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风筝范文

时间:2023-11-02 19:21:58

鲁迅的风筝

鲁迅的风筝篇1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查出生词的意思。

2、找有关鲁迅的资料。

3、提出疑问,写点感受。

师:(连续点击)请看图片,能看出图上是什么吗?

生:鱼风筝、龙风筝、蜈蚣风筝。

师: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请说说放风筝有哪些快乐?

生:当风筝飞到天空,我的心也随之飞翔,我感到很自由。

生:我把风筝放到了天上,有一种成就感,所以我很快乐。

生:我放风筝时,田野开阔,我的心胸也变得开阔。

师:谈得真好!同学们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心灵。老师也喜欢放风筝,尤其在春意融融,微风和煦的日子里放风筝,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呼吸,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可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这份快乐和自由呢?

生:不是,鲁迅的小兄弟就不能。

师:请让我们走进鲁迅兄弟,了解一段风筝的故事。(板书题目,点击鲁迅、周建人照片)课文读熟了吗?(生:读熟了),(我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由5名同学和我把课文读完,中间穿插点评朗读情况)。

师:要在阅读中有更大收益,需深入思考,在思考中一定有疑问产生,请同学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大部分举起手)

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为什么天空中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们看到风筝可是快乐的呀。

2、“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弟弟已经忘却了踏坏风筝这件事,我应该轻松,为什么我反而悲哀?

4、我为什么把放风筝看成是可鄙的事情?

5、我看到了一本关于讲论儿童的书,我为什么说是不幸的?还说惩罚轮到了,惩罚什么?

‘、我的心为什么很重的堕下去?

7、什么是“脸上添刻了生的辛苦的条纹”,“生”是什么意思?

8、结尾句是什么意思?

9、“精神的虐杀”是什么意思?

10、放风筝为什么没有出息?

11、弟弟做风筝时,见到哥哥来了,他为什么惊惶?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较浅,就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无序,我把问题中的关键语词按照课文段落顺序写在黑板上,同时合并了几个小问题。散文起始的悲哀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悲哀的原因和结尾一致,要理解作者的悲哀,要在全文讨论后,所以1、3合并,“惊异”的原因随时让学生回答。4、10、11都涉及到当时传统的教育观念,所以合并,2、7随时让学生回答。最后按课文顺序提出了如下问题,简要板书:

1、放风筝没有出息?一他认为做什么有出息?

2、精神的虐杀?

3、惩罚?不幸?心沉重?

4、弟弟忘却,我仍悲哀?

5、四面是严冬,寒威和冷气?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先互相交流,准备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初步理解,以便引导提升。)

师:请谈一谈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为什么哥哥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他认为做什么是有出息的?

生:哥哥认为弟弟不应该丧志,而应该好好学习,学习才有出息。

师:哦!你怎么知道哥哥是这样想的?

生:猜的,鲁迅成为文学家就是读书得来的。

生:哥哥认为读书有出息,课本插图上哥哥抱着一本书。

生:现在也这样看,不能只想着玩,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

师:现在学习的内容和过去相同吗?

生:不同,过去只要求学生读死书,不提倡综合素质,现在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手能力。到户外活动也是学习。

师:你对现代学习的内涵理解得很正确,很清楚,真了不起!过去只要求背那些孩子们不懂的书,很枯燥,那是唯一的出路。鲁迅少年时也受了传统观念的影响,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管教弟弟,所以他认为放风筝是可鄙的,只有读那些经书才是有出息的。鲁迅当时才十七、八岁,就已经受到错误观念的毒害。

师:正是因为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哥哥才不让弟弟放风筝,才踏毁了弟弟苦心孤诣做的风筝,鲁迅把这一行为称为精神的虐杀,我们继续讨论:哥哥踏毁的是一只风筝,为什么自己认为是精神的虐杀?

生:放风筝是非常惬意快乐的事,哥哥限制了弟弟的快乐。

生:因为弟弟喜欢的事哥哥却制止。

生:因为哥哥用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弟弟,使弟弟受到了精神创伤。

师:同学们透过踏毁风筝的表面,看到了精神虐杀的实质。“虐杀”一词怎样理解?

