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10-29 11:50:06

鲁迅写的文章

鲁迅写的文章篇1

一、作品思想深度:模糊的主题思想

很多的中学生在阅读和学习鲁迅作品时都会觉得他的作品很难理解。在主题的表达上不够清晰,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为鲁迅先生的作品创作于新文与旧文的交界时期,无论是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是作者当时产生的时代思维和现在比起来都比较难以理解,这既是鲁迅先生的思想深度所在,同时也为学生抓准主题带来了难度。

现在我将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从中一步步的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看到文章的题目,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在讲述“藤野先生”的故事。但是将整篇文章阅读下来,发现文章中有些部分的内容讲述的并不是藤野先生,这就让很多学生会产生疑惑,会抓不住文章的主题。

从这篇文章可以发现,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主题的表述上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加深了作品的深度。不仅如此,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中运用很多的景物描写来交代百草园的环境,比如菜畦、皂荚树等,这些景物很容易勾起学生对自己童年的记忆,会让他们不禁联想到作者身处那种田园式的环境,当时的心境究竟是怎么样的,这就体现出了鲁迅作品在思想内容上的深度。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用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为大家绘出了一幅幅美好而纯真的童年记忆,但也流露着一份悲凉而孤单的思乡情怀。这份描写美好童年的作品深隐着一种作者对现实的思考,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一份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生命的深刻解读。

回归到《藤野先生》,这部作品在开篇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其他事物,从周围环境、作者自己的思想经历以及情感入手,来描写当时来到东京学习医学的思想情感,这在以《藤野先生》为主人公命名的小说中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看似与主题偏离的描写却正是交代了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缘起,使文章主题在开篇的描写中变得更加清晰。此外,文章最后以作者放弃了几年的医学生涯,从治病到“救人”的思想转变作结,当作者描述藤野先生的惋惜之情时,正是由于作者在开篇提到的那些看似没有用处的描写,才更突出了最后作者从文的决心,也由此展现出了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与光辉。

二、作品教学方式:深入浅出

在对《藤野先生》的主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出发进行分析。《藤野先生》在最开始发表的时候鲁迅给它加了副标题“旧事重提之九”,在副标题的结尾鲁迅还提到了他出国留学的原因,出国留学是为了可以学到很多的本领回来为祖国效力,这些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让他最后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介绍和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就可以更深度地剖析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虽然这篇文章的内容和题目关系不太大,比如,文章最开始所描写的是在日本的见闻和中国其他的留学生在日本的表现让他感到很失望甚至是十分的愤怒,并感叹“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细读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我”与藤野之间一直有一条无形的线在牵连着,这条线是一条情感的抒发线,作者通过这些描写来表达自己想要报效祖国的愿望。

所以,有些人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感,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却认为题目写的是藤野先生,主题就应该是描写藤野先生。

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我们可以从鲁迅先生的生平中寻找答案。在1934年出版的《鲁迅选集》中,鲁迅先生强烈要求将藤野先生也放入里面,他在《藤野先生》的结尾处也毫不吝啬对藤野先生的赞美之辞,这就可以发现,其实文章主要讲述的内容还是藤野先生而不是爱国情感。

而且,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赞美和怀念藤野先生,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喜爱不是单纯的对一个学生的关爱,而是对鲁迅这种爱国情感的认可和尊重。鲁迅之所以尊敬藤野先生却是因为藤野先生不歧视学生。所以,在《藤野先生》中,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包含着对自己的爱国情感的抒发和对这种有爱国思想感情的尊重。这两个方面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正是因为这两种感情才让藤野先生和鲁迅有了交集。

鲁迅的作品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情出现,学生时代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他的爱国情怀上,现在却可以发现他对现实与人性的拷问。这些文章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很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

鲁迅写的文章篇2

一.抓住鲁迅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残余,新旧交替,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任人宰割,混乱不堪,国人麻木,民族苦难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鲁迅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愤怒、呐喊、批判、攻击写入文学作品,让读者认识时代的可恶,社会的残暴,呼唤人们不能麻木,人们意识要觉醒,敢于斗争,民族要奋起。

