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3-11-12 17:59:01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1

关键词:外观设计实用性工业应用用途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该条款被称之为专利法关于外观设计的定义。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规定了根据该外观设计的定义进行专利审查的标准,其中,“适于工业应用”是指该外观设计能应用于产业上并形成批量生产,即审查实践和司法实践中所强调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再现性,该外观设计专利所表示的产品能够在产业上大量生产出来即满足“适于工业应用”的要求。一直以来,“适于工业应用”的内涵均不包括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实用/有用的或者能够实现其基本功能,导致可能会授予技术上不可实现的产品外观设计以专利权(如“时光机”的外观设计),赋予无法实现其基本功能的产品外观设计以权利(如车轮设置在左前方的独轮汽车等)。由于受到外观设计仅保护产品的外观,与产品的技术功能无关的思想的影响,外观设计的实用/有用性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本文拟以探讨外观设计实用/有用性的相关问题为出发点,试图从理论上厘清外观设计的定义中“适于工业应用”的内涵,以期能够对我国的立法和审查实践有所裨益。

我国立法和实践中忽视外观设计的实用性的原因分析

1.立法之初对外观设计本质认识的局限性

回顾我国外观设计的立法史,可以窥视立法者对外观设计制度设立目的的看法,从而厘清外观设计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对于外观设计是否写进专利法这一问题,立法之初存在很大的分歧。为此,中国专利局上海分局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在(《关于法律保护外观设计必要性的调查》中提出了对外观设计应予以法律保护的四点理由,该四点理由也可以看作是立法者对外观设计制度的本质的最初思考:①轻、手、纺等工业品的造型、图案和色彩的变化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所以,这些行业对外观设计考虑较多。从发展趋势来看,工业品外观设计更为重要,因为在超级市场上消费者要在很短时间内选择商品,首先看到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一旦被模仿,没有新颖性,也就失去优势。②创造发明对内在结构有技术上的要求,外观设计是对造型、图案和色彩有美观上的要求,一件好的外观设计产品,需经艰苦的脑力劳动尽心构思与反复实践,并非轻而易举。因此,发明创造与外观设计都应有法律保护。③着眼于国内外的衔接,国外有外观设计,我国亦应有,否则我们吃亏。④国内地方之间、工厂之间实行经济核算后,为完成利润上缴任务竞争激烈。当前,商标侵权纠纷已很紧张,在造型、图案、色彩方面的假冒也很多,为了鼓励和保护单位与设计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维护名牌产品的信誉,改变吃“大锅饭”的局面,对外观设计应有法律保护。

立法者为外观设计制度辩护的四点理由中①、③、④的落脚点均在于外观设计的标识功能,通过产品的外观识别商品,防止混淆,保护产品外观创新者的优势地位。第②点将外观设计与创造发明对立起来,强调创造发明保护内在结构技术,而外观设计重在保护产品的外观美感。外观设计制度的立法之初即凸显出其与发明和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内容不同,尽量排除外观设计的技术性或者功能性因素,因而长期以来忽视外观设计对实用性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

2.外观设计制度功能的单方面过度强化和界定其客体的独特方式

美国“阿维阿”一案中,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认为,产品的功能方面是由发明专利法保护的,如果以外观设计专利法保护功能性的要素,就会混淆外观设计专利法与发明专利法的区别,甚至以外观设计专利法替明专利法。因此,外观设计所保护的仅仅是产品的非功能性的、含有装饰性成分的外观,促进装饰性艺术发展正是外观设计专利法的目的。不同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我国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功能是为了鼓励设计人将其创新能力更多地集中到产品本身外观的创新上。甚至有学者担心:用专利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无疑会加强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技术方面的因素而忽视艺术方面的因素。出于对这种担心的回应,我国对外观设计制度功能的设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无视外观设计的技术性因素。而且专利法在界定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时采用了正面描述的方式,而在解释外观设计保护客体的内涵时通常有意将其与发明和实用新型保护客体相区别: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所保护的是内在技术、结构等,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排除技术功能性因素的外观。

正是基于这种对外观设计制度功能的单方面的过度强化和理论界有意通过与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相区别以界定外观设计的保护客体,导致了对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实用/有用性的认识误区:外观设计与实用性无关,外观设计“适于工业应用”的内涵无需包括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能够实现其基本的实用功能。

重新认识外观设计的实用性的必要性分析

1.提高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质量的需要

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作为一种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有效工具,在现代产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界和政府就愈来愈注意于寻求物品的外观可能给工业界和给公众带来最大的好处,产品的外观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显现,其法律保护也引起了法律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大幅度上升,授权标准偏低的问题更显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对我国产品外观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为了尽快提高我国产品外观的创新水平,形成丰富多彩、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样式,专利法提高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授权标准。但是,对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实用性不作任何审查,可能会授予技术上不可实现的产品外观设计以专利权,赋予没有任何实际用途、无法实现其基本功能的产品外观设计以权利,背离了外观设计制度促进有用物外观创新的立法宗旨。在外观设计无效案件的审查中引入有用性或者基本实用功能等技术性因素,能够摒弃一部分纯艺术性的外观设计,提高外观设计的授权质量。

2.优化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审查模式的需要

近年来,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件的审查一直遵循“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原则。在该判断原则的指导下,外观设计专利无效案件的审查一般采用将涉案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与对比设计的图片或照片进行比对,以一般消费者的眼光观察,找出相同

点和区别点,然后根据“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原则得出判断结论。这种判断模式停留在图片的表面比对上,很容易将外观设计的相同、实质相同、明显区别的判断与商标的近似性判断模式相混淆。目前司法实践中已有此倾向性的认识,仅仅比较涉案外观设计专利与对比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观察两者是否能够混淆,从而得出判断结论,忽视外观设计是针对工业产品而进行设计的这种本质。因此,目前外观设计无效案件的这种类似商标近似性判断的审查模式,在授权和确权程序中突出外观设计的区别力、识别性,与外观设计制度鼓励外观创新的立法宗旨不符。另一方面这种判断模式得出审查结论的主观性较强,不利于社会公众合理预测审查结论,以便相应地调整诉讼策略,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在外观设计无效案件的审查中引入实用性或者基本实用功能等技术性因素,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审理外观设计无效案件中的图――图比对的模式,充分考虑特定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所受到的技术、工艺、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根据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外观创新的难易程度,确定涉案外观设计专利与对比设计的区别之处对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这种“由内而外’”的判断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外观设计无效案件判断标准的客观性。

实用/有用性应是外观设计专利的本质特征

1.外观设计的载体特性决定了外观设计必然应具备实用性

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规定,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其载体应当是产品。因而外观设计与产品应该是合为一体的。专利法意义上的产品是指手工艺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工业制成品。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产品都是一个由若干材料以一定的结构和形式组合起来,具有相应功能的系统。任何产品都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换句话说,产品的任何外观设计都或多或少地与产品的功能有关,很多产品的基本形状都是由技术功能所决定的,如汽车车轮呈圆形就是由滚动这一技术功能所决定的。因此,产品具有实际用途,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是产品的第一性征,也是工业产品得以存在的前提,产品的审美功能是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工业产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必须是有用的,能够实现其基本的实用功能。有学者指出,由于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为载体,必须与具有实际用途的产品相结合,因此,对于外观设计具备实用性并无争议。

