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范文

时间:2023-11-04 14:54:10

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篇1

【关键词】中学;鲁迅作品;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些我们教师都感到吃力的文章去教学生,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为此,教材编选者下了很大功夫从中挑选浅显易懂的,比如《野草》中较好懂的《雪》和《风筝》,即便如此,仍给现在的中学生带来了不少学习上的困难。以《风筝》为例:“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拗口的“秃树枝丫杈”已经使学生稍感不适,紧接着又来了“于晴朗的天空中”,“于”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习以为常,状语后置也见怪不怪了,可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便显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看文章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头吸引人,句式对脾胃,便容易读下去,反之亦然。可《风筝》第一自然段,便出现不对学生脾胃的“难句”,学生怎会愿意读下去?如果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相信很少有初一学生愿意读这样诘屈聱牙的文章。因此,鲁迅作品教学的突破口应从语言着手,教师有必要从课文挑选一些不合乎当前口语习惯的句子解释给学生听,以扫除语言障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名证了。”可以改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但还是没有消亡,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以至殒身不恤,这事实就是明证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学习《风筝》可以拿同是写自责心情的《背影》、歌曲《冲动的惩罚》来进行对比学习,体会鲁迅自责心情所写的“深刻”。从“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将要完工了”这一段,可如文所述摆好,让学生先写,来对照原文,体会鲁迅语言简洁的特点。

鲁迅作品篇2

所谓可感性即可感觉性、可接受性。就一部作品而言,它适宜于某一年龄段的人阅读和欣赏,它的语言和语言形式能被某一语文水平的人接受。某一作品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无法感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也能变成可感觉的、可接受的。某一作品对于某一年龄段的学生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对酷爱文学、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却是可接受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具有可感性,编者在筛选文章时充分考虑特定年龄段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是叙述鲁迅童年时的作品,鲁迅童年时代所干的事大概和现在的孩子差不多:玩耍和读书。孩子们大多贪玩,不爱读书,但鲁迅小时侯却喜欢读《山海经》这类图画书,当他曾经厌烦的长妈妈买回他十分渴望的《山海经》时,她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鲁迅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时,表现了他对百草园有趣生活的眷念和对三味书屋读书时嬉戏玩耍的向往。阅历如白纸的初中生或许不能理解鲁迅先生的人生及其理想,但让他们阅读鲁迅童年回忆的文章,感受鲁迅儿时的生活,能勾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找到自己与鲁迅童年的相同之处,与鲁迅产生共鸣,从而热爱鲁迅、亲近鲁迅。对于鲁迅的《社戏》,同学们一读到这篇文章就非常喜欢,很多同学说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与自己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社戏》中人物、情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个体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回忆,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就是课堂上的主角,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与学习课文接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被激发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如《藤野先生》是作者留学日本时的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怀念以及作者的爱国热情。对于歌颂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甚至有的同学能结合自己的老师体会文中的情感,与鲁迅先生产生共鸣。对于鲁迅在日本的有关见闻和生活,教师可以着重分析“漏题”风波和“看客”事件,朗读、体会“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样的欢呼(中国人给俄国当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而枪毙时,日本人的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学生自然能体会中国国际地位低下时,淤积在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气,体会青年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情。

有人说中学教材中所选鲁迅作品并非都是可感的,是的,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至于一些杂文、社会评论性文章,则需要老师联系当时当地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疏导、启发。但至少可以这么说,有了这么一大部分具体可感的作品作先导,对于理解、领会鲁迅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大有帮助的。

鲁迅作品篇3

一、矛盾法。语言矛盾,本是文章最不能容忍的;然而鲁迅先生却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巧妙地运用矛盾的语言,使其产生奇特的艺术效果。例如:

1、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

2、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现,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哥哥!(《狂人日记》)

