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6 22:26:27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1

近年来,X市委、市政府以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环保倒逼生态转型,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使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一、当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状况

(一)空气质量现状。

截止2019年X月X日,我市(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X,同比好转X%;主要污染物S02平均浓度24ug/m3,同比好转X%;PM10平均浓度Xug/m3,同比好转X%;PM2.5平均浓度X ug/m3,同比好转X%。其中,X月秋冬季以来,我市(市城区)综合指数平均为X,同比好转X%;主要污染物S02平均浓度23ug/m3,同比好转X%;PM10平均浓度89ug/m3,同比好转X%;PM2.5平均浓度X ug/m3,同比好转X%,达到X平原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序时进度。

(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

一是污染减排治理结构性矛盾。X市高度重视经济结构调整,超重型结构已经有所减轻。但是产业结构仍以煤焦、电力、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为主,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全市X%工业企业集中在X盆地XX沿线县(市),区域内污染排放量大,且由于地理环境特点,传输性污染特征明显,污染严重。

(三)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完成情况。

按照《XX关于分解下达X省2019年生态环境指标计划的通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基本要求为同比改善;2019年计划为X%;细颗粒物(PM2.5)浓度:基本要求为同比改善;2019年计划为42μg/m3;较2015年下降X%;二氧化硫浓度:基本要求为同比改善;2019年计划为Xμg/m3”。

截止X月X日,2019年空气质量改善三项指标的基本要求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改善不能完成外,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浓度同比改善预计可以完成,三项指标的2019年计划均无法完成。

二、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主要污染途径

我市城区大气污染途径主要有五类:①扬尘源(裸露表面、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土壤源等排放);②燃煤源(民用燃煤、电厂燃煤和工业燃煤);③机动车源(汽油车排放、柴油车排放和非道路移动源排放);④工业源(钢铁,焦化等工业工艺直接排放);⑤二次硫酸、二次硝酸、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其他源(生物质燃烧、餐饮、农业生产等排放)。

X市采样期间颗粒物的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在参与拟合的源类中,各源类的分担率大小依次为:燃煤源(21%)>二次硝酸盐(20%)>扬尘源(17%)>SOA(13%)>机动车源(11%)>二次硫酸盐(7%)>工业直排(6%)。贡献源类以二次源、扬尘源、燃煤源(分担率均>15%)主导,此外移动源占比也达到了11%。燃煤源成为首要贡献源类,二次颗粒物的累计贡献(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SOA)达40%。

(二)颗粒物空间分布

颗粒物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各子站点(榆次三中、锦纶小区、榆次区政府和南都小区)点位贡献源类均以二次源、扬尘源、燃煤源(分担率均>15%)主导。除南都小区外燃煤源均为首要贡献源类。

三、我市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

(一)工业企业提标升级方面

全市涉及无组织排放治理企业共X家X个点位,目前已完成X家X个点位;X家重点行业工业企业VOCs治理已完成X家,X家工业企业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已完成X家;全市X台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X台,X台建成区内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已全部完成,X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已全部完成;年初经过排查确定全市域淘汰X蒸吨燃煤锅炉X台,实际完成淘汰X台(含新排查锅炉);完成工业炉窑专项治理X台。

(二)清洁取暖改造方面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X户;设置洁净煤供应企业(点)X个,已累计供应X万吨洁净煤;开展民用型煤、民用洁净煤监测X批次。

(三)机动车污染管控方面

我市已设立X个路边检查站,累计路查车辆X辆;入户抽测X辆;完成抽检车用油品X批次,车用尿素X批次;累计查处货车闯禁行X例;淘汰老、旧中重型柴油货车X台;取缔黑加油站点X个、黑加油车X辆,查扣柴油X吨。

(四)扬尘管控方面

我市已完善扬尘治理清单,全市在建项目X项,X家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已安装视频监控。全市建立了PM2.5污染控制机制,设定阈值,通过对超过阈值浓度的预警,督促各县(区、市)落实扬尘管控措施,减轻PM2.5浓度。

(五)秸秆禁烧方面

我市制定了《2019-2020年秋冬春季秸秆禁烧专项督查方案》,并通过发放秸秆禁烧告知书(X份)、电视台合作播放秸秆禁烧电视广告等加强舆论宣传;对全市露天焚烧秸秆情况进行巡查检查,累计发现露天焚烧问题X起,完成整改X起,完成处罚X起,罚款金额X万元。

(六)重污染天气应对方面

我市修订了《X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成了应急减排清单、错峰生产清单和错峰运输清单的编制工作,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判和会商,响应区域联动,以XX“1+30”区域为重点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截至X月X日,我市已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X次,其中黄色预警X次,橙色预警X次(其中2次由黄色升级为橙色)。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和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因此建议:

(一)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事关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治理大气污染必须付出长期努力,仅靠单一部门难以完成。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和建设美丽X的重要抓手和重点领域,坚持抓、突出抓,切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空气质量改善。

(二)明确责任,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大气污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要加强对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统一协调组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大气环境监测、科研,加强监管执法,削减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切实推动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我市大气污染治理要见成效,需要更加严格的工作推进落实措施。对完不成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的工作单位和责任人,通过目标否决、区域限批、财政挂钩、行政问责等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四)加大投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积极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快推进清洁取暖、供气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加快国三及以下营运中重型柴油车车辆淘汰等,提高环保基础设施的支撑水平。

(五)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社会氛围。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电视台、日报社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对大气污染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建立群众参与监管机制,强化公众监督。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切实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2

关键词:空气质量;排污许可;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0550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突出,尤其最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让空气污染逐渐走进老百姓的视野,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空气,关注政府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笔者就国外空气污染治理经验和我国相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仅7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21.6%; 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6.7%;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3.3%,其中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5.9%,中度污染为4.2%,重度污染为2.5%,严重污染为0.7%[1]。

