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01 04:24:51

劳动模范的故事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1

本文从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及其竞合的基本理论等三个方面切入,研析了因交通事故而导致工伤事故赔偿这一法律制度。文中归纳了两种赔偿责任的概念和主要区别;分析了我国相关规定的历史沿革及赔偿模式的发展演变;重点论证了现行规定的弊端与缺陷并提出了完善与修正的建议。意在加强和完善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充分法律保护,以体现以人为本,公正公平的法治理念。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导致 工伤事故 赔偿

 

   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事实,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是两类不同性质法律关系所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侵权人如何对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赔偿,用人单位如何向因遭受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承担责任,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已分别作出明确规定;但对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如何获得法律救济,法律、行政法规至今均未作规定和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虽然作了统一的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缺陷,亟待作出修正和完善。

一、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及其竞合的基本理论

1 、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概念及构成因素

   交通事故一般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即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或者与驾驶车辆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使用车辆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而发生的事故。

   交通事故赔偿是指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以及其他与驾驶机动车辆有关的人员,因违法、违规使用机动车辆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而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交通事故赔偿一般应当具备以下要素,即:在道路上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交通事故的行为与人身或者财产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没有免除致害人责任的法定事由。

工伤事故又称工伤,是指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及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者直接作用,而使执行工作职务的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的事故。

   工伤事故赔偿是指用人单位对因发生工伤事故而造成伤残或者死亡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依法给予的补偿。目前,各国都通过工伤保险(劳动保险)的方式对受害劳动者或者其亲属予以补偿。因而,工伤故赔偿一般又称工伤赔偿或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事故赔偿一般应当具备以下要素,即: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了事故;事故造成了劳动者人身伤亡;遭受人身伤亡的劳动者在执行工作职责之中。

2、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的主要区别

   交通事故为民事侵权行为,交通事故赔偿本质上属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范畴,因而交通事故赔偿具有民事侵权赔偿的一般特征。工伤事故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因而工伤事故赔偿具有劳动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两者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区别:

   ①法律关系主体不同 工伤事故赔偿产生于具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获得赔偿的权利人是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的劳动者,赔偿义务人是与劳动者具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因此,工伤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具有劳动关系、为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其显著特征。而交通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则无此特殊要求。

   ②适用法律不同 工伤事故赔偿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工伤保险责任范畴,适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交通事故赔偿属于民事侵权责任,适用《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

   ③归责原则不同 工伤事故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不论劳动者对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否具有过错,用人单位均承担完全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赔偿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即对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才承担赔偿责任。

   ④主张权利的时效不同 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应当自争议发生后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逾期劳动者即丧失了主张权利的胜诉权。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赔偿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为1年。

   ⑤主张权利的程序不同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法》规定,工伤事故赔偿应当先行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交通事故赔偿则无此前置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做出《事故认定书》后,如双方当事人未申请调解或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未履行的,即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⑥赔偿项目、内容不同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两者分别获得不同的赔偿项目及内容。

3、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竞合的赔偿模式

   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事故在赔偿责任上属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两种法律责任的竞合,就民事侵权行为所引发的工伤事故,受害人如何获得赔偿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①:

①选择模式 即受害人在民事侵权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之间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②取代模式 即以工伤保险赔偿取代民事侵权赔偿,受害人只能请求工伤保险赔偿。

③兼得模式 即受害人在获得民事侵权赔偿的同时还可获得工伤保险赔偿。

④补充模式 即受害人可以同时主张民事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但其最终获得的赔偿不得超过其实际遭受的损失。

二、我国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立法的历史沿革

   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事故即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两种责任竞合受害人如何获得赔偿,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均未作规定,相关规定主要散见于一些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之中且前后规定之间也不一致。

1、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可否认定为工伤,有关规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限制认定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

   1964年4月,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关于劳动保险问题解答》第54条“问:因工与非因工的界限如何划分?答:工人职员在下列情况下发生了问题,有可靠证明,可以享受因工待遇:(6)集体乘坐单位的车去开会,所乘坐的车出了非本人应负责的意外事故,造成职工负伤、致残或死亡”。第65问“问:工人上下班坐公共汽车,汽车翻了,负伤死亡,如何处理?答:按非因工负伤和死亡待遇处理”。1983年1月27日,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职工上下班途中伤亡处理的复函》“职工上下班途中伤亡,仍按非工伤亡待遇处理”。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的规定可见:职工因交通事故发生伤亡可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的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1)乘坐本单位的车辆;(2)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3)职工本人对事故的发生不负责任。同时可见职工上下班因交通事故伤亡不按工伤处理。此规定一直执行到1996年8月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颁布实施。

②相对认定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

1   996年8月12日,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伤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要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劳动部的这一规定较前有了较大的进步,职工因公外出发生交通事故只要与工作相关联均可认定为工伤;但是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尚需符合时间、路线及所负责任程度的规定。

③应当认定阶段(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2   004年1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可见对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发生事故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基本采纳了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但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的,《工伤保险条例》则取消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所规定的限制条件。

   从以上立法具体规定看,立法对工伤事故的认定范围、认定条件有着一个逐渐放宽、扩大的过程,体现了立法的逐渐进步和对劳动者法律保护的逐步加大的趋势。

   2 、关于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赔偿模式,有关规定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兼得模式逐渐发展成为混合模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1962年11月27日,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的抚恤问题的复函》规定“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除由职工原单位按劳动保险条例抚恤外,由于肇事人一般都负有一定的事故责任,肇事单位应根据其所负责任大小和死者家属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给一定数量的补助费……”。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的抚恤问题的复函》规定“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原单位和肇事单位如何抚恤的问题,我们意见,除原单位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给予抚恤外,一般的仍可根据具体情况由肇事单位另发给一定数额的补助费”。1963年2月12日,全国总工会生活办公室《对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的抚恤问题的复函》中采纳了公安部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的上述意见②。1964年5月,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关于劳动保险问题补充解答》第9问“问: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原单位和肇事单位如何抚恤?答:职工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后,肇事单位应根据肇事人员所负责任大小,给予家属一定的补偿费,职工的原单位还应按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发给应得的待遇”。1983年3月2日,全国总工会生活保险部《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有关待遇支付问题的复函》仍然重申了1962年11月27日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后的抚恤问题的复函》的规定③。

