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感范文

时间:2023-11-15 15:46:57

英语语感

英语语感篇1

[关键词]感谢 礼貌 文化差异 语用失误

一、引语

感谢是世界各文化都普遍遵循的礼仪,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言语行为。searle (1976)将言语行为划分为五类:阐述类(representatives),指令类(directives),表述类(expressives),承诺类(commi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感谢属于表述类(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指受惠方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leech (1983)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把言语行为划分为四类:竞争类(the competitive),和谐类(the convivial),协作类(the collaborative)和抵触类(the conflictive)。感谢属于convivial(和谐)类。恰当地表达感谢,有助于建立、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友好和睦的社会氛围。反之,感谢语使用不当或应该使用时没有使用,会被视为无礼表现,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brown & levinson (1987)认为,表达感谢等于承认欠施惠方的情。因此,表达感谢要讲究策略。

大量的研究证明,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母语的交际双方往往会根据各自母语文化中的语言礼貌准则对交际的各方面进行诠释、理解(gumperz and cook-gumperz,1982)。当非英语母语者用英语和英语母语者交流时,文化差异的语用负迁移可能会引起对非母语者整个品质、形象错误的判断(kotani,2002)。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汉英感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索,以帮助减少或避免我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感谢时的语用失误,乃至对整个形象的负面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

1.国外研究

aijmer (1996)利用london-lund corpus,survey of english usage,the birmingham corpus of english texts 的资料,辅之以作者本人收集的数据,从作用、形式以及策略等方面对感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她认为thank you的社会作用在于承认或认可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了好处,即便是很小的好处:如售票员递票给乘客,银行职员从柜台上递钱给顾客,侍者为顾客端来一杯咖啡等。并把英语中感谢的最基本形式thank you/thanks的主要作用概括如下:(thank you/thanks是最基本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增补和加强,以显得更礼貌,如:“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thanks ever so”)

ⅰ承认得到好处;

ⅱ递给自己东西,认可得到好处;

ⅲ提前表达感谢(如服务,主动提供,许诺等);

ⅳ不再需要某人或某人的服务;

ⅴ接受会话结束的标志(特别是电话中);

ⅵ会话结束(e.g.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

ⅶ接受主动提供;

ⅷ寒暄(如:作为对“how are you”的回答,“fine,thanks”除了寒暄,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功能,仅仅是让问话的人感觉舒服而已。

ⅸ结合不同的音调,可以表示懊恼,讥讽,挖苦和唐突无礼(e.g.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okamoto & robinson,1997);

消极请求。如:“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请求听话者不要抽烟。

(根据aijmer(1996)整理)

thank you/thanks在会话序列中出现的地方不同,作用也不同,如:thank you 作为会话标志,表示服务的各个阶段。在餐馆里或售票处,我们可以常常听见以下的对话(coulmas,1981):

(情景:售票员递来车票)

conductor:thank you.(递票时)

passenger:thank you.(接过票时)

conductor:thank you.(结束对话)

aston (1995)认为在结束会话时的thank you反映了对谈话的局部调整,是对所谈之事和双方角色关系的认定。通过比较自然状态下录下的为别人提供服务的数据(语言分别为英语和意大利语),指出跨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okamoto & robinson (1997)对228人进行现场试验(不同的情景变量下为受惠者开一大学图书馆的门)和对120个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影响英国人表达感谢的因素。 研究发现,受惠者受惠的程度越高,他们通常会越礼貌地表达谢意。研究结果支持brown and levinson (1987)的礼貌理论。

coulmas (1981) 首先对西方文化中“感谢”和“道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感谢”和“道歉”都是对前面的话语或情景的回应,有些回答可以同时用于“感谢”和“道歉”,如,

(1)a:thank you so much. b:that’s all right.

a:thanks a lot.

b:not at all.

(2)a:excuse me please.  b:that’s all right.

a:i’m sorry.

b:not at all.