2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2.1 英国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2.1.1 扩大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自治权

1968年英国修改和完善了《清洁空气法》,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权限,包括锅炉颗粒物和烟尘排放限值,地方政府有设立新的烟尘控制区的权利。197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污染控制法》规定和限制了油品中硫的含量。上述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效果,至1975年,伦敦雾霾天气从以前的一年几十天减少至每年15 d,到1980年降至5 d。

2.1.2 重视企业在环境质量重的作用

英国政府在通过征收气候变化税、设立碳基金、建立炭交易排放制度等措施,调动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方面的积极性。如从事金融服务的野村证券既是典型代表,企业通过整合优化食品、办公设备投递、垃圾清运等环节,有效减少了垃圾车的运输次数。在建筑节能方面更是加大投入,集团新楼楼顶被绿色植物覆盖,以生态调节代替空调能源消耗,办公室按照环保锅炉、节能灯等措施降低能耗。

2.1.3 加大环境信息公开

英国充分保障民众对环境治理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英国在几十年的环境质量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的完整污染物检测系统。此系统负责监测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以及在空气沉降中对土壤和水的作用,此类信息会在环境部门官网或脸书、推特上进行公开。更是建立了GoogleEarth软件,此软件是一款强大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下载安装此软件可以方便地浏览伦敦各监测点位数据及变化趋势图。通过上述措施让伦敦居民可以实时查询到自己所处环境PM10、PM2.5等污染物信息及未来变化趋势[2]。

2.2 美国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2.2.1 排污许可证制度

美国1990年前只要求新建项目需领取排污许可证。1990年美联邦修改完善了《清洁大气法》,修改后的法案要求联邦各州需在1991年按照联邦环境保护署有关排污许可的规定,制定和实施包括所有行业在内的排污许可证规划,其目的就是将各行业全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围之内,强化排污监管。为强化排放监管,规定所有污染源必须安装排放控制装置和监测排放的系统。

2.2.2 环境税及财政支持

美国通过征收环境税,如损害臭氧的化学品消耗税、汽油税、开采税、环境收入税、二氧化硫税等,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减少各方面大气污染物排放,并使相关技术更好的达到标准。对安装污染物处理设施并降低污染排放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美国环境保护署针对清洁空气技术还在继续推行“清洁空气优秀奖”,并有针对社区行动、宣传教育、法规政策创新和高效交通创新等方面的分类奖。用以强化先进环境质量措施及方案的支持奖励力度。

3 我国目前相关措施

3.1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于2015年1月1日施行。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通过上述法律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切实提高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3.2 制定专门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了改善环境空气的十项具体措施,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项推进。此后各地区、部门出台了相关配套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PM10、PM2.5、NO2、SO2等污染物逐年下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3 强化污染源头治理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直强化源头治理,对污染物排放源头加强监管,例如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企业污染物专项整治、建立绿色能源发展示范区等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通过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老旧车等措施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 Y语

从国内目前情况看,我国采取的相关空气污染防治相关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以下几方面亟需完善:一是在公众参与环保和信息公开方面有待提高。应深化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完善便于市民查询的信息公开系统,让能出在当前空气环境中的居民实时看到自己所处环境的状况。二是排污许可证制度和在线监测安装普及率相对较低。建议逐步将所有涉及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全部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范围,并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情况,对采取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实行污染物交易,提高企业环境保护自主性。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2015年环境质量公报[R].北京:环境保护部,2016.

[2]邓文钱.英国如何治理空气污染[J].政策t望,2015(4):50~52.

[3]闫 静,吴晓清.国外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6(2):56~60.

[4]平 措.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18~21.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3

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服务中心

 

一、202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落实“四减四增”

1. 全面落实2020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一是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深入挖掘减排项目,筛选出大气减排项目94个,水减排项目11个,农业源减排项目127个。二是全面梳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按减排计划对相关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查看DCS及中控实时及历史数据,督促企业环保治理正常运行。三是做好全口径及减排档案整理工作,确保减排档案资料齐全。四是按照省厅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目标,根据201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反馈结果和2020年减排计划情况,能够全面完成2020年及“十三五”减排任务指标。

2. 配合做好对排污许可证审查抽查工作。配合市生态局对今年排污许可新发证企业进行了现场审核抽查,核查企业共194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

3.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圆满收官。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了高质量服务,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评为表现突出集体。

4. 抓好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更新工作。对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单进行更新,确定我市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371家,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210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共159家,其他重点管理单位49家,共计789家。

5. 完成2019年环境统计年报、季报工作。一是做好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确定2019年环境统计年报重点调查工业企业1205家,污水集中处理24家,大型畜禽养殖场39家等,其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38694吨、38863吨、28259吨、30495吨,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6929吨、3476吨。二是做好环境统计季报工作。组织企业进行2020年第一季度环境统计季报填报,筛选全市火电、钢铁、水泥、造纸行业及污水处理厂等行业企业共84家,其中工业企业67家,污水处理厂17家;筛选后三个季度企业名单,确定2020年后三季度环境统计季报调查单位为76家,按照10%的抽查比例,对24家企业季报直报数据质量进行了现场核查并建立季报档案。

(二)加强在线监测监控能力,提高分析研判预警能力

1. 一是配合省监测中心编制完成《山东省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运维管理规范》,该技术规范在国家规范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面规范了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8月9日起正式实施。二是配合做好并完成《山东省固定污染源烟气流量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工作。制订系统的烟气流量在线监测技术规范,保证烟气流量监测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实时变化情况,提高流量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9月20日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并完成9个站点废气排放速度场均匀度检测。

