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演讲范文

时间:2023-11-18 12:47:45

莫言的演讲

莫言的演讲篇1

莫言与周刊颇有渊源。2007年9月,莫言到山东省图书馆做客“大众讲坛”,本刊副总编辑解永敏前去采访。当时,省内多家媒体记者在那里等着采访,莫言还要去国外,时间特别紧,演讲完就得立刻回京。莫言便邀请解老师一起帮他签名售书,顺便采访。

就这样,在签名售书、上厕所的间隙,采访顺利完成。几年后,说起这事,莫言开玩笑道:“你是在厕所里撒着尿采访了一只兔子。”

之后,莫言与周刊的关系密切起来。2012年年初,莫言获得《齐鲁周刊》主办的“齐鲁十大精英人物”称号,受邀到济南参加颁奖典礼。颁奖之前,我和解老师陪莫言去爬千佛山。虽是山东人,但济南对于莫言来说相对陌生,多次前来,都是过客,这是他第一次去千佛山。

一路走着,莫言讲述最多的,还是文学、文坛。到了兴国禅寺,莫言好久不说话,后来在书法家蒋维崧题写“舜典”的碑刻前驻足许久,直叹字好,气大。解老师说他的字也写的不错,博客里留的左手书法很有味道,他说没练过毛笔字才用左手写,如果用右手写那看上去和钢笔字就没有多大差别。

我的电脑里还有莫言站在千佛山顶,俯瞰济南城的照片,颇有风度。大作家小眼一眯,仿佛通晓古今。莫言接受“齐鲁十大精英人物”颁奖时,我们所写的上榜理由中有一句话: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作家。没想到仅隔十个月,莫言便真的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那一年年后的正月十一,我和解老师前往高密,再次采访莫言,请他谈“高密四宝”。两天时间,他谈了很多,也很本色地聊小时候和伙伴们偷瓜摸梨的事,以及小时候怕自己长得丑找不到媳妇的事。吃饭时,见他吃得特别兴奋,解老师和他逗笑:“莫言老师,你的胃口真好!”他笑笑说:“小时候没这么好的东西吃,现在有了就得好好吃。为等你们吃这顿好饭,我可是留了一天多的肚子啊!”

高密到处是莫言的痕迹。位于高密一中校园内的莫言文学馆,收藏了大量与莫言有关的照片、杂志、书籍。馆长毛维杰多年来不辞辛苦,从北京莫言的家里把一摞摞杂志运到这里。我们就餐的饭店,主打红高粱文化,莫言左手写的书法作品挂满墙上。

那年10月,莫言获诺奖后,我再次被报社派往高密采访。那时候,高密成了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宣传部的朋友们忙得焦头烂额。我坐上一辆班车,前往莫言的老家高密东北乡平安庄,在他的旧居里参观。院子里种有一些胡萝卜,一个中年男人拔起一根胡萝卜,擦干净塞进兜里,大言不惭道,“这可是莫言家的萝卜啊。”被在场的媒体同行写进报道,一时间,莫言家的胡萝卜成为焦点。

紧接着,一年一度的红高粱文化节开幕,我和解老师又前往高密。此时的莫言,和以前大不相同,文化节现场,莫言发言后参观工艺品展览。无数人前呼后拥,有的摊位被挤倒了。忽然想起《笑傲江湖》里的一个镜头,任我行独霸天下后,逐渐享受到当年东方不败所享有的膜拜,令狐冲远远看着,觉得自己离剧中人是如此之远。

最近一次见到莫言是在扬州。今年3月21日,我与马军、刘子亮三人赶往扬州鉴真图书馆,莫言几乎和我们同时到达。在第二天的“扬州论坛”演讲中,他谈了自己与星云大师的交往,以及对佛教的看法,并痛斥当今社会的人性之恶。演讲前夕,我们去拜访他,给他带了专门制作的莫言相册。他谈起了两年前的济南往事,问了周刊的现状。得知2014年是《齐鲁周刊》创刊15周年,他把我们带到房间,为本刊题写“在这里阅读齐鲁”。

此时,距离他获诺贝尔奖已有一年多,但诺奖效应仍在发酵,莫言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演讲时,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当莫言步入会场,几百人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他朝观众席挥了挥手,然后低头疾走。他的手不自然地摆动,右手握住拳头往下按去,嘴巴一抿――好像有些微的紧张,他在给自己打气。

莫言的演讲篇2

但何谓“饮食现象”?这个乍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显然不能仅停留在吃、喝的层面。“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现象,一直是一个关乎历史、现实和文化的问题。即使仅从个体的角度介入饮食世界,其鲜活的生命意识、个性意识也会常常激发主体讲述的欲望,何况在日常饮食现象的背后,还伫立着一部拥有数千年之久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当然,由于个体成长经历的不同,文学创作中饮食现象在凸显其丰富性与差异性的同时,还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寓意。以本文所言的莫言为例,其笔下的“饮食现象”就在整体上聚焦于“肉”“酒”“植物”三个基本意象的过程中,寄寓了作者本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及相应的文化想象、叙述焦虑,这是一个涉及创作心理和文本处理的“集合体”,而其逻辑的展开不仅包含着幽远的历史视镜,还潜藏着叙述过程中独特的艺术构思。