(coulmas,1981:72)

她认为,把“感谢”和“道歉”相连的纽带是“亏欠(indebtedness)”。而 aijmer (1996) 认为感谢和道歉根本相似处是两者都属于表述性言语行为(表达说话者的一种心理状态)。coulmas 然后对日语中的“感谢”和“道歉”进行研究以考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发现日本文化中更常用“道歉”。很多时候,西方文化的学生认为日本人“道歉”得毫无道理,因为他们没有做错事情(kotani,2002)。事实上,在日语里,“道歉”很多时候是用来表达感谢的(e.g.eisenstein & bodman,1993)。用道歉的形式,如“sorry,”“i am sorry”,表示感谢也存在于英语文化中(okamoto & robinson,1997),只是不太普遍而已。

kotani(2002)专门对 “i’m sorry” 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日本人和美国人用英语在自然情景下的录音对话,作者认为日语中的“sumimasen”,即“i’m sorry”可以用来表达英语中的“感谢”和“道歉”两个概念,主要强调给施惠方带来的麻烦和负担。通过对同日本人有接触、正在学日语的在校美国大学生的采访和分析,发现美国人的困惑是难以区分日本人的“i’m sorry”的礼节性的和实质性的道歉。可见,不同文化对“i’m sorry”的不同理解很可能造成误解。

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通过自然观察、书面/口头问卷和角色模仿等方式,从英语母语者和母语主要为汉语、朝鲜语、日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正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他们在美国的平均时间为两年)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英语水平很高的非英语母语者在受惠程度很高的情景下,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方式来充分、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不仅表现在语用语言方面,也表现在社会语用方面。其研究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通常只认识到表达感谢的普遍性,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中的重大差异。

hinkel (1994)用问卷的方式,考察了34名英语母语者和199名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的非英语母语者(母语分别为:汉语,印度尼西亚语,朝鲜语,日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理解英语感谢的差异。非英语母语者是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toefl的平均分为593分),在美国生活的平均时间为3.7年。可以说,非英语母语者对美国的文化和日常对话的惯例有了很多的接触和了解。研究发现,英语母语者和非英语母语者在对表达感谢的态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作者强调了教授社交语用的必要性。

schauer & adolphs (2006)把从英语母语者的问卷调查(dct)取得的有关感谢的数据和从cambridge and 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 (cancode)资料库提取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对比,证明了语言在不断变化,因为从问卷调查中得到了cancode中所没有的感谢方式,如,“wicked,mate,you are a legend”。提出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料。

2.国内研究

毕继万(1996)从跨文化交往的角度,探索了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汉英感谢语及回答的不同可能造成的误解。他总结了英文化的人在感谢语方面对中国人的三点错误认识:(1)不懂礼貌,该感谢的时候不说感谢;(2)虚伪不实,一旦感谢起来则没有约束和分寸,话说过了头;(3)在回答感谢时,不是拒不接受,就是说成不得已而为之,如“这是应该的”“这是我的职责”等。

刘万生(2004)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英两种语言感谢语的使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感谢语的习得情况,并从致谢情景、致谢策略使用以及具体感谢语言几个方面比较了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和语用迁移,指出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意识,避免语用迁移的重要性。

李丽娜(2004),从定义、表现形式、分类三个方面对对汉语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展现了汉语中丰富、独特的言语感谢形式。然而,汉语中特有的表达感谢形式也可能是用英语感谢时语用负迁移的潜在因素。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感谢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不可忽略的言语行为,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不同文化中对感谢有不同的理解及表达方式,会对交流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怎样用英语得体、礼貌、恰当地表达感谢,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掌握的语用能力。

三、汉英感谢的差异

1.理解差异

感谢是指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礼貌言语行为。aijmer (1996:33)发现,把英语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时,差异在于对谁说thank you,何时说thank you,何地说thank you。她把受惠分为两类:实体(如礼物,服务)和非实体(如祝福,赞扬,提供,建议等)。她认为影响感谢最重要的因素是受惠的类型,同时双方的关系,受惠的程度。施惠者在时间、金钱、精力等方面的付出,场所 (work or at home)会相互作用。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认为,受惠程度越高,心中的感激之情越浓,表达形式越长,即便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施惠方作为朋友借给了受惠方500美元,英语母语者觉得“you’re a lifesaver.thanks.i’ll never forget it.you really can’t imagine what this means to me” 恰当、充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但是,如果施惠方和受惠方的社会地位相差大,表达反而简短。

