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5 18:00:03

产品发展规划

产品发展规划篇1

在媒体日野马汽车新闻会,川汽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全新产品规划,展现了其不俗的研发实力。根据本次的产品规划,2014年及2015年将是川汽大跨步发展的两年。2014年,川汽将迎来3款全新车型:战略型SUV—B60X、MPV车型M302以及F系列改款车型。2015年,B50、B62X两款紧凑型SUV的面世,将为川汽进一步占领细分市场,尤其是轿跑型SUV—B62X,将会完美彰显“品质川汽”这一特质。

国际顶级团队加盟

为了全面提升川汽产品品质,将“品质”打造为川汽野马的核心竞争力,川汽还与世界著名汽车设计公司韩国迪佩克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过一系列明星车型。本次战略合作,迪佩克公司将从车型外观设计、零部件设计、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等方面为川汽注入全新的理念。

根据本次的产品规划,2014年及2015年将是川汽大跨步发展的两年。2014年,川汽将迎来3款全新车型:战略型SUV—B60X、MPV车型M302以及F系列改款车型。2015年,B50、B62X两款紧凑型SUV的面世,将为川汽进一步占领细分市场,尤其是轿跑型SUV—B62X,将会完美彰显“品质川汽”这一特质。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川汽,拥有30余年的造车历史。作为四川省唯一的民族汽车品牌,肩负着振兴四川汽车工业的重任。从首款车型F99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到F10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再到F12一举成为A0级SUV标杆产品,川汽野马一直在稳步发展。2014年,川汽新生产基地将会建成投产,推动川汽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野马女子车队点亮成都车展

产品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X828;X321;F768.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10

Study o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in China

HOU Hao-chen , YANG Dan , LIU Jin-xin , ZHANG Wei-d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8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probing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EIA respectively.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applicabl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that could help promoting PEIA of green food industry, looking forward to providing helpful reference for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PEIA.

Key words: green food industry;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valuation method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地沟油和台湾的塑化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国民的正常生活[1]。在人类食品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农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大产品,这些产品每日都大量地供给到人们的餐桌上。传统的农副产品一般是自产自销的,没有品牌,也没有规模和统一性。目前,一些农副产品生产者已经意识到品牌及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其生产的绿色食品,以优良的品质打入了市场。

1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经过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环保健康食品。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2]。发展绿色食品是发展绿色农业和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3],经过22年的努力,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绿色食品认证制度,建立并全面推行了绿色食品监管制度等。随着绿色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开始建立起了绿色食品基地。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已有340个县(农场)创建了479个标准化基地,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超过6 700家,产品总数1.7万个,年销售近3 000亿元,出口额约23亿美元,环境监测面积0.16亿 hm2以上[4]。绿色食品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引领城乡居民安全优质食品消费的一个热点。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也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等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首先,我国国民对于绿色食品的消费缺乏认识,妨碍了绿色食品信息的传播。绿色食品的价格较高,使得中低收入者缺乏足够的购买能力。其次,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品种单一。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从业者认为生产绿色食品的风险较大,因此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投入,不同的农业垦区只适合一种或几种食品的生产,使得生产品种相对单一,没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也是一个主要问题[5-7]。

另外,我国绿色食品的产业以及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往往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巨大问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了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经过了几年的生产,由于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差,为了提高效益,不惜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将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流,将垃圾直接倾倒在基地周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原本符合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标准的垦区不再符合国家的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的食品不再是符合标准的绿色食品,导致此垦区的经济价值贬值,造成了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由于一直都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绿色食品生产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及相关政策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8]。规划环评实质上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全局性,能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简称《环评法》)正式颁布并实施。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9]正式实施,在《环评法》的框架下,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主体,相关各方面的法律责任、权利和义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领域,而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属于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环评的新领域,目前这项工作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可以大致分为4步,分别是规划研究、环境背景调查、环境制约因素判别、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10]。

2.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

2006年国家环保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市和武汉市等第1批试点地区进行了规划环评,取得了成功经验。此后,又陆续批准江苏省、湖北省、宁波市、芜湖市、广州市为规划环评试点省份和城市,河北省、山东省、吉林省、上海市、天津市、杭州市等许多省市也相继配套出台了多项地方性规章制度[11],有力推动了规划环评的实施。由于我国引入战略环境评价较晚,从而属于战略环境评价范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相对落后。目前已完成的区域规划环评有长春经济开发区规划、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厦门东海岸开发区规划、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等[12]。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渤海、北部湾、成渝、海峡西岸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涵盖15个省,67个地级市,国土面积约110万km2,涉及石化、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10多个重点行业,以及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环保等多个部门。项目集聚了中国环科院、环保部发展中心、环保部华南环科所、上海市环科院、中科院地理所、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参加单位及协作单位共计近百家。开展范围如此之大、行业覆盖如此之广、参与部门和单位如此之多的区域性战略环评,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项目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技术成果已经在相关区域重点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的环保准入中得到体现[13]。

2012年1月2日,我国环境保护部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评价,是继五大区域战略环评之后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的又一重大区域性战略环评。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是区域性战略环评的一次拓展和深化,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4]。

3 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1 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然而大部分的绿色食品产业和绿色食品基地往往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对绿色食品产业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绿色食品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加强基地建设。通过规划环评的方式对基地的建设进行规划和评价,从而从源头上杜绝环境污染的发生。使得绿色食品从始至终不经受任何的污染,产业基地也实现零排放。其次,通过把对环境的考虑纳入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建立一种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的决策机制,从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使得绿色食品基地在建设初期就有章可循并且逐步做到细节化[15]。最后,规划环评对于绿色食品基地来说可以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规划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步骤可归纳如图1。

3.2 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

国内许多学者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朱坦、尚金城、包存宽等[16-18]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仍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所以目前尚无通用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借鉴一些理论[19]。这些理论能够运用到绿色食品的规划环评当中,起到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在技术方法方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罗列了规划环评的一般方法。张媛等[20]将导则中的方法与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整合和分类,如表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规划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更多的是要应用更加切合实际、在实践中更加正确的技术方法作为评价方法,多种方法的集成是绿色食品规划环评的方法特点,针对不同评价类型,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综合各种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选择出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方法进行评价。