比如《阿Q正传》,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形象时,把它放在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舞台上。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面貌,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揭露国人劣根性,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愚昧落后的思想精神,他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文学作品都是有时代烙印的,只不过鲁迅先生更为强烈地表现出了时代和社会,对时代和社会倾注了更多的思考、批判、揭露、战斗和热情,这些不是其他作家所能比的。其实鲁迅自己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为“睡梦中的东方雄狮”的觉醒奋斗终生,他丰富了时代民族精神内涵,为“医治”中国人的精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是时代和社会造就了鲁迅,我们当然应在社会和时代中理解鲁迅先生。

二.抓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由于鲁迅用“笔”做“刀”的战斗精神和持续的反抗精神,他总是旗帜鲜明地拥护什么,立场坚定地反对什么,因此他的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框架和指向性。这源于早年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鲁迅看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由此可知,鲁迅先生早在“弃医从文”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写作主题,带着这个主题思想范畴和框架,我们推敲鲁迅文章的传情达意,相当于鉴赏作品时有了指南针。

就像《药》里华家治痨病吃夏家革命烈士的鲜血,麻木与可悲;夏家革命没有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同情,革命失败。小说《药》的主题就是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用《药》这服“药”疗救国人,这是鲁迅先生对国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三.抓住品味体悟典型语言。这也包括解读重点语句和语段,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都有语言犀利、深沉、含蓄、凝练、艰深、晦涩、隐含、尖刻等特点,战斗攻击力极强,鲁迅先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如“刀笔”一般。因此要理解他的作品,我们要多用发散性思维、辐射状思维并善用联想去思考鲁迅作品的遣词造句,挖掘内涵。我们必须品味、解读、挖掘、领悟和联想语言,我们必须做到深刻地读,静心地品,无限地悟,“悟”出来就是读懂了。鲁迅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理解鲁迅独到的语言文字功夫。

正如《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阿Q,芸芸众生,泱泱人群,为什么主人公是阿Q,因为“Q”很像清朝人的大辫子脑袋,更代表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封建子民,也是愚昧落后的国人,这有很深的内涵,令人警醒,忍俊不禁,又感觉深刻无比。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四文大钱”的“排”,拿钱买茴香豆不是“拿”,不是“取”,也不是“掏”,因为只有“排”才能表现封建落魄文人装腔作势,爱摆臭架子和排场的穷酸样,很好地刻画出孔乙己形象。还有《祝福》故事发生在鲁镇,鲁镇不单单是地名,封建正统、儒家代表孔子是鲁国人,鲁国和鲁镇都有“鲁”字,鲁镇传承鲁地,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和封建礼教严重,鲁四被称为“老爷”,鲁四老爷是封建势力代表,鲁镇发生祥林嫂悲剧理所当然,可见封建社会毒害之大,应该反封建社会和礼教。这是鲁迅的刻意安排和选择文字,以达到表达效果。同时鲁迅刻画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语言了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眼睛”的描写极其精彩,这句话表明祥林嫂已经陷入极度痛苦、精神麻木的状态。这些都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联想、挖掘和领悟得来的。

四.抓住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鲁迅写作工于描写、对比、比喻、讽刺、反语和幽默等手法,这些也是他的写作艺术。写作手法不是独立存在的,是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如果说语言文字的组合已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思想和情感,那么在这些语言文字组合基础上再运用一些对比、讽刺和幽默等写作手法,那文字的表情达意会推进一步,那文章字句的意思、思想、情感和内含会更深一层,宛如锦上添花。我们阅读想“更上一层楼”,那么对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要“欲穷千里目”,对文章字句段的理解必须站在单纯文字组合之上,即用“文学审美情趣”的视野去分析、理解和鉴赏带有写作艺术的语言。“文学审美情趣”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情趣、审美能力,最终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欣赏,甚至创造出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