英文化中,thank you/thanks到处适用,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如商店、饭店、车站、机场等。因为自动、客套、机械的thank you/thanks(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感谢除外),作为一种礼节,多数时候是表示一种认可:对服务的认可,对会话结束的认可等。hinkel (1994)认为,在英语文化中,一般情况下的感谢同欠情、社会地位、互惠、性别、年龄等无关。

而汉语的感谢语多用于确实受人之惠时,少了西方文化中的客套,多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因此,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性行业,按照我们自己的社会文化礼貌准则,对方纯属工作范围内履行职责,没有必要说谢谢。我国偏重于集体主义文化,家庭成员、至亲好友被视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collon & scollon,2001:145),“自己人”互相帮助,理所当然,如果道谢,反而见外了。毕继万认为,“汉文化感谢语的使用却因人际关系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对于纯属工作关系、主观上并不包含助人的情意的举动既可表示谢意,也可不用道谢;对于亲朋好友和亲属则极少使用感谢语,用了有时反而疏远了关系;对于同事、熟人和社交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则要视关系亲疏、等级差异和行为性质而区别对待”(1996:40)。

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会把礼物放在一边,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以免显得贪婪,看重礼物而冷落送礼者;而一般西方文化的礼仪是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并致谢。在某些情况下,受惠程度很高时,除了当面感谢,事后再打一个电话或写封短信,才合乎礼节。

2.汉语感谢表达差异

感谢是一个普遍性的言语行为,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各种文化、各种语言千差万别,不能一一穷尽。即使是在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都有差异。

对于汉英文化中都有的方式(参见毕继万,1996;李丽娜,2004),这里不再赘述。只对两种在英文化很少或是没有的致谢方式——“道歉式”和“关心式”进行讨论。

用道歉语表示感谢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日语中常用的一种方式(coulmas,1981;eisenstein & bodman,1993;kotani,2002)。是东方文化的共性。常用的道歉语有“让您破费了”“麻烦您了”“让你费心了”“给你添麻烦了”“(真)过意不去”“(真)不好意思”“叫你受累了”“打扰了”“对不起,耽误(浪费)了你不少时间”等(毕继万,1996)。说话人认为自己的受惠给施惠者造成了不便或麻烦,因此心中感到不安,明白无误地向对方传达了自己欠对方情的信息。这种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的态度,“比‘谢谢’所表示的认可程度要强得多”(李丽娜,2004:94),显得更为亲切,更为真诚,真正体现了汉语感谢语的情真意切的文化特性。

用关心表示感谢,是独特的汉文化现象。“你辛苦了”“您忙了半天了,挺累的,快坐下歇会儿吧”。通过关心的表示,不仅仅表露出内心的感谢之意,而且还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利他主义精神。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营造一种亲情氛围。

这两种富有汉语特色的间接表达感谢的方式,很难让英文化的人接受和理解。当我们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避开母语文化的影响,避免语用失误。

3.英语感谢表达差异

schauer & adolphs (2006)的研究发现,英语母语者表达感谢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和创新。我们处在一个外语环境,同英语母语者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表达方式,也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误。

(1)cheers和 ta

非正式场合,随处可以听见 cheers 和 ta。举杯时常用的cheers可以用来表达感谢,也可以作为对感谢的回答。我们英语学习者应该知道cheers的不同意义。

ta用于感谢和道别,对于我们应该是新知识。aijmer(1996)认为,ta 是 thank you/thanks 的变体,非正式用法,有good-bye的意思。如(aijmer,1996:39):

a:i’ll i’ll give her enough.

b:yes.

a:ta ta love.

下面的例子来自schauer & adolphs (2006:126)

a:the grapes please.

b.seventy p.

a.thanks very much.ta very much.

b.four twenty two.

a.thanks.

b.thank you.

a.thanks.thanks a lot.

