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05 02:39:01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1

一、认识概念、精心设计教学实验

前概念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它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突破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大脑的前概念成为学习物理概念的突破口呢?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前概念的不合理性.生活中存在的感性材料通常有着较为复杂的背景,本质和非本质的因素常常的混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很难利用这种的材料来建立相应的物理概念.但精心设计的实验则不同,它可以简化甚至纯化这部分感性的材料,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更明确、具体的认识.在获得了鲜明的感性材料后,学生便会把大脑中原有的观点与具体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这样必然导致认知冲突.这就是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学生建构物理学概念的突破口.

二、巩固概念并精心编撰练习

作为学生,常常认为理解物理概念就是简单的复述定义,所以在建立相应的概念后,应让学生进行及时地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便通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使用新学到的概念,使他们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对物理概念理解的偏差.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层次来检查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的情况:①能够明确概念来自于哪些客观事物中;②明确概念反映了事物的哪些本质属性和联系以及它的物理意义和适用的范围;③应用概念能够说明、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和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得到加深、巩固概念的理解.可以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或物理概念的特征设置具体习题.

三、整体结构教学并且理解规律

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观念和它们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理论框架,从而要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涵外延以及联系,并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程度;经常性地帮助学生建立全书的整体框架,使物理知识变的更加系统化,形成较为合理的对物理学科的认知结构.更好地理解物理的规律,并借此获得直觉的联想和判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捷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整体结构教学分以下三方面进行:1.掌握物理学科基本结构.2.全面训练物理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组块思维.

四、提高教辅意识并且调整职能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管理它的目的是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可是仅仅配备仪器,建立实验室,只能说是为实验教学提供了相关的物质条件,实验教师才是使这些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关键.事实上,实验室工作者需要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为了保证正常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本人通过这几年潜心研究和不断实验,努力拓宽自身的工作思路,进行耐心细致地探索,努力转变培养目标观念,积极调整工作职能,实现了由传统单纯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准备的职能,向协助科任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教辅职能.

五、融入实验改革不断创造条件

实验教师应是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预设实验教学档案,预见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新生组织学习《实验室规则》,第一节课进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针对高中物理分组在使用过程中实验仪器易发生损坏的情况,及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必要时采取一些预防性的管理措施.实验过程中,本人深入课堂,协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排除仪器故障,处理偶发事件,帮助学生来排忧解难,以及及时地进行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实验操作错误和不规范的行为,对普遍的、反复的错误,收入实验教学档案中,研究解决的办法.

六、提升理念技能 强化培训

新课改要求实验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实验教师,要时刻树立“创新目标”观念,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民主的现代实验教学观.首先,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多研读物理专业教材和杂志是实验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础.其次,明确自己日常工作的具体任务和目标要求,主动地了解物理学科教师的教学安排及教研进程,与任课教师进行密切配合,立足现有实验室条件,为开展教学改革,再次,适当的开辟校际间,通过因特网与同行交流沟通,学习同行在服务物理教学工作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基础,2005.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罗益群.努力当好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师.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2

关键词:物联网;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

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获取各种应用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2 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实验室都是依靠手工建立台帐、标签等措施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这样不仅管理效率低下,错误频出,更新困难,而且面对实验室动态管理要求的不断增加和计算机软件管理快捷准确的要求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2.1 实验设备数量多

由于现在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增多,实验设备数量增长加快,传统纸质记录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2.2 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

设备的编号与放置位置的对照关系,需要花费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往往由于处理这些事务实验室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监管、维护,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2.3 实验室使用人数增多,实验室财产易丢失

目前实验室的固定资产一般不会丢失,但是一些易耗的物品,往往因为缺乏管理的规范,有时会被一些使用者顺手牵羊,实验室管理人员无法每天定时地清理相关仪器的数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验室财产的损失。

2.4 实验室设备流动性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许多实验设备常用于演示教学,会被借出到不同的教室使用。传统手工方式的管理不能及时掌握设备流向使得管理人员不能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冲突。

3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3.1 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

早期的实验室设备器材的说明书等信息都是纸质品,容易丢失破损,对实验操作极不方便,一旦纸质标签丢失或需更新,不仅管理起来不便,而且设备参数信息也难以查询。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方便查询相关实验用品的信息,实验用品的位置、库存量、实验仪器的位置、数量等。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无误跟踪,实时监控。任何一个安装有读写器的终端都可以通过射频扫描技术读取实验用品的相关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输作用,实现对实验用品与仪器的信息的实时监控。