下面举一些写作手法带来的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比如,在鲁迅的《闰土》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对比很典型,这种变化是在社会的重重压迫下形成的,启发人们去深思,去审视眼前一切,去探索新生活道路。再看比喻手法,比如《拿来主义》鲁迅用“一座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运用一连串生动、新鲜的比喻,讲清了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各种不同态度,给人的印象分外鲜明,同时也极为深刻地批评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幽默,主要指文笔活泼、趣味深长,常常引人发笑,使人在笑声中悟出一点道理。讽刺,是在批评某种不合理现象时,抓住对象的特征,运用夸张、烘托、反语等手法给以嘲笑和鞭挞。鲁迅的杂文,由于娴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的笔法,往往三言两语,就使人哭笑不得,哄笑不已,又觉得入木三分,有深意存焉。

鲁迅写的文章篇3

(一)鲁迅:不羁的灵魂与伟大的平凡

正如钱理群先生在他的《鲁迅九讲》中提到“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1],本文探讨的文章是萧红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原篇名为《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恰好记叙的是鲁迅先生的另一面,即生活化的鲁迅。

当然,鲁迅作品在学生教材中的引用率很高,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小学阶段就有《少年闰土》等,初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等再到高中教材的《祝福》、《拿来主义》等,经过教师们的讲解,学生的固有经验中总会有对鲁迅童年的认识,他对“农村社会之深切的了解,对于愚昧、执拗、冷酷、奴性的农民之极大的憎恶和同情”,[2]对国民性的攻击,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新文化、新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等认识。 正因为如此,将新旧观点加以对比分析,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概括、对比分析、思辨能力。

(二)联想与对比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旨在训练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鲁迅的各个方面,了解他不为人知的生活化的一面,一改一提鲁迅就会说他是用笔杆作为武器直插敌人心脏的民族战士形象,进而运用到写作当中。

下面是在阅读交流指导课的纪实片段:

师: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对鲁迅先生很熟悉了,那你们能回顾一下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吗?

生1:有《故乡》、《社戏》。

生2: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3:好像有描写闰土的那篇,是……对了!《少年闰土》!《故乡》中也写了闰土。

师:你们说的很好,你们想,你们所学到的是不是大多是鲁迅对农村题材的描写,而且刚才同学提到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那你们能比较一下,闰土的改变吗?

上面这个讨论内容就是通过让学生联系固有知识,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鲁迅笔下的闰土的变化,通过对比,以探索鲁迅对农民旧文化、奴性、执拗的不满和封建社会的攻击与批判,以此类推,引导迁移到本次阅读的萧红的文章与透过鲁迅文章中体会其性格的对比。

师:看到的鲁迅充满愤恨,充满激情,一心希望用笔杆子用思想来改变国民劣根性,可是,阅读萧红的文章,却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那你们看到了鲁迅的哪些不同呢?

生1:他不喜欢散步,不喜欢倒在床上睡觉,不听留声机[3]。

生2:他喜欢抽烟,喜欢吃一点儿酒,但不多吃,喜欢熬夜写作,好像作家都有熬夜的习惯。

师:对的,晚上安静,可以有静谧的环境供作家构思,沉思,思考。好,还有吗?

生3:正如题目所说的,我读完文章后,就看到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很平和。不像他的文章,给人犀利的感觉。

师:对!这就是晚年的鲁迅,你们看,作者写的是1935年至1936年的鲁迅,特别是最后一段写1936年10月19日,他休息了。你们认为这个“休息”和之前的“休息”有啥不同呢?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休息”一词的深刻含义,体会鲁迅先生即使是生命的终结但战斗之心未止,生命结束只是他短暂的休息,而当下的青年人更是接下他的重担继续为新文化的传播奋斗着。

对比分析可以由浅至深地挖掘作者感情的升华,由对人物塑造的点睛之笔体会主人公形象的伟大。而分析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挖掘深刻含义则极大的调动学习主动性,为枯燥乏味的只由教师一人讲解增添许多活力,从而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自主分析进而获取阅读的愉悦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知识生成与学以致用

师:这篇文章提及的主要人物除了鲁迅还有谁呢?

生1:由许先生,海婴,萧红,也就是作者。

生2:还有X先生等去鲁迅家做客的人。

师:好,那这些人物的出现是不是从侧面来烘托鲁迅的形象的呀。那我们先分析一下鲁迅和海婴之间的故事,由此看出鲁迅作为人父的另外一面。谁试着说一说?

