺基础教育发展历史脉络,积极主动向学院在职教职工、退休干部、全省中小学校、教师进修院校、省、市图书馆、省、市各个学术研究机构与学会、省档案馆、省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等单位和个人进行征集各类文档、图片、实物等资料,用现代网络技术精心制作展馆,并结合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布展,努力把展馆办成贵州基础教育分馆,从而填补我省基础教育展馆空白。建成基础教育特色展馆应该是向读者全方位展示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脉络和光辉历史。展现贵州文化底蕴和名人风采,显示贵州中小学校风貌和办学成果,为贵州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丰富独特的元素,增添教育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力。这是一项利校利馆的亮点形象工程。另外,我馆现有馆藏古籍图书有一万一千多册,保存量占有一定的比例。据初步考证,有很少部分古籍书还是珍贵的善本。根据我馆收藏古籍书较为丰富的特点,在搬新馆后特意专门腾出一间房,用书厨,对我馆古籍进行了妥善安置和保护。并将开展深入全面的整理和进行考证工作。准备精心打造具有古籍展示特色的基础教育图书馆。图书馆应该是校园文化积淀、校园文化精神食粮的提供者,书香氛围展示载体的窗口与前沿。因此,在构建基础教育特色图书馆中,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要努力打造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料平台,创建有特色的电子图书和数据平台以及展示专业基础教育刊物的平台。以不同凡响的展馆平台为途径,在搞好图书馆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努力建成一流的具有基础教育特色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张静,李吉斌,李爱华,郑满生.浅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J].情报探索,2008,08:30-31.

[2]姚军.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J].经营视线,2010,17:63+65.

[3]赵彬,唐庆伟,万群荣,冯玉成,等.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些思考[J].大江周刊;论坛,2012(4).

[4]王楠.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建设地方特色馆藏[J].黑龙江史志,2014,11:270-271.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2

[论文摘要]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不能仅局限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应顺应时展需求,将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纳入学校的改革发展规划体系。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是缓解高师院校就业压力、促进教育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双赢举措。这一策略的实施在现实层面符合社会发展形势,在理论层面符合教育规律,在实施主体方同时照顾到了高师院校和教育服务产业的利益关切。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 教育服务产业 教师教育改革

高师院校一直以来承载着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要责任,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自由选择就业政策的实施,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持续吃紧,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发展危机。与此同时,教育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人才需求也非常旺盛,但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并没有专门面向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教育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受到人才紧缺瓶颈的制约。

一、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策略的缘起

高师院校应拓展办学目标,调整只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办学宗旨,将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纳入学校的办学目标体系。

(一)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自身发展面临危机 2.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遭受质疑,高师院校面临发展危机。我国是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培养教师的国家,截至2007年全国培养本科、专科和中师层次师范生的院校分别有341所、409所和2198所。其中,以“师范大学”与“师范学院”为名的高校97所。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综合类大学可以试办教育学院或者师范学院参与教师培养。综合大学的毕业生、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每年都会占据很大一部分教师岗位。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就业市场受到来自综合大学的激烈竞争,非师范生就业却又受制于“师范”二字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就业形势严峻加上学校发展形势不明朗严重影响了高师院校的生源,部分高师院校迫于生源危机而缩小规模,甚至停招、停办部分专业。因此,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近年来,不断有高师院校谋求各种出路,如放弃“师范”二字直接改名为综合大学,或者以转变为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将师范教育转变为学校特色,还有将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为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师范院校等。

(二)教育服务产业市值剧增,急需专业的从业人员 1.教育服务产业市值剧增,急需大量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教育行业共发生投资案例40余起,涉及投资金额超5亿美元。德勤2009年第四季度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表明,2008年我国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预计到2010年,正规市场规模将达9600亿元。继2006年新东方教育成为上市公司后,安博教育集团、环球雅思等纷纷成为上市公司,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教育服务相关行业已有11家公司在美国上市。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教育服务产业市值正急剧增长,市场规模也急剧扩大。如此庞大的市场肯定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如每年新东方、安博教育集团等大企业都会在全国各大高校招聘人才。

2.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不规范,急需高素质从业人员。表面看,教育服务产业一片繁荣,但是其发展却隐藏多种隐患。由于教育服务产业准入门槛低,行业利润巨大以及竞争激烈,这些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过于分散,造成了教育服务产业市场的种种乱相,弄虚作假、为签单胡乱承诺等现象时有发生,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及家长受骗上当。近年来发生了数起教育服务产业诈骗的大案,更有诸多教育服务产业与学生发生的民事纠纷案件。以至于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产业的诚信度和服务质量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009年12月末,包括安博、巨人、学大、新东方在内的多家行业领军者聚首,商讨对策,并倡导加强行业自律,形成教育服务产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服务产业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各大企业一致认同的,即他们需要具有更高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教育服务产业的服务质量自然会有提高。当前很多教育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来源比较复杂,他们的工作没有教育理论指导,以致出现种种违背教育基本精神的权益纠纷。教育服务产业虽然不同于公立教育事业,但是毕竟他们从事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教育工作。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懂得教育、具有高尚教育情感的专业从业人员。

