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2-07 10:09:42

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篇1

现阶段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特征没有充分重视。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人才的有效培养。下面将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展开详细分析。(1)方式单一。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仍沿用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以竞赛形式为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篮球综合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该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思想包袱,以竞赛为目标的篮球训练使学生常出现紧张感,对训练效果的提升有着制约性影响。因此,为达到篮球人才培养的目的,单一的培养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2)忽视学生主体性。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篮球人才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直接制约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高校篮球训练中不同学生自身能力存在差异性,若只制定单一的教学方案会硬性学生的接受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会对学生潜在能力缺乏挖掘,限制学生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3)忽视教师能力的提升。在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忽视了教师的自身能力提升。由于篮球训练教师长期缺乏提升训练,使自身能力与水平受到限制,不利于专业能力提升,这对学生综合训练效果有着间接影响。教师能力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科学性,也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不利于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所以说加强教师培训,实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至关重要。(4)人才综合培养机制的缺失。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单纯的体能训练远远不够,创新能力、竞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现代体育对篮球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目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中初步形成了体能训练模式,以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就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空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限制全面、优质的篮球人才培养。因此,针对目前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来看,缺乏创新和实效性。

2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有效对策分析

2.1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高校篮球训练中更加注重竞赛比拼及结果,从篮球人才培养的长远方向来看是为了取得更高的荣誉,为国家争光。但借鉴其他国家篮球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篮球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特性,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训练与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等。我国的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探索也要从意识和理念领域创新,从长远角度出发,注重人才综合能力,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篮球人才。

2.2改革高校竞赛体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质量

高校为篮球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文化气氛浓郁、多元化知识结构的良好环境,对促进篮球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改革以往竞赛体质,从多元化角度出发,注重人才文化素养培养,实现运动员过硬技术训练,全面提高整体训练质量。就未来高水平竞技运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世界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生物潜能的开发已逐渐接近极限,未来竞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充分开发运动员的智能潜力。就目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特点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素养偏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通过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内在素养,为今后走出国门进行更高水平的篮球竞赛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全面的认识篮球运动,进一步挖掘内在潜力,提高人才培养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吸收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培养学生竞赛精神,以实现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全面提升我国篮球人才整体质量。

2.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注重业余训练辅助人才培养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自主进行篮球训练,提高整体训练效果。激励机制的确定可通过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如奖学金奖励等方式,一方面鼓励学生更好进行篮球训练,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实现综合素养提升。同时,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主要以学分记点为主,因此学生可通过选修专业辅助自身学习,通过自主的业余训练提升自身整体训练效果。课外辅助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训练习惯,巩固专业技能,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整体成绩都有着积极作用。

2.4加强篮球训练教师培养,提升教练员整体水平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中,教师的整体能力和训练水平决定着学生的训练效果,对人才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创新培养人才方式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通过高效训练技术,辅助先进理念和先进手段帮助运动员提高整体水平。例如,可通过聘任制招聘兼职或专职训练员,选择高文化水平、丰富指导经验以及较高实践能力的教练员担任高校篮球训练人员。这种方式的应用既对提高学生综合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适应目前篮球人才培养趋势。丰富的篮球竞赛经验以及过硬的战术能力,都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训练质量,实现高素质篮球人才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我国篮球事业发展,实现高素质篮球人才培养,创新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十分必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过程中,要明确目前高校篮球训练中存在的不足,通过针对性的分析,实现全面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和创新。从多角度出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现有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竞赛机制,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全面发展型复合人才培养。在创新方式过程中要注重与高校实际情况相适应,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切实达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篮球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 拔尖人才 培养 科学道德 创新能力

高校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过程中,高等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深化改革,更需要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拔尖人才的基本内涵

拔尖人才应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对拔尖人才的理解应是广义的:他们应当分布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包括那些通过系统学习、深入实践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级管理人才、艺术家等。[2]笔者认为,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中,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创新精神和能力,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的杰出人才。