例1中,“大约”是或然判断,表猜测之意;“的确”是必然判断,表肯定之意。从逻辑上看,“我”判断错误;但从修辞的角度看,正好符合当时“我”对孔乙己情况不详的判断。孔乙己好久不到店里来了,“大约死了”这是推测;联想到他最后一次用手拄地来时的惨状,可以判断他“的确”死了,因为他不会再有什么生路。但由于毕竟没有他死了的确切消息,所以一定要用“大约”。这一对矛盾判断的巧妙运用,深刻地揭示了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例2中,“似乎”与“确凿”表面看来也似矛盾的,实质上却是辩证统一的。说“似乎”,是由于时间久了,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依稀记得园里只有一些野草;说“确凿”,是因为仔细回想起来,那园里的野草又十分真切,孩提时代的乐趣也还记忆犹新。

例3中,“意外”及“意中”也是对立的统一。说“意外”,是因为手足同胞的哥哥竟然要吃自己的弟弟,实在让人没有料想到;说“意中”,是因为封建礼教要“吃”人,这是必然的、是意料中的事。这里也巧妙地运用矛盾语言,撕掉了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揭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二、拟人法。“们”,一般用于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鲁迅先生却常常把“们”字用于表示动物、植物、器物等的名词后面,使之拟人化,从而获得不同凡响的修辞效果。例如:

4、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战士和苍蝇》)

6、我却在教育部,因此也就和麻袋们发生了一点关系,眼见它们的升沉隐显。(《谈所谓“大内档案”》)

例4中,鲁迅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后面都加了个“们”字,从表达效果上看,给人以亲切之感;从语法功能上看,“们”的运用使词义扩大了范围,表明了作者所留恋的是百草园中所有有趣的动物和植物,是整个迷人的百草园。

例5中,鲁迅在“苍蝇”“虫豸”后面加“们”字,显示出的是一种轻蔑的情调,表现了对那些狗苟蝇营、为战士们所不齿的人物的憎恶。

例6中,所谓“大内档案”,只不过是清朝的一些废旧文件而已;但是,由于被作为废纸辗转卖给了日本人,许多人便大发感慨,认为国宝流失。鲁迅参与整理过这批资料,知道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在这里叙述事实真相时,仅于“麻袋”后面加一个“们”字,便幽默地表现出对这些所谓的“大内档案”的价值的否定。

三、易色法。易色修饰手法主要是指临时改变某词语的使用范围、语体色彩、感彩等,从而获得“曲尽其妙”之效。例如:

7、他的学说是: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阿Q正传》)

8、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拿来主义》)

9、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突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7中的“学说”,本指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见解,而在此却用于概括阿Q荒谬可笑的想法,令人忍俊不禁。

例8中的“进步”,本是褒义词,在这里作贬义词用,使语言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性;这里揭露了反动派在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而且愈演愈烈。

例9中的“迂”是迂腐、迂阔的意思,指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规则,不适应新情况,不合实际,是贬义词。这里却用来突出柔石思想性格的另一特征:纯洁、善良、办事认真、对事情有自己的主张,不肯轻易改变;具有肯定、赞扬柔石美好品格的意思。

四、仿词法。是指突破词语规范,灵活地仿造一些现代汉语里并不存在的词语,读后令人耳目一新。例如:

10、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肯。(《阿Q正传》)

1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自欺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2、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孔乙己》)

例10中,由“再三”仿造出“再四”,画活了假洋鬼子之丑态:自吹自擂,大言不惭,捏造革命资本。

例11中,按“自信力”仿词“他信力”“自欺力”,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语言的艺术魅力:一字之差,就将论敌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例12中,把成语“好吃懒做”换了一个字,写成了“好喝懒做”,一字之易,突出了孔乙己的特征,刻画了其人嗜酒如命的性格。