(三)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是双赢举措

1.缓解高师院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高师院校正视教育发展的现实,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层面围绕教育服务产业需求做出相应调整,让学校的毕业生除了具备到国家基础教育系统工作的知识能力外,还能掌握在教育服务产业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应正视教育服务产业的招聘信息,主动引导毕业生到教育服务产业就业。高师院校关注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需求,主动引导学生到教育服务产业就业,将极大地缓解高师院校高涨的就业压力。

2.规范和促进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大量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的从业人员如果进入到教育服务产业工作,将对教育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一方面,教育服务产业有了专门为本行业提供人才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系统,行业发展将迅速打破人才瓶颈的制约;另一方面,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的毕业生虽然是在教育服务产业工作,但他们懂得教育的基本精神,在教育服务质量和职业道德规范层面将使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更加规范。 "

二、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可行性分析

(一)现实层面——顺应形势

自普通高校毕业生开始实施双向自由择业以来,师范生的包分配政策也全面调整。除部分免费师范生等学生外,大量普通师范生毕业后就进入了自主择业的就业大军中。面向包括教育服务产业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就业,已经成为师范生就业不可逆转的发展形势。当下中国社会中的教育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公立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我国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正在进入一个谋变、谋强的发展阶段。高师院校在完成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使命的同时,应面向教育服务产业做出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既是顺应中国教育发展现实的理性选择,也是高师院校自身谋变谋强的理性选择。

(二)理论层面——符合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规律表明,教育发展受到社会发展制约,教育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教育发展又可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策略完整地体现了这一规律的两个方面。高师院校作为主要的教育系统人才供给机构,其发展受到了基础教育系统人才供需失衡的制约,同时,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人才需求。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提供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缓解基础教育人才供需失衡对其产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符合新兴的社会发展需求。这是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规律的表现。另外,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提供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的人才,这些从业人员的教育素养将促进教育服务产业健康发展,使教育服务产业成为充满教育精神的产业,而不是充斥利益纷争的产业。这是教育人才供给对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反作用的体现。

(三)主体层面——供需双赢

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策略的实施主要涉及两大主体,一是高师院校,二是教育服务产业。在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方面,二者实际上构成了一对供需矛盾,二者相互关照,即可实现供需双赢。

首先,高师院校实施这一策略并不违反其办学宗旨。高师院校一直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作为办学宗旨。教育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师资已经不能仅局限于公立的学校教育系统中,教育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不同于基础教育系统的教师,但是他们从事的仍然是教育工作,他们也应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因此,高师院校培养这个行业的人才,并没有违背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办学宗旨。只是所培养的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教育发展现实所带来的必然变化,高师院校应当正视教育发展现实,适时做出调整。

其次,高师院校具备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功能,并具有一定的优势。高师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素质构成与教育服务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高师院校略做调整,即可形成针对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供给系统。另外,教育服务产业与高师院校具有天然的联系,很多教育服务产业都依托所在地区的高师院校的发展。对于教育服务产业来说,人才需求已经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其发展正面临缺少数量充足、素质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问题。有高等教育机构主动为其培养专业的从业人员,加之自身工作的很多方面都与高师院校联系密切,教育服务产业必然会从这类毕业生中招纳大量人才,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因此,高师院校主动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既没有丢失自己的师范教育宗旨,又能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拉动自身发展。同时教育服务产业获得专门的人才供给系统,发展需求得以满足,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三、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操作策略

(一)确定其为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合理发展模式

有学者指出,一种合理的发展改革模式必须考虑四个问题:一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二是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三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四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发展策略是充分考虑了以上四个问题的。首先,教育服务产业正在迅猛发展,有强烈的人才需求,高师院校为其培养具有相关素质的从业人员是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其次,教育服务产业和师范生就业已经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运行,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是应市场经济规律而动的一种理性表现。最后,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可以发挥高师院校多年来为教育领域培养人才的理论和经验优势,是展现教育类人才培养特色的一种调整。

(二)在高师院校原有的办学宗旨下扩充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形势,促进自身发展,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需做出相应调整。按照高师院校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改革策略,将现有的以关注基础教育系统师资需求的办学目标扩充为关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同时,照顾教育服务产业相关人才的需求。这种调整能帮助高师院校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激烈竞争中迅速占领教育服务产业的就业市场,为高师院校的未来发展夺取一个新的生长点。

(三)按照新的办学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新的办学目标体系确立后,原有的课程体系要做出必要的调整以更好地实现办学目标。课程体系调整的重点是将教育服务产业所需的创业精神和服务理念融入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打破原来只面向学校教育进行见习和实习的实践类课程安排,引导学生到教育服务产业进行见习和实习。以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在观念和素质构成上实现一些转变。在观念上改变对教育服务产业的诸多偏见,将教育服务产业认定为正规行业,并在就业规划中将到教育服务产业就业列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在能力素质的积累上不再仅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系统的要求,而将视野扩大到包括教育服务产业在内的整个教育活动领域的要求。