一、童年记忆、饥饿心理的自然展开

对于莫言而言,童年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饥饿。在《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中,莫言曾直言不讳:“饥饿使我成为一个对生命的体验特别深刻的作家。”童年因为吃而受到过侮辱、丧失过自尊的深刻记忆,和成长阶段渴望以后“每天吃三次饺子”的理想,促使莫言发奋走上创作之路,立志当一个作家①。对比一些著名作家在开始创作时就怀有崇高的文学理想,莫言的动机确实有些“低俗”,但这种“创作的最原始的动力”却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及其在莫言心灵深处留下的烙痕。阅读莫言日后数量颇丰的童年题材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到童年记忆、饥饿心理始终缠绕着莫言的艺术世界并积极参与其创造。而童年时期的莫言也确然是时常饥肠辘辘、“吃相凶恶”,以馋闻名,他在《忘不了吃》中以“口的乞求,口在以求,一个‘吃’字,馋的意思有了,饿的意思有了,下贱的意思也有了。想这造‘吃’字的人,必是个既穷又饿”的解读,对“吃”字加以“溯源”②,便很能说明他对“吃”“饥饿”持有怎样的认识。“人们越是饥饿,越是喜欢谈论吃喝,越是谈论吃喝,就越是饥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③,出自《莫言传》中的这句话除了呈现莫言童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之外,还在饥饿与因此而产生的言说欲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正如莫言一面在散文中讲述童年伙伴都因饥饿而练就了一口“锋利的牙齿”和一起吃煤时香甜而快乐的回忆,一面在《铁孩》《蛙》等小说中重现这些记忆的风景,莫言笔下的“饮食现象”带有十分鲜明的儿童心理和诉说焦虑,它们是莫言创作道路上难以摆脱的记忆经验及外化的必然结果。

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地触及莫言小说中的这种记忆、心理及其展开的过程,笔者首先从其早期代表作《透明的红萝卜》谈起。《透明的红萝卜》发表于《中国作家》1985年2期,曾以神秘、空灵,富于朦胧的美感和很强的象征意味而给莫言带来了很高的声誉。尽管,对于小说中的“红萝卜”意象究竟象征着什么,莫言也自言“说清了难”④,但从其源于“”期间十二岁的莫言在桥梁工地当小工期间,因饥饿难捱而偷拔一颗红萝卜被当场抓住、后跪在伟人像前认错的经历,和创作之前一场关于“红萝卜”的梦境来看⑤,“透明的红萝卜”不失为莫言心灵深处的一个原型:它使莫言发现了童年生活的意义,同时也使莫言认识到所谓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也可以进行大胆的虚构、夸张甚至魔幻,进而在莫言的创作道路上具有转折意义。但童年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透过小说开篇处队长“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两个腮帮子像秋天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老老少少的人“眼巴巴地望着队长”、一齐看他那张刚刚吞咽下食物的嘴;主人公黑孩因看到偷来的红萝卜而滋生了幻觉,他想捉住的萝卜却被小铁匠甩进河中,此后他再也看不见那种奇异的景象,所以,他只能一边不断地将地里的萝卜一个又一个地拔起,一边不断地将它们逐个举到阳光下看;他因偷萝卜被剥光了衣服,他的亲爹早就没了踪影,他和喝醉后经常打他的后娘在一起过,等等情节描绘,莫言要写出一个在饥饿、孤独甚至恐惧中的孩子的体验无疑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核心。“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演讲中的这段话,使黑孩具有了作家灵魂自传的意义――正由于黑孩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他才能看到一个丰富而奇特的世界,同样地,正由于黑孩沉默不语、具有超出一般的忍受力,这个世界才显得单调、乏味,莫言的童年记忆才会得到一种倾诉的补偿。

作为莫言童年记忆和饥饿心理的一次形象再现,黑孩的成功塑造和如此贴近作家本人的灵魂使此后莫言笔下的孩子都成为黑孩的种种“变身”。即使仅从饥饿的角度来看,这些“变身”也可以列举《铁孩》中吃铁的“铁孩”和“我”;《丰乳肥臀》中疯狂恋乳、无法长大的上官金童;《牛》中贪吃好说的罗汉;《四十一炮》中吃成肉神的罗小通……经过多年的累积,莫言笔下的黑孩们已经形成一种特有的形象序列:他们是一群拥有共同精神内核的孩童,同时又是具有同类主题指向的人物,他们每一次出场都体现了莫言在创作上的“变与不变”,而他们闪烁的个性及其相对的差异又常常会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及至启示。由中篇《野骡子》发酵而来的长篇《四十一炮》,仍然在开始阶段通过主人公罗小通的主观臆想,即“无论是谁,只要给我一条烤得香喷喷的肥羊腿或是一碗油汪汪的肥猪肉,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叫他一声爹或是跪下给他磕一个头或是一边叫爹一边磕头”,来重复“饥饿主题”,但随着“他”的叙述成为一种惯性、进入幻想的境地,“诉说的目的就是诉说”“诉说就是一切”的主旨也逐渐凸显出来――“看起来是小说的主人公在诉说自己的少年时光,但其实是小说作者让小说的主人公用诉说创造自己的少年时光,也是用写作挽留自己的少年时光。”自然不失为一种拒绝成长、自我安慰与救赎之道,但从“饥饿”到“诉说”的无限扩张,却使莫言以“语言的浊流”冲决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堤坝”⑦,他童年种种苦难记忆在这里融会贯通并试图接近成人世界,他的语言风格也同样见证了他成长过程中业已形成的性格气质,在此前提下,那种探索莫言童年记忆、饥饿心理与其豪放不羁、充满酒神精神的叙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作法也就常常会显得恰如其分。

二、饮食叙事及其人性意识叩问

由于二十岁之前长期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已造就了莫言对于食物的强烈爱好和特殊兴趣,是以,他的小说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那么多关于食物和饥饿的描写。食物、饥饿以及种种吃相已在反复书写中成为莫言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而影响到莫言创作的其他方面。如果说《丰乳肥臀》中一家人由于饥饿在母亲率领下随着众乡亲于腊月八日奔赴县城喝粥;司马库与二姐上官招弟回来后母亲因饿怕了要求“囤下几担谷子”等场景,尚属人之天性使然,那么,在作家审美追求和价值判断的驱使下,莫言笔下的“饮食”和“吃相”具有多样的表象和多重寓意恰好印证了创作应有的“真实之虚构”的艺术本质。