鲁迅作品篇4

关键词:形象 创新性 生活经历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在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文学领域里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半个多世纪来,鲁迅作品的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初中生一谈起鲁迅及其作品,面露不悦之表情。这正如在网上流传着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中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我认为当前的初中生不喜欢学习鲁迅的作品,害怕学习鲁迅作品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原因。在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一直还是引用对鲁迅评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人们习惯性地把鲁迅想象成了横眉冷对的老头形象,对于他的作品,在教材中的分析中总是与政治关系分不开的。二是学生的原因。当代的学生有家人的细心呵护,没有挨过饿,没有遭受过挫折。对于鲁迅作品里所描写的时代以及人们的内心感想不能深刻地理解。

针对造成中学生对鲁迅以及其作品产生误解的原因,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鲁迅及其作品。

第一,重新定位鲁迅的形象,除了让学生知道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鲁迅是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孝敬父母、关爱朋友的人。如学习《故乡》时,可以介绍鲁迅是如何孝敬他的母亲,就说他与原配夫人朱安的婚姻,虽然鲁迅当时是在日本留学,又与朱安没有产生感情,但为了母亲,他还是从日本请假回国完婚。鲁迅还是一个很正直的人,记得1927年他在中山大学任教时,因为反对北洋军阀关押进步的学生而以辞职来抗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怀进步的学生。

第二,教师要创新性地再读鲁迅的作品,不要照搬教科书的分析,要从作品的原意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要拔高作品的主题。如周晔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认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认为是鲁迅语言幽默的表现,要比认为是鲁迅批评当时反动派对他的镇压好。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鲁迅,说话有时也十分幽默,根据当时的情景,就应该理解为幽默。

第三,学习鲁迅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体会文中的主题和情感。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感受,谈谈小时候喜欢在哪里玩,玩些什么,有什么快乐。然后,让学生把现在在校读书与小时候在家里玩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自己更喜欢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后,能较好地理解为什么文中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在三味书屋读书,而怀念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第四,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鲁迅的作品,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鲁迅。如学习《藤野先生》,除了指导学生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爱和怀念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青年时鲁迅的性格和作风。文中描写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因为是看到了部分国人身体强健,但精神麻木,不会有爱国精神,不会反抗,只会冷漠地当旁观者。在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一事件让学生深思:为什么鲁迅会弃医从文,除了他,还有其他人这样做了吗?为什么会这样,这表现了他青年时是一位怎样的人?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青年时期的鲁迅就是一个满怀爱国热情、立志要拯救民族的有志之人。

第五,要指导学生多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和一些介绍鲁迅的书籍。如阿累写的《一面》,写了鲁迅对于素不相识的进步知识分子无比的关怀和帮助。在指导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还要引导学生扩展性地阅读其他有关描写鲁迅关心青年的文章或书籍。如鲁迅的夫人许广平所写的《鲁迅的写作和生活》,里面描写了鲁迅对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关怀。文中这样写道:对于一些素不相识的青年人投稿,鲁迅总是非常认真地替他修改,尽力地想办法发表。有的青年生活上有困难了,又来找鲁迅借钱,鲁迅宁可自己挨饿,也毫不犹豫地把钱借给他们,经常是有借无回,但鲁迅从来不因此而后悔生气。

总而言之,我们中学生要客观而又全面地认识鲁迅,要善于从鲁迅作品的描写中去认识鲁迅,又要从描写鲁迅的作品去认识鲁迅。只要我们中学生能够全面而客观地认识鲁迅,评价鲁迅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鲁迅的真面目: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心国事、关怀进步青年、孝顺母亲、看重亲情、重视友情的有血有肉的既平凡又伟大的人。

鲁迅作品篇5

一、鲁迅作品的语文功能探讨

文学作品的语文功能一般表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而鲁迅作品的内容蕴含深刻的民族意识觉醒、较高的思想和政治觉悟,其语言特点和文风独具一格,文学性和思想性在学界都是有很高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的文学作品无疑是经典。我们悉知,鲁迅的作品写的都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饱含艺术的魅力。这种魅力正是在于他对生活事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人物心理入木三分的刻画。其小说的结构独具特色,几乎每篇不一,音调、节奏、意境也不相同,他将民族语言的特色运用到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惊喜。这样的作品不仅可提高当代中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以及健全个人的品格。

