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6 16:36:04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1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心理行为状况; 家庭教养行为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nd family upbringing.Method:In this investigation,924 preschool children in 10 kindergartens of Meizhou were rated by their teachers and parents,using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Questionnaire,3 to 6 Years Child Home Nurture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and a general questionnaire.Result:The occurrence rate of preschool ment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15.9%.The detection rate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the only chi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 only child.The total score of parenting behavior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withou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ildren with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 Family upbringing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多[1]。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认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行为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将会对儿童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如果这一阶段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2-3]。因此儿童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家庭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尤其是在儿童早期,家庭几乎是儿童发展的全部环境,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其教养行为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主要探讨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为科学有效的培养儿童健康心理行为及父母正确的养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3年10-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随机选取10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分别选择大、中、小班各1个)的10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不限性别;(2)年龄3~6周岁;(3)体格及神经发育正常。排除标准:精神病、智力低下等神经精神疾病家族史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者。

1.2 方法 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本人、经过统一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儿童家长及幼儿教师共同完成。调查工具包括:(1)《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问卷涵盖学龄前儿童发育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3大维度,共计2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是”和“否”的两极回答。该量表在深圳市学龄前儿童中应用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5]。(2)《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该量表由53个条目组成,包括6个维度: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模式5级评分制,每个因子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养育环境越好。该量表由何守森等[6]于2008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内唯一进行了标准化的6岁以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测评量表,并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调查儿童基本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全部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教养行为因子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关系,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其95%CI。以P

2 结果

2.1 不同基本情况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2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924名学龄前儿童中,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者147例,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见表1。

2.2 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关系 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总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生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环境、社会、家庭及教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儿童心理受地域、经济及文化等综合的影响,因此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报道及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对梅州市10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家庭教养行为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体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逆反任性及孤僻怯懦等心理问题。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受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只要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形成共识,必定能有效保证和促进独生子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7-9]。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对其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为了将子女培养成其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而在子女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子女实施相应的教养策略的过程。家庭教育行为对儿童行为起了示范和强化作用,儿童的行为问题反过来可能影响家庭功能,使父母及亲子间矛盾增加,引起父母的较量、紧张和情绪障碍,从而加重儿童的行为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父母应保持适当的亲近与距离来教导、养育子女,否则,长期的亲近和过分的溺爱,会阻碍孩子的成熟及独立。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即家庭养育环境越好的儿童越不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异常相关[10-12]。另有研究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越高,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就越低,反之,家庭成员之间越不融洽,相应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就越高[13-15]。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要充分发挥父母的积极主动性,应针对家庭教育行为中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顾莉萍,陈昂,邓成,等.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10):965-969.

[2]赵广英,魏煌忠.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学龄前期儿童心理行为调查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98-99.

[3]段讲用.儿童心理行为预防干预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4):299-300.

[4]武瑞娜,韦丽琴,侯瑞丽,等.家庭养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2):140-142.

[5]万国斌,韦臻,何慧静,等.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现患率调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2(19):1077-1079.

[6]何守森,刘一霞,倪晨曦,等.城市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的编制及其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4(17):134-139.

[7]纪香萍,齐爱丽,王平.130名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分析[J].新疆医学,2014,42(1):16-18.

[8]刘红霞,柳群方,王秋玲,等.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6):557-560.

[9]赵广英,魏煌忠.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学龄前期儿童心理行为调查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98-99.

[10] O’Connor E E,Collins B A,Supplee L.Behavior problems in late childhood:the roles of early maternal attachment and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trajectories[J].Attach Hum Dev,2012,14(3):265-288.

[11]韩凝,黄钢,章小雷,等.家庭沙盘家谱图应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18-120.

[12]张玉贞,黄锐赞,林贞.使用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促进学龄前儿童体质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0):115-117.

[13]孟群,静进.九江市城区2~6岁儿童气质特征和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0):767-769.

[14]易俊.儿童气质与智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47-49.