纵观莫言笔下种种“饮食现象”,回归地域、乡土,书写家族、历史的命运和直面现实社会、关注当代生活,已成为其呈现“饮食主题”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叙事模式。其中,前者使莫言的小说走进了“故乡”,后者则由于更多社会性因素而使莫言表达了他形式层面上的才能或曰叙述的智慧。不仅如此,上述两种模式还常常会因叙事的篇幅而使其中“吃”的寓意呈现出愈加丰富、深刻的特质,直至涨破小说最初设定的主题边界,触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底线。莫言曾在《铁孩》中以高密东北乡的吃铁孩子毫不费劲就咬下一截铁,越嚼越香、越吃就越想吃和生出一身红锈,反思大炼钢铁的狂热历史;曾在《野种》中通过送军粮途中吃饭的故事刻画“父亲”余豆官勇武粗豪、侠义本色和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曾在《嗅味族》中描绘了饥饿年代吃的“桃花源记”;而《红蝗》中的“食草家族”们不断地咀嚼茅草不仅能够清洁牙齿,还能有助于消化与健康,他们排泄通畅、大便干净无味,使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恋乡情结”还在《四十一炮》老兰等向城里人卖注水肉、获取暴利,进行“原始积累”的情节中浮现过……这些“吃相”由于发生在莫言设定的“故乡”――“故乡”不仅是一个时空概念,还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所以,莫言可以通过“重返故乡”从容地走进历史、与祖辈交谈,而由此牵连而起的童年经验又使莫言的“吃”痛快、自然、尽兴。但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的现实书写中的“吃相”却不可与之同日而语。由于需要“降低”题材的敏感程度,需要为免受争议而进行自我保护以及避开习以为常的叙述方式、要以艺术和人物塑造代替空洞的口号与说教,所以此时莫言小说的“吃相”往往显得离奇、夸张、怪诞。正如莫言曾自言“带着镣铐的舞蹈”,“反而逼出来一种很好的结构,结构也是一种政治”⑧,文体的戏仿、技巧的试验、视角的变化等使读者看到了另一个、先锋派式的莫言。写于1987年的长篇《十三步》曾以一位一边叙述,一边以吃粉笔掩饰内心紧张与恐慌的物理老师引出一个离奇死亡的故事,但其深层用意却是为当时尚处于弱势群体的老师鸣不平⑨;1989年创作的《酒国》中有盛大而颓废的酒肉世界,有各式各样的吃法和各式各样的酒,但这个以侦探故事开头并嵌入大量他者小说(其实是莫言有意对鲁迅等人小说进行的戏仿)的长篇却缘于莫言对奢侈腐化、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等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⑩;先写电视连续剧、后改为小说的《红树林》情况确实有些特殊,但其围绕转盘上的裸女而展开的“风流宴”还是以活色生香的情节对“吃者”与当代生活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寓指……显然,现实题材的社会性、当代性让莫言感受到了某种压力,但以试验的手法完成一种叙事的转换之后,“饮食”和“吃法”同样可以抵达艺术的极致、完成寓言的象征。

我们是在莫言谈到他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一以贯之的”之后,又谈及“满意”《酒国》中有对“所谓强势群体的悲悯”的对话中{11},终于感悟到在那些零散、繁多的“饮食”表象背后,存有的人性之悲悯及叩问的思想高度。阅读《丰乳肥臀》中高贵、漂亮的知识女性乔其莎,因饥饿被张麻子以馒头;感受《大嘴》中因爹曾经吃过还乡团两个包子而使亲情丧尽,即便是寻死觅活同样无法换取家人同情的故事;还有《牛》中骟牛吃肉的“预谋”和全公社三百余人干部及其家属的“中毒事件”,“饮食主题”面前的人性简单而复杂,且常常和高尚、道德、伦理等价值发生冲突。“饮食现象”作为充满欲望象征的载体,不仅可以反映个体的灵魂,同样可以揭示生存的困境。《四十一炮》中的罗小通常常因饥饿怀念与抛妻弃子的父亲在一起到野骡子家吃肉的场景,又对毁灭其家庭的精明权贵老兰抱有既爱又恨的暧昧态度,就在于他无法摆脱以“肉”为代表的物欲。他连续发射四十一发炮弹才在漫不经心的最后一炮将老兰拦腰打成了两截,也是由于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暧昧态度及欲望焦虑在作祟。他吃够了肉,家破人亡、孑然一身,才成为“肉神”;他向那个与数万个女人交合后出家的兰大和尚讲述回忆和幻想中的“四十一炮”,正好与大和尚所在的五通神庙(即“色神”所在地)又莫名地搬来一尊“肉神”像形成绝佳的对应。“饱暖思淫欲”――罗小通的“小”和老和尚的“老”或“大”,似乎构成了一种对话的状态及成长的序列,但罗小通成年人的身体和长不大的心理,以及兰大和尚的迷途知返、回头是岸,却宣布了个体乃至人类无休止欲望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小通拒绝长大是否也意味着一种幸福呢?莫言没有给出更多的回答,他只是让罗小通在诉说,而“饮食”之中的欲念,“饮食”之外的欲念,还将怎样控制人类的心灵和生存的世界呢?

三、“饮食的极致”与境界追求

谈及饮食的极致,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长篇《酒国》。《酒国》,即五卷本《莫言文集》第二卷中的《酩酊国》,是一部没有在期刊杂志上发表就直接出版单行本的长篇小说。《酒国》最早于1993年出版,此后几年间,由于它尖锐而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极端的试验精神等在国内批评界了无声息,但在几位旅居美国的评论家那里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翻译本在国外也有非常好的反响。莫言曾在1999年日本讲演中将其作为自己“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长篇”;在2000年美国讲演时将其作为当代中国作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写出的一本书{12}。《酒国》在作家本人和评论界之间一度呈现的态度反差,极有可能是小说超出了评论家的“期待视野”及至“批评能力”(张闳语),但在笔者看来,解读《酒国》还需要面对其纷繁芜杂的饮食现象和拥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储备恐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从饮食角度来看,《酒国》至少有如下几方面值得关注:其一,侦查员丁钩儿调查“酒国”,却被诱骗吃下“红烧婴儿”、死于茅坑;作家莫言亲赴“酒国”,被灌得昏天黑地,寓意“喝酒吃肉”有强大的力量;莫言通过这样的书写揭示中国饮食文化华丽外衣下与生俱来的矛盾,和文化积淀后无力扭转的事实,故此,对于小说中的侦探和“莫言”来说,其颓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奈何的;其二,吃到极致、喝到极致。《酒国》中在吃肉方面有以“龙凤呈现”(以驴的性器官为食材)为代表的数十道的全驴宴,但其极致是吃堪称“人间第一美味”的婴儿肉及各式吃法;在喝酒方面有“绿蚁重叠”“西子颦”“黛玉葬花”等各种美酒和“入座三杯”“梅花三弄”“潜水艇”等各种喝法,有“酒娥”传说、各种酒器、与酒相关的诗、酒文化考据,甚至还要起草《酒法》……总之要在酒肉饮食中体验一种极致的状态,这既是饮食文化传统的当代延伸,同时也是物质满足后“精神饥饿”的表现,至于其中通过感官刺激唤起强烈的饮食心理更是读来耐人寻味;其三,对饮食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酒国》中的袁双鱼教授多年来饮酒如悦美人,将全部心思及都倾注到酒上,以至于妻子从未怀孕、只能从垃圾箱里捡来弃婴担当母亲之名,他仅凭一本文人臆造的《酒国奇事录》便只身登上白猿岭、寻找“猿酒”,其执着的理想、矢志不渝的境界追求由此可见一斑。正如莫言借李一斗说出:“让他们明白吃喝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命,而是要通过吃喝体验人生真味,感悟生命哲学。让他们知道吃和喝不仅是生理活动过程还是精神陶冶过程、美的欣赏过程。”将吃喝提到哲学高度,还有什么障碍不能逾越呢?