从这个例句中,我们知道两点:a) ta 用来表示感谢或道别;b) thank you/thanks既可以用来感谢,也可以用来作为对感谢语的回答(e.g.aijmer,1996),表示一种认可。

(2)wicked用于感谢

传统意义的wicked 通常含有贬义,同邪恶、灾难等相联系。可是,在schauer & adolphs (2006)的研究中,wicked用来表达感谢,这是传统教材上没有的。如:“wicked,mate,you are a legend; wicked,you are a star; mate,you are a lifesaver and that’s great,you saved my life”.整个感谢表达中未见thank或cheers or ta 的踪迹。

可见,汉语有自己独特的间接表达感谢的方式,英语也有自己的方式。

4.感谢的音调

感谢表达说话人的一种认可和感谢的心理状态,少不了恰当的音调。aijmer (1996)强调不同音调赋予thank you/thanks不同含义。如(eisenstein & bodman,1986):

a:don’t say anything dumb in your interview.

b:well,thanks a lot.it’s nice to know you have confidence in me.

这里的thank you,结合音调,言外之意应该是懊恼或气愤。

okamoto & robinson (1997:419 )也谈到了语音特征和一些非言语表达,如微笑,点头等,在感谢中的作用。

eisenstein & bodman(1993)的研究发现,非母语者在用英语表达真挚谢意时,其音调缺乏母语者表达感激之情时的热情和真诚。可能因为是非母语表达,他们正忙于搜寻合适的词语,而忽略了语音语调。

怎样的音调才是合适的?对于外语学习者,恐怕是一个很微妙而难掌握的方面。当需要表达真诚的感谢时,发自内心、不虚假的感激,相信英语母语者是能体会的。

四、结束语

本文的分析说明了汉英感谢从理解、表达都有很大的差异,对这些因素的忽略或误解,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导致交际失败甚至负面影响,跨文化中的交际双方都应对此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但是,当我们用英语表达感谢时,交际对方倾向于用英语文化中的准则对我们的言语行为进行评断。而会用英语说 thank you/thanks,并不表示我们已掌握英语里感谢的礼貌准则,能恰当、得体地加以运用(hinkel,1994)。我国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教室为主要环境和以考试为主要目的,语用能力的欠缺在所难免。怎样在外语环境下有效地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影视资料,让学生从中学习、体会和掌握言语行为的正确使用,是减少语用失误,增强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aijmer,k.conversational routines in english [m].longman,london.1996.

[2]aston,g.say‘thank you’:some pragmatic constraints in conversational closings[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 (1):57-86.

[3]brown,p.& levinson,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coulmas,f.‘poison to your soul’:thanks and apologies contrastively viewed [a].in:coulmas,f.(ed.),conversational routine.mouton,the hague,1981.69-91.

[5]eisenstein,m.& bodman,j.‘i very appreciate’:expressions of gratitude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of american english [j].applied linguistics,1986,7(2):167-185.

[6]eisenstein,m.& bodman,j.expressing gratitude in american english [a].in:kasper,g.& blum-kulka,s.(eds.),interlanguage pragma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3.64-81.

[7]gumperz,j.j.,& cook-gumperz,j.introduction:language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identity[a].in j.j.gumperz (ed.),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1982:1-2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hinkel,e.pragmatics of interaction:expressing thanks in a second language [j].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1994,5(1):73-91.

[9]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longman,1983.

[10] kotani,m.expressing gratitude and indebtedness:japanese speakers’ use of“i’m sorr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j].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2002,35 (1):39-72.

[11] okamoto,s.& robinson,w.p.determinants of gratitude expressions in england [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6(4):411-433.

[12] schauer,g.a.& adolphs,s.expressions of gratitude in corpus and dct data:vocabulary,formulaic sequences,and pedagogy [j].system,2006,(34):119–134.

[13] scollon,r.& scollon,s.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2nd edition).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1.

[14] searle,j.r.a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 [j].language in society,1976,(5):1-23.

[15] 毕继万.汉英感谢语的差异[j].语文建设,1996,(7):38-40.

[16] 李丽娜.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4,(9):93-95.

