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书籍范文

时间:2023-11-19 06:19:51

爱国主义书籍

爱国主义书籍篇1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110班的杜鹃,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营造书香校园,共享美好生活”。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于我们来说,何其重要。时光积累我们的经验,阅读塑造我们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人的自我完善,离不开书籍;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强盛,同样离不开书籍。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光辉而灿烂的文化,我们看到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博大,兵马俑的浩荡;同时,我们没有忘记虎门的硝烟,圆明园的火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辽阔土地上的践踏。

12岁的周恩来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可是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而读书,要为民族的腾飞而读书。鲁迅小时候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刻把奖章拿到街头卖了,然后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夜里读书,寒气难当时,他便摘下一个红辣椒,放进嘴里咀嚼,辣得满头大汗,用这种方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鲁迅先生勤苦读书,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曾整天呆在图书馆,坐在宣嚣的马路旁看书,书籍使他不断的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从而让他带领全中国人民走上谋求解放的道路。我们的知心姐姐张海迪,因为患有高位截瘫,一生只能依靠轮椅行走,然而她却把每天坐在轮椅上的时间变成了她的一部读书史,大量的阅读,让她的心志变得坚强,更使她获得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就在这辆轮椅上她学会了英语、法语等多个国家的语言,成为全世界青年人的杰出代表。这些名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之路无不是以书籍为奠基。

有人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它充实我们的头脑,丰富我们的心灵,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书籍是时代进步的阶梯”,它开启人类的智慧,塑造时代的伟人。一本好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文明和富有爱心;一本好书,能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拥有向上的动力;一本好书,更能给我们启迪,让我们获得无穷的智慧。如今,学校为了让我们能够多读书,多汲取知识。创建了“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在我们的学校里,你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读着、沉浸在书的海洋中。

亲爱的同学们,我想说:热爱读书吧!请相信阅读的力量,它会让我们的成长充满审美,它会让我们的梦想不再遥远,好好学习,细细读书,让我们的校园书香更加浓郁。让我们一起拥抱书籍,拥有这世界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创造的瑰宝,好好学习,细细读书。同学们,让阅读引领我们成长;让知识为我们导航。我们义东沟小学的每一位同学,要立志从自我做起,用书籍充实自己,用行动影响他人,争做一名有思想、有内涵、讲道德的优秀学生。让喜爱读书的我们成为义东沟小学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爱国主义书籍篇2

毕业在即,毕业生都会有很多的书籍不想或无法带回家,而这些书籍的非即时转手导致低年级同学不能及时获取旧书资源,以至于到新学期时花费更高成本争相涌入校外旧书店淘书。

而“让爱飞翔”书店将回收来的旧书卖给低年级需要的同学,为低年级求购旧书搭建一个平台,为其节约经费。还可倡导大家使用旧书,传播环保理念,书店所获利润除成本外大部分用于公益,使得卖书、买书的人也成为了广义的志愿者。

所以毕业生与其经历毕业甩卖、废纸遍卖的尴尬,不如使书本发挥最大的传播知识的价值。将自己不用的书籍无偿捐赠给或有偿义卖给“让爱飞翔”。

二、项目意义

1、传递爱心,传播知识,改变命运,“让爱飞翔”基金的设立能使更多受捐助者受益。按受捐助者的需求捐赠、创建FLY图书室等,较之直接捐赠毕业生旧书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而毕业生书籍对在校大学生的用处为最大,可以在高校继续发挥余热。

2、精选部分回收的书籍入库读者协会创建的“爱心图书馆”,让在校生免费借阅,将“爱心图书馆”闲置的书籍入库“让爱飞翔”书店义卖,促成一种良性循环,并达到共赢。

3、人性关怀,传递公益心。通过该项目传播公益理念,传递公益心,接力公益行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形成互助博爱的理念和热心公益的社会氛围。

4、该项目可以作为公益创业的一个典范,对公益创业能起到很大宣传推动的作用。公益创业采用创新的商业的方法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建立兼顾社会利益的盈利性企业。让爱飞翔书店抓住了社会的需求,有助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然而还能创造经济效益,且易于推广,值得推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是。

5、该项目可持续发展性强,在日常也可做,而且能最有效消化最大量的书籍。而且当该项目推广到所有高校之后,甚至还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6、能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大大拓展其实践动手能力,且意义甚大。

7、多方协作,达到了多个公益组织营销的目的,一举多赢。中国公益创业中心、学社联、KAB、FLY协会、读者协会、滴水恩、一起do等多个公益组织的品牌将一起得到提升,多个组织协力一起将公益创业事业做大做强。

8、给毕业生创造一个感恩母校的机会,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三、运作模式

(一)书的回收

书籍的回收方式可以分为无偿回收和有偿回收方式。

(二)书的使用:

1、捐赠给XX大学读者协会创建的“爱心图书室”,供XX学子免费借阅。

2、在让爱飞翔书店义卖,义卖所得利润除维持注入“让爱飞翔”基金。该基金专用于购买适宜受捐赠者阅读的书籍或者文具用品,部分通过FLY协会在XX贫困县建FLY基金、其余通过“多背一公斤”、一起do等公益组织捐赠给受助者。