从莫言小说中层出不穷的饮食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上留下的浓重投影。孔子《礼记》中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中的“食色性也”;《汉书》中的“民以食为天”等阐述,皆以肯定、尊重人的自然天性的论断为饮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理念基础。从简单的“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文化”,饮食境界的不断提升不仅是人们物质追求的必然结果,也是精神追求的必然结果。一部漫长而厚重的饮食文化史,既有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和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创造,同时也有超越人的饮食天性、片面追求其华美外表的一面。如果说琳琅满目、各具情态的“菜系”,还在更多情况下体现了地域、历史、饮食习惯的审美差异,那么,著名的宫廷盛宴“满汉全席”则更多流露了华丽、气派的“天朝心理”和“帝王心态”,此时,美食也许不过是食者身份的符号象征,弥漫着挥霍无度、毫无节制的味道,而满足单纯生理需要的目的早被撇至一边。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从特定角度进入莫言的小说世界会给我们带来真正属于文化层面的启示,而事实上,长期怀有强烈饥饿心理的莫言也会对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作为一则完成于20世纪末中国饮食文化的寓言,《酒国》的现实批判意义和文化批评价值都是深刻而极端的,而从文学史演变的角度来看,《酒国》再现的荒诞书写同样也丰富了中国小说“吃人主题”的题材创作。

除《酒国》正面展现饮食的极致及其艺术境界之外,莫言小说中还有一类吃的现象值得关注,此即为从主体层面感受吃的美感及至为吃找到合理的依据。《四十一炮》中的罗小通在吃肉时能听到肉说话的声音,看到肉上生着很多小手对自己摇摇摆摆;而肉们也因他爱肉、懂肉、喜欢肉而像一个被深爱着的男人娶去做新娘似的等待着他去吃。它们在他的口腔里幸福的哭泣,而罗小通流着感动的眼泪在吃,将吃肉当成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上述通灵式的幻想、移觉中的心灵体验和巨大的精神满足,使莫言笔下的饮食现象具有非常强烈的抒彩。莫言借助这种夸张、病态的书写感受的乌托邦、填充饥饿的灵魂进而营造小说饮食意境同时也是主体欲望的艺术化,而在其背后,社会现实的荒谬感,生活的非理性、反崇高又在主观层面上得到了一种“民间化”的表达。

四、“吃”权利的文化解读

如何使莫言小说中众多的饮食现象获得更为本质化的认识?在列举大量的“吃”“喝”之后,饮食的权利浮出“现象”的表面同样存在着必然的逻辑。“饮食现象”作为人生存的基本前提,其身份、权利往往由于“天赋人权”而毋庸置疑。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否都能得到合理的实现及满足呢?在《粮食》中,莫言写了为养活一家三代和躲避保管员的搜身与性勒索,一位母亲吞食粮食、回家探喉催吐且技术日渐精进的真实故事。熟悉莫言小说的读者对这个情节不会太陌生,因为在中篇《梦境与杂种》和长篇《丰乳肥臀》中,莫言曾分别借助发生在妹妹树叶和母亲上官鲁氏身上类似的故事对此加以再现过,且在她们催吐后的粮食里还带有血丝及血的味道……相信很多人在阅读上述故事情节时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心理触动甚至是一丝疑惑:一面是期待小说主人公吞得越多越好,因为她们不仅在为自己争得吃的权利,还在为一家人争得生存权;一面是这样的故事究竟有几分真实性及合理性?显然,从还原历史情境的角度加以审读,这样的创作是可以成立的。正如莫言在美国讲演中谈及《丰乳肥臀》中的此情此景时指出:“这件事听起来好像天方夜谭,但确是我母亲和我们村子里好几个女人的亲身经历。我这部小说发表之后,一些人批评我刚才讲述的这个情节是胡编乱造,是给社会主义抹黑,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在20世纪的60年代,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13}应当说,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现实赋予人们饮食的权利就那么少并远远低于生存的最低需求,这时人们以非正常、带有欺骗性的行为争取饮食的权利,正是这时历史赋予他们的另一种权利。但作为小说的当事人,她们肯定不能轻松地跳出来讲述自己的“权谋”,她们只能以自虐直至因机械重复、失去饮食功能而自杀的代价(如《梦境与杂种》中的妹妹树叶)将故事演绎下去,而此时,仅说这样的故事是折射了时代、反思了历史、进行了社会批判显然是不够的。

