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5 17:25:52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1

关键词草地;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原因;恢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00-01

草地生态系统是动植物资源的宝库,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草原的开发活动加剧,如过牧、过开采、毁草开地、滥采滥伐等,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草原沙化,植被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鼠虫灾害频发,沙尘暴肆虐,生态系统功能失调,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现象严重,物种多样性下降[1-2]。因此,该文将以锡林郭勒盟的典型草原为对象,研究恢复草原植被以及生态系统的措施。

1草原植被的退化原因

1.1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为800-1 200 m,地形平坦开阔,气候干旱、多风、寒冷。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增多,是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锡林郭勒盟春季多风雨量少;夏季多雨;秋季天气多晴天,少风;冬季寒冷,降雪量大。草原资源丰富,包含沙地草原、半荒漠草原、典型草原以及草甸草原,植物物种超过1 200多种。

1.2恶劣的气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3]。全球气候的变化,常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能,降低土壤的通透性以及蓄水能力,削弱了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导致根系不发达,限制各类营养物质的流动,致使草原植物向劣、矮、稀方向发展,牧草品质大幅度退化,加剧了植被演替的现实,植株高度由20 cm以上向7 cm转变。

1.3人为因素

人们对草原的过度开垦、过度牧羊、毁草开地等活动,是影响草原植被生长、使草原沙化的重要因素。

2恢复典型草原植被的措施

2.1实施围封措施

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大面积的草原遭到破坏,锡林郭勒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国家和自治区以及盟市经过多方面详细调查研究后,对草原采取了春季实施休牧、围封转移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措施。2001年锡林郭勒盟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围封转移等措施;2003年开始实施春季休牧措施,到2005年春季休牧草场的面积已达到总面积的88%,而到2008年锡林郭勒盟的春季休牧面积已达1 697.3 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7%。随着春季实施休牧、围封转移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围封区以及休牧区内,植被种类增加,密度、盖度以及生长度都明显提高,牧草品质优质化,植被结构优化,植被多样性提高,草原稳定性增强,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2.2以新型工业化反哺生态建设

矿藏、煤海、风能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宝贵的资源保障,对各类资源的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退牧减畜,减轻草原压力,恢复草原植被,是锡林郭勒以工业反哺生态建设的首要环节。经过长时间努力,锡林郭勒盟牲畜总量由1 800万头缩减到1 400万头,有效保护了草原植被,缓解了草原压力。另外,政府推进畜种改良,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防灾抗灾;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加大发展畜牧加工业,高科技养殖业。通过这些措施,减牧同时也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过程,保证了牧民减牧不减收,最大程度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锡林郭勒盟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即为基地化、集群化、园区化,集中分布,深度发展,以最小的开发模式,实现最大的经济生产效益。当地在最初,就绕开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恢复草原的生态系统[4]。

在以工业发展反哺生态建设时,锡林郭勒盟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项目为重点,投入财力、物力、人力改善草原建设。据统计,2000—2008年,在改善草原建设项目中投入20.15亿元,治理草原面积145.2 万hm2。同时,锡林郭勒盟采用“三牧” 制度,即围封禁牧、划区轮牧及春季休牧以改变牧民对草原的利用方式,农牧区实施林牧结合,在退耕还林地上,大量种植牧草、灌木等,使区域的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3结束语

从草原沙化到“良性循环”,锡林郭勒盟以6年时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达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草原植被的健康生长以及草群结构的优化,除了上述措施外,各方对气候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干旱的气候条件也是影响草原植被的重要因素。

4参考文献

[1] 杨持,叶波,邢铁鹏.草原区区域气候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6.

[2] 魏建民,宋珍,安小虎,等.陕西省延安市草原退化的园艺以及草原保护的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5):44-45

[3] 侯琼,乌兰巴特尔.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6,34(1):102-106.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2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年到*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4年到*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4年的76%上升到*4年的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0年价),*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4年与*0年相比,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0年的76.2%下降到*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5年的21.0%、2.9%和7.2%。

到*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4-2020)》(草案)。*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5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6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受认识水平和分析工具的限制,目前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现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沿海海平面上升、西北冰川面积减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而且未来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一)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

中国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中国主要属于大陆型季风气候,与北美和西欧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季节变化幅度要比同纬度地区相对剧烈,很多地方冬冷夏热,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夏季,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灾人口之众,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二)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5年全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5年中国草地面积4.0亿公顷,其中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北方温带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沙化的危机。*5年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约为263万平方公里,已经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27.4%。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濒邻的自然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易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5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0.61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高达76.4%;*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3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68.9%,石油为21.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为10.1%,而在同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只占27.8%,石油36.4%,天然气、水电、核电等占35.8%。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

(四)人口众多。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5年底中国大陆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达到13.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4%;中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约有7.5亿的庞大人口生活在农村,*5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每年有1000万以上新增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每年约有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5年中国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约1.7吨标准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5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714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下同),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约为2877美元,而西部地区只有1136美元左右,仅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39.5%;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1美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97美元,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31.0%;中国的脱贫问题还未解决,截至*5年底,中国农村尚有2365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83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一)对农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春季物候期提前了2~4天。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干旱出现的概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五是气候变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提高。

(二)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中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从南向北分布的各种类型森林向北推进,山地森林垂直带谱向上移动,主要造林树种将北移和上移,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森林生产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1%~2%,暖温带增加2%左右,温带增加5%~6%,寒温带增加10%左右。三是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四是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终将缩小。五是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到2050年,预计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六是积雪量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七是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能对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和秃杉等产生较大影响。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近40年来中国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等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中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其次为淮河、黄河流域,而整个内陆河地区由于干旱少雨非常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的宁夏、甘肃等部分省(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显著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概率。二是未来50~100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未来50~100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有加速趋势,并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使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海平面及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中国沿岸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二是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概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三是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损害程度也将加大。

(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由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将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人类健康。同时,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气候变化也可能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在*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而中国高达68.9%。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目前的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如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千克标准煤左右,大中型合成氨吨产品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300千克标准煤左右。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并存,使中国的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左右。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存在,这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吸收汇的能力。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加大。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仍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降低生产成本,防止潜在荒漠化增大趋势,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六)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一是促进中国水资源持续开发与利用,二是增强适应能力以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七)对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沿海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极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威胁。目前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已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抵抗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未来中国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对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第三部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履行《气候公约》相应的国际义务,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指导思想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二、原则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这既是国际社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各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选择。中国政府早在*4年就制定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带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在这些基本的承诺方面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而适应气候变化则是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中国将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到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只有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些政策更加有效。中国将继续把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等政策措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国将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各国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手段尚有不同看法,但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是基本共识。中国将积极参与《气候公约》谈判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三、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到2010年,中国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等措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到201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