二、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人才的摇篮。[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拔尖人才队伍有了较大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现有拔尖人才队伍的素质与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多方面的不适应,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在拔尖人才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1)首先是知识老化与思想观念落后,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加速更新的要求;(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落后。(3)学生实践机会不多,训练不够。(4)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5)培养的人才“知识面仍显狭窄”。(6)我国高校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对教师的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

三、高校培养拔尖人才的基本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

目前,学术不端行为在中国科学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如何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科学精神,遵守科学道德,反对学术腐败,是一项重要课题。拔尖人才是高智力、高素质的群体,如果他们的才能与道德分离,其对社会的危害将比常人要大得多。因此,因势利导地构建拔尖人才的道德规范,完善其道德及人格,提高其道德修养,培养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势在必行。

(1)加强拔尖人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近年来,拔尖人才的道德问题受到世界科技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经常提到的话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反对学术腐败、重建科技科学道德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就目前来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拔尖人才的科学道德教育的核心。

拔尖人才是社会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不仅应当率先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而且应当切实完善自己的学术人格,以求实创新作为自己的学术生命,以向社会奉献优秀的精神产品为自己的天职。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对拔尖人才而言,要重视对拔尖人才的人生观、义利观教育。对于拔尖人才,我们首先承认物质利益,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对拔尖人才而言,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既定的模式,必须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拔尖人才要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重自律。不仅要在专业上创出佳绩,同时又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政治上不落伍,自觉遵守科研道德等伦理规范。自我认识的提高,才是最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2)加强拔尖人才科学道德教育。

科学道德是职业道德不可缺少的部份,是科技人员的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因而亦是公民道德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加强拔尖人才的科学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拔尖人才的科学道德教育能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许多卓有成效的科学家,通常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因为只有具备献身祖国、造福人民的高尚职业道德,拔尖人才才能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以发展科技为己任,勤奋求知、开拓进取、团结攻关;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真正成为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加强拔尖人才的科学道德教育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拔尖人才科学道德教育,要加强拔尖人才的自律教育。在科学道德的遵守方面,自律的作用比他律更重要。自律的动力源于自身,不仅执行的成本低廉,而且抵御冲击的能力强劲。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大拔尖人才的科学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介作用,普及科学道德规范,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抨击不良言行,营造拔尖人才的科学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开展科学道德理念传播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要在基础研究实践中加强科学道德训练与养成。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拔尖人才的培养。

拔尖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从基础教育到各类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国家和各部门及用人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对高等教育改革来说,培养拔尖人才,要建立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要克服传统的高等教育的种种弊端,将创造力培养放在首位,为培养拔尖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要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继续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开放式教学和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善于提出问题,启发高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高校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指导高校学生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积极开展课堂讨论。(2)培养高校学生发散性和专注性两种思维品质。(3)培养高校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4)培养高校学生想像力品质。想像力的培养则应落实在两个方面:①保持和发展好奇心。②拓宽知识面。想像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生的。为此,要引导高校学生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5)要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6)重视非智力因素教育,优化综合素质。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效方针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和发动受教育者参与教育。(7)实行因材施教与强化个性特征。(8)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3.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和制度的创新。

把培养拔尖人才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科学的教学管理和各项制度有利于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成果的巩固提高.教学管理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管理要从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和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第一,培养拔尖人才,教育要创新,教育的创新根本在于教师队伍的创新和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教师是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在新时代改革高校教学,培养拔尖人才,师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4]。

第二,注重评价制度的改革。(1)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在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要求下,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评价不仅涉及到多个方面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要保持连贯性和可持续性。(2)在评价主体上应坚持多元化。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衡量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3)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动态性。重视被评对象的过程监控、状态分析与结论描述,有利于进一步找出适合或违背拔尖人才培养规律的方面,及时了解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4)在评价方式上要加强多样性。单一的考试考核评价方法已无法适应学校教育的需求。从多个角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将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最大提高、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个性与兴趣得到张扬[5]。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王永斌,许鹏奎,蔡中宏,杨宗仁.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J].现代教育科学,2006(01).

