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00:25:07

鲁迅散文

鲁迅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路线;散文;艺术

中图分类号:I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248-0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山大师,是中国文化巨匠,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五四”以来发轫并成熟的新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情浓意切,深邃而又温暖的《朝花夕拾》,为白话散文树立了可以和周作人“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鲁迅体“闲话散文”。同时,《野草》的写作,又是散文的旁支,即散文诗领域的一个突破性的成就。它以隐喻性象征意象群的想象、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中国阐释著称于世。同时,鲁迅还有各种杂文选集。为了分体论述的准确,在这里以对《朝花夕拾》的重读为侧重点,试图梳理出鲁迅在散文方面独特的艺术,从而透视鲁迅在悖论性生存的中国现代性转换中艰难的选择和建构。

一、散文集《朝花夕拾》的艺术内涵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总共有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题,后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其中记载了鲁迅童年的欢乐、发蒙于私塾、家道的中落、求学于异地、思想的转变种种事端,一直被学界认为它是研究鲁迅思想和艺术的“个人传记”。十篇小散文,也因此成了十篇有意味的鲁迅成长记录。值得注意的是,《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名称,“朝花”,古之谓“朝华”,即指早上的花;而“夕拾”,乃是傍晚采摘的意思。古语有“朝而不夕”之说,“朝夕”皆为祭祀之时间,“朝而不夕”,是为“礼乐崩坏”的表现之一。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中,“朝”与“夕”是两个特定的文化时空的“点”,类似“春”与“秋”,是中国人在体察万物之变时,顺应自然节奏的内在文化秩序的一种构成。它的秩序化,也体现着中国人一种感伤性的、相对化了的循环论情感和哲学上的体验模式,负载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文化人格中对时空变幻的一种生命悲剧性的艺术感受。而“朝花夕拾”出现在鲁迅的笔下,则更是大有深意。朝花之灿烂对夕拾之伤感,这里不仅有两个情绪心理的对立,更是两种文化心理时空的对立。它凝聚了鲁迅关于“古代——现代,新——旧,中——洋”等诸多缠杂于百年中国文化命题的深刻思索,也是鲁迅独特的生命哲学的体现。

《朝花夕拾·小引》是把握《朝花夕拾》内涵的一个纲领性文本,特别是其中所揭示出的独特的“鲁迅”式的“记忆”模式,更值得研究和推敲。其中“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使鲁迅清醒地认识到,记忆中故乡甜美的瓜果,却也“不过如此”。所谓记忆者,不过是人凭大脑中的印记踪迹,试图追回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虚妄。传统的回忆性散文,无论是怀人、还是记事,都是时空前置的,其情感的兴奋点,都在于通过一种情感的回溯,寻求一个心灵的家园与慰籍,如归有光的《先妣事略》、袁枚的《祭妹文》。作者通过第一人称,娓娓道来的讲述,将读者笼罩在一种曾经的人事沧海桑田的感触中,文中所不断强化的是“怀旧”的情感。而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鲁迅却将这种“怀旧”牢牢地拴在了“现在时”这个时间坐标上。他真挚怀念美好的童年生活,却顽强地拒绝了所有温情的妥协与狭隘的自怜自伤。鲁迅无情地撕开了“回忆”的虚构面具,却又执著地将那回忆中美好与高贵,认真地赋予现实的找寻。所谓过去者,不过是鲁迅强烈的现实感的影子,其追忆也罢,批判也罢,都是鲁迅对现实人生的感慨,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的决心。同时,通过对回忆的重新梳理,鲁迅在目光的回溯中,又重新取得了一种自我认同,是对自己曾经珍视过的价值体,比如奇幻的想象力、童趣的天真之心、为人的善良质朴、为文的耿介傲岸等等品质的一种总结性的回顾。最后,选择“回忆”作为散文的切入口,也使散文的文体获得空前的解放和自由度。鲁迅对待回忆、对待过去的态度,即不美化、不放弃,以超然之态度、理性之目光、丰沛之情感应对之:以对现实人生幸福、将来社会进步为其企盼之——这便也是鲁迅的散文态度,既不是以文夺情的矜持,也不是因情而溢文的矫饰,而是以人格的力量、情感的真挚、思想的通脱去烛照那一种“沉郁顿挫”的散文笔调。所以,我们认为,《朝花夕拾》的内核应该是一种“黑暗中的亮丽”,而不是许多学者所说的鲁迅“内心的柔性”。

二、鲁迅散文的独特艺术极其差异性

要理解鲁迅的散文,首先要关注鲁迅散文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鲁迅散文所负载的独特的文体意识、思想内涵、表现手法,都和周作人、俞平伯、林语堂、朱自清等散文作家的“闲适散文”、“性灵散文”、“幽默散文”、“美文”、等派别有着一定的联系,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在散文审美品格的定位上,鲁迅也推崇真性情,却与周作人等大异其趣。例如,周作人有新散文起于明代性灵派之说。然而,如果对性灵派的言论做细致考察,却发现其中差别甚多。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中,毫不掩饰地反对“含蓄”,而提倡“直抒胸臆”:“或者以太露而病之,曾不知情随景变,字随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复,不暇择音,怨矣,宁可有伤乎?”但袁中道却修改了性灵说,只留下隐逸之趣和玄远之思,去其中的孤峭直露之性情,及至竞陵一派,又去“秽”取“静”,去“杂”取“境”,去“浓”而改“淡”。这已和袁宏道之初衷相去甚远了。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所谓美文、闲适散文,更多继承了明代性灵散文,情感与艺术上的节制美,坚持保全自我、埋头于身边琐事、回避社会的个人主义姿态,而放弃了其强烈的干预现实、直抒胸臆的雄心。而鲁迅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巨匠,有着超越周作人等性灵派散文思想的独到之处,恰恰在于他能正确地评价和对待新性灵散文的优点和缺陷,并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态度,予以纠正并试图促其发展。鲁迅敏锐地察觉到了在那个“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年代,偏执地言说性灵的危险之处。同时,鲁迅也能指出这些散文在艺术和思想上的一些独特的成就,指出“这些隐士多半还是因为对这社会的火望而灰心,多还是有着些不平之气的”,对他们的批评是“要他于中国有益,要他在中国存留,并非要他消灭”。

(二)鲁迅的散文观,与后来纯粹的社会批评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阿英等人的言论和散文创作中,有着明显的工具论的影子,即在思想上将阶级分析法运用于散文,在艺术上强调杂文和议论的地位,贬低抒情的作用。例如阿英在《小品文谈》中,将散文的发展分为了三个时期,并且认为杂感式散文“有了明确的观点,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要求更热烈,而它的短小精悍也更有力量”,而简单地将周作人一派散文称之为“稿纸上的散步”。由于当时这种散文文体的被压迫地位,以及鲁迅内心绝望中不甘沉沦的奋进,都使其有意无意地宽恕了其借群体压制个性的一些思维方式。但是,鲁迅也会对这种倾向发出怀疑,即便鲁迅对周作人、林语堂等派别的散文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客观上造成了两种散文思想的而就鲁迅的散文创作而言,其复杂的文本形态,绝不是一个“社会批评”可以涵盖的。他虽然倡导革命的文学,却也质疑文学的作用:“自然有人以为文学于革命是有伟力的,但我个人总觉得怀疑,文学总是一种余裕的产物,可以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倒是真的”。因为鲁迅恰不是要把文学变成阶级斗争的传声筒,恰恰要其负载极其强大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三、鲁迅散文的文体意识与“鲁迅体”散文

一个伟大的作家必然有一种伟大的文体。因为,形式也可以体现一定的内容,这已经是自新批评文论之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伟大的作家的文体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负载了属于这个作家个人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悟。对于《朝花夕拾》在散文艺术和文体上的贡献,多年来专家学者发表的学术成果也不少。黄子平曾经敏锐地指出:“为回忆而回忆的事是没有的,旧事重提必是为了镜照现在,即所谓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将过去收纳于现在。”一旦为了解释当前,而将旧事反复重提,使之成为现实的一项注解,旧事也就“故事化”了、“寓言化”了。——后人实际上已经将《朝花夕拾》读成了由十个片断组成的、关于少年周树人的一部“成长小说”,并纳入了作为“新时代”圣人的大故事之中,反复加以重编了。在这里,黄子平看到了鲁迅散文《朝花夕拾》有别于一般怀旧悼人的散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散文文体的“格式的特别”,同时,也是其中负载的“内容的深切”。它们不仅仅是写真人真事的“散文”,是记录作家成长史的“心灵自传”,更是高度寓言化和故事化的“成长小说”,一部时刻关注“现在时”的批判性的“杂文”。鲁迅散文的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质,也就是对散文文体的发展和创造是很有代表性的。