3.2.1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也称作“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等。生命周期评价是编制和评估产品生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输入输出和可能的环境影响[21]。归纳起来就是4个部分的工作: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生命周期解释[22]。

确定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判断整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绿色食品产业是否有效以及规划时所遇到的环境影响时,应广泛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绿色食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从而确定绿色食品是否清洁生产,是否对环境产生影响,投入产出是否合理。在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命周期评价可以作为一种直接的评价工具,以此来评价绿色食品基地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在基地中的走势以及绿色食品清洁生产工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将物质在整个绿色食品基地的动态描画出来,进而对基地进行规划和评价。生命周期评价在农业应用上处于初级阶段[23],徐李娜等[24]指出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清洁生产诊断工具,并对比了国际国内的生命周期评价对清洁生产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生命周期评价对于清洁生产判断的重要性,具有指导意义。张丽丽等[25]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辽宁西部地区建平县两种玉米生产方式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为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环境管理和减轻农业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3.2.2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在自我调节以及人类积极作用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纳污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强度和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26]。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判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分析手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承载力分析在战略、规划环境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它是解决累积影响以及将战略环境评价与战略规划相融合的重要手段。

生态承载力分析是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是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差值为正时称生态赤字,表示该地区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表示人类负荷仍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27]。

因此,通过生态承载力分析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之前,通过能值分析、生态足迹等一系列的方法,根据当地的各个环境因子以及人为活动的实际因素,通过生态模型、人均生态协调系数模型等一系列的计算模型得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28],从而确定当地的生态特点,根据数据进行合理规划。赵玉强等[29]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结果,从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物、经济等几个方面对浑南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了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3.2.3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柴小青[30]总结了中外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方面的特点,剖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的框架思路和途径,对可持续发展评价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的循环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理念上的经济发展模式[31]。它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的闭环流动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局面[32]。

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为中心,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布局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这两个理念。

3.2.4 其他理论方法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对绿色食品景观资源进行适当配置利用,对绿色食品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对生产高品位,高质量、优良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对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3]。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1S)[34-35]。在环境规划中,GIS数据表达直观形象,输出的结果图形化,更便于为人们所接受。游娟等[36]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的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刘纯青等[37]运用GIS技术选取滦南县自然植被、河湖水系、地质地貌、土壤类型、污染分布、道路体系等因子作为绿地系统布局的适宜性因子,从而确定了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

此外,规划分析、现状调查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确定重大生态作用区和环境影响区空间识别[38]等等一系列的评价方法都是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评适用的方法。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制定评价方法。

4 展 望

通过开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生产能力,从宏观上规划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避免在绿色食品产业建设时期产生重大的选址、规模、性质上的错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国民健康的威胁,也可以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食品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可持续发展角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完善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宏彬.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社科视野,2011(9):26-33.

[2] 苗雨君,王锦平.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 (8):134-137.

[3] 杨晓明.环境影响评价与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J].现代化农业,1995(9):7.

[4] 高文.绿色食品20年影响力浑然隆起[N].农民日报,2012-01-06(1).

[5] 杨应松.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食品科技,2003(3):11-16.

[6] 席晓东,杨柳.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报,2009,25(5):20-23.

[7] 刘墨楠.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1,4(70):48-49.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30-200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S].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EB/OL]. [2009-08-21].http:// /M20090821/002307-1.him.

[10] 李慧.规划环评工作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2(6):230-232.

[11] 田丽丽,徐鹤.武汉市“十一五“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实践[J].湖南大学学报, 2007,34(8):61-64.

[12] 焦彦欣,王敦球,江成.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思考[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4):46-48.

[13] 五大区域战略环评基础性工作全面完成[EB/OL].[2011-01-01]. http://ww .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评价正式启动 [EB/OL]. [2012-01-14]. http://ww .

[15] 舒廷飞,包存宽,陆雍森,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的现状及其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382-387.

[16] 包存宽,尚金城.建立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J].环境导报,1999(5):1-4.

[17] 包存宽,尚金城.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J].上海环境科学,1999,18(5):214-215.

[18] 朱坦,吴婧.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和几点建议[J].环境保护,2005(4):50-54.

[19] 陈文波,赵小敏,武春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134-138.

[20]张媛,徐凌,张树深.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研究综述[J/OL]. [2012-07-20]. http://www. /2007-10-18/2012-7-20.

[21] Guinee B, Gorree M, Heljungs R, et al. Handbook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M]. D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a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

[22] 邓金锋.生命周期评价(LCA)在环境评估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09(6): 123-124.

[23]罗燕,乔玉辉,吴文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农业中的应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2):152-155.

[24] 徐李娜,付桂珍.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9, 5 (36):83-85

[25] 张丽丽,刘明达.辽西地区两种玉米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以辽宁省建平县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 42(3):300-305.

[26] 顾康康.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2): 389-396.

[27] 何静.基于生态足迹的新疆可持续发展评价[J].新疆环境保护, 2011, 33(4):40-44.

[28] 曹月娥,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杨建军,等.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44-49.

[29] 赵玉强,张丽君,宋海宇,等. 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承载力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5,31(2):61-63.

[30] 柴小青.可持续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12(418):8-13.

[31] 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6-39.

[32] 陈晓红.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09-4711.

[33] 曾江源.GlS的应用与研究[J].电脑科学与技术,2009,5(25):7287-7289.

[34] 王煜倩.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7):141-142.

[35] 高琼,胡远满,郑钦玉,等.绿色食品基地的景观生态规划[J].生态学杂志,2005,24(8):958-962.

[36] 游娟,潘瑜春,陈柏.基于GIS的绿色农产品基地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325-331.

[37] 刘纯青,李秀云,谷康.基于GlS技术的滦南县绿地系统规划[J].中国园林, 2011(11):80-83.