生:我查了词典,虐杀: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别人至死。

师:哥哥是怎样用残酷的手段至弟弟自由快乐于死地的?请同学们找出弟弟喜欢风筝的神态、哥哥踏毁风筝的动作,并有感情得读一读。

学生找出弟弟喜爱风筝的语句“张着小嘴”、“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哥哥粗暴毁坏风筝的动作“抓断”“掷”“踏扁”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朗读相关语句。

师:弟弟如此挚爱着风筝,风筝就是弟弟童年的梦想和追求啊,别人做的是蜈蚣和瓦片风筝,弟弟做的却是漂亮的蝴蝶风筝,他多么想让这只蝴蝶翱翔在蓝天!可却被哥哥粗暴的毫无顾忌的踏毁!这样一颗聪慧的有创造才气的心灵被哥哥糊涂的落后观念彻底泯灭掉了

生:老师,我知道了弟弟为什么见到哥哥进来而惊惶,因为在当时弟弟也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但是又忍不住好奇和兴趣,心里本来就紧张,他又敌不过哥哥,所以见到哥哥惊惶失色。

师:你能把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很珍贵的思考方法。弟弟内心有多绝望,哥哥没有留心,只认为自己管教得完全正确,那是愚昧观念暂时的胜利。是什么原因让哥哥闪电般苏醒过来?

生:我读到了一本关于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明白,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师:读到这本书,作者应庆幸才对,为何说是不幸?这里的“惩罚”是什么意思7

生:鲁迅先生读了了这本书,接受了新思想,才明白自己原来做错了,他感到对不起弟弟,很后悔,所以说是不幸。

生:他内心愧疚,不能原谅自己,所以是自己内心受到惩罚。

生:鲁迅先生内心受到良心的谴责。

师:同学们已经深入到先生的内心,谈得很透彻!鲁迅先生认识到儿童和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当年粗暴阻止弟弟有益的活动,是把成人的世界强加在儿童身上,摧残了儿童的天性,这个儿童还是他的同胞弟弟,所以十分痛心,对弟弟怀着深深的忏悔。于是希望能补过,可是二十年后弟弟的反应如何?

生:弟弟全然忘却。

师:这就引出一个非常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按常例来讲,如果双方有了误解或摩擦,一方忘却,另一方正可以轻松下来,可鲁迅先生的心情为什么反而更沉重更悲哀?

生:弟弟忘却,不能给哥哥补过的机会,所以哥哥心情沉重。

生:他不能补过,只能在悲哀中度过。

生:二十年来,他的内心一直很愧疚。

几个同学回答之后,举手的就寥寥无几,同学们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感到这个问题比较难,学生的回答只在浅层徘徊,于是我就启发道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分量的问题,我也有疑问和大家讨论:你们认为对这件事弟弟是忘了好,还是不忘好?

这时班里分成了两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我分别让代表回答:

生:弟弟忘了好,这样他就不痛苦了。

生:忘了好,不然弟弟会变成一个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众生笑)

一生按不住站起,把手举得高高的,我请他讲。

生:弟弟不忘好,这样二十年后,就给了哥哥补过的机会,哥哥就不再痛苦。

师:你是说,喜欢圆满的结局?

生:是。

生:我认为弟弟不忘好,给了哥哥补过的机会,更能增进兄弟之间的亲情,他们就相处得更亲密。

师:你们都是从亲情上理解的。(到此时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探到文章的意蕴)如果这件残酷的事发生在你们的身上,你们会忘吗?

生:我不会,会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生:我有不同于亲情的看法。

师:请讲。

生:我也认为弟弟不忘好,弟弟能记住,说明他受到的创伤很深,他有自己的个性。(我一阵窃喜,这可是个救星,于是微笑点头)

生:我认为弟弟不忘好,自己受到这样的伤害怎么能忘呢?不忘说明弟弟有自我意识。(这个更厉害!),

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我顺势讲道:可事实却是弟弟真的忘了。同样一件事,哥哥20年后记得很清楚,弟弟却没有留下任何印痕,童年时期在哥哥的压抑下,自觉认同了兄长的教育和管束,后来的忘却是心灵被扭曲,个性被压抑的见证!鲁迅先生一直提倡解放人的精神,解放儿童的精神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他希望弟弟,大而言之,希望被虐杀者具有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希望被虐杀者能维护自己正当要求,追求做为人的自由精神。希望人与人的生存状态是和谐共生,没有奴役和被奴役的现象。如果被虐杀者,没有觉醒,毫无抗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不能达到和谐民主的境地。这就是鲁迅先生悲哀的原因,严冬寒冷体现他心头的悲凉。

师:鲁迅先生在遗嘱中说:忘掉我。我们怎能忘记这位有良知的民族精英呢?怎能忘记这位关爱着儿童和青年的慈爱的老人呢?他的目光是深邃的,穿越时空,他的作品今天读来有巨大的魅力,使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希望同学们多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到文字里和鲁迅先生的心灵相遇合。