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进一步强调了外观设计与工业产品的不可分性。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毕竟是应用于工业产品之上的,因而它无论如何都与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因素有关,并不是纯艺术的东西。虽然外观设计是以装饰性为目的,但是设计必须依附于产品而存在,外观设计既是对产品的外观装饰性表达,同时又与产品的功能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法律的导向不应该鼓励没有实际用途的工业产品获得专利权。因此,赋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应当保障其有用性,能够实现其基本的实用功能。

2.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技术与艺术的复合性决定了外观设计必然具备实用性

有学者指出,工业设计是人类创新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体现,是对产品、服务及其系统进行优化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新兴工业化过程中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运用创新理念,将技术、艺术与文化等手段和表现形式相结合,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环节的一种实用和美的程序。工业品外观设计是一种“技术+艺术”或者“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它是一种介于发明与作品之间的设计。加进行工业品外观设计时既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艺术因素,必须二者兼顾才行,倾向于任何一方面均难免导致工业品外观设计上的失败。“因此,产品的生产者,必须在要求实用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美学理念,自由制作每件产品,使它成为实用与艺术的统一体。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技术与艺术的高度复合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像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发挥,总是受到技术工艺的限制,并且是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是一种对技术的“锦上添花”,工业品的外观设计并不能抛开技术的因素,成为纯粹的艺术设计。如进行汽车的外形设计时尽管要考虑美的因素,但无论如何也要考虑汽车的主要基本功能即乘坐空间、行使性能、安全性等。

工业品外观设计中,产品的外形既是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客体的要素之一,又与实用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产品的外形的装饰功能与实用功能往往是“缠绕”在一起的,外观设计专利的技术与艺术的高度复合性决定了授权的外观设计无法脱离技术功能的因素,外观设计必须与有用的产品相结合,必然具备实用性。

3.工业设计史为工业品外观设计应具备实用性提供了依据

理论界关于设计和工业设计概念的定义存在各种不同的表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设计讲习班曾就设计的定义作过规范性的表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确定工业产品的形式性质。这些性质也包括产品的外部特征,但主要包括将产品变为从消费者和制造者双方来看的统一整体的那些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工业设计分化于设计,是对工业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规划、安排。工业设计不仅仅包含产品的外部装饰性特征,也与工业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紧密相关,因而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无法脱离技术功能的因素,无法逃脱实用功能的羁束。

工业设计品是美术工艺品的一种。美术工艺品是艺术与工业两者要素的结合,以人类生活的向上为目的,所以工艺是适应人类日常生活的要素――“实用”之中,同时又和“艺术”的作用融洽抱合的一种工业活动。学者将工艺美术分成:工业设计,指以劳动生产的实用性为主,但与人们日常生活无直接密切关系的劳动生产用具的造型美化设计;日用工艺设计,指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的造型、美化设计;陈设工艺或者陈设美术,是指专门供审美欣赏的工艺美术,无实用价值。从学者对工艺美术的分类来看,工业设计与日用工艺设计应当属于专利法所要保护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的范畴,这两种设计均有实用价值的要求。

4.从概念逻辑上看,实用艺术品属性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应具备实用性

外观设计法从对象的具体化到概念化,保护对象不断扩展,但其中总是伴随着外观设计保护与版权保护的交叉或者重叠,而保护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作品的外观设计法以其特定的保护方式依然在促进产品外观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定义是:有用物品的装饰性或艺术性的外表。装饰性的外表可以由物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构成,物品必须是有用的,且能够用工艺的方法生产出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此解释为外观设计之所以称之为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原因。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给出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工业品的外观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具有实际的用途,并能够使用现代的工艺生产出来,而不是一个“空中楼阁”。

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写的《著作权和邻接权法律词汇》的解释,实用艺术作品是指“具有实际用

途的艺术作品,无论这种作品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生产的产品,例如小装饰品、玩具、珠宝饰物、金银器具、家具、墙纸、装饰物、服装等”。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定义可以看出,实用艺术作品兼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实用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不可以重复批量生产的手工艺品和可重复生产的工业产品,通常认为后一种实用艺术作品就是工业品外观设计。因而,实用艺术作品的“实用功能”是区别于版权保护对象、凸显出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保护特色的重要特征。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授权、确权阶段,还原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实用性能够为外观设计制度的存续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5.专利审查和司法实践为外观设计具备实用性扫清了障碍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五款规定,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审查指南规定了现有技术的载体可以是出版物、使用公开等形式,但就出版物公开的现有技术而言,审查指南并未限定外观设计专利是否能够公开现有技术,即外观设计能否用于评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实践中,无论在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复审程序中,还是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无效程序以及随后的行政诉讼程序中,在涉案专利的申请日前公开的外观设计披露的技术内容可以作为现有技术使用。

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权专利权。该条款构成了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使用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抗辩的法律依据。从人民法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对现有技术抗辩的运用上看,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公开的外观设计所披露的技术内容也可以用于评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是否属于现有技术。

专利法虽然将现有技术与现有设计分别予以定义,但并未从根本上否定现有设计可以公开技术方案,审查和司法实践中对现有设计即外观设计能够公开技术方案也予以认可,因此,从业内实践的普遍认识上看,外观设计专利应当包含技术功能因素,具有实用性。

6.国外外观设计立法体例的研究表明外观设计应当具备实用性

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始于中世纪的佛罗伦萨共和国。1806年法国颁布了第一部保护外观设计的法律,在法国的影响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外观设计制度。各国对外观设计的理解不尽一致,但大多数国家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定义都提及一个有用的产品的装饰性的或有美感的外表。以美国为代表,任何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但以实用为目的的工业产品,不能申请版权注册,将外观设计纳入专利法的范畴予以保护。我国台湾地区2003年“专利法”第110条载明,凡可业上利用之新式样得依本法申请取得新式样。《日本外观设计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外观设计要想取得注册,必须在工业上可以利用。

在2010年中日第六次关于外观设计审查的研讨会上,日方指出,外观设计审查员首先应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用途进行审查,用途不明确的,根据外观设计的目的和状态确定产品的分类,如不能确定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用途的、没有实用价值的或者依据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功能的,则予以驳回。

其实,所谓“在工业上可以利用”,有的解释为在工业上有用。无论“产业上利用”还是“工业上可以利用”均暗含有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品必须在工业上或者产业上有用,具有实际的用途,能够实现一定技术功能。

结论及建议

工业设计是产品功能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结合和统一,是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外观设计既与技术有关,又与美学有关,是技术与艺术的复合体,同时,工业品外观设计必须遵循“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原则,形式追随功能,因此,外观设计实质上是对工业产品的实用功能和装饰美感之间的协调,而非仅仅造型设计人员的随意发挥,设计人员的设计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进行外观设计的过程是在保障工业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增强工业产品的装饰美感这二者之间不断协调和统一的过程。外观设计的实质是工业产品的实用功能和装饰美感的结合。区别于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不能仅由其实用功能决定,但外观设计必然包含技术功能因素,具有实用性的内涵。