既然为了生存可以争取饮食的权利,那么,一旦饮食的对象成为“自己”时抵制被吃更是一种必须。只不过,在循此路向进入莫言的小说世界、探究“吃/被吃”的关系的同时,中国传统小说的“吃人现象”同样也需要作为一种参照。莫言曾在与杜特莱话中列举战国时易牙蒸子给齐桓公等古代的食人肉现象和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救救孩子”{14};曾在对话“说不尽的鲁迅”中指出鲁迅“看客”书写及《药》等对他的启示,事实上,他在“集饮食之大成”的《酒国》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节:丁钩儿在被诱吃婴儿宴、举枪射击时就在意念上声讨过古今之易牙;李一斗寄给作家莫言的小说《肉孩》明显对鲁迅的《药》加以“敬仿”,皆说明了“吃”及其表现程度具有的“历史资源”及“潜文本”。而像《肉孩》中卖子夫妻因儿子皮肤洗得干净、品相好坏而产生的担忧与争吵;《神童》中身穿红衣的鱼鳞侏儒少年,率领众孩童打死看守者、逃出魔窟,更是以“贫/富”“贵/贱”“忍耐/反抗”的结构关系,对饮食权利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演绎。“饮食权利”是身份的象征,它贯穿于“吃什么”“怎样吃”“物质饥饿/精神饥饿”等各个环节,游走于“历史”与“现实”“理性”与“寓言”之间。与“食”相比,《酒国》中的“酒”作为媒介可以迷心智、助胆气,修饰“食”的过程、升华“吃”的欲念,实现“酒文化”与“食文化”的完美结合。由此联系到詹明信在《处于跨过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通过分析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及《药》等作品所言的“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象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15}《酒国》确然可以成为一则当代中国的文化寓言。其寓言结构以及故事中的利比多,既与莫言童年的饥饿心理遥相呼应,又再现着当代社会现实可能产生的情感反应及文本的投影。这里,饮食意义上的利比多并不过多地指涉,它只关乎躯体感受、口腔阶段最基本的生存欲望。由于饮食现象在中国社会生活、文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后者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历来具有复杂的象征意义,所以,通过饮食现象表达的主题必将会涵盖于历史和现实:饮食者最终将自身作为饮食的对象,使饮食现象在走向极端的同时,出其本身所负载的对于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盘剥。在这个意义上,小说中的“吃人”自然就成为“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梦魇,是历史本身掌握的对生活的恐惧”。{16}它的比喻义及其形象表达使尊严、高尚、伦理等价值层面上的命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缺失。

从童年记忆、饥饿心理到在饮食和饥饿中寻找主题,“饮食现象”构成了莫言小说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的饮食焦虑一方面使莫言始终对乡土、历史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籍此寻找故乡进而建立起“高密县东北乡的世界”,一方面则使莫言可以站在特定的角度看待城市和当下生活,以特有的面相表达作家的责任感及批判精神。在此过程中,接续中国小说的传统和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又使莫言能够不断发掘出新的“主题”,实现关于历史和现实的反思。相信这个“嘴馋”的作家还有很多美食故事让我们去欣赏,而对此,我们除了在等待中做一个“饥饿的孩童”,还能做些什么呢?

注释:

①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什么气味最美好》,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03-206页。

②参见莫言:《吃事三篇》,其第二篇为《吃相凶恶》、第三篇为《忘不了吃》,均收入《会唱歌的墙――莫言散文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83-88页、第91页。

③叶开:《莫言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

④徐怀中、莫言等:《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中国作家》1985年2期。

⑤莫言:《超越故乡》,《会唱歌的墙――莫言散文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⑥莫言:《讲故事的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演讲》,《盛典――诺奖之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77页。

⑦莫言:《诉说就是一切》,《四十一炮》“后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43-444页。

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⑨关于《十三步》的寓意,可参见莫言:《说不尽的鲁迅――2006年12月与孙郁对话》,《莫言对话新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莫言:《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十大关系――2006年11月在第七届深圳读书论坛上的讲演》,《莫言讲演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43-244页。

⑩关于《酒国》的创作动机,可参见莫言:《说不尽的鲁迅――2006年12月与孙郁对话》,《莫言对话新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和《中国当代文学边缘――2002年7月与法国汉学家杜特莱对话》,《莫言讲演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11}莫言:《说不尽的鲁迅――2006年12月与孙郁对话》,《莫言对话新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212页、第196-198页。

{12}分别见《文字有自己的道路――1999年10月在京都大学的讲演》,《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2000年3月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的讲演》,均收入《莫言讲演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85页、第127页。

{13}莫言:《我的丰乳肥臀――2000年3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讲演》,《莫言讲演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页。

{14}莫言:《中国当代文学边缘――2002年7月与法国汉学家杜特莱对话》,《莫言讲演新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51页。

{15}莫言:《酒国》,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85页。

{16}詹明信:《处于跨过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23页、第525页。

莫言的演讲篇3

作者/四川 徐敬德

2012年12月7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斯德歌尔摩瑞典文学院发表的演讲中讲了三个小故事,耐人寻味。

【故事一】

告密

莫言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他们去参观苦难展览。参观时,同学们都放声大哭。为了让老师看见自己的表现,莫言舍不得擦掉脸上的泪水,可是有几位同学将唾沫涂在脸上冒充泪水,一位同学的脸上竟然一滴泪水也没有……事后莫言把这个脸上一滴泪水也没有的同学的表现报告了老师,为此,学校给这个同学以警告处分。许多年以后,莫言深为这件事忏悔,想找该同学道歉时,可他已经去世了。

【感悟】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所有人的态度、表现、看法都一致,对不同的态度、丧现、看法应该尊重,持宽容的态度。众人都哭时,要允许有的人不哭,特别是当哭威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故事二】

论理

30多年前,莫言在部队工作。一天晚上,他在办公室看书,一位老首长推门进来,看了一眼他对面的椅子,自言自语地说:“噢,没有人?”莫言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首长被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当时,莫言认为自已是英勇的斗士,多年后,却深深地内疚。

【感悟】

莫言为什么深深地内疚?因为他明白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要体谅别人;如果为表明自己的观点,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过错。