英语语感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环境优化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是很重要的。那么语感是怎样形成的呢?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以大量的语言交流为基础,经过长期的言语训练逐渐形成的。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语言文字有所领悟、有所理解,那就必须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尤为重要。学习英语的环境设计,从地点上讲,可分为校园和家庭;从时间上讲,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从表现方式上讲,可分为显性和隐性。地点、时间和表现方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容,关系非常密切。

一、阅读、积累,培养语感

阅读可以使人们了解大千世界,洞察社会生活,了解、熟悉和体会我们不曾经历或不可能经历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都在告诉我们应该说什么、写什么以及如何说、如何写。只有多读名人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在我们自己的语言实践中才会“有神”。由于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在阅读中,我们既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思想感情,又要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从中受到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另外,语言素养问题无非就是词句遣用能力的问题,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和句型是提高语言素养、增强遣词造句能力的基础。众所周知,掌握词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细流,渊博的知识全凭日积月累。良好的语感从何而来呢?它主要来自于人们长期的平时积累,在博览群书的同时,一定要善于留心积累一些有用的语言材料。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阅读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一旦读书就要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好词好句摘记下来,然后分类归纳,复习背诵。只有积累得多了,以后在遇到类似的语境场合时,那些贴切适宜的词句就会呼之而出,供我们精挑细选、灵活运用、准确表达。所以说我们要广泛阅读,善于积累以培养语感。

二、朗读、背诵,训练语感

我们知道,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表现,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激起读者的情感潜流,从而产生共鸣与反应,从中领悟写文章的道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对于发人深省的名言、短小精悍的段落、言简意赅的表达、甚至通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都要朗读直至背诵。朗读和背诵这些名篇佳作其作用并不在于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在于对这些名篇佳作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记忆,使自己所掌握的词汇、语法知识日益丰富,长期坚持朗读背诵,我们就会有一种思路畅通、文思泉涌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在讲话时才会脱口而出。在写作时,才会洋洋洒洒,信手掂来皆成文章。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之所以通晓数国外语,就在于他十分注重朗读和背诵。实践证明,朗读和背诵在古今中外富有成就的语言学习中尤其是外语学习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有利于语音语调的准确流畅,有利于词汇语法的熟练与巩固,有利于口语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完善。因此,我们要注重朗读,大量背诵以加强语感。

三、英语环境优化,强化语感

1.校园英语环境优化,校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在校园学习文化知识,参与各种活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留下学生求知若渴的身影。所以,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设计至关重要。校园应该营造出学习英语的浓厚氛围,应成为学习英语的乐园。校园环境以“讲”英语为形式,带动学生处处学英语,让他们能够在有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在有英语的环境中开展活动。这样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家庭英语环境优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因此受家庭环境影响最大。我们充分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将家庭学习英语的环境变成学校学习英语环境的延伸。家长可以设置许多适当的家庭英语环境。如协助、督促孩子在物品上贴英文标签,提供条件让孩子每天听与课本配套的磁带和英文童谣歌曲,经常看与课本配套的碟片、光盘和相关的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3.课内英语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英语环境设计的重点所在。课内学习英语的环境可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设计。英语课堂用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并且坚持不懈地使用。语音、语调力求准确地道,有美感,切忌平淡呆板。

4.课外英语环境优化,仅仅利用课堂有限的35分钟,是不可能有效提高英语水平的。课外英语环境的设计是课内英语环境的必要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将学习英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地联结起来。教师应将学习英语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为了方便学生开展英语活动,学校可以提供了专门的场所。如英语角,可以指导学生练习口语,锻炼会话能力;书画园地,可以展出学生英文书写优秀作品和英文小报。将学习英语融入学生一日生活之后,我们会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了,信心更足了,知识面更广了,能力更强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良好的语感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使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读音习惯和良好的语感、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实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营造语言环境为保障,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克诚,田晓娜.最新课堂教学模式丛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封四维.多元智慧教学[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0.