尽管审查实践中罕见对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产品的外观设计提出专利申请的情形,除非在特殊情形下,审查中亦无需刻意考虑产品的有用性问题,但在外观设计专利无效案件的审查中,不应仅仅停留在图片或者照片比对上,应当考虑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外形所受到的实用功能因素的制约,确定外观的变化对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增强外观设计专利确权案件判断标准的客观性,逐渐消除对外观设计确权判断与商标的近似性判定无任何区别的误解。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2

【关键词】外观专利;视图规范性;相似设计;状态可变产品

众所周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专利产品为准。因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视图是否清楚表达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产品,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保护。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审查指南》中对视图提交规范作了进一步解释,规定:“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一个或几个面的,应当至少提交所涉及面的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但是,对于实际立体产品而言,其外形往往是迥异的。仅仅用以上法条并不能完全地指导申请人提出外观产品专利申请,即在某些情况下申请人提交的视图能满足以上法条规定,但是却仍然不能较好的体现产品的全部特征。通过长期从事专利审查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关于组件视图提交规范性的探讨

《审查指南》4.2.1中规定:“组件产品,是指由多个构件相结合构成的一件产品。分为无组装关系、组装关系唯一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对于组装关系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组合状态的产品视图;对于无组装关系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各构件的视图”。

在实际的专利审查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组装关系不唯一或者无组装关系的组件产品,例如图1所示,该专利申请所提交视图中,由于小车的遮挡,轨道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体现。就该视图是否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笔者认为需要做进一步讨论。单就该视图而言,轨道的一部分的确没有清楚表达,但如果按常理来推断小车所遮挡的部分应与其它未遮挡部分相同,这样也可以认为该视图满足了法规中“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要求。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在遇到此种专利申请时常常会产生争议。所以笔者建议组装关系不唯一或者无组装关系的组件产品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应全面的理解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及相关的法律解释,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图1

图2

2、关于产品六视图相关问题的探讨

如前文所述“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在实际外观专利申请中,立体产品的外观往往比较复杂,仅通过六视图并不能准确地表述产品的全部特征。虽然某些申请所提交的视图满足了审查指南中对视图数量的要求,但却忽略了视图提交的基本要求是要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而非视图数量。

如图2所示,在申请文件中该专利申请已经提供了产品的六个视图,但图中的A部仅在图2所示的视图中有所展示,而通过该视图并不能唯一确定这一部分的特征。图中所画的双圆环即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深度的圆孔,也可以理解为突出的圆台。这就会对产品特征的判定带来一定影响。

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外观专利申请所提交的视图中往往包含多张立体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以辅助清楚表达产品的所有特征,即便是外形较简单的专利申请也同样如此。所以笔者认为:部分产品有必要提交立体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等以满足清楚表达产品外观的要求。

3、关于相似设计问题的探讨

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下转第142页)

(上接第140页)在《审查指南》4.2.1中又进一步指出:“初步审查时,对涉及相似外观设计的申请,应当审查其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经整体观察,如果其他外观设计和基本外观设计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设计特征,并且二者之间的区别点在于局部细微变化、该类产品的惯常设计、设计单元重复排列或者仅色彩要素的变化等情形,则通常认为二者属于相似的外观设计”。

笔者在实际的专利审查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该案例中提交了空调的三个相似设计,并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其中设计1如图3(a)所示,其上部黄色部分不能伸出,设计2如图3(b)所示,其上部黄色部分向外伸出,而设计3的上部为可伸缩的,其在关闭时外形上则与设计1一致,在打开时则与设计3外形一致。这就导致设计3无论是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下,设计3的外形均已经分别被设计1和设计2所包含,一般消费者或者将其与设计1等同,或者将其与设计2等同,无法加以区别,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设计3好像并不能满足法规中对相似设计的要求。但实际上,设计3顶部黄色部分可伸缩的设计确实包含了设计者的创新,设计3的结构与设计1和设计2的确不相同,为不相同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应当给予该类产品相似设计保护。

4、关于具有多种变化状态的产品如何提交视图的探讨

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部分申请仅通过简要说明描述产品的某部分是可以打开或折叠的,或者仅提交了部分变化状态视图,并没有提交所有变化状态的视图,这样虽然也能将产品的外观表述清楚,但并没有清楚展现产品的所有特征。如果申请时能在视图中增加产品在其他状态的视图,则更能直观展示产品的所有特征,也更有利于今后产品的保护。例如图3(a)所示的产品,使用时其上部可以伸出,如果没有提交图3(b)所示的使用状态图,则产品的上部结构不能清楚的表达,一般消费者无从得知产品上部结构,可能对产品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笔者建议申请人在对可变状态的产品申请专利时,可以提交产品各个状态的视图,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产品。

结 论

本文主要对外观专利申请几种常见的视图规范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个人的建议。申请人在今后的申请中,可以在全面的理解相关的专利法律和法规和基础上,将本文中所提的一些建议作为参考,来提出自己的专利申请,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Z].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Z].2010.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3

1工程机械外观设计的作用

我国还有许多人对外观设计的作用认识不足,观点狭隘,认为外观仅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李乐山教授(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在调查对比了消费者购买轻工业消费品的种种行为后认为: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的行为其实并不简单,因为许多同类商品在外观设计上都大同小异,看不出差别,这时消费者就会从其他方面作对比,如价格、数量、服务等,选择出他们认为合适的商品。有调查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考虑到的诸多因素中,如功能、原材料、价格、实用性等,外观造型是最不被人重视的。由此可见,我国消费者的轻工业商品购买都不会过多考虑外观设计,工程机械就更不用说。而生产商对于工程机械外观设计也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认为外观设计只是在做表面功夫,不会改变产品的固有价值,因此在机械外观设计的研发上比较被动。上世纪遗留的“质量第一”的思想仍然主导着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与设计单位进行合作时,不会将设计单位与本公司放在同一层面上,仍然认为设计单位属于从属或下级单位,地位不重要,从而导致在设计项目上投资过少,而使得设计工作无法拓展研究。李乐山教授通过研究,总结了工程机械外观造型设计的几种作用,下面结合具体的机械设备一一说明:

1.1表现产品概念

(1)在工作中通过巨大的钢轮将路面压实。而这款产品将钢轮与驾驶室设计得更加前倾,表示出了工作中驾驶人员应关注的重点在前方。

(2)也叫推土机,主要作用是推送土或其他材料的。而这款产品将驾驶室的设计比较靠后,显得整个设备更加稳定。由此得知,外观设计可以直观的表达出产品理念,突出不同产品的不同属性。

1.2体现产品价值定位

虽然消费者对外观设计并不看重许多,但是在选择时还是会根据自己喜好多加考虑的。如有些人喜欢外观高档的,有些人喜欢外观亲民的;有些人喜欢色彩明亮的,有些人喜欢深沉的。而这些都会通过外观设计所展示,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对某些部件进行改动,使其凸显某一特征。例如外观高档的产品,可以将驾驶室内、机罩等地涂成深色,体现出产品的价值定位。

1.3表现产品的运行方式

双钢压路机(a)与(b)外观比较对称,展现其工作方式为循环往复的。其中整体车架压路机(a)在外观上更加对称而铰接车架压路机(b)则比较倾向于主车架。单刚压路机(c)的设计则说明了该产品的工作方式是单向的。