   由以上规定可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因非本单位责任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职工死亡的,除肇事单位应按责任大小承担一定补偿外,职工单位还应按国家规定给予职工家属享受劳动保险待遇;因而,在此期间因非本单位责任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职工死亡的,职工家属获得赔偿的模式应当为兼得模式。但是,对于发生因本单位责任而造成职工死亡的交通事故,职工单位应当如何承担责任,却未作出规定。

   1980年6月25日,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关于乘坐本单位汽车外出发生车祸死亡的职工是否发给补助费问题的复函》规定“乘坐本单位汽车而造成死亡事故,只按因工死亡处理即可。不能再发给补助费”。由此在因非本单位责任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职工死亡的赔偿采用兼得模式的基础上,对发生因本单位责任造成职工死亡的交通事故赔偿作出以上相应规定,赔偿模式已发展成为混合模式。

   ②补充模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

1996年8月12日,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二十八条对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及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竞合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立法第一次以行政规章的形式且在同一部立法中较为全面地对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竞合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如何获得赔偿做出的明确规定,由此改变了实行三十多年的由兼得模式发展而成的混合模式,确立了补充模式。

   ③混合模式(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2004年1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宣告了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废止,但是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如何获得赔偿却没有作出规定。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该司法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重新确定了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职工工伤赔偿采取的是混合模式。

   从以上我国立法关于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规定的历史沿革看,不同时期的规定之中折射出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对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职工工伤赔偿法律和行政法规均未作规定,只是在各个不同时期分别由规章和司法解释作出规定;

   第二、规定在各个不同时期前后不尽一致,并且出现一定的反复。

   由以上沿革和特征反映出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职工如何获得赔偿,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有关立法尚处于不断探索、不断调整 、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之中,由法律或行政法规作出规定的时机尚不成熟,只能暂由规章或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待通过一定时期充分的实践并反复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后,为将来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立法提供依据。

三、现行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规定的弊端及立法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目前,在我国由于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民事侵权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竞合,受害人如何获得赔偿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因而最高人民法院这一司法解释成为现阶段以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处理民事侵权与工伤保险责任竞合,包括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事故赔偿的唯一“法律”依据。

从本质上看司法解释这一规定采取的是目前多数国家实行的“混合模式”④,其实质就是用人单位在责任范围内以完全的工伤保险取代民事侵权赔偿,但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的,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也即因第三人侵权行为造成的劳动者工伤,劳动者既能获得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也能获得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赔偿,即双份赔偿;但是,如果是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工伤,用人单位只能承担工伤保险赔偿而不承担民事侵权赔偿。

   最 高人民法院的这一规定固然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即在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的状况下劳动者可以同时获得民事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双份赔偿;但是,在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伤事故时,解释规定用人单位只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不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此规定却不利于对劳动者获得赔偿权利的充分保护,应当修正和完善。

1、解释的规定在理论上存在质疑

   工伤事故兼有工伤保险关系和侵权行为关系双重性质,劳动法从工伤保险角度加以规范,民法从工业事故的特殊侵权行为加以规范,因此,对于工伤事故既可按侵权行为进行处理,也可以按工伤保险处理。当事人既可选择依工伤保险救济,也可以按侵权损害赔偿加以救济⑤。解释却规定为因用人单位原因而导致的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只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不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按此规定,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而引发的工伤,劳动者只能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赔偿,却不能向用人单位主张交通事故侵权赔偿。解释如此规定片面地强调了工伤事故是工伤保险关系的性质,却忽视了工伤事故同时也是侵权行为关系的性质,着实有失偏颇。

2、理想与实际反差,违背其立法本意

   司法解释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立法本意是考虑工伤保险实行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和社会统筹,有利于劳动者及时获得赔偿救济。但是,司法解释在作此规定时却忽视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即尽管职工工伤保险制度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即已确立,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工伤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之中,但是由于用人单位主体的多元化、民营化和工伤保险制度监管措施、力度欠完善,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均未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因此,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劳动者在无第三人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情况下,仍旧依靠用人单位自身经济条件来按照工伤保险的规定进行赔偿,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淡化甚至违背司法解释规定的本意。因而,司法解释的规定从理论上立意可褒,但因其缺乏广泛的现实基础,显得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实践中未必切实可行。

3、区域经济差异,异地事故赔偿使得解释陷入尴尬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均由用人单位住所地工伤保险机构办理,并按照用人单位住所地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具体赔偿标准和数额;而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一般由事故发生地(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或者由事故受害人按照有利于自己充分获得相对高额赔偿的原则,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选择管辖,以确保自己尽可能获得多的赔偿。

   由于交通事故时常在用人单位住所地以外异地发生,并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的区域经济差异,按不同地区的标准所获得的赔偿数额明显不同,有时甚至是成几倍的差异。在此状况下,异地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而引发工伤,如果是发达地区的职工在欠发达地区发生交通事故,依工伤保险其获赔则高,依交通事故其获赔则低,按司法解释规定其尚可获得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工伤保险赔偿,尚能保障其获得相对高额的赔偿。但是,如果是欠发达地区职工在发达地区发生交通事故,如依事发地标准其侵权赔偿数额则高,如依用人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其赔偿数额则低,如此这样,依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只能获得低额的工伤保险赔偿而无法主张高额的民事侵权赔偿,不利于对劳动者获得赔偿权的充分保护,违背了充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使其获得充分赔偿的初衷。司法解释的缺陷显而易见,难言公平、公正!

