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3:30:15

文字艺术论文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书法艺术的黑白美

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在于书法在黑和白、点和线的千变万化中,来表现人与宇宙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把握和感悟以及人内心情感的律动。

书法艺术中的黑,是指毛笔蘸取墨汁在白纸上像音乐有节奏地演绎一样留下的轨迹,即笔墨痕迹;白,是指白纸,就是白纸及笔墨痕迹之间的空白处。正是这种“黑字白纸”的相互映衬、相互烘托的鲜明对比,才使我们在审美视觉上产生了黑白美的第六感觉。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开幕式上的《画卷》,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黑白理念与文化元素,使其黑白极色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凸显异彩。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其设计多是注入了书法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黑白、点线的玄之高古的文化。

中国人最早创造的墨,从东汉人发明了纸以后,这两种黑白分明的单色材料经书家的手笔,图画成难以想象的艺术佳品。一幅幅深奥无比、淡浓相宜、精妙绝伦的佳作流传千古,被人们认为是至真魂宝永传流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书法的代代相传,都脱离不了黑白美的表现形式,在书法中,黑白美有着一席不容置辩的地位,它们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最根本要素,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魂宝。

书法的色彩表现形式及手法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除了流动的线条美、结字美、章法美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就是色彩美。书法艺术的色彩,一方面浓缩于朴素、雅淡的自然色彩:黑、白,黑为墨色,白为宣纸色,此外还有画龙点晴的一点印章红色。此三色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丽色彩。另一方面,渗透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沉积下来具有独特浓厚的民族特色,形成根深蒂固的独特语言,根深在宇宙的本质上,蒂固在人的心理中,以致现在也无法冲破的神秘色彩。流动的黑色线条所产生的节奏、意态、趣味、张力等,呈现出静穆、高雅、激情奔放的情感色彩。白色的宣纸作为黑色魅力的表现载体,作为现实意境的实体,两者情景交融、托物言情,使黑白①②韵味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这些都是书法的表象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真正让我们沁人心扉、动人心弦的是那墨色的微妙变化。

唐代伟大的书画理论家张彦远的著作——《历代名画记》的第二卷《论话体工用拓写》中提到:“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彩而淬。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运墨而五色具”是说仅运墨之色,就已经含蕴现实世界中的“五色”的变化。加一色便为“六彩”,关于“墨”与“色”的关系清人较前人尤为重视,论著颇丰,王原祁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设色以补笔墨之不足,显笔墨之妙”以及布颜图“以墨之六彩,夺造化之机”便可为证。然古人所谓“六彩”者何?华琳有言:“墨浓湿干淡之外加一白字,便是六彩。”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对墨色的运用是极其讲究的,任何东西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法度,书法也不例外,包括书法中的运墨是讲究及其高的法度的。早在古代就有专门的论述著作。唐代欧阳询的《八决》中提到“墨淡则伤神采,艳浓必滞锋毫”。这里主要指墨淡的话就会伤作品的神采。晚唐卢携(与张彦远同时代人)正式提出了“水墨之法”,即“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事若自然。纸刚则用软笔,策掠按拂,制在锋,纸柔用硬笔,充努钩碟,顺成在纸”,到元代这样的论及更加成熟,元陈绎曾就分析了水和墨之间的辩证关系,专以“血法”“肉法”来解释墨法中的水墨关系,即“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他从实用的要求、用笔的角度对书法的“水墨之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绘,这是对卢携“水墨之法”的进一步阐述。

书法上作品中的黑和白不是简单的色彩相加,是在微妙中提升作品的质量,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配合作品的其他要素构成美妙绝伦的艺术品,让人们在黑白的世界里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墨色的黑造就书法作品的优质线条,墨色的浓淡展现书法作品的节奏,黑与白的结合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情趣。(如图一)林散之的行书作品,整篇笔墨一气呵成,线条劲健,节奏明快,情趣丰富,无丝毫造作之意。真可谓蔡邕《九势》中提及的“夫书肇于自然”。所以,精妙的挥毫留在纸上的痕迹,洁白的宣纸赋予巧妙的布白,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重要因素。没有黑白的巧妙对应,没有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没有书法艺术。可以说是由于黑白的分布,才形成了中国书法有的空间美。那么笔墨派生出来的空灵动荡,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之书法,还在于黑白的处理和表现。失去了黑白,则这种内涵丰富的空间形式美也就会失去。

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道:“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为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沈,笔飘则墨浮。凡墨色奕然出于纸上,莹然作紫碧色着,皆不足与言书;必黝然以黑,色平纸面,谛视之。”墨的色泽浓淡的表现形式彰显着艺术品的不同魅力,每个书家的习惯和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是浓,还是淡,只要是运用得体展现出流传享誉的佳作,墨的浓淡有风韵,关键在于掌握和运用。清朝就有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的评说。清代名臣刘墉写字用墨浓重,书风貌丰骨劲,味厚藏神,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的美感,被后人称之“浓墨宰相”。与浓墨相反,擅用淡墨的王文治,人称之“淡墨探花”。王文治被认之为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十分敬崇董其昌,在他的《论书绝句》中写道:“书家神品董华亭,褚墨空元透性灵;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给出董其昌极高的评说。王文治在作书用墨上,喜用淡墨并使用得十分得道,其牵丝映带,脉络十分清楚。观其行书立轴(如图二),整幅作品疏朗有致,秀润淡雅,用笔规矩而洒落,笔墨中处处流露着才情和清秀特色。近代书家林散之先生对墨色有深层的理解,用墨极为讲究,曾说过:“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法中色彩的功用