2. 督导排污单位安装自动监控设备。一是督导全市581家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工作,截止11月底,废水重点排污单位应安装156家,已安装152家,废气重点排污单位应安装328家,已安装311家,对未按时完成联网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已按要求移交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处理。二是督导全市VOCs排污单位联网自动监控设备至市平台,截止11月底,联网95家、145个站点。三是督导电量监管平台联网,截止11月底,安装425家,联网425家。四是落实《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计划》要求,检査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及相关人工监测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跟踪处理,重点检查并按省6.0平台要求推送报警工单,并督促各区县分局积极落实核查相关内容,现场核实及处置率位居全省前三名。

3. 做好自动监控数据的实时调度和汇总报送。一是全面完成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系统软件的使用和管理,做好全市联网的239家企业537个站点数据修约管理工作,1-10月份数据传输有效率99.73%,达到国家和省里的要求(90%以上)。二是监督审查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3680万余个,废水污染源、污水厂自动监控数据860万余个,出具重点污染源日均值超标报告435份,小时值超标报告1241份。三是对1405万余个城市空气、镇办空气、地表水、水源地、城市管网自动监控数据监督审查。

4. 做好镇办空气站点巡检、管理及考核工作。加大对全市空气站点的抽力度,截止11月底共抽查空气站点、VOCs站点、第三方质控站点144个。每月编制淄博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及VOC空气站点质量月报,截至11月份总计编制22份月度综合分析报告并提出精准管控建议42条。

5. 完成市控地表水自动站运维和比对质控单位的巡检、管理和考核工作。一是现场巡检市控水站506次,编写水质自动监测设备比对检测报告110份。二是每月以实际水样比对10个水站20台设备(COD、氨氮各10台),同时以质控样考核水站。三是编写水环境监测月报,对水环境监测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提高自动监测的监督水平。

6. 组织每月重点监控企业座谈会,2020年召开超标排污单位帮扶座谈会共6次,解决超标顽疾效果明显,超标小时数由5月的2864次下降至10月的617次,下降78%。组织区县召开大气防治视频调度会共164次,通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废气污染源超标情况。

7. 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提出预警建议。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610份,正式预警建议2次。按规则环境空气质量数据高值提醒745次。召开环境空气质量会商会305次。

(三)提升监控信息化水平,打造综合调度平台

1. 编写完成《淄博市生态环境综合信息调度指挥平台推送信息闭环处理办法(试行)》及配套的《淄博市调度指挥平台发现问题闭环处理机制》《淄博市生态环境综合信息调度指挥平台信息处理考核办法》《淄博市生态环境综合信息调度指挥平台值班制度》《工作流程》。

2. 健全完善“淄博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项目”制定平台建设方案,召开信息化建设技术交流座谈会,将平台建设方案细化。

(四)实施“一号改革工程”,创优营商环境

1. 根据淄博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展高质量发展“树标对标夺标”行动,2020年5月中心指派专人前往对标单位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先进模范学习,紧抓环境监管主线,完善网格化监管,不等、不靠、不推,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奋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2. 做好《淄博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积极配合市司法局按程序召开《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向社会征求意见。9月底,《条例草案》进行了部门会签。该《条例草案》共5章41条,包括总则、建设与运行维护、监督管理和数据应用、法律责任、附则。10月份《条例草案》经过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根据审议意见进行的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我市此次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题进行地方立法,开创全国地市级城市的立法先河。

3. 结合中心工作实际研究印发《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大反思大提升工作方案》,深入学习海口企业家在深圳和海口不同遭遇的新闻报道、《淄博日报》党报记者深圳行系列报道等有关内容,对标深圳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深挖思想短板,深刻学习营商环境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照优化营商环境“十问”,从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深入进行大反思、大讨论。

4. 聚焦群众和企业所盼,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76份,就质控中心工作服务情况进行意见征求,回收意见表76份,收到建议51条,对收到的建议进行整理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边查边改、立查立改。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一是执法职能取消后,重点排污单位现场巡检工作进门难。二是河流断面及纳污管网数据异常后的问题溯源技术操作难度大。目前只是部分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并非全覆盖,数据出现异常后,无法对这部分企业及时进行问题排查。

(二)工作闭环机制还不完善。抓工作力度和实效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标准不够高。重点排污单位数量较多,逐一现场巡检以及问题整改“回头看”力度不够。

(三)横向联动不足。中心内部科室融合主动作为不够,与其他部门单位沟通不主动,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的情况多,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的情况。

三、明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二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针对存在廉政风险点,制定管长远、见实效的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三是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强化对生态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系统学习,切实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

(二)科学谋划“十四五”减排目标任务。根据目前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数据,综合分析我市空气质量与全省平均值之间差距,确定“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目标。预计到2025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71万吨、7.58万吨、4.33万吨、4.87万吨、0.14万吨以内,比2020年分别下降10%、10%、30%、15%、15%。

(三)更新2021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结合环境统计、已竣工的新改扩建项目、新发排污许可实施重点管理的企业名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名录库等数据,凡是符合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的企事业单位,做到应纳尽纳,最终名录通过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系统软件上报省厅,并于2021年3月底对外公布。

(四)完善生态环境综合调度体系。一是建设淄博市生态环境超级指挥平台。整合现有各类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关的自动监控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及时共享;对关键监测数据进行逻辑关联性分析,快速、准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建立综合调度工作机制。成立综合调度指挥组,制定综合调度信息闭环处理办法,实现数据统计分析、预测预报、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整改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做到“每一环节皆留痕、所有环节可追溯”。三是实现监测数据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对环境空气质量污染高值时段提前预警,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高值时段污染物浓度削峰。

(五)健全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政府对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相关要求,采用最新的数值模式系统、技术方法、业务流程和模块功能为淄博市建设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实现全市逐小时3km×3km分辨率的不包括当天未来7天的精细化预报。