……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在之前学的鲁迅的文章里,鲁迅更多的是描述他为人子的视角,笔尖很少描述他的父亲,文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大都会冠之少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身世,正是由于他对封建社会父权和三纲五常的批判,对旧社会旧制度的不满,所以他会把他父亲的病归结于此,才会去学医,然后当他为人父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做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这就是对比他成长的经历得出来的。那你们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其他人物对鲁迅新形象塑造的作用呢?

……

这里,教师在指导中自然而然的加入了鲁迅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拓展了鲁迅对其父亲的感知和反思,轻松的融入到学生的只是经验中,学生也易于接受也更能设身处地的分析鲁迅对儿子海婴所做的一切的原因了。而让学生再次用这一范例来分析其他人物对鲁迅形象塑造的影响,则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结合人物成长环境背景来分析,学生就更轻松的完成教师的任务,是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价值意义

(一)习得过程灵活化、生活化

对于以上的交流指导课的部分纪实,可见,这样的讨论形式更自由、轻松、活跃,学生更愿意参与,教师深入其中,坐下来与他们交谈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站在讲台高高在上,避免了无法探察学生的真实感受、常常忽略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过程。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枯燥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形式的交流课无疑是一剂清新剂和动力贴,学生学习氛围的改善,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则更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放“权”于学生

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就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生自主建构,才能快乐学习!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上引导学生,引领其逐渐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学习并加以运用,而不是满堂灌的硬性“灌”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为学生减负。

(三)交流共享,共同成长

阅读成果就应展示出来,乐于分享,共赢才是成功,交流的意义在于此。

再者,即便是高中生,应对高考的疲惫再加上题海战术的打压,动手以及表达能力往往是忽略的“重灾区”,而上讲台同大家交流的过程,一方面不仅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交流就是在高强度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中的调味剂,也为步入大学甚至社会储备、奠基。

三、总结与反思

鲁迅写的文章篇4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全书100万字,作者选取了鲁迅一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三个人生时段和生命体验―――“会稽耻”“野草梦”和“怀霜夜”结构全书。第一部《会稽耻》,以绍兴鲁迅青少年时代从小康到没落的坎坷经历为主线,展现晚清中国社会的腐朽、没落与樟寿的精神成长;第二部《野草梦》,以北京鲁迅中年写作《野草》《彷徨》时期与女师大、三一八惨案、许广平爱情的纠葛为主线,展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与文人心态;第三部《怀霜夜》,以上海鲁迅晚年与瞿秋白的友情为主线,展现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历史画面和各色人物的社会众生相,以及当时革命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三部曲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成书,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精神界之战士”―――鲁迅的生命轨迹和灵魂的探求。而这“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野草梦”则是最难叙写、作者处理却最为适当、描写也更精彩的一部。

为什么说《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第二部《野草梦》最难叙写呢?这是因为,鲁迅曾明白地告诉过他的青年朋友章衣萍,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野草梦》,就是以《野草》创作过程、背景为主线结构全书,试图集中全力通过《野草》体现鲁迅的生命哲学。《野草梦》以《秋夜》开篇,写出了鲁迅创作《秋夜》的背景和环境―――北京古城西三条的小院、院后的枣树、鲁迅的书房兼卧室“老虎尾巴”以及院中同住的母亲鲁瑞、原配朱安,并写了鲁迅决心创作散文诗《野草》的心理动因。从《过客》开始,《野草梦》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使鲁迅逐步陷入“友与仇、人与兽、爱与不爱者”的人生“大苦闷”和“大欢喜”的藩篱之中。最后一部分,鲁迅以《淡淡的血痕》作结,“纪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从而“一觉”,收获了爱情,与爱人一同携手南下。一部《野草梦》,以“《秋夜》”入题,“《过客》”后沉入一系列的噩梦之中,然后“一觉”,“看见很长的梦”。鲁迅苦闷、挣扎、追求,最后新生的心路历程,昭然可见。