首先,墨色强化和丰富了书法作品的节奏。书法的节奏通俗的说就是书写的速度,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书家,甚至同一书家的不同作品表演的节奏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一幅好的书法艺术品的节奏韵律除了线条的跳跃明快之外就是利用墨色的丰富变化来感染眼球的。我们专注于作品推进过程中的墨色浓淡、燥润的变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浓——淡——轻——重”的墨色节奏。如王铎的作品《赠汤若望诗翰》局部(如图三),作品节奏明快,行笔结字跌宕有趣,节奏过渡处衔接完美,单看这个局部的小节奏是这样的:强——强(一鼓作气)——柔——强——柔。整体感觉慷锵有力,震人心扉。其次,墨色的浓淡干湿可以展现出特殊的线条质感。

书法是在二维空间中展现的艺术,邱振中先生曾对书法艺术提及过一个“第二类空间”的概念:“用毛笔书写时,同时创造出两类空间。我把笔画在纸平面上分割出来的二维空间称为第一类空间。毛笔笔毫柔软,书写时除了在纸平面上运动,在垂直方向上也必然有运动变化,因此书写时的操作是一种关于三维空间的运动。这种运动影响到线条形状和质感的微妙变化,对于经过训练的观察者,这些微妙变化能唤起对相应的三维空间的知觉。我把线条变化所含蕴的三维空间变化称作第二类空间。”

通过墨色的轻重可以看出作品的“第二类空间”,可以看出线条的特殊质感——厚、薄、深、浅。虽然书法色相单一,惟墨而已,但是“墨分五色”可以幻化出各种不同的纯度和明度,给人增加立体的效果,浓淡墨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营造出特殊的墨色层次。

再次,浓淡的有趣结合影响着作品的情趣。多使用淡墨写字者,作品情调会趋向于柔婉、萧散、阴柔;相反多用浓墨者,给人以厚重、雄浑、凝练之感。浓淡的有趣结合使作品更显情趣,更具有艺术感,更能吸引大众眼球。清代的戴熙《习苦斋画絮》中提到:“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清代的笪重光《画荃》中语:“虚无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以此来论及书法,道理是一样的。书法作品中的黑(笔墨痕迹)其“肆力在实处”白(空白、布白),“索趣乃在虚处”。这种黑由于白而得到充分显现,白随着黑而留下了大小相间的空白,虚处有实,实处虚解,虚实相容,彼此照应,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使书法艺术的妙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

书法色彩所折射的思想

崔树强的《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中说道:“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书法品评中,常常由书法论到人,于是,很多人把书法美的特点归结为书家人格的美。扬雄《法言•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所以动情乎!’”书法表现人的精神意气、情感意志,书法的美能折射出人格美。他在《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又说:“纸为白,字为黑,一阴一阳;纸白为无,字黑为有,有无相成;纸白为虚,字黑为实,虚实相生。可以说,宇宙是一幅大书法,书法是一个小宇宙。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这样玄之又玄的道理在书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黑白之间》第七章:无色之色——书法的色彩观中,作者立足墨分五色,从西方的色彩观到中国的色彩观,最终回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精神,进而谈到书法墨色和绘画色彩的运用所带来的各自不同的视觉美感,深入分析了色彩运用得文化意味。中国书画的择色,绝不是历史的偶然,中国人对于水墨的青睐、对黑白的重视,是有着深厚文化滋养和自觉的文化追求的。

我国封建社会推崇儒家思想,以“中庸”“中和”为标准,强调一统、整齐划一的美,发展个性则是离经叛道的、不足取的,人的思想与行为都要循规蹈矩,不偏不激。这样,在色彩的选择上势必选择黑、白、灰。黑、白、灰是复色,是中性色,与其它颜色相结合都不会发生冲突。“洗尽铅华,卓尔名贵”,是我国传统的崇尚释躁平矜、平淡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写照。因此,代代相传,起主导作用的黑、白、灰的“中和”色彩在人们的心里和环境中不自觉地积淀下来。再推老庄时代,“黑白为天下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成为远古上墨意识在哲学中的折射和回响。老庄哲学、儒佛思想,凝聚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墨作为中国画材质的黑色法体,使中国文人画家们找到了抒情达意、神畅悟通和写意的本质要素,既暗合了老庄“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乱目,使目不明”的说法和提倡“无为也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论点,又与儒家所倡导的“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并极力反对雕饰之风的审美理想相表里,佛学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也使中国画墨的黑色更具禅意,更具人文境界和哲理涵义。这些铸就了中国文人水墨写意画“不假雕饰、古朴自然,以素净为贵”的艺术精神。结语中国人偏爱黑白的书法艺术,艺术家将自己的炽热情感,通过高超的书写技法,用含有神秘色彩的墨将线条倾注在白色的空间里,使得欣赏者如痴如醉。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书法艺术融合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及必然性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学说,人的需要存在先后和高低顺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已经逐步满足了自己对物质的需求,那么对更高层次的精深需求也就成为追求的目标。所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不能仅停留在介绍产品的功用和质量方面信息的快捷获取,更多的应该是给受众带来精神愉悦和审美认同。要获得这样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就需要不断的增加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毕竟,任何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特定的感情,其设计活动以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定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厚的思想内涵,书法在其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而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相对于其他文字来说,其可塑性较强。同时,因汉字本身是中华名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中国书法在其生成之时便沉淀着历史文化的印记。其次,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给书法家以启迪与滋养,使得大量的艺术形象能在无形中融入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再次,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带给书法艺术的是空前巨大的影响。它对书法思想、书法精神、书法审美以及书法创作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没有特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哲学、美学精神,便没有特有的中国书法精神;没有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哲学、美学的理解,对书法精神的理解也将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哲学以及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特色艺术。笔者认为,设计也是一种文化创造,其目的也是要传播中国文化,而中国书法恰好能将民族文化精神给予合理的诠释。因此,书法艺术理应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至关重要的元素。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书法字体,与图形相结合,彼此交相辉映,为视觉传达设计平添一种艺术的灵气与文化的意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图3)。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对书法的把握与书写显然没有网络那般有吸引力,这显然是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因此,将书法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存在空间。同时,若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网络、商品包装、书籍等到处都能见到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书法,则为不懂得书法艺术欣赏的青少年提供书法欣赏的环境,使其能从设计作品中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进而渐渐领略书法艺术的真谛而喜欢上书法。当然,设计者在将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相结合时,需打破常规,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进行调整布局、变换色彩等设计,达到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书法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近几年来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于书法艺术的运用日渐增多,这也暗示着书法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广泛前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无论是包装、装饰、标志、书籍、招贴、展示、广告、影视节目、动画以及舞台背景等设计中,都有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大大拓宽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那么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运用书法艺术?首先,设计从业人员的设计观念要与时俱进,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书法的学习。只有当设计者领悟了书法艺术,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将书法艺术的富有个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线条与视觉传达设计结合,从而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次,设计者对不同书体的书写特征要有清楚认识,通过对设计对象的特征。如隶书,笔划蚕头燕尾,通过笔墨的肥瘦方圆,或伸,或屈,使文字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行书则行飞自如,潇洒飘逸,笔未落,意先存,气势蕴蓄。