[15]王永柏.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40-41.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2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由单身流动转为家庭流动,于是出现了大量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2005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410万人增加到1834万人。流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 概念界定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者很少专门给流动儿童下定义,有些即使给出了定义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里的定义,即“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在此基础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动儿童概括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金灿灿等则界定为“随父母离开家乡外出生活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没有流入地户口的6~15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所以,在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基本是达成一致的。

二 研究数量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流动儿童,能搜到几千条记录,而且由题目可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在日益丰富。但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样一个趋势呢?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限定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结果分别有48条和50条记录。其中中国知网上涉及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可见,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来基本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显然也并未达到有些学者说的“近两年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所以,对这一研究现状应该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要积极开展有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总结发现,近年来我国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调查、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且多以各地方为例。调查涉及多种心理维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独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体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自我评价低、抑郁和孤独感较强、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现学习适应不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流动带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变化对个体智力、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王文忠等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家庭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因素。吕绍青等认为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8],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加重心理负担。邹泓等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从其他视角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比如唐咏,郭志巧分别从生态学和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值得提倡。

四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从简单的现象描述、浅显的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到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评价,经历了逐步深化、细化、系统化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特别注意。

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混乱。如果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完善统一的研究工具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个案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很少。且问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样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选取某一个地方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取样多是小学和初中的流动儿童,忽略了更小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在学校的被试,这样就不能纵向、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3.对流动儿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从弱势、问题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忽视了流动儿童的积极面。虽然流动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帮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其实有些研究已显示流动儿童没有适应、自卑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积极的导向,更多地去挖掘、宣传流动儿童积极的方面。

五 研究展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流动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研究氛围;其次,以更丰富的视角去研究,覆盖更多流动儿童,使得研究结果有可比性,推广性;再者,重视纵向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总之,流动儿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更好地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

[2]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3]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

[4] 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

[6] 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7]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

[8]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0

[9] 邹泓,刘艳,李晓魏.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

[10]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

[11] 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3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儿童心理理论可以启发道缚心理研究新课题。目前道德心理在认知方面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第一层次,就是研究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认知或社会认知,而几乎没有专门涉及第二甚至更复杂的认知,如对他人是如何认识另一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的把握,以后我们可以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同时品德也可以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内容,可以研究儿童在对他人的具有价值判断的品德的认知与一般意义的心理活动或状态的认知在发展上有何不同。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4

【关键词】 儿童;心理理论;理论模型;研究现状;局限性

一、 儿童心理理论概念

(一) 儿童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展心理学学科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最初,是由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对黑猩猩是否具有心理理论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通过该研究,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其后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能力应该是一种推测系统,可以对不可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行为进行预测。具体来说,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是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同时通过这种构建的理论解释来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

(二) 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儿童心理理论的模型有多种,如理论论、模仿论、模块论、匹配论、社会文化结构理论等多种理论模型。但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前三个理论模型的研究上:

第一,理论论。理论论认为人们对心理知识的认识或理解是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并能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理论论强调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一贯性。其代表人物主要有Wellman和Gopnik Meltzoff等。

第二,模仿论。模仿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得社会认知知识和技能中的重要性。模仿论十分强调儿童自我反思的经验,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括到别人身上。儿童可以利用他们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通过模仿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

第三,模块论。Leslie等人提出模块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个体的神经系统中,并于个体成熟时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儿童个体的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技能逐步展开的过程。模块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和BaronCCohen。Leslie提出了3个模块机制:一个是身体理论机制模块,另两个模块都是心理理论机制模块。

以上三种理论各有侧重点,理论论强调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模仿论关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方式,模块论则强调儿童心理理论的生理机制。虽然它们都得到了一些相应实验的验证,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自身无法解释的问题。一些研究者们认为这几种理论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他们认为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是互补的。

二、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进展

在早期,心理学家大都将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看作是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主要标志。Gopnik&Astington等研究者们发现3岁儿童尚未认识到人们关于世界的表征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并且人们是基于这些表征采取行动,而不是基于世界的实际情形而采取行动。

(二)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差异是早期各种社会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内在因素主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能力密切相关,如社交、语言、记忆、思维等。而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速度差异的外部因素则很多。因素一,家庭因素。因素二,同伴关系。

三、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 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趋势

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前儿童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Kuhn明确主张把心理理论研究和认识发生理解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目前国内仅有极少量研究尝试探索6岁后儿童、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所以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尚需大量实证研究去探讨学龄期或成人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生发展机制。

(二) 发展的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心理理论的神经生理机制。这发面的研究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心理理论的脑机制研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脑功损伤者的研究,二是涉及正常人与心理理论相关的脑区位置研究。研究者通过确定心理理论的脑区位置以及执行功能的区位置来考察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问题。

(三) 研究方法和材料方面的心理理论研究

早期的一些实验任务往往信息量过大、过于杂,导致儿童理解困难。所以在今后实验任务的设计应多些儿童容易理解的简单实验任务。此外,过去的研究一般是使用言语性任务,而研究表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言语技能有关,所以这有可能在测试言语理解有困难的儿童和聋童心理论能力的时低估了他们能力,若能使用言语性任务也许可使研究有所突破。