二、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适用性

中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和对事物认知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但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个人认为鲁迅的一些作品确实有些晦涩难懂,但是还不至于难到令一个高中生费解的程度上。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也收录了几篇鲁迅先生的文章,例如《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等,尽管那时候不谙世事,但事过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仍旧可以清晰地回忆起文章的一些精彩内容,那时候的我不过十几岁的年龄。可见鲁迅的作品不是学生不能够接受和理解的。

鲁迅的作品有点难读甚至有点晦涩,但他的语言富有个性甚至偶或还有点“生造”,小孩子是否读得进,那是一个教学规律问题,应由基础教育方面的专家来研究。但鲁迅能不能“退出”我们今天的生活,这把人性的“解剖刀”、这面现实的“镜子”应当不应当丢弃,却是另一个问题。

个人认为,贸然删减鲁迅作品势必会引起一些人对根深蒂固的“国粹文化”地位动摇的质疑,毕竟鲁迅的作品一直被当作革命教材来传承和解读,也是对鲁迅的文学地位的质疑。其次,存在必有道理。鲁迅的文学作品之所以那么多年在中小学教材中得以存在运用必然有其重要的文学价值,如果取缔,这对语文领域教育功能的损失可能是无法估量的。鲁迅的文学作品被人们接受认可甚至被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篇目至今那么长的一段时期,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有了一个适应的过程,人们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教育模式,对于文化沉淀的东西确是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鲁迅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是值得推崇的,因此不必“退出”中学教材,只要科学地整合安排,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就能让鲁迅的文学作品充分发挥其语文的功能。

三、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

“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成了师生的‘共识’。”“鲁迅的作品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读懂的,每个人每个阶段的体会都不同,还要融合在当时的大背景中来解读这些文学作品。”“部分学生疏远鲁迅,主要是因为时代的隔膜,鲁迅先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种种黑暗势力作斗争;今天的时代则较为宽松和谐。”说鲁迅的作品与“时展有隔阂”,是决定将其部分作品删除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这个理由无疑令人费解。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批判具有超越时空的敏锐度和洞察力。鲁迅对“看客”的揭露与批判在今天有没有过时呢?显然没有。试看今日社会大舞台,一会儿“听证”,一会儿“接轨”,一会儿又“攻坚”,真可谓好戏连连,而结局却不外乎价格涨了、福利没了、工作丢了。在这个过程中,固然有少数谔谔之士,但大多数人无非只是看客而已。如今在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除了制度建设尚未完善之外,难道就没有国民性的原因吗?只要中国人一天不能彻底洗刷掉国民性中的劣性因素,展现出自立、自为的精神面貌,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就一天也不会过时。从国民精神这个深层的角度来说,鲁迅并没有过时,鲁迅的时代并没有结束――鲁迅一生批判的“国民性”,在我们身上是大有好转呢,还是改造维艰甚至愈演愈烈?这是可以反思的。例如“看客”心理,例如“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例如围观、窥私、猎奇、内斗、轻信、传谣、起哄、暴戾,乃至那一声同样“隽永”的国骂,从网络上下,到市井之间,甚至于到某些官场,你不觉得鲁迅先生恍若在世?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追求真理、热爱生活,也应该是值得我们这个时代认真思考的。一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缺乏独立精神,不懂得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对社会参与力度不够,无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会受到社会鄙弃的。因此,接触鲁迅,学习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了解其一生都致力于改造和革新国民精神的道路和方法,体察他为国为民的真挚感情,这就是鲁迅作品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谭春兰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从语文功能看鲁迅作品该不该“退出”中学语文课本[J].理论版,2010,(11)。

鲁迅作品篇6

关键词:鲁迅作品; 教学思路; 整体思想; 写作特点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之多,任何一位现代作家都不能比肩。因此,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当前,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教师在指导鲁迅作品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纠正僵化的模式,以学生接受为主体,强调师生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和想象,以作品为中介走进作家,从而不断发现新意境和新角度,使作品讲授久讲久新。