英语语感篇3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学习语感改革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既涉及语言直接的外在方面,包括语音、字形;又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是对语言的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的感受等,它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学习英语也同样需要有语感,英语语感是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英语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生英语语感能力的培养:

一、上好课堂英语、开展课外英语

课堂是培养听、说能力的主战场,但是由于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有限,在量上终究是不足的,势必延伸到课外,开展英语活动课,例如:开辟英语角、英语朗诵比赛等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它的学习和使用离不开交际活动,在活动课上,可以组织一些表演、讲故事、辩论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主动地说英语。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双边及多边活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更是大大地提高了。

二、注意培养英语朗读的习惯

我国英语界老前辈之一范存忠先生曾说过:“我体会到学语言和学曲子一样,学曲子贵在能唱”。早晨一起,学生们就在屋外,树下,千遍万遍地读……不到半年,舌头听使唤了,一些句子,不用思索就跑到嘴里来了。从朗读背诵中大受其益的有很多专家和知名度很高的语言学家,如葛传规先生在初学英语时,觉得背书是唯一的学习方法,他在1988年说过:“我有的唯一的英语书是英国人编的EnglishPrimer,汉语名《英文初阶》,书上没有语法,也没有注音,老师教一课,我就反复地读一课,因为量小,我能做到每课全部背出。”可见增强英语语感是和朗读背诵课文分不开的,当然,仅仅教会学生朗读技能技巧,或背诵几篇课文,并不能算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我们应在浓郁的英语朗读与交际的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可以利用早读让学生养成每天诵读10—20分钟的习惯。在课堂上,可以就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轮流自由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值日报告。

三、在会话教学中提高语感

语言终究是交流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教学者在自身教学时始终努力让学生能“学以至用”,传递给学生语言的交际的思想。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社会功能,培养中学生用外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必须从理解内容和提高学生语感入手,会话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在会话教学中,设计各种情景对话,让学生充分地说,尽情地表现。并且,在每单元都留出课堂“秀”时间,让学生根据内容自设情景,增加表演动作、表情和实物,进行情景交谈,从而提高学生实际的语感能力。

四、教师上课要坚持多用英语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能用英语表达的,尽量英语表达。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教师应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英语解释难的复杂的英语,但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英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本人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听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如果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会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能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读”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学生语言的积累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要有连续性、持续性

学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时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所以,教师平时应该时刻鼓励学生学英语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在完全忘记之前及时复习、加深印象,如此反复,直至形成永久性记忆。如果等到忘记了再来复习,就像又学新知识一样,那么,我们就永远是初学者,虽然在辛辛苦苦地烧开水,却很难品味到其甘润。

总之,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感觉,教师应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同时,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计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改进教学措施,有目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03期.

[2]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03期.

[3]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英语语感篇4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语感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乏会遇到这种类型的学生,其在英语的学习方面十分刻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多,但是在学习效果方面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极大的降低,甚至开始反感英语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英语语感的缺乏导致的,因此,教师应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语感,重拾英语学习的自信。

一、农村中学学生语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缺乏

在大部分农村中学当中,教师在教学方面经常以课本为参考,并不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在课堂活动中也只是拘泥于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的训练,导致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语法的学习,忽视了英语的实际应用。此外,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的英语段落,但是书本中的英语文章通常具有较强的书面性,不能够帮助学生英语语感的有效提升,长此以往,这种教学内容方面的缺乏将会成为学生英语语感提升的阻碍[1]。

(二)评价方式单一

在农村学校中,大部分中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都只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在考试过程中,对学生的单词及语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而忽视了对口语的检测。在此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受到较强的应试教育影响,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不能够深刻良好的认识到英语语感练习的重要性,也会产生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

(三)城乡之间教育水平不同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农村在办学条件与师资水平等方面与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也同样是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在农村的中学中,学生对于英语方面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课堂,在此情况下进行英语语感的提升较为困难。

二、提升农村中学英语语感培养的措施

(一)设置听说环境

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英语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从最初的启蒙阶段开始加强重视,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有些教师对此会有许多顾虑,例如,英语不是母语,利用英语进行授课会不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听不懂教师的意思,得不偿失。但是事实上,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有此种担忧,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肢体动作,例如手势、眼神以及语调等作为辅助,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心听讲,学生始终处于英语的氛围当中,也有利于其自身英语语感的增强。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适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完全融入到英语听说环境当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提升。

