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智能写作范文

时间:2023-11-22 05:00:55

高效智能写作

高效智能写作篇1

一、智能输入法的发展现状

1、键盘输入。键盘输入法是计算机和移动终端智能设备当中应用最多的输入方法。其中T9智能输入法在移动终端智能设备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该输入法支持多国家语言,其中汉字收录达到9000字以上,能够充分满足应用需要,同时能够对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加以区分。在T9智能输入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发了字能输入法和iTAP输入法。字能输入法丰富了笔画输入,而iTAP输入法优化了T9智能输入法,使输入变得更加便捷、高效[1]。2、手写输入。移动终端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输入法的发展。手写输入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规模化信息处理的目的。手写识别算法的改进和完善,逐渐满足大众对于手写输入的需求,手写识别率正在不断的提升,能够对多种字体,包括简体和繁体都能准确的予以识别。当前,汉王笔手写输入系统手写识别率接近于100%。3、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是一种智能输入法,在当前的智能移动终端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云计算平台的建立,语音识别变得更加实用。语音识别是智能输入法的一次创新。在云计算平台的影响下,语音识别的开发应用,使移动终端设备朝着成“能听会说”的智能设备发展。

二、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输入法设计

1、键入式设计。九宫格数字键盘和QWERTY全键盘是最常应用的键盘。基于此,进行输入法子系统设计。在该系统框架当中,由嵌入式客户端和云平台服务端组成。云平台服务器端是中间环节,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在客户端的用户界面当中,选择用户程序,将字符序列传输给云服务器集群,并将数据传输给云平台服务器端,通过码表进行字符序列切分,利用个性化词库和动态统计库,由云服务器集群将字符序列进行转为文字,经过过滤选择,得出最优结果。而客户端接收来自于云服务器端的数据结果,在用户程序界面当中显示出来。整个过程高效且迅速,实现了智能化键盘式输入。在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能有基于云计算平台进行学习,补充个性化词库,为用户下一次使用提供便利[2]。

2、手写输入法设计。提升手写输入法的准确率,对于移动终端的硬件要求非常高,计算量和存储量等性能需要得到提高。建立手写子系统利用云平台,能够打破来自移动终端的性能限制,基于云计算平台下,提升手写识别的而准确率。由候选字视图、手写区和功能键盘构成了手写子系统框架。能够利用云计算平台巨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性能,在低硬件配置的条件下能够达到高识别率的要求。手写输入之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计算服务端,对手写内容进行识别处理。嵌入式客户端和云平台服务端在智能手写输入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负载和计算节点性能,合理分配计算资源。按照合适的线程对手写输入文字进行识别处理。每一个线程在完成数据处理和传输之后,将信息反馈给客户端[3]。

3、语音识别。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语音输入法子系统设计,避免了嵌入式输入输出受到输入软件自身的限制。针对键盘或手写输入不便的情况下,语音输入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为人机交互提供便利。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语音输入法子系统设计,将语音检测、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有效的融合进来,具有语音信息传输、在线即时翻译等功能。嵌入式客户端和语音云服务平台构成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框架。嵌入式客户端将语音检测、协议解析、音频编解码、无线网络通讯等功能合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手写文字识别系统工具。语音云服务平台利用简单易操作的集成开发接口,为客户提供云计算结构负载均衡、计算以及数据存储的服务。

三、结论

通过输入法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传统输入法当中存在的不足,基于云计算平台改进与升级,包括对键盘式输入、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等输入法的智能化设计,实现了输入软件技术智能化多语言的发展,智能输入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高效智能写作篇2

有效培养一年级智障学生的语文写字能力,可采取以下训练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写字教学的兴趣,让学生乐写

要让一年级智障学生爱上写字,愿意写字,养成经常写字的好习惯,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讲解要直观、好懂、易记、管用,要让学生感到字不难写。其次,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巡视指导,逐个检查,发现写作姿势、执笔方式或书写的笔画正确规范时,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当发现学生写字不规范时,要及时地纠正并耐心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达到熟练的程度。还有一种提高学生写字兴趣的方法是画五角星表扬。这是一种不需要语言的表扬方法。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赏识,一年级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要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上五角星,写得特别好的字画两颗五角星。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看到自己作业本子上那么多的五角星,写字的兴趣非常高涨。学生如此对写字有了兴趣,就会由原先的“老师要我写字”变成了“我想学写字”,这样经常的写字练习,学生的写字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二.针对学生书写能力差异区别训练,让学生会写