(四) 心理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心理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结论和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很有帮助,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学校,儿童的社会成熟是在学校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与他们通过指示和合作进行学习的能力之间可能有关联。成人怎样帮助儿童获得和提高心理理论能力,教育理论家和教师如何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形成元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儿童获得认识技能,提高思维、学习和推理能力等,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芬,包雪华. 儿童心理理论及其有关欺骗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2):53-56.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5

〔论文关键词〕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失调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尔丝(ayres)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结果,首先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爱尔丝认为,感觉统合是人体将各部分器官输入的感觉信息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从神经发育模式上看,人的高层次的学习技术如认知、语言、注意、机能性行为等有赖于对多种感觉输入的加工能力的发展。因此,感觉统合是每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有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任何原因使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则整个身体不能协调有效地动作,导致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低下、交往沟通困难、情绪障碍等多方面问题。 

爱尔丝以感觉统合理论为基础,开发了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方法与器材,运用对儿童前庭、本体感和触觉有刺激功能的游戏运动,来训练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促进其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功能正常发挥,改善儿童的学习成绩、运动协调和语言方面的功能。同时,她还成功地设计了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并在美国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此项研究,推广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此后,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先后在欧美、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与普及,有的将感觉统合训练列入幼儿园基础教学内容。另有研究者先后用这种方法治疗儿童学习困难、孤独症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一、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研究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多动、注意力差、笨手笨脚、胆小害羞不自信、适应力差、写字笔画或部首颠倒、阅读困难、计算粗心、做事或做作业磨磨蹭蹭、孤僻、粘人、爱哭闹、偏食、挑食、怕人触摸、攻击性强等,都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有关报道也表明,在我国,尤其是大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断攀升。感觉统合训练作为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身体运动协调性、注意力、情绪稳定性以及学习困难等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1992年,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最早从台湾有关机构(奇德儿脑力开发教学联盟)引进,并成立了儿童感觉统合研究中心。研究者随后对北京城区学龄儿童和3~6岁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进行了广泛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区正常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35.9%、10.3%;北京市城区3~6岁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28.5%、8.9%。研究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收到较明显的效果。感觉统合训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被介绍进入大陆,就受到研究者、学校或幼儿园以及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欢迎。据报道,目前仅北京就有10余家机构从事感觉统合训练。国内其他一些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天津、西安、郑州、杭州、广州、南昌等地也先后都成立了专业机构,由专业人员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进行矫正,并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研究。 

大陆学者将台湾奇德儿脑力开发训练方案进行改良,从1994年开始,一些重要学术刊物陆续登载介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方面的文章,对使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的结果进行研究并撰写报告。同时,也出现多篇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及原因分析的文章,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问题。研究显示,感觉统合训练的显效率为86%至94.5%,能明显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显著改善率为62.34%~65.41%)、身体运动协调性(87.43%~96.25%)、注意力(82.37%~96.41%)、情绪稳定性(58.15%~94.50%)、学习成绩(62.24%~74.14%)。另有研究报告介绍,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大脑、心理、身体三个方面,不仅是生理上的功能训练,也是重要的心理训练,其改善率为87.2%~97.4%,显著改善率为59.1%~79.5%;对行为问题改善的显效率为71.4%~93.3%,显著改善率为42.8%~63.3%;对注意力、情绪稳定性、动作协调性和学习成绩的显著改善率依次为59.6%~72.7%、44.7%~81.8%、55.3%~82.1%和33.3%~42.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感觉统合与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注意力、儿童问题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也有从幼儿体育运动的视角审视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 

近两年来,我国对儿童感觉统合的训练与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改善和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研究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可导致儿童学业不良,产生行为偏离。有行为问题或学习困难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也较高。说明儿童的行为问题有的正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所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有任何衔接不上,必然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有关行为问题的脑神经生理研究也表明,行为问题儿童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儿童运动技能与运动企划,对其大动作、精细动作及双侧协调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因此,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学龄期儿童存在的各种行为问题非常有效。 