产品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研究

住宅项目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比如:对产品配置决策时间过长,缺乏市场竞争力;项目的经验借鉴缺乏有效途径;各开发参与方对产品性能标准缺乏统一理解。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一种工具来解决,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案。

1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的意义及特点

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是针对不同产品系列制定产品模板及产品性能标准,供房地产开发中菜单式调用,从而达到产品快速复制的目的。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工作是落实房地产企业产品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开发的有效途径。标准化成果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字化移交”,打造地产绿色住宅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技术上,为产品开发各参与方提供统一接口,能够大大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保障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和统一品牌认知,在公司快速扩大规模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当企业的标准化率达到40%时,产品开发成本可降低5%,开发周期可缩短2-3个月,产品利润率增加可达7%以上。管理上,将有效开发方法和经验程序化、普及化,普通员工通过借鉴成熟经验可以创造出不凡的业绩。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全面,产品随时展需要持续更新,相应的标准化成果也需要不断完善。

2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的开展策略

根据标准化工作的特点,住宅项目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宜采取以下策略:“分步开展,成熟先行”,“能模块的先模块,能标准的先标准”。首先,完成“产品系列”制定;其次,建立“制定技术标准”的工作模式,示意成果内容的广度、深度,建立应用工具;再次,发动一线公司和各业务线条协同,逐条为规划设计产品线建立标准;此后,结合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实施标准”,通过“信息化工具”推广应用标准化成果,将部分成果转化为4D模型;最后,形成建设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对策来充实完善标准化成果。这样就形成了标准化工作的回环,在此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成果质量和工作方法的螺旋上升。

3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的开展步骤

3.1形成系列,通过规划设计产品线规划落实产品战略

分析标杆企业案例,梳理内部项目,制定出产品战略与规划设计产品线规划方案。将住宅产品规划为不同系列,并针对每个系列设计产品体系模型,明确各类项目的投资比例、数量比例、城市等级选择、产品特征以及品牌名称等规划设计产品线的各类属性,继而实现现金流项目与高利润项目的结构平衡,以确保资金链安全。

3.2制定标准,对不同规划设计产品线分别制定产品标准、建立产品模板

内容上,既有产品开发技术标准,又有产品开发实施标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上调用技术标准模块,管理上执行实施标准模块,将标准化成果运用到项目实践当中,实现项目的标准化。产品开发实施标准:从开发管理角度出发研究,制定住宅规划设计产品线开发实施标准,统一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工作模式标准,实施标准的建立应与公司的管理制度结合。方法上,“分对象、分阶段、分层次”。分对象:指标准化内容根据不同业务线条的需求制定。对象主要包括设计管理、工程管理、成本与采购、市场营销等线条。目前的标准化工作主要针对设计线条,率先解决图纸和做法等方面的问题。分阶段: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围绕开发的四个主要阶段,即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建造、销售运营。首要解决开发前期策划和设计对产品的配置定位和产品雏形的问题。

3.3实施推广,建立“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产品标准,并建设示范项目检验完善产品标准

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虽然为开发各参与方提供了统一接口,但各参与方调用纸质文件、图纸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标准化成果的反馈、监督也缺乏有效途径。在传统纸介质规划设计产品线技术标准化基础上建立住宅产品研发数据平台,最终与住宅产品数字化移交平台整合,可以形成产品快速复制的有力工具。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菜单式调用标准化成果,可以提高应用效率和准确率。用户可多种方式分类浏览、检索、下载、反馈。以4D形式表达标准化成果,模型附带产品“部品”“设计”“成本”等技术信息,具有“参数化、可视化和模拟化”的特点。

4结语

在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开发模式下,开发技术和管理方式统一,无论企业有多少项目,都只相当于有几类项目,开发一类项目就像开发一个项目一样轻松。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的过程,就是将战略转化为方法标准并运用到项目实践中的过程。通过项目实践,再总结新的经验方法来修正标准。标准化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产品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GB/T 18971-2003 旅游规划通则中,国家旅游局将旅游规划定义为:

    1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2、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从国家旅游局的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市场分析、要素安排的计划,它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两个大层面。发展规划一般更宏观一些,开发规划则具体一些。发展规划可分为国际、国家、市区、县镇和景区的层面;开发规划可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除此之外还有旅游项目规划以及专门的规划,如活动、营销策划等。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旅游规划,一个完整的旅游规划应包括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旅游项目规划以及旅游策划等内容。作为地方政府制定指导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规划主要是指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专家们将本地的实际情况与专业理论的结合,提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划定旅游开发和保护的范围,实现当地旅游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邳州历史悠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邳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发展中不断修改,不同人士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看法,致使邳州旅游开发的重点不断模糊与变化。笔者认为,邳州旅游发展应依托邳州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通过市场分析,在保持与全市经济协调发展及与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开发战略。

    一、要全面深入了解资源状况,准确定位

    资源调查与勘查是制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只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才能找出旅游开发的重点,才能恰当地提出旅游发展的主题与形象定位。只有主题定位准确,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概念性规划,旅游规划才能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邳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既有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态游资源、闻名中外的红色旅游资源和震撼人心的宗教旅游资源,还有神秘莫测的远古人类起源遗址和掩埋于地下的古城池遗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给邳州旅游主题定位带来了很大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对邳州旅游资源进行综合性分析,从相同中寻找差异点,从市场中寻找生存点。在排除与周边地区的产品具有同质性的大运河、民风民俗,古人类遗址开发难度大,市场吸引力不足,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之外,我们不妨从邳州旅游的客源市场着手,邳州地处相对落后的苏北乡村,起步阶段的市场应该在周边地区,主要是城市居民,利用城市居民“久居樊笼里,复归得自然”的心理欲望,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邳州可放眼囊括邳北五个乡镇约30万亩的国家银杏博览园,这里既有郁郁葱葱的银杏森林及其休闲保健产品,也有震撼人心的艾山九龙风景区及美丽如幻的沂河风光带、天下水杉第一路、桃花源风景区和省级古栗森林公园。在不同时期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邳州旅游资源进行不断的开发,最终形成“天下银杏第一园、淮海战役首捷地”的旅游品牌。