一年级智障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的早期教育训练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养成,入学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也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首先,老师要教给一年级智障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放平、胸部距桌子一拳头”。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然而同年龄的智障小学生,他们虽然在生理年龄达到了入学年龄,可是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婴幼儿时期。他们认知能力差,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因此非常容易忘记写字的姿势。在他们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随地的督促检查、指导,并采取适当措施来促进学生保持书写的姿势。有时是口头的表扬鼓励;有时需要动手去扶一扶学生的身体,有时是站在某位学生的旁边不停地提醒。这样的每课提,日日讲,反复抓,抓反复,学生便慢慢掌握了汉字书写姿势。

其次,精细动作的训练是重要环节,提高小肌肉群的灵活度。

一年级的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脑部不同部位受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不完善,特别是手指及腕部、肘部的各个关节灵活性较差。大臂和小臂有力气,却不会正确的运用到手指,表现出不会握笔或握笔困难的现象。他们手眼极度的不协调,无法把字写到田字格中去。这种情况就严重影响他们学习书写汉字。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边放两个玩具柜,专门摆放蒙台梭利教学法中讲到的如“串珠子、舀豆子、夹夹子、捣蛋壳、盖印章、剪纸片”等等的日常教具,以及如“插板、嵌板组合、插座圆柱体、二指抓、粉红塔”等等的感官教具。通过这些教具,利用精细课时间、下课时间、课余时间训练一年级智障学生的精细动作。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操作动作,让学生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要领,再反复多次的让学生自己练习,训练他们手指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手部力量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写好汉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老师争取家长配合,双管齐下,让学生常写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智障学生在家和家长相处得时间是比较多的,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比较大。老师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教师要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认知特点、写字能力发展到什么阶段,并教给家长有效地指导自己孩子写字的方法,让家长学会在家庭中指导自己孩子练习写字。如此家校配合,双管齐下,既保证孩子写字的练习时间,也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经过以上方法有效训练,我看到不同类型的智障学生写字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不爱写字到乐于写字;从不会写字到会写字,从写的杂乱到整齐美观正确,我也体会着教学成功的喜悦。写字能力的提高更为我们班智障儿童二年级语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效智能写作篇3

关键词:B/S;本科生;论文质量;创新

1 B/S技术概述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技术是由美国微软公司研发,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Browser)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智能系统可实现的核心内容集中到服务器(Server)上,简化了系统开发、维护及使用成本。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界提出“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发展目标。就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而言,以往论文写作、指导模式主要是通过笔、墨、纸等传统媒介实现,论文管理工作也主要是按照印发规章制度推行。这种管理模式在当今信息技术已渗透教育管理各个层面的形势下为高度依赖网络交流手段的“90一代”的“电子学生”所排斥。可以说基于B/S技术下的论文智能管理系统是应人、应时而生。

2002年B/S计算模式与C/S的计算模式并存混合计算模式的提出,预示着B/S架构模式,跨入“大众”门槛。我校引进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也是基于此技术研发的。首先,它是基于JAVA跨平台语言的B/S智能论文管理系统,具有使用随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不仅无需安装任何专门软件,且系统操作方便,用户通过浏览器,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设置为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就能很方便地登录并使用系统。其次,该系统日常维护成本低廉,作为技术成熟产品它已考虑多种应用环境,能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身份设定权限,更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便捷访问,无需后期额外开发。再次,该系统稳定性强,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相对安全。

2 论文写作质量现状

基于B/S技术下的论文智能系统优化策略分析是笔者对南京晓庄学院2009-2012级毕业生(部分)进行论文写作模式、智能系统应用缺陷及论文管理方式缺陷等问卷调查及跟踪数据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应用性及创新性特点。同时针对性指出“传统模式”(纸质材料为主要媒介)缺陷同时,也为论文管理的完善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强化智能管理系统与论文写作之间融合度,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对论文写作训练功效的认知和对切实论文写作总体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数据。笔者依据对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后发现目前论文写作存在众多问题:(1)论文重题问题不时发生;(2)论文抄袭现象普遍;(3)学生写作素养较为薄弱;(4)部分导师指导能力有限;(5)论文管理人员工作方式传统、单一和低效率。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教育领域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向全面信息化发展目标迈进,在数字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当下,单一、低效的传统论文管理模式已严重滞后于时展和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这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要从质量逐年降低的颓势中解放出来,必须寻找由传统模式向数字信息模式转变的自救创新之路。受此发展趋势影响,基于B/S技术架构下的智能论文管理系统应时而生,其特点与优势凸显。虽然技术和时代优势明显,但根据调出数据显示:仍存在一些问题:(1)使用者对论文智能系统操作不熟练;(2)论文智能系统技术漏洞有待完善(文件支持版本格式太低、软件兼容性问题等);(3)功能设置与论文实际管理有较多矛盾点等问题需要解决。