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要对书法艺术进行深加工处理,找寻更贴切的符合受众视觉审美习惯的表现形式来传达设计作品的信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以下是两种具体的书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替构

这里说的替构,是指将书法字形分解开,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物象代替,借以构成新的形象,并赋予这种经替换后的整体形态以新的含义。如图4,是余秉楠先生设计的招贴《家》,将“家”字最后一捺借宝岛台湾的地形轮廓替代,寓意中国海峡两岸是一家,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传达出极强的民族情感,深化了主题思想。

2.符号化结构设计

中国的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象形文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有其独特的造型之美。那若将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中的抽象元素(如各种笔画)通过简化来创新运用,设计作品则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东方文化韵味。比如在书体的运用上,篆书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古朴感,其图形的抽象趣味在近代的图案表现上已经被艺术化。在当代设计中,尤其是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中,多把篆书应用于贺年卡、请帖、徽章图案等设计。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将书法艺术巧妙的运用到标志设计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舞动的北京”是本届奥运会的中心形象。这是有篆刻的印章构成图案(如图5)。篆刻是中国最古老也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篆书的书法体现了中国艺术“书画同源”的特征。北京的“京”字在印章红色背景中幻化为舞动的人形,成为“北京欢迎你”的形象写照,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世界人民的热情友好的态度。北京奥运会“篆书之美”的体育图形标志也是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形象意趣,也达到了现代图形设计“简化”和“一致性”的要求,从而易于识别、记忆和使用,同时它又与中国印的会徽保持了一致性(如图6)。这些图标设计都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小结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通过笔者在艺术院校从事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对目前艺术院校学生论文写作现状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完成的论文中拷贝、粘贴的成分较多,自身对理论的研究甚少,使得论文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更谈不上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文化理论有所创新。

【关键词】

艺术院校;学生;论文写作

1 要从思想上重视理论修养,重视论文写作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当中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想。”学术论文就是搭建理论思想体系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而完成学术论文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论文写作水平。因此,“从文化学的意义讲,论文写作具有继承和突破两方面的含义。”这样的说法是基于从论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的角度去阐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论文作为理论研究者对待某一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探讨,从而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媒介,完成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每一次文化领域的进步都是在前人大量的研究基础之上完成的,当然,这些进步绝非是对前人的简单重复与总结,而是结合研究者所生存的历史背景及个人的文化积累,通过新的角度、新的阐述方式赋予研究对象新的生命。换句话说,文化的发展是有其时代特征的,学术论文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毋庸置疑的也被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但我们知道不是所有艺术作品都是“下里巴人”,其中不乏有众多的“阳春白雪”,曲高寡合,无法为大众所理解,更谈不上去体会其中的艺术内涵了。这就需要我们以文字的形式和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去解读我们的艺术作品,使得我们的艺术创作让大众产生真正的共鸣。另外,从艺术本身的发展来讲,它的每一次蜕变也都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持。因此,作为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基本素养,即就是要具备艺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不能将毕业论文等学术论文的创作流于形式,随便应付差事,而应摒弃重技法轻理论的思想,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此项能力的培养,并将其视为与自身艺术创作同等重要的一项内容,长久地坚持下去。

2 文学课程要作为必修课程在艺术院校坚持开设

当我们谈及“如何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这一命题时,我们不得不去追根溯源,去探求造成当下艺术院校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去直面不堪的现状,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经过调查与研究,造成今日之现状的原因应归咎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艺术教育的模式一直以来都沿用着写实为主的原则,招生考试也以素描为基础起点,这样的模式也就造就了师生双方对技法重要性的普遍认同,而轻视内在文化修养的积累。二是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人才培养的方式由原先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一夜之间众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老牌的艺术院校也纷纷扩大招生规模,这无疑降低了艺术类招生的门槛,艺术生往往在考入高校时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可以说从踏入大学校门之前就比较低,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使得他们的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均处在一个比较低下的层次。所以我们要使得艺术类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这就需要下大功夫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及理论水平。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最为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文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在艺术院校坚持开设。 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逐步提升理解文字材料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并且能够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口头交流及书面表达,全面系统的学习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和规范,以适应论文写作的需要。