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51.1%伴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24.9%伴有重度失调。另有调查显示,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达41.7%。感觉统合训练可使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和注意力得到明显改善。感觉统合训练加强了儿童的前庭功能,使儿童的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得到良好发展,尤其是前庭刺激性的不断输入,打开了通往神经系统的部分通路,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了大脑感觉的组织协调和动作过程,使神经系统有目的地去运作。同时,感觉统合训练可使儿童本体感觉与掌管这些功能的神经进行多次统合协调,改善了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阅读困难和动作磨蹭等问题,大大减少了儿童学习上的阻碍,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出现学习困难,不是因为其智力水平不够,而是由于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指责,儿童从心理上感到害怕、紧张,时间长了这种情绪会抑制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厌恶的情绪。感觉统合训练不是直接通过重复文化知识的教学来改善儿童的学习行为,而是在玩耍、游戏的过程中,让儿童不知不觉接受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从根本上解决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2.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障碍的综合症。目前对这一病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遗传因素、轻微脑功能受损伤、脑神经生理生化功能障碍以及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所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注意障碍、行为冲动等问题,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5%,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儿童成年后的工作和学习,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幸。 

美国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在其儿童感觉统合理论中,首先提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描述与adhd儿童有许多相似之处。爱尔丝博士等国外学者发现,学习困难和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中通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国内研究也发现儿童adhd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这不仅表明了adhd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密切,也为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adhd儿童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许多研究者都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治疗儿童的adhd。结果显示,感觉统合训练可调节前庭大脑系统功能,改善adhd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造成的视觉、运动和空间感觉的异常;可提高儿童的视、听觉注意水平,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有研究者对比感觉统合训练前后儿童在注意力、认知水平、学习、多动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其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参加实验的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经过感觉统合治疗后,学习问题、冲动多动有显著改善,注意力测验的错误率明显下降,顺背和倒背三位数也有明显提高。这与已有的“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的注意力、身体运动协调、情绪稳定及学习成绩改善有肯定的疗效”的结论是一致的。 

3.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疗效的研究 

儿童孤独症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和行为方式刻板怪异为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社会交往、运动等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最为常见的儿童身心发育异常现象之一。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近年来发病率较高,预后极差。国内外对此病的患病率报道为0.02%~0.13%,按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约有60万孤独症儿童。由于此类儿童存在严重的社会人际交往障碍、语言障碍、智能障碍和特殊的刻板行为等问题,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学习过程中发生极大的困难和障碍,给家长带来很大心理压力和负担。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儿童孤独症开展了多种治疗研究,用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等方面改善明显,具体表现为:注意力集中、目光对视好转、多动减少、情绪稳定、听指令、合作性行为增加,发音较前清晰主动、语言增多。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后,孤独症儿童症状及行为明显改善率达50%。另外,感觉统合训练也能有效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体质。 

 

二、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不论是在研究水平,还是在训练技术普及的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开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虽说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几乎都是以城市儿童为对象,对农村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情况的调查、训练与研究还鲜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存在的一大缺失。 

目前大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很高,农村的情况也许亦然。在越来越强调注重青少年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此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幼儿园和小学普及推广该项训练活动。要充分发挥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作用,努力做好培养师资及开展相关基础研究的工作,为全面推广感觉统合训练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尽快解决我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2.目前大多数训练机构或研究者在训练中都只注重对儿童本人体能、心理方面的训练,忽略了父母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6

【关键词】作品分析法 学前教育科研 意义 操作程序

作品分析法是指研究人员有目的地为研究对象确定一个主题,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程序完成作品,研究人员再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做出评价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作品分析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意义

(一)深入了解学前儿童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往往根据研究的需要,科学而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研究方法,以一种或两种研究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以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去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作品分析法由于其间接性的特点,更容易排除因学前儿童防范心理所带来的信息失真。

学前教育科研中有时受时间、环境条件、人力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或由于研究的特殊需要,不能进行现场考察。那么可提出一个主题,让学前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交作品。通过他们所完成作品的质量,分析其所具有的方法技术和能力水平。由于完成作品的过程大多需要一定的方法与能力的参与,因此,各种探究方法与能力的评价几乎都可以运用作品分析法。如对幼儿续篇故事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幼儿文学创作能力,幼儿思维和言语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幼儿的兴趣和理想的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可以通过幼儿绘画作品的好坏体现出来,动手操作能力可以从幼儿泥塑、积木、积塑作品中做出判断。作品分析法的优点是可比性强,同一主题,几个学前儿童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后便可见出高低。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作品分析法是以学前儿童的作品为中介,推断学前儿童的探究能力水平与心理特征的发展,实施研究时,学前儿童通常不知道老师要求他完成作品的意图,其注意力集中于作品的完成过程中。这样可以达到放松学前儿童防范心理,获得真实信息的良好效果。