3 智能技术深入应用

3.1 B/S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功能衔接

1999年国内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飙涨。论文传统模式,历史资料长期保存不易,参考时查询异常困难,大量纸质材料的存档浪费资源;工作程序繁琐复杂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完成;受现有条件所困,师生交流互动受限等诸多问题,都从侧面上反映出我国的高校管理工作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新模式已迫在眉睫。B/S智能管理系统符合高校信息化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智能技术等应用到论文系统应用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好地为论文管理服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依赖的是B/S技术优荩加以适当的优化而来。但系统研发的基础是对论文传统模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的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关系。所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出传统模式的管理优势,看准时机的融入到B/S智能管理系统中,达到新旧管理模式的和谐衔接。对此我们应依据论文成果质量和使用反馈的调查问卷为基础,与软件开发公司协调信息进行功能性的技术弥补和进一步完善,直至缩小智能系统与是实际论文管理间的距离或提高其相互间的融合度。

3.2 B/S架构下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论文智能化管理的手段也得到很大提升,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并逐渐为高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论文写作与指导新环境。较之发展,论文管理虽然在智能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高校围绕论文管理而展开的各项工作,还远远没有集成到各个管理系统中(论文管理和教学并没有紧密结合)所以,未来的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化应该重点考虑各种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并且以教务管理中的论文管理和教学工作为优化核心。同时,对于智能系统与实际管理中的时间节点、步骤安排、灵活机动等方面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及融合。

3.3 智能系统功能优化,应考虑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

对于B/S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应考虑学生的不同院系、不同学科及专业性质等情况,区别对待,合理开发应用。根据学生所学学科,凡所学为基础学科,考核标准应趋重理论,以培养学术人才为旨归的,论文考核标准就需要求严格;而学生所学学科为应用学科范畴,考核标准英趋重实践,以培养实用型为目标,应更看重大学四年平时考试或实践成绩为考核重点。对于智能系统的管理应将一定的权限划分到二级学院,由他们根据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设置论文完成步骤的各要求(质量、字数、时间节点、评优及考核标准等)为智能系统的“自”方面的技术设计应用提供合理思路,增加智能系统的操作灵活性,强化系统的应用体验。例如英语学科论文写作中存在机器翻译问题、语法问题等这方面系统功能并未有效开发,导致教师认为智能系统并未真正体现“智能”不过是个重复工作步骤的“系统”而已。最大的优势就是把纸质材料转化成电子文档,并未对论文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明显作用,所以对于智能软件的维护更新还应进一步多功能、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优化,实现真正的智能。

4 结束语

在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本科论文管理走上信息化之路是必然趋势。本研究开展过程中将随时跟踪本科毕业生论文撰写各环节的数据资源,进行及时的动态分析,并向相关领导和论文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及时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此项就如何运用B/S技术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以促进毕业论文质量大面积提高的研究只要各环节数据获取准确、分析方法得当、对发现的问题能构想出有效解决路径,那么研究过程中累积的成果必然会促进我院办学质量的提高,也会有向其他院校推广的价值。同时,B/S架构技术下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丰富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方式,优化工作流程,促动指导热情的激发与提升;满足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模式的功能延续的“电子心理”。以上种种价值同时对促进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都有积极影响作用。最终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

[2]刘慧玲.业务流程再造在昌吉学院教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05.

高效智能写作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策略

语言智能是一种基础的智能,是指人具有对所学的语言进行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以及能够灵活运用文法、语义学等能力,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4]34。将语言智能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发音以及理解语义的能力,将这一智能更好的应用在学习中。语言智能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的人语言智能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快,这与其平时的阅读以及写作练习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平时生活中,还可以灵活的应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对语言进行思考。

1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

目前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采用了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直接导致了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更是如此。很多中学生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也表达不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以外,还可能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无法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排除一些学生认为学英语无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错误心理。

1.2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并要求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解语法,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语言自主运用能力的培养,且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一门语言,只有将英语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合这一学习需求。

1.3 缺乏新颖的教学理论指导

现如今大多数中学英语教师都是接受的传统教育,这使得传统教学理论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并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理念。正是由于教学理念过于传统落后,使得教学方法很难得到创新,教学效率也相对难以提高。甚至有些教师没有很好的敬业精神,把教学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不把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作为己任,这种错误的教学思想也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

1.4 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中学英语也同样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并计入学生的总学分中[3]67。目前中学英语采用的评价手段依然是采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即只评价学生的笔试和听力,而不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重视笔试,而忽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2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的是对学生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培养,而并没有意识到其他六项智能培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也有所体现。即中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多元智能理论的了解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偏于传统,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得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与学是存在缺陷的,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3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需要找到最恰当的切入点,教师应以学生为课程设计的中心,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最佳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审视,确定能够进行智能切入教学的内容。并且为了提高多元智能教学的效果,教师应选择学生比较喜爱的方式作为智能切入方式,这也是最有效的切入点。应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时,应先明确学生的多元智能光谱,从而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此过程中应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学英语的多元智能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以便于更好的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智能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例如书籍、海报、杂志、电脑、网络等等。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如日记、计算机文字处理、教具、纸笔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多感官进行学习。只有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多元智能教学效果。

