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演变范文

时间:2023-11-25 15:05:47

文字的演变

文字的演变篇1

Abstract: "Summary of Literature written" by Qiu Xigui introduces systematicall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form evolution. It absorbed the forefathers'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results, and divided Pre-Qin runelore by age and region into four parts : Shang Dynasty character,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haracter, Qin series character, hexarchy character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past, according to its date, "Jinwen" is grouped into Shang Dynasty character,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haracter, Warring States character. The author corrected the habit view of considering Jinwen as character later than Oracle. From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Jane Silk character,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ancient official script originated in folk characters of Qin series character in the later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and Ba Fen and Zhang Cao respectively root in folk characters and regular script regular script regular script of ancient scribe at Emperor Xuan period in Western Han, thus it corrected some distorting legend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uthor argumented the key role of folk characters in promoting the evolution of chirography, and revealed the internal causes and motivation of characters evolution.

关键词: 《文字学概要》;汉字形体演变;继承;批判;发展;创新;商榷

Key words: "Summary of Literature";evolution of characters form;inheritance;critique;development;innovation;discus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23-02

0引言

初读裘锡圭先生所著的《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深感受益匪浅。这部文字学著作总结了旧小学和二十世纪以来文字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其中也涵盖了裘先生三十年来古文字研究和汉字学研究的体会,确实是一部关于汉字的通论性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非常适用的教材。它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形成、发展、演变、结构、假借、分化、合并、形音义关系、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内容充实,资料丰富,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方法科学,对汉字学的研究和教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形体,是指构形(形体结构所反映的造字意图)、笔道形态(笔画形态)、书写体势(运笔规则)三个方面的综合。这三者的变化是相关的。就汉字演变形成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不同字体,对这些字体产生的时代及其原因,自晋代以来就有许多书法家作过讨论。不过,流传的说法只是推测,有的是辗转的传说,不一定符合实际的情况。至于《说文》中的“古文、籀文”,历代书法家或小学家都视为最古的字,更是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清末以来,由于甲骨金文的大规模发现,人们对“古文、籀文”乃至篆、隶、真、草的认识提高了很多。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序》和《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见《观堂集林》),明确提出战国时东土西土存在用字的不统一现象,对传统把“古籀”视为一体的观念是一大突破。本世纪以来的文字学著作,几乎都讨论到字体问题。近四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专门讨论字体的专著,如郑诵先执笔的《各种书体源流浅说》(1962)和启功的《古代字体论稿》(1964)。过去的研究,在辨析各种书体的名实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对于汉字演变的过程和原因的研究仍然很薄弱,或流于概念化。汉字古文字阶段的形体演变,大多数的文字学著作和教材中采取的是人们习惯上按照书体的不同,先甲骨文后金文,后大篆即籀文,小篆,隶书,然后楷书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

如图所示:甲骨文 金文 籀文(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这种模式既不能完全反映汉字演变的原因和动力,也并不完全符合汉字演变的实际过程。

而裘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用第四、第五两个章节分别对汉字演变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研究过程和结果在吸收了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有批判,也有突破。

1继承

对先秦古文字的发展阶段,以官方正式字体为主干,过去人们人为地划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古文字;(秦汉之际的古隶,又称秦隶――过渡字体)隶书、楷书――今文字。裘先生继承了自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的讲法,按时代和地域划分阶段,将先秦古文字分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秦系文字、六国文字等四个部分。

我们先以分析甲骨文为例来说明这样做非常有道理。

1.1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内容都是商代王室贵族在祭祀、征伐、田猎、收成、疾病、气候、出入等方面进行占卜活动的记录。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主要出现在商代后期二百多年间周代也有少量的甲骨文。目前见到的甲骨文有4000余单字,已经识读的字约有1000个以上,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当时的语言。这表明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因此,甲骨文不是汉字的最早源头,而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且裘先生在《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指出:“大汶口文化象形符号应该已经不是非文字的图形,而是原始文字了。”因为这些单个出现在用作礼器的陶尊边缘之上,无疑是东方民族的一些氏族的族徽,就这点来说,它已经具备了形音义的要素。而这些陶尊距今大约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左右。

1.2 甲骨文以下特点:①以象形、象意为主,形声字在其中占的部分很小。②其与图画已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但也有不少字依然保留着较强的图画性。③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其中存在不少同字异构现象。④正反没有差别。⑤笔画可多可少。⑥偏旁位置可移易。⑦可更换意义相近的义符。⑧可添加义符或声符。⑨笔画方折,线条瘦直。

因此甲骨文能否看作后世字体的源头这都是疑问,实际上甲骨文只是特殊材料上的文字,并非当时日用文字的主体,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主流字体的分支,不宜看作后世字体的直接源头。当时的主流字体是什么样现在已经不得而知,所以权且用朝代名称来代指,以免发生误解。所以,依次类推,用朝代名称来指代文字的发展阶段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法。裘先生参照继承了唐兰先生的划分正体现了这一理性的分析。这样,既反映了商、西周春秋、战国之间时代上的差异,又反映了秦系和六国之间的空间差异,构成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状况的立体系统,这是比较科学的。

1.3 我们以分析“秦系文字、六国文字”的命名来说明其分类的科学性秦统一中国推行“书同文”政策的结果是实现汉字在当时的标准化、规范化。许慎在《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所谓“史籀大篆”,研究者大多认可即战国时期秦国文字的结论。

但是籀文(大篆)只是秦国文字的一种风格,它是否具有承前启后的字体阶段作用目前尚无法证明,仅仅依据许慎所说的小篆“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就把它置于金文和小篆之间,似不可靠,然而实际上小篆本身是否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还是问题,用它来证明大篆的合法地位颇为勉强。而且,如果大篆能够代表战国时期(周宣王以后)的社会字体,那六国文字又该置于何种境地,它们跟大篆以及前后时代的文字关系又该如何定论呢?战国时期文字风格如同其社会内部多种多样,就秦国而言,《说文解字・叙》:“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就六国文字自身而言,其字体也多有异同,很难说用哪一种字体来代表那个时代。就文字阶段来说,裘先生的称法“秦系文字、六国文字”还是科学的。

2批判

裘先生把过去视为一体的“金文”按其断代分别归入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战国文字之中,纠正了笼统地把金文当作迟于甲骨文的文字的习惯看法。