3、将回收的书籍以低价义卖,节约低年级同学购书成本。

4、“让爱飞翔”书店和“爱心图书室”都支持“以书换书”,用已经看过的书换自己没有看过的书。一方面使书店的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将闲置起来的书利用了起来。

(三)回收站:

地点: 2区4栋128、133,读者协会办公室,XX自习室

摆点募捐:6月13日、14日XX市场摆点

四、具体操作

(一)前期运作(毕业生离校之前):

前期运作需要组建如下几个团队:

1、宣传团:

负责各期宣传,整合学校相关资源,达成共识,统一宣传,一起协作把这份公益事业做大做强。尤其注意以下方面:

a设计组:制作海报、横幅,以及传单等宣传资料。

b实施组:在各大楼栋、教学楼张贴海报,在相关位置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至每一个毕业生寝室,反复扫楼。积极宣传让毕业生主动参与进来!设计组设计好之后可以加入实施组。

c摆点组:负责跳蚤市场摆点。跳蚤市场当天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出动。

2、收书团:

按地点分,包括上寝室收书过程和在办公室定点、摆点收购。

按有偿性分,包括有偿回收和无偿回收两大块。

注意:

①收书团设一个总负责人,分有偿回收组、无偿回收组、定点收购组。其中定点收购组尽量选用女生。

②有偿回收以一蛇皮袋计算,一袋子5~10元,要开发票,一张给义卖者,一张自留。并对捐赠或义卖者赠送公益纪念品。无偿回收也要开发票。

③公益纪念品方面由专人负责。

④物资准备:蛇皮袋和发票。蛇皮袋上最好能写上“让爱飞翔”公益创业团队的字样。

(二)中期运作(暑假)

组织暑假留校志愿者整理书籍。将书籍按照院系专业排列,并且统计书籍的数量,初定价格。

(三)后期运作(下半年新学期开始)

1、确定门面,书籍分类上架。

2、书店工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可能需请一名员工,这个就业机会可以提供给条件合适的下岗员工。值班人员提供给志愿者,志愿者可获得一定劳务补助,可与学校勤工俭学项目合作。

3、所获利润用于公益事业。主要依托FLY协会的力量在湘西建立FLY图书室。此外,借助FLY协会、各学院三下乡支教团队、多背一公斤、一起do等公益组织的力量将我们用利润购买的书籍和文具捐给贫困地区中小学。

利用我们购买的适合中小学生的读本做一次“祝福签名”活动,让大学生们在书的扉页里签名并写祝福贫困地区学生的话。

4、利用每一次公益活动的照片和志愿者的感言制作展板, 对活动进行后期宣传,扩大影响力。

5、我们对每一期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利润的使用情况都会进行结算,一个月公示一次。

爱国主义书籍篇3

关键词:爱默生 《美国学者》 学者情怀

一、牧师?异教徒?――爱默生其人

1837年,当古老的中国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境中时,大洋彼岸马萨诸塞剑桥镇的哈佛校园内,美国超验主义的哲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正发表着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演讲;这篇名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后来被誉为“美国知识界的独立宣言”。 如果说,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人最终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那么,以爱默生的《美国学者》和他的超验主义为起点的文化改革思潮,则使美国人最终摆脱了欧洲观念的束缚,形成自己独立的国民精神和文化品格。正如欧文・豪(Irving Howe)所说的那样:“过去华盛顿与杰斐逊在制度方面获得的成就,现在爱默生在精神领域得以实现,并因而渗透于文化生活。” 前者立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后者立人, 改造了美国人的灵魂。[1]

在细说《美国学者》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爱默生其人。爱默生出生于19世纪美国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一位知名的牧师。父亲去世后,年仅9岁的爱默生被送到波士顿拉丁学校学习。1826年,爱默生在哈佛神学院进行短暂的学习后,开始作为唯一神教(Unitarianism)的牧师布道。1833年,在要求改革圣餐仪式遭到拒绝后,爱默生辞去牧师职务,开始游历欧洲。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卡莱尔等文化名人,并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1833年10月,爱默生回到美国,开始以演讲为生。1836年,爱默生创立了“超验主义俱乐部”,并发表了人生第一本小品集《论自然》,成为超验主义的先声。在这过程中,爱默生阅读并摘引了乔舒亚・马什曼编译的《孔子》。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不难揣测,作为唯一神教的牧师,爱默生“对唯一神教过分崇尚理性而忽略生动灵魂的倾向深感不满”;[2]同时他的思想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先验论和东方哲学的影响。和老子一样,爱默生相信宇宙的一体性,相信世界的同源,这源头也就是他所谓的“超灵”。

在《美国学者》这篇演讲中,爱默生在讲稿中充分表露出对美国光明的未来所抱有的希冀与信念――“一个由真正的人组成的国家将要首次出现”。[3]他呼吁人们结束对外来文化的依赖,“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工作;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美》:29)。他描述的理想美国学者的形象是:既能思想,又善于行动;既珍惜大自然的启示,又富有崇高的责任感与自信心。

二、一双手拥抱两个世界――爱默生眼中的自然、书籍与行动

在他的讲演中,爱默生提到了三件重要的事物――自然、书籍和行动。他花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三者对于学者的重要影响。