鲁迅的风筝篇2

我认为,《风筝》被调整引发争论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方面的权威出版社,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作为国内语文教学中最为通行而且具有标杆意义的教材,它对鲁迅作品的调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是不是新一轮的鲁迅作品删削又要开始?因而有的人会为之兴奋,有的人则会为之担忧,这在一个阅读趣味和文学眼光都已经多样化、个性化了的公共文化领域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其次,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文化界出现了严重的贬损鲁迅的思潮,这种思潮中真正具有思想杀伤力的观点倒不是那些所谓的“悼词”或“断裂说”,而是鲁迅研究中的价值相对化倾向。国内思想文化界有一些学者利用重评20世纪文化论争的平台,或者抬高学术,贬抑启蒙,或者标举胡适,批判鲁迅;不少学者或文化人认为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在时空上是相对的,鲁迅的意义在于启蒙,在于对旧文化的批判和毁坏,这种批判和毁坏的力量在鲁迅置身于的时代里是必需的,而当下以建设为主题的时代,需要的是平和的理性精神,所以鲁迅是过时了的文化英雄,是功能退化乃至错位的文化符号。这些贬抑鲁迅的人们认为,在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的当代教育体制下,具有批判与毁坏力量的鲁迅当然不适合进入承载着育人任务的中学课堂。上一轮语文教材改革中,不少文化界人士就主张在鲁迅作品的调整中减少政论时论性的杂文,增加一些技巧性、趣味性很浓的文学类散文,尽量将鲁迅塑造成一个纯粹的文学家形象,尽量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讲解鲁迅的贡献,可以说就是对这种文化思潮的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呼应。这次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调整《风筝》一文,据说给出的理由之一是这篇课文“过于深刻”,不太适合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所谓“过于深刻”,说的不还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吗?因此,我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其实就在于它触及中学生应该向鲁迅学些什么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就是鲁迅作品是否应该编进教材,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讲解鲁迅的核心问题所在。

一般说来,鲁迅的那些经典之作在思想上几乎无不具有深刻性。这种深刻性有的是鲁迅最原初的创作构思即有的,有的是后来的研究者和读者通过自己独创性的体验与思考重新赋予作品的,这是文学阅读的规律,鲁迅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者,更难例外。那些被选入中学教材的作品当然都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大都被鲁迅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深入的阐释,有的阐释角度确实涉及人类精神的一些深层问题,未必能被在个体生命体验上还有所局限的中学生所理解。《风筝》就是这样的作品。《风筝》里面表现出的对于受害者的“健忘”的惊异,以及作者在自我忏悔时内心颇为私人性的纠结,刚刚离开儿童时代进入少年阶段的初中生确实难以领会,而且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初中生也没有必要来领会这种复杂的情感纠结。但是,《风筝》这篇散文的讲授完全可以不去涉及上述层面的意义与情绪,这篇散文最浅显、最明确的主题为游戏是儿童的天职,成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去干涉、剥夺儿童的游乐天性。这些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尽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愈演愈烈,但目前在一般家长的心中,允许小学生有比较充裕的玩乐游戏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一旦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就真正踏上了赛道,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学生自己的压力,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迫使初中生迅速完成从儿童到成年的转型,这就是鲁迅当年严厉批评过的儿童早熟现象。由此可见,过去人教版语文课本将这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一年级颇含深意,也许考虑的就是可以通过这篇作品的解读,提醒教师和学生从儿童到成年有一个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儿童天性的保持与发扬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除了带领学生领会这篇课文的文字美之外,《风筝》的讲解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就足够了。由此来看,人教版语文课本将一个本来很有意义的课程设计予以取消,而且还用“过于深刻”之类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调整《风筝》的理由,难怪社会公众不能理解了。

不仅《风筝》可以如此解读,其实鲁迅的很多选入教材或者没选入教材的经典作品都可以采用如此方式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可以不必过于深刻。一直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都是重点讲读课文,教师讲得十分卖力,学生也学得十分吃力。现在关于鲁迅的参考资料也很多,教师讲读时每个语句都要找出潜藏的情感心理,每个用词都要点评妙在哪里,鲁迅在字里行间用春秋笔法表达的那些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念头,都要被教师拿来揣测、分析、推理,一堂文学课就这样变成了一堂思想侦探课。确实,按照这样的教学套路,中学教材里多安排几篇鲁迅的课文与少安排几篇鲁迅的课文,恐怕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学不学鲁迅也不必有什么太大的纠结。因为在这种过度诠释中,学生得到了有关鲁迅的文化知识,分段、归纳中心思想以及揣测作者意图的能力也或许有所提高,但是鲁迅最为可贵的精神人格却被这些“知识”与“能力”遮蔽掉了。因此,如果让笔者来选择的话,与其如此深刻地去解读鲁迅,或者说鲁迅如此深刻地被解读,宁愿不那么深刻地去解读鲁迅,或者说鲁迅不被如此深刻地解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鲁迅的意义其实不在于那些深刻而犀利的思想,而在于作品中体现出的大精神与大人格。鲁迅所特有的对于国民性的批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与反思的思想,也难以得到缺乏社会人生历练的中学生的同感与共鸣。唯有精神与人格,无形却有力,能春风化雨般渗入接受者的心田,化作接受者肉身中腾涌的血液,浸润愈久,影响愈深。精神与人格,不是条分缕析能够显出的,也不是字斟句酌可以得到的,而是在语言与形象的整体氛围中显现的,因此不必那么深刻地去解析,更不必一定要讲读得那么深刻,只要引领学生尝试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领受、去感悟鲁迅的心灵颤动,在这种心灵的相遇中真正获得感动,获得自我人格力量的提升,对于中学生的鲁迅阅读,这就已经足够了。深刻与否,无论是对于鲁迅作品的选入,还是对于鲁迅作品的讲读,都无关紧要。

