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2:18:20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今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法》进一步将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如何对广大青少年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国家教委历来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充实德育的内容。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坚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重视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把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并形成了多方位的育人体系,许多成功经验已得到肯定和推广。为了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国家教委自1993年在全国中小学组织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之后,又于去年推出了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的活动,今天,我们又推荐了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此外,我们还将命名和推荐一百个爱国主义校外教育基地。通过这“四个一百”活动的开展,调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中小学生生动活泼、卓有实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条件。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丰富课外知识的主要渠道。搞好中小学课外阅读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课外阅读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小学课外阅读工作有较大进展,特别是“全国红领巾读书活动”和“我所喜爱的书”等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在读书活动中创造和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各地应当积极总结和加以推广。此次,五部委联合向全国中小学推荐一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为学生阅读推荐图书提供便利,要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和图书配备,将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阅读活动与校、班会和团队活动有机结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朗诵会以及书评、演讲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在活动中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阅读课。总之,开展读书活动要把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读书育人”的指导思想,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此次,我们推荐了一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这些图书都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出版的优秀图书中,经专家评委精选确定的。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今后还将不断补充新的优秀的图书。因此,希望社会各出版部门还要积极努力,精心出好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低级、庸俗的书报刊对青少年的腐蚀和影响,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环境更加复杂。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教育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教育好青少年,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和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在中小学开展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活动中,还要考虑到占中小学生总数90%左右的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我们应当继续鼓励和提倡通过“希望工程”、“手拉手”和“读书交友”等活动,帮助和支持老少山边穷地区的中小学开展读书活动。在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发行过程中,我们希望出版发行部门对中小学师生给予优惠,学生购书要坚持自愿原则,禁止搭售和硬性摊派。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在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中,?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譬如,《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的“举公义”,以至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无不体现着一种整体的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伴相生,相得益彰的。把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方才可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方才可能教育学生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方才可能培养起学生为国家、民族“舍生取义”、“以身殉道”的献身精神。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国家政权和执政党相联系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爱国主义与爱党是一致的。首先,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创立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离开了热爱党,爱国主义就无从谈起;其次,党的领导是祖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关键,没有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的建设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真正继承者,是最先进、最伟大的爱国政党和爱国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是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所以,热爱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同时,《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爱国主义往往与“忠君”思想相联。忠君即“报国”。在近代中国的“双半”社会里,爱国则多与“救国”相联系,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无不是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则必须同爱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井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强中国、富中国、发展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希望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爱国青少年理应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结合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只有逐步培养和树立起学生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激发起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爱国主义教育也方能收到实效。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改革开放的教育相结合。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同改革开放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的今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不少的困惑与迷惘。譬如,“过去赶走了的,今天又请回来?““过去是武装侵略,今天是不是经济掠夺?是爱国,还是卖国?”“是改革,还是补资本主义的课”等等。因此,就要必须帮助我们的青年一代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让他们明白:当代爱国主义不应该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因循守旧,已闭关锁国不是真爱国,反而是误国,祸国;今天“请回来”是在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和强大的人民民主的前提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吃羊(洋)肉,长人肉”,与殖民地、半殖民条件下的资本主义掠夺与剥削有根本不同。因此,我们应以中华民族的博襟把握机遇,勇于吸取和接纳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改革开放强国、富国,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次,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技、发达的生产力,以及富裕的国民生活等等,在“横向”的比较中,青年学生容易产生“自愧弗如”的自卑心理。因此,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让学生明白:我们也曾有过辉煌,“中国人……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一百多项发明与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中国今天的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

用我们曾受的屈辱,曾有的辉煌,去鼓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同时又不去安慰现实的落后,而要同心同德,在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