4、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衔接也不明确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确立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2006年7月1日,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实施,依据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受害人可以主张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优先予以赔偿。如此,在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的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并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竞合的情形下,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工伤保险责任、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三者之间关系如何,劳动者如何获得赔偿,解释未作规定。

   因此,建议在民事侵权立法或者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修正时作出以下规定:

“因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同时使劳动者构成工伤事故的或者其他非因用人单位原因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因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引发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遭受人身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是如果按照民事侵权责任计算,民事侵权赔偿数额高于工伤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民事侵权获得赔偿的标准将差额补足。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2

长沙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余华,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总工会主席王子进以及园区企业职工代表120余人现场聆听了劳模的精彩演讲.

此次登上宁乡经开区劳模大讲坛的3位劳动模范,分别是全国劳动模范、湖南沙坪建筑钢筋班班长董志平,全国劳动模范、湖南家润多超市收银课课长杨佳以及长沙市劳动模范、湖南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永交.

从18岁懵懂入行开始,在20余年里,他与钢筋成为“知心朋友”;40多页的钢筋施工国家标准,他能一字不差背下来;10000多吨钢筋量,50万平米楼盘钢筋作业,在他的指挥下实现零误差;“两层交错布置”钢筋制作法节约钢筋100吨以上,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曾走进中南海的全国劳动模范董志平,在讲坛上分享了自己作为钢筋工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

“只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争当表率,小岗位也有大舞台,平凡人也能不平凡.”董志平说.

收银金额16420.5万元,接待顾客1095000名,点钞数量21900万次,这是全国第一位收银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杨佳工作10年的成绩.作为一位平凡的收银员,她将普通的收银工作做到极致,在首届全国 “银联杯” 商业服务业收银员职业技能大赛摘取总冠军,成为全国商业服务业收银员第一快手.在劳模大讲坛上,她将自己数十年的收银工作事迹娓娓道来,充满感情的讲述让与会者动容.

从平凡的小职员逐渐成长为中国酱油第一股的执行总裁,刘永交在劳模大讲坛上讲述了自己的艰辛奋斗史.进入湖南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年来,他发扬“吃的苦、霸的蛮”的精神,最终成为该公司执行总裁.在他的努力下,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网络,从原来以湖南为核心的四个省市扩展到现在的全国三十多个省级市场,销售收入一路攀升,帮助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宁乡第一家本土a股上市企业.

“举办劳模大讲堂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展示当代劳模风采,在园区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同时激发园区干部职工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为园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王子进说.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3

一、工伤保险赔付与交通事故侵权赔偿竞合问题的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2010年12月20日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当职工由于工作原因发生了交通事故,涉及到侵权赔偿时将会遇到工伤保险与交通事故侵权赔偿竞合的问题。如何处理该问题呢?笔者查阅了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发现因第三人侵权所致的工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司法解释只是规定了劳动者有向第三人请求民事赔偿的权利,并没有规定劳动者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一些人认为劳动者在获得交通事故的侵权赔偿后不能再接受工伤保险赔付,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劳动者在获得交通事故的侵权赔偿后仍然可以再接受工伤保险赔付。

交通事故的赔偿实际上属于民事侵权的赔偿范围,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该规定使得劳动者除获得一般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外,还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这样就使遭遇到交通事故的劳动者能获得更多的损害赔偿,而只是请求工伤保险赔付的劳动者是没有精神损害赔偿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就会出现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反而比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获得更多赔偿的情形。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在交通事故赔偿外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也出现了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远远高于工伤保险赔偿的巨额侵权损害赔偿,造成已参加工伤保险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在获得救济上的巨大差距,引起社会的不公平。因此,解决好工伤保险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现有协调工伤保险赔付与交通事故赔偿竞合的观点评析

关于工伤保险责任与交通事故侵权赔偿责任的协调适用问题,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选择模式,遭受工伤的劳动者在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赔偿中任选其一。即因交通事故导致劳动者遭受工伤的,劳动者既可以向工伤保险机构或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也可以向交通事故的侵权人请求侵权损害赔偿。这种模式能够使劳动者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救济方式,但是劳动者一旦作出了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另一种选择,如果获得的补偿不足以弥补自身遭受的损失,也不能再由另外一种方式加以补充。

(二)兼得模式,允许遭受工伤的劳动者同时接受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赔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虽然是同一个行为导致的损害,但是其存在于工伤待遇和侵权赔偿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之中,二者并不排斥,因此可以兼得。在这种模式下劳动者将获得双份救济,对劳动者而言较为有利,但是该模式违反了“任何人不能从侵害行为中获利”的原则,如果劳动者因交通事故获得了额外的巨额利益,容易诱发骗保和故意受伤等恶性事件。

(三)选择补充模式,即因交通事故导致劳动者遭受工伤的,劳动者可以向侵权人请求侵权损害赔偿,也可以向工伤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请求工伤保险赔偿,劳动者在获得其中一种赔偿后,还可以就其与另一种赔偿之间的差额另行主张;工伤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先行给付工伤保险赔偿后,在给付金额范围内向侵权人主张代位求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种模式不但能避免劳动者获得额外利益,还能保证劳动者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赔偿,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三、工伤保险赔付与交通事故侵权赔偿发生竞合时适用模式的建议

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工伤保险与交通事故赔偿竞合的问题,我国司法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也未对如何解决该问题达成共识。笔者认为解决工伤保险与交通事故赔偿竞合问题采用选择补充模式是较为合适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赋予劳动者选择权有利于受到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获得赔偿,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模式下,劳动者可以灵活选择是先适用工伤保险赔付还是先适用交通事故赔偿。如果劳动者在遭遇交通事故之后,侵害人逃逸,一时又无法找到侵害人;或者在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上存在疑问,一时无法划分清楚责任大小,受伤的劳动者最终获得民事侵权救济,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在无法及时获得民事侵权赔偿的情况下,劳动者就可以选择先适用工伤保险赔付,获得的赔偿金能够及时地用于医疗康复。当然,如果交通事故侵权人较为配合,愿意主动承担赔偿责任,选择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相比较工伤保险赔付繁琐的手续而言,就便捷了许多。在实践中,劳动者一般会先选择工伤保险赔付,获得的保险金能及时补偿受伤的劳动者的损失,维持其正常的生活。