作品分析法独有的特点和优越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弥补其他研究方法的不足,从而实现研究过程的最优化。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收集学前儿童作品,间接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学前儿童整个变化过程、学习特点、长处与短处、对所学事物掌握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因此,作品分析法是深入了解学前儿童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二)提高研究人员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去研究。积极参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使用作品分析法,从而促进研究者的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这样不但推进了学前教育改革,提高了学前教育质量,而且可以为幼儿园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运用作品分析法对于不断提高研究者的教育科研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作品分析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操作程序

作品分析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基本操作程序可分为五个步骤:

(一)明确具体研究目标

在给学前儿童布置主题之前,研究人员应首先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本作品分析的具体研究目标,即通过作品分析想获得学前儿童哪些方面的信息。在作品分析法中,具体研究目标的表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运用水平与特点,技能的熟练程度与特点,相关心理特征的表现与特点。具体研究目标确定后,再选择最佳实现目标的方法。作品分析具体研究目标必须服务于课题研究目标。

(二)确定分析指标

作品分析指标应从具体研究目标中剖析出来。其过程与其他的研究方法一样,可以以由总到分,层层深入的形式先确定一级指标,再确定二级、三级指标。

(三)选择作品抽查方法

作品分析法一般适宜在班级内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既要获得共性的认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获得个性的认识,找到特殊性,从而将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因此,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作品抽查方法。

1.总体检查。对全部学前儿童的作品进行检查。这是绘画作品分析和手工作品分析常用的方法,用于分析学前儿童掌握学习内容的状况与技能发展特点。

2.分类抽查。分类抽查常用于语言、绘画、手工作品分析等。分类抽查首先确定分类标准及类别,再从每类中随机抽取部分学前儿童作品进行分析。

分类抽查属于形成性分析,所谓形成性分析是指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学前儿童活动发展的信息,在学前儿童活动的发展过程或完成任务过程中不定期地进行分类分析,以便更好地实施和改进后面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抽查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人员应根据研究环境、时间、研究对象等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四)实施操作

实施操作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布置任务、分析作品、填写指标项目及分析表。具体来说,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步骤:

1.向学前儿童布置任务,规定完成作品的时间

根据研究设计,向学前儿童布置所要完成的作品及正确完成作品的时间期限。在布置任务时,研究者不应将研究的目的告诉学前儿童,只是将作品的操作性任务交代清楚即可,以避免暗示效应所带来的信息失真。学前儿童在了解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体主体性,形成不同风格的作品。不确定的范围越大,学前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越大,作品分析的内容就越具体,以利于全面、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状况。

作品的完成时限一般不宜过长,应根据制作任务的内容、性质与难度科学设定。如果规定的时限过长,在作品制作的前期,学前儿童会因认为时间充裕而放松情绪,在上交作品之前又匆忙完成,这种前松后紧的情况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者也难以据此准确地分析作品的制作水平以及学前儿童的相应特征。

2.收集学前儿童作品并进行分析

对学前儿童的作品进行分析时,首先应以填写第一阶段确立的指标内容为主,这样做可以保证不同作品之间具有横向可比性;其次应分析作品所具有的特色。

(五)研究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当所有的作品统计与分析完毕后,研究人员按照教育科学研究的原理对前一阶段的分析表等研究资料再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

(六)得出结论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之后便可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在运用作品分析法的一轮研究结束后,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即成为新一轮运用作品分析法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样不断循环,使研究不断深入,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进而推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向前发展。

三、作品分析在学前教育科研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完成作品内容的正确性

作品分析内容的正确性是指学前儿童完成作品的正确程度,是学前儿童知识经验水平与应用水平的集中反映,是作品分析法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内容正确程度的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学前儿童在教学过程和自我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技能、重点、难点、关键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判断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不断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完成作品的时间与作品质量的关系

完成作品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能反映学前儿童的能力,能力强的孩子正确完成作品所用的时间相应比其他孩子正确完成作品的时间要少;反之,则比其他孩子多。但是,完成作品时间的判定必须建立在正确完成作品的基础上,并且与总体平均时间做比较,不能盲目以完成作品的时间来判断孩子的能力,也不能简单地将完成作品的时间多少与孩子能力强弱画等号。

(三)完成作品的形式反映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形式是作品表现主题的方式,反映着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任务完成方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体现学前儿童的技能水平。例如,在艺术教育活动“花”中,有的幼儿用蜡笔画出花,有的幼儿用铅笔画出花,有的幼儿用剪刀剪出花,有的幼儿用手撕出花等;有的幼儿的作品是一朵花,有的幼儿的作品是一束花;有的幼儿的作品是单颜色,有的幼儿的作品则颜色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同一主题,不同的孩子选择完成任务的形式不尽相同,反映出孩子独特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特征。