毫无疑问,近百年的鲁迅研究已经成功地将鲁迅转化成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文化符号,每一种文化思潮,每一个社会群体,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往这个巨大的符号中填充自己的东西,那种将鲁迅塑造成一种质疑的、毁坏性的力量,从而试图抹去鲁迅精神当代意义的观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那个活生生的鲁迅当然富于质疑精神,在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文化传统的斗争中也是最具毁坏性力量的一位“精神界之战士”,这已经足以证明鲁迅的伟大了。但鲁迅的伟大绝不止于此,正如那位“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拜伦一样,鲁迅也是一位具有人间大爱的文化“战士”。或许可以说,鲁迅的质疑与毁坏,正是因为建立在这种人间大爱的精神基础上,才具有使一切魑魅魍魉无可遁形的、使一切善良向上的心灵无不震撼的力量。针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自己的多疑、猜忌、阴暗的指责,鲁迅曾经骄傲地宣称自己也是“能够爱”的,在晚年病重时刻,鲁迅也满怀温情地说过,那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自己相关。全面而不是零碎地、整体而不是肢解地来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鲜明而强烈地感受到鲁迅贯注在自我文学世界中的这种大爱的精神人格。鲁迅作品多的是对肉食者的鄙薄,对智识者的诛心之论,同样,鲁迅的作品里也多的是对下层劳动者温暖的爱;鲁迅作品充满着对强横的权势者的痛恶,对于为虎作伥者的蔑视,同样,鲁迅的作品里也充满着对弱小者真诚的同情。在我看来,对下层劳动者温暖的爱,对弱小者真诚的同情,这就是鲁迅的人间大爱,是鲁迅精神人格的核心质素,也是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动人心的永恒魅力。这种精神人格当然不是鲁迅独有,但它的呈现足以让鲁迅同时代知识分子中的那些蝇营狗苟者相形见绌。这种情感也许并不那么深刻,但它博大寥廓,而且温暖人心,是黑暗里的灯光,寒冷中的火炭,给卑微者以生活的信心,给受苦者以恢复的力量。读鲁迅,讲鲁迅,如果能读出如此精魂,讲出如此效果,其他微言大义,何须再求!

从目前一些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用来看,这种资源的重要性在编者方面似乎已经有所意识。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里面所选用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劳苦者的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但总体看来,这一类的作品依然选得不够分量,尤其是目前中学里对这些课文的讲解其实更加关注的是另外一些意义,作者对劳苦者与弱小者的这种情感态度在作品的讲解中不是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就是被其他主题的过度诠释所遮蔽。《社戏》中能干的农村小孩对“迅哥儿”的热情关照,《故乡》里“我”对闰土与自己之间存在的隔膜的怅惘与心痛,《孔乙己》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炎凉世态中弱小者命运的心酸与叹息,《祝福》中“我”面对一个劳苦者的生命居然带着如此卑微的愿望、如此巨大的疑问无声无息地消失于世间这一事件时的深深的哀悯与无奈,《阿长与〈山海经〉》里童年鲁迅对弱小动物的爱怜与呵护……即使如被人教版语文教材调整的《风筝》,其中那个幼小的弟弟不也是一个遭到兄长强权虐待的弱小者吗?如此等等,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无不发自作者的内心深处,不仅真实、诚恳,而且深沉、隽永。这是一种真正把作者自我燃烧起来,融入进去的大爱,大悲悯,大痛楚。它的存在当然与阶级相关,与政治伦理相关,但也绝不限于阶级,不限于政治伦理,它是一种体现着人类的高贵与尊严、体现着文明的本质力量的人类基本情感。青春期的中学阶段是人的性格、修养、品行形成的最为重要的阶段,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中学生文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经典课文的学习,获取文史知识,锻炼语言能力,当然是必要的,但在经典课文的熏陶、浸润中,努力激活与提升这种人类的基本情感,无疑不仅是鲁迅作品学习,而且是整个语文教育最值得强调的应有之旨。