《朝花夕拾》的散文文体,无疑是很有特色的,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杂语式散文,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二是杂语和散文杂交体散文如《无常》、《父亲的病》、《琐记》。三是抒情体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滕野先生》、《范爱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表现的“真切”而言,鲁迅将批评的锋芒、理性的反思、回忆式的伤怀融为一炉,充分显示了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在散文的“回忆”性特质和散文“求真”的关系上,鲁迅既不同于冰心体回忆散文(如《往事》)的以情至幻,以情感真实穿透现实真相的做法,也有别于朱自清纯以白描写生的笔法(如《背影》),也不同于讲求藏拙朴讷的许地山式回忆散文,而足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再加以适当的小说虚构和渲染的笔法,既不固守真实,也不刻意背离。周作人在晚年的回忆录中称,药引子“平地木”并不像鲁迅在《父亲的病》中说的那么难找,而《范爱农》中的鲁迅自己主张发电报,也不是因为和范爱农作对,而是为了配合范爱农,可见鲁迅对待回忆和散文真实的态度;就“形式的自由”而言,鲁迅将诗歌体、散文体、杂感体混为一谈,将叙事、抒情和议论各种方式随意交叉,又创造出了鲁迅独有的“鲁迅体”散文。可以说,《朝花夕拾》中的文体特点就是在现实与回忆的双重心理时空和文化时空的交错中,以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哲思而设定的多文体杂合的“鲁迅体”叙事散文。这种文体的杂乱组合,不仅仅是因为写作环境心绪不同而导致的感触的多重性,更是“朝花”与“夕拾”的对立与统一,是鲁迅悖论式理解中国文化现实和自身际遇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鲁迅散文漫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02).

\[2\]周晓峰,应武燕.鲁迅散文风格论\[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1).

\[3\]汪敏华.试析鲁迅《朝花夕拾》艺术美\[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

鲁迅散文范文第2篇

《野草》作为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其主要在展现无情残酷现实的同时进行自我解剖,不仅具有跌宕起伏的小说故事情节,而且也夹杂着作者悲愤矛盾的情绪。该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表现抽象的现实生活。在文学领域中,象征主义的手法主要指采用象征、启发以及暗示的方式进行作品的描述,描述出来的作品具有神秘色彩。在作品《野草》中,鲁迅先生大胆地运用了暗示和联想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具体的意向来表达抽象的事物,以此将复杂、苦闷的情绪融入语言文字。就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作品《野草》是一部压抑的散文,其展现了作者孤独的体验。因此,在了解《野草》表达的情感时,人们首先需对该作品中的象征主义特征进行分析。

一、象征主义的形式

在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中,虽不是所有作品都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但其中的大多数作品都属于象征性作品,从整体上来看,其仍可以称为是一部主要体现象征性的作品。散文《野草》中,人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种表现出的象征主义形式。

(一)运用具有象征性的景物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在自然生态中,相应的景物都具有一定的意象,运用具有象征性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是大多数象征主义作品的一大特点,而此特点在《野草》中得到了鲜明体现,如《雪》《秋叶》等作品,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来象征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运用一种荒谬且独特的方式来描写景物

《野草》中,存在一种象征主义形式即作者通过运用一种非常荒谬的方法来描写景物,即描写一些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作品常常让人难以理解,如《死火》《影的告别》《死后》等作品,作者都采用了一种极为诡异的方式进行景物描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象征主义形式。

(三)运用一种非常梦幻的象征主义形式

《野草》中收集的《复仇》《过客》等作品,作者通过营造梦幻般的效果来进行象征主义创作。通常作者描绘出的景象让人无法辨别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正是这种描写方式构成了一个极具象征性的世界,从而使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具体的象征主义特征

(一)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野草》中,作者收录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自然景物、虚拟的场景或梦幻的景象等,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人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一方面,具有象征主义的创作方式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现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创作方法则可以影射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例如,《秋夜》主要运用象征性的手法来抒发对黑暗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并表达出对被压迫摧残的人们的同情,以及对抗击黑暗、坚韧战斗的人们的赞美,而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则主要借助景物的描述进行阐述。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野草》可以发现,其主要特点即是运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作者内心清醒的认识,以及无法摆脱痛苦的焦虑之情。例如,在《好的故事》中,其描写的一系列景物都具有人的情感,造就了一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从这些虚幻的景物描写中,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总体上来看,《野草》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进行了高度统一,展现出不一样的美学风格。

(二)人物形象的象征

在《野草》中,作者不仅借助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例如,在作品《影的告别》中,作者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痛苦且以悲〗崾的文化先驱。对于作者来说,其认为只有塑造如此类型的人物形象才可将革命推到最前端。同时,作者本身便是作品中描写的这一角色,鲁迅先生的一生,总是无法摆脱悲剧的产生,致使其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我灵魂的深刻拷问。此外,在作品《过客》中,作者也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使整部作品都充满象征色彩,耐人寻味。

(三)故事情节的象征

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可以将象征主义的色彩升华到极致,《过客》是《野草》中唯一一部采用戏剧性手法进行创作的戏剧,该作品不仅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且塑造了战斗者的形象。该作品主要展现人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但还仍坚持不停地往前走,而作者本身也正是具有什么都不怕的精神,所以塑造了一位为了战斗而生的人物。从整个故事情节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作品运用象征的现实意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生命是自己的,没有人可以拿走,即使遇到崖谷、火坑,我们都应该自己承受。此外,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讲述“聪明人”“傻子”“奴才”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读者可结合故事情节感知和体会不同的观念,“聪明人”“傻子”“奴才”便象征着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野草》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且在多层次的表达上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因此,在理解该作品时,人们需结合象征性的表现效果深层次地剖析作品,以加深对艺术效果的体悟。

鲁迅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化语言;哲理;精神写照

[中图分类号]I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1-0067-06

自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中国的文坛上涌现了一批才华卓越的作家,他们为着新文学的兴盛,更为着中国出路的探寻。20年代,鲁迅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凡的成就,不仅思想深刻,文笔严谨,而且文体广泛,他是新文化运动最英勇最伟大的旗手。他的成就鼓舞了一群又一群的青年志士,为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他们在文学道路上苦心造诣。30年代,经历十年的摸索与发展,现代新文学的样式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小品散文的成就蔚然可观,一群作家在艺术领域内不断地摸索,力求散文创作在谋篇布局、文章叙述、感情内蕴等几个方面的精益求精,他们的努力给散文的繁荣局面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

陆蠡,学名圣泉,浙江天台人,他是文坛中“文如其人”的典范。陆蠡的散文善于编织故事、勾勒画面,而且在抒情方面含蓄委婉,具有隽永的诗化意境;语言的凝练优美,节奏的舒缓清扬,具有浓浓的散文诗的风味。[1]的确,他的散文处处透露着诗的气息,散文语言更是做到了推敲的极致。从早期的清新可人到中期的蕴藉深沉再到晚期散文浓郁有力,陆蠡以他独特的文人品格支撑着他的写作。陆蠡一生的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三部,《竹刀》集作为作者的第二部散文集,在内容和情感方面都展现了陆蠡从早期的童稚到晚期深沉的过渡。《竹刀》集以故乡情、故乡人、故乡事为线索,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作者的故乡,总是给人以亲切、平和、娓娓道来的感觉。陆蠡从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悟中,运用形象、生动、简约的语言勾勒出他的浙东乡情;他在追求形象化思维的同时,用信手拈来的日常景物去激发内在的情思,带领读者达到精神世界深层次的内外神韵的相通,从而得到从感性到理性深化的艺术意境。陆蠡的散文不多,仅仅三个薄薄的集子,却记录了他短暂的一生,从早期的天真烂漫到后来对现实人生的抑郁踌躇,而这些,正与鲁迅的文学创作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陆蠡的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深受鲁迅文学精神的影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李健吾就曾经说过,陆蠡的文学创作是在鲁迅的战斗精神烛照下慢慢成长的。[2]陆蠡一生有三部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本文以《竹刀》为代表,阐释陆蠡的文学创作与鲁迅先生对其的影响。《竹刀》散文集中共九篇,有《溪》《竹刀》《秋》《庙宿》《嫁衣》《灯》《网》《谶》《苦吟》。

一、语言的传承

恰到好处的语言修辞可以做到点铁成金的效果,使人回味无穷。精彩的语言修辞具有创造性,不仅能够形象地为我们阐释所描述的对象,而且还可以拓宽我们认识事物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重点可以获取到不同的感知,增强了文字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带动了读者与作者的内在交流。而陆蠡的散文中,他常常选取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为喻体,具有通俗性,同时又独具慧眼,陆蠡以他的方式在感知着世界,用独特的视角去体味世界,产生了独具一格的创新性与哲理性。

(一)语言的通俗性

自五四新文学繁盛,鲁迅的白话文《狂人日记》的文学成就,鼓舞了人们的白话文写作,同时又奠定了白话文的文学地位。延续与传承是历史规律,在作家的创作中,语言的浅显易懂是必要的,因为这是给大众读者的读物,在陆蠡的散文中,语言的通俗易懂也是显然的。陆蠡的散文语言清新亮丽,辞藻朴实,质朴的修辞能够使读者快速地进入作者所塑造的情景中去,更具体、更贴切地感受作者的文学理想。在《庙宿》中这样写道;“天上流星像雨般掉下来,金红色的,橙黄色的,青黄色的,大的,小的,圆的,五角的……我便不嫌多地捡满了整个衣袋。”听话的“我”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在狭小的方墙之内,可是向往自由的我却有一个年少磅礴的心。流星素来在人们眼中代表美好的期许,作者在这里用“雨般”的流星表述了自己对突破藩篱的无限憧憬。“金红色”、“橙黄色”、“青黄色”各式的颜色。就像雨过天晴后天边挂的彩虹,儿童的视角,五彩的颜色,一股童真的美好;“大的”、“小的”、“圆的”、“五角的”也显示了作者孩童般的真诚。就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孩童的视角写出自己时自由的渴望,语言真挚,读来是满满的温馨。然而在温馨的背后,作者又拉出一个悲伤的故事―堂姐的不幸。