[3]郝克明.高等教育改革催生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4-2-6.

高校人才培养篇3

摘要:本文由信管专业的发展史为讫点,引出目前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现状,并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信管专业为例,进而提出解决之对策,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关键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信管专业全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涉及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属于交叉综合型学科,是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由原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科技信息管理专业等发展合并而来。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在社会实践中要“与学管理的比计算机,与学计算机的比管理”,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发展,信管专业的就业渠道日渐丰富起来,通常的就业方向应该是各类政府、企业、经济实体、金融机构、IT及有关管理部门。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满足社会上述大类人才的培养需求,信管专业建立以管理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为目标的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信管专业人才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信管专业的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有此专业。我国是1978年率先由人民大学开办了对应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其他高校陆续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将相关的5个背景专业整合而成的一个新专业。

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信管专业已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等多种办学层次。教育部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尽管有具体规定,但也准许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资源和办学定位的不同情况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我院作为浙江省独立学院之一,对自身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办学十年来,该专业在我院一直侧重于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将以为本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为研究原型,探讨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共同办好该专业。

二、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院于2000年开始招收信管专业第一届本科生,但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人数不到10%。办学十年来期间也数度停招该专业。虽然我院在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基础上,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1)重专业、轻人文。专业课占的比重过大,人文素质课占的比重太小,存在明显的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

(2)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开设的实践课程与企事业单位中实际运用相差甚远,课程周期短,课时量明显不足;加之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导致实践课程开设成效不大。

(3)重管理轻计算机应用。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单个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但也有可能形成“拼盘”的可能性。一般高校都把信管专业划入管理学院(系),以致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开设比重过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占的比重相对少,使得管理类的课程几乎都开设了,以至于不少学生误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是纯管理学科类专业。

(4)重必修轻选修。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程比重过小,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课程,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由于所修的两类课程重复率较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出现部分选修课的缺课率较高。

三、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策略

高校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以满足社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重新审视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正确定位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定位

信管专业处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边缘,它综合应用了这些学科的思想方法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要准备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面向社会需求,结合区域特点,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综合运用能力,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设置定位

本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应考虑分析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脉络,科学地制定教学大纲,保证教学的系统性,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与遗漏。

其次是要与时俱进,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内容。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旧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实习环节。高校可根据学校情况给学生提供计算机软硬件、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分析设计及电子商务等试验环境,使学生在实验的环节中验证、理解、消化理论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

另外可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实验室,充实社会实践环节。我院地处“纺织之都”——绍兴,有柯桥轻纺城这个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因此,下设的经济管理系根据这一区域优势,建立了相关实验室,让学生进入虚拟企业实验室,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企业经营仿真训练,使学生了解企业真实的管理过程。在感悟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找自身知识体系构建的不完善之处,以便及时弥补。

(3)教学教师定位

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要同时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全面掌握企业实践案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指导好学生。可通过校企联合方式,教师努力接触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才能教学与研究并重,同时重视或强化实践能力,使其自身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素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相应素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延寿,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处2006(8).

[2]殷晓永,优化信管专业课程设置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

高校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这其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二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深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3.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性广博知识的基础,同时学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方向。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双学(历)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或适当延长)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第二学位制。

3.联通培养制。一是专、本联通。即本科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1-2年,毕业后获原专业专科文凭和后专业本科文凭和学位。

4.主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科)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实施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5.选修课制。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三、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为三个层次的改革