 

 

 

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服务中心

xx年xx月xx日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4

>> 《大气污染防治法》 应该怎么修? 浅谈《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 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大修 解读新《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之我见:兼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出炉首次将VOCs纳入防治范围 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完善 低碳城市建设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欧盟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研究 崇明县人大常委会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展执法检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通过 完善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探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的缺陷与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连载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连载六) 大气污染防治研究 如何防治大气污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大气污染防治法》 应该怎么修? 《大气污染防治法》 应该怎么修?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璐晶")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1987年中国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基础性法律文件《大气污染防治法》(下称《大气法》),后根据需要先后在1995年、2000年作出修改。《大气法》前两次修订分别间隔8年和5年的时间,而从第二次修订到现在已经有15年的时间。

在严峻的空气污染挑战面前,需要再次审视这项法律: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完善?哪些法律障碍还需要解决? 如何更快地大幅减少污染,换来更清洁的空气?

2014年12月22日, 新修订的《大气法》首次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国经济周刊》从多个渠道获悉,《大气法》修订将有望在今年完成。由清华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环保部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家中国清洁空气领域的核心科研院所发起成立的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日前《大气法修订建议汇编》(下称“《建议》”)报告。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建议》是希望突出《大气法》修订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收集整理多方的建议,希望可以引发更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为法律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建言一

空气质量标准可否5年一评估

――之前的标准16年未更新

《建议》认为首先应该建立空气质量标准更新的长效机制。现行的《大气法》仅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公布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并未规定一个明确的评估和更新机制。之前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在1996年修订的,16年后才更新,而在这16年间,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以及空气质量对公众的健康影响均发生了较大改变,标准的更新在管理对公众健康有重要影响的PM2.5污染上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建议《大气法》修订中应确立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估和更新机制,如规定至少每5年评估一次是否需要修订标准,并确保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及多方参与。

建言二

完善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

――只有新建期审批,缺少运营期监管

《建议》认为,现行《大气法》规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但目前尚无更详细的规定。实践中,排污许可证制度是随着总量控制制度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其制度形式和监管方式主要通过地方试点摸索而成,加上地方环境管理能力的限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并没有发展成为全面系统的监管手段,而是沦为简单的“发证―换证”流程,加之欠缺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因此未能有效服务于大气污染源的有效监管。

专家呼吁,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一种污染源监管制度,中国学了差不多20年了,但到现在没弄懂、没学会。在《大气法》修订中,应该对排污许可证制度予以完善,将其作为规范企业排污和政府监管的核心制度。

“目前的排污许可证仅仅是一张纸,而且是主要针对企业或者建设项目在新建期的一个前置的审批。目前我们非常缺乏企业和项目已经完成审批、进入运营期后的监管。”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美国的排污许可证详细记录企业运营期间所有的排污设施和排污情况、各个排污设施所用的排污标准等信息,方便执法人员对企业进行监管。目前我们没有这样的监管体系,企业和项目运营之后的管理要求非常少。应该将排污许可证制度真正落实,使企业在运营阶段受到很有效的监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我们业内有一个玩笑:排污许可证制度之所以没有被好好地推行,是因为翻译有问题,翻译成了‘许可证’,这样就让大家认为这是一个项目上马之前必须要获得的一纸证件,获得之后就安全了。”解洪兴说,中国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把“许可证”的概念转变,它不仅是项目上马的时候要用的,而且是对项目长期运营监管的一套管理机制。

建言三

应责令污染者治污,赔偿受害者

――变“抓人关门”的处罚老路,为赔偿终身制

按照现行的《大气法》,最高处罚金额是针对造成严重空气污染事故的,“最高不超过50万元”。在此次送审的《大气法》修订稿中,这一条款已被取消。如何扭转“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认为,修订《大气法》,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有几个原则要遵循:一是针对超标排污企业,所征收的环境税费一定要高于其治理成本,否则企业在治理污染上是没有积极性的;二是环境损害必须要赔偿,这种责任是终身的、不可推卸的,日本发生水俣病已经50年了,排污的企业到现在还在赔偿;三是必须没收违法者的非法所得,污染环境那部分的非法所得通过计算要全部没收,让违法者付出高昂的成本,甚至倾家荡产。

另外,国外对责任者的认定是越多越好,因为形成大的环境污染不是一个老板、一个企业赔得起的,相关连带责任人,包括给企业贷款的银行、保险公司,从企业分过红的股东,只要是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直接责任人赔偿不起的时候,相关金融机构、投资方等都要连带追究。

杨朝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大气法》修订,对于执法部门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武器,但在执法中要转变一种观念,过去我们执法,谁违法了,就严厉处罚谁,该罚款的罚款,该判刑的判刑,但是我们的环境法治是为了解决大气污染,把企业罚破产了,把负责人抓起来了,最后的污染由谁治理呢?污染受害者的损失由谁赔偿呢?

“解决环境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罚款和对有关责任人处罚,要让老百姓受到的损失得到补偿。我们的法律有很大的缺陷,对环境责任的认定有缺陷,把人处理完了,案件就算完了。”杨朝飞说。

建言四

解决环保执法缺钱、缺人难题

――环保部门应单设大气防治机构

杨朝飞表示,现在我们国家的环保执法面临一个很大的尴尬,即违法的人多,但是环境执法不到位。环境执法不到位将带来两个方面的社会不公平:一是在排污者与污染受害者之间出现了不公平的问题,排污者获得了超额的利益,而污染受害者却承担了环境的代价;二是在排污者之间也出现了不公平的问题。

在很多专家看来,环境执法不到位,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缺少具备相应素质的执法队伍。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部主任沈晓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企业肆意违法的成本低、环保部门压力大,执法能力不足。县一级的环保部门由于编制问题缺乏人员、技术、知识储备。“我国的公务员编制对于国家来说是各个部门总量控制的,环保部门要增加就必须要别的部门减少,所以虽然环保部门呼吁了很久,但是还是控制得很严格。”沈晓悦说。