——通过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氧化亚氮排放治理等措施,控制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10年,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5年的水平上。

——通过继续推广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和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和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加强对动物粪便、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加大沼气利用力度等措施,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

——通过继续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农田基本建设等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到201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比*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等适应性措施,到2010年,力争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5*万公顷,力争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

——通过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监管,继续开展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实现90%左右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16%左右,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万公顷。

——通过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和推行节水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

——通过加强对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科学监测以及对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监管,合理利用海岸线,保护滨海湿地,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加强红树林的保护、恢复、营造和管理能力的建设等措施,到2010年左右,力争实现全面恢复和营造红树林区,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通过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研究分析方法,加大对相关专业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使气候变化研究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有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在能源开发、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到2010年,力争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意识,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等措施,到2010年,建立并形成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第四部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一方面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大力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适应能力,加强科技开发和研究能力,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完善气候变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本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能源生产和转换。

1.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根据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与服务体系的要求,尽快制定和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并根据该法的原则和精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修订,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加强能源战略规划研究与制定。研究提出国家中长期能源战略,并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国能源的总体规划以及煤炭、电力、油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石油储备等专项规划,提高中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制定国家和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考核指标,并通过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优质化和清洁化的进出口结构。

——进一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资、政府特许等措施,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国家电网和石油销售企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收购可再生能源产品。

3.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重点加快西部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亿吨。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加快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的核电建设;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自主化的核电建设方针,统一技术路线,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大型核电机组建设的自主化和本地化,提高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亿吨。

——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进步。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大力发展单机60万千瓦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技术;加强电网建设,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亿吨。

——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作为加快煤炭工业调整结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主要鼓励政策包括:对地面抽采项目实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减免政策,对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及其他综合利用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煤矿瓦斯发电项目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鼓励政策,工业、民用瓦斯销售价格不低于等热值天然气价格,鼓励在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等。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粮食主产区等生物质能源资源较丰富地区,建设和改造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和中小型锅炉。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努力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制定有利于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措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生产和使用。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大规模的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大幅降低成本,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研究开发深层地热发电技术;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发展潮汐发电,研究利用波浪能等其他海洋能发电技术。通过上述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6亿吨。

4.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开发和应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封存技术等。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开发复杂断块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深海油气藏勘探技术和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综合技术。

——核电技术。研究并掌握快堆设计及核心技术,相关核燃料和结构材料技术,突破钠循环等关键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和研究。

——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技术。

——输配电和电网安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西电东送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健全节能法规和标准。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完善各行为主体责任,强化政策激励,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等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制定建筑物制冷、采暖温度控制标准等。

——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健全强制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不准销售和使用;依法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公共设施用能情况的监督;加强对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完善节能信息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各类能耗信息,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节能工作。

——推行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资源纳入总体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

——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推行节能自愿协议,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节能积极性。

3.强化相关政策措施。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的信息产业,制定并实施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制定并完善国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

——制定节能产品优惠政策。重点是终端用能设备,包括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及建筑节能产品等,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政策,并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一些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研究制定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研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引导公众树立节约型汽车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例,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4.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钢铁工业。焦炉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新建高炉同步配套余压发电装置,积极采用精料入炉、富氧喷煤、铁水预处理、大型高炉、转炉和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连轧、控轧、控冷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

——有色金属工业。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铜熔炼采用先进的富氧闪速及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电解铝采用大型预焙电解槽,铅熔炼采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及其他氧气直接炼铅技术,锌冶炼发展新型湿法工艺。

——石油化工工业。油气开采应用采油系统优化配置、稠油热采配套节能、注水系统优化运行、二氧化碳回注、油气密闭集输综合节能和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等技术,优化乙烯生产原料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大型合成氨装置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推广一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加快以天然气替代原料油的改造,中小型合成氨采用节能设备和变压吸附回收技术,采用水煤浆或先进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固定床造气技术,逐步淘汰烧碱生产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重等措施。

——建材工业。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逐步淘汰机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及其他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矿物燃料,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和尾矿。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淘汰落后的垂直引上和平拉工艺,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建筑陶瓷行业淘汰倒焰窑、推板窑、多孔窑等落后窑型,推广辊道窑技术。卫生陶瓷生产改变燃料结构,采用洁净气体燃料无匣钵烧成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重,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交通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加快发展柴油车、大吨位车和专业车,推广厢式货车,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实施,从源头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加快发展电气化铁路,开发交—直—交高效电力机车,推广电气化铁路牵引功率因数补偿技术和其他节电措施,发展机车向客车供电技术,推广使用客车电源,逐步减少和取消柴油发电车;采用节油机型,提高载运率、客座率和运输周转能力,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通过制定船舶技术标准,加速淘汰老旧船舶;采用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

——农业机械。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建筑节能。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供热系统和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和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和标准。

——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推广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5.进一步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通过实施上述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计“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5.5亿吨。

(三)工业生产过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钢材节约,限制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钢材和废钢材回收,减少钢材使用数量;鼓励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组织修订和完善建筑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和标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降低钢材使用系数;鼓励研究、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以替代钢材;鼓励钢铁企业生产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提高钢材强度和使用寿命;取消或降低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钢材等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

——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继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方针,完善对生产企业销售袋装水泥和使用袋装水泥的单位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继续执行对掺废渣水泥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待遇等政策,进一步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措施,保持中国散装水泥高速发展的势头。

——大力开展建筑材料节约。进一步推广包括节约建筑材料的“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建筑,积极推进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积极开展建筑垃圾与废品的回收和利用;充分利用秸秆等产品制作植物纤维板;落实严格设计、施工等材料消耗核算制度的要求,修订相关工程消耗量标准,引导企业推进节材技术进步。

——进一步推动己二酸等生产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等国际合作,积极寻求控制氧化亚氮及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排放控制水平,以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农业。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建立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若干法律为基础的、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能够改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农田、草原保护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草地和浪费土地。

——强化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技术等,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降低畜产品的甲烷排放强度;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促进户用沼气技术的发展;开发推广环保型肥料关键技术,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五)林业。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林业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清理工作。制定天然林保护条例、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条例等专项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加强执法检查,扩大社会监督,建立执法动态监督机制。

——改革和完善现有产业政策。继续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义务植树的多种形式,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业碳汇。

——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抓好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通过有效实施上述重点工程,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