一、变换教学思路

鲁迅作品授课思路上一定要注意深入浅出。以《风筝》为例,要当作鲁迅的作品来教,而不应当简单地当作一般的文学作品对待。对于鲁迅的生平、主要著作及《风筝》的写作背景等应当涉及。但如果按一般程序:作家作品、背景介绍、字词教学、文本解读、美点探究、延伸拓展,则又会显得呆板、枯燥。可以换一个思路:不妨先不介绍鲁迅,先从文本入手,从文本语言文字的解读出发,去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文学形象,进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作品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的艺术功力,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在这时候再去探究作者、作者的生平、作者的家世、作品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学生就会有兴趣,探究的结果会使他们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人格美、人情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爱上鲁迅,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把握整体思想

初中语文课本里收有《故乡》、《社戏》、《孔乙己》等鲁迅小说,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将其孤立起来教学,采取了一种“见树不见林”的片面的态度,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作为读者,我们应把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作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找到美丽的球形生命。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内蕴深刻的故事,那就是《庄子》里的“混沌之死”,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一个作家的每一作品都弄一个“眉清目秀”,就会导致“混沌”的死去,就会失却对其思想的整体的理解的把握,得到的解读结果就会变成偏安一隅的滑稽。笔者在前文中得到的那节竞赛课,施教者对学生“《故乡》这篇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我’对眼前故乡的失望和对过去故乡的依恋”的主题表述持了赞赏的态度,是极为错误的。如果我们以一种整体的观点,切中鲁迅小说的主脉,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心态,我们似乎可以对《故乡》主题如此阐述,“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当然,只在以鲁迅先生“改造国民精神”为基点,作出其它解读也是可以成立的。

三、丰富教师内涵

如果教师的讲解与文学史观点完全相同,只是从正面、呆板地讲鲁迅,学生就会认为上课没有新意,最终不能很好理解鲁迅。在中国正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对传统的鲁迅阅读理念与思路不得不进行一番反思与改进。试想,教师在解读《祝福》只讲“四条绳索”对良家妇女的束缚,教读《故乡》只看到“兵匪、苛税、灾荒,多子”对闰土的压迫,而读不出更深层次的文化阐释,如何让现代学生心悦诚服呢?因此,如果教师的文化积累不够,对鲁迅了解肤浅,无法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鲁迅作品的思想含义和艺术特色,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唯有破除陈旧的鲁迅观,才能赋予鲁迅作品以现代的生命与活力,唤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激情。借用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的话:“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老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教师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不至于断章取义,人云亦云,甚至歪曲。

四、掌握写作特点

1.以人性和童心感受世界

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鲁迅的这一特点,在我们课文里选得比较多的他的回忆童年生活、故乡风物的作品,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孔乙己》、《社戏》等篇里,是表现得特别突出的。他用儿童的眼睛和心理去发现世界,描述世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儿童世界的复原,这不仅是他的童心的自然流露,而且是自觉的写作追求。我曾经说过,只要我们不故作深沉、深刻,而是以自己的本心、本性,“裸”地去读鲁迅的这些作品,这样的儿童眼光、儿童叙述是俯拾即是的,这里也不多举例了。这就是说,不仅是鲁迅的童心,鲁迅的精神,而且鲁迅的文字,和中小学生之间,都是存在着彼此接近的通道的。

2.注重对语言文字的锤炼

对于鲁迅的作品我们常常有一种说法,认为鲁迅的作品中有很多错字,别字,无法教。其实,我们对这个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可能是我辈所不能比拟的:一是他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如《故乡》,但他又十分注意“无一字无来历”,如他的大量杂文。二是他十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如《孔乙己》《药》。三是他爱有一些独到的字眼,如“蹩”(《药》《拿来主义》)有时候是一些生字。四是他有着深厚的古文修养,只要他觉得需要,他可以拈之即来,拿来即用,用得其所。所有文字方面的这些问题,都是中学生阅读的拦路虎,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如果我们用今天的文字标准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去衡量前人的作品,那就犹如削足适履,本末倒置。