《建议》认为空气质量管理应当按照科学指导决策的原则,推行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管理的模式。若要决策有较好的科学基础,则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支持,包括监测数据分析人员、空气质量模型技术人员、经济专家、能源专家、交通专家等。

解洪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美国,国家环保部门负责大气相关工作的政府环保人员超过1400人;在州层面,加州大气资源管理局有近1300人从事空气质量管理相关工作。相比之下,中国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从事空气质量管理的人员数量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虽然国家下达了很多空气污染治理任务,并划拨了专项经费开展空气污染防治工作,但开展空气质量政策研究和管理的人员数量却没有太大变化。大部分地级市的环保局都没有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部门,负责空气质量管理的人员非常有限。再加上专职科研人员的数量与能力的缺口大,因此许多工作落实困难。政府可以考虑在新《大气法》中提出建立区域或省级的空气质量研究中心,并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推动环境服务业的发展,以缓解地方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cx111111”为你整理了这篇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0月初,我们深入工矿企业、垃圾填埋场和建筑工地,实地查看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的依法推动情况,征求了基层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法律制度完善和实施监督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和全民共治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贯彻落实情况,就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成员单位进行了交流讨论,交换了意见建议。调研情况如下。

一、《决议》贯彻落实总体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出台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决策部署、省委重大举措和市委具体安排,坚持目标引领,推动依法治污,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空气质量关中靠前。2019年度空气质量与2018年同期比较情况。1-12月份,全市优良天数266天,同比减少7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细颗粒物(PM2.5)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9.1%。2020年度空气质量与2019年同期比较情况。1-9月份,全市收获优良天数223天,同比增加28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细颗粒物(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

水环境质量达标。岔口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考V类标准,2019年水质改善率在全省13个市区排名第二;四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省考标准。

声环境质量好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二级(较好),同比下降0.6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为一级(好),同比下降1.5分贝;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同比下降0.4分贝、1.6分贝。

固体废物实现减量化。工业固废产生企业增加2家,产生量减少15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减少128吨,处置量增加400吨;纳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医疗机构增加23家,736吨医疗废物全部安全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加5000吨、处置率增长3.78%。

(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得到落实

一是坚持党政同责,逐级夯实环保责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定期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会等会议,定思路、定方案、解难题、抓落实,为全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铜川实际,先后成立环境保护督察巡查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和铁腕治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夯实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坚持每月召开调度会,对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指导、统筹推进,研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污染治理工作不断深入。二是完善机制,落实联防联控制。制定了铜川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和《四大保卫战2020年工作方案》,出台了《空气质量考核办法》,将环境质量改善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压实各部门污染防治的监管责任,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考核倒逼,形成了党政同责、各级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组建由市委、市政府督察室和市生态环境部门组成的督察组,对区县、部门和涉污企业生态环保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察,破解大气污染防治难题、补齐水污染防治短板,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三是强化依法行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铜川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化管理方案》《关于执行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告》《主要河流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等,促使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和污染有效控制。市人民政府围绕重点、难点和短板问题,实施了企业源头治理、储煤洗煤整治、水环境达标、非煤矿山扬尘管控、服务发展五大环境管理提升工程,开展了春季扬尘和企业无组织排放、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夏秋季秸秆禁烧、秋季工业窑炉治理、"冬防"涉煤污染、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执行等六个专项执法行动,处罚319起,摸排移送生态环境领域涉黑涉恶线索17条,92条行业治乱线索全部处置到位,形成有力震慑,倒逼环保责任落实。

(三)地方性法律制度逐步完善,依法监督成效明显

自2017年以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立法的重点领域,围绕人民群众关切和社会反应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调研,地方立法五年规划中计划立法项目14个,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有10个,以地方立法补充完善、回应群众关切。聚焦破解大气和水污染堵点、难点问题,广泛调研,充分论证,颁布实施了《铜川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铜川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铜川市河道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动铜川生态环境依法治理走上法治化轨道。以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为责任底线,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监督工作重点,把听取和审议环保方面的报告作为年年坚持的必修课,先后对全市铁腕治霾工作情况、每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和专题审议提出审议意见;对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累计向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指出27方面问题,提出35个方面的整改意见建议,依法支持、监督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推动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担负起生态保护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同时督促企业、有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努力推动涉气涉水突出问题的解决,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

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和普法宣传日等重大节日为平台,深入街道、社区、镇村等基层一线,采取设点宣传、专题宣传、设办专栏、集中培训等形式,多方位、全覆盖对干部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日常宣传教育方面,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指数,发放清明文明祭祀、禁燃烟花爆竹、烟煤散烧污染防治等倡议书,建立环境违法诚信体系,运用各类媒体曝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快速处置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监督举报等方式,为我市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让"环境共享、责任共担、污染共治、生态共建"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崇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存在问题

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法律和《决议》的全面有效实施上不同程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法律和《决议》助推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依法监督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方式方法需要不断创新,监督成效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监管责任落实还需持续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掌握运用方面还有欠缺,部分区县和职能部门贯彻实施国家生态环保法律和地方法规力度不够大,环境保护的合力不足,监管覆盖有死角,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和有效震慑的态势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还不够,一些企业治污主体责任落实有差距。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些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难度较大。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仍很繁重,臭氧污染治理难度大,减煤空间缩小,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秸秆禁烧的治理难度大,空气质量优良率仅72.8%,与国家要求的80.3%相差较大。水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污水收集、处理问题突出,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和城市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等重点治理工程还未完成,污水处理厂遇雨溢流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漆水河生态基流不足,严重影响出市断面水质。