(四)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情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这里讲的国情教育即是讲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注意将我国现实的人口、土地、资源、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人、受教育状况、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情况溶人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辩证地认识我国国情,找到爱国主义的始发点。让学生明白,我国绝对资源与人均相对量矛盾突出,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一花一木,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勤俭节约;还要让学生明白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不平衡,如果仅看我们的东南沿海地区,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的西部落后就割舍不要啊!只有这样让学生对祖国的国情多了解一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才能增加一分。责任感、使命感才增强一分。让青少年明白,我们的“母亲”很美,但很穷,“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要承认落后,更要不甘落后,要后来居上。因此,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基本国情教育相结合,不能搞“两张皮”。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还应注重实践教育。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倩,体验劳动的甘苦、创业的艰辛、幸福的不易,从而沟通与祖国、与人民的感情,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埋怨、偏激、冒进等思想情绪,引导他们勤奋学习,将来更好地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成才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这种责任既需要全民族共同肩负,又对每一社会角色有各自的要求。因而,我们以为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的落实,必须同成才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引导教职工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与成才教育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为国发奋、立志成才的革命热情;爱国主义教育能对成才教育起着定向、启动、输送强大精神动力的作用。同时,还要让教职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才能巩固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如果说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是基矗那么,强国之志则是理念内核,情感需要理智的维系和调节。只有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帮助学生确立起为国发奋、成才报国的强国之志,才能持久维持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因此,我们要引导教职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成才教育完整统一在学校的育人实践中。

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将爱国与成才完美地结合在人生成长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爱国、报国作为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科学家巴斯德讲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成才是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愿望,但成才的方向和目的却因人而异。我国当代青少年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的质的要求应该是爱国报国、振兴中华。同时,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只有立志成才,才能爱国、报国。当代国际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大力发展以科技为第一的社会生产力。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成才,即成长为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有用人才,才能够报效我们的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那么对中学生而言,爱国更主要的体现在道德规范上,我们把规范的道德情感表现出来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要让我们的学生明白爱国并不完全对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于中学生而言更主要的是从自身的现状出发,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充分的去探讨我国历史上的爱国人物,从中去了解和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感,融入其中,把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在校的学习行为结合起来,融入到祖国的未来发展中,认识到祖国的发展是我们中学生的未来。也要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弄清爱国主义的政治原则,知道怎么去评价一个人是否有爱国主义情感。实际上爱国主义的政治原则就是规范的道德行为,为祖国贡献力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学生不但要明白爱国的准则,更应在我们的言行中恪守且是坚定不移。

二、爱国主义是情感和行为的统一

情感实质上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而爱国情感就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心理反应。作为一名中学生的爱国情感主要产生在对祖国的了解上,所以作为历史老师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不是只是挂在口头上,而是要让学去了解我们祖国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祖国的辛酸经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历史的发展为背景,更多的去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爱国人物,这样才可能让学生真正的走进历史,培养其爱国情感,这种情感一但形成,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必将高涨并且稳定的发展,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发发展而努力的学习。爱国的行为对我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更主要的是一种道德行为,因此爱国行为有很大道德意义。于是我们要引领学生爱国并不是表现在我们的豪言壮语上,而更应该在表现在我们的每天的行动中,我们中学生就要用高标准道德行为来规范自己,去帮助身边的人,用最大的力量去学习、去拼搏。自觉的把自己融入到我国的发展中,以便将来更好的报答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爱国主义既是一项道德规范,也是一项政治原则,它体现着个人对国家的道德关系,即个人对生养自己、保护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思想感情,以及对祖国应尽义务。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爱国的集中表现就是把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毫不保留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奉献给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把我们祖国的更加富裕、文明、强大,做出我们的不懈努力。所以说,爱国主义即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行为,是情感和行为的统一。总之,通过历史教学,我们要正确引领学生去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我们祖国的的经济发展等。正确看待我们的祖国,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我们的聪明才智,提升我们的创造力,以便为我们将来去更好的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通过教学,学习优秀文学作品,分析作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课文中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如古诗文“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等,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为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通过传授综合、较全面的各类知识来教育学生端正思想,认清方向。如学习马六甲海峡时,从日本人的“海上生命线”引出这条航线对我国同样重要,教育学生:只有稳定,才能发展。我国要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保持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深刻理解我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海洋战略。使学生明白,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致力于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作为学生,最基本的就是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学生明白,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他们身上。要完成这项任务,除了有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以及强壮的体魄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做后盾。让学生在学习多样化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在兴趣盎然的艺术享受中认识到伟大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园丁”,它是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的内驱力。正如苏联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般情况下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巧妙设计出栩栩如生的动画教学情境,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作者在执教“京剧基础赏析”一课时,就在导入环节应用多媒体展示了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并伴随着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许多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饶有兴致地期盼京剧的正式开场。再如,作者在执教《绿叶》这首歌曲时,运用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了美妙的情境:灿烂的阳光下,树木郁郁葱葱,远方的牌坊旁“躺着”几所小茅舍,小河流水潺潺,再配上动人的背景音乐。在如此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视听觉都被积极调动起来。