1.4表现功能

其熨平板控制臂与侧机罩与侧机罩的外观造型通过一个弧度产生了联系,体现出了两者在工作中的配合。

1.5表现审美感受

人都是由审美情绪的,并且每个人的审美观也不尽相同,而这些审美倾向的差异就导致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对符合自己审美观的产品关注更多。例如,有的人喜欢粗线条,而有的人则喜欢细腻风格的;有的人喜欢运动因素,有的人则喜欢高雅风情。因此,如果一款产品在外观设计上突出了某一审美观,就会很容易获得一类消费者的喜爱,并逐渐发展成为生产企业的品牌文化。

2工程机械外观设计的工作方法

上文讲述了外观设计的诸多作用,那么在外观设计上就不会是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设计师精心构思,应具备与轻工业商品外观设计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

2.1企业首先应接受正确的工业设计思想

工业的设计与创新是在为人们的生活寻求便利,改变现有的生产或生活方式,而成功的产品带来的则是人们思想的转变。在机械设计中,新的造型或新的操作方式如果创新成功,也会改变现有的某种工作方式。而获得成功的企业由于人们“先入为主”的思想,能够快速发展这方面的市场,从而奠定自身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制定行业规则,获得竞争主动权和巨大利益,甚至称为其他企业的领导者,充分发挥自身领导作用,使其他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企业应认识到这种行为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去积极寻求创新,摒弃传统思想。我国日益严重的“山寨”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生产商只是隔几年变换一个造型,而产品本质却依然是“老古董”,无法带给人们使用方式的转变,也就无法形成品牌价值。

2.2设计项目的开发团队应由不同的人员组成

这些人员可以包括企业内部设计师、专业设计师、销售人员、售后服务等。一个结构合理的设计团队能够消除行业之间的隔膜,使认识问题更加全面,规避一些问题。另外,企业应该认识到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的不同,而不能一味依靠工业设计师。应该改变设计态度,积极引进先进的设计体系,增强自身的设计水平,壮大设计团队,建立起多领域融合的合作性设计团队。

2.3完善设计调查作为依据

企业在决定进行设计之前,应做好调查工作。一些企业认为自身的设计团队工作经验丰富,掌握各种信息而无需做调查;也有的企业一味的依赖外包设计单位,而设计单位由于观点落后认识不到调查的重要性;还有的企业分不清市场调查与设计调查。设计调查是为了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而市场调查则是调查某产品的价格、销量、市场保有率等。例如,一个企业想要设计出外观高档的产品,则需要调查统计,究竟是哑光还是抛光更好,金属与塑料哪个综合效益更好等,使产品推向市场后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2.4遵循外观设计步骤流程

工程机械外观造型设计流程一般为

(1)画草图;

(2)建造简单模型;

(3)通过CAD构件三维立体模型;

(4)用油泥等材料制作比例模型;

(5)制作工程模型,这一规律体现了设计师思维的进展,必须严格遵守,一步也不能少。如果为了追求速度去除了某一步骤,而产品规格又很高,那么设计结果必然达不到要求。因为一套成熟的设计流程是经过无数设计师验证、尝试、精简过的,是经得起时间与市场的考验的。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4

关键词:数控机床 竞争对手分析 因子权重计算 专家评估 比较法

0 引言

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数控机床行业已经不仅仅追求技术上的成功,同时也注意到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要性,而在产品外观设计时,如何更好地找到更加准确的要素进行设计,从而进行目的性的调整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专家评估分析为设计找到更加确切的机会点,减少了盲目性设计。

1 当前机床外观的评估方法

对机床产品的评估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维度和标准,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形式对机床产品进行判断。现有机床外观的评估方法主要通过专家评估与用户评估两种方法,专家评估一般会安排在前期设计、设计完成时,例如对于材质、色彩、整体线条、结构、装饰进行权重分析,分析出哪些要素是现有趋势的主要机床产品特征,从整体角度出发不够具体,与设计连接仍然不够紧密。再例,对于产品整体形象设计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生产管理、使用者、市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还有数控机床造型单因素模糊评价方法等较为复杂的评价方法。通过用户研究的方法进行评估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例如对CKZ20数控车床外观设计结果评价需找到一定数量的用户对该机床进行评估,再例如基于DEA模型的用户数控机床满意度评价都是建立在用户评估基础上的。

综上所述,目前在设计之初对更细致的维度,如零部件角度,进行简单快速评估后精准找到相对竞品的弱项维度,直接挖掘设计机会点还研究的较少。本文解决了以上问题,从而为设计提供更加有理有据的设计机会点。

2 本文数控机床外观竞争对手分析评估方法

要快速精准地打造机床产品外观,首先要确定现有产品设计要素的权重,确定权重时采用半开放式评分规则,即专家可以在打分时对维度进行查漏补缺,避免遗漏。然后将目标机床产品外观与竞争对手外观依照各维度下指标进行比较打分,可以更加准确地发现相对竞品较弱的指标,从而成为设计机会点,专家评估方法流程如下:

2.1 确定因子权重

任何评价系统都必须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有些系统中专家无法凭借经验来衡量各指标的相互重要程度。因此机床外观竞争对手分析评估方法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因子权重,从而为评估打好基础。评测者为一般为5-8名工业设计师。在评测时评估人员需要对应每个典型竞品图片进行每个部件或者要素的评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有关服装趋势研究方法的思路如下,步骤一为图片搜集,即搜集现有流行趋势服装图片,步骤二,图片测量,即对图片中比例关系等进行测量,步骤三,数据分析,将每个年份流行变量的均值作曲线图观察等。如下图2.2、2.3所示。

本文计算因子权重的做法借鉴了服装趋势的研究方法,通过寻找竞品标志性的图片进行二维评分,优点在于:1)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计算权重,依照权重设计出较为符合当前机床产品外观设计趋势的产品。2)现有部分专家在评测时通过选择好的典型竞品机床图片进行评分,认为此方法更加直观。3)本文增加了更加细致到零部件等因子进行权重因子分析,从而为得到更加细致的设计切入点做准备。4)累计每个产品研究周期的权重分析可以得到积累性的趋势图,有助于后期掌握因子发展趋势的大方向研究。权重因子分析示例如下:(以下哪个维度是产品特征分就高,满分为5分)

通过几位专家的评分后发现装饰总分最高(14分),这说明现有趋势中比较多的将窗作为产品特征设计的因素之一,整体线条得分最低(6分),则表示现有整体线条不是作为其设计的主要产品特征。

最后将专家打分的平均值进行权重因子分析,机床部件角度分类、整体角度分类权重各为1。

例门的权重即为:

a1/(a1+a2+a3+a4+a5+a6)*100%=An

则An分别为每个维度的权重。

9/(9+12+9+9+9+9)*100%=18.8%=0.188=0.19

则门这个维度的权重约为0.19

得到每个维度权重之后,就可针对每个维度下所制定的指标进行评估。

2.2 数控机床外观设计的专家评估

在数控机床外观设计专家评估中,专家需要对自身要设计的产品与竞品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每个维度(因子)下指标进行对应打分,每项满分为10分,10分为非常符合,1分为非常不符合,同时可在每个维度相应指标中加入帼关说明。1位专家为每个维度下指标对应竞品机床图片进行打分后,每个维度下指标平均值乘以各维度权重即为最后该维度的总得分。在结果中可以很直观看出自身企业的该产品(典型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哪些因素较为欠缺,成为工业设计师进行着重设计的机会点。现有某些行业的竞争对手专家评估需要N个专家对自身要设计的产品与其中1个竞品进行打分,最后收集N个专家的分值进行统计,实际上自身要设计的产品分值出现N个分值的平均值,而每个竞品都是孤立的分数,容易导致分值的偏差,并且每个专家对于一种标准具有不同看法。实际上通过一位专家在权威的多专家权重因子确定后进行统一打分,结果将更符合实际情况。