三、意见建议

认真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省委和市委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逐条对照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决议》精神,认真查找"短板",补齐"缺项",推进生态环境重点领域立法,依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聚力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严峻形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思想内涵、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决议》助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明的方向和基本遵循,切实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战略定力,履职尽责,依法行政,坚持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护环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二)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震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明确层级监管责任,层层压实环保责任。要强化环保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熟知程度,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完善落实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深入推进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执法,形成合力,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臭氧污染治理、固体废物监管、环境监测等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问题,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有效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三)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增强打赢四场保卫战的决心信心。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盯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中的突出问题,综合施策,科学治理,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为打赢四场保卫战提供保障力量。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控六项举措,突出抓好道路工地扬尘管控、减煤"双替代"和"冬防"攻坚行动,推广散煤治理技术和模式,集中力量治理道路抛洒、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标本兼治、科学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饮用水源、城乡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围绕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升改造,加大污水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做到应收尽收、达标处理,着力打赢碧水保卫战。要因地制宜,严控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逐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打好净土保卫战。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专项行动,抓好渭北"旱腰带"采石场整治,实施退耕还林草、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力打好青山保卫战。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6

摘要 以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台型大气污染,已造成京津翼形成大气污染“一体化”,使京津翼地区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在推进京津翼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如何突破行政区体制限制和固有的机制障碍,严格标准制度创新法治体系,强化区城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在深入分析京津冀大气泻染协同防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排放数据、财政投入、交通体系、机动车和油品管理、排放标准、环境立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城大气污染;协同防治

引言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人口重要区域之一,但与其相伴衍生的是大气污染的“一体化”,京津冀已经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区域,令世人关注。根据环境保护部统计,2013年,京津冀区域SO2、NOx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58.9万吨、213.0万吨和146.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7.8%、9. 7%和11. 2%,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4.3倍和5倍。按照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评价,京津冀13个城市空气质量无一达标,全年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仅为37.5%;区域中11个城市排在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排名的前20位,7个排在前10位。

京津冀大气污染存在显著的区域传输特征,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2012年9月-2013年8月北京市PM2. 5来源解析结果,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36%,在一些特定的空气重污染过程中,通过区域传输进京的PM2.。占到总量的50%以上。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专门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并成立了包括京津冀晋蒙鲁六省区市、环保部等中央七部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该协作小组在2015年5月增加了河南省和交通运输部),启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在北京APEC空气质量保障中取得了一定成功。这种成功案例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但过分依赖临时性措施,尚缺乏区域长效机制。京津冀三地在开展区域大气协同治理工作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为此,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天津市、河北省委员会以及中央生态环境工作委员会,对京津冀三地实地开展深入调研。本文基于调研成果,从深化改革的视野,研究提出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地污染不同,执行排放标准差距大

2013年数据表明,在空气污染物浓度对比中,北京、天津空气质量好于河北;同时,天津、河北不仅排放总量高于北京,而且万元GDP排放量,即排放强度高出北京很多倍,天津S02、NOx排放强度是北京的2.5倍、3.5倍,河北S02、NOx的排放强度是北京的7倍、10倍,这说明天津、河北迫切需要加大减排力度。京津冀三地除了产业和能源结构存在较大差别外,所执行的排放标准差距大也是造成污染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对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已经公告明确规定统一执行国家标准特别排放限值。但是,现有污染源所执行的标准仍然差别很大,总体来看,北京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特别限值的地方标准,在天津和河北的6个城市,只有火电和钢铁烧结工艺的颗粒物明确执行国家标准特别限值,其余执行国家标准,或者在过渡期仍然执行以前非常宽松的旧国家标准、旧地方标准。例如,三地现有锅炉烟尘浓度排放限值差别达到2.6~8倍,SO,浓度排放值差别达到8~24倍。虽然国家已经水泥、钢铁、火电、锅炉等新的国家标准并且规定了特别限值,但由于贯彻标准和标准制定上的脱节,以及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成本方面的顾虑,目前天津和河北所涉及城市尚未明确执行日期,特别排放限值没有全部贯彻落实。

机动车污染突出,综合交通体系尚缺规划

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放监控中心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底,京津冀三地机动车保有量共计2202万辆,约占全国2.5亿辆的8. 8%。三地机动车排放NOx为52. 35万吨,占三地各类源NOx排放总量的31%,机动车已成为区域减排重点污染源。同时,PM2.5来源解析显示,机动车排放造成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贡献率高,在本地PM2.5来源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分别为31%、20%、15%。由于分散、移动的特点,其治污难度远超过固定污染源,机动车成为最难而又必须治理的区域污染源。机动车污染突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三地交通运输体系过度依赖公路运输,加剧大气污染。2012年数据表明,92%的客运量、85%的货运量是通过公路完成的。柴油车排放污染严重,能耗也是铁路的10倍。北京市机动车排放NO。的60%是由柴油车引起的,河北省高于这个比例。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缺失是污染的源头。

第二,三地标准执行不统一,难以协同控制污染。北京市新增机动车目前执行第五阶段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前3年左右执行国家标准,天津、河北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北京油品执行第五阶段标准,天津、河北仍执行第三阶段标准,三地标准执行不统一阻碍了新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且不利于在用车减排。

第三,城市出行中机动车占比高。北京市2012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为44%,其中轨道交通占16. 8%,而东京、巴黎等国际城市的轨道交通分担率为70%~80%,北京远低于这一国际水平;北京32%的人依靠小汽车出行,人均汽油消费为全国的3.5倍。

发展和投入不平衡,协同治理难度大

在发展方面,201 3年京津冀三地财政收入分别为3600亿元、2000亿元、3600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1.7万元、1.4万元、5000元。北京、天津已经跨人中等发达地区,河二IE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还有20多个部级贫困县。