首先是自然。爱默生认为:“大自然之于人类心灵的影响,具有首位的重要性”,“所有的人里,学者最多地受到自然景象的吸引。他必须在他心目中确定它的价值”(《美》:4)。在爱默生看来,自然是一张循环往复的网,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人类自身连同大自然一起都在这张网中,同根相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就是对自身的认识,“大自然是人类心灵的对应物,它从各个方面印证心灵的问题”(《美》:6),当人学会了崇尚心灵并发现当今的自然哲学正是心灵第一次强有力的探索之后,人肯定会向前展望,以便寻找某种不断发展的知识,最终变成一个创造者。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爱默生的自然观。之前说过,爱默生的思想深受东方哲学的影响,因此他相信宇宙的一体性,认为自然是一张联合的网。与西方“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不同,在东方,自然本身便具有神圣性,人对自然卑恭崇敬。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和自然和谐统一。但在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爱默生所论的“自然(Nature)”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又有所不同。在笔者看来,爱默生心中的自然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灵魂(soul),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爱默生甚至还认为这种人的精神和灵魂便是世间万物的源头,也即所谓的“超灵”。不消说,这种“超灵”是包括自然在内的,或者说自然与它合为一体。由此可见,在爱默生看来,人的精神才是主宰万物的上帝,而自然作为人类精神的印证,自然也很重要――它可以连通人类“外在的自我”与“内在的自我(即精神)”的交流,从而达到一种自我的和谐。与此同时,我们把目光转向欧洲――爱默生在游历欧洲时结识的文化名人。前面说过,爱默生也受到他们思想的影响。这些生活在19世纪欧洲的艺术家似乎同更早时间的东方先哲们一样,对自然充满无限的钟情。以华兹华斯为例,即使这位桂冠诗人体格并不算强健,似乎也不妨碍他与自然交流的热情。“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山间或者湖畔步行很长一段距离”,[4]45感受自然之美,随口吟诵出至今仍为人熟知的诗歌。华兹华斯说:“大自然会指引我们从生命和彼此身上寻找一切存在着的美好和善良的东西,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4]46

从生活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先贤们对自然的崇尚之情,我们也可以印证爱默生的观点――“大自然之于人类心灵的影响,具有首位的重要性”(《美》:4)。生活在现代的人类似乎也用行动呼应着爱默生的观点:当筋疲力尽的人群想要躲开城市日常生活的纷繁复杂,寻求心灵的庇护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亲近大自然,于是便有了各种形式的旅行。也许,华兹华斯的诗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大自然)能够让人了解,

我们内在的心灵,它静谧而且美丽。

它带给我们崇高的理念,

不论是邪恶的言辞、偏见、自私自利者的鄙视、

毫无善意的寒暄以及日常生活的人情淡薄

都不能剥夺我们这个愉快的信念:眼中所见的自然充满

神的恩赐”[4]48

除去自然,爱默生认为书籍也对人具有重要影响。他首先肯定了书籍作为人类过去思想的结晶,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但随即指出,“没有绝对的完美”, “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在他的书里摒除所有传统的、地域的、过时即废的东西,或是写出一本思想纯粹的书,并使它在各方面都适用于永久的后代”(《美》:7)。因此,他教导人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书籍,而不是将对其的热爱蜕变为对它的盲目崇拜。“书籍使用得当时,是最好的东西;将它滥用时,则变成了最坏的东西。”(《美》:8)爱默生的这一思想与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思想再次不谋而合。

爱默生对典籍和固守旧知识者的批判让我们想到当下的一些学者。他们执著于某些书籍的教诲,固执地坚守着所谓的门户派别之见,并在其信念遭受质疑时大吵大闹、绝不让步;又或者眼睛死死地盯着外国的理论趋势,亦步亦趋,唯恐追得慢了,失了先机。也许我们可以冒昧地猜想,他们一定是在图书馆长大的温顺谦和的青年,全心全意地接受着卢梭、洛克、培根早已阐发的观点,却不知道卢梭、洛克、培根在写这些著作时,不过也是图书馆里的年轻人。又或者,我们可以更加恶毒地揣测:这些抱着经典和国外的理论不放的守旧者们,到底是如何看到书籍的价值的呢?作为思想的结晶而存在的书籍于他们而言,到底是了解过去从而开拓未来的阶梯,还是仅仅是实现某些个人低劣诉求的手段?