4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减少理论教学,通过练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语言智能培养环境,可以设计英文故事编写、英文朗读、演讲等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在平时课余生活中更多的涉猎英文资源,阅读英文美文,从而提高其英语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训练其语言智能。

学习英语时,不光的读、写,还要重视听力的练习,学生有一定单词基础后,需要在听力练习中辨识单词,这对其口语能力提升也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听力训练后,学生还要做好笔记,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还要多鼓励学生用英文复述故事,或者进行情景模拟,应所学的英文知识进行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些资料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在阅读课外材料时,学生的兴趣比较高,而且可以涉猎更多的知识,扩大词汇量,有利于知识积累。在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使学生更好的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不但可以提高其单词记忆能力,还能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提高学生的自省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了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而科学的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在教学中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当然,目前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还比较少,无法直接借鉴或引用成功的教学案例,因此这就需要中学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研究创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从而为提升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增强新时期中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敏著.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及管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朝晖.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改研究[J].中南民族中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高效智能写作篇5

反思我国当今的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方向迷失,没有合理的目标定位。写作教学依旧是一切为了应试,目标趋向功利,培养的不是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和素养,而仅仅是一种写作的“应试技能”。人们对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也缺乏起码的认识。

二是教学“反规律”,背离写作学习之道。平时充斥课堂的大多是应试写作训练,这种应试训练除脱离学生的生活、思想与情感实际外,在写作时间和内容上具有“限制性”,在完成目标与任务上又具有“强制性”,因而客观上使得大多数学生自主话语的权利被剥夺,在“被写作”,没有写作的自由与尊严。

相当一部分课堂,写作的指导或重理论轻实践,或重技巧轻思维,或重训练轻阅读。尤其是在操作层面上,又往往是“理论先导”、“结论先行”,而不是把写作实践放在首位,有违认知规律。

在写作教学的行为方式上,又常常出现严重偏差:过于强调技能、模式,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在修养;注重语言的训练,但偏废了思维的参与;存在随意性及命题中的霸权行为,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2],如此等等。

三是教学乏“术”,缺少富有智慧的方法和策略。由于受诸如教学理念、教材体系、训练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目前中学写作教学领域多数老师处于“难作为”的尴尬境地。大多数老师上作文课,除了布置写作任务,提写作要求,课后简单批阅之外,几乎“不作为”,而即使“有作为”,也还存在三大病根:伪主体观,其自主精神和内在创造精神的丧失。主要表现在命题中无“我”,导致学生“我不愿写我”、“我写的不是我”,或虽然让学生自由地抒写,但教师的批改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3]。

概言之,写作教学本真迷失,智慧缺失。因此,写作教学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我们主张在写作教学上要回归本真,彰显智慧。其核心要义是,尊重规律,返朴归真,激发潜能,讲究艺术。

“本真”强调对写作教学规律的尊重,“智慧”突出对写作教学艺术的彰显。“本真”是写作教学的根本,而“智慧”则是提升写作教学效率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返朴归真,给写作教学以一个合理的目标定位

我们认为,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素养,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而不止于应试高考。

写作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为生命的,一种是为生存的。为生命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由;而为生存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指令性,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和需求的写作。国外写作教学,教师大多关注的是为生命的写作;而在我国,多数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为生存的指令性写作。其实,无论是为生命的、自由的写作,还是为生存的、指令的写作,都是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组成部分。但如果将写作教学窄化为单一的“应试技能”训练,甚至将之异化为以应试为唯一的指向,目标趋向功利,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因为这样的写作,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受到抑制,没有写作的快乐与尊严,培养的只是嫁接文章的高手,滋生的是虚假的文风,这不仅违背了写作的基本规律,也背离了最起码的写作教学原则和宗旨。为此,我们需要尊重规律,回归理性,努力克服应试弊端,消除其功利影响,从而使写作教学步入正途。

其实,对写作教学目标的认识,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早就十分富有见地作了这样的阐述:“中学写作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无疑也是对中学写作教学目标作的一个基本定位。