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订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反馈给社会,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时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优化。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地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也许与原有的培养目标有很好地符合程度,但不一定就符合已经变革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比如,按照现今注重素质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按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这种人才不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又如,按照现今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提高主体价值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片面强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构建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外国教育管理史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王凤秋.教育管理通论.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高校人才培养篇5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外语学习更是提高人文素养的直接来源。然而高职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却停留在只是一门必修课的认知状态,尤其是工程类学生,认为未来就业后,母语交际够用,即使涉及国际项目也可以通过设置翻译陪同就能完成相应的任务。而步入社会与就业的过程,并不似这些学生们设想的那么简单与顺利。汉语就语言特性来看,就是一门含蓄的、形式简单却又表意丰富的语言,整个亚洲语言体系都或多或少受汉语影响有着这样的属性。而西方语言文化因为各不相同的历史原因,在越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其语言越是具有开放随性、节奏明快的特点,而以这些语言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们,从语言能力的角度大体上都要比亚洲国家的人们更随和、容易相处,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就能达成相互了解。英语,作为世界公认的通用语言,也正是因为英美等国家的社会发展把其母语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才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纳并使用。高职教育虽然不似综合类本科教育那么明确地要求外语能力的考级,也在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方案上有着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外语水平的描述。

二、人才培养的设定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专业为目录划分,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又按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初步分隔,进而对科目及科目所需要完成的人才培养任务进行了明文规定。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高职院校,以水利水电建筑类工程专业为特色,对于外语等基础性科目,都是根据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该科目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并没有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片面地认为基础性学科只是国家要求的必修科目,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里,对于工程类学生的未来就业意义不大。第一点中已经阐明,语言能力既是人文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情智商水平的重要方面,外语的学习,对于人文素养本来就很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显得比已经以优异的学习效果进入到重点本科院校就读的学生英语这科的学习意义更大。通过外语学习,能丰富工科学生的课余生活,能拓宽学生的文化眼界,使工科学生更具包容性,继而影响学生们的人际交往,使其更能融入到团队中协作,为其在本行业中有所建树打下基础。英语只是外语的一个门类,但英语是当前公认的世界语言,即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尖端技术所在的国家有着探索欲望,也应该从英语习得入手,而不是临到一个新环境用中文和中国思维去研究当地文化,带来片面的探索结果事小,难以接受当地本土文化达不成理解影响工作质量事大。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会接触到国际工程,但是未来的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极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对外合作随处可见,机会数不胜数,学生如果只是因为语言问题,对国际相关行业内容无法理解,缺乏远见,结果在自身专业上获得进步受到了阻碍。

三、教学方法的建议

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在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课程没有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那就是这些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在高中的各个科目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能够毕业。所以很多专业课教师并不担心学生中学是文科还是理科,因为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启动专业理论课前都要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回顾与重新学习。然而英语这一科却始终以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级的标准制定课程计划,相当于只规定了达成目标,却未有从学生入校时的实际情况启动外语学习。对于这种情况,高职学院首先应该在外语科目开设意义上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外语教研室开展有教科研活动,对外语教学的投入稍作增加,改善教学设施和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方面,从学生入学就应该做好水平摸底和教学效果跟踪。教学方法上,应侧重文化影响,开拓学生视野,将学生的不同兴趣做个分组,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重复所学,甚至是实践运用。

高校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交流合作

1.引言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适应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的多方面资源,对加强校方和企业的互利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但是,诸如民办高校设备不够完善、企业不积极参加合作、双方缺乏沟通交流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提出改善措施,加快校企合作的高效互利模式的展开,对国家教育发展、社会进步有重要现实意义。

2.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概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2.1部门民办高校设施和制度不够完善

在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的初期,民办高校相对公办高校,虽然管理模式比较灵活,但是其硬件设施等仍然不够完善,例如校内实验室的设立、培训实习基地的分配等;在师资方面,教师队伍不够强大,职业素养较低;另外,民办高校的有关制度等不够健全,例如学术研究奖励制度、实验教学大纲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制度等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民办高校内还存在一些对校企合作进行的不利因素,例如学校内缺乏和企业合作交流的场地,一些较大型交流活动受到限制;领导和师生的合作意识较淡薄;学校方面欠缺具体的制度来划分学校和企业的具体职责,资金分配不合理等。因此,为推进校企合作制度的顺利发展,民办高校本身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自身设备及教学制度的构造和完善,增强自身实力水平。