2.1.1 数控机床外观评估的指标维度确定

在进行产品识别形象研究中一般会从材质、色彩、整体线条、结构、装饰等角度进行研究,但针对机床来讲,机床的产品形象相对于消费品受到很大的技术限制,从这些角度来研究,最终的结果不容易得到更加确切的机会点,所以本文增加了机床的零部件,将典型的识别要素加入进来,例如门、窗、把手等,这样可在竞品分析中发现更加细致到零部件的设计趋势,将其变为设计的新的机会点,从而更加确切地指导机床外观设计。

2.1.2 维度指标制定

指标的制定原则有:1)部件等维度可以与整体相互呼应,体现企业的理念。2)部件等维度合理、比例适中。3)指标每项满分为10分,10分非常符合,1分为非常不符合。

每个维度下指标分别如下,门:该机床门可以在该企业其他机床上使用;该门与整体相互呼直,体现企业理念。窗:该机床窗可以在该企业其他机床上使用;该窗的视角都是有用的;该窗与整体相互呼应,体现企业理念。控制台:该机床控制台可以在该企业其他机床上使用;该控制台与整体相互呼直,体现企业理念。把手:该机床把手可以在该企业其他机床上使用;该把手的位置、大小满意;该把手与整个机床相互呼应,体现企业理念。警示虹该机床警示灯可以在该企业其他机床上使用,体现统一性;该警示灯与整体相互呼直,体现企业理念。标牌:该机床标牌样式可以在该企业其他机床上使用;该标牌设计美观;该标牌与整体相互呼应,体现企业理念。材质:该材质运用位置、面积合适;材质能够体现该企业理念。结构:结构简单明了;结构可以很快分辨出功能分布;结构体现该企业理念。色彩:正常操作区和危险操作区域区分清晰;色彩区域整体平衡;整体色彩能够体现该企业理念。整体线条:造型整体简洁;当使用者使用时,提供了有效的提示;整体造型线条符合企业理念。装饰:装饰不影响机床的正常使用;装饰丰富了整体线条,体现该企业理念。共11个维度,28项指标。

3 案例

本文以某企业机床产品外观设计为例进行产品外观竞争对手比较分析,从而为设计提供更加有理有据的数据支撑。

3.1 确定权重因子

由5位工业设计师进行权重因子评测,评测形式为对现有典型机床竞争对手产品从机床产品部件分类、基础角度分类进行打分,哪些因子是该机床的产品特征,其分就越高,满分为5分。最终将工业设计师评测的分数进行平均后计算权重。机床部件角度分类、整体角度分类权重各为1。竞品为从目前市场实力强的国内、国外机床企业进行选择,分别选出DMG的DMU 50、阿奇夏米尔PO 350 sp、沈阳机床HMC 63e共3种典型机床产品。权重因子计算结果如表3.1:

3.2 某企业产品外观设计专家评估

以上计算出权重后进行专家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可对分数较低或者分数较高的指标进行相应的说明,最后通过分数与定性说明结合的方式评估出各维度目标产品存在的问题。评估者为1名工业设计师。某企业产品与竞品图片如图3.2所示,专家评估最终分数汇总如表3.2所示:

通过专家评估总结某企业典型产品的门(0.6分)、把手(1.2分)、标牌(1.1分)、材质(1.1分)、结构(1.13分)、色彩(0.93分)、整体线条(1.27分)相对竞品分数较低。主要原因集中在门的色彩与某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V1)的色调不统一、把手为统一零件,没有自身企业理念、标牌较为工业化、材质比较单一、结构没有体现层次感、整体线条较为简单,做工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有理有据可以切入的设计机会点。

结语: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5

关键词 侵权 立法 比较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一、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审查

外观设计要获得专利保护首先必须经过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审查。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审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设计大国,采用的都是实质审查制度。在美国,外观设计受到专利法的保护,美国专利法中其他有关专利的规定也适用于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如有关非显而易见性的规定,有关专利的申请和审查的程序性规定,以及权利内容、侵权认定等等。根据美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专利局在收到专利的申请后,必须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也就是说外观设计专利也适用实质审查制。亚洲国家例如日本的外观设计审查也采用实质审查制。日本2008年《意匠法》第3条第一款和第二款分别规定了新颖性要件和创造性要件。在定义中还有工业应用性和视觉美感。《意匠法》第17条规定了实质审查的内容,即经检索,对外观设计申请进行新颖性(相同相近似)、创造性、单一性、是否是上述不应授予专利权(第5条)内容等的审查。

二、认定是否为相同或相近似产品

目前国际通用的区分外观设计分类的标准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写的《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洛迦诺分类表》)。世界各国在认定外观设计侵权是否为相同或相近似产品时也有不同。在日本,判断物品是否为相同或相近似类产品时,要对物品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分析。如果物品的用途、功能均相同,则为相同种类;如果用途相同、功能不同或者功能相同、用途不同,则属于相近似种类;如果用途功能均不相同,则为不相同且不相近似种类;不相同的种类不能认定为相近似的外观设计。

三、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标准

目前世界上对外观设计的保护存在两种理论:混淆理论和创新理论。采取不同的理论作为基础,侵权认定会相应有不同的标准。虽然目前世界上对外观设计存在多种保护模式,但是从侵权认定来说,无论是纳入专利法保护的国家、纳入版权法保护的国家还是采取单独立法保护的国家,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混淆理论。

基于混淆理论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方法为普通观察者测试法(Ordinary Observer Test)。学界一般认为普通观察者测试法是由美国最高法院于1871年在Gorham Mfg. Co. v. White, 81U.S. 511,528一案中确立的原则。美国最高法院认为,设计同一性的测试必须是外观相同,图样中的线条或者结构上的轻微差异不会破坏两个设计实质上的同一性。外观设计引起视觉效果的相同,是认定实质相同的主要测试法;被控侵权设计和专利设计不需要在具有专业能力的设计人员的眼中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两个设计不可能在每个细节上都完全相同。最后,最高法院提出了普通观察者测试法:如果在具有一般购买者所通常具有的注意力的一般观察者眼里,两件外观设计的相似性达到了混淆观察者的地步,诱使他购买了这一外观设计实际上他认为是另一外观设计,那么具有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即被另外一个侵犯。

基于创新理论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方法为新颖点测试法(Point of Novelty Test)。学界一般认为新颖点测试法起源于Litton Systems,Inc. v. Whirlpool Corporation一案。新颖点测试法建立于普通观察者测试法的基础上。

四、部分外观设计保护

部分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中某一部分的形状、色彩、图案及位置关系进行的创新设计。部分外观设计应理解为是产品不可分割的部分, 例如牙刷的刷头、握柄设计,而不是指对组成该产品的零、部件进行的外观设计。