鲁迅的风筝篇3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本文由收集整理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

转贴于

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些我们教师都感到吃力的文章去教学生,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为此,教材编选者下了很大功夫从中挑选浅显易懂的,比如《野草》中较好懂的《雪》和《风筝》,即便如此,仍给现在的中学生带来了不少学习上的困难。以《风筝》为例:“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拗口的“秃树枝丫杈”已经使学生稍感不适,紧接着又来了“于晴朗的天空中”,“于”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习以为常,状语后置也见怪不怪了,可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便显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看文章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头吸引人,句式对脾胃,便容易读下去,反之亦然。可《风筝》第一自然段,便出现不对学生脾胃的“难句”,学生怎会愿意读下去?如果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相信很少有初一学生愿意读这样诘屈聱牙的文章。因此,鲁迅作品教学的突破口应从语言着手,教师有必要从课文挑选一些不合乎当前口语习惯的句子解释给学生听,以扫除语言障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名证了。”可以改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但还是没有消亡,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以至殒身不恤,这事实就是明证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学习《风筝》可以拿同是写自责心情的《背影》、歌曲《冲动的惩罚》来进行对比学习,体会鲁迅自责心情所写的“深刻”。从“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将要完工了”这一段,可如文所述摆好,让学生先写,来对照原文,体会鲁迅语言简洁的特点。

鲁迅的风筝篇4

师:风筝是写实的,写一对兄弟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从第三自然段看起,看看两兄弟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生:文章中“我”非常讨厌风筝,认为这是没有出息的。而小弟却非常喜欢风筝。

师:文中用的是“讨厌”吗?

生:是“嫌恶”。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有区别吗?文中用“嫌恶”说明了什么呢?

生:“嫌恶”比“讨厌”程度严重多了。说明“‘我’不是一般的讨厌风筝,而是极其讨厌”。

师:但小弟弟可不是这样的,有两个词语很能看出,哪两个?

生:当看见风筝落下来时,小弟弟“惊呼”;当风筝的缠绕解开时,小弟弟“跳跃”。

师:文章围绕风筝写了三件事,我们先看第一件好不好?

生:第一件事是“我”发现了小弟弟偷偷做风筝,就生气地把他的风筝撕毁了。

师:这里有一个成语,写了小兄弟花了多少功夫做这个风筝,是哪一个成语?(引导学生找出)对了,就是“苦心孤诣”。

(先生边说边板书。由于黑板安得比较高,要踏上一个小木凳才能够得上。先生一步一步地踏上小木凳,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下这4个字。)

“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诣”,《桃花源记》有这个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连起来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连起来的话翻译这4个字?

(《桃花源记》学生大概还没有学过,但先生这种词语解读方法当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学生站起来:“煞费苦心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先生有点不满意:请重说一遍,完整地说。

生:“苦心孤诣”的意思就是煞费苦心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师:当“我”发现小弟弟“苦心孤诣”做出风筝时,“我”怎么样了?

生: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师:这里是连续三个动作。“折断、掷、踏扁”,恶狠狠的,然后,傲然出去了。“傲然”是什么意思?这个“傲”你们会组词吗?

(生解词,做组词练习。然后)

师:请大家拿出纸来,写一句话,把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心情写出来。

(先生关注地走进学生中,片刻,有学生站起来……)

生1: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沮丧地低下头,泪还是不听话地流下来。

生2: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原先水灵灵的大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他使劲地想,绝不屈服,绝不流泪。

师:写得真好。现在我们阅读第二件事。这件事写“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偶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偶尔”,说明什么?这本书还是外国的,你有什么见解?

坐在前面的一位学生举起了手(原先他已经回答过问题的了)。先生微微笑了笑:“还有吗?后面的,我能随便叫个同学吧?”

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说明当时中国扼杀童真童趣是很平常的,这很残酷。”

师:为什么是“不幸”呢?懂得这个道理吗?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沉重。

师:这里连续用了4个“堕”字。(先生请一个学生到黑板前)帮我写这个“堕”字,不要看书。我有点想不通,这里用了4个“堕”,“心”为什么用“堕”来描述呢?

生:“心”变成沉重的铅块,所以可以用“堕”。

师:再请大家注意“精神的虐杀”这5个字:“虐杀”的“虐”用手指在桌面上写一下,下面和雪花的“雪”刚好相反。这个“虐”在《向沙漠进军》里出现过,“肆虐”。

请这位同学把第二段读一遍。(生读)

师:现在开始阅读第三件事。第三件事看起来同样很简单,“我”要向小兄弟道歉,但“小兄弟”已经把这件事忘了。为什么听了“小兄弟”的话,“我”的心又沉重了?