    二、“楚韵汉风源头,运河休闲港湾”的宣传口号值得再推敲

    响亮的宣传口号是广告宣传效果立竿见影的捷径,不当的口号也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邳州曾提过“楚韵汉风诗意田园”的旅游口号,后来被用在城市建设风格上。“楚韵汉风”曾一度引起争议,但作为徐州旅游宣传的辐射或延续这也并不为过,同时邳州南与宿迁接壤,西与徐州相邻,楚汉相争也正发生在邳州,邳州出土的大量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于把邳州定位为“楚韵汉风”的源头,实有不当。楚为宿迁一带,汉为徐州丰沛一带,要说邳州为楚韵汉风的源头实在是不敢当,如果说打“下邳国”或“古徐国”的牌子尚且还可以理解。至于“运河休闲港湾”也值得我们再推敲,大运河有1000多年的历史,全长1700余公里,流经全国18个地级市,周边的济宁、枣庄、淮安、扬州等都在大力开发与宣传运河旅游,与他们相比,无论资源上还是经济实力上,邳州作为相对落后的县级市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邳州以大运河为轴线的旅游开发和旅游产品不容置疑,大运河文化旅游节已形成邳州的特色节庆品牌值得发扬光大。

    三、银杏生态作为邳州特色需要浓笔重彩大力渲染

    《旅游规划通则》明确要求:旅游规划编制要突出特色,注重区域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通过对邳州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得知,30万亩的国家银杏博览园是邳州的特色,与港上相邻的郯城县新村镇虽说也有一部分种植,但也只能看作是以邳州港上为中心的国家银杏博览园的外延辐射,江苏泰州的银杏无论从种植规模还是产品深加工上看都无法与邳州相比。同时,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与宣传推介,以邳州港上为中心的国家银杏博览园景区在国内外已大有名气。因此,我们大声疾呼,邳州旅游业发展一定要以银杏为品牌,以银杏休闲保健游为龙头大力开发与宣传推介,捡起曾一度中断的中国(邳州)国际银杏节,以银杏旅游带动投资少、易开发、见效快的乡村生态游的发展,实现邳州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四、规划不能脱离市场,旅游策划要融入总体规划中

    就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而言,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是由旅游资源与市场共同决定的。 《旅游规划通则》强调,旅游规划编制要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从许多地区的旅游规划来看,一般就是从行、游、吃、住、娱、购来规划,倾向于交通、宾馆、旅游商品纪念品的投资规划。笔者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期,这种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规划对促进规范旅游产业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规划忽略了一个市场准则:市场是产品交易的地方,没有产品(商品)就不可能有市场。我们确定了美好的目标,但是缺乏实现目标的方法步骤,结果目标很难实现。通过规划,资源并不能变成产品;即使编制了修建性规划,修建出来,也只能算是一种半成品;还没有成为完整的产品。没有产品,就意味着要素布局与配套缺少主体的保障和实现的机制。这就是目前很多旅游机构编制规划后,不得不将规划束之高阁的原因。

    旅游策划是一个新兴的名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旅游规划不能指导产业的发展,不能解决招商引资、营销促销、景区经营等实际问题,这就将旅游策划推向了历史舞台。邳州的旅游发展更是如此,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邳州旅游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并成功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邳州目前急需解决的是产业如何发展,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增加后劲问题。笔者认为,缺少旅游策划的旅游规划将是不完整的规划。

    五、旅游规划要以旅游产品为核心进行编制

    要发展旅游产业,首先必须大力开发丰富旅游产品,若干产品形成有机链条,若干链条形成某个地区的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就是在交通、住宿、通讯等公共设施基础上,由旅游企事业主体提供服务性产品而构成的。因此,笔者认为,旅游产业规划,必须打破目前这种仅仅从横断的要素进行研究部署规划的格局,更重要的必须研究旅游产品,研究企事业主体如何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交通、科技等要素进行整合与创造,形成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邳州的核心产品应该有别于徐州的汉文化、连云港的滨海文化、淮安的红色文化以及临沂的峡谷溶洞奇观,邳州的资源优势应是以银杏为核心,以大运河和沂河为支架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

    六、旅游规划要强调城市的旅游支撑体系

    城市旅游支撑体系是旅游者顺利完成城市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城市提供旅游服务凭借的各种物质载体,是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和康乐设施的总称。邳州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要把整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打造,编制旅游规划时要考虑本地旅游特色,健全城市旅游支撑体系,体现城市的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马老板)

    参考资料:

    1、《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1-2003

    2、《规划的误区与策划的运用》北京绿维创景

    3、《旅游规划与开发》  马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产品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陶瓷砖;产品工业设计;规划

1 引言

陶瓷砖产品的规划与工业设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陶瓷砖产品规划与工业设计的要求与内容,分析了陶瓷砖产品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国陶瓷砖行业产品工业设计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前景乐观。

2 陶瓷砖的产品规划

产品是品牌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品牌的性格和风格首先体现在产品所表达出的气质,追求品牌极致的前题是追求产品的极致。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转换到陶瓷行业就是“产品未动,规划先行”,这里的规划指的就是产品规划。产品规划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品牌未来的发展,因此,规划就显的尤为重要。要做好产品规划,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市场等方面的调查,应该做到三个了解:一是了解市场;二是了解对手;三是了解自己。

2.1 产品规划前的三个了解

产品规划一定要全面、客观、具体、科学、富有远见,并有可操作性。只有通过了解市场、了解对手、了解自己,充分尊重设计研发的创造成果和经销商的意见,才能做好产品的规划。

(1)了解市场

了解市场上瓷砖的流行产品是做规划前的第一任务,任何产品的开发目的都是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只有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此目标。我们不仅要了解当前的市场,还要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为下一步的产品规划做准备。

(2)了解对手

每一个瓷砖品牌,不管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都有自己的对手和目标。他们或是国内的大品牌,或是国际品牌,无论那种品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手不仅是综合实力的对手,还包括单一系列产品对手,因此了解他们的产品就成为我们超越他们的前提。

(3) 了解自己

在了解了市场、了解了对手以后,我们还要了解自己。新品牌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老品牌要了解自己的生产工艺情况、客户情况、当前产品结构等,以便在做新的产品规划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2.2陶瓷砖产品规划的阶段划分