(六)城市废弃物。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管理的重点由目前的末端管理过渡到全过程管理,即垃圾的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规范垃圾产生者和处理者的行为,并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根据新形势要求,制定强制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标准,提高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严格执行并进一步修订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评价标准》等行业标准,提高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收集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

——加大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规模适宜的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技术,为中小城市和农村提供亟须的垃圾处理技术。加大对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利用的支持力度,加快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步伐。

——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行环卫行业服务性收费、经济承包责任制和生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垃圾处理体制改革,改善目前分散式的垃圾收集利用方式,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提高征收垃圾处置费的标准,对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给予优惠,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实行优惠的增值税税率,并在一定时间内减免所得税。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一)农业。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

——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种植业结构向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三元结构的转变。调整种植制度,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

——选育抗逆品种。培育产量潜力高、品质优良、综合抗性突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改进作物和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

——遏制草地荒漠化加重趋势。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的载畜量,恢复草原植被,增加草原覆盖度,防止荒漠化进一步蔓延。加强农区畜牧业发展,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

——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二)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并在有关法津法规中增加和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化保障。

——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加强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监测、扑救助、林火阻隔及火灾评估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林业监测资源,建立健全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及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综合防治,扩大生物防治。

——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研究与开发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技术,研究选育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森林植物在气候适应和迁移过程中的竞争和适应能力。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技术,特别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等相关技术,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加强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森林环境、荒漠化、野生动植物、湿地、林火和森林病虫害等监测技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体系,提高预警和应急能力。

(三)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管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思路,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加强水资源控制工程(水库等)建设、灌区建设与改造,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

——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和海水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重点突破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四)海岸带及沿海地区。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结合沿海各地区的特点,制定区域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建立合理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综合决策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及时处理海岸带开发和保护行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综合管理示范区。

——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技术研发,主要包括沿海红树林的栽培、移种和恢复技术,近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沿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技术,降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快建设已经选划的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自然保护区,提高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

——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增设沿海和岛屿的观测网点,建设现代化观测系统,提高对海洋环境的航空遥感、遥测能力,提高应对海平面变化的监视监测能力。建立沿海潮灾预警和应急系统,加强预警基础保障能力,加强业务化预警系统能力和加强预警产品的制作与分发能力,提高海洋灾害预警能力。

——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采取护坡与护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提高设计坡高标准,加高加固海堤工程,强化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防护对策。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对已出现地下水漏斗和地面沉降区进行人工回灌。采取陆地河流与水库调水、以淡压咸等措施,应对河口海水倒灌和咸潮上溯。提高沿海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的防护标准,提高港口码头设计标高,调整排水口的底高。大力营造沿海防护林,建立一个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的防护林工程体系。

三、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

——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深化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健全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完善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在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整体布局,进一步强化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气候变化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和支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推进中国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与效果评价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强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重点研究开发大尺度气候变化准确监测技术、提高能效和清洁能源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及固碳工程技术等。

——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有效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特别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强气候变化的学科建设,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在气候变化领域科研机构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水平和中国主要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科技管理队伍和研发队伍,并鼓励和推荐中国科学家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国际科研计划和在相关国际研究机构中担任职务。

——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政府资金渠道,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使用高效,发挥政府作为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工作,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中国企业加大对气候变化领域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支持中国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公众意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决策者的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全球气候变化意识的干部队伍;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就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现有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的内容及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平台。

——鼓励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和企业界参与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完善气候变化信息的渠道和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增加有关气候变化决策的透明度,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发挥民间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促进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气候变化公众意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借鉴国际上好的做法,完善国内相关工作。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出版物、影视和音像作品的交流和交换,建立资料信息库,为国内有关单位、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查询、了解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提供服务。

五、机构和体制建设

——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总理担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办事机构设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系。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机构,贯彻落实《国家方案》的相关内容,组织协调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协调本地区各方面的行动。建立地方气候变化专家队伍,根据各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

——有效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收取一定比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额”,用于建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并通过基金管理中心支持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活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建立,对于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工作,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国家方案》的有效实施,缓解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需求压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部分中国对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其影响已波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广泛合作。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落实本方案,中国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并呼吁发达国家按《气候公约》规定,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承诺,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一、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气候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国家应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率先采取减排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历史排放少,当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较低,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根据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二)适应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过去,适应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国际社会今后在制定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文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适应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问题,尤其是提高发展中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合作,积极参与适应领域的国际活动和法律文书的制定。

(三)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

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应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应消除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四)切实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

《气候公约》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和承诺,《京都议定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发达国家*8-2012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各缔约方均应切实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各项承诺,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其率先采取减排温室气体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的承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将认真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

(五)气候变化区域合作。

《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设立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法律框架,但这绝不意味着排斥区域气候变化合作。任何区域性合作都应是对《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或削弱,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推动务实的国际合作。中国将本着这种精神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区域合作。

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需求

(一)技术转让和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观测、监测技术。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技术,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技术,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技术,以及气候系统的模拟和计算技术等方面,其中各种先进的观测设备制造技术、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卫星技术、卫星和遥感信息的提取和反演技术、高性能的气候变化模拟技术等都是中国在气候系统观测体系建设方面所急需的,是该领域技术合作需求的重点。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技术。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重大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先进的能源技术和制造技术,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交通运输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等方面,其中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大型水力发电机组技术,新型核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洁净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高炉富氧喷煤炼铁及长寿命技术,中小型氮肥生产装置的改扩建综合技术,路用新材料技术,新型墙体材料技术等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将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工业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工业与生活废水处理技术,居民生活节水技术,高效防洪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新型肥料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与草原病虫害防治技术,速生丰产林与高效薪炭林技术,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农业灾害等观测与预警技术等。如果中国能及时获得上述技术,将有助于增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能力建设需求。

——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主要需求包括: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减缓和适应的政策分析、信息化建设、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培训、国际交流、学科建设和专业技能培养等能力建设。

——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开发气候变化适应性项目,开展极端气候事件案例研究,完善气候观测系统,提高沿海地区及水资源和农业等部门适应气候变化等能力建设。

——技术转让与合作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及时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动态,有效识别与评价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技术转让与合作的对策分析,提高对转让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等能力建设。

——提高公众意识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制定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的中长期规划及相关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宣传教育网络和机构,培养宣传教育人才,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引导公众选择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消费模式等能力建设。

——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分布式的气候变化信息数据库群,基于网络的气候变化信息共享平台,以应用为导向的气候变化信息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公益性信息服务体系和发展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建设。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3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近5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000万吨,为粮食总产的10%,其中,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灾害损失的60%左右。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到2030年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下降5%~10%;到21世纪后半叶,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整体上下降13%~24%。