3.反映现实问题赋予人生启迪

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并给人以启示。例如,《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老师所说的这句话的意义、角度是什么?这种思维的“碰撞”同时也是一种“碰创”,撞击传统思维的同时要激活、刷新既定的思维模式,创设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平台。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迅速达成共识:人需要个性化、创造性生活,要善于开拓创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人生启迪。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确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坚持探讨“鲁迅作品怎么教、怎么学”,深入探究和解读,为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开辟新天地。

______________

鲁迅作品篇7

【关键词】鲁迅 教育思想 文学作品

一、鲁迅教育思想的产生

鲁迅出生的时代,一半清朝,一半民国,他既受到过封建教育思想的洗礼,也接受过洋务教育中的新理念。因此我们说,鲁迅的教育思想是复杂多变的。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开始学医,是想学成后回国,解除国人身体上所受的疾病之苦,进而能够拯救国家。但是鲁迅在学校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他们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让鲁迅倍感侮辱,也深刻认识到作为“弱国”人民的痛苦。由此,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励志在精神上拯救受苦的国民。鲁迅回国后,在师范学堂担任过教师,学堂校长和教育部部员,并且在北京大学等学校做过教职。他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教育情势的见解,许多杂文、小说和散文中都表达出了他深刻并且丰富的教育思想。

鲁迅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总的概括可以说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历程。在南京读书的时候,鲁迅首先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但是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等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洗礼之后,鲁迅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接下来,俄国的十月革命为鲁迅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积极投身革命,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使鲁迅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拥有了质的突破,也彻底的打破了他的进化论思想,他开始用阶级的观点来对事物进行分析,并寄希望于无产阶级,最终形成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鲁迅的教育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被称为中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它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作品的结尾处那句“救救孩子”的呼喊,这简单的几个字,不仅惊醒了一个时代,同时开启了启蒙教育的先河。

第二年,鲁迅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评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作品假借如何做父亲,深刻的阐述了教育这一核心问题,换言之,作品阐述的是怎样做教师的问题。作品中,鲁迅提出了“幼本位”的主张,倡导把孩子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对传统理论中的父子关系进行了严格的批判,指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孩子与老师的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的。

不久之后,鲁迅在校友会上做了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又一次提及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这次演讲的主要观点是不要用陈旧的思想来束缚青少年的发展,并鼓励青少年要大胆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另外还指出,要爱护青少年,不能因为他们的无知而扼杀他们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幼稚就没有成长和发展。

三、从《阿Q正传》分析鲁迅的教育思想

《阿Q正传》是鲁迅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文章塑造了阿Q这一经典的人物角色,并透过阿Q的眼睛来看待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阿Q正传》中展示了一个一无所有、畏强凌弱、盲目自大,并企图用精神胜利法来麻醉自己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人物形象,人们应该进行反思的不是什么是“劣根性”,而是应该思考造成这种人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那么,在这一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够总结出鲁迅先生哪些教育思想呢?主要有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自我评价这几个方面。

(一)质疑精神

鲁迅在文章中,透过阿Q这一人物,渗透出在现代的教育中要有质疑精神。在学生的发展中,质疑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单纯地有这种想法也是不行的,还要敢于提出质疑,并把这种质疑精神转化成一种能力。

(二)批判精神

既然对事物已经开始质疑,那么接下来就要敢于批判。在现代教育中,批判精神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具备良好的批判精神才能保证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不光是对他人的学习成果照搬照用。

(三)创新精神

对事物开始质疑,并提出批判之后,就要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对待事物要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思考,找到其他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及这些教育思想对我们的现代化教育产生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主张中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我们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日后应该对鲁迅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鲁迅先生更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应用到我们当代的素质教育中去,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程伟,杨荷泉,王建增.论鲁迅教育思想及其当下意义[J].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02).