(四)高师院校与教育服务产业开展合作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结构

中国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1-0008-03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服装学院作为一所市属市管高等学校,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学校发展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建设艺工融合、特色鲜明、知名大学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管理软件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从2007年开始,学校开始了以“数字化校园项目”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标志着我校进入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四个层次,形成数字校园的整体框架。本文将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结构、管理模式进行讨论,为其他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从空间、时间、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等层次拓展传统校园,为学习者构建具有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教室;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体现学习型社会的特质;教育信息化可以服务全社会,通过网络课程开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体现教育全民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自主式、交互式、个性化学习为主,教学内容扩展到整个Internet空间,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以人为本。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对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业务活动进行计算机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实现与高校业务关联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综合信息门户、业务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权限控制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最终目的是把学校建成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数字大学。

我校根据建设综合性、有特色、中国一流、国际著名服装大学的发展目标要求,提出了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这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结构

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是指利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信息网络,使学院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活动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服务,实现工作流、信息流的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学院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国内学者将数字校园概括为数字化教学(E-learning)、数字化科研(E-research)、数字化管理(E-management)、数字化服务(E-service)和数字化生活(E-living),即5E架构。但从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角度,教育信息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这四个层次涵盖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按此架构建设保证了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基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特点,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按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四个层次形成了学校数字校园的整体框架。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和生活的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整合与综合信息门户,服装知识库、服装与艺术设计作品虚拟展示系统,面向服装领域的搜索引擎等内容建设,形成特色。

按照上面的分析,我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基础设施层是由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操作系统和系统平台软件等构成;业务管理层是指运行在基础设施层之上的数字化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校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网上教学、资源库管理等等;数据整合层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保证各种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信息服务层通过综合信息门户实现业务数据的综合服务,是面向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主题数据所形成的数据库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坚持“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照顾现状、考虑未来”的原则。通过对原有业务系统分析、评估,在充分考虑学校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按照业务高度整合、信息高度集成的思路,通过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框架,为业务系统提供明确的接口规范与服务规则,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系统的建设目标为:基于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标准与环境、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平台和统一管理的思路,建设满足实际需求的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和特色资源库管理系统;实现全校范围内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和共享,实现部门间、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术创新、部门协同和管理决策提供系统支撑平台。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基于网络,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生活和娱乐于一体的数字化生存校园文化。

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育人;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5-0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还不成熟,突出表现在质量不高、结构失调、管理粗放、创新乏力。中职教育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由单纯地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无疑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产生于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是现代服务类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出的一种职业教育管理思想。从字面上来说,“服务育人”是出现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一种指导思想,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育人”具有其时代的特色并凸显出其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服务育人”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理念是职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与指导服务,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服务,在循环服务的大环境中,实现对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服务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来讲,“服务育人”的概念更多是与高校后勤工作联系在一起,表明后勤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一种学生作为主体“被服务”的倾向。“服务育人”口号在1985 年由清华大学后勤提出,之后得到全国高校后勤普遍认同,被尊为必须永远坚持的行业“宗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辉煌成就。国家教委曾提出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又提出了“环境育人”,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育人”是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是一种狭义的管理理念。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育人”是一种融入到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的新型管理方式。随着时代进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服务育人已不单是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发挥其育人功效,而是在更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服务不仅仅是后勤部门的事情,服务育人具有其内在的深度和广度,需形成“大服务育人”的观念,服务育人的目标定位是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再使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来要求所有学生。服务的理念需渗透到管理与教学等各个环节,教育目标不仅有高度,也有梯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服务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因此,中职教育“服务育人”新理念的“服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具有更多内涵的服务。

(二)“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指职业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生活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校企创新合作的方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职教理念。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服务育人”理念是中职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如图所示,包括:

1现代服务业需要“服务育人”,使企业员工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合格职业人;

2中职学校是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学校,需要“服务育人”;

3在社会要求学校特色的背景下,管理、教学、德育、后勤等各种活动都要融入“服务育人”的理念。

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中,所有的服务指向育人,这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物质上的服务育人。

二、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特点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指南针。“服务育人”体现的是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学校的领导阶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学服务,在实训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技能训练的指导服务,在德育中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服务以及在后勤工作中通过相关后勤人员爱岗敬业的熏陶培育学生尽职尽责的精神服务。“服务育人”是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管理理念,其特点体现在管理、教学、实训、德育以及后勤等各个方面。

(一) 科学管理服务,民主和谐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倡导的管理,不仅是在管理阶层中树立服务意识,更是要把“服务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管理,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组织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团结一致的努力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标准。服务的理念正是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应运而生。“服务育人”倡导管理阶层共同营造的民主与和谐工作氛围。

(二) 优化教学服务,专业高效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在体现为满足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高效利用教学平台的有效途径。