【故事王】

八个泥瓦匠

这个故事是莫言的爷爷在许多年前讲给他听的。

8个泥瓦匠外出,遭遇暴雨,躲进了破庙里。雷声一阵紧似一阵,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怪叫声。众人都心惊胆颤,一个人说: “我们这些人中,必定有人干过伤天害理的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去接受惩罚吧,免得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是没有人出去。于是有人提议:“既然大家都不愿出去,那我们就将各自的草帽往外抛,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做了坏事,就让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结果,7个人的草帽都被刮回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风刮走了。于是众人抬起这个人,把他扔了出去。就在那个人被扔出去的一刹那,破庙倒塌了,那7个人全被压在了瓦砾之下。

(摘自《华西都市报》)

【感悟】

莫言的演讲篇4

关键词:莫言 叙事 传统 现代

莫言的小说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不是传统的艺术的复制者,在他的小说中,既有东方的文化意蕴,又有现西方现代派的风格,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魔幻的色彩,既有传统的形式,又有现代的创新。传统与现代共同熔铸在了他的小说之中,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小说世界。本文将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角度对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进行分析。

一、多人称的叙事主者

叙事者即“讲故事的人”,在《天堂蒜薹之歌》中,“讲故事的人”不只有写作的作者。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为主,作者站在了小说世界之外,以第三者的身份为我们讲述了“天堂县蒜薹事件”及相关的故事和人。莫言客观地为我们书写了一个真实的事件,客观地阐明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描绘了天堂县农民的悲惨生活及高马与金菊的悲剧爱情,再现了国家改革时期的农村的生活,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及封建残余对于人们特别是对妇女的迫害。第三人称的叙述使得小说更加客观自由,更加真实而广泛地反映这一真实的事件。

在第三人称的叙事中,莫言又加入了处于小说世界之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叙述者以作品中的人物身份出现,面向叙述接受者讲述自己与他人的故事。小说中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的结合使用,丰富了文章的叙述内容所要传达的意味,兼取众长,从感性及理性,客观与主观方面再现了“天堂县蒜薹事件”及高瞳村的人们的生活。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

《天堂蒜薹之歌》整体上是采用了传统技巧--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形式。在每一章节的开头都布置了天堂县瞎子张扣所演唱的民谣,形成了小说的整体的框架结构。但莫言在具体创作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非线性叙事。小说突破了简单的叙事结构,情节设置、故事编排更加复杂化。叙事打破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序展开的结构,而是以一种看似杂乱然而高超的技巧--预叙和倒叙及插叙的方式进行叙述。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最能体现其预叙技巧就是每一章开篇的天堂县瞎子张扣的民谣演唱。这些民谣部分就是对后面将要描述的事情的提前讲述。

其次,文章开篇就使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作家先为我们描摹了警察抓高羊和高马的场景,让我们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要逮捕他们,他们是什么关系”等等,设置了一个悬念,开篇即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整个故事几乎是以一种过去与现在交错出现的方式展开。第一章写警察逮捕高羊高马,高马逃脱了,接着第二章转为高马对金菊萌生爱意以及追求金菊到被金菊哥哥们打伤,第三章又回到了前一章所叙述的事情上来,第四章接着第二章的内容继续展开,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是如此展开。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故事在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以高羊及其他犯人被逮捕入狱直至最后判刑为线索,一条是高马与金菊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两条线索同时交错进行。

三、多重式内聚焦

在小说的叙事中,莫言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天堂蒜薹之歌》采取了多重式内聚焦的叙事聚焦,是受到了福克纳的影响而又有创新的叙事聚焦形式。在《天堂蒜薹之歌》中,对于天堂县蒜薹事件,有三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天堂县瞎子张扣的民谣,二是作者的叙述,三是小说第二十一章的《群众日报》的报道。

小说前十九章开篇都有一首张扣的民谣歌唱,当我们把这些民谣歌唱放在一起时,其实质上就是一部关于天堂县蒜薹事件的说书艺本,以演唱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官不护民不爱民最终的故事。

小说的第二种叙事话语即作者的叙述话语。作者就天堂县蒜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不只是纯粹地对事件的描写,同时对于相关事件及产生此事件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揭露了存在于农民与官员,人们之间的尖锐的社会矛盾,以及封建残余的毒害等等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小说的第三种叙事话语出现了,就是《群众日报》的报道,报道以客观理性的反映为主要原则,对天堂县蒜薹事件做了理性的分析和述评。

三种叙事话语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为我们再现了天堂县蒜薹事件,让我们对于此事件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感知。

莫言以其高超的不拘成规的创作手法取得了文学上的非凡成就,传统技巧与现代手法在莫言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融合,两两相互辉映,传统与现代技巧共同熔铸于莫言日趋娴熟老练的叙事手法之中,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地创作出一部又一部具有巨大反响的体现作者独特风格的著作。

莫言的演讲篇5

第四天,论坛主办方让莫言进行关于中国文学的演讲。走上讲台,莫言一开口并没有讲文学:“上个月,我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出院以后身体虚弱,本不想来参加这个会议,但我妻子说,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应该信守承诺。听妻子的话,我来了。我临出门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听说德国的高压锅特别好,你买一个带回来。’我这才明白她让我来的真正目的是让我来买锅。我前天上午已经完成了任务,买了个高压锅在床头放着。”这时,会场发出一阵笑声,有人小声嘀咕:“哦,上帝,我们可不是来听什么高压锅的。”

莫言笑了笑,就着话题,从“高压锅”引到了另一种“锅”,他说:“这次来,我还知道德国某些媒体给我背上了一个黑锅。这次我来法兰克福,收获很大,买回了一个银光闪闪的高压锅,同时还卸下了一个黑锅。我这次来才体会到老婆的话一定要听。我如果不来,第一买不回高压锅,第二我的黑锅就要背到底了。”听完这一段话,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莫言是要为自己鸣不平啊!