在投入方面,北京自1999年就设立了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但是天津、河北没有设立此类专项资金,仅从其他预算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3年和2014年中央和三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共约300亿元,其中,北京获得中央资金17.2亿元,自身投入超过160亿元;天津、河北分别获得中央资金16.6亿元和50多亿元,自身配套只有20多亿元。天津、河北自身投入远低于北京,尤其是河北的投入与大气污染治理需求差距大。

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防治改革的着力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是三大战略任务之一。应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法治长效制度为保障,着力对区域污染物排放数据、财政投入、交通运输方式、机动车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加快实施区域排放标准,推进区域法规体系建设。

改革排放数据管理体系,提高规划的精准性

目前对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数据管理还比较简单,停留在传统的环境统计方法上,而环境统计,只统计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排放的SO2、NOx和烟(粉)尘排放量,不统计农业、居民生活、非道路移动源等污染源,不能真实反映各类污染源、各种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情况,在相当程度上缺乏控制PM2.5的数据决策支撑。建议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对环境统计制度进行改革,率先开展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建立动态化和业务化的区域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库,构建排放数据体系,并应用到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中,提高规划的精准性。具体做法,可以暂时保留环境统计数据,编制独立于行政考核、反映真实情况的排放清单数据。

改革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实施“京津援冀治污工程”

在财政投入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承认和尊重河北为北京、天津的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建议将一般性的“污染者付费”环境政策,调整为“污染者付费”和“受益者补偿”并行的投入方式,参照对口援藏、援疆模式,实施“京津援冀治污工程”。按照共同而又公平分担的原则,由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京津冀共同出资设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共同基金”,采取资金、技术、人力、项目等不同方式重点援冀,努力为河北贯彻国家新标准、特别排放限值创造资金条件,确保其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环境质量同步改善。创新政绩考核方法,把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按照一定权重,分别纳入京津冀三地党委、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建设完善铁路网络体系,推动粗放型交通运输方式变革

第一,从战略规划布局上,建设、完善、运营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将其与机动车污染治理协调推进。

第二,在策略方面,把铁路网放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优先领域,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第三,通过“互联网+”,构建权威的区域物流信息体系,推动物流运输方式变革,减少跑空车、不必要的污染物排放。

实行车油同步机制,构建区域机动车协同监管体系

统一提高车用油品质量,严格人市新车排放标准。通过油品升级,突破机动车污染控制瓶颈。建议加大力度推进天津、河北尽早将车用燃油质量和入市新车提升到第五阶段标准,这既能减少天津、河北新增机动车的排放量,又能减少在用机动车的排放量。

加强机动车排放监管能力建设。一是河北首先在市一级建立机动车排放监管队伍,并逐步延伸到县;二是京津冀三地可利用北京市现有机动车排放监控信息系统,扩大建立区域统一监管调度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全面的协调管理;三是加强北京市机动车排放实验室能力建设,将该实验室建成具备为京津冀三地机动车排放监管服务的、能力齐全的专业化机动车排放实验室。

严格统一区域标准体系,坚持工程治污

完善区域排放标准限值体系,规范严密。建议北京市补充个别污染物排放限值,继续加强有关标准限值的严格程度,适当增加相关行业VOCs排放标准,成为全国先进标准的示范区。建议环境保护部完善石化、化工等行业国家排放标准后,尽快协调天津市政府、河北省政府早日明确六大重点行业和燃煤锅炉现有源执行国家特别排放限值的日期。在天津市域以及河北省6个城市得到全面实施后,再考虑扩大区域执行。着眼长远,可考虑统一京津冀区域排放标准限值。可在机动车油品标准和排放标准率先统一。

落实排放标准实施制度,严格执法。开展排放标准执行专项检查,严肃标准约束力。从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审批、现有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监察、超标处罚等环境管理环节,对国家排放标准执行情况,由环保部每年统一组织三地环保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和评估,改变目前排放标准“重制订、轻执行”的状况,使排放标准产生应有的法律约束力和污染减排效益。

发展标准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体系,工程治污。坚持把现有污染源治理设施改造升级达标提标放到与削减过剩产能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工程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两手抓,建议统一规划启动一批环保设施改造升级项目,以标治污,促进清洁生产、环保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发展。建议环保产业发展等有关主管部门,规划搭建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部署装备制造基地、重点支持一批支撑污染治理服务的环保企业。

创新区域立法模式,推进依法治污

目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治理的目标、各种措施和政策都是通过政治和行政手段协调推进的。按照环境保护法治思维,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京津冀污染治理的成功做法,应当通过顶层设计和各项协商形成区域立法。实际上,制定京津冀区域环境法规是有先例的,1984年三地政府就曾过《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管理办法》,至今有效。

建议重点在以下体制机制方面开展法律规范创新研究,如对排放标准体系和规划进行部署;产业禁止、限制新增目录和退出目录、能源优化、交通运输综合体系、机动车等污染控制技术路径;资金投入模式、科技产业支撑、信息共享和公开、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任务考核等。着手制订《京津冀区域清洁空气条例》,或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出台《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条例》,通过法律制度切实保障京津冀三地协同治理不间断、不走偏。

以上六点对策建议,也是六个子体系,即为数据体系、投入体系、交通体系、移动源体系、标准体系、法治体系。数据体系是基础,加大政府投入是保障也是难点,交通行业是重点领域,机动车排放监督是短板,实施区域逐步统一的排放标准体系是基本制度,法治是长效机制,这六个子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撑,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协同推进。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7