此时,作者先要求学生给画面自编歌词,然后反复朗诵,接着给画面配上《绿叶》的原歌词,最后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尽情欣赏优美的画面,倾听悦耳的歌声,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自然地表现出来,爱国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在高中音乐情境教学中,我们务必选择与作品内容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场面,也可以是间接的主题联想画面。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江南笛王赵松庭的笛子演奏曲《早晨》时,作者采用多媒体展示了令人神往的春晓图:在一片葱苍茂密的树林里,一缕晨曦透过林隙微露,万籁俱寂,一两声鸟鸣让人无暇遐思……此时,动听笛声悄然响起,“笛子独奏《早晨》”的流动字幕从左向右慢慢移动,突然,字幕化作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如此的情境导入,学生很快就进入了预设的教学意境之中,使学生产生无限的美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怀油然而生。

二、巧妙结合戏曲民歌精华,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当然,歌颂民族英雄主义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灯照》和《秋瑾》等戏曲都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好素材,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短小精悍,深受学生喜爱,诸如《解放区十唱》和《解放区的天》等歌曲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这两部作品反映了“八年抗战”时中国人民英勇杀敌和解放区的军民轰轰烈烈地开展“生产自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通过对民歌的学习和欣赏,能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心。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合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不断开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新篇章。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在其他课程中,同样也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譬如音乐课,我们既要学习高雅的西方音乐,更要学习我国的古典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加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群众、对生活的热爱,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2]美术课、信息技术课等亦然。但是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因此,它们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只能是含蓄巧妙的,否则易本末倒置。

二、爱国主义在语文课程中的呈现方式

说到情感培养,语文课程当之无愧担此重任。它以其独特的形式——通过精挑细选的不同体裁的经典文学,或组成一个主题单元,或分散在不同单元中呈现给学生——多样的形式既不会显得零散无章,更不会显得生硬刻板,语言优美而又不失真挚,内容活泼而又不失严肃,凸显了语文课程的连贯性、持久性。

(一)依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多层次呈现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的理解和感悟水平。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需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引领他们走近文学、亲近自然;八年级则是学生逐步定向发展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熟悉了中学生活,也熟悉了中学教材,教师以启发学生感悟文学为主要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九年级则是学生定型发展阶段,此时学生需要在品味的基础上提升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文本的感悟中学习杰出的历史人物,鼓励学生立报国之志。[3]

(二)依文本内容的不同多维度呈现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为例,同为爱国主义的题材,呈现内容却不尽相同:《枣核》是海外游子的眷恋深情,《最后一课》是普通师生对国家语言的热爱,《始终眷恋着祖国》则是爱国之士热切盼望回国的决心,《春望》则是国破家亡时的痛楚与无奈“爱国不分你我”,无论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普通的小学生,都应该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爱国不论国籍”,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法国人,都应该热爱祖国并且愿意为之奉献;“爱国不忘行动”,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付诸实践,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

(三)依文体特征的不同多样化呈现这一方式主要体现在文本体裁上:既可以是一篇记叙文,如《枣核》,作者萧乾以小见大,仅是几颗小小的枣核便深情地表达了友人对故土的思念;也可以是一篇小小说,如《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仅用肢体动作便将爱国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还可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如《过零丁洋》,振聋发聩,永垂不朽;还可以是一首深情款款的现代诗歌,如《我的中国心》,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多样的文体编排,使学生不会因文体单一产生厌倦情绪,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获得学习的典范,还可以在生动的文字中徜徉,细细品味爱国主义,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冰冷刻板的说教。