(二)加强朗读背诵

提升学生英语语感的方式有很多,朗读和背诵也是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学生只有对英语课文勤加背诵,多加练习才能够对文章中的意思有深刻清楚的了解,进而使自身的语感增强。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朗读和背诵环节的要求,当学生在朗读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错误读音以及语调等方面进行指正,并且提醒学生对发音、停顿等要特殊注意。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英语朗诵比赛等活动,朗读的文章可以来源于课本,也可以鼓励学生到课外读物中寻找材料,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寻找朗读材料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达到提升英语语感的目的[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村的英语教学中也实现了基本教学设备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原生教学磁带为学生营造出“听的感觉”,还可以通过播放英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出“看的感觉”,通过英语小品、英语故事等,为学生营造出“说的感觉”,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

(三)加强写作培养

要想使学生的英语语感得到显著增强,除了多听、多读、多说之外,还需要多写,教师加强对学生英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同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感。英文写作不单单是词组、句子以及段落等,还可以进行作文练习。这将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或者生活中不断的积累素材,做到胸中有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书写一片英文日记,让学生对英文的词语表达变得更加流畅、语言更加规范,长此以往,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将会得到显著增强,“英语思维”和语感也将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综上所述,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语感的锻炼十分重要,尤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其教学设施和水平较差,加之平时不加强英语语感方面的有效训练,使得语感教学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大瓶颈。对此,教师应积极设置听说环境,组织学生进行英文课文的朗读和写作,以此来使学生更加深刻清楚的了解文章内容,进而提升语感,将英语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李依玮,李永志.浅谈中学英语学习中的语感培养方法与途径[J].轻工科技,2015,3101:137+139.

[2]池文君.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3,12:173.

英语语感篇5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英语语感篇6

一、强化英语知识学习的整体结构功能

英语知识学习的整体结构功能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1、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能力,首先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知识是靠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获得的。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依据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另外同教材配套的听力练习、阅读训练都是经过认真筛选的,听的过程和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英语萌生语感的过程。

2、方法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媒介和工具。只有中学生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才能在接受知识时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英语的方法很多,就记忆词汇的方法而言,就有词缀记忆法、反义对比记忆法、同类词性比较记忆法等。强化英语知识学习的整体功能,应当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体现新教材特色,把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摆在突出的地位。

3、接受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英语能力,养成学用英语的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训练务必要走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讲究训练的科学性、层次性,训练的内容要精当实用,方法也要灵活多样,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他的话本是针对语文讲的,其实英语的训练方法也是“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即要求我们在进行英语训练的时候,要从具体的材料出发,把语言知识当作一种言语规范来指导学生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知识直至形成规范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

二、强化英语活动课开展的功能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不开各种交际活动。强化英语活动课开展的功能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为了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感有利于学生吸收和运用生动的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他们吸收的材料越多,运用语言材料的频率越大,语感能力的形成就越有基础,也会使高中英语教学走出长期的恶性循环。

英语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形式,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和语境,它的最大优点是以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的实践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更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爱好,讲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和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注重英语活动课开展的功能已有了理想的导向和实践的借鉴。英语活动课的创设为学生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的环境氛围提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要学好一门外语,光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课堂时间毕竟太有限了。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能力。我们经常举行全校性的英语活动,同学们自编、自排、自演,各节目都凝聚了同学的智慧,节目的质量也得到了教师及家长的好评,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我鼓励同学们尽量用英语交流。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能使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英语,增强了语感。

三、重视学生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式,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替代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极大好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同学们写日记。刚开始要求低一点,写一两句、三四句都行,然后逐渐增多。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例如收集同一文体的范文,供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对某一文体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体风格并根据所学范文进行写作。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纠正并参照范文对其作文进行评价。最后选出最好的学生作品为范文,供学生们参考学习。通过对各种文体的感知和简单的仿效,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各种文体的风格,固定格式和写法。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对各种文体的语感。