3 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加强论文写作训练

在艺术院校中,学生的论文写作指导工作通常会有一些衔接上的不顺畅。比如开设艺术论文写作课程,担当授课教师的通常为文化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讲授大多偏重于一般的论文写作常识,无法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情况,做到真正贴合每个专业自身特点的论文写作训练。因此,这就需要专业课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论文写作训练,在专业论文的指导中不仅要注重艺术技能的指导,还要注重将学生所掌握的论文写作知识与艺术领域专题研究相结合,达到写作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与文化理论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艺术论文水平的目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所讲授课程,适时的布置一些小的课程论文,这些论文的选题可以结合本专业的一些经典艺术作品进行深度挖掘,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对经典作品做专题研究,去写一些赏析性质的小论文。当然,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作为初学论文写作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帮他们确定合适的选题,选题不宜过大,但一定要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4 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应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论文写作能力

首先,写作要具备分析综合能力。虽说驾驭文章结构的方式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但作为学术论文“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写作虽无固定的格式,但大致要遵循的规律还是有的。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议论文最基本的框架结构有两种,一种为“横式”(也称为“ 并列式”),另一种成为“纵式”(也称为“演进式”),当然在较复杂的学术论文写作中,通常采用的是“纵横交叉式”。这样一种论文结构的搭建就需要写作者具备分析综合能力。论文的分析能力,即就是能够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分割为几个方面、几个层次或几个角度,从而对事物进行多方面、多角度且由浅入深的横向分析。其次,要具备艺术概括能力。作为艺术创作者,艺术院校学生所具备的艺术概括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能够将自然界的“实体”概括为笔下的“形状”,这种艺术创作是形象思维的体现。事实上,这只是艺术概括的一条思路。艺术概括的另外一条思路指的是艺术创作者对周遭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思维的“认识”,最终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当然,无论来自于“实体”的“形状”,还是来自于“理性认识”的“形象”,都是建立在“技法”的基础之上的,而它们的艺术表现力却仅有“技法”是不够的,更多取决于艺术创作者的文化修养,思维方式等。“它们都是在刻意创作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出一种艺术意象和意境,一种心灵生活的图景。”因此,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艺术概括能力的第二条思路,它当中既包含了对艺术现象中感性形象的体悟,也包含了作为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及抽象概括。

再次,要具备书面表达能力。通常“想”、“说”、“写”是联系沟通人与其他媒介的三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各有特点,尤其是“写”,更需要专门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即就是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写”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技艺,比如说语句、结构、方式等等,这项技能就是我们要完成专业学术论文所要具备的最为基本的能力,但也恰恰是我们艺术院校学生的一个软肋,因此我们切忌眼高手低,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从最为基本的方面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最终达到笔足以达志的效果。

总而言之,促进艺术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探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是作为艺术院校一线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文娟.艺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问题纠偏[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9):78.

[2]闫雪清.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意义[J]. 文教资料,2010(2):80.

【作者简介】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 新发现湘赣省工农银行壹元“永新”券 漫谈长城银行券 广东中国银行特别券 珍稀的中国实业银行国币券改作交通银行法币券 湘赣省工农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 鄂东油面 中国银行上海地名券领券业务的变迁 简析广东省银行及其大洋券毫洋券的发行过程 企业融资券促变商业银行 加印“通州”地名的江苏银行兑换券 中国银行上海地名暗记券考 冀南银行“伍元”券设计初样石印版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 交通银行“壹百圆”末版券 东三省银行辅币贰角券 赣省民国银行当十铜元拾枚券 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关金券 冀南银行“伍圆”券设计初样石印版 “卡冈”铜币 五分铜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 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图1(正) (背) 图2(正) (背)

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东南红色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发行的苏区货币。发行时间是1932年3月至1932年5月,仅3个月,此后恢复旧称鄂东南工农银行。(两币总计也只有一年有余的发行期)。

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只有壹串文、贰串文、拾串文三种面值。壹串券(图1)为棕色,石印版,币文两边绘有椭圆形山水画框,下方印有发行年代,龙鳞纹装饰边框,四角是号码,上为汉字数字,下为阿拉伯数字。右上边框有隐约可见的蓝色竖排日期条戳,此为真币特殊印记。券背面通版文字为五条政治色彩浓厚的口号,背边框装饰同票面,四角为旋读“工农银行”名称,中间盖有发行印鉴。贰串文券(图2)为黑色,票面图案与壹串文券大致相同,只是画框图案改为城楼,分别挂有“工农银行”和镰刀斧头五角星旗帜。券背面印有苏维埃经济政策十条。

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印钞用纸比其他苏区钞纸质量好,且较厚,有分层感,抗折叠性强。从现存资料中得知,该铜币券由于发行时间短暂,又历经70余年风雨,留存下来的已相当珍稀。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梁化中在汲取商代青铜、战国彩陶与汉代画像石的纹饰,古装戏剧、肖形印、剪纸、年画、漫画、皮影等的基础上,采用篆刻技法创作出石刻脸谱艺术。

梁化中的代表作是历时8年用青田石精心刻制出1000多个相貌各异的石刻脸谱,每个脸谱长5厘米宽3厘米厚2厘米,用竹笺形式并列串联为百米长卷,为全国首创艺术作品。通观细察,其构图布局表现出汉代石刻苍劲恣肆,雄浑洒脱,神足韵胜,质朴简洁的阳刚之美,刀刻线条亦秉承了唐代石刻精美隽永,凌厉峻拔,势如削竹,细腻真切的圆熟魅力。每一张脸谱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使人一目了然。虽是一鼻双目,两耳一嘴,却无雷同。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的神情千人千面,咫尺之内愈显蔚为大观。从脸谱线条的描绘即可看出:天真、活泼、正直、稳重、深沉、冷静、慈祥、和蔼、温顺、文静、贤惠、娇柔、端庄、刚烈、威武、凶猛、彪悍、狂傲、奸诈、狰狞、阴险、歹毒、滑稽等人物性格的形象塑造,给人以提示和认知,赋予脸谱丰富多彩的鲜活生命力。