1.2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多变是一个常态。但是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频率正在加快,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粮食产量波动加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把气候的本身规律和人为因素影响使灾害天气变化加大规律的认识统一到对农业生产的决策中去,也就是要把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作为农业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虑。

1.3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近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东北地区冬季冻土期缩短,冻土层变薄,有利于病虫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虫源、菌源增加,起始发育时间提前,发育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繁殖力增强,病虫害越冬界限向北扩展,为害范围扩大,为害时间延长,程度加重。造成越冬病虫卵死亡率降低,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2.采取的对策

2.1玉米提前播期 玉米是喜温作物,对土壤及外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日均气温稳定≥8℃时是玉米适宜播种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积温增加,可减少中、早熟品种种植范围,扩大玉米晚熟品种种植范围,整体上使玉米播期提前。这不但能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避免热量浪费,同时也促进了玉米单位产量的提高。

2.2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随着气候变暖,在水稻产量形成期出现低温天气出现频率减少,低温冷害几率低,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8 天左右,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提高产量。

2.3调整种植结构 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及未来光、温、水资源匹配状况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变化,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在调整种植结构时要深刻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而开展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2.4选择抗逆性品种 应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有计划地培育和选育抗逆品种。近年来,农业生产在作物和品种布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使自然灾害“受体”改变,使灾害风险,旱涝灾害、冻害等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种的高产性状上去了,抗逆性下来了。东北地区玉米从中早熟发展到中晚熟,到晚熟,其受秋季低温影响的风险逐步加大。因此,在选择品种时,不能单一追求高产,还要注重提高作物单产、改善品质,还要考虑作物的抗逆性。

2.5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环境;施用无公害农药控制有害杂草、害虫发生,严格控制农作物残留;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增加农业生态承载力,同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使农田生产赖以存在的土壤、水源、空气等一切要素向良性方向发展。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4

关键词:气候变暖;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思维;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其写的《寂静的春天》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恐怖的幽灵正悄悄向我们袭来,而且这个想象中的悲剧极可能变成我们终将面对的严峻现实。”①这是作者在美国上世纪60年出的关于滥用化学制品对于环境的严重影响,这也是引申出我们今天的人类活动加剧的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生态危机。那么如何用绿色经济思维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我们正在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用绿色经济思维去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将是未来的研究出路之一。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前因后果

在谈到气候变暖问题的原因之前,有必要了解什么是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大部分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概念中已经谈到了其产生的一些原因,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和后果产生?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证明,1750年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质,其综合效果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20世纪中叶以来进一步加剧,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知道,气候变暖的产生不仅有其自然因素,更有其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来自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发生变化等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而引起气候变化异常。人为因素则来自人类通过对地球生物量、地面状况、大气成分所施加的影响造成的下垫面的变化等。②

自从有了气候变暖,它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的后果和产生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它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极地冰冻圈退缩、水循环紊乱(水资源短缺等)、极端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受损、灾害加剧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热带气旋(台风)等,显示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

气候灾害可能加剧一些地区原有的冲突和压力,影响生计(特别是贫困人口),并使一些地区的暴力冲突加剧,从而进一步降低当地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能力。气候变暖也给许多病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病菌的繁殖率和传播速度将更大更快。气候变暖还会使人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下降,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会增加瘟疫流行的几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

气候变暖所产生以及带来的后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循环系统,牵一而发动全身。全球气候变暖所影响的不只是地球的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国家,影响的领域也不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学科,某一个系统,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扩大到我们的地球。意识到其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那么我们生存在地球大家庭中的人类社会有必要为此采取措施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二、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做的努力

直到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尤其是世界上的主要大国为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首先,欧盟和日本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机制”。欧盟和日本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以及雄厚的资金,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而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在经济发展中回收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资源,在生产末期注重清洁排污,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英国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以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暖。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曾经深受环境危害而带来的巨大代价,在全球气候变暖中致力于实行“低碳经济”,减少碳的排放量,营造一个空气良好的环境。

再次,中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每年实施一定的减排计划。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十三亿人口的生存我们每年利用大量的能源,也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对全球气候变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治理环境的污染中艰难重重。

此外,1972年聯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此后,联合国和世界各国一道不定期举行会议商讨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中做出了许多的努力。

由此可见,各国与联合国一道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所做的努力成效是明显的。从其措施中可以看到绿色经济思维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经济的发展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中采取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采取绿色经济思维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会是今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一个出发点。

三、采取绿色经济思维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普遍开展,绿色经济思维是一个新出现的潮流,对于运用绿色经济思维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首先要解释绿色经济思维都包含了哪些思想内容,如何运用绿色经济思维去改善具体的经济行为,而且其思想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所起到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第一,绿色经济倾向于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主张将发展重心置于改善结构、提高质量,这对于一些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有利于提高和改善空气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结构向健康合理、清洁能源生产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第二,绿色经济提倡缩小经济规模,反对“恐龙式”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因为随着人类活动规模越大,资源消耗越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越多,产生的不利影响就越大。温室气体的排放大部分来自燃烧能源矿产或者城市生产建设、汽车尾气排放等等,与大型的生产建设项目息息相关,那么产生的气候变暖也是全球性的。

第三,绿色经济要求停止无止境的物质追求,改变高消费、高耗电的生活方式。毕竟,奢侈的生活消费需要以牺牲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产生的垃圾和消耗的能量更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全球气候上升。从目前的物质生产发展水平来看,不少国家的人民存在高消费高耗电高污染的生活习惯,引起了社会的反感,但谴责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需要从源头,从根本的意识去树立人们拥有绿色经济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让绿色经济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绿色经济不是从来就有,作为生态主义的衍生品在生活中逐渐影响人们的活动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全球气候变暖的改变关键到个人的意识改变,如果每个人内心树立绿色经济意识,改变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改善气候变暖,那么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四、中国如何用绿色经济思维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是最早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1992)和《京都议定书》(1997)的缔约国和推动者。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把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走新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

(1)坚持和完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我国已把科学发展观纳入政治思想体系中,成为学习和传承的思想之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发展观。因此,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我们的国家战略已经明显接轨并施行良好。

(2)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维持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需要很多资源的支撑,而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也是惊人的,进而引发的全球生态的改变也是潜在的危险因素。我们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提高人口质量,具体解决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