2.2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利的条件,为社会培养输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不断交流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不愿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意识不够高,企业管理者过分重视自身的眼前利益,眼光不够长远,不能正确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长久、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企业部分领导者错误地认为人才培养只是学校的任务,缺乏企业和民办高校交流合作的观念,只有在企业内职位空缺时才进行人才的选拔,这样大大降低了人才选择并重用的效率,同时对推动社会高效运转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效益和竞争水平。

2.3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方和企业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并制定相关的交流合作制度,定期开展交流会议,以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促进良好合作和共赢局面的展开。然而,由于部分高校缺乏主动发出邀请的积极态度和热情,缺乏健全的细节规定,合作制度只能是纸上谈兵,得不到一个积极良好的开端。其次,大部分企业只重视到自身的眼前利益,目光短浅,与民办高校的合作仅限于提供一些学生实习的场地和投资一部分教学设备等基础方面,达不到真正意义的长期合作与共赢;更有一部分企业,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目光不够长远,不愿参加校企合作,从而使自身企业的发展过于局限,企业与时俱进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消极保守的心态严重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而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道路上造成障碍,使企业、高校、学生都得不到高效的进步和发展。

3.加强双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3.1加大投资提高校方的基础条件和健全制度

为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展开,国家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场地问题,加快合作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民办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实力水平,充分发挥经费自筹、设备齐全、制度完善的部分优势,以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为重点,优化校内专业分配,深入市场调查和研究,以市场需求为重点做到不断调整,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实用性、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3.2企业改变观念增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识

新的时代要求企业要多多交流合作以实现共赢,企业领导者应该改变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更新自身思想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规范企业内部合作制度和细节规定,要意识到校企合作中培养高素质高效率的实用型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第一时间培养选拔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水平,同时有利于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和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解放观念,真正了解和参与校企合作,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合作共赢模式,积极和民办高校进行交流总结,关心学校的教学进度工作,共同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毕业人才,为今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

3.3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努力实现共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长远发展,需要校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双方的发展需求。学校应该制定和企业定期的交流合作会议,不断学习企业的文化和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培养高效实用型人才。校方和企业应该达成合作、资源共享的一致意见。由学校方面按照计划定期推荐优秀教师学生到企业内体验实习,不断积累企业的工作经验,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在企业工作的水平和贡献。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到学校内进行培训学习,讲述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用人要求,同时也可以得到学校专业老师的建议和评价,达到了资源共享及人才的充分培养和合理利用。民办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组织一些积极交流的大型活动,促进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以推动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展开和完善,不断促进教育工作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结束语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办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校方和企业应该不断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同时,更加推进自身实力的提高和竞争核心水平的增强,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民办高校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6):91-91.

[2]杨宏才.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184-184.

高校人才培养篇7

一认准自身办学定位是重要条件

定位就是要找准自己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是要明确究竟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只有定位清楚了,人才培养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造就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来为之服务。

办学定位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来具体体现的。合理的定位有助于学校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层高屋建瓴地去认识并把握高校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如果一所高等学校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自己的特色,就不能取得快速发展。

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地方院校,在确定办学定位上考虑地方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重点培养各类合格的本(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的特色观,是新升本地方院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把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及教育的协调发展当作一盘棋。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定位才能与时代同步,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基于这样的理解,徐州工程学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立足苏北、面向全国,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求发展、以质量求支持、以特色求生存的发展理念。正是由于自身定位明确,学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江苏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发展势头强劲。

二以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军。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徐州工程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1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设立系列专门课程,搭建个性化教育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积极共建校企(地)合作创业平台,扎实推进创业实践项目,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与徐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以在校大学生和在徐(州)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为主,面向社会各个群体,紧密结合徐州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健全具有徐州特色的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中高级人才,推动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而更好地为徐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学校创业教育实验中心基础上,建成了制造业企业资源规划沙盘实验室、创业准备实验室、仿真对抗实验室等实训室和KAB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SYB创业培训课程等理论培训室。以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成立为契机,徐州工程学院进一步加强电子科技、影视动漫、能源环保、精密机械、文化传媒等行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设成集理论教学、学术研究、虚拟体验、项目对接、实体经营和专家咨询“六位一体”的全景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大力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积极组织相关讲座、政策答疑和经验交流会,鼓励更多的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