少年脸谱大都凝聚了作者童趣的欢愉,或开心大笑或抿嘴窃喜或咬牙生气或扮作鬼脸或甩辫逗人,尽情展示了儿童习性的率真烂漫。

篆字脸谱凸显了深厚的艺术功力。乍看是一张张表情不一的面容,或锁眉严肃或翘髭阴笑或欲哭无泪或瞠目结舌或装憨卖傻等。

悉心解读发现每一张脸谱的刻线线条,竟是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篆字构成的文字脸谱。第一排左起依序为:“豆”字,“鱼”字,“明”与“心”的篆字组合,“水”与“月”的篆字组合,“尹”与“令”的篆字组合,“亚”与“东”的篆字组合,“月”与“白”篆字组合,“内”与“外”的篆字组合。由此篆字结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表达,再现图谱的表情,确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烘托意蕴。为先民的文化遗风又注入了今人的审美思维。

戏剧脸谱尤其突出了五官与面部肌肉轮廓的勾画,以深刻展示人物性格的内心世界。从灵动的线条和构图布局看,有整面脸、小花脸、十字脸、碎脸、歪脸等。有的如目呲崩裂状,有的怒发冲冠,有的如虎啸狼嚎,有的引颈吐舌如簧等。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 一位日本男生眼中的中国青年 一位日本驻华记者眼中的北京奥运会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的影响 河原启一郎:一位日本青年的中国救灾记 一位日本遗孤的中国情缘 一位日本女人和中国劳工的生死情缘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 和合本圣经中《雅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偷窥”叙事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南洋叙事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道德叙事批判 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出走”现象 试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对话策略 浅议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一位日本翻译家眼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一位日本翻译家眼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泉京鹿(日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国古代称校对为“校仇”,一个“仇”字能让人刻骨铭心――要带着的一种“愤恨”,从文字中找出不确切的词汇、用法,才能最终达到完美

眼下,日本书店里已经有相当多中国文学书籍了。20年前,日本读者读得最多的是鲁迅等民国时代的中国文学作品,除了文学外就是关于中国经济的各种介绍性书籍。

日本与中国文学的接触,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至少有两千年了,但遗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被介绍到日本的还不是很多。

这些年来,我每月给日本一家大报写一篇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专栏,书籍来源主要是中国最新的文学作品排行榜。当然这个做法难免以偏概全,比如很多书最后不一定能在文学史上能长久留存,但我觉得,以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介绍给日本读者中国文学的最新现状,价值仍然很大。

每次在中国买书,我一买就是两本,一本自留,一本送给读者。这么多年,自己购买的书全部都送出去了,可见日本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热情很高。

我自己做翻译的感觉,则是非常艰辛。每天孩子去幼儿园后,空余时间用来翻译。看似时间挺多的,但实际上一年一本都很难做到。最大的困难,不是语言上的困难,而是理解上的差异。中国作家作品中表现的那些场景,与日本读者能够想象到的状况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农村题材,会让一般日本人特别费解。

在北京生活的那些年里,我会骑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去作者所描写的场景或者至少是近似的地方去看一看,把所见的景物、人物,包括其装束、动作都记下来,然后再回去用日语表现出来。如此这般,才觉得内心踏实。

文字事大。中国古代称校对为“校仇”,一个“仇”字能让人刻骨铭心――要带着的一种“愤恨”,从文字中找出不确切的词汇、用法,才能最终达到完美。

我自己翻译出来的文稿,会先发给出版社的编辑,一校出来后,文稿通常是“满面红光”,即使身边没人,我能感觉到自己耳热心跳。紧接着是二校、三校。到了四校,觉得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看到稿子还是会紧张心跳。五校还会有标点符号上的修改。只有在书店里看到自己翻译的书上架了,紧张不安的感觉似乎才渐去渐远。

在北京,我曾看到书店里整架整架的日本文学书籍前,很多人在翻阅,往推车里放进一本又一本――特别希望这样的购书方式,也出现在日本书店的中国文学书架前。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 “两会”专题 网民的两会 变平的“两会” 我的“两会” 古代的“两会” “两会”专题实战演练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2011年两会新闻的特点 “两会”话题新闻大平台 图片新闻・两会表情 浅谈两会新闻采访创新 细品两会网络盛宴 “两会”上的青联委员 “两会”上的青联人 海洋――“两会”的“热门词汇” 今年两会新的看点 发自“两会”的声音 未被采用的两会提案 两会的企业信号 两会之后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两会”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两会”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周次敏")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海量信息,分栏梳理,信息的数字化压缩和存储技术使得网络媒体具备了无限的容量,而且如今,分栏梳理已经咸了新闻信息处理的最基本方式。在这次“两会”报道的专题中,各大网站围绕会议、报告议题、与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反映等方面,设置了常规栏目(相同或类似的)和自己的特色栏目(独特的、具有不替代性)。

即时刷新,全程跟踪,网络新闻的近乎零时差传递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人民网、新华网和南方网都在专题首页上采用了滚动条即时播报新闻的方式。网络新闻专题还采取“跟随”式的报道策略,对所关注的对象进行“贴身”报道,并着重表现事件发展的过程性和连续性,试图呈现和还原事件每个发展阶段的即时情景,从而使受众获得完整的信息认知。

文图声像,立体传播,网络新闻专题的“超文本结构”颠覆了传统报道中相对单调的新闻表现形式。“超文本结构”能使文字、声音。图片、表格、动画和影像等多种文本交错互连,并将这些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构成全新的信息网络形态。运用这种超文本结构,网络新闻专题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技术限制,让新闻内容图文并茂、视听共赏。在央视国际的专题里,仅“视听两会”这一个栏目就有50个视频文件,提供给受众在线观看。新华网开设了特色栏目――“互动FLASH闻”。