“我”的堂姐被抛弃于荒郊冷庙之中,没有家,没有孩子,没有老人,孤独的她一人寄宿在山岭之中。她的寂寞,她的苦楚,她的委屈,她的怨恨只能憋在心里,孤苦伶仃的她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多岁。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当她遇见自己的堂弟,自己的亲人,满腹的酸楚就会滔滔不绝的被倾倒出来。接着答应我的问话,话便川流似的滔滔地流出来。作者用“川流”似的话语反衬了堂姐往日的寂寞,也写出了一个妇人对命运的抱怨,对可悲的定命论的屈服。一句平常话道出了作者的无奈,也牵动了读者的心弦。在这里“我”的堂姐与《祝福》中的祥林嫂一般,她们没有自我,传统的封建思想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制着她们的灵魂,她们在受难,但受难的同时没有丝毫的反抗,她们在承受着一切,就像理所应当的一样。

(二)语言的创新性

作者爱秋,所以笔下的秋夜也是如此的可爱。“仍是夜里,头上的天好像穿出了许多小孔的蓝水晶的盖,漏下粒粒的小星,溪中显出的是蓝水晶的底,铺满了粒粒的小星,而我却在这底与盖的中间,好像嵌在水晶球里的人物。”在作者童真的视角下,繁星点缀的星空与大地是晶莹剔透的水晶球,而“我”就是呆在其中的人物。仰望星空是众多作家笔下的情景,而在这里,作者独把夜空与水晶球相称,一种童年的记忆涌上心头,精美的比喻就像是马良手中的神笔,可以妙笔生花,使得读者与作者能够在审美心绪上得到暗合,也增添了文章辞藻的甜美。前行的道路上,陆蠡有着鲁迅般的孤独。在《秋》中他对秋夜的礼赞、爱恋,那蓝水晶般的夜空是作者远离现实的去处。每个人都会有仰望星空的经历,在作者的眼中,那里可以有童话般幸福的自己,撇去世俗的困恼,撇去现实的严酷,在那里独享属于自己的孤独,在孤独中发出对邪恶、命运不懈的抗争。

陆蠡的散文语言无处不透露着他细腻的内心,一个念头的扰乱,被作者比作一粒尘芥落入眼睑。我原不喜爱这种语句,我想立即屏除为这句话所引起的念头,却不料它已潜入我脑筋的皱褶,像一粒尘芥落入眼睑,怎样搓揉也剔除不去。尘芥落入眼睑的感觉是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当时的那份难受是每个亲历者都有的感受,就会达到共鸣的效果。这样的比喻,是这样的熟悉而又新奇。生活中的陆蠡是一个寡言少语、沉默的人,外表憨厚的他,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细腻的内心世界。文学史中这样的例子众多,越发内向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就越发细腻生动,扣人心弦。陆蠡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具有艺术家对于美的不断追求。拥有一颗童稚心灵的他,在面对世界的时候,自然会具有他独特的审美感受。

(三)语言的哲理性

散文的独特点在于对语言的把握。一个作家的创作总会与他的思想情感相契合,通过语言来表述自我的情感。文学家李健吾就曾说过,陆圣泉的散文成就在于他那璞玉般的心灵。璞玉般的心灵本身就带着浓重的诗意,这种“诗化”的人格在文学的构思上更具有哲理性的睿智。陆蠡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散文的立意上常常突出新意,独具心裁,富有哲理性。但陆蠡的哲理又不是明显地摆在读者的面前,而是读后的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作者喜爱秋,爱到想为它作画一幅。可是手笨拙,自己的字却像一堆乱草,毫无遒劲之致。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笔底所撇的只是一堆乱草,毫无遒劲之致。”字面表示了作者对自己的失望,与心中所想之秋相差甚远,所以作者又在梦里寻找自己心仪的秋夜。陆蠡的口齿笨拙,却意敛情深。短短的字句写出了他内心的渴望,对自我强大的渴望,与鲁迅《秋夜》中的独语一般,言简意赅,令人深思。

二、审美的接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本质是审美的。在文字语言的排列组合当中,作者的倾诉与读者的接受在此得到了心灵情感的互话。人们在欣赏作品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定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获取一种美的感受和心灵的启迪。

(一)多重意蕴的体现

《溪》中,作者说故乡的山水如蛇啮于心间一般,那是一种无法忘却的乡愁。为了赞美故乡的溪流,别处平原的潭水混浊有着如同酒徒呕出来的唾沫,这样的描写显然让人反感且不胜悲哀。作者笔下的故乡溪水清澈,让作者流连忘返。两者鲜明的对比,浅层语言层面表示作者对故乡溪水的喜爱,深层次上是作者对家乡山野风光和淳朴民风的眷恋,对平原城市的厌倦,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悲哀”一词更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再者在《竹刀》开篇以来对家乡景色的铺叙,笔调悠扬。各式各样通俗的比喻为读者呈现一个平静的故事,却在结尾讲述了一个山民的激烈反抗故事。“刺豆腐一样的爽利”不仅显示了刺刀的尖利,道出了年轻人的内心的激愤,也说出了作者对邪恶势力的蔑视。竹子的姿态柔雅,竹刀锋利尖锐。当作者直面惨淡的现实社会,他也会像文中的年青人一样向社会投去尖锐的匕首。

鲁迅是一个天生敏感的人,一个缄默的人,同样,陆蠡是一个天性敏感的人,一个缄默的人,一个内在沉忧的人。鲁迅的《呐喊》《彷徨》,我们都从《竹刀》中找到影子。《竹刀》共有九篇,写于1936年至1937年。时值中国风云变幻的动乱年代,陆蠡从早期的孩童般的童真《海星》集到《竹刀》集的创作,已经开始步入对社会的思考。在《竹刀》集写作时期,已是上海沦陷的前期,陆蠡与现实生活有了更深的接触,更多的体会。帝国主义势力的渗透,封建统治阶级的高压,宁静的乡村笼罩着浓黑的阴影,这一切陆蠡都看在眼里。可是对于残酷的现实,文弱书生的他无力挽回。他用另一种方式在战斗着,在《竹刀》集中就反映了现实社会下层人民的贫困疾苦和陆蠡对现实的思考。他希望通过这本小小的集子能给予苦难的大众以鼓励和慰藉,所以在《竹刀》集的语言中,陆蠡用朴实的语言在构建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

犹如《伤逝》,在《嫁衣》中,堂姐想到自己是一头驴子。“偶时想到她是成了一头驴子,团团转转地牵着永远不停的磨,她是发笑了。”把自己与牲畜“驴子”视为同等的动物是对自己多大的侮辱,她受了多大的折磨才会对自己如此的自贱。乡间的陋习,他人异样的眼光,她承受了可怕的辛劳。没有关怀,没有温暖,为了做“贤惠”的媳妇,她拖着吊死鬼一样的身子苟活着。生命对她来说只是一朝一夕的更替,生活没有了盼头,就像干涸的土地没有雨露的滋润。面对自己堂姐的凄惨遭遇,作者看到了时代与历史背景下妇人在奴性思想下残喘的悲剧,令人唏嘘。再者,文章中这样隐喻了表姐的一生。“展在她面前的希望是带般的盘绕,带般的迂回,带般的曲折。”带般长的日子,路般长的前途,女儿的未来是母亲一生的牵挂。可是女儿在踏上婚姻的路上却一路颠簸,在这里“带子”寓意了乡间妇女可悲的一生。在前文中的“带”是女儿把锦绣般的心思织在带子上,带子寄托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带子”寓意着幸福、美满、富贵,可是这“带子”却沉寂在箱底被霉烂掉了,未来便成为了一片无望的空白。作者巧用丝带的特性柔软易折反向地衬托着生活的不易,将美好的吉祥物c贫瘠的现实相称,更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撼动。作者接着平淡地述说堂姐的不幸,幸福是一叶不平衡的船,表姐是莽撞的乘客。表姐只是乘客,她不是自己帆船的掌舵者,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只是在他人掌控下的遐想。一个心思锦绣般的大家闺秀在命运面前的屈服、忍受,她的可悲敲打着每个读者的心。作者用平和的语气在讲述这样悲泣的故事,他内心如岩浆般翻涌的怒火在竭力地压制着。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到那荒诞无稽的古楼锁着堂姐的嫁衣,仅仅锁着的是堂姐的嫁衣吗?不是!那是堂姐用青春编织的布,用对生活的热情织绣的嫁衣。那嫁衣就仅仅是嫁衣吗?不是!那是父辈对儿女的期望,是少女对自己的祝福。就这样,它被那荒诞无稽的古楼“锁”着,那是对生命的一种无视,对美好的一种残酷的桎梏。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美丽的故事,一个的悲剧。沉着的语调在逼迫着我们去思索是什么戕害了人性,扭曲了人心。

犹如《孤独者》,只不过,鲁迅写的是灰暗背后的希望,而在《灯》的写作中,作者枝枝节节地拉出来一盏灯、一个家庭、一个乡村、一个灯芯灰的故事、一个静谧安详的浙东世界。灯联系着祖孙三代,更联系这个大家庭,它就像血液溶于我们的亲情,灯会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就像她在这个家的地位。灯亮了,正如初上的太阳为漆黑的世界带来光明。她的存在正如那满油的灯,照亮了整间屋子,照暖了整个家庭。一盏青油灯,一个“她”,一个家庭的圆满,读来满满都是温情。伯父们口中对青油灯的喜爱,那是他们日常生活见识对青油的赞美。一盏古式青油灯,一曲风情画。作者在这里为我们带来一个安静的幸福的世界,诗般的静谧而又悠扬的曲调。现实嘈乱的世界,风云涌动,陆蠡用他的天地自然观在渲染着乡间的淳朴,反衬着时代变动下人类的无味生活,陆蠡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净土,也在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扬的味道。