生:因为小兄弟已经对这事习惯了,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师:我最欣赏你的“习惯了”,可能小兄弟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子女的,这使我们看到民族中一些人的不良习惯。大家不妨看看文章的开头,文章写于1925年1月冬天。我们看看开头的两段,可以轻声读,也可以默读。请大家注意其中“惊异”“悲哀”这些渲染气氛的词语。

先听老师范读。(先生自己很有感情地把这个句子读了一遍,自己边读边解释:)

“我现在在那里呢?”怎么不知“我”在哪里呢?写出一种惆怅和焦虑。“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遍。

(师生一同深情朗读)

师:文章的最后一段是明显的“首尾呼应”,“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中的破折号值得品味。我给大家示范一遍。大家下课后好好体会一下。

鲁迅的风筝篇5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家长基本秉承着“长者本位”观。家长们素来认为他们对幼者有一种“恩”的关系。但是有“授恩”,就有“报恩”。鲁迅讽刺道:“他们以为父对于自由绝对的权利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说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在“长者本位”观的驱使下,使得几千年来的父子关系变成了一种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

对此,鲁迅在1919年10月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文中提出了“以幼者弱者为本位”的观点,对“忠”“孝”思想的批驳并提出以“爱”代“恩”的思想。同时鲁迅举例说“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是以为将要放债”而一味说‘恩’”。对“恩”观进行了否定,即是否定了长者对幼者索取“恩”债的权力,使得长幼关系趋于平等。唯有家庭的平等,儿童才会在未来追求社会的平等,思想的平等。

二、“父范”思想

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人之父”呢?鲁迅提出了“父范教育”的思想。要想培养优秀的孩童首先应该从自己着手,鲁迅对父母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爱己”。唯有先爱己,才能爱他人。父母还要具备完善的精神,“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了过去的色彩,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兴趣,高尚的娱乐”。不能以自己精神上的缺陷来影响儿童,父母要给儿童以健全的体魄,保护他们的天性使之免受封建伦理的戕害。因为,唯有具备“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孩子们才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以自己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为幼者“服务”。这正是对“长者本位观”把幼者作为自己“幸福的材料”的颠覆。

三、尽力的教育

1.正确理解儿童独特心理

儿童的心理特征不同于成人,具备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呈现出一种天马行空的思维状态。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一味蛮做只能大碍于孩子的发达。鲁迅在百草园得到许多知识,观察了自然界中生命现象,到三味书屋询问知识得不到解答,“‘怪哉’是怎么回事?”教书先生不予解答与课本无关的问题,挫伤了孩子求知欲。《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2.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是多样的,鲁迅曾说过:“施以虎狼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的时候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唯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鲁迅竭力反对两种错误教育方法:一种是除暴压服的方法,对儿童非打即骂,使得儿童从小唯唯诺诺,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如暂出牢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另一种是娇生惯养的方法,使儿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就给他什么,等他将来走上社会,“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鲁迅认为,对儿童要循循善诱,教给他们文化知识,使他们明辨事理。儿童天真活泼,喜欢游戏,有爱美的天性,大人要注意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因此,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鲁迅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予解答,如果问题过于复杂,他就会说:“等你大一点,读书了,书本和先生就会告诉你。”

3.完全的解放

鲁迅说:“孩子是即我非我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该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要想实现儿童的解放,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局限于前人的模范,因为那只是继承,而非超越。长者在这一过程中“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因为是命令,所以无论对错,儿童意愿与否,都会被强制执行,这即抹杀了儿童行为的自主性。而“指导”和“协商”,则是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并且以儿童自身的意愿为主导,教育者只是起到点拔的作用而已。儿童对成人所提供的内容有选择的权利。在这一点上,解放与教育是为一体的。

四、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鲁迅的风筝篇6

笔者不否认鲁迅的伟大,但是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学的核心又是学生,现在的问题是:编教材的是成人,教学的是成人,认为“鲁迅文章不该被删除”的也是成人(而且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并不从事教育工作),至于学生到底从教材中的鲁迅文章中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又有谁做过详细的调查呢?

也许有人会说:学生从鲁迅文章中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这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观引导与教学水平,与鲁迅文章本身并无多大关系。这话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却无视了教材编写者和教学执行者的自主选择权。试问:如果教材编者或者教师找到了比鲁迅文章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更易于引导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那些原先被选进教材的鲁迅文章该不该因为它的作者是鲁迅而被免于删除呢?