传受互动,媒体联动.除了选择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留言板和在线调查等方式,受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与网络形成互动,参与到网络新闻专题中去,变新闻事件的“旁观者”为“参与者”。新华网和人民网都采用了手机短信的互动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网络新闻编辑可以知晓受众反馈回来的意见和要求,并加以权衡,适时有明确目标受众群的信息,考虑暂时微调新闻编辑方向,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最新信息的欲求。

专题嵌套,延伸阅。由于网页本身的布局限制和出于对内容分类安排的考虑,很多网站都采用了超级链接的方式,将多个专题“捆绑”,使专题相“套”,让受众的阅读便利地延伸下去。这种处理方式既进一步增大了信息容量,又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纵深的阅读预期。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 筛子防线变本加厉 咸潮袭沪变本加厉 警惕:冬季风湿骨病变本加厉 北约重压变本加厉,俄北对峙陷入怪圈 不要说 不要说话 “最好”不要说 永远不要说放弃 不要说,生活…… “女大十八变”源自佛教用语/变本加厉的由来/“绰绰有余”原指随心所欲 请不要说我“冷” 不要说我是记者 嘘!爱要做,不要说 “不要说我没礼貌” 永远不要说再见 永远不要说“他们” 索尼爱立信:不要说我走太远 杨鸣:不要说我帅 不要说我们很物质 男人小便不要说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不要说“更加变本加厉” 不要说“更加变本加厉”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赵丕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成语形式简洁,表现力强,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事半功倍之效。但是要注意,成语中已经包含或隐含了的意思,使用时就不要再重复了。否则容易叠床架屋,轻则会使文字烦冗累赘,重则不合语法,造成病句。

“更加变本加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说法在媒体中屡见不鲜,例如:

1.杨秀宇说,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扭曲了,他此后更加变本加厉地制造虚假新闻,每当有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时,自己就会有。(《北京日报》,2013年8月22日)

2.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可以肯定,相关银行一定会更加变本加厉地从企业身上将“损失”补回来。(《经济参考报》,2013年8月19日)

3.由于第一次行贿并获得不正当利益后,没有被发现,行贿人的心理往往发生变化,有利可图不被查更加变本加厉。(《法制日报》,2013年6月4日)

4.2010年以后,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对中国围堵更加变本加厉。(《学习时报》,2013年2月4日)

“变本加厉”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原意是变得比原来更进一步。后来意思有了变化,指变得比原来的状况更加严重,用于贬义。例如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十八回:“大约当日河工极险的时候,曾经有人提倡神明之说,以壮那工人的胆,未尝没有小小的效验;久而久之,变本加厉,就闹出这邪说诬民的举动来了。”唐《雨夜杂写》:“但书籍的禁止,却并没有因此绝了迹,民国以后,还反而变本加厉起来。”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学校里的同事们都不愿意招惹他,而他就变本加厉的猖狂,渐渐的成了学校中的一霸。”

成语中的“加”就是更加的意思。如果在“变本加厉”前面再加上“更加”二字,就成为“更加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不仅语义重复,而且文理不通。希望习惯于这样造句的朋友,还是把“更加”二字删掉吧。

“更加变本加厉”仅仅是叠床架屋的一个例子,类似的情况还有“百姓民不聊生”、“人民生灵涂炭”、“令人贻笑大方”、“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等等,都应当加以纠正。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资讯

牛津词典公布2014年度新词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18日,牛津词典宣布“vape”(电子水烟)成为2014年度新词。牛津词典编辑部表示,“vape”已经成了主流用词,2014年的使用量比去年翻了一番。编辑部认为,越来越多名人的参与带动了“vape”的使用。而该词也体现了人们对公众议题的关注。

“vape”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可以用作动词,形容抽电子烟时吞云吐雾,也可以作为名词指“电子水烟”这一器具。“vape”一词于今年8月收入牛津在线词典,编辑部正在考虑将这一词正式收入牛津英文词典。 ;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80年代;摄影期刊;摄影生态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72-02

中国摄影经过“”十年浩劫,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从1976年到1978年的两年时间,摄影事业逐步恢复,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摄影事业也出现了日益繁荣的局面,全国很多行业都成立了摄影协会,各地摄影组织不断发展,迅速壮大的摄影队伍也催生了众多的摄影刊物,对国外摄影作品的介绍与交流得到了加强,摄影工作者在摄影艺术风格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我国的摄影艺术日益走向世界,在组织摄影短期培训、摄影函授学院等摄影普及教育的同时,高等院校也相继开办摄影专业,充分利用高校学术资源培养高素养的摄影人才。经过多方面开拓并进,八十年的摄影事业由复苏逐步走向繁荣时代。

纵观摄影成长发展进程,80年代的摄影刊物在推广、普及摄影艺术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80年代中国摄影的多元态势,无论是摄影刊物还是摄影艺术本体二者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学界相关研究主要有:

关于摄影期刊研究的学术论文并不多见,华中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曾倩雯2010年的硕士论文《我国摄影类期刊现状与发展分析以为个案研究》从发展历程、发展背景、受众定位、内容分析、广告经营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摄影期刊《中国摄影》的总体状况,试图总结我国摄影类期刊办刊的历史经验,勾勒其未来发展趋势。这是目前所见以摄影期刊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前瞻性。