(二)感性与理性情感的流动

文学语言的构造是作为作者主观认知的一种体验存在的,感情即文学的生命,只有具有情感流动的文字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总会寄托着自己的主观情感,来与读者坐着进行情感交流,并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竹刀》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在蕴藉处窥见深情。正如陆蠡的性格,如沉默的火山,但内心却是翻涌的炽热岩浆。为了勾勒年轻人的英雄形象,体现他的叛逆精神。用竹刀刺杀大肚皮的木行老板像刺豆腐一般的爽利,说明了山民对木行老板的蔑视以及反抗权势的英勇。将“刺豆腐”用作对权势的蔑视,揭示了当时恶势力的外强中干。在《竹刀》的开篇,作者娓娓道来地讲了别处平原上的小山,故乡摩天的高岭,悬在山腰间的羊肠小道,山间的神秘故事。就如一篇散乱的文章,枝枝节节地为我们拉出一个很长的故事。说山说路说故事,最后讲到了乡间人们的拮据生活。在故事的尾端笔峰依旧柔和,但柔和的笔调下却写着血淋淋的故事。山民靠木材为生,条条块块的木板结成木筏,首尾衔接像一条长蛇,它系着许多家庭的幸福。可是木行老板们的恶意压价把他们幸福的幻梦破碎了,所以山民的愤怒促使他把竹刀刺进木行老板的肚子里,就像刺豆腐一样的爽利。当尊贵的生命与无生命的豆腐视为一物时,陆蠡就把他的怒火喷射到生命的最无畏处。当视为高贵的生命被唾弃,陆蠡的冷静叙述是为了达到一种冷酷和残忍结合的接近情感零度的写作策略。陆蠡把自己的激愤按压在心底,把他对现实抗争的力量深深地埋没在平淡的语言中,在令人悲痛的故事中给予我们以反抗的勇气。对于那些盘踞在劳苦人民之上,剥削压迫他们的官僚以及不法的商贾,陆蠡则喷发出最炙热的怒火。在理性与感性的情感流动中,陆蠡以他的方式在讴歌着山民的英勇。

陆蠡是一个静默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的散文总是在敦厚质朴与平静清丽之后,蕴藉了他峭拔的人格,正如那故乡的峭壁。陆蠡内在的情感就如一条奔腾入海的江水,挟携着他的峭拔与不羁。他有如一潭湖水的平静的表达,但内心却涌动着无限的忧郁与挣扎。陆蠡的文字不厚,情感厚重,蕴藉深沉。缄默少言的他,在思考中获得了精神上的补偿。沉着地思考,使他的散文冲出了理性的束缚,从而进入了理性与感织融合的境界。

在《苦吟》中,一句“人间皆可哀!”使得作者被扰乱了,作者想竭力地摒它的困扰,但是这样的困扰就像落入眼中的尘芥无法剔除。处于风云变幻的年代,作者敏感的思绪被扰乱,思索自我、民族、国家的未来,作者的爱国情绪,国仇家忧,不断地涌入他的心中。而这些也正是每个有志青年的担当,作者的心绪扣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这样的比喻充分地调动读者与作者的心理相融。

因为一位善感的词人说了句人间皆可悲,陆蠡便陷入了无端的思索当中,就像一粒尘芥落入了眼睑怎样也去不掉。当我们简单地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许就这么简单地想了。接着在下一段,作者又有这样的诉说,无端思绪在困扰着这位善思的人,结成了茧。试想怎样的心境会使作者如此的懊恼,回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正值1937年。从对陆蠡的了解,他的妻子于1936年因产褥热病逝,家破。甲午海战以来帝国主义的爪牙逐渐地伸向中国的内陆,中国变得四分五裂,国破。曾经高昂着革命口号的大革命已经落下帷幕,国难家破,令敏感的陆蠡愁恼着。他在黑暗现实大背景的摧残下,承受着重重的精神创伤,一步一步艰难地探索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他向往着国家的富强,可是梦中的金神是可悲的。因为他的胸与腹是铜与锡,他的腿是泥的,只有一个金的头颅,又徒增了作者的懊恼,憔悴了他的灵魂。看了这番辍食苦吟,没有招致我们一丝的讥笑,而是对作者的肃然起敬。刘西渭曾经说过“陆蠡没有那么重的恨,他的世界不像鲁迅的世界那么样,然而当他以一个渺小的心灵去爱自己幽暗的角落的时候,他的敦厚本身摄来的一种光度,在文字娓娓叙谈之中,照亮了人性的深厚。”[3]陆蠡的世界没有鲁迅那样广阔的世界,他对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仇恨,所以在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更多的是内省,他用自己渺小的心灵在度量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在文字的字里行间,用自己醇厚的人格在照亮这自己的狭小天地。

(三)深沉忧郁的精神写照

文学语言的编织是在作者的主观思维下进行的,任何作家的写作都会受到自己主观情思的制约与影响。语言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工具、手段。陆蠡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将他的文学理想和精神写照渗入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人生体会中。作者喜爱故乡的山水,为了对比出家乡溪水的清澈,在别处看见的湖沼暗蒙厚腻,这样的词汇会使读者感到陌生,所以作者用“妇人呵昙的镜”、“洗下脂粉的水”、“酒徒呕出来的唾沫”这样的词语都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物,用这样生活化的词语,就将湖沼暗蒙厚腻的画面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使作者笔下浑浊的湖水与下文故l清澈的潭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故乡山水的清新秀丽,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钟情于故乡山水。

读《竹刀》集能感觉到一种沉郁的格调,陆蠡在文字中一泄内心深处压抑的苦闷和寂寞。陆蠡的散文既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又有着鲁迅的国民启蒙意识。由于他生活范围的狭小,写作的空间也就局限于他的日常生活以及童年记忆。但这不能否定一个作家的文学造诣,陆蠡的每次写作都是一字一句的斟酌。从《海星》到《竹刀》到《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的创作,拙于言语表达的他,只能让不甘寂寞的灵魂深入文学语言这一窄窄的途路。陆蠡在用他的精神在熔铸着文学语言,并在语言中承载着他那青春般的忧患。忧郁、感伤是陆蠡散文的基调,多愁善感、讷于表达,但他努力在时代的大我与小我中寻找一种心灵的平衡,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深沉忧郁的精神。

在《嫁衣》中,作者堂姐对未来丰满的期望变成了贫瘠干瘪的现实,她的苦难人生被作者用平实的语调叙述出来,从“丰满红润”到“吊死鬼”的形象变化字里行间透露的愤懑是作者对故乡陋习的憎恶,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吊死鬼”的形象是我在现代文学作品鲁迅的《女吊》中首次接触的,在《女吊》中,鲁迅介绍了女吊的由来,《尔雅》上以谓之“蚬,O女”,可见在周朝或汉朝,自经的已经大抵是女性了。[4]对于女吊来说,她的存在不仅比一切的鬼魂美,更比一切的鬼魂更强。因为她们的存在是对死的一种无可奈何。生命是绚烂的,对于生的渴望往往大于对于死的归去,选择死亡,选择毁灭,“无可奈何”似乎能解释一切。鲁迅在文章中写出了女吊的悲哀,而在陆蠡笔下的“吊死鬼”,她还是一个存在的生命个体,却被作者赋予了吊死鬼的形象,看似浅显的文字背后隐喻了多么悲切的伤感。

人生总是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坎坷,然而幸福却是每个人的追求。堂姐对未来期许了太多,可是命运却毫不怜惜她。她成了“莽撞的乘客”没有登上这“不平衡的幸福轻舟”。作者用浅显的语言为我们诉说了人间的世事无常,在这里作者没有悲痛,没有惋惜,用最平静的语言讲诉了最凄惨的故事,于最大的平淡中隐匿了最深切的悲悯。“我”的堂姐,出嫁时的无比风光。风光的开头却并不意味着幸福生活的开始。这是一个不美丽的故事。美丽新娘为自己织绣了漂亮的嫁衣,为自己织绣了锦绣般的前程。事与愿违,她的嫁妆连同她的青春被锁在满是尘土的箱子里,与冷落的楼阁与破旧的家具为伍。如果说被丈夫抛弃还不够不幸,那更不幸的是母亲的病疫。她无依无靠的在这个所谓的“家”中等着自己的丈夫,勤俭持家,像驴子一样的忙碌。为的是得到一句公平体恤,避免无端的责骂。她是别人眼中的富家媳,可是遭受的却是活人的凌迟。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童年玩伴的悲惨遭遇,他把美丽的期许撕碎在我们面前,一种震撼人心的惆怅就像跌宕山谷中的激流拍击石壁。就如鲁迅笔下的《伤逝》将美丽的矍樗核椋子君的灭亡,让我们痛心,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嫁衣》中的因为堂姐一去不返的丈夫,使她的希望面对着残酷的现实,正如种子种在硗瘠的岩石上。硗瘠的岩石预示了堂姐的无望,十年的等待换来的只是年华的逝去,面容憔悴。散文犹如日本的俳句,短小精炼,在精美的意境中带给了读者无助的绝望。陆蠡的苦心造诣,在平实的语言中带有绮丽的色调,整体的散文夹杂着诗的内蕴,在形象的描述中又富有哲理性,给读者以内在精神上的启迪。这和鲁迅的哲理散文诗集《野草》整体给读者同样的精神支柱,以韧性的战斗精神向社会投去匕首,反抗绝望。

在《谶》中,人们惦记远方的行客,痴情地凝望天际的云霞,看到云变幻成了各式各样形状的事物,在各式各样的形状中猜测着远行人的凶险。这样悠扬的笔调为故事铺陈着一个一个悲哀不祥的谶兆。作者忧郁的情感弥漫了整篇文章,他害怕看到人们的眼泪的晶球在无望中寻求希望,这是多么极致的绝望。可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希望看到新年大红的楹联,满街的爆竹,洋溢着红红绿绿的希望与吉祥的祝福。愿谶成既往,愿来日平安!作者在深沉悲哀的背后又透露着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正如鲁迅的反抗绝望意识,绝望为之虚妄,正与希望同在。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6.