在做到三个了解后,才能开始做下一步的整体瓷砖产品规划,规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1) 瓷砖概念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出一些瓷砖产品的概念,对于产品而言,仅仅是一些描述而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但是这个阶段是产品规划的基础,只有积累一定量的需求,才能为具体产品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2) 瓷砖产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瓷砖产品概念进行图纸化和量化,形成可设计的产品原型,并且通过公司认可,纳入公司产品开发计划中,这里就是我们所说的瓷砖产品设计部分。

(3) 瓷砖技术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设计的瓷砖产品原型进行实物化,依据瓷砖产品设计并结合技术工艺开发出具体产品,这主要依靠研发生产部门进行。

(4) 瓷砖商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开发的瓷砖产品形成具有销售价值的商品,即对该产品进行商业化包装。

(5) 瓷砖市场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跟踪瓷砖产品后的销售进度,积极推动销售部门完成销售任务,并随时了解销售反馈信息,调整产品在下一个产品年度的策略,并为产品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在瓷砖企业中一般要制定3~5年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半年计划,便于实施与执行。

一般的瓷砖产品规划周期就是由这五个阶段组成的,在进入到市场化阶段后,其实就可以进入下一个产品规划的第一个阶段,产品规划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调研(分析)规划(试验)实施(总结)调研(分析)规划(试验)实施(总结)……,不断循环,不断改进,不断上升,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3 陶瓷砖的产品工业设计

说到瓷砖的产品工业设计,虽然它只是产品规划中的一部分,但在整个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产品工业设计不能只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要从广义上去考虑,产品应包含本体产品、配件产品、产品展示等。一个完整的产品工业设计方案至少应包含五方面的内容:一、产品本体的设计(我们所说的主砖);二、产品配件的设计(花片、腰线等);三、产品展示的设计(产品的市场传达);四、工艺技术、材料使用及特点介绍;五、产品包装设计。在陶瓷砖企业这些工作可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合作与沟通最为重要,这是产品工业设计成功的基础。

3.1陶瓷砖的设计要求

随着瓷砖在家居中使用的频率不断增加,瓷砖的设计风格也多样化起来,目前瓷砖设计不单单是从花色上进行变化,对瓷砖规格和表面的质感也进行多方位的改良。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瓷砖特性的认识越来越多,对瓷砖的挑选就会越来越仔细。因此,只有把握好产品规格、设计、铺贴三大方面,才能把握住产品设计的关键。总结起来,做好产品设计有以下几点:

(1) 新产品设计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必须能够突出产品的独特之处;

(2) 要有明确的开发思路:

1) 供其所需:不论开发的新产品是否有创意,只要市场有确切的、一定规模的需要,就可以开发生产;

2) 激其所欲:激发顾客的潜在需要;

3) 补其所缺:不论产品价值大小,只要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都可以开发生产;

4) 投其所好: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选择相适宜的产品构思和设计思路;

5) 适其所向:预测、分析顾客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产品的开发方向。

(3) 瓷砖的质感要兼具纯朴与奢华

纯朴与奢华本来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但在设计师的眼中,纯朴与奢华又是统一的整体。瓷砖通常给人两种感觉,一种是直观的奢华,另一种是自然的奢华。典雅传统的意大利式瓷砖具有一种欧式的气派,像意大利小蜜蜂瓷砖,表面有贝壳般的光泽感,在灯光下闪烁着不一样的柔和光辉,让人从直观上就能感觉到它的奢华气质。

(4) 色彩柔和自然

好的瓷砖色彩比较柔和,它不以金碧辉煌的气势来昭示其华贵的身价,却常采用一些经典画上的那种低调色彩,以求在不经意间让你发现它的美丽。目前瓷砖比较流行如米黄色、咖啡色、深灰色、浅灰色等比较柔和的色彩,因为柔和的色彩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能营造出比较温馨的家居氛围。

3.2陶瓷砖产品工业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陶瓷砖产品的设计,根据瓷砖类型的不同,主要包括墙砖设计、配套地砖设计、中花腰线等配件设计、饰品设计等。狭义上的陶瓷砖产品设计内容较少,而工业设计的内容则较全面,具体如图2所示。

目前,我国在陶瓷砖模具设计、模板制作、雕刻、 加工、激光雕模等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陶瓷砖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图案与色彩,但模具的设计与研究有待加强。

主砖的外观设计内容见图3,图中提到的材质主要有:瓷质,E(吸水率)

好的瓷砖设计作品可以打动人心,是消费者购买的前提,只有生产说好,销售说好,市场说好,财务说好,老板说好,才是真正的好瓷砖。经典的好瓷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高品质和高美学价值的瓷砖作品可以受到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们的喜爱。

中国陶瓷砖行业仍处于产品经济时代,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瓷砖企业是由于一款产品或一个系列的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从而救活了一个企业,使企业从此走上兴旺的发展之路,这说明瓷砖的工业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陶瓷砖的展示应用设计

陶瓷砖在展示应用设计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对比,确定主色与配色;

(2) 规格对比,确定主规格与次规格;

(3) 主砖与配件、饰品、家具元素的色彩呼应;

(4) 质感对比,包括哑光砖与高光砖搭配使用;

(5) 明暗(灯光)对比;

(6) 对称设计应用;

(7) 阴阳对比;

(8) 科学通风设计。

只有当以上几个方面都在空间中合理应用时,才能建成和谐的整体空间。近年来,不少陶瓷砖企业展示应用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1) 脱离实际生活,盲目扩大陶瓷砖的应用范围;

(2) 脱离中国家庭的住房结构特点,设计不真实,适用性差;

(3) 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不合理,盲目追求所谓的艺术与差异化;

(4) 终端各种等级的专卖店越建越大,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

4 陶瓷砖产品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时装化

“陶瓷时装化设计”理念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引入,全电脑化的设计平台为其开发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加快产品方案储备。“陶瓷时装化设计”对建陶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将在产品设计及装饰风格上别出心裁,创造卖点,制造时尚,引领潮流。