专业设置是基础,是形成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落脚处;课程建设是关键,因为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形成和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上。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以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教育类为辐射面,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结构,凸显了学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会计专业为例,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依据专业需要开设《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税法基础与实务》等校本课程,努力实现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服务育人”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应紧紧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不断强化和塑造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只有坚持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中进行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依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内容,构建“素质核心”教学模式。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已初步构筑起“基础集群+专业集群+拓展集群”三大课程集群,并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三) 改革实训服务,协同创新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实训创新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技能训练,强调在实训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仿真工作场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反馈与调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标准、高成效,努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坚持联合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双元联动”模式。学校积极推动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先后与信合会计师事务所、沃尔玛、中海物流、东莞宾馆、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联通公司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 “企业冠名”、“企业课堂”和“企业驻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校企“双元联动”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企业配合”向“校企共建”转变。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服务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努力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学校面向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切实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学校与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 强化德育服务,交流渗透

德育工作是“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灵魂。贯彻“服务育人”理念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德育这一灵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德育,是在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综合素养服务的环境中的影响与熏陶。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要求全体教师确立德育观念,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在课外活动中,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以“诚信阳光”为核心,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到校园并进行职业素养课程开发,把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校企协同,开展随岗实践和体验,形成了“体验、内化型”德育。

(五) 提升后勤服务,诚信敬业

后勤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包括物产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基本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一项纯粹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培养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指导下,东莞经济贸易职业学校后勤管理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构建“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模式,倡导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充分调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后勤工作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功能的最大发挥。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诚信敬业的后勤服务,是在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塑造,在培育中职生优良品格的过程中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规范和陶冶功能,它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是育人的基础环节。

三、 结语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目标,强化现代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真正做到以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特色。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强化中职学校品牌特色的过程中,将服务的理念渗透到中职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抓手,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吸引力。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5

关键词:教学服务型 人才培养 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81-02

发展定位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前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对自身的科学定位,正逐渐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新时期,重新对高校的发展定位进行科学论证,意义重大,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科学转型与跨越发展。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初步提出了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全新办学定位。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学服务型大学在现实经济社会背景下,更加适合某些高校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定位。深入研究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位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办学层次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与内涵

1.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位的背景。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全球市场”和“网络革命”,其发展趋向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我国从经济形态变革的高度,从世界经济转型的大视野,提出了经济生态化、GDP绿色化、生活低碳化的战略转型。这样的格局下,经济社会所面临的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进行创新性、革命性的改革。

从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看,一方面现代意义的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大学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并以此成为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如何破解《纲要》中所指出的“两个不适应”,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是当务之急。

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看,十七大以来,中央确定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其根本要求就是必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思想、模式、体系、内容、方式、方法无疑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从我国高等教育本身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基于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高等学校要真正更好地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确立教学服务型的办学类型定位。

2.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要为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提供最紧密、最直接、最有效地服务。其本质就是打破传统意义上就教育办教育的封闭办学模式,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转变,由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和以企业与社会需求为主导转变;通过服务的途径,实现与经济社会有机联动、互融互通,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落实教育部关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的具体举措。

3.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教学服务型大学,其本质的思想就是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服务型转变,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思想。通过服务功能的发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两个不适应”的问题,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有机联动、互融互通,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在理念上,在办人民满意的高校思想指导下,在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开放式办学,既坚持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社会的信念,又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直接做好社会服务,追求教育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机制上,采取“产学研用一体化”。“四位一体”就是将高校的教育服务行动与政府的发展及改革战略相结合,在攻难克艰的社会实践中发挥高校的各种优势做好服务,相对一般的“产学研”扩展了社会面,加大了社会市场的融入度,这也是教育服务型高校有别于一般高校的显著特征。

在服务路径上,既有“多元性”,又有“特殊性”。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高校的教育服务既有“显”又有“隐”,既有文化层面的又有物质层面的,其服务价值的追求既重经济效益但更重社会效益。其“特殊”就是表现在教育服务型高校是基于高校的“文化力”提升“服务力”,基于科学“巧实力”促进“和谐力”。

在评价机制上,服务社会是最根本的目标。服务型高校视直接为社会服务为己任,在评价系统中直接服务社会的内容和绩效应当纳入评价,而且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社会效益的评价,如先进文化的引领与传播、前沿性新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科学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要不断深化教学转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坚持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专业服务面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使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1.人才培养具有“开放式”,主动服务经济社会。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充分体现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走社会化的合作之路,强化服务职能、面向社会、行业、产业链,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作为首要目标,按照“专业+企业群”的思想,将培养方案与企业对接,广泛吸纳社会的意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2.以“有用教育”为特征,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开展教学。将过去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知识结构――课程”的人才培养思路转变为以服务社会、行业、产业链为中心的“社会需求――执业能力――课程”,突出对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新思路,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教学的目的性。