3.2 优化实验教学与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管理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在每个实验室的门口安装门禁(RFID读取器),同时每名学生带有RFID标签,教师可以通过系统获取每名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习内容等监控信息;通过各种数据采集终端获取数据,监控教师上课的全部信息,并根据获取的数据系统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检测,评定其教学质量及优缺点,以求改进不足;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可以被物联网全程记录。如果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可以通过记录的学习过程再次学习,弥补学习中的漏洞。

3.3 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教育系统虽然有联通各高校的链接路径,但高校之间的信息流通量很少。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网一旦建成,各高校之间的可共享的资源将会非常丰富,能够大大方便相互交流与学习。首先是实验室硬件资源可以通过传感器网和互联网共享,并可以远程控制部分实验设备,在线分析与检测实验数据。既可以节省昂贵的实验器材和设备的购买费用,而且便于在线交流实验的方法和经验。

3.4 安全管理

使用RFID技术,可以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可以尝试在每个实验室门上安装门禁模块,该模块包括读头和联网接头,其主要功能是自动扫描进出实验室门的物品,并将搬动时间、进出房间号等信息发给中心管理计算机。管理员可运用此技术为实验设备预定若干命令,并设置报警装置。这样,当有人将带有电子标签的实验设备带出实验室时,就会被门禁模块扫描到,如果当前位置与预定位置不相符,门禁模块即可发出报警讯号,并将该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管理计算机,防止私自挪用实验室设备或发生意外情况,达到保护实验设备安全的目的。

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物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将会加大实验物品管理上的难度。借助物联网技术,将可以使得以前琐碎、复杂的手工管理转变成为简单、轻松的自动化管理模式,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瑾.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管理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1(6):5741-5742.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3

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研究生κ笛槭疑物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和态度,为有效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研究生发放100份问卷进行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论]虽然大多数研究生接受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生物安全知识,需要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并切实保障培训成效。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29-02

随着我国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各高校对医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投入日益增多,生物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剧增,导致实验室内各种复杂危险因素的威胁也日益突出。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1名博士后人员死亡,其他高校实验室的爆炸、化学品泄漏、感染等事故也频见报端,这些惨痛的教训使实验室安全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对某高校医学及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生开展了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调查,分析了研究生们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现状,以发现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各高校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一、对象和方法

1.问卷设计。以《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理解与实施》及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为主要内容,结合本校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获取途径,以及对知识的需求和态度等。

2.调查对象。某高校医学部研究生,以无记名的方式,现场发放填写,现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合格问卷89份,回收率89.0%。其中男生29人(占32.6%),女生60人(占67.4%)。进入实验室的时长在1年以内的有30人(占33.7%);1-2年的有31人(占34.8%);2-3年的有16人(占18.0%);3年以上的有12人(占13.5%)。

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

1.“实验室生物安全”知晓率及获取途径。在“是否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中,73.0%表示“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但不是很清楚”;23.6%认为自己“详细地知道”;3人回答“不知道”。调查从哪些途径接受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时,选择“课堂讲授”、“宣传材料与书籍”、“网络”的分别占48.3%、55.1%、39.3%,还有6.7%回答“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

2.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及布局的认知情况。在调查是否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时,回答“大概了解”、“不清楚”、“完全了解”的分别为49.4%、40.4%、10.1%。调查是否知晓所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为几级时,回答“不确定”、“不知晓”的分别占41.6%、38.2%,只有20.2%认为自己“知晓”所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在调查BSL-2实验室的生物危害程度描述中,51.7%回答“不清楚”。调查哪些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时,19.1%回答“不清楚”,36.0%选择了正确答案“缓冲间”,其他的错误答案中,选择“生物安全柜”、“防护服”、“口罩”的分别占25.8%、9.0%、13.5%,表明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一级防护屏障”的概念。在调查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时,21.3%回答“不知道”,选择正确答案“生物安全柜及高压灭菌器”的占60.7%。

3.对生物安全实验室“三区二缓”的了解情况。调查生物安全实验室平面布局的“三区”时,33.7%正确选择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但是在进一步调查“三区”的具体功能时,高达77.5%的被调查者认为“洗涤室”属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只有15.7%选择“清洁区”,反映了大多数被调查者并不了解在操作有危害的病原微生物之后,所有物品包括废弃物品均要高压灭菌消毒后方可进入洗涤室的流程。此外,52.8%的被调查者错误地认为“准备室”属于清洁区,只有32.6%将“准备室”选择为“半污染区”。

4.对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情况。在调查废弃物的处理时,85.4%回答“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理”,7.9%回答“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6.7%“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调查是否按规定处理实验利器时,87.6%回答“是”,5.6%回答“否”,6.7%“不知道处理方法”。