(四)通过作品分析可以概括出学前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古人云“字如其人”,就是说,通过写的字可以窥视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文学作品同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某些心理特征。因此,通过作品分析可以分析出学前儿童的能力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在作品分析法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以上几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研究人员应加以综合考虑。

总之,由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作品分析法是非常适用的研究方法。作品是学前儿童内隐的,但又不能很好表达和表现的知识、技能以及心理特点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作品分析就能获得所要的信息。因此,作品分析法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掌握和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2]张燕,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

[3]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4]刘守旗.塑造希望――献给小学生家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7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适应 研究现状 研究趋势

分类号B849

流动人口呈“家庭化”迁移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移居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二代移民,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将面临诸多问题,社会适应即为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与城市在风俗习惯、生活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流动儿童进入完全陌生的城市社会后,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显然,在流动儿童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的情形下,了解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他们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是我国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成长发展有关,也与整个城乡和谐稳定发展有关。然而,早期国内心理学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不过,可喜的是,近几年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实证研究不断涌现。研究者就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尝试对当前这一主题的研究进行梳理、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及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

1.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

已有不少研究通过比较流动儿童与流入地儿童(一般是城市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体水平低于城市本地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困难与问题。如,胡韬从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等八个方面比较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结果发现,除了生活独立外,流动儿童在其他各项指标上的得分均低于城市儿童。孙晓莉调查了南京两所学校三年级和五年级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

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郭良春等对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个案调查,认为流动儿童很快适应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体谅父母的家庭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他们同时也指出,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适应只是局部适应。刘杨等对21名流动儿童进行了个案访谈,发现从总体适应状况看,17名达到适应状态,表明受访儿童对城市适应的状况较好。不过可以看到。这两项研究均采用个案方法,这可能是造成结果与前文所述研究结果有差异的原因之一。

1.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人口统计变量差异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年级,年龄、进城时间等变量上存在差异。性别方面,多数研究显示,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好于男生。例如,袁晓娇等研究发现,男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更差,孤独感更高,自尊更低。谭千保的研究显示,女生在课堂、常规、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适应状况都好于男生。在年级,年龄方面,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呈现随年级升高社会适应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势;年龄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年龄越大的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越好。此外,进城时间不同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也不同。刘杨等的研究发现,受访的21名流动儿童中3名不适应的儿童进京时间都较短。李思霓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进城年限组别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城4年以下的社会融入得分显著低于4年以上的得分。这提示人们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帮助中,尤其应关注男性的、年龄较小的及进城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

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

社会适应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了个体进入新环境后理解和学习新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较好地完成自身社会职责和发展任务,同时也包括对这些过程的心理反应。对于处于成长中的流动儿童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能在保持心理健康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就可以说达到了良好社会适应。目前有关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即主要集中在心理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文化生活适应三方面。

2.1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指在适应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状况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研究者考察了流动儿童在孤独感、焦虑和抑郁倾向、自尊水平、自卑心理、行为问题等方面的状况,发现流动儿童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篇8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分类学;生态学;儿童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09-04

对儿童游戏问题的思考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期的儿童游戏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等著作中。直至近代社会,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儿童游戏日渐成为学前教育领域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从发展心理学的分类学视角研究儿童游戏的弊病日益显现,生态学视角成为儿童游戏研究的新趋向。笔者认为,只有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才有可能还原儿童游戏生活的真实情景。这一新趋向值得重视。

一、儿童游戏研究的分类学视角及其不足

在各种有关游戏的研究中,以皮亚杰与帕顿为代表的分类学游戏研究广受关注。皮亚杰从其发生认识论出发,按

照认知发展阶段对应地将儿童游戏划分为感知运动游戏、象征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1〕帕顿则按照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的社会性发展程度的差别,将儿童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2〕应该说,无论是皮亚杰还是帕顿,抑或其他西方心理学家,他们大多是从发展心理学这一视角来研究儿童游戏的,他们对儿童游戏的类型划分也是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现是由对分类、测量和控制……的关注而激发产生的……根据福柯的分析,发展心理学中的概念和分类,比如普通发展阶段,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话语类型……”它“以其‘发展阶段’的隐喻,对教育实践产生着重要影响”。〔3〕将发展心理学运用于儿童游戏研究时,研究者往往通过描绘一幅幅抽象的图像来建构分类系统,例如什么样的年龄应该以哪种游戏活动为主,几岁应该出现什么游戏类型,角色游戏、规则游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等等,从而将儿童的生活纳入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之中。

然而,在运用发展心理学的分类学视角评价儿童个体的游戏发展状况时,我们常会发现那么几个“不会玩游戏”的儿童。这些儿童往往被研究者视为发展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教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时,只要稍微变换一下游戏的场景,例如从城市移到田间地头,那些被评估为“发展不足”的儿童就会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这些现象促使我们思考,单一的游戏研究视角――发展心理学的分类学视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研究视角?