3.注重科学性、先进性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体现使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处理好国家、学校、专业、学生、社会对课程和学时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将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文化活动等进行综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4.坚持以学生为本,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科学精简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信息量,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5.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注重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建立并完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分别修订不同层次的培养方案。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必须掌握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宽专业方向、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掌握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工程实践和专业技能;对于定向的学生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生产一线和地方特色,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三、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初探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设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主要围绕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要解决国家提出的高等教育“两个不适应”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存在两个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就是要坚持“两大规律”,按照两个需要,即企业与社会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来构建办学体系,检验办学质量和水平。二是要解决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突出办学特色,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最可靠的支撑。作为地方性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我们重要的使命就应当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最紧密、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从而成为可靠的支撑。三是要解决学校和广大干部、教师、职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我们这样的学校不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就会被边缘化、被淘汰。

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科技学院按照“三新”要求,着力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1.新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其中,科学发展就是遵循规律抓发展,寻求规律谋发展。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办学要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就必须掌握学生成长的规律,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规律,否则就是不科学的。创新发展是实现快发展的重要方法;开放发展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的开放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开放。通过全面开放,与企业社会紧密结合达到融会,再升华,最后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2.新体系。学校以“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大德育”为先导、以“大工程”为背景、以“大实践”为途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使德育与工程实践互通互融、互促互进,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显著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构建大德育体系,使德育四年不断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确立做人第一的人才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德育贯穿学生成人成才的始终,坚持德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四年不断线。二是构建大工程教育体系,使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把学生的培养置于模拟大工程背景下,以工程为主线,以工程服务面向为导向,构建融现代管理、人文素质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模拟大工程环境。把《工程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设置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实施工科类、管理类、文科类等不同训练方案的《工程训练》,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工程意识培养,开展系统的工程教育,不仅工科的学生,理科、文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学生也都必须具备工程背景,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打牢工程人才的基础,体现出“学工的人要精通工,学工的人要懂得文,懂文才会致工精通;非工的人要懂得工,非工的人要围绕工而学,此方可致文为利器”的文理交融的精髓。三是构建大实践教育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以“本科规格+实践技能”为特征,以大工程为背景来设计、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大实践教育框架,形成以德育实践为重点的社会实践,以工程教育、工程训练为重点的工程实践,以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实习、设计为重点的专业实践相辅相成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4个实践能力模块,即通用能力实践模块,包括德育实践、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工程教育、外语实践、计算机实践等;基础能力实践模块,包括基础实验、工程基础训练等;专业能力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工程训练、专业实验、实习、设计等;综合创新能力实践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设计、科技文化实践、创新实践等。培养4种能力,即通用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两方面素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3.新模式。一是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需求,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按照“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做到五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用倒推法来科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素质拓展等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全面搭建“专业+企业群”平台,建立课程置换机制,引入企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相结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3+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内情景模拟、校外顶岗锻炼的二元培养模式。三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按照以“用”导“学”、以“用”促“学”的思想,推进“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行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逐步形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学方式。四是在评价机制上,一方面以学生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重点,建立学生学业考核新机制,实行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学业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以学生学会了什么和能力培养实际为重点,考核教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2.赵国刚.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3.何向荣,邱开金.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的实践与思考.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6

【关键词】 高校教育成本; 学费标准制定; 高校教育服务成本; 高校教育运营成本

高校教育成本信息备受政府、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教育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1996年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了高校收取的学费最高不得超过生均培养成本的25%。该办法将高校教育成本与学费紧密联系起来,但现实中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并不进行成本核算,因此目前高校收取的学费缺乏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支撑,受到社会各界质疑。本文探讨了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学费标准制定的新思路。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一)教育成本的内涵

教育成本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产生时就出现了,中外学者对教育成本概念提出了众多观点。国外学者中最早提出教育成本概念的是约翰・维泽(John Vaizy)(1958)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e)(1963),随后科恩(Elchanan Cohn)于1979年出版的《教育经济学》中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成本概念以机会成本表示最为恰当,即教育成本包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另外,有一部分是学生因上学而发生的支出。间接成本有学生上学放弃的收入,学校享受的税款减免,用于教育的建筑物、土地等资产损失的收入,如利息和租金。

我国的教育成本研究是在国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台湾学者盖浙生教授(1982),大陆学者阎达五、王耕(1989),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善迈教授(1996)都在其专著中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袁连生教授在《教育成本计量探讨》(2000)一书中提出的教育成本的概念。袁连生的观点是从财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角度探讨了教育成本的内涵,界定更加科学规范,对教育成本的内涵体系建立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不同的主体。

本文的教育成本是指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为教育实支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属于会计学的概念范畴,是指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直接或间接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为了清楚地理解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有必要将高校教育成本与高等教育成本加以区分。高等教育成本是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因此,高等教育成本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包括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包括公共机会成本与个人机会成本。其中,公共机会成本是指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个人机会成本是指个人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以及个人投资于教育所损失的收益。高等教育的财务成本包括高校教育成本和个人财务成本。高校教育成本是以高校为会计核算主体,核算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实际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个人财务成本是以个人为会计核算主体,核算个人因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实际消耗的资源,其中交纳的学费部分是高校教育成本由个人负担的部分。因此高等教育财务成本不是个人财务成本与高校教育成本的简单相加,他们有交叉的部分。高等教育财务成本核算的主体不同,其构成内容有很大差别。高校教育成本和高等教育成本的关系见图1。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划分