鲁迅文章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莫过于批判精神和自省精神了,可是,就算学生领会了先生的这种精神,并且也内化成了自己的某种意识或习惯,姑且不论在当今中国,就是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学校这个小圈子里,谁能包容他的这种意识或者习惯呢?学生爱上体育课,但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课(特别是主科)挤占,你敢批判老师吗?某同学莫名其妙地被老师评为了“三好学生”,而各方面表现都明显优于此人的其他同学却与“三好”无缘,你觉得不合理,你敢批判吗?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连教室里的课程表都换成了假的,你觉得这是在弄虚作假,你敢批判吗?当然,你可以不停地自省,然而,无助于改变现实的自省除了把自己“省”为一个孤独的人以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

我们口口声声教学生“求真”,可我们自己在行动上(主要指工作方面)又几乎无时无处不在“去真”,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搬出一个鲁迅,你就是搬出一百个“鲁迅”来,又有什么用?除了让学生觉得书上学到的道理与现实处世哲学是两张皮以外,还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所以,真正迫切需要学习鲁迅文章、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和自省精神的,是成人,而不是学生。

成人世界充斥着弄虚作假与潜规则,大家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置身其中充当着“帮凶”,以至于忽略了身后注视着自己一举一动的那一双双纯净的眸子,却寄望于将几篇鲁迅文章编进教材来完成对孩子们一种全新价值观的构建,还有比这更荒唐的想法和做法吗?

至于鲁迅文章该不该退出教材,啥时候退出教材,退出几篇比较合适,我认为这都与鲁迅无关――虽然许多人反对《风筝》被删除的原因,只是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这就好像一只母鸡下了一枚鸡蛋,你吃不吃,是煮着吃还是煎着吃,或者是生吃,都已经与母鸡没有关系了。母鸡要是知道别人为吃蛋而发生了争执,也许会后悔自己下了那枚蛋。

鲁迅的风筝篇7

吴冠中在世时便对社会给予最大的捐赠,从20世纪到今天,这样的画家只有两位:一是徐悲鸿,另一位便是吴冠中。据不完全统计,徐悲鸿直接义卖捐出去的钱款高达数亿元之巨;如今,吴冠中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拍出数百万美元、上千万人民币的高价,但这位届住在几十平方米小屋里的老人,却向社会捐赠了数百幅价值连城的名作。

艺术:作品总成交额达17.8亿元

吴冠中的画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奇迹。

早在1987年,由香港艺术中心主办的“吴冠中回顾展”在香港包兆龙画廊举行,展出的100余幅作品40分钟内即售罄。

吴冠中画作《交河故城》被学术界认定为其一生艺术造诣的里程碑,2007年拍出407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当时中国在世艺术家全球最高成交纪录。而在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吴冠中1974年作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经过现场及委托多位买家数十回合的激烈竞逐,以5712万元成交。

近年来,吴冠中画作在市场上广受追捧。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吴冠中各类作品总成交1417件,均价高达125万元。他17.8亿元的总成交额,在中国古今所有画家中,仅以0.4亿元之差逊于齐白石。

假画:有人愿出高价

“我负丹青”,是大师吴冠中自传的书名。一个“负”字意味深长,道出了大师在艺术上的永不满足。1936年,17岁的吴冠中从杭州艺专走上了绘画之路,从此喷发出近乎疯狂的激情,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丹青水墨。

吴冠中作品抢手,从十多年前的假画案可见一斑。1993年,“上海朵云轩”和“香港永成卉玩拍卖有限公司”联合在香港拍卖中国画《肖像》,上有“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字样,落款为吴冠中。吴冠中在拍卖前认定该画为伪作,并委托主办方撤下,但拍卖依然进行。让人称奇的是,当吴冠中已经直言拍品系伪作之后,仍有买家竟标,一台商以52.8万港元竞得,高出估价两倍多,创该场拍卖会最高价。

风骨:“风筝不能断线”

“吴先生一生都存深入生活,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脱离现实,没有脱离生活和对人民的感情。”提起恩师的创作,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班1960届毕业生、吴冠中的得意门生赵士英说,

“最推崇的就是吴冠中的‘风筝不断线’理论。不管画的是具象还是抽象,都要有根线维系着和人民之间的感’陪,要让人看懂。”

吴冠中曾考取官费出国留学,当被问及当年归国,历经磨难,是否后悔过时,吴冠中道:“不后海,艺术要根植于祖国民族的土壤里。”吴冠中把自己与祖国、与生活的联系比作“风筝不断线”。

品格:“鲁迅是我精神上的父亲”

作为一代绘画大师,吴冠中称自己的艺术实践是“寄养于东西两家”既吃过东方的茶饭,又喝过西方的咖啡他同时学习了林风眠的油画和潘天寿的国画。但吴冠中强调创新,甚至鼓励叛逆。赵士英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给吴冠中以极大的启迪。“吴先生非常崇拜鲁迅,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