[2]贾晓荣,陆蠡散文的外来影响与比较研究[J].连云港高等专科师范学报,2008.3.

[3]刘西渭,陆蠡的散文.陆蠡散文全编[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鲁迅散文范文第4篇

《野草》是鲁迅以散文诗的形式创作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包括《题辞》在内的23篇作品。《秋夜》是野草集中的冠首作品,也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秋夜》创作于1924年9月15日,发表于1924年12月1日的《语丝》上。与鲁迅著名小说集《彷徨》的创作时间大体相近。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新的革命高潮在全国开展,但是封建军阀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它一方面残酷地镇压革命力量,一方面又疯狂地阻碍制约新文化的发展进步。在北洋军阀的百般阻碍与强力制约之下,原本团结一致的新文化阵营发生突变,探索者们陷入了恐惧与彷徨之中,正如鲁迅在《自选集》中说的那样:“《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他已经“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鲁迅还曾在《题》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首题名之诗不仅是鲁迅小说集《彷徨》名字的由来,更是鲁迅当时无奈心境的明白体现。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在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裂之后,鲁迅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韧性的斗争,另一方面由于还未与当时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还未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这时的鲁迅失去了战斗的伙伴是孤单与寂寞的,这时的鲁迅看不到奋斗之路是彷徨与矛盾的。鲁迅将他的这种苦闷与彷徨夹杂着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痛恨及对广大愚昧国民的启蒙与同情一起倾注于作品之中,使得其作品《秋夜》等文章赋予了浓厚的思想意识与深沉复杂的情感。

《秋夜》作为鲁迅《野草》中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以自然之景入手,通过对自然景物注以象征意义手法使自然之景富有了人的形态与人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一篇寄托了鲁迅战斗情怀的作品,它通过托物咏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与黑暗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

在《秋夜》中鲁迅刻画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园内花草”和“月亮”等几个突出自然景物。

天空作为《秋夜》中主要形象之一其形象描绘得很是鲜明。天空在整篇文章中有几个特点。“奇怪”,“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仰面不在看见”,“然而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天空在这里表现的不是一种宽广无垠的博大者的形象,而是一个脱离人间阴冷且鬼魅的无情的形象。鲁迅将天空比作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其无情地对中国实行残酷的统治,对人民实行威慑与压榨,他只会“将繁霜洒在野花草上”只想离人间而去,脱离人民,只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自认为伟大与高深实际却卑劣不堪。鲁迅通过这一天空形象表达了其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无比痛恨与憎恶,也表达的其对像繁霜下的园中花草一样受着压迫却愚昧无知的国民的同情。

枣树是鲁迅突出描绘的正面形象,是同黑暗势力战斗的战士形象。

首先作者在文章开头便着重强调:“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描绘不仅强调了枣树的形象也在侧面表现出在黑暗的秋夜之中枣树作为一名战士的孤独。枣树具有坚韧的形象。

“在秋夜之中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自己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他们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这可见枣树还是有预见性的,他既知道明亮的希望也知道黑暗的绝望,鲁迅也正是在这两种思想的交叉之下更广阔地扩展了读者的思想空间。枣树“有几枝还低压着,护着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着眼;直刺着天空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当天空不安,月亮躲到东边的时候,“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它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枣树是一种真正战士的形象。在秋夜里,在北洋军阀残忍的统治下,他并不像小粉红花这一类弱者一样只沉浸于梦幻或像园中野花草一样只麻木地被奴役。他拿器了武器,纵然自己也遍体鳞伤也要一边护着伤口一边向黑暗发起进攻。即使统治不安了帮凶退缩了也要一心制他于死命和他抗争到底。

鲁迅以枣树塑造了一个饱经沧桑但却仍旧韧性战斗的一个无畏的勇士战士形象,它的这种战斗精神是给人以鼓舞和希望的。其次,在枣树身上不仅表现了鲁迅对这一类战士的热情赞美,更体现了其自己纵然处于彷徨矛盾之中,也只认战斗,和韧性战斗的无坚品格与不屈精神。鲁迅在与顽敌战斗时也曾经说过:“偏要使所谓正人君子也者之流多不舒服几天,所以自己便特地留几片铁甲在身上,站着,给他们的世界多留一点缺陷。”

秋夜全篇不仅在内容上以自然景物喻人,在艺术表达上也有显著特点。

首先其采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其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情与特点使文章在表现上既显含蓄又有深意,使浓郁的抒情诗意与深警的哲理思想紧密结合。

第二鲁迅以现实作为创作根基。整篇都是作者由生活所得来的小感触。作者将其当时所处的北京北洋军阀残酷统治的社会现实与自己苦闷彷徨又一心救国的复杂情感相互融合,使得整篇文章的表述在景物形象中更见深邃而真实的情感与心境。

《秋夜》作为鲁迅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内涵,它是鲁迅为韧性战斗精神唱出的最深情的一曲颂歌。其作为鲁迅散文集《野草》早期作品不仅在当时时代具有突出贡献在当今社会也有文学指导意义。

鲁迅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解读 鲁迅 藤野先生 思考

一、在分析背景、品味语言的同时解读本文的中心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样的编排可见其作者鲁迅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亦可窥见这篇散文在本单元的重要地位和此地位背后隐藏着的教学要求。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依次是:《藤野先生》(鲁迅)、《我的母亲》(胡适)、《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第一单元的卷首语写道:“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诉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温情”。这段文字给整个单元奠定了“奋斗、关爱和温情”的暖色基调。除此之外,卷首语还提出了学习要求,那就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这样明确的学习要求能指引学生怎么学并且提示了学习的重点,我想还是十分有益的。

在正文前有这样一段文字:“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的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诉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这段文字绝不是无故出现在正文前的,必然有深意。虽短小却精悍,简明却扼要,直白地说出了《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想要表达的中心即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及赞赏,也引起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说到解读文本,仔细研读自是最重要的,不仅要解读得正确也要有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读鲁迅的文章,更是一字一句也漏不得的。

品味字词是最基本的。“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个“也”字不仅仅把作者的失望写得淋漓尽致,也交代了作者以前的求学经历。第一段,作者把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写得相当到位,写作手法也很独特。作者用“樱花烂熳”“富士山”等日本特色来表现中国人,有种讽刺意味儿;用“油光可鉴”“标致”来写清国留学生,似褒实贬,将其丑态刻画得相当真实。“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是鲁迅对在仙台颇受优待的真实感受,他是遵从自己内心感受的真人,从侧面也体现了鲁迅敏感的自尊心。“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则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不服输的精神。鲁迅心里住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他无法漠视,也无法不去思考、去追寻……这样的字、词、句在本文中处处可见,这些细节不仅是作者的精炼用词更是情感的表现方式。所有细节立体起来就是文章的中心,读文章是少不了研读细节的。

除了研读字词、细节,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前三段写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状态让作者很失望,四五段写关于仙台的经历,其实是为了交代作者见到藤野先生的原因及作者见到藤野先生前的生活。六至三十五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的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最后三段则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与感激之情,以及从他那里汲取的精神力量。总之,本文是仅仅围绕着藤野先生进行的。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把握整体框架对于提炼散文的“神”是相当重要的。

在研读字词、细节,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加上背景分析就更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明确道出了写作本文的时间、地点等背景信息,“写《藤野先生》一文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结合历史,不难看出在写作本文时鲁迅先生的生活充满着纷扰和斗争,他在给许广平的书信中多次提到“无聊”:“此地四无人烟,图书馆中书籍不多,常在一处的人又都是面笑心不笑,无话可谈,真是无聊之至”;“我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物,令我觉得无聊”等。可想而知,当时的作者可以说是极度空虚、无奈而又痛苦的。生活上的清苦对于像鲁迅这般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而精神上的痛苦可以说是能把人折磨至死的。

当人受到打击时,总是喜欢在过去的时光中寻找温暖与动力。鲁迅一直是斗士,但是斗士也会累也需要安慰和支持。在受到排挤、深感无奈和抑郁时,他想到了自己那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求学经历、对于理想的重新审视等令人刻骨铭心的苦痛和挣扎。今日的情景和昔日是何等相似!昔日的藤野先生用他真诚的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给作者以动力和支撑,我想这是受挫时人最需要的,那么今日的作者肯定是想通过回忆藤野先生和自己的往事再次给自己以力量,让自己振作并坚定地走下去。

有人认为,《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我却不这么看。鲁迅的爱国是众所周知的,他爱得深沉,体现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在本文里若把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作为中心难免有点牵强。首先,题目作为文章的文眼,鲁迅先生肯定不会随便起一个标题。其次,文章处处扣住藤野先生在写,作者的爱国主义只是一条串联材料的线。再次,读完全文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总之,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应当把对藤野先生的分析作为重点,并适当提及作者的爱国主义。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本文的中心是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但这个高贵品格不是指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关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即使有分量也不大,因为在我看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教师对所以学生一视同仁并且关爱学生、认真为学生修改笔记、钻研学术等都是分内之事,是为人师应该尽力做到的,实在没有必要特此赞扬一番。这里的高贵品格应该是藤野先生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尤其是他尊重一个异国青年的健康的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尊重别人的正当的追求。