2.1 汉字总体书写风格包括社会风格(字体)和个人风格(书体)两种。各种风格有的具有历时替换性,有的具有共时并存性。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两周盛行在铜器上铸文,两周的古文字留传下来的,也以金文为最多。所以,讨论两周的古文字,当然以金文为代表;研究金文,也多研究两周的金文。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金文只是在两周存在,而当时代交替更迭后,这种文字即刻消亡或者被下一种文字所替代。

2.2 甲骨文是用刀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刻,而金文是在青铜器上铸刻,所以甲骨文多用笔细长瘦硬,多为直笔,少有圆笔,即使是转弯之处也是硬角,有些本应填实的肥笔,也只能刻成轮廓,或改用其它线条代替。金文的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注重字形美化。这两种文字的铸刻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形制特点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别是非本质的。不能以两种文字的书写载体的差别武断的断定孰先孰后。

2.3 青铜器文字按其性质分为族徽文字和记事文字,商代青铜器铭文多为族徽文字,其时代,一般不早于五丁朝。每器铭文通常才三五个字,少者仅一字,直到商晚期帝乙帝辛时期才出现较长的铭文,从时间上看,殷商金文与甲骨文基本上是同时并存的。不能因为较长篇的甲骨文多出现在殷商早期,而较长篇的金文却出现在殷商晚期而断定甲骨文早而金文迟。

裘先生此举,对于研究文字发展过程中,透过历时和共时的现象去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

对于隶变以后的文字,裘先生从简帛文字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隶书中的古隶发源于战国晚期秦系文字的俗体,八分和章草则是西汉宣帝时期前后分别由古隶的正体和俗体发展而成的文字,从而纠正了一些不合实际的传说。

3.1 从考古发现的秦系文字资料来看,战国晚期是隶书形成的时期。因为秦国文字虽和战国时代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显得比较保守,但是秦国人在日常使用文字的时候,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由此产生的秦国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3.2 裘先生以字形构造和书体两个方面说明了汉代隶书的发展,而且在古人对于八分和章草产生时代的分析的基础上,以马王堆帛书、凤凰山木牍、敦煌居延竹简、铜器以及石刻上的文字考释得出八分和章草则是西汉宣帝时期前后分别由古隶的正体和俗体发展而成的文字。

3.3 根据传统习惯的观点,人们认为隶书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但是从睡虎地秦简不用小篆而且存在许多与小篆不同的字形就可以判断的出来,小篆并非秦国的通用字体。小篆实际上是在秦统一后由个别专家在当时通用文字基础上整理改写而成的规范字体。但秦王朝的短命,并没有使小篆得到真正的推行,只在少数象征皇权如“虎符”“权量”之类的特殊载体上使用过,而且这些小篆与许慎整理的《说文》小篆也不完全一致,综上,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隶书由小篆发展而来。

4创新

裘先生第一次论证了俗体字对书体演变的关键推动作用,揭示出汉字演变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早在七十年代初,郭沫若曾经指出,“广义的草书先于广义的正书”,“草率化与规整化之间,辨证的互相影响。”这种见解是很有启发性的,但未受到学术界的注意,而裘先生正好证明了这个道理。

5商榷

5.1 小篆是不是自然演变而来的字体,有没有继续演变为新的字体。根据传统习惯的观点,人们认为隶书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但是小篆并非秦国的通用字体,小篆这种规范字体是否可以认为是在秦统一后具有一种正字法的性质。可否根据小篆的性质,断定隶书并不是源于小篆。测查早期隶书,如西汉初年的马王堆帛书、银雀山竹简等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字形直接源于睡虎地秦简或者六国古文,并没有经过小篆阶段,能否说隶书与小篆是并存的,不存在传承的关系。

5.2 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秦系文字、六国文字这种分类确实很有科学道理,但是,时代间的交叉字体的出现不免会给学习研究者带来遗漏的现象,受李运富老师《汉字学》的启发,认为这样划分似乎更为合理:

J古文

殷商文字西周文字战国文字秦文字(古隶)汉代文字

K甲骨文 K金文K籀文 K小篆

(隶书)魏晋以后(楷书)

其中,战国文字(六国文字)的品类有金文、石刻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文、简帛文字等,而秦国文字继承春秋、西周的文字传统;东方六国文字变化相对比较大。商代政治统一,文字使用地区比较集中;西周政治统一,所发现铜器大多数为周王朝贵族;所以这两个时期文字形体比较统一。东周铜器属于各诸侯国,开始时沿袭西周,后来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是一个西周到战国的中间时期。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文字应用多,使用者由贵族扩散到民间,基于以上因素,战国时期文字形体歧异多,俗体使用广泛。从地理和政治方面的原因,把时间上互有重合的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分开各自成系统,也是考虑到了形体相对比较匀称的缘故。因为六国字体多有异同,很难用哪一种字体来代表那个时代、垄断一个阶段。就字体来说,还是分别说比较清楚;就文字阶段来说,还是统称“战国文字”为好。

总而言之,研读了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关于“汉字形体演变”的两章内容后,认识到字体不等于文字的发展阶段,字体是群体的书写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字体有的具有替换性,有的具有并存性,但很少有严格对应的传承性。也体会了《文字学概要》一书充实的内容和丰富的字料,并在裘先生深入分析、严谨论证的基础上,得到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再次学习了传世文献与地下出土文献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1版,2004第10次印刷.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1版,1998第16次印刷.

[3]李运富.汉字形体的演变与规范整理.语文建设,1997,(3).

文字的演变篇2

【关键词】汉字;影响;发展

一、汉字在日语中的演变

1.1 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日本对汉字的简化,其方法和我国的大同小异,大致可分为同音代替、同义代替、草书楷化、采用古体、更换、简省偏旁、记号代替、保留轮廓等。

(1)同音代替:在不引起意义混淆或误解的前提下,用一个笔画少的字,或用一个笔画多而常用的字,代替一个或几个同音或音近的字。例如:“稀”作“希”,这是以笔画少代替笔画多的字。下面的“昏”作“混”,则是以笔画多的字代替笔画少的字,不过,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则是占极小部分而已。日本采取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汉字的数量,达到了限制汉字使用的目的。

(2)同义代替:以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字。例如“必”改为“必要”,“元旦”改为“元日”,“辰”改为“生”。同义代替和同音代替一样,被代替的字,尽量淘汰不用,它的字义已经由代替字担任,所以代替字的意义就会扩大,这也是精简汉字、限制汉字数量的有效手段。