(二)工伤保险赔付实际上是基于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保险赔付请求权,而交通事故赔偿是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而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这两种请求权并不互相排斥,遭遇交通事故的劳动者被认定为工伤之后,即使其选择了行使一种赔偿请求权,也不妨碍他继续行使另外一种赔偿请求权来弥补他未受到完全补偿的损失。如果受伤的劳动者获得的交通事故赔偿不足以弥补他所遭受的损失时,劳动者可以要求工伤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补偿剩下的损失;如果受伤的劳动者获得的工伤保险赔付不足以弥补其损失时,劳动者同样也可以要求侵权人补足。因此,不论劳动者先选择了哪一种赔偿方式,他最终都将获得足额的补偿,但是他却无法从中获得额外的利益。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法律风险

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熟的重要路径。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全力推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地对隐藏其中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机制噬待加强。

一、学生、职业院校、实习单位分别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地位

1.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实习学生的法律身份定性上存在较大争议,法律法规对实习生的身份性质确定存在空白。在实习的过程中,顶岗实习本质上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延续和扩展,因此实习生在顶岗的岗位上所完成的生产和操作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生产追求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高效应用,而不是劳动法中所界定的劳动内涵。实习单位只是为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提供了现实的场所,而不是劳动关系上用人单位或雇佣关系上的雇佣者,高职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法意义上的身份隶属关系。学生与劳动者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在法律保护上的是存在明显区别的,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实习学生与所在实习单位之间存在何种劳动关系关系及法律保障。可以看到,顶岗实习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习工作面临面多方面风险,主要包括合同风险、意外伤害风险、安全事故风险等,需要警惕并防范。

2.职业院校、实习单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地位。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是“工学结合”,突出技能的培养,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组织单位,肩负着学生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等重大责任。实习单位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实录用者,对于实习生的安全管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义务。总地来说,对于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保护需要院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多方重视。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所形成实际劳动关系既没有受到现有法律的规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又不太健全,顶岗实习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人身伤害等危害,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在承担责任方面经常出现互相推诿,不利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行。

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1.缺乏规范学生顶岗实习中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职业院校实习学生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首次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开展具体工作劳动,面临着顶岗实习中多种劳动风险,职业院校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者有必要对学生的实习安全指导承担责任。然而现实中,职业院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甚少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实习前后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实习期间发生了安全问题权责不明确,所有的类似问题,都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制度防范机制。

2.缺乏规范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实习单位应如何面对仍处于学习教育阶段的顶岗实习生?对实习单位而言,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风险防范,既缺乏法律制度的约束,也很少有协议合同约束。从法律制度上看,对于其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和意外风险防范,实习生是否等同于一般员工,目前我国法律尚属空白,并无十分明确的规定,从实践中讲,由于学生尚未毕业,实习协议很难要求实习单位承担更多的义务责任。总地来讲,一旦学生顶岗实习中发生劳动风险事故,因为其不是实习单位的劳动者,没有正式劳动合同,实习单位往往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顶岗实习期间对于实习生劳动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1.构建顶岗实习伤害事故控制与防范机制。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顶岗实习伤害事故控制与防范机制需要政府、职业院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四个方面一起努力构建、完成。从环节上讲,顶岗实习前、顶岗实习过程中以及顶岗实习结束后三个阶段都应当贯穿实习生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从内容来说,包括法律制度建设、监督管理、安全教育、实习责任保险、伤害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

2.建立顶岗实习生劳动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学生顶岗实习的学习、组织、管理工作应由职业院校与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比如设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组织,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育内容等等。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的安全教育与安全措施是防范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两个重要领域,应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才能真正把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不当的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3.强化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机制。实习生顶岗实习开始之前,职业院校应当开展必要的岗前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开展包括法制教育、纪律规章教育、安全防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关礼仪等多种培训,强化顶岗实习学生在实际岗位上的法制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从而使得学生进入实际岗位中自我保护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实习单位应开展实习学生的入职培训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重视程度。总之,“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保障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高职顶岗实习生的法律风险防范及权益保护研究,有利于促进“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5

关键词:工伤保险;民事侵权责任;竞合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工伤保险制度实行以来,在工伤赔付与侵权赔偿出现竞合时,因法律规定不明,致使司法实践中受理机构理解不同,做法不一;当事人徘徊迷惘,不知所措。堕待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介以明确,避免问题同类处理不同的结果。

一、基本概述

所谓的竞合,指的就是一个法律事实将产生两种以上法律关系,并符合多个法律要件,适用多个法律规范。工伤是职工因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伤害,现行的《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作了明确的责任认定,同时对赔付标准也作了明确规定。该《条例》第14条规定了7种情形,发生这7种情形的时候,应当将其认定为工伤。尤其是第三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第六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这两种情况,是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中被第三人致伤的,涉及的法律关系是双重或多重的。工伤职工不仅具有工伤保险赔付请求权,同时也具有向侵权人请求民事赔偿的权利。

二、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责任竞合的法律适用

(一)用人单位侵权

1.用人单位对事故发生无过错

在发生事故的过程中,用人挝徊淮嬖诘贾率鹿史⑸的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替代模式,也就是说,受害人在进行赔付申请的时候,只能请求工伤保险补偿一项[1]。但是,如果是工伤事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无条件承担对劳动者的工伤补偿责任。不过,如果事故是因受害人自身因素导致,例如,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等,用人单位并不存在道德上之非难性,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就不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因此,替代模式既能提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劳动者增强安全生产的意识。