英国2001年新修订的《外观设计注册法》中加入了对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规定:外观设计是构成的产品的整体或一部分的外观或其装饰。欧盟2002年起实施的《共同体外观设计法》中规定,“外观设计”是指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外观,实行对部分外观设计的保护。 亚洲地区长期以来没有部分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但日本1999年对《意匠法》的修改后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加入了对部分外观设计的保护。

对部分外观设计的保护动摇了混淆理论。这是因为基于混淆理论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方法,普通观察者测试法必须将涉案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专利进行整体对比,判断两个外观设计是否实质相同。如果坚持混淆理论将会导致:当有人对针对部分外观设计进行的创新设计进行仿制,而该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其他部分则属于公知设计,按照混淆理论的标准将很有可能不将这种情况定性为侵权,部分外观设计的创新设计人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而新颖点测试法要求原告在证明被控设计与涉案专利实质相同的同时也要证明被控设计抄袭了涉案专利的区别于在先设计的创新部分,有利于区分侵权设计。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应立足保护外观设计的创新。 认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应该在被控侵权的外观设计产品是否包含了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中的能够引起一般消费者注意的创新设计。

(作者: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研究生学历,职务:书记员,研究方向:刑事实体法程序法)

注释:

美国外观设计浅析及网上检索,专利文献研究,2005年,第2期,80页。

关于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探讨,知识产权,2004年,第14卷,50页。

欧共体外观设计保护制度面面观,中国发明和专利,2009年,第9期,71页。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6

“好的设计是将我们与竞争对手区分开的最重要方法。”三星电子首席执行官尹钟龙这样表达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其实不仅如此,尹钟龙的意思是:设计也是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之一。索尼、东芝以及韩国三星和LG,都把工业设计作为自己的“第二核心技术”,被许多厂商视为摆脱同质化竞争、实施差异化品牌竞争策略的重要手段。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材料、制造技术的发挥,以及品牌建设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起作用所占的比例为51%,而设备改造所占的比例为12%。好的工业设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用户的接受概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且通过促进产品的不断成长,企业也将获得更高的战略价值。

工业设计不等于外观设计

欧洲的工业设计可从艺术设计中发现其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19世纪中叶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20世纪,德国包豪斯流派的兴起,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工业设计的诞生,工业设计理念全面进入家具、陶瓷、纺织品、家用电器。

但是在大多数中国企业,工业设计仅仅局限于制造领域,并且认为工业设计就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而没有从产品的研发、内在结构的科学合理性考虑,更没有注重通过工业设计去“制造”出一种品位,以时尚、个性、文化的个性去满足消费者审美的需要。以燃气热水器为例,由于结构问题,热水器的燃烧空间要求较大,以便补充氧气助燃,所以欧洲型热水器都是体积宽大的。但中国和亚洲市场,消费者对热水器审美时尚是巧薄,如果企业一味追求外观效果把热水器变小变薄,外观是好看了,但燃烧效果却变差了。所以光凭外观的改变是解决不了工业设计的问题的,只有从产品的研发到外观设计整个过程将工业设计的意识统筹在一起才有可能真正解决燃气热水器的巧、小、薄的难题。

另外,由于中国企业主个人文化品位的关系,导致工业品千人一面的多,风格独特的少,缺乏鲜明的审美情趣。科龙冰箱是我国冰箱业的翘楚,但以前冰箱的个性并不突出,后来科龙冰箱进行整改,开发的儿童系列冰箱大受消费者欢迎,这就是工业设计的魅力。

突破制度的藩篱

工业设计是为制造具有批量产品所进行的设计,包含产品外部和内部设计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可控的、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从刚开始疯狂的点子、无边界的想像开始,再到把这个想法制造出来,落实成创新之举,然后不断地修改,找到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解决方案。就像射箭先有最的圈,最大的视野,然后逐层一圈圈缩小,最后才正中红心。

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都产生着巨大影响,这需要企业所有职能部门——营销企划、技术开发、制造、销售的充分沟通与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平等、自由的沟通,这是实现创意的基础。三星设计中心鼓励每个人畅所欲言,对自己的上司提出质疑。设计人员每三人或五人组成一个小组协同工作,小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资历迥异,但在工作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突破了韩国传统上的儒家等级制度的藩篱(见附表一)。

三星公司努力改变自己设计部门的各种程序常规,给予设计人员更大的权力,不只是去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还可以针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发表看法。“就像蜥蜴弄断自己的尾巴向前走一样,我们将不得不告别过去、向前迈进。”

但在很多中国企业,由于对工业设计整合性、系统性认识的不足,缺乏部门的沟通,不能平衡各个不同部门不同的需求重点,这是花费资金成立设计部门却收获甚微的原因。

向价值链的最高端前进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使中国企业面临严峻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将逐步被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取代,国外对中国廉价产品出口的反倾销制裁与各种限制逐步升级,以及制造业所带来的巨大资源消耗,产品在价值链低端徘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工业设计作为企业核心技术以外的,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被企业掌握的重要创造性手段,随着联想、海尔等民族企业的成功运用,工业设计迅速被国内其他企业接受和尝试。

但是,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好工业设计,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1.真正把工业设计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投资

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占到总产值的5%~15%,高的可占到当年产值的30%,而中国绝大多数家电企业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不到总产值的1%。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要有这方面的观念,应该在工业设计方面给予资金的投入。三星公司斥资数亿美元用于改善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所有产品的外观、触感和功能,在消费者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产品之前,调查出什么样的产品可能会畅销。这一努力已经产生了回报:三星已经从电子和家电领域的一个仿造品制造商成长为世界顶级品牌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公司对设计的重视。

2.从本土走出去,努力追求产品的个性和品位

工业设计除了考虑制造工艺的先进性外,还要将产品和审美文化接合。企业的产品直接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有了自己的“思想”,才有真的生命力。三星设计师每年都有3次机会,被带领到世界主要城市,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艺术以及风土民情。此外,他们也在韩国重新体验自己的传统文化,从中获得设计创意的养分。“对三星的设计团队而言,这是心灵的再造。从本土走出去,看世界各种不同人的生活形态,设计出来的作品自然就会不一样。”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长张光民也强调,惟有更广阔的世界观,才能设计出第一流的科技产品。

3.注意控制工业设计的风险

美国企业统计数据表明失败率是新产品的孪生兄弟,一般而言新产品创意3%有机会被发现,而只有1%会赢利。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很难看到工业设计的风险,认为只要做了工业设计,产品至少美观了,不存在风险。其实不然,设计项目的失败带来的不仅仅是研发费用的损失,更多在于错失上市的时机,在当今“快鱼吃慢鱼”的竞争年代,这种损失尤为严重。

实现工业设计价值是需要企业系统性建设的,没有管理就没有成功的产品。企业在工业设计的风险控制方面,除了必须严格遵守工业设计操作的一般流程外,还必须与设计部门建立签字认可制度,明确企业与设计部门的任务,制定可度量的测评筛选标准,按照设计特点制定分段控制等方法进行项目管理,在质量管理的前提下尽量规避设计风险。