关于高校组织的任务,迈克尔・阿伦认为,目前可以达成共识的观点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包括三方面:传播、扩展和应用知识。这三者分别与高校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相联系。学院制管理体制强调了学院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学校的宏观管理与协调的职能。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校都采用这种模式。

高校的校院系三级设置与管理,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提供了基础。根据高校的职能,院系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主体,而校级的管理职能主要是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院系所发生的与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费用都可以归属于高校教育服务成本。而校级所发生的费用关系到整个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并不直接提供教育服务,应当作为高校教育运营成本。

因此高校教育成本可以分为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高校教育服务成本与制造业的制造成本法类似,属于不完全成本。只有将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合并起来才能反映完全高校教育成本。完全教育成本理念下计算的高校教育成本才完整,教育成本才能全部得到补偿。

三、高校教育成本的内容

(一)高校教育服务成本的内容

高校教育服务成本是指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直接或间接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按照教育费用的经济用途与计入成本的方式,高校教育服务成本的内容和开支范围包括:

1.直接人员费。它指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薪酬,包括教师的工资、津贴、代课费、福利费和对教师的各项补贴等。

2.直接教学费。它指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实验消耗材料费、实习费用、考务费等直接与教学相关的非人员费。

3.间接教育费。它指高校各教育单位为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以及直接组织和管理教学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与修理费。间接教育费用的明细项目一般包括:(1)学院学生事务费:学院为管理学生事务发生的有关费用,如学生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学生活动费、招生及毕业生费等。(2)教学辅助部门费:教学辅助部门发生的人员费、折旧费、办公费等。(3)教学折旧费:直接用于教育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折旧率提取的折旧费用。(4)本学院间接教育费: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负担的本学院发生的间接教育费。(5)外学院间接教育费: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负担的外学院发生的间接教育费。

(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的内容

高校教育运营成本是校级为了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转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

1.校级学生事务费。它指高校校级学生事务机构为了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2.校级教务费。它指高校校级教务机构为了管理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所发生的费用。

3.校级管理费。它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教育事业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部门的经费、一般管理费用和应该直接计入当期校级管理费用的其他教育事业费用。

四、以高校教育成本为基础的学费标准制定思路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受教育者都应当分担教育成本。学费作为受教育者分担的教育成本,与高校教育成本的关系受到普遍关注。这里提出以高校教育成本为基础的学费标准制定的两个思路: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一)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以不同专业不同学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实际发生的生均高校教育成本为计算基础的学费计算办法。根据生均高校教育成本计算学生负担的学费,可以有两种途径。

1.比例法。根据国家规定的学生分担学费的一定比例,乘以某学年某专业生均高校教育成本,得到该学年该专业的学生本学年接受教育服务应该负担的成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比例清晰;不足之处是难以使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确定学费与教育服务和教育运营的相关性,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比例法计算学费要求将不同专业不同学年的高校教育服务成本除以相应人数,计算出某专业生均高校教育服务成本;然后再将高校教育运营成本除以全校的本学年学生人数,得到生均高校教育运营成本。生均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加上生均高校教育运营成本,得到生均高校教育成本,便可以确定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

2.结构法。根据某学年某专业生均高校教育成本的结构分析,可以将高校教育服务成本部分作为学生负担的学费,高校教育运营成本部分由财政负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符合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负担原因明确;不足之处是社会可能误认为学生负担了全部教育成本,抹煞了政府给予教育的财政支持。结构法计算学费仅要求计算出生均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就可以确定学费标准。高校教育运营成本信息则是财政资金拨付和考核的依据。

实际成本法计算的学生负担学费与具体高校的实际成本相匹配,因此实际成本的波动严重影响着学费数额。此外由于发生的成本由受教育者和政府分担,高校成本控制动力不足,学费上涨的趋势难以控制。

(二)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依据多所管理高效、规范的高校所核算的某学年某专业高校教育成本进行合理平均,得到某一专业高水平级别的高校教育成本作为标准教育成本,然后根据专业水平的高低,确定不同水平的同一专业调整标准教育成本。按照比例法或者结构法,根据某一高校某一专业的水平选定标准成本,计算出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年学生负担的学费。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费不会存在大的波动,而且符合接受的教育服务水平不同,负担的学费有差别的理念,体现了高学费获得高水平教育服务的价值规律,能够避免出现低水平教育服务的学费比高水平教育服务还高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可以有力督促高校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与教育无关的支出;缺点是,标准成本制定需要收集大量客观的数据,根据教育成本的内容剔除不合理因素才能得到。这需要高校有统一的成本核算规范。另外,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部分如何处理,将直接影响高校的管理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标准成本法计算学费,虽然并不直接利用本校核算的成本信息,但是为了加强管理,寻找差距,按照统一口径计算的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玲,畅斌.高校教育成本分析――兼论高校教育成本审核[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7.

[2] 袁连生.教育成本计算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谢丹,袁洪斌.高校教育成本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1.