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以学生公寓区“两站”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徐州工程学院把建设学生公寓区“两站”(学生党员工作站和老党员工作站)作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不仅把学生公寓区建设成为温馨和谐的生活区,更把其打造成为创先争优的学习区和推进学风建设的第二阵地,进一步夯实了学生公寓区党建工作基础,促进了公寓区环境育人和学风建设功能的发挥。

1探索建立“两站”组织,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为了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公寓区成立学生党员工作站,在14个学院设分站,并规定各基层党委、支部要建立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公寓社区档案,把学生在公寓区的表现作为入党考察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院党委还成立了公寓老党员工作站。站内17名离退休党员干部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扶助困、爱心募捐等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不断提升公寓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充分发挥“两站”作用,着力打造“学习型”公寓

为了将公寓区转变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学生党员工作站以优良学风宿舍创建为抓手,将学风建设阵地延伸到公寓区。经过几年的实践,建立起了学期初申报、中期测评、年度总评的优良学风宿舍评选制度。通过制定宿舍学习计划、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实行优良学风宿舍“一帮一”助学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风建设。老党员工作站成员带领广大外聘人员,积极投身到公寓学风建设中。他们自发捐款设立资助基金,常年帮助几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学习有困难、沉迷网吧的学生,他们则以长辈的身份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在“两站”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10至2011学年,共有720个学生宿舍申报优良学风宿舍,占全院学生宿舍总数的24%。

经过多年来的“两站”建设,学校广大职工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学生中违规违纪明显减少,学习动力增加明显,校园和谐氛围浓郁。“两站式”公寓管理已经成为徐州工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的名片之一。

(三)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沉积,是民间文化的瑰宝,是全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赋予了我们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作为地处淮海经济区第一大市,徐州工程学院整合校地资源,积极开展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徐州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作,弘扬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扩大徐州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综合实力的全面振兴。

徐州工程学院整合全校人文学科力量,在淮海经济区60余所高校中率先建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和地方文化研究专家、艺人一起进行联合研究,整合研究队伍。

把徐州山水文化、战争文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等纳入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将开设一系列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首创“1+1互动模式”,即安排一个专业教师与一个民间艺人共同开设一门课,建立传承人与高校教师联合授课制度。打造学科建设基地,建立苏鲁豫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搭建更为广阔的研究平台,拓展研究视野。

学校加强区域文化特征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研究与传承为重点,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非遗”传承人来校现场技艺展示,逐渐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以区域文化研究为视点,不断凸显文化传承功能。

(四)开展“校企地”合作,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为高校职能之一,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更应该紧紧依托地方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地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将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入推进和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校企地合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提高认识,认真组织贯彻实施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计划

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提出了科技服务社会的新要求,而做好这项工作,也是学校实施“特色强校”战略的内在需要,充分认识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校紧紧抓住“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立足学校定位,积极投身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服务地方创特色、做贡献、求发展”,校领导带队,深入铜山县、丰县、邳州市、新沂市、九里区等县(市)、区、深入开发区、经委、发改委、淮海经济区办公室等部门和单位,深入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集团、维维集团、园林局、徐州市地震局等企事业单位,围绕产学研合作举行交流洽谈,充分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需求,商讨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加强沟通,建立联系,搭建平台,谋求合作,深入开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围绕重点任务、结合地方需求,切实做好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树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不断创新的观念,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结合徐州市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学校主干学科服务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切实做好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加强产学研联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等主导产业,建材、食品、化工等支柱产业以及光伏等新兴产业,主动与企业合作,联合攻关,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对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积极开展社会发展与民生领域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和综合示范推广。