工业设计在中国的风险还有其特殊的一面,由于国内工业设计起步晚,行业不规范,往往出现企业压价,设计机构降低服务,企业自己发现等问题,更降低了设计投入的这样一个怪圈。由于产品从设计到投放周期非常长,影响产品市场成功的因素也非常复杂,对于企业而言,应该根据设计需求分析设计公司对项目的投入,做到有的放矢全程监控,这样才能降低风险。

4.建立自己的工业设计团队

企业设计部门一般也是由不同专家共同组成的团队,大型的企业设计中心往往包括设计管理、产品设计、结构工程、人机工程、用户研究、模型制作等方面的人员。而在我国工业设计业刚刚起步,虽然有不少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工业设计,成立自己的设计团队,但国内企业一般采取外包作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方式。

中国的工业设计之路

工业产品不仅需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功能,还是消费时尚的载体,一个充满工业设计品位的产品可以成为当时社会审美、流行时尚的代表。尽管中国的工业设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工作还仅停留在为现有的产品设计色彩和造型。中国是出口商品大国,但不少为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都是从其他地方拿来的设计。中国要引领设计,还有很长的路。

企业要发挥工业设计的软性作用,将产品、企业、市场更协调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有一定文化承载,寄寓相当生命力的艺术品。从单纯的、冰冷的、机器的工业化社会的制造品中跳出来,成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摆脱价格战的漩涡。

小贴士1:我国的工业设计服务类型

我国的工业设计服务形式一般为独立项目服务与长期服务两种方式,内容包括设计调研定位分析、外观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后期监理乃至全面工业设计服务等方面,不同的机构服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以院校为代表的研究型的工业设计工作室,一般由高校教师带领学生为企业提供设计服务,较多地承接临时性的项目和竞赛类的产品设计。设计创意新颖、超前、思路活跃、理论性强、个人意志较强。但缺点是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如设计工艺实现的可能性等)、设计经验欠缺、随意性大、设计创意以外的服务较少、对市场理解有限等;

2)企业自建的工业设计部门,主要是为本企业的产品设计服务,对企业的产品结构、工艺、销售等方面了解充分,产品设计方案比较成熟,与企业各部门配合较协调。但思路狭窄,突破性不强,受约束较多,设计人员的创造发挥受限制;

3)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为企业提供从产品设计调研定位分析到最终产品效果把握等各环节提供服务。由于各公司的水平参差不齐,服务重点也有所差异,大部分公司集中在产品外型设计方案的服务。

小贴士2: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工业设计公司

绝大部分工业设计公司集中在提供产品外型设计方案服务上,企业在选择设计公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有成功的上市产品?成功的产品可以体现设计品质及成熟的能力和经验;

2.是否有优秀的设计主管?优秀的设计主管能够准确控制设计方向,具备创造设计思维的能力。

3.是否有具备成功设计经验的设计师?设计师的成熟度是产品开发降低风险的保障。

4.团队规模及人员投入。优秀的设计公司一般由5~7人构成项目小组,要求各个对应服务内容有专业人员把关,充分给予资金和人员精力的投入。

5.与设计公司或设计顾问长期合作更利于工业设计的价值提升。设计部门对产品的深入了解,对企业资源、市场变化的紧密跟踪,更能设计出符合企业近期和长期需求的产品。企业也应当选择优秀的设计公司,与其建立长期的设计合作关系。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7

摘 要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目的在于保护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生产者的市场利益,那么,谁能对产品的购买拥有最终的决定权,谁才是真正的消费。

关键词 外观设计专利 普通消费者

侵权判定主体,是指在侵权判定时,法官应当将自己放置在何种立场去判断是否成立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在任何一个案件中法官、律师、当事人以及社会公众都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作出符合目的的判断,在现代民主社会,有权的判断主体自然只能是法官,所谓的侵权判断主体问题并非是指谁才能做出有权判断的问题,而是指法官应该以何人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去判断、在判案时应当从何人的角度出发以及将自己置于何人的地位去作出个案的判断问题。外观设计专利案件中,从普通消费者的水平出发,判断产品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相近似是较为合理的标准,可以很好的保护外观设计发明人的权利,鼓励创新,实现外观设计专利立法的制度目的。

消费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严格法律限制的“消费者”,它一方面要有利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另一方面又要有利于外观设计专利审判的统一。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普通消费者”。

我国学者、法官在界定普通消费者时一般引用《审查指南》中关于普通消费者的概念。根据《审查指南》的规定:在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时,应当基于被比外观设计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价。不同种类的外观设计产品具有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具有某类外观设计产品的一般消费者应当具备下列特点:(1)对被比外观设计产品的同类或相近类产品的外观设计状况具有常识性的了解。(2)对外观设计产品之间在形状图案以及色彩上的差别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会注意到产品的形状图案以及色彩的微小变化。笔者认为,《审查指南》关于普通消费者的界定,完全适合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在外观设计的侵权判断中引入这一概念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普通消费者的观察视角。我国法院在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相近似时,一般是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普通消费者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价的,而不是从被控侵权产品的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评价的。这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没有投入市场时无法准确地界定普通消费者的范围;第二,扩大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在普通消费者定义方面,与我国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角度来定义不同,美国是从被控侵权产品的角度来定义的,这种区别导致的结果是:我国可能扩大了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将类似产品范围的扩大视为一种当然;而美国仅将产品类别的扩大视为一种例外,将产品范围严格限制在侵权产品自身类别上,严格限制的是“搭便车”行为,而对在权利要求外开展的竞争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笔者认为,从限制权利人滥用权利、保障市场充分竞争的角度出发,以被控侵权产品的普通消费者为观察视角更加合理。

其次,判断普通消费者的标准。虽然普通消费者被限定为具有一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人,但同一产品可能在其产品寿命期内被不同的群体占有、使用和消费,如居民住房内的天花板,这种天花板一旦安装在房间内,住在这个房间内的主人可以直观的看见它、欣赏它、享受它,从这种意义上说房屋的主人就是天花板的普通消费者;另一方面,装修房屋使用天花板的安装人员,他们在房屋的安装过程中直接接触天花板,评价它的质地、性能和外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在消费天花板,他们也是天花板的消费者。再比如,出租车公司将汽车出租给顾客使用,出租车公司购买用于出租的汽车,对汽车销售商来说,出租车公司是消费者,顾客租赁出租车公司的汽车使用,对出租车公司来说顾客是消费者;那么在上述情况下谁才是真正的消费者呢?笔者认为,既然,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目的在于保护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生产者的市场利益,那么,谁能对产品的购买拥有最终的决定权,谁才是真正的消费者;在上述举例中,房屋的主人对要不要安装天花板、安装什么样的天花板以及要谁安装天花板都有最终的决定权,安装人员只是实现房主目的的手段,因此,房屋的主人才是普通消费者;汽车出租公司购买汽车的目的在于出租给顾客使用,而非自用,因此出租车公司在购买汽车时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顾客的需要、偏好以及对汽车的分辨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所以能够实质上影响出租车公司购买汽车的是出租车公司的顾客或潜在顾客,顾客才是汽车的普通的消费者。

再次,普通的消费者只是一个法律假设、法律抽象而非具体的人。普通消费者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些人,而是指一种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是对现实中活生生的单个消费者的法律抽象,在做相同或相近似判断时,他只能施加一般注意力,而不能施以特殊的注意力,产品上不易看到的部位、惯常设计的部位以及产品的功能、内部结构、技术性能和由产品的功能唯一限定的特定形状等都不会对他的视觉效果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他也不会注意到产品形状、图案以及色彩的微小变化。

最后,所谓的普通消费者是一个随着时代的不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文化差异以及产品自身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概念。当一种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由于人们对它比较生疏,即使仿冒者对它作较大的变换,普通消费者也有可能发生混淆,随着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逐渐增加,这时只要产品外观作一点细微的变化,消费者可能都可能察觉,不至于混淆;对于价格高、危险系数大、技术含量高等高消费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投入较多的注意力,造成误认误购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参考文献:

[1]程永顺.浅议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6.