[2]杨现钦.鲁迅教育思想与现阶段职业教育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1).

[3]王强,贾广恩.鲁迅教育思想片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鲁迅作品篇8

关键词:鲁迅作品 人物特征 人物形象 塑造

作为我国现代化小说的鼻祖,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在将当时人们思想劣根性充分揭示出来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痛苦生活及悲惨命运的同情,并通过采用讽刺的手法对落后、腐朽社会进行了犀利批判。在小说中,人物形象为一项最为重要的因素,鲁迅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国,就尤为用心,祥林嫂、阿Q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体现了重大的、具有实质性的社会意义。鲁迅作品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之所有具有普遍性与可读性,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给人以沉思,主要在于鲁迅具有的非凡艺术功底及深刻的思想。

1.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

1.1现实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是对立于整个社会而存在的,这些人大多是接受过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对独立人格展开追求,并对当时社会持以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例如狂人、夏瑜、吕纬甫等一类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这群人衡量中国社会的标准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因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愚昧思想。在当时社会,这群人为极少数人,他们批判传统的文化,因而在所谓正统的人群严重,他们是异端,是可恨又可怜的存在。这群叛逆者在于社会抗争的过程中,均与失败告终。

在鲁迅作品中,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便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了。狂人作为象征意象,将思想先觉者与当时社会的对立面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概况与体现。其中,狂人从发病直至痊愈前这一系列过程,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反思,直至批判的真实写照。狂人突然发疯预示着知识分子思想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发现广大中国人正处于非人的社会及状态中而不自知,人生存的权利及尊严从未有过。其中,“吃人”一词不但与精神病人的思维相符,同时也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贴切地揭示出来。狂人这一意象及狂人与社会的冲突尤为精彩,将鲁迅作为先觉者与批判者的痛苦体验深刻地反映出来。在“医生”与“大哥”等周围人的压力下,狂人从与社会环境对立面转变为了发疯之前的状态,并同所有从前的读书人无二,候补做官去了,这个结局不但是极大的讽刺,同时暗示中国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1]。

1.2复杂性

鲁迅作品的悲剧性,是寻常人世所包含的一种悲剧意味,与超自然力量或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其作品体现的悲剧以为更平常,且更令人压抑。因此,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感不带有崇高的色彩,是一种人生况味,在作品中则以沉郁的氛围表现出来。正式因为鲁迅对人生的悲剧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因而在作品中渲染出了浓郁的悲剧气氛。

鲁迅既是富有悲剧体验的思想家,更是一位讽刺大家,他的作品中无一不透露出讽刺才能及幽默气质。鲁迅小说富含的戏剧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一种是《风波》、《高老夫子》等单纯形式出现的喜剧,另一种便是《阿Q正传》、《孔乙己》等将悲剧情愫隐含在喜剧之中的形式。在《风波》、《高老夫子》等这类作品中,均是采用单纯的讽刺语态对其中人物及行为进行叙述,由于人物不具备有价值的内在精神,因而使得作者对其持蔑视的态度;而由于人物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的本质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形成了讽刺。

1.3批判性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现,寄托了当时叛逆知识分子的理想,也包含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悲观情绪。这种悲观并不是负面价值情绪,这种悲观的产生在于热切的期待,只有对人类具有真挚的爱意,并有着热切希望心灵的人,方能在经过深刻认识后产生出悲观的情绪。而鲁迅的悲观则来自于他的清醒,也使得他采取了韧性的战斗这一最为现实的态度。