(3) 草书楷化:中国草书创于汉朝,不但笔画勾连,字间勾连,而且形式极度简化。它一般保持了原字的轮廓,所以一般草体子不难辨认。那些被大家所熟知的草体字,把它的连写笔画分开,叫做“草书楷化字”。

(4) 更换、简省偏旁:和我国的简体字一样,日本的这一类字多属于形声字,要更换的偏旁大多数都是声符,用一个笔画相对较少的字来更换原字中笔画较多的形符和声符。例如:知(疑):痴()。另外,还有一种省略字的一边或者一角的简化方法。

1.2 国字的产生和变迁

日本古代并没有文字,与中国交往之后才引进汉字,并作为本国文字使用。但是用汉字记录日语时,并不能完全表达日语的实际要求,特别是日本独有事物、概念,无法用合适的汉字来表示。而古代日本人又极其推崇汉字,所以日本人根据日语表达的需要,利用汉字的造字法,创造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国字。国字从奈良时期就开始使用,在平安初期《新撰字镜》中,就已经收录了400多个国字。另外,《古事记》中被发现有至今仍在使用的日本国字。因此,可以说日本的国字产生于7世纪。

那么国字又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呢?首先,国字是和制汉字,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汉字;其次,国字主要是用《六书》中的会意法创造出来的;最后,国字主要用训读,极少数才会使用音读。

二、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曲折发展

2.1 古代(奈良、平安时代)

把汉字带入日本的,并不是正宗的中国人,所以在以训读为前提的标音方法下,逐渐脱离了汉语的语序,产生了日语独有的语序。到了《万叶集》时,汉字的使用已经相当熟练。为了使表意汉字和表音汉字在形态上实现区别,除了像诏书那样根据文字大小来区分之外,就只有改变字体了。于是就出现了草体化合省略化两种方法。草体化是把真假名的草体尽量简化;省略化就是截取真假名的一部分作为整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平假名的由来。从使用汉字记录语音到创造假名是日语标记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历史意义。汉字作为平假名产生的基础,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内部原因是汉字本身就存在简体和草书,外部原因是日本人精通汉字书法和汉语言文学的写作,这些都促成了平假名的形成。

2.2 近代(明治时期)

德川幕府末期开通港口之后,西洋文化逐渐传入了日本。外语翻译的各国名著也不断出现在日本社会中,还出版了日英、英日辞典等。但是汉文在日本依旧占权威地位,实用大量汉语直译的直译体也很流行。但是想要限制、废除汉语,把文章翻译的更加通俗易懂的学者却依旧大量使用日语固有词汇和俗语。福泽谕吉就是最早提出限制汉字论的,他在《西洋旅行指南》中,把“会社”翻译成“组合”,把“保险”译成“请和”。但是像这种源于俗语和古语的译法并未获得普遍认可,翻译的时候主要还是要依赖简介严密的汉语。到了后来就不依照汉字字典,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了,于是造出了许多生硬的汉语词,并开始用汉字来标记外来语。但是随着西洋的学问逐渐代替汉字和汉语,再加上汉字的字体复杂,同音异义语的增多,日本开始废弃汉字,直接用外语的发音来标记外来语。

2.3 现代(二战以后)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旧事物逐渐被淘汰,人们迫切渴望接触新事物。在这样的风潮中,1945年11月27日召开了战后第一次国语审查大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对《标准汉字表》的再讨论。《当用汉字表》和《现代假名的用法》被称为现代日语标记的出发点。1946年11月16日内阁颁布了《当用汉字表》,包括1850个汉字,并称它们为“表内字”。还明确了使用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当不能用《当用汉字表》内汉字书写时,用一下的方法进行标记:改换为同音字;汉字假名混写;全部换成假名;改为表示相同含义的其他说法。

三、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语的外来语原本应该用片假名来书写,汉语词汇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外来语,但是至今仍然使用汉字来书写,这样的情况在任何其他语言中都是不可想象的。此外,日本人还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创造了假名及“和制汉字”。汉字就是日本文字的基础。回顾日本的文化史,所有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都是用汉字或者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的。我们可以说,汉字就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并已经深深的深入到每个日本人的血液之中。语言和文字就是现代人与过去的人们乃至未来的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废除汉字这一举动就等于割断历史,隔绝未来。而且,语言文字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血肉相连的,它是千百年的历史沉淀的产物,并不是政府或者天皇一道条令就能立即消失的。前文的文字改革结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四、结论

日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汉语同日语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汉字传入日本以来,汉字在日本文化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字在日本的各个时期有各自发展的特点。日本人为了使汉字更加深入日本人的生活,更符合日语的书写习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简化了汉字,制定了“当用汉字表”,更发明了日本人独有的国字和二战后使用的新字体。

如今的日本人早已经将汉字视为日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日本人所具有的“敏感性吸取新事物”与“忠实的保留旧事物”这两种对立的特性在对待汉字的问题上实现了共存,并达成了巧妙的统一。

日本人进行的汉字改革,限制汉字数量,简化汉字的写法,规范汉字读音这些举措是必然且正确的,但是废除日语中的汉字是行不通且愚蠢的。汉字同日语是骨肉相连的,汉字也是联系中日文化的桥梁。

总之,纵观日本历史,日本文化与经济的进步无不与汉字有关,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如今如此发达的日本。

【参考文献】

[1]林史典.日本之汉字[M].岩波书店,1977.

[2]相马龙夫.解读日本古代文学[M].新人物往来社,1978.