二、对《藤野先生》里某些东西的深层思考

1、鲁迅对于匿名信事件的淡化处理。对于一个极其具有自尊心(个人和民族)的人来说,被人污蔑比被人杀了更难受,鲁迅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在本文中,当鲁迅遭遇个人名誉污蔑和对中国的侮辱时,他确是“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这样的淡化处理,说实话,一开始我挺意外也挺不解。细想之下,才发现这样的处理更是一种气魄。首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其次,我们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愿意与小人一般计较,这更是彰显了民族素养。这给了我启示:现今社会,不公平、被人瞧不起、潜规则等随时都可能上演,我们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时应该彰显自己的素养,强大的内心是任何人、物都无法摧毁的,更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适度妥协并不可耻,最可耻的是给别人伤害还自以为那是胜利。

2、对于藤野先生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过分赞扬,其根源是当今教师素质的缺失。如果藤野先生只做着例如为学生添改讲义、指出学生的错误、关心学生和钻研学术等教师的基本职责而受到这样高度的赞扬,我想我们的教育事业就出了大问题了。幸好不是如此!细想之下,他之所以受到高度赞扬原因如下:(1)特殊背景下强国教师对弱国学生表现出来的教师基本素质显得十分难能可贵。(2)当今教师基本素质缺失。现今中国的一线教师,很少能找到评改学生作业像藤野先生那样认真的人,现在的教师大部分只是把教育当一份工作而不是自己真心爱着的事业。

3、藤野先生这般关爱中国的留学生会不会有其他目呢?当时的日本教育界发表文件称“整个清国留学生的问题当是我邦教育界的大问题”,藤野先生是否接受着教育部门的这般要求,还是纯粹只是关爱学生?不能妄下结论。但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在中日历史上确已成为一段佳话,而日本也总是在中日关系紧张时挖掘此佳话。世事时过境迁,原谅是大度,但若出现负面的东西也应该得到遏制。

4、语文课堂应该也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从作品到文本是罗兰巴特提出来的文本解读理念。他认为“作品”就是强调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文本”则更重视文本本身传达的东西。在提出的时候确实是有进去意义的,现在看来却也有不足之处。我们现在倡导的是解读文本应该是三位合一的,了解作者、解读作品、尊重读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解读文本才会解读出很多种可能,才会有意义。新课标传达的“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应该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倘若在解读《藤野先生》或者任何文章时出现了其他不同于教师或者主流看法的声音,请亲爱的教师们,尊重这样的阅读体验。

三、结语

《藤野先生》一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练、中心明确,是诉说作者心声的好文章。在教学时,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我们不应该给他们传达太多东西,传达作品的主要思想(对藤野先生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尤其是他尊重一个异国青年的健康的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尊重别人的正当的追求和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即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可适当提到。在解读时,不仅要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从历史的、现实的立场来解析,而且要充分尊重读者(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这样的阅读、这样的教学我相信定会是愉悦而又高效的。

参考文献:

[1]王錡昌.《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藤野先生[J].其他综合

[2]朱文成、沈绪利.藤野先生“前五段”别解[J].语文学习,2011,(6)

[3]野树.暧昧的《藤野先生》[J].新教育方法,2010,(10)

[4]崔旭艳.不仅仅是恩师——《藤野先生》背后的情感探析[J].文艺评论

[5]俞琳.从《藤野先生》文章中探寻鲁迅的希望[J].文学评论

[6]吕传文.浅谈《藤野先生》的教学处理[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6)

[7]教育部.语文新课标(小学、初中、高中)[J]

鲁迅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林语堂 鲁迅 散文

一.引言

1924年,以刊载散文为主的《语丝》杂志创刊,鲁迅、周作人和林语堂为主要撰稿人。此时的三人都富于激进的思想倾向,致力于改造民族精神,这使林语堂与鲁迅、周作人很自然地处于同一阵营,成为“语丝派”的重要成员。但林语堂一贯坚持自由的主张,在随后的创作中逐渐与鲁迅的立场有所冲突,这也成为其走出《语丝》的原因之一。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开始流行幽默闲适小品文,林语堂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32年创办了《论语》半月刊,即提倡“幽默”、“闲适”与“独抒性灵”的散文文体,此后发表了近三百篇作品。林语堂提倡幽默,并把它视为是一种人生态度与写作立场,他也讲求面对现实,但是更主张在现实之外旁观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一味脱离现实,去追求幽默的消极态度就只能站到时代主流之外。

中国现代文学史对林语堂的评介褒贬不一,大多以批判他的消极性为主,近年来则更多地以比较中肯的客观态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以不同版本文学史的编纂为例,对林语堂功过是非的判断即有几种不同标准。这自然与文学史编写当时的客观历史状况有关,同时也不可忽视由于政治原因所引起的某些人定势思维中的主观因素。例如,同样是对其幽默风格的评价,有人认为“林语堂的幽默从容睿智,行文结构也化板滞为轻松,变矫情为自然,从另一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钱理群,1998:306),而有的则主张“这是十分明显地在宣传一种市侩哲学,要劳苦大众安贫乐道,服从命运,听凭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蹂躏,忍受反动派的压榨和宰割,让他们不要起来反抗和斗争,而沉溺在这种牛马不如的奴隶生活中,寻找出毒自己的乐趣来”。(林非,1981:118)当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时今日,我们所要做的应是尽力摆脱政治与历史的牵绊,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特色。

二.林语堂与鲁迅的散文风格

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直以鲁迅作为标尺来评判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与鲁迅思想及意识形态一致的作家即为好作家、人民的作家,反之,则很有可能沦为负面消极教材。因此在甚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杂文就是鲁迅,鲁迅就是杂文;鲁迅就是政治,任何不是鲁迅的,就不是政治的或是远离政治的”。(顾彬,2009:166)黄修己也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初版序中提到,“在中,对历史的批判竟使得整个现代文学史剩下孤零零的一个鲁迅”。(黄修己,2008:3)这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社会发展进程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对任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不符的形式都予以批判取缔,遏制其生成与发展。对文学的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尽管在1956年就提出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但当时的文艺评论界对林语堂的评价还是留下了些许“尽在不言中”的遗憾与无奈。在此,且不论孰是孰非,仅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待这二位在散文风格上的异同之处。

鲁迅与林语堂两人的关系曾经历过“相得”与“疏离”的不同阶段过程。他们曾是“语丝”时期并肩作战的战友,而其后思想观念上的分歧使得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鲁迅去世时,林语堂写下《鲁迅之死》来悼念他,“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轩轾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林语堂,2009:400)林语堂对鲁迅始终是敬慕的,林语堂主张“勿打落水狗”,即使鲁迅坚持“凡是狗必先打落水里而又从而打之”,林语堂仍认为这种辩论不但不可悲,而且是可喜的现象。林语堂崇尚幽默,鲁迅则认为中国人既不是擅长幽默的人民,现在也不是提倡幽默的时候。两人对不同创作方式的选择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两人的分离与决裂也体现出各自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从客观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各种文化方式、思考形式多元共存发展是值得推崇的事情,但若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则会给文学批评套上无形的枷锁,遮蔽了对除主流文学之外的其他文体的非主流研究。在当时左联的领导之下,作家们偏爱用杂文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众所周知,幽默闲适小品文本身是无害的、值得提倡的,甚至对很多读者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果仅仅因为没有成为政治民主斗争的武器而对其进行批判,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有失偏颇的。

(一)关于时事散文

首先,尽管林语堂也曾创作过很多针砭时事的作品,但对鲁迅的过于“聚焦”使得对他的评论少之又少。即使是对同一事件的刻画描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人人皆知,被收录于中学教材;而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则鲜为人知,其为被枪杀女学生所感受到的哀伤也自然不为人所知晓。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这两篇散文作品读后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从中也可领会到两位作家在散文创作风格上的不同之处。

鲁迅的作品可以拿来作为武器,激发人民的斗志去参加斗争。林语堂的散文则缺乏这方面的功能效用,他极力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刘和珍既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林语堂的学生。面对学生的悲惨离去,两人都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与愤慨。然而,鲁迅的态度是更为激烈的,他已经“出离愤怒”了,认为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还幸存于世的“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钱理群,1991:251-255)林语堂的态度则明显缓和了许多,他虽然也认同这次事件是“经过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但用更多的笔墨去描述了刘和珍以往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刻苦态度与求学精神,认为“她们的死,与我们虽然不甘心,总是死的光荣,因此觉得她们虽然死的可惜,却也死的可爱”。(林语堂,2009:21-23)读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跟随着一起去愤怒、去为死者抱不平;而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则仅仅给人以平平淡淡的怀旧之感,寄托生者对逝人的哀思,哀痛有余,力度不足。鲁迅在展现一个悲惨的世界,想要为死者寻求公理,林语堂则更注重描述琐碎的生活片段,没有透露出太多的公与不公,给人以超然于外的感觉。撇开政治因素与当时的斗争环境不谈,林语堂虽然没能像鲁迅那样通过文章激励人们奋起作战,他的散文把这一事件娓娓道来,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女烈士刘和珍的生平与历史的真相。