鲁迅作品中的批判对象多为位于统治阶级地位的人群,如《狂人日记》中的大哥,《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统治阶级政治上的代表;《风波》中的赵七爷,《肥皂》中的四铭等统治阶级文化上的代表;以及赵太爷、赵贵翁等统治阶级经济上的代表。这部分人虽然是少数,且不是主要角色,但都刻画得非常有特征,均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例如《祝福》中的鲁四爷,尽管出场次数极少,但作者通过几句话便将这个人物冷酷、自私、守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鲁迅在对这类人物进行刻画时,并不会将自己的憎恶公开表现出来,也不会渲染丑化,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将对这一类居于社会上层,却毫无人性人物的蔑视情感生动传达出来。鲁迅通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从而对封建道德存在的虚伪及腐朽进行深刻批判。

2.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探析

2.1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鲁迅除了将人物放在大的环境中,注重其他人物陪衬外,还尤为善于塑造鲜活逼真、立体感强的人物。首先,鲁迅采用将各种人物特征合成一个的办法,艺术集中并概括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赋予人物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角色,身份不同的人均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让这一形象在广大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次,鲁迅在其作品中对人物灵魂的显示非常注重,因而他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通常采用白描、“画眼睛”的方式来将人物的特点以极为省俭的方式刻画出来,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形象,少年的闰土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到了成年,则成了“眼睛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的形象。鲁迅通过对闰土前后对照形象的生动描写,将人物不幸的生活与命运简洁却有深刻地刻画出来,对心灵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具有含蓄感。

2.2采用白描、“画眼睛”的塑造方式

鲁迅先生曾说过,“画的眼睛”为省俭画出人的特点的最好方式,他的众多小说中就非常好的证实了“画人”“点睛”均与情感相连的艺术特点。鲁迅采用眼睛描写在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大量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画眼睛”的手法高超,风格质朴淡雅,文笔简练。鲁迅在以下几个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比较突出。

(1)通过“眼睛”描写“眼睛”,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刻画

鲁迅在《狂人日记》一文中,通过狂人这一觉醒的反封建勇士“眼睛”,画出了赵贵翁这一封建势力形象代表们的“眼睛”:这些人有着 “似乎怕我,似乎又想害我”的“怪眼色”;有的是“满眼凶光的鬼眼光”等等。作者从双方对立关系入手,将狂人受到迫害而愤懑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狂人用他那双具有极高警觉性的眼睛对一切眼光进行敏锐捕捉。同时,这些眼神、眼光又将赵贵翁一类封建势力的矛盾、恐怖、仇恨等吃人的心理及丑态真实地展现出来。鲁迅先生采用犀利的艺术手段,将“吃人的人”与“被人吃的人”的对立阵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透过人物的“眼睛”,将国民的灵魂体现出来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时,也曾要想通过人物的“眼睛”来体现出人们的灵魂,并且效果比较理想。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中,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来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下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体现贫穷人们的病苦生活,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及对这些贫苦人民的救治,进而寻求医治的措施和对策。例如在《阿Q正传》中,当阿Q去法场的路上,看着围观凑热闹的人们,联想到之前一只饿狼盯着他,并想要吃他的情景,对那种“眼睛”无法忘却。作品中对狼的眼睛的描写是又凶又怯,像两颗鬼火,穿透了他的皮肉。这回他看到的是更加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仅穿透他的皮肉,甚至穿透了他的灵魂。阿Q在这些“眼睛”的注视和恐惧中死去。通过对看客们的“眼睛”的描写,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冷漠无情,精神麻木,同时也体现出尚未觉醒的民众的灵魂。

3.结语

综上所述,鲁迅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并不以人自身的拷问为目的,而是将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的反抗作为最终的目标。在形象塑造过程中,鲁迅先生通过艺术的集中与概括,白描、画眼睛等方式,将人物放入大的环境中,从而将其社会性充分展示出来,并用配角来将主要人物的悲剧生活及命运烘托出来,从而达到人物形象逼真性与深刻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锋锋.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12(36):305-308.

[2]汪延霞.鲁迅与白先勇小说人物形象比较论[J].岱宗学刊,2010,14(01):103-105.

[3]孟鑫.论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J]. 青春岁月,2013,8(02):23-24.

上一篇:小兔子范文 下一篇:学习方法范文