但也必须看到,《野草》是鲁迅写于1924年至1926年的散文诗集,虽曰“散文诗”,但其中除了《秋夜》《雪》《风筝》《一觉》等几篇较为好懂外,其余各篇的文字表达隐晦曲折,甚至是晦涩难懂的。而且,即使是那几篇“较为好懂”的篇章,真要理解透彻,也还是要颇费琢磨的。鲁迅说,《野草》是他的“苦闷的象征”,是自己生命之“地狱边缘的小花”,他试图通过这些艰深的文字,逼视自己灵魂深处的“鬼气和毒气”,就是苦难的生命体验。也就是说,鲁迅要表达自己灵魂深处的暧昧难明的生命体验,明白晓畅的文字表述显然是胜任不了的。但张梦阳的《野草梦》却是采用一些小说笔法的文学传记,写传记就要有完整和有序的历史事实和生命轨迹,小说笔法则须有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野草梦》这部文学传记,就是要把鲁迅写作《野草》时暧昧难明的生命体验和文字表达进行现实的“对应”或“还原”,“转化”为生动切实的人物故事和明白晓畅的文字表述。

那么,《野草梦》的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一现实的“对应”或“还原”工作的呢?作者抓住了“魂”―――人物。历史人物生命的展开或日常的交往,是通过与各色人物的交往而实现的。《野草梦》以鲁迅周围的人物―――许广平、周作人、周建人、鲁瑞、朱安、许羡苏、刘和珍、俞芬三姐妹和许寿裳、陈师曾、陈寅恪、孙伏园、许钦文、高长虹、尚钺、韦素园、台静农等,甚至段祺瑞、章士钊、杨荫榆、陈西滢等多个人物―――为群柱,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投影聚焦处于核心位置的鲁迅的各方面,从而塑造出一个多侧面、多棱角的悖论性人格的鲁迅形象。这些人物与鲁迅之间互相呼应、衬托,形成了《野草梦》互相呼应、衬托,球形的烘云托月式的立体结构,可谓是“众星拱北”“百川归河”式的立体结构形态。

鲁迅写的文章篇5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鲁迅写的文章篇6

一、鲁迅与梁实秋 “硬译”争论的起始

1.1鲁迅与梁实秋争论第一回合

鲁、梁的论战始于1926年梁实秋在北京《晨报副镌》上发表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文中将五四文学描写 “人力车夫”说成是肤浅的人道主义,不符合理性的尺度。1这引起了鲁迅的不满。于是,鲁迅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与《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对梁实秋进行了批评 “小说描写罪人在寒地里的生活,大学教授看了就不高兴,因为他们不喜欢看这样的下流人。如果诗歌描写车夫,就是下流诗歌…… ”2这里大学教授和文人主要是指梁实秋和新月社的人。3这可以算作他们论战的第一回合,鲁、梁结怨。

梁实秋1927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说道:“鲁迅先生是小说家及‘杂感家’。他的尖锐的笔调,除此别无可称。”“周氏兄弟之所以能成为文坛盟主,是副刊特约的撰稿员,经孙伏园鼓吹,遂成文坛上之霸主”41927年6月5日梁实秋在《时事新报.书报春秋》上发表了《评》一文,说“鲁迅先生的文字,极讽刺之能事,他的思想是深刻而毒辣,他的文笔是老练而含蓄。”并指出鲁迅先生杂感白话文中硬写几句过问,一唱三叹,摇曳生姿;以及反语的巧妙运用等。但是鲁迅在《略谈香港》5一文中反驳了梁实秋在《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的错误诋毁,意在说他是研究系的好友,是共产党的同道。但是为了避免写这篇文章人的“用心险恶”所以,鲁迅写文并更正道“我从来没有做过《晨报副刊》的‘特约撰述员’。我现在仍在广州,并没有‘到了汉口’”。在当时情况下,梁实秋暗指鲁迅是共产党人,势必会给鲁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可能被捕入狱。所以鲁迅说这是“用心险恶”之攻击。此乃鲁迅与梁实秋真正结怨的开始。

1.2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硬译”的争论。

梁实秋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文笔简练流利,可是译笔却不敢恭维;说鲁迅先生前些年翻译的文字,还不至于令人看不懂,但最近翻译的书却转变风格了,文句极端难懂, 句法稀奇古怪, 离“死译”不远了。最后又在文末说道“假如‘硬译’还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 那真是一件奇迹, 还能说中国文是有‘缺点’的吗? ”,他以此来反驳鲁迅的硬译是因为译者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而造成的。