2.用人单位对事故发生有过错

如果在发生工伤事故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存在过错,那么,在对受害人进行赔付时,就可采取补充模式。工伤受害人获得工伤保险补偿后,还可依据民事法律相关规定和实际损失,再向用人单位主张侵权损害赔偿。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承担侵权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补偿,都可以在法律层面上找到相应的依据,因而,就可以形成以工伤保险补偿为主、侵权损害赔偿为辅的权利救济模式。不过,学界也有观点认为,德国以劳灾补偿取代侵权责任制度具有可借鉴性,可参考其制度替代模式[2]。

3.用人单位对事故发生存在故意

如果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因用人单位故意而为之,这种情形不应纳入工伤保险赔付范畴。因事故是人为导致,不符合承保风险的纯粹性。不过,与商业保险不同的是,工伤保险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从此侧面来说,应先对受害者进行赔付,然后,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用人单位进行追偿。如果在发生工伤事故之前,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41条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先对工伤事故受害者进行赔付,后期再向用人单位追偿和追责。

(二)第三人侵权

1.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侵权

如果工伤事故是因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侵权导致,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但受害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聘用关系,那么,受害人可据此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补偿。同时,因第三人是事故直接侵权者,受害人可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尽管这两种请求权都是基于同一损害事实,但其并不冲突,因其分别从属不同的法律关系。

2.用人单位内部第三人侵权

用人单位内部第三人侵权行为可分为两种:第一,职务侵权行为。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1款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劳动者发生植物侵权行为,但用人单位不存在主观过错行为,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仍然要对劳动者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无过错责任,而不以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主观过错为归责要件。第二,非职务侵权行为。因用人单位内部非职务侵权行为导致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的,应适用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侵权情形,受害人在申请赔付时,可采用改良的兼得模式,同时主张工伤保险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两项权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社会保障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体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伤保险制度还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对受害人的补偿水平也低于社会平均物价水平。在当前国情下,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采用补充模式,实行多种损害填补制度并存的混合体制,这样将能使“个人自由及责任”与“社会安全”基本价值都能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谢芳.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2]姚易寒.工伤与民事侵权责任竞合的法律适用[J].商,2014(11):227.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6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经历的一项实践活动,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的伤害事故频繁出现,不仅给实习生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影响到企业参与学校实习教学的积极性,对产学合作教学模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实习前的制度建设、实习中的过程管理、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处理机制三方面做了分析,探讨了顶岗实习的安全防范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人身伤害;防范机制

一、引言

教育部2006年17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意味着,全国每年将有1200万名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习生基本上要在企业的生产环境下参与各种生产实习活动,而在实习过程中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也对校企合作产生了负面作用。如何妥善处理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事故逐渐成为国家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

引起顶岗实习意外伤害的原因有:学生专业能力欠缺引起的操作失误;企业机械设备、建筑设施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学生心理或生活问题未能及时沟通解决;学校或企业实习管理不完善;外部的突发害,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

二、顶岗实习前做好安全预防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制意识淡薄,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合同法》、《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治安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禁止传销条例》、《刑法》等相关法律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依法维权、依法自律的观念,自觉把自己的言行纳入法制调整的范围之内。使高职学生知道作为一个成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在顶岗实习期间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有效证件,注意乘车外出活动及交友、消费时的安全,增强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2.成立顶岗实习管理小组,加强顶岗实习制度化建设

高职院校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应成立顶岗实习管理小组,严格挑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与其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制订并实施《顶岗实习带队教师绩效考核及奖惩办法》,通过奖优罚劣制度的运作,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指导教师要与实习企业积极沟通,明确实习期间的任务、工作要求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实习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要结合实习单位的生产实际,分析可能发生的隐患,使安全教育真实,做到针对性强、有用性强。

3.慎重选择实习单位,签订安全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制定全面完整的实习计划,另一方面要认真考察实习单位的资质资信情况、实习环境条件和劳动保障等,确保实习单位符合实习要求。同时,实习生与企业、学校要通过各方协商的方式签订严谨的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实习行为,对实习报酬、安全工作、事故责任、投保等事项做出约定,特别是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亡事故承担责任的问题要进行明确约定,以便进行有效救济。

相关政府职能机关也应当加大监管力度,把签订安全实习协议纳入顶岗实习的必要监控环节,这样才能使顶岗实习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各地已有不少地方出台这方面的相关法规、文件,将签订实习保障协议变为强制性。

三、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加强管理

1.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实习单位联系制度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建立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实习单位定期联系制度,定期走访实习单位,看望实习学生,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与实习单位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对一些实习生比较密集的企业,学校应派指导教师前往实习企业,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将过程监督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

2.做好顶岗实习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防范学生心理危机

顶岗实习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高强度的劳动、严格的管理,极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所以在顶岗实习中除了对顶岗实习生的劳动权益加以保护外,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应等问题也不能忽视,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负责人员应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等措施,调整好学生心态,使实习学生从精神上得到慰藉,心理上感到温暖,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3.实习企业应健全学生实习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

企业领导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健全学生实习的企业规章制度。将实习生安全培训,列入学生实习的必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及恰当的处理方式。建立学生使用设备安全检查机制,对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经过检修后方可投入使用,而对那些无法消除安全隐患的设备,必须坚决予以撤销。在安全实习协议中,要明确规定,在实习生操作过程中,实习带班师傅必须全程跟踪,确保实习生的误操作率降到最低。把学生的安全实习列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任务之中,为学生的安全实习提供保障。

4.实习生应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实习生应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设备运行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设备带故障运行,杜绝违章作业和不良的工作习惯。同时,实习生应努力掌握所学技能,提升操作技能,熟练规程与操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轮流换岗制度,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应对,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及时制止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自身安全。

四、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人身伤害事故后的处理原则

1.顶岗实习期间实习生、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当前,国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高职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教学安排,职业院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内容的延伸,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身份仍是学生。虽然实践的地点发生了变化,但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没变。