也许爱默生和孟子这些先哲对于书籍的态度和教诲,倒是真真算得上是“适用于永久的后代”了――尤其是对于今天学术虚假繁荣的中国。

我们再来说说爱默生所提及的“行动”。在爱默生看来,行动是学者“必需的能力”。没有行动,思想也就永远无法发育为真理。我理解的此处的“行动”是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这让笔者想到古希腊先哲们提倡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何谓理性支配?首先是人对自己无法离开自然与环境而封闭生存的确认;其次是人对自己和群体所处环境的了解,以及对未知环境的向往;其三是人对外部美的发现和寻找,并从中获得自我体验。

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不知道爱默生在这里是不是想鼓励惯于用脑思考的学者们多去接近生活,从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真理。

三、孤独的智者――由爱默生说“学者的责任”

最后,我们来简单地讨论一下爱默生所提倡的“学者的责任”。爱默生认为;“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是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学者应当“从事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偿的观察工作”(《美》:18)。在学术过分狂热的今天,这个观点无疑是极具思考价值的。我们有多少学者真正在从事爱默生所说的“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偿的有益于大众的工作”,又有多少学者把“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使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这一职责视为己任呢?“当前的学术研究, 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学术研究成果缺乏‘精品’,人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处在危险之中;另一方面,透过各种媒体,大量文字又以‘复制’的形式出现,社会科学研究异常的‘繁荣’”。[5]因此爱默生的学者情怀对我们当今的学人也许有所启迪。“学者理应成为‘思想的人’。其责任可以归纳为‘自信’。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使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学者从事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酬的观察工作……这种人必须忍受公众的忽视,也不会有及时的名望。在他长期的工作准备期间,他肯定会经常表现出对于流行艺术的无知和生疏,并导致那些能人们的鄙视,将他冷落一番。他必定有长时间的言语迟钝现象。常常为了无用的东西舍弃该做之事。更糟糕的是,他必须接受贫穷和孤独――往往如此!他本可轻易而愉快地选择旧路,接受时尚教育以及世人的宗教,可他宁可背起十字架,历经苦难去寻求自己的出路。” 又或者,我们可以不那么愤世嫉俗,对旁人进行那么急切的质疑,我们姑且来检讨一下自身,我们又是否真切地想过从事迟缓、无名而又没有报偿的观察工作,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呢?毕竟,世界是他们的,但终究是我们的。

愿爱默生的学者情怀能伴随我们走过以后的每一段心灵旅程。

参考文献

[1] Irving Howe.The American Newness: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Age of Emers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22.

[2] 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6:13.

[3] R. W. 爱默生.美国学者:爱默生讲演集[M].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30.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在括号内标出该著名称首字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4] A. 德波顿.旅行的艺术[M].南治国,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45.

爱国主义书籍篇4

书籍插图作为人类绘画史上古老、重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它虽然从属于文字,但不是简单的图解和阐释说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它在社会背景、审美思潮的变迁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迥然各异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价值取向。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打开

了中国面向西方的大门,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扶植下,中国的现代插图艺术得到发展。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西方的审美思潮和表现手段的影响之下,书籍插图的题材、形式,创作者的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和民族兴衰相联系起来。

一、新文化运动与大众审美趣味的变迁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书籍插图的发展,为插图艺术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五四”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文学团体,《新青年》杂志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刊物,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在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带领下,引进西方的文艺思想、介绍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反对旧的封建文化。随着西方文化潮水般的涌入,中国的艺术开始对外来的文化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这一时期,中国的书籍插图更多的是通过对西方审美思潮、绘画手段的了解与参照,吸收西方先进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巧,敢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理念,摆脱陈规旧俗,并将其融合渗透于原有的插图艺术,和民族传统相结合。

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状况,人们的审美趣味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一方面,书籍插图通过它的娱乐性特征引起人们的关注度,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动荡,国家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书籍插图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围绕着救国的主题展开。因此,书籍插图在这两种需求下,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既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又拥有鲜明的革命特征的书籍插图应运而生。

二、新兴的木刻艺术 木刻插图因为简便的制作,较少的耗费,易于流传普及的特征,满足了当时中国国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当时的苏联木刻艺术,正值鼎盛时期,对它的介绍和借鉴,可以让中国的青年一代获取新的养分,同时激励和鼓舞人们追求理想、向新的幸福生活迈进。木刻艺术为书籍插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契机,许多的书籍插图都以木刻为表现形式,开始吸收西方的绘画技法,具有明暗光影和空间感,色块鲜明,简洁直率,气势雄伟,更具感染力,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对书籍插图风格的影响 作方法上,受到德国表现主义、苏联现实主义木刻的影响,刻画劳苦大众的生活,题材上大都反映出革命主义精神,痛斥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现实主义表现方式受到苏联革命现实主义影响,更倾向于写实和再现,在插图领域,表现为严谨扎实的造型,饱满的构图,细腻的手法,注重技巧,喜欢塑造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和人物形象。插图艺术家们吸收了国外木刻插图的创作手法,力求表现中国当时的国情,刻画了许多劳苦大众和他们的生活情形,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朴素、真实的表现来影响教育广大人民,让他们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主要的插图艺术家有刘岘、黄新坡、陈铁耕等,刘岘为鲁迅的作品《呐喊》、《孔乙己》、《风波》、《阿Q正传》、《野草》等创作了大量的插图。刘岘在木刻肖像方面颇有才华,它的木刻作品黑白处理得当,对贫穷的人民和他们的苦难生活了较多的关注。黄新坡的作品主要表现出人民的苦难生活,号召劳苦大众和黑暗的社会斗争。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平凡的故事》、《在德国女牢中》。陈铁耕的作品颇受鲁迅的赞扬,被视为初具民族风采的作品,鲁迅认为他的作品能够深刻地再现普通人民的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刀法简洁、技法娴熟。代表作品有《法网》插图,木刻连环画《廖坤玉的故事》等。