二.回归本真,遵循写作之道和教学基本规律

1.给学生以写作的自由和尊严。写作从本质上说是学生心灵的一种释放,极富精神独创特质。写作的本色是什么?北师大中文系刘锡庆教授说得极是:“作文,其实是写作主体写他的自得之见,抒他的自然之情,用他的自由之笔,显他的自在之趣。”所以,写作教学应努力营造自由写作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一句话,给学生以写作的自由与尊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并“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也才能“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4],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叶圣陶语)。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应尽量少采用一些封闭型的命题作文形式的训练,而多一些开放性的自由写作实践。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自主写作的时间与空间,真正意义上把写作的自由和自主话语的权利还给学生。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积极倡导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生命,保护学生自主写作权利的写作教学,让学生享受自由写作的快乐与尊严,这理应成为我们语文同仁努力践行的写作教学理念和恪守的基本准则。

2.坚持实践第一的路径取向。写作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写作教学应坚持实践第一的路径取向。实践出真知,写作的真知无疑也源于实践。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从写作实践中来到写作实践中去,这是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不二法门。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写作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虽然是个常识,但我们至今似乎仍没有形成共识并努力去践行。从目前的写作教学实际来看,不少课堂基本背离这一常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突出的表现是,写作课堂是先指导后写作,亦即“理论(知识)先导”、“结论先行”,由写作理论(知识)到写作实践,于是也就形成了“先教后写”的教学程式。

表面看来,“先教后写”似乎无可非议。但只要认真审视一下,就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每次写作,在学生尚未进行写作实践之前,我们所作的一番作前指导往往是灌输式的,或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规定必须“怎么写”;或偏重于构思、章法乃至模式等技法的传授,强调应该“怎么写”。于是“限制”不少,“框框”也多了。对于前者,在没有考虑学生获取写作知识、探索写作规律的求索过程的情况下,便把必须“怎么写”的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结论先行”的做法,不仅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求知的价值;而后者,则又易使学生在写法上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从而落入“八股”式的怪圈。

相反,倘若是“先写后教”,效果则截然不同。实践也表明,“先写后教”比“先教后写”更为有效。

3.将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写作能力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除语言外,写作教学应紧紧围绕思维这一核心,将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防止写作教学中单纯的技术主义倾向。教育部《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4月版)在谈教学应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著。中学写作教学,应努力革除应试写作中那种禁锢思想、固化思维,让学生言不由衷,把学生的脑袋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将写作程式化、模式化乃至套路化等弊端,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写作素养。

当然,在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关系处理上,两者要和谐发展,切不可偏废。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放在应有的位置,也要努力摈弃重视语言训练而忽视思维训练,或重视思维训练而忽视语言训练的那种走极端的做法。

其实,思维训练无处不在,随时可行。即令是应试写作,也可化腐朽为神奇,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在审题能力训练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在立意能力训练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在构思能力训练中,提高思维的清晰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如此等等。

三.彰显智慧,寻求写作教学的有效路径、方法和策略

对于写作教学,我们通常需要关注的是两点:“教什么”和“怎么教”,两者的关系是“道”与“术”的问题。写作教学应两者兼顾,以力求标本兼治。

写作教学的路径、方法和策略属于“怎么教”这一“术”的范畴,其探索与实践需要富有智慧。写作教学的效率取决于写作教学的路径、方法和策略。因此,充分发挥写作教学机智,重视对写作教学路径、方法和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1.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写作教学要有效,应首先重视训练的科学性,而科学的训练应该是系统有序的。缺乏系统有序的训练,过于盲目随意的写作乃是稳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写作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从高一到高三,学生能力的提升不是循序渐进,拾级而上,而是急功近利甚至拔苗助长。有的在高一阶段便开始对学生进行高考应试训练,而根本不顾及能力提升的梯度。为此,我们认为高中写作教学应首先考虑的是整体目标以及阶段(学段)目标的合理定位,在此前提条件下,进而以写作能力诸如立意、构思和谋篇等训练为经,文体训练为纬,纵横交织,从而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又能提升和完善表达能力的系列化训练体系。

在这方面,我国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周正逵先生集中研究了写作能力训练的“能级递进”问题,探寻到五个层级:“文字书写―造句用语―辞章构段―布局谋篇―思辨立意”。据此,他提出了从小学到高中按学段分步实施的写作能力训练规划[5]。这对写作教学训练体系的构建,给我们极其有益的启示。