由于学校与当地社会联系日益紧密,校内学术氛围不断浓厚。通过主办、承办高水平、高层次学术会议和评审会,邀请社会上知名专家、工程师来校讲学,举办了一系列“教授论坛”和“博士沙龙”,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以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校重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定期召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从而有效推动学校实习基地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特色的学校文化是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原动力,它可以极大地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正是得益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只有拥有特色文化的校园,才是焕发时代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建设所必须依靠和充分发挥的力量,而大学校园文化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服务于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构建。因此,根据研究现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理清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将有助于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的重点,创建有个性有特色、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大学校园文化。这也是当下所有高校的努力方向。

徐州工程学院认真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贯彻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目标,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特色校园文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1年学校正式获教育部批准加入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很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陈淑芳.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学校持续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2]陈敏,等.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与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

高校人才培养篇8

成人高等教育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必须寻求适宜的校企合作模式,文章基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提炼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深入挖掘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瓶颈,探索以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三分维度’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三教融合’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湖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自考生对高校助学的满意度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2015204)。作者简介:唐琳茜,女,硕士。 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学。通讯作者:李毅,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

一、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需求决定论

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顾客需求,进而生产相应品,体现“市场调查”架构的“顾客—产品”的双向需求思维。根据需求决定论,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理念、功能、体制、评价和测量等。

2.利益相关者理论

由弗里曼于1984年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相关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是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分析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校企合作之中的影响力及定位需求,明晰校企合作的功能。

(二)政策依据

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鼓励公民接受职业教育,《劳动法(2016)》指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就业,《职业教育法》中强调了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2.国家政策

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首次提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2006年颁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6107号文),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度和创新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3.其他政策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2009年)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职业教育法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目标方向。

(三)现实依据

1.创新校企合作击碎校企合作三分化

部分校企合作仅局限于课程实习、教学补充、基地建设等比较浅层的初级合作阶段,存在“逐利化”,学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延时性、艰巨性与企业追求效益的“短、平、快”存在价值上的差异,造成校企合作 “难产化”现象。

2.创新校企合作聚焦人才培养的发展性

校企合作必须确立以育人为目的的指导原则,架构师生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循环促进体系中的桥梁,促进师生在价值理念、知识结构、创新思维的磨合与碰撞,便于形成师生良性循环教育氛围。

3.创新校企合作定位社会发展的需求性

成人高等教育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致使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应以融合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解决教育、创新及市场分离的问题。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瓶颈

(一)学校层面

部分学校缺乏寻求合作机会的主动性,对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认识误区,难以准确把握学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更加不能提出规避校企合作带来的风险预警机制,激活不了双方的合作动力。

2.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治理能力不强

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式落后、办学思维较为固化。一是学校对内的治理能力。学校复杂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专业能力、实践经验等无法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学校对外的治理能力。学校对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定位、市场的需求方面缺乏敏锐的利益思维,不能赢得企业真正的信任。

3.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学校对企业运作的模式和实习实训流程不甚了解,找不准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和学生监管的方向,导致对进入企业或者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学生的监督管理、后勤保障方面存在漏洞。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逐利化”现象导致参与热情不高

企业作为以经济效益为指标的实体,亟待看到利益成果。同时,存在因学生知识结构不强、技术能力不够、劳动效率低下所造成的资源和物质浪费,甚至会出现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企业出现“望而却步”的现象。

2.企业“战略性”眼光的缺乏阻碍合作发展

许多企业存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不能准确认识到自身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企业“教育化”意识的不强导致合作的不深入

许多企业缺乏利用教育革新企业、行业发展的前瞻思维,缺乏利用科学知识武装企业发展的意识。企业未能清晰的认识到将盘活人力资源市场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教育挂钩,认识不到教育可以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提升。

(三)师生层面

1.师资队伍建设的不“鲜活性”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

部分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思维的捕捉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认识。成人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理念受到高等院校学术性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人才培养的特色性。