表现主义在德国以侨社为中心,他们尊崇蒙克的绘画风格,对黑暗的社会和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抵抗情绪,主要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常常通过夸张和变形的造型和线条表现一种不满、压力、紧张的情绪情感状态。珂勒惠支、梅斐尔德、麦绥莱勒等艺术家的作品都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风格鲜明。主要的插图作品有赖少其的《自祭曲》,野夫的《水灾》、《卖盐》。赖少其的作品表现主义色彩浓厚,刻线粗放有力,倾向于表意。野夫的连环画作品曾向鲁迅请教过,他的木刻师法麦绥莱德,作品中刻意模仿的痕迹鲜明,鲁迅提示他要注意借鉴中国的木刻遗产。

四、文学家对插图艺术的喜爱

在二、三十年代,不少的文学作品都配有插图。这一时期,比亚兹莱的画风,象征主义、抽象主义等西方[论文网 www.uuubuy.com]艺术流派都对中国书籍插图产生了影响。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艺术家开始大胆吸收国外艺术流派的创作方式,并加以改造变化,和自身的创作风格相结合。一些文学家也积极参与书籍装帧和插图设计。闻一多不仅仅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同时他也是艺术家,他创作了不少的书籍插图和封面装帧设计,代表作品为《冯小青》、《梦笔生花》等。[3]叶灵凤也是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的插图家、书籍装帧艺术家。她为《创造月刊》、《洪水》创作了大量的插图,其插图具有颓废唯美的风格,强烈的黑白对比与纤细的装饰纹路,明显具有比亚兹莱风格,使得叶灵凤被称为“中国比亚兹莱”。当时鲁迅还批评叶灵凤“生吞比亚兹莱,活剥蕗谷虹儿”。[4]

马国亮为《夏夜一点钟》做的插图,以线条为主,富有装饰味;端木蕻良为萧红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所绘的插图和封面;蔡若红为洪为济的《咖啡店侍女之歌》所绘插图;张爱玲为自己的散文集《流言》所作插图;叶鼎洛为郁达夫的小说《迷羊》绘制的插图,为自己的小说《归家》所作插图。这些插图都显示出一定的艺术水准,深受大众喜爱。作品贴近生活,表现大众最真实的一面,主要集中反映城市风貌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市民的情态、心境,传达出当时的社会氛围人物内心世界。在文学家的参与影响下,书籍插图呈现出清新的人文气息,它们的创作实践和对艺术的热爱,敢于尝试的精神为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结语

政治、经济的现状、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审美趣味的变迁等等都成为书籍插图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形式技巧不断演绎发展的因素和契机。民国时期的插图艺术家们贴近大众,或者表现城市中普通市民的一些生活场景,情趣感很强,带有世俗化的倾向;或者站在抗战的立场上,反映劳苦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浓重的悲剧美学风格。他们在写实的艺术手法基础上,试图通过简练、通俗的语言,走进大众,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鞭挞旧的统治阶级,作品充满了革命主义精神,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和战斗性。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 期,书籍插图摆脱了原有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式,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吸收融合了西方文化,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开创了中国现代书籍插图艺术的先河。 注释 [1]文艺与革命,载《三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转引自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86;

[2] 许幸之:《左翼美术家联盟成立前后》,转引自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P4;

[3]闻一多为潘光旦的小说《冯小青》所做插图,色彩淡雅,用笔酣畅淋漓,意境优美,情绪表现贴切;

[4]《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引于李允经《鲁迅和藏书票艺术》﹐《鲁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八年第八期,第60页。鲁迅在《艺苑朝华》丛刊中的《比亚兹莱画选》的《小引》中还指出﹐比亚兹莱的作品「达到纯粹的美﹐他画出他所「看见﹐「梦想与「思想的事物不过﹐鲁迅所倡导的木刻运动﹐主要却是以苏联的写实画风为主。

爱国主义书籍篇5

世人皆知纳粹的暴行,尤其是1933年5月10日发生的大规模焚书运动,导致了德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长时间的空白,很多著作遭到了焚烧,作家遭受了监禁与迫害,一大批人踏上了流亡之路。与此同时,我们却得知这个国家的元首原来是一位嗜书如命的人,他自己的私人藏书高达一万六千册,而且绝非用来装点门面,他的阅读热情近乎疯狂,几乎每晚必读书。

据保存下来的资料,希特勒的藏书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军事类书籍占据了一半,这也是他读过最多的一批书;艺术类书籍大概有一千五百册,这是他的私人爱好;最后一种是占星学与神秘主义书籍。

引发我好奇的是后两种类书籍。1914年参军之前,希特勒一直都是以自由画家的身份蜗居在柏林和慕尼黑。他年轻时候想成为一个画家,又梦想成为建筑学家,这些都因为他的学历问题被搁置了。我们很难想象年轻时候的希特勒是一位文艺青年,对这个世界有着美好的憧憬,渴望在艺术的领域内有所建树。是什么改变了这位年轻人?是战争吗?按照他在自传《我的奋斗》里面的说法,是一战中德国战败带来的精神创伤使他顿悟,必须从政。但是从一位落魄的画家,到一位改变世界命运的国家元首,这中间的跨越绝非顿悟可以解释的。