2.构建理想的写作教学模式。实事求是讲,目前中学写作教学领域理想的教学模式以及具有普适性的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并不多见。一般而言,对学生的写作指导通常有这几种模式:(1)以阅读为凭借的“经典范例-借鉴”式;(2)以理论为指导的“写作知识-传授”式;(3)以实践为基础的“写作能力-训练”式。这几种模式虽各具千秋,不是相互彻底的对立排斥,但又并非尽善尽美。如何综合这几种模式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超越,构建一个“写作素养-养成”的理想模式,从而体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的有效提升,无疑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3.融“读”、“写”、“思”三位于一体。在写作指导的方法和策略上,我们要坚持将“读”、“写”、“思”三者结合。阅读本身自有相对独立的功能,我们不必过分强调阅读是为写作服务,但阅读毕竟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努力克服写作教学中“重训练,轻阅读”的倾向。当然,事物总是辩证的,阅读之于写作,关系较为复杂,有时大量的阅读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未必能够奏效。因为这种阅读通常不是真阅读,而是“伪阅读”。真正的阅读不只是“读书本”、“读经典”,更要“读生活”,这“生活”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生,毕竟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不仅如此,要想有利于写作,不仅要“读”、“写”结合,而且要“读”、“写”、“思”三位一体[6]。“思”是写作之“魂”,作文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所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在“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重视写作规律的探索。写作教学应重视文章写作规律的探索,虽说“文无定法”,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不同的文体,其基本思路、结构章法以及写作范式就是规律,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指导学生探寻、研究和揭示文章的这些写作规律(方法),并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借鉴和灵活运用,也不失为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理想途径。

5.关注非智力因素。写作教学不仅要关注智力因素,也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做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重。写作的动因来自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内驱力产生了,并对写作有了一种欲望,写作教学才有可能进入理想的状态。经验告诉我们,衡量写作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不是学生“写得怎样”,而是学生“是否爱写”。写作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不再视写作为畏途,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并从中感悟到需要和满足,自尊和光荣,进而形成一种写作的自觉与习惯,我们也许才算真正找到了写作教学的真谛[7]。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

[2]李洪义,李贵田.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J].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3]叶黎明,郁夜琴.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17.

[5]周正逵.语文教育改革纵横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6]华义平.当前中学写作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

[7]福建师大中文系写作教研室:潘新和执笔.写作整体化教改宣言[J].语文学习,1992(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本真智慧写作教学研究”(编号:D/2013/02/209)的研究成果之一。】

高效智能写作篇6

关键词:智慧校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的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构建出来的智慧校园已经延伸到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对语文课堂教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教师只有不断适应智慧校园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打下基础。

一、借助智慧校园的广博性,巧妙整合教学资源

(一)网络资源广度搜寻

当前,各种海量的信息资源和汲取信息的渠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的技术,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资源,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以《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为例,陶行知利用演讲向听众传递了“每天四问”的概念,展现了一代教育大家对儿童成长的密切关注。为此,学生必须要对陶行知有相应的了解,才能深入感知他对孩子成长的密切关注和谆谆教诲。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手段,引导学生围绕着关键词“陶行知”收集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接触大量的信息资源后,学习对资料进行甄别与梳理,探寻文本表达的深度,帮助学生对陶行知的身份、教学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演讲的主题提供认知性基础[1]。

(二)生活资源便捷再现

陶行知曾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为语文教学服务。但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怎样才能快速而便捷地呈现在课堂中呢?利用智慧校园这一平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将“写自己的老师”作为表达训练的主题,学生写这篇作文时需要结合以往与老师相处的情形。为此,教师可以关注任课教师与学生相处交流的情况,将一些值得写作的情境拍摄成照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再现鲜活的直观性资源,支撑起学生的认知体验,帮助学生将自己生活性的资源链接起来,使创作的发散性思维通过智慧校园的平台和手段不断走向深处。

二、借助智慧校园的多维性,高效使用教学媒体

(一)契合直观思维,构建立体化的呈现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性思维的认知阶段,往往直观、可感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潜能。但遗憾的是,很多版本的教材在选择内容,尤其是在呈现方法的选择上仍停留在抽象性文字符号上。智慧校园所运用的种种手段和策略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技术性支撑,为转化与构建立体化的呈现方式提供了基础。例如,《莫高窟》一课描写彩塑中的菩萨、力士、天王等形象时,就分别运用了慈眉善目、强壮勇猛、威风凛凛等四字词语。这是一段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慧校园中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出最具典型性的菩萨、力士和天王的图片,并完整地为学生播放一段莫高窟的视频,让学生从整体性视角感知莫高窟彩塑的惟妙惟肖,为学生深入理解四字词语、想象语言的画面提供思维上的支撑。

(二)强调优导善学,凸显翻转化的课堂质态

师生之间必须秉承民主、和谐、平等的角色关系,才能正确凸显文本中的内在联系,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激发学生善学的基础上实施优化导学,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寻隐者不遇》一课中语言浅近,诗意也相对简单,五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并没太大难度,编者将这首诗编排在五年级课本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用意呢?实际上,这首诗歌所描写的松树、童子、此山、云雾等都显得缥缈脱俗,其实就是贾岛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精神的代表。这一层面的感知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制作关于这方面的微课,在课前进行必要的知识渗透,让学生在翻转课堂的状态下,从另一个维度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三、凸显智慧校园的先进性,高度实施教学评价