同时,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基于实习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并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的,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然而,根据高校的教学计划被安排到实习单位实习的学生与单位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意义上身份隶属关系,实习期间实习生的档案、户籍关系仍在学校,实习生虽然要服从实习单位的日常管理,实习单位也发给实习生一定数额的“薪水”,但那只是一种补偿性的劳动报酬,并非基于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工资”。对于实习单位来说,实习生与单位的正式员工有着本质的区别,实习生不可能在实习单位获得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待遇。因此,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

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身份定位于非劳动者,与实习单位之间也非劳动关系,致使顶岗实习期间受到人身伤害事故的学生很难依照《劳动法》以及《工伤保险条例》申请工伤认定和请求工伤赔偿。另外,2002年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使学生实习伤害事故的处理在法律责任的认定上有了统一的标准,即实习单位、高校在实习伤害事故中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它们应对学生遭受的人身损害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因而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事故只能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认定处理。

2.完善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机制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顶岗实习学生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因为社会保障法中的工伤保险制度具有迅速、及时补偿的特点,能保障顶岗实习期间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学生的基本权益。因为它具有强制性,原则上不考虑受害人的过错,只要基于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事实,就可以得到有效、及时的补偿。不考虑实习单位和学校承担责任的能力,由国家统一对受害实习学生进行公平补偿,免除高校和实习单位的后顾之忧,既分散实习单位和高校的风险,也不会带来高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不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等负面影响。因此,工伤保险补偿制度可以减轻高校和实习单位的赔偿责任,有利于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但这需要完善立法,通过制定类似于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保护实习生,或将实习生纳人工伤保险的主体范畴,分散各方责任风险,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

(2)根据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签订的安全实习协议处理。在我国,立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签订实习合同或实习协议相对来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根据安全实习协议中责任的划分,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人身伤害事故进行及时与妥善的处理。因此,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应该认真严谨地签订书面的安全实习协议,通过合同协议的形式,弥补目前立法的不足。

(3)国家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实习责任保险机制,健全赔偿机制。2009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在职业院校推行学生实习保险,以有效防范和妥善化解学生实习的责任风险,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消除学校、企业、家长的后顾之忧,解决实习期间意外发生伤害事故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个省市完全按照三部委文件精神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相信这一险种的设立与推行将可以更全面地覆盖大学生参与实习的范围,分散实习制度运行中相关主体的风险,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对实习伤害事故中受害学生权利救济的有效路径,提高各方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以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4)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的应急机制与调解机制。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没有改变,学校对学生还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再者,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的态度不一,作为弱势的学生只能期望由学校出面为其争取权益,学校毋庸置疑地成为事故发生后的中间人或调解人。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调解部门或小组,建立学校内部的应急机制与调解机制,能够及时、高效地对事件进行处理,对学生权益进行维护。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规模将越来越大,如何保障实习生的权益,尤其是顶岗实习过程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时,如何妥善处理,需要教育工作者、法律专家、政府部门等相关者共同探讨,构建顶岗实习防范机制,完善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权益的保障,从而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车玉,彭银年.高职院校如何摆脱“工学结合”中的羁绊

[J].世界桥,2010,(9).

[2] 马国香,马敏.高校顶岗实习生的权益保护[J].湖南科

技学院学报,2010,(7).

[3] 刁翔正,张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7

民事损害赔偿的基本理念是填补和惩戒,通过对侵权责任人的惩戒来填补受害人的损失,这种惩戒和填补的方式,制裁了侵权责任人,达到了预防损害的目的,使得受害人受损的权益回到受损之前的水平,也最大程度实现了双方利益的平衡及社会公平正义。

从性质上看,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性质上存在根本的差别。但是,由于工伤保险赔付是基于工伤事故的发生,与劳动安全事故或者劳动保护瑕疵等原因有关,因此工伤事故在民法上被评价为民事侵权。这就产生了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损害赔偿的相互关系问题。对此问题世界各国有四种处理模式:第一,工伤保险取代民事损害赔偿;第二,受害人可以同时获得工伤保险和民事损害赔偿,但劳动者个人需交纳高额保险费;第三,受害人可以选择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或者民事损害赔偿;第四,民事损害赔偿与保险待遇实行差额互补。这四种处理模式,被概括为替代模式、兼得模式、选择模式和补充模式。

替代模式。替代模式也叫“取代责任模式”,该模式主张以工伤保险赔偿完全取代民事损害赔偿,主要是以德国为代表。《德国国家保险法》第636规定:“因劳动灾害而受损害者,仅得请领伤害保险给付,不得向雇主依侵权行为法的规定请求损害赔偿。工伤者无选择权,必须服从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另外,法国和新西兰也采取的是替代模式。在新西兰,“根据《事故补偿法》的要求,新西兰设立了三个基金,即劳动者补偿基金、机动车事故补偿基金和补充补偿基金。工伤事故的受害者只能从劳动者补偿基金中获得补偿,不得再向雇主或其他侵害者提出赔偿诉讼”。国内也有部分学者持此种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张新宝教授在谈到替代模式时认为,在工伤赔偿领域,侵权法的填补损害功能的实现受到诸多制约,在工伤保险给付水平足够高的条件下,工伤保险的补偿功能是完全能够取代工伤赔偿领域侵权法的填补损害功能的。因此,从功能上看,用工伤保险取代侵权赔偿也是完全可行的。

替代模式最大的优点是高效。其无须诉讼、直接拨付的特点发挥了工伤保险快速支付受害人补偿的优越性。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诚如张新宝教授所说,适用替代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工伤保险给付水平足够高”,目前在实践中适用替代模式的国家也是社会福利较高的发达国家(德国、法国等),这与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其次,工伤保险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完全涵盖劳动者所遭受的损失(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例),采取替代模式等于剥夺了劳动者完全填补自身损害的机会。再次,工伤保险制度虽然分摊了用人单位的风险,但是这也可能造成用人单位在缴纳了工伤保险资金之后采取对工伤的放任态度。最后,放纵了民事侵权责任人。工伤事故若是第三人所致,却单纯让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进行承担,丧失了对违法者的惩戒,纵容了侵权人,也违背了法律的公平性。