5.实验室安全设施及总体评价。调查实验室是否有正常工作的通风厨时,77.5%回答“是”,22.5%回答“否”。调查实验室是否有紧急冲淋装置时,39.3%回答实验室“无紧急冲淋装置”,28.1%回答有“全身冲淋”,15.7%回答有“眼部冲淋”,另有18.0%“不知道”。调查实验室是否配备医药箱与急救药品与器具时,32.6%回答“有”,46.1%回答“无”,20.3%“不知道”。

调查实验室环境及通风状况时,14.6%“较不满意”,4.5%“很不满意”。调查所在实验室安全防护状况时,33.7%认为“一般,实验室不太重视安全问题”,7.9%认为“非常好,各种安全设施齐全,设置合理,定期检查及培训”,另有5.6%认为“很差,没有基本的安全用品及安全设施”。调查所在实验室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时40.4%认为“防护用具欠缺”,27.0%认为“缺少安全警示或逃生指示”,25.8%认为“试剂管理不规范”,21.3%认为“实验室无通风设备,有害气体弥漫”,20.2%认为“实验室设计不合理”,18.0%认为“实验废物处理不当”。

6.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需求状况。调查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需求情况时,回答“很想了解”、“一般想了解”、“无所谓”的分别占61.8%、32.6%、4.5%,有1人认为“无需再了解”。85.4%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育”课时,10.1%为“无所谓”态度,4.5%认为“不应该增加课时”。

7.“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总得分情况。以满分100换算,得分情况为56±11分。得分分布:R80分者1人(1.1%);70-79分8人(9.0%);60-69分29人(32.6%);≤59分者51人(57.3%)。调查显示,得分与性别、进入实验室的时长、是否知晓及其通过何种途径知晓“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

三、讨论

高校生物实验室是培养医学、生物学研究生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的存放与使用场所,若处理不当就会对人员健康、环境、社会等造成较大的安全危害。从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虽然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其接受过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但对生物安全知识还相对贫乏。大部分研究生不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不清楚实验室各功能区的用途,对于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液氮罐这些常用仪器的安全使用要求并没有充分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知晓一些常见化学品的储存及使用方法。这些问题反映了生物安全培训可能仅仅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

总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应该仅仅是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应该是在确立适合的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前提下,本着切实提高实验室安全控制为目的,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过程方法,逐步减少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施行实验室安全风险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既定方针和目标。此外,在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时,应该深入地了解这些法律文件的目的,这样就会主动使用更好的方法讲解并教授给学生,并使实验室的工作符合这些文件的要求,并通过定期的培训及检查,强化实验室安全理念与制度,改进实验室安全工作,保护我们自己和公众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吕京.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4

关键词:安全管理;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现状;制药工程

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和制药工程的重要场所,保障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十分重要,关乎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由于药物合成实验室自身特性,内部有诸多类型多样的化学药品,部分药品有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特性,实验期间无论是还原反应、卤置换反应还是酰化反应,均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如果安全管理不当可能威胁到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故此,针对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中的不足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创设安全的管理环境和保障机制,保证药物合成实验室正常运作。

1药物合成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药物合成实验室有着科研和教学职能,通过多种化学药品,在特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进而形成一定化学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到药物合成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药品数量和类型多样,部分危险化学品,如浓盐酸、氯化亚砜、硼氢化钠、浓硫酸等物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都可能诱发爆炸、烧伤和腐蚀等事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爆炸火灾事故,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1]。药物合成实验室除了危险化学品以外,还需要很多仪器设备,如制冷剂、水泵、旋蒸、冷凝管、烘箱、圆底烧瓶和玻璃器皿等,使用不当或是受到高温、超压、局部损坏,可能造成装置爆炸,或是玻璃碎片划伤人员,严重情况下会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造成环境污染[2]。药物合成实验室中有废液、废气、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对自然生物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另外,部分药物合成实验室由于内部仪器设备和线路老化,很多设备并未定期更新,操作过程中由于违规操作发生爆炸,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

2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剖析

结合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工作情况来看,不同药物合成实验室资质不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2.1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药物合成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中,尽管部分实验室对于仪器设备购置重视程度较高,并注重科研成果的引进和运用,但是在实验室安全方面却很少受到足够重视[3]。工作人员未能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化学危险品使用、存储和运输是否规范都存在一定不足。药物合成实验室并未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或是制度并未严格在实处执行;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创设一个安全的实验室环境。

2.2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模糊不清

在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由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需要相关人员负责,但是却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安全管理责任未能落实到是实处,模糊不清的问题较为鲜明。一旦实验室出现安全问题,无法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相关部门相互推诿,影响到问题解决效率[4]。

2.3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不足

即便药物合成实验室是制药工程和教学科研的重要环节,在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的购置、管理中重视程度较高,投入力度较大。但是,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方面,却始终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安全建设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缺少必要通风橱、通风排气管道、专门化学废弃物处置场所和紧急供电系统,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诱发安全事故[5]。