(一)借助智慧校园的快捷性,让课堂评价更及时

没有评价,就不能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智慧校园中的技术平台,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训练的核心内容上,并对学生参与训练的结果和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全覆盖的评价。一方面,通过技术评价激发学生持久性的课堂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为学生后续性的学习与调整明确方向。例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课时,课文中有一段关于暴雨之后荷花美景的描写,应该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纯粹写景的角度,感受作者对颜色词语的运用及依照方位顺序架构全段的写作方式。之后,教师对课文中的情节与人物进行深入勾连,使学生在深入阅读与广泛联系的基础上认识到:这段环境描写不仅是情节发展的推手,也是王冕人生遭遇的转折点,同时还是王冕淡泊名利高贵人格的真实写照。对此,教师在授课之后为学生设置相关的训练巩固题目,并及时上传网络平台,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到能够深入理解到第三层的学生只有67%。教师针对这一反馈结果,对这一层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究:如何从这段描写荷花的语句中窥探王冕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引领他们探寻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对教学环节的再度回首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利用了智慧校园评价性技术手段,明晰了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了需要深入发掘的方向,借助及时性的评价,为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智慧校园的严谨性,让数据评价更科学

智慧校园的技术平台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的方式将教学管理的触角伸向学生的家庭和实际生活,如布置网络电子作业,通过客观题的方式,针对当天所学习内容重点设置具有思维质量的题目,这样,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每位学生完成的正确率、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完成的数量。这些机械的数字自动存入大数据系统中,为教师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便捷通道。例如,每一道题完成的正确率,男女生错误的比例,每一道题目做错的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中所占的比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练习的具体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保存的数据进行选择与分析,从而形成第一手的反馈资料,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结语

智慧校园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更在于其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只有真正地将技术手段与教学理念进行融通,才能有效凸显智慧校园的内在价值。

高效智能写作篇7

1.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较弱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并且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平时就不重视英语的学习,不会着重的练习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以至于大多数的学生听不懂地道的英语,不具备日常简单的交流能力,看不懂较为专业性的文章,写不出正确的句子,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更加偏重应用能力,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的情况下,是很难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的。

2.缺乏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

高职的学生和大多数的中国学生一样,一只接触的是封闭的英语学习,除了重媒体上接收一下英语国家的文化外,几乎没有其他机会接触地道的英语,也没有机会到真正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学生缺乏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没有说英语、用英语的冲动。

3.欠缺专业表达的练习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方向侧重英语语言的应用训练,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但是,现在的高职学生并没有这个意识,对英语不感兴趣,即使有时学一下,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不会想着讲英语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加强相关英语表达的练习。

4.重考试,轻应用

虽然说高职的教育侧重应用,但是考试作为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被更多的老师看重,在短时间内,学生和老师不可能将目光从考试成绩转移到应用的培养上,所以,教师的日常教学还是在围绕考试进行的。学生也缺少加强应用训练的意识,更加不会主动的加强应用训练了。

二、出现当前英语应用现状的原因

1.心理情感因素

高职学生大多数属于被动的学习者,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很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进入高职之前,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期望都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学习。之前学习积攒下的自卑感,使得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造成了学习状况不佳的状态。

2.传统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哑巴式英语教学使得太多的学生恐惧开口说英语,应用语言等力低下。一直以来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模式是重知识轻能力,即使是好学生也只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温习课本、听录音磁带、完成作业,并没有多少语言能力上的训练。

三、改善当前英语应用能力的对策

1.运用认知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能够很好的运用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熟练的交流、解释、说服、讨论、创造知识等。通过组织学生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在听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中心主题;多安排情景对话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说;在课堂之外,还要补充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阅读训练;在写作上应该侧重专业话题的写作训练,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写一些导游词之类的。

2.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放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标、图片、表格、模型等实物,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例如:可以组织配音竞赛,在形象的电影背景下,能够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达到多说的目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自己找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背景做成PPT,或者视频,用英语进行演讲。

3.营造音乐环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主要指对节奏、音调和旋律的感悟和直觉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听觉灵敏,模仿能力强,所以音乐智能在其中起到了一个相当大的教育作用。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歌写歌词,讲解歌词,然后再学习唱歌,这个过程下来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4.开展合作学习,塑造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合作学习时一个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通过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合作学习可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训练,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也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小结本文主要从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中有:心理情感因素以及传统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当前英语适应能力的策咯:运用认知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放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营造音乐环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开展合作学习,塑造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等。

高效智能写作篇8

本文指出了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考生存在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不同种类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探究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存在问题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写作是四项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在高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占着极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写作中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只注重了写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效用。这样的表现常常有:卷面不整洁;书写基本功较差;“一段式”作文等。