兼得模式。兼得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生工伤后,受害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同时也可以主张民事损害赔偿。采取兼得模式的国家很少,主要的代表是英国。依英国1948年实施之国民保险法,被害人受领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时,仅需扣除五年内劳工伤害及残废给付之50%。易言之,即被害人除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外,尚得请领五年内伤害及残废给付之半数。但是,英国在随后的修法中,有采取补充模式的趋势。英国议会颁布的《1997年社会保障(恢复补贴)法》规定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保障补贴应该从民事赔偿中扣除。笔者认为,学者支持兼得模式主要是考虑到工伤保险赔偿数额普遍比较低,只是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明显不能起到填补受伤害劳动者的损失。另外,如果不让侵权行为人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会使得加害行为不用担责,违背民法的公平原则,也会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

兼得模式的确充分保护了受伤害劳动者的利益,但是其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当民事侵权责任的承担者是劳动者所在用人单位的时候,用人单位不仅要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还要承担民事损害赔偿的责任,这就极大地挫伤了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积极性,同时使得工伤保险能够分担企业经营风险的优势荡然无存。

选择模式。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在工伤赔偿的早期一度采用这一模式。选择模式就是指受伤害劳动者可以在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之中择一提出申请。这个定义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劳动者有自主选择救济途径的权利;其二是这两种救济途径是相互排斥的,劳动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选择模式的初衷是好的,工伤保险赔偿程序简单快捷,民事损害赔偿数额较高但是程序烦琐,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充分保障了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但是,这样的模式实质上剥夺了事故受害人在侵权行为法上的救济权,如果他们选择了民事损害赔偿,那么他们将要面对的风险就会大很多(举证不能、执行不能等等问题)。并且,现实情况中,有很多劳动者急需资金来进行治疗和维持生活,只有工伤保险赔偿才是最简单、最高效获得补偿的渠道,虽然无可奈何,但是也只能选择金额较低的工伤保险赔偿。

补充模式。补充模式是指劳动者在工伤事故中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从两种赔偿中所得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实际受到的损失。这项制度建立在两项基本原则之上:一是抵消,即被害人于受领工伤保险赔偿之后,仍然可以主张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但应扣除其已领得的工伤保险赔偿,一方面避免双份补偿,一方面使得被害人可以获得每一种救济途径所能给予的最大利益;二是求偿,即保险人在保险给付之后,得对加害人求偿。采取该制度的国家主要有日本、智利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工伤补偿制度不是排他性的,受伤的劳动者既可以提出成文法规定的补偿利益,也可以根据民事责任提出赔偿要求,只要这些赔偿的要求未被成文法补偿制度所覆盖。

相较前面提到的替代、兼得、选择这几种模式,补充模式显得更为严密,更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能够使得劳动者的损失得到完整的补偿,并有效防止劳动者因伤获利的情形。但是补充模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该模式下,救济程序也是相当繁复的,特别是在仅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就能基本填补劳动者受到的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启动民事损害赔偿程序所耗费的成本可能会较提出民事损害赔偿所获得的收益更大。

笔者认为,我国劳动法在立法之初就明确了对劳动者的倾斜性保护,作为弱势群体,劳动者在工伤事故中遭受了人身损害或者财产的损失,也理应得到国家相关立法的倾斜性保护。对于替代、兼得、选择和补充这四种模式,笔者认为补充模式较为适合我国现状,既对遭受工伤的劳动者进行了充分的保护,也防止过于倾斜对用人单位带来的负担。但是,任何制度都有其存在的根基,不能照抄照搬,我国的特殊情况也决定了补充模式在我国适用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以使其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由于导致工伤事故的原因很多,要根据不同的情形对补充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通。

工伤事故的发生非由第三人导致的情形。由于工伤保险赔偿采取的是无过错责任,因此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相对弱势的一方,只要不是故意造成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就应当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赔偿。明确了这一前提条件,再根据双方的过错责任进行区分不同的情形:若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劳动者单方面过错造成的,那么,就不能苛求用人单位在支付工伤保险资金之后再承担其他的责任,否则会给劳动者一个心理暗示,造成道德方面的偏差;若工伤事故的发生是用人单位单方面的过错造成的,遭受工伤的劳动者在获得工伤保险赔偿的基础上,应当还可以按照补充模式就赔偿不足的部分向用人单位要求民事损害赔偿;若工伤事故的发生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过错造成的,在民事损害赔偿的数额上,应当对扣除工伤保险赔偿数额的那部分根据双方的过错责任进行分割。

工伤事故的发生由用人单位所雇第三人导致的情形。这种情况的侵权是第三人侵权中的一个特例,该第三人在日常工作中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劳动者的损害。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应当从该第三人的主观意思来进行区分:若该第三人存在故意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情形,那么在受伤害劳动者享受工伤待遇的基础上,应当免除用人单位的民事责任,转由该侵权第三人承担补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虽然此时的侵权行为人系用人单位的职工,但是在该员工主观故意的情形下,不应当认为该员工的行为隶属于用人单位。若该第三人是过失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受伤害劳动者除了享受工伤保险赔偿外,还可以就其不足部分向用人单位申请民事损害赔偿。为何此处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呢?笔者认为,该第三人是在工作期间导致了工伤事故的发生,而该第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具有从属性,第三人的行为理应由用人单位来承担。用人单位承担赔偿后,有向该第三人追偿的权利。

工伤事故的发生由一般第三人导致的情形。一般第三人导致工伤的情形在实践中比较常见,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即通勤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通勤事故为例,这本来就是一个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但是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劳动者对事故负全部责任的情况除外)也属于工伤,这样就造成了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竞合的情况。笔者建议,在此种情况发生时,劳动者在获得工伤保险赔偿的基础上,还可以要求不足部分的民事损害赔偿。对于民事损害赔偿的数额,法官应当依据双方的过错程度进行划分。另外,由于此处用人单位既没有过错,也无甚关系,让其承担一定的责任(支付工伤保险金)也有失公平,笔者建议对于工伤保险金应当也根据侵权人和劳动者双方的过错进行分摊,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也达到了惩戒侵权行为人的作用。