3药物合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3.1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为了保障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如何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需要转变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实验室相关人员参加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自觉规范行为举止。同时,可以设立宣传栏,制定安全制度,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或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在完善安全知识理论储备同时,切实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的环境[6]。

3.2适当的增加实验室经费投入力度

药物合成实验室内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操作不当或是使用不当,都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因此,应设立单独的药物合成实验室,配备专门的药品橱、通风橱、实验防护用品、医药急救箱、疏散标志和功能区操作危险因素等,同时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栓等,此类安全装置应定期更新和完善,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以正常使用,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出现概率,维护人员人身安全。药物合成实验室可以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对化学废弃物集中统一处置,将安全因素尽可能消除,创设安全环境保证药物合成实验室正常运转[7]。

3.3落实安全责任制到实处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责任部门,由专门人员负责药物合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完善相应制度和机制基础上,严格执行各环节的制度。结合不同的药物合成实验室特性来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关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将责任落到实处,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4强化安全管理监督

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关乎药物合成实验室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的可靠手段,要求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实验室运行情况,检查内部化学药品使用、存放是否规范;仪器装置是否正常使用;化学废弃物是否及时有效处理;消防设施是否配备齐全,是否过期等诸多内容。一旦发现有不合乎安全管理要求的问题,及时上报和改进,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5编制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药物合成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中,即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标准落实到实处,但也不能完全规避安全事故出现。所以,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应契合实际情况编制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安全事故包括实验室中毒、爆炸、火灾、化学品腐蚀和触电事故等,定期实战演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损失,维护人员人身安全。

4结束语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5

【关键词】煤质化验;煤质培训;思考;实践

1.对煤炭采制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煤炭质检部是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褐煤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的职能管理部门。煤质检测是集采样、制样、化验等各个环节为一体的系统性工作,而煤质管理始终贯穿于其中,并最终以检测数据形式客观反映检测工作整体质量。

煤质数据,对外可为国家能源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来源、可向集团公司提供与公司客户进行商品煤贸易结算的依据,对内可反映井下煤质特性及赋存情况、可发现选煤生产工艺中的薄弱环节、可为新建矿井建设提供重要基础资料;煤质数据,可有助于煤质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煤质预测及分析、市场营销人员进行准确市场定位、集团公司领导进行有效煤质决策、国家宏观掌握煤炭能源动态及规律;通过参加国家组织的煤炭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可了解自身检测能力在同行间的先进程度,同时可向社会展示公司所具备的检测实力。

2.煤质化验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煤质化验工作安全内容主要包括用水、用电、用化学试剂和用气体钢瓶等方面。煤质化验离不开水、电,应正确操作,注意安全,实验完毕切记随手断水、断电。

2.1 用水方面

(1)防止某些化学试剂遇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避免由于实验环境太潮湿而导致仪器设备线路老化、短路。

(3)在制备蒸馏水时,要严格遵守先给水后送电的原则,严禁在缺水状态下送电,严防制水过程中因停水而烧坏锅体,严记制水结束及时切断电源/水源并将蒸馏锅内剩余水排净。

2.2 用电方面

(1)首次进入实验室工作时,须先熟悉所在实验室的电路分布情况及开关刀闸的位置,以备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切断电源。

(2)送/断电时不得用潮湿的手去直接接触电源开关。

(3)严格遵守电子天平、干燥箱、马弗炉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不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挥发性和有腐蚀性的物品,不超平均载荷使用干燥箱,不超最大炉温极限使用马弗炉,不在马弗炉或干燥箱中加热或干燥油脂、易爆易燃品和产生腐蚀性气体的物品等。

(4)严格计量器具定期检定,确保安全有效使用。

2.3 化学试剂

煤质化验中所用化学试剂均须注意以下事项。

(1)均不可尝,不可直接去嗅其味,不可直接用嘴代替吸耳球去吸取溶液;均应掌握其特性以便正确使用(如浓硫酸的正确稀释)。

(2)均应严格标识管理,确保原装试剂和检测配制用试剂的瓶标签完好及标签内容完整(注明名称、规格、浓度和日期等)。

(3)严格执行国标要求,严格化学试剂用量,废弃物不乱丢弃。

2.4 气体钢瓶

正确使用气体钢瓶也是煤质化验中应重点关注的安全内容之一。

(1)使用前,必须查看所使用钢瓶上的明显气体种类标志,熟悉掌握钢瓶的特性、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氧气钢瓶严禁与氢气、乙炔气等易燃气体钢瓶一起放置。