二、问题的解决

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就是智力以外的因素,比如心理状态、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性格情绪等。如果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考生就会在不应该失分的地方失分,留下种种遗憾。因此,我们应给予非智力因素足够的重视。针对这几个问题,本文拟谈谈应如何避免在高考书面表达中因非智力因素问题失分,并提出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效用的策略。

问题一:卷面不整洁

许多学生书写时不注意卷面整洁,乱涂乱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由于现在高考都实行网上阅卷,试卷经扫描后,在一定比例上会被放大。一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书面表达能给阅卷老师好的第一印象,增加多得分的可能性。而书写不规范的书面表达会影响到阅卷老师的情感分,最后得分一定会大打折扣。

应对策略:

学生在做书面表达时,首先要有良好的考试心理状态,即在考场上能尽量做到心平气和,沉着应对。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将能够准确审题,分析答题思路,构建文章结构,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其次,平时训练中要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待任何练习都能规范答题,不慌不忙,书写工整,行文规范。同时,学生应该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在试卷上正式誊写书面表达之前,应该在草稿纸上草拟写作提纲,把书面表达的文章结构和大意,重要的句式和短语以及可能不会拼写的单词都在草稿纸上写出来,这样的前期准备为规范整洁的书面表达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书写过程中随意而写、随便修改的行为;也不会出现因为一边思考一边写而导致的紧张感,这样就能保证在试卷上书写时心中有文,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在书写过程中,即使有地方需要修改,也要认真小心对待,不可随意乱涂乱改。学生可以尝试在需要修改处用铅笔轻轻划去,然后接着向下写。这样既能去掉不需要的内容,又能保证整个书面表达内容的整洁与美观。

问题二:书写基本功较差

许多学生和家长乃至老师都非常重视汉字的书法练习,却往往忽视练习英文字母的书写。在阅卷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字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书面表达的得分。由于学生对英文字母的书写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字母大小不一致;字母倾斜度不够;字母形状不规范;受汉字影响,英文字母书写带有汉字书写体的笔锋;字母不在一条直线上等。

应对策略:

对于大小写字母要分辨清楚,不能混淆,否则出现歧义。例如:China和china虽然拼写字母一样,但大小写不一样意思则完全不同。如果这一点在书写中不够明显的话,那么其意思就分不清了。另外,英文字母的前字母写体与汉字的书写不同,应该有一定的倾斜度,且倾斜度保持在60°至80°为宜。英文字母形状规范要求我们在写字母时该圆的圆,该扁的扁,该长的长,该短的短。书写时不能带有汉字的书法风格,因为英文字母讲求的是圆润和流畅。

英文的书写还应该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高三上学期时学生应该在四线三格的抄写本里进行练习,目的就是为了使写出来的字母要整齐划一。但到了高三下学期则要让学生在横线上写(与高考的答案卷设计一致)。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看正确的书写是怎样的,接着给学生看自己的书写,进行对比,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每次作文评讲时都拿书写较好的和较差的进行比较,反复强调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坚持到临近考试,学生的书写肯定会有一定的进步。这样就可以避免在高考时丢掉非智力因素得分了。

问题三:“一段式”作文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注意对所写文章进行分段,这既反映了学生没有很好的审题能力,也说明了学生写作时思维的混乱。

应对策略:

解答书面表达时学生首先应该学会审题,明白试题要求,搞懂题目究竟要你写什么内容,分清文章有几个层次,做到审题到位,思路清晰,段落明了。

以2011年江苏高考试题中的书面表达为例,题目中的要求为:“你的短文应包含以下内容:1. 描述照片内容,如情景、人物、动作,等等;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想;3. 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

从题目的要求来看,其实是要求考生按照“描述图片联系生活个人见解”三步走战略来谋篇,很明显文章应该分为三个段落:段落一“描述图片”,应该包括何人、何事、何感受;段落二“联系生活”,可以写两方面:一是反应了何种人,二是该人的做法是什么,根据题目主题,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说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到给父母减负;段落三“个人见解”,根据“个人的做法”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可以着重说一下自己将来准备怎么给父母减负。由此可以很容易将文章的脉络理清理顺,而不会出现“一段式”作文。

三、结束语

在书面表达的训练中,培养正确审题、遣词造句的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切不可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于书面表达属主观试题,是人工阅卷。一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书面表达能给阅卷老师一种美感,增加多得分的可能性。要想在书面表达中得到高分,除了内容要点齐全,意思表达清楚,行文连贯外,还要注意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段落清晰。这应在平时加以严格的训练,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收稿日期:2011―09―20

上一篇:动力系统分析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近期的走势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