文字的演变篇3

2008年中国遭遇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8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走过损失惨重的汶川大地震,我们又迎来了令人欢快的北京奥运会。

当奥运圣火冉冉升起,全国人民的目光再次随之瞩目雅典。令我们不禁回顾百年前的历史壮景,百年后全世界人民再次聚首在这块拥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上。这里是友谊,和平的开始、是公平、公正运动竞争的起源地。

而后100年来,这种伟大的运动之源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传动。历届奥运圣火的点燃都伴随着团结友爱的气氛。精彩夺目的开幕式,紧张的抉择时刻,惊心动魄的比赛场面,规模宏大的奥运赛事,那绿色甜美的异国风景,热情好客的各地人民,使得奥运会这个名词成为全世界人们都瞩目,热爱的交点……

文字的演变篇4

“化”字的本意应为“变化”。比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是说: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大鹏了。而后的“教化”之义那是从“变化”义引申出来的。《说文》:“化,教行也。”所谓“教行”也就是“教化”,这里的“教化”,实际是加注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如王充的《论衡・佚文》:“无益于国,无益于化。”也就是说:“对于国家无益,对于教化无益。”

“比”字的本意是靠近,并列或挨着。1.是甲骨文字形,表现面朝右并列站着的两个人,上部是头,中部是身躯,下部弯曲的是腿,其向右的两点表示向下伸展的手臂。这两个人字地挨在一起,就是“比”字的本意。2.是金文的字形。3.是小篆的字形。都是两个人隐在一块的形象。4.是楷书的字形,已看不出篆刻的两个人的形象。

“比”字本意是挨着,也只有相互挨得很近才有比较的可能,所以这就产生“比较”之意。比如屈原《九章・涉江》:“于天地兮比寿。”也就是与天地比寿命。由挨着靠近之义又引申为“勾结”,如成语“朋比为奸”。由“比较”又引申出“比喻”之义。这是古代赋诗作文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如白居易《与元九书》:“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含蓄的话来评价君子和小人,可以用香草和恶鸟来“比喻”。另外“比”字可以连用为“比比”,一般是说“处处”之意,如“比比皆是”,是指处处都如此的意思。

“仔”是会意字。1.是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一个面朝右半蹲着的大人,左边是一个小孩,这表示母亲生了一个小娃。”2.是金文的字形。左右换了位置。大人不仅生了而且背了一个小孩。3.是小篆的字形。把金文左侧的大人变成了单人旁,右边仍就是一个“子”字。4.是楷书的字形。

“仔”字的本意是幼小的,比如广东方言叫儿子 “仔”,也就是“崽”的意思。从“幼小”又引申为“细小”,这就是“仔细”之义的由来,而“仔细”则往往指“细心”或“细察”之义。

“北”是个会意字。1.是甲骨文的字形。北字可以从中很清楚地看出,两个人背靠背地站着,所以“北”字的本意是“背”。2.是金文的字形。3.是小篆的字形,都表示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4.是楷书的字形,仍然是背背向外,但不像站立而像坐着了。

“北”字本义是“背”或“相背”。《国策・齐策六》“士无反北之心”中的“北”字就是“背”的意思。是说士兵们没有背叛之心。古时打仗打败了仗逃跑总是以背对敌,所以“北”亦有败的意思(“北”与“败”音亦相近)。如《孔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意思是:敌人假装败回,但不能盲目追赶。所谓“败北”也就是打败仗。

我们在古代典籍中经常可以见到“北面”一词,这个“北面”我们可不要拿今天的“北面”、“南面”的方向去理解。古代“北面”一词,是“面朝北”的意思。在古代“北面”有两个意思,一是古代的学生敬师之礼。老师面朝南坐,学生则面朝北聆听老师讲授,如《汉书・于定国传》:“北面备弟子礼。”也就是说,面朝北行学生之礼。二是指君王面朝南面而坐,臣子们觐见君主时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则为“北面”。“北面于燕”也就是称臣于燕国的意思。

文字的演变篇5

关键词:部首 “艹” 构形来源 发展演变

在分析部首“艹”的构形来源时,本文并未对所有的“艹”部字进行穷尽性的研究,而是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典型字进行分析。这些典型字主要是一些来源比较早,古今字形发展连续,即有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及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对应字形(有些可能缺少部分字形,但相对比较完整)。因此,这些典型字的选取主要在王蕴智先生的《商代文字可释字形的初步整理》中的《商代文字可释字形表》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具有“艹”构件的字进行选取增补而确定。因为这个字表,“统计可以确释的甲骨文字形,也兼容了少量可以补缺的周原甲骨文字头”[1](P173),其中的字头皆见于后世字书,即和后世字体有对应可释关系,对我们分析脉络传承演变完整的字形(即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及楷书等各种字体完整的字形)的演变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字形构件演变时所采用的方法为比较推理分析法。即将其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及楷书的字形进行比较,推理分析其构件的变化原因。不足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艹”部字主要是由“艸”部和“卝”演变而来。上溯到甲骨文、金文时期,这些“艹”部字又是怎样演变过来的呢?“汉字的古今形体相差较大,但它们的发展演变总是一脉相承的,通过不同时期典型字形的排列比较,可大体梳理出其演化的线索。”[2]经过归纳比较,我们认为部首“艹”的古文构形来源主要有演变、累增、追加、讹变和简化五种情况。

一、演变

演变指的是本义和“草”相关,字形中有“艸”构件的字经过自然发展演变后,变成今天的“艹”部字。这部分字是“艹”部字中数量最多的。“艹”部首的字大多是来源于《说文》“艸”部,这些字的本义都和“草”相关,或有着某种联系。这些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大多遵循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它们之中的“艹”构件由最初的甲骨文数量不定的“”,逐渐固定成“”,再演变到金文、战国文字的“”,再到小篆的“”,再到隶书的“”,再到楷书的“”,最后才简化演变现在的“艹”。下面便列举几个“艹”部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形体,帮我们直观地感受“艹”部件的发展演变轨迹。

这些字有些是草名,有些表示与草木相关的一些含义,和草木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例如上面所举的几个字:

蒿,本义为草名。甲骨文从茻(或从艸、林),从高声。晚周之所从艸,又可省写作++。甲骨文从茻、林和从屮、艸的字可通用。《说文》:“蒿,菣也。从艸、高声。”

苞,本义为草名。字从艸(或林),勹(包、葡的初文)声。勹演化为包,则演化为苞。《说文》:“苞,艸也。南阳以为麤履。从艸、包声。”

莫,暮字初文。从日在茻中,抑或从二屮、二木、二禾,甲骨文表“日暮”之义。《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徐中舒认为:“甲骨文从茻,字形多有繁简增省,或从隹,象鸟归林以会日暮之意。释义:一、日且冥也,日将落之时也。”[3](P61)在甲骨卜辞中,莫的这个意义比较常用。后来莫被借用为了否定词,又在莫下面加上“日”,表“日暮”之义。