(3)钢瓶的放置须稳固、防震。钢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

(4)所用气体钢瓶必须是严格通过试压检验的合格钢瓶,且钢瓶应远离明火、热源和油脂等。

此外,应有防火常识,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3.化验工作岗位职责

化验人员岗位职责可表述为,在做好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确保设备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检测标准进行规范正确操作,及时按要求填写原始记录,按时准确上报化验结果。

而对于化学分析人员,还要求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操作基本技能,熟知化学反应规律,熟悉化学试剂性能,熟练使用煤质分析各种器皿、量具等 。

4.煤质分析中的一般规定

GB/T 483《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是煤质分析工作中基本的共性要求。从事煤质化验工作,应同时掌握并严格同时执行GB/T 483及对应化验项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应重点关注以下6个方面。

(1)称取煤样时,首先要对煤样进行瓶标签内容的确认,煤样充分混匀后再称量。

(2)对同一煤样进行的两次测定,重复测定指两个结果由两次试验过程得出,平行测定指两个结果由一次试验过程同时得出。

(3)煤质分析试验方法的精密度表示中,按相同试验方法,在不同实验室间对同一煤样进行的实验室间比对,以及在同一实验室中开展的人员比对、仪器设备比对等,其试验结果判定均可按再现性临界差作为依据。

(4)“基”主要用于区别试验煤样的不同状态,应熟悉不同项目符号、不同细项目符号和不同基的正确表示。如Q net,v,ar 中,Q 表示项目符号“发热量”,net,v表示细项目符号“恒容低位”,ar表示“收到基”,Q net,v,ar, 表示收到基恒容低位发热量。

(5)“有效数字” 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包括全部可靠数字以及最后一位不确定数字;是指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的全部数字。煤质分析中的各项目指标的测定值或报告值,均应按照国标规定的有效数字位数要求,并根据所拟舍弃数字中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规定一次修约出测定结果。

(6)举例说明常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5% ,表示5 g(或mg)的溶质溶于溶剂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0 g (或mg);配制质量浓度为100 g/L的氯化钡溶液,可将10 g氯化钡溶于水中并稀释到100 mL;盐酸溶液(1+5),表示1体积相对密度为1.19的盐酸与5体积水混匀。

5.常用煤质分析概念

常用煤质分析概念,又称术语 。该文重点讲解全水分、工业分析、全硫和发热量等实验项目中的概念及术语,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都强调“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其定义区别在于,“外在水分”是“失去的水分”,而“内在水分” 是“保持的水分”。

(2)ISO 1213中关于“一般分析煤样水分”的定义是指固体矿物燃料的一般试验样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近似平衡时所含的、在规定条件下可除去的水分。

(3)关于固定碳的几种表示方法。空气干燥基固定碳、干燥基固定碳、干燥无灰基固定碳的表示方法分别为:FC =100一M ad一Aa d— V ad,FCd=100一Ad— Vd,FCda f=100一Vd af.

(4)全硫(St )中的无机硫包括硫酸盐硫(Ss )和硫化铁硫(Sp),可通过典型的化学分析实验方法测定得到;有机硫(S。)则由公式S。=S t一Ss一Sp 计算得到。

(5)试验中直接测得的是弹筒发热量Q b,ad ;通过弹筒发热量, 可计算得到恒容高位发热量Q gr,v,ad进而计算得到恒容低位发热量Qnet,v,ar 。

6.结语

对新员工进行煤质化验培训,确定的培训重点,可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是从对工作重要性认识入手,了解化验工作特点及化验岗位职责要求;二是引入概念,突出掌握重点要素。实践证明,此培训收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段云龙.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第3版)[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 李英华.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第2版)[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GB/T 483—2007,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Is].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6

回眸即将逝去的2014年,人们对未来教室探究的热情越来越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苏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未来教室建设,欧盟提出的由“互动区、展示区、探究区、创造区、交换区、发展区”六个学习区组成的“未来教室实验室”的理念在网络上开始广泛流传。毋庸置疑,有关未来教室的探究,绝不仅仅是学习空间、手段、模式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在物理因素变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基础教育向着更加民主、开放、公平、协作的方向发展,带动了教育理念、课程形态、教育教学模式、学生评价、教师发展诸多教育内在因素的变革。因此,我们探讨未来教室中的装备技术,不是器物的堆积,不是为了追赶所谓的时髦,最为关键的是在配备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促进教育更加符合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于未来教室与传统教室的功能差异的探讨

未来教室与传统教室不是时空观相比较的概念,在设计、配备及使用中,至少有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1)服务对象不同。传统教室主要是便于教师的教学,其主要功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封闭性场所。尽管我们看到一些现代装备技术已经应用在部分教室中,但因其本质功能没有转变,因此还是穿着新鞋走老路,难以称之为未来教室形态。未来教室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它不仅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还应当是学生的活动中心、体验中心、交流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教室更像一个学习社区。