2.学生队伍的不“踏实性”影响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上的不自信,缺乏争取成才的决心和毅力,存在想要坚持到底却又中途放弃的想法,进而造成责任心不强、半途而废,甚至好大喜功的表现,影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3.交往关系缺乏“情感化”导致校企合作的浅层性

学校倾向学校本位,遵循人才培养需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企业倾向市场发展,坚持人才培养需要符合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教师存在将学生送去企业就撒手不管的错误思想,企业存在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深度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建设

(一)协同联盟:发展双型人才

1.树立协同发展意识,发展研究型人才

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科研技术合作需求的基础之上,双方在共同研究、资源互补、科学技术共享的情况下取得合作成果。如美国的科技园模式、英国的沃里克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模式等,借鉴这类模式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法和考评机制,结合成教学生的特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帮助成教学生树立自信,引导他们端正态度,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之间的桥梁,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区的合作通道,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研发能力。其次,帮助成教学生培养从“探索自身--探索专业—探索行业—探索企业—探索市场—探索自身”的动态创新意识。最后,引导成教学生参与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过程,从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而优化自我管理能力。

2.树立联合培养意识,发展应用型人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技能的培训结合的基础上,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如美国的辛辛提那大学的培养模式、英国高校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首先,提倡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执行,行业协会全程参与,将实践技能所需知识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发展、市场创新的应用人才。其次,破解成教学生“闭门造车”心理,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将理论外化于实操,将实践内化为理论;禁止专任教师“固步自封”,加强教师与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开发专任教师的前沿思维和行业发展的敏锐度,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学校与市场的资源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二)供需搭建:完善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是在需求关系、利益关系推动之下形成的育人机制,政府的政策保障、高校的科技资源、市场的经济效益,是校企合作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动力支撑。但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发展,最关键的是加强课程教学,完善课程设置。

1.设置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

设置校企合作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企业专家渗透到课程体系建设之中,防止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学科性、系统性,阻碍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实行校企联合制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教务处、成教研究所、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计划,行业协会、学生代表参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技能为重点,选定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方案。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综合的知识技能体系;促使他们了解本专业、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了解相关行业领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培养他们的行业思维、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在对比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差值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真正让课程设置“满意”人才培养目标。

2.设置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依据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课程体系建立的实际教学性,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施教,突出重点。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是人才培养在专业上的理论基础,应该由学校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学科建设体系、学生发展规律等为核心来设计,企业参与制定,确保理论课程在其自身学科系统性前提下,保持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实践课程设置则主要以企业设计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形式,企业根据岗位能力标准、企业发展需求、市场经济诉求为核心,强化教学实践性,通过实习实训模拟教学,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挖掘可参与课程设置的高科技技术人才、行业协会专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等重要人力资源,与时俱进的优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三)畅通体验:强化评价监控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同时,校企合作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导致双方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必须畅通情感沟通与协调机制。

1.加强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过程监控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行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首先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行业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其次,评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评估企业所需岗位人才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最后,做好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健全学生自我评价、单位用人评价、社会需求反馈的机制,重视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将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满意程度与意见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之中,注重多方位的评价结果。

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体系

以校企合作过程中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与回报为基准,确立以学校、企业、政府、学生为主体的分析结构,综合评价各利益主体的实施与结果。实施是指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是怎样就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际合作的。结果是指针对四个主体而言分别帮助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比如,就学校而言,是否培养了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才,是否给学生创造了适应其全面发展的学习条件,是否为社会培养了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企业而言,有没有解决企业在员工培养、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是否实现了企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是否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与技术保障。就政府而言,在落实政策制度、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就业率以及协同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是否做到尽职态度。而就学生本身而言有无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为学校、企业、社会创造价值,都是综合评价人才培养效果的核心。校企合作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主线,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结构、行业市场的需求与定位,建立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突破学校教育的“围墙”、以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联合各界力量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白逸仙.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3]吕荣杰,祁乐乐,高记,杨占昌.国内外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5(2).

[4]吴启迪.吴启迪:开创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06(Z2).

[5]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票据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企业管理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