英语语感篇7

一、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

二、创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氛围

首先,英语教师走进教室就应说英语,借助自己的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辅助手段,让学生专心地听,学着去说。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耳朵就会越来越活,嘴巴就会越来越顺,相应地,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了加强。其次,通过一些活动,如英语广播、英语角、演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等。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了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将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尽量不用母语,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八、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经典电影或录像进行语感教学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的教学延展性较宽,能够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创设出更为真实的交际环境,能使学生在较为真实自然的情景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开阔自己的交际视野,从而更大限度地增强英语语感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曾看过许多英语电影或者录像资料,那些影片中的经典对白能够长时间地保留在脑海里,就是因为这些经典对白在人们欣赏时自然地定格在记忆里,这种记忆一旦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生活情景相吻合,就往往不由自主地说出来了,这就是语言深化后所形成的语感。所以,我认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又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看那些经典原声影片可以促使学生为片中的人物命运或情节去分享喜怒哀乐,更容易使学生倾心地投入进去。学生们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在观看那些经典影片的同时,既获得了英语语言知识,又培养了在英语交际方面所必需的语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极大热情。通过看英语电影或录像片,使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在具体情境中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尽力发挥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语感是十分必要的。

英语语感篇8

一、创设情境培养 

      语感“语境”是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和发展综合语用能力的重要环境和基本要素。由于某种原因,我们的英语教学一向缺乏大语境,尤其在农村,这非常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真正意义正体现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创设具体情景进行英文对话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文字的内容变为鲜活的语言,继而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增强语感,提高对英语良好的感知力。 

1.运用游戏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提高语言的交际使用能力  

游戏是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感到学英语的乐趣,了解掌握词汇,提高语言的交际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用英文描述一种动物、或游戏规则让其他同学猜或者让学生去描述他们的朋友,父母和最爱的人等等,如:It is an animal, and lives in Australia.It can jump,and has a pocket which can contain its baby,what is it? 

It is kangaroo!  

2.创设情境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语感  

对话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求学生仿照教材中对话的模式,联系学过的语言知识,扩展对话,进行自由表达。对话可让同桌两位同学结成对子表演或上讲台表演。如对话:  

A:Hello, My name is Liming,Nice to meet you!  

B:My name is zhaolei,Nice to meet you,too!  

当然初中生所学的知识还少,学生可以模拟“打电话”、“借东西”、“买东西”、“看病”、“参加朋友生日Party ”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把讲台当舞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二、在词、句教学中深化语感 

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已学的音标和拼读方法,先试读,在必要时给予纠正,来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将升、降调一起教给学生,遇到双音节以上的单词时,提醒学生注意重音,使学生养成习惯,以便在读语句或会话时比较自然流畅。同样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教师自己示范要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要清楚。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如教人体部位时,我加进动作“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his is my nose等,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渡。 

 句子是能表达比较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在用一句话表述一个意思的同时,会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所以在句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行之有效的。在句子教学中,还要加入人的思想情感。如教学:“How you do do?”读起来要流畅并用降调外,还应加入自己的感受,要表现出与他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从而深化语感。 

三、善于积累增加语感 

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我们绝不可以忽略英语课本的指导性作用,课本中的基本词组必须要让学生总结、熟记、熟练应用。有些词与词组是比较抽象的,光熟记还不够,教师要对这些词组作详解及造一些优美句子使这些词组的应用具体化。 

四、在会话教学中提高语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必须从理解内容和提高学生语感入手,会话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在会话教学中,设计各种情景让学生充分地说,尽情地表现。如:“What food do you like ”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过渡到 “What do you like doing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 “What’s your hobby ”“What’re your favorite hobbies”引导学生正确的对答会话。并且,每单元都留出表演时间,让学生自设情景,加入动作,表情和实物,进行充分交谈,以求增加会话容量,提高学生的语感。 

  五、在习惯中养成语感 

以前背诵古文是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让他们经常朗读与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在课外实践中训练和培养语感  

在课后教师还要发动学生尽可能地多听磁带、广播,央视希望英语节目,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同学间尽量多用英语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多看英文课外读物或原著节选,自觉进行阅读训练,扩大知识面,达到自觉训练语感的目的。同时,教师要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英语知识课外活动,如唱英语歌、朗诵、讲故事、办英语墙报、开辟英语角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开展英语竞赛活动,如开展班级英语故事比赛、年级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组建英语兴趣活动小组等等。 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学生的英语语感。  

上一篇:科比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