关于80年代中国摄影生态的研究相较于摄影期刊研究为多,主要有:1999年香港中国书局出版的《永远的四月》最早涉及了对于80年代摄影的回顾。2008年《中国摄影》杂志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召开了座谈会,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摄影之变,与会的摄影家或评论家都不自觉地把重点放在80年代,2009年9月2日,以平遥摄影节为契机,由大河画廊组织的,邀请80年代的摄影师和摄影评论家,在平遥柴油机厂展区以“醒――八十年代的摄影”为题进行回顾性讨论,与会摄影师都以自己80年代的切身体会,对自己摄影观念的成长变化以及具体摄影实践进行回顾,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亲历者自己讲述的80年代的摄影发展历程。2009年10月,徐希景副教授和陈申教授在中国艺术报上发表了《新中国摄影艺术60年: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影像宏图,从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等多个视角来分析摄影形态和观念变迁,描绘了新中国摄影60年发展的宏伟图卷。12月份该报又刊出了李前光的《新中国摄影艺术事业六十年,该文章主要对摄影人才的培养、摄影艺术观念演变、摄影的国际地位等不同层面对新中国60年摄影艺术的成就进行总结。2009年12月15至18日,中国摄影协会在广东东莞市举办了第九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新中国影像记录60年”为中心议题,把新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宿知刚、林黎、刘宁、周静等编著《中国摄影史略》部分章节对80年代影楼、画意摄影、现实主义、广告摄影、结婚纪念照等进行简要描述。此外,陈昌谦主编《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1949-1989》、中国摄影家协会编印的《摄影理论年会论文稿》(1980、1981、1982-1983)、《1986-1988摄影艺术论文集》《1989-1994摄影艺术论文集》中部分篇章亦对80年代摄影展开研究与思考。以上成果从不同角度对80年代中国摄影状况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陈申、徐希景撰写的《中国摄影艺术史》从文化史的角度全面阐述中国摄影的历史演变,是中国目前较为完备系统的中国摄影艺术史,书中开辟专章《纪实传统的回归和多元影像文化的重构》探讨80年代中国摄影的发展状况,具体分别从“人文精神的回归与摄影事业的恢复”、“新时期摄影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多元影像文化的重构――新时期摄影事业的繁荣”三方面描述80年代中国摄影团体(如四月影会)崛起、理论年会、四次论争、美学、史学研究、摄影展览、创作、培训、教育等以及纪实摄影、现代主义摄影等相关形态,论述详实谨严,具有较强的前沿学术价值。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茹静2011年的硕士论文《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摄影的观念转型》选取了对于当今现实问题具有解释效力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摄影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叙事方式把摄影放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中去进行综合考量,以摄影大事、摄影家、摄影群体、重要摄影争论为研究结点,以摄影本体发展演进为中心线索,公正、客观地分析80年代摄影观念嬗变的动因,梳理出80年代摄影观念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转型的清晰脉络。

西北大学传播学专业贺光弈2009年的硕士论文《苦难与温情并存、爱与恨交织――纪实摄影家侯登科及其作品研究》以当代中国纪实摄影标志性的摄影家,在中国新时期摄影中具有巨大推动力的群体―“陕西群体”的领军人物之一侯登科为研究对象。分析侯登科的重要摄影经历、其风格作品的特点和成因、并对他的摄影思想和作品做出历史的、客观的评介。

山东大学传播学专业黄静2009的硕士论文《中国20世纪未以来的纪实摄影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20世纪末以来的摄影家以及纪实摄影作品的梳理来对中国纪实摄影做一个总体描摹。中国自20世纪末以来是社会变革最为巨大的阶段,纪实摄影在这个巨大的历史变革中起到了记录变化的作用,对现实的影像描述使得纪实摄影成为讲述历史的工具。

清华大学艺术学专业李明2010硕士论文《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大众摄影》认为在当今时代,大众文化是传播最为广泛的文化形式,随时代的发展,大众摄影在20世纪80到90年代之间发展迅速,成为当下大众文化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分支,对于大众摄影的研究和探索也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课题。大众摄影在今天扮演一种图像文化普及的角色,从某种角度它影响到大众的文化吸收和审美能力的水平高低,把大众摄影放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具体分析大众摄影受到的大众文化的积极和负面影响。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梳理可以见出:

第一,以摄影期刊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为数不多,摄影期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提高,以摄影期刊为视角观察分析摄影生态的系统性成果目前尚缺。

第二,80年代摄影是一个重要历史性话题,是新中国摄影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组成,其成果可为丰富和充实中国摄影史研究,其研究尚有诸多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国门打开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活动及消费形式。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摄影以图像的方式承载和记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影期刊成为人们学习和交流摄影技术和成果的重要阵地,各种摄影技巧、作品、展览、赛事、信息等通过摄影期刊迅速传播,摄影期刊为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打开一扇认识世界、再现和表现社会生活的窗口。

期刊,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承载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已经逐渐引起了学界日益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一些人文学科的相关期刊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一些较系统的研究方法。摄影期刊在普及摄影技术、推动中国摄影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相较于成熟的文学及其他艺术期刊研究,摄影期刊研究才刚刚起步。

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各种思潮观念、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日益普及的摄影与影像技术直接记录和见证了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研究这10年的摄影生态无疑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的社会与人文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社会历史人文研究的角度来审视摄影期刊,并由之关照与之相对应的80年代中国摄影生态,以1980年至1989年的《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世界》等摄影期刊为第一手材料,结合当时80年代社会文化和摄影艺术发展状况,具体分析80年代摄影期刊所反映的80年代中国摄影生态之演变历程,是一个值得尝试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摄影一直作为一种政治服务性的宣传工具而存在。从中国摄影发展进程上看,80年代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历经后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的浪潮,摄影改变了为政治服务的单一,开创了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也为90年代摄影人才提供准备,从摄影队伍成长看,90年代的摄影中坚力量,大都是在80年代就已经初露头角。研究80年代摄影期刊不仅能真实再现80年代中国影像生存发展状况,进而有助于了解和认识90年代中国摄影生态的形成基础。通过具体分析80年代中国摄影期刊所刊发的摄影图像、文章等期刊内容,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期望能对80年代中国摄影期刊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总结其办刊经验与得失,不仅有助于有助于期刊理论研究的深化,同时也为中国摄影期刊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设性借鉴意见。