编制背景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中国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引起人们对生存健康和环境污染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大气污染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国务院以动员公众参与并践行环境保护为落脚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要求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行为准则,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贡献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向污染宣战”,不仅科学认识大气污染,而且践行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为改善空气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编制依据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奋斗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此次《准则》的制定和出台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该计划的实施与实现,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增强环境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同呼吸共奋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据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编写过程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同时,在表述上注意简洁明了,易记易行,对象上兼顾城市与农村居民,注重突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行为规范。

《准则》内容框架和范围依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并优先借鉴、参考政府性文件提出的与大气污染防治有关的公民行为方式和内容,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京津冀等地政府的《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等。

主要内容

有关负责人表示《“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的编写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在表述上注意简洁明了,易记易行,在对象上兼顾城市与农村居民,注重突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行为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教育专家、新闻媒体、基层工作者、青年学生以及社区代表在内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篇8

预警信号细分成四级,红色预警公务车停驶50%

据悉,《应急预案》共包括总则、组织体系、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总结评估、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七个章节。与去年初制定的《应急方案》相比,进一步细化深化,重点是细分预警等级、完善启动条件、强化应急响应措施、注重措施落实效果。

在预警分级上,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有关规定,将预警从原来的重度污染、严重污染两级细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启动的条件分别是经监测预测,未来一天AQI在201~300之间,启动蓝色预警;未来两天AQI在201~300之间,启动黄色预警;未来一天AQI在301~450之间,启动橙色预警;未来一天AQI大于450,启动红色预警。

与四级预警相对应,《应急预案》分别设置了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级应急响应。在预警启动的判断依据上,综合考虑实时情况和未来趋势,以浓度实测值和AQI预测值为预警和应急启动的判定依据。四级响应均包括公众健康防护提示、建议性措施和强制性措施三方面内容。随预警等级的提升,响应措施的力度和强制性加大,社会影响也相对加大。Ⅳ级(蓝色)响应时,以劝导建议和加强管理为主,Ⅲ级(黄色)响应时,增加了对部分工业行业的限制性措施和易产生扬尘施工、运输作业的禁止性措施。Ⅱ级(橙色)响应时,进一步加大强制力度和范围。

尤其在Ⅰ级响应(红色预警)条件下,强制性措施进一步增加三条、强化两条。增加的三条:一是停驶除执法执勤车外的50%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二是停止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三是根据预警时间,中小学和幼托机构采取停课措施。强化的两条:一是企业停产,进一步扩大明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工业企业采取阶段性停产措施;二是建筑工地停工,扩大到除特殊工艺、应急抢险外的所有室外作业。

实施细则要跟上,执行不力将追责

为了确保应急响应措施的实施效果,在措施细化和落实方面,本市已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区县抓紧编制具体实施细则,与《应急预案》配套实施,根据预警启动落实。在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方面,通过条块结合、自查和督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措施落到实处。具体是:各部门、各区县在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后,根据职责安排专门力量,加强检查;市、区环保部门加大面上抽查和巡查力度,督促相关单位按要求落实应对措施,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在1月17日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现场咨询活动上,市政协委员游闽键对《应急预案》能否执行到位进行了追问,指出《应急预案》存在对在检查后又继续施工的工地暂无处罚、强制性措施缺乏具体执行单位、应急预案得不到大气污染防治法支撑等诸多问题。他建议细化落实到责任主体,区县和市里面的分工是怎样的,责任主体再清晰化,在强制措施上一定要有法则,希望立法能够加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措施真正到位。

监督机制是保证措施真正到位的关键一环,记者近日获悉,2014年,上海环保部门将从行政问责、刑事追责等多方面加强执法力度。在行政问责方面,对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执行不力的部门和单位,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在环境行政处罚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建立“按日计罚”制度,对违法排污的企业,按违法的天数计算处罚金额;将对污染排放企业装上“鹰眼”,利用信息手段,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并将污染源在线监控取得的数据用于执法,让违法企业无所遁形;对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除进行行政处罚外,还要求承担由其造成的环境修复费用。在刑事追责方面,建立环境违法案件的行刑衔接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

当然,应急工作只能临时部分缓解空气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表示,要根本改变空气重污染高发的状况,必须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海将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措施,加快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动长三角区域联合行动、联防联控,推动区域环境的共同改善。

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启全民综合治霾模式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从欧洲到美洲,英国、德国、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饱受严重环境污染的折磨。起初的各国治污效果也像我国一样并不理想,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这些国家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根治。国家立法、产业转型、能源调整、区域协作……这些西方国家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针对空气污染,美国制定了“清洁空气法案”,并把PM2.5数据作为其中最重要环境空气指标之一。1997年7月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当天PM2.5监控结果和次日的预报数据。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行多层次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

为治理交通污染,英国则对排污严重汽车实施征税,比如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小汽车征收“拥堵费”。针对可吸入颗粒物,德国一些城市采取了“环保贴”措施,根据汽车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情况,为车玻璃贴上不同颜色的“环保贴”。同时把城区分成4个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标牌标明贴有何种颜色“环保贴”的车辆可以通行,违规者将被罚款40欧元。近日,上海市政协委员胡光建议,企业应缴环境污染责任险。他认为,空气污染问题常出现“企业排污、百姓受害、却靠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为此,他认为应由企业出资投保,一旦造成污染,一方面能靠理赔款分担政府支出;同时,责任企业今后就必须支付更高额的保费。

在国内,天津提出了5项雾霾治理措施,分别是:全市所有燃煤锅炉房、电厂将配备脱硫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控制人口、使用清洁能源,严格控制新增燃煤量;关停部分电厂、实施供热锅炉并网或热电联产工程;限制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至2015年,淘汰11.3万辆高污染排放车辆。北京则将治霾行动分解为84项具体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各区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的50多位“一把手”头上,完不成任务将按人头追责。标准之高,力度之大,充分显现出政府重典治霾的决心和魄力。

上一篇: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 下一篇:数字教育资源获取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