(3)发展绿色经济,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温室气体。近年来,我国在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新能源开发,发展绿色经济上有了许多的成效,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中国在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4)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未雨绸缪,投资低碳经济,发展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推行循环经济。我国一直以来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间的各项气候变化大会,探讨气候变化问题,并承诺减排协议,做出实际改变。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中合理运用绿色经济思维,积极针对本国的国情而实事求是提出自己的对策,致力于改善这一全球大问题,是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寂静的春天》第十七章中写道:“我们现在正站在两条路的交叉口上,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那条路看起来是舒适、平坦的高速公路,我们可以加速前进,但路的尽头却有灾难在等着我们。另一条我们很少走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一个机会。”③归根结底,走哪一条路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人们始终认为,不断改革和坚持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人类面临的气候变暖问题的途径之一。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偏见与分歧仍然存在,正义与邪恶也相伴相生,世界各国随着科技和大众知识的影响而存在文化多元化,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措施,达成何种协议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将会存在很大的分歧和意见不统一。选择的道路是不言而喻的,真正为了人类能够永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然要解决气候变暖。我相信,只要合理的运用绿色经济思维,科学的系统的提出一套解决思路,人类必定能够重获地球的碧海蓝天。

参考文献: 

[1][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 

[2]刘云、季铸.《绿色经济》[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4. 

[3]李培月.《也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1). 

[4][美]亨利·梭罗.《瓦尔登湖》[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11. 

[5]李正图.《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的总体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 

[6]曹东、赵学涛、杨威杉.《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机制政策创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 

[7]朱婧、孙新章、刘学敏、宋敏.《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5

【关键词】历史城区、河涌整治、可持续发展

一、 背景

九曲河为中山市历史城区重要的历史水系。当地居民自古以来依水而居,目前也保留着大量清末民初的民居群。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山市经济快速发展,历史城区也逐步建起了工业厂房,由于市政设施尚未完善,九曲河成了排污渠。九曲河的河水逐渐变差,发出难闻的气味,对周边的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于是当地政府逐步覆盖了九曲河,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全线覆盖。

九曲河是中山市历史城区“山—水—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曲河复明与整治是历史城区保护的重要举措,对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强历史城区活力具有重大意义。考虑九曲河复明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在整治的前期开展了九曲河整治的概念设计。

清道光七年(1827年)香山县城郭图 现状历史城区历史格局

二、 “绿龙”综合整治方案

通过对九曲河的整治,创造一条环绕河涌,联系周边文物古迹和公共空间,且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绿道——“绿龙”。“绿龙”对提升历史城区活力,以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的展示具有积极的意义。“绿龙”由各种绿地、绿带构成,植被覆盖度高。沿河设有步行区和自行车道,以及广场、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绿龙”在城市发展中的整体目标:

1. 成为整个九曲河地区的“骨骼”;

2. 为生态再生、改善城市环境内的卫生条件提供基础设施;

3. 提供绿色空间,以及公共服务、休闲活动和无污染活动所需空间。

“绿龙”概念设计图

三、 可持续发展设计

为使历史城区实现文化传承、更宜居,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可持续发展设计。因此“绿龙”的设计也由以往的景观设计转向侧重于生态设计。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需求,提供支持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景观、生态服务和生活质量的多功能资源。设计和管理也根据居住环境和景观的类型,保障并凸显区域的特征与特色。

通过在“绿龙”空间内建起四个不同的网络来实现九曲河生态系统的整治工程:

六、绿色网络:提高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降低气温,活跃土壤;

七、橙色网络:慢行系统,降低气温;

八、蓝色网络:输送水资源,静化水资源,渗透雨水;

九、紫色网络:可再生能源利用。

“绿龙”可持续发展网

1. 绿色网络

被绿色植物覆盖的九曲河河床设计能够加快生态进程。自然植被会沿着改造后的河流,通过自然连接产生生物延续性。为搭建绿色网络,需采取以下措施:

(3)搭建由植物构成的绿色屏障,过滤空气污染物——主要由常青植物及抗污染物种构成;

(4)种植灌木群,创造缓冲带,用于过滤交通干道和污染性活动产生的空气污染物;

(5)设置碳捕捉处理装置,吸收二氧化碳;

(6)建立由树木、灌木混合形成的袖珍绿地,控制空气流通,创造噪音和视觉屏障,过滤空气污染;

(7)沿人行道种植树木,形成树冠覆盖面,利用人工结构或自然特征保护人行道路免受夏日阳光及雨水的侵袭;

(8)利用自然工艺净化土壤,减少改造区域内的人工土壤(重建少数地表);

(9)采用渗透性材料以及可防止车辆带来的地表水中的污染物渗入地面的材料和施工技术,铺制车辆停放地区路面。

2. 紫色网络

绿龙项目能够改善河流环境,基于单个建筑上的光伏器件建立局域能源网络,并相互连接,自给自足。

这里的能源概念包括战略性地开发和协调能源节约措施、能源效率措施,以及使用建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可再生能源。

主要措施有:在新建建筑的屋顶和表面安装光伏板;在屋顶安装太阳能板,供应热水;在建筑物中构建微型总能系统;以及在路灯上安装微型光伏器件。

3. 蓝色网络

项目将重新打开九曲河,改善历史城区水循环质量。这条河作为真正的水路和收集雨水的主要渠道,适合进行恰当的生态加工,能够防止较普遍的城市问题,如:密闭通道缺氧带来的城市健康风险;管道堵塞引发的洪水风险;地表水补给、生态交换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建设袖珍雨花园和小型湿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通过促进蒸发、蒸腾作用,提高空气质量;利用小型地表水体的热性能,改善为环境质量。在九曲河地区开发的雨水管理措施将包含一系列径流(雨水输送)、改善整体城市渗透性(雨水渗流),并进行雨水净化。

建立蓝色网络的目标是突破“传统的雨水管理”,即倾向于集中化(将所有水流输送至若干大型处理机构)、大量化(排水管道的设计用途是迅速排出大量水流)、不可见(安装时尽量插入、隐没于水道中)的城市径流管理。在生态理念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型的雨水管理”,允许对雨水进行本地化(在多个区域留存并处理)、优质化(减少径流内的人为污染物)和可视化(无需隐藏径流,可使其流淌在城市地表)的管理。

基于蓝色网络设计的水流输送采集设备,采用的是智能解决方案(如植被渠道),不仅能将水流导入九曲河,还可以对径流进行初步处理,管控质量并控制流速。更具体地说,湿沼泽地十分适合长期保存水分、并受地表水上升影响的土壤:湿沼泽地作为渗透性的植被渠道,包含一个肥沃的土壤层,能够允许灌木生长,从而激活生化过程,去除污染物。其他集水基础设施,如雨水池和澄清池,能够控制和调节流入主要水域的径流。