[4] 刘冬荣,杨丽丽.论高校教育成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图书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将成为高等院校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网络信息技术在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影响及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总体思路,对高校图书馆教学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进行了具体的规划与设计,并从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与推进、分工与协作、制度保障和监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系统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成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的主题。

一、网络信息技术催生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999年,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国家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我国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迅速增长到2001年的260万人,到2002年便提前实现了入学率15%的奋斗目标。伴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高等院校的办学资源表现出了严重不足的问题,接下来便进入了持续十余年之久以实体型校园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资源规模扩张的发展时期。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我国高等院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将保持基本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了突出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活动。《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出台,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开放性、灵活性、便捷性等巨大的功能实现平台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储备,不断深化网络信息技术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探索各具特色的网络环境下高等院校创新服务平台体系。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就是以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环境条件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和建立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系统,实现以实体型教育教学资源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向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办学模式转变;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要求,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由有限的实体型“硬资源”向无限的虚拟型“软资源”的不断拓展;二是伴随着高等院校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向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方面的功能拓展。依据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信息服务需求,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运行规律和职能要求,在遵循高等院校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高等院校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的主要内容

从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过程的内容和要求出发,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可以构建高等院校教与学双向互动型教学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图1)。本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①服务对象系统。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教学督导组等不同层次关系,确定不同层次的主要服务对象。根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服务对象,包括不同的院系设置、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不同的校区等。本教学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规划与设计应以学校层面为主要服务对象,在此基础上兼顾院系及学科专业的教学管理。②服务中心系统。本中心系统按照功能要求划分为培养目标与规格信息服务中心、培养模式与方案信息服务中心、培养过程监控信息服务中心、培养质量考评信息服务中心。培养目标与规格信息服务中心主要提供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信息服务中心用于提供学校各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计划安排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培养过程监控信息服务中心主要侧重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行、管理和监控;培养质量考评信息服务中心可以就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测评和反馈。③服务平台系统。按照服务中心系统的功能分区,依次设立培养目标规划信息服务交互平台、培养方案设计信息服务交互平台、培养过程管理信息服务交互平台、培养质量反馈信息服务交互平台。通过上述平台可以实现不同服务内容和功能的模块化和交互功能。④服务信息系统。分别按照区域人才培养定位信息系统、行业人才培养定位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目标规划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类型规划信息系统、人才培养规格规划信息系统、培养模式规划信息系统、培养方案设计信息系统、教学计划安排信息系统、教学管理信息交互系统、院系教学管理信息交互系统、专业管理信息服务交互系统、课程管理信息服务交互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与测评系统、教学质量状况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等方面设置专门化信息服务系统,以满足不同方面功能发挥的网络信息资源支持。⑤网络信息技术保障系统。内含有服务条件分析、服务需求分析、操作层建设、知识库建设、系统维护与更新等功能,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网络信息优势,保障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系统的服务需求定位、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建设、系统链接、系统的维护与更新等。

三、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1.高瞻远瞩,做好平台体系规划和建设的顶层设计。

系统全面的规划和论证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高等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中,必须高瞻远瞩,做好平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一是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广泛宣传,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全面树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观念和意识,取得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精神和心理层面支持。二是全面分析,系统论证。紧紧围绕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发挥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开展平台体系规划和建设的需求分析,做好平台体系建设功能定位、功能实现程度、实现方式和途径等方面的系统规划。三是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在开展系统全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上,科学谋划平台体系各个层次平台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合理布局平台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体系内容和服务深度。四是完善基础,技术支持。在学校现有网络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实现平台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完善学校内网、外网、局域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方面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夯实平台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五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不同院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地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必须要充分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优势和特色的差异性,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2.循序渐进,科学谋划平台体系的系统建设与推进。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限于不同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关基础设施条件、网络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在开展平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系统推进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是总体安排,分步实施。在各个方面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子系统开发方面和平台体系建设内容、实现程度、建设水平、功能发挥等推进方面的实施过程中,在满足整体建设规划和进度要求的条件下,遵循轻重急缓和差异化原则,逐步开展,分步实施。二是合理规划,重点突出。高等院校包含有众多的学科专业,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短期内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专业全面开展,必须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优先和重点选取具有优势和特色,应用面广,成熟度高的学科进行建设和运行。三是校际联盟,资源共享。在各学校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校际联盟、网络链接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使平台体系的服务领域和功能不断得到充实和提升。

3.统一部署,强化平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是一个包含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模式、职能发挥等全方位变革的重大行动,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各方面工作,必须强化平台体系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主要包括:一是强化领导,统一部署。成立学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协调组织,统一领导和部署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建设进度、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工作安排。二是明确分工,强化职责。在学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规划和建设统一部署的基础上,明确网络管理中心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准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技术实现方式与途径策划、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储备、专业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更新、实验实践中心实验实训项目和内容的规划与设计、教学管理部门网络管理平台的构建、科研机构信息库建设与整合等方面的职责分工。三是密切配合,联动协作。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内容和要求的协调运行,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研、用等方面在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做到高度配合和协调联动,才能保证平台体系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果。

4.创新机制,构建平台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制度保障和监控体系。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体现了学校由注重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向强调能力体系建设的转变,更是一个由关注项目运作向重视机制建设的革命性变革。学校在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规划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强化配套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平台体系规划、论证、建设方面的制度保障体系;平台体系使用、更新、深化、升级方面的制度体系;平台体系技术开发、运行、维护、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保障制度体系;平台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软硬件资源支撑方面的制度体系,平台体系运行过程中管理、监控方面的制度体系等。

作者:康敬青 韩庆峰 单位:河北地质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2):58-62.