(二)关于幽默闲适

其次,幽默闲适是林语堂散文极为重要的特点,他为现代散文加上了些许幽默味道,使其从某种程度上免于呆滞沉闷,使文坛兴起清谈之风,为散文的文体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然而,也因此被鲁迅等左翼作家视为“小品文的危机”而加以批判,如今细细品味起来,这种“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在当时也是颇需要勇气的,试想林语堂若经受不住舆论的压力而转为迎合左翼作家们的胃口,放弃自己原来的风格,那么今时今日我们也就没有机会读到这么多经典的散文作品了。

林语堂曾说过,“幽默作为人生的一部分,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在此意义上,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幽默,也就注定要衰亡了”。(顾彬,2009:168)幽默在林语堂的观念中是如此重要,而他的作品中也时刻运用幽默的笔调来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讽刺,这些在同时代的鲁迅看来则是难以接受的。例如,林语堂所写的《母猪渡河》,用寓言故事反讽当时一些“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不当做法。有些人自诩反对洋货自己却身穿西装,有些人假装鼓励赛跑却坐车去当运动主席,有些人在投稿简章中声称欢迎幽默小品却破口大骂幽默刊物。这些“说一套,做一套”的社会现象通过林语堂的幽默之笔,读后让人在思索之后不禁一笑;然而鲁迅却不满足于此,“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林非,1981:122)在对幽默小品文的几次论战之后,林语堂没有听从“规劝”,始终坚持文章的笔调“无关社会学意识形态鸟事,亦不关兴国亡国鸟事也”(林语堂,2009:325),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虽然缺少当时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有意超脱于现实,但是他的幽默集睿智与自然于一身,汇趣味与知识于一体,总让人受益匪浅。

(三)关于国民性

最后,林语堂与鲁迅都对国民性问题做过比较深刻彻底的论述。但是,两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却是完全不同的,所期待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林语堂熟悉中西文化,常常屹立于多种文化之上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他能够客观真实地表现国民性问题,而并不会一味地赞颂某种文化,对于中国国民性中的优点极力赞扬,而对于其中的某些弊端也绝不会掩饰。在他眼里,没有优等的国民性或是劣等的国民性之分,只有取长补短、改变作风,才能在国际竞争场上与人并驾齐驱。“中国人的美德是静的美德,主宽主柔,主知足常乐,主和平敦厚;西洋之美德是动的美德,主争主夺,主希望乐观,主进取不懈”。(林语堂,2009:291)如果说中国人国民性中缺乏一种动力及生命力,那则是在以后需要改善的地方。当然,林语堂也看到了许多消极的民族特性,比如倚老卖老,逆来顺受,弱肉强食,明哲保身等等,但他主张从更高层面来化解,“在给与宪法人权之保障”。(林语堂,2009:378)林语堂关于国民性的叙述也能让人深深感受到中国人这种主张和平、主张满足于现状的观点,他很少义正严辞地攻击国民的劣根性,而是采取心平气和的说教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然而,鲁迅的态度则要激烈许多,他常常批判国民精神上的弱点,而致力于改造这些弱点,仿佛国民性问题一朝不解决,就会面临亡国的危险一样,时常为人们敲响警钟。他在《呐喊・自序》中这样描述过,“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性格懦弱、缺乏独立意志和公共精神,就都应该死去?鲁迅对愚弱国民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认为国民性的弱点是阻挠中国步入现代国家的根源。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彻底批判,以及对西方文化的鼓吹与赞扬,都难免流露出偏激性与极端性。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步入近现代面临了相当大的危机,但是除了抛弃它,是否还有其他可以化消极为积极的方法呢?按照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在中西文化的调和融通上,林语堂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一元化”思维,避免了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弊端,而集中对多种文化进行整合,显然,他的做法才更理智、更切实有效。

三.结语

鲁迅的创作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对震撼激励人们奋起斗争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一层面来看,林语堂的创作显然略逊一筹,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尤其是他通过用英文创作及翻译为中西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更高的层次、更宽广的背景来看待中西文化,为跨文化交际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就连美国前总统布什都曾赞叹道,“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仍受用”。(王兆胜,2005:123)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中的今天,各国都在平等基础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林语堂透过散文创作散发出的那独具远瞻性的思想意识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他那种为人生,为自由,不屈服的信念,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备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第三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5]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散文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8]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9]伊莳,《林语堂散文精品》,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

鲁迅散文范文第7篇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他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文章犀利深刻而又灵活诙谐,被誉为直指各种反动势力心脏的“匕首和投枪。”他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的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的描绘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小说《狂人日记》是《呐喊》中的一篇代表之作。这篇小说是以狂人的十三则日记的片段连缀而成。小说里的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人,患者对外界的事物格外敏感,并且不由自主的产生错觉与幻觉,感到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下,于是不断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神不宁。鲁迅小说里的狂人正是这样的。他时时刻刻全神贯注于“吃人,”觉得别人要吃他,于是便惶惶然,不可终日。让我明白如果读书,有知识,就不会被封建思想俘虏,纵容丑陋的欲望,不会使人生充满不和谐。

杂文《世故三昧》里的《爬和撞》,是篇有趣的文章。它议了爬,又议了比爬更高一级的撞。就像英语中的比较级。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用一种方法去做某件事失败了,但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再试着用别的办法去做,两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成功为止!到那时,再回过头去看看你走过的路是否值得?我想那时,你一定会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散文《野草》感人至深。文章大意是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的钻出地面。表现了不畏困难,任人践踏、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代表着强盛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人们的斗志。雪莱的一句话:诗人是这个社会没有被承认的立法者。鲁迅的那些诙谐幽默的语言,虽然揭露的社会是黑暗,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内心酸苦与无奈。

所以,和谐人生,读书起步。

鲁迅的文章好比一面镜子,既照亮了历史,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它让人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和沉甸甸的责任感。鲁迅曾给自己作过最准确的评价:“横眉冷多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如今要做的就是多读鲁迅,多读他的文章,多读中国。

鲁迅散文范文第8篇

《风筝》是作家对现实的感触――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写于1925年1月24日,是《野草》中的第九篇文章,以自我猛醒与反省对僵化的封建观念作出沉重的反思,揭示出了无形刀子在无视中对未来成长的戕害,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作品主题意蕴具有极其深刻的高瞻远瞩。

《风筝》一文描述,由于一本讲论儿童的外国书,促成了鲁迅先生那难堪的回忆。作品以弟弟“瘦得不堪”的肖像;“张着小嘴”,“呆看着”的神态及“惊呼”、“跳跃”的动作描写,展示了一个孩子渴求放风筝的饥饿形象。二十年后,“我”认识到了弟弟渴求的这一合理愿望,陷入了无限沉痛的思索中。

尽管文中的“我”是否是鲁迅存在异议,但“我”因偶然看了一本外国书后觉悟的转变所涵盖的思想意蕴、所昭示的思考确是一种真切的无奈、是惊人的颤栗。“我”心如铅坠,弟弟饥饿的形象不正是旧中国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故“我”感情重负累累,这是缘于对国民未来的沉重思索,更缘于一个民族立身与发展的沉痛思考。

作者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四周肃杀的严冬”来象征现实的死寂沉闷,以春天来象征希望,浮于云天之上的憧憬。文中说:“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地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也没留心。”这是严冬窒息人的写照,强权无情地撕毁了弟弟苦心孤诣做风筝的梦幻,旁引渲染,这一张难以解冻的窒息儿童健康成长的冰天巨席,让人后怕不已。主体意识被扼杀,被吞噬,个性化特征得不到张扬,这不正是文中“严冬”席卷下的悲苦与怅惘吗?

鲁迅被一本讲论儿童的书所打动,知道了“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权衡比较,他惊讶于我们的滞后,叹息于我们的箩筐,于是,先生敢作敢为,勇于剖析己身,敢以他山之石,来攻取于玉。文中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我”在跟弟弟谈儿时的旧事,便叙述到撕毁风筝这件事上,自说是少年时代的糊涂,而弟弟却说:“我可毫不怪你呵。”弟弟忘却往事,这是醒悟者的极大不安与焦虑,他所要面临的。是以此来招示改革,而不是原谅,国民思想不解放,继而重蹈覆辙,一切宽恕也只能是自欺欺人。我认为《风筝》正是借助象征手法来表现了对弟弟这一层面上的未来者的担忧,以此揭露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孩童的愚蠢行为,暴露整个社会病根,启示改造。文中说“多日不很看见他了”,表明小弟为了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苦心地谋划了很长时间,因为小小的风筝里蕴含着他的无限渴望与快乐。“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由此可见,“我”对于风筝不是单纯的不喜欢,而是从心底里排斥它,究其原因,“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而自己不许弟弟放风筝,在当时看,是因为受了封建的传统思想的支配,认为这是为弟弟好,为了他有出息才这样做的。“惊呼”、“跳跃”二词足见小弟对风筝的喜爱程度。“笑柄”、“可鄙”表明“我”对小兄弟的酷爱风筝的态度根本无法理解,认为是没有正事的表现。“惊惶”、“瑟缩”反映了小兄弟见到兄长以后的恐惧,在他看来,他的这种行为确实是“大逆不道”的表现,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应该逃避,而不应该光明正大。“满足”说明了自己家长式作风,觉得自己约束自己的弟弟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而毫无顾忌。“折断”“掷”“踏扁”简洁而精练地写出了自己的无礼与粗暴。鲁迅通过回忆,剖析自身所为,并勇于反省,这就不应该是随想,而是在费解中通过《风筝》来力求表现不合理的教育现状。创作过程中鲁迅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是有充分的理解的,故肯定了弟弟对游戏的向往是合理的,表明“我”认识到了对小兄弟的残暴之举给他心灵造成的创伤,披露了教育者的误导。