“蓝色网络”还试图解决与水道网络污染相关的径流问题:水道径流携带某种污染物(一般由城市化地区产生),直接流入自然水域。要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数量,静化基础设施十分关键,场所的设计会涉及到物理过滤和生物净化系统的使用。主要的物理过滤基础设施为总污染物捕捉器(用于拦截垃圾、碎屑和粗泥沙)和沉积池(用作预处理系统)。静化工艺则将利用植被的生物吸收特性,在绿地内设计生物滞留池和袖珍人工湿地,作雨水植物修复系统用。九曲河的植被河床(沿河岸设计的过滤带)则作为雨水清洁工具,在其进入水渠、流入九曲河前进行清洁:这种植被缓冲区还能够减轻雨季水流造成的河岸污染状况。

4. 橙色网络

土地使用、空间、密度、建设、防水、人工化和当前的变化,将城市变得毫无准备。一旦发生环境变化,城市将变得十分脆弱,外观和设施等都将造就一个极不舒适的微气候。出于以上原因,在发生可能的气候变化时,本项目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并能减轻其影响。它将成为重建和创造新的中心,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开放空间提供可能性,也将带来不同的、可适应的、舒适的城市环境。

人们所采用的技术和材料(尤其是人工化和封闭化),已经抹消了土壤与环境间的联系:这些联系不仅有益于土壤和城市水系统循环,对于微气候的优化和居住环境的心理-生理舒适也不可或缺。

考虑到这些问题,本项目的整体战略将力图重建现有和新建构造物中元素的更自然的行为;在建筑物和开放空间系统中:本项目将积极重建土壤和气候之间的原有联系,恢复土壤作为海绵的功能,将人工化和封闭化痕迹最小化。

因此,本项目将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排放和自然改造。大多数情况下,气候变化的缓解都与温室气体浓度下降有关——无论下降的途径是减少生成,还是增加沉降。本项目所提供的工艺和技术能够利用可再生资源,获得热能和电能。这一政策将用于九曲河河床区和岸边的改造区。能源概念也是九曲河城市环境发展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能源节约措施、能源效率措施以及建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战略发展与协调。这样一来,便可以减少使局部温度升高的不可持续性设施。

通过在构成整个项目的四个网络(绿色网络、蓝色网络、橙色网络和紫色网络)中合理使用土壤、设施、技术和材料而进行的自然改造,在气候方面具有协同性、积极性和可适应性:每个元素和每个表面都积极活跃,能与环境和气候产生互动。总而言之,主要措施如下:

2.构建由树木、灌木混种成的大面积绿地,控制空气流通,创造噪音和视觉屏障,过滤空气污染;

3.利用自然工艺净化土壤;

4.减少改造区域内的人工土壤(重建少数地表);

5.优化新建筑的表面;

6.采用渗透性材料以及可防止车辆带来的地表水中的污染物渗入地面的材料和施工技术,铺制车辆停放地区路面;

7.设计提高开放空间的反射水平(及表面的反射率);

8利用技术和交通静化设施,构建九曲河中速交通区;

(10)用石板、木材等当地自然材料铺设5500米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沿路种植树木,形成树冠覆盖面,利用人工结构或自然特征保护其免受夏日阳光及雨水的侵袭;

(一)建设室外小型停车场,利用树冠保护其免受阳光曝晒,每4个停车位至少要有一棵绿植。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6