莽,甲骨文象犬在茻(或林、或森)中。《说文》:“莽,南昌谓犬善逐菟艸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段玉裁认为:“此字犬在茻中,故称南昌方言,说其会意之栺也。引申为卤莽。”[4](P48)由于许慎和段玉裁均未接触到甲骨文,因此他们对该字字形以及字的本义都有一些误解,其实“莽”字出现得很早,在甲骨文中表示的是“林莽”的意思。徐中舒说:“从林从犬,林或作森。甲骨文从艸、林、茻、森每可通,故此字当释莽,象犬在林莽中形。”[3](P64)由此可知,莽的意思并不是许慎和段玉裁所理解的南昌方言,而只是泛指一般意义的“林莽”。

另外,这类字还有“芋、艾、艿、蓐、芟、葬、萑”等。

二、累增

有些字在最开始时并没有“艸”部件,但也表示和草木相关的一些概念,后世便将这些字累增“艸”构件作为其义符,从而扩大了“艹”部字的数量。这些字有“葉”“蓺”等。分析“葉”的甲骨文字形,金文字形,小篆字形,隶书字形,楷书字形等各种形体后,可以归纳出其“艸”部件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

初文的“葉”象树木枝头上着叶状,甲金文时或将表示叶子状的团点线化成为短横,后来便累增“艸”旁作为“葉”。《说文》:“葉,艸木之叶也。”可见,这类字最初是没有“艸”构件的,因其语义与“草”相关,后世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了“艸”符,这便是累增。

此外,这类字还有“蕴、荷”等。

三、追加

在汉字发展当中,一些字从本义引申出一些新义之后,原来的字可能因新的引申义的广泛应用而常用作表引申义的字,表本义和表引申义之间常常发生混淆。为将本义与引申义加以区别,往往会原来字上追加一些符号,产生一个新字表示本义。而原字则表示引申义。追加和累增情况相似但是并不相同。在累增中,这个字本来就表示和该类事物相关的一些概念,后来只是又增加了多余的形符来强调其意义。而在追加中,增加的形符符号具有区别原字的作用。累增是字形发生变化,新的字形取代了原来的字形(二者表示的意义一样)。而在追加中,增加形符符号的新字开始取代原字表示本义,而原字则开始专用来表示新的引申义(二者表示的意义不同)。随着形声字的大量出现,很多新产生的字也会在一些本来就有的字上面追加形符,以表示和该形符相关的意义。例如“新”在最初表示“柴草”,后来产生了其他的引申义后,便在其上追加“艸”符表示本来的“柴草”之义。

在隶篆以前,“新”和“薪”是同一个字,都是用斧砍柴之形。《说文》:“薪,荛也。”“新,取木也。”后来两个字逐渐分化,在“新”上追加“艸”旁的“薪”便表示其本义,而“新”则表示引申义。

除了“新”之外,这类字还有“薛、蔡、蒸、蓄、藏、蒂、孽”等。

四、讹变

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受“经济性”和“规范性”原则的影响,加上一些误写,汉字演变中往往会出现讹变现象。在字体发展演变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符号因形似而逐渐而变成类似的符号。讹变成“艹”形的主要有手部讹变、鸟翎讹变、眼眉讹变、羊角讹变、箭羽讹变、丝线讹变等。

(一)手部、螯形讹变:“若、萬、異、共、邁”等

若,《说文》:“若,择菜也。”在甲骨文系统中,“若”字象人跽坐理头状。后来两只手逐渐变到头的上部,两只手与身体分开,变成篆书中的“”,后来线条拉平,变成隶楷中的“++”,最后简化成“艹”。

《说文》:“萬,虫也。”由甲骨字形也可以看出,“萬”字象一只展开一对前螯的蝎子。罗振玉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中说:“卜辞及古金文均象蝎。”通过对萬字字形分析可以看出:蝎子的一对螯钳异化为小篆形体的“”,后来就慢慢变为了楷体的“++”,最后定格成了“艹”。

另外,《说文》:“異,分也。”異字的甲骨文“象人首戴物之形,即‘戴’之初文。”[5](P285)“異”字也是由古文字中的两个手变成了中间的“艹”形。

(二)鸟翎讹变:“雚、觀、舊、雈”等

《说文》:“雚,小爵也。《诗》曰:‘雚鸣于垤。’”“觀,谛视也。”“舊,旧畱也。”这些字的本义都和鸟有联系。在雚、觀、舊、雈等字的古文字中,都有一个头顶突出鸟翎的鸟形,这些弯曲的鸟翎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变成“”,然后变成“++”,最后定格为“艹”。

(三)眼眉讹变:“梦、蔑、苜、萈”等

“梦、蔑”等字的本义和人的眼睛有关。《说文》:“梦,不明也。从夕、瞢省聲。”“蔑,劳目无精也。”在“夢、蔑”等字中,“艹”部首构件是由古文字中人的眼睛上面的眉毛演变来的。

(四)羊角讹变:“茍、敬”等

《说文》:“敬,肃也。茍,自急敕也。”“茍、敬”最初的字形都是有一个跪坐着的人,头顶着羊角状的装饰品。后来这些羊角慢慢转化为“卝”形,最后变成“艹”。

(五)箭尾讹变:備

《说文》:“備,慎也。”在甲骨文中,“備”是一支箭矢倒放在箭筒中,后来箭尾又加上了两条短横的饰笔。后来箭尾慢慢拉平成横线,两个短横变成了短竖,变成“卝”,最后变成“艹”形。

(六)丝线讹变:茲

《说文》:“茲,艸木多益。”“茲”的最初字形象两条丝束,后来字形上追加了一些区别符号,再后来上部字头部分又讹变成了 “”,最后变成“艹”。

五、简化

在这一类字中,它们的“艹”构件是没有古文来源的,这些字的上古义及本义和“草”的联系并不怎么紧密。它们只是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一些和“草”相似的符号为了书写简便和美观而简化成了“艹”,如“劳”字,繁体字写作“勞”。

“勞”字从金文到篆体再到隶书、楷书,都没有写成和“草”相关字形的,字义也和“草”没有联系。《说文》:“勞,剧也。从力、荧省。荧火烧冂,用力者劳。”但在简化汉字时,才简写成现在的“劳”,也就是将“勞”字上边的两个“火”简写成了“艹”形。“荣、荧、荦”等字上的“艹”均是由两个“火”演变而来的。需要注意的是,“劳、荦”字有同一来源(上为两“火”、下为“衣”),但“荣、萤、荥、茔、莹”等读【ying】的字却有另一个来源(从荧省)。繁体字偏旁虽然都是两“火”,但后者是荧省声,且二者声音有别。后来,这部分字也被归入“艹”部。