最后,莫言以一个小故事结束演讲,他说:“听说法兰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有一次,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的仪仗。贝多芬昂首挺胸,从国王的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我想,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对贝多芬的尊敬和对歌德的蔑视。在年轻的时候,我也认为贝多芬了不起,歌德太不像话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但像歌德那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尊重世俗,对着国王的仪仗恭恭敬敬地行礼,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通过这个小故事,莫言委婉地表明自己其实是心存敬畏的人,绝不是目空一切耍大牌的人。场内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原载2014年5月8日《现代女报・文 苑》】

莫言的演讲篇6

11点25分,颁奖仪式在瑞典王室乐曲《国王之歌》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随后,交响乐团演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进行曲。11点34分,国王一家盛装出场,在领奖台右侧落座。稍后,本届诺奖获奖者在乐曲声中入场,国王一家起立,欢迎获奖者入场,获奖者于领奖台左侧落座。颁奖典礼名流云集,包括上届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及夫人莫妮卡在内的各界精英受邀出席。

每个诺贝尔奖项评选委员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获奖者的成就并依次邀请获奖者上台从国王手中领奖。为莫言介绍的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提名小组主席佩尔·瓦斯特伯格,授奖词中写道:莫言是个诗人,他……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他以俏皮而难以掩饰的轻快口吻,揭示人类存在的极端阴暗面,几乎无意识地就找到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莫言的想象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他对大自然有了不起的描绘……他描写英雄、恋人、拷打者和强盗——他尤其擅长描写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莫言的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但到头来他却颠覆掉这一切。莫言采用了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夸张、模仿与派生手法。何时曾有如此史诗式的春潮席卷过中国与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淹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莫言是第四位领奖者,在领奖之后,现场奏起了丹麦剧作家卡尔·尼尔森的《阿拉丁组曲》的第四曲《中国舞曲》。

莫言夫妇获准邻坐领奖词简短

由于莫言夫妇都只会讲中文,因此诺奖主办方在颁奖后的宴会上将莫言夫妇安排紧邻而坐,而一般情况下,诺贝尔奖得主在宴会上与自己的家人是分开就座的。

瑞典媒体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就已经获得内部消息,莫言夫妇由于语言沟通问题,被主办方破例安排坐在一起,“颁奖典礼上的坐席安排是有规定的,不过我们也会根据语言能力来做特殊改变。莫言和他的妻子都只会讲中文,因此需要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就座。”诺贝尔基金会发言人安妮卡·庞蒂吉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据主办方安排,在颁奖典礼后的宴会上,莫言身边就座的将分别是他的妻子杜勤兰和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的妻子。

莫言的领奖词很简短:“尊敬的国王、王后和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是我记在脑子里了。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在这样一个殿堂中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谢谢大家!”

莫言妻子杜勤兰与女儿管笑笑,现场见证了他的这一光荣时刻。在莫言领奖的时候,镜头多次定格在两位女士身上。杜勤兰还能保持一贯的镇定,而管笑笑则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泪洒当场。莫言领奖后,位于二楼的乐队开始演奏卡尔·尼尔森的阿拉丁组曲第四曲《中国舞曲》。

“还是那个写小说换饭吃的人”

在莫言的老家高密东北乡平安庄村,10日晚与平时的夜晚一样漆黑安静。莫言二哥管谟欣一家晚饭依然是馒头、炒白菜,饭后仍然是看电视。唯一不同的是,因为来了记者,莫言91岁的父亲没有像往常晚7点就寝,而是安静地在炕头拥被而坐。

仅仅从表面上,看不出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与万里之外瑞典那场盛宴有什么关系。这个家庭的淡定,以及莫言的淡定,都让人印象深刻:莫言父亲说莫言“得奖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后仍然是农民的儿子”,莫言说,“心如巨石,风吹不动”。

“就应该这样。”莫言的大哥管谟贤说,从小祖父、父亲就教育他们:人,得意时别忘形,失意时别丧志。活得要有骨气。别让人看笑话。

莫言在瑞典的演讲提道,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他的喜悦,只有一个人无法分享,就是在他成长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母亲。这位勤劳、慈祥、善良、一辈子受苦受累的老人过早去世成了奠言一生的痛楚。获奖后,奠言回到平安庄,给母亲上了坟,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管谟贤记得,自己高中时,两个要饭的到家里乞讨,年轻气盛的他质问人家。“你们这是给社会主义大好形势抹黑,你们有公社介绍信吗?”被母亲一把拽到一旁。母亲拿了干粮给了乞讨者。回过来对儿子说“不要这样,人家也不容易。”

“自己不舍得吃,给别人吃。自己不舍得穿,给别人穿,母亲这种品德塑造了莫言,影响了莫言,让他永远站在大地上,以悲悯的情怀写作。”

莫言的演讲篇7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

维瓦尔第以其才能和头发的颜色著称,人称“红发神父”。他一生有大半时间在威尼斯一家孤女院当音乐指导,为他的学生们写了五百多首协奏曲(包括《四季》)。

一天,当维瓦尔第在讲弥撒时,脑海里突然闪现了一个赋格的主题。令众人大为吃惊的是,他立刻走下讲坛,冲进圣器室把这个主题记下来,然后再回到讲坛上完成自己的使命。因为这次失职,他受到了质询;但是他的错误被认为是天才的过失,除了将来不许他讲弥撒以外,并没有受到进一步处罚。

乔治・菲利普・泰勒曼(1681-1767)

德国作曲家,创作了约一千首组曲、120首协奏曲及多部歌剧。在巴赫之前,他被选为莱比锡的唱诗班领唱。

尽管他几乎能演奏所有乐器,12岁时就尝试过写歌剧,但是父亲过世后,他极不情愿地听从了母亲的旨意,郑重地宣布放弃自己的音乐追求,在20岁时去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在去莱比锡的路上,泰勒曼在哈勒(Halle)稍作逗留,在那儿他说:“我认识的亨德尔已经非常有名了,我再次沉醉于音乐的毒药中,这几乎动摇了我所有的决心。在和亨德尔告别后,我继续依照母亲的计划去莱比锡求学;但不幸的是,我住的房子永远充满了各种音乐,虽然比我写的要差得多,但还是再度诱惑了我。”

泰勒曼挚爱的第一任妻子在他们结婚15个月后死于难产。他的第二任妻子为他生了8个孩子(只有两个活了下来),但却为了一个瑞典军官而背叛了他。她的风流韵事成了整个汉堡的街谈巷议,甚至被编成一出讽刺剧,不过被官方禁演了。最终她离开了情人,也给泰勒曼留下了3000泰勒旧德币。