关键词: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立法 内容提要: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走上法制化轨道。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分析了近期主要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动向,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突出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是立法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应获得公众广泛支持等。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和量化减排目标。为履行国际义务,主要发达国家陆续通过立法和行政命令确认本国的排放控制目标,实施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等为主要途径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并辅之以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等市场机制,以期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前后,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国际谈判策略和国内发展的需求,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动向。分析研究这些动向的内容、背景及其战略意图,对我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艰难前行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这是气候变化立法首次在美国国会全院大会获得通过。但随后,与之匹配的参议院立法进程进展缓慢:2009年11月,参议员克里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就业与美国能源法案》提交全院大会讨论未果,2010年5月,克里与参议员李伯曼联合提出了《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讨论草案)》作为新的立法版本,使得本届国会的气候变化立法进程又前进了一步。 1.1 《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简介 法案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美国的能源安全与独立,促进国内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就业。内容包括七大部分:(1)促进国内清洁能源发展;(2)减少温室气体污染;(3)消费者保护条款;(4)保护和增加就业;(5)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6)防止气候变化侵害,即适应气候变化项目;(7)预算条款。 国内能源发展突出核能、海上油气开发、煤清洁利用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法案要求政府支持核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核电项目担保贷款、投资赋税优惠,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对海上油气开发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沿海各州否决在本州海岸线120km以内开发油气资源的权力;对燃煤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做出规定,要求政府每年提供不少于20亿美元支持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运营;支持开展农村节能项目和州立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项目;加强与发展电动汽车相适应的基础设施,要求各州和大都会区提出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计划;建立清洁能源技术基金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以确保美国在先进能源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法案要求自2013年起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主要管制年排放温室气体大于等于2.5万t二氧化碳当量的实体。要求受管制的排放实体,年排放量不得超过其拥有的排放许可量和各种合规减排项目产生的碳信用量。美国国内的排放许可、碳信用以及法案规定的部分外国排放许可和碳信用可在美国市场进行交易。电力部门将于2013年起受管制,而制造业将从2016年起。交通部门实施类似于“排放税”的制度。 作为与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相匹配的参议院版本,本法案对排放许可的分配进行了调整,突出了对纳税人能源消费权益的保护,对维护碳市场稳定进行了更多规定,并提出更加严格的“碳关税”条款。 1.2 立法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对《2010 年美国能源法案》的支持,但参议员在气候变化立法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十分明显。法案在2010年年底时如果尚未经参议院通过,并经两院协商一致,则将因本届国会任期届满而被废除。但在为时不多的本届国会任期中,《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如果要得到参议院立法表决通过,必须通过终结辩论程序,方能提前提交大会进行立法表决。就目前参议院席位看,力推气候变化立法的民主党难以获得通过终结辩论所需的60票支持。同时由于国内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减弱和怀疑上升,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迟缓,加之2010年年底有32位参议员面临换届,因此,预计参议院在换届选举前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态度将趋于保守。而民调普遍显示,共和党将在本次换届选举中胜过民主党,因此,一旦本届参议院未能通过《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以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将很难进行气候变化立法。 2 日本提出原则性的立法方案 2010年3月12日,日本内阁提出《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伴随日本政坛变动,其立法前景也出现变数。 2.1 法案对日本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原则性规定 《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立法目的是在减排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效应对地球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通过尽可能降低能源供给对化石燃料的依存程度、率先促进能源供求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就业、能源供给和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当前及未来国民健康生活。 法案要求全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下降25%,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公平减排协议的基础上;2050年比1990年下降80%,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2050年减排50%的协议基础上。 法案责成环境大臣在征求民意的基础止确定行动计划,并由内阁会议决定。其中,要求实施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税制“绿色化”改革、可再生能源电力定价,全额调配制度,促进核电发展,提高能效,促进教育、研发等。 2.2 法案的立足点 与美国法案类似,日本法案也将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的质量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础。由于日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美国的48%,欧盟27国的60%,已经属于能源消费经济性很高的国家,因此日本工业界对法案提出的减排目标表示怀疑。例如丰田公司认为在2020年以前难以实现绿色技术的突破,因此对实施类似于欧洲的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表示担心。为此,日本环境大臣表示,日本实现上述目标将更多地考虑居民居住部门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例如采取安装双层玻璃、集中供热、节能灯、太阳能电池,以及鼓励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等措施,而不是仅仅限制工业部门的排放。 法案明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必须同与能源有关的措施相协同,要求通过普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设备和节能建材、加强建筑节能、提高交通效率、促进提高能效的智能化等节能和提高能效措施,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措施,同时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创新,实现减排目标。 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法案中除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外,对中期和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均设立了生效条件,即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形势相协调。同时,法案要求政府努力促成国际社会达成上述附加条件中的规定,这与美国法案要求政府促成全球平等减排的目标一致。 3 澳大利亚转向能源利用专项立法 2010年4月27日,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宣布,由于难以在国会获得足够的支持票数,以及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程的迟缓,政府决定暂缓将《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同时,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修订和《建筑能效标识法》立法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3.1 搁置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 《碳 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旨在通过建立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法案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国家排放限额,规定澳大利亚排放许可和其他可采用的排放许可与减排量,建立澳大利亚国家排放许可登记簿,规定受管制排放实体及其法律义务,对能源密集型和受外贸冲击型企业实施补助,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信息披露和公告,防止欺诈等。与美国和日本的法案不同,澳大利亚法案是完全旨在减排温室气体:履行国际义务的法案,没有提出对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 法案曾于2009年6月4日通过众议院三读审议后,提交参议院审议,但分别于2009年8月13日和12月2日两度被参议院否决。在进行重大调整后,工党再度向国会提交了该法案,并且于2010年2月11日顺利通过了众议院的三读审议,但参议院仍未通过该法案。陆克文表示,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前(即2012年以前)不再提交国会讨论《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除非美国、印度等国的减排政策与行动更加明确。 3.2 力推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 尽管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立法进程受阻,但澳大利亚积极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以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近期先后于2010年2月26日和3月18日提出了修订《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和制定《建筑能效标识法》。 为确保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澳大利亚政府将《可再生能源目标法》拆分为《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法》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并进行修订,以促进澳大利亚不同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原《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于2001年4月1日通过,设定了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9500GWh的目标。根据新的目标,预计2020年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需达到4.5万GWh。为此,《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规定了2011-2020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到2020年须达到4.1万GWh。同时,《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法》将对小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提供补贴,其额度为每1单位“可再生能源信用”(相当于发电1MWh)补贴40澳元,并且不设上限,以辅助实现国家目标。 《建筑能效标识法》旨在建立国家大型商业建筑的建筑能效标识制度,要求面积大于2000m2的大型商业建筑在交付、销售、出租、转租和进行相应广告时,提供建筑能效标识,以促进开发商和运营商采用有效的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近期澳大利亚政府还就修订建筑能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于2010年年底形成新的方案。 4 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立法动向 4.1 欧盟通过专项性的《建筑能耗指令》 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5月18日通过了修订的《建筑能耗指令》。该指令旨在加强2002年12月16日通过的《建筑能耗指令》中的相关措施,以取得更显著的建筑节能效果,为实现欧盟提出的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20%和节能20%目标,提供相对低成本的手段。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逐步统一欧盟成员国设定本国最低建筑能效标准的算法,要求新建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所有建筑在进行主要结构改造和功能设备系统改造时满足最低建筑能效标准要求,成员国制定并以政府部门带头实施低碳或零碳建筑方案,对建筑进行能效认证,加强对暖通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查等。 4.2 英国通过专项性的《2010年能源法》 2010年4月8日,英国《2010年能源法》生效。该法的立法目的是规范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示范、评估与利用的相关活动,规范电厂发电低碳化与采用CCS技术相关事宜,规范电力和燃气市场管理局以及国务大臣与之相关的职能,规范发电许可和电力与燃气供应商相关事宜。 4.3 加拿大众议院通过原则性的《气候变化责任法案》 加拿大国会众议院于2010年5月5日通过了《气候变化责任法案》。该法 案的目的是确保加拿大能够履行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共包括13条。法案设定全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比1990年下降25%,2050年比1990年下降80%,要求政府通过设立排放标准、建立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出台财政激励政策等措施,实现上述国家目标。 5 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立法进展,为我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促进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5.1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美国本届国会气候变化立法与上一届国会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上一届国会涉及到减排温室气体的气候变化立法几乎都是就气候变化问题论气候变化问题,并部署全国的减排行动,但这一届国会的三份主要立法,均是将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安全、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三大战略相联系。日本提出的法案也是将节能、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技术创新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这表明,美国、日本减排温室气体的根本目的,不单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国际压力,更多的是从本国发展战略考虑,为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巩固在全球的地位服务。我国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也应当从国家全面发展的角度,综合看待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部署。 5.2 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是立法的核心 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进展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不能与能源政策相割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能源发展问题;全球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措施,主要还是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气候变化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是远期制约,减排温室气体问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环境容量不明确、各国排放权的产权不明确之前只是道义上的问题,属于软约束;而能源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对任何国家而言均是现实制约和物质基础的制约,属于硬约束。因此美国的气候变化立法进程才会时疾时徐,却始终把能源政策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问题。我国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和政策时,应重点从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考虑,以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与独立为主体,水到渠成地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而不应将远期和国际软约束作为制定战略的优先考虑。 5.3 政策应获得公众广泛支持 主要发达国家的上述立法都特别注重公众的支持,千方百计在法律案文和解释、辩论中体现对纳税人的保护,对公众意见的关注和采纳,以及向公众信息公开。美国的立法进程明显表现出与公众支持的呼应:众议院法案表决时,公众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势力高涨,法案得以在国会顺利通过;而当公众支持下降或怀疑上升时,国会的行动变得迟疑,表现为参议院法案要么被搁置,要么迟迟不提交全会讨论表决。这说明一项新的政策出台,需要建立在广泛认同的基础上。我国当前宜加紧出台和修订《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等惠及千家万户、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工作;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动,尤其是立法方面的行动,宜进行细致的调研与原则性规定。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7