至于占星学与神秘主义书籍,现在看来更觉得匪夷所思。但是这种独特的兴趣,催生了多少好莱坞电影呀。回想一下著名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中,至少有两部都与希特勒的神秘主义爱好有关。希特勒相信自己是受到上天眷顾的救世主,靠着这种神奇的预言,他逃过了战争的炮火,无数的刺杀。按照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沃尔特·C·兰格的说法,这种坚定的信念对德国人民产生了致命的传染性效果。

希特勒的藏书随着其帝国的陨落,四散各处。讽刺的是,这个曾发起焚书运动的人,自己书籍的命运却不知所终,大部分作为战利品被瓜分,失落他乡,至今只有一千多本被搜集到。

爱国主义书籍篇6

一本书在如此情境下消失,不仅不是一首悲伤的挽歌,反而成了一则美丽的回忆,一本书除了在内容上可能引起我们心灵的感动外,还可能从视觉、触觉,甚至听觉与嗅觉让我们惊喜,想一想,浏览、把玩一本中世纪印刷术发明前的彩绘烫金祈祷书,眼睛所及、手指所触摸的。是由修道院教士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用手抄写,描绘于羊皮纸上的珍品

那历经数百年依旧瑰丽的色彩、结实羊皮纸的嘶嘶翻页声、陈年油墨所散发的幽香气味,的的确确牵动了我们不同的感官兴味。

书籍的感官之旅

大多数人虽然难以接触到这般昂贵的古书,但是现代设计、制作的精美书籍,其实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书籍艺术(book art)一直是西方文化中颇重要的一环,举凡装订、印刷、纸张与字体的选定,全都可以考究到极点。某些艺术家更是专门以书籍作为创作题材。他们希望自己所设计、制作出来的书籍,从造型本身即可被视为独立的艺术品,具有审美的价值,或者透过这个媒介,反映一些社会、政治的讯息;或者仅仅传递艺术家的某些意念。这些书的素材与表现形式有诸多可能性,它们通常都由手工制作或限量发行,并被通称为“艺术家做的书”(artists’books),以别于一般大量生产,以内容为主、包装为辅的传统书籍。这类艺术家做的书,明显是以吸引人们视觉为导向,因此也就成为爱书人及艺术爱好者的收藏对象了。

甚者,若是我们将“书籍”的定义扩大到所有承载图文的容器,那么现今流行的电子书更是在声光影音的辅助下,提供人类听觉与视觉上的全新感受。

在所有的感官经验中,味觉与书籍的形体似乎是最扯不上关系的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书、用手指翻书、用耳朵听书、用鼻子闻书,但若说要用一张嘴吃书、尝书,那却是难以想像的。众所皆知,蠹鱼喜爱吃书,小小一只虫儿可以悠游地藏身书页内,从封面一页页吃到封底,但那毕竞只是虫儿。

人吃书、吃纸页的情况倒不是没有发生过。正如20世纪初期,美国最知名的古董书商罗森巴哈(A.S.W.Ronsenbach)所指出的,许多儿童书都曾被不懂事的小孩放入口中咬得稀巴烂,以致书况完好的首版(first-edition)童书格外稀有;侦探小说中也不时出现特务人员在情急之下,一口吞下书写秘密的字条以销毁证据的情节;在英国导演彼得・格林那威(PeterGreenaway)那部知名的影片《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那位粗暴蛮横的饭店老板杀害和他妻子有染的温文书商的残酷手段,就是把书页塞进他的喉咙之中。这些人吃书的情境,都是在无知或被迫的状况下发生,想来都不怎么令人愉悦,毕竟人非书蠹!

精神食粮大口大口吃

有趣的是,无论古今中外,“书籍”与“食物”这两个意象经常被联想在一起。中文最常听到的当然就是“精神食粮”、“咬文嚼字”、“啃书”、“食古不化”这些语词,把书籍、文字比喻成为可以吃的食物。中、英文也同时都用“吸收”(assimilate,absorb)、“消化”(digest)、“狼吞虎咽”(devour)、“咀嚼”(chew)等动词来描述不同程度的阅读状态。某些西方爱书人且自拟为“吃书者”(hook-eater),指的是自己读书又多又快。不过,模拟终归是模拟,除非是具有特异功能之士,否则真要把一本书当成一块可口的牛排般咀嚼下咽,实在非一般常人所能为也。然而,近几年国际间却出现了一个令人侧目的“吃书节”活动。

事情缘起于一位活跃于美国书籍艺术圈的创作者、收藏家兼评论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Judith A.Hoffberg)。1999年感恩节时,她与三位书籍艺术家相聚,当火鸡伴随其他美食、美酒下肚之后,霍夫博格突然心生一念,若是书也可以吃,不知这群艺术家们都会制作出什么样的书来?这个奇想当场引发在座人士的莫大兴趣。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霍夫博格积极联系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也得到了热烈的回响。她于是选定2000年的愚人节为首届“国际吃书节”(International Edible Book Festival),鼓吹爱吃又爱书的个人与团体,以食材制作出与书相关的对象,在4月1日这天下午2点到4点(以每个人的时区为主),将成果公诸于网站上或在特定场所,然后在4点整下午茶时段里,动手将它们祭人五脏庙之中。