鲁迅即撰写《“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说,虽然同为外文,但因作者不同,风格也不同。“句子可繁可简,名词可常可专,决不会一种外国文,易解的程度就都一式。” “若在三家村里,专读《古文观止》的学者们,看起来又何尝不比天书还难呢”。6鲁迅在文中又说自己的译作,本来就不是为了博得读者的愉快, 总有不怕艰难,硬着头皮读完而有所收获的若干人,这样,他的译作也就达到目的了。将来总会有更好的译本出现, 待到有人能够译得既不“曲”, 也不“硬”或“死”时,他的译本就完成使命了。这体现了鲁迅的“读者观”。译作读者,即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鲁迅自 谦的把自己的译作归类为读者在接触到更为完善译本前的一个铺垫。

然而在梁实秋看来,译作就必须是经过字字斟酌,句句考究的高质量作品,才能给读者带来真切的知识。对此二人又产生了分歧,这也是导致他们争论的原因之一。

对鲁迅的反驳, 梁实秋旋即在《答鲁迅先生》一文中指鲁迅避实就虚, 并说鲁迅的译文之所以晦涩难解, 是因为“鲁迅先生自己的糊涂与懒惰”,诚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谓的“能力不够”, 这与“中国文本来的缺点”无关。中外文字不同是不言而喻的, 翻译之难正在于此。况且,“硬译”不但不能保存“原来精悍的语气”, 反而令人看不懂。故而译者应当变换句法, 以通顺的文句译出, 以读者看懂为第一要义。

鲁迅与梁实秋对“硬译”的看法各执一词,但是鲁迅从学术的角度阐述了他对“硬译”的看法。鲁迅说自己没有办法而采取了“硬译”其实是自谦的说法。然而梁实秋却没有考虑鲁迅译作读者群,以及鲁迅所持的“读者观”等前提,而对其横加攻击与曲解,把它理解为了“死译”。两人针锋对麦芒,在文学的阶级性,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等问题上展开了争论,并由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论战。最终以鲁迅的逝世而结束。

鲁迅写的文章篇7

在五位作家中,与鲁迅关系颇为亲近的是白莽与柔石。李伟森没有和鲁迅单独见过面,鲁迅与之并不熟悉。鲁迅与胡也频和冯铿的熟悉程度则介于白莽、柔石和李伟森之间。

虽然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只提到与胡也频在上海见过一次面,谈了几句天,实际上两人的交往并非文中所说的那么少。早在1924年,胡也频在《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发表《雷峰塔倒掉的原因》一文,就引起了鲁迅的关注,而鲁迅的杂文《再论雷峰塔倒掉的原因》,就是看了这篇文章有感而发的。从1924年12月至1925年5月,仅《鲁迅日记》中就有六次与胡也频交往的记录,里面的“崇轩”指的就是胡也频。相对来说,《鲁迅日记》中与冯铿交往的记载不多,其中有过一次记载是1929年12月31日:“上午寄还岭梅(即冯铿)诗稿。”

照理应该写胡也频,无论是鲁迅与胡也频的交往次数,还是胡也频的作品在当时的影响,都是有一些东西可写的。舍胡也频而取冯铿是因为冯铿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为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很好的青年”。对于能为追求真理而勇于献身的女性青年,鲁迅向来怀有崇高的敬意。早在1926年,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就写道:“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可以视为为何要写冯铿的一个注脚。

那么为何这样写冯铿,有评论认为该文对冯铿的描写由抑到扬,体现了作者自身的严于解剖的精神。这样的说法值得商榷。鲁迅在文中如实地描绘了冯铿的形象,如实地写出了冯铿的幼稚与浮躁,也如实地袒露出自己的心迹,这些都是鲁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先抑后扬无关。与其把鲁迅的自责看成是严于解剖,倒不如说是鲁迅对于作家的写作如何能获得更好斗争效果的反思。如此写冯铿,只在还原现实,同时也不讳饰自己的内心感受。