4.2个性化

在强调特色、张扬个性、力求完美等消费观念的支配下,个性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瓷砖产品的工业设计也应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产品,通过体现产品的差异化来寻找和开拓市场空间,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来带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激活市场。

4.3人性化

如今,瓷砖不再是冷冰冰的无情之物,而是充满亲和力的有情之物,一片普通的瓷砖,充满了人性关爱,注入了许多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与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防滑性、低放射性、易清洁性等这些物化指标都是瓷砖关系到人们使用安全性及健康性的指标,在瓷砖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以上因素,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域的要求来设计。

4.4艺术化

生产水平的提高、设计观念的更新、文化内涵的注入,使瓷砖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产品,而是凝聚了创作者心血的艺术品。尤其是知名建筑家、设计师、艺术家会大量介入建陶行业,更使瓷砖设计与装饰范围变得丰富多采,在设计手法和装饰技巧上达到艺术化的效果。

4.5自然化

受自然化倾向的影响,美到极致是自然,使仿古、仿自然类产品大受欢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返璞归真、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将成为重要的消费理念。仿木、仿竹、仿石、仿玉、竹麻、仿树叶、仿树皮、仿各类动物的皮毛,仿各类植物花卉等手法在陶瓷砖设计中大量应用,仿古砖渐成时尚。虽然现在充满现代感的流行色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古朴典雅、充满自然意蕴的建陶产品将大受欢迎。

4.6多功能化

多功能化是产品开发的新方向,瓷砖产品正在突破过去仅限于耐用和装饰的范围,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面发展,如抗菌、自洁、远红外、防静电、轻质保温、隔热、太阳能、蓄能、储能、发光等,由于将多功能开发理念注入到新产品开发中,新型的多功能陶瓷不断涌现,功能陶瓷、纳米陶瓷发展势头良好。

4.7 绿色环保化

绿色、环保、低碳设计是当今和未来瓷砖设计的主流。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做好循环利用;如何做到节能减排是瓷砖设计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在产品工业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固废物的综合利用,废渣、河道淤泥、低品位陶瓷原料的使用,同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合格品、次品、一级品加工成各类马赛克,减少企业浪费,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4.8 整体化

瓷砖产品设计追求的是从单一设计到整体空间应用效果设计的和谐美感。

5 中国陶瓷砖设计与意大利、西班牙的差距分析

5.1我国陶瓷砖设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陶瓷砖设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见表1。5.2我国陶瓷砖产品设计阶段划分

我国陶瓷砖产品设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表2)。

应该说,目前中国陶瓷砖行业整体产品设计水平仍然处于第二阶段,少部分先进企业已进入第三阶段。发展初期的中国陶瓷砖行业并没有“产品工业设计”的概念,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陶瓷砖行业产品设计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整体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企业之间的模仿之风仍很盛行。

目前,我国陶瓷砖行业产品规划与工业设计做得较好的企业主要有:抛光砖:东鹏、欧神诺等;仿古砖:金意陶等;釉面内墙砖:诺贝尔、ASA等;马赛克:JNJ、歌莉娅、赛德等。从各大产区来看,广东佛山、华东(江苏、上海等)的陶瓷砖企业工业设计开展得较好,其他产区有待改进。

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一些行业协会、室内设计学位及企业和企业家已经看到自身的差距,正在不断努力,不少企业为了快速提高设计水平,从意大利、西班牙购买设计图稿。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年一度“新锐榜”、“设计大奖赛”等,也正在积极推动中国陶瓷砖企业原创设计的兴起与发展。

6 结束语

好的瓷砖产品设计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功能上的满足,更应该是艺术审美的追求。作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人员,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家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不仅仅要向瓷砖设计水平发达的国家学习,更要提高我们设计的原创性。只有坚持原创设计,我们的设计才能在世界的瓷砖文化中占有一席中国文化的位置,成为我国瓷砖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不少创新型陶瓷砖企业加大了陶瓷砖产品的规划与工业设计的工作力度,并成立了相应的“设计配套应用中心”,陶瓷砖企业与专业的室内装饰设计公司及设计师的联络、沟通与合作在不断增强,不少企业聘请中高端专业设计师进行产品工业设计与应用展示设计,这些都推动了整个行业设计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陶瓷砖产品的附加值,不少企业增加了原创设计的比例,相信未来中国陶瓷砖行业的原创设计作品水平与数量都会有大幅提高,前景是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陶瓷.2009(1-12),2010(1-4).

[2] 佛山陶瓷.2009(1-12),2010(1-4).

[3]陶城报.2009/1-12,2010/1-4.

[4] [美]Kevin N.otto.产品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 [瑞士]哥海德・休弗雷.北欧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基础教程[M].

[6] [日本]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

产品发展规划篇6

内外驱动开拓产业疆土

新材料产业本身就是国家要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而其他六大产业对新材料也有迫切需求,同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也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我国新材料产业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目前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约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但是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外资不断渗入,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构成较大压力。从国内来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强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目前新材料行业的发展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薄弱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新材料推广应用困难、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等,这些也是规划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大领域聚焦化工重点

《规划》将“新材料”分为六大领域: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在化工相关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大新材料产业。

第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被放在首要位置。我国具有明显的稀土资源优势,但是资源利用率非常低,多数资源被廉价输出,很多高性能稀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与我国的资源拥有地位不相称。规划提出,我国将重点开发高纯稀土金属集成化提纯、高容量大功率储能材料、稀土合金快冷厚带等生产技术。