劳动模范的故事篇8

工业化以前,雇员在劳动中受到人身损害,一般遵循民事侵权过错责任原则归责。雇主有过错,即承担责任,无过错,不承担责任;若损害由第三人造成,由第三人承担责任,与雇主无涉;如损害是由于雇员自己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雇员须自己承担责任。工业化以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普及和科技因素的加入,劳文秘站: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增大,伤残事故和职业病大量增加,雇员在工作中受害很难证明是因为雇主的过错造成,这样,工业损害便成为十分普遍而尖锐的社会问题。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工会运动蓬勃兴起,世界各国政府为保护劳工,谋求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纷纷建立工伤保险制度。这样劳动者工伤受害,便有了工伤保险和普通人身损害赔偿两个请求权。关于这两个请求权如何衔接,由于社会发展和法律传统的差异,各国的法律规定有所差异。国际上主要有四种立法模式,分别是替代模式、选择模式、兼得模式、补充模式。

(一)替代模式。在此种模式下,雇员遭受工伤事故后,只能请求工伤保险给付,不得依据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向加害人请求侵权损害赔偿。但是侵权责任的排除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简言之,即侵权责任排除,仅仅适用特定的加害人(此时的加害人包括了雇主和受雇于同一单位的其他雇员而不包括其他第三人),特定事故类型(意外事故、职业病或上下班交通事故),特定损害(限于人身损害)以及特定意外事故发生原因。采取此种制度的国家有西德、法国、瑞士、南非、挪威等国。

(二)选择模式(即择一模式)。即受害雇员可在侵权行为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给付之间,选择其中一种(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也是如此规定)。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早期的雇员赔偿法曾经一度采用此种模式,但后来均已被废除。

(三)兼得模式。系指允许受害雇员接受侵权行为法上的赔偿救济,同时接受工伤保险给付,即获得双份利益。采用此种模式的国家,最主要为英国。

(四)补充模式。采用此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日本、智利以及北欧等国。在此种模式下,受害雇工对于侵权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均可主张,但全部所得不得超过其实际所受损害的一定比例。

二、我国的法律规定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私有制被消灭,企业形态以国营企业为主、集体企业为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工伤保险赔偿的单一赔偿模式,即职工发生工伤只能请求劳动保险救济,没有侵权责任救济的有关规定。

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营、集体企业开始改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行模式,社会经济形态发生重大变化。1996年,为配合《劳动法》实施,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其中规定: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的部分,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而且规定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后应当予以偿还。但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该规定确立了侵权责任代替工伤赔偿责任的“替代原则”,以及民事赔偿在先、工伤保险补充侵权的竞合救济原则,实质上规定了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不能获得双重赔偿。

2004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取代《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工伤户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取消了关于取得了交通事故赔偿,就不再支付相应工伤待遇的相关条款;但未对第三人侵权造成工伤的情形做明确规定。对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赔偿问题,则在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出台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该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第二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上述第一款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伤保险关系,规定发生争议只能按照《工伤条例》走工伤保险理赔道路,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人身损害赔偿,第二款规范用人单位以外的侵权第三人与被侵害职工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非常明确地规定劳动者向第三人提起人身损害赔偿应当支持。

关于对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劳动者在向第三人索赔后能否再获得工伤保险赔偿这一问题,相关法律规定列举如下:(1)原《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关于取得交通事故赔偿后不再支付相应工伤待遇的相关条款已在后来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取消;(2)《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亦未做出禁止性规定;(3)此前 200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52条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4)同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第48条也规定:因生产安全受到损失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从以上法律规定不难看出,法律理论界和

司法实务界倾向于认为,我国法律默许了有条件的兼得模式,即允许在第三人侵权及职业病、因生产安全受到损害情况下工伤职工获得双重赔偿。但也有观点对此否定。 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不统一,导致司法实践引起了混乱。有些地方的法院和劳动仲裁机构认为,损害赔偿应当就高不就低,可以双重赔偿;而有些地方则持否定观点。甚至,同一法院的法官也会因观点不同,做出不同判决。这一问题的司法适用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三、现时法律的相关补漏性规定

从法理角度来看,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均属损失填补性质,在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情况下,不加限制地允许受害人获得“双赔”,明显存在所获赔偿超过损失范围的可能。受害人的医疗费等现实支出,“支出一份、获赔两份”显属不当得利。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地方高院通过会议纪要的形式作出扩大解释,规定:对于医疗费、交通费等有单据可查的费用,只能获赔一次。司法实践中,个别法官还会支持未报销的剩余部分。对于人身损害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在工伤过程中叫一次性工伤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按照伤残级别给付的,法院一般支持要两份。这一观点为以后的法律修订所支持。2010年颁行的《社会保险法》第42条明确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另外,2011年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第59条仍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2011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48条也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由此看来,我国工伤保险的功能仅在于分散由意外工伤事故所造成的用人单位的风险,并不分散用人单位构成侵权的风险。

四、结论

综合前文所述,结合法理和司法实践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工伤事故有第三人侵权时。第一,工伤保险不减轻或免除第三人的侵权责任;第二,第三人赔偿后,工伤保险基金可以劳动者医疗费已获得第三人赔偿为由主张免除此部分责任,但就其他损失仍应赔偿;第三,第三人未赔偿的医疗费及其他损失,则工伤保险基金应先赔偿后就医疗费向第三人追偿;第四,工伤保险赔偿后,被侵权人仍有权要求第三人赔偿全部损失,但工伤保险基金有权加入诉讼主张医疗费。如未加入诉讼,则法院仍应就包括医疗费的所有损失判令侵权人向受害人赔偿。

上一篇:防火墙解决方案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