“节”的繁体字字形为“節”,本义为“竹节”,从竹即声。《说文》:“節,竹约也。”“节”字最早当从竹,但因“竹”与“草”联系紧密,意义相关,加上字形相近,所以繁体中的“節”,后来简化成现在的“节”。

在“艹”部字中,字形来源广泛而复杂。除了和“草”义相关且本身具有“艸”构件的字自然演变成“艹”部字外,还有一些累增字、追加字、讹变字、简化字等。它们都是由于汉字在演化的过程中,受文字“经济性”“规范性”原则的影响,在汉字形声化、简化、美化、异化的要求下,或追加累增“艹”构形符号,或由与“艹”相似符号讹变形成。因此,部首“艹”的构形来源主要是由“演变、累增、追加、讹变和简化”这五方面组成。要了解部首“艹”的构形来源,必须对这五方面所包含的字体进行归纳分析。经过比较对比,了解部首“艹”的构形来源及其发展演变,不仅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艹”部字,而且对正确认识汉字,正确书写汉字,深刻理解汉字字形的发展演变规律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蕴智.商代文字可释字形的初步整理[A].王蕴智.字学论集

[C].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2]王蕴智,刘凤华.字源例说廿则[J].语文知识,2007,(4):

46~49.

[3]徐中舒.甲骨文字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文字的演变篇6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摘 要:“娘”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挺高。“娘”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通过查找古今的字典、词典来了解“娘”的词义演变情况,从而分析“娘”的词义演变的结果,并进一步探索词义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 :“娘”;词义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96-03

一、词义演变理论及研究成果

“娘”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挺高,比如以前称母亲为“娘”,还有2011年的热播大剧《甄嬛传》刮起的一阵“娘娘”风,以及2011年百度年会上HR刘冬的惊艳亮相被人们称为“度娘”等。“娘”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既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洗礼,“娘”的词义自然也会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而逐渐演变。

(一)词义演变的理论简述

1.词义的类型

“词义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例如,从派生关系上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从词义在现实的作用上可以分为基本义、常用义、生僻义等,从传达的信息内容的性质上可以分为概念义、附属色彩”(主要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

2.词义演变的概念

词义演变具体可以分为词义的历史演变和词义在语境中的共时变化。词义的历史演变是指词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这是不受某一个语境或者时间点制约的,是词义系统性的、长久性的变化。但是,词义的历史演变正是从词义在语境中的临时性变化开始的。这种临时性的词义变化反复出现,被人们所接受、认同,渐渐固定下来,就有可能成为长久的、固定的词义演变。

(二)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前人在词义演变的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成果是丰硕的,无论是在词义演变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词义演变在实际中应用研究方面,都已经有了大量相关论文和书籍的发表。我们可以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大致归纳为两大类。

1.理论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包括对词义演变的性质、类型、途径、效果、原因等的探索,是在对大量的语料分析后所归纳出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书籍方面比如有《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书中在专门的章节有词义演变的理论知识介绍。学术期刊方面,像张绍全的《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和李云龙和王玉兰的《词义演变原因刍探》都是专注探究词义演变原因的。探析词义演变方面的有郭伏良、白云霜的《词义构成视角下的当代汉语词义演变类型研究》,梁鲜、符其武的《从语义场看词义演变的类型》等。更多的是系统地分析词义演变的情况,比如李行健的《词义演变漫议》,夏继先的《词义演变探析》等。

2.应用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就是分析具体词义的演变情况。有探究某一个词的,例如徐俊霞的《“闻”的词义演变》,刘国明、齐湘燕的《“小姐”一词的词义演变》。还有探究某一类词的,像孙影、成晓光的《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解析》,涂朝莲的《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趋势》,孙光莹的《戏曲行业语的词义演变探析》。

(三)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娘”的词义在历史中演变的情况,包括有哪些词义义项,词义演变的途径,词义演变的结果以及词义演变的原因。

二、“娘”的词义探源和演变

要探究“娘”的词义演变,必须知道“娘”在历史发展中有哪些词义义项。我按照历史时间的远近顺序,查找了相关的字典、词典,看看“娘”的词义义项的具体情况。

(一)《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可以说是中国字典的奠基之作。“娘”也被收录在《说文解字》中,不过当时的字型是“孃”(孃,烦扰也,一曰肥大也,从女,襄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这样注释的:“烦,热头痛也。扰,烦也。今人用扰,攘字,古用孃。贾谊传作抢攘。庄子在宥作伧囊。楚词作恇攘。俗作劻勷。皆用叚借字耳。今攘行耳孃废矣。又按广韵,孃,女良切,母称,娘亦女良切,少女之号。唐人此二字分用尽然。故耶孃字断无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

由此可见,“娘”在汉朝的时候虽然写作“孃”,但“母亲”的义项是有的。

(二)《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30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娘”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如下:[唐韵]汝阳切。[集韵]如阳切,夶音穰。[说文]烦扰也。一曰肥大。又[集韵]奴当切,音囊。又汝两切,音壤。义夶同。又同娘。[古乐府]不闻耶孃哭子声。

(三)《辞源》中的解释

《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词书。在《辞源》中,分别有对“娘”和“孃”的解释。对“娘”的解释是:女良切,平,阳韵,娘。①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年妇女,乐府诗集四四子夜歌之六:“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又四七黄竹子歌:“一船使两桨,得娘还故乡。”参阅明陶宗仪辍耕録十四妇女曰娘。②母亲。太平广记九九刘公信妻引法苑珠林:‘母语女言:‘汝还努力为吾写经。’女云:‘娘欲为写何经?’”也作“孃”。参见“孃”。

“娘”的词义此时增加到了两个,除了“母亲”这一个义项,还指“青年妇女”。不过在“娘”的词义解释最后有一句话“参见‘孃’”,可以推断“娘”和“孃”此时虽然字型已经区分开,但词义上还是有联系的。那么就来看看“孃”的解释:女良切,平,阳韵,娘。母亲。通“娘”。乐府诗集二五木兰诗之一:“旦辞耶孃去,暮宿黄河边。”

由上面可以看出,在“母亲”这一义项中,“孃”和“娘”是通假字中的古今字,古时写作“孃”,今写作“娘”。“娘”在《辞源》中有了自己独立的条目,并且有两个义项,这跟之前的字典、词典的记录对比来说,是“娘”的词义演变巨大变化的具体体现。