(2)开放性不同。传统教室是封闭的,每一间教室都是孤立的个体,教师成为教室绝对的主宰,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极其单一。而未来教室彼此之间是联通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会通过技术手段变得完全开放。学生不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具有多样化特征。因其开放性的变化,使得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者,而演变为学习的辅导者,其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讲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

(3)智能化不同。传统教室完全就是一个没有智能的冰冷空间。当然,现在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讲智慧课堂、智慧教室,但我更倾向于智能化是未来教室区别于传统教室的一个特点。它可以即时获取教师与学生的各种信息,可以依据情境、环境的差异表现改变教室的条件,可以依据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改变教室的结构等。

(4)综合性不同。传统教室或是普通教室,或是单一的学科教室(实验室)。未来的学科建设在不断强调学科自身特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它的综合性。因此,未来教室的设计应当是能够满足学科整合、资源整合需要的。

国内外对未来教室研究实验的主要模式

当前,各种关于未来教室研究实验的报道很多,概述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改变教室的空间与结构。当前人们谈论起未来教室,更多的是在讲装备的配备与使用,忽略了教室作为一个空间概念的属性。不在结构、空间、布局上做一定的调整,难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为改善传统物理学的教学方式,降低不合格率,增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制定MIT TEAL计划(Technology–enabled activelearning,简称TEAL),目标是打造一间新颖的互动TEAL教室,以现代科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营造一个彼此合作、高度互动(师生、生生间)、强调动手操作的环境,教室就是实验室,如图1、图2。

MIT TEAL计划最大的特色在于教室空间规划,教室内共有13张直径约2米的圆桌,每桌可坐9位学生。每3位同学一组,配有一台电脑,作为小组报告与老师教学之用。教师的讲台位于教室的中央,有利于学生看清楚教师在课堂上的各种教学示范,TEAL教室配有8台投影机和13套摄影系统。整个设施就是为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训与讨论环境,让沟通、互动没有障碍。TEAL的主要装备技术包括:网络教学系统、3D立体视觉模拟、实验动态模拟等。

欧盟新推出的未来教室实验室也是从改变空间结构、设置不同活动区域开始的。

(2)虚拟情境的设置。以哈佛大学“River City”虚拟教学实验最为典型。在“River City”中,学生使用人物角色在城市里走动、跑步与游泳,同时城市里有污染的河川与充满蚊子的沼泽。学生成队地在虚拟的城镇里探险,按下某物体就可以开启相关主题,同时可以得到影响城市与让居民难受的各种可能原因。在城市里,他们可以使用图书馆与其他信息——其中的每一课都与教育部规定的生物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匹配。

在未来教室的设计与建设中,如何通过虚拟情境的设计与建设,紧密结合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这是当前最为欠缺的,哈佛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与思考。

(3)交互式、自主式学习环境的构建。这是当前未来教室研究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其核心是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液晶触控显示屏)、学生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电子抢答器)、视频会议系统等加上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即时评价的教学系统。新加坡南洋大学教育学院的未来教室,荷兰的乔布斯学校,亮相于上海世博会上的澳洲“智能互联教室”,我国的台湾地区、苏州市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进行未来教室的研究与建设,基本属于这种模式。

综上,未来教室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是最为突出的。首先是空间布局的改变,即大空间、专业化且融合化;其次是装备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屏显示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等;再次就是每一间教室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室与教室间、师生间、生生间等可以建立广泛连接;最后,信息化手段的广泛使用利于便利的收集数据,从而使得教与学的分析、诊断、评估更加清晰,可以有效地使教师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演变为形成性评价,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未来教室中装备技术的应用

未来教室的建设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2014年1月,笔者曾撰文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未来教室具有数字化、数据化、虚拟化的三大特征,现就这三大特征做进一步的阐述。

1.数字化

(1)数字化的教材。学生在未来教室中使用的数字化教材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以MPR(media printreader)为基础的有声教材。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有声,也可以有动画或者视频资源的进入。二是以学生移动终端为使用媒介的电子教材。当前北京和上海等地把本地教材进行电子化的尝试即属此类。三是在学生教材上可以直接使用三维立体技术,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看到立体的心脏结构、山体的不同类型、原子结构模型,等等。

(2)数字化的课桌椅。未来教室中的课桌椅应当是可以拼接和自由组合的,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数字化的课桌椅表现在:一是在课桌椅中可以配置数字化芯片,记载学生的生理变化,提示学生不正确的坐姿,等等;二是将人手一机的移动终端展现在课桌上,让学生个体之间及与教师的互动演变为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及与教师的互动。