鲁迅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散文教学 文体意识 人教版 鲁迅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散文占据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加强语文教师的散文解读能力必不可少。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首先要识别文体的特征。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存在以下两类问题:一,混淆散文和小说这两类文体,这是教师文体意识淡薄所致;二,把握不住散文教学的重点,停留在文本表层内容的解读上。从阅读的角度看,教师已经超越“读者”的身份,不能只从看客的视野把握文本,更多地把握“新课标”、“编者”、“作者”、“学情”等方面以教学的角度对文本加以解读。

鲁迅作品的特殊性表现在散文似小说,小说像散文。小说结构松散,甚至缺失完整的故事情节,仅有一些场面,并且笼罩在浓浓的情绪之中,这使得小说读起来更像散文。如:《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尤其是 《社戏》更倾向于一篇抒情散文。鲁迅小说作品有非常明显的“越界”现象,对散文、诗歌、戏剧的某些文体特征的吸收和使用,这导致文体界限不明。

一.以《藤野先生》和《故乡》例,辨别散文化小说与小说化散文

散文和小说作为两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各自鲜明的文体特征。小说通过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小说具备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散文则是一种以记叙或者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相比较而言,这两者都强调记叙,也因为该点产生混淆。

以《藤野先生》和《故乡》这两篇文章为例。不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就很难区分《藤野先生》是小说还是散文。从文本看,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叙事性,情节突出,人物形象鲜明,将其划归散文源于其真实性――即小说和散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小说的故事来自虚构,而散文的故事源于真实。《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摘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自己青年时期留学日本遇见的人和发生的事,既是回忆类散文,所忆之事不乏模糊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作者在创作之中本着真实的原则创作的,这符合散文最大的特点――真实性。《故乡》这篇乡土小说的特殊之处在于有着作者本人生活的影子和强烈的人生体验,鲁迅确实有过这篇小说所写的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为了搬家专门请探亲假回到了绍兴,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这恰恰被“豆腐西施”言中了大半!里边的人物如闰土、闰土父亲、杨二嫂这些人物形象并非纯属虚构。但是这片乡土小说存在一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虽然说有作者一定的影子,但只能说他折射出一定时期的鲁迅思想,浓缩了一定时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感受,作者将自己当成过客,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压缩、艺术化,塑造出“我”这个现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故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精神落脚地,像一个游魂,然后提炼出反抗绝望的主题。其虚构性体现在,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鲁迅的《故乡》,据说润土确有其人,原名叫章运水,但显然润土的故事已经不只是章运水的故事,而是作者把旧中国所有农民的悲惨故事在章运水身上的集合。通过“移花接木”,这一形象和故事早已超越生活的原型,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更贴近生活的本质――或者说比真实的生活还要真实,更有力量。

区分小说和散文的关键在于判断其创作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在教授“散文化倾向”小说,或者是小说倾向的散文时,首先得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之生平。

二.散文文体分类和教学技巧

散文有自身的审美特性,散文教学要依据散文自身的体式、语体等体式特点以及学情的分析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钱理群的划分标准,将散文划分为“说理的散文”、“描写的散文”、“纪实的散文”、“抒情的散文”。鲁迅散文大体分为写人记事散文,以景写情散文。

1.写人记事类散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此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人与事的描写,引导学生体察人物的个性,仔细观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或隐或显的情感。散文的独特之处,不在于所描述、渲染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过程中所倾注的作者主体的独有的思想、情感。

写人记事散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字眼抓情感的变化。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体味贬义词,引领学生感受鲁迅贬义词背后的爱意。这篇文章鲁迅采用的是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鲁迅对阿长两个经典动作的描写,写出阿长切切察察,自己对阿长的憎恶之情,比如在文中用的词“不大佩服”、“不耐烦”、“惊异”、“非常麻烦”、“严重的诘问”等。但是阿长真得如此讨厌吗?在鲁迅的刻画中也分明看见了一个不拘小节、心宽体胖的可爱妇女的形象:睡觉会摆成“大”字,爱说道,但是对鲁迅又那么真情实意的爱护。因此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重点和难点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这一系列的贬义词的背后品味出其中的善意和爱意。比如,元旦祝福的时候,理清阿长的“郑重”到“惶急”再到“十分欢喜”的心情变化,以及我的“不解”到“惊异”到“大吃一惊”并且最终“如释重负”的变化,让学生去感受阿长的“可爱”。

2.以景写情类散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这类散文最重要的是细读文本,品味语言。品味语言,通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情思和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对场景的渲染、景色的描摹背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隐秘的情思,由此而进入深层的审美境界。

品味语言是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准确、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必经之路。鲁迅的写作一向锋利,具有极强的批判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特殊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退去了犀利,带了一份童真和童趣。百草园这个充满声音和色彩的儿童乐园,生机勃勃,无限美好。百草园的美,美在百草园里有菜畦、石井栏、桑椹、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覆盆子、木莲、皂荚树、赤练蛇、麻雀、张飞鸟。菜畦是碧绿的,石井栏是光滑的,皂荚树是高大的,桑椹是紫红的,黄蜂是肥胖的,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叫天子是轻捷的,何首乌藤和木莲是缠络着的。在语言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和摹状词。又例如作者在写捕鸟的过程时,对于动作的描写,连续用了九个动词讲生动有趣的捕鸟描述了出来,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的快乐所在。

语句的揣摩需要把握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便于加深对文章的理性认识,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述之情和所表之意。在这部作品中,鲁迅饱含深情,教师在教授中需要仔细地品味语言的魅力,抓住情感的神韵。

总之,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以自身文体意识的运用作为示范,教出不同文体的个性,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文体意识对于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培养文体意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蒋美琪.语文教师散文文本解读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2]林金来,毛晓云.增强文体意识的自觉,教出不同文体的个性――也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7).

[3]王丽芳.例谈散文教学中教师的文体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5).

[4]余新明.鲁迅小说的散文精神――论鲁迅小说的文体越界现象[J].湖北社会科学.2011(8).

鲁迅散文范文第10篇

可是,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名单颁布后,我发现杂文再次遗憾落选。在“优秀散文杂文”奖里,有刘亮程的《在新疆》、贺捷生的《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穆涛的《先前的风气》、周晓枫的《巨鲸歌唱》、侯健飞的《回鹿山》,全部都是散文,没有一部杂文集。评委们没有作出任何解释,只说是以得票多少排出来的结果,我对此骨鲠在喉,忍不住又跳将出来,发点异议。

首先,鲁迅文学奖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而设立、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文学奖,其中既然有“优秀散文杂文”奖,那就应该既有散文又有杂文,即便散文多一点,无论如何也要给杂文留下一席之地。如果连一部杂文集都没有,这个奖项的名字就值得商榷,干脆就叫“优秀散文”奖得了。全国直接以散文名义设的文学奖,有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军旅散文奖,包含散文奖的文学奖则有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而杂文唯独就这一丁点地方还被散文挤没了,这让众多杂文作者和读者情何以堪?

其次,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当代杂文宗师,他的最大文学成就是杂文,他一生最钟爱的文体是杂文,他最见水平和思想的是杂文,最有影响的还是杂文,离开了杂文,鲁迅就不是鲁迅了。那么,以鲁迅名义命名的文学奖却没有一部杂文作品,那就好比《空城计》里没有诸葛亮,只剩下马谡、司马懿和一帮打扫卫生的老兵,再热闹也是瞎热闹。鲁迅先生倘若地下有知,肯定会拍案而起的。

再次,“得票多少”的评选规则看似公正,其实里边大有文章可做。譬如评委的组成,据我所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杂文类的评委,张胜友、彭学明、王力平、布仁巴雅尔等全部是散文界或文学评论界人士,没一个是搞杂文的,既对全国杂文创作的态势不了解,又对各地杂文家基本不知底细,指望杂文作品在这里得高票恐怕不大现实。而且,各地作协推荐的作品也先紧着别的文体,杂文能不推荐就不推荐,能排在后边就排后边。这样,杂文作品得票少,进而被淘汰落选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就说这次唯一被提名的杂文集《忽然想到》,是老杂文家陈四益的多年心血所凝,文采斐然,思想性强,最后还是很遗憾地惨淡出局,令人喟叹。

是杂文创作不景气吗?非也。国内文坛始终有一批非常活跃的杂文家在不断推出精品佳作,老杂文家宝刀不老,屡有新作;中年杂文家风头正劲,力作迭出;青年杂文家后来居上,“咄咄逼人”。还有一批实力不俗的杂文作者在默默耕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反腐倡廉,呼唤社会公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忽略了他们,是不公平的,也与鲁迅文学奖的主旨相矛盾。

平心而论,杂文固是一种不起眼的“小文体”,但小文体未必就做不出大文章,与鲁迅同时代的一些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大都湮没无闻了,而以创作杂文为主的鲁迅,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不论文坛怎么风云变幻,评定座次,他都被奉为宗师,这就是杂文生命力的明证。轻视鄙薄杂文者,只能说明自己的浅薄与无知。“一人向隅,举座不安”,文艺百花园里少了杂文这朵小花,就不能叫百花齐放;鲁迅文学奖缺了杂文奖,不仅会挫伤广大杂文作者的积极性,也确实有点名不副实。

【原载2014年8月21日《郑州日报・郑风》】

上一篇:抒情散文范文 下一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