“愚人节”里的“吃书节”

把“吃书节”订在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自然是带有幽默与趣味色彩的。观看网络上的档案照片,参与者的创意与巧思确实令人赞叹。有别于以纸本、油墨为原料的传统书籍,历届吃书节的成品运用了广泛的素材:巧克力、糖霜、奶油、芝士、海苔、土司、饼干、糖果、蛋、果冻、鱼子酱、通心面、各色水果与蔬菜。这些烹调精美的“书”,其实也可以被视为“书籍艺术”的另类展现。若非因为它们不能长期保存,还实在让人舍不得将它们肢解后吞下肚去。但也正因为它们的可食性,“书”的定义又变得更广了。人类与书的关系,更扩及到味觉的接触。我们可以用味蕾来品尝它们的酸甜苦辣咸。一本书在如此情境下消逝,不仅不是一首悲伤的挽歌,反而成了一则美丽的回忆。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恋物癖。许多书痴对于实体书的爱恋,不仅止于书籍内容所传递出的形而上意涵。事实上,他们对于书籍的形体本身,乃至因书而可能引起的所有相关意念与事物,无不抱持有高度的兴致。他们希望以各种方式和书籍产生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甚至可以强烈到主导了恋物者的生活方向。

爱国主义书籍篇7

平常里不关注书籍的阅读,只是光顾于手机微信等碎片化的阅读,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甚远。只重视给孩子购买辅导资料,而忽视自己的阅读表率作用,这大概是现实中的家庭阅读现状。因而,让崇尚阅读成为家风显得越发重要与迫切,因为读书养品、书香雅家。

有句格言这样讲,生活从阅读开始,其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阅读对于培养每个人尊重阅读、崇尚阅读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家长应以实际的阅读行为而成为孩子的表率。

现实之中,很多家长将子女教育、理财作为投资的追求,然而对书香家庭的营造视而不见,甚至被抛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得不偿失且极其有害的做法。家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漠视阅读的家长不但自身发展受限,更会助涨功利主义。

阅读是对知识、文化的尊重。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厚的今天,如果家庭对阅读失去了兴趣,那么精神的贫困可能成为家庭走向高尚文明的绊脚石,也影响着社会进步的进程。把阅读作为家庭的必需,增加购置书籍的家庭文化投入,无数个书香家庭就会汇聚成书香社会。阅读的根基更加牢固,则可以使国家民族更加自信。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打造书香家庭,让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成为家风,这无疑会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共同学习与提高。家长们的阅读习惯和品质影响着孩子对知识接受的态度。在以色列,每个孩子出生之后,父母总要将蜂蜜涂在书籍上,让孩子吮吸着书籍,感知书籍是甜的,因此孩子也将阅读作为一生的爱好。家长应当重视家庭阅读,当好主角,做好表率,让家居充满书香气,选购好的书籍,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爱国主义书籍篇8

以大胆的视觉造型出名的英国设计师盖瑞·卡德把工作室搬到伦敦东区的公寓后,和合作14 年之久的同事产生了分歧,这位合伙人建议按书脊的颜色来摆放书籍,卡德觉得这么做说明自己根本不读书,买书纯粹是为了装饰,对他来说书是用来翻看的,不是堆在屋子里面等着落灰的。对坚持建立自己个性化图书室的卡德来说,纸质书籍的触感永远不能被电子书代替。

曾几何时,图书如此稀缺,以致必须被锁链拴在书桌上。经过印刷术革命纸质书泛滥的浪潮之后,如今我们的时代迈入数字化,几百本甚至几千本书都可以储存在手掌大小的阅览器上。在这个iPad和Kindle称霸的年代,精美图书也终将成为富人才有的享受,因为针对任何一个主题认真建立一个图书室,不花上几十万美金是不可能。那么定制一个私人藏书室能有多酷呢?

个性密码

在数字化时代,藏书的意义已经很难自圆其说了,想读的书大多都有电子版的,藏书还有什么意义呢?如今很多个人和机构都选择把自己的珍贵藏书数字化,书籍最终都会数字化吗?英国数据学家拉里·梅森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她只收藏有特殊情感意义的书,或者是朋友写的书。宜家已经改变了自己经典的比利书架,该家具巨头认为未来人们会在书架上摆放物品来取代书籍。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人们购买书籍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出版商开始制作更加精美的书籍。曾经有人预测昂贵的精装书会消亡,但是恰恰相反,它更加繁荣起来。人们在电子阅览器上读畅销书,但是还是会买精装书,有时是为了把它们放在书架上,有时候是作为礼物送人,如今的人们还是需要被实体书所围绕。

尽管我们知道内容才是重点,但有一个事实,简单了当却无法回避:书真的很美,而且它们的确能提升一间屋子(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整幢楼)的氛围。如今在电子书时代,精装书为人们提供了另外的选择。电子书的出现不但没有冲击精装书,相反刺激了它的繁荣。