文中将柔石的硬气和迂与冯铿的罗曼谛克和急于事功做比较,表达了鲁迅对于踏实创作而不是空谈理论或空喊口号的欣赏态度。柔石努力从事文学创作、翻译并组织朝华社,尽力扶植刚健质朴的文艺,有着高远的理想。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顽强的斗志,连最细碎的杂物都统归自己做了,生前又总相信人们是好的。对于柔石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硬气,鲁迅无疑是赞赏的,而对于他身上存在的迂也同样没有否定。鲁迅曾说过,在唯利是图的社会里,多几个呆子是好的。这又可以从后来有人指责与鲁迅关系非常密切的胡风时,鲁迅竭力为之辩护中得到佐证。胡风为鲁迅欣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的努力创作以及做事的勤勉,这些都和柔石有些相似。比如胡风在担任“左联”宣传部长的时候,在宣传部下设了三个研究会,组织讨论会。此外,他又主编出版了一份油印刊物《文艺生活》,并不停地写文章,参加了1934年“左联”关于利用旧形式及大众语问题的讨论,1934年底出版了短诗集《野花与箭》。离开中山文化教育馆后,他便以写文章作为职业,写了几篇很受好评的评论文字,如《张天翼论》、《林语堂论》等。又从日文翻译介绍了一些台湾和朝鲜的作家。此外,和鲁迅及聂绀弩合编了《海燕》,既是《作家》编委之一,又编了《木屑文丛》。1936年,还一口气出了两本书《文艺笔谈》和《文学和生活》。相比较而言,冯铿的创作实绩要单薄得多,留下了十多首抒情短诗以及一部女兵日记的小说,和柔石、白莽以及胡也频相比,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相提并论。

与此同时,鲁迅对于冯铿的激进但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不赞成。1930年9月17日,冯铿参加了庆祝鲁迅先生五十岁生日的纪念会,在会上她发表演说,呼吁鲁迅做一个普罗作家,领导普罗文艺。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记载:一个矮胖、短发的年轻妇女谈起发展无产阶级文学的必要,她在结束谈话时,吁请鲁迅担当起新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美术家联盟――后来成为中国文化总同盟的两个创始组织――保护者和导师。对此鲁迅认为成为普罗作家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经验过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也就不可能产生普罗文学,创作只能从经验中跃出来,并不是从理论中产生出来的。以柔石为例,他的《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在内容和艺术上为左翼小说摆脱公式化概念化的模式做出了贡献,鲁迅就曾评论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运用的是“工妙的技术”,刻画出了萧涧秋这一典型人物,且围绕在萧涧秋周围的人物也都生动。柔石和冯铿同居之后,或许是受了冯铿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多了一些当时流行的革命文艺腔。鲁迅主张以文学来帮助革命,但他强调用文学来帮助革命不是徒唱空调阔论,拿革命这个辉煌的名词,来抬高自己的文学作品。要创作出革命的作品,取得革命的效果,就要先做革命人,而做革命人决非空喊几句革命口号就能完成的,革命文学也不是只大部头的作品才能彰显它的力量,更何况是概念化、公式化的作品。“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的“疑心”反映的正是他对作家如何用笔进行战斗的思考。

尽管鲁迅对于刚认识的一些神经过敏而又自尊的文学青年会表现出一种“隔膜”,但不会因此妨碍之后同他们的进一步交往。就像白莽第一次见鲁迅的时候,向鲁迅呈上《彼得斐诗集》后主动热忱地介绍自己,而鲁迅只是平静地听他说,问话插话都很少,引起过颇有个性且自尊心强的白莽的不满,这种让白莽局促乃至压抑的感觉所产生的误会在第二次见面时就冰释前嫌,两人终于成为知己。如果冯铿能和鲁迅进一步交往,或许也会和白莽一样,最后成为鲁迅亲近的朋友和战友。