(四)《古今汉语字典》中的解释

《古今汉语字典》是一部兼收古今汉字的中型字典。在这本字典中,“孃”被归为“娘”的异体字,词义是同“娘”的“母亲”义项。“娘”成为规范汉字,该字典对“娘”的释义如下:①少女,年轻女子。例见~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②母亲。例母语女言……女云:“~欲写何经?”(《太平广记》)③已婚妇女的通称。例~养花蚕郎种田(元·陆泳)。④称长一辈或年纪大的妇女。

《古汉语字典》中对“娘”的释义共有四个义项。除了“母亲”这一个固有的义项,剩下的三个义项都是释义不同年纪的“女子”,可以看出是对《辞源》中“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年妇女”义项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

(五)《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是我们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娘”的释义是这样的:①名母亲:爹~—亲~。②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③年轻妇女:渔~—新~。

“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三个义项,比《古今汉语字典》所释义的四个义项少了一项。但仔细一看,其实内容并没有减少,只是《现代汉语词典》把《古今汉语字典》中的③④义项整合成为一项——“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六)《古汉语字典》【新一版】中的解释

《古汉语字典》是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阅读古籍的得力工具书。“娘”在该字典中记录的是三个义项:①母亲。②称长一辈的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如:师娘;婶娘。③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如:新娘;娇娘。《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上面是列举了古今六部汉语字典、词典对“娘”(“孃”)词义的解释情况,大体来说,“娘”的词义是逐渐增多和细化的。

三、“娘”的词义演变结果

(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词所指概念的外延扩大”;“二是词由单个义项变为多个义项”。“娘”的词义扩大都属于这两种类型。

首先是“词所指概念的外延扩大”。“娘”最早只是指“母亲”这一类女性,后来慢慢扩大到指“青年妇女”、“少女”、“已婚妇女”以及“长一辈的或年长的妇女”,有了对妇女的“通称”、“泛称”。

接着是“由单个义项变为多个义项”。“娘”在早期只有一个义项,就是“母亲”,后来由这一个本义慢慢派生,增加到了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义项。

(二)词义附属色彩的变化

词义的附属色彩是从词义“传达的信息内容的性质上”分出来的类型,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

1.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义的感情色彩可以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感情色彩的变化就是这三种色彩互相转变。“娘”的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型的,即不是非要从褒到贬或者从贬到褒,只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感情色彩逐渐丰富。

最开始“娘”的词义是“母亲”这一个单义,所指的是家庭成员中的一个角色、一个称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色彩,所以是中性的。接下来“娘”的词义增多,有了“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妇女”的义项。《辞源》中在“娘”的条目下还列举了与“娘”有关的词语,比如“娘子”一词,其中就有“主妇的尊称”的义项。还有“娘娘”一词,释义为“妇女尊属的敬称”。由此来看,“娘”在此时增加了褒义的色彩。到了现代,我们在说一个男人说话或者举止像女人一样时,会叫他们“娘娘腔”,或者说“这个男人很娘”。按照常理来说,所有男人都希望别人用“男子汉”、“硬汉”等词语来描述自己,不会有人喜欢“娘娘腔”这样的称谓。所以“娘”的词义在这个时候又多了贬义的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的变化

语体色彩分为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娘”一直以来都有“母亲”这一个义项,但最初是书面语和口语都会用“娘”来称呼“母亲”。到后来,大约是新中国成立后,用“娘”称呼“母亲”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妈妈”和“母亲”这两个词。用“娘”来称呼就只有在部分方言口语中,所以书面语色彩大大减弱,口语色彩成为主导。

(三)词义语法功能的变化

从前文对字典、词典中“娘”的释义的探索可以看出,“娘”一直是作为名词来发挥其语法功能的。无论是指称“母亲”的“娘”,还是指称“年轻少女”的“姑娘”,抑或是指称“已婚妇女”的“婶娘”等,“娘”都是名词。

但是“娘”的词义演变到现在,除了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又多了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之前我就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这个男人很娘”,句子里面的“娘”就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词义则是“说话、举止等像女性一样”。

四、“娘”的词义演变原因

词义演变一般有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即社会的影响;二是内部原因,即语言内部单位的结构调整。

(一)外部原因——社会因素影响

比如人们需要一个词来表示“妇女”或者“少女”,就会尽量从已有的词当中选取有联系来指称。当选取到“娘”这个词,那么“娘”的词义就会从单义的“母亲”演变成多个义项。只有找不到合适的词才会造新词,但一般都会考虑用已有的词来代替,以减少人们造新词和学新词的精力耗费。

又如“娘”产生“说话、举止像女性一样”的贬义感情色彩也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现实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群体,生理上是属于男性,但是心理或者行为举止上却像女性。要称呼和描述他们成为了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有相应的词汇。“娘”就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增加了描述性状的语法功能。

(二)内部原因——语言内部调整

语言体系是个整体,有哪些词,各个词表示什么意思、有哪些语法功能等都不是随意定的,而是各司其职的。一个词要增加或者减少词义都必须受着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如果随意变动,就会造成词义不够或者词义重复等混乱现象,从而不能够满足人们交际的需求。

“娘”的词义发生演变,同样也受着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语言要不断发展,就得不断更新和调整。当现时的语言不能够很好描述当下社会的时候,语言系统就会开始自我调节,需要对某些词的词义增加或者减少,甚至创造新词等。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语言体系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中华书局,2012.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4〕(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古汉语字典(新一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9〕孙光莹.戏曲行业语的词义演变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文字的演变篇7

关键词:识字写字;教学实效性;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52-01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开展启蒙教育的第一站。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同时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要求下,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就更加需要教师运用类型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以提升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

一、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法提升识字写字实效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有趣的情境来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例如,创建故事情境。教师在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中融入识字写字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识字写字的学习。在进行“采”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这个“采”字最开始的意思就是有一只小猴子,想用爪子在树上摘下可口的果子,那么“爪”字头就表示小猴子的爪子,而“木”字底则是长满了可口果实的树木,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采”字的结构与构成,对“采”字的印象十分深刻。又如,创建体态情境。汉字中包含着很多会意字,在识字写字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肢体动作或表情,建立体态情境,让学生在体态情境中对汉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行“从”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班上的一高一矮两位同学,安排矮一点的学生站在前面,高一点的学生站在后面,让他们齐步向前走,形成形态情境。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从”字。学生们看看汉字,又看看讲台上的两位同学,不禁笑出了声,并且深深记住了这个“从”字。这种情境体验教学法对于学生效果很好,能够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加深对汉字含义的了解以及运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提升识字写字实效性