戴秉国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有效框架。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各方应继续努力,推动谈判尽早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戴秉国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建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戴秉国强调,尽管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多重艰巨任务,中国政府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将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实现上述目标。

戴秉国指出,为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一要坚持《公约》、《议定书》基本框架和“巴厘路线图”授权,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二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定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明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分的资金、技术转让支持的安排,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三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确保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实现。

在当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新闻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承办此次大会并不是为推销中国的观点,而是为谈判进程作出贡献,中国政府非常欢迎各国代表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解振华说,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这个目标分解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到去年底,只完成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5.61%的任务,今年要下降5%左右才能完成。中国主要采取了结构节能,淘汰落后产能、在第二产业中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第三产业等手段。在“十一五”前四年,通过上大压小,淘汰了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相当于英国全国装电机组容量;淘汰了落后的炼铁产能8000多万吨、炼钢产能6000多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截至今年7月15日,又淘汰小火电机组1071万千瓦,中国5年里淘汰小火电机组7000多万千瓦,可以说中国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下了决心并采取有力措施。中国还采取了技术节能,通过以奖代补方法鼓励节能改造。在“十一五”前四年,中央支持补贴2000多亿元资金用于技术改造,这只占全国节能技术改造总投资的15%左右。这说明我们为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效果也比较明显。2006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工业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同时,中国采取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等。中国政府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已经过全国人大批准,具有法律约束力,中国政府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这一目标。

针对如何推进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解振华表示,中国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谈判原则,也不排斥小范围磋商,提高效率的做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照顾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采取灵活的态度和措施。中国愿意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立场。

10月4日至9日在天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工作组第十二次会议及《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第十四次会议,是坎昆会议前的最后一次正式谈判会议,也是中国首次承办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正式谈判会议。来自《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以及观察员国、联合国相关机构、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约3000人出席会议。

改善气候变化的措施篇8

关键词:城市气候变化;城市布局;建筑节能;绿色能源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在建设的时候通常会采取工业化建设模式提升城市自身发展速率,但是在进行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社会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质,造成城市自身气候发生变化。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对城市布局和其自身具备的节能性建筑物进行有效分析,并保证在进行工业建设的时候能够使用绿色能源物质,减少工业建设对城市自身造成的危害。

1 城市气候变化与城市能耗的关系

在对城市环境变化进行全面研究中,发现城市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气候变化大多数是因为能耗不合理导致的。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工业建设中,对能源物质的使用不合理,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逐渐增多,这样不仅仅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城市自身气候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加上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能源物质的消耗量也与日俱增,这些能源物质大多数是含碳量高的能源物质,因此这些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非常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上涨,造成温室效应。另外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通常需要采取能源物质燃烧的方式提高建筑物自身温度,这种现象不仅仅加大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会导致我国能源物质出现匮乏的现象,其对城市发展个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和危害都是非常大的。

2 城市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节能策略

对于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来说,要想有效改善这一过程,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方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城市规划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城市自身规划和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中,涉及的相应策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以下笔者就针对于其中涉及的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

2.1 对城市自身结构不就进行改善

对于城市自身环境状态和气候的变化来说,要想有效减少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气候变化问题,就要对城市自身结构和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相应分析对城市进行有效规划。这样不仅仅能促使城市规划更好的进行,对于减少城市自身规划中出现的问题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尽量保证城市自身规划能够达到紧密的状态,这样不仅仅能够减少城市在使用能源物质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含量,对于提升城市自身气候,减少在冬季使用燃料的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为了将城市金木布局全面落实,通常采取的方法就是实行TOD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促使城市自身达到紧密状态,加上这种模式的实施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城市自身的多功能发展,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便利性。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能够对其自身布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这种了解选取促使城市布局达到紧密状态的方法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证城市在现在社会发展中能够有效保持自身环境状态。

2.2 倡导公共交通先行策略

为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态,应优先发展快速、安全、舒适、且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而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是促使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必要条件,地方和区域政府可重点通过改善服务质量、增加多种交通模式的连通性、拓展服务范围和提高运行效率等方式,降低消费者成本,提高公交系统的使用率。对于某市这样的寒地城市来说,可以采取在公交等候站提供气候防护、优先对公交车道进行融雪处理、限制私人小汽车进入中心城区等措施。同时,为了让人们冬季在短距离出行时仍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应优先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融雪处理,或架设人行天桥以提供气候防护。

2.3 调整产业经济发展结构

某市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重点城市,工业生产是其主要的耗能行业。以电机产业、制药业等重工业为代表的产业每年消耗大量的能源,工业节能低碳策略首先要从产业的优化升级着手,逐步淘汰高能耗行业,加大技术革新与研发力度以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在现有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某市作为消夏避暑胜地及冰雪旅游旗舰的独特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经济,实施产业整合,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以带动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方面共同发展,同时借助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等,进行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结构的根本调整。

2.4 城市节能建筑设计

发展节能建筑需要树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理念。首先是建筑材料节能,针对严寒地区的新型建筑材料上实现突破,注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使用;其次是建设施工节能,对于严寒区域要在施工阶段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住宅产业化、模块化,施工装配式,推广全装修,大力加快夏季施工进度;最后是建筑自身的节能,对新建建筑进行低碳设计,合理的低碳建筑平面布局与体型设计可以充分的实现热量的传导,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对建筑的大空间进行分隔、减少建筑的体型系数、采用紧凑的矩形户型、避免单项走廊、尽量避免设置中庭等。

2.5 应用新型生态能源技术

清洁能源是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少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洁能源方面,某市拥有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CNG等众多优势品类且资源丰富。从政策角度,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促进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细化地方法律法规在清洁能源方面的约束性和完整性;加大研发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实力,促进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当地化;更要良好借鉴国外城市尤其是严寒地区城市的先进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城市自身环境和气候发生变化对城市自身发展也产生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对城市自身出现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城市自身出现的气候变化,大多数是对能源物质使用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在@种情况下就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节能规划,这样不仅仅能促使城市规划顺利进行,对于减少其中出现的城市能源和气候问题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胥龙.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及其对就业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5(14).

[2]李俊梅,李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云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01).

上一篇:家政服务行业管理规范范文 下一篇:智慧能源管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