三、结语

初中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但是非分辨能力有限,他们需要有一盏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将课文与生活相联系、将先人与时代相联系,使学生对“祖国”这一概念由“小我的平衡”达到“大我的平衡”,由表面粗浅的认识达到深刻透彻的理解,这也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我们深入其中,探寻摸索,寻找生命之光。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语文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适时、自然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也是如此,不能单为“爱国”而“爱国”。把语文课当成政治课,是违背语文课的教学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其思想的丰富性、语言的优美性、人物形象的生动性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首先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年事已高、生活贫困、悲苦而无助的老人形象,狂风吹掉了屋顶的茅草,拄杖的老人拼命地追,他气喘吁吁,体力不支,顽皮的孩子抱着茅草跑了,老人用力的喊,直到口干舌燥,还是没能喊回顽童。老人无奈的回家了,半夜里,雨漏进了破茅屋,老人面对爱子,面对冰冷的破被子,痛苦而无助,此时此刻,主人公很自然地会发出呐喊,而他的呐喊实在出人意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原来,身处漏雨茅屋的主人想到的竟然不是自己,而是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寒士”。文章最后,作者又用“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对自己理想的补充,令人感动。文本分析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我们甚至不用明确要求学生学习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就会如春雨,如甘露,点点滴滴,沁入学生心田,成为其高尚思想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二、品析、感悟语言

语文教学说到底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和感悟,而品析、感悟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语文教师要设法让文字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化为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达到思想境界的有效提升。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他们沉迷于玩乐,终日无所事事;他们服饰怪异,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巧用比喻描写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形态,又用反语“标致”表现作者的反感与嘲讽,并用动词“扭”表现清国留学生的扭捏之态。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勾画了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的丑态,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厌恶之情,因此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寻求真知。在仙台,一次看电影时日本学生狂呼“万岁”,而电影内容是枪毙中国人,这深深刺痛了鲁迅的心:“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至此,教师可以问学生“刺耳”的原因。很明显,日本学生的欢呼,伤害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以致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鲁迅赴日留学,本为学医,这次看电影之后,他弃医从文,改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三、抓住教育契机

爱国主义是个内涵丰富的词语,看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它和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具体到学生身上,它表现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等。教师要从这几方面着手,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春天来了,我们讲朱自清的《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饱含了作者的深情,细细写来,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了,看了,再让他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山川的秀美,进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冬天到了,我们讲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在瑞雪纷飞中相约作者“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豪情。陆游老且病,尚能有如此大志,更何况青春年少的我们呢!学生偶遇挫折,徘徊失意,我们可以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开导他;面对学生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的困惑,我们可以用《藤野先生》中的鲁迅在国运日衰的情况下,仍坚持为国效力的行为来指导他;在学生失去生活信心时,我们可以用艾青《黎明的通知》中的美好的明天必会到来的信念来启发他。语文文本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随处可见,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通过写“中国的脊梁”所表现出对国人中推动历史进步的中坚力量的肯定与赞扬,《谈骨气》中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观刈麦》中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些教育因素,只要我们肯用心挖掘,它们会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极乐观地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无小事,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身边的素材和教育契机随时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必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对于成人高校而言,如何在加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同时,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真正树立起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观念,是学校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成人高校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基地,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对民族学生与普通学生应该有所差异。民族学生必须既热爱民族地区、了解本民族,并且还应该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要坚定各民族大团结的观念。课堂上,老师应该让学生从爱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做起,让学生充分认识保护家乡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承担起爱家乡、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热爱自然资源的爱国义务和责任,并把这种义务和责任贯穿到人生历程的始终。笔者在给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从学生们熟悉的环境做文章。比如,将现在自己在少数民族地区拍摄到的美丽风景、人文景观与过去旧的落后的场景图片相比较,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他们每个人去关心、爱护,保护自己的家园。由于少数民族同学大多对自己的家乡有特殊的情感,他们大多会产生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2通过课堂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笔者在课堂上播放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仪式视频;播放少数民族封建农奴制下老百姓被奴役、被压迫的非人生活纪录片;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给他们讲解少数民族和平解放史。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数据和案例,介绍少数民族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课堂生动的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广泛、深入、持久地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结合