关于80年摄影期刊及摄影生态的研究思路拟可如下展开:期刊的办刊背景、办刊方针与定位、历年刊发的摄影作品、文章、信息的整体取向、刊物推出的摄影新人作者以及对中国摄影之影响,摄影期刊所呈现之中国摄影生态的历史真实与偏失,运用列表统计与数量分析,以求真实客观地再现80年代摄影发展历程。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分析80年代以前的摄影传统、80年代中的发展历程以及80年代以后摄影存在和发展的状态,系统地研究它们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历史联系。理清摄影发展与20世纪80年代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艺术环境之内在关联。需要侧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是:80年代摄影期刊所构建之80年中国摄影期刊之生态及其历史真实性问题;为何80年代中国摄影期刊(官办与民办)最多?主流媒体与民间期刊如何互补及对中国摄影发展影响如何?

综上所述,针对80年代中国代表性摄影期刊进行系统分析论证,不仅可总结此阶段10年期刊办刊之得失,为摄影期刊之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同时也从期刊编辑及其所及之历史性图像与文字展现80年代中国摄影之原生态。为此,通过研究在统计、比较和演绎历史性文献的基础上期望能对中国摄影之发展有新的认知和发现。

参考文献:

[1]陈申、徐希景.中国摄影60年: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影像宏图.中国摄影报,2009年第10期.

[2]陈申、徐希景.中国摄影艺术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3]曾倩雯.我国摄影类期刊现状与发展分析以为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文字艺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毕业论文 指导模式

[作者简介]颜陶(1976- ),女,甘肃兰州人,北方民族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90-02

一、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截至2009年,高等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已占6.23%。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质量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的设计艺术论文为例进行分析。北方民族大学是一所位于西北的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65%。其中,来自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和回族的学生居多。

1.与汉族学生毕业论文评价的差距。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6届共计278篇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为92,平均分值为69.7,少数民族学生26人,最高分值为70.8,平均分值为65。2007届共计180篇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为88,平均分值为68.6,少数民族学生19人,最高分值为76.2,平均分值为68.45。2008届共计214篇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为82.8,平均分值为68.6,少数民族学生24人,最高分值为81,平均分值为68.68。2009届共计毕业论文215篇,最高分值为82,平均分值为71.8,少数民族学生17人,最高分值为81,平均分值为69.7。可见,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与汉族学生最高分值之差距为1分至21分。平均分值差距分别为4.6、0.15、-0.08、1.1,虽然从2006年到2009年连续四年学生论文质量不断提高,但横向方面的差距却起伏不定。北方民族大学从2005年到2009年的优秀论文总数为118篇,但少数民族学生优秀论文数只有2篇,且都是维吾尔族学生。2005年、2008年、2009年全校少数民族学生优秀论文为零,这从侧面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劣势,以及无法与汉族学生竞争“优秀”荣誉的现状。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不如汉族学生,在论文评价、写作能力、知识运用以及严肃性方面存在不足。

2.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对2010届不同方向和不同教师指导的少数民族学生论文取样8份,通过多种影响因子寻求论文质量及影响其质量提升的原因。

选题因素。北方民族大学选题通常做法是教师先拟定题目提交,然后再由学生根据题目选题。好处在于题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新颖性和学术性较好。但问题在于学生对选题缺乏主动性,往往一个好题目都去选,而不好的题目或非主流学科题目却无人问津。其结果是,有人占据先机选上自己喜欢的题目,其他人却不得已选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最终影响论文的写作。

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程度。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疆地区,尤其是有自己传统文化、语言、宗教的世居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本民族的了解远高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成为论文写作的一大优势。所选8篇论文中,有4篇论文与作者的背景有联系,4篇论文字数、理论分析方面都明显高于与作者没有背景联系的论文。

调研方面。社会科学论文注重假设但不忽略实证。一方面是通过实证使学生更易接触和了解社会,在走向社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认识。另一方面是自己亲身体会或所见所识远比其他方式获得的论证更真实有力。8篇论文都没有进行过社会调查,大多在泛泛空谈,甚至不切实际地远离社会事实。

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个别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甚至滥用家乡方言,学生腔调比较突出,用语方面不太成熟。虽然个别学生朦胧地知道一些专业语词的表达方式,但运用到写作中的语感不强,语言组织协调能力不佳。

理论水平与写作的关系。本科毕业论文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需要适当的理论注入才能体现文章的水平。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在理论上对论题自圆其说。典型的三段论方式,缺乏缜密的逻辑性,对问题的理论分析都是事实表达而不是哲学解说。一些分析看出学生的专业知识积淀不足。

二、引致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为发现问题根源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选取2009级设计艺术少数民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他们主要来自蒙古族、回族和土家族等。涉及20个问题,基本涵盖了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

关于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回答资料不好找的有15人,语言困难1人,不知如何表达1人,格式不好处理5人,知识太少1人,创新难1人。大多数人都强调资料不好找,一方面可能是北方民族大学地处西北,信息不发达,学术资料稀少。另一方面,学校指导教师只强调写作本身而对学生如何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没有点明和帮助。网络资料作为论文文献,几乎每个学生都当作主要参考资料,这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抄袭。可见,外在的情景性、技术性问题的确限制了他们的论文质量。

中国大学教学语言是汉语,其他民族语言主要作为专业课程而不是通用语言。因此,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社区内的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要高于汉语,不管是汉语交流,或是汉语阅读和写作,都会感到吃力。在本民族语言写作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汉语写作难度更大,影响到文章的语法、语义的精确性。

上一篇:农技推广论文范文 下一篇:影视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