实际上,“通过描绘和依赖这些儿童生活的抽象图画,而使儿童脱离其生活背景,我们会对儿童及其生活视而不见:他们的具体经验,他们的实际能力,他们的理论、感受和希望。其结果是,我们所知道的是这个或那个孩子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我们使用的‘抽象地图’所设定的标准。我们不是对儿童的行为和思想、儿童关于世界的假设和理论进行具体的描述和反思,而是轻易地止于对儿童生活的简单描摹,对儿童进行一般性的分类,说‘这类儿童或这个年龄的儿童是这样的’。这些抽象地图、分类和预设的范畴取代了儿童丰富的鲜活的生活和复杂的具体经验”。〔4〕随着儿童游戏研究的深入,分类学研究视角的不足日益凸显。

首先,发展心理学家对不同类型的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的评估不够恰当和准确。以帕顿对独自游戏的评价为例。他认为独自游戏是一种社会性发展程度最低的游戏形式,而事实并非如此。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早已证实,独自游戏不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在数量或频率上有所减少,相反,它在儿童的游戏生活中仍然存在,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在认知上更趋向于成熟。例如,中班、大班儿童倾向于独自的功能游戏,而学前班的儿童则更趋向于独自的建构游戏;〔5〕儿童在进行黏土、沙类、水类及拼图游戏时,更多的是选择进行非社会性的独自游戏,等等。〔6〕

其次,皮亚杰和帕顿对游戏类型的划分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存在着过于简单化的倾向。以皮亚杰的分类为例。其实结构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游戏形式,它的展开需要经历许多复杂的阶段,包括对游戏材料的探索、对空间的把握以及象征性的表征等,有可能还包括将其设想为一个社会性戏剧游戏的背景,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幅形态迥异的“图景”。另外,在他们的分类系统中看不到打闹游戏(Rough-and-tumble play)①、玩笑等特殊的游戏形式。

再次,游戏类型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与解读者的解读密切相关。在研究者或者观察者看来,一个正在反复摔打橡皮泥的3岁儿童是在玩功能性游戏。但是对这位游戏者来说,橡皮泥也许表征着他的兄弟姐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受到兄弟姐妹的欺负,所以希望通过摔打橡皮泥的游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最后,在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潜在的社会关系,它们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如果仅仅像帕顿那样关注儿童的同伴关系,我们很难全面理解儿童的游戏行为,因为教师与儿童、家长与儿童、兄弟姐妹、邻里伙伴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儿童的游戏行为。另外,儿童游戏研究的分类学视角也忽略了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游戏。

二、儿童游戏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往往习惯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游戏的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设是,所有儿童游戏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教育者应该科学地寻找出这些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根据上述思路,教师在组织儿童游戏时,会出现一系列与此相应的说法和做法,例如“根据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根据儿童发展水平和目标是否达成来评定儿童游戏开展状况”,等等。实际上,儿童游戏的实际情况比所谓的“共同规律”复杂得多。要还原儿童游戏生活的真实情境,我们必须转换儿童游戏研究的视角,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研究。生态学研究视角要求我们将儿童游戏放置在各种复杂的生态关系中加以考察,要求游戏研究的“脉络化”“背景化”,要求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记录、解释等来研究游戏,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更适宜的帮助。

1.生态环境是儿童在游戏中实现意义建构的平台

游戏既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础。无论哪一种游戏活动,对于儿童来说,都是他们进行意义建构、感知世界、理解生活的过程。意义不是与环境脉络相分离的,而是借助实践的过程,在与环境脉络的协商中生成的。〔7〕基于此,对于儿童游戏的研究就不能仅仅限于对儿童游戏的分类这种单一的维度,还需要了解儿童游戏的生态环境。正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儿童才解读并构建着对生活的理解。因此,不论是儿童游戏的特点还是儿童游戏的差异,不论是儿童的独自游戏还是合作游戏,儿童游戏研究都应包含对游戏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如此才能获得有关儿童游戏的详尽信息,才能真正了解儿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在生态学视野中,每一个游戏着的儿童都在与周围情境发生交互作用。在群体中,游戏者个体的思维、智慧以及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同时某一个体也在与其他个体的交流、对话中获得了带有个性的对生活世界的个别化理解。因此在生态学视野中,每一个游戏着的儿童都被看作是一个与周围环境发生着多种作用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了解这个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发展。学前儿童本身则通过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关系的辨别、归纳和反思,获得对世界的新认识。