在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然而,笔者在与学生的深度访谈中发现,学生的思想更容易受到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目前不仅是成人高校学生,普通高校学生都有“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的想法,由此导致学生对于专业课老师的言行更容易产生效仿行为。因此,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一种途径。只有教育者具备了极强的、正确的政治性,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政治持有正确的态度,正确认知民族与祖国的关系,建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加强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少数民族普遍豪放、直率、热情、能歌善舞,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风光神秘而美丽,少数民族同胞对自己的民族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在对成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一方面要充分照顾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不能压抑、制止学生表达热爱本民族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正确认知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每个民族成员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各民族共同努力促进国家的繁荣,最终实现国家富强。学校和老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成人高校更应该肩负起培养符合国家、民族、社会发展要求优秀人才的担子,要充分认识到爱国无小事,从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开始,为民族地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中学图书馆是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中学图书馆同一般图书馆相比,既具有一般图书馆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即读者主体是青少年学生,其教育职能尤为突出。当前中学图书馆在履行教育职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思想障碍有两种:一是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政工部门的事,与已无关;二是中学图书馆经费有限,无能为力。都没有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去对待。因此,不断提高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中学图书馆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起来,坚持下去的关键。把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纳入职责,纳入工作议事日程;购进国家教委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籍,挖掘现有书刊中潜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料,从理论、知识、科技、人物、世界观等诸多方面更加直观形象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学校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新形势对中学图书馆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正效应,也有消极的负效应。这些年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丑恶现象就是负效应的表现。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事实告诫我们,加强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理想、道德、情操教育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中学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紧紧抓住青年学生思想可塑性和求知欲望强的有利心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用革命的理论、科学的知识、健康的文艺、伟大的人物、英模的事迹、神圣的法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学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1.搞好环境宣传,创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中学图书馆要同出版社、书店、书画图片社等单位保持紧密的业务联系,及时购进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品,在图书馆的门厅、走廊、阅览室等场所悬挂为中华民族、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领袖、先烈、名人的画像、格言、诗词等,在校园的阅报栏、宣传橱窗、墙报、黑板报等场所宣传介绍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专题资料、英雄事迹、历史事件、创造发明等,使学生一进校园,一进图书馆就能受到爱国主义的强烈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搞好导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导读的依据是阅读倾向,它反映了读者的思想动态和理想追求。我们山东省实验中学有2000多名高中学生。前段时间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曾一度对消遣性、娱乐性图书借阅多,对知识性、思想性强的图书借阅少,特别是高一、二年级学生对武侠、言情小说屡借不衰,且有上升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图书馆采取四条措施:一是把部分思想性欠佳的图书下架,停止对学生开放;二是编制一套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目卡片,附内容简介,向学生推荐;三是把购进的新版革命文艺读物、世界名著以及科技、历史知识图书集中装到几个活动书架,供学生挑选;四是变过去的集体闭架借书为现在的个人开架借书。这些导向性的措施,深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举办读书报告会,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操。读者报告会,图书馆既可以单独组织,也可以与有关部门联合共同组织。中学图书馆由于人员编制少,多数采取在有关教师和班主任的配合下,共同组织的办法进行。近几年我们省实验中学图书馆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图书馆提供优秀文学作品,让语文教师进行辅导讲座,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二是与班主任结合,举办《踏着先辈足迹前进》读书报告会;三是与有关教师结合,召开《以史为鉴催奋进,振兴中华谱新章》读书演讲会,以及开展《当代青年的路应该怎样走》的讨论会。这些不同形式的读书报告会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为国争光的精神。