让-菲利普・拉莫(1683-1764)

直到50岁那年,拉莫才成为一个键盘乐作曲家及杰出的理论家,并且登上舞台。之后的30年中,他写了25部重要的歌剧作品,复兴了法国歌剧。

拉莫在排练的时候必须说很多话,但他说话时太卖力,以至经常口干舌燥,必须吃些水果才能继续,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正常的谈话中。每到他谈兴大发时,会经常突然失声,张着嘴像演哑剧一样,表明自己发不出声音了。

在《游侠骑士》的一次排练中,拉莫不断地让一个女演员将一首咏叹调唱得快一些。“但是如果我唱得那么快的话,”女演员说:“观众们就听不清歌词了。”“无所谓,”作曲家说,“我只要他们听到我的音乐就行了。”

拉莫年轻的时候在克莱蒙特当管风琴师,他非常向往去巴黎出版自己的《和声学》,但是又没有办法说服教堂执事解除合约。于是,在一个星期六早晨的礼拜仪式中,拉莫只弹了两个和弦就离开管风琴,砰地摔上门。没人觉得奇怪,大家都以为是调音师没有来导致拉莫发了脾气。可是在晚上的礼拜仪式上,拉莫又无缘无故地乱弹琴,连内行人都说只有他才弹得这么差。

拉莫受到了训斥,他回应道:除非解除和约,不然他就一直这么弹下去。教会执事最终同意了。之后的几天,拉莫用精彩的演奏结束了自己的义务。他弹得那样优雅、精致、有力、和谐,以至于教堂里所有的人都为他的离去而深深地惋惜。

莫言的演讲篇8

《非你莫属》是天津卫视2010年10月31日倾力推出的、我国首档大型互动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一经推出就占领了收视和传媒关注的制高点,成为当下国内荧屏炙手可热的话题节目。

观展/表演的理论建构

观展/表演理论是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针提出的。他们认为,今天的受众深处于媒体娱乐化倾向加强,互联网兴起与迅速发展,媒介影像与商业相结合的特殊消费情境下,受众不仅从自我出发解读文本,而且他们在消费中也试图展现自我、寻找认同和重构文本。

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观展社会。这里的观展,既有“看/被看”与“观看凝视/公开展示”的双重涵义,又是“作为主体的观看”和“作为被展示观看的客体”。观展/表演理论中扩散的受众的行为包括四个循环阶段:媒介渗透、日常生活、表演、观展/自恋。

观展/表演理论架构下的《非你莫属》

1.媒介渗透

《非你莫属》每周日21:15在天津卫视播出,网络媒体也同步跟进,各大视频网站均设有该节目的专题网页。2012年4月份,《非你莫属》和VIVA无限阅读平台合力打造一本同名手机杂志,这一举动宣告《非你莫属》成功登陆手机媒体市场。至此,《非你莫属》完成了从电视到网络再到手机的两级跳。形态上也在视频的基础上兼容平面,以电子杂志的形式进行深度报道,对栏目本身进行补充。

因为《非你莫属》带有“娱乐化”标签,这一点对于各大门户网站同样具有吸引力,所以除了栏目本身的视频流行于网络之外,每期节目中的特色人物都会作为花边新闻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块。

2.日常生活

当多样的媒介渗入我们的生活,《非你莫属》也随之介入其中。出于对当下就业形势的关注和“娱乐”的渴求等原因,《非你莫属》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节目中的“亮点”成了我们与人交谈的谈资,也许是一份“意外高薪”,一句颠覆正常人价值观的“雷语”或是我们各自心中梦想得到的职位。总之,有很多理由让我们选择把它拉进我们的生活。

3.表演

笔者认为表演对于《非你莫属》的受众而言分为三种形式,与人交流的过程、招聘过程、消费过程。当我们把最近一期的节目讲给他人时,我们已经开始自己的表演,讲给别人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个栏目持肯定的态度,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向他人再现节目中的某个情景,这个再现的过程就是表演的过程。另外一类表演是发生在招聘现场。学习求职技巧是很多人看这个节目的原因,这一类受众面临求职,或是身边的亲友面临求职,他们希望能从栏目中获取当下职场的有效信息,从而完成自我定位。按照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这时他们所展现的并不是“本我”,而是“他我”,这个“他我”就是《非你莫属》中的某一期的应聘者身上的一些特质。再者,表演也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来体现,而这一消费包括实际意义的消费与媒体消费。实际意义上的消费包含了对《非你莫属》中的广告商商品的消费和“波士团”成员所代表的12家公司产品的消费。媒体消费则主要针对电视、网络、手机这三种媒体,通过观看、点击完成一次表演过程。之所以将消费看做表演,原因是人在消费的过程中,本身带有认可该节目的情结,在社会中消费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消费的同时也是向他人传达一种信息,即对节目或商品的认同,而在他人眼中这样的行为就是“表演”。

4.观展/自恋

观展指的是生活周遭的所有物品皆成为被凝视的对象,所有万物皆是为了注视而表演。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认为表演在前,观展在后。笔者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观展应该是伴随表演而生的。与表演相对,观展也分为与人交流的过程、招聘过程、消费过程。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随时观察交流对象的举动,从他的举动中判断其对于我们的表演是否认同。在招聘过程中除去企业的招聘人员外,所有人同是应聘者,每个人在表演的同时受到身边他人的关注,当你从别人的表情或行为中捕捉到他对你表演的肯定态度时,会加强自我认同感。在消费过程中也同样是这个道理,通过观察他人的消费行为,与自身的消费行为进行比较和修正,从而最终形成自我认同。

除了观展,自恋为塑造扩散的受众的另一主要力量。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所指的自恋,是指个人与外物的界限模糊,人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时时刻刻看到的都是自己。

结论

通过对观展/表演理论中扩散受众的行为循环过程进行研究,以媒介渗透、日常生活、表演、观展/自恋四个部分为切入点,了解了《非你莫属》引发“热效应”的真正原因。在扩散受众的行为无限循环的过程中,受众一次有一次的完成媒介消费行为,为该节目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上一篇:公司庆典欢迎词范文 下一篇:高考祝愿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