2.生态环境是儿童在游戏中沟通、对话的背景

从生态学视角看,游戏的具体展开需要游戏者与游戏者之间、游戏者与游戏材料之间、游戏者与游戏时空之间、游戏者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对话、互动、沟通与交流,生态环境是学前儿童在游戏中沟通、对话的背景,因此研究者必须将儿童游戏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脉络中加以思考。从这一点上看,在儿童游戏研究中,单从分类学的角度来探讨游戏,虽然有清晰分隔的效果,但并不符合真正现实的儿童游戏生活。只有全面、深入、细致地刻画儿童游戏存在、发展的生态环境,才能还原儿童游戏生活的真实面貌。所以美国学者布雷多才说:“一个成功的个人同环境一起行动,而不是其中某个因素对别的因素的单方面的行动。”〔8〕

当然,并不是任何环境中的任何因素都能而且应该成为儿童游戏研究的内容。只有那些与游戏发生了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才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内容。这种环境不仅为游戏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同时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影响着儿童的游戏行为,使不同个体的游戏行为带有某种特定的色彩。

3.生态环境研究是把握儿童游戏全景的必要条件

儿童游戏涉及方方面面,只有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才能完整准确而又真实地把握儿童游戏的实际状况,也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儿童游戏的本来面貌。

要想还儿童游戏以本来面貌,我们至少需要同时考虑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第一,研究与建设儿童游戏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指儿童游戏发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物质材料环境,等等。

(1)材料:此环境提供了哪些游戏材料供儿童选择?这些材料暗示了一种什么样的游戏结构?这些材料是否预示着某种特定的游戏类型(比如“过家家”)?这些游戏材料是否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2)时间:前一个游戏如何影响后一个游戏的形成、展开以及结束?这一天的游戏行为如何影响之后的一天甚至是几天的游戏行为、经验与感受?

(3)空间:游戏在多大的空间中发生?空间结构如何?这种结构容易引发哪些游戏?学前儿童在不同大小、结构的游戏空间中怎样开展游戏?游戏进程中的空间因素如何与其他因素发生联系与作用?

第二,研究与建设儿童游戏的社会生态环境。这里的社会生态环境是指与儿童游戏有关的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环境等。它往往影响着儿童游戏的动机和行为表现,影响着教师对儿童游戏的规划、指导以及评价,影响着人们对儿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背景、同伴关系、真实世界的生活经验、游戏决策等因素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有关学前儿童游戏中同伴关系的研究可以涉及以下一些具体的问题:儿童所在的游戏团体中是否存在着领导者、迎合者;这种游戏情境是否会为儿童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参与机会,是否允许拒绝,是否允许独自行动,协商是否会得到允许,同伴之间原来存在的亲疏关系是否会影响游戏的选择以及展开,如果会,又是如何影响的;同伴之间的争论或冲突会如何影响游戏进程,等等。

有关学前儿童游戏中真实世界的生活经验的研究可以涉及以下一些具体的问题:在象征性游戏中,儿童的哪些生活经验被允许整合进游戏中;儿童会选择哪些游戏主题,这些游戏主题如何与其原有的生活经验相连,等等。

有关学前儿童游戏中游戏决策的研究涉及以下一些具体的问题:在游戏材料、同伴关系大致确定后,儿童会创造或选择哪些游戏主题;如果先确定游戏主题,那么依照游戏主题,儿童又会选择哪些游戏材料及同伴,等等。

第三,研究与建设儿童游戏的规范/制度生态环境。这里的规范/制度生态环境是指在不同的游戏片断或者游戏群落中形成的有关游戏的态度、精神、文化等。它与游戏发生地所属区域、民族的风尚、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不同民族的游戏志研究就归属于此类。研究与建设游戏的规范/制度生态环境,同样是把握学前儿童游戏全景的必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0-182,183.

〔3〕〔4〕冈尼拉・达尔伯格,等.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42.

〔5〕RUBINKH. Nonsocialplayinpreschools: Necessarily evil〔J〕.Child Development, 1982,53:651-657.

〔6〕RUBIN K H.Play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J〕.Young Children,1977,32(6):16-24.

〔7〕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7.

上一篇: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范文 下一篇: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