在有限的会面中,尽管冯铿的形象在鲁迅眼里并不出彩,但鲁迅已把她引为“自己的同志”――因为她对革命文学的热情,因为她对“左联”工作的热忱。对于冯铿的死,鲁迅表达出难以抑制的悲愤并高度评价:“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为农工历来只被迫压,榨取,没有略受教育的机会;二者,因为中国的象形――现在是早已变得连形也不像了――的方块字,使农工虽是读书十年,也还不能任意写出自己的意见。这事情很使拿刀的‘文艺家’喜欢。他们以为受教育能到会写文章,至少一定是小资产阶级,小资产者应该抱住自己的小资产,现在却反而倾向无产者,那一定是‘虚伪’。”(《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冯铿的出身不是无产阶级,但她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替无产阶级呐喊并因此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由此被鲁迅看作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前驱。《为了忘却的记念》采用史传笔法,实事求是地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冯铿以及其他几位作家,正因为此,使得这篇文章同时具有可靠的史料价值。

鲁迅写的文章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民俗描写

鲁迅不只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更是杰出的乡土文学大师。鲁迅的作品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辟的语言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改造国民的灵魂,而且又以其对乡土生活的成功描写,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浙江绍兴的风情画,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浓郁的乡村泥土气息,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之所以独具情钟地描写浙东农村的民俗,是由于他生于斯,长于斯,再加上幼时民间文学对他的熏陶和影响,这些内容鲜活、充满乡村泥土气息、形式朴素的民间文学滋润了鲁迅,给了鲁迅最初的文学营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鲁迅在其创作中对民俗事象的自觉运用和自如描写,使一些风土人情、世态习俗融进其作品中发展了故事,深化了人物性格,揭示了主题。

一、自然环境描写

鲁迅非常重视环境描写,无论是状物的自然环境描写,还是写人叙事的社会环境描写,都能自觉地把民俗描写融入其中,使民俗描写与文章内容水融、浑然一体。

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描写百草园夏秋自然景物时,插入了“人吃何首乌根能成仙”和“美女蛇”的民间传说。这两个民间传说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与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呆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文章中,鲁迅还写了冬天在百草园雪地捕鸟这一民俗,写出了百草园给爱玩好动的儿童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在小说《社戏》中有一段临河搭台的描写: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不分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人家的乌篷。

鲁迅将自然风景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糅和起来,不仅写了空间月下朦胧的自然环境之美,也写出了热闹的戏台。自然景色与看戏的风俗画,乡土味极其浓郁。

二、社会环境的描写

鲁迅在其创作中大多以他的故乡浙东绍兴和绍兴附近为背景,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世态习俗的画卷。

在小说《孔乙己》中,以人物生活的江南水乡乡镇小酒店为生活背景,为读者描绘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商品经济民俗特点。酒店格局是:四文钱一碗酒;下酒物:茴香豆、盐煮笋、荤菜;盈利手段:羼水;酒客:短衣帮、长衫帮。这是何等真实的一幅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学生读后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这个乡村小酒店,感受了当时的市民生活。

三、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中心

鲁迅作品中,有关风土人情、世态习俗的描写不仅在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中随处可见。更为重要的是,在鲁迅作品中,这些民俗描写是整体的、浑成的,散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将风土人情、世态习俗作为人物生活细节的一部分。纷纷洒落在故事情节里,洒落在人物形象里,深化了人物性格。

小说《孔乙己》里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一人”。其实,在这里喝酒的方式:站着或坐着喝,而衣服样式——穿长衫或穿短衫就成了人物身份地位的标志。孔乙己的名字是从旧时儿童蒙学所用描写纸中“上大人孔乙己”这似通非通的句子中摘取的;孔乙己买酒的姿态是“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面对众人的奚落和嘲讽,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教“我”写茴字的四种写法;孔乙己对众小孩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些无不活脱脱地勾画了孔乙己的性格,提示了其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小说中关于孔乙己面对丁举人的毒打迫害,被迫写下“服辩”。总之,小说《孔乙己》以乡镇小酒店为背景,围绕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民俗描写,运用工笔画式的手法一步一步成功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个被压迫的小人物。

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先生形象的刻画也成功地渗入了民俗描写。古时私塾中大都供有孔子牌位。写自己第一次见先生书房中没有孔子牌位,从侧面揭示先生具有一定的开明思想。在散文《阿长与》中,更是运用了繁多的民俗细节描写来刻画长妈妈:

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晒裤子的竹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上一篇:写给女人范文 下一篇:高中作文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