建立自己的私人家庭图书室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整理藏书能给人带来安慰,但是恋人分手之后的分书则令人心碎。而两个人组建家庭之后的藏书组合更会变幻出新的个性。

尼基·布朗是伦敦的一位广告公司经理,她积攒了几千本书,大多排列在房间各处的书架上,有些不过是侦探小说,有的书已经读得卷边了,但是她还是舍不得扔掉,她觉得这些书是她曾经阅读过的物理见证,而且她喜欢住在放满了书的房子里。布朗的前男友打算搬进来一起住,他觉得藏书是布尔乔亚的爱好,是某种对学问的炫耀,两人因此没能走到一起。

克里斯托弗·福伊尔是福伊尔书店的董事长,对于自己收藏了55年的1.2万册图书,他有自己独特的分类体系。这些书有自己的家——位于法国南部的图书室,离福伊尔夫妇的住处不远。福伊尔先生按照主题分类书籍,比如中美洲分为阿兹特克、玛雅、托尔特克,奥尔梅克,萨波特克,然后每一主题下按作者的名字排列。

福伊尔先生的家庭图书室是有关古代史和另类考古学的宝库,所谓的另类考古学也被有些学者称为伪考古学,比如有关美洲在哥伦布之前就和欧洲和亚洲联系的理论。福伊尔先生还有另外一处藏书室,位于英国一所12世纪的古老修道院内,里面收藏着他的另外5000册羊皮质地的书籍和中世纪的手抄本。

迈克尔·莫瑞茨是美国风险投资家,著名的风司红杉资本的合伙人。在莫瑞茨湾区的房子里,上千本书堆积如山。“一旦书进了家门,那么就一定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席之地。我从没舍弃过任何一本书,他们就这么慢慢沉积下来。我的书按照主题和兴趣排列,但是所用的方式肯定会让一个图书管理员为之哭泣” 。莫瑞茨先生说。

对于爱书之人来说,纵使书脊残破,它们身上依然散发着读书人曾经留下的爱意的光晕,散发着由内而外的美。想要让福伊尔和卡德把自己的藏书换成在Kindle上的触摸屏,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对他们来说电子书根本不算书。

亚当·李是位摄影师,他最近在进行一项名为“身份证”的摄影项目,拍摄个人的藏书。肖像摄影只能告诉人们主人公的外貌特征,而个人的藏书则会显露出主人的内在个性,李说他曾在天主教教堂里拍摄了一位教士的藏书,里面既有宗教文学和哲学书也有休闲小说。这正好印证了个人是多么复杂的综合体。

JD·麦克拉奇是一位诗人,还是耶鲁大学创作课的兼职教授,他相信现在依旧能够找到古代人对书籍热爱的遗存,他说,当你走进一家的门,至少会发现一处丑陋的家具,上面摆放着大多数主人没有读过的书,这处地方依旧扮演着罗马人家族神龛的角色。

灵感和权力来源

亚当·李和JD麦克拉奇在过去三年里造访了21个国家的84所图书馆,编纂了从古代至今的图书馆设计史料。 《图书馆:世界史》(The Library: A World History)这本书中包含了世界各国高等学府以及公共和私人图书室的发展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亚当·李和JD麦克拉奇不能进入商界大亨的内心世界,因为这些叱咤风云的执行官们对他们的图书馆太保密了,甚至比性生活和银行户头还保密。

耐克的同事们很少知道创始人菲尔·奈特办公室后面有他的私人图书馆。要进去,你得脱鞋、弯腰,天花板很低,空间狭小,里面的图书主要涉及亚洲历史、艺术和诗歌。也许其中就藏有其以1000美元起家缔造了百亿美元的体育王国的秘密。

史蒂夫·乔布斯曾经部分出售了他的收藏,据说他对威廉·布莱克的作品有着“无尽的兴趣”。布莱克是英国十八世纪神秘主义诗人和艺术家,一个疯狂的幻想家。也许将来历史学家们能够从乔布斯的图书馆中追踪出IPhone的灵感来源。

VISA创始人及名誉CEO迪伊·霍克先生1984年离开自己的生意,然后只关注自己图书馆的墙。在加州山顶别墅中他为自己的图书建造了梦幻般的2000平方英尺的长廊。他坐在伟大的西方哲学家和小说家中,边读书边思考着万物。直到九年之后的1993年。霍克看到了一本书:这就是米歇尔·沃尔德普鲁的书《复杂性: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霍克在谈到他到开始阅读该书的导轮部分时说:“当时我丝毫没有料到,未来人生道路另一番的美好事物已在此乍露端倪”。1994年,霍克结束隐居,开始与学术界交流混序理论,并创办了混序联盟组织。

私人图书室还可追溯出统治者的权力根源。热衷于大帝国梦想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罗马史围绕着,她本人翻译了其中的一部分。有一本书被锁起来,钥匙藏在她卧室,只有她和宫廷人员才能阅读其法文版,那就是马基雅维利关于如何共和国的论文《君主论》。丘吉尔在落选后回到他的图书室抚平伤口,读了六年书后又重掌权力。

上一篇:跨越母亲的河范文 下一篇:快乐制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