第二,先进高分子材料。规划中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与传统化工业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是化工业中两大合成材料——塑料和橡胶的未来发展方向。该领域包括三个方面: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特种橡胶规划中定义的特种橡胶实际上是广义的,涵盖了目前国际上已经产业化和正在产业化的所有合成橡胶品种。重点产品目录列出了19个具体的橡胶和弹性体品种,包括溶聚丁苯橡胶和稀土顺丁橡胶。规划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特种橡胶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70%。笔者认为要完成这个目标还十分艰巨,尤其对于个别品种。如丁基橡胶,2010年我国产量不足4万吨,而进口量高达24万吨。虽然目前已公布的在建拟建产能超过30万吨/年,再加上已经运行的9.5万吨/年产能,2015年以前总产能达到40万吨/年问题不大。但目前国内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基本都是引进或在引进的基础上改良的,在产品质量上还很难与朗盛、埃克森美孚分庭抗礼。因此,规划中强调“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改善产品质量”,也是国内市场满足率大幅提高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规划还提出要扩大异戊橡胶生产规模,笔者认为这一点需要慎重。异戊橡胶很多需求领域是与天然橡胶竞争的。垒球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天然橡胶产业兴起后,异戊橡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一度萎缩。就中国来说,合成异戊橡胶的市场规模也一直受天然橡胶影响。2010年国内合成异戊橡胶产量4200吨,进口6.6万吨;而之前2003年我国异戊橡胶进口量为4万吨,2007年为5.3万吨,近10年起伏比较大,增长不能算快。另一方面,2010年天然橡胶消费高达300万吨,其中进口胶超过75%。业界一直在呼吁异戊橡胶替代天然橡胶,以便化解中国对进口天然橡胶过度依赖的风险,但这几乎是生产商们的一厢情愿。因此,扩大异戊橡胶的应用还需政策扶持,遇到类似问题的还有溶聚丁苯橡胶等品种。

另外,原料保障问题对某些橡胶品种非常重要,如乙烯、丙烯、丁二烯、异丁烯、异戊二烯等,目前国内供应或受到其他产品的竞争;或资源被垄断;或生产成本高企。原料多元化、原料生产技术进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喜的是这些问题可以在早些时候的烯烃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找到解答。规划的区域布局中也提到“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应坚持集中布局、园区化发展,注重依托烯烃工业基地,围绕下游产业布局”,这是产业发展的立足之道。

工程塑料规划重点发展产品目录中包括的工程塑料有九种: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PBT、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和聚砜。规划要求积极开发的有PTT和PEN等新型聚酯、特种环氧树脂和长碳链聚酰胺、耐高温易加工聚酰亚胺等高端牌号。工程塑料的规划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对于具体品种而言是难易两分。例如聚甲醛的新建拟建扩建计划已经让业者开始警惕“产能过剩苗头”;对于聚碳酸酯,我国2010年、2011年净进口都在100万吨左右,目前国内运行的聚碳酸酯装置中,只有拜耳(上海,10万吨/年)和帝人(嘉兴,13万吨/年)两个外资公司所建的够规模。燕山石化今年2月刚投产的6万吨/年装置是与三菱合资的,中石化在天津建设的26万吨/年装置是与克合资。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自主建设的规模化聚碳酸酯项目,需加倍努力。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氟硅材料方面,国内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规划强调“巩固有机硅单体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硅橡胶、硅树脂等有机硅聚合物产品。着力调整含氟聚合物产品结构,重点发展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及高性能聚四氟乙烯等高端含氟聚合物,等等”。

各种先进膜材料等功能高分子以及一些制造先进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如己二胺、己二腈、TDI、MDI、HDI等也列入了重点发展产品目录。

第三,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比较耳熟的产品有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中碳纤维列入十大重点工程: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目标:到2015年,碳纤维年产能达到1.2万吨/年,基本满足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运输装备等需求。

重点布局 宏观保障

产品发展规划篇7

农业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地区或区域内在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产业体系内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显著,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人和地方财政收人,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相关产业具有强烈拉动作用的产业。运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对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与扶持,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并通过它的带动作用,促进上游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推动整个经济的腾飞。选择主导产业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1市场导向原则

主导产业必须是在今后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其中大部分能够直接或通过加工而成为商品销售,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

1.2资源适宜性原则

主导产业必须是该地区资源条件最适宜产业之一,且可开发资源量广质优,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开发利用后仍可持续发展。

1.3比较效益原则

主导产业必须选择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在本地区适宜发展产业中比较效益最好的产业。

1.4开发主体意愿原则

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尊重开发主体对开发项目(品种)的选择和尊重历史传统产业习惯,同等条件下群众愿意发展的传统产业优先选择。

1.5产业政策原则

选择发展主导产业要符合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已出台的产业政策的要求。

2必须确定主导产业的最适宜发展规模和方式

主导产业确定后,如何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到产品的转化率和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程序最高为原则。也就是说,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但资源和投人要可持续发展,而且投人产出比例要最高。根据这一要求,首先要根据对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交通、人口、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的预测,并以此预测某一主导产业在该地域范围内的市场前景,进而提出这一主导产业在这时期内的最佳发展规模其次是要对各主导产业所依赖的资源条件进行承载力分析,探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卜的资源最佳开发程度和与此相应的主导产业最适宜发展规模。第三是要分析主导产业的投人产出情况.尤其是分析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效益情况比较,找出决定主导产业效益的关键限制因子,分析其发展的后劲,提出主导产业发展的最佳时限和替换产业选择对象等。最后,综合分析上述三个主导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提出最适宜的发展规模和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搞好主导产业的基地发展规划。

3必须科学规划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基地)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具有不可忽缺的作用,因此搞好龙头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核心。要对龙头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必须对该企业的发展潜力等作一科学分析.然后根据加工能力、原材料供应、市场销售能力、产品科学含量等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发展规划。

4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证

产品发展规划篇8

葡萄酒旅游(WineTourism)是指游客对葡萄酒厂及葡萄酒产地的访问,以体验其独特的与品尝葡萄酒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品酒、赏酒、美食以及游览参观酒厂周围风景、体验葡萄酒文化等娱乐活动。除了法国、意大利等传统的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外,澳大利亚作为后起之秀,其葡萄酒旅游已具有较大规模。成功的葡萄酒旅游规划,使得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旅游业迅速发展。