(3)数字化的交互设备。这是当前未来教室广泛使用的技术,主要手段在此不必赘述。但在使用这种技术的同时,一是切忌变成教师“监督”学生的工具,二是不能因即时、互动,忽略了学生个性成长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立性思维。

(4)数字化的实验设备。传感器将被大量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在让学生了解掌握测量手段的便利与先进性的同时,也让学生认知最基本的实验原理。在互联时代,完全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实验设备,建立学生、班级、学校之间的实验研究项目,把验证性的教学实验转变为探究性的教学实验。

(5)数字化的教室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未来教室内的其他数字化资源建立连接,并对教室进行智能化管理。

2.数据化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因为缺少数据化的形成条件,我们根本无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样本分析、全过程分析,因此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因材施教等理念,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理性分析。未来教室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化环境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1)录播技术。录播技术起源于微格教学,在中国最早广泛使用录播技术的是高等院校。传统的录播技术主要用于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分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辅助的参考。在强大的信息技术条件支撑下,录播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教师个体,还可以利用它生成的大量资源,开展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行为分析,乃至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总体分析中反溯求解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原因。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为政府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服务。

(2)云计算技术。数据化的应用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数据的存储与提取,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云计算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它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等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具有弹性服务、资源池化、按需服务、泛在接入等特点,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终端设备均可访问云计算提供的服务。云计算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学校可以把大量优质资源上传到云端,为更多的学校以及师生个体所使用,为教育的民主、公平、和谐创造新的条件。与此同时,云计算模式的存在,为泛在、移动的学习环境提供强有力支撑,使学生实现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

(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行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概括它的特点,可以简称为“超大数据、海量存储、全样本分析、个性化的选择”。

大数据从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使用全新方法来获取、存储、组织、分析数据信息,并利用分析结果做出最有利的决策。由于在未来教室中数字化的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数据的采集唾手可得,如学生的成长数据、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数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分析数据,等等。利用大数据的全样本分析手段,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并且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虚拟化

(1)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生成一个逼真的并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的实时的三维虚拟环境,拓展只是呈现方式,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点。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给学生提供大量逼真的感性材料,将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验证的学习内容、抽象理论和概念等以三维实景虚拟呈现出来,有效弥补教学条件不足。

(2)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在现代化的虚拟实验室中逼真地模拟现实的实验实训环境,降低实验实训教学对客观物质条件的依赖,提高了实验实训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此外,对于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意义。学生可以放心地去做各种现实中无条件实现的危险或危害人体的实验,操作各种精密、昂贵、容易损坏、维修困难的仪器设备,提高操作实践的安全性、高效性,节约成本,降低实验室的管理难度。

(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未来教室虚拟化环境中建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受非本地现场发生的真实反映。如北方学生没有切身体会,很难理解梅雨季节的特点,教师在讲到该章节时,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正处在梅雨季节的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等一切自然条件下的数据传输到教室内,学生在与本地进行了真实比较后,就会有更加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开展未来教室研究与实践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应当充分考虑所涉及的环境不应对师生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包括光环境、声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电磁兼容性环境等,还要从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考虑装备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应性问题。

(2)在正确的理念下开展探索,绝不是经费投入的竞赛和所谓现代技术的比拼。真正的未来教室研究与实践,应当以投入产出比的效益来衡量,以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来衡量,以是否有效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来衡量。

(3)在未来教室的探索中,需要不断地丰富与加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大力开展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技术应用的培训。如没有教师这一中间载体的有力保障,未来教室的研究与实践很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7

实验室安全在科研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少、学生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实验室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拟对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教育;研究生

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尤其是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内容。大部分研究生都要依托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实验室为研究生及科研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如资源丰富的生物样本库、先进的仪器设备等。但另一方面,实验室又是一个危险品集中放置的场所,经常使用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压力气瓶等特殊设备[1]。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科研人员人生安全以及实验的财产安全。它在整个科研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研究生使用该类物品就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若实验室安全意识薄弱,便给基础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有发生。2009年德国汉堡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实验室内疑似被感染埃博拉病毒,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学生在动物实验感染布鲁氏菌病,201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因为实验室里一种用于研究的细菌而发生皮肤感染,2015年清华大学一个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等等。当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如果不重视实验室安全,危险便会随时可能到来。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实验室管理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1目前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严重的因素是实验操作人员缺乏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实验室也未能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2]。就研究生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研究生教育中往往缺乏专门的实验室安全课程或培训,导致部分研究生对实验室安全守则不清楚,缺乏扎实的安全知识,没有建立生物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实验室安全员没有起到有效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对特殊的仪器试剂的使用,如高压锅等设备,在没有专门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张景霞等[3]对国内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31名学生中,79.2%的学生表示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但是具体内容并不是很清楚;只有35.9%的学生认为实验室规范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仅20.3%的人回答接受过教育;而“认知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生获取生物安全知识的途径较少,尤其课堂灌输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当前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的。其次,学生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在一些实验操作细节上主要体现包括:进入实验室不穿隔离衣,进行实验操作不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对清洁区和实验室污染区界定不清,对于易挥发和感染性试剂或样本不在指定的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另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放松警惕。例如,进行重要实验室中途离开,或者实验过夜而未提前检查仪器设备。再次,实验室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虽然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有其关于安全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的墙壁上都会贴有“实验室管理制度”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多流于形式。另外对于研究生存在的错误违规操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够。没有形成严格的、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如高危化学试剂没有严格的取用登记,所有仪器的使用没有使用记录,安全员没有定期检查实验室水电暖安全、没有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和校对维护等。