4.搞好书评活动,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省实验中学图书馆开展书评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班图书管理员为骨干,组成书评小组,或举办书评讨论会,或在班墙报张贴书评文章,在班内开展书评活动;二是根据形势需要,学校图书馆组织开展书评征文活动,对优秀的书评文章进行展览,在全校开展书评活动。通过这些书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读物,正确地理解书刊内容,提高学生对书刊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读好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读书中经常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图书馆建设是中学图书馆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保证

1.加强房屋建设是开展教育的基本条件。中学图书馆建设是中学规范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达标验收的重要标准。我们学校是省重点中学,各级领导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工作都很重视,舍得投资。目前学校新建图书电教楼一座,图书馆馆舍面积1000多平方米,采光良好,窗明几净,是全校师生看书学习、组织读书活动的好地方。

2.加强藏书建设是开展教育的基本保证。我们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2万元左右的经费购买新书,征订报刊。图书馆为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本着以政治理论、科技历史知识、优秀文学作品和师生教学参考资料为主,兼顾各类书刊文献、大型工具书的原则,重新调整了藏书结构,严把进书质量关,配齐了国家教委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新书目。目前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报刊杂志350余种。基本上保证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如果不发展生产,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切都无从谈起。一个服务水平低、质量不过关、经济亏损、职工发不出工资,人心思走的企业,不管怎么样,职工群众也爱不起来,所以爱国主义教育要同企业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首先,企业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职工更新观念,支持改革。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必然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产生兼并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凝聚作用,引导职工群众充分认识改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而改革成本要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从而帮助职工群众消除理论上的困惑、思想上的疑惑、心态上的失衡,自觉投身改革,保证改革健康、顺利的进行。其次,企业爱国主义教育要把解决职工群众思想问题与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在当前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职工群众对改革的不理解甚至抵触往往与利益相联系,“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群体和个体的必然行为,所以,经济全球化下国有企业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企业尽最大可能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满足职工合理的利益需求,才能激发职工对企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企业爱国主义教育要围绕稳定企业职工队伍来开展。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是职工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工作和职工群众的稳定。通过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把职工团结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际上就稳定了社会,对国家的稳定也有重大意义。

二、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贯穿其中,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企业文化的兴起,为经济全球化下,加强和改进企业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方法,打开了思路,对“培育职工的群体意识,增强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努力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振奋职工的献身精神和创造热情,促使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是以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经营宗旨,企业精神以及规章制度都源于企业本身,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职工的工作、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它是广大职工群众与企业领导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也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根据这一特点,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完全可以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做,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具体、生动、形象的企业精神,以达到培养职工群众热爱本职工作、热爱企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目的,从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功能,使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同企业文化建设同步进行,互相促进,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同时成为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的过程。所以,企业爱国主义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会使企业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密切地联系职工思想实际,有的放矢,把爱国主义教育做到职工群众心坎上,做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有利于企业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实现。

三、与国有企业职工爱岗敬业结合起来,激发职工的爱国之情,彰显企业员工的爱国之行

经济全球化下加强对职工群众理论、信念、爱国主义、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从搞好本职工作做起,提高工作质量,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提高企业效益。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与职工群众紧密相关的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群众感到对祖国的爱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并通过他们强烈的责任意识向社会传递整个行业的声音,这样就避免了给人以“空”、“虚”、“远”的感觉。“通过爱国、爱厂、爱岗教育去激发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引导大家自觉努力工作,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员工是企业的组织者和生产者,占据着主人翁地位。每个职工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完成了,就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靠近了一步,并做出了贡献。因此作为企业的职工,要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来对待,认识到主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地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的需要与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结合起来,以国家的繁荣富强、企业的兴旺发达为己任,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积极奉献。就是要每一个职工要热爱自己的企业(祖国),与企业(祖国)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反对损害集体利益、与企业(祖国)离心离德的意识和行为;就是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主动工作、自觉加班加点,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总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经济全球化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而且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实现。团结奋斗、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落实到企业,就是尊重、保护和发扬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爱岗敬业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要求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把共同理想同本行业、本企业、本单位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结合起来,把各自的职责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以保证共同理想的实现。

上一篇:大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校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