[2]许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2,392(9):124-127.

[3]康敬青,韩庆峰.高校图书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网络实训平台构建[J].管理观察,2010,393(4):157-159.

[4]康敬青,闫军印.基于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平台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131-132.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篇8

平台的主要特点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主要集成了教育教学及办公常用的各种系统,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及办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该平台的主要特点是:①该平台是教育局和学校联动应用的云计算教育管理服务平台。②以市(县、区)为单位构成资源池,所辖学校为基本应用单位。③涵盖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资产建设和管理等方面。④用户包括教育局、学校、学生及家长等。⑤实现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垂直管理和业务指导、基层学校数据上报以及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云计算模型基本结构的核心部分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服务器“云”。它将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同时由服务器中的各种配置工具来支持“云”端的软件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按照服务的分类,实现监控和测量,保证服务的质量,合理地分配资源,达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用户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便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快速地获取资源,享受便捷的云服务。

平台的主要功能

该信息化平台集成了日常应用的各种软件,能够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日常教育教学及办公需求。

1.中心基础平台

教育局中心基础平台主要用于管理下属学校的基础数据,区县教育局可以对下属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设置公用基础信息,并管理区域用户及区域下各个学校的管理员账号,开通学校可使用的软件,设置学校软件归类,为下属学校通知公告,并可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提高数据存放的安全性。

2.学校基础平台

学校基础平台主要用于统一设置和管理学校基础数据信息,设置各区域软件共享基础信息,减少初始化设置工作量。在使用系统时,只需关注主要的业务方面,降低系统的操作难度,提高实用性。基础信息设置主要包括学校及部门信息,职务信息,课时安排,各年级班级开设,管理学校教师及学生用户账号,安排各年级开设的科目,教师分组,教师安排,学生调动班级等信息的设置。

3.网络电子备课系统

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备课检查等常规的各教学环节有机组织起来,形成定位到课堂的教案库、素材库、习题库,组建校本资源库,实现校内、校际间备课共享,备课相评。教研人员能随时检查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进度,充分利用网络和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设备提升区域内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是为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学生成长电子化手册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通过它能够管理和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学生常规表现的记录与汇总。教师可对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进行管理,生成评价等级;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账号,可随时上传、管理和查阅自己的作品成果及成长资料,了解自身发展状况;教师及家长及时互动,跟踪学生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5.教育局电子政务管理系统

教育局OA系统是一套稳定、安全、灵活、实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结构简明实用,功能模块灵活稳定,设计人性化、使用简单且易于扩展。软件主要由系统内通知、信息采集、局内工作计划、公文流转等模块构成,可实现教育局各科室间及教育局与下属单位之间信息的传送与反馈,并具有严格的权限限制。

6.校务办公管理系统

校务办公管理系统致力于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系统针对办公管理中的公文办理效率低、事务繁多、信息传输量大等特点,强调了信息共享,提高了网络协同办公的能力。校务办公系统采用一端维护,两端同步,系统交互的架构方式,避免了繁琐的重复劳动,又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可实现日常办公提醒、进行网络会议、论坛交流等功能,提升了学校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实现了校园“无纸化,零电话”的高效绿色办公。

该平台还集成了资源库管理系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系统、学生网上学习辅导平台等软件系统,能够满足学校及教育单位的日常办公、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应用,尤其是网络电子备课系统,能够很好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推崇。

平台的效用

1.节约资金投入

信息化建设中成本主要来源于软硬件的购置、日常维护及设备更新等,将这些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将大大减少资金投入。通过强大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将大量的中低端服务器、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资源组合起来共享使用,构建为系统的基础设施层,利用分布式和群集式软件进行计算,把计算结果组合在一起传递给“教育云层”,即虚拟层,从而加快完成时间、提高质量。

利用云计算技术,既降低了对服务器和终端用户的设备要求,又扩展了办学资源,并且无需经常对服务器端和用户终端进行维护,可以大大节约设备资金和维护资金,在提高办学条件的同时,降低了办学成本。

2.实现资源高度整合

将信息化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将现有分散的、自成一体、本地化的网络信息平台转变成为一个与具体网络运行环境、网络服务器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无关的强大的统一的通用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成千上万的云服务器为依托,拥有强大的计算功能、海量的网络资源,现有的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软硬件资源重复投入、虚拟化教学设备运行能力支持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上一篇: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下一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