2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措施

第一,开展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由具有多年经验的实验室安全员结合多年化学品管理经验和实验室安全培训素材,对实验室安全基本概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通过剖析安全案例的警示,是学生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对安全法规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使危险防患于未然。实验室安全教育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数量掌握安全技能。由“知”到“行”,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防范和处置危险的技能,并能在突发事件时熟练的应用,做到“知行合一”。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机动,根据不同类型的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方式。可以通过制定教材,对实验室安全的细则进行详细介绍,供学生学习阅读。可以讲实验室安全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者研究生讲座课程,以成绩或者讲座学分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这将使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受益终身。举办讲座,通过面对面的生动讲解和答疑,让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制作科普宣传的视频、微信宣传作品等,以生动的文字、鲜活的影像做成安全警示集锦,该方式的宣传方式和时间更为灵活。

第二,针对不同实验室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制定实验室安全演练流程。演练方式可灵活选择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应该都要制定相应的演练制度和方案。现场演练以实验室工作区的试剂溢撒事件为例,由安全员现场解说处置过程中的关键点,包括初步评估污染物性质,扩散范围,影响因素及造成的后果等,进行暴露者的处置、标牌警示、消毒处理及废弃物转移、过程报告、评估等过程。实验室人员通过观摩和演练,对此次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桌面演练是通过虚拟演练的方式,针对演练情景中的相关问题,明确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程序,该形式灵活机动、可重复操作且节约人力物力[4]。通过不同的演练,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安全理论素质和实战技能,并在实际演习中找出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订。

第三,严格落实检查监督机制。实验室设立安全员,对实验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期对仪器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等进行检查,不定期对实验室安全准则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抽查,保证实验室安全不是应付公事,而是切实落实到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5]。不定期的检查作为定期检查的重要补充形式,就是为了让定期检查成为一种“彩排的游戏,应付的过程”。我们医院的研究所设立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需要填写申请表,对于即将使用到的仪器进行申请备案,并在学习安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测试,内容包括实验室行为规范、实验室安全概念、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的存放和使用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等。通过测试,要求研究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常识。

第四,让研究生参与到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中来。增加研究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将实验室的安全责任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每个实验室成员的身上,让他们同时承担起日常的安全监督员的责任。通过任务的分解,调动大家参与实验室安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学生意识到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实验室工作中。培养学生“实验室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不仅可以增加发现实验室隐患的机会,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仪器设备的爱护和实验试剂的节约,减少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五,实验室建立良好的科室氛围。先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要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并能主动的帮助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对于仪器的使用要进行操作示范,形成一个传帮带的做法[6]。培养严谨的科研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的参数调节等,其目的在于能够保证他人在用作者的实验方法做实验时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另外也可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有效防止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为保障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琳 王咏红 申阿东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童呼吸感染疾病研究室

参考文献

[1]赵庆双,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2]袁素贤.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管理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2):149-151.

[3]张景霞,张磊,赵宁宁,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67-770.

[4]蔡敏.加强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80-282.

[5]黄文霞,罗一帆.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3-195.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篇8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要特备防范以下三种情况:

1.违反操作规定。例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

2.用药过量发生事故。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

3.药品混入杂质。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要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首先是提供生动、鲜明、真实的实验,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最后设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形成正确、清晰、深刻的化学概念。

三、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

四、实验准备与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规律。

2.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a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

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b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

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就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好仪器。

3.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a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培养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b培养学生绘制装置图的能力,写好实验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正确地绘制装置图。过去学生绘的装置图往往比例失调,难以辩认。近年来,我们在培养学生绘制装置图方面,首先分析各种仪器的构形,找出每件仪器各部分线条的比例关系及每件仪器部分线条之间的比例关系,作反复的绘图练习,使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能迅速而正确地画出装置图

4.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上一篇:栏杆施工方案范文 下一篇: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