一、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开发概况

目前,葡萄酒旅游业已成为澳大利亚新兴的旅游市场的先驱者和赢家,它已经涵盖了旅游活动的重要部分,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和整个社区带来了巨大收益。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旅游业每年可吸引490万国际游客。据澳大利亚制酒业联合会预测,葡萄酒旅游业给澳大利亚每年带来的直接效益在4-5亿澳元之间;在南澳洲,游客在葡萄酒产地的消费每年就超过3.42亿澳元。葡萄酒旅游业的兴起直接带动了一批旅游目的地成为热点旅游地区,例如新南威尔士的猎人谷、西澳的西南地区、南澳的巴罗莎地区和维多利亚东北地区。为了更好的发展葡萄酒旅游业,这些地区都着重根据当地丰富的酒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旅游规划开发,从而将“葡萄酒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开发葡萄酒旅游线路,创新葡萄酒旅游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慕名纷至沓来。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的成功,促进了其葡萄酒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多元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澳大利亚旅游形象的重要促销载体。

二、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成功举措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地规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旅游规划开发中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战略举措。

(一)制定葡萄酒旅游发展规划战略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葡萄酒旅游规划开发,并在制定葡萄酒旅游发展战略及葡萄酒旅游地规划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布其“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国家。早在1997年,联邦政府国家旅游办公室(OfficeofNationalTourism)就向澳大利亚葡萄酒酿造商联合会(WFA)提供了7万澳元的专项资助,以制定出“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NWTS)”。此战略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领域:①市场营销和推广;②产品开发和培训;③研究和开发;④企业内部的整合和交流;⑤游说活动。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的规划开发加快了葡萄酒酿造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增加了就业,提高了政府的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此外,品酒,餐饮及相关活动也成为澳大利亚旅游形象及体验澳大利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澳大利亚在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不仅充分依托其自身的葡萄酒特色资源优势,而且深度挖掘葡萄酒文化底蕴,开发了许多具有差异性、创新性的特色产品项目。

1、结合工业技术,开发科技旅游产品

澳大利亚葡萄酒厂是普遍对公众开放,通过向公众展示其高新技术设备及产品、现代化生产流程、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例如组织游客深入生产一线参观葡萄酒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观看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线,了解葡萄酒制作的全部过程;各种品牌、不同年代葡萄酒样品的展览与品尝等。

2、加强互动参与,挖掘体验旅游产品

澳大利亚的许多庄园将当地的葡萄资源优势与旅游有机结合,策划开发出了许多融参与、知识、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品尝美味特色的小品饮食,欣赏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体验美容健身的葡萄酒浴,参观各具特色的工业生产设施。旅游者还可以亲自体验酿酒过程。

3、注重大型活动,打造节庆旅游产品

在澳大利亚葡萄酒节期间,政府和商家会举办策划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旅游活动以吸引游客,扩大地区知名度。例如举办集文化展示、产品推介、销售于一体的葡萄酒会、品酒会、评酒会,传统歌舞表演、音乐、佳肴、烟火等大型庆祝活动。

4、深入挖掘酒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产品

在澳大利亚,很多葡萄酒产地都建有葡萄酒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文字材料、图表图片、工具器皿以及不同品牌的陈年酒和新酿酒来感受葡萄酒酿制文化发展,了解酿酒、葡萄种植历史以及地域历史文化的演绎。在葡萄庄园,星级酒店往往是古建筑式样的民居;葡萄酒专卖店、酒吧、餐馆在店内装饰、服务礼仪、员工服饰等方面都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旅游者在品尝美酒、美食的过程中可以聆听当地酒窖典故和奇闻逸事。

(三)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的顺利实施,在葡萄酒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方面,澳大利亚实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多方支持,行业组织积极推进,企业经营者大力支持的保障体系。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主导整个战略的实施,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葡萄酒产业发展协调事宜,落实葡萄酒旅游业规划的内容。如1993年维多利亚州成立维多利亚州葡萄酒旅游业理事会(VWTC),VWTC与地区和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南澳洲政府也在1996年发表了“南澳洲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并在同年成立了“南澳洲葡萄酒旅游业理事会”(SAWTC)。此外,行业组织和企业也大力支持葡萄酒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由于行业组织和企业经营者支持葡萄酒旅游行为,便利了葡萄酒旅游规划的开展,促进了葡萄酒旅游的发展。

三、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开发已成规模,但在其规划开发中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由于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在葡萄酒酿造业中,旅游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再加上葡萄酒酿造商缺乏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导致葡萄酒酿造业和旅游业之间缺乏行业间的有效整合规划。由于葡萄酒旅游业发展的不成熟性,也直接导致资料和信息的缺乏,致使旅游规划开发研究不成熟,这已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规划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最主要障碍。此外,对于酿造商来说,其主导产品仍然是葡萄酒的酿造而非旅游业的开发,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

四、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较小,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的葡萄酒旅游业开发还存在很大差距,有些地方已将葡萄酒旅游纳入了旅游规划中,但有待深入开发。澳大利亚在葡萄酒旅游业的规划、开发、管理等方面都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1)中国开发葡萄酒旅游业首先要对“葡萄酒旅游业”形成的演进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对“葡萄酒旅游”的界定,葡萄酒旅游的实质,葡萄酒旅游者的行为,葡萄酒产地的吸引力等方面,都可以吸取澳大利亚已有的研究成果。(2)在葡萄酒产地,政府有必要采取澳大利亚的模式,成立半官方性质的葡萄酒旅游协会或类似组织,保证葡萄酒旅游规划的实施。这个组织应包括酿酒企业,旅游,交通,公用设施,房地产等行业及当地居民的代表,在协调葡萄酒生产厂和旅游企业的联系,以及旅游规划的实施上发挥有效的作用。中国的葡萄酒旅游业才刚刚起步,政府必须在其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加强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共同推荐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3)在葡萄酒旅游业的研究与规划方面,重点要放在葡萄酒旅游的客源市场上,特别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国内市场上。此外,商务,会议交流等市场也不容忽视。同时,加强葡萄酒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设计更多体验性旅游产品,寓教于乐,如可以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开展主题公园旅游规划设计。(4)澳大利亚的经验表明,葡萄酒旅游虽然被标志为“无污染旅游”或“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业”以及“生态旅游”,但其对环境依然有影响。如何保持,延续原产地特征,并妥善保护,开发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国发展葡萄酒旅游业在发展规划时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一篇:销售培养计划范文 下一篇:销售个人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