品德:“不欠人、不求人、不求官”

对艺术一丝不苟,对名利特别淡泊,这是吴冠中给弟子的最深刻印象。据报道,吴冠中的书房不足5平方米,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椅子拉开就几乎顶到了书架。

“吴先生从来不欠别人的。从来不求人,不求官。别人帮他,他马上还别人的情。”赵士英说,“吴先生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非常简朴。理发就在马路边的摊子上,5毛钱就理完了。”赵士英提起这些唏嘘不已。

追求:“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

“‘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吴冠中常常这么说。”提起吴冠中的豁达淡泊,赵士英格外感慨,“很多艺术家的子女为了争画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但吴先生只给自己的子女选了几幅作品作纪念,其他的都捐出去了。”

鲁迅的风筝篇8

这个环节总是热闹得很,我也相信训练有素的学生们大都能在交流中有所收获。

有个四人小组争执声特别大,竟让周围几个小组都中断了原来的话题来参与讨论了。我赶紧走了过去。

一学生问我:“老师,鲁迅的弟弟真的不记得这件事了吗?”

“你们的意见呢?”我问。

“记得。”“不记得。”……全班同学对这个话题都挺感兴趣。

既然如此,双方均可陈述理由。

“他能自己制作风筝,书上说他也有十岁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不记得?”

“他精心制作的玩具,被哥哥残忍地撕烂、踏碎,肯定伤透了心,而书上也写着他的眼光里透出绝望,肯定忘不了,一辈子也忘不了!”

——认为“弟弟”必定记恨着此事的同学言辞凿凿。

“他如果不记得应该是记性太差,或脑子有问题。”有个学生还小声说了这么一句,却引来一阵大笑。

“文中写鲁迅诚恳地向弟弟道歉,如果获得了弟弟的原谅,他就可以放下心中这块大石头,可弟弟却说不记得,反让鲁迅十分痛苦。老师说过他们兄弟情深,这样岂不是在惩罚哥哥?”

——有道理,他很善于品读文本。

“可是,几年前,我就曾欺负过弟弟,前段时间我们聊起这件事,他就说不记得了。”

——亲身体验很有说服力。

“我看过一些资料,他的弟弟成年后回忆此事,反复强调他确实是不记得了。他应该不是在撒谎。”

双方争执不下,我很有必要站出来表态了。尽管教参里讨论过相关问题,持的意见当然是“弟弟”的确不记得此事了,但要表现主题的依然是说当时的他愚昧、麻木,“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

我同意“弟弟确实不记得此事”的看法,我向学生们陈诉的理由是:一、有资料证实,曾有记者采访过周建人,他依然摇头,说不记得。他的脑子与正常人无异。二、鲁迅身为长兄,有代父教弟的责任,弟弟当时也一定认为哥哥的教导是对的,存在自己的贪玩,他们当时都并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这与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关。这也是文章被编选入教材的教育意义。三、鲁迅在家里是很有地位的,因为他个人的聪慧值得佩服,他美好的品德值得敬仰,他平日对弟弟的诸多关爱更成为家庭兄弟关系的主线。故而弟弟心中牢记的是快乐,是哥哥的美德,所以很容易淡忘一次粗暴的管教。四、对于已届中年的周建人来说,生活经历太丰富,值得留下的痛苦回忆应是太多,譬如家庭的变故,战争的祸害,社会的颠沛,民族的存亡等等,相比较,童年时的这件琐事太不值得挂怀了。

学生们听了我的分析,很懂事地接受了我的观点。“可是……”有学生嘟囔了一句。我听到了。“可是什么?你是想说,如果你身上发生了这样的事,一定会牢记在心,不可能忘却的,是吗?”“是的!”他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得意的光芒,以为我是他的盟友。“其他同学呢?”“肯定会记得!”这是很大的一片声音,他们也许正得意于自己的“强记”。

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难怪他们的周记中作文里会经常很坦诚地数落家人对自己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会抱怨老师对自己的淡漠,开学才几周,老师上课叫错自己的名字也认为不可原谅,同学间有了小摩擦,总是被夸张地形容成世界大战……

他们心中的“我”字被无限量地放大了,他们被千依百顺惯了,当然无法容忍类似于心爱的东西被摧毁这样的令人伤痛至极的伤害了。他们的情感又是如此的脆弱,以至于考试成绩不好就闭门绝食,被朋友欺骗就面无人色,更有甚者被大人训斥一番就草草地将生命之花连根拔起。唉,我该如何教育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我当然会教育他们,从面对挫折的应变能力,从胸怀广阔的情怀,从担当大任的责任意识等等角度。

上一篇:到海边去范文 下一篇:关于思乡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