产品外观设计要点篇8

1.1机械设备审美的评判标准变化

过去的机械设备外观设计中多用较为硬朗的线条,因为硬朗的线条富有力度、给人扎实稳定的感觉,因此也容易产生信赖感。随着更多关于人机关系的探讨的出现,富有亲和力的圆润造型开始博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此人对机械设备的审美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

1.2影响机械设备类产品的审美因素

人们对机械设备的审美也会受到对其他机电产品的审美的影响,例如电器电子设备。虽然电器电子产品与机械设备有着不同的市场,也有着不同的工艺制作要求,但电器电子产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们的造型处理方式及特点已经随着长久的使用过程深入到了人对设备的审美中。因此,工业设计师可沿用人对电器电子产品的审美来对设备外观进行设计。

2设备的外观造型方法

2.1钣金技术条件下影响机械设备形态的基本因素

形态作为机械设备造型的重要特征,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分解为基本的点、线、面、体四个基本元素,结合钣金类产品的整体造型,其形态的构成元素可以从线和面两个基本点进行研究。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形态的美感,更需考虑板材原料和成型设备对钣金件的影响。机械设备类产品一般不采用模具成形,而是利用数控钣金设备(如数控转塔冲、数控折弯机等)并辅以必要的手工操作,因而在设计分块时,分块过大,会超出设备的加工能力,同时过大的钣金件对装配精度要求很高,会导致零件结合缝的宽窄不一,影响设备外观;分块过小,增加零件数量,使加工和装配的累计误差增大,难以保证钣金零件都位于设计表面内,造成包裹壳体表面不平整,在视觉上易造成细碎感,影响造型整体性。从线性元素出发,机械设备的整体形态可被概括为直线型、曲线型和曲直结合型。虽然造型风格各异,但对单个钣金件在整体形态中的造型要求却是相同的。在对棱边和分缝的处理上应遵循以下几点:(1)采用向内折边的技术,提高板材刚度的同时将板材毛边隐藏在壳体内。(2)分缝不与棱边重合,否则将会不可避免的把毛边露在外面。(3)分缝应避免位于曲面上,以免造成装配难度增加,拼合后形态规则。(4)避免三条以上的分缝相交于一点,否则会由于钣金件精度不够而造成交汇点的断裂感。机械设备造型存在一定的独立性,要表现安全、合理、严谨、科学的心理和视觉感受,同时要考虑到内部结构和使用环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其加工成形的过程,以及钣金件的特性,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

2.2重型设备——清晰的结构关系、明确的功能布局

重型机械设备一般包含很多功能部件和结构部件,容易给人以复杂、笨重、呆板的感觉。若是简单地对设备进行包裹则会加重这种感觉,因此,需要对护罩进行分割进而达到模块化、秩序化的目的。对大型机械设备按照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来区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模块,并将局部模块的风格延伸到整体的造型风格中。这样用户能够通过它的外观清晰地了解到它的内部构造及使用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设备操作的流程,减轻操作者的心理压力。

2.3轻型设备——营造饱满和精致感

轻型机械设备一般结构和功能较为简单,过去对其护罩的处理过于单薄,会造成设备的单调、低端、使用不安全的形象。通过对设备护罩进行细节的刻画和营造饱满的张力感,可以带来科技、丰富的视觉感受。而要将自然形态中生物的张力感运用到人造形态中,需要从本质上把握张力在塑造空间形态中的作用机制和起承转合关系,提炼出能够打动人心的内在作用力。以往的机械设备外观仅仅以为满足操作的可行性和物理安全,对设备进行包裹,造成无序的骨骼感和生硬的视觉形象。将设备的内在结构与护罩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得设备更为整体,而且通过营造饱满和精致的产品语义,赋予设备新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品牌形象。在铣齿机设备的外观造型中,通过机械设备外观造型设计实验的前后对比,可以直观的发现,设计后的设备外观,在整体硬朗的外观造型下,通过柔化转角轮廓的造型方法,在底座进行了大圆角的处理,使得设备呈现出饱满圆润的造型风格,不仅增加了设备整体的体量感,同时硬朗与柔和相结合,两者之间形成协调的对比效果,有效改善了机械设备以往呆板僵硬的外观造型特点,同时饱满圆润的整体效果提高了产品与使用者的情感互动性。

2.4综合因素分析

除了主体形态,机械设备外观还由许多综合因素构成,这些综合因素也是设备外观的细节之处。机械设备外观设计上的综合因素主要有4大类:材质、工艺、色彩、标识。(1)材质上: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属性,例如粗糙度、透明度、纹理。合理地运用材质的对比会增加设备的层次感。(2)工艺上:细致的工艺技巧会更生动地表达设计概念。以表面处理为例:涂饰:把涂料涂覆到产品或物体的表面上,并通过产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使涂料的被覆层转变为具有一定附着力和机械强度的涂膜。丝网印刷:丝网印刷就是在丝网上涂一层感光材料,利用其感光前后可溶性的不同,经过感光后将不需要的部分洗去,从而控制何处能通过油墨,何处不能通过。塑料件的丝印是塑料制品二次加工中的一种。这可以使塑料件的外观得到极大改善。贴膜法:将印有花纹和图案的塑料膜紧贴在模具上,在加工塑料件时,靠其熔融的原料的热量将薄膜融合在产品上的方法。热烫印法:是利用压力和热量将压膜上的粘接剂熔化,并将已镀到压膜上的金属膜转印到塑料件上的方法。(3)色彩上:大块的色彩可能会一下子吸引住人们的目光,但一个用于点缀小色块却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觉中心,更体现精致化和品质感。(4)标识上:是让一个产品更加完整的应用。标识既包括了标志,也包括了各种丝印图案等,主要用于识别。尤其对于一些操作性弱,属性不是很明确的产品更加有利。

2.5机械设备造型中新材料的应用

由于机械设备整体外观造型都是建立在钣金技术的基础上,所以不难发现以往的机械设备产品的材质应用上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一种或是几种冷轧板的使用,加上后期不同颜色喷漆的表面处理。在最新的设计实验中,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材质上,引入新材料,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对比,可以为机械设备的外观造型增添特色。

3结束语

在钣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机械设备外观设计实验的研究,可以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造型方法,从而指导我们的机械设备的外形设计工作,并在设计工作的进展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成功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机械设备的产品应用中,对提高机械设备类产品的整体造型的设计感,满足产品使用者的审美需要,提高产品企业的识别性,在同类产品中脱引而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述责述廉情况报告范文 下一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