虽然文字语言体现出来的表象是静态的,但是反映的内容却是动态的。在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更加活泼、更加生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将一个个静态的方块字演变成为生动有趣的图案。汉字的演变是极其复杂的,其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汉字的演变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来进行字理识字。例如,在进行“鱼”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n件,在课件中先展现一条简笔画的鱼,接着逐渐出现楷体字的“鱼”,然后在图画与字之间展示“鱼”字的演变过程:点击鱼的头部,鱼头则变为了“ク”;点击鱼的身体,鱼的身体就变成了“田”字;点击鱼的尾巴,鱼的尾巴就变成了一横。整个“鱼”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学生觉得十分新奇、有趣,进而加深了对“鱼”字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汉字书写的过程,将抽象的汉字书写顺序直观地显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形象的展示中加深记忆。

三、运用游戏教学法提升识字写字实效性

学生爱玩的天性,会导致其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课堂上过于规范、过于统一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天性相违背,也与新课程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因此,教师在开展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尝试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画一画: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绘画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用铅笔勾勒出汉字的形状。例如,“飞”字可以画成鸟的身体,后面两笔是鸟的飞翔的翅膀。演一演: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来演示汉字。例如,教学“看”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看”字的字形,上面是一个“手”字,下面是一个“目”字。而如果在太阳底下看东西,为了不让太阳光刺到眼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出“看”的动作――将一只手放在眼睛的上面。这些都是语文识字写字课堂中十分有趣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在针对汉字识字写字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灵活选择有趣新奇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汉字带来的乐趣。

四、结束语

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关键,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各个科目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识字写字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综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情境体验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去,从而学到更多的汉字。

参考文献:

[1]朱莉.谈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以语文社S版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3(16).

[2]姚鸿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整合研究”课题研究简介[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文字的演变篇8

【关键词】声乐演唱;艺术想象;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62-01

声乐表演是建立在艺术想象的基础上的,表演时讲究的是情感表达要准确、鲜明,并具有感染力。为此,表演者要注意自己情绪的变化,随着歌词的改变而改变,情感转折合乎情理,融入艺术想象使表演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声乐给予观众审美体验,关键还在于表演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及表演能力,表演中正确传达感情,才能使观众收获美的感受。

一、表情达意的方法

技巧是演唱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音乐是一种最能即时打动人的、最具亲和力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它以优美悦耳的旋律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很容易与听者产生共鸣。编曲、谱曲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音乐的完成和成功,一首音乐的完成和成功需要通过演绎来实现。演绎让音乐为更多人所知甚至传唱,演绎让音乐饱含的情感得以释放,从而跨越时空找到共鸣。演唱是演绎的一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因此其演唱方式和技巧也各有不同。以民歌为例,北方民歌粗犷豪迈,字多且节奏快而紧,演唱中咬字需清晰有力,且断处较多;而南方民歌则柔婉细腻,字少而慢速从容,演唱中咬字细巧柔和,润腔上以连为主。因此演唱中应根据歌曲不同的地域特色,运用不同的咬字、吐字、呼吸技巧来表达情感。如陕北民歌《走西口》,虽然它表达的是“妹妹”对“哥哥”的依依不舍之情,“妹妹”有苦有泪但却依然坚定地拉着“哥哥”的手送到大门口,因此演唱时咬字应清晰且紧凑,吐字要适当放慢,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妹妹”欲留难留,最终忍痛相送,千叮咛万嘱咐的神韵。而情感细腻、温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在演唱时就显得轻柔、缓慢,着力营造从容的喜悦和淡远的意境,但又不能拖沓、呆板,要有一定的流动感和张力。可见,演唱技巧对音乐的审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演唱技巧把握恰当,则有助于表现音乐的情感。反之,不仅不能正确表达音乐的情感,还消解了音乐本身的质感。在演唱技巧中,咬字、吐字、呼吸等是基础技巧。一般而言,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呼吸平稳节制的演唱,更容易为听者所接受,更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对情感的诠释起到了创造条件和机会的作用。此外,共鸣能扩大和美化声音,在演唱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使用共鸣技巧,能使音色变得丰富多样,更具张力,对情感的表达有辅助作用。总之,演唱是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演唱技巧的准确把握是演唱得以成功、情感得以展现的重要保证。

二、艺术想象力的运用

艺术想象为声乐表演增添色彩,将情与声良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声乐作品更具有价值。在声乐作品表演中,表演者将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声音、动作的结合,脑子里浮现出艺术想象画面,动作与演唱状态随着情感变化而变化,引发观众的无限联想。表演者表演时,所做的动作、声线变化、表演节奏等,都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情感也从这些细致的表演当中表现出来,体现声乐作品的独特之处。艺术想象也是拉近观众与表演者之间距离的纽带,表演者的艺术想象力在表演当中展现出来,台下的观众可感受到表演者所传达的情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表演当中,与表演者产生共鸣。

三、与观众的情感交流

声乐表演给予观众美的体验,在表演中将情感与声音相结合,把音乐转变成为感知的形式,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观众观看声乐表演是一种审美体验,具体来说,声乐表演给予观众两次审美体验,第一次是通过表演者感受声乐作品本身的审美感受。一部声乐作品,向观众呈现出其中的内涵,表演者是声乐作品内涵传达的媒体,表演者表演的成败在于是否可将声乐作品情感正确传达,是否可营造出艺术意境,是否可有效渲染气氛。为此,表演者对每一部声乐作品的情感指向都要了如指掌,若无法理解作品中的情绪,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声乐作品的情绪可通过声音的强弱来表达,声乐作品只有通过情绪来带动表演者的声音,才能传达出正确的情感。第二次的审美体验,体验的主体为台下的观众,观众感受到了声乐艺术的魅力之所在,这说明声乐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声乐给予人们美的享受,人们通过欣赏声乐,在音乐中陶冶情操,

因此,声乐作品演唱是用声音表达思想、抒感的音乐形式,是演唱者传达声乐创作者意图和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这其中审美想象和情感表达起着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声乐演唱感染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晓霞.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音乐大观,2014(07).

[2]江涛.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及其培养与结合[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我心匪石范文 下一篇:高职专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